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观范文

时间:2023-03-24 18:09:37

中学教育观

中学教育观范文第1篇

一、重视中学体育卫生保健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现时很多体育专家主张体育课不能只注意暂时的体育实践效果,还要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为主。学校专设的体育课,其根本职能就是对学生保护身体健康和科学地锻炼身体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因此,体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掌握体育文化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这一点还可以从调查中反应出来:86%-89%的老师认为,增加身体锻炼知识教学,使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育是培养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最好途径,许多国家都强调学生应懂得合作和竞争的意义,以促进个性的形成。同时,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通过运动表现自我与发展社交能力,促进对能力各异的人的理解,培养竞争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互助意识与团体学习精神。

三、结合育人的总目标,通过体育教育进行品德和审美教育

学校体育既然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就必然要承担教育的一部分功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品质。体育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体育教师应把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作为美的因素去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外形美和内心美,并注意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为21世纪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服务。

四、引进创新教育理论,构造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体育新方法

将创新教育融入中学体育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

1、制定多样性体育课程,以满足实际需要。中学体育课程虽有统一的纲要,但是,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习俗、环境等不尽相同,学生的个性也均有显著的差异。因此体育课程也应该是多样的,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而目前绝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学往往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掌握某一运动技术或某种标准而去教学,过分强调体育教学效果的显性指标,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我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体育课程结构、标准和目标等作出全国统一规定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和体质等差异,开设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因时、因地、因人采取多样性的体育课程形式,使学生既喜欢“体育”,又喜欢“体育课”。

2、对体育课进行分化和综合。近年来,在体育课程中出现了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养生体育、趣味体育等等。因此,体育课程就产生了分化和综合的矛盾。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按体育项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门别类,并充实新的内容。如把器械体操、技巧运动、健身操、广播体操等综合为体操课程,并融汇体育文化、体育审美、体育韵律、军事锻炼和形体训练等,以及其它课程内容来加强相关联系;把太极拳、长拳、剑术、武术基本功等融合为武术课程,并融汇传统文化哲学和武德教育等,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时,结构完整,不致产生课程有割裂的感觉,使体育课程遵循体育教育客观规律,既重视增强健康和心理素质的价值与社会需要的联系,又适应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青少年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

3、适当增加理论课教学时数,提高教学质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系统地制定每学期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目前的中学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还未形成像其他学科那样具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体育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把一些单个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及体育竞赛规则作为体育理论课程内容。同时,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也仅仅局限于理论课上的传授,这不利于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体育的本质和体育锻炼对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影响,更谈不上自觉运用课堂内所学的健身方法指导自己课外参与锻炼。所以,体育教师在平时的实践课中也要结合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的内容要在教案中反映出来。通过这样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学教育观范文第2篇

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专家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提出“将教育看作是真正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活动。”耶克斯利《终身教育》所体现的思想不断发展完善,并于1944年在英国教育法中得以体现,后又跨越国界,在法国和瑞士得以传播和发展。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让《论终身教育》报告书的发表,标志终身教育的真正概念化和体系化。该报告是保罗•郎格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上做的总结性报告。1967年,联合国文化合作委员提出把终身教育作为其在教育方面全部工作的指导性观念。1970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家教育年,把终身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年的重要目标加以提出,标志终身教育的研究已从纯粹理论层面的研究向实践和政策层面转化。在1970年国家教育年规定的49项工程中,每一项都直接与终身教育有关。终身教育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认同。从1970-1972年,涉及终身学习的著作和阐述,表明了终身教育思想存在的客观合理性和传承性。1976年美国通过《终身学习法》,1990年日本通过《终身学习振兴法》。终身教育的上升潮流在1996年达到顶峰,体现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其指出“终身教育的概念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

二、终身教育观在中学物理教育的体现

1.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构建终身教育的基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回顾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物理实验自始自终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经典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还是现代物理学的进展都与物理实验息息相关。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实验探究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学习能力,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通过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掘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热爱科学。兴趣是入门的向导,产生了兴趣学生们就乐意去学习这门学科。在兴趣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要求他们建立科学的探究方法:“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建立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也就是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学物理教师应该从物理实验入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建立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终身教育得到呵护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人的发现。”这句话生动地告诉我们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我们要敢于猜敢于想,同时也应要求学生这样,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你做到了,这就是创新,这也是终身教育观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利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中学物理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树立创造意识和志向,提高创造思维能力。进行科学创造需要掌握深厚的物理学知识,需要产生各种联想、想象和志向,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更需要加强物理方法的学习。因此,中学物理教育应帮助学生认识融会在教材中的方法论思想,逐步建立理想模型,设计理想实验,掌握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类比等方法,学会进行科学假设和建立简单数学模型。方法是活的知识,它能够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提供启示。因此,终身教育的实施必须紧紧依靠学校这块主阵地,学校教育应以最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于学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最大化的开发与挖掘,但是,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体制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许多方面都不尽完善,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创新才能的培养。在进一步深化终身教育的今天,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学习物理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建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物理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包含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共同努力,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优秀的物理学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热衷于科学研究;喜欢并有能力长时间地艰苦工作;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和创新精神;坚持真理,敢于为科学献身。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物理学家是人,而不是生而知之的圣贤;物理学是人创造的,因而有局限性,还需要发展;既要尊重科学,又不盲目崇拜书本;学习物理学家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敢于纠正错误,坚持真理。这同终身教育观的理念是一致的。物理学家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前人的错误论断,建立科学的概念,开创科学的新纪元。如伽利略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的错误观点,提出匀速运动和平均加速度等概念,奠定了力学的基础。创造性地综合已有理论,集科学之大成,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牛顿在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基础上,对力学理论进行创造性的综合,提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三定律,完成物理学的第一次大综合。突破前人的思想方法,创立新的科学思想,物理学的每一项重大突破都需要新的思想方法的指导。如玻耳兹曼和吉布里斯在麦克斯韦之后将统计方法彻底地引入物理学,突破了牛顿等人的因果决定论思想。提出著名假说,构建新理论。在解释磁体问题时,安培提出电子环流假说。在解释黑体辐射问题时,普郎克提出能量量子化假说,为量子力学的创立做出重要贡献。再如爱因斯坦提出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狭义相对论。中学物理教育活动中要适时介绍物理学家奋斗和创造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和心理品质。人性需要人性来培养,情感需要情感来熏陶,精神需要精神来塑造。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家“探究”的科学精神,从而建立起学生们的创造萌芽,使他们有终身学习的信念,这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终身教育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目前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很不够。在进一步深化终身教育的今天,中学物理教师应该结合终身教育的精神,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当然,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终身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中学物理教育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而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终身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于维系,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学习的能力之上。一个有终身教育理念的中学物理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课堂教学是中学物理教育的主渠道,实施终身教育,中学物理教师必须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发展的具体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等因素,更应该考虑到学生所要发展的学习意识、学习的思维、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个性,要把具体的教学任务细化到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之中。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中学物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在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注意落实好教学目标,有意识地渗透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学习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因此,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对学生终身学习的培训,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中学物理教师都要力求做到稚化自身,即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所遇到的问题,因为有一些在中学物理教师看来是不起眼的小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中学物理教师要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演示实验,也可以是学习中学物理的创新经历和体验,或者是学生自己的成果展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学习意识,以使其发展成为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探索,树立终身学习的前提。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学物理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学习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学习能力要求,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如在解答习题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直接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对学生提出分析题目所提供情境的物理过程、观察实验现象等具体要求,并给学生以适当的思考时间,使他们获得亲自得出研究结论的学习机会,在实施终身教育的过程中发展学习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发展。当然,这类题目绝对不是靠简单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和套用物理公式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从各个角度,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这类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学物理教育通过选择贝多芬型的实验(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学习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中学物理教师应选取合适的、需要探索的问题作为实验内容,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作为铺垫,设计问题时应充分渗透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解决问题。中学物理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及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学习的艰辛与愉悦。中学物理教师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系列化的探索性实验,并把实验内容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和物理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总之,参照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知识社会的未来教育前景,中学物理教育对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应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理想性。同时,要摆脱目前中学学校教育的困境,终身教育的观念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引导学生懂得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受教育的方法。”———这将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财富。

中学教育观范文第3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美术新课改的实施,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而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造成这些弊端的因素加以分析,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学美术;重要作用;素质教育

一、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

素质教育己经提倡了多年,但应试教育使素质教育形同虚设,它使评价方式对中学美术教育产生弊端。各个学校的教育都是围绕着高考来进行的,学校对非中考科目都有不同程度的轻视。科学和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但教育的现实实施状况却与目标严重脱节,现行的中学美术教育评价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真实需求,教学理念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越来越与其背道而驰,仍然是主要以学科知识为主,没有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忽视了学科间相互的横向联系,对中学美术教育延用简单的量化标准,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学生对这门课程也比较轻视,无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从中学美术教育的师资状况来看,地域差异使中学美术的师资配置不均衡,上造成了我国艺术院校的生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工资额度造成了县乡一级中学美术教师的流失,应试教使,中学美术教师地位微乎其微;从目前中学美术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来看,教师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教学质量;从学生的状况来看,传统文化教育惯性使中学生审美倾向产生偏差,由于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多元的文化使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中学生每天都要面临繁重的课业压力使教育者所面临的学生状况愈加复杂。审美教育是宏扬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但当前美术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且社会上各类美术辅导班林立,使中学美术教育成为谋利的工具。从教育投入状况上来看,有限的教育投入大多偏重于应试科目,中学阶段的学校多年以来一直经费紧张,对美术学科的投入少的可怜,:教育投入不均衡,教育投入上的歧视性作法使学生不能得到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另外,学校的教育投入以应试科目为中心的作法,造成了有美术天赋学生的流失,影响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

二、提高中学美术教育观的策略

改进评价方式、课程整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整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方法之一,没有哪一个学科和专业是孤立的存在的,素质教育要求从人自身个性、兴趣和天赋等出发,美术学科也同其它学科一样,应该充分考虑这种个体的差异因素,对学生进行多元智能的开发。但美术学科又不同于其它学科,注重教育结果的评价方式一定不合适。科学的评价方式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中学美术教育良好实施和发展,因此,其教育评价系统必须是灵活的,要提倡与被评价者的与动与交流。学校必须要提高教师素质,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调配中学美术教师资源。建立高素质的中学美术教师队伍,通过考核招收合格的美术从教人员,使中学美术教育的实施得到保障。美术学科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要求美术教师即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要能够面对快速的知识更新,群策群力,对具体的问题不回避。弘扬民族文化,以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为核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传承、发扬和光大优秀的民族美术,这是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美术是最早的文明传承手段之一,现代美术教育取代了古老的艺术传承方式,美术老师的任务要明确中学美术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学美术教育面临的群体是青少年,它要求美术教师善于采众家之长,保持自己本色,探索出符合本民族特色的美术教学体系,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要对外来文化敢于包容,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最终都要以其母体文化为核心。中学美术教育不能,过分的强调技巧与方法的教授,要让中学生形成良好审美观,促成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形成,不能让流行文化的强势造成学生的盲从,这也是我们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急需解决的。中学美术教育对社会需求的满足是多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定也是中止精英美术教育的重要手段。不要使教育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避免使社会上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辅导班成为强势。合理的投入是发展中学美术教育的前提,面对目前我国城乡教育投入的差异,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解决目前中学美术教育不良现状,使全民都受到均等教育;现在中学美术教育还在面临窘迫的境地,但合理投入能改善美术教学环境,能解决在学校内部的学科歧视问题,以促进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对于中学美术教育来说,要使素质教育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制订相关的政策、步骤,实现中学美术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要深化美术课改方针政策,对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给予培训与提高,加强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组织提高教师各种素质的培训活动,引进美术教育人才,注入新鲜血液,并不断加强美术教师师德行为培训,进一步加强美术教师业务能力培训。要提高美术教师地位,重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以此正确评价美术教师的工作价值。加大投入,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创造良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环境。做到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注重网络资源的应用、交流和共享,充分肯定和正确评价美术教师的工作价值。加大素质教育宣传力度,根据美术学科独特的学科特点,使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三、未来发展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实施美术新课程改革,进行美术课例开发研究,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了解,补充和辅助国家美术教材,通过艺术实践,更好的服务于美术教学工作。要继续开发自然景观,接近生活、深入生活,引导学生调、搜集、研究地域文化资源,必须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和自主探究精神,充分利用不断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使中学美术教育进入良性发展,使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材。

作者:刘杨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校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中学教育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学政治课教师 生命教育 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Life Education Concept of Middle School Politics Teachers

LAO Lip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The life education is increasingly urg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igh school Politics Teachers served as a major moral responsibility, moral education is part of life, so high school Politics 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life education, raise awareness of life education; to penetrate into the everyday life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hould lead by example, words and deeds carried out life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 school Politics teachers; life educati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在我国,生命教育的事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2008年后达到一个高潮,而进入到2010年生命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生命教育在中国也已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对生命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诉求。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最早提出生命教育,他的《生命教育》一书,探讨了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健康的教育真谛。本文中谈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在中学生个体的基础上对中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①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认识、欣赏、保护、热爱和珍惜,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理想,感悟人生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解决与中学生紧密相关的种种生命的困顿。

2 中学政治课教师树立生命教育观的必要性

2.1 社会发展的呼唤

生命教育源于人们对现代社会变迁的种种反思:社会高度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逐步异化为追逐金钱、物质和权力的经济动物,人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出现对生命的漠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思想、新观念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在侵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2.2 生命意识的薄弱

中学生的生命意识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不够,缺乏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的技巧;不会主动用法律和其他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沉迷网络,对“黄、赌、毒”缺乏应有的抵制意识;不能正确面对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不能正确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等等。因而,导致了诸如青少年轻生自杀、漠视他人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2.3 现实教育的异化

生命自身有其价值所在,如果把生命之外的东西当作生命的价值,就是对生命认识的一种误解,是对生命价值的贬低,把生命异化为生命之外的东西。一方面表现在学习目标取向的偏差。许多学生被灌输学习的目标为以后的人生职业做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知识本身走向了僵化,对受教育者有损。不否认知识技能对人类经验的记载、传承和重构能够有利于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养和形成,但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麻木地学习,就只会使学生“看上去很美”(分数很令人满意)。如果教育使学生用最好的青春年华只是为了感知记忆僵化的知识,为了升学、考试等人的生命自身以外的东西,师生终日淹没在对分数追逐的劳累中,顾不上情感和生命的关怀,知识本身也失去了意义。另一方面表现在教育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目前,在众多学校教育中,教育价值是取向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目的是就业谋生;而关于生命层面的教育,如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责任、生命的永恒等观念的培养却很少。“成人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预测未来社会的需要,然后拿未来的要求来确定衡量现在学生的指标。”②这种功利化的教育中,不但抹杀了学生的自由精神,而且造成他们不懂如何珍惜生命以及思考生命的意义,更别说提高生命的质量了。

2.4 政治学科的特殊性

生命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者先受教育。中学政治课教师是中学德育教育的工作者,中学政治课是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最有可能也最利于渗透生命教育,它有着其它学科不能比拟的优势,因而中学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地承担着生命教育的责任。中学政治课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旨在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且它“蕴涵着生命灵魂”,通过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为生命成长指明了方向。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把意志和信念刻入生命之魂,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此外,在中学政治课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在初中粤教版的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中第五单元第一课就是“珍爱生命”。从这方面看,中学政治课教师该主动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任,为生命教育的前沿阵地开创新思路。

3 中学政治课教师的生命教育观

生命教育的实施需要以正确的生命教育观作为指导;让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认知生命的可贵,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中学政治课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对生命和生命教育的正确认识。

3.1 增强对生命教育的认识

“生命教育理论之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的核心任务是不断地发掘、培育和发挥自身的生命意义,以便有资格照料好学生的灵魂。”③焕发生命的活力应是新时期每一个政治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只有提高对生命教育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构建生命化的中学政治课堂。因此中学政治课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自身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中学政治课教师要有效融生命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生命意识:首先,教师要洋溢对生命的热爱,自爱才能传递爱,才能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传递给学生;其次,针对当前的思想政治学科现状,教师要积极调整自己的观念与态度,在配合国家教育改革的同时,保持和激发自己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的热爱,坚持以生为本,将生命教育的观念融贯于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生命教育的真正内涵,不但在于激发学生的生命热情,同时也在于能让教师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教师正确的生命教育观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策略,其目的是促使受教育者增强生命意识,构建生命意义,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2)增强对学生实行生命教育的意识。在提高对生命教育认识的基础上,把生命教育落实到现实的课堂教学当中才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关键。中学政治课教师要把自己所想付诸课堂教学中,把生命教育的理念传递给学生,有意识地挖掘生活及课本中有意义的生命教育素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捕捉生命教育的每一个有利机会,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

3.2 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结合生命教育的内涵,在政治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了计划性与随机性相结合的做法,把生命教育渗透在日常工作及教学中。

(1)生命教育是中学政治课的内在要求。中学政治课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中学政治课教师需要把生命教学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的资源。中学政治课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教材中有大量直接阐述生命、呼吁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素材。如前面谈过的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中第五单元第一课《珍爱生命》;科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成长中的我》、下册的《共同的责任》,九年级的《同在阳光下》;鲁教版七年级的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命》。

高中政治课本虽没有明确的以生命教育命名的单元或课时,但可以利用其中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并结合时事热点资料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在学习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劳动者的权利”部分知识时,可以结合各地发生的煤矿坍塌等新闻材料谴责黑心矿主对劳动者的权利侵犯的同时,赞扬在事故中被埋井下但仍坚强求生的矿工的顽强求生意志;在学习必修2《政治生活》“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部分知识时,可以结合2013年雅安发生后政府及时救助灾区获举国好评,同时让学生地震发生后被埋地下但顽强求生的感人事迹并让学生发表评论,这样让学生在搜集材料并让学生发表评论的过程中接受了生命教育;如在《哲学与生活》“矛盾的特殊性”部分知识时,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只有一次不可重复的特点,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用心经营生命。“生命教育的许多内容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存在一致性。”④中学政治课教材是良好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只要稍稍留点心,就能在中学政治课程中发现蕴涵着无穷的生命教育资源。

(2)教学方式的生命化。如果课堂教学中生命的隐退,透出的只会是疲惫、乏味、单调、厌烦和无奈,甚至是痛苦,这就会造成对生命的压抑和扼杀生命的活力。把课堂看成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有意义的生命经历,不仅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知识培养,还要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把课堂由“死”变“活”、由“静”变“动”,由“教”的课堂变为“学”的课堂,实行“有生命的教学”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反映学生道德实践的典型生活情景、符合大多数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实际,设置的情景越真实,教育效果会更好。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个性得到张扬;使生命得到解放,个性获得自由,学生因此会乐学、爱学。

3.3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进行生命教育

在教材、教学活动方式、师生关系、课堂气氛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等都存在隐性课程,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在生命教育中,中学政治课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并展示正确的生命观,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叩响学生纯洁的心灵之门,从而碰撞出灿烂的生命火花!

(1)中学政治课教师应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在进行着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而且进行着情感价值观的交流、灵魂的感召、人格的碰撞。通过师生的良性互动,教师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的情感会感染和传递给学生。富有机智感的教师总能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纵横联系,对内容、方式和途径做出最优化的应变选择,使应变措施与教学目的、学生的心理特点达到完美的统一,激发学生“动听、耐看、服人”的美感共鸣。教师除了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而且也应把握和利用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调动学生的热情。教师应情绪饱满、亲切和蔼、真挚温和、乐观愉快,用满腔激情去诱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因此,教师应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把积极的、向上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

(2)中学政治课教师应做生命教育的有心人。做生命教育的有心人,不仅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全面大致的了解,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和上心,对思想和情感上出现问题和偏差的学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沟通和疏导。当学生成功时,为学生喝彩、加油;当学生失败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安慰;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伸出温暖的双手给予帮助。还要留意生活中能成为生命教育素材的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的各种案例和故事,把一切能为进行生命教育的例子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或是一本书,或是一个时事案例,或是一则小故事,让生命教育融入课堂。

(3)中学政治课教师是生命教育主题的倡议者和先行者。思想品德课有许多生命教育内容(前文已有列举),应充分利用好中学政治课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帮助学生领悟现实生话,与生话密切相关的生命主题,使教育的内容充满生命气息,具有时代特征。

生命是有限的,因而应更加珍惜生命,提升个体生命价值。让生命教育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帮助中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是中学政治课教师应尽的职责。生命教育在中学政治课中的运用,还需要中学政治课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注释

① 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J].社会,2003(3).

②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浙江大学2003年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3:90.

③ 潘莉平.让生命教育在思想中学政治课中闪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

中学教育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理解教学 教育观 中学 体育教学

1.理解教学的内涵

“理解教学”是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观念,以当解观为基础,通过师生之间的自我理解与相互理解学习知识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可以得到丰富,不断提升学生自我价值认识到教学形态。在中学体育教学渗入“理解教学”教育观,是在认同“理解教学”的一般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以理解为基础,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前提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形态。这种教学形态,注重引导学生对体育课程与体育内涵的思考与领悟,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深入认知。中学体育理解教学以师生为理解的主体,强调在体育教学中师生的真诚交流与对话,在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发挥教学相长的优点,从而真正实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2.理解教学的主要特点

“理解教学”是以理解为教学目的,以存在论为理论基础,教学过程是理解过程而非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解作为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师生之间通过理解自我、相互理解、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体会到人生意义的过程。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理解教学的实施,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效果,而且这种教学模式的功能,还可以外延到学生在生活中各个方面,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理解教学摒弃了传统认识论教学中过于关注教学的预设性特点,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开放式系统。提倡平等交往和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是“理解教学”的主要特点。师生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关注了教师的发展。

3. “理解教学”教育观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3.1理解视野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观

理解视野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的确定应强调现实性和生动性,具体来说就是在理解学生与了解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根据原有教材文本的教学内容,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在创造,使学生对体育的内涵、价值等有较好的理解,选择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实践证明,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源于学生提高自身和发展自身的一种内在需求。一般来说,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取决于教学内容能否满足学生直接体育需。所以,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要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来设计。同时要兼顾《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中的要求,教学内容上不能忽略对其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不能因为学生的兴趣而忽视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长期的、相对稳定的间接兴趣的培养,促进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3.2理解视野下的中学体育教学主体的素质观

作为顺应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现代教学理论的创新的理解教学视野下的体育教学,对作为中学体育教育的执行者的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解“理解教学”理论是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深入“理解教学”教育观的前提。只有全面理解了“理解教学”,在教学实践才能取得成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发展潜力。中学体育教师除在教育思想方面的转变外,其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应该得到提高。在理解视野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教师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根据理解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机的整合起来,更要善于吸取新的知识充实教学内容,并把知识内化到学生的个体生命中,同时体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教师责任感和高尚的教师人格,具备这些素质将大大提高,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深入理解教学观的效果。新型的平等对话与交往的师生关系是理解视野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所倡导的。理解教学实施效果的受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的影响,即受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与理解能力水平的影响。因此,努力提高学生这两方面的素质对提高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3.3理解视野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的评价观

理解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就是理解和发展,在这种评价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的教学评价的标准就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

理解视野下的体育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意在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及教学工作更好的发展。理解教学中教师工作评价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在评价结果上不能只以分数来衡量人的发展,而是全面综合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主体间互动,在多元主体的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包括学校领导、学生、教师、教师本人,强调多元化评价有助于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民主;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因为理解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变化的生成过程。教学过程评价有助于得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结果,有助于激励教师的不断进步。

理解视野下的学生学习评价,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引导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在评价中发展,倡导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理解教学中学生学习评价的原则是学生是在发展中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得到发展。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根据反馈的信息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不仅有体育知识技能单一的评定,还要包括态度、情感、合作、发展和交往等方面的内容,重视学生学习,的进步与发展。

4.结论

“理解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克服了传统认识论中主客对立的思维定势,强调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完整人”的培养。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尝试渗入“理解教学”理念,实在传统教学观念基础上的创新,符合我国中学体育教改的需要,顺应时代对高等教学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论理解性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2(2):2

[2]邓星华、傅砚农.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与体育价值的重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6).

[3]张天宝.试论理解的教育过程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

中学教育观范文第6篇

关键字:人格教育观;历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1.“人格”及“人格教育”的界定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它的原意是面具。在现代社会中,何为人格?在心理学上,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在伦理学上,人格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在法理学上,人格是指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简言之,人格是个体的思想、道德、气质、性格、人生追求、特长与优势、行为准则等的总和。

“人格教育”是对个人良好性格和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过程,也是对人能够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资格的训练过程。可以说,人格教育是一种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施教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建构、心理训练等方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促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2.加强中学历史教育中“人格”目标的几点建议

为真正地实现人格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知识目标,而应该做到“以知识教育为基础,人格教育为核心”。①因此,为实现人格教育,历史学科应该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基础,制定如下目标。

第一,爱国主义的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以民族精神的塑造为基础,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可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理想是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梁启超说过:“史学者,爱国心之源泉也。”②他认为学史对于一个民族的发达和文明的演进,都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以无数先烈不折不挠、前仆后继的奋斗事迹凝聚表现出来的。随时代的进步,老师对史实的分析和认识也应该不断提高,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更新,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二,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历史素材加强对中学生的责任心信念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通过引用历史伟人成长成才的实例来教育和熏陶学生,做到用伟人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譬如:孙中山、、等革命先驱,雷锋、王进喜等英雄模范,牛顿、爱迪生、袁隆平等科技精英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伟大的抱负、崇高的品格、坚强的意志都可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极大地激发学生潜意识中的敬慕感,并由敬慕感转化为责任感、使命感,进而学生能够自觉的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需要联系起来。

第三,诚实守信的品格。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重视挖掘诚信教育的素材,譬如用孔子“民无信不立”、孟子“诚信乃人之根本”、曾子教子杀猪取信、商鞅变法立木树信等史实教育学生,用古人的品格来养成学生的品格。

第四,艰苦奋斗的美德。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文帝和隋文帝倡导勤俭遂有“文景之治”和“开皇盛世”,秦始皇虚耗民力、隋场帝穷奢极侈而遭受亡国之祸。老师通过对比,学生们能够很自然地得出“艰苦奋斗兴、骄奢淫逸衰”的结论,从而增强他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勤俭办事的思想意识。在中国历史中,艰苦奋斗的事例比比皆是,其经验教训耐人寻味。

第五,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认知、情感和行为趋向是联系在一起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必然要求对人生作出积极的反应,只有科学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个人与社会、自然和自我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体现人生的实质,认识到人生道路上既有光明,也有黑暗;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有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人会对人生充满极大的热情,对人生和事业充满信心,乐观豪放。”④

第六,坚强的意志品质。

所谓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明确的意志特点,意志品质是人的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志品质主要包括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力,也包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了实现远大的志向,我们就必然要制定目标和计划。而在追求目标、完成计划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我们一遇到困难就畏缩或者逃避,那么之前所做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因此我们应该培养为实现目标而坚韧不拔、越挫越勇、百折不挠的精神,磨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历史上有哥伦布、玄奘、法显等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老师可以通过对优秀历史人物崇高品质的介绍,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使学生自觉地仿照他们的行为准则来为人行事。

第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态度至关重要。老师应该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学会反思,自觉纠正偏差和错误,引导学生做一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人。“譬如,老师可以通过介绍伽利略、居里夫人、哥白尼等人的事迹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⑤另外老师还应该在历史教学中有计划有目地培养学生有条、有序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规范的思维品质。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历史教材资源中人格教育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优势,填补教材空白。应该说,教材资源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突显出来的。“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移植,它需要执教者的加工创造,赋教材以生命力。”⑥譬如在《罗斯福新政》一课中,“其显性的教学资源是新政的措施”⑦,而措施中所蕴含的罗斯福总统的品格,则是需要老师挖掘的人格教育资源。

注释

①扬眉:《中学生健康人格塑造》[M],北京青年出版社,第66页。

②杨向阳:《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南出版社,第65页。

③扬眉:《中学生健康人格塑造》[M],北京青年出版社,第55页。

④罗建平:《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M],贵州教育出版社,第45页。

⑤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5页。

⑦罗建平:《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M],贵州教育出版社,第234页。

⑦人教版《必修2》第6课:罗斯福新政。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国外历史教育透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杨九俊、吴永军.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冯生尧.课程改革:世界与中国[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齐健.历史教育价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教育观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态教育观;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31-03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所进行的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1]。中学英语课堂是学生语言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舞台,是学生作为人之主体的精神交流的领地,因此,课堂应该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生命力,发挥天性、展现丰富多彩的自我的主阵地。

一、生态教育观的基本定义

生态一词是内涵非常广的概念,只要生物体一直存在,就必然有其活动的内外环境,也就相应地组成对应的生态组织。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实体,应该在良好的条件下得到自由的生长和发展。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

生态教育观强调系统、整体、和谐和普遍联系。中学英语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要求教师充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构建和谐生态课堂,教师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力、发展和完善个体生命。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在受教育的活动中体会到鼓舞,从而激励其获得丰富的人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之态度和能力,使每位从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根据这一要求,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成为以人为本的生态化教学。

因此,从生态的角度看,中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素是教师和学生,二者互为一体,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课程与教学活动系统,在共生与合作中两者结成了特殊的生命共同体。

二、生态教育观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

中学英语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稳定、和谐、自然的生态学习系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学生为主的观念,充分挖掘其学习的天性和潜能,从好学乐学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从而创设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原则。

1.生态多样性——合适即最好

生态系统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最理想的生态是所有生命个体能各有所长,各取所需,自由成长。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具有所有生态系统的特性——即结构和功能相一致,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它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越健全。在生态学里,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总是比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更稳定,对于外界环境冲击的反馈能力也更强。”[2]中学英语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学生的生命在不断地进化,意味着生命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增长。学生多样性的成长需求的是课堂生态系统的特殊之所在,这种多样性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是维持课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认为,“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所谓“尝试”即意味着寻找“适合”。在传统教育中,囿于对课程本源和本质认识上的误区,过度强调装饰,使“整体课程膨胀,学非所用,严重地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阻滞了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3]因此,中学英语生态课堂教学应首先把教材当范例,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知识”,使其能进入学生视界,学生从自己喜欢的知识中接受和感悟,这样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在广州等地开展的中学英语生态课堂示范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不再觉得学习是“应酬”最苦的差事,将课堂视为最依恋的地方。

2.生态开放性——感悟的时空

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是感悟,是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深层内化,是大脑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知识,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核心。因此,中学英语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必须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 “生产”知识,只有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更有生命力。这是生态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标志。

中学英语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常规化的讨论,提升学生的领悟水平。通过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讨论,使学生重新组合、选择、建构自己的领悟,向更深层次内化,从而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常规化的讨论不仅学生获取感悟的直接经验,而且对加强集体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培养探究和团队精神大有裨益。和谐、自由、富于创造氛围的课堂讨论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民主参与的欲望。民主参与的课堂氛围正是创造力产生的必要条件,压抑、非自愿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无法表现出独具一格。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组织者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感悟的时间、空间,只要符合学习需要,一切皆可讨论。释放学生的学习天性,才能使学生 “乐知”、“好知”,才能真正体现人本教育——尊重学生。

3.生态统一性——共生与整体

生态系统从本质上来讲,是真实的自然整体,是高于其有机个体成员的组织,是一个表现出稳定和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由于有机个体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及其广泛性、多样性,因此,个体之间的互补性、非线性关联性组成了整体的密不可分性。

生物间的另一种相互关系是共生性,这是生命体在进化过程中的共同特征。从生态系统来考察,自我实现,意味着最大限度地体现生命的自由。所有生命的自我实现以及最大限度的多样性意味着共生,或曰让共生现象最大化。生态整体的发展依赖于生命个体的发展,而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良好的生态系统,二者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在教师这个特殊的行业里,“同行是冤家”是很多教师内心的真实想法。殊不知,群体的力量才是最无穷的,共生性能够让英语教师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扬长避短,达成共识。这种平等、民主、互相合作、互相尊重的氛围会带给我们的英语教学无穷的原动力!中学英语课堂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践行“个人积极准备——集体研究商讨——修正改进教案——现场跟踪反馈——课后交流总结”的程序要求,教师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让共生性有效促进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三、生态教育观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基本要素

中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由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组成,按中学英语课堂要素又分为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环境氛围四大块。下面我们就逐一进行分析,探讨中学英语生态课堂的理想模式。

1.生态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与学生

在课堂教学生态中,在一个由学生和环境因素共同构成的关系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中学英语课堂的复杂性,教师扮演着多种生态角色,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际课堂活动中,教师往往代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动者的角色,成为控制课堂学习的权威者。而学生处于被控制的地位,无奈地成为教师机械地教学对象。

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即是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促进生命的共生性。因此在中学英语生态课堂教学中,师生组成的学习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承担着发展团队的责任,并需要为之付出自己的技能与力量。通过教学,尊重、鼓励学生发展其创造性、独特性,才能使团队发展成和谐统一、富有生命力的“独特整体”。

2.生态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

对学生来说,知识作为一种外来客观事物,只是需要人们去利用和掌握,无法被看作是需要分析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因此,知识脱离了有助于自我发展、独特含义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变成了对知识的积累和分类。课堂教学的客观模式严重削弱学生联想、反思和创新的能力。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很难增强自身的理解、思考或根据所想所思采取行动。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度地窄化知识的内涵。如果一味地注重书本知识,仅为应试知识,而忽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且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教育部长袁贵仁在谈到教育教学改革时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的知识,而不只是升学考试所必备的知识”。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知识不仅包括基础文化知识,还包括人文知识、生活知识等,基础文化知识,是多层面知识中的一个方面。因此,片面地认为教学只是教授书本知识,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的整体关怀。

3.生态课堂教学中的方法设计

有学者非常生动、形象地将传统课堂教学称为“鸭子四部曲”:即“赶鸭子”、 “填鸭子” “烤鸭子”(考试)、“板鸭子”(学生最终沦为无个性、无特色、无活力、唯标准答案为是)。工具性和机械性的课堂教学方法湮灭了教学的生命力,也偏离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意义异化了。当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认识课堂这个特殊环境,把教师、学生看作相互作用的因子,就会形成新的认知,用更符合生态原理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在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平衡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都有平等的价值。在中学英语课堂这个生态系统中,师生、生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而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与学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与合作。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很难说是成功的教学。只有鼓励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探究,才能实现由“容器”(下转269页)(上接232页)向“人”的转变。在这其中,师生在互动和对话中建立自主与和谐、自由与创造的关系。

4.生态课堂教学的环境氛围

课堂环境是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课堂环境对师生形成不同的影响。要构建生态环境氛围的课堂教学,学校和教师必须设计和控制好课堂的组织与规模。

能否使课堂这一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和富有活力,与班级的规模密切相关。班级规模越大,空间越拥挤,对教学的负面影响也越大。小班教学不仅改善课堂的环境生态,更能改善课堂的教育生态,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体现人文关怀,并全面提升教育的效能。

课堂组织的不同模式反映了不同的学生观、学习观、课堂观,暗含着不同的教育观念和交往方式。生态模式下的中学英语课堂组织必须立足于生态的多样性、平等性和开放性,通过面对面、头靠头、手拉手,开放师生的体态、言语乃至思想和方法,开放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心理消除隔阂,促进课堂中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增加多元的课堂社会交往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和广泛参与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从而促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具有生态性、平等、相互依存、相互共生的“学习—共同体”。

教育是人的事业,课堂是人的舞台。关注英语课堂教育的生态化,建设生态化的教育课堂,是教育发展、课堂改革的必经之路。因此,关注课堂要立足于更具生命活力的有机和生态的视野,拓展对课堂的认识,通过对课堂的性质、功能、形式的重塑,重新构建学生作为人的形象,才能重新焕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蓬勃的生命活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97.

[2]汪霞.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中学教育观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方法

中学政治课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要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和能力的提升。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是否形成某项技能,这就意味着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与其他的学科不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适当对知识点进行迁移扩展,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一、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 。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是死记硬背,按题型进行强化训练,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无条件的服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十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今天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改革,要从知识教学转向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学为“辅”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一些教学方式进行了革命性的变化,自学为主就是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我们不是否定老师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课题参与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体现在教学上,教师可以简短的把需要讲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给同学们传达,然后多留一些时间给同学们自己,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把握,然后让他们按照“教师”的角色,把自己的理解讲出来,这样就可以改变学习被动学习的单一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以“主人翁”的姿态对知识进行学习,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辩论,增强驾驭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三、注重个性发展,突出能力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具有广泛的内容。注重个性的发展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关键是尊重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来。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所学得的或领悟到的应是思想方法、思维规律、审美意识和意志的品质,而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知识学习,忽视或淡化对能力的培养,错误的把知识教学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关注更多的是学生是否记住了课本上的结论。而把真正有用的,而且是学生受益终身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规律及知识发现的原始冲动掩盖起来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新课程的教学,必须摒弃那种只重知识学习,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倾向,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流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树立现在的学生不久就是社会的人的意识,切实把教育观念转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在教学目标中,要看其是否具有把人的长远发展作为目标的理念,是否有这样的意识和实践。所以,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能力的培养。

四、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我们传统的考试体制决定了我们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只有通过考试来实现,分数就是说明问题的最佳表达方式。在这种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下,学生难免陷入死记硬背的漩涡,只要记住了就万事大吉。这种结果不仅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尤其是不利于在新课改条件下对学生的素质提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知识储备,加强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在新课改下,我们可以尝试着对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和素质基础,以及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进行分组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成长,从而让每个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体验到自己的成长。

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才能按照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需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有的需要用有哲理的故事来感染,有的则需要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综合运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提高学生对课堂认识的深度,达到快递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五、理论结合实际,让知识发挥效用

我们学习政治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通过学习政治知识,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批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合格中学生,从而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学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学生都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期,人生观初步形成,这个时期的教育会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终生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笔者在课堂上提出“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当中不断引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去辅助教学工作,巧设生活场景,通过课堂模拟,比如播放一些音乐作品等,将生活化的场景在政治课堂上重现,让学生们在熟悉的设定场景中体验知识的魅力,从而顺利打开他们的思想的阀门,积极开动脑筋,把生活和政治教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在教学中增加生活化的场景片段,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促进了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中学教育观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129-03

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的大力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到传统语文教学忽视学生情感的诟病,呼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内容。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所指出的“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样,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关注到学生情感的发展,重视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利用,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情感教育观照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感缺失”的困境

虽然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中小学学校的办学坏境、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等情况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其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大批的留守儿童出现在农村学校的课堂上,他们大都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有情感冷漠的表现。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对于这样的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应试教育的教学和与人方式在农村学校依然盛行不衰,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只得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学业成效。这种现状与我们所倡导的“教育应当关注人的情感品质”是背道而驰的。农村中学语文的课堂上缺少教师与学生心灵和生命层面的情感交流,缺乏对学生的情感培育、价值取向与心灵成长的关注。“情感缺失”成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遭遇的现实困境。

二、情感教育与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契合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感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弱化情感教育。针对这一问题,在寻求其解决路径之前,必须抓住情感教育与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契合点,必须把握情感教育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价值。

1. 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情感性。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师佳作。这些课文本身就体现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性。正所谓“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和表现。比如《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抓住“温情”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鲁迅的《风筝》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的热烈憧憬。朱自清的《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作者回忆了父亲八年前在浦口车站送自己上车的情景,歌颂了亲子之爱的传统美德,表达了对真挚深沉的父爱珍惜感念的感情。语文教材所蕴含丰富的情感性,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2. 中学语文课堂呈现多种情感形态。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因素,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情感的相互关联之中。中学语文课堂的情感形态都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情感表征出来。中学语文课堂所呈现出的多种情感形态是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情感因素的外在形式表征,正契合了情感教育所致力实现的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品质,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 促进其对自我、环境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

三、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情感因素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与中学语文教学紧密相关。重视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并适当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以运用,能够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而,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而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探讨情感因素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整合实施运用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总体说来,立足教材,创设主体阅读情境;强化对话,引导文本多元解读两大方面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运用的关键之处。

1. 立足教材,创设主体阅读情境。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情感性内容。语文教师实施教学、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材的处理。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敏于发现与捕捉,善于挖掘与主动建构学科知识中广泛蕴含的具有情感教育价值的内容,结合语文学科史实与栩栩如生的人物进行延伸和拓展性的介绍,将其自然而艺术地呈现与表达出来,从而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出主体阅读的情境,由此将学生的情感因素利用起来。例如,著名作家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情致、画一般的意境,既是情深意长的思乡曲,又是色彩淡雅的风俗画。教师在教这篇课文时,可以从“突出生动地表达乡情、亲情、友情”这种“情境”、“氛围”入手,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汩汩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清泉。再如《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典范的写景状物散文,学生通过“披文入情”,体验作者赋予生命的小屋,及小屋周围的每一个景物所给予人的不同感受,体会小屋主人的全部襟怀,他的内在素质、气度、情趣和风格。通过把写景状物的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体验联系起来的分析,就领悟到了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这样从本文借鉴的写景状物的手法,才会真正的“生根”,学生在实践中就能灵活运用。

2. 强化对话,引导文本多元解读。由于课程是动态的,知识是生存的,教学过程并非是静态的、既定的,而是一个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师生之间的多重对话,通常呈现出由教师主讲、学生齐练的局面。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并非意味着要放弃教师的引导。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师生多重对话的作用,通过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兴奋中心,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尤其是产生对语文课程文本内容的重要感的体验、对自己的存在感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出现全身心投入的情感状态。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情感交往能力、情感观察能力和情感理解与表达能力十分重要,教师要在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例如,余映潮老师教授《孤独之旅》,在引导学生理解标题“孤独之旅”中“旅”的含义时,适当引入作者的话:“我们要有面对苦难的勇气,要有承受苦难的能力,面对苦难,我们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它的磨砺让我们更坚强。”作者的话就是对“旅”的最好的诠释,这就是一种“知人论世”的情调。再比如,有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时,在讲解“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时,又引来另一版本“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的描写,让学生仔细品读上下文,结合自己对文本及人物的了解,看看哪种描写更好。学生们非常踊跃,有的支持“含情目”,也有的认为“含露目”好的,其中一个学生理解很精彩。他说:从语言上看,这是一个对仗句,“烟眉”是仄平平,“含露目”是平平仄,正好相对,很工整;从上下文看,《红楼梦》一开始讲故事起于“木石前盟”,黛玉前世是绛珠草,宝玉是神瑛侍者,每日用甘露灌溉绛珠草;后来神瑛侍者因凡心偶动下凡历劫,绛珠草愿随他来到人间,并发誓用一世泪水还他深情。泪水偿还当然要“泣”,甘露灌溉又似露珠般晶莹,所以“似泣非泣含露目”更好。教师充分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解读,并顺势讲了“木石前盟”的故事,同学们也因此对宝黛形象有了更多的了解,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情感认知。这些案例都是语文教师进行充分引导,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课文内容,解读文本。

因此,在中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当将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想融合,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在着力于从学生的情感状态出发,关注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同时,还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加强与学生的情感对话,并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获得语文世界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严明,张晓书.情感教育:梳理与反思[J].教育探索,2005,(1).

[2] 王本华.作家眼中的文学作品教学―兼谈中学语文的文学作品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3,(3).

[3] 张孔义.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策略探微[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

中学教育观范文第10篇

一、以人为本理念与幸福教育

1. 以人为本理念的渊源和内涵。以人为本虽是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理性思考基础上而得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但它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中国古代就早有“民本”思想,概括而谈有三方面: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②在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上,突出国泰民安,则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③在人民与君王的关系上,认为“民贵君轻,民主君客”。都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关注人民的利益,强调人的重要性。西方的以人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经过黑暗的中世纪以后,到了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充分肯定和赞扬人的价值,极力反对神学;再到人本主义哲学,已经孕育出了适应新时代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是对人的理解,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存在的价值,以人为本是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关注。坚持以人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学生为本”。

2. 幸福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幸福感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是心理学的核心概念。[2]因此,简单地说幸福观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整体生活状态的一种主观性评价。那么,什么是幸福教育观呢?笔者认为,幸福教育观有两个内涵:①幸福教育观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把一个尚未分化的让人发展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人;②幸福教育观强调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学生体验幸福成长的过程获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简而言之,幸福教育观就是要学生明白和理解: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的人生?如何获得幸福?因此,幸福教育观不仅完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还要体现在教育内容上、教育思想上、教育方法和手段上。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是重视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它是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把以人为本理念真正落实到当前的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中,形成积极的幸福教育观,成为提升全民幸福的精神动力。

二、中学生对幸福教育观的解读和定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3]教育过程就是对教育目的的一种转化和建构过程,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和价值追求,它必然要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地解读和定位幸福教育观,使整个教育活动过程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让不同气质、人格特征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育活动中,对教育活动过程亲力亲为,获得一种快乐成长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幸福感才能萌发。因此,让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感知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幸福教育观。

1. 学生呼吁打破教育中功利性的倾向,回归真正的生活。当前,受到升学考试文化和择业就业取向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功利化色彩。学习是为了升入重点院校,找到稳定可靠的工作。学习的课程首先能否帮学生拿高分或获奖状,对升学或就业有帮助吗?不关心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只关注学生升学的重要性,这有悖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和人的本质。学生成了一个投掷的容器,变为考试分数的仆人。由此,我们的教育已经忘记它的初衷,这种“近视功利化”的目的必然导致人性的异化和人生的失意。因此,学生在呼吁一种真正能让自己幸福的教育,让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幸福。

2. 突显教育过程的重要性,充分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统筹平衡学生的物质发展和精神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不能只强调物质生活的丰富发达而忽视精神生活的多样性,当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上升到高层次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需要。不同的需要对学生产生幸福的体验有着不同的作用。快乐来源于需要的满足和知足,而这些需要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进行完成的。因此,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和引导学生提升高级需要,抵制不良诱惑和节制无尽欲望,进而延引幸福教育观。

3.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活化教育内容,整体提升学生的幸福感。目前,中小学生的作业量已经超负荷地向学生袭来,学生整天处在作业的包围圈里,另外教师的工作量也在增大。此外,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培优拔尖班、竞赛班琳琅满目。沉重的课业负担压缩了学生的闲暇和睡眠时间,营养不良、孤僻压抑、近视逆反等异常现象频频发生,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此状况,对学生何言幸福呢?因此,教师要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开发教材中的幸福元素,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课堂的附加值,增加学生的幸福感。教师也可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施展个人才华,在活动中陶冶情操,融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提升其幸福感。[4]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心理上的压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感受体悟、思考表达,认识到学习是快乐的,有成就感的,更是幸福的。

4. 彰显教育学的意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幸福根植于教育过程中。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定义,即“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现在社会大多数人都处在以亚健康状态,学生首当其冲。学生受到巨大心理压力的困扰,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出现频率,对个人的幸福构成了严重威胁。[4]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一些自残、自杀等悲剧时有发生。因此,要大力彰显教育学的意义,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给予他们科学的心理引导和人格塑造,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能否获得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幸福的感受性,从这个角度讲,幸福是一种能力的存在。同时幸福是一个整体,它内含了生理、心理、伦理等方面。教育的对象是人,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途径来回归到人性,培养人积极的幸福情感和幸福能力,这正是教育学的本真意义之所在。[5]因此,幸福教育观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育过程中时刻体现着幸福使我们众望所归和从未停止的努力。但是真正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教育本性的回归”还需要借助家庭,社会,专家,政策等协力合作。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中学生的幸福教育观新论

坚持“以人为本”的幸福教育观,就是要把人的生命、自尊、理智、权利等核心价值突显出来,使教育真正成为理解人、为了人、发展人的教育,始终体现它的人文性和关怀性。幸福教育观旨在培养中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理解,最终能够体验和创造幸福,使人性得到肯定,使人的生理与心理、个性与社会性实现相互融合和提升。[6]

1. 培养学生的幸福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当今是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谐、文明、有序、健康、幸福、公正是时代的主旋律,教育要与时俱进,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成为反映时代的最强音。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教育便迎来她的春天,这是一个实现全民幸福的契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旨是促进人最全面、最根本的和谐有序发展,最终享受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和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一点和教育目的不谋而合。因此,培养学生的幸福感既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性趋向,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2. 充分利用现有的、最熟悉的资源,构筑多彩的校园幸福教育生活。学校应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建设特色的校本课程和高雅的校园文化,加德纳认为在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语言、节奏、数理、空间、动觉、自省、人际和自然观察等智能)。[7]而在传统教育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数学(逻辑)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每个人都有不相同的智力结构和发展空间。因此,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不再至高无上,做到与学生平等中的首席,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学校自主课程的推行克服了知识同一性课程的不足,创开校本课程更能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发掘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使学生享受文化大餐,感受深厚文化对人心灵的净化和熏陶,度过丰富多彩而幸福的校园生活。

3. 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提高班级生活的幸福质量。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向管理要质量,以研究求真知。虽然教育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幸福生活质量。但是缺乏弹性和人文性的管理模式会把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的思维扼杀掉,使学生成为学习机器和工具。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不能过于拘束,所谓严格只是相对一种程度而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学生是发展中具有独特创造价值的人,只有尊重学生利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关注学生的需要,我们的教育才有能取得成功。[8]因此,我们要坚持我们改变人为本的管理和评价理念:尊重人、依靠人、服务人与发展人,同时建立综合性的评价制度,要做好即时评价和延缓评价,所有的制度将有助于学生获得幸福感,而不是剥夺学生的幸福感。真正从孩子的需求和快乐出发,自觉地组织起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从内容上提高班级生活质量,让校园充满文化的力量,成为孩子们幸福生活的加油站。

4. 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孩子在幸福中长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应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体。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因此,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三位目标才能得到落实,从而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幸福品质,养成学生的幸福人格。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拉近师生的心理归属感。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主动地接近老师,告诉老师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要把对幸福教育的深刻理解通过在这种民主和谐的关系下迁移到学生的成长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幸福的教育,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和享受幸福,并以奠定他们未来幸福的基础。[9]

总之,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学生才能感知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幸福教育观才能深入人心,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信息一体化的社会,学校应紧贴时代的脉搏,在教育也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走上去”战略思考,促进教育公平,不断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创新化,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幸福,培养实用性的复合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实际动力。

参考文献:

[1]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3.

[2]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5.

[3]舒扬.一次关于“幸福教育”的访谈[J].基础教育(上海),2006,10.

[4]王世铎.回归教育本性:将幸福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2(9):104-105.

[5]王长华.幸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6]俞贵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 (4).

[7]郑博真.多元智能统整课程与教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2-3.

[8]邹同柱.幸福,既是一种教育实践,也是一种教育理想[J].中国特殊教育,2011,9.

上一篇:高中音乐教育范文 下一篇:高中心理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