博物馆免费开放问题探析

时间:2022-01-18 08:08:40

博物馆免费开放问题探析

[摘要]推进博物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中共中央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但事实上,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政策后,呈现出先热后冷的情况。为应对这种尴尬局面,促使博物馆免费开放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博物馆;免费开放;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6-0067-02

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意义

2008年,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热潮。2012年底,免费开放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加,不少未被纳入免费开放范围的博物馆也都采取在重大节日免费开放的形式,吸引更多的民众前来参观,拉近了博物馆与普通民众的关系,博物馆因之从过去的“阳春白雪”变成“下里巴人”,对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博物馆不是一个以追求盈利为目的而是提供社会发展服务的公益性机构、为公众提供接受学习、教育的场所,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对于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国博物馆界掀起免费开放风暴的同时,民众的积极参与使博物馆的公益性质及文化魅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因此,博物馆免费开放不仅使博物馆更加融入社会,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还可以提高博物馆的社会贡献率。

二、博物馆免费开放面临的困境

免费开放前,博物馆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门庭冷落的尴尬局面。实现免费开放后,一度出现十分火爆的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考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宣传力度不够

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后,失去了门票的收入来源,客观上导致很多博物馆在宣传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一些博物馆在实现免费开放的过程中,由于财政经费方面的不足,难以进行全面宣传。据调查结果发现,陕西省博物馆中部级、省级博物馆数量多、质量高,如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视为中国现代化博物馆的里程碑,汉阳陵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地下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则是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均能获得各级财政支持,发展前景较好。但是对于陕西省内的县级博物馆来说,其数量众多,而且大都不具备研究和展示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快速发展。再加上国家投入过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对博物馆有效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不够,造成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档次不高,新的旅游产品得不到开发,无力进行宣传促销。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不能尽快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严重制约着博物馆的发展和巨大潜力的发挥。

(二)文化资源挖掘程度不够

在博物馆免费开放背景下,很多博物馆管理人员都认为博物馆免费运营无法获得利润,所以没必要深入挖掘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因此很多博物馆呈现不出文化特色或者特色不够鲜明。当前一些博物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馆内文物陈列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展线过长、规模过大、内容过杂等,常常使一些前来参观的人们耗费大量的时间,由于参观时间过长,导致参观者视觉疲劳,从而失去参观的欲望。由此可以看出,博物馆在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文物的展示技巧方面还存在不足,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对此,要求博物馆在免费开放之后,博物馆管理人员要更加注重对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发掘、展示与利用,全面激活博物馆潜在历史文化价值,获得持续的吸引力和文化魅力。

(三)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成为博物馆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困境。由于博物馆在免费开放以后,工作人员只能领取基本工资,无法再从服务中获取一定的利润,从而使很多人员失去了服务热情,产生“干好干坏都一样”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博物馆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参观者文化参观体验质量的高低,不仅和基础设施硬件有关,其服务意识和水平的高低也至关重要。但是,在当前很多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参观者的需求。如在有的博物馆中参观者对某一物品进行了触摸和拍照,随即遭到了管理人员的训斥,甚至会将其赶出博物馆。这一类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很多参观者的反感,影响了博物馆的全面发展和良好形象。

三、针对博物馆免费开放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宣传工作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观众激动的情绪蜂拥而至造成的。针对这一现象,就要解决观众向博物馆蜂拥的态势。首先,进行免费开放政策宣传,告知民众此政策将长期实施,不必蜂拥而至,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效安排。其次,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及时通报博物馆开放的相关信息,以便公众能够把握时机。再次,增强公众的主人翁意识。在社会共同体中,公民组织蓬勃发展,人们参与多种社会活动,遍及共同体生活各个领域。公民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和依附,对公共产品的享用呈现出“不自信”的心理。而实际上“生产公共产品的成本是由税收提供的”,从本质上讲,作为纳税人的公民拥有对公共产品的所有权,享有相对于国家而言的参与分配免费公共产品的权利。当公民认识到自己的权利之后,在享用公共产品意识中,特别是享用免费公共产品,应该变得更自信,理应从“受宠若惊”到“从容不迫”。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准公共产品会向纯公共产品转换,公民社会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公民在习惯享用免费公共产品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科学享用免费公共产品。明确参观博物馆是“为文化而至”,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其历史知识和社会文化,而不是因为免费才去享受,“因免费而来”是一种盲目的心态,会让参观价值大打折扣,失去原本的意义。最后,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使他们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懂得爱护博物馆展品,做高素质的文明游客,是对历史、对文化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二)突出博物馆特色

做好博物馆宣传工作,最终目的是给观众带来更多的精神文化实惠。基层中小博物馆建馆之初,馆内展品大多为历史文物,大部分人看不懂就不感兴趣。博物馆内基本陈列单调、乏味,免费开放以后,很快出现先热后冷的情况。要做到常新常热、持续发展,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充分显示地方特点,把博物馆办成市、县、区展示历史文化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突出本地百姓生活文化的热点。

第一,深入的社会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细致地了解本地区的人文、自然、历史及民族特点,了解观众的认知和需求,挖掘当地的重大历史事件、近现代英雄人物、经济发展中的突出成果作为教育的起点,在此基础上从“三贴近”的原则出发,举办特色展览。

第二,须将本馆藏品进行认真梳理,找出最能体现本地区特色的文物标本,在精心设计制作之后,重新推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方面,绝不能凑合,更不能将展品摆入展柜就长期搁置,永不更换。

第三,突出地域特点,打造重点和亮点,扮演好地域文化代言人的角色。这是中小型博物馆取胜的重要手段。博物馆要尽力办出本地观众喜闻乐见、引以为豪,外来客人留连忘返的特色。博物馆陈列应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展品要反映一定区域的历史特点,它不仅包括生产、生活和其他物资产品,还应包括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甚至也包括特殊的地理现象、特色物产等,宣传的人物不仅有广泛影响的高层人物,也应包括普通民众。如西安一些博物馆开发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结合了本地的资源优势,挖掘了很多旅游开发资源,其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兵马俑和西安古城墙的开发利用,不仅形成了陕西省乃至全国的重点文物旅游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提升和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据统计,2005年“5.1黄金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接待游客多达2.1万人次,同比增长2.3%,旅游门票收入200万元;西安古城墙接待1.5万人次,同比增长158%,旅游门票收入60万元。秦始皇陵墓和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奇迹,为西安市带来丰厚的旅游效益,也塑造了西安的国际旅游都市形象。有鉴于此,我国其他博物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应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利用本地优势,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博物馆。

(三)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免费开放以后,全国博物馆进入了一个更新更高一级的服务时代。国家和民众对博物馆的要求更高了。“三贴近”不仅是一个原则、一个目标,更是提高博物馆工作者服务质量的要求。尤其是基层中小博物馆,其工作环境本身就接近基层大众,须时刻记住自身的社会责任,努力转变旧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时代意识和社会意识。博物馆免费开放要求我博物馆人员的工作理念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博物馆的价值观应从注重“物”和“历史”转向对现实、“人”的关注,从“以藏品为中心,以馆舍为基础”向以人为中心,从而实现其社会性转变。只有获得广大民众认同,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带来切实的益处,博物馆才可以确保越来越多的观众,发挥其重要的社会作用。

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是我国文博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文博系统的工作者,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以免费开放为契机,努力开创博物馆事业的新局面,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叶凤嫦.如何看待博物馆免费开放[J].现代经济信息,2010,(8).

[2]彭玉华.博物馆免费开放漫谈[J].博物馆研究,2009,(3).

[3]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J].四川文物,2011,(1).

[4]李延强.面向信息化时代,促进博物馆发展——浅谈博物馆信息化建设[J].甘肃科技纵横,2011,(1).

上一篇:回归文本的爱 下一篇:试论五凉时期凉州佛教对中国佛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