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2 00:58:23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第1篇

师:(摇头)思路不够开阔。

生:在黑龙江省。

生:在中国。

生:在地球上。

师:是呀,我们在黑龙江省、在中国、也在地球上。请全体起立,跺一跺脚:我们的脚下是什么?

生:地球。

师:(板书:地球)我们一起叫一声:地球。

生;(齐)地球——

师:地球听到了没有呀,怎么没有反应?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呼唤:地球,你好!假如地球听到了,她会热烈地鼓掌的。开始!

生(一起,深情地)地球——你好——

(学生身后响起听课教师们的热烈掌声)

师:地球听到了我们的呼唤。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正式上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象,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同学们,看到了吗,那是什么,你还想叫地球什么?

生:我想把它叫家园。

生:我想把它叫摇篮。

师: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生:地球,你真美呀!

生:地球,你好伟大!我喜欢你!

师: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的第一段,看看课文里是怎样赞美地球的。

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请充满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师板书:只有一个地球)同学们,齐读课题。看老师手势,再读课题(分别强调“一个”和“地球”)

师: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叶扁舟。

生:地球很美丽。

生:原来很美,但经过人类的破坏,伤痕累累?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生:为什么把地球叫“一叶扁舟”?

师:还记得学过的《江上渔者》吗?(师生同背)

生:我想知道地球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

生:我想知道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

师:看来,大家都想了解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那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个问题,也许通过读课文,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其他的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了。大家同意我的意见吗?那大家就自由学习吧!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我发现同学们特别会学习,这边同学讨论得很认真。

师:同学们现在一定大有收获,我们来交流交流。

生:(抓住晶莹透亮来想像地球的美丽)

师:抓住词语来理解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能读给我们听听吗?(生读)

生:地球上纱衣是很美的,因为我妈妈穿上纱衣很美。

师:通过读来表现一下。

(指名读句子)

师引读——

师:说起地球的美,还有哪些句子?

生朗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

(指名再读这个句子)

师:她读得怎么样,大家来评一评。

生:我认为“壮观美丽”应该读得重一点。(那你来读一读)

师: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也禁不住想试一试了,能给我一个机会吗?

(师范读)(生齐读)

课件出示这句话所在的自然段,大家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这么好的句子大家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试试吧!

(生试背)

师:能背的同学闭上眼睛,边背边想象一下。其实,背诵就是在体会语言,积累语言。

试背课文。

师:刚才,我们体会到了地球的可爱,还有从哪里也能感受呢?

生:地球很慷慨。

(师板书“慷慨”,并边写边指导写法)

师:知道慷慨的意思吗?刚才有位同学提出地球妈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但是课文里并没有很详细地写出来,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生:通过网上查资料。

生:通过查十万个为什么?大家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

再指名交流(略)

师:其实,地球就是一个宝库,它毫无保留,无私地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

(出示录像:浓烟,伐木,焚烧,乱倒垃圾,随时意排放大镜,猎生物)

师: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看到那么好的树被砍伐了很难受。

生:我觉得第每个画面都让人难受,(泣不成声)

生:看到一股股黑烟,污染蓝色的天空,很心痛。

生:我看到河水都被污染了很心痛。

生:我看到了斧头砍在树上,就像看到地球妈妈的筋脉上。

(同学们都受感染)

师:看到这些,我们不禁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

(板书易碎)

师:课文中写了吗?再读读这一个自然段,大家还能想到什么?

生:装修,做家具,使森林受到破坏。

生:我看到了我周围的人都把旧电池乱扔,污染水资源。

生:我看到人们买菜用塑料袋装,环境受到污染。

生: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

师:那你们怎样看待这些事呢?

生:我觉得人类很残忍,不计后果,恩将仇报——

填空:

地球,这位---------,这个---------,是那些–-------------------,地球还是无私的,它慷慨地提供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但是,因为人们------------------------------------------,不但---------------,还需要--------------------,面对------------------------的母亲,我们------------------,我们---------------------。

课件填空,大家齐说。

师:所以,宇航员不禁感叹: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

师:不要等资源枯竭,我们现在就移居别的星球,怎么样?

生:我觉得我们不应该离开这个美丽的星球。

生: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能适应人类生活的星球。

……

师:既然这样,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生:我们应该保护地球。

生:我们应该擦去地球母亲的眼泪。

师:我们 要爱护地球,因为我们——(生读课题)

师: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保护地球,珍爱生命,是我们的共同信念。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想。下面我们先阅读两条网上的消息。

布什抛弃《东京议定书》

布什总统于去年3月,宣布美国退出《东京议定书》。布什称这个协议,一旦付诸实施,将令美国丧失几百万个工作机会,美国经济将会受到影响。《东京议定书》要求世界40多个主要工业国家,在10年之内,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水平。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每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工业废气。

布什不参加“拯救地球”会议

今年9月,世界各国首脑在南非召开“拯救地球”会议,为人类的前途和地球的命运,共商大计。美国总统布什拒绝出席这次会议,引起代表们的一致质疑。一名代表说:“全世界都要求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拯救地球,消除贫困,作为全世界首富和唯一的超级大国,总统不来参加会议,却去休假,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总统。”

师:读完这两条消息,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心情这样?(学生纷纷举手)先不讲,请你们做一个表情,通过这个表情,要让我知道你们的真实感受。

(学生做出各种表情)

师:有的是气愤的神情;有的是一副思考的样子;有的很激动;还有的显得特别不解……现在请你们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生:布什,你真是一个很糟糕的总统!

生:布什你太自私了。

生:美国的这个总统应该马上下台。

生:布什,你一个大国的总统怎么会这样呢?

师: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我们要想办法让布什转变态度,改变注意。假如布什就在我们面前,我想请同学们来劝他。请你先写好劝说稿。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到课文里找说服布什的理由,还可以将课外书中学到的有关知识运用进去。要注意劝说的方法,劝说的技巧,劝说的态度。

(生写劝说稿,教师巡回指导)

师:(模仿布什的口气)我是美国的现任总统布什,我的信念是:美国的利业高于一切。听说有几个中国的小朋友对我的环保政策有意见,我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不过我很忙,得抓紧时间。

生1:布什总统,你太不应该了……

布什:你是谁?你怎么这样和我说话?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技能;教学艺术;艺术教育;命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2-0118-04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学这一行亦能出状元。

任何一个行当、一项事业,做到顶端了,都可以达到艺术的境界。

歌唱得好,有歌唱艺术;字写得好,有书法艺术;话讲得好,有演讲艺术;教书教得好了,也就有教学艺术。

许多工作、许多活动,在“山脚”下,是技能、技术,到了“山顶”上,就成了艺术。

现在,我们把教学技能掌握好,运用好,有朝一日,到达了“山顶”,就达到了艺术层次,由教学技能而发展为教学艺术了。

一、教学需要的技能

概括地说,教学需要说的技术、写的技术、做的技术或技能。或者,也可分别说是语言技术、书写技术和组织指导的技术。

先说一下书写的技术、技能、技巧。狭义地说,书写即板书、笔书。无论课件做得多么周到,最好还配合当堂的板书。讲课是需要灵感的,需要对话的,一些新涌现的词或句,最好将关键词标出,以便灵感得到清晰的表达,以便对话更顺畅地进行。

广义地说,书写技术还包括课前教案的准备。于是,要写好教案。写教案可以而且应当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即使教过多遍的教学内容,再讲时,最好重新写教案,且不翻阅以前的旧教案。只要用心,就可能会有新的领悟、新的感受在新的教案中出现。

写教案,是在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深刻剖析的前提下,对教学程序进行设计。教师有了教学设计,讲课就心中有底了。然而,临场时又不能一成不变。因而,最好对临场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也有一个预判。有经验的教师是善于临机应变的。不过,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细致的备课仍然是必要的。书写教案确实是可以富于创造的。

再说语言技能、技巧。

语言又可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时间语言,一说而过,随着声音消逝。虽然瞬间消逝,但好的口头语言,仍可久久留在学生心里。

书面语言是空间语言,写下后若不拭去,就一直会留在那里。但不太精彩的空间语言不一定能流进心里。

对于口语语言和书面语言,可能需要有以下的四项基本要求:准确严密、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回味无穷。

换一种说法,即逻辑严密、幽默诙谐、贴近学生、意味悠远。

换个说法,换句话说,再换句话说,这是基于对同一个问题的多侧面的了解。同一个词,换一个词,再换一个词,这是修辞的问题,都属于语言修养。有良好的语言修养,便可能有更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良好的语言,一方面可能包含了知识的某种扩展,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至于感到烦腻。

“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这就是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达。

肯定、必定、必然、一定,这是同义词;或许、也许、大约、可能,这也是近义词;神奇、神秘、神妙、神圣,这也是相近相似的一些词。表达时,应尽量避免简单重复。

二、语句的分类

对于句子,可有不同的分类。例如,可分为简单句、复合句等;也可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等。

句子又可以叫做命题。一个句子就是一个命题;每个命题都由句子表达。学术上,更多使用命题一词。命题有几种基本形态,即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的含义就相同了。形式逻辑上,如果原命题是“若A则B”,那么,逆否命题就是“若不Bt不A”。“若A则B”与“若不B则不A”是同时成立或同时不成立的。这些逻辑知识,在中学里就是需要很好地把握的。

陈述句又称为实然性命题,祈使句也称为应然性命题,疑问句则称为或然性命题。

例如,“鲁迅是浙江人”,这是个实然性命题;“鲁迅应当是浙江人”,这是应然性命题;“鲁迅是浙江人吗”,这是或然性命题。三种不同的语句即三种不同的命题。

又例如,“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圆内接四边形对角应互补”,“圆内接四边形对角有何关系”,这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命题,分别是实然、应然和或然的。

几乎所有的命题都能以三种不同形态出现。

“我们应当爱护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还有别的地球吗”,这也是三种形式的命题。

教师所说的每句话都是一个命题。并且,每次课都会有些新的内容,因而,每次课也都提供新的命题。有一般说的语句,即日常的语句,也有表达新知识的语句,这就是专门语句了。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专门语句,专门术语。

不同的教师,可能还会有自己的个性语言,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但基本的语言形式还是那些,万变不离其宗。因而,有值得研究的共同的语言问题。

三、着重运用什么语言

“我们应当爱护地球”,这是一个带有指示性或指令性的语句,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则是比较含蓄、有隐喻性的语句。学生乃至一般人会更喜欢哪一种语言,是不言而喻的。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谜语

出示谜语:(齐读)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出示课题。

2、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故事

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

看,这就是古代人眼中的太阳——三足乌。(出示图片)

(师讲述:太阳的传说)

3、过渡语

我们的课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

学生齐读,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1、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太阳的认识。2、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现在人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

(板书:特点关系密切)

二.新授

1、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

太阳是个大火球。

太阳这个“大火球”有什么特点?各用一个字概括。

2、分析指导

远:距离地球1.5亿公里。在学生回答时,出示有关的图片。

问,课文是分几步来说明太阳的“远”的?(列数字、比较)

齐读有关的句子。

教师小结。

(出示要点)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的“远”,

再用比较的方法让人形象地感到太阳的距离远。

学生齐读要点

3、学生自学“大”和“热”

大:130万个地球。

热:表面温度6000度,中心温度更高。

分小组自学,自学后交流,说说课文中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

4、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

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

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4、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出示关联词练习:

1、()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3、(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分析:第一句中可以什么关联词,为什么?

第二句呢?这是什么句?(指名读句子)

第三句有几层意思,谁能正确填写?

齐读练习

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5、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A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交流中提出来。

提出问题,解答疑问。

B学生读有关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问题。

C归纳,集体解答

6、学生表演:

谁愿意来扮演太阳,回答同学们的几个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教师提问:太阳,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吗?

为什么我每次看你总感到很刺眼?

书上说,埋在地层底下的煤炭与水的循环、风的形成你有关,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来,你能告诉我吗?(观看有关的影片)

妈妈很喜欢晒被子,她说有好处,这是真的吗?

老师说,刮风下雨,也和你有关,这是什么道理?

出示关联词练习:()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

三.结束

1、练习:我这里有一段影片,可惜它没有配音,谁愿意当一回播音员,给影片配音?

(先看一遍影片,讨论后确定解说词)

(边看影片边配音)

2.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它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有了答案,有些还没有答案。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们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人们能揭开这些奥秘。

板书

太阳(大火球)

特点大

动植物的生长

与地球关系密切天气的变化

人类的生存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第4篇

在我的眼里,自己创作的教案是有生命有灵性的。这正如画家之于他的画、音乐家之于他的谱子、作家之于他的小说、设计师之于他的时装……很多时候,自己创作的教案往往是以溪流、璞玉、小白杨、丑小鸭等意象呈现的。因为是溪流、是璞玉、是小白杨、是丑小鸭,所以它们就有了属于它们自己的成长诗篇和流转旋律。

我的《只有一个地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一条小溪,从我生命的心泉中汩汩地溢出。它无法知道去路是坎坷还是平坦,明天是风雨还是响晴?是痛苦的降临,还是其乐也融融?但它的天性却是一直地向前流淌。不管是曲曲折折,还是平平庸庸,它终归摆脱不了流入大海的宿命。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成长轨迹和生命节律:

起──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创作《只有一个地球》动念于 2003年3月30日。那时,我正在西安讲课,遇到了江苏海门实验小学的周益民老师。周老师是一位质朴真诚、才情四溢的青年教师,他在西安上了《只有一个地球》,可惜我无缘聆听。晚上,周老师拿了整理好的课堂实录请我指点。我看完这一课的实录,不禁惊诧于他对文本独特而细腻的对话。在旁人眼中,地球本是一个纯粹的星球,没有生命,没有感情。但是,在周老师的课上,地球已经不仅仅是地球,地球是母亲,是人类的母亲,是可爱、可亲、无私、美丽的母亲。正如周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于是,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母亲的对话,与地球的沟通成了与母亲的沟通。周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如一片来自日边的孤帆。它给我带来的,是生命的灿烂之光,是人性的海阔天空,是浪漫而多情的海市蜃楼。

就在那一刻,我产生了创作《只有一个地球》的冲动在003年4月4日,是我祖母的百年诞辰。回到老家做完祭祀,我就一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始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创作。身边除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没有其他任何资料。但我的创作状态却出奇得好,冥冥之中如有神助。到子夜时分,在一片如潮的蛙声中,《只有一个地球》在我的笔下诞生了。也许,这是我献给祖母的最好的一炷心香吧!

这个版本的《只有一个地球》,大体思路如下: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讲述《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

二、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心情。

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初步读悟写地球资源的两段话和写人类别无去处的两段话,然后借助课文的最后一段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回归课文整体

引导学生将课文的最后一段跟课文的内容、课文的结构、《时代周刊》评选地球为新闻人物等联系起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想像情境

(课件呈现“地球”图片。)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今天,就在今天,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就在人类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我们的地球母亲却止不住发出了悲惨的哭声。这哭声,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传来的呢?

二、品读重点语段

1.从倾听地球母亲哭诉的角度切入,补充《地球上的一天》,引导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

2.从倾听地球母亲哭诉的角度切入,补充《生物圈2号》,引导学生品读第8自然段。

三、倾诉读后感

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满文军的《懂你》)地球!我亲爱的母亲:_______________

你的孩子:

四、点题结课

2003年4月10日,温州苍南,我的《只有一个地球》首次登台亮相。课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1.将与地球的对话转换成与母亲的对话,这个对话角度是新颖的、独特的。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基础在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倘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能够“见人所之未见,发人所之未发”,那课的成功就有了一半的根基。

2.以感情为主线构筑对话的流程,避免了常识课的嫌疑。文本中有关地球环保的知识点成了培植、激荡、融化学生感情的支撑点,课有了活的气韵和美的意境。语文课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融合,感情是一个不错的平台。许多课文,知识是浸润着感情的知识,过程是流淌着感情的过程,能力因了感情才有动力,方法因了感情才有灵性。如此一来,感情就成了一个场,融入其中的有知识、有能力、有过程、有方法,当然更有态度和价值观。

3.补充的两个课外资料典型而具有震撼力,它们既是一种对文本的拓展,又反哺了对文本的感悟。这在拓展阅读的理论上,是一种具有原创意义的概括

。从某种角度看,拓展阅读是基于文本、服务文本的,拓的是文本深藏着的意蕴,展的是文本包裹着的内涵。4.遗憾的是,这个版本对课文的感悟缺乏层层剥笋式的深入,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因为缺乏点的开掘而显得浮华、浅薄。语文意识、语文味道反而被知性的拓展和感性的激荡给稀释了。

承──桃花潭水深千尺

第二版的《只有一个地球》是在经过灵魂的涅槃之后悄然再生的。我在想,语文味是怎样烹调出来的呢?烹调语文味的油盐酱醋又是些怎样的作料呢?通读应该是的,品词应该是的,写话也应该是的。第一版的《只有一个地球》,诵读占了它足够的分量,写话也有了它恰当的位置,缺的恐怕就是品词了。

品哪些词?为什么要品这些词?品词的什么?怎么引导学生去品好这些词?品词与感情这条主线怎样融合?品词与知性的拓展怎样结合?品词如何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层层深入?

思考是痛苦的,否定自我是痛苦的。此时的我,面对着《只有一个地球》,“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而心里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品词”的问题一直索绕着我,像一群嗡嗡闹转的蜜蜂,又像一个个深不见底的漩涡。这样煎熬着达数月之久。直到2003年的9月18日,在我完成了户外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相约拱宸桥》的电视直播之后,思考的触角才真正钻入了词的沙滩,并终于挖出了一个个五光十色、形态各异的词的贝壳。

第二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大体思路如下: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讲述《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

二、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心情。

三、品读1-4自然段

1.用反诘法引导学生品读“很小很小”。(跟茫茫宇宙比、跟浩浩大海比、跟芸芸众生比)

2.品读“生态灾难”。说说你知道的生态灾难,想像你看到的画面,补充《地球上的一天》。

3.品读“不加节制”。由这个词你联想到了哪些词?

四、读悟课文最后一段

1.面对生态灾难,作者是怎样呼吁的?

2.面对生态灾难,《时代周刊》是怎样呼吁的?

3.面对生态灾难,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呼吁呢?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想像情境

(课件呈现“地球”图片。)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今天,就在今天,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就在人类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我们的地球母亲却止不住发出了悲惨的哭声。这哭声,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传来的呢?

二、品读5-8自然段

1.品读“四十万亿公里”。猜想:时速为一万公里的宇宙飞船要飞多久?

2.品读“移民基地”。补充《生物圈2号》(播放课件)

三、再次读悟课文最后一段

1.面对生态灾难,作者是怎样呼吁的?

2.面对生态灾难,《时代周刊》是怎样呼吁的?

3.面对生态灾难,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呼吁呢?

四、倾诉读后感

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满文军的《懂你》)地球!我亲爱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

2003年9月21日,台州临海,第二版的《只有一个地球》粉墨登场。课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1.咬文嚼字、浓墨重彩的处理,终于烹制出一堂语文味十足的课。单就“生态灾难”这一貌不惊人的词语,就大有点石成金的味道。“生态灾难”,实在是一汪深及千尺的桃花潭水,平平淡淡的四个字,却写尽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全部忧患和震撼。但如果不加品味,其中的信息、形象、情感、意蕴是难以生成的。怎么品?一是调取积累以丰厚信息,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某种生态灾难;二是展开想像以彰显形象,让学生说说随着生态灾难的降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三是拓展背景以激荡感情,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每天发生在地球上的污染数据,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四是奇特联想以敏化语感,让学生说说现在读着“生态灾难”四个字,它们仿佛变成了什么。正是字词句篇,将语文和人文牢牢地粘在了一起。

2.对地球、对人类的忧患和珍爱之情依然让人荡气回肠。感情依然是那样鲜明、那样执著地成为第二版《只有一个地球》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有所不同的是,这一版的感情更深地根植于语文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原野上。学生的感情是在品味和咀嚼文本的重点词句后油然而生的,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不浮华。而教师充满着强烈的抒彩的话语风格,也为课堂上诗化情感场的营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架。

3.相比第一版的《只有一个地球》,第二版对课文1-8自然段的处理,采用了相对集中、层层深入的板块策略,避免了第一版由于分散感悟、螺旋递进带来的不必要的重复和烦琐。而对课文最后一段的感悟,则采用了一唱三叹、螺旋上升的复沓回环结构,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课堂韵致。

4.问题呢?我茫然四顾,却只见“竹影扫地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等着瞧吧!

转──惊风乱 芙蓉水

转的机缘终于来了!2003年10月11日,我在广东番禹讲课,遇到了上海师大的吴立岗教授。在上午的学术报告中,吴教授谈到了“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和感悟积累的关

系” 问题。他的基本观点是:1.要辩证地理解感悟和质疑的关系。2.要在阅读教学中腾出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3.感悟和质疑的安排,要因文而异、灵活处理。4.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悟则有余、疑却不足,正是第二版《只有一个地球》的问题所在。两个课时,纯而又纯的感悟,看似通达、实则平庸。我猛然想起了清人唐彪的话:“凡理不疑必不过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乃疑之难也。”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质疑,不正是一种“惊风乱 芙蓉水”的课堂审美意象吗?它们溅起的是一圈圈思考的涟漪、是一叠叠好奇的波纹、是一朵朵才情的浪花。说来惭愧,我自1998年出道以来,大大小小上过500多节公开课却从未上过质疑型的语文课。对感悟型的语文课可谓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但也大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感喟了。我突然产生了试一试质疑型语文课的冲动。说不上为什么,也许是静极思动、物极必反吧?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就这样被催生了: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

讲述《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

二、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心情。

三、深入感悟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带给你这种心情的文字。

2.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抓住下列几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①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②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③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四、读悟课文最后一段

1.面对生态灾难,作者是怎样呼吁的?

2.下面对生态灾难,《时代周刊》是怎样呼吁的?

3.面对生态灾难,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呼吁呢?

第二课时

一、激发质疑兴趣

古人说过:读书,一定要学会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但是,也不是随便什么问题都有意义。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点:一、一定要提真实的问题;二、一定要提自己确实难以一下子解决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限6次提问)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前面说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后面又说这些资源可以长期给人类做贡献。这样不是矛盾了吗?到底是怎样的威胁呢?40万亿公里之外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呢?为什么说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做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三、引导学生自主释疑

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

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感悟上去:

1.读第四自然段,想像自已看到的画面。

2.补充《地球上的一天》。

四、倾诉读后感

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班德瑞的《夜曲》)地球!我亲爱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

你的孩子:____________

2003年10月24日,上虞市城东小学,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闪亮登场。以后又分别在江苏镇江、广东江门、杭州、上海、济南、苏州、汕头、温州、北京等地试讲,并有一些细节上的改动。我的反思如下:

1.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将当前阅读教学最典型的两种模式即感悟型和质疑型融为一体,这对自己是一种巨大的超越。从一定意义上说,所有阅读教学模式都可以放在感悟型和质疑型的坐标系中加以考察。感悟型的阅读教学是一种以感性、感受、感情为基本取向的教学,质疑型的阅读教学则是一种以理性、理解、理智为基本取向的教学。这两者在阅读教学中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两者是互补的,需要求得平衡。抓住了感悟和质疑这两个维度,我们就可以变换出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阅读教学模式。

2.过去我为什么不敢上质疑型的课,是因为存有这样几个担心:一、学生的质疑是无限的、无底的,课堂却是一个常量,两者的矛盾如何调节?二、学生一旦放开来质疑,教师很容易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何保证?三、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的质疑教学,很容易导致语文感性和感情的失落,滑向情节分析的泥坑,如何保证语文感性和感情的洋溢呢?四、一旦教师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课堂教学节奏必将走向松散拖沓,课堂效率怎样提高呢?第三版的教学,我自以为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几大问题,我的应对之策是:一、限制学生提问的数量,一堂课由一开始的15个调整到后来的6个。二、课堂上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告诉他们哪些问题书上并无答案、哪些问题研究意义不大、哪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同时,教师要敏于发现学生的质疑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内在的、隐含的联系。三、问题的解决不能就事论事,不能满足于答案的呈现。要把问题当做诱饵,引导学生去深人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形象、感情、意境、气韵,还语言以画面、声音、旋律,赋予语言以呼吸、心跳、体温。四、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根据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动态生成新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节奏,确保科学适度的教学效率。

3.在文和意的转换过程中,需要“象”这一中介。像《只有一个地球》这样的课文,因其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其话语风格是准确、凝练、理智、沉静的。学生要解读这样的话语风格,困难是很大的。理解这样的“文”,难在文的深层意蕴而非表层意思,尽

管“意思”和“意蕴”都属于“意”的范畴。我这里谈到的“象”,有形象、表象和想像的多重含义。“文”若不经过“象”的转化,其内含的意蕴是很难为学生所感悟和理解的。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其中有较多的“被文以显象,显象以悟道”的环节,引导学生将语文文字还原、再现、想像成各种情节之象、场面之象、情绪之象、细节之象、环境之象、物体之象……从而去感悟文中的意蕴。然后再走一个来回,由意通过象回到文上来,从而更真切、更敏锐、更深刻地把握文。这一回,我尝到了脱胎换骨的感觉。

合──欸乃一声山水绿

磨了那么多遍的《只有一个地球》,是否什么都被磨去了呢?总有一些被积淀下来了吧?

磨了那么多遍的《只有一个地球》,我究竟是凭着什么去磨的呢?磨的背后,潜藏着一种怎样的意识呢?

磨了之后而磨不掉的,且让山东济南的特级教师同学来说说吧:

听他的课是不需要记录的。因为当你置身于一个满目繁花的境界里,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迷醉,你的目光里充满了惊奇与渴望,你不愿错过玫瑰,也不愿错过牡丹!一处一景,一步一叹。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精彩。沉醉在这样的境界里,你惊喜不已,扼腕叹息。你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跟着他游走,你和学生一起,心甘情愿地哭了,笑了,愤怒了,又欣慰了。制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王崧舟。

王崧舟用他的《只有一个地球》把我们带入了这样一种境界。透过那些进出不穷的精彩环节,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写的字──“人”!不论是初读课文后的感悟,还是交流中的随机点拨,王老师始终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并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理解学生的情感,他是那么坚定地与学生站在一起,惭愧着学生的惭愧,伤心着学生的伤心。在王老师的心中,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情感的人,不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机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在竭力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表达情感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质疑问难、表达情感的自由。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给学生这些我们本该给予的一切,我们始终关注的是自己,或者始终关注的是教材,仅仅是教材!而拥有王老师这样的学生意识,也就是“人”的意识,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

王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生发想像,那些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被化成了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激荡着人的心灵,引发着人的思考。在这些环节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课文本身的叙述是理智而平静的,这正是一般科学小品文的典型风格,但王老师却敏锐地触摸到了这些平静的叙述后面那颗滚烫的心,并且他还在引导学生也去触摸那颗滚烫的心,并最终与之碰撞、交融。对那些无知地、贪婪地破坏环境的人们,他和学生一起去谴责,去声讨!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人”,学生、作者乃至那些破坏地球的愚蠢的人们。即使是那只被人类残忍宰割的可怜的青蛙,王老师也把它赋予了人的情感,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感到震惊,感到羞愧!

聆听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不能不深深地感受到,语文中的人性从来没有这样被理直气壮地张扬,人性的语文从来没有这样被演绎得震撼人心。我们的课堂呼唤人性,我们的语文更需要人性!

想起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是的,我一直在追寻语文教学中“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境界。语文、语文课堂、语文教育,是我心中永远的山水。

1.这是一片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山水。

《只有一个地球》本是一篇纯粹的科学小品文,地球本是一个纯粹的星球,尽管它美丽壮观。但是,在我的课上,《只有一个地球》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理性的文本,我力图和学生一起,借着文本的指引和召唤,去触摸作者的那颗滚烫而焦灼的心;地球已经不再是地球,地球是母亲,是人类的母亲,是可爱、可亲、无私、慷慨的母亲。于是,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作者的对话、与母亲的对话。于是,我和学生一起惭愧着作者的惭愧、担忧着作者的担忧、愤慨着作者的愤慨、呐喊着作者的呐喊;于是,在学生的眼里,地球是一位穿着蓝白两色纱裙、身材苗条、步履轻盈的母亲。随着对话的深入,母亲变了,变得面容憔悴了,变得愁眉不展了,变得伤痕累累了。随着沟通的拓展,后悔的心情产生了,心痛的感觉找到了,幡然醒悟的滋味尝到了。这不是人性又是什么?

2.这是一片洋溢着感性气息的山水。

在我的语文课上,没有琐碎的要点分析,没有干瘪的内容概括,没有无情的逻辑演绎。课堂上听到的是洋溢着感性气息的话语:“轻声读书,用心体会,看看哪儿打动了自己,碰响了心底的那根弦儿?”“大家边听边看,用自己的心去看,要看得真切、看得仔细。”“受伤的母亲,苍老的母亲,青春不再的母亲!此刻,我们重温她昔日的美丽,心情还会像当初那样轻松吗?”“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用说了。面对地球母亲哀伤的眼神,我们,作为她的孩子,又该如何应答呢?这是每个地球的孩子都必须直面的问题啊!”我的课上,以形象为径、用感情作舟,在语言和意蕴之间架设起对话的通道。老师的话语激起的是学生无限的想像、无尽的心痛。豁然开朗的顿悟。情思勃发的智慧,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浓浓的感性气息。

3.这是一片彰显着个性色彩的山水。

都说语文是人的自由精神的载体,是人的精神家园。在我的课上,这种自由个性的抒写力图让其浓烈起来、真切起来。语文教育要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但熏陶感染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要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地学、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情要自己在读中感,理要自己在读中悟,法要自己在读中明。作者的语言以及语言要传递的内涵,自会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通过读书,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这都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交流月是学生用心在说,用情在说,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在说。没有做作,没有矫情,天真烂漫、浑然天成。人性、感性、个性,撑起一片青翠、氤氲、空灵、浪漫的语文新山水。她是我的精神家园,更是学生的精导家园。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第5篇

有人也许要问,既然课堂上有这么多的可能与不确定性,那么我们煞费苦心地“预设”教案是不是就没有了意义?不然!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实验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看来,解决“预设”与“生成”的矛盾,使之成为辩证的统一,让课堂充满张力与活力,就要设计“弹性化教案”。

弹性化教案的基本理念便是“为学生”。加涅曾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的口号,纵观教育发展史,无论哪一种教育理论在创新备课思维上,都强调备课时应设身处地,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多问几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都注重备活课,课备活,活备课。备课要“目中有生”,不能仅仅考虑自己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备课的起点、过程、与终点都应是“学生的学习”。所以,我们设计弹性化教案,要想学生之所知,想学生之所需,想学生之所难,想学生之所疑,想学生之所乐,想学生之所获。

想学生之所知。要了解学生已知,确定教学的起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强调“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任何学生对于新知识、新课文都不是一张白纸,备课前,一定要听听、看看、问问、想想: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他们和文本和老师的教学和群体学习会有哪些距离?《宇宙的边疆》是一篇介绍宇宙知识的科普说明文,备课时,我本想紧扣课题,以人类关于宇宙认识的变化发展导入。但在布置学生预习后了解到,由于专业术语太多,他们读起来有点“摸不着头脑”“头疼”。我询问了几个学生和地理老师,了解了他们对天体知识掌握的程度后改变了导入方式。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词的:我们很多同学写议论文喜欢用递进式:由个人到家庭到集体再到国家,有的想的远一点的呢,再上升到全人类,也就是把眼光投入到地球,就我们的视界来看,想的够远的吧。但是,俗话说“天外有天”,从浩淼的宇宙看,地球又是微不足道的“小不点”。我们在高一第一册地理中已经了解了有关天体知识,(边回顾边板书)“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今天,我们跟随卡尔・萨特一起来一次太空旅行,我们的目标是不是要再上一堂地理知识复习课呀,当然不是,我们语文课有自己的目标,(显示学习目标)。达到这些目标有点难度,不过这样才有挑战性,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重视对手。果然,课堂上这样导入后,学生都变得跃跃欲试起来,阅读的心理障碍已消除。

想学生之所需。每个学生都有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的心理需要,都需要成功的体验,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实际,注意差异性,关于《蜀道难》,一般来说,将体会其浪漫主义风格作为重难点,而我根据学生的基础,教案设计中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吟咏,理清层次、背诵全诗上,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无论从长远还是近期来讲,这是最有效果的目标。另外设计问题也要有梯度,注意激励性,有时我甚至把哪个问题要哪些人回答,都摘记在教案中。同一课内容,文科班理科班的备课又有不同,文科生情感丰富而思维深度不够,理科生更注重理性思考但缺乏形象思维。备课中,我就有意识地在文科班进行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逻辑性的渗透训练,而在理科班就进行形象性思维以及想象联想能力与语言的训练。

想学生之所难。人说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了解到这些“怕”后,我就想办法让学生变“怕”为“爱”。学习文言文,我们的学生主要是背诵障碍和语言障碍。在备课时,我就将听录音朗读变为老师范背,以身作则,增强学生的信心,多多搜集背诵方法与技巧,根据具体课文进行渗透。在语言知识讲解中,全力搜集学生已知,做到用旧知带新知,还注意联系现代汉语中相同与不同的用法。学习鲁迅的文章,我主要采用“主动质疑集体解疑法”进行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告诉他们“提出问题是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思维品质”。自己在备课时,把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先提出来,思考如何归类、引导,然后,还把与问题有关的拓展知识用课件打出来,不一定会用,也不一定按顺序用,只是为课堂做好准备,为鼓励学生的精彩“生成”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以前从未写过议论文,一听说写议论文都咂舌。那就可以在教学内容上作相应的调整,将古文议论文单元与议论文写作单元进行读写结合教学。并且特别注意“第一印象”,第一堂课的导入,我是这样准备的: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写议论文很难,有点怕。其实生活到处可见“议论文”,我三岁的小侄女也会写议论文:我最喜欢姑姑了(中心论点)。姑姑喜欢我,不骂我,买冰激淋给我吃,还带我到游乐场玩(四个论据)。所以我最喜欢姑姑(总结,照应中心论点)。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怕”。

想学生之所疑。进行议论文写作指导中,我反复强调运用事例论据不可采用:论点+事例+事例+总结式。学习《过秦论》,我料想学生会有此疑问,为什么贾谊犯了我们常讲的老毛病,花了大量笔墨记事,还有如此说服力?于是设计了几个问题来认识本文论证手法及特色:这一课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的写作目的又是什么?(提醒当朝统治者要施仁政)如果你以此为中心论点按我们平时的训练来写《过秦论》,你会用到课文中的哪些材料?(第三段中秦的愚民、弱民、防民政策及第四段秦的灭亡)你所写的与贾谊所写有何区别?(贾谊更多地写秦之崛起、发展与鼎盛)贾谊为什么要大量地写秦的兴盛?(与后面的瞬间灭亡形成落差、写秦兴是为了与秦亡形成对比)文中还有哪些对比?哪组对比是最主要的线索?――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文中的记叙不是单纯的记叙,材料都是为观点服务的,并领会到金圣叹的评价――通篇只得两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之微。

想学生之所乐。学生喜欢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像文言文的学习有时会很枯燥,于是,教师可以在备课中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小史实,小故事,小笑话。理解《师说》中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在教案中,我就设计了个向十岁的小妹妹学“道”认师的事例,并让学生思考此“道”与彼“道”的区别。在备第二段研读的时候,想到学生在辨析对比的过程中会比较沉闷,就抛出个疑问“‘句读’真的是‘小学’吗?”穿插了个“句读之不知”而闹笑话的小故事,让学生入得课本又出得课本。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为了引导学生多读经典,我在备课中就穿插了些《红楼梦》中的小故事,比如在赏析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时,我就穿插了第三十八回王熙凤“拍”史老太君在枕霞阁碰了的鬓角窝的故事,认识其“红楼第一拍”的特点,还补充了兴儿对她的评价,通过这些小故事的穿插,撩起了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经典不再是“人人希望自己读过而人人却不喜欢读”的作品。

想学生之所获。弹性化教案是构想于课前,生成于课中,完善于课后。每次上完课后,都要反思一下,学生真正得到了什么?我还有哪些不足?并将思考所得写成后记,并以此为依据之一来调整下一堂课的备课与教学。

郑桂华老师说她的课堂教学经历了三个转变:由适应课堂到驾驭课堂再到享受课堂。她是个能享受课堂的人,比如她有一回上《春》,走上讲台才得知学生学过这篇文章,在交流中发现学生对文章缺少真切的体验,她就临时将目标改为“阅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获得感受,再在推敲具体的语句中明晰感受,然后以获得的感受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她说她上课前只有一个大的思路,几乎没有教学设计,一般只要对课文熟悉,只要牢记课文的“核心价值”就可以,至于学生如何接近这个核心价值,上课流程如何,则完全视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定。能达到“无教案教学”的,享受课堂的毕竟只有一个或若干个教师,我相信他们一定也经历过研究学生、仔细琢磨教学设计的阶段。作为很多处在“驾驭课堂”阶段又渴望“享受课堂”的一线老师来说,扎扎实实备好课,备好“为学生”的弹性教案,让教案真正闪耀“思维亮色”,是走向“享受课堂”,成为名师的重要途径。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第6篇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师们对备课悄然发生了转变:写而不用、写用对立、摘抄教案、复印教案、下载教案等,备课已成为教师们的精神负担。

备课是教师的职责,在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备课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位教师;而一个从来不愿意认真备课的教师,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道理大家都懂,可怎么在教师们的心中华丽转身了呢?这不得不引发我的深思。

思考之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是什么?有许多人把自己的专业发展定位于读书、科研、写作等方面,这无可厚非。但我始终认为,课堂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最根本的方式。课堂之于教师,犹如田野之于农人、舞台之于演员。窦桂梅、孙双金、孙建锋、王崧舟、薛法根等一大批著名特级教师不就是从课堂起步,在课堂中成长起来的吗?要使自己的课堂散发生命的活力就需王崧舟般“磨”你千遍也不厌倦地备课,也需孙双金“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般预设。一位位名师的一个个经典课例,无不折射出他们课前的“万般捻须”。王崧舟曾说,尼采提出精神有三变:先变骆驼,再变狮子,最后成为婴儿。骆驼意味着接受训练,听从指导,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文化。狮子则变得唯我独尊,自己作决定,对自己负责。婴儿象征着‘完美的开始’,婴儿态让人的精神重新回到了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原点。《长相思》的备课历程,大体上就经过了类似的“精神三变”。同样,他为了上《只有一个地球》,几易其稿,最终换得“欸乃一声山水绿”。孙双金说:“上好课,成为好老师的前提应该就是研究好教材,研究好学生,备成有自己思想的教学预案,带着自己的思想走进课堂才有可能上出灵动高效的课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泊船瓜洲》《落花生》到《黄河的主人》等一系列堪称经典的课都是在他充足的准备下诞生的。精心预设,植根课堂,应该成为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共识。

思考之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怎么样?教师的幸福指教师稳定、和谐、快乐的教育境遇与生活状况,强调教师个体在教育职场中与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相融合情况。它是教师获得职业内在尊重与满足的真实映照。教师于课堂之中也能体会到职业幸福,这是备好课的前提。如果把备课当成一种负担,何谈幸福?可教师的教案平时要面对诸多检查、评比、考核,要做许多“表面文章”,职业的“他律”使得教师们疲于应付,不能把精力完全倾心于教学钻研,以至时常产生厌倦感与失落感。于永正说:“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相对于学校组织各种显性备课的检查评比,隐形备课则更为重要,它彰显了教者的人文素养。一个好的教师,就要随时随地为备课做准备。一生备课为临时所需,临时备课为课堂所需。所以人们常说,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倘若课堂教学浮华、虚假、沉闷,就显现出临时备课不充分,显现出人文底蕴不深厚,也显现出教者的职业幸福指数较低。虽然每个人备课的方式不同,但只要能智慧生成平实、扎实、有效的课堂即为好的课堂,亦为好的备课。

思考之三:学校发展的经营理念怎么样?任何教育现象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管理无痕,需要平和的氛围,大言希声,大辩若讷,简单含蓄,智慧对接。同样,检查备课也应做到无痕。学校不要以是否书写教案、字迹是否工整、格式是否规范、过程是否详尽等方面来评价教师的纸质备课。有些教师曾为了评“优秀教案”,煞是辛苦,加班加点下载、抄写,这样的备课与教学严重脱节,助长了备课的歪风,教学效益可想而知。其实,备课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因人而异,因课而异。纸质教案只是显性备课,而隐形备课却更加厚重。学校领导可以经常深入课堂,看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学生状态、作业情况等,此时,领导获得的可是立体式教案,无痕式的备课检查。检查备课只是学校管理的一个环节,但通过这个环节可以窥全貌,了解该学校的管理状况及经营理念。学校是师生的文化据点。管理者可以借助备课检查,打造教师的行为文化,实现管理的知性自觉。

备课,需要基于学生,基于教材,又超越学生,超越教材;备课,需要研究学法,思考教法,多次备,长久备;备课,可以不分区域,不拘形式。

特级教师高万祥说:“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蚌含辛茹苦,孕育璀璨的珍珠;教师一生备课,构筑精神的乐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金南中心小学)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第7篇

就目标确定和叙写问题,在深入学校调研中,有如下思考:

让目标叙写只属于“这一课”

【案例一】

一位教师教授《搭石》,课后问及目标时,如此确定:

1. 会写11个字,积累9个词语。能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在初步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

【反思】

不言而喻,这个目标存在很大的问题:

其一:目标不具体,不能体现是本课目标。

其二:目标不全面,不能实现对教学的引领。

其三:目标不能体现年段特点。

其四:目标没有可测性,不能实现对教学的监控和观察。

如果没有看到课题,只是凭借目标的叙写,我们怎么能够断定这是哪一课的目标呢?这样的目标似乎是课课都可以通用,试问,这是课标的要求,还是课时的要求?这样笼统含糊的目标能够引领我们的教学,检测我们的教学吗?

当前,目标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还很严重。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目标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二是即便认识到了,但是究竟要在本课时达到怎样的程度,引领学生走到哪里,心里还是模模糊糊把握不准;三是语文的检测不同于理科,有些感悟、情感方面的内容是不容易描述的,可能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不是一节课可以实现的,教师对目标之于教学的作用打了折扣。

那么,本课学习目标如何叙写更能体现“这一课”呢?是否可以如下叙写:

1.会写11个生字,练习写好“暴、堕、衡、序、伏”等字。“伏”字可结合字理加深理解。

2.积累9个词语,联系上下文,利用词典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3.在逐段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学习把握散文主要内容应将主要事件和表达主旨结合起来进行概括的方法。

4.通过朗读想象“摆搭石、过搭石”等四个画面,抓住关键词句想象、揣摩,体会乡亲们为他人着想的民风和敬老谦让的美好品质,并能够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5.小练笔:观察周围美好的平凡的事物,运用由物及事及情理的结构写一篇短文,表达赞美之情。

为什么这样叙写目标?

首先是这一课的目标,而非“大众目标”。

其次,可以从目标中断定是中年级的目标,是源于“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的,课标第二学段目标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本课的目标叙写也给予了重视,体现了年段的特点。

再次,目标力求用显性的行为动词进行表述,使目标能够可视、可测、可观察。语文学科的目标很多时候是“体会、领悟”之类,那我们就要想,这样不可测的目标该如何叙写?如何将其转变为可视的目标?一条规律――将隐性的目标转变为显性的行为动作。比如本课的“体会品质”,可以转变为“能够用语言表述出来或者能够批注在课文相应的描述旁边”。这样,就将内隐的目标转变为可测目标,对教学起到引领的作用。

让目标叙写整合而有序

【案例二】一位教师对《坐井观天》一课教学目标这样确定:

1.认识3个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抓住三次对话,指导朗读。

3.体会两个“笑了”的含义,揭示寓意。

4.认识反问句,并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5.给对话加提示语。

6.小组表演课本剧。

7.叙写本故事:青蛙跳出来以后……

8.用“一……就……”口头和书面造句。

【反思】

仔细阅读此目标,发现这位教师对于本课的训练点的确定还是比较准确的,解读也比较深入。教师在努力地从文本中寻找可以训练的语文因素,将之罗列出来。那问题在哪里呢?

首先,目标叙写中没有序。一个恰当的目标,应是环环相扣的目标系列。这样,目标就自然而然地担当起教学的指导。无序的目标会干扰教学,思维混乱。

再次,目标叙写欠整合。比如2、3、4条可以合并为:抓住三次对话,指导朗读。第一组在师生合作读中建构“一组对话”的概念;第二组读好反问句的语气,通过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体会反问句强烈的语气;第三组对话,联系上下文,体会两个“笑”的不同含义,读出嘲笑和无奈的语气。试想,如此,朗读的目标仅此一条即可明晰。

再比如,5、6条亦可合并。“给对话加提示语”“小组表演课本剧”二者是什么关系?加提示语是学生表演课本剧的一个依托,那么,可以通过先给对话加上提示语再表演的方式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如此一来,学习目标就更集中,更简化,也就更明晰。当前,教师在解读教材确定目标时,能够关注语言表达,甚至可以将教材的语文因素一一列出,但是在叙写目标时要注意分析,哪些是方法,哪些是目的,哪些是策略手段,哪些是能力习惯,将其整合起来表述,才能减少枝蔓,凸显核心目标。

让隐性目标显性化

语文学科的目标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关于“道”的任务,所谓“文道统一”。当前有的主张不必写人文目标;有的则涛声依旧,人文目标虚设于目标的显要位置。

我以为,若一味关注写法而忽略“道”,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久而久之,会逐渐背离“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逐渐使教学更为功利。但是,情感目标又是那么模糊而不可测不可视,该如何叙写呢?

方法一:叙写时丰富途径与策略

如《只有一个地球》中人文目标为:“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这一目标如何落实呢?

从结构的角度看,文章是从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揭示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第一方面讲美丽但却渺小,空间很有限,并非无限大;第二方面讲资源很有限,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都在告急,可人类还在不加节制地开采、破坏,作者在唤醒人类,这样下去,将自掘坟墓,走向不归路;第三方面讲无法移居,将人类美丽的幻影无情地刺破。再一次告诫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精心保护地球。这样看来,从宏观的角度――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中能读出作者的心声。

其实,在文章的结构中还蕴藏着一个“秘密”。全文出现了四次“但是”,前三个“但是”有共同的特点。前后是作者的两种态度、两种情感。之前,有对地球母亲美丽的赞美,慷慨的赞赏;之后,更多的是唤醒,是警告,甚至是控诉。“特殊的表达是因为特殊的情感。”对比的写法,笔锋一转,体现了作者情感态度的倾向,突出了文章所表达的主旨。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文章的用词用语也表达着作者的情感。可以通过抓住“如果、必将加速”“不顾后果地滥用”“一系列”“本来、但是”等词语体会作者内心的强烈情感。而品味词语表情达意的过程也是体会作者语言严谨准确的过程。

综上所述,本目标的叙写就应该是:初读时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抓住“但是”这一转折的结构特点,初步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细读时抓住关键词句“不顾后果地滥用”“一系列”等词语,品味用词的准确,更进一步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如此一来,“文道”的揭示就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抓手、有策略、有过程、有方法。可见,叙写“道”的目标时一定要具体,具体到要可视而不是“意会”。

方法二:叙写时明晰表现程度

所谓“表现程度”其实就是究竟要达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是达标,要将程度进行描述,从而使目标具体化。

比如《去年的树》其文主流价值观是珍惜友谊,信守承诺。这个目标如何体现学生的表现程度呢?是否可以这样叙写:通过小鸟两次“看”的动作,推想小鸟的心理,能够口头表达或批注呈现,并进行补充练笔:“小鸟对大树说: ;我对鸟儿说: ”领悟文章的主旨。

以上这一目标,学生怎样才算是领悟了呢?需要“说出来”或者“写下来”。那么,有了这样的目标引领,教学时还能“模模糊糊一大片”吗?

其实,类似这样的叙写在能力目标方面更为常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一课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这显然是课标要求而不是课时要求,在具化的时候就需要将表现程度明晰。我们曾经就第二学段四年级的朗读要求进行了具化,如下:

――在正确、清晰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词的轻重韵律;句子朗读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正确处理重音、停连,语气贯通,速度适当。

――能够学会用恰当的语速、语调表达不同的情感,朗读自然、流畅。

――能够通过读文章想画面、把握文章的整体基调、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策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上的具化,就是力求描述达标的表现程度,师生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是否恰切还需斟酌,但是这样一来,我们确实觉得目标变得“可测”了,原因就是将达标的表现程度进行了具化。

再比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表现到怎样的程度呢?用小标题的形式?说出来?写下来?是合作交流?是独立完成?如果叙写时心中明确,教学时一定会张弛有度。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因材施教;应用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在地理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力求创新等措施正积极展开,同时,以激发兴趣、发展个性、培养能力为目标教学改革――“因材施教”正在全面推行,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因材施教呢?下面笔者就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要积极创造因材施教的环境

因材施教的一个基本要求和目的,就是掌握不同学生的具体差异。为了了解学生,我编制了《中学生地理学习情况调查表》,在七、八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学生的不同情况,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第一层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几乎不具备学科能力的“学困生”,约占35%;第二层为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但自学能力较差的“中等生”,约占50%;第三层为基础知识掌握得好,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更高层次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尚待提高的“优等生”,约占15%。这一分类为“因材施教”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针对这种学情现状,我开始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学习困难生,我通过个别谈心的方式,帮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要求他们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制定相应学习进程表,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并逐渐向高目标靠拢。对中等生,我主要鼓励他们进一步完善自我,并要求他们制定一定的措施,采用“一盯一”战略,向优等生靠拢,这样在班级上就形成了一种竞争氛围。对优等生,我主要是采用“放”的策略,也就是鼓励他们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放开思维。这样一来,全班学生都明确了各自的学习目标,每个人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都有了学习的劲头。

二、备课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

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学习基础、环境影响等层次有别,教师的备课就不能按照“一灌到底”的模式,只有一个教案,一种教学方法。本人在备课时准备了一个“一大多小”教案,即一个大教案,下设众多小教案,大教案是针对中等学生而言,小教案针对个别学生(学困生、优等生)而言。

三、在课堂上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地理学科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到两个兼顾:1.目标兼顾。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每节课制定多种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目标,使学生充分把握学习的主动权。2.讲述兼顾。地理教师如何在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讲解中兼顾后进生、提高优等生、带动中等生?我主要通过知识的回顾、类比、拓展来实现。比如,讲“地球的运动”时我利用准备好的小教案回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绕着中心等,之后,我提高了教学深度,为学生讲解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哪些地理现象,有什么样的作用。

四、因材布置作业

(一)地理作业的设置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作业的设置也要关注学生的差异,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以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水平不同、主动性不同的学生的需求。让知识基础较差的、缺乏主动性的学生解决较容易的问题,使他们能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产生继续做下去的欲望,进而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较难的问题可以让水平较高的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扩大他们的视野。

(二)地理作业设置要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兴趣,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陈旧的单一的作业设置形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进而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感到厌恶。因此,教师设置的作业要多样化,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作业训练,达到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目的。

(三)作业的批次与辅导因人而异。对待后进生的作业,教师要尽量做到面批而改,帮助他们找到学习困难的症结,通过对他们的个性分析,教给他们可行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地理的信心,并采用适合其学习状况、心理、性格特征的激励性评语。也可采用“结对子”的方式,让学生“以优带差,由于学生之间没有心理障碍,易于接触,能够互相帮助和提高。针对优等生课外指导应侧重于思想与方法,而非结果,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五、“因材施教”的考核及评价

如何科学界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极为必要的,这将影响他们以后学习态度及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他们对地理知识掌握的情况合理编排试题,恰当调整试题难度,力求做到难易搭配适当。如基础题约占60%,中等程度的分析综合题约占30%,知识迁移性试题约占10%,这种比例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相应目标。

其次,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并且要通过对试题的效度分析,经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做出相应的评估,切勿简单地凭分数来衡量。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真实课堂 动态生成 美丽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的教育真谛。在新课改的指引下,语文课堂教学显得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有内涵。但是,如果教师在实行新课改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将会使课堂变得华而无实,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师生之间好像是在演戏给听课的老师看,这种课堂就无真实可言。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吴刚平教授说过,“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

一、真实的课堂是有错误的

真实的课堂中学生随时可能犯错误。关键是面对学生的错误,老师如何去利用。有智慧的老师面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呵斥,没有冷眼,也没有不理不睬,而是很幽默的把这种尴尬局面打开,一起改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着,没有心理负担。如支老师上《只有一个地球》时,组织了一个“实话实说”栏目,请了几位同学当嘉宾,进行“关于环境保护”的谈话。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扮演环保局局长。当主持人问她,对当地的环境保护有何打算时,该女同学一言不发;局面陷入尴尬境地。没想到支老师打趣儿地说:“哦,我明白了,身为局长,你实在不便于将还没公开的计划先泄露出来,你也有苦衷啊!好吧,不难为你了……”顿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多么机智的支老师!既为那位不说话的女同学解了围,又使课堂能顺利进展。这就是教学机智,这就是真实的课堂。

二、真实的课堂是平淡的

真实的课堂必定是内容大于形式的课堂,朴素一点,简单一点也无妨。课堂上的任何形式都是知识点的载体,如果那些形式只能带来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对孩子掌握本堂课的知识要点全无帮助,那这些形式就有哗众取宠之嫌,是应被摒弃的。

我有幸听了于永正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的录像课,不禁暗暗叫绝。特别是听他没有经过刻意雕琢的常态课,真是极大的享受,叹为听止。在听后的好长时间里,我都抑制不住听课的那种激动与兴奋:平平淡淡是最真。它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也使我懂得了该怎样上语文课。最叫我动容的是当学生读书读得节奏不准、语气不好、感情没有读出时,于老师就轻轻地对学生说:“请你停下来。”及时地给以具体的指导,自己示范,让学生跟读,有时甚至十好几遍的重复,直到学生读对了读好了,再让学生继续往下读。就是这样,在读书的过程中于老师一点点地教会学生读书。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品味词语的含义,学会体会句子的背后的意义,学会联系课文前后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于老师以课文为例子,将学法指导贯穿其中,教会学生读懂文章,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学习。于老师切切实实地做一个“引导者”,在学生需要引导时给以及时的示范引导、鼓励和点拨,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进步。

三、真实的课堂是有“废话”的

课标提倡的“师生平等对话”并不排除课堂上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能性。课堂不需要那么严肃,轻松、活泼的课堂才会让学生喜欢学习。仔细听,一些特级教师的课上都有与课文无关的所谓“废话”,然而这些废话非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相反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支玉恒老师上《只有一个地球》,上课开始时没多少人举手发言。他不着急吗?我想支老师肯定着急,不过一点也看不出来。他来了个激将法:“老师今天这个问题很难,看谁勇敢地举手?”还是没人举手。“难住了吧?”好不容易有一位学生举手,支老师兴奋地告诉他:“太好了,你是这节课上最勇敢的孩子。听好问题,”顿了顿,他神秘的问道,“今天这节课的课文标题是什么?”显然,这问题再简单不过了。支老师抓住机会问大家:“后悔了吧?”同学们都叹气表示后悔。“真可惜,你们没有抓住机会。课堂上发言是锻炼自我的好机会,而这机会是你自己创造的,别人谁也帮不上忙。”之后,支老师总是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要积极争取发言的机会。到后来,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你看,与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无关的话不是废话吗?看来,真实的课堂需要激励学生的“废话”。

四、真实的课堂是有动态生成的

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实交往,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

我在教学第三册《识字1》时,有一个学生问:“识字1是描写秋天的,为什么第一个词不用秋天,而用金秋?”我抓住时机,说:“你真是一位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其他同学能告诉他答案吗?”问题抛出后,学生展开了大讨论。生1:因为秋天像金子一样美丽。生2:因为秋天到了,树叶变得金黄金黄的。生3: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稻子成熟了,金黄金黄的。面对不同的答案,我问提出问题的学生:“你能接受哪种答案?”生:“我觉得第三种答案比较好。”师:“老师和你也有同感。”从这一则案例中可以看出,这里学生的大胆提问,是我在备课中没有预料到的,但我并没有机械的执行教案,而是将学生生成的问题又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全身心的、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了探索活动中去,最终通过思考找到了答案。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是真实而生动的。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范文第10篇

一、弹性预设——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沃土”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课堂,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教学预设要更多地注入学习设计的内涵,这样的设计应是“弹性预设”,即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弹性的空间。

【案例1】

《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欢天喜地过大年》教学片断:

师:孩子们,今天已经是1月7日,离春节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你们想不想现在就过年?好,那我们就来“玩”过年!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让咱们这个大家庭多一些过年的气氛?

生(很兴奋):有!

师:我们想办法把它打扮得漂亮一些,好吗?你们说怎么打扮?

生分组布置教室。

师:这幅画是谁贴的?你们为什么这么贴?(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从中了解有关过年的习俗。)

细读这个教学片断,不难看出教学预设的“精心”。教师主要根据一年级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水平,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创设过年的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二、营造氛围——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阳光”

尽管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品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流程,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

“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生成问题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在时刻变化着的课堂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抓住转瞬即逝的资源,稍加挖掘,或许在这些“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背后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创造火苗。为学生开辟课堂上的“动感地带”,使课堂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情境创设——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催化剂”

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情境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案例2】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家人关怀我成长》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我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在那里,有爸爸,有妈妈……让我们来听听爸爸妈妈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播放付振宇家长的录音)

师:孩子们,听了妈妈的话,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付振宇(哭着):妈妈,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你放心!

生:我四岁就上幼儿园,由于家离学校很远,妈妈接送我太累了!

生:我冬天容易感冒。一感冒,就发烧,妈妈就得放下工作陪我挂盐水,妈妈太辛苦了!

突然,教室里传来一阵啜泣声,是一个女孩子。

她:我想爸爸妈妈了,他们都在杭州上班,我想他们了……

师:是呀,其实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在平日里的一件衣服,一份晚餐中,你们的真情话语一定会让父母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下面请你写下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悄悄话,回家后放在父母的枕头下、书桌旁,给他们一个惊喜,好吗?

听了家长的录音,孩子们的反应超出了我的预料。班里很多孩子沉浸在对父母的思念和感谢中,教师适时地引导,让孩子们的感情找到了一个出口。之后的几天,我陆续接到了好多家长反馈的电话,孩子们懂事了,不仅会感受爱,也尝试着去爱了!

四、课外延伸——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火花”

教学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一节课有一个精彩的结尾,能引发学生的深思、遐想,给学生留下无穷的韵味。好的结尾像一朵升腾而起的火花,照亮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耐人寻味、余音绕梁、课断而思不断的作用。

【案例3】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我们想对地球妈妈说的话,想对全球人们说的话都写在环保袋上,让这环保袋带着我们美好的祝福走得更远。

小组1:环保是小事,因为人人都可以尽一份力;环保是大事,因为它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点滴。

小组2:让地球多一点绿色,还人类多一点希望!

……

在这样一个生活课堂中,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共同感知、共同探索。这堂课的结尾,引发了学生的深思。因此,环保在回归生活的大课堂中,再也不是一条抽象的规范,遥远的记忆,它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具体化,成为切实引导他们实践行动的一个永恒的航标灯,深深地定格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之中。

上一篇: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范文 下一篇: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