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04 07:57:27

愚公移山教案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放眼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几乎没有不使用多媒体的。如果有谁不循此道,则大奖、好评可能就会与之失之交臂,而一提到传统教学,很多人不屑一顾。可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一下,就会发现在这股潮流中我们丢掉了很多传统教学中优秀的东西。笔者并不是说因此而不使用多媒体,甚至否定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而是希望我们能正确地看待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本文拟就多媒体技术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教学也只有真正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和手段,把当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事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否则,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不能实现“三个面向”,就不能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不能实现。

笔者认为,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有其无法达到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学生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得到更大的拓展。众所周知,单位时间内多媒体给我们展示的知识容量是传统教育教学无法相比的。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

2、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能得到更好的体现。由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因为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可能。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无论是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还是在传统教学中都不可缺少。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方式、手段等无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上能得到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增强其在各方面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二、目前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存在的误区

有的教师认为,这是一个信息时代,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越多,则其教育思想和观念则愈先进。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多媒体无知或者至少对多媒体的本质和作用不甚了解的表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时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种:

1、简单的把多媒体作为黑板的替代品。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老师常常是把平时应该板书的内容全部搬上了多媒体,整节课没有亲自板书。这种做法失去了教师书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个性难以发挥。教师的基本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2、课件过于花哨,杂而不精。有的教师认为课件越漂亮越好,于是过于重视课件的观赏性,导致课件颜色过多,背景过于复杂,整堂课课件画面变化频繁,其结果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而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接受和培养。

3、重视人机对话,而忽略了师生对话。有的教师的多媒体课往往是这种模式:教师把指令输送到多媒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画面进行思考、学习,然后教师又通过多媒体画面来提供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发挥语文人文特点,忽略了教师生动的演示作用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交流的能力培养。

4、答案的单一性使原本丰富活泼的课堂变得简单划一。由于教师事前已经把答案输入计算机,教师为了求得“最佳”答案,让学生的回答尽可能与自己一致,就会想方设法把学生往既定的思路引导,其结果把应该是活泼丰富、学生主体的课堂变成”唯师独尊”的一言堂。

5、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很多课文,特别是经典散文,需要我们慢慢去咀嚼、品味,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红楼梦》、《水浒》经那么知名的编剧、导演之手出来也招来许多非议,不是很好的例子吗?

总之,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我们存在一定认识上的偏差,这种偏差对我们的语文教学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审美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应用的原则

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发挥其功效,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合性原则。所谓整合性,简而言之是学科之间课程教学相互渗透,互相补充。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其它学科的,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必须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使语文学科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有利于学生更大限度地获取新的知识,使语文教学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让二者有机、融洽地整合。

2.服务性原则。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势在必行,但并不是说语文教学就完全可以由多媒体代替。在当前条件下,多媒体技术有其致命的缺陷:缺乏人文性、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明显不如传统教学……。因此,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完全服务于语文教学,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绝不能因为多媒体使用而改变语文的教学常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无法实现语文学科功能。

3.工具性原则。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其中包括了对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删改和编辑等能力,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中,多媒体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多媒体作为一种知识、信息传递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得到合理的使用,就能更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使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

4.合作性原则。前面已经说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形成了新的课堂模式——人机对话。这种人机对话直接明了,但缺乏情感交流,因此,在语文课件制作时,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在制作课件之前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谈对课文学习的看法,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件制作之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在多媒体教学中,他们不仅是接受者,还是制作者,参与者。

5.探究性原则。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把与课程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存入资源库,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资源库进行查阅,并在教师设置的留言板上留下自己相关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意见。这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

五、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基于上面这些认识,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多媒体教学的一些尝试和探索,现附一堂《愚公移山》的课堂教学设计于后,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权作引玉之砖。(这篇设计2001年8月刊登在《基础教育》第四期,下面的设计在其基础上有所删改。)

《愚公移山》课堂教学设计

1.教师导入。

多媒体FLASH播放江涛演唱的通俗歌曲《愚公移山》(没有出现“愚公移山”四个字样),听完后屏幕出示两个问题:(1)歌词中“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中的“你”是指谁?(2)“无路难呀开路更难”中的“开路”是指什么事?学生回答出“愚公、移山”后,电脑屏幕出现课文标题。教师提问:愚公移山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后来人要感叹呢?现在进入课文学习。(由寓言故事衍化而来的通俗歌曲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教学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用铅笔勾画出自己预习中不能理解的词、句,以备全班讨论。(学生为探究竟,阅读时的兴趣非常高)

学生朗读后,提出一些不能解决的词、句,找同学帮忙解答,教师订正。投影仪出示教师备课时着重指出的一些词、句。(略)

指明学生讲解故事大意,师生共同订正,指明学生再次朗读。

3.屏幕出示讨论题,学生逐一进行学习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多媒体提问有助于节约时间,又能使学生对问题比较清楚,简约的提示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课文)

(1)文中的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句“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后,投影仪显示愚公居住示意图,以帮助学生理解。

(2)愚公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难?

A.妻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B.人力少:子孙荷担者“三夫”

C.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旁人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

(3)刚才我们谈到愚公移山“其妻”和“智叟”似乎都有不很赞成的意思,那他们的态度是否相同?

讨论明确:不同,其妻是在“杂然相许”后献疑,是关心爱护愚公,而智叟则是嘲笑、讽刺。

(4)请同学们自己出问题讨论,可以指明回答,也可以交给全班同学讨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A.愚公移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吗?表现在哪些方面?

B.愚公为什么不搬家而要移山呢?

C.愚公、智叟的名字有何含义?

D.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

愚公移山教案篇2

一、了解阅读目的,把握学生心理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单纯为了那些先贤的论述才去读书的。读书本身是一种需要,一种原自内心的驱动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只要生活,只要呼吸,我们就以不同的方式在阅读文本,阅读生活。由此看来,每一位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要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书籍的渴望和喜爱,激活阅读内驱力。从而让所有的阅读变为有效阅读。而那些有口无心的和尚念经式的应付不仅会浪费掉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也在扼杀学生的阅读的热情。老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变成一种学生内在的需求。

二、提出文本疑惑,挖掘深层潜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习之端。可见,在学习过程中,有“怀疑”才会去思考,有“思考”才会去探究。质疑是思维的“启发剂”,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探索文本解决问题。就阅读指导而言,如果我们把一些问题的答案让学生通过阅读就能自己解决,用“设疑”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探索挖掘自身的深层潜力。例如,我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梨花’改为‘桃花’’呢?”问题一提出来,启发同学们开始思考,敢于质疑。在同学们七嘴八舌,情绪达到最高点时,让同学们先说,再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不能这样改动的原因:从色彩上看,把雪花比作梨花是恰当的,因为它们的色彩都是白色的;如果把白色的雪花比作粉红色的桃花,显然不合事实。从意境上看,把雪花比喻为梨花,既表现出诗人想象奇特和出人意料,给人一种惊喜感,又写出了飞雪骤降时的速度之快与形象之美,显得意境阔大,富有画面美感。

三、引导准确释疑,收获自我肯定

主动释疑,就是自己主动去解决问题。在理解文本时,仅仅只是让学生自主探讨,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意,体会文章更深层的含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求进行分层,其中最高层是个人自我实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外,还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自我肯定,在不断的问答、质疑、释疑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我想法得到肯定后的喜悦与满足感,收获自我肯定。在《愚公移山》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课后练习三:“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竟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愚公移山的行为是愚蠢可笑的。这与编者设计这道问题的目的: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移山故事背后的意义是不相符合的。学生只是从现实生活出发来考虑问题,认为绕路走或搬家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而移山则是不明智的选择。因为学生不懂得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所以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思考:一是从本文的文体特点来看,《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表现道理或哲理的文体。愚公移山是“虚”的故事,也就是假托的、虚构的,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真”的事。如果理解成真实的事,就违反了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二是从本文的主题来看,我认为本文的主题是借助愚公移山的故事来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三是从本文的现实意义来看,我们可以把“山”看作是人生道路中无法躲避的种种困难,“移山”的过程就是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过程,愚公移山的行为就不再是可笑的,而是可敬的。愚公这个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的精神可以激励我们勇敢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还能从层层推进中验证自己的想法,内心深处也能得到一种自我满足感。这种成就感的获得不仅是这次阅读教学的成功,对今后学生喜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愚公移山教案篇3

今年是同志的名篇《愚公移山》发表60周年。纪念这篇曾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过历史性作用的重要文章,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纪念《愚公移山》?这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寻找答案。愚公移山是《列子·汤问》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是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闭幕词。党的七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次大会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大会通过的新,确立了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选举产生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大会制定的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路线,为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在党的七大上,同志曾经3次讲到愚公移山的故事。第一次是1945年4月24日所作的“口头政治报告”,第二次是1945年5月31日所讲的“结论”,第三次就是1945年6月11日所作的闭幕词。同志3次讲述这个故事,突出强调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但前进道路上是有困难的,因此要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充满信心,万众一心地去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作为党的七大的闭幕词,《愚公移山》深刻总结了大会所取得的成果,号召全党为宣传和贯彻好大会的路线而奋斗。同志如此重视党的路线的宣传,如此重视革命必胜的信心教育,是因为他充分估计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建立新中国的艰巨性以及党面临的各种困难。把这篇讲话定名为《愚公移山》,就是提醒全党同志都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这对于我们做好今天的工作和将来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这是因为,信仰、信念、信心问题在社会实践中同实践的目的相联系,贯穿于实践的全过程。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是保证社会实践最终取得成功的根本条件。我们事业的得失成败和前途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党同志的信仰、信念和信心问题解决得如何。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前进的征途上,信仰、信念、信心问题始终是关系方向、关系大局、关系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科学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的坚定信念。坚信这样的科学信仰和坚定信念一定能够实现并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智和情感,就是我们的信心。始终具有这样的信仰、信念、信心,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条件,也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联系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来重新学习《愚公移山》,我们依然能够深深感受到其中常学常新的科学内容和经久不衰的思想魅力。由此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今天纪念《愚公移山》发表60周年,就是要像当年宣传党的七大路线那样,宣传好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大家进一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成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定会实现的坚定信念和信心,从而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事业的成功总是同实干密不可分的。我们今天学习《愚公移山》,还应该学习愚公“挖山不止”的实干精神,像“愚公”那样艰苦奋斗。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充分认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既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又要有知难而上的进取精神;既要努力攻克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又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人民日报》(20__年07月08日第九版)主任编辑:王建国

愚公移山教案篇4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创新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创造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工作。语文阅读教学是学校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积极创设一个宽松、愉快、融洽的学习氛围。我们必须在课前精心设计好导入新课的方式,从一开始就调起他们的胃口;根据课程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把教学中“死”的知识用“活”的办法呈现出来;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他们去探求新知,以唤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首先出示一幅地球哭泣图,问学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唤起同学们想要探求地球奥秘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地从文中寻找答案。学完后学生们了解到地球目前正遭受的灾难,又联系实际谈了自己的所见所感。接着我让同学们设计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学生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发言,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

二、创设质疑氛围,打开创新心扉,培养求异思维。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提问就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时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引导、启发想象,鼓励学生敢想、敢疑,重视他们质疑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利于开拓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学生的疑问是积极思考的产物,能提出问题是创新求知的表现,所以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即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奇奇怪怪、不着边际的问题,我们也不要讽刺挖苦提问的学生。相反,要尽量给学生以探求的满足,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给予满意的回答。在教学《木兰诗》时,我鼓励学生提问,其中一个学生的提问很是独特:“诗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难道木兰12年没洗过脚吗?古代女子可是裹脚的!”我立即表扬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花了一周时间,终于在《陔余丛杂》中查到:躬足“条目”:躬足,始于南唐宫中,有一窈娘,喜欢打斜足,宫女学她,到了宋朝才流行民间。而木兰生于南北朝,距北宋有370多年的历史,显然不裹脚。学生听了这解答,满意地笑了。

2、 鼓励质疑,激发创新思维勇于质疑,善于求异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不仅要多鼓励,还要重视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进一步教会他们思考和提问。因为学生受年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能像科学家那样完全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课文《两小儿辩日》时,针对两小儿的论点和论据,“孔子不能决也”,即有学生问:“老师,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幸亏我原来是文科毕业,学过地理,圆圆满满地答复了学生的这个问题――“日初出”、“及日中”距离我们同样远。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让他们在质疑中提出深刻性、创造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循序渐进的提高。

三、创设悬念意境,倡导探究学习,训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本质特性是求异性思维,而求异性思维又包括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挖掘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注重知识的前后迁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扎实推进训练创新思维。

1、逆向思维的训练。初中学生年龄尚小,他们感知和思考问题仍以顺向思维为主。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逆向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诱发和形成。让学生从不同的立足点分析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答案,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答案。如《愚公移山》这篇寓言,针对“愚公愚蠢吗”为内容,让学生开展了实话实说争辩会。在讨论会上,同学们滔滔不绝,各抒己见,最后形成了共识。学生认为愚公既有值得颂扬的一面,又有愚蠢的一面。愚公之所以值得称赞,是因为我们看到在愚公身上有一种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坚定不移的斗争精神。愚公之所以愚蠢,是因为他蛮干不巧干,不用搬家这种简便的方法来解决家人受大山阻塞的困难。愚公移山的作法实在愚蠢,愚公移山的精神确实可佳。

2、发散思维的培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一问多答”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审视,寻找不同解题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愚公移山教案篇5

一、调动学生情感,进入情境

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导读勃兰克斯《生命》时,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我声情并茂地说:“生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是每个人必有的一次经历。生命有时候俨然是一杯飘香的清茶,有时候是一坛飘香的美酒,有时候是饥寒交迫的苦难,有时候是悲喜交加的泪滴……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那么我们该如何直面这仅有的一次生命,让其绽放出光芒成为生命历程中的一次永恒呢?让我们一起目睹勃兰克斯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吧!”这样的导语,用排比句的形式营造了生命的种种情境,这些情境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因此,容易引起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体验。我们又该如何直面自己的生命,勃兰克斯如何看待生命的,这就激发了学生急切读书的冲动,也就自然而然进入到与作者、文本对话的教学环节之中了。

二、创设悬念,进入情境

导语的设置,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更是一个教学手段。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胜过责任感。”因此,导语中巧设悬念,可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使学生在寻疑中产生求知的欲望,获得探求知识和发现知识的动力,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觉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鲁迅有什么关系?鲁迅为何到日本留学?后来为何弃医从文?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带着教师设置的这些悬念进入课本,不仅调动了他们探究答案的好奇心,也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三、开门见山,进入情境

开门见山,即开课揭题,直入文本。这一形式在有效教学的指导下备受青睐。因为这样直面文本,省去过长过繁的语言絮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品读文本和积累语言,同时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思考的时间。开课的简洁、洗练、语文情味浓郁。例如,导读《愚公移山》:“同学们,中国古代有一则语言,叫做‘愚公移山’,讲得是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不辞辛苦率儿孙们挖掉挡在自己家门前两座大山的事,无论别人怎么劝阻,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行动,毫无动摇。最后天帝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派神仙帮他搬走了这两座大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来感悟挖山时的情境,学习愚公的执着精神”。

总之,好的导入既能点燃学生思想情感的火花,又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既有引导之功,又有指路之效,这就是成功的导入。

愚公移山教案篇6

一、改变传统育人观念,培养社会需要人才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几千年教育的传统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让代代学子“头悬梁,锥刺股”。尽管现行教育也喊出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口号,但封建教育的思想观念在老百姓的思想上仍根深蒂固。因此,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育人观念,必须从我们教师做起。首先,我们教育要真正改变观念,用我们的言行去引导一代人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育人观,使社会、家长真正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内涵。其次,要充分利用好课本教会学生生存,让课本中“西红柿的冬季贮藏”、“香菜的制作”不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剧本,而且成为学生学会生活的样本。再次,我们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明白“读书是为了更好的活”的内在实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读书做官”固然活得较好,但“官”要不了那么多,“大款”梦,“老板”潮,“状元”户也是读书所有。所以,我们教师在学会生存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学会生存。斯宾诺沙说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自主自治之人物,而非受治于他人之人物”就是这个道理。

二、改变死搬教材意识,注重知识迁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也就谈不上对知识有持久的兴趣。”我们教材

所选的课文无疑是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精品,但仅仅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传授,完成课本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不教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是不能体现现行教育的目的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打破教材规定的范围,转变死搬教材意识,开拓学生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通过教材所选课文,在教师引导下掌握学习方法,然后利用这种方法去读教科书以外的内容,让学生铭记《童年》,走进《水浒传》与《鲁宾逊漂流记》,做“红楼梦”,明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另外,充分利用农村中学的教学优势,把握实景实例,让学生读读写写。增补一些诸如农村需要的契约、条据、碑文、对联等实用知识,启发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观察、学习适应农村发展的生存之道。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说,学生默默聆听”,学生能将老师说的内容背下来,考出好成绩,那么这个学生就是“好学生”。教师也便成了“好老师”。而现在如果像那样教书则行不通了,如果仅仅让学生背书本内容,不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就考不好(因考卷大部分不是书本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大对课文词语的评品和知识迁移的力度,在“启迪引导”学生上下功夫,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唤起独创性的表现和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的真谛。”(爱因斯坦语)这也是现行教育方法的真谛。如在引导学生学文言文《愚公移山》时,按传统教法,只要学生弄清文章的字词意义和寓意,会翻译文章则算基本达到目标了。而在创新教育中,除完成知识、能力、思想目标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独创性能力,如设置“如果你今天遇到愚公‘面山而居’的困难,你该怎么办?”的问题,或设置“现代社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愚公这样搬山,一代不行,两代;儿子不行,又是孙子,代代重复,这种简单的劳动行吗?”“搬山不如搬家”。“搬山不如挖隧道”,“搬山不如买直升飞机”,“搬山……”学生的回答丰富多样,课堂丰富多彩,学生“求知之乐”清晰可见。如设置“今天有愚公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还需要愚公精神吗?”“如果文章不用神话结尾,你该怎样结尾?”等问题,学生不仅会回答出不拘一种形式的答案(这正是今天我们的教学所要达到的),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启了学生内在潜能。在引导学生学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我们又重点引导学生品评词语“判、断”,通过学生品评怎样“判”?怎样“断”?了解贾雨村的老奸巨滑、利欲熏心和门子的趋炎附势、刁滑的艺术形象,进而了解封建社会上下勾结,为非作歹的黑暗社会现实,从而升华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只有这样,才能从灵魂深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而言之,在语文这门基础学科中,如果不拿出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的勇气和行动,就不能培养出适应形势发展的人才。因此,我们要行动起来,在教学中创造,在创造中教学,才会使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新奇而耀眼的光辉。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学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必须走一条创新之路。身为教育者,身为语文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一定要坚定教育信念,把握学习机遇,做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接班人,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用的人。

愚公移山教案篇7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的确,教师要想拨动隐秘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的“话语权”这根弦,就得事先校音定调。学生由于受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等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此教师提问的“音调”应立足学情,音域宽泛,尽可能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如我教授《背影》时,提出“‘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和“谈谈你眼中的‘父亲’”,两者对调控学生话语权所起的作用大相径庭:前者是一个问题,问的结果直接指向了提问者的标准答案。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话语权活动空间较为狭窄;后者是“谈”,是一个导向丰富的话题,学生的话语权可以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并生成许多高质量的问题。在这个话题情景下,学生摆脱了“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展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舞,学生话语权的参与率就会明显提高。

2.拣选重点,主导学生话语权的主体探究性

如果教师的提问缺乏轻重主次显得繁杂而无边际,那么学生的言语活动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的话语权因缺乏探究性,就可能蜕变成翻版的“满堂问”。宋代王安石说过:“词之不切,则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取之不固。”教师提问要做到既“专”且“固”,就必须删繁就简,问在知识的关键处。如我教《最后一课》时,放弃了原定的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主题归纳、写作特点小结等繁琐而陈旧的教学设计,而预设了“小弗朗士是不是一个好学生、韩麦尔先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这样两个大问题,让学生从文本中找话由找根据。“牵一发而动全身”,结果学生个个有理有据,争得面红耳赤,引出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前后变化的原因,理解了失去国土对人心的震撼,自然而然就深入到了爱国这一主题。学生也为自己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而兴奋不已。

3.无中生有,拓展学生话语权思维空间的多向性

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不是凸现在文字的表面,而是需要“尽可能用自由大胆精神去关照和欣赏”(歌德)。“无中生有”就是大胆想象,这种“自由大胆精神”的实践和尝试。教师要在文本的“无”处通过对比辨析、求异论辩、迁移创设、联想拓展等思维方式,制造“有”的内容,引导学生的话语权向空间思维的多向性发展。

如我教《最后一课》,讲到“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呆在那里,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做了个手势”时,我让学生联想拓展:此时时景如果要你设计韩麦尔先生想说什么,该如何设计?比较你设计的话题跟原文的“动作”哪一个更有说服力?通过想象对比,学生既能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又能领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4.求同存异,立足学生话语权的持续发展性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已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应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有时教师急功近利而忽略了“教学艺术的本质”。如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案或置之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种缺乏甄别和宽容的评价,必然影响学生话语权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求同存异的发展观中最终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如我教《我的信念》一课时,当讲到居里夫人拒绝申请镭的专利时,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同意居里夫人的这种做法吗?”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认同居里夫人的做法。有一位学生提出他自己的观点:“我不同意居里夫人的这种做法。”“那你该怎样做呢?”我反问道。“如果我是居里夫人,我会申请镭的专利权,用获得的报酬来改善实验条件。”我当时给予的评价是“从现实出发,更利于搞好实验,是一种很切合实际的做法”。这一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行使话语权的积极性。以后提问,该生总是踊跃发言。

5.收放并举,调控学生话语权的价值取向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多元的文本解读,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学生的话语权营造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当然,这样的语言环境并不意味着学生的话语权可以“天马行空”,教师那种放而不收或收而无度的做法只能导致违背文本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所谓的“创新”,如“武松打虎是不爱野生动物的表现”、“牛郎趁织女在洗澡时拿走织女的衣服是不道德的”等。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要“善放”,也要“善收”。我教《愚公移山》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之所在”时,就有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劈新路,或是靠山吃山发展经济,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愚公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对于这些学生的回答或讨论,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该文的学习目的,把学生们讨论的意识引到“愚公移山的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而不要过分强调愚公的做法。对于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放回到先秦时代去考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地讨论问题。

愚公移山教案篇8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因此,要想调动学生参与认知过程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是一个行之有效。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我们可以通过同学们看过的影视剧《水浒传》、《西游记》等等,激发他们读原著的热情,尤其从激发他们读浅易白话小说开始,逐步扩大阅读范围,再学习一些较为简短易懂的文言短篇,如《论语》、《孟子》中的一些小短文,再学习《岳阳楼记》、《出师表》之类较长的美文,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言文的词汇,把学习文言文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行动。

二、强化诵读,培养语感

吟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是培养文言语感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文言是白话的根基,在少年“语言敏感期”诵读相当数量的一流的文言文,成人后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能力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文言学习能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文言文学习,要让学生“入乎其内”、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学会摇头晃脑地尽情朗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来,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来。因为“声入心通”、“声通义解”。在教学中,我们要提倡“美读”和“烂读”:“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读进去;“烂读”就是一遍接一遍读,熟读成诵。只有反复诵读涵泳,读准字音、读通句读、读懂文意、读出语气、读出气势,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精妙,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才思气质。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学生对全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为分析、理解课了很好的铺垫。

三、理解文言文的文化内涵

学习文言文,我们应该知道学习文言文的什么。我以为可以归纳为文字、文章、文化、因为文学与文章、文化互有牵连,彼此交融。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其文章和文化是我们需要用心学习和感悟的。

四、鼓励质疑,引导探究

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领悟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互相探讨。钱梦龙先生教学《愚公移山》是一个经典的文言文教学的案例,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以问题串联起来的。第一个阶段是学生自读质疑,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词义、句义的理解,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这些问题既有一些比较零碎但比较有趣,主要着眼于句义、文义理解的问题: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老愚公多大年纪?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爸爸同意吗?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移山困难吗?劳动辛苦吗?也有一些思维强度较大、探究性很强的问题:愚公的妻子和河曲智叟都劝阻愚公移山,但说的话不一样,哪些话愚公的妻子能讲而智叟不能讲,哪些话智叟能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能讲?即使两个人都能讲的话,在内容上和语气上又有什么不同?愚公到底愚不愚?智叟到底智不智?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全文关键词句的理解几乎都得到了落实。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长期如此,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五、重视课外阅读,增强文言文的内功

要对文言世界有更清楚的认识,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行的,还要重视课外对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大语文教育环境中继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打通多种渠道,创设学习文言的言语环境。我们要指导学生不断地从课外学习文言经典,还要把课内学到的内容尽量运用到课外,要遵循“精读与博览结合,课内与课外沟通;精读学规律,博览增见识;课内打基础,课外增实力”的教学原则。平时,可以让学生多读半文半白的古代小说、寓言故事、神话传说,这样学生既不会感到厌倦,又学到了文言知识。

上一篇: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下一篇:圆的认识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