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4-04-19 17:49:00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有机整合的多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利于更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当代大学生是积极进取的一代,具有鲜明的特点。但与此同时又是非常务实的一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有生存.成才.发展的要求,而崇尚自我又是大学生价值的重要特征。他们渴望社会所承认和接受,但有时候却不能深刻认识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保证。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他们涉世较浅,分析和判断问题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对于世界.未来与现代化的理解比较窄。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同时也必须根据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营造具有鲜明特点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氛围。运用现实生活中具特点的先进事迹启迪大学生的思想。我们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抓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把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当代大学生,要全面了解和学习先进、适于时代的价值观,不断使自己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改变以往不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积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是我们学校各种工作及德育的标尺,是培养学生的航标。学习优秀学校和教师的先进典型,培育自己的学术和人格,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言行身教对学生发挥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教师是关键。教育教师不仅要献身教育,而且必须有正确,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师还要注重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塑造学生的人格。还要把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处事的道理传授给学生,教育学生树立起做人标准。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质。学习优秀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培育自己的学术和人格魅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发挥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要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教师素质是关键。教师不仅要献身教育,而且必须正确、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师还要注重渗透教育,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里素质去塑造新一代青年的人格。教师不仅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还要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为人处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更要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只有首先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样板,才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里磁力,才会吸引他们自觉地去接受影响。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成长,以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人。

我们要树立强烈责任,自觉主动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建设的重要性,践行校园文化的任务中,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自觉把育人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心灵深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从“做人、学习、生活”的基本小事做起,做到行为规范养成习惯等有较大的转变和提升,倡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学习和生活中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可指导自己的行为。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合作、独立思考的品格,做时代精神的践行者。如果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施和载体,容易形成说说重要、做做次要的局面,那么良好的文明习惯、优良传统及作风就不容易养成。在日常学习中,要强调对育人的影响,更要加强注重环境对成才的影响。社会主义价值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和参与,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的养成教育,教育也是逐步影响的过程,也是我们的基本任务。我们要树立一种观点:育人先立德,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是个文明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修养,为社会作出一份贡献!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设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体活动,让我们在践行活动中,深化认识,践行体会。从而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正确的行为影响人。

我们要牢牢树立社会责任,自觉主动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在校园建设、在校园践行的任务,做忠实的实践者和代言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目标、学榜样、重落实。注重“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落实。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篇2

关键词:“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物理;教育

1 “三观”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位置

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当代中学生的思想信念教育其中其核心作用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的世界观是共产主义思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作为正确世界观的一部分或一个方向的人生观则是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对人们正确的思想道德面貌的形成起着指导和决定作用从属于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价值观,则直接指导着人们道德价值行为的取向。因此,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特别引导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无论是自然领域还是社会领域)有一个正确的看法而且要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矛盾、个人与社会矛盾的思路和方法这就是世界观的教育问题。世界观可以以不同方式表现为一定的理想和信仰,强烈地感召和驱动一个人不断向前。由于理想和信仰的不同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可能会走向不同的方向对现实的感受和对行为的选择也将是不同的。

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也就是说人们要在社会生活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理想和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以及如何评价人生等等。中学时期是人生观确立和巩固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较多地思索人为什么活着、人生价值和意义等问题。可以说也是他们处在思想最迷惘的时期,有没有正确的引导将对他们能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影响。价值观问题同样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价值观直接牵动着一个人的情感和动机与人的各种需要相连接,影响一个人对现实的评价,推动他的思想和行为决定着一个人的兴趣和追求。人生的价值就是在这种关系中形成和体现的。个人的价值大小在于他的作为和生活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也就是个人的价值就是个人与社会统一的价值。个人只有把自我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或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思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就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三观”教育为核心、为主线贯穿和带动中学物理的教育。

2 加强中学物理教育中“三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学时期学生们刚刚接触物理,是属于新鲜事物,学生们会抱着很大的好奇心来学习这门学科,此时我们将“三观”教育贯穿于物理教育中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此时期也是学生“三观”教育的重要时期,所以两手抓两手硬,肯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果,下面我论述一下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来中学物理新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新物理课程实验一再强调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另外高中物理新课程则倡导了发展性评价,即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及课程本身的发展。具体来讲,在评价的内容上,不仅重视物理教学的本体内容,还重视能够体现学生通过物理教学,道德品质与精神、学习愿望与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展要求的内容。通过以上两点我们能发现:(1)现在很多物理老师不重视物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只是一味的单方面的传授知识。(2)还有一些老师由于长时间进行教育工作有些麻木不再把教育看成热爱的职业而是在应付差事。这些情况必将导致学生在物理课上只能接受到乏味的知识,思想教育得不到落实。所以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加入“三观”教育是很必要的。

通过一些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发现现在中学生的几大问题:(1)崇尚自我。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等原因变得浮躁和自大,很多学生都以自我为中心。(2)审美新潮。现在的传媒铺天盖地都是流行音乐流行歌舞,新新人类已经是很多学生的目标。(3)前途渺茫,理想淡泊,信仰危机。中学正是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花季,应该对前途理想充满憧憬,向往着社会主义的灿烂生活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可是事实上很多学生已经没有了正确的目标。这样的学生以后能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吗?很显然不能,所以必须通过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加入“三观”教育来纠正这些问题。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加人“三观”教育的紧迫性。

3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加入“三观”教育的途径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基础和引领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更是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行方向。高校作为国家发展人才的培养地,理应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行方向,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来这一概念,并将其高度概括为十二组词语。作为新时期的理论教育主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引领作用,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明确其发展方向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不仅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明确其发展方向,建立健全的人格。

(三)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我国当前形势下的主题发展思想,更是中华民族历史繁衍下的结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能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建设目标,帮助其将个人人生目标与发展 风险同我国未来建设联系到一起,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基本意义上的内在联系。就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基础与引领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进行高度概括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时代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基础

欲发展壮大,必先牢其根基,中国传统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基础。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根据,必须牢固其根本,才能逐渐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中华民族这块沃土之上的,只有根基与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拥有强大的凝聚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思想

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产生了很多深厚的思想成果,而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这些思想成果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理论思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时代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虽包含着诸多的优秀,但其并不是完全适应于现在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利用其优秀思想进行总结和创新的,是与时展相协调的中国文化的体现。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确保了两者的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将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运用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使得高校大学生在传统与时代之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一)发挥高校有机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中

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思想,让同学们了解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辅相成。在传承的同时与时俱进,在时代的潮流下将传承进行下去。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传统文化活动中有效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发挥其教育育人的功能,多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在活动中有效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同学们在娱乐日常学习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又能自觉接受并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生认同并追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

(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正确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日常的实践。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开展校园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充分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中,充分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只有在实际实践中,高校大学生才能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思想。

结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产生的理论意义是极为重要的,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也是极为漫长的,这一过程需要社会各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和付出。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将能够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晓翠.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4).

[2]魏强.以传统文化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究[J].高教论坛[J].2015(05).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是青年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树立对于青年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推进社会全面深化改革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成才,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课程对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不到位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在职业指导课教学中的感悟可以发现,目前高校所开设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重点多偏重于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或具体的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在端正就业思想、树立正确就业意识上却少有涉及。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就业教育,用核心价值观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提升综合素质是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和具体就业指导工作的缺失。因此,如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是目前亟须完成的任务。

(二)大学生就业观存在误区

1.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就业期望值过高。很多大学生缺乏人生理想,对生活和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决策,因此对未来就业和生活充满迷茫。与此同时,就业期望值过高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收入高、晋升快是他们首先关注的,并成为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不少同学抱着“获取高薪,进知名企业,留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就业观念,初次就业时屡屡受挫,忽视了自身缺乏工作经验、不能吃苦耐劳的实际情况,造成了国家重要人力资源浪费、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局面。

2.过度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些大学生在择业时自我倾向性严重,过于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在职业发展中过分关注个体利益,一味强调个人主义,将自我发展作为人生最大追求。还有一部分同学在就业时过分关注付出与回报,在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的时候,思想观念和实际行为存在一定的矛盾,表现出职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3.自我评价过高,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存有过高的自我评价,在现实生活中心高气傲、眼高手低,工作经验不足却自命不凡,个人目标与现实能力差距很大却不自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自认为一定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却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从普通岗位做起,好高骛远造成就业困难。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一)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大学生具有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更需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1]。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政治立场、信念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帮助大学生从实际出发,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所在,以国家发展为己任,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注重责任与贡献[2]。同时,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诚信意识,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不仅可以避免就业过程中违纪违法情况的发生,还有助于内在素养和外在能力的提升。

(三)实现就业指导目标的有力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思想相一致,彼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确立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的关键时期,因而在大学阶段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就业指导中融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生动的事实案例,分析就业形势,探索就业环境,认清自我,调整就业期望,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有助于实现顺利就业。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就业指导

1.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构建和谐的就业环境、推动经济的就业政策、提高大学生就业素养、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对全面推动高校就业工作有着现实意义[4]。“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理想目标,因此要指导学生学会理智地分析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就业工作方针,积极地投身到当前国家建设亟须的行业和领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能力所长,以此实现个人价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作用于个人的求职择业和职业发展,这就要做到在工作中诚实守信,以平等公正之心面对职场竞争;树立法治意识,坚持原则,秉公守法,不因一时的利益驱使做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自觉维护自身和职业的尊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课程中要充分挖掘“爱国、敬业”的精神内涵,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思想禁锢,根据自身实际勇于尝试新的职业方向,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关注社会的发展需求,将就业与择业统一起来。

2.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就业观是指人们因受到家庭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的对劳动就业的认识和看法。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不仅来源于社会需求等客观因素,还因为其自身尚未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因此,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树立科学的就业观,理性定位、全面规划、积极应对,这也是高校就业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在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时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从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观念三个方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3.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人生态度和人生目标在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具体体现,决定了人们职业发展中的工作态度和劳动成绩效果高低,影响了人们对职业理想和目标的确定,决定了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情况[5]。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影响职业选择,而职业价值观又需要价值观来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给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指导,对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和职业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通过强化理想信念导向、培育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来实现。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才能帮助广大学生塑造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二)丰富就业指导教学内容和方法

就业指导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教育应将理论教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就业形势,敢于创新和奉献,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开展基于大学生就业形势及相关措施的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规划及就业形势,把握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各种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拓宽就业思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发挥青春才干;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的队伍中来。同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质和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动态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通过主题报告、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等,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魅力,让学生从实践中领悟核心价值观。高校就业指导相关部门应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践基地,鼓励、引导大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基层,体验实际工作,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修正、改变自我,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培养正确的就业观。

(三)注重校园文化的引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团、进班级、进宿舍等活动的开展,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办学特色、学校育人特色的校园求职就业文化。积极宣传就业典型、诚信就业模范,引领大学生诚信就业,爱岗敬业;结合专业实际,邀请知名校友、著名人物等参与就业指导相关活动,用他们在工作中的爱岗敬业精神、创新创造精神、科学研究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等,强化学生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通过“与信仰对话”“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同时加强毕业文化氛围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毕业季系列主题活动,提升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和归属,以及对事业发展的使命感。

(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关注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心理调适特点,针对学生在就业选择、职业发展、职业认知等方面的心理困扰,建立就业心理咨询室,提供专门的咨询服务,帮助毕业生重拾信心,总结求职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吸取教训,积极参与求职竞争。利用微博、微信等现代新媒体技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渗透于大学生就业网络平台和载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作者:徐昊翔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3-12-24(1).

[2]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3]刘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青年就业观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3(33):130-132.

[4]李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高校就业工作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5(1):110-113.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篇5

一、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的观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是政治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学的基础。新一轮课改将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再只是 “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师生之间应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二、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高中政治教材特别是《哲学与生活》中的许多知识点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1.在辩证唯物论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评估自我 ,培养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心理问题,即主观的认识自我、他人和事物,这导致学生易产生自大或自卑心里,不能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通过辩证唯物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树立唯物的态度,把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渗透到平时的学习、待人、处事中,从而能在生活学习中自觉地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客观实际上,客观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正确地评价自己,培养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2.在唯物辩证法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提高正确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学习、生活、同学之间团结等。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辩证的思想,看问题时容易绝对化,在行为上表现为好走极端、顾此失彼。通过辩证法的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在学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时,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同学之间要彼此信任相互帮助,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在讲授“世界是发展的”的观点时,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人看物既要看到现状,也要看到过去和将来,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的观点时,让学生懂得“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的道理,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十全十美的,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自己、看待人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既善于发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树立自信心,也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正确认识到人的一生要不断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里面会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在认识论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培养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常犯一个错误:只看现象而不看本质,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一个阶段,这样就不能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从而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将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和生活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发现真理、发展真理。

4.在人生观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观、点的探讨,让使学生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在劳动和奉中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劳动和奉献的人是幸福的,劳动和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激励自己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懈努力,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篇6

关键词:高中生;正确人生观;引导;思考

高中生由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生理发育的特殊时期,他们对是与非的判断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带有强烈的感彩而且容易偏激。[1]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时很彷徨,有时很迷惑,有时又很坚定、很明确,这是价值观开始形成的一个常见现象。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定信念,明确方向,这个时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为重要。因此借助于心理辅导课,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方式,切实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做好引航工作。

一、关于人生观内涵的思考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存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不足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高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期,缺乏成熟稳定的思辨能力,或许他们尚未意识到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必要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他们未来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青少年是未来我国社会最主要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对于我国未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正确的人生观是他们自己发展自己的必备要素,也是为祖国贡献力量的保证。

学校作为人生观教育的最主要阵地和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各种活动在向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寓人生观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之中,从不同角度,感受人生观的内容,受到深刻的人生观教育。

二、引导高中生树立人生观具体途径的思考

人生观是形成高中生人生道德观和政治观念的基础和核心,他们的思想变化和价值取向,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伟大时代社会变革所引起的观念变化的特点。他们从国家的巨大变化中,从老师、家长以及新闻媒介中,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影响,并以特有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周围变化着的世界,从而逐渐形成了与以往中学生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2]这给我们高中教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要求我们认真研究高中生的价值取向及其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引导广大中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

在社会的某些群体之中,出现了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生价值的“世俗化”的倾向。他们把高消费的物质享受看作最大的人生的追求目标。这种人生价值上的“世俗化”,对于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社会阅历及经验不足的高中生来说,产生的不良影响较大。除此之外,社会上流行的“做人要活络”,“要讲实惠”,“老实人吃亏”等小市民处世哲学的影响,使有些高中生的人生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逐渐成为上述群体中的一份子。高中生在道德行为标准的取向上,往往是灵活有余,原则性不够;对待传统的道德行为规范不以为然。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在人生观的教育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使他们认识到国家还是不富裕,大多数收入还不高;在个人享受上允许的不等于提倡的,少数人能办的不等于多数人支持的。教导学生通过思考找到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自觉纠正不良行为的良好风气。[3]

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人生观的形成起着无形的指导作用。在人生观教育之中,应当将道德行为标准作为首要工作对象,老师不只是在日常行为和道德表现上给学生作榜样,更主要的是要在超越自我、开拓创新、发展进步等方面也克服自身弱点,努力在学生面前展示积极的追求状态,以此推动高中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二)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促使高中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人生观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必须在现实教育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后,学生逐渐形成自己对整个人生的看法和态度。[4]若教育工作者在人生观的引导过程中急于求成,过于追求速度,则学生的人生观可能受到扭曲,将会不完整,因此,人生观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

例如在人生观的教育中可以观看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以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正确态度。影片中反映出男主人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不仅用聪明、智慧与幽默赢得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在艰难的困境中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尽管生活在集中营中,但孩子的幼小心灵并没有受到伤害。观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心理笔记本上,采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让大家一起分享。让学生能够感悟到:一个人的快乐与不快乐,最重要的取决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学生们表示: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充实地过好每一天。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态度会有所改变。此外,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活动,列举、等伟人的先进事迹,也可以举办“规划自己人生”的活动,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每一阶段的人生追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充分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

所谓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就是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过程中,能够使得家庭、学校及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纵横联系的立体教育网络,这是国内外人生观教育的先进做法。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家庭及学校密切联系,必须将这三者的教育结合起来,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人生观教育体系,实现人生观教育的整体化、系统化、一体化。

总之,学校只有切切实实地加强高中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翟德轩.新时期青少年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J].管理观察.2009(07)

[2]商和利.引导青少年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几点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05)

[3]薛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青少年[J].山西老年.2010(07)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篇7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全局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思想品德课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这些科学理论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政治素质教育

政治素质就是培养当代青年学生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这是我们在教育中最基本素质,也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首要问题。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场、鲜明的政治观点,自觉地遵守政治纪律。在当前的条件下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我们国家要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所以,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二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作指导教育。我们用邓小平理论去分析解决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的新况、新问题。三是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育。教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的富强、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思想素质教育

人的思想是指人们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的一切思想观念的总和。在精神世界的观念体系中,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居于重要的地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观状况决定和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作出贡献。因此,思想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教育。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正确的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正确的看法和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世界观决定着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决定着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界观教育。二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意义、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的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表现形态。思品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教师本身要做到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教师有良好的形象和表率作用,则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国际国内领袖人物和历史上爱国将领,如马克思、恩格斯、总理、岳飞将领等,他们追求真正的人生观、价值观,流芳万代。树立全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把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无私奉献变成自觉自愿活动,把自觉奉献作为人生的价值。三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既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实现形式。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同样,人的特定的价值观一经形成,也能影响世界观和人生观。人的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思品教师要运用思想品德课有关内容,教育帮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党、人民、国家的利益关系,当这些关系发生矛盾时,应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国家利益。在此方面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三、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我们当代青年必须能够承受各种心理压力,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一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对学习满腔热情的素质。乐观的、愉快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点。思品教师运用《社交礼仪》、《人生与道德》等课的有关内容教育培养学生逐步具有宽阔的胸怀,礼貌 待人风格,善于协调同志关系,克服工作的困难,使自己的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育培养学生具备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失误的坚强意志素质。只有具 有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失误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邓小平同志凭借 强的革命意志,坚定的革命信念,三起三落,最终成为继之后最伟大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三是人格力量和革命气节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由于原有的价值体系与现实发相应,新的价值体系 尚未建立或健全,使得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乘虚而人,造成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和混乱现象,如:贪污腐化、、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问题 较为严重。思品教师运用《哲学》唯物辩证法事物发展原理和《人生与道德》理论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和革命气节。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四是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教育。我们要培养面向21世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培养学生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荣誉感。

四、能力培养教育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篇8

论文摘要: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变化趋势入手,阐述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及现状,并分析了产生此类变化的原因,探讨了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从而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追求,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青春。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受到了许多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如何根据当地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进一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科学运用邓小平理论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主流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园地,大学生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故他们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目前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多生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学校多年教育下健康成长;他们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他们大多数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和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现象,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

(一)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也有的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这种人格的退化已在当代大学生中屡见不鲜,他们在意的是自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从不去想明日该何去何从。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自我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幸福的标准。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一些以大学文凭为上升的跳板梦寐以求的是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地位,一些人甚至大言不惭“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都使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学生的心中发生动摇,使他们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这些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不稳定局势。

(二)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集体,为集体做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他们以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这一点在大学生的择业上主要体现是在择业目标,从“关注社会”到“关注个人”,大学生的择业意识自我突出。毕业生求职行为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价值观念趋向的变化。从建国到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几乎杜绝了大学生择业自我意识产生的可能性。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下,处于党、政府、祖国和人民的爱,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服从分配,心甘情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而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el益增强。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中那种长期被压抑的个人成分开始显现出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经济体制的转型使大学生的价值本位观念转向自我性。他们自信、朝气、独立、个性张扬;他们也迷茫、叛逆、惶恐、自我崇尚;他们看重自己的利益尤其注重自我发展,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成功。他们自认为是新世纪的年轻人,他们的一切都带上了这个时代深深的烙印。

(三)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观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部分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此现象体现在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上更为明显。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择业是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的关键一环。就以上谈到的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的问题,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河北理工大学对全国36所高校9427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其中“大学生对专业课外最想学习的内容选择”结果显示,计算机知}只、网络技术、实用技术以超过半数的比例远远领先于其他选项而位居前列,而“政治理论”学习却几乎被大学生排在了最末一位,说明大学生重视现代实用技术与职场能力培养,轻视思想素质与理论培养训练的倾向十分明显。

(四)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少爆发者已高消费为荣,一掷千金,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也此冲击。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少数同学追求高消费影响到其它同学的消费心理,这都直接导致了当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为追求高消费,一些人方百计去挣钱而不安心学习,有的人甚至走上堕落的犯罪道。所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已刻不容缓,势必行。

二、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取向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消极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对广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有促的一面,但也有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削及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允许一分人先富起来,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出现社会分配不的情况,使得人们心理出现失衡现象。花钱的多少,成为不少学生衡量价值大小的主要标准。

(二)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和侵袭

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发生动摇,部分大学生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在人生观取向上出现了问题。

(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

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严重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也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带来不良影响和干扰。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困惑,厌倦政治,有的则强化了当官发财的思想意识。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不健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需要,只重视专业教育和科研,无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

(五)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是造成其人生价值观取向出现问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他们从未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使其不可避免的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理论结合实践,才能真正的收到实效。

(一)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李岚清同志在高校邓小平理论课座谈会上指出:要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团组织的优势引导青年学生,以党团员模范带动青年学生

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必须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党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威信;同时,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党团员的教育,发挥其先进代表作用。

(三)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总书记在中纪委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同时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思想品德问题也是人生价值观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青年大学生尤其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精神。

(四)坚持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们对青年学生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坚持通过教育灌输正确的思想,要坚持对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正面教育:例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现代史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通过这些教育促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四、结语:

上一篇: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范文 下一篇:露天矿山安全隐患及对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