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美文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21 05:14:09

哲理美文摘抄

哲理美文摘抄范文第1篇

故事具有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等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演讲兴趣,取得积极的训练效果。因此,我便利用每堂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讲故事,内容包括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之前,学生要做搜集、筛选、阅读、记忆的工作,大家都十分重视,人人积极准备,兴趣高涨。他们讲到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故事,讲到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的故事,讲到望梅止渴、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讲到后弈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思想含量较高,教育意义较大,同学们演讲时感情容易投入,他们或娓娓而谈、或声情并茂、或客观讲述、或边讲边评,语言得到了充分的训练。为了衡量表达水平,提高演讲的兴趣,每一轮演讲后,由全班的同学对演讲者进行一分钟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同学们的评价涉及演讲时的声音、体态、感情、内容诸方面,使得每个上台的同学每演讲一次都有所提高,其他同学在听、评中不但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也吸取了经验教训,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读诗词,作鉴赏,培养鉴赏能力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丰富的文化内蕴,动人的艺术境界,深挚的思想情感陶冶了一代代青年。当代中学生不但要背大量的诗歌,更要学会鉴赏品析好的诗歌。因此,我把诗歌鉴赏纳入了日常教学,但我认为若漫无边际,随意品评,势必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布置学生每周背两首诗歌,但必须是有关联的两首诗,可以是同一题材的,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但积累了许多诗词,而且了解了许多著名诗人的思想轨迹、人生经历和诗歌风格,很多学生懂得了欣赏诗,并热爱上了诗歌。

三、读美文,作摘抄,培养评价能力

美的事物带给人愉悦的心情,文质兼美的文章更是让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为了让学生在文学领域能发现美、留住美,继而创造美,我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平时阅读中发现的好文章分门别类摘抄下来。学生在本上设置了“美丽自然”“美好感情”“优美人生”“哲理美文” 等板块,阅读量大大增加,许多优秀刊物如《青年文摘》《读者》《意林》等成了他们的最爱。在阅读与摘抄中,他们不但收获了美的语言、美的思想,也收获了美的人生。他们的摘抄本内容丰富,保存价值也较高,简直成了美文大全。

好文章各有独特之处,为了让学生认识这“独特”,我让学生给摘抄的每篇美文作点评,可三五句,也可更长,语言尽可能精美、雅致。这样,让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大胆地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能力上的要求更高了。

四、品课文,作迁移,培养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高尔基说想象是人们预见未来的一种惊奇的思维能力。正因为此,素质教育更需要想象力的培养。在这方面,我们无须准备其他材料,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想象的空间十分广阔。我们可把想象力的培养渗透在课文的教学当中。

五、作计划,定目标,提高写作能力

由于学生天分、兴趣、及阅读积累的差异,学生的写作水平高低差别很大:高的每次都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一类作文,而差的却往往连语言通顺也做不到。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实行一刀切是不行的。我的做法是对学生作文进行一定摸底后,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所在:是词语匮乏,还是素材短缺,是思路混乱,还是扣题不紧,是开头滥俗,还是结尾直白。然后帮学生制定可行的训练计划和目标。为了配合这一点,全班每次共同作文的目标都是多层次的,达到了目标就是成功作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提高。

哲理美文摘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五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1读

有个别教师及学生认为读书浪费光阴,不如多做几套数理化试题。笔者在此呼吁,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读的作用,以读促思,以读激志,以读带写,读写结合,共同提高。

1.1有声读

笔者倡导学生发现美文一定要大声读出来,读出气势,读出感情。我们在七年级的时候,规定每天晨读抽出时间让学生表演读一篇美文,全班学生按学号有序进行,尽量所读美文不重复。这样早晨美文范读成了我们班一道独特的风景,全班学生均以范读为荣,听读为乐。

1.2无形读

晨读美文只是我们读的初级阶段,目的是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将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养成爱读、会读、乐读的习惯。我们要求每个学生,不仅要读书,也要读人,读社会,读生活中一切与语文有关的作品,形成“大语文观”。从“有声读”到“无形读”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读的不仅仅是文字,学生用的不仅仅是嘴巴。

2抄

“天下文章一大抄”。休矣!我们讲的抄侧重是积累素材,注重的是规范书写。

2.1小抄

小抄主要指学生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佳词妙句摘抄下来,分类整理,以备运用。没有积累,就很难在写作上大有成就,小抄势在必行。

2.2大抄

大抄主要让学生全文摘抄美文,这决不是惩罚。大抄范文,能够规范学生书写,养成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标点准确,见贤思齐的习惯。

3练

学生作文要提高,恰当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3.1句

(1)连词造句。这种训练很容易,我们语文教师让学生在课文“读一读,写一写”后。选择几个词语,写一句有中心、有关联的话,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思维拓展能力。随着学生的适应,我们可以将词语的数量逐渐增多。

(2)仿写。很多仿写句子值得学生训练,这些句子用词精当,修辞丰富,哲理深刻。我们要求学生句子仿写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句子仿写我们一般采用“一看二思三写四改”的顺序进行。

3.2段

(1)片段练习。我们可以进行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专项训练,提高学生选词成句,思维迁移能力。

(2)场景练习。结合时事人物。让学生写颁奖词,让学生互写评语,让学生互写赠言等等。这些训练贴近学生生活,给予学生情感宣泄空间,让学生再次明白,写作就是表情达意,写作就在我们身边。

3.3篇

(1)常规训练――写日记。日记,顾名思义,每天都要记,重在坚持。教师对学生写日记应讲透三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记,这是动力。告诉学生写日记是记录自己见闻,见证自己成长,反映社会变化的窗口。二是记什么,这是活水。教师要教会学生日记应多层次、多角度,扩大日记写作空间。写己写他,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写喜写忧,写思写感,写实写虚,巧妙变换,相互进行。三是不强看,这是保证。教师们,家长们,请相信我们的学生,相信我们的孩子,给他们一定的言论自由。

(2)专项训练――改写,续写,扩写。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每次批改作文,我们都会发现,凡是与想象力有关的作文,学生字数都写得特别多,情节特别曲折,人物特别饱满。

3.4改

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错,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他们的修改能力尤为重要。开车的要会修车,才能开得远。

(1)自评:学生自评是作文评价的起步阶段。教师不要要求学生自评时面面俱到,而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规律。最初让学生用“二评法”自评自己作文,找出自己最成功的地方与最大的败笔。接着让学生学会“旁批”和“总评”。这时我们教师决不能“袖手旁观”,要耐心指导,及时指正,适时表扬。

(2)互评:训练一期,学生掌握了自评方法,互评就比较得心应手了,不同的是改变了评价对象。我们要强调的互评时,学生一定不能用语过于极端,提出缺点要有度,注意分寸;发现优点要真实,不能浮夸。这时,教师轻松多了,我们既训练了学生作文评价能力,又从繁琐的作文批改中抽出更多的时间研究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3)自评互评结合。

3.5激

水不激无浪,人不激无志。要让学生永远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教师的激励和表扬,创造发表空间,非常值得大家一试。

(1)写下水作文:偶然一次学生问我,老师能写篇作文我们拜读一下吗?是啊,我们经常教学生写作文,不妨自己写一写,以此激励学生。自那以后,凡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我一个也不错过,写完交给全班学生评价。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此,我班学生写作兴趣空前浓厚。

(2)红旗激励:我们的作文,每次批改后,我都会在佳作学生的本子封面画个小红旗,以示鼓励。每当课代表发作文本时,学生都会首先看自己本子的封面,得到小红旗者大声欢呼;未得者暗自鼓劲,力争下次得到。我观察发现,学生所有作业本中,作文本保存得最好。嗨,真是一群孩子。

哲理美文摘抄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激发兴趣;强化积累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谈作文色变”,作文教学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实践证明,无论是从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角度,还是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都应把作文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笔者根据作文教学实际,谈一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

1改变认识,激发兴趣

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点已经被大部分学生所认识,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作文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平时的点滴积累。面对高考的渐近,一些老师和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语文其他方面的学习上了。孰不知,作文的分数还是直接影响着高考语文成绩。难怪有这么一句话,“得作文者得高考”,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就应从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入手,改变重语基轻作文的认识,摆正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去指导学生的写作,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作文考试成绩的教学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合高中作文教学。若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高中学习任务重,时间紧,高考当然是人生一件大事,但如果一味地考虑高考,一味强调应试技巧,其结果倒不会那么尽人意。其实高中阶段,教师若能很好地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多了解、多接触相应的情境和美文,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把那些对生活的情感抒发出来,其实就是很好地写作方面的历练。例如一些时评文章,教师就要抽出时间为学生播放这方面的内容,努力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见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洞察力。这样学生练起笔来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组织写作方面的讨论会,或举办美文展览,让学生多听、多看,以唤起学生的写作和表达方面的欲望,减少他们对写作的畏惧感。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要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注意措辞,一旦发现写作比较好的作文,教师要用分数和批语来进行表扬和肯定,或当做范文在班上宣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读写的训练当中去。

2强化积累,夯实学生的写作功底

加强高中作文教学,必须注重积累,因为积累不是一日之功,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轻视了平时的语言积累,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就类似空中楼阁。没有词汇,没有积累,又何谈写作的提高呢?写作是一面镜子,它能折射出自己写作方面的不足和缺陷,虽然老师在作文教学时反复强调学生要进行积累或做一些美文摘抄,但要么被学生功课忙、时间紧所搪塞,要么任务型地去做些象征性的摘抄,其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一直做摘抄做得很好的学生,但不能灵活地把这些语言的精华和丰富的材料运用在写作上。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不能做到审题准,立意新,情感真实,故这就应进一步地在写作技巧上下一番功夫了。针对以上的种种,教师首先应把语言积累工作落实到实处。具体方法如下:一是让学生多诵读。可以有效利用晨读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记忆、掌握。在诵读中加强学生的词汇和美文记忆,二是扩大阅读量。学生只有阅读跟上去,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时才能被己所用。高考时间紧张,但时间挤总是会有的。但要努力实现高效。例如每周可以抽出一节课外活动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搜集并整理一些美文印发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协调时间来进行短暂阅读和欣赏。这样时间长了,也会收到一定效果的。三是增加学生的练笔次数,学生练得多了,自然就会熟能生巧,他可以在每次作文写作中有所感悟,有所改正,从而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练笔,写篇幅短小内容精悍的日记或周记,写分析性短评,或者有意识地去背诵一些时评或短论的格式、开头和结尾等等,这些都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3高中作文教学中,应坚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很难在写作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除了老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强化学生积累之外,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坚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第一高考作文不外乎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各类文体的考查,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对这几种文体进行讲解,让学生熟悉这几种构思套路,要切实做到文体规范,并且要经常性地练笔,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要及时地进行肯定和讲解,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第二就是指导学生在作文时,应注意审题、立意,选题,拟题和文章布局等写作技巧。这样学生在考试时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写出的文章才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以布局谋篇为例,要注意凤头、猪肚和豹尾的写作技巧,要紧扣主题,把自己的“亮点”点亮;或以立意为例,高考时,怎样使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呢,就是立意首先要做到新颖,其主旨要富有正能量和一定的积极意义,不抱怨,切莫去写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立意的标准要富含哲理,紧扣材料,要有一定的时代感;第三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注意文章层次的安排,字数的适中和书写的整洁度。

总之,高中作文教学中,除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强化学生积累和对学生进行科学性指导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类地做专题训练,以弥补学生在某些专题写作上的不足;还可以在高一高二时尽量多安排一些美文欣赏课,素材交流课,写作竞赛课,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丰富学生素材,锻炼学生文笔,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的养分,为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做好铺垫,为学生高考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袁会建 单位: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九中学

参考文献

[1]牛巍.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模式探析[J].快乐阅读,2013(8).

哲理美文摘抄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课外阅读 兴趣 习惯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28

初中阶段是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段,可农村初中生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初中是毕业了,却鲜有学生能够完整读完课标推荐的书目,更不用说形成阅读的习惯了。虽说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学校或上级部门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但这些活动对很多农村学校来说多是走过场,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形成阅读习惯帮助不是很大,因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至形成习惯是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转变观念助阅读

原国家总督学柳斌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平庸的,没有智慧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肯定是一个呆板的沉滞的只会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学校和教师应持之以恒地广泛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可利用家访、开家长会等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向家长讲明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是有用的,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反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发展智力,促进各科学习,从而支持、鼓励孩子的课外阅读。

二、多种手段来激趣

语文教师是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力,应扮演好引领者、组织者、指导者、赏识者等角色。

(一)营造班级阅读氛围以激趣。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班级中浓厚的读书氛围无形中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产生很强的感染作用。其一,在教室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并经常让全班学生读一读。其二,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漂流活动。与城市不同,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师还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学生书籍少的难题,因为绝大部分农村家庭没有藏书,学校图书室可供阅读的书籍不多,名著多是浓缩版,可读性不强,学生不感兴趣。这在客观上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可鼓励有书的学生拿出自己的一两本书到班上漂流阅读。其三,指导学生办好学习园地。可开辟“好书推介”“精彩社会”“秀出我的风采”“经典箴言”“名人读书小故事”等栏目,这除了可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引导学生的阅读紧扣时代的脉搏外,还为教室增添了浓浓的书香味。

(二)开展活动来激趣。初中生好动,争胜好强,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1.开展中华美文朗读比赛。2.开展箴言硬笔书法比赛。3.开展走进名著活动。教师进行阅读推荐后,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必答和抢答的形式展示阅读的成果。4.开展手抄报比赛。手抄报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文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写字和绘画等能力。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手抄报比赛,教师提出一些固定栏目,如美文共赏、读书心得、名文摘抄等,促使学生广泛地阅读。不管是哪一种比赛,对其中的优秀学生都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品最好是种类不同的课外读物。这样既为班级的读书漂流注入了新鲜血液,又让学生获得了课外阅读的成就感。

(三)以点带面来激趣。虽说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但班中还是会有几个爱好并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的。这些学生往往是班中的佼佼者,语文成绩很好。教师可让这些学生“现身说法”,介绍自己读过的书以及读书的方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学的引荐能很快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当然,教师也要成为学生读书的表率,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读书不已,不断为自己的思想注入源头活水,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最有力的感召!

三、多种方法来导读

现今的中学生好动,自制力差,做事情很多是三分钟热度,要想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效地坚持下去并形成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语文教师必须做足功课,绝不能放任自流。

1.语文课堂要瘦身,腾出时间让学生阅读。说实在的,现在的农村初中生不怎么喜欢语文课,与教师的上课方法不无关系,如有的教师上一篇课文耗时冗长,像《故乡》《陈涉世家》要花四五个课时,什么内容都讲详细才放心。语文教师应深入、细致、透彻地备课,精简自己的教学,长文短教,去粗存精,大胆取舍,将节省下来的时间让给学生去阅读经典美文。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阅读能力就会相应提高。

2.向学生推荐好书。农村初中生的课外读物本来就少,基本上是同学间相互传阅的卡通漫画、娱乐消遣类杂志等,有的学生即使可以去图书馆借阅,他们也不懂如何选择。因此需要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名篇佳作,推荐过程中应对作品内容、精彩之处和阅读方法进行适当的讲解、指导,为学生走进书本作必要的铺垫。

3.拓展教材的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由于时代、年龄、阅历等原因,很多学生不喜欢文学名著,认为文学名著与现实距离太远,看不懂,也没有兴趣。教学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时,应趁热打铁,向学生引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如学习了鲁迅的《社戏》,可向学生介绍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名篇《五猖会》,领略鲁迅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学习了《智取生辰纲》,趁机向学生发问:生辰纲被劫后杨志的命运如何,其他好汉如鲁智深、林冲等人有什么精彩故事等等,由此激起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阅读了不少名家的作品,不再把阅读文学名著看作是苦差事。

4.落实阅读方法。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只凭兴趣,阅读时走马观花,不懂得积累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读出自己的真性情,能随着书中人物的际遇或哭或笑,真正沉入书中,这样才算读书,也才有收获。(1)浏览泛读法。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书或文章,可以大致浏览其标题、内容提要等,也可以快速默读,掌握其大概意思就可以了。(2)精读批注法。要求学生阅读时扫清文字障碍,弄清文章中心或句子的含义,特别是一些隽永的写景美文,要求学生反复研读并在正文旁边加批注,来帮助理解和记忆。(3)摘抄笔记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学生将所读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优美句子、精彩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如果是名著教师则要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评论等读书笔记。

5.倡导学生买书。告诉学生,好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珍藏。教师可以把自己买书的经验告诉学生,让学生学会选书。学生有了自己的藏书,一生都有好处。

四、督查激励养习惯

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不行,初中生往往兴趣不稳定,何况还有那么多的诱惑,只有教师时时的督促鼓励,才可能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上升为习惯,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1)规定每周阅读的篇数。(2)课前5分钟美文推荐。(3)检查、评价读书笔记。(4)指导学生制定寒暑假读书计划。

哲理美文摘抄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60-02

【作者简介】丁国林,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江苏如皋,226500)教研室教研员,高级教师。

随着全民读书和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已经出现了非常可喜的变化。不少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基层学校领导,无不将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书香校园建设在专题“读书节”、校园书市、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读书演讲以及“作家零距离”、亲子阅读、书香家庭评比等活动的支持下,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斐然。但是,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作为与读书行为如影随形的学生读书笔记,则普遍显得内容单调:大多为格式化的“好词好句”和“精彩片段”摘抄,检查发现不少学生存在马虎应付的形式主义倾向;而教师的批阅,则同样缺少必要的方法与点拨激励,有的仅仅用红笔打一个“√”或是简单地给一个“阅”字;少数班级学生读书笔记的检查与批阅,竟然是由学生干部代劳,而居于“平等中首席”位置的教师,却基本处于“缺席”状态,“不作为”或“伪作为”现象客观存在。这样的读书笔记,除了简单地应付了学校行政检查以外,作为放大阅读效益并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文化积累的应然功能,基本上丧失殆尽。

读书和积累,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并形成丰厚文化底蕴的主要途径,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以读书笔记为抓手,进行必要的词汇积累、美文佳句积累,提高其在文化知识、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素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那么,如何在学生的读书活动中做好其读书笔记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呢?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以为语文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思考与尝试。

一、明确内容和范围

根据目前中小学生读书笔记的现状,尤其需要更直观具体地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笔记所应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例如:

1.读书过程中即时发现的对写作具有直接借鉴与迁移运用价值的精美语段(形象生动、细致入微的细节、场面、语言、神态和环境描写等)。

2.饱含哲理、内涵丰富、语言凝练的名人名言、诗词名句、睿思哲言、谚语俗语歇后语、歌词流行语等。

3.能够帮助自己丰富文化知识和生活积累、提高生活情趣,在今后的生活交际或写作实践中可能有用的逸闻掌故、写作素材、名人故事、文化现象,例如我国诗词文化中的数字诗、藏头诗、回文诗、宝塔诗以及对联宝库中的精美名联、长联、妙联、趣联等。

4.读书过程中随时生成的阅读感悟、启迪、联想及其在阅读内容启发下所产生的生活创意、写作灵感、奇思妙想等。

5.有收藏保存价值的较长文字的内容提要、结构提纲、备忘索引等。

6.名人大家、同龄学霸的成功经验、学法秘诀等。

二、丰富来源和形式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将“读书笔记”的内容来源进行适当延展,即学生在阅读或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自认为具有抄录收藏价值的文本材料都可以进入读书笔记的内容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传媒中的博客、微信、QQ会话、论坛发言甚至影视人物的精彩台词、校园内外的宣传标语等都可以在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占有一席之地。

读书笔记的目的在于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师还可以从“笔记”的形式上进行适当的点拨与引导,美文摘抄、内容提要、随文评注、提纲整理、即感随记、备忘索引,甚至是剪切复制等,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只要能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启迪和帮助,都可以让学生不妨记之摘之,思之悟之,学之用之。惟如此,学生方能不断尝到动笔读书的甜头,不断提高读书的兴趣和效益,不断获得文化积累、知识进步、精神成长。

三、促进评价和交流

作为与读书活动密切相连的读书笔记行为,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领与智慧激励。但现实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不闻不问,或者仅仅是任务式的定期收交、简单批个“阅”字了事,这种不作为行为,是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的。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常规批阅中及时地发现优秀典型,像作文眉批或总批一样,给予细致地评价引导和点赞激励,让学生及时倾听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

除此之外,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通过读书笔记进行交流与共享。比如,可以组织读书笔记的展评活动,让学生在观摩欣赏中发现并借鉴别人的长处;定期组织学生将读书笔记交换阅读、互相转抄,实现智慧的累加碰撞;将读书笔记的指导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进行合理的关联,引导学生在笔记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写作的灵感并进行适度的迁移运用;等等。

读书笔记的内容、形式等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特点及其个体性格特点有机结合,这是指导学生做好读笔记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学生而言,经常随手翻阅自己曾经的读书笔记,不仅可以温故知新,更能获得激活思维、催生灵感、涵养人性、净化心灵的特殊效果。

哲理美文摘抄范文第6篇

【关键词】选择 运用 整理加工

一、精心选择阅读的材料

庄子曾发出如此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世界上每天出版的图书,一个人即使整天呆在家里读书,直到死,也无法读完。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我们必须独具慧眼,帮助学生精心选择有价值读物,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

首先是经典著作。经典名著是前人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文化主食。因为那些可以称得上经典名著的作品,大都经过了历史的筛选,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但是,随着社会进入高科技和声讯网络时代之后,传统书斋生活的平静与安稳已被打破,书香馥郁的图书馆和研究中心,也不再是皓首穷经的学者和莘莘学子惟一流连忘返的地方。人们将进入一个彻底的“读图时代”。面对这种挑战,全社会都有责任树起经典这面大旗。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世界观尚未完全定型,阅读经典名著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的重要途径。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列出的中学生阅读推荐书目,就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学生名著阅读的不足,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是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当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更贴近我们的现实,这些书籍对于丰富学生的阅历,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许多当代作品的价值尚未得到权威的认同,或者作品引起了较大的争议,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备相当的鉴赏水平,力求向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作品。如近年来,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散文系列,涉及到中外文化的许多方面;又如港台著名作家张晓风、席慕容、林清玄、刘墉、董桥等人的作品,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都有显著的效果。

再次是“文化快餐”。这里所谓的“文化快餐”,就是那些篇幅短小,言简意赅,阅读时间不长的文章,区别于那种庸俗,格调低下的读物。作为在校求学的学生,持续一整天或几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并不多,更多的则是几分钟、十几分钟的零散时间。因此,作为老师,有必要推荐一些品味较高、可读性较强的刊物,如《读者》、《青年文摘》、《散文选刊》、《随笔》等。其它一些轻松、健康的消遣性读物,也可适当涉猎。

二、恰当运用阅读的方式

从阅读的内容来看,“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咀嚼消化。”(《谈读书》,培根)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内容运用恰当的方式:浏览,泛读,精读等等。

从阅读的目的来看,读书有消遣性阅读和求知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是一种调节紧张身心,消除工作和学习疲劳,减轻工作压力的精神活动,阅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轻松的读物,在阅读过程中不必考虑读物的审美价值。求知性阅读有比较明确的阅读目的,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启迪心智,从而达到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对于处于求知时期的中学生来说,这种阅读应该成为主导。

从阅读的形式来看,一是精读,即按照顺序,逐字逐句阅读,对全篇、各段、各句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力求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一是略读,即通观大意,不求甚解,对于无关的内容,可以略去不看;此外,还有跳读,猜读,浏览等等。这些阅读方式经常交替运用,互为补充,恰当运用,将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三、整理加工阅读的内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时的读书人,往往都是藏书或抄书人。明代的张溥读书时常常手抄口诵,抄完即烧,反复七次,又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可谓读书人的典范。而今天的学子,已经不必像过去那样将大量精力放在抄书上,可是抄书的传统却不能完全放弃。只不过,抄写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有所不同。

抄写应以有用为原则。学生平时从阅读中获取的有用的材料,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并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积累的形式要规范。学生通常也有阅读笔记,但大多凌乱不堪,不利于日后的查阅。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积累时,教师应该做示范解说。例如:笔记的开头应编制目录,附上页码;中间部分是材料的内容,材料的内容大致分为这几类:一是美文摘抄(全文或者精华部分,也可剪贴),二是书海拾贝(主要是摘抄文中的哲理性语句),三是心得体会(及时记录读书的感受)。

中学生积累材料的目的,往往是在写作中能够运用这些材料,因此,有必要对平时积累的材料和阅读视野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一起,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作文材料库。

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壮游,是内在性灵不断成长的泉源。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只要我们能在“霓光璀璨中独守一炷青灯”,将阅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阅读内容和方式,提高阅读的效率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哲理美文摘抄范文第7篇

一、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作用

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了翅膀。”可是,面对升学的压力,我们不禁要问,课外阅读是否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答案是否定的,有益的课外阅读会让你在语、数等方面出类拔萃。不仅如此,课外阅读也会让人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本领。

课外阅读对写作方面是很有用处的,它能给我们浏览到课本中没有的好句子,在写作文时能够得以巧妙地应用,让自己所写的文章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形象。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借鉴别人所采用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以备写作时的不时之需。有道是“学海无涯”,“读不尽者世上之书,明不尽者人间之理”,初中生只有不断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方能弥补自己知识的缺陷和社会生活阅历的不足,只有阅读才能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获取前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用于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方能减少前进道路上的弯路。不懂得生活情趣的人永远是残缺的人,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世界的一部分。而课外阅读恰恰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且潜移默化地完善着我们的思想。更加难得的是课外阅读对我们的写作也很有帮助,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给学生合理的指导,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外阅读资源,让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起到它的促进作用。

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过程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课外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我们不要将课外阅读片面地理解为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从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内容都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补充和配合,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和吸收。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应做到:

1.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正确引导。可订阅专业性强、阅读口味高的《课外阅读》、《语文报》,充满青春气息、了望外部世界的《青年文摘》等,丰富阅读资源:同时,应要求学生将感触最深或最喜欢的文章摘抄下来,并写写自己的感想。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阅读的深度,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一种阅读习惯。

2.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激发兴趣。

3.比较阅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可让学生从内容、形式、语言、具体的艺术手法等某一方面进行揣摩:让学生准备自己的摘抄本,摘抄精美文句。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要求学生从阅读过的书籍中记下提要。并表述自己在读书中的点滴体会。不讲求形式上的完整,也不要求内容上的联系,篇幅可长可短、灵活自由、有感而发,旨在达意。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三、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

课外阅读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语文教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的,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

哲理美文摘抄范文第8篇

1利用教材和美文,挖掘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欣赏作品,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辨别真假、善恶、美丑,逐步提高欣赏能力,在体味“美”的同时,让学生悟出生活的哲理,受到感染,从而内化为一种人格品质。

1.1介绍作家,树立人生榜样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家名篇,这些名家的人格为后世景仰。在教学中介绍一些作者时,可以针对学生实际,有重点地介绍这些作家的人生经历、情感历程、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如蒲松龄面对落第却发愤创作,曹雪芹处境艰难仍不辍笔耕,坡屡遭贬谪却乐天超脱,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的生动材料。

1.2挖掘主题,进行爱国教育

在语文的宝库中,一代代爱国志士用血和泪铸成的篇章绚丽夺目。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这些优秀的诗篇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力量,从而在大是大非面前有了正确的抉择。

1.3课外延伸,完善自身人格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阅读能力,必须拓展教材,丰富第二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东西越多,掌握课内基础知识就越容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列出书目,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去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阅读兴趣。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他们展开讨论、交流阅读感受。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就能收到实效,学会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完善自身的人格。

2联系学生实际,在语文训练中渗透心理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从心理上去了解学生。作文、周记、日记等都是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的重要窗口。而及时了解学生情感发展的脉搏,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有助于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就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心理保健筑起一道有效的“防线”。

2.1作文书写人生

作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作文与做人是相通的,从育人的角度而言,作文求真,更能唤起学生对生活与社会的责任感,能陶治其坦荡的胸怀、纯洁的情操。因此,在命题、指导、批改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实际,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话题作文教学中,拟些如“环保、奥运、宽容、交友、诚信、上网”等贴近现实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由于这些话题学生较为熟悉,所以往往能把真实感受说出来,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2.2日记感悟人生

指导学生写好周记或日记。日记与一般命题作文不同,日记更侧重的是学生心路历程的记录,它是即时的、随意的,又是真切的、现实的。学生产生的学习焦虑,心理躁动往往都是莫名的、杂乱的,如不及时加以自我梳理,常常会引起极端的行为。写日记会把学生心理的无序活动凝结在文字上,这一过程的本身就起了平衡情绪的作用。如能再回过头来对这些文字进行理性的思考,学生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一切担心和忧愁是大可不必的,心境也就会趋于平和。我们语文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如何把日记写真、写实,更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对写出的日记作再思考,去求善、求美,把作文与做人紧紧地结合起来。教师可透过周记或日记这扇“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增强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主、开拓创新的人格。

3开展活动,加强多样的心理“营养”

3.1课前三分钟演讲

演讲能倾诉情感、展示才识。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讲台作三分钟的演讲。可分别以“理解、尊重、宽容、挫折、乐观、竞争、自信、自卑、嫉妒”等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演讲,学生们或进行道理阐述,或运用正反事例进行论证。这样,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对其良好的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2搜集格言、警句、名人名言

格言警句有言简意赅的特点,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体现着丰富的哲理。组织学生熟读、背诵名言警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和理解感受,这如同对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注入了丰富的营养。阅读摘抄这些名言警句,既能启迪智能,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人格的教育。

3.3开展“朗诵、辩论、答记者问、即席采访”等活动

要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凸现学生的自我意识,诱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也可以开展“成语接龙、美文摘抄、书法比赛”等,展示他们的自我价值,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小品、相声、舞蹈、课本剧等,使他们的审美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事实表明,这些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而且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

哲理美文摘抄范文第9篇

1利用教材和美文,挖掘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欣赏作品,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辨别真假、善恶、美丑,逐步提高欣赏能力,在体味“美”的同时,让学生悟出生活的哲理,受到感染,从而内化为一种人格品质。

1.1介绍作家,树立人生榜样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家名篇,这些名家的人格为后世景仰。在教学中介绍一些作者时,可以针对学生实际,有重点地介绍这些作家的人生经历、情感历程、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如蒲松龄面对落第却发愤创作,曹雪芹处境艰难仍不辍笔耕,坡屡遭贬谪却乐天超脱,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的生动材料。

1.2挖掘主题,进行爱国教育

在语文的宝库中,一代代爱国志士用血和泪铸成的篇章绚丽夺目。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这些优秀的诗篇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力量,从而在大是大非面前有了正确的抉择。

1.3课外延伸,完善自身人格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阅读能力,必须拓展教材,丰富第二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东西越多,掌握课内基础知识就越容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列出书目,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去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阅读兴趣。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他们展开讨论、交流阅读感受。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就能收到实效,学会自己教育自己,逐步完善自身的人格。

2联系学生实际,在语文训练中渗透心理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从心理上去了解学生。作文、周记、日记等都是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的重要窗口。而及时了解学生情感发展的脉搏,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有助于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就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心理保健筑起一道有效的“防线”。

2.1作文书写人生

作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作文与做人是相通的,从育人的角度而言,作文求真,更能唤起学生对生活与社会的责任感,能陶治其坦荡的胸怀、纯洁的情操。因此,在命题、指导、批改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实际,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话题作文教学中,拟些如“环保、奥运、宽容、交友、诚信、上网”等贴近现实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由于这些话题学生较为熟悉,所以往往能把真实感受说出来,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2.2日记感悟人生

指导学生写好周记或日记。日记与一般命题作文不同,日记更侧重的是学生心路历程的记录,它是即时的、随意的,又是真切的、现实的。学生产生的学习焦虑,心理躁动往往都是莫名的、杂乱的,如不及时加以自我梳理,常常会引起极端的行为。写日记会把学生心理的无序活动凝结在文字上,这一过程的本身就起了平衡情绪的作用。如能再回过头来对这些文字进行理性的思考,学生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一切担心和忧愁是大可不必的,心境也就会趋于平和。我们语文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如何把日记写真、写实,更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对写出的日记作再思考,去求善、求美,把作文与做人紧紧地结合起来。教师可透过周记或日记这扇“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增强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主、开拓创新的人格。

3开展活动,加强多样的心理“营养”

3.1课前三分钟演讲

演讲能倾诉情感、展示才识。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讲台作三分钟的演讲。可分别以“理解、尊重、宽容、挫折、乐观、竞争、自信、自卑、嫉妒”等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演讲,学生们或进行道理阐述,或运用正反事例进行论证。这样,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对其良好的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2搜集格言、警句、名人名言

格言警句有言简意赅的特点,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体现着丰富的哲理。组织学生熟读、背诵名言警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和理解感受,这如同对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注入了丰富的营养。阅读摘抄这些名言警句,既能启迪智能,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人格的教育。

3.3开展“朗诵、辩论、答记者问、即席采访”等活动

要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凸现学生的自我意识,诱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也可以开展“成语接龙、美文摘抄、书法比赛”等,展示他们的自我价值,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小品、相声、舞蹈、课本剧等,使他们的审美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事实表明,这些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而且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

哲理美文摘抄范文第10篇

一、积累经典,提升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表达与交流”中说“能调动自己的语言和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可见,学生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写作时厚积而薄发,游刃而有余。

1. 课前三分钟名言名句抄写

把高考考纲要求的名言名句分解成每节课前5-10句,短的写多点,长的写少点,每节课前写到黑板的左上角,要求学生抄写到语文摘抄本上。这样既把名言名句的背诵默写化整为零,也让学生从高一就开始意识到积累名言名句,并逐渐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2. 重视阅读,重视摘抄

课本范文虽“仅是个例子”,但却属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是“得法于课内”的根本。教师应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的片段”,特别是明晰行文思路,以供模仿性写作借鉴。利用课余时间,我为学生朗诵《读者》中的感人文章,进而积累优美语句。如《家园落日》中那淡淡的哀愁,学生听时需多体会。又如《风中密码》中那优美的语句:“深绿美丽的柏树散发着厚重悠远的数的辛辣的气息,在窗口一小块特别银亮的月光里摇曳。”这“辛辣”透露出对老师的怀念。尽管对生物老师的第一印象不太好,但渐渐发现“我”被这老师的一举一动吸引了。题目很新颖,内容更让学生认识到师生间的情谊是如此深厚。另外,我还让学生分组积累优美且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如,有的学生收集的有关“成功与失败”的语句:航船,害怕风浪,永远不能到达彼岸;蜡烛,害怕燃烧,永远不能发光……有的学生收集有关“大自然语言丰富多彩”的语句:我如果是一缕阳光,就照亮所有的黑暗;我如果是一朵鲜花,就点缀一方夜空;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这些语句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用这些语句为作文增色。

作文写作离不开知识的积累,而积累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周记感受、课堂发言都可以成为他们写作的知识来源。学生见得多、记得多,肚里有墨水,才敢下笔,才能有话说,才能真切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学生的作文素养得以提高就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了。

二、强化练笔,培养笔感

张中行先生认为“作文除了多读多写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见,勤于练笔方能“妙笔生花”。

1. 从仿写开始写作

“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学生在仿写中方能把写作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进而登堂入室。如当前高中生议论文体普遍淡薄,故进行“引—议—联—结”的格式仿用,不失为最有效的行文思路指导教学。

2. 立足课本,从原文生发

语文新课标对各学段的写作教学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应认真研读各学段的教学重点,从整体的角度循序渐进的设计写作教学。如小说单元可进行片段补充训练,《祥林嫂》可设计其悲惨末路,《项链》可设计玛蒂尔德得知真相后的表现,《孔乙己》可设计被丁举人打断腿的场景。

3. 结合时事,有的放矢

新时期的学生不应“一心只读课堂书”,而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结合汶川大地震,可写《给灾区同龄人的一封信》,结合2008北京奥运会,可写《假如我是……》。另外,提倡并鼓励学生多写随笔,日记等。

三、激发潜能,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如能转化成学生自发的内驱力,无疑给学生写作引来了一江源源不断的活水。

鼓励学生感情自然流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青春期的学生往往渴望通过一种方式来抒发独特而丰富的心理体验,教师应引导他们关注自我内心世界,宣泄自我情绪。

发现学生写作的闪光点并适时表扬。学生的起点不同,认识水平、写作志趣、表达能力不可用一个尺度来衡量。教师讲评作文时,应据不同学生在语言、标题、素材及构思等方面的不同亮点进行及时鼓励。

上一篇:中学生美文摘抄范文 下一篇:摘抄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