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个人工作展望范文

时间:2023-02-24 07:44:08

志愿者个人工作展望

志愿者个人工作展望范文第1篇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代表文明志愿者服务队在此发言述职。众所周知,文明志愿者服务队是团总支下设的一个旨在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校园文化传播,以及为广大同学们提供服务的组织。这个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职责:“就是为学校服务,为同学服务”。它的职责深远而广泛;活动范围广阔而灵活;组织形式严密而精细;工作方式科学而多样;该组织的运作有助于学院的发展,有助于团委开展各种事关校园文明建设的工作。同时,它的名字也反映了它的职责:文明服务!光荣而伟大,这也是它存在和继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们是幸运的。亲身经历了学院升本更名,也亲身经历了文督改名为“文明志愿者服务队”这个全过程。这是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历史时刻,因为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使命的践行者,文督更名是一个质的飞跃,对于我们学院以及广大队员来说意义深远。

自从我担任文明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职务以来,做了以下工作,现扼要述职如下:

(一),精心准备科学纳新

可以说这项工作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期间我临时担任“不回家同学”管理组长。记得当时郑科长的一句话“学生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我基本上每天晚上到宿管老师那了解同学们情况,并且认真记录,及时汇报。

九月开学后,我当时在组织部见习,在领导的部署下,在组长的统一带领下,我们精心准备迎新工作。我和广大同学一道,积极纳新,科学纳新,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心干事。也为组织部的干事培训做了相应工作。

(二),紧密合作团结协作认真工作

十月份我配合组织部收缴团费等工作。在换届中,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被调到到文明志愿者服务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了“走校园,转圈圈”工作。面对同学们的“不解”和干事们的“不懂,不会”,我和其他两位负责人开始了漫长的征程。

第一,通过开例会,让干事们了解文明志愿者的本职工作。

第二,倡导他们有奉献精神,不怕苦,不怕累。

文明志愿者服务队是一项需要爱心与耐心的工作。本月,我们每周出队三次。从晚上8:00---11:00,三个小时,我们的干事们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智慧和一些不文明行为做斗争。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文明劝导,认真劝导,用爱心劝导。大家都知道这项工作是不讨人喜欢的工作。但是我们仍然在坚持。因为通过文明劝导,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各种不文明现象逐渐消失,为同学们安心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也就是这一月,我们把说话的机会让给了队员。开会时让他们讲话,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这样即锻炼了他们说话的水平,又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赢得了民心,为以后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我相信,来到文明志愿者服务队的干事们现在都有一个结论那便是:“不是文明志愿者服务队不好,而是你没了解”。因为这是一个善良的没有恶意的组织。

(三),坚持不懈继续服务

十一月份,在院团委的倡导下,我们积极响应,继续出队。每周除周五和周六外,我们带队员每晚出队,只有一个目的,让校园不文明行为离我们远去。这样的工作我们一直坚持到了12月25日。这中间,有矛盾,也有怨言,有不解,我们都扛了过来。交流、谈心,让我们的队员们进一步认识到出队的重要性。同时,我们每周在校园文明岗值班三次。当其他同学在吃午饭和晚饭时,我们的队员却在值班;当其他同学在午休是时,我们的队员却在吃没有温度的饭菜;当同学们大骂文明志愿者服务队是“幽灵”时,我们的队员却用可爱的微笑一一作答,因为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服务!这是我们的本质!

为了调动队员们的热情,在团总支的关怀下,成才指导部的精心策划下,十一月中旬团总支全体成员到人工湖清理垃圾,我队员以志愿者的名义积极参加;同时配合团总支到假日海滩捡垃圾倡导“人人要环保,人人要参与”。十一月下旬我队和组织部举行了一场“友谊篮球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队员们工作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四)响应校运会助威呐喊

集体团结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正是因为全体同学和运动员的努力我院才在运动会上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这期间,我和队员们一道为校运会拉赞助,搬道具等相应后勤工作。

(五)总结不足展望未来

我们的工作是光荣的,我们的成绩早经过去。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点点进步,但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集中表现在:

第一,我个人的领导能力有待进一步发挥,个人管理才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在落实政策上应该加大力度,在带队工作上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第三,队员们每次出队时间观念还不够强烈,认识有待继续深化。

新学年,我们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狠抓队伍建设,继续走好每一步。立足本质,加强与外部沟通,严格实施干事工作考核制度,丰富工作内容。加大力度提升我部干事的素质,扩大服务范围。

志愿者个人工作展望范文第2篇

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代表文明志愿者服务队在此发言述职。众所周知,文明志愿者服务队是团总支下设的一个旨在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校园文化传播,以及为广大同学们提供服务的组织。这个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职责:“就是为学校服务,为同学服务”。它的职责深远而广泛;活动范围广阔而灵活;组织形式严密而精细;工作方式科学而多样;该组织的运作有助于学院的发展,有助于团委开展各种事关校园文明建设的工作。同时,它的名字也反映了它的职责:文明服务!光荣而伟大,这也是它存在和继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们是幸运的。亲身经历了学院升本更名,也亲身经历了文督改名为“文明志愿者服务队”这个全过程。这是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历史时刻,因为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使命的践行者,文督更名是一个质的飞跃,对于我们学院以及广大队员来说意义深远。

自从我担任文明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职务以来,做了以下工作,现扼要述职如下:

(一),精心准备科学纳新

可以说这项工作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期间我临时担任“不回家同学”管理组长。记得当时郑科长的一句话“学生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我基本上每天晚上到宿管老师那了解同学们情况,并且认真记录,及时汇报。

九月开学后,我当时在组织部见习,在领导的部署下,在组长的统一带领下,我们精心准备迎新工作。我和广大同学一道,积极纳新,科学纳新,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心干事。也为组织部的干事培训做了相应工作。

(二),紧密合作团结协作认真工作

十月份我配合组织部收缴团费等工作。在换届中,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被调到到文明志愿者服务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了“走校园,转圈圈”工作。面对同学们的“不解”和干事们的“不懂,不会”,我和其他两位负责人开始了漫长的征程。

第一,通过开例会,让干事们了解文明志愿者的本职工作。

第二,倡导他们有奉献精神,不怕苦,不怕累。

文明志愿者服务队是一项需要爱心与耐心的工作。本月,我们每周出队三次。从晚上8:00---11:00,三个小时,我们的干事们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智慧和一些不文明行为做斗争。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文明劝导,认真劝导,用爱心劝导。大家都知道这项工作是不讨人喜欢的工作。但是我们仍然在坚持。因为通过文明劝导,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各种不文明现象逐渐消失,为同学们安心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也就是这一月,我们把说话的机会让给了队员。开会时让他们讲话,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这样即锻炼了他们说话的水平,又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赢得了民心,为以后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我相信,来到文明志愿者服务队的干事们现在都有一个结论那便是:“不是文明志愿者服务队不好,而是你没了解”。因为这是一个善良的没有恶意的组织。

(三),坚持不懈继续服务

十一月份,在院团委的倡导下,我们积极响应,继续出队。每周除周五和周六外,我们带队员每晚出队,只有一个目的,让校园不文明行为离我们远去。这样的工作我们一直坚持到了12月25日。这中间,有矛盾,也有怨言,有不解,我们都扛了过来。交流,谈心,,,,,让我们的队员们进一步认识到出队的重要性。同时,我们每周在校园文明岗值班三次。当其他同学在吃午饭和晚饭时,我们的队员却在值班;当其他同学在午休是时,我们的队员却在吃没有温度的饭菜;当同学们大骂文明志愿者服务队是“幽灵”时,我们的队员却用可爱的微笑一一作答,因为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服务!这是我们的本质!

为了调动队员们的热情,在团总支的关怀下,成才指导部的精心策划下,十一月中旬团总支全体成员到人工湖清理垃圾,我队员以志愿者的名义积极参加;同时配合团总支到假日海滩捡垃圾倡导“人人要环保,人人要参与”。十一月下旬我队和组织部举行了一场“友谊篮球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队员们工作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四)响应校运会助威呐喊

集体团结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正是因为全体同学和运动员的努力我院才在运动会上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这期间,我和队员们一道为校运会拉赞助,搬道具等相应后勤工作。

(五)总结不足展望未来

我们的工作是光荣的,我们的成绩早经过去。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点点进步,但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集中表现在:

第一,我个人的领导能力有待进一步发挥,个人管理才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在落实政策上应该加大力度,在带队工作上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第三,队员们每次出队时间观念还不够强烈,认识有待继续深化。

新学年,我们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狠抓队伍建设,继续走好每一步。立足本质,加强与外部沟通,严格实施干事工作考核制度,丰富工作内容。加大力度提升我部干事的素质,扩大服务范围。

志愿者个人工作展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急管理; 志愿服务; 突发事件

简要搜索百度百科,我们可知,应急管理是应对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公共机构在某些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解决、事后恢复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科学措施解决这些突发事件,从而确保公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并一定计划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管理活动。

而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主导作用。当然,应急志愿服务是针对突发事件基于爱心、责任、道义、信念和良知,通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受灾地区的人民群众提供的一种公益性无私服务[1]。两者的关系十分特殊。而这样的应急志愿服务本身就比普通社会志愿服务的要求更高,因而需要专业化人才、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的应急志愿服务激励、培训机制,因此认真学习并研究应急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项跨时代课题。

1.各国应急志愿服务的现状

1.1 德国

1.1.1 简介

德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应急管理系统的国家之一,有着庞大的救援组织、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井井有条的机制运行模式,可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迅速处理。

1.1.2 特点

1.1.2.1 知识与技能专业化

建立在应急救援任务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的德国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具有很完善的救援知识和技能。而在更为精细划分职能时,德国是按照灾种的不同来进行明确的分工的[2]。

在消防部门中,消防部门主要承担防火灭火、交通事故、动物保护、自然环境救助及其他灾害的救援,除此之外还要参与国际救援。同样,在技术救援协会中,因为技术救援协会的主要职能是防止救援失败和救援力量不足,提供各项技术支持,所以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和救援任务的不同,技术救援协会成立了各种不同的技术救援小组,包括政府救援队、电力通讯后勤保障队、水灾队、技术分队等其他队伍。五大志愿者救援组织是通过协议与政府合作的组织,它的特殊性是因为这样的救援组织是在消防部门的协调下,分别根据自身的救援专长参与灾难救援。

1.1.2.2 参与广泛性

德国有非常广泛和庞大的专业化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这样的志愿者队伍为德国政府节约了很多的人工成本,也弥补了德国在职业救助力量上的不足。据统计,在德国现今的约8200万人口中,就有180万志愿者是具有系统专业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并且,其中还有130万名志愿者在国家各地消防部门中承担着救火、救灾和救护任务;大概也有8万名技术救援志愿者在联邦应急救援机构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而在民间救援组织中,有近50万名专业志愿者常年参与救援行动,他们随时听候政府号召和差遣[4]。

1.1.2.3 分布网格化

德国的志愿者队伍和民间的应急救援组织都是按照网格化设置分布在德国的各个城市和农村地区。这样的网格化分布确保了突发事件发生时,救援队伍的快速救援。

在德国,由于人口分布较为分散,在5万到10万人的城市和乡镇都会设立专业的志愿消防队,因而在整个德国有将近1500个志愿者消防站,这些消防站按照网格化分布于各社区。当接到突发事件的救援指令后,这些志愿者消防队按照规定,必须在10分钟内赶到灾害现场[5]。作为专业的技术救援协会的总部是设在波恩的,在总部之下设立了8个邦级分部、66个区级分部、668个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站。由于他们的技术装备是标准化配备的,外加这些志愿者们培训出来了接近于条件反射的快速反应,几分钟内他们就能组织完毕并到达灾害现场实施有计划的救援,这使得德国突发事件救援成效尤为突出,并且受灾程度通常都很小,不会造成过多的损失。

1.2 美国

1.2.1 简介

现今美国的联邦志愿服务计划是按照责任关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是由国家与社区服务机构联合主办并管理,而另一类是由由联邦政府其他部门分别主办并管理。在紧急服务计划之下,又可以划分出许多的更有针对性的志愿救援团队。同德国相比,美国更为显著的特色是注重于法律制度的制定,实现了有关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的完善。

1.2.2 特点

1.2.2.1 证书发行严格化、全方面法律体系[5]

就如此之多的支援者的救援知识水平和能力而言,因为美国一向严格要求医疗保健、建筑师和工程师等职业从业人士具有执照和证书,而这些需要执照和证书的职业很多是与应急管理相关的,因而应急救援者的能力与水平得到了保证。同时,光靠个人的知识水平无法支撑起整个应急救援体系的运作,美国法律一方面对应急志愿者实行实名认证和许可,严格制定了各种方针政策来确保应急志愿服务的妥善运行,另一方面保护合格应急志愿者的权利。

1.2.2.2 公民观念不同、自发参与救援

在美国,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社区或者说整个地区都会出现一种现象:公民角色扩张。就是说,在未经动员的情况下,自发的就会有大量社会公众赶到事发现场,参与应急活动。起初,此类自发救援行动带来了许多困扰,类比我国汶川地震期间,也曾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但是美国政府在2002 年4月制定了管理自发志愿者行动的初步建议和行动步骤。紧随其后在2003年全国救灾志愿组织联盟(NVOAD)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继续这项工作并拟定了自l志愿者管理的全国性的原则和合作操作理念。因而,公民的参与有了可行性的法律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应急救援效

率[6]。

1.3 英国

1.3.1 简介

同德国和美国相比,英国应急志愿服务的开展都是以应急管理机制为前提的。由于应急体系是由国内紧急事务秘书处(CCS)负责总协调,所以英国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较高。

1.3.2 特点

1.3.2.1 应急服务的二重分类

在英国,应急服务分为两种即一般服务与特殊服务。其中,一般应急服务是由各个地方政府组织或应急志愿者组织的;而特殊的应急服务则由中央组件与推动,而地方政府协调参与与管理的。

但是如果当有大范围、危害重大的公共危机发生时,应急级别和救援方案会由国内紧急事务秘书处(CCS)进行会议快速决定;随后CCS再联系各个应急志愿组织,分配任务;而应急志愿组织在接到上级通知后,会通过各个层级组织的领导者来继续向下通知并把2各处自愿参加此次救援的应急志愿者集中到一起来参与服务。像英国红十字会在每处都有地方性应急小组,这些地方性应急小组可和其它各处小组联络,相互调动资源来参与解决各种突发事件。

1.3.2.2 应急志愿资源雄厚

英国公民自救能力比较强,而且志愿者的数量庞大、志愿者资源也十分丰富。此种良性状态的形成是由于非政府组织在英国的规范性发展以及及时对于应急志愿组织多次参与公众事件处理和社会建设服务的经验总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本地居民在专业应急服务人员到达前成为第一反应人,第一反应人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对突发事件最有影响的,所以英国公民的主动救援值得学习。

1.3.2.3 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在针对应急志愿服务方面为了规范政府与行为,英国在1998年的《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一直坚持应急志愿组织是相对独立的,这样有利于弱化政府对志愿组织的干预和控制,给志愿组织留下更多的独立空间,更好的保持伙伴式的框架合作。

1.3.2.4 充分的法律保障

为了让应急志愿者在参与救援时有更好的保障,英国政府、应急机构和应急志愿组织三方不断强化应急志愿者的法律背景。

1.4 日本

1.4.1 简介

日本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日本岛常年有地震、暴风雨等灾害袭击,也正是在这样的多灾害情况下,日本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了加强对应急志愿者管理的重要性并创立了救灾志愿者服务中心,使得日本的应急志愿管理逐渐变得组织化、纪律化,这也让日本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应急志愿服务体系。

1.4.2 特点

1.4.2.1 至关重要的救灾志愿者中心

日本创立的救灾志愿者服务中心,是协同和组织志愿的关键枢纽组织,使得日本的应急志愿管理逐渐变得组织化、纪律化,在招募新志愿者、管理新老志愿者以及协调分配志愿者等活动变得更为快速和高效。而救灾志愿者中心不仅仅只是一个协调机制,它还是一个综合性的总枢纽机制,成功的解决了突发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增加一个救灾志愿者服务中心其实也是可行的方法。因为它可以设置一个解决日常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分支机构;同时也可以临时成立突发事件快速救灾的辅助机构,就地快速召集、救援专门人员,从而实现对某些突发事件的解决。

1.4.2.2 基础骨架性的成员招募

日本对应急志愿者的招募是针对不同的需求有不同形式。其中一种类似于医生护士等,都需要经过资格认证并确认按期考核才能成为专业的志愿者。另外一种是一般工作志愿者的招募,由于这类工作技术含量不高,在日本政府提出条件基本满足情况下即可成为志愿工作者。同时,灾害志愿者中心与受灾现场联系之后会更具受灾情况和志愿者分布情况,及时安排招募新志愿者。定期,灾害志愿者中心也会对原有志愿者的生活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的更进与记录,确保实现对各地志愿者的协调与管理。在获取了应急志愿者的信息之后,灾害志愿者中心毁在网站和社区等地向全社会申请。志愿者在看到的信息后结合自身情况,向灾害志愿者中心提出报名申请并参与救援。同时,关于救灾用品的准备方面,志愿者们还可根据自己所接受的分工的不同提前准备好。另外的一般工作的应急志愿者,则会根据各自情况接受不同层次救灾技能的应急培训,例如:某些从未涉及救援的志愿者不会轻易安排他去参与救援,需要进行一个基础的系统培训之后才能通知他去参与救援,而相比一个已经接受过基础培训的志愿者在受灾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安排其参与救援。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所有的志愿者,日本政府都要求其必须购买人身保险,这种行为也是保障应急志愿者的权益的一种方法。

1.4.2.3 血肉相关性的分类管理

在遭受自然灾害的重创之下,能够井然有序的工作是高效实现救助的良好外在表现。因此,如何对应急志愿者实施最为合适的组织管理是极其重要。日本在应急志愿者的组织上,根据志愿者招募计划的分类仍然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社会团体为单位参与灾害救助的,另一类则是不属于任何社会组织,以个人为单位参与救助的。而对于不属于任何组织的应急志愿者必须根据受灾地区组建临时救灾组织,而且志愿者转换到其他工作地区之后,则组织关系同样发生变换,即志愿者又要加入另一地区的临时救援组织之中。同时,日本政府强调:一旦情况特殊或者有特殊需要,所有的志愿者都要优先前往调动组织的部门报到,听候调遣,决不允许擅自行动。灾害志愿者中心在与各救援单位保持沟通和联系,时刻关注前方在人力物力上的需求,实现了对志愿者的一个良好的调控作用。虽然中心并没有权利参与调配、指挥政府相关性救援队伍(国民防卫队等),却能够为其提供及时的救援的信息,因而在相互关联的情况下,实现了很好的分类管理。另外,救灾志愿者中心引进了应急志愿者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平台等信息技术,与抢险队和消防队、国民自卫队共享志愿者信息。这同样也是日本高效救援能力的关键助力,值得我国学习。

2.我国应急志愿管理的问题[9]

2.1 身份不明

在中国,一个“尴尬”情况就是应急志愿服务并不是一个官方性质的服务,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应急志愿者身份十分的不明确。同时,正因为身份的不明确,法律地位以及相应的一些法律权利都无从谈起,更不用说明确的责和有效的救援,这是我国应急志愿管理中最严重的也是最显著的问题。政府在没有明确认定志愿者法律身份的同时,就不会考虑到一些相关志愿者遇难和补偿、慰问的问题,即一系列和志愿者相关的个人权利和人身安全与名誉无法得以确定。

2.2 分布不均

从东方之星的沉船事件即可看出,相应的抢险救济器械都是经过运输才能到达遇险地点,在时间上,这样的运输工作会降低救援的成功率,因而“就地原则”无法实现。虽然,我国人口数量极大,志愿者数量总体也较多,但相对忠诚稳定的志愿者数量偏少。我国志愿者的职业构成上多为青年人和在校大学生,由于大学生毕业后工作等原因,会导致志愿意向的削弱和志愿积极性的丧失。按照区域划分,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志愿者数量相对较多,而中西部地区志愿者数量相对不足,稳定的志愿者数量就更为稀少了,这样的不均衡分布实则是对我国应急救援工作的高效开展带来一定阻碍的,或许值得改进。

2.3 参与盲目[9]

我国大多数志愿者参与抢险救灾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盲目性,例如: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从报纸和新闻媒体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志愿者热情积极主动参与但是还有一些志愿者会受周边群体压力和政治动员,消极、被动参与到抢险救灾工作中。但由于,一部分志愿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不过关,导致了救灾过程中受伤和转变为遇难者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这样的盲目参与也给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影响。

2.4 法律缺失

直至今年,我国仍然没有出台一部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律或行政法规,虽然已有 1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 个市先后制定了有关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但大都避开实质性的问题,缺乏执行力和实效性。2017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在该规划中明确规定了“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这一措施针对应急志愿服务立法领域里制度不完备,缺乏程序性、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或许有一定的改善。

3.我国应急志愿管理的展望

3.1 志愿服务响应运行机制必须建立

在我国建立一个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志愿服务多级响应联动机制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明确应急领导协调机制,加强政府应急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合作,提升应急领导力量;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和级别的突发事件,要善于制定完善细致的应急预案,并通过演习实现对各种可能现象的完善解决。

3.2 应急意识必须提高[10]

上文中,提及了关于美国公民角色扩张的问题,这样的公民应急和自救意识值得深思。因此,我国应该在把应急志愿队伍专业化的基础上,更多的培训具有专业应急常识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应急志愿者,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普及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的意识,如:在高校、社区、新闻媒体中不断提及应急自救的知识等等,同时还可以定期派遣应急志愿者到各个地区进行解说和演讲突发事件自救措施等等。

3.3 应急志愿者在宣传、培训和管理等环节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并非时刻都会出现。因而在平时,我国各志愿服务机构应该做好物资储备的工作以防止突发事件来袭无法提供完善的物资支持。我国应建立起以长效服务为主的管理机制,通过把应急志愿服务纳入系统的应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地志愿者在不同应急志愿服务中的不同作用,明确宣传、招募、培训、组织、响应、教育管理、考核解散等多个阶段中政府和应急志愿组织的角色和作用,让志愿者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在不同的突发事件中发挥发挥独特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综合应急能力,注重公民应急素质的培训。

3.4 志愿服务进行法律规范和安全保障

由于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应急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使组织管理有法可依。另外,志愿者的权利需要得到关注。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他们对于应急志愿者的权利保护相当的注重,这样的高度关注提高了志愿者参与志愿行动的积极性。作为参考我觉得我国可以通过公开筹措资金提供专业化保障的方法来维护应急志愿者的权利。同时,我国政府也需要设立专门针对应急志愿服务相关个人的赔偿保险,为应急志愿者参与突发事件的人生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4.结论

21世纪的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现实社会中存在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严峻的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急需得到政府的重视。

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种种措施的实施,绝大多数关键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但仍存在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解决和调整,例如机制的完善和法制的改进等。应急志愿服务的完善还需要不断和时代的接轨,而现今能做的只有实践出真知。

[参考文献]

[1]仝鹏.国内外企业应急管理机制比较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156-157.

[2]吴秀强.当代应急管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张网成.我国志愿者管理现状与问题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 (6):26-32.

[4]郑建锋,陈杰.地震应急救援中志愿服务的管理与完善[J].人民论坛社会民[6]高艳蓉.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研究[J].人民论坛社会民生,2015(7):158-160.

[5]宋劲松,王宏伟.美国应急志愿者管理制度及其经验借鉴[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4):34-40.

[6]赵富强,张红,陈耘.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志愿者的管理优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5):649-653.

[7]苑海华.我国应急志愿者管理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李民昌.提高政府履行应急管理职能的能力[J].政府应急管理考量,2015(9):22-24.

[9]于魏华.中外应急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5):231-234.

[10]郭岳.危机管理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4(2).1-9.

志愿者个人工作展望范文第4篇

进入20*年以来,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已经进入决战阶段,随着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的不断推进,按照北京奥组委、北京奥运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和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的要求,区(县)共青团在志愿者工作尤其是志愿者的通用培训中承担更加具体、繁重的任务,成为志愿者培训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志愿者通用培训工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奥运会各类志愿者培训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期待。

为做好*区奥运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工作,全面了解各类奥运会志愿者申请人对通用培训的实际需求,不断探求我区奥运志愿者申请人通用培训工作的新途径,*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自20*年6月-8月,通过走访调查高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召开骨干志愿者及基层团干部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区奥运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工作调研。20*年8月,*区奥运志愿者协调小组启动对*区奥运会各类志愿者申请人的通用培训工作。*团区委作为*区奥运志愿者协调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通用培训的各项组织工作。经过半年的努力,*团区委在奥运志愿者通用培训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初步的培训成果。

二、通用培训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培训是一名合格志愿者成长的必经之路。*团区委按照志愿者“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的不上岗”的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志愿者通用培训工作,确保志愿者的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采取大型讲座、录像观摩、公益实践等形式,对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申请人进行培训,普及奥运知识、宣传志愿精神。严格按照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小组的要求,在通用培训阶段,开展普及奥林匹克基本知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概况、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北京历史及文化生活、残疾人服务知识和技能、礼仪规范、医学常识及急救技能等培训。

(一)强化调研,充分掌握我区奥运志愿者申请人通用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

目前,我区的奥运会志愿者申请人主要由赛会志愿者申请人、城市志愿者申请人、社会志愿者申请人、驾驶员志愿者申请人和志愿者骨干组成,总计15000余人。通过对志愿者申请人培训需求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作为大型赛会的志愿者,赛会基本知识和文化背景、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能和礼仪等知识是一个合格志愿者必不可少的素质。无论是志愿者的选拔还是培训工作,都不能忽视这些素质的重要性。

针对以上志愿者培训需求的考虑,我们对已经掌握的培训师资力量进行充分的整合,合理安排通用培训的课程设置。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师资包括: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通用培训专家和数名北京市著名高校的教授,*区内有奥运会指定礼仪培训学校的礼仪教师、应急医疗的专家和一批具有各项专业技能的志愿者骨干。在培训场地方面,我们充分考虑到*区地域广阔、志愿者分布广泛的特点,结合驻昌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地域特点的南北划分,把培训地点分别设在中国石油大学和北京农学院,方便了志愿者参与培训,节省了培训的成本。

(二)统筹考虑,完善我区奥运志愿者申请人通用培训课程体系

根据对我区奥运志愿者申请人通用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立足于奥运筹备工作全局,认清形势,严格制定了*区奥运志愿者通用培训课程体系。在指定培训课程体系过程中,明确要求、制定标准,统一考核,制定培训教材,明确志愿者要具备的理念、要了解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并确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培训师资既有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培训专家,进行人文奥运等重点课程的教授,也有文明礼仪、应急医疗、手语会话等专业技能培训;培训手段采用现代化网络手段和影音资料辅助教学。

经过从以往国内外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培训工作得到的经验,我们拟定各类志愿者需完成理论培训20学时和公益实践20学时,才能充分满足志愿者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才能具备服务奥运会、残奥会的本领。其中理论培训部分包括面授10学时和自主学习10学时。面授从今年8月到明年3月,*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拟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开展奥运志愿者通用培训面授课程,每次2学时。自主学习部分10个学时,*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编写了《*区奥运会志愿者通用培训手册》,为志愿者培训提供了基础的培训教材,并向志愿者申请人发放通用培训光盘,在明年通用培训结束前,将安排一次通用培训的笔试,通过者将获得自主学习的10个学时。

在面授培训课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积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经验,培养、锻炼志愿者队伍,为志愿者提供实践、学习和培训的平台,培训课程的设置别增加了公益实践的20学时,各类志愿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选择参与。主要通过参与北京市公益实践项目和参与大型国内外赛事志愿服务获得公益实践学时。*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在实践培训过程中,向志愿者申请人公布*区内的公益实践项目具体信息,让志愿者有选择的参与到公益实践项目活动中,号召和组织志愿者到社区、乡镇、敬老院、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等场所开展公益实践活动;结合我区举办的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好运北京”奥运会测试赛等大型国内外赛事志愿服务工作,为广大志愿者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志愿服务的本领和技能;在五一城市志愿服务周、十一城市志愿服务周和国际志愿者日城市志愿服务周期间,面向全体志愿者申请人进行招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城市志愿者骨干,并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客观的评估。

(三)整合资源,确保我区奥运志愿者申请人通用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本着低成本,高效率,高成果的原则,完善通用培训,在志愿者通用培训工作具体组织实施中,通过充分利用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推行以团区委、镇街道团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高校团组织连成一线的三级培训组织网络,三级组织网络目标一致,分工负责,通过这一网络将奥运志愿者培训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志愿者身边,既提高实际培训的效果,也加强了与志愿者的联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在培训基地建设方面,*区地域广阔,人员分散的特点决定了区县必须在全区县范围内对志愿者培训基地进行合理布局,既要满足志愿者培训的需要,也要考虑培训成本的节约。培训基地合理配置的目标是:每一个培训基地都应该能够有效覆盖应有范围,用最少的培训基地覆盖全区范围。8月份以来的通用培训,利用周末时间开设2讲,按*区地域划分,分别在南北的中国石油大学和北京农学院开展培训,方便各地域的志愿者就近参加学习和培训。

在师资培养方面,通过充分发掘*区的教育资源,选派一批对志愿事业有热情,具有一定培训经验和较高业务素质的人员参加骨干培训师研修班,通过他们不断培养新的师资力量,建立一支能够充分满足区县特点和需求的奥运培训工作的师资队伍。目前,邀请的培训教师涉及大学知名教授、奥运会培训专家、志愿者骨干和区内知名讲师。同时,在本地区尽快开展培训试点工作,不断提高这支队伍对志愿者培训工作的经验,以满足即将全面展开的奥运志愿者培训工作。

在通用培训通知过程中,*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采取短信群发和邮件通知的形式,确保培训时间地点和内容准确及时的告知每一名志愿者,保证了志愿者能够及时了解通用培训信息,按时完成通用培训课程。

(四)完善制度,保证我区奥运志愿者申请人通用培训扎实有效

在奥运志愿者通用培训开展过程中,志愿者的保留和激励是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留住志愿者,并使志愿者切实感受到自身收获,开展必要的实时激励表扬政策,并积极开展评选表彰优秀组织和优秀个人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在培训过程中,建立学时卡制度,为每一名志愿者提供培训学时认证,每一名志愿者在接受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后,都会得到相关的认证。学时卡保障了每一名志愿者培训过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志愿者只有保质保量的完成了通用培训的所有规定学时,才有资格参与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

重视思想沟通和精神交流,化解矛盾,把不和谐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的文明素养,提升首都城市文明形象。要不断丰富培训的精神内涵,重在提高文明素养。提高志愿者的团队意识、时刻准备服务的观念、灌输奥运精神,并使他们意识到通过投身奥运服务而承担的重要作用,保证我区奥运志愿者申请人通用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三、今后开展通用培训工作中的建议和展望

(一)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

从调研中了解到,*区奥运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工作还存在些许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走访调查和开展座谈讨论等方式反馈的意见看,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1、培训的任务越来越重。

*区是20*年北京奥运会铁人三项比赛的举办地,同时也是公路自行车比赛的途经赛道。这也大大增强了广大市民报名志愿者的积极度,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奥运志愿者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拥护和热情支持。截至20*年12月,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已达到1万余人,并且还在逐步增加。但由于场地、培训效果等诸多因素的考虑,每场培训讲座人数最多不会超过1000人。志愿者培训工作,意义之深远、责任之重大、任务之繁重,是以往的工作中不曾遇到的,仅仅依靠现有的力量还不够,还应该考虑充分利用民间社会团体,社区和基层团组织等培训组织网络,目标一致、分层管理、分工负责,通过这一网络将奥运志愿者培训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志愿者身边,既提高实际培训的效果,也加强了与志愿者的联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志愿者培训的内容上,培训面对的是众多社会志愿者,这部分人群人数众多、分布得非常分散,在年龄层次上跨度非常大,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工作、生活背景,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这些特点决定了志愿者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在培训形式上,单一的课堂教学已不能充分满足志愿者们的培训要求,需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媒介,尤其是要把现代化的网络手段作为加强通用培训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在*区网站上培训通知和培训材料,开放文本或音频、视频等培训课件下载,通过博客、论坛、电子邮件、短信平台以及即时通讯工具的运用提高培训效果。针对服务需求和志愿者素质的不足,做好培训工作。

3、加强师资力量和培训基地的建设。

在师资培养方面,通过充分发掘驻昌高校的教育资源,培训和选拔一批对志愿事业有热情,具有一定培训经验和较高业务素质的骨干教师,建立一支能够充分满足*区奥运志愿者培训工作的师资队伍。同时,在本地区尽快开展培训试点工作,不断提高这支队伍对志愿者培训工作的经验,以满足即将全面展开的奥运志愿者培训工作。在培训基地建设方面,区县地域广阔,人员分散的特点决定了区县必须在全区县范围内对志愿者培训基地进行合理布局,既要满足志愿者培训的需要,也要考虑培训成本的节约。培训基地合理配置的目标是:每一个培训基地都应该能够有效覆盖应有范围,用最少的培训基地覆盖全区范围。拓展申请人和社会公众参与日常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的渠道。

(二)进一步做好奥运通用培训工作的设想和措施

鉴于*区奥运会志愿者通用培训工作的复杂性和以往类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鉴于志愿者培训工作在整个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必须专题探讨预防和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积极措施,严格管理、很抓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机制建设。

建立起内部强有力的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健全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组建培训小组,专职管理,把*区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工作组织好、落实好。

2、加强沟通协作、相互支持配合。

*区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工作跨领域、跨部门,要确保工作的顺利衔接,按照总体部署有序推进,就要求统一领导指挥,统筹协调,联合*区各有关机关、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密切配合,高效合作。使涉及培训工作的师资、场所、设备、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精心周密组织、确保工作落实。

高度重视,精心准备,按照计划要求,做到统筹规划、统筹协调。有必要在奥运会志愿者培训的过程中强化以下重要理念。必须突出强调志愿者培训的必要性。必须强化*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在志愿者培训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发挥各个专业部门与广大基层组织的主动性。必须树立志愿者培训收支平衡的理念,保证志愿者培训费用使用的合理性。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离不开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和高水准的志愿服务,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奥运志愿者培训工作。为培训和选拔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志愿者,*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充分认识到奥运志愿者培训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安排部署,并专门成立奥运志愿者培训小组,组织专门人员研究目前特殊条件和环境下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效激发志愿者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推动*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志愿者个人工作展望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甘家口社区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人口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快速老龄化对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1]。一方面,跑步进入老龄社会的中国,养老需求呈几何倍数增长[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3],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总数1.79亿,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绝对数接近1.2亿。数以亿计的老年群体将产生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这对原有的养老服务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就业方式,家庭结构,养老观念的深刻变化[4]。当前,微型家庭和空巢家庭的不断增多,养老问题已经不是单个家庭能够承担的私事了,养老服务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将日益凸显,若不能重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在可预见的期限内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风险[5]。因此,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1 社区居家养老及其理论基础

如何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享晚年,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我国基本国情而言,如果光靠政府力量去开办养老院等机构进行养老,肯定力不从心,养老的社会化必须走"居家养老"之路。

目前学术界关于居家养老的定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从总体看来,其基本共识如下:居家养老模式基本以居住于老人自己家中为基本形式,以社区设立的养老服务网络作为联系手段,该定义用的是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民政部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6]中关于居家养老的模式总结。

居家养老,主要是指政府与社会力量以社区为依托,给予居于家中的老年人群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康复护理以及精神慰藉等各方面服务于一体的服务模式。这是对之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和更新,更是我国社区服务进一步发展,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居家养老"顾名思义就是建立"居家养老院",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为那些孤寡老人、特困老人,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服务。它主要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提供社会化服务,破解当今社会难题。

将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全面地推进,可以有效破解中国日益严重的养老压力,对于提高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生命与生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能够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敬老尊老的优良传统得到弘扬,是尊重老年人心理需求与情感追求的人性化模式;能够使家庭更加和谐、社区更加和谐、代际关系更加和谐,从而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建设;同时,该模式也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现代社会的就业渠道得到扩增,使社会经济得到增长,从而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

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7]:该理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进一步中国化的产物,它强调了社会福利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以及服务队伍专业化四种趋势,为居家养老于中国的发展之路提供一种具体的思路与举措。

社区照顾理论[8]:它是由社区非正式网络和正式社会服务机构在所属地所共同承担的给予有需求的老年人以照顾的服务方式。其中,非正式网络一般是由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以及街坊四邻等群体共同构成,正式社会服务机构则包括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机构。

从居家养老服务的角度上分析,杨宗传[9]把老年人群的基本需求大致分成四大类:医疗保障、经济保障、生活服务保障与心理保障。本人在此次研究社区老年人养老基本状况的过程中,正是参考杨宗传这种分类方法。

2 调查过程的说明-以北京市甘家口社区为样本

甘家口社区地处首都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城乡结合部,位于老城区旁,于2007年完成了"村改居"建设,本人根据研究需要,选取了该社区进行实地研究和调查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无结构访谈两种方式进行。至2014年年末,户籍人口65441人,其中超过60周岁的老人为15817人,占总人口的24.2%,60~69岁老人8971人,占老年人口数的56.7%,70~79岁人口4823人,占老年人口数的30.5%,80~89岁老人1657人,占老年人口数的10.5%,90~99岁老人364人,占老年人口数的2.3%,超过100周岁的老人为2人;占老年人口数的0.01%。在这之中,处于空巢独居状态和孤寡状态的老人总数为1431人,其中,超过80周岁的高龄老人为2023人。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老年人口正在呈现出一种基数不断增大、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命不断延长、空巢家庭持续增多的趋势,这一增长速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对老龄化社会的评定标准。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都不希望在年老之时离开自己所熟悉的家园,落叶归根的思想在中国更是根深蒂固,因此,在家门口养老必然是中国老人在晚年的愿望,社区居家养老这一服务模式故而应运而生。

本次调查内容不但涉及到老年人的性别、年龄与受教育程度等个体因素;还包括其经济状况、收支情况、居住状态以及婚姻情况等家庭与社会支持变量;而子女探望数量与质量、老年人主要的休闲娱乐习惯与方式、其最需要解决的服务类型以及其对居家养老这一模式的了解程度与对政府在老年人工作支撑上的满意度等行为变量也有必要探究;而老 年人的健康情况变量我们采用生活自理能力等进行表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10份,问卷有效比率为86.1%。样本的性别与年龄分布与北京市老年人的基本分布基本一致,调查数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见图1、图2。

3 社区居家养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调查研究的结论

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只是刚刚起步,各项服务职能还不十分完善[10-12],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3.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设施不够完善 甘家口社区是一个建于90年代的老社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社区不能提供专门的场地以满足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之需。在硬件设施中不能满足于老年人的各种需求。社区只能在原有基础上,利用原老年活动室,成立了兼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含有16张病床,以供老年人午间的休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功能的拓展。工作的机构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设施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老年服务设施设计不合理,适用性较差;②服务设施不够齐全,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③基础设施较差,配备也比较单一。

3.2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服务内容过于简单。现在看来,甘家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专职服务人员主要面向小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中招聘。这些人员虽然有较强的责任心,但针对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社区建有多支助老志愿者服务队伍,也因缺乏经验,不能充分、长效发挥助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社区专职、志愿者服务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②上述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③专业化的服务项目较少,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专业化服务难以开展。

3.3资金有限,后续服务受到制约。从目前的情况看,甘家口社区虽然依靠上级部门的投入,启动了居家养老工作,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展开了针对老年人具体需求的一系列服务措施,然而,由于管理资金的来源收到局限,而社区也无适当的经济来源给予居家养老服务站持续注入所需资金,这使部分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某些后续服务被制约。政府部门每月给予特困、高龄或低保这部分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所需的资金,促进了部分老年人困难的解决,然而,要使居家养老服务更加全面有效,这些资金却是远不能达到要求的。

3.4居家养老观念落后,服务力量薄弱。许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于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概念还不甚了解,对于这种十分符合老年人实际情况与需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了解还有待更进一步地深入。部分部门对于社区养老服务开展与加强的重要性、迫切性存在认识不足、观念落后的问题,也没有积极鼓励相关企业单位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之中。因社区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力量薄弱,缺乏服务的多样性,没有专业的服务企业加入,难以有效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对老人而言,他们住在自己社区里,置身熟悉环境,看到相识邻里,可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友情。所以,老人们大多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模式。对社会而言,这种居家养老模式可以将政府、社区和市场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是破解老龄化社会问题,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最好选择。因此,设立一套完整健全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对于中国社会养老问题的解决是相当重要的。

4 完善甘家口社区居家养老建设的建议

4.1加强社区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 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聊天室、心理咨询室的设施建设,使老年人有一个充分的心情宣泄、情感疏通之所。加强社区多功能活动室、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的功能,老年人每天都能开展舞蹈、歌咏、戏曲、乒乓等文体活动。根据调查,对于小区老年人关注的健康状况,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积极开展保健康复、常见病预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知识讲座。

4.2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本社区现有2名专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全部从小区的下岗失业人员中招聘,熟悉辖区内的老年人情况,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社区仍需加强对专职服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成立一支专业且敬业的养老服务队伍,以满足老人的多种形式的需求。与此同时,鼓励社会各阶层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事业之中来,并不断对志愿者的意愿、服务特长和其希望提供的服务等相关信息的登记进行完善,以便于对志愿者进行汇总分类,以拓展邻里互助式的志愿者服务形式,从而使志愿者能够尽其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专业与特长,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专业人员与志愿者服务人员互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能够从不同的侧重点上提供给老年人各种类型的服务,并使其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4.3拓宽资金来源路径,增强购买服务的群众意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提高对养老事业的关注度,激发社会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包括居民个人给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捐资、捐物或者提供无偿。政府应加强投入社区养老所需的资金,便于更多的老人享受到政府购买与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主张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人自费购买层次比较高的服务,以促进政府购买服务的实现,并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4.4改变居家养老观念,促进养老事业的市场化运作。加强宣传新型居家养老这一模式,使得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能够转换思维,改变养老的理念。企业亦可以加强对"夕阳红"这个日益健壮的经济产业的关注,多渠道拓展老年人服务领域,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各类服务需求,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晓静,汪连新. 社区养老文化建设:意义、现状及路径探析[J].理论界,2013,(4):75-77.

[2]柳博会.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举措[J].城市开发,2014,(7):76-78.

[3]王翻,武国荣. 我国社区养老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3,(13):38-39.

[4]李学斌. 西方社区养老服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观察,2013,(4):62-71.

[5]田逸娇. 英、美、日三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及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2013,(1):51-53.

[6]王莉莉,杨晓奇,董彭滔.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3):29-36.

[7]雷玉明,曹博,李静.公共服务型政府视野中城市社区养老合作共治模式-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13-118.

[8]王盛,白雨辰.关于发展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J].科学发展,2014(3):101-112.

[9]张晴心.国内社区养老研究综述及其展望 [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163-164,174.

[10]李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11,(2):129-132.

[11]张龙龙,李猛. 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分析-以海淀区羊坊店街道有色金属设计院社区为例[J].法制与经济,2011,(6):127-128.

志愿者个人工作展望范文第6篇

“我所接触到的蒙古国的孩子们都非常活泼开朗,对动手学的事物都有着极高的热情。”来自辅仁大学企管系一年级的林钰尧说,“虽然在游览的时候会看到一堆堆的垃圾,资源回收概念欠缺,甚至有发生团员被劫的事件,但这些现象让我们思考,还有什么是让我们这些志工去研究,期待下一次提供更佳化的服务行动。并且我们也认识到我们身处的环境是如此的舒适方便,但是彼此间的感情却越加疏远,这也是回台湾之后让人反思的地方。”

类似于这样的义工社团,在台湾大学中并不少见。以台湾辅仁大学为例,服务学习中心在印度加尔各答、塔霸,印度尼西亚、蒙古国、菲律宾等地设立多个服务据点,每年都会有新老团员前去志愿服务。文化交流营的培育课程规划非常丰富,分为青年领袖培训营、帅儿感觉统合营、小学体能活动营、中学生活应用营,除此之外还有计算机教材的制作及建立蒙方的友谊数据库。以开展营队活动的方式,服务孤儿院,依年龄层分中、小、幼年龄层来设计不同课程,还有马铃薯发电、宝特瓶风车等极具绿色意识的劳作学习。通过这些志愿活动,让这些学生义工建立世界公民义务的价值观及国际社会人文胸怀的使命感。这也是台湾志工活动的一个小小缩影。

《志愿服务法》的诞生

台湾地区的志工过去都是以个人的热情和时间来提供各种的社会服务,由于志工是出于自愿而且是非职业的工作,因此缺乏协调及整合,不仅浪费人力,更造成服务质量的水平不一。尤其在“9・21”大地震后,数以万计的志工投入灾区从事救援工作,可是因为缺乏组织和训练,使得志工的服务未能有效发挥力量,影响救灾的时效。

为了有效推动志愿服务,台湾于1991年通过了《志愿服务法》,将志工的运用以法律规范,要求各志工运用单位要对志工进行基础训练,以提升志工的素质,并将受训过的志工加以组织化。同时《志愿服务法》也规定了志工的权利和义务。台湾“内政部”配合《志愿服务法》的颁行,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有效地发挥了民众的服务意愿与功效。据统计,2010年台湾地区有15059个志工团队,总数达723414人,志愿服务总量超过5900万小时,1.6亿人次。以台湾地区2300万总人口衡量,岛内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之高不言而喻。

台湾的志愿服务工作种类大致分为五类。社会福利类,包括身心障碍福利服务、老人福利服务、妇女福利服务、儿童及青少年服务、家庭及社区福利服务等;文化教育类,包括文化活动志工、古迹导览志工、小区文史工作室志工、教育辅导志工、图书馆志工、大专院校志愿服务队等;警务类,包括义警、义消、义交等;环保类,包括生态保护志工以及道路认养、公园认养、资源回收等志工;以及依民间团体不同性质招募的各类志工和各行各业开展的义务服务等。项目繁多,无所不包。

志愿服务与社会福利相辅相成

当前台湾地区志愿服务工作方兴未艾。宗教界有慈济志工、“观音线”、基督教之“宇宙光”、得胜者志工、天主教之青心;学校有社会服务性社团、“义工妈妈”;“行政”性质单位有“家庭教育中心辅导志工”、“环保志工”、“荣誉观护人”、“祥和计划义工”;国际性社团有扶轮社、狮子会、青商会皆有社会服务性宗旨;民间团体更不胜枚举。服务的对象由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到残障者、辅导服务、医疗服务、法律服务、婚姻协助等涵盖了各类型的社会服务及救助。这一切形成了“人人可服务,处处可服务,事事可服务,时时可服务”的良好氛围。

志愿服务组织多元化、专业化

台湾地区各志愿服务组织,更倾向组织化,如“张老师”机构,历年来推展出各类型的义务“张老师”。如咨商晤谈“张老师”、心理卫生教育推广“张老师”、青少年挑战营(幼狮)“张老师”、心理测验班“张老师”、员工协助项目(EAPS)“张老师”、训练员如团体领导者“张老师”及过去之“街头”张老师及“工厂”张老师。组织日益庞大,服务型态亦日趋多元。但志愿服务组织也面临着其服务市场的区隔及分工,体会到如果什么都做,什么都可能做不好,因此台湾未来志愿服务组织也面临统整及合理分工的抉择。

志愿服务组织经营管理也日渐受到重视,未来志工组织的管理与经营日趋专业化。尤其在近年来各助人专业的推动下,社工师制度已经法定通过施行,临床心理师法、咨商心理师法也正积极推动,未来部分助人工作,有关志工工作的内容更受规范,志工组织的督导势必专业化。

志愿服务观念推广于各年龄、各阶层

台湾地区之志工服务已逐渐遍及各年龄层,年长如“女青年会之长青关怀专线”,年轻如“国高中之服务性社团”;分布阶层广泛,高教育程度知识分子、大老板、演艺人员、学生以至一般民众,如家庭主妇皆全民参与。近年来许多学校推动劳动服务教育或服务学习,如东海大学、台湾大学、朝阳科技大学。许多学校的推甄入学,将服务学习的成果列入甄选参考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多年来积极推动基层文化服务队、社会服务队、山地服务队,尤其宗教界深入基层,感动人心。

小区意识增长,社会服务性基金会逐渐增多

台湾的小区有其独特性,尤其各地区的文史工作室逐渐兴起,大楼小区、小区巡守队、小区大学逐渐兴起,“小区居民服务小区”观念逐渐为小区民众所接受。

包括以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关心罕见疾病者的就医权益的“罕见疾病基金会”、关心青少年及全民心理困境及成长的“‘张老师’基金会”、关环生命的“周大观基金会”等,各类型的基金会逐渐增加,结合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志工共同关心社会。

此外,像世界展望会的“饥饿三十”,南亚地震的救难队,连加恩到非洲的服务等,台湾的志愿服务正逐渐迈向国际化。

志愿者个人工作展望范文第7篇

为了更好地完成院团委、校学生会交给我们的任务,全面做好各项活动的通讯报道工作、完善部内的工作责任制,提高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部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部内设置与分工

1、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二名、委员五名;

2、部长职责:对内进行统筹管理、分配工作;对外与学生会其他部门和校报、学工通讯等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定期向学生会主席团以及院团委做工作汇报;

3、副部长职责:协助部长进行工作,二位副部长实行部门责任制度,各负责学生会三个部门的日常活动报道,并协调委员们之间的关系;

4、委员招收:每学期初,在学生会的统一安排下进行通讯部委员招收,为学生会及我部注入新鲜的血液,扩大梯队优势。我部经仔细协商,特制定委员招新详细计划如下:

(1)我部招新严格实行差额淘汰制;

(2)第一轮初试保留8名同学进入下一轮复试,由复试最终选拔出5名新成员;

(3)我部将由分管主席、部长、两名副部长参加招新,对所有环节进行严格审核`,坚持对每一位同学负责的原则,尽心尽力;

(4)成员要求

a.具有扎实的文字写作能力和较强的新闻敏感度;

b.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上进心;

c.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5、委员平时的工作应服从部长、副部长的管理和安排,积极有效地完成所负责的工作;遇到问题应主动与部长、副部长沟通交流,并妥善处理好内部同事之间的关系,以集体利益为重。

二、部内管理制度

1、例会制度:为保证信息来源的畅通和快捷以及部员之间的定期交流,我部决定每周周末举行一次部内例会。本部人员必须参加每次的例会,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为部门工作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良好的建议,部员之间更应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

2、教育培训制度:本部在新成员加入之初邀请新闻专业有经验的同学进行二至三次授课,授课内容包括通讯稿的基本格式等;在新部员参加工作实践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3、奖惩制度:每学期初新部员应上交“个人工作承诺”、“个人技能发展计划”,文章中应详细陈述在本学期内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和高度。在每学期末,将根据每位部员的实际表现、结合他们所定下的目标,为每位部员进行考核。

三、对于院学生会其他部门的活动给予积极的配合和全面跟踪报道。(整年度)

我部实行“部门责任制”,副部长许成勇负责文艺部、学习部、体育部活动的通讯报道;副部长程岑负责生活部、女生部、部的通讯报道工作。我部坚持“分工到人、责任明确”的原则。报道稿件一式三份,一份交与活动开展部门,一份我部存档,一份投向校报、广播台等机构。

四、运动会的通讯报道工作(11月1至3号)

每年的运动会都是一年中的大事,在运动会上能否出色地为我院进行宣传与报道,关系到我院的精神风貌与声誉。对此,我部作如下计划:

1、在运动会前一个星期,公开招募运动会通讯报道志愿者,成立运动会通讯报道小组。

志愿者要求如下:

(1)对运动会通讯稿有大致了解;

(2)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3)工作热情、责任感强;

2、运动会通讯报道小组成员培训

3、与体育部、信息部保持密切联系

(1)与信息部联系:

a.严格遵循信息部提供的运动会人员名单进行报道,不弄虚作假;

b.及时将我院健儿的运动成绩反馈给信息部,为我院网站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

(2).与体育部协调通讯组成员场地、座位等问题。

4、现场报道

我部坚持1名运动员由6名通讯员负责的原则:

(1) 3名通讯员对该名运动员进行通讯稿文字报道,分为该名运动员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三个阶段;

(2) 1名通讯员跟随该运动员到比赛场地(如负责短跑、长跑运动员的通讯员到跑道终点线等候),将该运动员的比赛结果迅速反馈给进行通讯稿文字报道的通讯员;

(3) 其余2名通讯员专门负责送稿,快速往返于报道场地和广播台之间。

5、赛后报道

我部将派出若干名小记者,对运动会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们进行人物专访,做出“经管运动健儿特辑”,大展经管学子风采。

五、加强对我院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举措以及优秀党员、优秀教职工、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标兵等先进事迹报道。(11月上旬)

六、全面采访报道我院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动态和经验,如学科建设与调整、教学教育改革、学分制实施与推进等。(11月下旬)

我部特别成立院刊组,与学习部、信息部合作,全面主持院刊的编辑与发行,进行有关文章的编辑与整理工作,具体操作如下:

1、学习部联系各级各系的辅导员,确定班级负责人,由他们向班内同学组织征稿,征稿内容待定;

2、学习部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同学们积极投稿,如稿件一旦被采用就支付一定的稿费,以此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我部院刊组成员将根据院刊各版块的不同要求对来稿进行筛选和审核,以保证文章的质量。

4、加强与信息部的联系,配合信息部进行文字排版工作。

回想去年,通讯部作为一个小组设于宣传部下,由于多种原因并未真正发挥多少作用;展望今后,通讯部必将在院团委、院学生会的英明领导、在密切与其他部门配合下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承诺:

志愿者个人工作展望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社交网络; QQ群; 爱婴论坛; 孕期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转变和健康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特别是优生、优育,渴望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1]。在目前有线和无线网络迅猛发展的影响下,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借助我国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的网络技术,经社交网络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因此,笔者所在医院产科尝试通过社交网络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待产期指导、哺乳期传授等指导工作,更好地为本地区的孕产妇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

1 社交网络平台

互联网从最初的收发电子邮件,到后来的BBS,再到现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网络应用软件百花齐放,最终形成“社交网络”,也就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搭建社交应用平台。通过互联网这一载体,把有共同目标的民众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虚拟团体。

1.1 定义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社交网络含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2]。

1.2 主要表现形式及特点 国外著名的社交网络产品有Facebook、You Tube、Digg、Mini-feed、Twitter。在国内有特色的产品有QQ群、新浪微博、腾讯朋友、人人网等。据最新的《国内SNS用户特性研究报告(2009)》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主要SNS网站的用户经过最近一年的快速增长,已经发展成主流应用。SNS在国内发展呈现“全民渗透”的特点,女性活动用户较去年增长明显,其中21~25岁用户是国内SNS活动用户最集中的群体,总体接近六成[3]。这个年龄层次的用户,恰好也是医院孕期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群体,为孕期健康教育开展网络平台提供了群众基础。

2 笔者所在医院社交网络在孕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为了给予孕产妇更人性化、更便捷的综合服务,在科室领导的支持下,孕期健康教育中心从2009年7月开始创建腾讯QQ群,共管理5个超级群,拥有1800多名会员。为了拓展健康教育范围、提供更多服务内容,从2010年7月开始筹建《番禺爱婴网-谈儿说女》论坛,当前注册会员800多人,发贴 8000多条。

2.1 QQ群的应用情况 QQ群的最主要特色是使用方便,能实现即时通讯,利用聊天方式实现彼此之间的交流。参与孕期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孕产妇及家属。学员参加孕期健康教育课程的时候,会被告知群号,让其通过审核后成为群会员。群管理员由孕期健康教育中心老师、产科护士、助产士以及会员的志愿者担任。会员对于感兴趣的孕期知识与育儿话题可以在群里通过聊天方式发表,信息传播速度相当快,高峰时段一分钟发言甚至超过50条。

2.2 爱婴论坛的应用情况 论坛栏目设置了9个专题:医院资讯、讲座活动、群友聚会、宝宝相册、生育知识、孕产问答、产房直播、育儿话题、母婴用品。网站管理员由孕期健康教育中心老师、产科护士、助产士和论坛志愿者担任。产科护士版主负责每周更换新内容,把上课通知、孕产知识、多媒体教学视频在网上。同时,对于网上的提问,安排专业产科护士和助产士回答,碰到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时,请教专科医生及时解决。论坛版主保证网上健康宣教的活跃性,适当组织投票、讨论等互动节目。网站技术人员负责监督网站运维状况,及时处理广告及不健康内容,定期管理域名和空间状况,统计访问人数等,保障服务器正常运行。

3 社交网络在孕期健康教育中的效果分析

3.1 社交网络应用的特殊性 社交网络作为医院开展孕产妇健康教育工作的补充,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特殊性。(1)能保护患者私隐。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患者不必担心个人身份的暴露,使个人隐私得到充分保护,尤其是一些敏感性的问题,如产后性生活及生殖与避孕问题,这些课题往往在现实的讲座中无法深入讨论。(2)突破时空限制。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上班时间长,有些学员甚至抽不出时间来医院参加健康讲座。利用社交网络,能够通过论坛上的资料和视频自学,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与专业医务人员和其他学员分享心得[2]。(3)信息传播速度快。学员在QQ群和论坛上的求助信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其他有经验的妈妈和专业医生、护士的回复,使问题能够及时解决。(4)节约资源。医院可节省开支,减少书面通知和电话预约的次数[1]。

3.2 社交网络对孕期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 社交网络建设是医院和孕产妇双赢的项目。正确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可使医务人员和孕产妇及家属达到最大限度的互动和沟通,并能提高孕产妇对分娩的理解程度,让准爸爸准妈妈们了解孕产期的各种生理变化和可能出现的病理改变,提高自我监护的能力,使孕妇安全渡过孕产期,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和新生儿护理,养育聪明健康的宝宝,有效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3-4]。经过一段时间的普及教育,本区孕产妇及家属对医院提供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甚至有其他地区的孕产妇申请加入。

3.3 利用社交网络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与展望 通过社交网络程序进行公益性健康教育,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需要有专人进行普及推广。最近智能手机的大发展和不断普及,为孕期健康教育的宣传提供难得的机遇。如何提供更全面的普及教育,是下一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网络孕期健康教育,领略无形的价值,设专人专职管理,设定回答相似问题的模块,减少庞大的工作量,随时了解信息动态,控制不良信息传播,杜绝负面影响[1]。

参考文献

[1] 吴秀娥,邱彩凤.网络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学报,2007,12(14):76-77.

[2] 王方刃,洪凡.利用Internet 资源开展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2001,2(14):75.

[3] 范植容,陈红宇,丁永艳,等.孕妇学校规范性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与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6,13(1):64-66.

[4] 顾丽娟.开展孕妇学校的体会[J].当代医学,2009,1(15):27.

志愿者个人工作展望范文第9篇

下面,我受局长室的委托,就年度工作情况向考核组的领导和全局同志作一汇报。

一、全力以赴,阶段性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非典防治工作作用突出

围绕“一手抓防非、一手抓稳定”,切实做到了非典防治和推进民政工作两不误。我们在严密做好本系统预防控制的同时,加强了对社区防非救助工作的指导,筑起牢固防线,社区在防非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两份告知书、四方约束力”工作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以出色的成绩经受住非典的严峻考验,得到了全社会和居民群众更广泛的认同。在预防“非典”期间,我们还按照抗灾救灾程序,加大了对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力度,广泛开展了社会捐赠捐助,把在“非典”期间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予以救助,较好地履行了民政职能。

(二)抗洪救灾工作扎实有效

今年入夏以来,我区遭受大面积洪涝灾害,受淹面积大,房屋受损倒塌多,抗洪救灾又成为今年我区民政工作的一项突击性内容。灾情发生后,我局及时启动防汛救灾应急方案,快速反应,沉着应对。建立了24小时汛期救灾值班制度,灾情核查日报制度,认真做好灾情核查和上报工作。灾情发生当天,局长室即组织几个调查组分赴各乡镇、街道、社区、村组,深入受灾群众家中调查了解灾情。灾情稳定后,又全面展开灾后救助工作,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民政部门上报我区受灾情况,申请专项救灾经费,另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组织开展抗洪救灾社会募捐活动,累计投入各类救灾资金36万元,用于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和灾后建房工作。全区完成首批救灾建房52户,确保了受灾群众在入冬前安全入住,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创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活动深入开展

今年,通过创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活动,全区社区建设工作得到了整体推进和提升。在创建工作中,我们以抓社区硬件设施改造为突破口,提升社区形象,列入今年改造计划的17个社区,在我局积极指导和协调下,各街道、社区通过财政支持、社会赞助、社区自筹、内部调剂等途径筹集资金350万元,用于社区硬件设施的改造,目前已全部完成。全区已累计有31个社区居委会办公活动用房超过160m2,达到省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标准,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70%的任务。与硬件设施相配套,社区软件台帐资料也按统一标准进行整理完善,获得省社区建设示范区检查验收组的充分肯定。社区服务进一步拓展,今年元月,成立了区社区服务中心,开通了社区服务求助热线,接受求助2800人次,通过求助热线这一信息平台,实现了社区服务项目区、街、社区三级纵向和社会单位横向联网,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社区志愿者服务蓬勃开展,登记注册人数已达1000多人,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壮大。区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被授予“省十大先进志愿者服务集体”称号,最近又被评为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社区社会化服务平台作用逐步显现,社会服务、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在社区得到有效开展。我区的社区残疾人工作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并顺利通过了省“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的验收。通过努力,我区被评为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区,东关、汶河街道和家社区被评为省级示范街道和社区。荷花池社区居委会主任伏正予同志荣获了“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称号,我本人也荣获“省社区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四)草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

农村草危房改造是今年省、市政府交办的为农村农民所办的八件实事之一,也是一项全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任务紧迫,责任重大。局领导一班人对这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班子,制定工作计划,逐层分解,落实到户,精心组织实施。做到严把“三关”,一是把好核查建档关。对全区草危房贫困户调查摸底,反复核查,对列入改造计划的45户实行一户一档,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把好资金落实关。对市、区二级政府拨出的每户4000元专款,我们积极争取筹集到位并及时下拨。组织全区机关部门和45户草危房贫困户结对帮扶,加强了建房过程中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三是把好督查验收关。对改造过程中建房质量、建房进度进行跟踪督查,局领导班子和分管科室负责人经常深入到户,现场研究解决建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矛盾,对建成房屋按照省政府文件精神进行逐户逐项检查验收。我区的草危房改造工程于10月份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五)招商引资任务圆满完成

招商引资工作是今年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全区工作的重点,全局上下在加速广陵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既为全区经济发展作贡献,又积极探索民政福利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在招商引资上,举全局之力,贯穿于全年工作的始终。制定全年招商引资计划,逐层分解,落实到人;加强与乡镇和街道的合作,充分利用其资源包装老年公寓和公益性公墓项目,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了领导班子挂钩承包。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合同利用外资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万美元,引进民资1378.75万元,均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指标任务,并为明年招商引资工作积累了经验,积蓄了后劲。

二、尽责思为,整体民政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我们按照年初的部署,狠抓政府重点工作和我局向社会公布的16项重点项目的落实,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民政工作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一)以城乡低保为核心,社会救助能力有效加强

城市低保扎实开展。认真落实“按实际收入计算家庭收入”的政策,全面核查全区城镇困难群众生活状况,把符合条件的贫困居民特别是下岗、失业职工及时纳入了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有力地配合了市、区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落实了与低保相配套的大病救助、子女入学、廉租(住)房、有线电视减免等配套政策,进一步发挥社会综合救助作用;加强了基层低保队伍建设,引入微机化管理,低保工作的重心逐步由应保尽保的基础工作转向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的动态管理轨道。全区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共1875户3940人,人均补差77元/月,最低生活保障兜底网的作用日益加强,确保了社会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起到了社会稳定剂的作用。

农村低保力度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事,也是今年市政府提出的农村八件实事之一,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及时提出了调整农村低保资金筹集分担比例,并确保资金按时到位,目前全区已纳入农村低保共246人,人均保障标准1200元/年。我们还组织对全区农村贫困家庭进行了摸底排查,为明年农村低保的扩面和应保尽保打下基础。

(二)以“安心工程”实施为契机,优抚安置改革稳步推进

在全区全面实施了以“三项关爱制度”、“四化保障要求”、“五项安慰措施”为核心的重点优抚对象“安心工程”,加大改革力度,努力为广大优抚对象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各项优抚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在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上有了新突破,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健康档案,实行了“三优、四免、八减半”等优惠政策,通过四个一点(医院减免、单位挂包、乡镇补助、村组补贴)相结合,在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投资设置了“优抚门诊”,为全区符合条件的106名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医院医疗保险手续,人均投保200元,共计投入21200元,使重点优抚对象治病有了初步保障。

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积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全面推行了安置就业、培训扶持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今年全区接受退伍士兵169人,需安置退役士兵118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双向选择、分档安置”的原则,目前已安置45人、自谋职业70人。退役士兵家属优待金、待安置期间生活费以及自谋职业经济补偿金已筹集发放到位,较好地完成今年安置任务。

(三)以依法行政为目标,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全面提升

民间组织管理有序发展。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工作方针,在民间组织管理发展上,举管理之旗,扬服务之帆,依法行政,热情服务,强化监督,积极培育和鼓励发展社区公益性、服务性中介组织,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今年新办社团4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2个,民间组织管理发展迅速。

殡葬管理继续加强。以优化城市招商引资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平坟还田力度,依法治理乱埋乱葬,积极协助产业园协调湾头、汤汪的村组、村民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迁坟,深入基层,调解矛盾,确保了产业园招商引资的需要,我局积极扶持兴办的汤汪乡公益性公墓在平坟还田工作和产业园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婚姻登记不断创优。全面贯彻落实10月1日实行的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发挥集中登记早、管理规范的优势,以深化行风建设为抓手,严格把关,高效服务,今年全区婚姻登记率和登记合格率均达100%,未发生一例违法登记和违纪违规现象,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已连续多年保持“文明单位”称号。

(四)以实施“星光计划”项目为切入点,老龄工作扎实推进

老龄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区老龄办从切实履行部门职能入手,加大综合协调力度,充分发挥区老工委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健全街道、乡镇老龄工作组织网络,建立专兼职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老龄工作队伍,把老龄工作摆上位置,初步形成上下畅通的工作机制。按照老龄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在社区的要求,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星光计划”,打造社区为老服务平台。今年是“星光计划”三年规划实施的第二年,项目进展情况良好,第一批以社区老年活动室改造为重点的15个项目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第二批以乡镇敬老院改造为重点的7个项目经多方筹措资金,也已全部到位。星光计划项目的实施,有力地缓和了我区老年服务设施滞后于日益增长的老年生活需求的矛盾。以“星光计划”为依托,把“六个老有”推进到社区,贴实老年群体生活,已成为我区老龄工作的鲜明特色。

(五)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我们以“机关作风建设满意单位”为新的起点,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存在问题,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开拓创新、工作方法和制度建设上力求新的突破,进一步锤炼作风,努力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的民政工作队伍。一是开拓创新上求突破。勇于争先,大胆实践。以做好“三个服务”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学习型机关建设,营造学习氛围,倡导争先意识,学习工作良性互动,增强了本领,适应了形势,应对了挑战。

二是工作方法上求突破。抓住重点,突破关键。集中精力抓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密切关注、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贴得最近的民政工作,如社区建设、城市低保、灾害救助、抚恤优待、民间组织管理等,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发现问题,勤于钻研思考,勇于解决困难,今年我们先后召开了行风监督员评议会议,邀请举办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基层干部、低保、优抚对象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民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帮助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

三是制度建设上求突破。强化管理,注重实效。根据工作中新的要求,及时修订、补充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今年又着力推行了首问负责制度,挂牌上岗制度,民政科长例会制度,督查督办制度,考评考核制度,形成较为完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把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做到了管理有力、考评有据,保证了全年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以身作则,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干工作更是如此。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和局领导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才能在实践中锤炼出一种昂扬奋发、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才能培养和塑造出一支廉洁奉公、不断进取的民政干部队伍,才能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圆满完成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重任,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抓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首先要从抓班子自身建设做起,在班子建设上,我们倡导和树立了四种意识:

一是树立表率意识。从我做起,从班子每个成员做起,在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上勇当全局的排头兵,局领导一班人在各项工作中都能够做到谋划在先、实践在前,知民情、解民意、谋民利。如在今年夏季洪灾期间,局领导班子成员能身先士卒,不怕吃苦,带头在齐腰深的水中访贫问苦,调查研究,核实灾情,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又如今年创建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抓硬件改造工作中,为了抓质量、抓进度、促效果,局长室同志与区领导一道,冒着炎夏的酷暑,骑自行车走遍了全区40多个社区搞调查研究,不但促进了社区建设工作,而且极好的树立了党和政府在社区、群众中的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

二是树立廉洁意识。我们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贯彻执行党员干部从政准则,重点放在“五个不准”、“五个严禁”、“四个严格控制”、“四个坚决制止”等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落实和执行上,坚持教育为先,从思想上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增强抵制腐败思想侵蚀的抗体;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接待、行政收费、民政经费审计管理,如接待上实行了“对等对口、从俭从简、预报预批”制度,婚姻登记、社团、收养等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针对民政经费门类多、政策性强的特点,加强对乡镇、街道民政经费审计检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在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大额资金使用、干部人事任免等方面,集体研究,民主决策,有效地预防了腐败的滋生。严格责任查究,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全局年度工作目标,实行一岗双责,班子成员既对本人及分管范围内的民政工作实绩负责,又对廉政勤政情况负责,年终目标考核,既述职又述廉,局中层一级干部考核参照此执行,正常开展党内民主生活,对工作和作风上暴露出的一些不好的苗头,及时敲打,防微杜渐,做到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服务性、群体性都很强的工作,工作难度大,群众期望值高,找关系托人办事的也多,局长室针对这项工作的特殊性,专门召开会议,约法三章,明确纪律,要求安置工作做到“三公”,因此,今年的安置没有出现一起违规违纪现象,也未出现一起因违规安置引起的上访事件。自律带动了他律,今年全局无一起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三是树立有为意识。领导一班人分工明确,绩效挂钩,做到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在各自分管的工作中能够做到善于谋事、勤于实践,靠前指挥到一线,解决问题在基层。如在今年为农村贫困群众解决草危房改造工作中,局领导多次冒着酷暑,调查研究,核实情况,深入到农民家中,了解草危房改造的进度和建房质量,确保党和政府为民办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班子成员的身体力行,在全局兴起一股调查研究的好风气,今年社区建设、救灾救济、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取得富有建设性的成果。特别是关于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市委、市政府解决的建议和办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四是树立大局意识。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局长室一班人做到分工不分家,全局一盘棋,相互补台,共谋发展,重大问题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突击性工作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打好歼灭战,体现了良好精神风貌。在做好本系统业务工作的同时,能够顾全大局,按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支持做好全区工作,如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接待上级来我区开展的各项调研和视察工作;抽调人员帮助人大、政协、政府做好选举、整理档案、抗击非典、抗洪救灾、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等工作,并得到相关部门的好评。班子自身建设的加强,聚变成推进民政工作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局上下都能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工作中,成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根本所在。

岁末回首,一年来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和局领导一班人能够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精诚团结,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全局各部门科室的共同努力,在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民政科同志的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今年,我局被省民政厅授予“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老龄工作被省老龄委授予“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残疾人工作被评为市残联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获得全国第六届残运会扬州赛区“爱心民心单位”;抗洪救灾、档案管理等工作受到了区政府的表彰。此外,还有一批同志因工作出色,受到省、市、区有关单位的表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离不开全局同志的辛勤努力。

我们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工作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这就需要我们一是要注重学习,认真学习领会好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二是要注重适应,不断适应新形势,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三是要注重为民,把“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作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四是要注重作用,进一步发挥民政工作的稳定作用,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志愿者个人工作展望范文第10篇

近年来,直销企业的公益慈善项目逐渐走向多元化,从关注留守儿童到关爱弱势老人、从助学助教到帮助女性创业、从万人献血到万人健身活动,我们看到了直销企业越来越具创意性的自主品牌慈善项目,同时也看到了它们的大爱情怀,扶困济弱,帮贫救危,它们在以独特而出彩的方式,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完美:母亲水窖

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覆盖的大部分地区,由于自然和历史人为的原因,这里极度缺水,以致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当地农民生活艰难、生产力低下、教育落后、妇女的疾病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妇女们承担着数倍于正常环境下妇女肩负的生活重任。

为了帮助那里的人们,特别是妇女可以迅速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完美公司在五周年续写活动中捐款70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帮助全国妇联向社会筹款,旨在帮助妇联做宣传筹款,呼吁广大爱心人士及企业真正了解西部缺水地区的恶劣环境,促使更多的人共同参与,西部人们也才能真正摆脱缺水的威胁,摆脱贫困。

作为第一家向母亲水窖进行捐助的企业,自2000年以来,完美公司秉承“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经营理念,与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携手推动“母亲水窖工程”不断发展的同时,更为该项目捐款2000余万元,帮助甘肃、宁夏、陕西、新疆、、内蒙等6个省区、26个县共计30666人解决了饮水困难。

安利:春苗厨房

“春苗营养计划”是由安利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关工委于2011年联合发起的大型公益行动,旨在通过为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援建营养厨房,改善当地儿童营养状况。2013年至今,由中国关工委、安利公益基金会联合打造的春苗营养厨房公益项目投入1000多万元在陕西省农村学校建设了273所“春苗营养厨房”。

据了解,3年来安利公益基金会投资9000余万元,在全国13个省(区、市)的106个县建成“春苗营养厨房”1700余个并全部投入使用,培训了超过2000名厨房管理员,整体受益儿童近百万。2012年,该项目曾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

此外,为了保障“春苗营养计划”的成效,安利公益基金会建立了项目四级监督体系,其中,志愿者督导是项目特有的监督方式,通过组建了一支400余人的志愿者督导队,每年对每所厨房进行两次督导检查,保障每所厨房可以持续服务当地学校的学生。

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

玫琳凯中国与中国妇基会联合创办了长期合作项目――“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通过提供小额无息贷款的方式帮助下岗女工和贫困妇女创办个体企业,实现脱贫。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设立于2001年,至今已累计为全国20个省份、6.5万余名下岗女工和贫困妇女提供帮助,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

通过十几年的运作实施,“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充分发挥了无息贷款循环使用的优势,实现了对贫困妇女的赋权,使她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在加快贫困地区妇女思想转变,提高妇女家庭、社会地位,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贫困地区产业化进程及提升玫琳凯公司和产品品牌知名度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10周年回顾与展望”活动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了对“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的评估意见。评估意见对“玫琳凯女性创业基金”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生:关爱先心病儿童

2010年,以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社会公益为己任的三生(中国)公司就开始了先心病儿童救助公益行动,经中华慈善总会批准设立了三生爱心‘1+1’基金。当年11月28日,在三生公司的2009-2010年度大会上,“三生爱心‘1+1’基金” 正式成立,三生公司为基金捐赠首笔资金150万元,并承诺以后每年向该基金捐赠100万元,以救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同时携手中华慈善总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符合条件的地区和公益形式合作开展“三生爱心‘1+1’基金”公益项目。

“三生爱心‘1+1’基金”公益项目相继走进了浙江、江苏、、新疆、湖南、北京、广州等省、市,开展了大型筛查义诊、免费救助、回访和心理辅导等活动,并号召和带动更多人的关注和帮助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用持续的行动为患儿家庭点亮希望。截至目前,在三生的帮助下全国总计有二百多个孩子重获了健康、重燃起生命的希望。

无限极:世界行走日活动

无限极世界行走日活动由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作为独家合作伙伴,由国际健身与大众体育协会发起、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主要是为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传递健康与关爱的大型全民健身活动。旨在让全民都能在活动当中感受并了解科学健身的重要性,体验到行走带来的健康益处。

自2010年第一届行走活动启动以来,“无限极世界行走日”活动在中国连续举办了5年,活动逐年壮大。从最初2010年的6个城市“每天行走多一步”倡导健康行走,到2011年的12个城市“每天行走6000步”普及科学行走方法,再到今年扩展到20个城市,用“传递健康传递爱”号召身边的人一起行走,活动不断升温。世界行走日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飞速增长,除了无限极不断丰富每一年的活动内容、不遗余力的推动外,也说明行走这一健身方式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

“每天行走多一步,健康人生无限极”的口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响应,正如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发言人杨国晋先生表示:“行走活动收获的不仅仅是健康和喜悦,更是一种生命体验。行走,应该成为现代都市人最容易实践的健身养生习惯,希望大家继续走起来,迎接幸福健康的新生活。”

康宝莱:天使听见爱

慈善与公益是康宝莱成立30多年来贯彻始终的传统。康宝莱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持公司创始人马克・休斯的慈善公益理想,始终致力于公益事业,积极回馈社会。“天使听见爱”是康宝莱(中国)在2009年发起的旨在全国范围内帮助贫困聋儿恢复听力的慈善项目。

从捐助各地的聋哑学校,到帮助手术后的聋儿进行修复训练,康宝莱一直努力将公益变得更踏实、更深入。“康宝莱人认为,真正的慈善和公益,是能够改变一生的一个机遇。‘天使听见爱’就是其中之一,它并非是泛泛而谈的一个口号,而是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家庭的未来,这是我们最乐于看到的结果。” 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这样表述。

截止目前,康宝莱公司为“天使听见爱”项目已累计捐助善款超过1200万元,为数以千计的听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并持续帮助听障儿童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恢复听力,重启新声。

宝健:希望小学

2004年,宝健创新性地提出“3个1%”(每年拨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至少1%、员工自愿捐赠个人收入的1%、商自愿捐赠个人收入的1%)的公益理念,传承和凝聚更多人的爱心,帮助中国贫困地区青少年儿童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与环境,也成为中国贫困地区希望小学孩子实现自主人生的有力保障。从此,让希望工程成为企业“股东”的理念成为企业努力发展、员工和商努力工作的动力。

截止2014年7月,宝健自主基金在全国已捐建和资助了87所宝健希望小学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十万名宝健1%爱心志愿者已经帮助了十万名孩子实现了读书的梦想。预计到2016年,宝健希望小学的数量将达到100所。

爱到深处意方浓,在盘点直销企业这些明星慈善项目时,记者内心泛起点点欣慰,这些直销企业的品牌慈善项目给予了社会以榜样的力量,它们不计名利的大爱,让人们看到了直销企业回报社会,关怀民生之心。当然,不遗余力、不计得失地做慈善项目的直销企业还有很多,它们不断地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其善举宣扬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核,也赢得了全社会的积极回馈和喝彩。

上一篇:大学生个人工作展望范文 下一篇: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展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