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范文

时间:2023-02-26 13:20:55

运输管理

运输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协同,运输,实施

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及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增长,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必须联合起来一起降低供应链总成本以及提供增值服务,同时满足不同细分客户群体的特定要求,努力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必须制造出不同的产品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并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送到客户手中,这使得供应链的运营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复杂。而供应链运营的瓶颈之一就是如何能够及时把定制的产品送到客户手中。由于目前的生产企业已逐渐从大规模生产方式向小批量甚至单件的定制生产方式转变,并且随市场需求的波动使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和生产的产品数量也发生波动,从而影响运输市场发生变化。需求市场的变化和企业小批量多批次的运输要求,导致供应链的合作各方无论是发货人(即供应商)还是接受人,对承运商(或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订单交货期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运输时间的不确定性,供应链合作各方要求承运人能够按照JIT模式运作。而对于运输公司来说,由于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运输成本的提高,需要承运人或是进行有效运作或是关门停业。其一,如果其能力限制导致运输时间的延迟,就会破坏供应链运作效率,其二,如果其增加运输服务质量而导致运输空载率增大,反过来会使运输成本大大增加。

实际上,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和矛盾,更好地优化供应链运作,而协同使得整个供应链能够实现高效的顾客反应。因此,供应链中运输的矛盾可以采用一种新型运输管理模式——协同运输管理来解决。协同运输管理能够将运输整合到供应链各成员的运营计划当中,不但使运输商减少无效运输,而且能够预见性地管理运输需求,满足订货响应时间,从而使产品及时运送到客户手中。

一、协同运输管理的由来和含义

协同运输管理(CollaborativeTransportationManagement,CTM)最初由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于2000年开始采用,它要求与供应链中的成员宝洁、货运巨头亨特三方实现更透明的信息交换,通过信息共享和供应链协作,制定计划、预测、运输、库存等商品服务全过程。三方达成合作关系以后,沃尔玛大大减少了货物处理过程的步骤,而亨特减小了16%的装卸货等待时间,空载率下降了3%,宝洁也实现了库存的下降。

协同运输管理最原始的雏形是货运合并,保持货车的满载移动。这就意味着公司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的资源,减少空载浪费。这种方法在北美相当流行,合作关系已在超过1600个合作伙伴中形成,他们建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多站式的装卸货,保持着货车的最低空载率。而对于最终消费者而言,不仅使服务时间大大缩短,成本还降低了15%~25%。而目前,协同运输管理的含义远远不仅于此。

根据VICS(VoluntaryInter—industryCommerceStandardsAssociation)物流委员会于2004年在协同运输管理白皮书中的定义:协同运输管理是一个整体的流程——它把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和运输服务供应商聚集到一起,达成协.L义,使运输规划和作业流程避免出现无效率的运作。其目的是通过促进供应链中运输作业参与者(包括发货人、承运人、收货人、或者另一种形式的参与者如第三方物流等)的相互影响和协同合作,消除无效率的作业。

协同运输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三方包括发货人、承运人或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接受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协同合作的参与者通过共享需求和供应信息(例如预测、事件安排、所需能力)、理念甚至运作能力来提高运输规划和作业整体流程的绩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产(例如卡车、仓库)的利用效率。协同运输管理始于订单发货预测(订单可能来自合作计划、补货或者其他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程序:运输能力的预测和时间安排、生成订单、装货、送货、付款。

二、协同运输管理的实施过程

协同运输管理代替了传统运输的合作。当在发货人和承运人之间建立协作之后,协同运输管理为合作者定义了新的过程,在发货人、接收人、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间提供了一个空前的机会,获得了可视的进入未来商务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协同运输管理提供给承运人、重要的发货人和接收人建立商务计划,以满足他们的货源需求。协同运输管理商务过程对发货人和接收人也是一种新过程,在与承运人的相互关系中,通过货物的传递发展了合作关系。在供应链管理中,协同运输管理的实施过程包含以下三个不同的阶段:

1.战略层

在战略层阶段,主要签署正式合作协议,规定合作时间、合作范围,并决定流程,确定所需的共享数据及如何进行信息交换。此外,还包括货物条款中的关系各方(付款方、责任方)、指明运输公司或3PL由哪一方负责管理,运输的货物范围,运输的条款,涉及的场地、发货的类别及意外管理的条款;并细化由谁来负责运输线路的决策、运输的方式以及其他的运输策略等。最后,协议还要细化预期收益的分享方式。

2.战术层

在战术层阶段,丰要是制定运输流程的计划内容,以制定产品/订单的预测计划为起点。产品/订单预测完成后,根据预定的装载策略制定发货计划(如集成或合并运输)。为了能够准确掌握预期的装载量,合作各方应尽早掌握发货计划。通过提供一个对预期的运输量的预测,以帮助承运人预测未来设备需求。这一过程将要改变合作成员之间的一些关键问题,集中决策提前装货期,承运人需要知道装货的一些特征(装货期、运输时间、发货地和接货地、重量、数量等),然后基于资源进行配置。运输公司收到计划后,必须根据计划要求,确定承担运输的能力。如果运输能力无法达到要求,所有参与者都必须启用在协同运输管理的战略中所制定的“意外管理纲目”,例如修改发货要求、改变运输公司或利用可以对接的公共服用等。

3.运作层

在运作层阶段,制定运作过程流,即制定完成客户订单的物流运作流程具体操作方法。为履行既定的各种协定纲目,包括运输合同,根据协议的配送策略(如集成、对接、组装、接力)为订单制定发货计划。运输公司将收到电子装货申请,如果运输能力有限,不能按照计划提供可利用的运输工具,就启用“意外管理纲目”。承运人接受装货申请,落实运输时间后,接着做好装运/收货准备。在完成订单的装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文件单据(例如发货通知、在途状况)以协议中所规定的格式文件传递。如果有影响到伙伴关系的整体运作的意外事件发生(例如预计交货时间将被延迟),参照意外管理纲目处理。最后就是运费会计流程,以确保承运人得到运输条款所规定的报酬,或者依据“意外管理纲目”解决各种争端。

三、成功实施协同运输管理的关键因素和障碍

1.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1)建立和掌握运输的最佳实践

最佳运输实践对于供应链的无缝连接(包括原材料从供应地送到生产线,库存在不同工厂和配送中心的转移,运输成品给客户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佳运输实践主要指良好的运输控制和集中运输管理;建立一个核心运输计划;制订正确合同条款;优化每天的运输计划;实施电子支付,撰写运输状态报告并使订单、运输和库存可视化;不断改进运作程序;实施准确的货物成本配置和成本报告;进行运输成本分析等。

(2)注重供应链各方关系管理

包括成员之间对共同利益的理解,保证一定的开放性,进行信息共享,供应链各方认识到协同运输管理是供应链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成员之间遇到问题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工作努力并相互协调,进行合作;相互信任,利益共享等。

(3)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协同运输的成功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它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真实,减少交易成本和风险。信息技术是协同运输管理的神经系统,对于提高运输运作效率,保证了资金、物资和信息的高效有序流动和交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丰要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瓦联网技术和资源配置技术等。

2.成功实施的主要障碍

协同运输管理在实际运作上可能会遇到困难,并经常运作实施效果不理想或运作失败。总结原因,其主要的障碍包括传统管理思想和体制的禁锢,仍采用传统的方法运作和进行成本核算;成员之间对供应链的视野仍停留在自己一方,而没有从供应链整体看待;每次谈判过程要花大量时间和经历,因此供应链各方过于注重各自利益或对协同运输管理的预期期望过大,信息传递的不准确等。

四、实施协同运输管理效果

一般来讲,供应链各方协作的程度越大,实施协同运输管理的效果越好,其价值越明显。协同运输管理产生的价值随合作程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目前,日本、台湾等地都非常重视协同运输的研究及推广。日本运输省流通对策部出台了《协同运输系统导入推进纲要》,旨在推动协同运输的发展。台北市的“协同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已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该公司是提供协同运输信息、协同运输策划、协同运输协调组织服务的专业性企业,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协同运输组织形式,有望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新型行业。在北美,协同运输管理已经在不同的公司之间进行,从先期的协同运输管理项目中已经证实得到很好的效果,其效果可从以下三方面看出:

1.从供应商来看,通过计划进行安排,可以提前与运输商分享信息,以保证运输工具及时到位,提高回程货物装载率,并获得最低运价。从调查结果看,此战略的实施,增加了产品按时送货率,按时服务提高了35%,库存降低了50%,通过增加服务给客户,使销售提高23%,提前期减少了75%,管理成本减少20%。

2.从运输商来看,减少了运输商装货卸货的等待时间,使得运输资源配置和利用率达到最优化;通过优化运输网络,它可以更好地安排运输次序和路线,减少空载率;减低了运输疏忽造成的货物流失;它减少了单据错误和不准确的沟通。无利润里程减少15%,滞留时间减少15%,运输设备利用率提高33%,司机流动降低15%。

3.从客户角度来看,由于货物的及时运送以及整个运输过程可视化程度的提高,其满意度大大提高。

五、实施协同运输管理的成功案例

北美最大的汽车零配件零售商AutoZone在1995年认识到,要想进行企业的快速扩张,必须保证有效的物流系统。由于AutoZone的供应商控制其95%的水运和85%的卡车货物运输,结果导致运输货物的循环周期很长,货物缺少可视性,并且无法预测交货期,易在分销中心产生瓶颈、运输成本很高,最终限制其扩张计划的实施。由于AutoZone一共有7个分销中心,1000多个零售点,500多个供应商,物流管理复杂,因此要提高运输环节的效率,进行运输管理改革势在必行。最终AutoZone选择著名的第三方物流公司Transplace帮助其进行供应链重组工程,Transplace选择了协同运输管理方案。

AutoZone主要要求是:(1)改变对供应商提前支付货款,采用货到付款,并对货物进行控制和进行可视化管理;(2)集成发货和回程的管理;(3)提高运输的效率;(4)提高整个供应链,包括整个系统、过程、人员的效率。

在这个例子里,协同运输管理模型的实施通过接货人和运货人的合作关系来实现。在协同运输管理的计划阶段,Transplace把合同的主要内容提出来,包括利率、期望的运输时间和每日的最大运输量等。在预测阶段,接货人提供每月和每周的接货预测,Transplace更新运输容量计划,通过这样,安排充足的容量,以便满足需求高峰的用量。在实施阶段,信息技术的集成是整个合作关系的基础。通过信息共享、网上查询等方式,可以使AutoZone查询货物的在途状况,并随时调整CTM的实施,解决运输过程的所有例外情况。

通过采用协同运输管理,经过了一系列的供应链重组,其结果是:零担货运从85%减少到2%;更令人惊讶的是,其平均到货时间从7天变为1.5天;运输成本减少了20%;库存成本减少了50%;及时运送率达到99%;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得到消除。最终,AutoZone供应链的整体效益也大大提高。

目前,尽管协同运输管理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其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这一管理方式更多地被应用于国内运输,而非国际范围内。由于其运作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只有在保证供应链成员密切协作的基础上才能运作成功,因此成功率还不是很高,还在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协同运输管理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巨大,未来的发展将对供应链管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运输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看板管理;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分级管理;问题编号管理

近年来,看板管理模式被诸多企业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事实证明,在管理领域,看板管理模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安全管理一直是铁路运输行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科学、系统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是铁路运输企业一直研究的课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管理系统逐渐成为了看板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

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难点

点多线长、管理跨度大、劳动密集、专业工种多、危险源密布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难点。而劳动纪律、规章执行的严格程度则直接关系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可控程度。把一个个安全难点串联起来,系统管控,详细记录安全隐患、违章违纪情况,随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让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联动起来,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是每一个铁路运输企业的迫切需求。

2安全管理看板系统的特点

安全管理看板系统是在看板管理理念和流程设计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把每一个安全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清单化、系统化,并建立安全问题分级管理和销号制度,采取自上而下的安全检查、抽查、巡视等方式将发现的问题追加到该部门或单位的安全问题清单上,督办、催办整改,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问题库,收集、整理历年来出现的安全问题,并详细记录整改情况,真正实现“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目标。

3安全看板管理的方法

安全看板管理系统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相关工作的流程化管理,将安全问题从发现到整改落实的整个过程管控起来,使安全管理工作更系统、更科学。

3.1安全工作清单管理

每一个涉及到安全管理的部门、单位都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以周、月度、季度、年度为周期建立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清单,以自检自查、安全巡视、安全培训等工作为重点,科学、系统地安排本部门或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工作实行清单管理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肩负安全管理责任的部门或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工作阶段的安全管理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好相关工作。另外,有权利的上级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要根据需要了解每一个部门或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以便于掌握和把控工作全局和阶段重点,适时开展相应的活动。

3.2安全问题看板管理

所谓“看板管理”,就是将安全问题集中在一起,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在系统构建的问题看板上整合排列。部门或单位的问题看板显示本部门或单位的安全问题,安全主管部门的问题看板则显示全部的安全问题。进入安全问题看板系统后,会先显示问题看板,以起到提醒的目的。看板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各部门或单位自检自查、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巡视检查时发现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权限点击每一项安全问题,进而浏览问题的详细情况、整改措施和进展情况等。将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发现的问题添加在部门的问题看板上的同时,也会将问题自动添加搭配到部门或单位的看板上,并显示出来。上级领导或安全主管部门可以督办、催办、限时整改看板中的安全问题。对于不能在时限内整改完毕或整改效果不合格的问题,由系统自动以文件或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相关负责人,同时发送给安全主管部门,由其施行相应的处罚,并督促整改。利用安全问题看板管理可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系统、更加科学,安全管理思路更加清晰,工作重点更加明确,从而有效提高安全问题的整改效率,使安全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3.3安全问题分级管理

将安全问题按照严重程度分级管理,并以不同颜色区别出来——严重问题或限时整改问题为红色,一般问题为黄色。红色的问题需要该部门或单位优先处理和整改,而限时整改问题则会显示整改时间,并会在设定期限内发送提醒短信或通知。分级管理安全问题可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而且重点分明。对于严重的安全问题,相关人员要集中精力,优先处理,但对于一般的安全问题,工作人员也不能放松警惕。安全问题的级别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一般问题有可能会变成严重的问题。

3.4安全问题编号管理

将安全问题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编号管理,在相关问题还没有整改关闭之前,它会一直显示在出现问题的部门或单位以及安全主管部门的问题看板上。在问题没有解决、处理,没有制订整改措施并进行效果检查之前,问题编号会一直存在,待彻底整改落实后,通过流程审批,系统才会取消问题编号。这样做是要起到时刻提醒、关注的目的。

3.5安全问题以预防为主

系统地整理已解决的安全问题,按照违章违纪、安全隐患、安全事故等分类原则归类存储,并附以时间、问题发生单位、责任人等,实现问题库管理。当发生相关问题时,可以在问题库中找到相似的问题,参考、对比处理方式和整改措施,以期达到提升安全问题的整改效果,预防、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的目的。

4安全看板管理的预期目标与效果

构建安全看板管理系统不仅能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还能使安全管理工作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安全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安全问题库,极大地夯实了预防安全问题的数据基础,既有灵活的预防手段,又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5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技术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结合不仅仅是管理思路的拓展和创新,而且在管理方式和方法上更加灵活,安全问题的预防手段和措施更加有效。构建安全看板管理系统是对安全管理思路和方法的一种探索和尝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中的难点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加载逐步解决。远程视频监控、安全视频会议等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方式都已经进入了安全管理领域。只有不断尝试和创新,才能不断提出安全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大卫•J.安德森,章显洲.看板方法:科技企业渐进变革成功之道[M].路宁,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2]松井顺一.精益制造O2O:丰田可视化管理方式[M].胡馨予,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运输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 运输能力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099-01

引言

物流运输安全管理是指为了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及由此引起人和物的损失,使物流运输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技术保障下有序开展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合理设置企业运输能力,加强运输安全管理对降低企业资源浪费,提高物流效率,解决供需平衡,实现物流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物流运输安全管理

物流运输安全管理是运输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在管辖范围内对物流运输企业的货物、运输工具维修以及各种相关运输服务项目的各类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进行审核、指导、协调、监督、检验和培训,防止物流运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货物损坏等安全事故的过程。

二、基于物流企业的运输安全管理

(一)安全运输能力

物流企业根据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具体表现为运输资源的配置。运输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运力数量。物流需求产生了企业供给,资源配置产生了安全运输能力,安全运输能力是指物流企业供需处于相对均衡状态下,由运输资源的时空差异性导致其配置过量资源所产生的一种缓冲货运能力,伴随物流企业的存在而存在,只受物流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伴随需求市场多样化以及供给市场的日趋激烈,物流企业经营的范围,承担的业务决定了不同资源配置状况和安全员数能力。安全运输能力是物流企业展开物流活动的能力基础,是整个运输活动的保障力量。它的量化为物流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开辟了新的路径,是物流企业运输安全管理的第一步。

(二)物流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制定了一些企业物流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物流运输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但由于很多企业内的物流安全管理机构还不够完善,安全管理人员不足,责任和措施未完全落实,少数员工对安全操作不够重视等导致物流运输安全存在着很多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企业物流运输中重大事故不断增加,给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带来重大损失。从大部分企业物流运输伤害事故一般造成的主要原因如以下方面:

(1)运输工具安全状况不良。有关人员对企业物流运输安全技术状况的好坏缺乏足够的重视,对车辆的检查不经常、不严格,即使发现问题也不及时解决,经常凑合使用,带病运做,结果往往其转向、制动、灯光等部位机件突然失灵,导致事故的发生。

(2)驾驶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差。如不按规章行车、判断错误、措施不力、酒后开车、客货混用、病车上路、技术不熟练等。由于企业监管不力,不重视物流运输的安全技术培训,尤其长期不组织安全教育,导致一些员工常常麻痹大意,违章操作,突然遇到情况就手忙脚乱,措施不力而造成事故。

(三)物流运输安全管理的意义

(1)物流运输安全管理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物流运输企业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控制企业的安全运输能力,创造良好的运输条件,使物流运输设备发挥最大的效能,从而使物流运输企业和国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物流运输企业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确保行车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能够维护企业信誉,创造社会效益。

(2)物流运输安全管理能促进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更多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新的威胁和危害。特别是当前形势下,各种车辆混杂,道路条件参差不齐,使物流运输行业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良好的物流运输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对物流运输行业的破坏和影响,协调运输市场的良性循环,促进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缓和现有矛盾,促进社会安定。

三、企业物流运输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

安全管理工作要为转换经营机制、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保驾护航。为了加强企业厂内物流的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保证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须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车辆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专职管理人员,把安全质量指标纳入岗位责任制,具体分解到岗位、人员和车辆,严格考核,确保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制定企业行车规则、物料摆放、物料装卸、车辆维修保养及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2)根据市场供需要求,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建立合理的安全运输系数,发挥运输设备的最大效能。结合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物料性质和运量大小,按照要求进行运输;

(3)加强对机动车辆驾驶员的分类管理,根据其年龄结构、文化素质、操作熟练程度,以及性格特征的不同进行分类,对其中有不安全隐患的驾驶员采取相应的监督措施,重点管理;

(4)建立机动车辆定期安全性评价检查制度,找出不良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做好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使车辆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5)加强安全考核力度和教育培训,做到安全与经济挂钩。奖励安全标兵,处罚违章操作个人,经常采取简报形式,宣传安全行车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加强企业安全运输教育,定期开展物流运输安全技术培训。

四、结束语

物流运输安全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物流企业要从自身做起,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从源头上消除运输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张延臣.关于我国物流运输管理工作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9).

[2] 洪天吉,周敏,程言清.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2).

运输管理范文第4篇

运输管理的网络平台会继续扩大并加速发展。无论是零担、整车、车队、包裹,甚至包括空运、海运、铁路运输、国内运输以及国际运输全部在一个平台内实现解决,从长远来看,运输管理平台的网络全球化发展将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全球网络实现本地化的挑战不容忽视。

运输管理平台与实体网络的对接将推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一个运输管理平台必须是基于信息系统,平台社区和实体网络的开放平台。各方在一个信息平台中交易,货物在实体网络中运转。两个体系相互支持,这也是运输管理平台成功的关键。

运输管理平台将快速往上游发展。如运输管理平台可与库存、供应商等对接。同时运输管理平台将更大规模地运用GPS和GIS数据,以提高运行效率,减少在途浪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成本的快速降低,运输管理的自助方式会越来越普及。

运输管理平台将增加社交和媒体功能。运输管理平台实际上是承运人/货主、第三方公司和其他服务或购买机构在搭建相关利益社区后形成的服务。未来,运输管理平台可以增加如Facebook或谷歌的功能,建立一个承运人、供应商和收货人的朋友圈,有利于实时沟通。

运输平台将普及SIR I类语音功能。在美国,有不少仓库都引进了SIR I功能,未来,SIR I也会在运输管理平台中出现。届时,发货人想要了解货物的状态,只要拿出手机,登录运输管理平台,然后对着手机说“看一下所有发往广州的货物状态”,相关信息就会得到反馈,方便又简单。

运输管理平台将支持商业决策。很多购买运输服务的公司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和EX C EL表格来评估自己的物流成本,但通常他们不能在每次采购服务之前,进行多项选择和分析。同时,很多发货公司可以与去年同期或与预算进行比较,但没有办法与同行进行比较。运输管理平台组织了大量的运力和数据,将让这样的商业决策支持成为可能。

运输管理软件公司将转型。随着运输管理平台化和开放性、公共性的发展,单纯为某一家公司提供TMS系统的公司将越来越举步维艰。所以,未来众多T MS软件公司将被收购,或转型为集合供应链上各关联方执行完成自己独立任务,进行交易,以及信息传递的整合平台。

物流服务供应商管理将从年度合约转为平台采购。未来,当运输管理平台化后,基于平台的公共属性、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好坏将一览无遗地展现出来,发货人可以灵活比较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各项服务指标,并随时进行采购、跟踪、淘汰。因此,发货人与物流服务供应商签订年度合约的做法将会越来越少。

运输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成品油;运输;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加强成品油运输管理的意义

成品油销售企业重视、加强与优化运输管理,对于降低成品油的运输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市场份额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品油销售企业在面临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变幻莫测的客观环境,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和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激烈竞争情况下,盈利难度与压力越来越大,经营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分析国内成品油销售企业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优化整合运输系统,建立一个以信息为核心,以安全、高效、快速、便捷的现代化运输系统越来越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二、成品油运输管理的危险因素分析

成品油与普通货物相比其性质特殊,具有易爆、易燃、毒害、腐蚀等特性,在运输、加油作业过程中危险性强,发生的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毁损,并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关键。

安全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检查来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减少人员失误,使成品油运输安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通常管理上的危险性来自于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组织者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如驾驶员安全意识不高,对驾驶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够,危险、危害估计不足,带病驾驶,疲劳驾驶等;无设备管理制度或不够完善,油罐车车辆检修,检查执行不够严格,造成车辆技术状况不达标,设备失灵,从而造成交通、安全等事故;管理决策失误,导致送油车辆、路线、送油时间选择错误或选择不合理;对驾驶员、押运员培训不足,导致发生突发事故时,对事故的应急处理不当,造成事故危害的扩大;管理人员强行违章指挥导致油品的装卸等引发事故;对危险品货物运输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导致非法运输等。

三、成品油运输管理的现状

从成品油销售企业当前成品油经营管理模式及运输模式来看,通过加油站零售是主导模式。因此成品油运输是成品油油库、加油站的一个庞大、复杂的运输网络。其节点主要包括油库和加油站。一是油库布局合理,因此油库的布局是消费需求和经济流向等科学决策下的结果。二是加油站布局合理。加油站作为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基层网点,布局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成品油销售的成本和利润。许多加油站的建设是经过对加油站附近的车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对正在运行的加油站进行实地监测从而获得预测基数进行可行性评价。

四、成品油运输安全管理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在安全事故中人的因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如果能够全面提高成品油运输人员的素质,将会很大程度上提升小油罐车运输、装卸、加油等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从事成品油运输的人员主要有:驾驶员、押运员、业务管理人员等,其中驾驶员、押运员贯穿整个生产过程,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按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6第八条规定:专用车辆的驾驶人员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60周岁,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因此,根据这一规定,成品油运输应把好从业人员上岗证这一关,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对其从业资格进行审核,对从业人员统一进行培训,当获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做到人人持证上岗;其次提高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有较强的培训知识接受能力,这也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再次提高从业人员资历的要求,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尤其是驾驶人员,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审核,宁缺毋滥。

(三)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做到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安全知识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方针政策学习、安全技术法规学习、技术标准学习、油品运输、装卸作业流程、操作规范以及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以及一般故障排除技能的学习等。同时对于管理人员还要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做到正确并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学习各种安全生产知识及管理经验、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及时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素质。

(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宣传,做好监督检查工作,避免从业人员对油品性质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而酿成重大事故,组织相关从业人员观看重大事故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以及事故发生后如何进行自救,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减少事故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影响,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心,要求相关人员做到饮酒不工作、带病不工作、疲劳不工作,管理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从而减少因操作失误发生事故的几率。

(五)建立健全规章管理制度及其保障体系。加强成品油公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以追求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为目标。一是加强规章制度管理。成品油运输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衡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是对成品油运输的有关各项操作和管理工作作出标准性的要求,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降低人工成本,切实有效地保油品油品运输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如果没有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就会出现随意干的情况,各项工作,就不可能进入正常的管理状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是操作和作业行为准则,只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才能在成品油运输过程中少走弯路,切实有效地提高运行效率。二是加强规章管理制度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和加强成品油运输的日常检查,建立自查、定期检查和抽查的管理制度,驾驶员、押运员等必须做好出车前检查、行车中检查、回场后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三是建立规章管理制度的考核机制。建立考核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考核的压力,规章管理制度管理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成品油运输的各项管理工作不可能走入正规,也就无法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检查、考核机制是维护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的有效手段,能够保证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还要制度详细的考核结果的奖惩办法。

风险管理是成品油运输配送安全运输的关键,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好运输配送工作,必须做到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建立各类风险事前预防措施,把各类危险因素消灭在事前,必须要有回避风险、控制风险的管控能力,西北公司通过对运输风险风险的管控,实现了各级管理者与驾驶员风险共同辨识、责任共同承担、过程受控管理的管理方式,将人、车、管理和环境等环节的风险要素纳入统一管理。今后,将对成品油运输各个过程面临的风险做进一步的研究,主要风险识别也要进一步重点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瑞鑫. 北京市危险化学品运输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管理研究.

运输管理范文第6篇

冷链物流的运作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运输,二是仓储。冷链运输是冷链管理的重要部分,冷链运输成本高,而且包含了较复杂的移动制冷技术和保温箱制造技术,冷链运输管理包含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冷链运输包含航空运输,船舶水路运输,铁路冷藏集列运输和公路运输。我们这里主要谈的是公路冷链运输,也是冷链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冷链运输车辆的选择

1.冷藏车辆形式的选择

冷藏车辆的选择是冷链运输首先遇到的问题。市场上冷藏车辆种类繁多,选择什么形式的车辆最适合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是购置车辆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公路冷藏运输车辆按形式分可以分为冷藏集装箱形,冷藏箱式车,冷藏连杆箱式车等。按制冷机的安装及形式分可为单机制冷式,双温控箱式等等。我国目前公路车辆开始标准化,非标准车辆将受到限制,所以运营单位选择车辆的范围首先要考虑交通部批准的冷藏车辆系列。像国外冷藏连杆箱式车还没有被允许在中国的道路上行驶。选择车辆的形式要根据行业特点,产品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比如服务于海关的运输企业选择拖挂式冷藏集装箱车,运输单一温度的长途车辆选择冷藏箱式车,而服务于超市多温度产品的运输企业可以考虑双温控箱式车等。

2.冷藏车辆大小的选择

冷藏车辆吨位大小会影响到运营成本并限制车辆的使用安排。车辆的运营成本由车辆折旧,燃油费,修理费,人工费,路桥费,保险和养路费等费用组成。在国外,司机的成本占了车辆运营费用的1/3,是非常大的一块。我国目前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但此种现象不会长期延续下去。车辆的费用很大一部分和车辆的行驶距离直接相关,所以加大单位距离的运载量是多数情况下优先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讲,车辆越大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越低。这也是为什么国外道路上跑的很多是大吨位的车辆,而国内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选择车辆考虑的因素要多一些。选择车辆大小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运输业务模式:是批量长途运输还是小批量配送。长途运输应尽量选择大吨位的车辆。运输道路限制:一般市内配送受车辆限行的影响,在一定的期间内大吨位车辆不许进城,所以城市配送要考虑此因素。订单批量:订单的小批量是目前运输企业特别是配送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单位时间内一辆车能送几单货将制约车辆的装载能力。

3.冷藏车辆制冷能力的选择

冷藏车辆的功能主要是保持货品的温度,而不是降低货品的温度。车辆配备的制冷机的功率大小取决于冷藏箱尺寸,货品温度要求,箱体保温材料及环境温度等。一般而言,在特定的区域内冷藏车辆的制冷机有标准配置。我们选择车箱的大小,对应相应温度有与其相匹配的制冷机。但在货品质量及对冷链控制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高一级的制冷机配置。

4.冷藏车辆制冷形式的选择

目前冷藏车辆的制冷形式主要分为独立车载发动机制冷,冷板制冷,外接电源制冷,和压缩气体制冷等形式。外接电源制冷主要用于船运制冷集装箱,压缩气体制冷形式在日本冷藏车辆上部分使用。在中国公路冷藏车辆中主要是独立车载发动机制冷和冷板制冷两种形式。独立车载发动机制冷形式应用的较普遍,它的优点在于不受时间和运输距离的限制,可调节不同温度范围。冷板制冷的优点在于车厢内温度较稳定,可多次卸货并且没有途中发动机损坏的风险,但缺点是温度范围较窄,需制冷等待时间和不能接力运输等。

二、冷链合理运输与配载

1.增大订单批量

冷链运输中制约装载量的因素除道路限行等因素外,主要是订单的大小。在一定时间段内订单数量不足,或订单的量太小,以致于车辆不能满载运输是目前冷链运输特别是城市配送环节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增加订单批量,实现车辆的最大化装载是冷链运输所追求的目标。从客户来的订单可以通过批量差异价格的方法鼓励加大订单量,减少订货次数来化解。也可以对客户的供应系统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加大订单批量,减少订货次数,并实现供需方共赢。

2.路线合理化

冷链运输在城市配送环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客户需求越来越苛刻,运输的环境的限制越来越多。面对如此变化的外部环境,如何控制运输成本就成为城市配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配送的路线合理化是指车辆装载最大化的前提下综合运输距离最短。在订单数量较少,配送店数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由人工凭经验来编制完成。但随着订单数量的增加,用IT系统来完成配送路线的优化就成为必然的选择。目前车辆管理软件较多,但具有路线优化功能的不多。Menugistic的TR3是具有路线优化功能的运输管理系统。

3.多温度运输

为了实现车辆运载能力的重量和体积的最大化,并且满足客户减少接货次数和缩短接货时间的要求,冷藏运输可以采用多温度运输的方法。一个车厢可以有两种或三种温度。实现不同温度区域的控制可以采用双温车来满足温度要求,也可以用隔温板加温控器的方式分隔不同的温度区间。国外有连杆车厢的形式,不同温度不同车厢,但我国目前连杆车厢还没有被批准在公路上行使。

三、冷链运输温度控制与记录

1.运输中的温度保持

冷藏车辆在运输途中要保证产品的温度满足接货温度要求。长途运输车辆要定时检查制冷机的工作情况,并查看车门关闭情况。城市配送车辆要采取适当措施,以减少车厢内温度的散失。要尽量减少卸货次数,以减少开门的次数。要尽量缩短接货时间,以减少热空气的进入。也可采取车厢内隔离或单元箱的方式,以减少热空气对产品的影响。

2.装卸货时的温度控制

冷产品的温度散失非常容易发生在货品的装卸货过程中。货品装载方法会影响冷藏箱内冷空气循环的效率,装货时由于没有车厢预冷,也会影响货品温度。所以,货品装车一定要按照装车指导,在货品的上下前后留下冷循环空间。车辆在装车之前要进行预冷,以防止接触车厢底板和侧壁的货品在短时间内发生过大的温度变化。一般冷冻货品装车温度预冷要达到-5至+5度范围内,视产品情况而定。

3.温度记录与跟踪

运输中的温度记录与跟踪是冷链管理的关键环节。运输中的温度记录是货品交接的质量保证依据,也是货品保险与索赔的证据。如何完整,真实,低成本的记录产品的运输温度是冷链运输管理的任务。海运冷藏集装箱运输要安放国际认可的温度记录仪在集装箱的不同位置,作为产品接收的依据之一。公路运输~般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温度记录仪。目前很多企业为车辆安装了近几年开发的数字式温度记录仪,它的使用成本低,管理方便,并可在计算机中长期保存。(未完待续)

运输管理范文第7篇

目前,集装单元化技术已在外军得到了广泛应用,各国军队在军用物资运输中集装箱运输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加,并取得了较好的军事、经济效益。例如,俄军已有一半以上的军用物资采用集装箱运输;美军采用集装箱运输的物资已达到80%以上。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了把数百吨的物资从本土和各军事基地运往海湾,租用了数十艘民用集装船装载物资和装备,并动用了遍布全球的、由42艘预备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在美伊战争中,美军的很大一部分作战装备和后勤物资都是通过集装方式进行运输的。我军各系统也已经开始研究军用物资集装单元化的问题,并且少量试用集装箱进行军事运输。比如,于1983年研制了适合空运的集装箱,并试用1吨箱运送食品、被服等,基本消除了物资在运往途中丢失严重的问题;总后青藏兵站部也自行设计制造了玻璃集装具,大大降低了玻璃的破损率;海军后勤某直属综合仓库发放汽车器材,从1987年就开始使用铁路集装箱来运输;海军在对驻海南岛部队物资的供应中已经大部分采用集装箱运输;军械系统已研究使用集装箱运送弹药的问题。然而,由于受国情、军情的制约,我军物资集装化仍处于探索阶段,物资集装单元化工作开展还不够普及,还没有实现从单件包装到托盘单元化、集装箱装运整体配套能力的转变,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集装单元化器具没有完全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集装器具的规格尺寸直接影响到运输工具和器具的装载效率,目前,我军采用的集装单元化储运机具的品种和数量不仅很少,而且器具和容器的盛装水平和切换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提高各种运输工具的装载效率以及各种器具之间的衔接程度,应该实行集装器具的标准化、系列化,使之具有通用性。

2、装卸搬运设备、运输线路以及运输手段还不够配套集装运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要实现机械装卸搬运。这就要求相应的港站、仓库及运输部门具有相应的吊装、搬运机械与之配合。目前,我军仓库机械化作业程度还不高,缺乏配套的条件。

3、集装箱、托盘的流向及回程货源的组织不够合理为了提高集装单元化器具的利用率,必须注意集装单元化器具的合理流向,并做好回程资源的组织调度工作,避免集装器具的留存和空程返回。集装箱托运及接收单位应做到毫不拖延地装箱、拆箱和将空箱回送,军事运输管理机构应对所有集装箱运输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运行快速衔接,避免滞留、减少放空。

4、条形码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普及集装箱运输管理是动态形式,箱体流动范围广、用户多,涉及全军各军兵种,信息量大。在管理上必须利用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射频技术等,实现箱体的动态跟踪;重视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依靠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手段,实现管理现代化。

二、军用物资集装化的主要方式

常见的军用物资集装化器具主要有托盘、集装袋和集装箱,在进行物资集装化时,针对不同的军用物资特点,采用不同的集装方式,具体表现为:

1、托盘对于军用物资,用托盘进行集装时,要求空间面积为800×1000,800×1200或1000×1200;高度为1100-2200;重量为500-2000公斤,其中,塑料平托盘为1000公斤;配载为堆垛方式或捆扎方式。凡符合以上约束条件的,比如,对弹药进行储运时,即可以采用托盘集装,配以叉车或起吊设备。

2、集装袋集装袋作为一种集装器具,同样具有一些约束。对于体积为1立方米,重量为0.5-2吨的颗粒和粉状物料,可以采用集装袋进行集装。比如,食品、服装等均可以采用集装袋。

3、集装箱用集装箱进行集装时,要求满足:长度为20、30或40尺,重量为5、10、20或30吨。国际贸易将物品分为56个品目,最适合集装箱运输的有32种。根据我军有关部门统计,从军用物资的种类来看,无论平时还是在战时,大部分后勤物资还是适宜于军事集装箱储运的。通用物资(包括给养、被装、野营设备、日用品等)可以100%地使用集装箱储运;常规弹药也可100%使用集装箱储运;修理器材大部分也可以使用集装箱储运。当然,在对军用物资进行集装时,除了考虑不同的集装器具的约束条件外,还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首先,要建立集装箱物流运作技术系统,即需要进行投资;其次,需要对托盘、集装袋和集装箱进行有效的管理,即处理好各集装器具的调运问题;再次,要做好对各种货物的标识;最后,要实现物资运输系统可视化,即使集装单元信息数据化,再采用先进的跟踪技术,使物资实现可视化,实现集装单元的动态跟踪,使其能够及时流通、正常运转。

三、对我军物资集装化的几点建议

1、采用集装单元化器具的标准方面。我军大规模物资运输主要借用民用集装箱为军队服务,因此,大多数集装箱尺寸标准可以采用国标。实际中选用国标IC型集装箱作为军内基本箱型,其标准参照GB/T1413-1998《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少量的用于专用物资储运的军用集装箱,如弹药集装箱,参照国家军用标准《军用集装箱:类型、尺寸和额定质量》。托盘采用GB/T2934-1996《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标准,联运通用平托盘外部尺寸系列规定优先选用两种尺寸,为TP800×1200,TP1000×1200(毫米),还可选用尺寸为TP1800×1000(毫米),托盘高度基本尺寸为100与70(毫米)两种。对于集装袋,可以采用2000年版本的集装袋国家标准。

运输管理范文第8篇

1.农用运输车产品技术特点将被赋予新的内涵

现有农用运输车"四中一高"(中小吨位、中小功率、中低速度、中低技术含量、高通过性)的技术特点是它得以发展和赢得市场最重要的条件。由于农村道路条件,农用运输车用途及使用对象的购买力水平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如西部市场等,农用运输车原有的技术特点仍需要继续保持下去。但是随着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用户对产品功能、性能要求的不断变化,今后农用运输车原有技术特点将要被赋予新的内涵,以下几点将首先被提出并得到实施应用:

(1)通过优化设计,在保证原有承载能力不变或提高的前提下,减小整车装备质量;

(2)通过改进传动结构和增加传动比,使农用运输车能够配装小缸径多缸高速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以提高农用运输车的使用经济性,减小噪声,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3)采用现代设计手段和生产设备,进行整机优化总体布置设计制造,使农用运输车在保证较高离地间隙的同时,降低整车的重心位置,提高行驶平顺性和稳定性。

2.农用运输车产品更新换代趋势不可逆转

农用运输车是农机企业顺应农村经济发展而开发的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交通运输工具,农用运输车产品脱颖而出,得益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策的稳定,它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因此,农用运输车产品在经历了起步、高速发展、平稳发展的三个阶段之后,产销量增长速度趋缓,产品品种已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产量供大于求,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竞争日趋激烈。"十五"期间产品发展将进入市场波动、结构调整阶段,产品更新换代趋势不可逆转。

3.农用运输车的市场适应性将面临新的差异化需求

现有农用运输车产品具有很典型的农村市场适应性,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农村用户的阶段性需求。但是随着国家严格控制超载运输,使其"大吨位、小标识"优势不复存在;由于农村道路条件的不断改善,使用户对驾驶舒适性的要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轻卡挤占农用车市场,农用运输车的价格优势正在削弱;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汽车产品的进入,使得农用运输车受到性能价格比的挑战,因此,农用运输车产品现实适应性,必须重新诠释和定义,并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推出新的车型产品,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二、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1.农用运输车与汽车产品并轨处于十字路口

在农用运输车的成长历程中,它曾以简单、实用、价廉取胜。但是今天的农用运输车,特别是四轮车,早已不是昔日的模样了。随着先进汽车技术的引入以及生产设备的更新,它与它的模仿对象汽车,越来越难以分清你我之间的差别。在四轮农用车越来越汽车化时,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也在打折扣。四轮农用车与汽车在生产技术并轨的同时,其产品结构也在与轻、微型汽车进行接轨,这种情况早已发生并在加速推进。对汽车行业的"克隆"必然要突破戒律,如今在四轮农用车行业,所谓的"违规"、"超标"现象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使农用运输车的有关技术指标成为毫无实际意义的一纸空文。实际上,受农用车队地加购置费及燃油附加费实施,纳入车辆型式认证逼近等政策因素影响及农民收入减少预期下降、燃油涨价、禁止载客、限制进入城市市区、严惩超标等市场因素影响,已将农用车,特别是四轮农用车逼上了与汽车产品并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要么义无反顾大踏步前进与汽车融合并轨,要么忍痛割爱急流勇退,与汽车拉开距离,保持自身简单、实用、廉价的风格。

农用运输车和汽车产品应不应该并轨?会不会并轨?这个问题已争论了几年。农用车的主管部门和大部分农用车产品生产企业不希望并轨,担心并轨之后被汽车产品挤出市场,而主管汽车的部门和多数汽车产品生产厂家希望并轨,希望通过并轨获得被农用车产品占领的市场。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业内专家的最新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以及我国将对汽车、摩托车和农用车实施型式认证制度,农用车和汽车并轨问题已经变得清晰起来,其理由为:一是这两种产品在功能上和结构上十分接近,尤其是四轮运输车,它的某些品种和轻型汽车现在已很难区别;二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农用车与汽车并轨,有利于能耗、污染等问题的解决,增强汽车竞争力;三是法制化管理和简化管理需要。同时专家们认为,农用车与汽车并轨,并不等于这种适合我国农村市场需要的车辆消失,同时也不可能很快就完成并轨程序。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用车和汽车是不是并轨已不重要,无论你是汽车或是农用车厂都必须苦练内功,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迎接市场的挑战。

在农用车企业产品向汽车产品靠近的同时,一些大型的实力雄厚的汽车企业也在大举渗透农用车行业,它们有技术、资金、促销等优势,对农用车产品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但也对促进农用车产品企业技术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现在我国的农用车主要生产企业要想进入汽车行业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是受国家产业政策制约,二是自身实力难以匹敌。

运输管理范文第9篇

专业年级:xxx

学号:xxx实习时间:XX年7月26日---8月13日

实习单位: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

指导教师:xxx

一、实习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过在九江港的实地实习认识,使我们对港口的经营管理、以及其它相关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实习性质:专业必修实践课。认知实习是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学习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习目的: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实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实习旨在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市场营销,增强学生对市场营销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通过实习活动,锻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主动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认识实习目的是使市场营销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中,对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科性质形成初步印象。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在市场总的重要地位形成基本感性认识。

实习任务:认识实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港口运输的实地参观考查,了解港口货物的物流程序,以及货物运输方式与过程;在掌握国际货物运输最主要的方式-集装箱运输的情况下,全面了解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实务操作流程。

二、实习地点:

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的机关本部以及外贸码头分公司、龙开河分公司、货运分公司和集装箱分公司等公司。

九江港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与京九铁路交汇处,江西省唯一通江达海的对外贸易口岸。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对外贸易口岸,上通重庆,下达上海并延伸直达世界各地,全年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已开辟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直达或中转航线,1991年获准对外籍船舶开放,XX年被列为我国内河25个主枢纽港,XX年确定为交通部重点联系港航企业和被列入国家"xxx"规划扩大开放水运口岸。2012年辟为对台直航口岸。

2012年2月1日,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九江港的改制,与九江国资委共同发起成立了上港集团九江港务有限公司(简称:九江港)。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人民币,上港集团占股比91.67%,九江市国资委占股比8.33%。公司下辖10家分公司,2家控股公司。主要从事:货物装卸、储存、中转和水陆运输;集装箱拆装箱、清洗、修理;仓储、保管、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船舶靠泊、船舶拖带、船舶分解队、船舶燃物料供应;船务、货运;港口机械设备制造、安装和销售;港口设施租赁;港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港口码头建设、管理和经营。

目前公司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18座(含2座租赁泊位),工作泊位3座,其中5000吨级泊位9座,堆场总面积32万平方米,岸线总长2190米,铁路专用线8条近3000米,各类装卸机械设备200余台,最大起重能力50吨,年通过能力1000万吨。

三、实习内容

实习期间,我共去了总部的生产业务部和下属分公司的经营管理部。生产业务部和经营管理部主要负责营销、揽货、货物调度、出口操作、储运、进出口等活动,在每个部门,通过阅读内部资料,以及诸位师傅们的讲解,我对业务流程有了充分的了解。

出口业务流程,从宏观上看,货主有一批货物通过航运出口,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一是货要可以运--即货主自主或我公司报关员代为海关报关,同时根据目的港、中转港情况或其他航运条件限制,确定是否能够承运货主的货物。二是要把货装在船上--即要有适当的箱体盛放货物,还要有舱位。三是货要集港--即在航运前,货物要在指定的时间运送到指定的地点,统一集港。

出口业务的流程就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首先,生产中心业务员通过网络,电子邮件或电话承接业务,业务员根据货主提供的信息及货主的需求并结合当前的航线、港口情况确定是否能够承接此票货物运输,同时要确定是由货主自行报关还是委托我公司为其报关。确定后,将货主所提供的信息录入系统,生成货物委托书,并通知出口操作部相关航线操作员。出口操作业务员根据货物委托通过系统为客户订舱,并生成提箱单,并将相关信息传至箱管部与储运部。客户自主决定是自己装货集港,将货物运至堆场,或是由我公司储运部出口陆运科代为进行出口陆运。最后,集装箱在港口集港,装船运输。财务运作以及相关单证操作贯穿整个流程。

除以上对业务流程的学习外,我阅读了很多内部资料如船期表,九江港务有限公司各内部期刊。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加深了我对航运这一商业领域的了解,包括中远以及全球各大船公司的业务情况;熟悉了中远承运的各大主要航线--亚太,美西,美东,欧地以及内支线,同时也记住了国内及全球各主要大型港口;记录了与航运有关的专业英语词汇及英文缩写意义;学习了imo国际危品条例,各危品代码所代表的危险品种类以及相关九江港务内部文件;阅读了与货运有关的国际公约以及国内法律,积累了一些常识;知道了一份完整的进口陆运项目招标书应包括哪些内容。

第三周在集装箱码头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码头堆场。通过对堆场的参观,我近距离观察了各种箱型--20尺柜,40尺柜,40尺高柜,45尺高柜,20尺冷柜,40尺冷柜,ot箱,框架箱等,对箱体的构造,使用有了直观的了解。同时,两次随业务员赴堆场监督装卸货,各类大型操作车辆以及现场装箱过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外贸码头相比,集装箱码头堆场占地面积更大,有完备的信息及监控系统,在集装箱码头参观期间,我通过公司总经理了解了更多关于堆场的知识,如堆场操作流程,装箱成本组成,堆场经营以及发展模式等,并留意观察了堆场的布局,堆箱场地及装箱场地的位置,车辆进出方式以及一些货物的现场装箱,深刻体会到了物流系统规划在现实操作中的意义:好的物流系统不仅仅是对操作流程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经过在不同部门的实习,我对这四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通过观察业务员们的工作,听他们与客户的电话,以及同事间的相互讨论,我对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下总结:

运输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能力 形成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影响公路运输能力的因素

公路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运输模式,具有投资少、建设快、运输量大、运输性能高、机动灵活、方便及时等优点,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增大运输范围,缓解交通压力,同时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因此在公路运输在整个运输系统及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鉴于公路运输的特点和独特作用,提高公路最大运输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在运输业上,运输能力可以定义为在一定设备条件、交通条件、控制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昼夜或一小时)能够生产的运输产品总数量。运输能力分为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通过能力为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运输工具总数,而输送为能力为单位时间内所运载旅客及货物总数。

为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根据具体国情编制通行能力手册。我国交通部公路司曾于1983年立项由交通部科学研究所主持对“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路段设计通行能力”;1996年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东南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四家联合河南、河北、北京、新疆、辽宁和广东等六省市科研设计单位组成联合攻关课题组进行“公路通行能力专题研究”;与此同时,交通流波动方程、动态交通流模型、交通流宏观统计模型等前沿研究成果也为分析道路通行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上述理论研究,我们总结出影响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一)公路条件:即公路几何特征,包括车道宽度、几何线型、视距、坡度、曲率半径、路旁障碍物等。

(二)交通条件:即公路的交通特征,包括交通流的流向、流量、流时、流距等交通组成因素,以及交通量、车道分布、方向分布等。

(三)车辆性能:即车辆行驶的动力性能,如减速、加速、制动、爬坡能力等。

(四)管制条件:即交通控制设施和特定交通规则。如交通信号设置地点、形式,以及影响通行能力关键性管制条件等。

(五)环境条件:即恶劣天气影响,如雨、雪、风、冰雹等。

运输能力受多种因素限制,因此,提高公路运输能力需要找出公路运输的薄弱环节,以保障全局运输的通畅。

二.我国目前公路运输管理模式及存在问题

随着公路运输优点的日益凸现,许多地区开始加强高速公路建设, 但对建成后的公路运输管理则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因此导致最大运输能力受到限制,部分公路建成后不能及时地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时至今日, 我国对高速公路运输管理尚未形成一种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公路运行能力不能满足现阶段公路运输要求

公路运行能力主要包括公路条件、交通条件、环境条件等,直接影响车辆行驶速度、安全与经济,是影响公路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公路运性能力有了较大进步,公路条件得到改善,交通分布日趋合理,交通管制日益加强,安全措施也愈加到位,但是随着国民经济日益发展,国内需求和供给不断增加,现有公路运行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

近年来,无论是城市公路还是高速公路,堵车现象日益严重。许多干道网尚未规划形成,使得大量车流只能拥挤在现有的几条干道上,不能形成合理分流;出入口设计不尽合理,很多辅路、主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连在一起,造成车辆不能迅速通过;此外,大部分公路通行条件有待提高,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下车行缓慢。综上所述,公路运输能力因受到车辆通行速度的影响而明显下降。因此,我国公路管理正面临着路网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分流措施有待加强,公路出入口设计仍需改善以及路况安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

(二)车辆运输能力不能满足现阶段公路运输要求

车辆运输能力即在一定公路技术下单位时间车辆平均运送客货运量或客货周转率,车辆运输能力的不足也是限制最大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目前主要存在问题有:一方面,车辆结构不合理,汽油车比重高,增大公路运输成本,专用车辆发展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车辆运输效率低,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部分汽车没有发挥其行驶的最大动力性能,空载率较高,浪费较为严重。

(三)公路运输组织与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运输组织与管理能力是构成公路运输系统最大运输能力的软件系统,主要通过政策法规、交通秩序、交通管制等手段创造良好的公路运输环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管理组织缺乏统一性,多头管理,地区分割,切断了公路运输系统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在管理手段方面,过分注重行政,市场机制和法律体系仍需完善。

三.增强公路最大运输能力的方法

鉴于上述各项问题,为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对运输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公路的运输能力,应采取相应措施,建立起更完善的公路运输体系。

(一)优化公路运输路网建设

由于公路运输具有较强的公用性和开发性,因此提高公路运行能力是提高最大运输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公路运行能力的关键在于加强路网建设。首先,加大建设力度,增加公路数量,形成点线相连,辐射四方的运输基础网络;其次,改善路网节点或交叉道路分歧点结构,以提高公路有效通过能力。

(二)加强公路路面建设

即消除路面安全隐患,以应对不利天气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例如,路基基础、路面宽度、道路纵坡、道路边坡、最小转变半径、可视范围等均满足安全要求;危险地段设置警示标志、警戒线、挡墙等安全防护措施;交通繁忙路口和危险地段需专人监护;路面经常清扫,做好维护、保养、排水等工作;设有专用的机车检修轨道,不得占用有效路面等。

(三)合理调整运输车辆结构,有效利用车辆,提高运输效率

主要措施有:首先,根据不同运输车辆行驶的动力性能,合理规划车辆构成,调整重、中、型车辆比例,发挥每一运输车辆的最大运输能力;其次,发展专业运输车辆,如集装箱车、冷藏车、保温车等,保证运输质量,减少货物损失,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第三,发展拖挂运输,提高载货量,节约燃料降低成本,更好的发挥车辆运输能力。

(四)建立合理的运输管理系统

首先完善运输市场体系;其次,加快公路建设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处理传递水平,争取实现全国公路一体化管理;第三,要收集和总结以往公路运输调度信息,从而制定可行的公路管理计划,并及时在系统中更新,随时进行合理调整,同时要加强运输知识学习,收集总结专家经验,及时纠正错误。

(五)鼓励开展运输、货运仓储、装运搬卸等新兴业务

新兴运输业务,如运输,货运仓储,搬运装卸等,也可以提高物流功能,有效缓解公路运输压力,提高运输效率,成为国家运输体系有效的补充力量。

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快速进步作出重大贡献。尽管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最大运输能力的发挥,但是通过合理的措施,在公路设计、路况、路面、车辆能力、管理机制、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不断进步和完善,无论是公路、车辆还是管理人员都发挥其最大潜能,实现全国公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小宝 王文凯,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现状及展望 [J] 中外公路,2006(08)

[2] 马天山,提高公路运输系统综合运输能力的探讨[J],汽车运输研究,1994(03)

[3] 郑安文,我国高速公路运输管理科学化探讨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01)

[4] 陈丽,公路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促进经济效益的变革措施 [J] ,运输与物流,2013(11);

上一篇:技术经济范文 下一篇:集成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