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保年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4 10:50:36

安全环保年中总结

安全环保年中总结范文第1篇

1、调整环境保护网格员及区域工作开展情况。按市政府统一组织,建立我镇三级网格,以村(社区)行政区域为单元建立四级网格16个,村级建制调整改,及时调整了三级、四极网格,调整改网格11个。并且调整了新的环保网格员工作信息表,确保工作及时准确的上传下达。

2、明确各网格的区域、人员、职责和任务。制定我镇网格监督检查计划,开展日常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或下级网格报送的环境污染风险隐患问题按照权限处理,对超越权限的风险隐患进行汇总、梳理,抄告并配合上一级网格的相关部门进行查处;妥善处理各类环境初信初访,及时化解污染纠纷,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指导督促辖区内村(社区)建立健全四级网格,部署、检查、指导、考核四级网格的工作,协调解决四级网格难以解决的问题;向上一级网格汇总上报生态环境保护重要信息和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诉求,向四级网格传达和督促落实上级工作要求。

3、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方案》。2021年我镇及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职责,优化工作程序,健全工作制度,保障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辖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成效。

4、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强化环境投诉调处。迎接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是我镇的中心工作之一,为此,我镇一是将历年环保投诉案件进行了梳理,同时各村社区积极排查辖区范围内存在的环保问题,然后逐一进行回头看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对辖区内重点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进行细致的检查,详细检查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固废处置、废气废水排放情况,并查阅了企业安全环保台账记录。三是对辖区内养殖场进行检查,重点查看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是否齐备、是否雨污分离、有无直排偷排入沟情况、粪污消纳台账等。

截止目前,2021年共接到14起市上反馈的环保投诉,镇综合执法办针对以上投诉,要求村(社区)、畜牧站、镇派出所等单位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处理,满意率100%。

安全环保年中总结范文第2篇

(一)低碳经济基础理论文献

在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国外有学者比较了不同国家之间制造业能源强度,并研究了不同国家间的结构差别。有的学者进行了CO2排放量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国内低碳经济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界定和总结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特点、发展途径和模式等方面。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其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与潜力巨大,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可能途径有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调整产业结构、遏制奢侈浪费、发挥碳汇潜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应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

(二)低碳经济实证文献

在低碳经济实证研究方面,国外集中探讨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主要运用MACRO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和Lotka-volterra模型等数量模型。如运用投入-产出法评价碳排放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以及评价印度生产部门和家庭最终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状况。国内低碳经济评价涉及范围比较广,涉及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低碳城市评价、低碳省市评价、低碳区域评价、低碳企业评价等几方面。研究方法主要有DPSIR模型、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指标值综合合成法等。

(三)石化企业绩效评价

石化企业绩效评价主要集中在循环经济、生态效率等方面。有关企业循环经济研究认为应当建立一种具有普遍共识的通用的指标体系。同时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环境运行绩效指标和安全健康绩效指标。国外低碳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用性上,经济理论内涵和外延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获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但低碳经济实证研究还不成熟。

二、研究设计

(一)石化企业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采取平衡记分卡法构建石化企业低碳经济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取出了40个能反映经济绩效、社会效益、生态绩效和低碳水平的指标,其中,财务状况可分为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客户状况由于可获得数据有限,只有一个满意程度作为准则层;内部业务流程状况主要体现了石化企业低碳状况的指标,分为资源利用、节能减排、低碳潜力三个准则层,下设的低碳指标包括能耗、排放和投入等,比如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乙烯综合能耗、二氧化碳减排量、科技投入变化率等;学习与成长状况分为社会贡献状况、生产能力状况和人力资源状况。

(二)评价标准

目前现有文献中只有低碳城市方面的研究具有明确的相关评价标准,而中石化对低碳的贡献是一个城市低碳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明晰中石化低

(三)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是中石化的公司年报、年鉴和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公开数据。由于中石化的年鉴和社会责任报告公布的指标各年份有些出入,因此只选取了2008—2011年四年的数据作为数据样本。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层次分析

首先,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处理结果。其次,经过相关专家为各指标重要性打分后取均值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中石化低碳经济绩效各项指标权重进行测算,得到两两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权重之后求出特征向量W。经计算,单层一致性检验和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的各项CR值均小于0.1,计算结果表明判断矩阵通过检验,,因此可以得到各项指标的最终权值。

(二)结果分析

2008年的综合指数显示中石化处于超高碳经济阶段。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润率最低,乙烯综合能耗、炼油综合能耗在四年的数据比较中都是最高,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位列第三,说明2008能耗相比较高,经济效益最差。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相比,2008年的各项投入较低,基础设施也较差。

(1)2009年的综合指数代表中石化的生产水平处在高碳经济阶段。2009年在节能率、二氧化碳减排量、环保资金投入变化率、职工费用占经营费用比、勘探费用占经营费用比在四年中的取值是最高的,说明2009年中石化在环保、生产方面投入巨大,体现在节能减排成果比较突出。在中石化对环保投入明显增多的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润率位属第二,说明环保投入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增长。

(2)2010的综合指数则处于中高碳经济阶段。2010年则在科技投入增长率、税收贡献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天然气产量增长率、乙烯产量变化率、原油加工量变化率都有最显著的提升和增长,可见2010年中石化的增长战略是以科技促进经济和生产的发展。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润率位列第一,说明科技进步能很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3)2011年的综合指数相较2010年有所上升,但仍处于中高碳经济阶段。2011年在各方面的状况都是最好的,能耗最低,万元产值工业取水量最少,轻油收率最高,三废排放量最少,员工培训人次数、大学以上学历人数比率、科技研发人员数量比率最高,累计授权专利数量最多,原油产量增长率、综合商品率也是最高的。然而经济效益却并不是最好的,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当年的科技投入和环保投入增长比较少,对经济效益的增长不利。总体来看,2011年是低碳绩效表现最佳的一年,究其原因,是由于在过去的几年中中石化在环保、节能、生产和科技方面的投入日渐加大并且逐年取得积极成效,再加上重视员工发展,提升了自身发展潜力和动力。

四、结论和建议

从以上运算过程可以看出,2008-2011年中石化的低碳经济绩效总体处在上升趋势,综合评价指数不断接近中碳经济水平,形成了一个较好的良性循环。基于上文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的发展帮助企业加快低碳进程。从2009年低碳绩效的迅速增长中可以发现科技可以帮助企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能改进企业的生产流程,改善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帮助打造企业的品牌形象,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减少污染,获得废物综合利用额外利润,从而实现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第二,持续节能降耗,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传统能源占比,增加新能源比重。中石化注重发展新能源,还积极研发可持续能源,自主研发或合作研发了拥有核心技术的生物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中石化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应扩大应用成果,以科技促进节能减排。第三,增加环保投入,加强植树造林,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石化在2010年大力增加环保投入在企业低碳绩效上取得明显效果。虽然中石化在有关环保隐患治理、三废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的举措已有不少,但由于其生产经营开采活动不可避免会对现有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中石化应该更加注重在这三方面的投入、监控和保护。

安全环保年中总结范文第3篇

其最终影响将在全球供应链上得到体现

时至2012年岁末,玛雅文化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末日固然不会到来,然而未来依旧深陷于叵测,焦虑情绪发酵并扩散于空气。这一年,外贸之路荆棘丛生,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下滑,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处在迈向2013年的十字路口,如何总结过去,又如何迈向未来?

不久前,全球从事安全科学事业的美国UL公司,正式了2012年度全球研究报告——《产品意识》,旨在反映全球范围内的制造商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制造、销售、购买和消费环节所持有的态度和认识。调查研究结果是基于对中国、印度、德国、美国的制造商及消费者进行的采访所得。结果表明,面对当下低迷的经济环境,人们的乐观情绪出现了明显下滑,同时在产品的质量、安全及环保方面持有更高的期望,这让日益复杂的供应链变得更为繁杂。因此,制造商开始使用可追溯的采购工具,生产出质量可靠且价廉物美的产品,从而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相信以下的调查发现能给处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各方带来一些启示。

乐观主义让位于现实主义

与上年相比,人们的心态发生明显的转变,即从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转向更为实际的现实主义。2011年的《产品意识》研究报告表明,制造商对自身表现自信,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表示乐观。而在2012年,我们发现双方的态度都朝着更为实际的方向进行转变。

87%的制造商认为政府监管越来越严;90%的制造商相信创新日益重要;75%的制造商认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供应链各个层级员工所享受的人性化和公正待遇;42%的消费者坚信,制造商需要提高产品质量。

对产品安全的深入理解

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理解更加细致入微。较于高科技消费电子产品或智能电器,消费者更关注食品与家庭建筑材料的安全。

对于食品,消费者最关注的安全问题是食源性疾病和化学添加剂;对于家庭建筑材料,消费者最担心的安全问题是有毒物质排放;网络安全是消费者对高科技电子产品最关注的安全问题;而对于智能电器,消费者最关注的安全问题则是用户入睡或者无人时的机器故障。

质量至上

制造商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

具体表现为:制造商倾向于将质量、性能和可靠性紧密关联在一起。多数制造商认为,在未来的2~3年中,质量是影响自身竞争力最大的因素。而在2011年,创新被作为最大的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在所有的产品类别中,质量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首要考虑因素(其他因素包括成本、功能、品牌和设计)。91%的制造商认为产品性能测试越来越重要。

安全仍然是根本

全球各地的制造商和消费者普遍认为,无论任何类别的产品,安全至关重要。2012年,全球弥漫着各种不确定以及不稳定的经济“雾霭”,强调产品安全对于市场消除担忧、焦虑以及不确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73%的制造商坚定地认为产品安全越来越重要;82%的制造商坚信产品安全会影响自身竞争力;89%的制造商认为消费者的知识以及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87%的制造商认为政府监管越来越严;87%的制造商认为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信心在不断增加;83%的制造商认为消费者要求获得更多产品安全信息。

相比之下,只有36%的消费者坚信,制造商会在将新产品投放市场之前进行充分的安全测试。平均59%的消费者认为制造商重视销售额多于产品安全。

对环境的日益关注

在关注环境方面,过去的调查结果总结为“自愿程度大于必要性”,而2012年的情况有所进步。虽然环境因素并未超越产品质量和安全,成为影响产品意识首要的根本因素,但却已经跃升为考量产品的基本因素。制造商和消费者对于环境因素的思考更为全面成熟,进一步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80%~90%的制造商认为可持续性因素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持这种观点的中国和印度制造商多于德国和美国制造商);53%的制造商称,在价位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喜欢购买环保产品;超过一半的印度和中国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额外成本;而在美国和德国,分别只有33%和37%的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买单。

至关重要的供应链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制造商越来越关注自身的供应链。同时,日趋复杂的全球供应链更难控制,消费者和媒体比以往更容易获得有关供应链的信息。

76%的制造商认为全球采购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这表明,制造商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市场的瞬息万变以及经济低迷。在全球采购的看法上,存在着地域差异:87%~88%的中国和印度制造商认为全球采购有利于提高质量;而只有71%的德国制造商和57%的美国制造商认为全球采购有利于产品质量。

46%的制造商表示,在未来5年中,将增加进口原料采购的比例。其中,有79%会新增原料进口国,而不是替换现有的采购渠道。

产品成分非常重要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制造商开始意识到零部件在产品质量中的重要作。68%的制造商认为,将产品的成分及零部件信息清楚、明确地告知消费者至关重要;只有30%的消费者坚信,制造商在其产品中使用的是最好的成分、原材料或零部件。

原产地尤为关键

全球采购活跃程度持续增长,这往往成为制造商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方式。随着对全球化认识的不断加深,消费者对相关潜在风险持谨慎态度。

57%的消费者称他们在购买某一产品时,会留意它的原产地。全球的制造商和消费者一致认为,发达国家的原材料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

安全环保年中总结范文第4篇

全球海事业迎来了新一轮深度调整,面对各类挑战,中国船舶工业应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在“中国制造2025”中率先实现突破。

深度调整将持续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表示,2015年以来,船舶市场需求的再次下滑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化,使我国船舶工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亟待提高等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凸显。未来五到十年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也是我国全面建成造船强国的决胜期。必须紧紧围绕建成世界造船强国的宏伟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力供给侧,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走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当前,全球航运市场仍然处在深度调整之中,非传统型船东不断进入市场、国际能源的价格调整、全球经贸的发展形势,都对航运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上海市副市长蒋卓庆表示,上海将在航运基础设施建设、航运服务业发展、航运金融创新、绿色智慧航运建设等方面加快资源集聚,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以及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推进投资便利化、监管精简化,促进航运、造船、海工等产业在上海的跨越式发展。

克拉克松柏拉图公司研究部总裁马丁・史托福总结了全球航运、造船、海工产业的现状。在他看来,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的七年中,航运业仍然供过于求,市场疲软、起伏不定的情况仿如上世纪90年代。目前,原油和天然气运输情况相对较好,干散货运输却极其惨淡,而其他运输业务都在原地踏步。全球经济和航运市场的现状对造船业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今年以来,全球新建船舶订单量继续减少,同时三大主流船型的订单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按修正总吨所占比重计算,散货船订单比重大幅下降。

创新应对挑战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吴强认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世界船舶市场持续下滑,产业发展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绿色、环保、安全等规则规范变化以及新航道开辟所引发新需求的逐步释放,世界船舶市场与船舶工业将在结构调整中逐步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与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船舶工业亟须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同时,中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不仅给船舶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对船舶工业加快升级步伐、率先实现中高端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造船业与航运业休戚与共、唇齿相依,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航运业的持续低迷,中国造船业必须把强化创新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孙波认为,在市场深度调整时期,中国船企更应该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加快推进三大主流船型的升级换代,并加快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的研发,在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引领下,加快实现绿色造船、智能造船和数字化造船。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主席路易斯・德雷福斯表示,当前,BIMCO对航运业关心的节能减排、金融服务等热门话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对船东提升船舶燃油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保障信息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际船级社协会副主席、中国船级社总裁孙立成介绍,作为向90%以上的全球货运提供入级和法定服务的协会组织,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自成立以来即致力于海上安全和环境保护。当前,环保与绿色技术创新仍是IACS工作的焦点之一。IACS仍在继续跟进与温室气体排放、EEDI、EEOI、压载水处理等有关的立法与技术应用问题,在船载复杂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网络系统安全性的技术研究,覆盖大数据、软件认可等热点领域。

塞浦路斯交通、通讯及工程部长马利奥斯・德米特里亚德斯围绕海事界环保法规的话题发表演讲。他说,过去几年来,航运业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的情况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要完全满足未来即将生效的排放标准,仍然存在较大的压力。实现环保目标不仅需要法规的建立,更要技术创新的支撑。为了满足新标准,全球海事业需要开发国际通用的新环保技术。在压载水方面,相关技术发展很快,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被不断推向市场。不过,有的新环保技术的效果往往被严重高估。从技术成熟度和法规的实施进程来看,真正实现法规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要权衡实现环保法规的成本、环保法规本身的合理性及所能带来的实际效果。

市场低迷并未阻止技术创新的脚步。相反,技术创新是应对挑战、赢得竞争的有力工具,是推动航运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全球海运和造船市场竞争因为总体供过于求而越来越激烈,降低成本求生存抢市场份额的需求更加强烈,船舶超大型化、高技术化、绿色化、智能化越来越成为竞争利器。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既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又共同构成了推动航运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

链接

中国造船业从“造壳”迈向”造心”

船用发动机作为船舶的心脏,一直为国外厂商所垄断。在日前举行的2015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多款国产船用发动机的亮相备受瞩目。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造船业正在由造壳迈向造心,“十三五”期间将在关键技术和产品上实现突破。

在展会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首次我国新一代小缸径船用低速柴油机,这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首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用低速机,将为我国江海联运和近海航运提供可靠动力。与此同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推出自主研发的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填补了国内3500千瓦以上高速柴油机动力的市场空白,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海洋运输船、游轮、打捞船、公务船等。

据了解,船用发动机占船舶造价的12%左右,但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德国、瓦锡兰等欧洲企业长期占据,中国企业只能为其贴牌生产,为此每年要缴纳数亿元的专利使用费。2014年7月,中船集团宣布与瓦锡兰成立合资公司,正式收购瓦锡兰船用低速机研发设计业务。中船集团总经理吴强表示,通过兼并重组和合资控股,集团的自主研发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目前已完成动力装备领域中速机、低速机和双燃料机等高端产品的国际化布局。

安全环保年中总结范文第5篇

3月24日,省环保厅召开厅党组扩大会议,专题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作风建设等有关文件精神。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清主持会议。

李清指出,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有关政策规定,很有必要,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今年的政风行风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在加强厅系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方面,各单位要落实厉行节约的要求,严格按照要求用好财政资金,提高项目资金绩效。在教育实践活动进入“回头看”阶段,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有关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的文件精神,狠抓整改落实,确保“回头看”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滴涕防污漆替代履约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3月11日,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主任陈亮率队到广东对 “中国用于防污漆生产的滴滴涕替代项目”修造船厂(涂装工序)清洁生产工序示范与推广项目进行验收。

陈亮认为广东履约项目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希望广东省环保厅、两个示范修造船厂以及其他参与单位能够把项目的成果巩固下去,不断完善和提升,加强项目成果的宣传推广。

省环保厅副厅长黄文沐表示,我省将对该项目成果进一步总结完善,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建立经济激励政策,引导更多修造船厂实施清洁生产。希望国家将更多的项目放到广东,广东将尽最大的努力把项目做好,为国家履约工作做贡献,同时将把项目履约工作与其他环保工作结合起来,做好项目技术、经验的推广应用。

珠海:“我为美丽珠海奋战100天”活动启动

近期,珠海启动“我为美丽珠海奋战100天”活动。百分百完成生态景观林带苗木种植任务、百分百完成碳汇造林苗木种植任务、百分百森林家园(社区公园)动工建设、百分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动工建设。为使活动顺利推进,珠海已成立督办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挂点督办工作小组等,并建立督办考核机制,对各区项目完成情况将进行整体考核并全市通报。

截至3月17日,珠海市委办、市府办,市发改、财政、住规建、市政园林、华发、铁汉生态等23家单位已认养第一批林地。

佛山:投43亿治污

3月27日,佛山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佛山市长刘悦伦与佛山五区领导签署建设满意政府100项环保民生实事责任状。据了解,百项环保民生工程总投资约42.9亿元,治水预计投资23.9亿元,治气预计投资12.2亿元。刘悦伦鼓励环保执法部门要敢于对污染企业做“恶人”。刘悦伦表示,对污染企业做“恶人”,就是对广大市民做“好人”。

惠州:进企入园宣讲环保

3月中旬,惠州市固废站利用一周时间,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惠州七个县区,先后为627家企业进行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平台操作使用培训,使全市固废管理人员和产危企业熟练掌握了该平台的操作和使用,为全面推行电子联单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日前,该站站长苏辉权还带队深入到龙溪电镀基地,为园区68家电镀企业进行了环保法律法规、规范化管理和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宣讲,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好评。

中山:绿色能量映岐江

3月9日,中山团市委、市青志协(市义工联)在中山市兴中广场举办“正能量,走起!”2014年中山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中山市环保局党员志愿者、共青团员志愿者,在岐江河畔的志愿者集市上支起摊位,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志愿活动,弘扬绿色能量。

安全环保年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绿色经济;财政政策;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排名从2003年的世界第6位到2010年的世界第2位,排名仅次于美国,在2010年以后,我国的经济仍然保持每年7%的增速,但我国的经济仍然处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高资源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30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建立在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费上。发展绿色经济是21世纪的必然趋势,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浙江省作为中国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状况,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绿色财政政策方面都可以作为中国东部绿色经济的典型案例。通过完善财政政策、提升产业结构、建立金融杠杆等方式解决目前浙江省绿色经济发展瓶颈。

一、绿色经济和绿色GDP的内涵阐释

绿色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生态平衡为基础,以人类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以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将环保技术等多种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有益于环境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就是一种有关于选择的科学。它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者有限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且把这些商品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使用。很显然,传统经济学是用来研究如何分配有限资源的,它存在最基本的“人是理性的”这样一个假设。如何在市场中生存才是市场参与者所关心的,在囚徒困境等限制条件下,市场参与者们没有动力更无能力去确保生态效应,因此政府通过实行扶植、规范、调控等政策手段,注重税收、补贴、直接投入和窗口指导等措施解决“绿色经济”的外部问题。

二、浙江省绿色经济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浙江省实行绿色经济的现状概况

1.财政支出状况(对比2009, 2010,2011,2012年度)

环境治理投入是目前发达国家衡量绿色GDP的重要指标。浙江省重视环境保护,拨款从环保监管行政方面逐渐偏向从根源抓起的保护、防治方面。

2.产业结构改变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重工业以及资源消耗型产业逐渐被第三产业取代。2012年第三产业增幅显著,第一产业增加值167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3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624亿元,分别增长2.0%、7.3%和9.3%。

3.补偿性措施与破坏环境的处罚机制简述

浙江省主要征收排污费的项目为废水排污费、废气排污费、噪声排污费,危险费用排污费,收费标准单一,没有具体区分排污程度(参见表1)。与OECD国家相比,缺少专门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征收专门的补偿性费用尽快开征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碳等排放都将是收费依据的可能选择。

(二)瓶颈问题

1.财政政策

浙江省在绿色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实施的重点,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1)税制不完善是造成产业结构改革与生产环保问题反应迟缓的重大原因。我国有关与绿色税收的政策较为不完善,而浙江省的税收政策更是零散,税种分散,数量小,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2)优惠政策较为单一,浙江省目前存在的对于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较为流行的方式是“减税”和“免税”,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发达国家所实行的加速折旧,延期纳税,投资再退税等方式,浙江省内运用较少。(3)收费政策不尽合理。浙江省的环保类费用的征收依据无法精确,征收机制不完善,征收难度大。

2.环保法律问题

环保立法缺失。浙江省环保立法偏向于原则性和倡导性条款,使立法功能难以具体实现,随着经济发展带来大量新情况,环保立法明显滞后,法律空白和漏洞较多。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环保执法。环保执法难成为一个难题,主要原因有:环境管理权的纵向隶属体制,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双重领导,环保部门的执法不可避免的收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地方政府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具有功利性,在有限的任期和地方财政中,环境保护往往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而环境保护法施行采取横向平衡体制,有权行使环境管理权的机构众多,执法混乱。

3.资金问题

浙江省在环保产业投入的资金较为不足,即使近十年来浙江省环保投入明显增加,但一直没有达到环境治理和规划的要求。资金的缺乏限制了环保产业的发展,目前,浙江省个市县的城市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处理几乎仅依靠财政投资进行建设和运行维护,对比很多发展国家的环保产业已经由私人资金进行运作并从中盈利,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缓慢,由于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限制,私人无法承担环保产业的初期投入。

三、发达国家绿色经济经验借鉴

(一)加州绿色经济的发展

加州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致力于发展高新科技作为经济收益的重要来源,不断推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农业科技等方向的深入研究,着力于绿色经济大发展,绿色经济成为高端化的技术创新分层和有机组合螺旋式发展的重要模式。

加州在气候治理方面一直走在美国甚至是国际社会的前沿,得益于其不断的制度建设,包括组织机构,气候法令,标准化机制,科学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加州政府于2005 年设立了气候行动小组(Climate Action Team),气候行动小组几乎囊括了加州所有主要的政府部门,部门之间良好的合作成为加州绿色经济机制发展的核心和精髓。加州政府通过低碳经济体系、能源效率体系、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绿色经济政策体系四大体系编制加州绿色经济创新报告,在此报告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相关公共政策出台各种激励措施,在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科学统计、科学分析和科学监测等信息手段的基础建设和应用。

加州政府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三大特性:第一,前瞻性。加州气候治理的前瞻性不仅体现在60多年前就开始注意到环保问题的严重性并进行了治理,还体现在加州的多种治理行为都是在危害发生之前就开始展开科学研究。第二,协调性。这种协调性不仅体现在加州议会内两党在气候问题上存在着共识,政党机制运行良好,也体现在加州各个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与科研部门之间分工明确,有效协调。第三,明确性。加州减排在目标上十分明确,通过与加州大学、南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合作,通过高校的项目研究取得精确数据,加州政府在大部分的减排目标均设置了量化标准。

(二)加州经验对浙江省的借鉴意义

1.注重政府调控和市场作用之间的平衡

绿色增长的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于将各种产品资源消耗、环境和安全影响作为确定产业发展优先序列的重要参考,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措施促进企业自觉保护环境和安全,取消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扶持和保护,大力支持绿色产品,并把其列入优先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化,逐步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2.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使用市场的刺激手段达标,比通过命令和控制产权达标所花的控制成本更少。市场手段主要有:一是征收环境污染附加税。该税使企业承担治理污染的成本,这就把外部效应内部化。二是排污权交易许可。排污权许可证交易减少了政府征收污染税和实行污染管制的成本,使治理环境从行政手段扩展到市场手段。

四、浙江省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优化

在发展绿色经济时,应加大积极财政政策与激励措施的实施程度,减少标准粗放的消极政策。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和客观要求,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做出绿色经济的战略性安排。

(一)财政政策的优化意见

一方面结合实际,从多方面、多层次入手研究,加大“绿色支出”力度:采取政策引导和统筹、安排、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等手段,支持节能减排、新能源等低碳技术研发创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注重绿色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浙江省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在此基础上推进有关的法制建设,为利用金融工具促进节能环保提供必要的法律手段。加大与国际环保金融市场的接轨,国际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在发挥价格信号、行为激励和资金配置功能,通过实现高成本效益的减排,补助因减排产生的技术成本与完善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步伐。

(二)产业结构优化意见

绿色经济法发展强调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稳定型,要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即产业结构的比例协调、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基本一致,减少重复建设和加工工业过剩。其次,注重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绿色经济注重对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科学技术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逐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进行产业的技术密集化、高附加值化、产品知识化。继续发挥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产业,合理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五、总结

当前,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依旧面临很大的挑战,浙江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均可作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绿色经济的典型案例,如何趋利避害,使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更加顺畅,只有改善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结合有效的法律监管和激励措施,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和企业环保理念,才能提高浙江省在未来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严行方.绿色经济[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于俊杰,郝正平,朱玲.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减排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工程学报,2008(09).

[4]Laura Saikku, Aapo Rautiainen. The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 of Meeting Carbon Dioxide Targets in California by 2020[J]. Energy Policy,2008,36(02).

[5]崔晓玲.丹麦:绿色经济风头正劲[J].中国对外贸易,2012(07).

[6]赵彦云,林寅,陈昊.发达国家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经验及借鉴[J]. 经济纵横,2011(01).

[7]刘嵘,徐征,李悦.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0(05).

安全环保年中总结范文第7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查处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加强部门联动为手段,集中整治重污染行业和重点流域、区域环境违法行为,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全面开展环保后督察,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对环境违法案件后续督察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对查处的环境违法案件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集中检查。检查的重点和要求是

1年以来国家和省上领导批示要求查处的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环境保护部和省环保局环境监察建议书督办案件,国家、省、市级挂牌督办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

2年以来群众反映强烈、领导关注、环境污染严重、问题突出、重复上访、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环境违法问题。

3年中办国办环保督查中要求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治落实情况。

重点检查取缔关闭、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等行政处罚措施落实情况和行政责任追究情况,确保各地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脱硫设施等重点减排措施进行专项检查,以全面落实“十一五”污染物减排任务为目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脱硫设施等重点减排措施进行全面检查,集中整治环境违法行为。检查的重点和要求是

1查清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包括处理水量、主要污染物去除情况、污泥处置情况和在线监控设施安装运行等情况。建立环境监管档案,完善监管办法,落实监管责任,实现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量、水质和污泥处置的动态管理,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严肃查处擅自停运、超标排污、直接排污和污泥二次污染等环境违法行为。

对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没有按要求建成或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的继续列为省级环境问题挂牌督办单位,限期解决;对建成一年后运行负荷率达不到设计能力60%不含污水实际处理率达到国家要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造成城市生活污水直接外排的要限期整改,并公开通报批评;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污的未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拒报或者谎报排污申报登记事项的未安装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与环保部门联网的要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对其运营单位进行处罚。对无正当理由不正常运营污水处理设施,造成污染事故且后果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运营单位和管理部门的行政或刑事责任。

2查清已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实际运行情况,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量、雨污分流情况、防渗措施以及地下水监测情况。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要责令限期整改;加强对已经封场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监管,确保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3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通知》甘政发[]16号)确定的污染减排项目建设进度要求,全面推进重点减排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工程建设,尽早发挥减排效果。

加大对燃煤电厂和有色冶金行业烟气脱硫设施和烟气综合治理设施的监管,确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三)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检查

检查的重点和要求是

1重点检查年以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取缔关闭措施落实情况。

要以整治影响饮用水源水质的污染问题为重点,确保饮用水源水质主要指标100%达标。各地要根据年制定的饮用水源地排污口清理整顿工作方案》对饮用水源地排污口整治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彻底取缔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的工业、生活污染源直接排污口,严防环境污染问题和隐患企业死灰复燃。

2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检查。

一是对威胁重点流域水环境安全的隐患进行排查,对近年来新、改、扩建的工业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二是加大对重点流域地区造纸、制革、化工等重点污染行业的专项检查和整治。

对违法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项目,要及时报请所在市、县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要在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务,对逾期未完成的实行停产整治或依法关闭。

3对年开展的造纸、电石铁合金和涉铅行业专项整治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重点检查被取缔关闭的造纸企业或生产线停电、停水、设备拆除等措施的落实情况,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能政策,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环境违法企业,防止死灰复燃和落后淘汰工艺、设备的转移,巩固COD减排成效。进一步加大对电石铁合金行业的现场监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督促年未完成在线监控装置安装的企业在年内全部安装到位。对涉铅的开采、冶炼、加工和回收企业继续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各项整治措施的全面落实。

4加大对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的排查,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要对各类重点污染源及危险化学品污染隐患单位进行排查,加大居民集中区、重点流域及水源地上游危险废物排放企业监管力度,加强污染预防,消除事故隐患;加大对化工行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的监管,着力解决环境安全隐患整改中存在问题,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环境安全。

三、进度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

各县(区)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根据市级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今年环保专项行动整治工作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工作动员和部署。务必于7月30日前将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和工作方案报送市环保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集中检查和整治阶段

各县区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组织有关部门对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重点行业和重点流域存在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并分别于8月底、9月底前将阶段整治情况报送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适时对各县环保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三)总结阶段

各县区要认真总结环保专项行动的成效与不足,提出加强长效管理的措施,并于月20日前向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市政府成立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副市长任组长,、任副组长,发改、经委、国资、监察、司法、建设、工商、安监和电力监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同志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各县(区)政府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继续将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部署,完善工作制度,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各级环保、发改、经委、国资、监察、司法、建设、工商、安监和电力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坚持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和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制度,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合力整治环境污染问题。

二)加大督查,严格考核

各县(区)要切实按照各阶段工作要求,制定督查工作方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和区域的集中整治情况,组织多种形式的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区)环保专项行动的督查和考核,重点对组织领导、信息报送、阶段工作开展及总结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切实保障环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三)突出重点,挂牌督办

各县(区)要继续将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作为查处重点,挂牌督办,落实责任,跟踪督查,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围绕各阶段工作重点,各县(区)要加强挂牌督办一批污染严重、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违法案件。同时,要加强挂牌督办案件的管理和后督察工作,建立重点案件管理档案,完善督办制度,公示督办结果。

四)全面检查,集中整治

各县(区)要严厉打击超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环境违法企业,对屡查屡犯的企业采取“高限处罚”措施,对长期超标排污的私设暗管偷排偷放的污染物直排的存在重大污染隐患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对治理无望的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一律关闭取缔。加强对停产整治、限期治理企业的后续督察工作。对已经完成整治的要在一年内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按照对国家重点污染源的监管要求,加大监督性监测和现场巡查频次,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未按要求完成限期治理的一律停产整治,对未按要求完成停产整治的一律提请政府责令关闭。

五)严格执法,责任追究。

各县(区)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加大环境行政执法的同时,不断在产业政策、金融信贷、产品运输、流通和消费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有法不依的行为。要不断加大对行政部门环境违法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经营业主或企业负责人,要依法追究责任;对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力,甚至包庇、纵容违法排污企业,致使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部门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六)广泛宣传,强化监督。

安全环保年中总结范文第8篇

对辖区内期间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包括内蒙级审批的、市级审批的、区级审批的)全面进行清查。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清查摸底

区环保分局对—年中审批的建设项目进行清查、摸底,全面掌握区期间审批的建设项目“三同时”进展情况、执行情况。同时,加大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宣传力度,让企业了解、理解、支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充分认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性,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整改落实

对清查结果进行梳理,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一)对已建成并通过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依法纳入日常环境监管,环保部门要加大监察力度,确保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建设单位必须按时向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并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定期对项目中的污染物进行环境监测,缴纳正常排污费,定期维护污染治理设施,做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二)对在建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履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要求建设,在施工期对环境有较大环境影响的项目、污染处理设施处理工艺复杂或污染物处理难度大的建设项目、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量大或建成后无法查看是否按照设计施工的项目、有生态环境影响且需要恢复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存在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理公司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确保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落实。要重点对水利、交通、电力、化工、矿产资源、污水垃圾处理、地下管道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理公司开展环境监理。同时,环保部门全程地对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察,并对施工中的每一时段做出环境监察报告。

(三)对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的,至今未申请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建设项目,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有关要求,建设项目在正式投入使用前,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定向批准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保部门申请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没有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未经环境保护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生产)。同时,要求建设项目的主管单位,如包头市装备产业制造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的主管单位是园区管委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单位是区建设局,经济适用房建设的责任单位是区房管局等,积极配合环保部门督促建设单位在试运行期间,立即向环保部门申请验收,切实将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

(四)环保部门要对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跟踪检查、核实,对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规定,擅自变更建设项目内容,环保设施未建成擅自试生产(营运),试生产(营运)逾期不予验收,未经环境保护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生产)和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情节严重的,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依法关停或取缔,并按照监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出台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巩固总结

安全环保年中总结范文第9篇

一、全面开展自身建设,促进协会健康发展

一年来,协会认真学习民政局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管理要求,落实《协会章程》有关规定,自主自律地开展工作。不仅按时完成并通过社团年检和统计登记等工作,还根据《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了协会财务制度。旨在进一步完善印染整理行业协会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整体形象,推动协会的良好发展。

二、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提高沟通协调水平

做联系政府与企业的纽带,是协会始终坚守的职责。本年度,印染整理行业协会积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不遗余力地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听取各企业的意见和要求,认真归纳总结,并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

今年八月,一些会员企业由于与海联热电签订了不公的供热协议(供热商人为设定蒸汽流量表)而导致利益受损。协会经走访了解之后,及时将企业的意见传达给相关部门,并代表所有会员企业上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要求其对海联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蒸汽流量表进行依法仲裁。此外,协会还在用汽企业中举办蒸汽流量技术培训,使各企业掌握正确使用流量仪表的方法,准确计算企业蒸汽用量。这一系列举措切实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也对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体现了行业协会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

三、努力推进节能减排,共同创建绿色家园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印染整理行业目前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为众多企业所共同关注。环保已成为制约纺织印染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协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协同所属企业节能减排。

年,协会将环保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把绿色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精神传达到行业中。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加强各企业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大家对环境保护的能力。

四、建立行业统计渠道,提供专项服务依据

行业统计是协会为行业服务的基本职能,也是政府和企业决策的依据。印染整理行业协会在过去的一年中建立了有效的统计渠道,从企业采集第一手资料。经过对资料的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如实准确地反映企业与行业的现状。协会通过统计建立了经济分析表,为行业的经济运行做好分析工作,同时也使协会能够准确地掌握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为协会今后进行专项服务提供了依据。

安全环保年中总结范文第10篇

一、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大气环境质量稳定向好。2020年我区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PM2.5、CO、O3均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年均值二级标准,区PM2.5实况浓度为32μg/m3,较去年同期下降7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率为92%,完成了省里要求我区空气质量较2019年“巩固改善”的目标和国家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全区4个考核断面均完成了考核目标。其中萍水河桐车湾断面,萍水河南门桥断面、南坑河河口断面、新华河路行断面均为III类,地表水优良率100%,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环境风险态势较为稳定,危废和辐射安全可控,没有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因环境引发的重大。

二、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环境质量

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扎实打好“控煤、减排、管车、降尘、禁烧、禁放、治油烟”组合拳。目前,全区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白源煤矿、高坑煤矿、跃进煤矿等相继退出煤炭生产领域;共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16家、备案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300余台,在中心城区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对中心城区工地视频监控信息化管理,已安装扬尘治理视频监控系统的工地13个,严格落实“四个不开工”“六个100%”;建立烟花爆竹禁限放长效机制,中心城区全面实施烟花爆竹禁限放;全面推广高效油烟净化装置,中心城区855家餐饮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100%。完成了辖区内6家民营加油站的年度油气回收监测,完成了区4个乡镇空气监测站点的验收和大气源清单编制的验收。全面完成了污染源普查工作。

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从4月份开始起草制定《区水环境质量月报》,并发送到相关单位。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一是完成了重点行业企业基础信息收集和风险筛查,从中筛查出中高关注度关闭搬迁企业2家,分别为市化工厂和焦化有限公司地块。二是开展污染地块治理修复。目前市雄狮化工厂污染地块土壤修复项目已完成修复。市鸿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地块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经初步调查确认为无污染,目前已对该厂区内历史遗留的固体废物进行清理,并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已完成省级销号。三是开展了区高坑镇金兰柚产业基地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区镇污染农田重金属修复采购项目(一期)、镇村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二期)、市区五陂镇册雷村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4个农业面源地块修复项目。四是完成2020年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的编制。完成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优化调整。五是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医院、卫生院开展医疗废物检查工作,深入企业开展危险废物检查工作,共出动各类检查106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12余人次。

(二)持续强化环境监管,大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持续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截至目前,2016年省环保督察、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2019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都达到序时进度,2016年省环保督察、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已销号18个,2019年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涉及区29个,已完成4个。2019年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的件23件,目前已完成整改销号23件。

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开展了“打击非法开采煤矸石”、“散乱污企业整治专项行动”、“工业企业达标排放专项行动”、“开发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专项整治,对辖区煤矸石进行摸底排查。对11家“散乱污”整治企业完成情况进行走访核查,下达了督办通知共2件。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巡查等方式对全区重点污染源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和一般污染源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按规定进行常规检查,共出动人员210余人次,检查企业75余家次,对违反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严肃处理,立案查处违法行为5起,处罚到位金额56万元。9月份与区公检法配合完成了一起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查处,南某使用废弃的铅蓄电池非法提炼铅块案,是区首例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通过12369环保投诉热线、网络平台以及上级转办等方式总共受理环境投诉案件134起。已受理134件,已办结134件,受理率100%,办结率100%。

(三)强化环评审批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深化环评告知承诺审批改革。严格落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生态环境工作6条措施》和《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条措施》文件精神,制定和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继续对属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项目,采取容缺受理、承诺告知审批(补办手续)或豁免审批等方式,简化防疫项目审批程序,截至目前,对辖区内95家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审批,其中简化审批流程承诺制项目38个。对辖区内61家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进行网上审批备案。排污许可证核发迅速。组织开展辖区畜禽养殖行业、食品制造、酒精、饮料制造工业等行业的排污许可证摸底调查及申报核发工作;排污许可证简化管理应发74家,累计完成74家,完成率100%,登记管理311家,完成率100%。全年共查处“未批先建”项目11家,对其中3家“未批先建”项目进行了立案查处,其中8家“未批先建”项目经过整改后完善了环境影响评价和和审批手续。共查处“未验先投”项目25家,其中19家“未验先投”建设项目经整改后完善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自主竣工验收。强化“妈妈式”服务,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自2020年4月以来,将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三,作为生态环境系统服务企业接待日,面对面解决企业发展及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已开展9次“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帮助21家企业解决各类有关生态环境问题23个。

(四)强化环保宣传教育,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宣传活动形式多样。一是组织开展省生态环境之歌绿色传唱活动。二是组织向省、市、区级媒体单位等报送信息70余篇,并在门户网站及时工作信息和动态逾216条,及时更新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三是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安全生产宣传日”“生物多样性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宣传,累计发放宣教资料1000余份,发放纪念品环保袋、环保小风扇200份。

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一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制订并完善财务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等各种制度。二是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廉政相关的法律、法规,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廉政觉悟水平,提高自身的防腐拒变能力。三是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一岗双责”,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良好格局。

三、存在的问题

(一)水污染防治方面

水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水环境质量虽然完成了年度考核目标任务,但是桐车湾断面压力较大,因桐车湾断面涉及范围广,沿线的污水管网渗漏现象依然存在,导致水质不能稳定达到Ⅲ类标准。虽然目前年均值在Ⅲ类标准,但总磷的排放指数为0.15mg\L,已接近0.2mg\L的Ⅲ类标准上线。

(二)自身能力建设方面

近几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虽然通过机构改革增加了人员,但生态环境系统队伍力量和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面对量大面宽的工作,工作人员疲于奔命的现象依然严重。同时,执法力量依然薄弱,执法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现有执法仪器设备和手段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的巩固。

四、2021年工作打算

(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按照蓝天碧水净土·2021行动计划,力争全区空气质量达二级和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到目标要求。

(二)切实抓好督察问题整改。在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督查,对标对点核查整改工作,对进展缓慢的项目和整改滞后的部门,加强督办,推进整改工作按要求完成。同时准备好迎接明年的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工作。

(三)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进一步优化环保服务,主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积极提供技术、政策信息等支持。及时了解重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和进展情况,提前介入,全程跟进,及时指导、协助企业做好环保工作。

(四)强化执法监管力度。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的监管,加大巡查频次,严肃查处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追究监管责任。

(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地对环境保护进行宣传,让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明白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义务,以及违法排污应当承担的责任;让公民深刻理解在环境保护中的义务,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共同监督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上一篇:施工年中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仓储年中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