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预习 自主作业

时间:2022-01-08 06:36:01

快乐预习 自主作业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良好开端,有效的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语文开篇阅读教学的质量。笔者以《掌声》一课为例,结合二年级语文教材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预习作业“五步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预习作业,使学生的课前预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学生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能够产生求知的愿望,主动研读课文,那么课堂教学便成功一半了。

传统的预习作业,形式单一,没有对预习的明确指导和书面的落实及反馈,这样的预习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在这样的前提下,笔者认为要优化二年级预习作业设计,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性完成作业,做到快乐并有效。下面笔者将以《掌声》一文为例,谈谈预习作业的设计和操作。

一、预习作业内容

《掌声》是二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重点是:读课文提出问题。根据单元训练点和《掌声》一课的教学目标,笔者提出了预习作业“五步法”。

1.注重朗读。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掌声》一文读的要求有两点:一要大声朗读课文,了解关于“掌声”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二是认真读课后的生字。这一要求是为了让学生脱离语言环境后还能认识生字,这才是真正的掌握。

2.引发思考。学贵有疑。笔者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进行如下思考:从字词入手,总结出一个知识点,比如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等。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平时学会发现和积累字词,并学会运用。

3.圈划重点。读课文圈划词句是二年级的阅读训练重点之一,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预习《掌声》一文,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划出写掌声的句子”,并多读几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课文的重难点,课堂交流时,教师便可有的放矢,对划出的这些语句进行重点理解和积累。

4.引导质疑。学生不仅要会思考,更要学会提问。预习《掌声》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提问,对划出的句子提问,尽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堂教学时,教师就从这些疑问出发,各个击破,以点带面,逐步完成整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5.概括记录。预习不仅包括口头作业,更应注重书面作业,便于教师检查和反馈。以《掌声》一课为例,笔者将预习作业纸的内容设计为以下两个方面: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部分是对“读”“思”“划”的收获记录;选答题中的两道题目“我的疑问”和“我的感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题完成,体现层次性。作业纸完成后,学生给自己打分,描三到五颗星星。家长根据孩子的作业态度和完成情况选择评价选项“认真”或“一般”。

二、课堂反馈和提升

预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预习的成效便反馈于课堂教学之中。

1.查漏补缺,引导提升。在《掌声》预习作业中,对于学生都能找出的知识点,课堂上便不再重复。而学生忽略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稍微讲一讲。这样教学的重点就落在了理解课文内容和解决预习疑问。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笔者在上新课前浏览作业纸,对问题进行归类和概括,上课的时候就针对这些疑问逐个解答。由于学生通过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因而课堂学习体验就会更加深刻,课堂效率便得到有效提升。新课上完后,教师对作业纸进行批改并下发,让学生对原本疑惑的问题重新进行解答,完善作业纸。

2.激励思考,树立榜样。对预习作业,笔者的评价标准是:写字工整、准确,有思考和创新。教师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和多元性。以《掌声》为例,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写下的感受,笔者都以激励的方式进行评价。写上一句鼓励或赞扬的话,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或者一个改进的建议。比如:对班里一个写字工整、内容正确的学生作业,笔者将其评为“最佳作业”,贴在教室的展示栏里,为其他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三、反思与总结

从《掌声》这一课例出发,从预习的实施到课堂的反馈以及课后的总结,笔者从中收获了很多惊喜。

1.乐写。班级的几个后进生,平时预是偷懒,对于这份作业纸,他们却都愿意写了。问其原因,答曰:“喜欢作业纸上简单的必答题,因为有能力完成。还可以自主选择,感觉很棒!”

2.乐思。作业纸的基础部分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字词句的积累,也激励学生充分发掘课文知识点。这是一种能力的展示,学生对此积极性很高,不仅能找出笔者给出的选项内容,还能自己发现其他的知识点。

3.乐说。开放的作业纸给了学生一个训练思维的平台,他们学会了提问,写的感受和想法充满了童趣,也充满了创意。预习《掌声》一课,有的学生写道:“什么时候应该给别人送去掌声呢?”有的学生写道:“我很喜欢范小君,她比我勇敢。”有的学生说:“我希望我也能得到同学们给我的掌声。”

在这些小小的作业纸上,充满着一个个新奇有趣的想法,也充满着一句句温暖人心的鼓励话语,让人惊喜,让人陶醉。有了这样快乐自主的预习作业,相信学生会渐渐爱上学习,学会主动思考,掌握阅读技巧,并真正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王道杰.语文预习方法及对课堂教学的作用[J].中学语文,2008,(02).

[3]陈丹娜.学生全员参与预习的有效引导[J].云南教育,2008,(05).

上一篇:浅谈学生数学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激发女生对体育课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