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点负责人述责述廉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1 20:34:29

银行网点负责人述责述廉报告

银行网点负责人述责述廉报告范文第1篇

所辖9个县支行通过组织实施监督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形成了制度、执行、监督并重,科学、严密、有效的内控管理和监督工作机制,杜绝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管理、以情面代替纪律的现象。加大对基础业务流程、规章制度执行、业务风险控制的监督管理,促使业务部门依法行政、按章办事、严格管理,有效控制了业务差错和内控风险的发生,辖内国库、会计、发行等核算差错率明显下降,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全辖人行系统连续多年无案件、无责任事故、无重大差错和无行政诉讼,确保了辖内各项工作安全、稳健、高效运行,促进了金融服务工作和央行职责的有效履行。

一、当前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呈现新情况和问题

随着央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办理金融业务和管理手段的科技现代化,如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支付系统、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以及金融统计、征信管理等业务上线运行,改变了过去的传统业务操作模式和流程,基层央行业务范围、工作重点,以及风险控制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了一些新变化、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会计核算业务主体发生了新的变化

随着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业务的上线运行,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以中心支行为基本会计核算单位,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的集中式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核算由分散变为集中,会计账务组织、业务流程、操作办法以及组织机构、劳动组合和核算风险点控制等都发生了新的改变。

(二)县支行基础业务工作量呈下降趋势,主要风险由业务操作转变为管理风险

随着各种新系统上线运行后,各商业银行的行内系统均已接入人民银行内部系统,极大减少了县支行的往来业务,如原来县支行的联行业务在支付系统上线后都集中到了中支会计核算中心,县支行不在办理联行业务,业务量明显减少。会计核算业务集中后,县支行营业网点仅为会计核算系统前台的一个信息录入终端,业务操作相对简单,但所录入的信息则是核算系统后台处理业务的依据,信息录入质量的好与坏、真与伪,将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质量。因此,县支行会计核算业务的操作风险在不断向中支转移、集中的同时,也逐步转变为县支行业务管理的风险。

(三)网络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运用,解决了远程信息传输问题,但在网络方面的风险也就随之而来。首先是网络入侵的风险,虽然人行系统内外连接的都是专线,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线,而是逻辑上划分网段的专线,如相关网关及各接入点控制不好,造成系统被入侵、客户信息被盗等风险;如网络线路一但中断,整个系统可能面临瘫痪的危险。

(四)干部队伍建设中的新情况和问题

由于普洱地处少、边、山、穷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目前辖内县支行普遍存在人员不足,工作压力加大,受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外出交流和培训学习机会较少等影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员工出现一些消极思想情绪,主动辞(离))职和想提前退休员工不断增加;单位职工居住分散,有的职工退休后到外地居住,难以联系和监督管理,这些因素都给基层人行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和风险。另外,监督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对县支行监督指导不够,开展监督检查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检查质效和预警防控性不高。

二、加强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监督管理意识,进一步完善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工作机制

围绕中心工作和“权、钱、人”等关键环节,把党内监督、案件防范、控制风险、制度落实作为开展监督工作的重点,使监督检查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业务主管部门、内审和纪检监察监督工作联动和协调配合,完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召开联系会、通报检查情况及存在主义问题等形式,及时沟通交流,监督检查资源共享。

(二)教育与监督相结合,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各县支行要结合实际深入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法纪法规、反腐倡廉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特别是要害岗位人员,增强他们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对岗位的荣誉感,自觉遵纪守法,防范道德风险。持续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使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自觉适应从严治党越来越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加强员工“八小时以外”和离退休人员管理,发现其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该谈话的谈话、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对县支行的监督指导工作

中支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监督部门工作协调、集中监督检查、工作效果评价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加强对县支行的监督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监察和全面履职审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群众工作,通过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职工大会提合理化建议、坚持行领导接待日制度、主动看望问候、加强联络沟通、推进心理减压等方式,把问题和矛盾妥善化解在萌芽阶段。

(四)加强监督检查和制度执行力

盯住涉及“钱、权、人”的重要部门、重点领域、要害岗位、关键环节,进一步深化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梳理查找风险隐患,完善制度机制,发挥制度的治本功能,增强制度执行力。对无视制度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防止“破窗效应”。分管行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有效制止和防控风险隐患。中支业务部门要继续开展替岗检查、全面检查和突击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业务操作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隐患。

(五)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监督专责

银行网点负责人述责述廉报告范文第2篇

年10月15日省市银监局成立,标志着省市银行业监管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年初,省市银监局制定了《关于省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各项监管工作明显加强,银行业各项业务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至年,是省市银行业发展和监管极具变化和挑战的关键时期。为了对未来五年省市银行业发展与监管的方向、目标及措施做出统筹规划和部署,省市银监局特制定《-年省市银行业发展与监管五年规划》(以下称“本规划”)。本规划是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监管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南。

第一部分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省市银行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初步建成了机构种类齐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善、对外开放程度较高、金融监管比较规范、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银行业体系,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

机构、业务蓬勃发展。截至年末,省市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66家,银行类服务网点1131个,并且种类齐全。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115亿元和6548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共有营业性外资银行机构31家,数量列全国第二,其资银行19家,成为港资银行在内地设立机构和开展业务最集中的城市。

银行业经营管理进一步改善。年末,省市市银行业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为55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73%,进入了全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先进地区的行列。内控机制逐步完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省市银行业总体形势较好,金融风险相对较小。

改革创新继续向前推进。省市作为全国金融改革的“排头兵”和“试验田”,积极借鉴国外和香港的成功经验,在金融机构、业务品种、内部管理和金融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较好地发挥了改革开放的示范作用。

银行业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省市银监局成立以来,按照银监会提出的“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提高透明度”新监管理念,结合省市实际,构建了监管规程、监管白皮书、风险评级办法、可持续发展指导意见以及包括本规划在内的五大工程的监管框架,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依法、规范、审慎、持续、有效监管,切实加大了监管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当前,银行业已成为省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第三产业龙头,有力地促进了省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为省市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省市银行业在发展与监管工作中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内部制衡机制不健全,内控薄弱,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缺乏科学的发展观,片面追求规模增长,资产规模与效益的增长不匹配,非理性、低水平竞争问题突出;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仍然偏高,而且暴露不充分,少数银行的经营包袱沉重,核销力度不足,缺少发展后劲;部分法人机构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并且计算不实,潜伏较大的风险;信用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企业逃废银行债权的现象时有发生,银行的合法权益亟待保护;银行业监管的理念和机制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监管的技术手段还不完善,监管的专业化水平还不能适应监管职能转化的要求。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省市银行业未来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五年,省市银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全球化为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和展开竞争提供了机遇,也加快了资本的流动,加剧了经济金融的波动,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一步扩大。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比发达国家将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省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可避免将受到更大的冲击。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同时,银行业监管呈现趋同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明确了有效银行监管体系应达到的各项基本要求,成为指导各国银行监管的国际标准,各国的银行业监管框架逐步趋向一致。同时,各国银行监管内容、监管标准、银行业风险管理方法趋同,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金、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等审慎监管要求已成为各国银行业监管的重点和普遍要求。中国银监会也制定了提高监管有效性的行动计划。省市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应在监管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在国内,经济发展进入平稳期。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为银行业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未来五年,中国经济预计将步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期,年均GDP增长将保持在7%以上,经济结构性调整加快。在稳定的宏观环境下,各银行业机构可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优化客户结构,取得业务发展的突破。

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将加剧我国银行业竞争。年末,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国际性银行在我国内地22个城市设立了204家营业性机构。到2006年末后,我国银行业也将根据WTO承诺,完全对外资银行开放。这就要求我国银行业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国内银行业只有增强自身实力,才能适应对外开放与竞争。

利率、汇率改革进度加快。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人民币贷款利率和外币存贷款利率逐步放开。汇率制度的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预计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也将扩大。在利率、汇率随供求变化上下波动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将不断显现和增长,银行业竞争也将加剧,各银行业机构需要适应自身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建立合理的定价管理模式,采取有效的避险手段,防范利率、汇率风险。

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综合化经营趋势日益明显。目前,我国仍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但是随着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和国内银行业兼并重组的推进,金融机构的合作和创新将不断深入,银行、证券、保险业的资金往来日益密切,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动性不断增强,综合化经营成为发展趋势。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有关具体措施的推出,将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直接融资将会增强,证券业的发展将会加快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银行业面临资金“脱媒”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步伐将不断加快,中间业务也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得到较快发展,银行业监管创新以及各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需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银行业电子化水平上新台阶。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成为银行业变革的推动力量,并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成为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在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方面,信息技术都将给银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并对实现“扁平化”管理架构、控制各类风险等改革措施起到巨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加快。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全面展开,为国有银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商业化经营铺平了道路,同时也增强了国有银行的整体实力,减轻了历史包袱。为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农联社、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将通过改制、兼并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进行。省市银行业也要在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

省市经济仍将持续快速增长。近两年,省市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年GDP增长19.2%,年又增长17.3%。未来五年,省市经济增长预计有所放缓,但仍可保持在13%-16%左右。经济稳定增长有助于省市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CEPA协议的签署及实施为省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CEPA将加速省市及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深港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在带动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加快深港经济的同城化和促进“大珠三角”经济圈的形成。CEPA对于解决深港金融业发展瓶颈,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有利于提升省市城市综合竞争力,从而带动省市银行业发展。

政府对金融业的扶持,有利于银行业的持续发展。省市围绕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定位,提出了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的目标,并把金融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出台了扶持金融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这种产业政策为银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总之,未来五年是银行业发展改革至关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银行业监管实现重要转折的时期。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机遇与挑战,省市银行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省市银行业监管要上一个新台阶,只有未雨绸缪,加强规划,才能科学地引导银行业的发展,确保辖区银行业的健康、平稳运行。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省市银行业发展与监管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不断推进银行业完善内控机制、提高资产质量、加大金融创新,深化金融改革、提升竞争力,实现效益、质量、规模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省市银行业发展与监管的总体目标是:

促使辖区银行业建立安全、高效、稳健的运行机制,成为资本充足、治理结构合理、内控严密、经营稳健、资产优良、服务和效益俱佳、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金融机构。

严格审慎监管,提高有效监管能力,实现监管的规范化、专业化,为辖区银行业创造一个公开、公平、有序和诚信的竞争发展环境。

(三)具体目标

本规划的总体目标分解为以下五个具体目标:

1、机构发展目标

招商银行、省市发展银行要成为资本充足、管理规范、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具有知名品牌的现代化银行;市商业银行应发展成为立足省市,走向珠三角,面向全国的一流城市商业银行;市农联社应改制为规范运作的一流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国有和股份制非法人银行机构要成为在全国各自系统内管理水平、资产质量、竞争能力、经营效益居前的分支机构。政策性银行机构(含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汇局)创新应走在全国前列,办出省市特色。外资银行创新能力和经营业绩继续全国领先,多数港资银行成为主报告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经营业绩应做到全国领先。

2、经营发展目标

规划期内各银行业机构应有切合自身实际的经营理念以及明确的发展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依法、高效、可持续发展;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应健全、合理、有效;应有高素质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合格的金融从业员工;不断扩大在金融市场上的份额、地位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建立有特色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产品体系等,在各自同业系统和全国保持金融创新领先地位。

规划期末,银行业机构资本充足率应在任何时点上保持8%以上,核心资本充足率保持4%以上;不良贷款率保持4%以下,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100%;总资产净回报率应达到国际良好水准,争取达到1.2%;股本净回报率达到15%;成本收入比率控制在35-45%之内;单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和贷款年增长率不应高于全市同行业平均增长水平之上的50%;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应逐年有所提高,到年力争达到18%。

3、监管发展目标

要坚持依法监管、规范监管、审慎监管、持续监管,推进有效银行监管能力明显提高。监管方式要向以风险监管为主兼顾合规监管转变,向注重对辖区法人机构总体风险的把握、防范和化解转变,向注重公司治理和风险内控的监管转变,向定性监管和定量监管相结合、加强风险评价和预警转变。要建立完善、健全的监管信息系统等技术平台。要有严格的岗位职责和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打造一支学习型、专家型、务实型、开拓型的监管队伍。

4、环境发展目标

在辖区努力实现银行业无恶性竞争,金融秩序良好;推动社会诚信建设明显改善;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披露并处置风险;增强辖区公众对金融的风险意识,保持对银行业充足的信心。

5、年度发展目标

资本充足率。辖区法人银行业机构从年起应严格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资本管理,并逐步形成完善的资本补充、约束机制,到2007年末,全部法人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应在任何时点上保持8%以上,核心资本充足率保持4%以上。

公司治理与内控机制。年各法人银行业机构应进一步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组织架构,2006年要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能力。到年要真正建立和培育起组织健全、运行稳定、制度完善、管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

总资产净回报率。年度要达到0.6%,以后逐年有所提高,到2007年应达到国际良好水准。

不良贷款。规划期内辖区银行业机构要严格控制产生新的不良贷款,确保新发生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1%以内。不良贷款余额整体上保持持续下降,到年将不良贷款比率持续控制在4%以下。

拨备。年末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应达到60%,以后各年应继续有所增长,到年末应达到100%。年开始,各银行业机构应按照五级分类的要求,对表外资产和非信贷资产进行分类并计提风险准备。

风险评级。根据《省市市国内商业银行风险评级办法》,在对年末各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情况进行评级的基础上,以后每年被评为3级以下的银行应力争提高一个档次,到年力争消除4+级及以下等级银行。

第三部分整体规划

(一)银行业监管规划

1、资本监管规划

资本监管是风险监管的核心内容。规划期内,省市银监局将加大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力度,督促法人银行业机构在准确评估风险的基础上,提高五级分类的真实性,按照审慎会计原则提足贷款损失准备,做实资本基础,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目标。

督促法人银行业机构建立多渠道资本补充机制。鼓励各法人银行业机构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本金,通过股东注资、发行股票、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发行可转债等方式改善资本结构,增强资本实力。督促法人银行业机构增强盈利能力,从当期利润中进行资本积累,从内部补充资本,对资本不足机构的利润分配进行限制。为法人银行机构发行长期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创造条件。鼓励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适当控制高风险传统业务,以减轻资本压力。支持商业银行探索通过资产证券化、转让资产、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降低加权风险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

督促各银行业机构建立资本约束机制。促进商业银行通过压缩风险资产减缓资产扩张对资本的要求,增强风险缓释,提高贷款质量,缩小准备金缺口,降低总体风险权重。引导法人银行业机构对信贷资源和财务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建立资本约束资产、防止盲目扩张的机制。鼓励银行业机构引入经济资本和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等新的管理理念,加强风险管理,将资本监管的要求与自身风险管理有机结合,为资本充足率的长期持续稳定奠定基础。促进商业银行建立以经济资本分配为基础、以风险调整的收益率指标为纽带,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为一体的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资本不足纠正机制。省市银监局通过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及时了解法人银行业机构的风险状况,评估其资本充足状况,实施分类监管措施。对风险较大的机构,及时给予风险提示,并跟踪风险发展态势,督促采取措施改善风险状况或减少风险资产。对资本未达标的机构,实行限制性监管措施,要求调整资产结构、压缩资产规模、出售风险资产等,限制其业务发展,并在机构设置、业务准入方面予以限制。

逐步推进资本监管方式创新。根据银行业机构的实际情况,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对法人银行机构按照标准法或内部评级法进行监管。

2、资产质量监管规划

省市银监局要强化资产质量监管,督促各银行业机构切实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深化和健全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制度。从年开始,包括市农联社、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银行业机构要按照五级分类标准对各项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全面、准确地反映资产的风险状况,鼓励有条件的银行机构逐渐增加分类档次。

对各类机构资产风险分类情况实施专项现场检查。配合五级分类的实施,年和2006年,分别安排对各类机构五级分类情况的现场检查,全面深入了解省市银行业资产质量现状,跟踪监测贷款分类准确性的偏离度和贷款分类形态的动态变化,充分揭示各银行业机构的资产风险,并着重解决五级分类不准确、分类操作流程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高五级分类的真实性和规范化。

加强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监测分析,提高资产监测分析质量。对集团公司贷款、关联客户贷款、大额贷款进行重点监测。对存量不良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对大额不良贷款逐笔、实时监控。鼓励和督促银行业机构创新手段,大力处置不良资产,加强对已核销贷款的追收力度。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资产,建立对新增不良资产的责任追究制度。

促进银行业机构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督促银行业机构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建立以资产安全和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的业绩考评体系。各机构要明晰各级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逐步建立风险评估、新产品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体系,增强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能力。督促各机构建立健全对关系人贷款、关联企业贷款方面的信贷管理及风险防范制度。督促各机构改进集团客户信贷管理,制定对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的具体办法。督促银行业机构建立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授信评级和信贷准入制度,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促进各机构建立集数据汇集、统计分析与风险监控为一体的资产质量监控系统,实现信贷业务相关数据的历史存储与集中管理。加强对集团客户、关联企业以及行业动态等信息的收集与,为银行业机构信贷业务部门提供有效的风险指引和信息平台。

严厉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建立逃废债企业黑名单制度,引导行业自律组织、借助媒体、协同有关部门对长期拖欠银行贷款和逃避悬空债务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维护金融债权。

3、内部控制监管规划

内部控制是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省市银监局将把内部控制监管作为现场检查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并促进各机构建立适应现代经营环境的内控体系。在2007年前对辖区主要银行业机构内部控制进行一次专项现场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对整改意见落实情况持续跟踪。

促进银行业法人机构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运作机制,建立对高级管理层授权经营的目标问责制度,明确划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各自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形成相互制衡关系。

促进银行业机构加强内部控制的组织建设,按照内部控制政策决策、制度建设、组织实施、监督评价四个环节,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信息渠道通畅的内部控制管理组织体系。

督促银行业机构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稽核体系,加强稽核独立性,提高稽核质量。把对各银行业机构内部稽核的评价,作为内部控制监管的重要内容,并借助内部稽核提升银行监管效率。

加强和改进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促进商业银行制定全面的风险识别、计量、报告程序,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建立健全商业银行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

加强对银行业机构内部控制的评价。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对银行业机构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促使银行业机构切实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业务、财务和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促进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内部控制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4、市场准入监管规划

规划期内,省市银监局将逐步完善银行业新机构、新业务、新品种的市场准入评价,统一标准,规范程序,促进银行业机构的各项市场准入与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相匹配,与辖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加大引进新机构的力度,进一步完善省市银行业金融体系。年应完成市农联社改制成市农村商业银行。推进市邮政储汇局实行分账核算,为改制为邮政储蓄银行做好准备。积极引进各类外资银行机构,鼓励外资银行设立支行、自助银行、自动柜员机。鼓励业绩优良、管理规范的集团公司设立财务公司。鼓励设立货币经纪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鼓励国内银行调整分支机构布局,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度增加营业网点,并完善网点的服务功能。

加强机构准入前的审慎性评估,促进金融机构合理竞争。完善引进机构前的综合评估工作,对所在机构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信息管理系统的健全性、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性和业务经营发展的稳健性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引进该机构,保证引进机构的质量。加强对机构迁址管理,对拟迁址的机构要加强当地的经济总量状况、金融机构容量及各类银行机构的经营状况的考察,指导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机构布局。

积极支持银行业机构在业务、产品、服务方面大胆创新,鼓励大力发展低风险的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尝试开展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品种。加强对新业务和新产品开发的指导,引导银行业机构在发展中间业务时,科学量化风险溢价,合理平衡收益。加强对各项业务和服务收费的引导、协调和监督,为银行业机构大力开展金融创新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有序的竞争环境。

完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工作。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监督,完善对高级管理人员经营理念、管理能力、职业操守的动态考核,并综合日常监管情况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年度履职评价,对不具备相应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及时取消任职资格。

市场准入管理与日常监管、现场检查结果相结合。把对银行业机构的日常监管情况和现场检查结果,作为审查审批机构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内控薄弱、违规问题较多、出现重大案件、严重违规、重要监管指标恶化等情况的银行业机构,在市场准入方面采取限制措施。

继续推进市场化的风险处置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对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化的退出机制。

5、现场检查规划

规划期内,省市银监局将定期修改和完善《监管工作规程》,确保现场检查各项工作的制度和实际情况相适应,制定和完善现场检查的制度与规则,完善检查程序。

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增强现场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计划性。按照风险评级和非现场监管的结果,妥善安排对各类银行业机构的检查频率、检查范围、检查内容和检查方式。现场检查要抓住被检查机构的突出问题、关键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变被动为主动,提高现场检查效率。

逐步改进现场检查手段。加快现场检查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建设。2006年,初步建立现场检查辅助系统,积极推行计算机辅助监管。大力推广和完善检查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监管检查方法。

加强落实现场检查整改意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现场检查意见,要及时反馈给银行业机构的总行或董事会,并加强跟踪检查,督促整改意见落实。

6、非现场监管规划

非现场监管是持续监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规划期内,省市银监局要进一步加强非现场监管,切实发挥非现场监管的风险预警作用。

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和技术手段,提高监管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将表外业务风险、非信贷资产风险等纳入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非现场监管信息采集网络化,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资产质量、盈利增长等情况进行历史趋势分析、同行业比较分析、结构分析,实现数据核对、汇总、对比分析、查询、报表管理、上报和风险预警自动化。

年要进一步完善外资银行非现场监测系统,要在总结现有非现场监管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制定国内其他银行业机构的非现场监管系统,并进行试点。2006年,初步建成国内银行非现场监管数据库和监管信息系统。2007年对非现场监管系统进一步规范。2008年要全面实现非现场监管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

进一步完善《省市市国内商业银行风险评级办法》,按照不同的评级体系对国内法人、非法人银行业机构进行评级。风险评级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高度重视定性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至2007年,每年评级一次。2007年后,要根据情况变化,动态调整评级结果。从年开始,要利用包括外资法人机构风险评级体系(CAMELS)、对外国银行分行并表监测体系/母行支持度评价体系(SOSA)以及单家风险评级体系(ROCA)在内的外资银行风险监管框架对外资银行进行评级。

建立非现场监管信息共享制度。非现场监管信息实施统一采集、集中处理,统一规定信息采集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将机构、业务经营、高级管理人员、市场退出、监管报表等资料录入非现场监管信息平台,实现非现场监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

加强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的分工与协作,合理安排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人员,使之更加专业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人员应适当交叉,有效协调合作。非现场监管要为现场检查提供信息支持,现场检查要进一步深化、验证和落实非现场监管意见和结论。

建立非现场监管考核激励制度,促进非现场人员全身心投入非现场监管工作,并将非现场监管工作与考核挂钩,提高非现场监管工作的质量。

7、透明度建设规划

省市银监局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实现办事程序公开,加强透明度建设。

完善行政许可事项的透明度。向被监管机构公开办事制度、监管程序,促进监管业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公开银行业机构办理各项业务的报送资料、工作流程,明确审批业务的工作时限。

增强监管结果的透明度。推行监管结果公告制度,定期公布监管工作信息。对有关的现场检查结果,将根据情况通报其上级行或董事会。每年编制监管报告“白皮书”,在银行业内部公布。

依法定期公布监管统计信息。定期公布银行业资产负债、不良贷款、中间业务收入、盈利状况等重要经营指标,实行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查处情况公开披露,保障包括存款人在内的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增强对银行业机构经营的外部约束。

完善监管审慎会谈制度,建立监管机构与银行业机构互通信息的渠道。由监管机构与被监管对象或社会中介等举行监管双边会谈,相互通报情况,交流信息。

要进一步加强银行业机构透明度建设,完善信息披露的程序和方法,明确重大事项披露的基本要求,促进辖区各银行业机构,特别是法人机构按照信息披露规定,逐步对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财务状况和年度重大事项等内容进行公开披露。

8、监管队伍建设规划

省市银监局的监管干部队伍建设要为提高监管工作的水平服务,为员工个人发展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氛围和条件。

建立职位分类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对监管人员、综合人员和辅助人员,按照不同职位的职责任务、工作内容,制定出不同的培训计划和培养发展方向。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每年要集中一段时间学习,采用培训考察、讲座授课、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受训人员对内部相关人员再培训等方式,培养“学习型、专家型、务实型、开拓型”的监管人才队伍。

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年完善《省市银监局年度绩效考核暂行办法》,逐步形成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人员职务职级正常的晋升途径,促进监管队伍的职业化。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约法三章”,坚持述职、述廉、述学相结合,防范监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

(二)银行业发展规划

1、公司治理规划

各法人银行业机构应努力创造条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并积极引入境内外合格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

应充分发挥股东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作用,要探索提高股东大会议事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应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水平、决策效率和决策权威,确保董事会决策程序的合法性和规范化,要设立对董事会直接负责的风险管理、审计、薪酬和提名等专门委员会。董事会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资本、质量、效益、管理和规模之间的平衡关系,制定银行业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维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权益的作用。应提高监事会的监督权威,监事会应确保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要求,督促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诚信、勤勉的义务。

应提高公司经营层的管理水平,统一法人管理和法人授权,加强总部的管理能力和控制效率,加强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应对各级机构和经营者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绩效评价标准和程序,有条件的机构应建立与风险调整收益率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年市农联社应按要求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并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规划期内,省市发展银行、市商业银行、市农联社、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外资法人银行机构应进一步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协调有序的组织架构,逐步健全自我管理机制和内部制衡机制。力争到2006年,所有的法人银行业机构必须建立起规范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2、资本运作规划

各法人银行业机构应通过积极的资本运作,实现资产运作和资本运作的协调发展,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规划期内,市农联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改善股权结构,深化股份制改革。市商业银行和市农联社还应创造条件,力争上市。招商银行和省市发展银行应建立长期筹资的策略,通过配股、增发、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再融资,形成良好的资本补充渠道,确保资本充足率水平与业务发展规模相适应,并按照发展的要求,争取在适当时机发行外资股份,实现境外上市。各法人银行业机构应有选择地引进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壮大资本实力。

各法人银行业机构应根据自身的资本状况和发展规划,有步骤地统筹同业购并。招商银行和省市发展银行应采取多种形式、多元渠道同业购并。市商业银行和市农联社应推进珠江三角洲特别是省市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同业购并。非银行金融机构应在政策范围内创造条件积极进行并购和设立分支机构。年省市建设集团财务公司和省市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应引进新投资者,完善股权结构。

招商银行和省市发展银行应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考虑采取适当方式为客户提供证券、保险等综合服务。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应在其业务范围内积极向证券、保险等行业渗透。规划期末,有条件的法人银行业机构可考虑选择合适的金融控股模式,建立金融控股集团,实现综合化经营。

各银行业机构应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与其他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建立广泛、稳固的业务合作关系,并通过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弥补银行业机构在服务范围、机构网络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培育和强化竞争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3、管理体制规划

各银行业机构应改善和强化法人管理,加强总部对分支机构的管理、服务、协调和监督的职能,强化业务处理的集中管理,逐步建立垂直化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规划期内,各法人银行机构应按照横向协调、功能集约的要求,调整和重组总行职能部门。应在精简高效的基础上,平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形成扁平式的高效运行架构。应逐步形成总行对分支行主要业务线的垂直集中管理,总行建立统一的业务处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贷款审批等中心,这些中心对分支机构实施垂直集中管理。应设立垂直管理的风险控制和内部审计稽核部门,直接对董事会的专门委员会负责。

各商业银行分行应适应省市本地市场发展的趋势,在规划期内尽可能进行业务整合,逐步集中支行的批发性业务、零售客户的后台业务和部分服务职能,在分行建立统一的贷款审批、部分功能的业务处理、财务核算、区域营销、技术服务和安全保卫等中心,逐步将支行转变为零售业务的操作前台和营销前台。

各法人银行机构在理顺总分支机构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各级经营者的职权和经营目标,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应实现各类管理信息的集成化,理顺上下级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关系,形成畅通的报告渠道。

4、内部控制规划

各银行业机构应建立健全与其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确保经营管理目标的实施和实现。

各法人银行业机构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对内部控制所承担的责任。

各银行业机构的内部控制应渗透到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员工参与,任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据可查。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银行业机构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均应当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力。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相对独立,并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应对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成文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并在机构内部保持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要求,避免因管理层的变更而影响其连续性和稳定性。

应明确划分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上下级机构之间的职责,建立职责分离、横向与纵向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涉及资产、负债、财务和人事等重要事项变动均不得由一个人独自决定。

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及其性质,赋予其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各个岗位应当有正式的岗位职责说明和清晰的报告关系。应建立健全关键岗位的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

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程序监控等现代化手段,锁定分支机构的业务权限,对分支机构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应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对法律法规、外部监管的要求等进行跟踪分析,将其结果作为制订控制目标和控制方案的重要依据。应及时更新法律法规、外部监管要求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相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应建立并保持应急预案和程序,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和各类紧急情况,及时做出应急响应,以预防或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确保业务持续开展。应当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的设施、设备和系统,确保其处于适用状态,并应定期测试其应急预案。

应保证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能够及时了解经营管理信息以及其他重要风险信息。保证各级管理层及时获得国内外经济、金融动态信息和辖内经营管理信息。保证所有员工充分了解既定经营目标的相关信息,以及涉及其责任和义务的政策、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应设立垂直管理、具有充分独立性的内部审计稽核部门,配备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稽核人员,并应保证稽核人员有权获得所有经营管理信息。内部审计稽核部门应当合理确定审计频率和审计覆盖率,要及时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提交稽核报告。

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的反馈和纠正机制。应采取通过各职能部门的专项检查和内部审计稽核部门的经常性评价等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部控制状况进行监督,并根据内部监督结果、外部监管评价和其他组织的建议,提出内部控制的整改意见和纠正措施,并督促有关的职能部门和辖属机构落实。

5、风险管理规划

规划期内,各银行业机构应按照审慎、效率和有效监督的原则,逐步理顺风险控制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提升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应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要建立反应灵敏、过程连续的风险监控和预警系统,使事后发现转变成事前监测,事后纠正转变成事前预警。要进一步完善授权授信管理体制,加大力度推进垂直管理的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要按照行业、地区和客户等层次建立动态信息库,定期给予目标市场指引,增强事前风险防范能力。要优化审贷运行模式,完善集体审贷制度,逐步推进专家审贷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要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水平。要提高对信贷资料真实性审查的水平,重视现金流的测算,审慎确定客户授信金额、期限和方式。要进一步加大贷后检查的力度,对贷后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审计稽核。要建立健全审慎的风险准备金的计提制度,动态掌握各类资产的风险状况和真实价值。

招商银行应在年对客户信用评级模型进行试运行,并不断进行完善和扩展,力争在年按新资本协议中内部评级法的要求量化信用风险。省市发展银行、市商业银行、市农联社应力争在规划期末建立客户信用评级体系,构筑适用的数据库并引入计量模型,科学测算违约概率,做好量化信用风险的前期工作。

应按照《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建立健全市场风险管理体系。要灵活运用敏感度、风险值、情景模拟、压力测试等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对市场风险进行科学的度量。在此基础上,逐步由通过各项比例指标管控市场风险过渡到以风险敞口限额为主要控制指标的管理模式,并相应完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要在政策允许和市场趋于成熟的前提下,全方位参与金融市场运作,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表外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使市场风险管理手段覆盖本外币、表内外、简单的产品和复杂的衍生产品、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要以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建设为基础,以内部资金定价转移和经济资本分配为手段,全面提升市场风险管理水平。招商银行和省市发展银行应于2006年底前,市商业银行和市农联社应于2007年底前分别达到《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相应完善市场风险控制体系。

应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要提升审计稽核理念,通过非现场稽核、内部控制评价、运用现代化工具审计,加大对操作风险的审计稽核力度。要通过建立健全质量认证体系、优化法律事务的工作体制、建立健全监察保卫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在业务运营过程中,要注意和防止出现政策风险。

应建立健全程序严密、制度完备的资产保全体系。应创新不良资产的处置手段,有条件的机构要探索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应建立健全呆帐认定和核销的机制,加大对不良资产的核销力度。应建立健全界限明确、认定科学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良资产的责任人要按照制度进行严肃处理。

6、市场营销规划

规划期内,各银行业机构应积极倡导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加强关系营销和品牌营销,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各商业银行应对客户、业务、区域和行业等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应进一步确立零售银行业务、公司银行业务、同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等业务发展重点。应塑造多层次的品牌体系,为客户提供分层服务,为形成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各银行业机构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完善产品创新机制,将创新建议及时转化为金融产品与服务,逐步改善收入结构。应建立产品和服务体系的量本利核算系统,针对每一项新产品和服务,深入研究其合法合规性、风险可控性、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和投放市场的发展前景等,拟定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各项产品和服务的推广、维护和淘汰策略。

应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行多级营销和梯度分工,形成总行与分行、分行与分行、分行与支行的有机联动,避免出现内耗,形成整体营销优势。

各银行业机构应采取多种形式,与其他金融机构相互配合,共同开发、分享客户资源,共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各银行业机构应理性对待市场,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政策,积极培育有偿服务的金融消费环境,不得出现任意确定收费标准、少收费、无偿服务、垫付资金等不正常现象。

应充分发挥省市毗邻港澳的优势,利用CEPA协议的机遇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的有利条件,积极向港澳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推进,提高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

应有选择地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借鉴和移植国际战略伙伴的先进技术和名牌产品,迅速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7、财务管理规划

各银行业机构应建立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财务管理规划,按照公司发展战略的阶段性要求确定财务管理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和流程管理。

规划期内,有条件的法人银行业机构应建立健全财务总监制度。各商业银行还应改进财务管理体制,强化财务集中管理,逐步推行财务主管委派制,对委派人员实行竞聘制、任期制和交流制。

各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高计划管理和财务预测水平,对总部和各分支机构经营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和评估,实现资产负债管理信息化。

各银行业机构应围绕价值管理,进一步提高理财水平。要做好营运资本管理,强化各类投资管理,进一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要加强资金头寸的调度,进一步提高资金运作效益。要选择合适的股利分配政策,平衡公司发展和股东回报的关系。

应强化成本管理,推行全面预算,建立责任会计制度。要建立健全内部转让定价模式,提高成本分配管理水平,提升成本控制能力。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中心,推行全面预算和财务控制。要逐步实行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

应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要建立完善的以预算管理为基础的制度和管理平台,逐步推行现代化的绩效评估和薪酬分配制度。

应加强财务报告管理,维护和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应制定合理的税务安排策略,提升税务安排能力,以适应发展和管理要求。

8、信息系统规划

各银行业机构应成立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对全公司业务发展和信息处理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

各银行业机构应把握国际先进的金融业务和技术发展方向,运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来改造金融业务运作模式和流程,应逐步建成全方位、全天候支持客户服务、业务处理和管理决策有机结合的现代银行业信息系统。

构建新信息系统应采纳主流和标准化技术,遵循业界标准,保持系统架构的开放性和通用性。要保证系统适用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应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工作,建立信息系统的安全工作机制,实现工作方式由被动型的事后处理向主动型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转变,有效控制信息系统的技术风险,实现信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应在对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努力建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金融电子门户。要进一步整合金融服务渠道,提升金融个性化服务水平,并使信息系统可以适应综合化经营的需要。

应改革信息技术工作体制,使信息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形成协作关系,加强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的紧密联系,促使业务管理与信息技术交融发展、良性互动。应在统一规划和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探索信息系统的外包模式。

应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投入,进一步向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倾斜,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应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互通,全面提升信息系统的效率。

9、机构布局规划

各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模式,建立资本约束机制,促进分支机构实现效益、质量和规模的协调发展。

规划期内,招商银行和省市发展银行应逐步按经济区域和管理幅度设置机构,力争在全国经济总量大的主要城市完成机构布局;应不失时机地抓住中西部开发的机遇,有选择地设置机构;应利用CEPA协议的机遇,积极进入香港金融市场;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市商业银行、市农联社应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跨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各商业银行应坚持经济效益、资源互补的原则,优化同城营业网点的布局。要对每个网点功能的定位进行分析,实行差异化服务。要提高网点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适度控制单点营业办公面积,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对质量不高、长期亏损的网点,坚决进行撤并、迁移,要逐步加大对宝安、龙岗两区及部分社区内网点的设置力度,确保营业网点布局保持最优组合。

应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大力引进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推出具有个性、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发展家庭银行、自助银行、网络银行、流动银行等新兴现代化金融业务,打破营业网点的时空约束。

为保证分支机构合规经营,各商业银行上级行要按制度辅导下属机构的经营管理,在新设分支机构的筹建和开业初期应组织辅导小组实施辅导工作。

10、人力资源规划

各银行业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立足于为银行业机构的整体发展服务、为员工个人发展服务。

应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包括引进吸纳机制、流动配置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开发培训机制。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市场化管理,建立人才招聘、选拔、使用、淘汰的市场化机制。

应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现金分配与股权等非现金分配、短期分配与长期分配的有机结合,应积极探索经营者与职工的持股制度。各级管理者要敢于和善于应用激励机制,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关心员工,培养员工成长,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应提高人才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加强岗位交流,实行岗位任期制,激活人力资源存量,实现人尽其才。在管理者“能下”上加大力度,在一般人员“能出”上取得突破,促使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达不到要求、业绩较差的员工及时退出,实现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

应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执业培训,保证培训时间,保证培训经费的有效投入和稳定增长,加强培训质量评估,注重培训的实际效果。

11、企业文化规划

规划期内,银行业机构应各自统一价值观念,在内部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和行为秩序,通过构造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打造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银行业机构应建设以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为载体的物质文化,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和产品,通过营销使优质的服务和产品的品牌深入人心。

应建设以开拓创新为重点的精神文化,大力提倡奋发学习、开拓进取、争先创新的精神。

应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的风险文化,坚持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坚持资本、质量、效益、内部管理和规模协调发展。

应建设以诚信为重点的行为文化,引导员工恪守职责、承担责任、履行义务、遵守承诺,将诚信的服务理念贯彻到工作中去。

应建设以统一通畅为重点的制度文化,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违章办不成事。

应建设以员工人生价值最大化为重点的人本文化,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融为一体,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机会,提高员工队伍的忠诚度和凝聚力。

(三)银行业发展与监管环境规划

1、加强与市政府等部门的沟通

积极配合市政府落实鼓励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加强与市政府的沟通,做好市属银行业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核准。配合市政府完成地方中小法人银行业机构的增资扩股工作。加强与国土、工商、海关、税务、金融办等部门的沟通,共同推进银行业机构经营环境的有效改善。加强与法院等司法部门的协调,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减轻处理不良资产的负担,为银行业机构清收不良资产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强与相关金融部门的协调

根据银监会确立的有关制度框架,与人民银行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制度安排和协调机制。

加强同证券、保险等监管部门的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和经常联系机制。定期就重大监管事项、跨行业监管等问题进行磋商,交流监管信息,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解决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业依法拓展业务,加快金融创新,控制金融风险。

3、加强与境外银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推进与境外银行业在人员、信息、技术、服务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联系合作。应推动深港两地银行业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要选派人员到香港培训,学习香港先进经验,加强信息交流。要稳步推进辖区银行业机构跨境发展。

4、建立与银行业机构的联系

与监管对象定期举行会谈,互通信息。参加银行业机构的有关会议。及时将监管意见和风险情况通报被监管银行业机构的总行或董事会。

5、强化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

加强对银行业同业公会的指导和监督,促进协会规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银行同业公会在行业自律、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业公会应秉承“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的宗旨,抓好自律公约、执业标准和诚信体系、信用制度建设,健全行业规范,强化行业协调和行为管理作用,增强行业自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通过行业自律维护银行业的利益,反映行业呼声,规范市场行为和市场秩序。

6、积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与各媒体建立良好互动关系,通过媒体建立监管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发挥各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

7、培育理性的金融消费者群体

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现代金融知识、金融服务、风险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增进社会公众对风险的识别和了解,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第四部分组织与实施

实现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需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当局和同业公会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建立行之有效的实施保障机制。

(一)宣传推动

省市银监局负责本规划的宣传、推动、组织和协调。各监管处应按照监管范围对银行业机构实施本规划进行指导。要对本规划的要点和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对银行业机构和相关人员进行辅导,使本规划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充分的理解,并转化为省市银行业经营者及监管者行动的指南。

(二)贯彻落实

各监管处、同业公会要根据自身职责,积极推动各银行业机构加强本规划的实施工作。各银行业机构应将自身发展计划同本规划结合起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方案。要讲求实效,贯彻落实好本规划的内容和精神,创新实施机制,提高本规划的实施水平,保证整体实施效果。

(三)跟踪分析

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建立银行业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本规划实施的进度、工作重点及突出的问题,交流工作经验,并对各银行业机构提出工作新要求。要进行专题研讨和调查研究,针对执行中出现的偏差,采取提示和纠正措施。

(四)调整修订

省市银监局应随着辖区银行业内外部经营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根据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后评价,对本规划进行调整和修订。

(五)支持保障

银行网点负责人述责述廉报告范文第3篇

经市政府同意,今天召开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主要任务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和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以来的工作,部署2021年的重点任务。

下面,我代表市局党委讲三点意见。

一、优服务、强治理,2020年市场监管在大战大考中有担当有作为

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系统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在讲政治、守规矩上保持定力,在抓党建、强队伍上继续蓄力,在善治理、优服务上集中发力,在保稳定、促发展上齐心协力,统筹做好了抗疫情、促发展、保安全、夯基础等各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高质量发展。市局张新保同志、周虎同志分别获得总局、省政府表彰为“抗疫先进个人”,吴拾保、罗汉宇获评“省新时代赣鄱先锋”称号,各县(市、区)局也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

(一)战疫情促复工,全力参与联防联扶

“五线”战疫情。一是严守价格监管界线,制定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对各经营商户进行提醒告诫。二是严控市场交易红线,对全市农(集)贸市场、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实施封控管理。三是筑牢药械质量警线,要求药房履行社会责任,确保防控药械供应和产品质量。四是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单位食堂的餐饮监管工作。五是保障消费维权热线,缩短办结时限,确保涉疫投诉举报快转快结。

“四办”促复工。一是变通办,针对复工复产中企业遇到的困难,实行“容缺”办理等人性化举措,帮助企业先开工、扩大加生产线。二是网上办,通过网上名称核准、全程电子化办公,为疫情防控急需物资企业办理了证照登记、变更,并为企业快递营业执照。三是免费办,针对疫情期间企业急需使用的红外测温仪、精密压力表等设备实行免费检验检测,为疫情阻击战把好计量关。四是帮扶办,主动上门指导帮助复工复产企业做好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和生活环境管理,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二)优服务追高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商事登记制度不断优化。推行企业“一网通办”,实现“不见面”办理。疫情期间,积极推行“掌上办”“网上办”“自助办”。简化企业注销程序,实现简易注销全程电子化。提供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服务。出台企业注册登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制度,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核时限。企业开办网办率达85%以上,最短1天办完。2020年新增市场主体46391户,市场主体总量为275521户,较去年同期增长5.94%。

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通过完善质量工作考核制度,充分发挥质量工作考核的无形指挥棒作用,促进当地政府重视质量工作,推动全市质量工作开展。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吉水井冈蜜柚、井冈山红色培训上升为2020年全省第一批质量提升重点项目。开展了第三届市长质量奖申报及初审。开展名牌创建,2020年获评30件(其中农产品6件)。

知识产权助力不断提升。大力实施“互联网+商标”模式,新增“吉州窑”和“泰和茶油”地理标志商标,我市现有有效注册商标34362件,列全省第六;地理标志商标15件,列全省第二;中国驰名商标14件,列全省第三。2020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1600件,同比增长179%,增幅全省第一,为历年最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29件、万人有效发明拥有量达1.88件;专利权质押融资完成8250万元。“狗牯脑茶”和“泰和乌鸡”入榜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100强,“狗牯脑茶”成我省2020年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唯一获准标志。

标准认证建设全面推进。井冈山管理局申报的《部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国家标委的目标考核,成为省首个、全国山岳型景区首个通过验收评估的部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修订省地方标准制2项(《井冈蜜柚商品果》和《井冈蜜柚生产技术规程》),制定省地方标准一项(板鸭原料鸭(毛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认真抓好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建设,泰和县、万安县获批为省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积极参与了市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行动。

(三)强监管抓治理,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食品安全进一步落实。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等,进一步落实责任机制。先后开展了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生产经营“三无”食品、疫情期间特殊食品安全、米粉生产、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扎实推进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管理、“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和放心食品超市承诺活动、小作坊示范单位创建。全市食品安全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

药品安全进一步巩固。组织开展了疫苗、药店GSP、中药饮片、网络销售药品违法行为、特殊药品、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等专项和飞行检查,对发现问题依法查处。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5854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589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313例。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大楼竣工验收并于去年11月中旬投入使用。全市药械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巩固。

特种设备安全进一步保障。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强化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重点对气瓶、电梯、锅炉、管道等安全隐患进行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行为。深入推动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打好“蓝天保卫战”,继续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全年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201份,消除安全隐患1012处,查处特种设备违法案件63起。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治理得到进一步夯实。

其他市场整治有力有效。2020年,市局受理消费者投诉申诉举报1766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73.17万元,查办各类行政执法案件120余起;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7353户,完成信用修复896户,清理“僵尸企业”191户;开展了儿童防护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及电线电缆等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监测报纸广告5000余条次、各类互联网广告2400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4份;打击取缔传销窝点6个,查获传销人员16人,遣散传销人员16人,解救被骗人员7人;公平竞争政策清理市级政府及所属文件52份,县级政府及所属文件494份;查处6家机构违法违规出具检测报告行为;网络检查16000余户次,查办网络案件40余起;严厉打击短斤少两的计量违法行为34个批次。全市重点领域市场整治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讲政治铸忠诚,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政治学习。系统上下坚持强化政治学习、涵养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党的政治建设。深入学习党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领会落实好国家总局、省局以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不断牢固。

全面从严治党。系统上下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局党委主要负责人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督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各部门单位、各党支部抓党建各负其责。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取得新的成效。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制度,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媒体曝光的“青原区局事件”,我们严肃对待,高标站位抓整改,迅速在全系统开展了作风集中整治,举一反三,分析查找作风顽疾,聚焦问题“六查六看”,动真碰硬抓整改,纪律作风整顿取得初步成效。

深化法治建设。系统上下坚持法治为民、法治慧民,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组建了市市场监管执法稽查局及各县(市、区)执法稽查综合执法队伍,形成了我市统一权威的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体系。全面梳理了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完善了行政执法有关制度体系。制定完善了《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等制度,增强了行政执法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强化执法保障,市局为执法人员配备了执法记录仪40台、数据采集仪1台。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系统上下加强意识形态管控,规范干部职工网络行为,维护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尤其是严格执行疫情期间各项工作纪律,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非官方消息。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守好主阵地。全年在人民日报等媒体编发稿计1500余篇;省局网站发采用稿318篇;在市局网站编发稿671篇,微信公众号发表各类文章390篇。

一年来,市局综合协调、财务审计、后勤保障、检验检测、信息技术等科室单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有力保障了全市市场监管改革发展工作顺利推进。各县(市、区)局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探索和实践,工作有特色、有亮点。井开区局探索特种设备监管新手段,聘请省专家帮助重点企业进行隐患专项自查,并与市质检中心、特检中心建立联动服务机制;吉州区局推行“食安前哨”网络工程建设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建设智慧电梯监管平台预防和减少电梯安全事故;青原区局推行《首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减免处罚容错制度》,着力改善执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井冈山市局提升智慧监管能力,“智慧监管平台”上线试运行;县局打造知识产权示范县,知识产权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新干县局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小餐饮行业提升改造工作,出台了《新干县2020餐饮行业专项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永丰县局服务和指导企业申请注册商标,累计有效商标注册数居全市第一,为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全市第一;县局持续开展法制讲堂、优秀案件评选等,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吉水县局持续推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成为地方名片,走出国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泰和县局获得全省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同时开通360“指南针”大数据智慧监管系统,有效提升案件线索抓取能力;万安县局推动有机产品品牌建设,成为全省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遂川县局推动实施“狗牯脑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建立了地理标志使用管理规则、授权经营制度;安福县局建设了电梯智慧监管平台,有效提高电梯应急救援服务处置水平;永新县局着力打造曲白乡院下餐饮示范街,助推乡村振兴,对接文旅发展。

随着2020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收官,标志着全市场监管工作站在新起点上。回顾五年来,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之路,付出了极不寻常的努力,取得了极为不易的成绩。面对体制调整、部门整合等重大改革,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等困难挑战,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始终保持思想稳定、队伍稳定、工作稳定,始终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始终冲锋在前、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一个到位、三个改善、五个提升”的目标。

“一个到位”:即机构改革到位。按照机构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要求,县局在2015年已完成“三局合一”,2019年市局“三局合一”完成。2020年,市、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机构组建成立。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按时限顺利推进了组建挂牌、干部选任、人员调整、集中办公等工作,实现了机构改革到位。

“三个改善”:即营商环境得到改善、市场环境得到改善。一是营商环境得到改善。开通“一网通办”服务平台,网办率达85%。对106项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着力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问题。统筹推进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有效提升了市场主体准入效率。持续深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企业登记时间最短1天办完。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完成“个升企”1500余户。“诚商信贷通”累计授信金额达39.2亿元。截止2020年底,全市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7.57万户,较2015年末增长45%。全面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建设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针对全市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为企业不断提供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建设、知识产权等支持支撑,保障高质量发展。二是市场环境得到改善。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切实加强市场安全监管,“十三五”期间,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区域性、系统性、源发性事件。在食品安全监管上,持续深入开展整治,严防严控严管风险,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药械化安全监管上,进一步健全药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上,持续开展隐患大暗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攻坚行动,及时化解安全隐患。在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形成了生产、流通联合检查的工作格局。三是消费环境得到改善。积极理顺12315“五线合一”和“一号通办”各环节应用,认真受理和处理群众投诉举报,加强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市场监管,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经营者的诚信自律意识不断提高,“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监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消费维权大格局逐渐完善,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断得到维护。

“五个提升”:即政治忠诚度提升、服务大局观念提升、创新创优意识提升、保障能力提升、队伍精气神提升。一是政治忠诚度提升。系统上下始终坚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局的指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二是服务大局观念提升。系统上下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更高要求,主动靠前,全力以赴做好“促发展拉高线、保安全守底线”各项工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创新创优意识提升。系统上下坚持依靠改革创新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在思维理念、体制机制、方法措施等方面深入探索,充分激发动力与活力,在市场准入、质量提升、监管执法等方面探索出很多新做法,创造出很多新经验,取得了很多新成效,不断建立起与成熟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市场体系。四是保障能力提升。基层分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法治体系更加健全,各级争取经费支持等力度不断加强,综合协调、后勤保障、离退休干部、信息技术、检验检测等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保障了全市市场监管工作顺利推进。五是队伍精气神提升。持续推进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作风与能力建设。全系统2家单位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市局机关、部分县局荣获或保留“全省文明单位”“全市文明单位”称号。干部职工更热爱市场监管事业,责任意识明显提升,履职尽责更加积极主动,爱局如家氛围逐渐浓厚,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更加增强。

“十三五”时期的五年,之所以能够实现“一个到位、两个改善、五个提升”,关键是我们始终坚持抓党建强队伍,尤其是重视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忠诚意识;始终坚持优服务强监管,尤其是重视“三大安全”,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以创新促创优,尤其是重视进位赶超,进一步强化了进取意识;始终坚持守戒律知敬畏,尤其是重视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了纪律意识;始终坚持以协调促和谐,尤其是重视政府支持,进一步强化了大局意识。

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和省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局党委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抓好“三大安全”任务繁重、压力仍然很大;市场经营秩序、市场消费环境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业务技能与市场监管新形势新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基层监管能力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系统上下的财力保障仍需做很多工作,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并持续努力。

二、应变化、善研判,“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工作要明思路明方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起步期。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我们要紧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科学研判、准确把握形势与任务、机遇和挑战,找准“十四五”时期我市市场监管工作的定位、方向和任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促进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促发展”的更高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将发生系列深刻变化。从国外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全球经济衰退演变,外部环境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从国内看,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从来看,我市正处于大有可为又充满挑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不足仍然是我市的主要矛盾,依然存在经济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效益不高等问题。五中全会部署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质量强国等方面的具体任务。这些对市场监管工作围绕中心促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把保主场主体放在“六稳六保”的突出位置,把提升质量水平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致力于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提升质量总体水平、促进专利创造运用,努力促进我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二)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保安全”的更高要求。多次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这一系列部署为我们做好安全监管工作提出重要遵循。市场监管部门担负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三大安全”,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进入新发展阶段,安全监管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安全期望日渐增强。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始终把安全监管作为市场监管部门首要职责,加强源头治理,防范安全风险,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强监管”的更高要求。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际国内双循环,都离不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五中全会对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作出了系列论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建设高标准体系,核心要义就是“公平竞争”,主要内容与实现途径是“强监管”。我们要充分发挥“亮剑”精神,发挥贯穿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的“大监管”力量,把市场体系建设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工程,把加强监管执法作为主责主业,持续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四)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提效能”的更高要求。新发展阶段,市场主体将持续增加,产业升级、业态创新和消费升级持续加快,商品和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维权的意识持续提高,这些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前我市市场监管力量还显不足,在基层尤为突出,以有限的监管力量完成更为繁重的监管任务,必须在建体系、挖潜力、提效能上下功夫。我们要把提高市场监管综合效能作为“十四五”期间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任务,紧盯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要在完善推进市场监管发展的政策协同体系、完善适应新时代监管要求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体系、完善适应治理能力现代化需求的风险防控体系、完善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完善适应大数据应用的智慧监管体系、完善适应突发事件处置的安全应急体系、完善适应综合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社会共治体系、完善适应新阶段的市场监管保障体系上下功夫。

三、勇守正、谋创新,2021年市场监管工作要抓重点出作为

2021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七个勇争先、三个求突破”和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安全守底线、促发展拉高线”的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3553”工作思路(传导三大理念、聚焦五大重点、谋求五大作为、强化三大保障),严防控、优服务、强监管、提效能,不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为“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作出市场监管部门应有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传导三大理念,把准市场监管正确方向

1.大力传导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监管为民、执法为民、服务为民。二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市场领域的关心关注事项,着力构建规范高效、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着力提升产品与服务供给质量,着力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真正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2.大力传导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一要“跳出市场监管看市场监管”,主动融入全市新发展格局,乃至全省、全国的大盘中思考问题,瞄准国家、省、市的重点经济发展目标,统筹谋划市场监管工作。二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服务好高质量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勇担当敢作为,特别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项上发力攻坚,在涉及全市(县)高质量发展考核的指标任务上合力共为,努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3.大力传导守正担当、创新创优的理念。既要坚持“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全面梳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在法律法规权限内,全面、正确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能,精心守护好自己的“责任田”;又要全面梳理在工作观念、工作方法、工作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要对标对表“勇争先、走前列”,认真谋划年度工作,扎实推动工作落实,争取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在全省实现“弯道超车”、进位赶超。

(二)聚焦五大重点,实现特色工作争先进位

4.抓好机关党建,实现党建工作走前列。一要重点抓好庆祝建党100周年各项工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上党课、红色现场教育、讲红色故事、党史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学党史、学新中国史、学改革开放史、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发展伟大成就,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二要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以示范点党支部带动全局党支部同步提升、全部达标,力争在市直单位基层党组织中走前列;要拓宽“党建+业务”服务民生路径,完善和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党建+业务”模式全覆盖。三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继续开展落实共产党员示范行动和“我是党员我争先”党建项目,持续开展“新时代赣鄱先锋”选树学活动。突出政治标准,抓好党员发展、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职工培训。

5.抓好法规建设,实现执法规范化走前列。系统上下必须按照市委部署开展“践行法治思想,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主题实践,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和依法治省、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部署,努力实现执法规范化走在市直部门前列。一要围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执法责任制工作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执法制度;二要从规范办案文书使用、案件线索核查、案件调查、案件核审等执法办案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三要组织开展法制讲堂、案卷评查、执法人员讲案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四要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要求,配备执法音像记录设备等办案设备,加大办案询问室、案件听证室等办案场所建设投入,进一步强化执法保障。

6.抓好智慧平台建设,实现市场监管信息化走前列。围绕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和业务发展需求,积极推进智慧监管平台建设项目的立项通过和有序启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广泛寻求政府资金支持,利用市场监管数字驾驶舱以及智慧电梯、阳光餐饮、远程审方等应用场景数据接入政府“城市大脑”项目工程实施为契机,积极寻求政府资金支持;二要科学运用“BT模式”,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大型电信运营商合作并签订代建协议,逐步启动。三要先行建立数据交互平台,为后续与城市大脑及各业务平台数据共享对接提供保障。四要通过执法终端和手机APP,加大底层基础数据采集力度。

7.抓好小餐饮整治提升,实现食品安全治理走前列。一要加快方案出台。尽快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市小餐饮业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并下发予以实施。二要成立工作机构。提请市政府研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相关单位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开展日常工作。三要明确目标。从2021年开始,计划通过三年行动,对经营场所面积≤150平方米的小型餐馆、快餐店、小吃店及饮品店等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采取“三个一批”的举措进行改造提升,力争我市小餐饮单位整体提档升级,实现“九个一”标准,基本达到“经营合法化、环境整洁化、布局合理化、设施完备化、管理精细化、操作规范化、标志统一化、明厨亮灶化”的目标。

8.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各项帮扶工作走前列。一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落实好帮助村里制定产业脱贫思路、解决实际困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的入户路水厕改善等工作;要进一步选强配齐驻村工作队伍。二要持续巩固少数民族村、平安建设村等乡村治理帮扶,总结经验、扩大成果。

(三)谋求五大作为,推进监管服务行稳致远

9.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决策部署,一要加强以冷链食品、进口食品为重点的食品安全监管。督促全市冷链食品和进口食品经营单位认真落实“赣溯源”平台注册以及进货查验、进货记录等制度。配合做好“人、物、环境”的核酸检测,做实做细各类涉疫物品的核查处置工作。二要加强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的监管,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野生动物交易行为,加强活禽交易管理。三要加强价格监管,强化线上线下市场价格监测、分析预警和现场巡查,及时掌握最新市场价格动态。强化防疫物资价格的管控,严厉打击哄抬物价、串通涨价、囤积居奇等行为。四要加强药械质量监管,持续对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市场巡查,督促企业保证市场供应和质量要求,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

10.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一要深化“放管服”各项改革。推进“一照含证”改革,推动改革范围稳步扩大到其他部门审批事项。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负面清单之外“零门槛”。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力推广银行网点代办、,为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办”、“就近办”服务。积极与周边省份设区市开展企业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加快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省内通办”“市内通办”。全力参与建设“吉事即办”品牌,部署上线一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市本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2021年底前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分类改革。优化药店开设审批,对申请开办只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推动取消药品零售企业筹建审批,清理对开办药店设定的间距限制等不合理条件。二要强化日常服务。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强化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扩大简易注销试点范围,让市场主体进得来、退得出。探索开展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试点,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退出效率。加快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信用信息采集机制,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强化失信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工作。三要开展政务服务评价,探索企业登记服务“好差评”工作,接受办事群众监督,建设透明政务。

11.做好高质量发展服务。一要稳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实施,有效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组织召开第三届市长质量奖大会;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对标达标提升行动”“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等活动;二要扩大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发明专利提质倍增三年行动;年内出台《市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创新产品和项目,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协作,推动专利、商标质押贷款,提升资产价值运用;加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挖掘、培育和保护力度,推动全市更多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要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积极扶持“绿色生态”标准品牌建设,组织市落实好第三批“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参与省企业标准“领跑者”申报和评价,积极参与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做好商品条码的服务和规范管理。四要加强质量技术支撑,做好扩项、增资、检测等基础工作,发挥“两中心”技术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为高效的检验检测服务。

12.抓好市场领域行业整治。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党政同责,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指导推动调整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优化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推进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办规范化建设,年底达标率实现100%。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创建,市本级继续争创全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城市,全市创建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4个,创建69家食品小作坊示范点。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组织实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整治提升、婴幼儿保健食品清理、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规范、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大米质量提升、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等专项行动。以问题导向加强抽检监测,确保实现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批次达到4批次/千人(其中针对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检验量不低于2批次/千人)、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8%以上、省级监督抽检和市县食用农产品抽检任务完成率100%。

二要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开展药品经营许可在线申报审批,做好执业药师APP在岗打卡监管和远程审方平台建设。完善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管。开展疫苗(特别是疫苗)、血液制品、特殊药品、集采品种、中药饮片和婴童化妆品的监管,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整治。继续加强医疗器械分类分级管理,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无注册证医疗器械、虚假宣传医疗器械等欺诈行为。加强检测试剂监督检查工作。坚持市县联动,组织开展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专项监督检查。继续开展医疗器械清网行动。做好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断提升监测报告质量。

三要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全力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阶段性任务。稳固推进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范化,实现县(市、区)隐患闭环管理。落实隐患排查治理长效化。针对性开展电梯制动器、起重机械限位装置、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等专项整治,开展快开门容器专项治理“回头看”。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开展风险识别分析。做好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事件活动的安全保障,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水平。积极推进电梯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移动式压力容器联合治理体系,持续推进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年内完成100%液化石油气瓶充装信息上线,落实工业气瓶充装信息追溯系统建设。积极推进电梯、气瓶保险制度研究和试点。

四要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围绕涉及安全的消费品、节能环保等重点产品,探索创新抽查方式,加大监督抽查及后处理力度。加强基本民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组织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持续推进危化品、电线电缆等重点工业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加强食品相关产品、棉花等纤维质量监督。落实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做好农用地膜和塑料购物袋的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五要加强其他重点领域监管。加强互联网领域监管,督促电商经营者落实亮照亮标义务,建立完善网络违法经营发现机制,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非法传销,规范直销行为。加强广告监管,开展重点民生领域和移动端互联网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强化广告监测,健全广告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蓝天”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建立与商标权利人维权协助机制,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持续保持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深化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优化完善12315工作体系,推进落实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探索实施多方线上调解。健全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教育、医疗、药品、电力、金融等领域,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监督检查,坚决打击哄抬价格、价格欺诈、囤积居奇等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加强计量检查,开展定量包装商品、民用三表、医用计量器具等民生重点领域的专项检查。加强认证认可监管,严厉查处未经检验或以篡改数据、结果等方式,出具虚假数据、结果的行为,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强制性产品、有机产品认证活动和结果的监督检查。加强执法稽查力度,围绕监管风险压力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选准突破口,主动精准出击,查办一批大案要案,达到查办一案、震慑一片的效果;持续深入开展“双打”行动;深化市场流通领域综合治理,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建设。

13.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好生物医药产业链牵头优势,延伸壮大产业链条。一要加强生物医药产业的督导,积极推动我市特色药品批准文号申报基本药物和进入医保目录,促进大型医药企业兼并重组,促使企业做大做强。二要实施品牌培育计划,推动一批独家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列入中药保护目录的品种进入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和注册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向大品牌营销转变。重点培育打造全杜仲胶囊、乌鸡白凤丸、桔贝合剂、天然冰片、破伤风抗毒素等一批“制造”品牌产品。

(四)强化三大保障,确保年度任务圆满完成

14.强化政治引领。一要加强政治建设,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学习党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第一时间领会落实好国家总局、省局以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二要加强政治监督。开展好政治谈话,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既主动接受上级的政治谈话监督,又认真开展对下级的政治谈话,同时落实好任职谈话、诫免谈话、廉政谈话。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个人收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三要坚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聚焦大政方针和改革发展稳定,紧紧围绕市场监管工作,把控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守好主阵地。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确保每年度开展专场新闻会不少于4次。

15.加速能力提升。一要夯实基层基础,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持续推进基层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监管能力。二要创新培训机制,通过“法制讲堂”、专题研讨、会议视频和网络平台等多渠道学习,提升干部业务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各县(市、区)局组织业务骨干分期分批到市局业务科室跟班学习;尝试与有关高校协商合作,选派优秀干部赴高校进行专题培训。三要加强能力机制建设,建立舆情处置快速响应机制,构建全市系统上下联动的应急处置机制。探索建立市、县、乡(镇)三级日常工作联系机制,提升系统整体合力。

16.狠抓作风建设。一要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树立抓好党建是第一责任理念,党委和党委书记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检查,层层传导从严治党压力。围绕对党绝对忠诚,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二要切实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把整改落实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系统上下要步调一致,坚持“应进必进,应放尽放”“全面改、彻底改”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方便群众、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措施,真正解决我市系统在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努力把市场监管领域打造成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高地。三要继续深入开展影响发展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结合“六查六看”时刻做好自我检查和改进,持续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吃拿卡要、小鬼难缠”、“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作风顽疾和腐败问题。四要大力弘扬优良作风。当前,要学习坚守“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拓荒牛精神,“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要厉行节约,严格规范各项资金支出,坚持过“紧日子”。要尽快结束市局机关一局两地办公现状,实现集中统一办公。

银行网点负责人述责述廉报告范文第4篇

年,在联社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的帮助下,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积极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在思想觉悟、业务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将本年度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工作述职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政治与业务素质。

始终坚持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联社战略与理念,学习各种金融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学习。通过学习使自身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事业认真负责,对待同志团结友爱。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了解时事动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已的头脑,通过认真学习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领会“三个代表”和“十七大”的精髓,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在行动上自觉实践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宗旨,认真执行省联社战略理念,强化管控风险,积极下乡现场检查,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细致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同时参加了了校法律专业本科函授班学习。

二、严格监督,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一是强化监督严格按稽核流程操作。在稽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敢于碰硬,凭制度办事,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督促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全面提升稽核监督水平,在今年进行的历次稽核检查中,严格按稽核流程操作,对所看到、查到的问题和不足,无论事情大小,都坚持在工作底稿中认真记录,认真分析,然后诚恳提出,共同探讨和寻求最佳解决方法。与此同时,在各项检查中要求自己注重抓好“回头看”,针对各级各部门检查发现问题以及对照问题和不足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的后续落实情况,下发整改方案,进行逐项复查,督促整改落实;二是积极参加市办组织稽核工作,年参加了市办组织的排查、案件专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项治理、废旧印章及重要空白凭证、安全保卫等检查4次,并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三是积极清收员工拖欠贷款,建立了员工拖欠贷款台帐,9月份对户员工拖欠贷款下发通知书并经签字确认、催收,收回员工拖欠贷款本金万元,利息12万元;四是认真做好报表及稽核档案基础工作,共做了70张稽核监察报表的上报工作,做到上报及时准确无误,对年度内稽核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归档;五是继续深入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巩固了案件专项治理成果,组织辖内信用社进行了业务全面排查工作,排查面达100%;六是认真清理职工贷款保证金,主要是历年员工贷款保证金分类进行了清理,查找相关违规处罚依据,根据违规事实将对历年所扣保证金转入信用社归还违规贷款;七是认真处理工作,并及时答复人;八是做好了挂点社帮抚工作,深入挂点社了解挂点社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切实帮助挂点社解决实际问题。九是积极开展常规、专项稽核检查工作,年度内累计完成各项稽核检查项,其中常规稽核项,离任稽核项,专项稽核项,稽核报告累计提出问题和整改要求个,针对被检查单位管理相对薄弱方面提出稽核建议条,经济处罚人次,全年完成稽核工作量达日,在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开展好稽核监督工作,从源头上遏制了违规、违纪、违法案件和事故的发生。

三、爱岗敬业,做到廉洁自律。

本人认真遵守省联社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自觉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规定”,遵守稽核工作纪律,不隐瞒查出的被稽核单位违法、违纪、违规问题,本人及配偶没有经商办企业等行为,没有参与黄、赌、毒等违法活动,不向信用社索、拿、卡、要、吃、喝、玩、乐的行为,做到清正廉洁。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在稽核监察方面做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业务理论学习有待于加强,这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克服和改正,力争取得更好地工作成绩而努力

(二则)

年在市设备安装公司工作,任二分公司电气施工员、项目经理;年任市建筑业管理局副主任科员、团工委副书记,期间挂职至市纪委、监察局任执法监察室副主任;年月-年月任市建设委员会村镇处处长,其中月兼任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主任;年月起至今,任市建设委员会建设市场管理处处长。建设市场管理处的基本职责是:负责建筑行业施工、监理、中介机构的资质管理;负责施工许可证的核发;指导和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信用管理;负责建筑业行业发展;负责全市建筑工程和城市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指导各区、县(市)建筑市场准入管理和相应单位资质管理。同时,联系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建筑企业管理站、市造价站等4家建委直属单位。

根据全市“公述民评”的安排,下面我将本人在年至今的履行职责、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各方面情况向各位代表作述职述廉,请各位代表评议。

一、履行职责方面

作为建设市场管理处处长,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建委有关建设市场管理的各项工作、规定和制度,牵头完成全市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市场管理与服务,为各项工程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1、做好企业资质、人员资格管理。据统计,年日至月日,完成222家建筑企业三级资质核准工作;完成116家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三级资质核准工作;完成103家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申报初审工作;完成116家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申报初审工作;完成了73家招标机构资格复审(定级)、申报的初审及上报工作。共受理195人次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初始注册、312人次变更注册;共受理6701人次一、二级建造师初始注册、4446人次变更注册;共受理223人次造价工程师初始注册及837人次变更注册。

开展企业监督检查。为扶持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进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一步加强资质管理,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159号令)精神,针对目前市建筑业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今年月至月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建筑业企业监督检查。对不合格的企业、拒不参加监督检查、整改和不配合检(抽)查的企业、取得资质证书后10个月内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书的全市所有三级资质企业,撤销企业资质,并收回其资质证书。对达不到标准的二级及以上企业拟上报省建设厅处理。

2、严把施工许可审批关,并在法律、法规基本原则的框架内尽可能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服务。针对地铁建设的实际情况,起草《市地铁工程施工许可管理暂行办法》上报市政府转发。举办施工许可办理培训班,为重点工程建设单位申领施工许可答疑解惑,共同提高办事效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核发施工许可,并对未申领施工许可的建设单位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年日至日,共办理施工许可证项目1198个,合同价格412.81亿元,其中办理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许可证560个,市政桥梁工程97个,冶金有色工业建筑安装工程3个,超、补面积补缴规费241个,许可证变更297个;行政处罚32家建设单位,计225.7108万元罚款。驻市投资项目集中办理中心窗口无有责投诉,并积极配合牵头处室开展市行政服务中心年度和季度“红旗窗口”创建工作。

3、继续完善市场监管方式。修订和印发了《市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市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记分标准》,制订《建设信用网操作规程》。调整、完善建设信用网,增设有关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办事指南。据统计,截止月日,网站累计访问达1489968人次,已在信用网上注册的建筑业企业达4913家,其中,施工企业3542家、施工与设计一体化企业120家,监理企业253家、造价咨询企业151家、招标企业166家、园林绿化企业661家、代建企业20家;已在信用网上注册的建筑业从业人员达53174名,其中,注册建造师42758名、注册监理工程师5134名、造价工程师2444名、招标人员2838名;年日至月日,共对953家(次)企业进行信用扣分,对1716人(次)进行信用扣分。

同时,开展“网库分离、五库合一”调研工作,梳理完成现有“五库”中3700家企业、42000名从业人员基本数据和行为记录的校对、核验;整合市建设信用网与、余杭信用网,实现并网运行。

4、积极探索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举措。一是起草上报并由市政府转发《关于进一步扶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推进“走出去”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了由俞志宏副市长任组长的市建筑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组织召开年度全市建筑业大会,编制/年度《市建筑业发展报告》,总结经验、探讨思路、布置工作,并由市政府对在市纳税2000万以上的本地企业、纳税1000万以上的外地企业和建筑业产值超百亿元的区(县、市)建设局进行了表彰。三是于年深入开展了“向建设行业企业送温暖”活动,召开了有187家企业参加的座谈会11次、走访企业892家,倾听企业心声,解决116条建议、意见。

5、建立政府投资项目预选承包商名录制度。起草上报并由市政府印发《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预选承包商名录管理暂行办法》。在市建筑业协会、市市政行业协会于今年8月公布房建和市政总承包企业年度信用等级结果的基础上,于日起会同市建管站正式受理首批房建和市政施工总承包名录申请;目前,已会同有关部门按暂行办法的规定条款对申报的267家企业进行了初审,将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公示并予公告。

6、建立健全有效的招投标管理机制。起草上报并由市政府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国有投资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实施意见》、《市区级以下小型建设工程管理规定》,制定出台《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施工招标资格后审评标暂行办法》、《关于明确资格后审工程招标投标工作流程的通知》、《关于简化市非国有投资建设工程发承包备案手续的通知》等配套文件。研究、完善“招投标新政”后续“投标承诺书”、投标保证金缴纳基本账户、增设类似工程业绩条件、招标控制价等有关制度规定。建立了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了9次联席会议。探索“网上招投标”试点工作。组建了由41名专家组成的建设工程资深专家库。

7、继续做好预防拖欠工程款、民工工资工作。按照“全面覆盖、奖优罚劣”和本地企业“一地缴纳,全市通用,减轻企业负担”的原则,会同市劳动局、人民银行修改、完善现有建筑施工企业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起草了《市建设行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规定》,拟于近期联合行文上报市政府批转。建立并全面推行一线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力争实现“五清”(人员基本情况清、进出时间清、数量情况清、考勤情况清、工资发放清)目标,以从源头上避免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资等现象的发生。建立工程款及民工工资拖欠纠纷快速解决通道,缩短纠纷解决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市建管站共受理建筑业民工投诉190起,涉及工资总额6207.62万元;其中因工程款纠纷引发的民工群体性投诉6起(市领导批示件1起)。通报批评19家企业,并分别给予-月的限制市场行为处理。积极协调丁桥R21-25经济适用房、丁桥廉租房等有关纠纷,为保障性住房按时交付创造有利条件。

8、开展了市场行为执法大检查。切实解决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除日常巡查外,市建委每年于年中组织一次建筑市场行为大检查活动。年对市区范围内103/94个在建工程项目的市场行为进行了检查,期间共签发限期整改通知书97/77份,对存在不良市场行为的51/31家市场主体、40/29位从业人员实施了信用扣分,对29/15家市场主体实施了简易行政处罚,并根据检查结果,发文通报表扬了10/12家企业、8/9名从业人员,通报批评了4/6家企业、2/4名从业人员,并在信用网上对相应企业及从业人员进行信用加、扣分。

9、其他有关履职情况。积极推进建设工程代建制,完成首批建设类代建单位资格初审,会同招标办起草《建设项目代建招标示范文本》《市建设项目代建招标投标实施办法(试行)》。

另外,在年上半年兼任村镇处处长期间,组织完成上年度2242户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的考核验收;下达50%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市级补助资金;做好地区农户建房需求调查等农村住房改造前期工作;在年度城市建设维护计划中设立“新农村建设补助”专项资金700万元并做好下达村庄规划编制修编和农房通用图集编制印制补助的准备工作;配合做好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有关工作。

二、工作作风方面

1、依法行政,热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情服务。建设市场各方主体中,除建设单位外,本地和外地进杭的施工、监理、招标、造价咨询近4千家,注册建造师4万余名,而日常工作即为大量的审批、审核等事务性工作,因此无论是个案问题的解决、或是普遍性问题的对策研究,均需面对数量众多的服务和管理对象。在工作中,市场处坚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依法行政,对不熟悉、不了解办事程序和条件的申请人,耐心、细致讲解,一次性地告知,并在相关网站上单独设立15项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办事指南、联系电话等;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加快办理效率和速度,在法定期限内尽力缩短时间;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人,依据条款、讲清道理、指明方向;对违法、违规行为,依照法条予以行政处罚或依照规定给予通报批评、信用扣分;对来人、来电咨询的,礼貌用语、热情周到、释疑解难;对服务对象提出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有关事宜的,耐心解释并指引、告知其至相应部门办理。今年除规定的培训外,还单独组织举办了重点工程申领施工许可、以及面向文广新局系统的施工许可和招投标业务讲解培训班,取得“双赢”的良好效果。

2、虚心学习,认真严谨。建筑市场管理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执行过程中还会涉及到相关领域的其他有关规定,体系庞杂;同时,对这些条款的理解和把握直接关系到企业与个人的生存、发展权益,容不得半点犹疑和偏颇。因此,我在市场处的近二年时间中,不断认真学习、切实打好理论知识基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提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平台、场合,加强与服务管理对象的沟通、交流,掌握市场各方主体心态、脉搏;强调工作调研,挖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注意吸收、借鉴外地省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完善,力求在法律、法规框架下的开拓创新。同时,细致推敲、严谨对待每件需处理的事项,对上真诚、直率地提出个人意见建议,对下审核、把好全处对外公文的文字关;工作中注重程序严密、统一口径并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3、严于律己,诚实守信。以“做人要厚道、待人要真诚、为人要随和”为理念,凡事以身作则、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谦虚谨慎、忠于职守,遇到难事不推诿,当好处室带头人。工作中尊重领导,对处室同志关心爱护、团结协作,开展谈心活动,及时沟通思想、倾听他人意见,消除和化解矛盾隔阂,增进理解,加深感情,努力营造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

三、廉洁自律方面

始终以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参加各类廉政教育活动,强化党风廉政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提高防腐拒变能力,树立良好的公务员形象,并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按照领导廉洁自律有关要求和规定,做到自省、自律。坚持办事原则,凡建筑业企业、人员前来办事或联系工作,一方面热情接待、排忧解难,另一方面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警钟长鸣,坚决谢绝请客吃饭、烟酒土特产、礼金礼卡等。对处室同志和自己的子女家属,注重表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按照有关规定,主动如实申报购买房产、车辆等与个人财产有关的事项。坚持朴素的生活作风,上下班以及较近距离的外出会议,一律自行车前往。在原兼任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主任期间,谢绝享受办公室发放的所有福利待遇。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还需继续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和招投标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理论功底。面对纷繁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建筑市场和招投标市场,要融会贯通、深入把握法律精神实质,才能在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时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难题的思路和举措。

2、还需不断克服工作中的畏难情绪。市场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个案问题处理繁、杂、难,有时面对不同时期同一类事宜的处理,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截然相反的不同意见;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出现“领导拍板确定,我们照办就行”的畏难心态。因此,还应力避保守思想,更加大胆、果断,开拓性地开展工作。

3、还需学习、提高管理的艺术和能力。整个的建筑业市场,不可能仅凭个人的一己之力予以规范、发展,因此需要通过提高个人的管理艺术和能力,来调动处内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领导的力度和影响,直至统筹、整合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推动市场规范和建筑业发展。

以上是我近两年来的工作情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主要归功于市建委良好工作氛围和领导、同志们以及管理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对我本人工作开展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恳请各位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我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针对存在问题积极进行整改;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为推动我市城建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三则)

年月,根据组织安排,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综合处调到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投诉受理指挥中心担任主任,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第一责任人,主持中心的全面工作。根据市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年全市“公述民评”工作的通知》和市城管执法局《年开展“公述民评”活动方案》的要求,下面,我将向在座的各位汇报中心的基本情况和本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请予评议。

一、中心的基本情况

在这里,我向各位民评代表介绍一下本单位的职能:我中心隶属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内设秘书科、综合科、受理科、督查科、查违科,编制25人。主要工作职责:受理和承办各类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举报、投诉等事项,并对办理情况进行督查和反馈;承担市区非法涂写张贴广告行为的行政处罚工作;负责城管执法系统内“查违、拆违”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督办;承担电子视频监控兼“数字城管”一级平台受理对接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它事项。

我中心是一个光荣的集体:已连续八年荣获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先进单位,被省建设厅授予全省建设系统“文明服务示范点”和“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先进单位”,被市纠风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市“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被浙江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目前,正在积极做好创建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申报工作。

据统计,从去年6月至今年6月,我中心共受理群众来电80200件,反馈率、办结率均100%、满意率99.85%;共受理“12345”市长公开电话交办1129件,反馈率、办结率、满意率均100%;共受理群众来信142件,反馈率、办结率、满意率均100%。

二、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从市局综合处到投诉受理指挥中心,岗位变了、角色变了、工作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职能更是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尽快转换角色、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认为没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尽快胜任市局党委交给我的重任。在学习上,我主要搞好了“三个结合”。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但提高了自身把握政策导向的能力以及政治上的敏感性和鉴别力,更重要的是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的高效性和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业务学习上我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以流程为主线,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系统地学习业务,通过熟练掌握工作的一整套程序,为后来修订和完善系统的制度以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向书本学习和向群众学习结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工作能力,光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理论灵活运用于实践,向群众学习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因此,我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以能者为师”,注重向群众学习,通过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了单位情况和系统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使自己做到胸中有数,从而确保在工作中交办任务不做门外汉,指导工作不说外行话。

三是抓好自身学习和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相结合。作为中心主任,我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与带动作用,着力抓好中心领导班子和全体人员的学习实践,坚持做到在思想认识上提升高度;在学习内容上涉猎广泛;在学习方法上深入浅出;在重点内容上学深悟透。正是较好地发挥了带动引领作用,中心各项学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全体人员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中心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二)健全和落实制度,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中心作为市局的部门,要提高工作效能,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走制度化建设之路。为此,我从规范化入手,在制度措施的完善与落实上下功夫:

首先查漏补缺,修订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针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我安排相关科室,组织专人,对中心建立以来的工作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完善和充实了部分工作制度:相继修订出台了《市城管执法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来信来访工作规则》、《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投诉受理指挥工作考核细则》,下发到各区局(大队)贯彻实施。这些规章制度的制订,规范了工作程序,细化了考核内容,增强了可操作性,有效地推进了工作的开展。其次以市局颁布的《队容风纪规定》和《纪律规定》为抓手,增强中心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要求全体人员自觉查找和主动整改违反队容风纪规定和纪律规定的行为,同时采用闭卷考试、严格落实考核细则等措施,促进全体人员规范仪容仪表、言行举止,提高队伍整体形象。此外,中心还向全系统发出了《关于争做遵守纪律规定模范队员的倡议书》,争当学习模范、自律模范、服务模范。

(三)注重服务,不断提升窗口形象

就中心而言,是局系统的窗口单位,是联系市民群众、系统各单位的桥梁和纽带,中心所处的地位和职责,决定了主要工作就是服务。强化服务意识、注重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也成为我到中心后,抓全面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制定的目标是:确保三个“零”即工作作风有责投诉为零、服务态度有责投诉为零、业务差错有责投诉为零。

一是加强岗位练兵,提高服务水平。在我看来,光有一腔为民服务的热情,没有为民服务的本领,为人民服务到头来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到中心后,在抓好中心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从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出发,开展经常性地岗位练兵活动,训练内容包括城管执法职责范围、工作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执法业务、有关职能部门职责和公开电话受理信息化系统的操作、计算机中文输入速度、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技巧等。同时,组织相关的业务技能考试,及时了解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学的深不深、岗位技能掌握的熟不熟、工作方法运用的到位不到位,从而在业务上以先进带动后进,不断促使工作人员精益求精。通过岗位练兵活动,使工作人员成为会说、会写、会协调、会化解矛盾能够适应新时期工作的窗口服务人员。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为民办事效率。一是关注细节,从细微处入手。作为窗口单位,尤其是市级“人民满意基层站所”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上下班作息制度还是不够的,我要求全体人员每天提前15分钟上班,换好制服,各就各位,一旦群众在上班前上访,工作人员就可以正常接访,避免群众等待,浪费宝贵的时间,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在群众来访时,主动热情上前问候,做到一副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暧心、一把椅子请座、一腔热情办事;二是在处理人民来信、来访、来电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多从上访群众的角度看问题,尽最大可能的查找上访问题的合理成份,尽可能的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这样提高了初信初访的办结率,争取了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三是针对来访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的做好群众工作。对群众要求合理的,我们立即予以负责的答复,能办的马上办、热心办、尽力办;对要求虽然合理,但一时难以解决的,我们创造条件办,并主动说明情况;对群众要求不符合政策规定不能办的,我们把党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解释清楚,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

三是以开展“三进三日”活动为载体,拓宽渠道。一是结合中心工作性质,采取进社区、到广场“与群众面对面,把问题解决在家门口”的方式,直接受理群众投诉,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妥善、及时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力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二是配合市局落实好“局长接待日”活动,做好活动的准备、服务、保障工作,以及现场接访问题的跟踪、督办工作,比如今年月上旬举办的全系统“局长接待日”活动,对局领导接访的55个问题的处理进行全面跟踪,由中心牵头召开跟踪处理会,督促有关区局加大力度限时完成。最后,55个问题全部得到了妥善解决,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三是搞好特殊时期的接访工作。如中、高考期间陪同局领导接听热线,快速解决老百姓投诉噪声扰民问题;法定节假日保持96310热线畅通,安排人员做好群众来访接待工作等。

(四)重视创新,推动工作不断前进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不创新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也没有光明的前途,创新是中心向前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工作的要求,有效应对复杂局面。我到中心后,主要在两方面进行了创新:

1、改进处置方法,减少重复投诉问题的发生。在我们的日常投诉受理工作中,热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无照摊贩、施工噪声、犬类扰民、违法停车和违法建筑等方面,这些问题与市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市民群众关注度高,往往容易产生重复投诉。而这些热难点问题具有多发性、易发性、流动性等特点,反弹性大,彻底查处解决难度大。为切实有效地提高热难点问题的解决力度,减少重复投诉的发生,我有针对性提出了“深化重复投诉处置方法,切实解决热难点问题”的创新目标,从而提升热难点问题的解决率、减少问题的重复投诉率、提高工作的满意率。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形成解决方案。我同中心几个科室负责人一起,专门走访了区局(大队),了解重复投诉的相关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回来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之后,形成专门的解决思路与方案,报局领导批示后,以局文件形式下发执行。

其次完善“96310”系统功能。根据受理工作实际需求和目前存在问题,中心与“96310”系统软件开发商进行合作,对“96310”系统升级改造,增加系统功能达到18项,并安装IP电话网关,强化了系统的硬件功能,使“96310”系统从来电号码、联系号码和违法地址三个方面来自动识别和提示系统已受理的重复投诉,同时还增加了重复投诉统计查询功能,达到对重复投诉的及时发现,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

再次是加强现场督办。对发现的重复投诉问题,根据投诉的次数和问题难易程度,经梳理后及时赴现场督办。例如香积寺路12路公交终点站对面的夜间无照大排档重复投诉问题,中心受理科向我汇报这一情况后,我要求受理科及时整理收集以往的投诉、处理和反馈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我又派督查科赴现场查看,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配合属地中队查处,跟踪处理结果,并对整改前后情况进行取证,保证处理成效,使当地的夜间无照大排档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最后是采取联合会审。对于疑难问题或督办后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中心分析整理重复投诉的前因后果,制作督办单下发相关责任单位,组织召开市、区局和中队三个层级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到现场会审,听取各方意见,落实处理措施,有效解决投诉问题。

在这里,我想举两个典型案例:一个是城区交界地段违章现象产生的重复投诉问题,这些地段的违章跨区域流动性大,因地域管辖所限,属地中队查处比较困难,久而久之拖成了老大难问题。如位于上城区的太庙广场公园管辖权属问题。脚下的太庙广场公园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管辖区,而太庙广场公园的周边居民在行政区域管辖上又属于上城区,原先这里的无证摊贩、犬类扰民的现象比较突出,由于管辖权存在争议,治理效果不明显,引起了群众的反复投诉。面对上述情况,我多次带领有关科室负责人到现场查看,了解该地段的情况,形成了《关于明确太庙广场属地管辖单位的报告》上报市局。之后,市局在这份报告的基础上,牵头召开上城区局和景区大队的协调会,最终确定由上城区局负责执法管控,有效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还有一个是农贸市场周边的无证设摊问题,由于其流动性大、反复性大,也是群众经常投诉的热、难点问题。比如下城区朝晖七区集市街,原先这里的农贸市场附近流动摊贩较多,不仅影响了市容环境、而且堵塞了交通,老百姓意见大,虽然属地中队也进行了多次治理,但收效不明显,造成了老百姓反复投诉。于是,我到现场进行多次查看,了解有关情况,并主动与下城区局、属地中队以及当地社区进行沟通,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由下城区局组织经常性整治、属地中队安排人员督岗、社区积极配合三管齐下,使无证设摊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受到当地居民的好评。在这里我想通过数据向在座的各位说明实施创新工作以来,“96310”系统受理的重复投诉量已呈下降趋势:20年上半年中心共接到群众重复投诉125件,而今年上半年中心仅接到群众重复投诉20件,同比下降84%。

2、创新分析预情,发挥参谋指挥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我看来,中心不能只停留在做好投诉受理服务工作上,还要挖掘其更大的潜能,我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决定在分析预情上作文章,要把工作做在前头,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我要求受理科在分析预情上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梳理投诉热难点问题以及发生的主要区域,协调各区局(大队)和相关部门有效解决;二是及时反映民声民意,分析当前执法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真空时段及区域,指出执法不足之处,树立良好执法形象;三是预测下一阶段投诉问题,提前做好执法准备和预防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凸现出三大优势:第一大优势是快速有效解决群众热难点问题,提高96310满意度和城管执法形象,发挥了晴雨表和温度计作用;第二大优势是听取群众反映的重要问题及良好建议,关注民生民情,及时向领导报告,改进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逐步达到执法行为的规范化、亲民化和品质化,发挥了缓冲器和监控器作用;第三大优势是预测下一阶段执法热难点问题,提出各类工作建议,指导各区局(大队)开展执法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参考,发挥了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同时,我进一步落实人员力量,明确分工,加强梳理,深入分析,使每月的受理工作分析材料得到市局陈局长的多次批示并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由我牵头组织受理科对20年度群众投诉累计上千次的热难点问题进行精心梳理、统计分析,并上报市局陈祥荣局长,引起了陈局长的高度重视,市局根据中心梳理出来的六大类热难点问题,即出店占道经营、违法停车、噪声污染、违法养犬、违法建筑、机动车运输抛撒滴漏等,在全市范围内专门开展了规模较大的夏季整治百姓投诉热难点问题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如7月份“96310”系统24小时受理情况走势图。从走势情况看,月受理曲线与月及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分时间段处于全面下降态势:第一波高峰(上午9时)比上月及去年同期降幅达22.58%、23.34%;第二波高峰时段(14时至17时)比上月及去年同期降幅达23.13%、20.44%;第三波高峰时段(18时开始至23时)比上月及去年同期降幅达56.21%、14.93%。

“96310”系统24小时受理情况走势图从图中看出,随着夏季整治的全面展开,作为社会监督直接反映的投诉受理总量得到有效抑制,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20.95%;其中涉及夏季整治六大项同比下降11.12%。

(五)廉洁奉公,不断强化自律意识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到中心任职以来,主要是在强化自律意识、加强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方面,防微杜渐,严格要求。

一是提高廉政意识的自觉性。作为中心的主要负责人,手中掌握一定的权力。我经常提醒自己,“廉”和“贪”之间,并不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工作做得再好,如果在廉政方面出问题、犯错误,不仅害了自己而且也害了单位,如果不能自觉做到严格自律、廉洁从政,就对不起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对不起人民赋予的权力。只有始终绷紧廉政这根弦,提高自觉性,才能彻底防止和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是用制度时刻约束自己。对于规范廉洁从政行为,党和政府有着系统的制度规定,这些制度规定,既是对我们从政行为的一种约束,也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的一种关爱。到中心工作以后,对涉及用人、用钱、用物等重大事项,我都能严格按照规定,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自觉维护制度规定的严肃性,无论是中心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还是系统设施改造工程,正是有效落实了各项制度规定,没有发生任何问题。

三是加强接受群众监督的主动性。群众监督,是防止领导干部发生腐败和蜕变的重要保证。到中心以后,我始终做到严格把关,很好地坚持了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对于中心所有重大工作、敏感事项,能够事前向群众通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事后向群众反馈,充分地发扬民主,尊重群众监督的权力,保证群众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六)关心体谅下属,不断营造和谐氛围

一是自己在思想情感上与干部、队员融为一体,真心实意地尊重干部、队员的民利,多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调动干部、队员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在实际工作中不但善于理思路,压担子,交任务,而且设身处地理解干部、队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难处,主动帮助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消除干部、队员思想上存在的厌战情绪、畏难情绪,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三是注重在融洽干群关系上,想了一些办法,做了一些工作:如不定期的组织一些户外娱乐活动、对家庭困难和生病住院人员的走访看望、关心下属红白喜事等。尤其是20年春节前,我和班子成员利用休息日,带着鲜花和慰问信,每家每户的去看望工作人员的家属,带去了中心班子成员的祝福和对家属无私奉献、支持中心工作的衷心感谢!这一系列举动密切了与中心人员的关系,促进同事之间团结协作,给干部、队员以更多的人性化关怀,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

三、存在问题

(一)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平时用于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多,用到政治理论学习上还显得不够。主要表现在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系统,有时只停留在学过、看过,存在不深不透,不能精益求精的现象。由于经常陷于事务堆中,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够,虽然能够认真参加中心组学习,自觉主动地抽时间静下心来学习相对较少。

(二)虽然我和我的团队想了不少办法、尽最大努力去解决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但其客观上存在着反弹性大的特点,反复率仍然居高不下,在这方面还没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四、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今后,在市局党委统一领导下,依靠中心支部一班人和中心全体同志,我将更加努力学习、踏实工作、锻炼自己、提高素质,争取将中心领导班子打造成经得起实践考验的先进集体,中心全面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一是加强学习,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学习不只是一般知识的积累,而是改造世界观的重大任务。政治理论水平提高了,看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工作能力也同样会提高。只有刻苦学习政治理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今后,我要把学习当成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深入而不肤浅,系统而不零碎,并注意运用所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工作,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科学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具有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依法执政能力的领导干部。

二是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求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牢固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和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无私奉献、执政为民的公仆精神。立足本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把自己当做群众中的一员,思想上尊重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自觉把服务作为执政的第一理念,把实践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决策、抓工作的依据。

三是谦虚做人,谨慎做事,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自己努力做到“职务面前勤思义务,权力面前多想责任”。把握决策讲程序、班子讲团结、工作讲务实、办事讲公道四个原则。做到做人平和、坦荡、无私,做事周密、细致、务实,做官冷静、爱民、勤政。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常养公仆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和良好形象。同时,以廉树威,以公生明,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四是坚持求真务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好的经验和思路只能从群众的实践中产生,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办法也只有在群众当中去发现。下一步,自己将抽出更多的时间到基层、到一线了解已制定的制度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多层次听取来自一线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区局(大队)在工作创造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使全系统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是切实提高热、难点问题解决后的巩固率。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有效防止热、难点问题解决后反弹现象的发生。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区局(大队)在集中整治热、难点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同时制定完善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机制,强化面上执法巡查,对易出现反复问题的地段实施定岗定人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热、难点问题的整治成效。

由于时间关系,我的述职报告不可能面面俱到,我真心希望各位代表有时间去我们中心走一走,看一看,真实、全面地了解我们的中心,实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在报告中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四则)

我是市政监管中心的负责人邱佩璜。很高兴有此机会向大家作述职报告。我的报告分三个部分:一是本人和单位的基本情况;二是年以来的工作、廉政建设以及存在问题情况;三是下步工作思路与打算。

一、本人和单位的基本情况

我年出生,今年37岁,老家在诸暨农村。年考入武汉城建学院,学习道桥专业。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市市政设施管理处。毕业至今,我在市政行业工作了15年。其中,头4年在施工一线,从事道路施工测量、放样、沥青摊铺等工作;后11年从事市政设施管理工作。年底,担任市政监管中心党委书记;年月兼任中心主任。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我再介绍一下单位的基本情况。

市政监管中心是市城管办直属全额拨款类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市政设施管理处。年,为促进市政行业管养分离,原市政管理处下属单位路桥公司、排水公司实行政企分开,企业运作;市政监管中心负责市政设施的监管职能。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成立了市道路停车收费监管中心,与市政监管中心合署办公。中心现有干部职工71人,离退休干部职工400余人。

我中心的工作职责主要有三大块:第一块市政设施监管;第二块城管系统实事工程;第三块道路停车收费监管。其中,第一块市政设施监管,主要对66座大型桥梁、12座雨水泵站、13座隧道、12座人行地道、4座人行天桥、279条市管道路、2座污水处理厂、1060余公里的污水设施进行直接监管;对1440余公里的雨水设施以及大量的区管桥梁、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乡村道路进行行业监管。对这块工作,我们的目标是竭尽全力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第二块城管系统实事工程,有庭院改善、背街小巷改善、道路修缮、水井保护、截污纳管、低洼积水治理、撤村建居村庄整治、无障碍设施改造、交通设施改善等等。对这块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全力以赴让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第三块道路停车收费监管,包括对主城区910个收费点、1880余名停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车收费员进行监管。对这块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减少投诉,提高效率,做好服务,切实为缓解停车难、行路难这一交通“两难”问题做出积极努力。

总而言之,这三块工作都是点多面广。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我市城市空间、城市面貌、城市基础设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移交给我中心管理的设施量与日俱增;我们承担的实事工程范围成倍拓宽;市区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现在主城区机动车已达到63.4万余辆);这些都使得上级领导、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以有限的人力资源,管好那么多市政设施?管好这些实事工程?管好道路停车收费员队伍?这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的根本问题。

二、年以来工作、廉政和存在问题情况

(一)工作情况

各位代表,说到数据,往往枯燥的,甚至有些怀疑。但不可否认,数据的背后总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下面我先通过三组真实的数据,介绍一下年以来我们的主要工作情况。

1、市政设施监管情况。年以来,我们强化日常巡查、定期检查、联合排查,强化月度考核,实现了市政设施安全运行“零事故”。其中,对桥隧设施每日一查,完成专项改善工程50余项,桥隧“设施建档率、养护覆盖率、应检检测率、隐患治理率、投诉处置率”达到五个100%;对城市道路开展日常巡查1100余条次,整改问题9220余个,道路完好率达到93.7%;对排水设施开展日常督查900余项,完成水质监测1700余点次,完成应急抢修50余处,排水管网安全排放。年我们开展城市道路专项整治,修复沥青路面4.6万余㎡、修复人行道5700余㎡、更换井盖3555个;今年初,雨雪较大,我们对雨雪天气后路面坑洞进行专项养护,修复车行道破损路面1.65万㎡、修复沥青路面2.6万余㎡。同时,我们还按照“道路积水3小时排除、道路积雪日铲日清”的要求,认真开展市政设施防汛抗台、抗雪防冻等“一片一方案”和“一点一方案”的各项应急工作,确保了在恶劣天气下市民的安全出行。

2、城管系统实事工程情况。庭院改善:年完工316个庭院1315幢房屋,受益群众达23.8万人,群众满意度为94.7%;今年计划完工250个庭院1200幢房屋的目标任务。庭院改善“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们将完成800余个庭院5000余幢房屋的改善任务,受益群众达55万人。背街小巷改善:年完工85条;今年计划完成100条,实际下达计划145条,完工78条。从04年启动背街小巷改善试点至年,累计完成背街小巷改善28条,总长度约682余公里,受益群众198万人,群众满意度达98.3%。道路修缮:年修缮道路60条,修复路面51.4万㎡;同时排除各种矛盾,对城市道路上杂乱无章的亭、杆、箱进行有机整合,拆除电话亭449个(整合280多个),更新报刊亭104个,拆除社会服务亭16个;拆除交通杆2316根,整合监控杆148根;减少机箱118只,迁移、美化机箱610余只;拆除、整合公厕指示牌185块;整治户外广告1210块;绿化补种约9万㎡;10年实施15条道路大中修。截污纳管:年完成项目341个,实现截污量4.2万吨/日;10年计划完成项目300个,预计截污水量2.8万吨/日,截至目前,围绕中东河综合保护工程,已经完成项目142个,消除污染源点1616个,每日截污水量达6200吨。交通设施改善:年完成14项;10年实施23项。水井保护:年完成古井保护200口;10年保护46口。撤村建居村庄整治:年完工13个。低洼积水治理:年完成32项;10年完成35项。无障碍设施改造:年完成涉及23条道路、40个公建、60座公厕项目,10年围绕全国第八届残运会,我们将实施36条道路、50个公建、40座公厕的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

3、道路停车收费监管情况。通过实施停车新政,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道路公共停车泊位49359个,较新政实施前增加350%;全市住宅小区通过包月政策解决了5万余位车主停车难题;全市95个社区通过错时停车向周边单位提供泊位4559个。年受理市民投诉4992件,平均每月受理453件,同比08年下降40.78%;今年上半年,受理市民投诉723件,平均每月受理投诉120件,比年再次大幅下降。年以来,组织开展市区联合大检查20余次,对240个收费点次进行了检查;对全市1800余名收费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表彰优秀收费员100名;处分违规收费员达450余人次。

回顾年以来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得益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得益于城区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得益于养护企业、服务对象的充分理解,得益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热心市民的多方参与和广泛支持。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年来的实践,也让我们总结出几条工作经验:

一是突出依法监管。主要是贯彻执行《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切实加强占道挖掘批后监管和排水用户批后监管。年我们起草了《市临时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管理办法》,并经市政府批准于年月日颁布实施;同时还规范地下管线抢修挖掘申请、审批等工作程序。《挖掘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截至今年月份,我们审批许可180余件,受理抢修挖掘申请516件,查处违章占挖行为120余件,现场甑别数字城管信息采集390余件。经过多方协调,以及与地下管线单位的共同努力,目前地下管线开挖行为基本做到有序、依法进行,抢修挖掘数量较往年大幅减少,如地自来水抢修挖掘,年抢修量达3654件,今年以来仅311起,只占去年同期的1/8;再如燃气抢修挖掘,年达2000余件,今年以来60件,不规范挖掘数量下降非常明显。在排水用户批后监管方面,我们严控雨污混接,严查无证违排。年以来,已开展排水用户批后监管544家,发放整改联系单40余张,对25家经整改后仍超标严重的企业和33家无证超标企业已移送城管执法查处。

二是深化“四问四权”。我们以背街小巷改善、庭院改善为试验田,建立健全“四问四权”工作机制,将“问情于民落实知情权”、“问需于民落实选择权”、“问计于民落实参与权”、“问绩于民落实监督权”运用到城管系统所有实事工程。如:在庭院改善工程中,做到立项前100%入户调查,达到2/3以上居民赞同改善的才能立项。年以来,累计发放入户调查表1212份,回收111816份,回收率达92.3%。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积极推广民间改善办,充分发挥热心市民的组织力量、监督力量和专业力量;我们扩大主材招标,在过去对外墙涂料、玻纤瓦、防水卷材等主材招标基础上,新增市民意见比较多的保笼、雨棚、落水管、塑钢门窗、钢纤维窨井盖等材料;我们还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带领各区联系人每半月对所有在建工地进行全覆盖检查,每周双休日抽查。今年上半年来已下发通报26次,发放抄告单111张,查处整改各类问题375处。

三是加强部门联动。为提升我市市政设施长效管理水平,我们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确保做到监管无缝链接。①加强与城区市政部门联动。每半月定期召开市政例会,通报存在问题,分析产生原因,落实解决办法,并建立升级协调机制和升级抄告机制。②加强与建设单位联动。主要是提前介入,认真做好我市新建、改建、扩建市政设施的会审、验收及交接等工作。年以来,共参与单体会审验收792项,市政建设项目界定120余项。③加强与数字城管、城管执法部门联动。针对违章占道挖掘、违章排水等行为,我们与数字城管、城管执法等部门就信息采集、违章查处等做好无缝链接。④加强与管线单位联动。主要是与自来水、燃气、电力、网通、联通、铁通、移动、华数等地下管线单位建立联系协调机制。

四是关注热难问题。市政行业监管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不仅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高度关注。尤其是历届“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及市政监管事务的相关议案、提案较多,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努力做到认真阅读,认真踏勘,认真整改,认真回复。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年收到社会意见124条,其中18条A类意见于今年春节前全部完成整改和回复;106条B类意见于月底前完成整改;年收到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6件,占到市城管办总数的1/3,我们全部高质量予以完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均表示满意。今年我们共完成19条A类意见、140条B类意见的整改回复;完成17件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的回复,120余件各类投诉的处理。实现受理率、处理率、满意率、回复率四个100%。

五是做实课题研究。针对具有探索性或需制定新政策予以明确的工作,我们每年安排课题调研。年我们上报省建设厅批准后颁发的《城市人行地道养护技术规程》,上报市政府批准的《市城市桥梁管理养护中长期规划》,均属于同行业中的首创,处于全国市政管养行业的前列。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背街小巷的管养,我们制订了《市背街小巷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市城市道路属性及管理主体有关规定》;为加强地铁施工期间对市政设施的安全监管,我们起草了《市地下工程穿越市政设施安全监管办法》等。今年,我们继续开展打造低碳庭院改善工程相关技术要求、市城市道路养护标准及养护定额、市道路停车收费服务管理规范、市大型桥隧设施养护标准及定额以及污水管理模式等课题研究。

(二)廉政情况

我中心在市城管办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和市城管办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的工作要求,年以来,在牵头完成20余亿元的项目投资中,中心干部职工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未收到一件投诉举报。相反,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市领导、主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两年来,我们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表扬类批示50余件;获得市级以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6个,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达49人次。在廉政建设方面,我们中心领导班子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委议事规则》等规定,特别是在资金拨付、设计批复等工作上,严格按照主办、经办、审核的程序环环落实责任;我们实行《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中层干部廉政责任制》、《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制》;实行定期走访调查制与反馈制,向服务对象询问职工有无“吃拿卡要”情况发生。

在加强单位廉政建设的同时,我对自己也严格要求。这里,我把两年来个人住房、财产及亲属变化等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汇报:我现住在区政新花园21-2-402室,面积80余平米,除此以外没有其他住房;个人收入除了岗位工资、奖金外,无其他额外收入;我妻子一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未有工作调动;我的直系亲属中也没有一人在杭从事市政行业相关工作;个人爱好除了看看书外,没有不良嗜好。另外,在公车使用上,因本人不会驾驶,两年来有两次老家有急事时使用过,但两次来回路费、油费均由自己支付。

(三)存在问题情况

各位代表,虽然我们主观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制定了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考核办法,发扬了“5+2”、“白+黑”的拼命干精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再好的政策执行起来也有存在走样或是偏差的情况,从而导致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庭院改善工程,我们面对的是全市那么多街道和社区,同时,面对的有几百号施工队伍。有投诉工程工期太长;有投诉雨棚、落水管、门窗等安装不及时;有投诉搭起脚手架引来小偷盗窃;有投诉现场施工场地噪音大、扬尘多;有投诉施工人员素质低,存在野蛮施工等不文明现象。比如:市政设施监管,有投诉道路破损严重;有投诉雨天积水厉害;有投诉小区污水漫溢;有投诉人行道破损较多;有投诉道路反复开挖等。比如:道路停车收费监管,有投诉收费员私吞截留款;有投诉收费不提供发票和消费凭证;也有投诉收费员服务态度差、不在岗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主观原因。我们的工作方法需进一步改进;工作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工作职责需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需进一步落实;工作举措需进一步细化。最后,关键的关键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进一步明确身上的责任,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让群众满意。

三、下步工作思路与打算

下一步我们的工作思路是:以市政设施安全运行为根本,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目的,以市政、实事工程等项目平台带建设、带管理、带保护、带利用,确保市政设施监管、停车收费监管与“城市有机更新”保持同步,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主要措施有:

(一)稳步推进市政设施养护市场化。全面梳理现有市管设施量,完善养护技术标准,培育市场竞争主体,规范市场行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养护市场体系,稳步推进市管设施管养市场化改革。

(二)大力推进长效管理精细化。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日常巡查与考核,严格审批许可,加强无缝对接,发挥行业比较优势,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精细、专业的监管体系,实现管养工作由粗放向标准化、精细化转变。

(三)全面推进四问四权机制化。按照“四问四权”的工作要求,将“四问四权”工作机制推进到市政设施监管、各项实事工程建设、道路停车收费监管等各项工作中,深化管理内容,拓宽信息渠道,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继续推进收费员队伍职业化。强抓停车收费员队伍建设,强化收费员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培训,完善绩效考核,完善停车收费行风监督制度,促进停车收费员职业化。

各位代表,市政监管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监管水平、服务质量,事关百姓的安居乐业,事关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不敢有丝毫疏忽和侥幸。面对国内外桥梁垮塌事故不断,洪涝灾害肆虐等重大公共事件,我市的市政设施能不能管好?我们肩负着巨大的压力。但我始终坚信:干比不干好,管比不管强。在这里,我向大家负责任地说:为了安全,我将全力以赴地工作!同时,我也恳请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市政监管工作!我的报告完了,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我提出批评意见!谢谢大家!

(五则)

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年盟市厅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现对自己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及自身建设情况做如下述职: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高扬主旋律,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

一是切实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抓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从清华、北大等院校邀请知名学者举办专题报告会10场。组织县级以上中心成员撰写调研报告627篇。在复旦大学举办120人规模的中心组理论骨干培训班。推进科学发展大讲坛,优化宣讲专家库,确定200余个专题宣讲“菜单”,各旗县区建立特色讲坛27个,全年举办各类讲座3107场。向自治区理论政策宣讲经验交流会推荐2个先进集体和2名先进个人。与市纪委联合开展“科学发展大讲坛——廉洁奉公巡回宣讲”活动,宣讲12场,现场受众2000余人。开展“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组织社科理论界专家加强应用对策研究。组织我市43项社科理论成果参评自治区社科成果政府奖。编辑完成《文化》系列丛书,共计11册。

二是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经济宣传重点突出,组织市属媒体围绕主线,对全市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件38项好事实事,以及包钢、一机等大企业在调整结构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深度解读,播发相关报道778条(篇)。主题宣传特色鲜明,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标兵、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世博会等主题,组织媒体播发相关稿件1700余条(篇)。特别是围绕2010年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市属媒体共播发报道383条(篇)。电台、电视台对世排赛开幕式成功直播。

三是加强各项社会宣传工作。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社会宣传,印发宣传手册90万份,协调发送普查内容短信、彩铃等120余万条,组织悬挂宣传条幅近1400条,张贴宣传画12000余份。深入推进“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组织悬挂各类宣传横幅1000余幅,并赴各地区、各单位开展活动督查。做好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社会宣传,并抓好双拥、禁毒、科普、计生、安监等其它各项社会宣传工作。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共捐助资金434.17万元,各类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物资价值1623.8万元。突出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全年赴高校、企业及农村牧区调研16次。成功举办《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内蒙古革命斗争史巡回展。

四是扎实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全年在中央媒体发稿216条(篇),在自治区主要媒体发稿1859条(篇)。《人民日报》的《神华“煤化油”实现突破》等稿件引起强烈反响。加强网络外宣,在人民网发稿57条(篇)。接待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0家中央媒体对张章宝先进事迹进行集中采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3个栏目连续播出其先进事迹。利用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对外宣传,接待《中国体育报》等18家中央、自治区媒体采访报道,向各国来宾及运动员发放外宣品近千册。在全市建立党委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复旦大学举办新闻发言人高级研修班,72名学员参加学习。完成图书《中国》编辑工作。为第六届中美市长峰会制作城市形象专题片。在宾馆、酒店、机场、车站陈列发放外宣品2000余册。

2、深入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奠定基础

一是以“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为契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照年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测评项目、测评标准等指标进行科学分析,细化任务,规范档案,督促责任地区部门抓好落实。月初中央媒体公布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结果,我市取得优异成绩。全市第四届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白云矿区、达茂旗成功召开。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创建和文明单位、行业窗口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组织道德模范巡讲15场。向自治区推荐道德模范候选人8名。为自治区媒体“草原儿女赞”栏目推荐先进典型11名。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爱国歌曲大家唱”、“做文明的中国人”等活动。中国志愿者服务基金会主办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在青山区成功举行启动仪式。在全市设立4个法律援助中心和36个法律援助站,保障“空巢老人”获得法律援助服务。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全国百名优秀志愿服务者”网上评选活动。三是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成绩。成立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小组,有机整合行政管理队伍、学校教师队伍、校外“五老”队伍和文化市场监督管理队伍。对校园周边200米内的互联网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等开展检查。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传唱优秀童谣、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等

3、以建设文化大市为目标,促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电视连续剧《塞外风云》、《红颜绿煤》,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张章宝的故事》等文艺作品稳步推进。漫翰艺术剧院入选国家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族音乐巡礼百场系列音乐会活动”,11月下旬分别在国家大剧院、北大百年讲堂进行了专场演出。今年全市文艺作品和文艺工作者共获得国家、自治区级奖项96项。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获得文化部“群星奖”为契机,成功举办第25届文化艺术节,历时32天,演出175场,受众人数百万人次以上。继续打造“百百工程”大型群众社会文化活动品牌。积极开展送节目下基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公益演出,共完成演出1688场,其中群众文化活动699场,专业演出989场。继续组织春节电视文艺晚会、新年音乐会、新春电影招待会、元宵文化节等活动。以“突显文化影响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题,成功举办第二届企业文化联展。继续推进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特色场、馆、街、院创建工作。三是认真做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新闻媒体改革,日报社组建独立发行公司,下设3个分公司和6个发行分站,在全市建立800个报纸零售网点。《晚报》对记者实施5级分类管理,推行岗位竞聘,“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电台、电视台组建广兴广告传媒公司和天源影视传媒公司,实现经营与业务“两分开”。两台共有32档节目实现制播分离。积极研究电台、电视台两台合并工作。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市电影公司及所属青山影院等3家影院顺利完成转企改制,今年截至目前经济效益合计突破900万元。市文化局所属红星、黄河、恰特3家剧场的转企改制方案已形成。积极推进内蒙古话剧院等3家市属文艺院团财政拨款方式调整为全额拨款。各院团不断加强内部机制改革。各院团向农村牧区及厂矿、企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业、部队等基层单位演出超过千场,并积极开拓演出市场,漫翰艺术剧院赴新加坡等地成功演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进展顺利。四是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委托北京工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制定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推进市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秦长城文化产业园区、遗址文化产业园区等四大园区各项基础性工作。文化产业园区按照“一主园、四辅区”的规划,加快实施推进。其它各旗县区文化产业项目蓬勃发展。五是大力开展宣传文化系统干部培训。组织宣传文化系统干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市委宣传部牵头在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举办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培训班、新闻发言人高级研修班、中心组理论骨干学习班等3次培训活动。全年部机关18人次、全市宣传文化系统107人次参加了各类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了干部素质。

二、自身建设情况

一年来,我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按照要求,认真学习相关政治学习资料,同时积极参加市委中心组学习会、报告会,并结合自学,系统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文件以及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工作中,我严格依据党的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处理相关工作事项,通过发扬党内民主,加强了班子团结。同时,我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遵守“八条禁止”、“52个不准”。按照《准则》的各项要求,工作中和个人生活中都能够按照法规约束自己,配偶和子女都没有参与经商或其他聘任,也没有违反规定买卖经济适用房,也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和班子成员严格要求自己。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银行网点负责人述责述廉报告范文第5篇

社区是居民服务最基础的平台,社会管理最基本的单元,社会自治最微观的组织。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推进幸福社区建设,是完善社会管理、强化社区服务、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幸福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镇实际现就推进我镇幸福社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为宗旨,以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为突破口,实施“强基惠民”工程,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富有本地特色的幸福社区建设工作模式,为鳌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总体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明确职责定位,组织建设体系化

1、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支持、保证社区各类组织依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加快推进党建社区化,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党建工作单元,通过调整设置基层组织、统筹管理党员队伍、整合使用党建资源,建立跨系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隶属关系的区域性横向联动的基层党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实现社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2、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管理委员会是镇政府临时派出机构,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承担镇政府在社区的各项工作和公共服务,负责社区事务的具体执行和协商协调,牵头做好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社区管理委员会设民政事务、人民调解、治安保卫、人口计生、公共卫生等委员会。“三分三改”完成后,应当撤销管委会,通过依法选举及时建立社区居委会,推进居民自治。

3、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议事监督委员会是居民(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在其授权范围内讨论决定社区重大事务,对社区日常工作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督。议事监督委员会一般由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管委会主任、负责纪检的党组织委员或副书记、村党组织负责人和村监会主任、居民代表组成,主任一般由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负责纪检的党组织委员(副书记)作为专职(常务)副主任。

4、社区群团组织。社区群团组织是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社区应设有工会、团组织、妇联、残疾人协会、老年人协会等群团组织,配备专人负责。群团组织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企业职工、团员青年、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人员聚合在一起,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参与到社区建设各类活动中去。

5、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镇)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组织。要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慈善、文体、科普和法律、教育、养老、助残、为农等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对尚未达到登记标准的社会组织按规定的程序报镇人民政府备案,并加强引导和管理。

6、志愿者组织。志愿者组织是无偿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大力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共青团、妇联、老龄委、残联要率先在全镇各社区开展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老年志愿者和扶残助残志愿者注册登记。拓宽社区志愿服务渠道,鼓励和支持志愿者组织、义工协会等各种形式的社区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加强对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促进社区志愿服务规范。

(二)强化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7、统筹社区建设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本着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按十二五末鳌江经济社会发展规模,抓紧编制城乡社区建设规划。以区块规模适度、居民生活便利、社区工作便捷为标准,将社区卫生、警务、文化、体育、养老、残疾人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要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社区公共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中,做到同步规划,同步施工。结合“强基惠民”工程,依照区域规划定位与人口规模,统筹考虑学校、医院、菜场、超市等便民服务设施。具体由建设局牵头组织实施。

8、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要坚持功能全面化、配置标准化、布局科学化、资源整合化的要求,围绕便民、利民、惠民,落实社区服务中心,包括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文体服务中心、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五大中心”)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对新建住宅小区,尤其是农房集聚地的住宅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以每千人不低于60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广泛征求镇政府及社区的意见。整合社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村办公楼和公共服务设施,采取新建、改扩建、置换、租用等方式,就近作为医疗卫生、居家养老、文体活动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原则上按每百户2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一般不少于600平方米。社区标识、标志应规范统一。社区服务中心对外原则上只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管委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三块牌子及“社区服务中心”标识。

10、加快社区信息网络建设。借助政务信息系统,汇聚居民基础信息,整合综治、禁毒、调解、民政、社保、新居民等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建立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平台的社会管理“一张网”,实现数据一次收集、资源多方共享。建立健全县、镇、社区三级网上审批平台,强化网上审批数据共享、网上下载资料、网上咨询、网上预审、网上审批等功能,实现县、镇、社区三级联网,逐步推行“同城办理”,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信息服务。

(三)构建社区服务体系,提供便利快捷服务。

11、办事服务便捷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内设“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设置便民服务窗口,并按照“因事设岗、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要求,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提供综合服务。编制社区办理事项指导目录,通过“上提下放”,明确社区代办或协办事项的权限、范围、流程和时限。涉及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所有事项,一律由社区服务中心办理,社区没有权限办理的事项,由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代办。实行社区准入制度,镇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进入社区的事务,除社区办理事项指导目录外,其它临时性项目需经镇纪委批准,按照“人随事转、费随事转、权随事转”的原则执行。具体由镇纪委(监察室)牵头实施。

12、社会管理有序化。抓好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一办两室一窗口”(综治办、警务室、人民调解室、综治接待窗口)建设。充分发挥全县综治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作用,开展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帮教安置、纠纷化解、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普法教育等工作。具体由镇综治办牵头实施。

13、卫生计生服务优质化。通过调整基层服务网络的定位和功能,探索建立卫生+计生合作模式,建立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筑健全的卫生、计生服务网络体系,为社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老年人、残疾人康复服务、计生技术指导、咨询等服务。具体由镇计生局、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牵头实施。

14、文体活动常态化。充分发挥镇文体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现有文化设施的功效,进一步完善全镇城乡公共文体服务设施网络,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态势。提倡“群众办文化”、“多元办文化”,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社区文体服务中心免费开放水平,让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体服务。充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对文化产品的特殊需求,为他们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加强社区文体队伍建设,精心培育特色鲜明、群众认可、效果突出的群众文体活动品牌,引领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健康发展。具体由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牵头实施。

15、居家养老实体化。整合社区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为老服务资源,提升辖区内规模较大、功能设施齐全的星光老年之家功能,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结合开展重度残疾人托养工作,进一步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多种服务需求,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具体由镇社会事务管理局牵头实施。

16、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建立县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镇社会组织工作站+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站的服务网络,为社会组织提供相互交流、孵化、登记和项目运作等全方位的服务。充分整合社会组织资源,为居民提供公益,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需求。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让社会组织和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社会群众直接参与服务管理。具体由镇社工办、工、青、妇牵头实施。

17、完善市场主体提供的商业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居民服务业和便民利民网点,实现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的对接。商贸系统要推进社区商业服务、便民超市、物业服务的发展,金融系统要在社区平台推进社区银行、金融超市发展,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具体由镇经济发展局牵头实施。

(四)加强社区队伍专职化,推进社工人员专业化。

19、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加强社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学习。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取得社会工作助理工作师以上职称的,给予相应的职业资格津贴。积极推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推动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逐步推行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制度。

(五)加大经费投入,落实社区工作经费保障

20、落实社区建设经费。将社区建设工作纳入社会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社区建设经费投入。对没有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居民公益设施的或者不能满足需要的,由镇政府负责建设,或从其他社区设施中调剂置换,也可采取购买、租借等方式解决,所需资金由镇人民政府统筹解决,报县财政给予适当的补助。

21、落实工作运行经费。要整合社区现有的工作运行经费,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运行经费自然增长机制,保证社区工作正常运转。采取基数加户数的方法,即财政每年给予每个社区拨款基数为10万元,按社区户数给予每户拨款60元(户数以常住户数×70%+户籍户数×30%计算)的标准核拨。

22、落实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基本工资按不低于上一年度全县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落实,“五险一金”所需经费按照社保政策由财政和个人承担。

23、落实示范社区专项奖励资金。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幸福社区建设的要求,制定和完善示范幸福社区的考核达标奖励办法。2012年起,对达到示范幸福社区创建标准的,县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奖励每个示范幸福社区10万元建设经费。

(六)健全工作机制,规范长效管理

24、健全社区网格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社区地域、人口全覆盖为基本要求的网格化管理机制,以整个社区为一个大网格,以社区所辖范围的村、自然村、住宅小区、楼宇地域特点,按200-300户的标准,划分若干个基础网格。由专(兼)职社工兼任组长,开展人口、计生、治安、普法、维权、残疾人等服务管理工作。

25、健全工作责任机制。健全社区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建立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AB岗工作等制度,推行社区约请部门现场办公制度。实行错时上下班、全日值班、节假日轮休、印章管理等工作制度,方便群众办事。

26、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各类社会组织互动合作的民主管理机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党组织会议、社区管委会会议、社区联席会议等制度。建立民主议事厅,推进重大事项社区听证、社区居民公共事务恳谈会和党务、居务公开。利用现有网络信息技术,开设社区网站、社区微博和居民QQ群,为居民提供探讨社区事务问题的平台,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培育居民的社区精神。贯彻落实社区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全面推进居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7、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快速反应、上下联动的社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舆情上报,畅通信息传输渠道。结合实际制定工作预案,从思想、组织、力量、装备上做好处理突发事件各项准备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结合社区消防、防震、减灾、防疫等活动,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安全知识与紧急避险、现场初级急救等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性培训,增强社区居民风险防范应对的意识和能力。

三、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共建合力

1、加强领导协调。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力度,成立鳌江镇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成立3个指导组,负责协调指导、检查督促全镇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镇纪委(监察室)、建设局、综治办、社会事务管理局、公共事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计生局、卫生院等部门要负责指导社区做好社区建设规划,抓好便民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文体服务中心、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社区管委会要相应成立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配强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具体职责,抓好社区建设管理相关工作。建立“幸福社区”建设领导、机关各单位挂钩联系制度,指导、督促社区各项任务的落实。建立健全社区建设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研究、协调解决社区建设管理中遇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宣统办要大力宣传在社区建设管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2、强化统筹共建。整合镇机关部门、社区以及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力量,建立部门联动、资源共享、社会协同、各方参与的社区共建联建机制。镇机关部门要立足职能,发挥优势,帮助社区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助推社区建设管理创新。驻社区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在党建、人才、教育培训、活动平台等方面与社区实现共驻共建、优势互补。社区内的社会事业(如学校、卫生、文化、体育)的服务设施,有计划的向社区居民开放。发挥驻社区学校师资队伍的作用,加大社区学校、健身场所的建设力度,加强对全民健身运动的组织和指导,推进全民教育和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3、加强考核激励。按照“统一考核、综合运用”的原则建立规范的社区工作考核体系。由镇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汇总各部门对社区的考核事项,在规定的时间对社区统一进行考核,财政补助经费与考核结果挂钩。建立健全社区工作人员管理的考核机制,从综合素质、工作业绩、社会评议、群众认可等方面制定考核实施细则,量化考评内容,考核结果与社区工作者的奖金挂钩。落实信息报送制度,每月28日前各社区上报本月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意见建议。

本意见颁发之前有关文件与本意见内容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施行。

附:1、中共鳌江镇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2、鳌江镇城乡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化实施方案

3、关于建立“幸福社区”建设领导、机关各单位挂钩联系社区制度的通知

3-1、“幸福社区”建设联系领导、联系单位和社区责任人一览表

4、鳌江镇幸福社区建设考核办法(试行)

4-1、鳌江镇幸福社区建设评定细则

5、鳌江镇2012年幸福社区建设任务分解表

5-1、鳌江镇幸福社区建设进度表

6、鳌江镇城乡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7、县职能部门下放社区事项目录

8、平阳县城乡社区“五大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

9、平阳县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10、平阳县幸福社区指标体系

中 共 鳌江镇 委

鳌 江 镇 人 民 政 府

2012年5月3日

中共鳌江镇委办公室 2012年5月3日印发

附1:

中共鳌江镇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

工 作 职 责

为加快推进幸福社区建设,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全镇社会工作,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切实形成各司其职、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特制定中共鳌江镇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一、社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局)

1、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加强社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镇委、镇政府的政策措施、意见决定,承担镇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2、负责协调和指导全镇社会工作,研究提出全镇社会工作规划、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以及年度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意见;

3、牵头制订全镇社会工作相关制度,分解落实社会工作责任,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制订社会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实施办法;

4、拟定全镇社会工作的考评制度,组织开展相应的考评工作,并提出考核评价意见;

5、督促检查社区、镇委社工委成员单位以及镇属相关部门认真履行社会工作职责和镇委社会工作委员会确定的社会工作重大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

6、承担全镇城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协调、督促和综合管理工作;

7、完成镇委社工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8、协助组织办制定社会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评价、聘任等工作;

9、研究制订全镇社会保障政策和困难群体就业政策,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10、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共享的社会工作人才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激励机制;

二、纪委

1、牵头负责县机关部门单位向社区下放授权公共服务项目的落实工作;

2、负责指导全镇城乡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

三、组织办

1、负责全镇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时向镇委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各社区和有关部门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同步推进党工团联建;

2、加强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把社会管理工作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提高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

3、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镇人才发展规划和年度人才工作计划,参与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发展规划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

四、宣统办

1、负责党和国家有关社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镇社会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新闻报道,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和作用,提高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2、负责协调新闻媒体,总结交流全镇社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宣传展示社会工作丰富的职业内涵、社会价值及广大社工的职业风采,营造社会工作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3、加强对社会工作的广播电视宣传工作。

4、负责做好少数民族、宗教、港、澳、台、侨等有关社会工作方针政策的落实;

5、负责联系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及时反映对社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其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6、制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总体规划,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全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

7、负责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城镇、文明行业、文明服务示范点、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

六、综治办

1、负责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部署及监督实施,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将社会工作列入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核,积极组织综治成员单位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

七、建设局

1、编制全镇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

2、为农村新社区提供村庄及农民建房方案和图例。

3、支持社会公益性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快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八、农发局

1、负责指导农村社会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牵头协调相关部门“三分三改”工作;

2、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镇农村各项专项改革试点工作;参与农村新社区规划和建设工作;参与指导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

3、负责指导集体经济建设暨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指导全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及经营管理,指导农村完善双层经营体制,负责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及集体资产管理工作;

4、参与移民、劳力转移等工作。

九、农房办

协调、组织实施开展农房改造。

十、鳌江学区

1、建立和健全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

2、负责制定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措施;

3、积极参与学生辅导、心理咨询、特殊教育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工作。

十一、鳌江派出所、边防所

1、负责对社区治安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加强出租房屋治安管理,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2、加强社区警务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基层安全创建和平安建设工作。

3、协助相关单位抓好治安联防,健全群防群治网络,提高安全防范设施覆盖率;

十二、司法所

1、负责居民群众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城乡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

2、积极组织开展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帮教安置、人民调解等工作,积极参与法律援助、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管理工作;

3、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社区开展民主法治单位创建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十三、财政局

1、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工作发展的主渠道地位和导向作用,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社区建设、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公共财政投入;

2、制定对社会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落实财政社会工作经费保障;

3、研究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支持机制,按照“低起步、广覆盖、迈小步、保基本、不退步、可持续”的原则,通过项目购买、项目补贴、项目奖励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

4、加强对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监督评价和规范管理;

5、协助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费随事转”的实施办法,积极扶持社区服务业和社会组织发展,认真宣传和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十四、公共事业服务中心

1、负责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指导、组织、监督和管理,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2、指导《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指导和协调各部门、各行业、各社会团体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国民体质监测;

3、负责全镇体育社团的资格审查,依法管理健身气功;

4、制定扶持社区体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抓好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

十五、文化服务中心

1、负责拟订全镇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社会文化工作有关政策,提升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

2、加强城乡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指导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

3、负责指导发展社区文化事业,建立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骨干队伍,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和创建文化示范社区活动;

4、加强社会文化交流工作。

十六、卫生院

1、建立和健全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组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开展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一般疾病的诊治和康复工作;做好社区公共卫生的监督和管理。

十七、计生局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参与制定和落实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

3、指导基层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等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十八、工会

1、研究工会事业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建设,切实发挥职工在社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等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参加拟订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帮扶困难职工,动员职工参加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志愿者服务;

3、负责指导基层工会参与社会工作。

十九、团委

1、参与制定涉及全镇青少年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维护青少年的合法利益;

2、积极发挥志愿者协会作用,建立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指导全镇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

3、指导基层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开展工作,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二十、妇联

1、研究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2、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推动全社会为妇女儿童办实事;

3、指导基层妇女组织发挥服务、教育、维权、宣传的作用,组织动员妇女参与社区社会事务民主管理和社会工作。

二十一、残联

1、沟通政府、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动员社会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

2、负责为残疾人服务,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宣传文体、社会保障等服务工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

3、积极参与残疾人保障和服务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工作;

4、参与协调各部门开展服务中心及社区残疾人协会建设。

附2:

鳌江镇城乡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化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需要,采取机关干部下派任职、社工队伍考录聘用、现有村干部有效整合等形式,将农村新社区专职化要求落到实处,建立起系统科学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和监督约束等制度,为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主要目标

按照“农村新社区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率100%,其他专职人员按需配备率80%以上”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农村新社区工作人员队伍。

三、工作措施

(一)农村新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选拔配备

1、农村新社区专职化工作人员任职资格条件。农村新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管委会主任的选拔配备一般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较为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口碑较好,一般由副科级领导干部担任,也可由全镇优秀中层干部中选派,提倡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和书记、主任“一肩挑”。其他社区工作人员,可由行政事业人员、大学生村官、社区专职工作者等担任,结合全镇一般干部全员双向选择,按需配备。

(二)农村新社区专职化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农村新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由镇统一管理,纳入镇党委书记年度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镇组织办要把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考核社区工作和考察干部工作的实绩内容。

1、岗位职责。社区党组织和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要全面负责本社区的党建工作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其他班子成员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服从党领导,维护班子整体威信,并根据分工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一般干部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社区中心工作,同时协助所驻村(居)做好农业农村、经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党的建设工作,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3、绩效考核。推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公开承诺村社融合、三分三改、农房集聚、计划生育及其他重要工作年度目标。组织办参照有关要求,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对社区干部的工作实绩进行年度考核,并按照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原则,实行绩效挂钩。对评为优秀等级的社区干部,党委在学习培训、评先评优、提拔交流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年度考核不称职的社区干部由镇党委对其谈话诫勉,限期改正,并取消当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对连续两年年度考核排名最后一位的社区干部,实行末位待岗,末位待岗时间一般为一年。

4、政治待遇。社区党组织书记、管委会主任在岗期间享受副科级待遇。任职满2年后,经考核优秀的可保留副科级待遇。任职满5年后,经考试和考核优秀的确定为副科长级领导干部预备人选。社区党组织书记、管委会主任原则上在社区任职满3年以上方可进行交流,任职不到3年进行交流的,交流前需报县委组织部同意。今后,在镇领导班子调整时,优先考虑工作表现突出的社区党组织书记或管委会主任进镇领导班子。

5、福利待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基本工资按不低于上一年度全县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落实,“五险一金”所需经费按照社保政策由财政和个人承担。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所需财政经费在每年年初由镇财政局填报,县社工办审核,县乡级财政按现行财政体制予以核拨。下派干部除享有关系所在单位应有的福利待遇之外,另给予一定的社区工作奖励金。

四、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把农村新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化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落实好工作措施,选优配强社区工作人员;镇里要成立农村新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化指导组,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健全工作机制。纪委(监察室)、组织办、社工办、农发局、财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建一步健全科学规范的农村新社区工作人员选拔使用、保障激励、跟踪管理和考核监督等一系列制度,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化建设。

3、营造舆论氛围。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农村新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化、三分三改、村社融合、农房集聚等工作先进典型进行宣传,要坚持教育引导在先,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统一各方思想认识,消除畏难情绪和各种顾虑,为推进农村新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化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附3:

关于建立“幸福社区”建设镇领导、机关

各单位挂钩联系社区制度的通知

各社区党委、管委会,镇属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开展“幸福社区”建设工作,加快我镇“幸福社区”建设进度,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任务,镇委、镇政府决定,建立领导、机关各单位挂钩联系社区制度,加强对“幸福社区”建设任务的挂钩督导。挂钩联系工作内容如下:

一、开展调查研究。镇委、镇政府领导和挂钩单位要深系点,掌握联系社区的基本情况和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进行科学指导。指导联系按“幸福社区”建设要求,抓好组织建设体系化、服务阵地标准化、办一服务便捷化、卫生计生服务规范化、文化活动常态化、居家养老实体化、社会管理有序化、工作队伍专职化、考核管理制度化等9方面建设。

三、抓好督促检查。及时检查联系社区建设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要督促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定期督促检查各项任务的落实。

四、帮助解决问题。帮助社区协调项目相关单位,着力解决一些政策层面的问题。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建设项目能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实施。

附3-1:

“幸福社区”建设联系领导、联系单位

和社区责任人一览表

社区联系领导联系单位社区责任人

古鳌社区陈伟 陈均眺

周德信综合办城管大队市政园林办旧城办林小敏

林祥龙

雁门社区陈先夏 陈集金

王强财政局安置房建设办经发局曹高尚

白洪国

下厂社区林宝宽 周庆龙

陈明璋 金扬汉建设局联合执法大队征地拆迁办

滨江片建设办建设项目前期办陈书全

陈开杰

墨城社区肖云格 吴孝通

林侠计生局工青妇交通建设办

工业园建设办李 耀

吴万明

务洋社区宋进胜 黄喜讯

黄向民组织办宣统办站前开发建设办陈乃初

陈万可

西塘社区林开杰 叶茂碧

余燕品村房两改办站前片开发建设办

生态创建办杨仲浩

叶长鸽

塘川社区陈世同 陈积好

陈圣雷人大办关工委滨江片开发建设办陈登清

林呈祥

钱仓社区许宏斌 项显星

余力军 潘美娟综治办人武部应急办

公共事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余力军

王应妙

南几社区马文平

刘日盛农业服务中心马文平

叶 磊

西湾社区陈积取 郭必武

周 强港口港区建设办 宣统办陈积取

苏苗纯

梅溪社区周高培 许益丰

陈孝静农发局 社会事务管理局

机关党工委许益丰

胡益生

梅源社区吴 刚 吴立斌

池方昆纪委 监察室吴立斌

薛 宏

附4:

鳌江镇幸福社区建设考核办法(试行)

为深化我镇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可操作的“幸福社区”考核体系,确保幸福社区建设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全镇12个社区

二、考核内容

全镇从2012年起,每年年终将考核评定一批“幸福社区”。“幸福社区”考核内容包括组织建设体系化、服务阵地标准化、办事服务便捷化、卫生计生服务规范化、文体活动常态化、居家养老实体化、社会管理有序化、工作队伍专职化、运行保障制度化等9方面的内容(鳌江镇幸福社区建设评定细则)。

考核工作由社区组织自评,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听取汇报、访谈了解、审查资料、实地查看、问卷调查开展评估审核。

三、结果运用

考核标准采用1200分制,该标准既是“幸福社区”建设的评定标准,也是社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所有扣分以子项目的分值为总数扣完为止。社区规划化建设达标分一类社区850分以上、二类社区800分以上、三类社区750分以上。其中达到一类社区标准的,上报县委、县政府授予“幸福社区”称号,满1000分以上的上报县社工办申报市级示范社区。对获得示范“幸福社区”称号的社区,上报县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10万元建设经费的奖励。同时,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本考核办法由镇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附:鳌江镇幸福社区建设评定细则

附4-1:

鳌江镇幸福社区建设评定细则

社区(盖章)

考核

项目考核

指标考 核 标 准自

分考

分备

(210分)社区党组织

建设

(30分)1、社区党组织注重自身建设,领导核心作用明显,班子团结,工作制度健全,党员干部没有发生违法违纪事件(10分)。社区党组织班子不团结,核心作用不明显的扣5分;工作制度不健全,扣3分;党员干部每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的扣5分;本项分数扣完为止。

2、通过上级选派、组织推选等形式实现社区党组织书记专职化;同时提倡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社区管委会成员与议监会成员交叉任职(15分)。社区党组织书记没有专职化的,扣10分;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社区管委会成员与议监会成员没有交叉任职的,扣5分;本项分数扣完为止。

3、推进党建社区化,社区社会组织中有党员3名以上的及时成立党组织(5分)。没有成立的不得分。

社区自治

组织建设

(110分)1、社区管委会、议事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健全,运行有序(100分)。未建立议事监督委员会的不得分。

社区群团

组织建设

社区社会

组织建设

社区志愿

组织建设

(15分)1、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网络,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经常开展,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活动(10分)。社区志愿活动参与率达到90%以上,每下降5%的,扣1分。

2、普遍建立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城市社区志愿者注册率占社区居民人口10%以上,农村新社区愿者注册率占社区居民人口5%以上(5分)。社区志愿者注册率每下降0。5%的,扣1分。

管理服务

体制建设

(30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居委会(管委会)、议事监督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等组织机构职能和职责边界,建立社区党建、社区自治、社区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10分)。组织机构职能和职责边界不清的或没有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的,不得分。

制定宣传教育计划,每月开展1次以上的宣传教育活动(10分)。没有年度宣传教育计划的,扣3分;每少开展1次活动,扣1分。

建立健全社区议事决策制度,社区每月坚持开展民主议事决策活动,意见和建议落实率高(10分)。没有建立议事决策制度的,扣3分;每少开展1次议事决策,扣1分。

服务

阵地

标准

(400分)社区工作服务

用房标准

整合基础设施

(200分)按照“服务设施最大化、办公用房最小化”的要求,对社区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基本形成以社区“五大服务中心”,即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含社区警务室)、社区文体服务中心、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标识规范统一。强化设施的服务功能,真正开展便民利民服务(200分)。每少建1个服务中心的,扣50分;每1个服务中心的整合不规范,没有达到建设标准的,扣30分。

社区服务信息

网络化

(100分)整合社区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建立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网络(100分)。没有整合资源,建立共建共享的社区信息服务网络的,不得分。

办事服务便捷化

(70分)服务事项

社区服务

(30分)1、社区服务中心要积极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扶贫救助、社会保障、警务、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通过问卷调查,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15分)。随机问卷调查15户社区居民,满意率每低1%,扣1分。

2、掌握社情民意,对社区低保对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涉毒对象、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实行分类建档动态管理,并开展定期走访慰问活动(15分)。没有实行分类建档动态管理的,扣10分;没有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的,扣5分。

政务协助

(5分)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民政事务、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人口计生、群众文化体育等公共事务工作(5分)。每少协助1项,扣1分。

民情表达

(5分)建立健全社区居民民情表达渠道(公告电话号、设置意见箱等),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及时向政府反映居民的合理化诉求、意见和建议(5分)。没有建立社区居民民情表达渠道的,扣3分;未及时向政府反映居民的合理化诉求、意见和建议的,扣3分;出现越级上访的,不得分。

组织协调

(5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正确处理政府、社区各类组织、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5分)。没有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的,不得分。

监督评议

(5分)积极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开展监督评议活动,对社区干部评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对政府工作部门以及公用部门、物业服务机构、社区社会组织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评议(5分)。没有开展的不得分。每少一次评议扣2分。

事务准入

卫生

计生

服务

规范

(40分)社区卫生服务到位

计生公共服务创新

(20分)1、开展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等方面的咨询和技术服务,对育龄群众进行妇科病普查和治疗、开展不孕症诊治或就诊指导、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咨询指导等活动(5分)。

2、按要求做好各项随访服务工作,建立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册,及时掌握育龄群众的需求(5分)。

3、负责免费避孕药具的发送,定期做好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孕环检)工作,落实禁止“两非”监管制度(10分)。

环境卫生整治(5分)开展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无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乱涂画现象(2分);社区公共卫生设施完善,清洁保洁专人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无死角和暴露垃圾(2分)。社区绿化养护到位(1分)。

文体活动常态化

文体资源共享(5分)社区内社会事业(如学校、卫生、文化、体育)的服务设施,有计划的向社区居民开放。未向社区居民开放的不得分。

文体队伍健全(5分)建有文体活动队伍,经常开展活动。未建立文体活动队伍的,不得分

居家

养老

实体

(40分)社区福利

保障

(30分)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组织为依托、专业化服务队伍为依靠、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援助等服务(10分)。

根据社区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的不同情况和需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和个人购买服务相结合、日托照料和上门服务相结合,为社区老人提供无偿、低偿及有偿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10分)。

实施无障碍设施进社区,帮助改善残疾人日常生活和参与社会的条件,做好残疾人社区托养照料服务(10)。

救助体系

健全

(10分)广泛拓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弱势人群的关爱救助服务。全面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及时有效地解决城乡居民特殊生活困难。加强对社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对患病困难群众,按规定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社会

管理

工作

有序

(30分)网格管理

(5分)健全社区网格管理机制,按200-300户的标准,划分若干个基础网格,由专(兼)职社工任组长,开展服务管理工作。

治安良好

(10分)积极动员居民协助和参与社会治安维护,认真落实社区群防群治工作(10分)。每发生一起治安案件,扣1分;发生恶性案件的,不得分。

调解及时

普法帮教

工作

队伍

专职

(130分)人员配备

落实

福利待遇

(50分)社区专职工作者年收入不低于本县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并落实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五险一金”(50分)。社区专职工作者年收入低于本县上一年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或没有落实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五险一金”的,不得分。

队伍专职化

及管理

2、建立健全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管理、监督、考核等制度(10分)。没有建立相关制度的,扣3分;没有对社区干部进行考核的,不得分;没有开展社区干部教育培训的,扣5分。

运行

保障

制度

1、按照“五议两公开”的要求,每季度至少公开一次社区党务、事务、财务和政务工作(20分)。没有建立“五议两公开”制度的,扣4分;每少公开1次或公开不规范的,扣4分。

2、社区主要规章制度上墙,其中社区基本情况、社区组织网络图、社区居民(成员)代表会议制度、议事监督制度、办理主要公共事务基本工作流程等必须上墙公布(20分)。社区主要规章制度每少上墙公布1项,扣5分,上墙制度公布不规范的,扣10分。

加强社区的印章管理,建立健全印章使用审批、登记、备案、管理制度(10分)。没有建立印章使用审批、登记、备案、管理制度的,扣5分;违规使用社区印章的,每次扣5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得分。

经费保障到位(110分)以镇(乡)为单位加大社区投入,落实社区建设经费,做到专款专用(50分)。没有落实经费的或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的,不得分。

以镇(乡)为单位,落实社区工作运行经费,严格按标准核拨社区工作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要根据实际需要逐年增加(50分)。低于标准核拨经费的或没有建立运行经费增加机制的,不得分。

以镇(乡)为单位,落实社区党建工作经费(10分)。没有落实党建工作经费的,不得分。

资产管理有序(70分)

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居(管委会)财镇管”的财务体制,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确保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有效(40分)。没有实行“居(管委会)财镇管”的财务体制,扣30分;发现社区财务管理混乱、职责不清的,不得分。

认真做好社区固定资产、物资登记备案工作(10分)。没有做好社区固定资产、物资登记备案工作的,不得分。

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和物资登记、保管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做到账、款、物相符,功能和用途相符,保证其安全和完整(5分)。制度不完善的,不得分。

2、落实社区资产、物资情况上报街道(镇乡)备案工作(5分)。没有上报备案的,不得分。

落实财务监督制度,自觉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10分)。没有建立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的,扣5分,工作没有落实的,不得分。

合 计

附5:

鳌江镇2012年幸福社区建设任务分解表

序号项 目内 容牵头人责任人实施单位

1落实组织

机构1、成立镇城乡新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3月底前)。

2、制定镇城乡新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4月底前)。

3、成立社会工作组织机构,配备社工办副主任,专职从事“三社”建设工作(4月底)。宋进胜

周高培白皓

郑为都组织办

社工办

2城乡社区建设规划工作做好全镇城乡社区建设规划工作。力争6月底前完成务洋、墨城、梅溪三个示范社区建设规划,10底前全面完成城乡新社区建设规划,提出城乡新社区基础设施具体项目、建设标准和落实措施。林宝宽温正栋建设局

各社区党委、管委会

3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建设各社区成立议事监督委员会,对社区日常工作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督(5月20日前)。吴刚陈倩纪委(监察室)

各社区党委、管委会

4社区便民服务中心5月底前完成吴刚陈倩纪委(监察局)

各社区党委、管委会

各社区党委、管委会

应小丹

徐盛荣鳌江学区

公共事业服务中心 文化服务中心

各社区党委、管委会

周兆仪

应小丹计生局

卫生院

公共事业服务中心

各社区党委、管委会

吴成龙社会事务管理局

老龄委

各社区党委、管委会

5构建社区服务体系。1、编制社区办理事项指导目录,明确社区代办或协办事项的权限、范围、流程和时限,并全部下放到位(4月底)。

2、合理划分社区网格,以村小格为单位落实专人负责,开展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开展平安巡逻、协助社会管理、调处矛盾纠纷、提供综治服务等六个方面的服务。整合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建设覆盖县、镇、社区三级,集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社区综合业务平台(10月底前)。

3、建设好便民超市、农资超市、金融超市,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10月底前)。许宏斌

吴刚

王强余荣锡

陈倩

叶方汉纪委(监察室)

综治办

经发局

各社区党委、管委会

6社工队伍

建设1、按照“农村新社区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率100%,其他专职人员按需配备率80%以上”的要求,通过从镇行政事业人员选派一批、村(居)两委优秀干部吸收一批、大学生村官转任一批,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一批,社区各类协管员中培育一批的办法发展壮大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10月底前)

2、加强农村新社区专职化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考核,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管委会主任的政治待遇。(10月底前)宋进胜

白皓

组织办

1、建立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形成县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镇级社会组织工作站、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站三级服务网络。(10月底前)

2、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慈善、文体、科普和法律、教育、养老、助残、为农等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5月底前,每个社区要成立若干个社会组织,年底前实现社区每万人社会组织数达到5个以上。(5月底前、12月底前)

4、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由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率先在全镇各社区开展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注册登记,每个社区都要成立若干支志愿者队伍,其中示范社区要成立5支以上。(10月底前)

3、推进社区人才专业化。每个社区组织动员1-3名相关人员参与国家社区工作职称考试和专业资格认定,取得专业技术职称(10月底前)。肖云格

宋进胜

周高培

白皓

李其清

林小青

李西娅

郑为都

吴成龙

林型鲁组织办

总工会

共青团

妇联

社会事务管理局

老龄委

残联

各社区党委、管委会

附5-1:

幸福社区建设完成进度表(月份)

填表单位(盖章): 截止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新社区规划编制完成情况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及管理社区服务功能事权下放情况社区队伍建设经费保障

办事处撤并情况社区居委

会建成情况网格化管理完成情况议事监督委员会完成情况党组织数社区群团组织总数社区社会组织、总数社区志愿者队伍总数组织及队伍开展活动次数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情况便民服务中心完成情况管理服务中心完成情况文体服务中心完成情况卫计服务中心完成情况养老服务中心完成情况社区直接办理事项数社区开展“代办”事项数社区不能办理事项(含协办)数事权下放社区办理率现有社区工作 人员总数专职人员情况兼职人员数专业社工人员数落实社区户均运行经费(元)平均每社区建设经费(万元)社区聘任专职人员工资福利(万元/年)

专职人员数行政事业干部数聘任专职人员数

合计

古鳌社区

雁门社区

下厂社区

墨城社区

务洋社区

西塘社区

塘川社区

钱仓社区

南几社区

西湾社区

梅溪社区

梅源社区

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负责人(签字): 填表人(签字): 联系电话:

注:本表由社区、实施单位分别填报于每月27日前上报到鳌江镇社工办。联系人:谢秉侯 619016

幸福社区建设完成情况表填报说明

1、“网格化完成情况”是指对社区的事务实行“定格、定人、定责”。

2、“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数”是指已整合公安、综治、计生、教育等各条线上的信息资源,建设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数。

3、“事权下放社区办理率”指群众能在社区办理的事项(包括直接办理和“代办”)占全部办理事项的比例,全部办理事项包括群众能在社区办理事项和需要协办以及在社区不能办理的事项(含社区“协办”事项)总和。

4、“平均每社区拥有组织数”指每个社区包含党组织、管委会(居委会)、议监会、群团、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队伍数。

5、“专职人员数”指在社区全日制上班的行政事业干部数加上聘任的专职人员数。

6、“专业社工人员数”指具有社工专业职称的社区工作人员数。

附6:

鳌江镇城乡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为建立合理科学的社区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社区干部的管理,激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特制定如下办法:

一、城乡社区干部的绩效考核工作由鳌江镇组织办负责组织实施。

二、考核对象为全镇城乡社区的行政事业人员和社工人员。

三、各社区要合理划分社区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社区工作岗位主要包括专业岗、服务岗、网格岗,专业岗是指承担专业性、日常性工作的岗位,如计划生育、民政、综治、农业服务、综合内勤等;服务岗是指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岗位;网格岗是指根据社区网格划分,负责网格内各项工作的岗位。

四、实行一人多岗制,每位社区干部都要承担专业岗、服务岗和网格岗等三个岗位工作,做到专业岗接过去,服务岗坐进去,网格岗沉下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聘安排社工人员担任服务岗、网格岗等工作。

五、社区干部和社工人员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由社区考核情况、岗位工作完成情况、日常管理情况、综合评价情况和争先创优情况等部分组成。

六、采取量化赋分的办法进行考核,细化考核内容,合理设置分值权重,科学制定评分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型社区,对社区班子成员、一般社区干部和社工人员,对专业岗、服务岗和网格岗,分值权重的设置要有所区别。

七、建立“双述双评双公开”制度,召开由镇领导、社区干部和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参加的述职述廉大会,组织开展民主测评。考核结果在镇和社区同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八、绩效考核的结果分“优秀”、“合格”、“较差”和“差”四个等次,以考绩得分为主要依据。

九、考核结果与社区干部和社工人员的提拔使用、评先评优和经济待遇结合起来。考核结果定为“优秀”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提拔任用;考核结果为“较差”的,由镇党委负责对其进行诫勉谈话;考核结果连续两年为“差”的社区干部,予以待岗处理,社工人员予以解聘。

附7:

县职能部门下放社区事项目录

(直接办理32项、代办36项,共68项)

序号放权部门放权事项名称办理方式

1 组织部流动党员活动证办理代办

2 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代办

3 人民调解直接办理

4 民政局殡仪服务受理、发放服务资料、签订《文明办丧承诺书》直接办理

5 申请生态葬补助

6 地址证明

7 重点优扶对象医疗补助代办

8 申请60周岁退役士兵生活补助

9 医疗救助

10 农村五保办理

11 申请城镇三无人员办理

12 孤儿基本生活费补助办理

13 城乡低保及低保边缘户办理

14 最低生活保障证办理

15 城乡居民临时困难救助

16 “三老”人员定期定量补助发放

17 申请自然灾害救助

18 门牌证办理

19 社区社会组织备案

20 残联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办理代办

21 残疾人证办理

22 免费白内障复明术服务办理

23 免费助听器、助视器验配及安装下肢假肢服务办理

24 免费辅助器具(腋杖、肋视器、助听器、轮椅等)发放

25 0-6周岁残疾儿童聋儿语训、智力康复训练、脑瘫康复训练、孤独症康复服务办理

26 残疾人托养(居家安养)办理

27 残疾人就学补助办理

28 残联残疾人就业创业和贴息补助办理代办

29 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补助办理

30 县委农办

(县农业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直接办理

31 农情统计调查

32 养蜂证发放

33 农民信箱管理

34 人口计生局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直接办理

35 生殖健康服务证办理

36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理

37 独生子女及农村二女户就业考试加分办理

38 双农独女户中考加分办理

39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办理代办

40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社会养老保险办理

41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抚助办理

42 申请病残儿童鉴定办理

43 申请再生育、特殊情况生育办理

44 人力社保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初审录入、证卡发放直接办理

45 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初审录入、证卡发放

46 城镇职工医保体检登记录入

47 居民医保体检登记录入

48 未成年人医保体检登记录入

49 城乡居民医疗报销办理

50 城乡居民医疗信息系统参合信息修改

51 城乡居民医疗卡挂失补卡办理

5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缴办理

53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申请办理

54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办理

55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变更办理

56 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

57 劳动就业信息咨询服务

58 公安局出租房登记代办

59 浙江省居住证办理

60 公安局浙江省临时居住证办理代办

61 慈善总会慈善助学办理代办

62 慈善助困办理

63 红十字会社区居民捐款捐物受理登记直接办理

64 志愿者服务证(卡)办理

65 造血干细胞采样志愿捐献受理、健康征询

66 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受理、健康征询

67 申请适时开展的人道救助项目办理

68 老龄办老年人优待证办理代办

附8:

平阳县城乡社区“五大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

为规范有序地开展城乡社区建设,提高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水平,更好地发挥社区管理服务作用,特制定城乡社区“五大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现将建设标准公布如下。

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一、硬件设施:

1、标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2、选址: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应设在社区主要场所的一楼,服务大厅面积在80平方米左右。

3、办公设施:电子触摸屏、显示屏、服务评价器、电脑、电话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档案柜等;

4、窗口设置:服务大厅内要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一般应设立民政事务、劳动保障、综合治理(新居民服务)、计生卫生、党员服务、农业和综合咨询等窗口。

5、便民设施:沙发、茶几、饮水机、雨伞、老花镜、签字笔、服务卡、办事须知等。

二、软件设施

1、服务人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一般由社区管委会主任兼任,服务岗位人员为社区工作人员,实行坐班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5名以上,按照“因事设岗、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要求,提供综合服务。

2、服务事项:服务事项要涵盖县职能部门下放社区办理事项规定的所有内容,并结合当地群众的服务需求,适时增加自选服务事项。实行代办、协办事项和服务承诺公开制,接受群众监督。

3、服务制度。主要有以下制度:

(1)工作人员服务规范;

(2)工作岗位职责;

(3)首问负责制度;

(4)一次性告知制度;

(5)AB岗工作制度;

(6)廉政建设管理制度。

4、印章管理。建立印章使用审批、登记、备案、管理制度。

三、大厅布局

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

1、背景墙:上面为红、蓝两只紧握的手图形构成的一个心形图案(红色代表提供服务的一方,蓝色代表接受服务的一方),下面为黑字服务标语:“一切为了群众”。

2、墙上布置内容:服务大厅四周墙上需张挂以下几项内容:

(1)各项工作制度

(2)工作人员形象公开栏;

(3)服务流程图

(4)办事事项流程图

(5)电子显示屏

3、厅内布置:服务大厅内要放置电子触摸屏、休息桌椅、饮水机等便民服务设施。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一、硬件标准:

(一)场所

1、标识:按照省里的统一标识。

2、挂牌:××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内设办公室挂牌:社区综治办、人民调解室、社区警务室

4、布局布置:社区服务中心窗口要有独立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接待窗口,挂“综合治理”的牌子。综治办按照温馨、简洁原则,将综治工作组成人员亮相牌、综治工作职责等上墙。调委会组成人员亮相牌、调委会职责、工作原则和任务、工作纪律及纠纷受理范围、调委会工作纪律、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调解流程等按照市司法局统一制定的范本上墙;调解室统一悬挂人民调解徽章和“公平、公正、公开、合情、合理、合法”等标语;调解室内设有调解员、记录员、纠纷当事人等桌牌,摆放规范。警务室对社区民警亮相牌及有关制度职责上墙。

(二)设施配套

1、基本设备:“一办二室一窗口”内要确保必要的办公设备,社区综治办要配置能够接入互联网的电脑,确保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信息平台正常运转。

2、专门设备:调解室要配有调解桌,社区要配置巡防设备。

二、软件标准:

(一)人员

社区综治办要配备2—3名专兼职综治干部,其中1名专职综治干部专门负责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信息平台;社区警务室要有1名民警专人负责;人民调解室要建立若干名调解员的人才库;按上级有关规定配备禁毒社工;社区协警按照新居民每500人增配1名的标准配置。整合社区原所辖各村综治人员,组建“平安和谐服务队”、社区巡防队伍等社区综治组织。建立一支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素质过硬的综治队伍,提升社区安全防范能力。禁毒社工按辖区实有吸毒人数的5%的比例配备到位。

(二)服务内容

1、服务项目:组织开展综治“网格化”管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治安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加强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等重点人员的帮教管控;加强对社区闲散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服务、救助和管理;大力推进各类平安创建和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平安建设知晓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平安建设群众参与度;协同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反宣传教育、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法律援助、新居民服务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等平安建设相关工作。

2、服务要求:推进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建立社会管理动态“数据库”,按照“以综治工作为主题、以掌握信息为重点、以化解矛盾为目的、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工作要求,通过“定格、定人、定则”,依托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信息平台,着力提高综治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社区调解机制建设:整合社区所辖各村调解力量,及时有效地化解社区各类矛盾,消除治安安全隐患。要进一步抓好社区调解组织建设,以社区书记或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调委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经推选吸纳本地有威望、热心人士组成社区人民调委会,承担对民间纠纷等矛盾纠纷的调解职责。

社区警务工作机制:各社区和公安派出所要按照上级有关社区警务工作规定,积极抓好警务室建设,实行警务公开,整合建立社区巡防队伍,开展治安巡防,抓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治安重点人员教育管控等工作,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社区文体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一、硬件标准

(一)场所

1、挂牌:“社区文体服务中心”

2、标识:社区服务中心统一标识

3、选址:应选在居民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社区的中心位置,与社区其他四个中心的建设相结合,有条件的可以将中心建在一幢楼内,方便居民的参与。

面积:文体活动中心室内活动场所面积要求不少于400平方米,其中多功能室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电子阅览室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文体活动室总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4、布局、布置:多功能室一般设社区学校、人口学校、法制学校、老年大学、党员远程教育等多媒体教育培训机构;文体活动室根据实际设置书画室、排练厅、健身室、乒乓球室、室、台球室、表演室等。为照顾社区内老年人的活动方便,文体活动室要设在大楼的低楼层内。室外文体活动场所一般要建篮球场、健身苑点、门球场等,有条件的社区还要建有网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文体休闲公园等文体活动场所,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

5、其他要求: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整合社会资源,为社区居民开展文体活动服务。

(二)设施配套

1、室内:

多功能室要配置教育培训、文体娱乐、影视播放等所需的电脑、投影、音响、桌椅等基本设备、器材。

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配置不少于2000册图书,品种不少于1200种(含必备书目),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特别要注重配备一定数量的残疾人读物,提供盲人等电脑辅助软件,并具备满足出版物陈列、借阅、管理的基本条件。图书、报纸期刊的内容要满足妇女、儿童、青少年、老人、残疾人等多种人群的需求,公共电子阅览室电脑不少3台。

文体活动室内应配备的器材有:书画用的笔、墨、砚、纸不少于5套,乒乓球桌、球拍、乒乓球不少于2套,台球设备不少于1套、各类乐器、器材不少于4套,室内体育活动器材不少于15种。

2、室外:

文体休闲活动广场(社区全民健身广场)面积3000平方米,应建有以下设施:

(1)一片标准的塑胶(或水泥)灯光篮球场;(可与学校篮球场建设相结合)

(2)一片标准的塑胶网球场(或门球场)

(3)一个400平米以上的水泥(或大理石)健身广场;

(5) 20件以上的健身器材(可安置在绿地中);

(6)室外乒乓台2副;

(7)小型儿童娱乐设施;(可与社区幼儿园娱乐设施健身相结合)

(8)一个长10米以上的宣传长廊,包括居委公开栏、宣传栏、黑板报等,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可用当地特色体育项目的活动场地来代替上述1-6项的某一场地。

二、软件标准

(一)人员队伍

配备1名以上专职文体管理员或活动指导员,组织、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由县、镇两级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社区文化管理员工作报酬,切实保障社区文化管理员相应待遇。图书阅览室(农村书屋)和电子阅览室至少各配1名管理员,以上人员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兼职使用;建有5支以上业余文体团队,打造1支有特色的团队,经常性开展活动,在活跃社区文化生活中作用明显。有条件的社区可聘用有文体专长并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文体工作指导(辅导)员、助理员。培育和发展志愿者队伍,动员、鼓励各方面人才特别是有文体专长的人员成为文体志愿者。

(二)服务内容

活动中心内设社区学校、农家书屋、体育俱乐部、人口学校、志愿者学堂、市民学校、法制学校、老年大学、科普学校、党员之家、妇女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民兵青年之家、志愿者服务站、党员远程教育、家长学校、残疾人活动室、再就业培训基地等内容。充分利用活动中心的文体设施,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在多功能室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形势任务教育、公民道德、法制、科普、卫生、环保、交通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6次;经常组织有社区特色、群众乐于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结合节庆每年组织6次以上文化体育活动;开放室内文体活动场所每周不少于48小时;文体工作情况及开展活动的图片、文字材料都要记录在案,艺术档案健全规范。

(三)制度

进一步完善健全文体服务中心管理和服务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做到制度上墙,确保活动中心的正常运行,主要制度有:

1、社区文体服务中心免费开放制度;

2、文体活动室设备器材管理制度;

3、文体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4、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管理制度;

5、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工作规则;

6、其他各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等。

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一、硬件设施:

1、场地面积:200平方米以上。

2、标识:××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中心 (按照卫生部门的建设标准设置,配有绿色人口和计划生育标志)

3、选址:已设镇(乡)卫生院、计生服务站所在地的城乡社区原则上不再重复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进行资源的整合,增加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宣传采集职责。但在社区服务中心建立计卫联络制度。

4、科室设置:全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药具发放室)、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室、B超妇检室、健康信息管理室(信息管理办公室、宣传教育健康咨询室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室)、开展输液还应单独设输液室。

二、软件设施

(一)人员:配备3名以上具有职业资格的卫技人员,必须有1名执业医师、1名执业助理医师(女)、1名护士以上。

(二)人员聘用方式:由卫生、计生部门以及镇(乡)负责。

(三)服务内容:

1、卫生防病

(1)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建立传染病报告卡,及时登记并按时上报。

(2)负责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建立规范化的接种门诊室,加强安全接种的宣传,保证及时预防接种。

(3)负责辖区内慢性病、肿瘤的管理工作。

(4)指导辖区内居民委员会除四害、讲卫生、净化居住环境。

(5)开展精神疾病的预防和管治工作。

(6)完成上级疾病控制中心布置的工作任务。

2、妇幼保健

(1)开展妇女保健和优生咨询服务,积极防治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

(2)掌握辖区内的孕情(包括流动人口),按孕产妇系统管理要求,负责或协助做好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对围产期妇女进行定期家访和随访。对高危孕产妇应建立专案管理,努力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3)掌握辖区内儿童的出生与死亡情况,按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要求,对0—6周岁儿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做好体弱儿童和残疾儿童的专案管埋工作。

(4)积极开展儿童口腔、眼、耳保健工作。

(5)开展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工作。

3、康复服务

(1)与残联系统共同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建立残疾人档案,定期为社区内需要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记录康复训练情况。

(2)负责社区康复员及残疾人亲属的康复技术培训,普及康复知识。

(3)做好恢复期病人康复服务。

(4)做好慢病康复服务。

4、健康教育

(1)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或其它疾病患者不同阶段或生理状况下的特殊需要,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

(2)根据社区内常见健康问题制订健康教育规划,遵循系统性、连续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3)开设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学校,开展社区人群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并注意季节性疾病预防。

(4)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橱(柜),定期更换(至少每月一次)。

(5)健康教育资料入户。

5、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1)开展辖区内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宣传、咨询服务。

(2)开展计划生育适宜技术服务。

(3)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6、医疗服务

(1)运用适宜的中西医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2)提供院前急救和急诊服务。

(3)开展上门医疗、家庭护理、设立家庭病床等服务。

(4)对疑难、重危病人或特需病人开展会诊、转诊服务。

(5)提供口腔、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服务。

(6)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7)与家庭签定保健合同,建立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

(8)开展家访和随访服务。

(9)开通医疗求助热线电话和开展医疗预约服务。

7、卫生信息

(1)掌握辖区内0—6周岁儿童、育龄妇女基础资料,建立60周岁以上辖区内人群的健康档案。

(2)建立社区人群疾病、死亡、人口统计、儿童健康、妇女保健的资料分析,加强对资料的管理使用。

(3)做好辖区内社区卫生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工作

8、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宣传采集。

(四)设备:

1、计生设备:

(1)基本设备:B超、电脑、检查床、避孕药具柜等。

(2)各室要用规范标牌标示,室内桌椅等办公用品整洁摆放有序。

2、卫生设备:

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观片灯、体重身高计、血糖仪、出诊箱、治疗推车、急救箱、供氧设备、电冰箱、脉枕、针灸器具、火罐、残疾人康复器材、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药品柜、档案柜、计算机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健康教育影像设备。

(五)制度建设

1、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2、技术人员培训、管理、考核制度;

3、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等各项技术服务操作规程;

4、家庭卫生服务技术规范;

5、科室工作制度;

6、服务差错、事故防范制度及投诉调查处理制度;

7、会诊、转诊制度;

8、财务、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9、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10、全面质量管理、监督、考核、评价制度;

11、社会民主监督与评价制度;

12、传染病管理制度;

13、慢性病管理制度;

14、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制度;

15、收费标准。

(六)社区卫生服务上墙资料

1、社区平面示意图;

2、社区组织机构图;

3、社区区域概况图;

4、计划生育基本情况图或表;

5、妇女、儿童保健基本情况图或表;

6、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基本情况图或表;

7、社区疾病谱或死因谱构成图;

8、便民措施或服务公约。

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一 、硬件建设标准

(一)场所

1、标识:参照星光老年之家标识

2、挂牌:主要位置悬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集中增挂:星光老年之家,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

2、选址要求:

(1)服务对象相对集中,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信等市政条件较好的地方。

(2)临近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

(3)环境安静,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规定。

在符合选址要求的前提规定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宜在建筑低层部分,相对独立,并有独立出入口。二层以上应设置电梯或无障碍坡道。

3、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老年人文体活动用房可与文体服务中心结合共用)

4、场所布局布置要求: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筑外观应做到色调温馨、简洁大方、自然和谐、统一标识;室内装修应符合无障碍、卫生、环保和温馨的要求,并根据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同时,根据网络服务和信息化管理的需要,覆设线路,预留接口。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房屋建筑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老年人的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及辅助用房。其中:

老年人生活服务用房可包括休息室、沐浴间(含理发室)和餐厅(含配餐间);

老年人保健康复用房可包括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和心理疏导室;

老年人娱乐用房可包括阅览室(含书画室),网络室和多功能活动室;

辅助用房(包括办公室、厨房、洗衣房、公共卫生间)和其他用房(含库房等)。

(二)设施

1、基本设备:办公桌、椅、电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档案柜、计算机及打印设备、电话等通讯设备。

2、专门设备:轮椅、床铺、食堂用具等。

二、软件

(一)人员

1、人数:不少于10人。

(2)餐饮管理2人;

(3)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不少于6人。

2、职称或技能:从事餐饮工作的人员,须持有健康证,具有一定的餐饮技术。护理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和技巧。

3、人员采用合同聘用制和义工招募制。

(二)服务内容

1、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内容:

(1)健身服务(同文体服务中心共建共享):设健身房、门球场等体育设施,老人根据自身情况或遵医嘱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健身体能锻炼。

(2)文化服务(同文体服务中心共建共享):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厅在工作日内对入住老人开放,有专人指导并适当组织活动,老年大学自愿报名参加,根据所设课程进行学习(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单设,没有条件的地方和社区文体服务中心设施合并使用)

(3)生活服务:为老人打水、备餐、分餐(特殊情况如老人生病,可送餐入室),整理床上用品、桌面、窗台、地面、卫生间,日常为老人清洗衣服(不含内衣),洗涮碗筷,床单每周清洗一次。

(4)亲情服务:倡导精神赡养,经常与老人沟通,了解老人的喜怒哀乐、脾气秉性、生活习惯,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视老人为亲人,尽最大可能让老人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愉快、晚年幸福。

2、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1)助餐服务:基本内容包括协助进食;集中用餐;上门送(做)餐。服务必须符合国家、省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尊重服务对象的饮食生活习惯;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助餐点应配置符合服务对象的无障碍设施,助餐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餐具做到每餐消毒;送餐上门应及时,要实行有必要的保温、保鲜措施。

(2)起居服务:协助穿脱衣服和入厕,做到方法得当、服务对象无不适现象,衣物整理放置有序;定时为卧床服务对象翻身,确保无褥疮。

(3)助浴服务:包括上门助浴和外出助浴;服务必须做到助浴前应进行安全提示,助浴过程应有家属或其他监护人在场;助浴时应根据四季气候情况和服务对象的居住条件,注意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和浴室内通风。

(4)个人卫生服务:协助刷牙、洗脸、洗脚、按摩动作适当,服务对象无不适现象,做到服务对象容貌整洁、衣着适度、指(趾)甲整洁、无异味;定期清洗、更换床单和衣物,无脏污;定时打扫室内外卫生,做到清洁、干净。

(5)代办服务:包括代购物品、代办各种手续、代缴各种费用等,应按照服务对象的要求及时办理,做到当面清点钱物、证件、单据等。

3、服务要求: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三)制度建设

1、工作职责:

(1)服务热情周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良好活动环境,定期进行活动用品、水电、卫生、安全情况检查。

(2)认真做好报刊、杂志、书籍、文体娱乐用品及桌椅的整理、保管工作。

(3)按时开门,不迟到、不早退,确保老年人活动正常开展。

(4)及时打扫活动室及室内外卫生,确保环境整洁。

(5)及时阻止活动场所内各种不文明行为。

(6)禁止在活动室内进行、打架、斗殴,保证活动内容的科学、健康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正气。

(7)设立台账,做好相关内容的登记和资料收集、归档工作。

2、工作制度: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精神,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2)对辖区内需求老年人调查摸底,并适时为服务对象建档。

(3)及时受理需求服务老人、重度残疾人提出的申请,按照申请程序进行审批,入户服务。

(4)做好《服务记录本》、《补助资金额度登记卡》填写、管理和《补助资金代金券》的发放、使用工作。

(5)根据对象需求,及时调整或更新服务项目,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养老服务工作。

(6)每周对服务对象进行一次回访。

(7)协调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抓好日常工作,根据服务对象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有责任监督核查或调整服务人员。

(8)对老人服务中心进行全方评估。

(9)对工作进行总结、考核及奖励。

3、管理制度: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根据服务内容和场所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服务对象必须服从本中心的一切管理制度。对行动不便或其它原因来本中心活动时,应有监护人陪同,如出现意外,本中心不负责。

附9:

平阳县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社区社会组织合法权益,规范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根据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区社会组织,是指在镇(乡)或社区辖区为活动范围,不以营利为目的,开展公益服务性、文体娱乐性和参与社区协同管理等活动,不具备登记件条,具有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组织。

第三条 社区社会组织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得违反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统一、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第四条 镇(乡)人民政府是辖区内社会组织的备案管理机关,负责辖区内社会组织的备案、变更、注销工作;社区居(管)委会是辖区内社会组织的主管单位,负责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的日常管理和备案的指导、服务工作;县民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综合协调。

第五条 在本县范围内,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备案,在实施备案管理时,适用本办法。

第六条 申请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要有规范的名称、章程、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合法的活动资金和经费来源。社团类社区社会组织,发起人应不少于3个,会员应不少于10个。

第七条 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八条 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内容:

(一)名称;

(二)章程;

(三)活动场所;

(四)负责人;

(五)会员名册(从业人员名册);

(六)活动资金和活动地域。

第九条 申请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申请表》;

(二)章程;

(三)场所使用权证明;

(四)会员名册(从业人员名册)。

特殊行业的还须提供相关部门的许可文件。

第十条 社团类社会组织名称,由“平阳县+镇(乡)名称+社区名称+业务范围的反映+社团性质的标识名称”组成;民办非企业单位类社区社会组织名称,由“平阳县+镇(乡)名称+社区名称+字号+行(事)业或业务领域+组织形成”组成。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备案管理机关不予备案:

(一)拟设立的社区社会组织的宗旨、业务范围等不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第三条规定的;

(二)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

(三)申请备案时弄虚作假的;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变更或注销)程序:

(一)申请人填写相应的备案(变更或注销)申请表,持规定的全部有效材料(一式三份),报社区居(管)委会初审;

(二)社区居(管)委会自收到规定的全部有效材料(一式三份)起2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不符合条件的,向申请人说明理由;符合条件的,填写初审意见,报镇(乡)人民政府审查;

(三)镇(乡)人民政府自收到规定的全部有效材料(一式三份)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办理,向申请人说明理由;符合条件的,作出准予备案(变更或注销)的决定,同时颁发(换发或收回)《社区社会组织备案证书》。

(四)社区社会组织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负责人应自变更之日起10日内申请办理变更手续;需要解散、终止的,应按章程规定的程序解散、终止,负责人应于解散、终止之日起30日内申请办理注销手续。

社区社会组织注销的,剩余财产应在镇(乡)人民政府和社区居(管)委会的指导下,用于社区社会组织所在区域的相关事业。

第十三条 镇(乡)人民政府应将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情况统计报表按季度定期报送县民政部门,县民政部门汇总后按季度定期报送市民政部门。

第十四条 社区社会组织不得设立分支(代表)机构。

第十五条 社区社会组织财产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社区社会组织的财产和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十六条 社区社会组织开展重大活动,必须提前3日向社区居(管)委会进行报告;社区社会组织跨社区开展重大活动的,须同时向所在社区和活动举办地社区居(管)委会进行报告;每年年底前向社区居(管)委会报告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第十七条 社区社会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镇(乡)人民政府和社区居(管)委会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镇(乡)人民政府撤销备案,并按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一)从事非法活动或者不按章程开展活动的;

(二)涂改、出租、出借备案证书的;

(三)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的;

(四)非法取得收入以及侵占、私分、挪用社区社会组织资产或者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五)拒不接受监督管理的;

(六)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十八条 社区居(管)委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申请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二)对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申请进行初审、公示和提出初审意见;

(三)对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的日常生活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劝阻并报告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协助镇(乡)人民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

(四)宣传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工作的政策和有关知识;

(五)指导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

第十九条 镇(乡)人民政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变更、注销工作;

(二)对辖区内社区居(管)委会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三)建立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情况统计台账,按季度定期报送县民政部门备案;

(四)对辖区内的社区社会组织进行监督检查,查处(或协助有关部门查处)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

(五)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制定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规划。

第二十条 民政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掌握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指导镇(乡)人民政府制定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规划;

(二)积极培育扶持,协助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社区社会组织资助和奖励机制,以及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三)探索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协同管理和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职能定位,协助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社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委托事务的具体办法;

(四)负责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综合协调。对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五)及时统计汇总辖区内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情况,按季度定期报送市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平阳县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申请表》、《平阳县社区社会组织变更申请表》、《平阳县社区社会组织注销申请表》、《平阳县社区社会组织主要负责人情况表》式样由平阳县民政局统一制定。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平阳县民政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领导个人述责述廉报告范文 下一篇:银行中层年度述责述廉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