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范文

时间:2023-03-05 21:22:49

应用写作

应用写作范文第1篇

《应用写作》(CN:22-1045/H)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应用写作》是目前中国惟一的专门研究探讨应用写作理论和技法、传播现代应用文写作知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刊物,系全国应用写作学科优秀期刊,近几年连年被中国期刊协会指定为向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赠阅刊物。

应用写作范文第2篇

广东省韶关农业学校邓旺林

第一节应用文的性质

一、什么是应用文什么是应用文?对此,不少应用写作教材作了不同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应用文是机关单位、团体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用于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具有一定惯用格式的书面材料的总称。

关于应用文的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个命题:

1.应用文的作者包括机关单位、团体或个人。机关团体、单位一般说来不可能作为文艺作品的作者,但却常常是应用文的作者。这一命题反映了应用文作者的广泛性。

2.应用文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形成和使用的。这说明了应用文使用上的广泛性,也将应用文与文学作品、学术论著和一般性的记叙文(如冰心的《笑》)、说明文(如林斌、陶定光的《笑》)、议论文(如苏洵的《六国论》)等区别开来。

3、应用文是用以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这是应用文实用性这一重要特点的反映。“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这一点说明了写作应用文的目的意图及应用文内容方面的性质特点,也反映了应用文的基本作用。

所谓事务,指的是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需要紧密相关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需求的各种具体事情(它包含了现实的时空因素,不同于想象等活动可不受时空限制)。

有的应用文教材在“处理事务、沟通关系”之外还提到“传播信息”。其实,应用写作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传输活动。似无必要在“处理事务、沟通关系”之外特别提出“传播信息”。同时,只提“处理事务、沟通关系”也有利于将应用文中的信息传输与一般的信息传输区别开来,以免把应用文的范围搞得太大。

4、应用文往往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这是应用文程式性的主要表现。

5、应用文是语言交际的书面材料。这里实际上是要说明,应用文并不都具有文章的面貌。不说“文章”而说“书面材料”,是因为应用文中有不成文(即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形式)者,如简单的电文、会议记录等(“会议记录,用流水账方法实录会议的进程颓榭觥K媸怠⑷妗⒆匀唬怀晌模怯泄鼗嵋榍榭龅?/Agt;最原始材料”)(1)

我们将要看到,应用文的几个重要特点(下面将具体谈到)都是从应用文的这一定义中引出来的。

二、关于“应用文”这一概念是否科学的讨论

“应用文”这一概念或提法是否科学,对此,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

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就广义说,所有文章都是应用的,都是实用的”,“没有单独分出‘应用文’或‘实用文’一类的理由。”(1950年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辑大意”)叶圣陶先生也“反对‘应用文’这个提法,因为既然是文体,没有不可应用的。”(2)而对应用文这一概念持肯定态度的人则认为,就狭义而言,并非所有的文章都是应用的、实用的。如那些抒情写志的散文(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描摹景物的散文(如碧野《天山景物记》),那些评论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史论(如欧阳修《桐叶封地辩》、《伶官传序》,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这两种意见的分歧,主要是集中在对“应用”、“实用”的不同理解上。前者是从广义上理解的。后者则是从狭义上理解的。其实,对所谓“应用”、“实用”应结合主旨(用来做什么)、情境、场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等)来看。花瓶与饭盆就各有用场,各有应用、实用之处。我们所讲的“应用”、“实用”,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实用。这方面的应用、实用显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具有的。因此,提出应用文这个概念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另外,还有人从表达方式的运用上着眼,对应用文这一提法提出异议。他们认为,所谓应用文,所用的表达方式仍是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几种。如写家信,用记叙方式来讲述自己的近况;用说明的方式来讲述事物的形状特征;用议论的方式来发表个人的意见;用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林觉民的《与妻书》就是放在记叙文里讲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已经包括了应用文在内,无需再提出应用文这一概念。此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是从表达方式的不同去分类的,而应用文则不然。现在将应用文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举,是违背了分类的基本要求即每一次分类必须用同一标准。

我们认为,说“将应用文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举,是违背了分类的基本要求即每一次分类必须用同一标准”这是对的,而说“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已经包括了应用文在内”则是值得商榷的。尽管应用文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也就是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几种,许多应用文,从表达方式上看,是可以分别归属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中,但也确有不少应用文是无法划归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例如一些简单的便条、启事、三言两语的商品广告等。此外,许多应用文,如合同、电报、公文,都有其特定的惯用的格式。这同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是不同的。我们所讲的应用文,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在写作还是在接受上都有同一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不同的要求。此外,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写得好的人,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应用文。《文心雕龙·书记》曾指出“才冠鸿笔,多疏尺牍”的现象。三国时有一谚语:“汝无自誉,观汝作家书”。可见,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之外强调学习应用文,是现实的需要,决不是多此一举。当然,我们要注意到应用文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之间并非并列关系。

有人认为,应用文这一名称在科学性

方面不够周严,因而提出“实用文”或“程式文”来取代“应用文”。但“实用”与“应用”并无多大差别。如195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怎样写应用文·序》就说过:“一切文章,就广义说,都是实用的。”可见,对“实用”两字也存在着广义与狭义两种不同理解(如果从广义来说,一切文章都是实用的,那么文学作品也是实用的。而狭义的实用性主要是与文学作品等的非实用性相对而言的。)而用“程式文”来取代“应用文”,许多程式上要求并不严格的应用文就会被排除出去,例如调查报告。我们认为,“应用文”这一名称既然沿用已久,形成习惯的提法,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有使用的价值。

此外,有人虽也提出应用文这个概念,但把文学作品以外的书面材料均归入应用文中。例如,吕叔湘认为“文艺作品以外的文字都是应用文”。陈独秀也曾认为:“文之大别有二,一曰应用之文,一曰文学之文”(1917年5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三号,附于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之后)。这种说法与“所有文章都是应用的,都是实用的”可说是大同小异。他们所说的应用文与我们所说的应用文显然也不是同一概念。

三、应用文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关系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普通写作学上根据写作主旨(从文体的角度而不是从单篇文章的角度来说的)、表达方式的运用(指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对一般文章划分出来的文体名称,而所谓应用文则是根据其具有“处理事务、沟通关系”方面的实用性和一定的惯用格式等方面的特点而提出来的。可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三大文体与应用文并不是从同一角度、根据同一标准去划分出来的,因此,它们之间不存在并列关系。从划分的要求上说(每一次划分只能依据同一个标准),可将所有文章分为应用文与非应用文两类,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与应用文或非应用文具有交叉关系。第二节应用文的基本特点

应用文的特点可概括为下面几点:

一、使用上的广泛性这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使用者(作者和读者)广泛:包括一切组织与个人。任何组织与个人都要用到应用文。

2.时间方面:就整个社会而言是“自有文字以来”就有应用文;就个体而言则是“终其一生”都与应用文相关(出生时有出生证,死亡时有死亡证)。

3.空间方面:从地理空间上说,中外、四方,凡有人群的地方,只要有文字的使用就会有应用文;从社会空间上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都会用到应用文。

4.使用频率高:无论是从整个社会看,还是从个体看,应用文的使用频率都是最高的。

二、内容上的实用性

“实用”常与“美观”相对而言。人们说到虽美观但不实用的东西时就往往说是“中看不中用”。“实用”体现出一定的功利性、适用性。

应用文的实用性指的是为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实际需要而写作,讲求现实效用。应用文的实用性集中表现在与具体的工作、事务(包括沟通关系等)相联系的事务性上面。应用文写作总是直接地与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具体事项相联系,旨在解决现实存在的某些问题,满足客观实际需要,因而最讲究现实的效益。也就是说应用文的写作旨在应用、有用,能解决问题,满足客观实际需要。其生命在于应用、实用而不在于欣赏,不在于给人以美的享受,不在于个人情感的宣泄。

应用文,皇墙灿杏茫蛘咚凳紫冉灿杏茫钦飧觥坝杏谩敝傅氖锹闶挛裥苑矫嫘枰挠杏枚皇亲饔糜诿栏校饔糜谥魈迩楦械挠杏谩R虼怂煌谀切┮话愕氖闱樾粗尽⒚枘【拔锏氖摹?ANlang=EN-Ugt;

应用文的实用性还反映在下面三点:

1.时效性强。主要体现在成文、收发与办理方面。如会议通知,不及时发出就影响会议的召开;不及时办理也会影响应用文的现实效用。应用文由于时效性强,因此,对应用文的收发、处理也往往有严格的要求,这在法定公文中表现尤其突出。例如: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行文规则》中规定:“二、公文收发时间:1.通过交换发出的文件、信函,每天上午九时前送到通信班的,当天上午发出,九时后送到的,第二天上午发出。2.通过邮寄和机要邮局发出的文件、信函,每天上午下班前送到通信班的,当天下午发出;下午上班后送到的,第二天下午发出。3.急件、电报当天送出;要求限时送到的,必须在限定时间二小时前送到通信班。”(3)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办理公文的时限要求》:“一、机要室收到的各类公文(含需要办理的电报,下同),应在半个工作日内分送到各业务处室。二、业务处室处理公文的时限要求:(一)请示性文件和代拟稿1.可以直接送领导审批的请示性文件,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呈批,可以修改后送领导审批的发文代拟稿,一般应在三个工作日内改好呈批。……(二)会议纪要工作会议和省府常务会议后,经办人应在两个工作日内拟好纪要文稿呈批。”(摘自粤府办[1993]62号文。)(4)

应用文具有现时接受性。从写作方面说,应用文写作要保证读者能快捷、准确地理解文中的内容。其它文体尤其是文艺作品则往往允许读者接受的滞后(作者的认识超前,读者的接受滞后于作者的认识)。如荒诞派戏剧《秃头歌女》(5)。这是没有完整的剧情,没有明显的冲突,也没有具有个性的人物的一出戏。这出戏刚上演时剧场里走得只剩下三个观众,而若干年后却风靡欧洲。

2.非自主性强。写不写、写什么、如何写甚至看不看、执行与否等均由所写内容涉及的具体事情的客观实际需要决定,往往由不得作者或读者的主观意志。如邀请书不能不写明出席的时间、地点;不按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赴约,不按缴费通知书规定的时间、数额缴费,就会误事或为此会出代价。又如,要召开会议,就得写会议通知。

3.指向性明确。指交际对象、交际领域较明确。

“一般的书刊谁都可以看,并无定向表述,而公文除公报、公告等之外,大都有致发对象。对象不同,内容、语气也不同。”(6)

有些应用文体其收文对象是有关方面明文规定的。例如

行政机关制作的议案只能发往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三、形式上的程式性

主要指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就一般的文章写作而言,格式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行文款式(文面格式、书写格式),简称行款。指文字、标点符号等的书写或排印方面的规定(如横书横排、从左至右、转段空两格,旧式书信、公文中的抬头制度等;标点符号中的”、)、》等标号不能顶格书写等),标题、署名等位置的规定等。

2、内容表达的书面形式。如分条列项式、篇段合一式、表格式等。条列式中有的分章又分条(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的分条不分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3、正文的组织结构方式(文章内部的组织结构方式)。包括行文顺序、段落层次的安排、开头结尾的安排等等。

非应用文的一般文章及文学作品,对于文章内部的组织结构不求固定的格式,文学作品更是要求“文无定法”。应用文则不然,在行文顺序、开头结尾的安排等方面都要求有较固定的安排。

对于应用文来说,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结构要素”(或称“结构项”)方面。所谓“结构要素”指的是一种应用文体的基本构件,即一种应用文结构方面的各个部分和项目(或者说是组合单元、部件)。例如,经济业务工作中使用的原始凭证,就有凭证名称、编制日期、凭证编号、接受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实物数量和金额、编制单位和有关人员签章等“凭证要素”。

程式有不少是约定俗成的,有的则是由有关部门制定出来并强制遵守执行的,旨在便俗致用。如信封的写法,在英语地区就有不同于我们的习惯。他们在信封的左上角写寄信人的姓名、地址,右下角写收信人的姓名、地址。据1984年2月6日《羊城晚报》载,中山大学一学生写信到国外,就因为不懂寄往国外的信封的写法,结果信被退了回来。

程式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迅捷、准确地传递、接收、处理信息等方面。如法定公文有较严格的体式,就是为了便于公文的运转处理(如登记、分送、存档等)而制定的。应用文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要考虑体式的规范。如果发讯者不注意这一点,往往会影响接收者对信息的及时接收、处理、贮存和反馈,甚至失去控制,贻误大事。

叶圣陶先生还说过:“程式不是客套。程式之中实在包含着情分和礼貌,不注意程式,在情分上礼貌上若有欠缺,就将使对方不快。”(《中学国文学习法》)

还应指出的是,一种应用文体的程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内容决定形式,社会生活的变化必然引起文章内容的变化,也必然引起文章形式上的变化。但在一定时期,任何一种应用文体的程式还是有其相对的稳定性的。

四、主体上的确定性

主体此指交际主体,包括作者与读者两方面。应用文作者的身份、角色明确,读者对象也较明确,并形成一定的关系。公文的上行、下行、平行均体现了作者与读者间特定的关系;非普发性公文对象明确,普发性公文也有一定的对象与范围,广告亦有一定的指向(广告原则之一就是对象原则)。

辨别一篇文章是否应用文,应着重将实用性与程式性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不可偏废。如书信体小说,虽有书信的形式特点,其内容却无实用性特点,就不能算是应用文。

第三节应用文的分类

一、种种不同的分类

由于所用分类标准不同或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不少应用写作教材对应用文所作的分类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差异。例如:

(一)陈子典、李硕豪主编的《应用写作教程》(修订本)(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二版)将应用文分为五大类:

1.通用公文(国务院办公厅规定的十类十五种行政公文,公报、条例、规定、办法、章程)

2.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工作研究、讲话稿、汇报提纲、会议记录、大事记、提案、简报)

3、专用文书(财经调查、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预测报告、经济合同、商品说明书、广告词、科技文摘、学术论文、民用诉状)

4、涉外文书(涉外会议纪要、涉外意向书、涉外合同、合营企业章程、涉外公证书、外贸商业信函等等)

5、生活文书(介绍信和证明信、感谢信与慰问信、建议书与倡议书、聘书与请柬、启事与海报、介绍材料、贺词、申请书、讣告与悼词)

(二)诸孝正、陈妙云编著的《应用写作》(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本,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将应用文分为四大类:

1、行政公文(国务院办公厅规定的十二类十三种)

2、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综述、简报、会议记录、章程、启事、海报、条据)

3、信函文书(介绍信 、证明信、邀请信、感谢信、慰问信、求职信、申请书、倡议书、建议书、涉外书信等)

4、经济文书(经济合同、经济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司法文书﹤状、答辩状﹥、商品说明书)

由于应用文范围甚广,种类丰富复杂,因而在某些应用文体的归属上,人们的认识也并不一致。

二、我们对应用文的分类

根据分类的基本原则(1、要包举,即一个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各小类的总和,应等于该事物的全体;2、对等,即事物的各小类之间,要互相排斥,既不能重迭也不能越级;3、正确,指要用统一的标准)和应用文的实际,我们认为把应用文分为以下四大类较为合适:

1.法定公文

属狭义的公文,包括党政军各自规定的公文。法定公文是有法定的作者、特定的体式、一定的办理程序、严格的阅读范围的用于处理公务的文书。包括党、政、军等方面的法定公文。属狭义的公文。一般应用文教材中讲的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

2.通用的机关事务文书

属广义的公文,各种机关单位都要用到或经常使用的。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会议记录、规章制度等。

3.专用的部门业务应用文

它有一定的专业性。如司法文书中的诉状、辩护书等(判决书有法定作者,是法院专用的,应属法定公文中的司法公文),外事部门的照会、备忘录等外交文书;文教部门的教学大纲、教案等,科技领域的科技报告等。

4.日常生活应用文

是轻便型的。主要供个人处理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日常事务。包括书信、条据、一般告启(如启事、声明)等,品类最杂。

这里所作的分类,有人称之为“名目上的分类”,此外还有所谓“等级上的分类”,例如把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三种。

第四节应用写作的基本要求

应用写作属指向性明确、非自主性强的书面交际。应用写作的基本要求从实际运用方面来说,可以概括为六条:

一、对象要适宜指正确地确定收文对象,做到指向正确、合适。

搞错收文对象,应用文的现实效用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用公函向有关部门请求批准,哪一个是有关的主管部门,这要弄清楚。不然,很可能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搞错收文对象,有时还会损害所用应用文的合法性。这在行政公文和司法文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例如,各级人民政府的“议案”的主送机关只能是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能向上一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又如,法律文书如状在书写法院名称时应严格遵守诉讼法中关于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的有关规定,正确选择受理法院。

就公文写作而言,“对象要适宜”指的是主送、抄送机关的确定要正确、适宜。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18日,1993年11月21日修订,下同)第18条规定,“‘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向省委、省政府报送文件有关事项的通知》(粤委办[1995]85号)也明文规定:“文件的主送机关要定得准确。各市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应根据隶属关系、职权范围和文件的内容行文。属于党委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以党委(党组)名义报省委;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以政府或部门的名义报省政府。报省委的文件如果同时需要省政府知道的,主送单位应当写‘省委、省政府’;报省政府的文件如果同时需要省委知道的,主送单位应当写‘省政府并报省委’”;“不要越级上报请示件”。

在公文写作中,明确收文对象不仅是行文规则的要求,也是保证公文的现实效用的需要。政府机关实行分工负责制,各司其职。这就要求做到谁主管请示谁。

明确受文对象,并不仅仅是语文写作方面的问题。

二、文体要恰当指根据行文的目的、范围、内容等正确使用文体。

应用文的文体与一般文章的文体涵义略有区别。应用文的文体往往表现为文体的名称。因此,应用文写作中文体要恰当,也往往是指使用的文体名称要恰当。

一般文章可淡化文体观念,而应用文则不然。各种应用文体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适用的场合,具有一定的功能。

“文体要恰当”这在法定公文中尤为重要。因为“不同的公文名称,反映着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也反映着行文机关之间的关系和发文机关的权限范围。划清各种公文名称的使用界限,正确地使用公文名称,对于做好文书处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957年11月国务院秘书厅《关于对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向省委、省政府报送文件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曾明确要求:“正确使用文种。要求省委、省政府 批复的事项,应当用请示上报,并一文一事。”“在一般情况下,各级党委的职能部门不能对下级党委指示性文件。”

文体要恰当,就文体名称的使用上来说,须注意以下几点:

1.忌张冠李戴。这就要求在选用文体名称时,应当在以下“四看”方面下功夫:

(1)看对象,看行文关系。例如,在行政公文中,同是请求批准,给上级机关的应用“请示”,而给“有关主管部门”的则应当用“函”。

(2)看内容性质、主旨要求。例如,在行政公文中,同是给上级机关发文,如果只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提出建议,就应当用“报告”,如果是请求指示或批准,则应当用“请示”。

(3)看作者的地位、权限。仍以行政公文为例,象“命令”、“公告”就不是一般的机关单位有资格使用的。

(4)看交际领域、使用场合等。例如,“海报”一般用于传播有关文艺体育、集会等的信息,推销猪苗就不宜用海报。

2.不生造文种(包括不用已废弃的文种)如“启示”、“速报”、“请示报告”。

3.留意文种方面的变化。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文种自1981年以来已有3次较大的变化:

9类15种(1981年2月27日起)10类15种(1987年2月28日起)12类13种(1994年1月1日起)

文种方面的变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应用文的实用性。文种方面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增减b.改换(名称的变换)c.功能上的变化。如公函,1987年以后增设了一项功能:“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三、主旨要明确(这主要是与文艺作品相比较)

主旨:行文的目的、意图、基本观点、意见、要求等。文艺作品允许而且往往追求主题的含蓄性、多义性、模糊性。恩格斯《致玛·哈克耐斯》:“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就愈好”。文艺作品允许“作者未必然,而读者未必不然”。而应用文则强调主旨明确,不求含蓄,切忌模糊。“诗多义”、“诗无达诂”在应用文写作中是没有市场的。

写应用文,不但自己要明确主旨,而且要让读者也能迅捷而准确地了解作者发文的主旨。否则就会损害应用文的实用性。如某校团委给党委写的一份《关于组织登山比赛活动的请示》,旨在申请活动经费,由于文中虽然详细地说明了组织该项活动的目的意图、比赛的时间、地点、经费开支的安排等,却没有提及经费困难,没有明确提出请求拨款的要求,加上标题又没有反映出申请经费的意思,结果使学校党委发生别解,以为发文者只是申请

批准组织该项活动。像这样的应用文其主旨就是不明确的。

行文要实现主旨明确,首先要求作者对发文的目的、意图等有清醒的认识;其次要求作者对行文的中心、内容的基本方面、问题的主次轻重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上都是在下笔前要做到的),再次,要求作者在行文时还要做到“立主脑,去枝蔓”,在确定主旨、中心后,应紧紧围绕中心、主旨来选择有关的材料,组织有关的内容。如上面提及的某团委的《请示》就宜围绕“申请经费”这一点来选择、组织材料,要说明自己缺少该经费的情况,要明确提出“请予拨睢钡囊蟆4送猓晏庖沧詈酶奈豆赜谏昵氩钭橹巧奖热疃那胧尽贰?ANlang=EN-Ugt;

四、内容要务实、完整

1.务实

务实,指做扎实具体的工作,在这里指不尚空言藻饰,讲求实效;反映情况,提出要求、措施等要切合实际,具体不笼统,具有可操作性,能解决实际问题;材料要真实、准确,不能想当然、虚构、夸大或缩小。

例如:申请经费、补助不能狮子大开口;订计划定任务、目标不能脱离实际,乱放“卫星”。“在×月×日前交货”与“在×月×日交货”是不同的,要根据合同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约定,否则就会影响该合同的实用性。

2.完整。这包括两方面:

(1)不要遗漏了必要的内容,即“不少”。

如有一份会议通知,其正文:“现定于星期一在县里召开经济研讨会,时间一天半,请依时出席”。具体的时间、地点没有交代,与会者如何“依时出席”?又如一则寻物启事,不写自己或联系人的姓名、地址等,叫拾获者如何将拾获物交回你的手中?这都是遗漏了必要的内容。

应用文中这种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把它称为“内容要素”。它是应用文处理事务、沟通关系上必不可少的内容。一篇应用文所以缺少实用价值,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容要素不齐全。内容要素有所欠缺,有时还会造成主旨不明,从而影响应用文的实用性。如上述某学校团委的那份请示,其所以让学校党委对发文者的发文意图产生误解,就是由于文中缺少了有关经费困难、请求拨款等方面的内容。

应用文的内容要素可以分为一般内容要素与特殊内容要素两类。

一般内容要素是从文体的角度来看的,是一种应用文体的所有篇章都必须具备的。它往往成为一种应用文体与另一种应用文体相区别的重要依据(它是应用文正文部分相对比较固定、稳定的构成成分,属于正文中的结构项,我们可以把它放到应用文惯用格式中去把握)。而所谓特殊内容要素则是从应用文的具体篇章的角度来说的。由于所处理的具体事务的不同,写作的目的不同,交际对象的不同等原因,即使是同一应用文体,其具体篇章的内容要素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十二条规定,经济合同应具备以下主要条款:(1)标的,(2)数量和质量,(3)价款或酬金,(4)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5)违约责任,(6)根据法律规定或根据经济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7)当事人一方要求必须规定的条款。其中,“标的”、“数量与质量”、“价款或酬金”、“履行的期限、地点与方式”、“违约责任”便是经济合同的一般内容要素;而“依法律规定或按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和“当事人一方要求必须规定的条款”便可以说是经济合同的特殊内容要素。

有些应用文,如社交书信,因其涉及的具体事务与关系千差万别,很难从文体的角度去把握其内容要素,因而基本上只有特殊的内容要素。

相对说来,应用文的特殊内容要素比起一般内容要素来更难把握。因其并不固定,千差万别,完全决定于所要处理的具体事务及所要沟通的具体关系的特定需要。

(2)不要有多余的内容。这是“完整”的另一方面。所谓“过犹不及”,画蛇添足是内容不完整的另一种表现。

一篇应用文,出现不必要的内容,不仅有碍行文的简约,也往往会损害应用文的实用价值。倘若出现不该有的内 容,其后果就更为严重。如招领启事,倘若把普通拾获物的特征、数量等交代得一清二楚,在无需凭证件领取的情况下就很有可能造成被人冒领。

有时,画蛇添足除损害应用文的实用价值外,也会造成文体使用不当。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向省委、省政府报送文件有关事项的通知》(粤委办[1995]85号)也明确指出:“不要在工作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以免误事。省委、省政府对工作报告原则上不予批复。但重要的报告可予以批转。”这实际上也是对“不多”的要求。

因此,对应用文的内容,应做到不溢不缺、不多不少。也就是说,要从实际(包括事情本身的要求,读者对有关事项的了解程度,收发双方对于有关事项有无事先约定等等)出发,既要考虑该篇应用文有何非写不可、必不可少的内容,也要顾及有哪些不必写、不该写的内容。

五、拟制要合式指拟稿制作要合乎应用文一定的惯用格式。

应用文具有形式上的程式性,这主要就是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这一点,法定的行政公文、规章文书、司法文书、电报等表现得尤为突出。拿公文来说,标题、发文字号、主送及抄送机关名称、正文、附件标注、发文时间、主题词等的写法及书面位置等都有特定的要求,甚至对文字的书写排印、用纸的规格及装订方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有些应用文虽无明确规定其书面形式、书写体例,但一般都有其较常用的结构形式,例如调查报告。

应用文惯用格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载体方面:包括其所用材料的质地(绢、纸等)、颜色、尺寸大小、装饰等,如:

太平天国时,“公文书写材料,诏旨用黄纸或黄绸。长三尺,横幅,硃格。王谕,用黄纸,分别饰龙、凤、狮、虎,下托云水。侯谕和布告,用红纸或红布,无定式刊饰”。(7)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我国现行行政公文用纸“一般为16开型,长260毫米,宽184毫米”,“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语文方面:

1)文面(版面)安排方面:这主要不属于写作,更多地表现为装饰。包括:

(1)文面上版块的划分,空白的留置等。

如文件式公文,文面上明显分为文头、内文、文尾三大部分。文头部分占全页的2/5。空白的留置方面:如广东省省府、省府办公厅的公文印刷件,天白45毫米(文件式)或35毫米(函件式),地白30毫米,左右侧各20毫米。

(2)文字等书写符号系统的书写排印格式,包括字体、字号、字色的选择,字序、行序的安排,“抬头制度”等的规定。这是行款格式的主要内容。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行文规则》整理,详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999年编《秘书工作手册》)

字序方面:国务院办公厅1993.11.21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的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版。”台北市1996年2月也明确规定公文中的中文书写格式为由左至右横写。(8)

2)结构项(结构要素)安排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有何结构项

一种应用文体在一定时期内设置了哪些结构项,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每一种应用文体都是一个结构系统,它由若干结构项按照一定的方式构成。不同类型的应用文体固然有其不同的结构项(如普通书信就没有行政公文那样的标题、发文字号等项),就是同属一类的不同应用文体,它们所设置的结构项也往往有所不同。例如,同属书信类的应用文,普通书信无标题这一项,而专用书信则有用于标明文种(也叫文体名称。指各种应用文体所用的名称,如专用书信中的“介绍信”、“证明信”,行政公文中的“通知”、“请示”)的标题。甚至同一种应用文体当其在不同的场合、情况下使用而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要求时,也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构项。例如,同一种公文,当其内容需要保密时则有“秘密等级”一项,而当其内容无需保密时便无“秘密等级”一项。

对一种应用文体在各种情况下都要具备的结构项(或者说是一种应用文体中的所有篇章都必须具备的),我们不妨称之为结构常项或一般结构要素。例如行政公文中的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印章、发文时间等;而对一种应用文体只是在特定的场合、情况下才有的结构项则称之为结构变项或特殊结构要素。结构变项不是一种应用文体中的所有篇章都必须具备的,它是适应某些特殊需要而设置的,或者说是某种应用文体中某一类型的篇章所要求的。如秘密公文要标明秘密等级,紧急公文要标明紧急程度。这秘密等级、紧急程度便属行政公文的结构变项。我们在掌握一种应用文体其结构项设置方面的情况时,应当对该文体在一定时期内设置了哪些结构项,哪些属结构常项,哪些属结构变项,各种结构变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如此等等,都要作具体的了解。

结构要素不同于内容要素。内容要素是针对正文部分的内容来说的,而结构要素则是对于全文的结构来说的(当然,在正文部分的一般内容要素与应用文的结构要素确有相通之处,正文部分的一般内容要素如有较直观的表现的话,也不妨视作正文部分的结构要素)。相对于内容要素来说,结构要素具有一定的直观性

与外部性。一篇应用文的内容要素是否完备,往往一眼看不出来,必须结合处理事务的现实需要,深入到文章内部,通过对正文的内容作认真分析后才能了解。而一篇应用文的结构要素是否完备,则一般可从文章的外部形式上把握,往往可以一目了然。

应用文的结构要素有如一部机器的零部件,少了一个零部件,往往会影响机器的组装与正常运转,一篇应用文,如果其结构要素残缺不全,也会影响结构的完整,影响到应用文正常的运转处理,会损害其现实的效用。例如,借条、收条、领条一类条据应在书面上写明“今借(收、领)到”或“借(收、领)条”等标明该条据的性质、种类的字样。否则,很可能会造成日后的争执、纠纷。尤其是借条。

(2)各结构项的内部构成情况

一种应用文体是由若干个结构项构成的,而一个结构项又是由一定的成分构成的。一个结构项由哪些成分构成,这也是需要了解清楚的。

不同的结构项(包括名称相同而实际上属于不同文体的结构项,如各种应用文中的正文、标题等项)其构成情况是不同的。从量的方面来说,有的结构项只有一个构成成分,如专用书信的标题,一般就是文体名称一项(例如介绍信的标题通常就是“介绍信”三字);而不少结构项则是由几个构成成分按一定顺序组合而成的,如行政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由发文机关代字、年度、顺序号三者构成。再从质的方面来说,不同的结构项有不同的构成成分(如行政公文中的标题与发文字号二者的构成成分就很不相同)。就是同一结构项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构成成分。例如,同为转发文件的通知的标题,当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时,它由发文机关名称+“批转”+被批转公文的标题+“的通知”四项构成;而当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的“通知”时,则由发文机关名称+“转发”+被转发通知的标题三项构成。(在“批转”或“转发”前可酌情加上“关于”二字)。

有些结构项其某些构成成分可 根据实际情况省略。如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三部分构成,但在有版头(即“××××文件”)时则往往省去发文机关名称。而有些结构项如法院判决书的案号其各个构成成分则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掌握应用文结构项的构成情况时,对每一结构项有何构成分,其中哪些是必不可少的,有哪些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等等,都应作全面而具体的了解。

(3)结构项的书面位置安排

正如一部机器的各个零部件在整部机器中各有其一定的位置一样,各种应用文体其结构项(包括其内部构成成分)也有其一定的书面位置。应用文结构项的书面位置安排,有些是由有关的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更多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书面交际中约定俗成的。

结构项的书面位置安排是应用文行款格式、文面格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信息的及时、准确的传输、接收都有着重要意义。结构项错位往往会妨碍信息流通渠道的畅通,甚至造成贻误时机。例如收信人与寄信人的姓名、地址等项,在信封上的位置安排,国内与国外有不同习惯。有人去信国外,按国内的习惯去写信封,结果信给退了回来。可见结构项的书面位置安排问题,也是应用文惯用格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一九九六年五月三日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第三章“公文格式”第八条一共17项,其中就有15项谈及各种结构项的书面位置安排,分别对版头、份号、密级等15个结构项的书面位置安排作出明确规定。

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一种应用文体中,不同的结构项的书面位置固然不同,就是同一结构项,在不同的情况下其书面位置也有可能不同。例如行政公文中的发文字号,其书面位置就随公文有无版头而有所不同。此外,一个结构项内部不同的构成成分其书面位置也可能大不相同。例如,书信中的祝颂致敬语就往往要分行书写:“此致”一类词语放在正文下一行空两格写起,而“敬礼”之类词语则转行顶格书写以示郑重、尊敬。

(4)各结构项的书面表现形式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A.文字等书写符号和句式等的使用与书写、排印等。

前面讲应用文文面格式时已谈及这一问题。这里是从结构项的书面表现形式方面来说的。

例如,法院判决书的案号一般写作“(××××)×法刑(或‘民’)×字第××号”,依次标明年份(年份用阿拉伯数码书写,外加小括号)、法院代字、案件性质(分别用“刑”或“民”字代表刑事或民事案件)、审级(分别用“一”、“二”或“终”、“申”字表明属一审、二审、复审判决)及文书编号(也用阿拉伯数码书写)。

又如,不同的应用文体的正文在文字等书面符号的书写排印方面有其一定的习惯,从而在文面上显示出其不同的外观形式。如规章制度一般用条文式,调查报告、总结多用段落式。

B.行文定的语言表达模式。

有些应用文体常常在正文起承转合的关键处使用一些专门用语(也叫做事务性词语,如公文中的“为、为了、遵照、鉴于”等开端用语,“当否,请核批”等征询期复用语。事务性词语的具体运用可放在“语言要得体”中去谈)。这些专门用语的使用已成为应用文建构文章的一种手段与模式。它有利于显示正文的内部结构,也往往可以反映出文体的性质。这在行政公文、法律文书中表现尤为突出。例如,请示中常在请示理由与请示事项之间用“特请示如下”等承启用语来过渡,又用“当否,请批示”等征询期复用语来结尾。又如判决书在“案由”等项与“案件事实”之间常用“现查明”来过渡,又在“理由”与“判决主文”之间用“判决如下”来承启。这些专门用语有时还通过提行书写来加以突出与强调。

有些应用文体习惯于在其正文的某些构成成分之前使用提要性词语(或居于段首,或提行书写)用来提示(或者说规定)所要反映的内容项目。这些词语也就成为正文构成成分的语言标志。这在法律文书中较为常见。如刑事诉状正文部分就分别在“原告人基本情况”、“被告人基本情况”、“请求事项”、“所诉事实与理由”这几个构成成分之前分别写上“原告人:”、“被告人:”、“请求事项:”、“事实与理由:”等字样。这类提要性词语的运用,能使读者对该文体正文表层的基本构成情况及总体的行文过程一目了然。

有些应用文体甚至还对正文的某些部分规定了特定的语言表达模式,形成一些规范化语句。写作这一部分时,象填表、填空一样写出相应的具体内容就行了。例如,在刑事判决书中,在反映案由、案件来源、审判组织和审理方式等项内容时,就要求写作:“被告人×××(姓名)××××××(案由)一案由××××人民检察院公诉来院。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由××××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员’)×××出庭支持公诉,经本院公开(或‘依法不公开’)审理”。

上面我们只是着重从共时性角度谈到了应用文结构项的几个有关问题。应该看到,任何一种应用文体的结构项的诸方面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往往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行政公文中的“主题词”一项就是近几年来为适应电脑检索文件的需要而增设的。在结构项的内部构成方面,也同样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书信中的“称呼”一项,在旧式书信中多由姓名、称谓、提称语(如“雅鉴”之类)三者构成,而现在一般不用提称语。此外,同一结构项的名称在不同的时期也可能不同。如行政公文的“发文字号”过去叫“编号”,而现在称“编号”的实际上是过去所谓“顺序号”(即同一篇公文的印制顺序号)。因此,我们不能把对应用文结构项的了解视为一劳永逸之事,而应以发展的眼光经常注意其变化。当然,任何一种应用文体,其结构项的诸方面在一定时期内还是有其相对的稳定性的。不然也就无所谓“惯用格式”了,对应用文结构项的了解也就失去现实意义了。应该说,我们对应用文结构项的了解,从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角度说,主要还是要着眼于其在一定时期内(尤其是当前)具有稳定性的方面。

(3)正文部分的内在结构安排

包括行文的顺序、开头结尾及详略轻重的安排、常用的结构方式等。不少应用文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一定的结构方式。如计划在反映任务要求(A)与方法步骤(B)方面的内容时,就常采用以下两种结构方式:

1.(A1+B1/A2+B2/A3+B3/……),它适用于工作任务较多而各项任务间又没什么共同措施的计划;

2.(A1+A2+A3+……/B1+B2+B3+……),它适用于各项任务较单纯且各项任务间又多有共同措施的计划。

六、表达要得体

得体,即语言、行动等得当、恰当。俗话说“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说的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举止得体的问题。得体,对于应用文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因其往往直接影响到应用文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现实效益。得体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就应用文写作而言,主要反映在表达方式的运用和语言运用两方面。

1.表达方式的运用要得体

这主要是指要根据文体的特点来正确运用表达方式。在一般文章写作中,不同文体对表达方式的运用各有一定的要求。如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有的还有较多的抒情,但不能过多使用议论。一般文章中的三大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区分,一个重要的根据便是看其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不同应用文体对表达方式的运用同样有自身的要求。例如,会议通知具有告知性、规定性,就表达方式而言,主要是运用叙述说明,而不用或少用抒情、描写。

2.语言运用要得体

严格说来,表达方式的运用,实际上也属语言的运用。但这里所谓语言运用,主要是指语言材料的选择与组织,具体说来就是遣词造句、运用修辞等方面。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语言运用要求符合交际的现实需要。语言运用不当,不得体,会影响交际的效果,甚至造成严重的恶果。因此我们要十分注意语言运用要得体的要求,要结合一定语境来适切地选择和运用语言材料。

日常的语言交际,一般说来,表达者总是希望自己所表达的情、意能为对方准确、快捷地接受(理解),从而收到预期的效果,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在语言的运用上就要考虑到让对方易于接受(理解)的问题。(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这就是或有难言之隐,不便明说、直说或有意要让人发生误解)若非旨在向对方挑衅、挑战,与对方决裂、绝交等,则还要考虑到让对方乐于接受的问题。(按:易于接受本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解的角度说的易于接受,即容易理解;二是从情感的角度说的易于接受,即乐于接受。当易于接受与乐于接受并举时,易于接受就只是从理解的角度而言。)一般说来,语言运用要得体的要求也就主要体现在让语言交际中的接受者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这两个方面。在应用写作中要收到这种效果,要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是要看对象说话。这里的“看对象”包括看对象的身份、地位,年龄、性别,学历、专业、职业、经历,个性特征、习惯,身体状况,情感、态度,认知水平、原来的态度强度,等等;还要看彼此间的亲疏关系,对方的信任程度,与对方的利害关系;自身的吸引力、影响力等。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要正确体现出收发双方之间一定的关系。如亲疏关系,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等等。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要与他人建立某种关系,从而使自己处于一定的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身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同时,每个人随着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如年龄、学历、职务、政治面貌,工作、生活的环境,交往的对象等等),他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具有的身份、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会有所不同。应用写作作为一种指向性明确的语言表达,写作时就要注意做到符合自己在特定的交际对象面前的身份、地位,做到正确体现出收发双方之间一定的关系。《文心雕龙·书记》称“祢衡代书,亲疏得宜”。这“亲疏得宜”就是指正确体现了收发双方间一定的关系。注意这种亲疏的关系,在与异性的书信来往中尤需注意。如“亲爱的”、“心爱的”、“你的……”等就不可滥用。

公文中的事务性用语要视尊卑关系,上下级关系来使用。例如“上报”、“呈报”用于上行;“印发”、“颁发”用于下行。上行文用“拟办”而不用“决定办”。复函的结束锒嘤谩按烁础薄ⅰ疤?ANlang=EN-Ugt;

此函复”,其中“此复”只用于下行的函。社交书信中具名专用语也往往要根据这种关系来选用。如“手泐”是长辈对晚辈的用语;“谨禀”、“敬禀”用于晚辈对长辈;“谨启”、“鞠启”则是在平辈中使用。这些专用语倘用错了便不符合作者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又如,上行文宜多陈述事实,少讲道理;下行文应有明确的指示、要求,平行文要体现出平等相待、尊重对方等等。这都是为了体现与妥善处理好双方的关系,以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文心雕龙》所谓“若夫尊长差序,则肃以节文”(至于尊贵有差别有等级,便根据礼节条文来表示尊敬)不能仅仅视为维护封建等级观念,从处理事务求得实效方面而言,这还是很有必要的。

(2)要了解对方的个性、习惯、情绪、忌讳等等,采用对方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言语。这也是“看对象说话”的问题。

同一个意思往往有不同的说法(属语言中的同义异形现象),其中有的说法人家乐于接受,有的说法则令人反感。这就要求在遣词造句以表情达意时要十分慎重,尽量做到让对方乐于接受。在这方面可以说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你是有意要激怒对方。

(3)语言表达要注意适合对方的年龄特点、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等,使对方易于理解、易于接受。例如,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应多用通俗平易的词语句式而不用古奥生僻的词语(包括用字)和较难接受的句式(如欧化句式)。不要闹秀才买柴的笑话(9)。对不熟悉某一专业的人,不能过多的使用该专业的术语,否则,对牛弹琴,于己于人都无益处。

第二是要注意特定的场合与氛围,做到和谐协调,避免矛盾冲突。这是看场合说话的问题。

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的时间、地点、环境等会形成不同的交际场合,如会议讨论的场合、正式外交谈判的场合、朋友聚会的场合、娱乐的场合等,也会形成不同的氛围:或肃穆,或轻松愉快,或沉闷紧张,或热烈友好等等。语言的运用就要与特定的场合与氛围相适应。看场合的问题固然与口头交际的联系特别紧密(因口头交际有很强的临场性),但在写应用文时也要十分注意。如写请柬,用于商店开张,会议开幕的可以写“敬请光临指导”,而用于结婚宴请的则不宜写“指导”之类字眼。又如,讣告上写“欢迎光临”,就失去了讣告应有的严肃性,显得很不合适。

第三,语言色彩要符合特定的行文目的及内容性质的要求。这既是根据交际的主旨来运用语言的问题,也是看场合说话的一种表现。如颁布政令的要庄重严肃,通报错误的要显得说理严正,义正词严;申请要求的要平和委婉;报喜祝捷的要热烈欢快,等等。

不同的文体往往有不同的内容性质,因而,不同的文体亦往往有其相应的语言色彩:“政府文告、法律条文、外交文书要求庄重明确,科学论文要求冷静谨严,小品文、随笔要求亲切幽默”。

语言色彩固然是一篇文章情感因素的综合反映,但个别词句的运用对形成或破坏一定的语言色彩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一篇《寻物启事》,其中写道:“有拾到者,请速交回本人,切切勿误”。寻物启事,本是请求他人给予自己帮助、支持,理应写得委婉恳切,而“速交回本人,切切勿误”等语则是使用命令、训诫口吻,给文章涂抹上一种很不协调的色彩。

第四,要符合应用文体的语体要求,体现所用 语体的个性。应用文主要使用事务语体。事务语体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平实”。所谓“平,即通俗易懂,平易;所谓“实”,就是质朴实在,朴实、不夸饰,不做作。孔子说:“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沈约《评〈颜氏家训〉》说:“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刘勰说:“文质相符,语无旁溢”(《文心雕龙·议对》),都谈到了语言平实的问题。

平实是对应用文语言的总的要求。在这个总的要求下,不同的应用文体对语言的运用还有其具体的要求。如公文、法律文书等,其语言除了要求平实以外就还要求简明、庄重。因此,在写作应用文时,语言的运用要注意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也就是要体现出所用语体的个性。

【附注】

1.陈子典李硕豪主编《应用写作教程》(修订本)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二版P90

2.方渭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记者):《章熊同志谈八五年高考语文命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86年第一期P8

3.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秘书工作手册》1995年版P45

4.同3,P13

5.1912年出生于罗马尼亚,后移居巴黎的剧作家尤金·尤内斯库于1950年创作。

6.同1,P17

7.张清明《文书学及实用公文》,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7月第一版P25

8.1996年2月17日《南方日报》第三版:《台北统一中文书写格式》

9.明代赵南星《笑赞·秀才买柴》:“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

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担去了。”(见周启明校订《明清笑话四种》,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1月第二版,P20)

附记:

本文原计划作为“应用写作讲座”的材料分三期在校刊上连载,后根据校刊编辑部的意见全文一次发表。

应用写作范文第3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应用文写作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但在实际应用写作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中职应用写作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活动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活动为主线,建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主体性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在中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笔者引入活动教学理念,结合中职学校以技能活动实操活动为主的特点,创设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应用文的写作,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应用文。

二.活动教学在中职应用写作中的实施模式

笔者结合专业学习活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把活动教学在中职应用写作中实施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凸显专业学习的特色,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专业学习活动类模式

应用写作的学习要善于与专业课程相联系,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背景中,把专业知识与应用写作充分融合,应用写作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以应对未来职场的需要,这是中职应用写作与普通高中应用写作的区别之一。

教学模式:结合专业学习,对应用写作内容进行整合专业实操与应用写作同步进行通过专业实操反馈应用写作效果

教学案例:《基于会计、商务专业模拟公司实训课程的调查报告写作》

学习背景:我校会计、商务专业每学期都开设“模拟公司”这门专业实操课,学生需要学习市场营销、物流、商务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每个班自由组合,成立若干个模拟公司,并选择合适的商品在学校操场摆摊一到两天,现场销售自己的商品。

学生选择某一具体商品作为自己公司的主营商品,需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设计问卷,分析数据以后形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既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又需要学习应用写作知识。

具体教学步骤:

1、课前把“调查报告写作”与“模拟公司”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1)学生按照模拟公司实操课的任务要求,确定组长和小组成员,初步拟定“公司”的主营商品

(2)教师结合各小组所开设的公司类型,提供相关调查方案、调查问卷和撰写调查报告资料,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

2、结合模拟公司实操工作,完成相关写作任务

(1)制定市场调查方案,组长对本小组成员进行详尽的分工

(2)各成员共同商议,设计问卷,并开展调查

(3)资料汇总,各小组撰写调查报告

3、各小组根据调查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调整自己所开设模拟公司的主营商品,并根据模拟公司实操的进程筹备公司运作事宜

4、通过模拟公司的运作,检验调查报告的效果

(1)在公司正式运作前,各小组提炼要点,制作PPT展示本小组的调查成果

(2)在公司正式运作后,各小组根据公司业绩,对本次调查效果进行总结反思

(3)学生之间互评,教师最后作汇总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在未来的职场生活中,虽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但也离不开应用写作;而更好地写作应用文,同样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支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模拟公司的学了涉及调查报告的写作内容外,还涉及写作求职信、创作商品广告词、制作邀请函等应用写作内容,教学的模式基本相同。

(二)校园活动类模式

相比高中学生,中职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校园活动为学生接触、学习和运用应用写作知识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教学模式:学习应用写作基础知识以校园生活为活动情境,进行应用写作活动学生作品与实践案例进行比照进行文本修改

教学案例《关于第三届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相关应用写作的综合活动》

学习背景:我校团委今年5月份将举行第三届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每届的艺术节,从筹备、活动实施、活动结束,都需要精心组织策划,其中涉及的应用文较多。根据第三届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文种,进行应用文写作。

具体教学步骤

1.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梳理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筹备、实施、结束的主要工作

2.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需要运用的应用文

3.学生确定要写作的应用文,开展写作

4.各小组派出代表介绍写作情况,并进行互评

5.师出示团委撰写的应用文稿,学生进行对比、讨论、修改

6.各小组对修改文稿进行点评,师汇总点评

教学反思

应用写作教学在实践运用中,情况往往是复杂多变的。以校园社团文化艺术节为活动平台,学生认真思考,反复斟酌,通过选择合适文体进行应用写作,以及同时进行多种文体写作,学生综合运用应用文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办公助理顶岗实习模式

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真实的职业场景,应对更加复杂的情况,我校的应用写作活动教学主要通过“办公助理岗位实习”的方式,开展技能操作活动。

1、办公助理岗位实习的具体实施

教学模式:办公助理岗位前培训学生开展办公助理顶岗实习,教师隐性指导科室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反馈改进,学生提升应用写作能力

我校每个科室提供4到5个办公室助理实习岗位,主要工作是负责科室日常简易的文书工作,例如简易的应用文书写作,资料录入、整理等。目前我校共有7个科室,办公助理的实习时间为一个学期。由于实习岗位比较少,要求比较高,所以这一活动模式只能在部分专业、部分班级开展。目前,我校办公室助理岗位实习主要面对将来最可能从事文书工作的班级,如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专业、会计专业,在这些班级里,通过学生自荐,教师考核,最终表现突出的学生才能获得珍贵的办公助理岗位实习机会。每一批参加办公助理岗位实习的学生需要在实习前以及实习期间参与综合培训,其中应用写作培训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岗位实习是这种模式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活动的主要过程,学生根据实际工作环境认真观察、主动思考、独立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变得更加隐性,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2、岗位实习促进能力的综合提升

办公助理岗位实习是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最接近职业生活的一种活动教学方式,学生在具体岗位中,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复杂情况,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解决各种问题。如学生在团委工作中,经常需要拟写各种活动的通知,拟写各项活动的策划书,在各项的学生会会议中做会议记录,对交上来的各个社团活动申请书进行整理,交给团委书记处理;在就业科工作中,学生除了拟写通知外,还有机会接触各个企业的招聘启事、劳动合同等应用文书。通过一个学期的实习,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类型的应用文,开拓了眼界;有机会进行多种应用文的实操写作,应用写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教学反思

技能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来获取,在中职类学校,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办公助理顶岗实习模式的目标指向就是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这种真实环境下获取的技能是任何模拟情境或单一任务所无法比拟的,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与未来的职业生活无缝对接。

三.思考与展望

本文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在中职应用写作中融入活动教学的理念,发挥活动教学的优势,根据应用写作的特点,发掘活动资源,通过结合专业学习活动、校园活动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探索出三种实施模式,让应用写作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写作技能,让平面的写作变成立体的应用,让学生能在生活实践中恰当运用应用文。

在研究过程中,活动平台的设置,活动中师生的活动交流和活动的评价等仍然需要改进,这是笔者在未来的教学研究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但武刚.活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陈少夫.丘国新.应用写作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4]颜赵娟.活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的应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5]陈佳佳.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6]林小燕.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

[7]郑英明.应用文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J].广西教育,2010.

应用写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写作 平台 实践训练 构建

应用写作能力是人们用书面语言来综合表述思想、观点,进行职业工作交流与沟通的一种能力,是现代职业技术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但现实中却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写不出一份完整的活动计划、社会调查报告,甚至填写不好毕业实结、毕业设计和一份完整的求职材料。究其原因主要是诸多高校开设的应用写作课程均出现了低效、无效的状况。

应用写作是实用性、开放性、实践性极强的职业技能课程,其课程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应用写作能力的人才。一种技能的培养是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的,正所谓“站在岸上是学不会游泳的”,能力应在训练中得以生成并内化。故此,加强实践教学,既是应用写作课程本身的要求,也是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的必然路径。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同时走出课堂,师生充分利用校内外丰富的应用写作资源,搭建应用写作初、中、高三级实践平台,加强在平台上的互动,这对于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初级平台――课堂实践训练

初级平台体系主要目的是加深和加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初步体会和掌握。课堂教学必须贯彻“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突出技能操作性。本着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过硬的原则,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在写作理论指导下进行模仿性的实践活动。

1.案例教学,创建职业导向

应用写作一般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构成按照规矩行事,语言风格已约定俗成,加上应用文法规性、政策性较强,与其他文学体式相比,内容相对单调枯燥,缺乏生动性、形象性甚至情节性,更何况由于学生自身阅历及社会实践的缺乏,因而一般学生拿到一个文种都有点不知从何下手,从而常常堕入无从下笔,一筹莫展的窘境。创立案例教学法的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朗道尔教授,在他的《合同法案例》一书的前言中说道:“被作为科学的法律是由原则和原理构成的……每一个原理都是通过逐步的演化才达到现在的地步……因此,有效地掌握这些原理的最快和最好的,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那些包含着这些原理的判例。”因此教师在应用写作课堂上讲授完一个文种的相关理论知识后,首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写得优秀的或是写作上有特色的案例,然后组织同学们相互思考、讨论、交流,让学生们分别阐述对案例的个人看法和理由。也利用一些特殊的符号对重点内容加强标示,让学生了解这个案例觉得优秀的主要因素在哪里、为什么等。同时在看过了优秀案例后,也可以放进一些失败的案例,利用正反对比,让学生在前面优秀案例的引导下,了解和明白案例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并让学生着手进行修改。这个指正和修改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交流、争辩等,使大家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对文章的写作有更鲜明的印象。这样不仅帮助理解,还能避免在日后的写作中犯同样的错误,起到以做效尤的作用。当然这些案例的选择是要从现实的工作环境中选取,从而使课堂模式与职业环境相关联,在仿真写作模式下让课堂教学成为职业环境的向导。使学生在强烈的正反对比、修改与现实工作内容的感受下,逐步提高分析、辨别的能力以及对实际职业场景的了解,进而促进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这种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帮助学生将枯燥的理论变为直观的感受,进而加深对理沦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今后在写作应用文时,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将课堂内容和职业挂钩,促使应用写作课堂教学成为职业发展的向导,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搭建网络写作平台,渗透职场概念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沟通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网络也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搭建应用写作网络交流平台可以为应用写作的实践训练提供巨大帮助。具体而言是利用校园局域网构建网络平台下的“自主交互作文”。学校利用资源搭建一个写作网络平台,在上面放进有关材料,形成教案库、习题库、范文库、写作知识库、写作素材库等综合的资源库。这个资源库要注重兼顾应用写作中的不同专业特色,因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注重的应用文种不同,教师在构建资源库时适当的与各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和探讨,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创建不同的应用文种类,扩展应用文的范围和内容。同时资源库要体现当今职场特色,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主要用途就是将来踏入职场,适应职场要求。因此训练中首先突出现今职场的特点和要求,教师要深入职场了解当今职场应用写作的发展趋向和要求模式,并将职场内容渗透进资源库,将实践训练和职场需要结合起来。教师在应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课后根据资源库中的范围选择同一文种下的不同训练内容,完成作业后在平台上递交作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写作热情,同时也完成了实践训练的任务。教师同时也在平台上开通一个教学微博链接,贴出自己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好的教学点子、教学心得、教学简案等,同时可以利用微博处理一些学生的来信和来文,促使彼此间的联系不再局限于课堂和现实,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便捷沟通和指导。网络平台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趣味性浓的教学优势,学生通过利用这些技术工具和资源,进行应用写作课后写作练习、浏览、评价、修改和交互式评判和交流,不再受课堂的具体空间、时间限制,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和训练的余地。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个别化学习,每人在完成了教师统一要求的任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学习上的优劣在资源库中另外选择自己需要学习、掌握、实践和巩固的内容,并针对于自己比较有疑惑的地方通过E-mail或者是BBS获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有效且便捷地沟通、指导和帮助。特别是一些专业性特点比较强的文种,仅仅依靠一个应用写作教师的教学可能会在某些问题上存在欠缺,而搭建网络写作平台则可以尽可能的弥补这个问题。一方面当然是在资源库中照顾到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寻找到更多教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一些专业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对学生进行无障碍的个别指导,最后一方面是适应职场特点,体验无纸化办公特色,体验职场应用写作的特点和模式。学生因为进入网络平台大致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体系:一是可以通过网络写作平台实现与教师、其他同学的交流互动;二是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广泛收集各种素材,拓展他们的学习范围,提高应用写作的容量;三是可以利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无纸化办公即利用电脑处理文稿打下基础。写作网络平台的搭建可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迅速提高应用写作水平,并体验学习模式与职场模式的无障碍对接,在实践中加强学生的职场概念。

二、中级平台――校内实践训练

如果说初级平台是实现学生们依葫芦画瓢的目的,那么中级平台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了初步的理论知识后能将这种理论进一步巩固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不看葫芦自己尝试画出漂亮的瓢来,追求模仿基础上的神似。这时候教师就不再是讲求理论的传授,而是更注重指点和引导,这个过程主要是在校内完成。

1.项目驱动训练,模拟职业场景

项目驱动训练是指在学习的主要过程中让知识与任务之间建立联系,以职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知识与行动的衔接方式来组织训练内容,强调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种模式“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应用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应用写作引入项目驱动训练就是在课后实训中将班级和模拟公司结合起来,让班级成员以自愿和协调的方式双向选择组成三人一组的模拟公司,每个公司可以有自己不同的,但可以确定能运行的机构组成模式,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公司里担任不同的职务。当遇到应用写作不同文种时,就布置任务下去,每个公司以自己的名义根据应用写作训练文种的需要,上下行文、对外行文等,甚至是可以对自己公司销售的产品召开推荐会、会、展销会等,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进行市场调查和经济分析等。一个公司全体内部人员可以对这个任务进行集体的准备、交流、讨论、策划,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需要的文种。在这个文种写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大家进行及时的评价、讨论、评分。让不同公司的学生去浏览和品评其他公司的应用文的好坏优劣。这种模式可以熏陶学生的职场角色意识,缩短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学生提前进行适应职业需要的角色转变,及时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训操作,为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校各组织机构实习,试水职场深浅

学校是个小社会,学校各组织机构间因日常工作需要每天都会产生诸多用于交流和沟通的材料,这些材料都是各种类型的应用文种,主要是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布置和落实,会议召开,开展各类活动等。这些部门和各个运行环节就为学生训练应用文提供了绝佳的实践机会。学校的每位教师、职员、学生是这个小社会中的一员,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在应用写作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小社会的交往活动进行写作实践互动,既让他们实打实地锻炼了应用写作能力又实现他们初步试水职场深浅的别样目的,往往能收到一箭双雕的良好效果。

校内机构作为学生开展应用写作实践的平台,既可以减轻机构人员繁杂的事务性劳动,同时又提供给学生应用写作实习的基地,学生锻炼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场所可以是学校的办公室、宣传部、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具体的实践训练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首先是到各系办公室见习,了解学校各类基础部门日常应用文写作情况,例如应用写作的频繁程度、写作文种的范围、成文的一般要求等,实地见证应用文的“出炉”经过和要求。其次是到宣传部实习。学校党委宣传部领导着各种对内对外工作的运作,如网站、校报、学报、校内宣传栏、标语、广告栏等,有着丰富的应用写作实践资源,学生可以应聘为校报、网站的实习编辑,既编又写;可以加入记者团或学生通讯社,成为里面的记者,写作日常的通讯稿、活动简报等。或者是进入各种社团提供社团进行日常运作时需要的应用写作的帮助等。再者是直接参与学校团委开展各项活动。团委的每一项活动,至少要利用到四种应用文种,比如各种活动启事、通知、活动方案、总结、讲话稿(开幕词、学生代表发言稿、获奖代表发言稿、闭幕词等)。最后是学生会自己工作,作为学生会的主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开展工作的过程就是运用应用文的过程。从学生会各项制度的制定,到各项活动的策划、活动的总结表彰、各种会议的召开……每一环节,都是学生锻炼应用写作、展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机会。这种利用校内的组织资源,开展应用写作的实践教学,可以说是真枪实弹,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而且也让他们实地的了解了一般职场对于应用文的具体写作要求。可以这么说,是人才的,其应用写作能力一定差不了。应用写作的实习互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又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高级平台――校内外实践训练

掌握知识并内化为能力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但这种能力能否在现实中变化运用,并根据具体现状的不断更新而进行主体的随机应变、自我更新,这对于学生是更高的挑战,同时也是对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良好引导。让学生结合学校小社会和真实大社会,把应用写作课堂搬到社会上去,在社会的真实情境中体验生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感受职业环境、培养职业能力、激发学习热情,这是最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并通过这一过程促使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渐入佳境。

1.现场实地写作,检验职场认知(突出专业特色和背景)

教学案例的生动性,比不上多彩的社会现实;情境创设的真实性,比不上社会实践。课堂仿真写作训练便于操作与指导,有一定真实感,但毕竟与现实尚有一定距离,现场感不够强烈。因此,仿真写作训练还必须与现场实写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得到应有的紧张度与新鲜感的刺激,而且现场实写是完全依据个人能力实地发挥,真正检验和提高了应用写作水平。现场实写是实实在在就事发现场内容进行符合需要的应用写作实践训练。如市场调查报告是一种对市场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校外或校内范围对商场、商店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分析拟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各种因素,如消费者方面包括日人员流量、人员结构、经济状况、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商家方面包括经营项目、进货渠道、服务质量、价格等等。调查内容确定后,进一步落实调查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鼓励学生深入实际实施调查,收集充分的资料以后,指导学习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如数字统计、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等)来进行分析,不懂的请教有关教师。然后调查报告出炉后联系被调查对象,核对调查结果的真实和可行性,检验学生应用写作的实际能力。又如学校召开校园文化节,可以让学生围绕文化节的各项比赛出一期专题简报,写作新闻通讯稿发表在校报上,让全校师生充分了解文化节概况。再或者组织有关比赛,实地见证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学校可以设立一个组织每年定期举行应用写作赛事,让学生实地根据要求进行写作,刺激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实践掌握。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学生能消除神秘感。这种强调实践性,突出应用性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活学活用,调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应用能力,培养相关素质,这样的写作训练,其意义已远不止于写作范畴了。

2.拓展训练空间、鼓励自主创业,完善职场能力

社会上请进来,大手笔走出去,踏上社会联系有关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了解、学习、鼓励成立组织对外营业,主要是对校内营业,写作需要的内容。

应用写作来源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所以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是写好应用文不可或缺的条件。由于学生接触实际工作的机会几乎没有,对应用写作的了解只能从教师那获得,而大多数的教师自身也没有写作应用文的实践经验,这对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一定条件的允许下,可以请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秘书或“大手笔”给学生进行现场教授,让他们对应用写作有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那些写作应用文的实践经验,对师生来说都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同时鼓励学生走出去,拓展教学空间,将应用写作训练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应用写作向学生课外生活、假期生活中全面渗透。例如,鼓励学生在接近暑期时设计一份正式的个人简历去参加不同高校举行的暑期实习招聘会,使他们在实际的工作环境里锻炼和检验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必然包括应用写作能力。也可以去联系校外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现场活动等让学生去参与,例如,参加产品推荐会、商品展销会、现场招聘会、现场招投标会等,使学生实地接触和了解职场应用写作的特殊要求和发展变化,实地见识职场上使用的正式应用文是怎么写的。联系一些街道社区或者是物业管理机构,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下基层进行实地锻炼,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充分锤炼他们的应用写作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在做中学的目的。甚至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自己成立一个文化公司,主推各种文化创意产品,其中包括应用写作,然后主要是针对学校的各种社团、职能部门、文化团体、活动组织等推出他们需要的文化产品服务,帮他们写作计划、总结、策划书、企划案、活动章程、简报、会议纪要等应用文种。在这个基础上逐渐面向社会推出自己的服务,这也可以算是不错的一种尝试,可以实打实地锻炼和完善学生的职场能力,拓展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这样一种“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实践训练模式,可以使学生感受应用写作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既历练了写作技能,又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既培养了危机感,又提高了心理素质,还锤炼了他们的职业技能,从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应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若缺少实践环节,只能是“纸上谈兵”。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写作训练缺乏基本的生活素材,往往是学生凭空想象、东拼西凑,听完、写完则时过境迁,实际运用则迷迷糊糊。而通过以上三级平台的实践互动,可以使学生对写作对象和工作要求产生感性认识,紧紧围绕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岗位素养的形成,彰显“做中学,做中教”的高职教学改革特点,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自获得材料、分析材料,利用获得的材料撰写成文、修改、定稿,独立地完成整个应用写作活动,从而使应用写作课变得更生动、更多样,也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R・M・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莫伟.应用写作教学实践中的若干体会[J].广西大学学报,2009,(4).

[5]胡祖平.高职应用写作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与创新[J].读与写,2007,(11).

[6]田玉军,陆季春.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应用写作实践教学[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应用写作范文第5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脑写作、数字化信息、传媒网络化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应用写作无论其手段、形式还是其组织化程度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电脑这一现代化写作工具的问世,编辑软件可以随时随意地进行删除、插入、移动、复制、替换、搜索、定位和设置标记等操作,这为写作文章的修改、传播、保存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电脑终究无法取代人脑。自动完成应用文的写作。原因就在于应用文写作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意写作。在应用写作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反复强化学生的应用文体的格式规范训练,我们更应当强调其写作过程中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葛红兵教授把创意写作定义为“人类以文本为实现载体的创造性活动”,那么应用文写作的“创造性活动”特征又在哪里呢?

应用文写作不仅仅代表着约定俗成的格式、通俗简明的语言,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格式、语言仅仅是思维成果的外化、物化形态。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才是人类一切写作活动(含应用写作)的内核。应用写作不仅要重视应用文体的格式规范,更应当强化、突显其过程中的创造思维性。没有创意性称不上是货真价实的“写作”;创意性是贯穿始终于应用写作全过程的;无论宏观还是微观,应用写作都是创意写作。

任何写作都是人脑思维活动的成果。没有思考,没有写作主体思维的独到之处,便无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思维是所有写作的起始点,应用写作也不例外。写作的成果不过是作者思维的物化形态。思维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形影不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是与写作的每一阶段的活动同步进行的。元论是动机的产生、文体的选择、材料的收集、主旨的确立,还是确定角度、构建框架、谋篇布局、落笔成文、修改完善,写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离不开思维,而这种思维一定离不开创意性。语言文字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通过写作而创造出的物质载体。人脑运用语言得以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而这种思维则把思维活动的内容与成果,以书面语言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表现出来。思维所运用的无形无声的心理语言在写作过程中转化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其转化过程一刻也离不开人脑的创意性。显而易见,创意性与应用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

作为人际关系、公共关系设置、发展的有效工具,社交类文书以其文面写作方式构成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为了正确反映社交公关活动,切实发挥社交公关作用,使群体、组织、企业、个人树立良好形象,建立健康、有序、和谐的社会关系,社交类文书书写过程中,写作主体必须特别强调公关意识,这种意识包括悦纳新兴事物、不安现状、大胆创新、喜好改变等,同时要强调形象意识,主动塑造形象,拓展空间营造满意的人际关系等,这样的社交类公文必须处处显示公关意识。而且必须是创新的创意的公关意识。同样的,行政管理类应用文体写作中也需要重视“创意”。除了依据国家权力机构制定的相关法规条例来不断增强写作主体的文种文本意识,此类文书的写作还必须不断明确、强化其管理功能,要有超前意识,这类公文写作也是与创新思维、创意性形影相随的。

商务类应用文体的写作更需要重视“创意”。经贸商务类写作中的开放意识是其创意性的基础,而营销意识――开动脑筋,想方设法以主动、积极的姿态,生动、形象、可信、可行、与众不同、出奇制胜的有效方式,来激发消费者注意、引发欲望、实现消费,这些都不能无视创意性。

在应用写作中只要不是本本主义、不是文牍主义、不是形式主义、不是教条主义的,写作主体就必然需要依仗创造性思维,体现创意性才能真正写好应用文。

什么是“创意”?旧元素的新组合就是创意,美国当代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杨如是说。创意是将人们熟知、熟悉,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基因、元素,以某种富有原创性、智慧性的编组、集结、整合、展现,建立起一种突破性、超越性的新型关系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创意多用于立意明旨、开题攻关、结构布局、释疑解难等。创意性,也称作创造性或才思,是一种打破陈规、超越传统,是另辟蹊径、大胆创新,是对传统思维定势的挑战。创意性既不是轻而易举就可获得;也并非高深莫测、无法企及。事实上应用写作中充满着这种创意性。

好的创意应该具有关联性、原创性、震撼性。当然,应用写作与其他领域中的“创意”是一样的,但表现程度、具体效应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应用写作的创意显然不会有五雷轰顶、山崩地裂、骇世惊俗的震撼力,也不常有使人瞠目结舌、振聋发聩、大惊失色、幡然梦醒的神奇效应。它往往要通过读者受体的认真阅读、冷静思考、仔细辨析、深入研磨、逐渐消化后方能达到理解、认同。

应用写作创意的这一独特性是由其创意的动因前提、基本原则所决定的。

必须顺应时展、社会变化来创意。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应“时”实“用”。应用写作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它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的带动,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繁荣兴旺。应用写作的存在价值决定了它必须与时俱进,其创意也就必然是与时俱进的。应用写作的主体不仅要“起动”主观,也必须“正视”客观。应用文的书写创意性必须具备时代特征,新颖时髦又明确直接,体现时代风格,基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必须依照政策法令规定或领导意图来创意。公务交往、商务交往活动中大量的应用文体写作,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事务,往往需要根据现时的方针、政策、法令,或者领导的明确意图、具体指示、要求办法去执笔。自说白话、自作主张、随心所欲去创意的情况应该避免。

必须从社会实践的具体需要出发来创意。应用写作总是针对生活中的具体事务工作而发的,问题不是已经摆在面前急待解决,就是不久即将出现,必须未雨绸缪,预作考虑。写作与实际处理紧密相关,应用文书常常具有“御前文书,不得留铺”的特点。不在限期内把事务办好,将直接影响信息的流通,妨碍实际工作效率的提高,甚至铸成极大的工作失误。这些应用文体的创意,只有在掌握了具体工作的总体目标、具体步骤、行动环节等才能形成。主观臆想、道听途说是无法确立行之有效的文本创意的。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关系、特定的对象、特定的问题等都可能作为写作主体确立应用写作创意性的前提、基础。

必须基于长期的生活积累经触发来创意。长期积累,偶然经触发会使主体的理性、感知产生升华、豁然贯通,以至一个崭新的应用写作创意才可能从中诞生出来。这说明在具体的创意过程中,应用写作的创意并非表现为艺术创作中常见的偶然得之、奇思妙想、惊鸿一瞥、灵念闪现、悟性顿感等;其创意

是必须联系实际,通过不断积累、不懈训练、持久培养、不断提高方能做到熟中生巧、得心应手、举重若轻的不落窠臼、别开生面。

理解了应用写作的创意性,我们就会认识到,应用写作不是一味的“翻版”、不会是原样的“照搬”、不是简单的“图解”、不是纯粹的“复制”。

应用写作的创意性可通过哪些途径得以实现呢?

创意性的基础是人脑的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最伟大的能力,是人类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对原有知识信息进行感知、思考、加工、整理、推导的基础上,寻找异于常规的通道,以求形成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类型就是发散性思维,思考一个问题时,我们要不拘泥于固有的、传统的理论、观念、方法和习惯。有意识地放松自我,向四面八方去思考、想象,由已知去探索未知。就写作而言,我们首先要努力突破传统,超越习惯,学会“换脑筋”。思考问题时向四面八方“发散”开去,在写作之前要多用“发散”思维,才能使写作“文思泉涌”。

克服障碍,疏通思路。写作时思路的壅塞、文思的不畅达,通常是遇到了定势障碍。要疏通自己的写作思路,就必须想方设法去克服这些思维障碍。定势,是人对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可分为知觉定势和思维定势。人以自己正在感知的某一准备状态或情绪的某一准备状态来反映即将要感知的对象,这就是知觉定势。而人以自己正在思维的某一思维过程为准备来思考即将要思考的对象,这就是思维定势。当知觉定势反映恰当、思维定势判断准确时,这两种定势能对写作活动发挥推动作用,反之则阻碍写作思维。克服定势障碍才能形成创意,这个时候写作者要抛开原来的“规则”束缚,尤其是警惕自己头脑中久已形成的“清规戒律”,可以用撇开原计划,重新对计划实行梳理,充分认识反复思考与必须修改的复杂性等来放松自我的思维。

改变视角。人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这既包括历史的局限也包括专业的局限,而且习惯性的思维定势更会增加局限性。如果在思维活动中能注意和不同观察视角、不同思想观念、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专业所长的人进行广泛、经常的联系与交流,就有可能产生思想的碰撞,从中迸发出优势互补,激发创新的火花;或者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就能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弊端,形成用非本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思维方式的移植,开辟出思维新路。

应用写作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应用写作 建构主义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写作教学理论

在国内的应用文写作方面,曾经产生了不少教学研究理论,主要有成果理论、过程理论、语境理论、系统功能理论等,都对写作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成果法”盛行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强调最终的写作结果,其教学法和教学活动集中在修辞结构、连贯性、逻辑性、层次结构、语体风格、写作技巧等方面。它过分强调最终写作结果,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发展,后来逐渐被“过程法”所取代。“过程法”认为,写作是一个研讨(rehearsing)、写稿(drafting)、修改(revising)的过程,是非线性的、探索性的、生成性的过程。该写作模式主张以写作者为核心,强调文章的意义内容,文章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同时,还强调写作环境,即语境,在尊重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写作过程中社会学习的作用。在此模式下,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把写作从纯理论中解放出来,使其具体化、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和实际状况;另一方面,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他组织写作活动,促使学生有效地发展并运用写作策略,使学生从被动的执行者变为主动的控制与修改写作活动的操作者。

(二)学生学习理论

1.CSILE学习理论

CSILE是指有计算机支持的有目的的学习环境(Computer-Supported Inten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1]。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把信息输入到公用数据库,供他人浏览、查询、链接和评论。CSILE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学习者进行有目的的信息处理,通过与同伴和老师的网络化合作,学习者提供(也得到)与处理有关的反馈信息,随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或重构。CSILE的心理学基础是强调积极学习、自我调节、元认知和搭建“脚手架”。“脚手架”是指教师所能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从现有能力提高一步的支持形式,通过这种支撑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发挥创造精神、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作为体现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强调“情境”、“协作”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等等。

在我们的应用写作教学实践中,对上述理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贯彻,已初步建立了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实施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网络写作平台,为学生建立电子写作学档,通过电子邮件对其写作过程进行动态地指引、监督、激励和促进。建构计算机网络写作教学模式,是要实现一个“双向互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其不同于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两大方面。

首先,利用计算机网络写作体现了学生的社会认知过程。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寻找表达思想的最佳方法的连续体,写作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根据学生个人内化的语言知识、社会知识有限的情况,通过网络组织讨论活动,从而使写作活动是动脑和动手结合的社会化、认知化的过程。具体来说,可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一些优秀的应用文范文,供学生练习模仿写作。还可提供政府机关的最新电子公文(公开的)以及围绕公文产生的一些相关文件资料,让学生加深对公文格式的感性认识,并体会公文形成过程中的特点以及文件资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启发学生注意写作过程的政策性、复杂性和有机联系性。

其次,利用计算机网络写作能有效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电子邮件,学生会有更多交流、合作以及获取信息的机会,能够进行自然的笔头交流,往往能更加积极参与问题的提出与讨论,由此增强其自信心,间接锻炼自我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学生的写作,引导、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积极消化吸收,并逐步提高综合写作水平。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电子邮件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然后对症下药。例如,对那些不爱动笔、写得很痛苦的学生,应多给予鼓励,善于发现他们写作中的亮点,逐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对那些喜欢文学写作的学生,应提醒他们注意文学语言与应用文语言的不同,引导其在修辞、语句、词汇及语气方面从文学性向实用性转变;而对那些写作思路不够清晰、逻辑性差的学生,应着重训练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对事物事理进行推理、判断、归纳、综合,培养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目的不同的课外训练项目,定期督促检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

再次,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写作可以最大可能地发挥过程写作的优势。借助于Microsoft Office Word学生可以轻松实施文稿的移动、拷贝、修改、插入和删除。此外,它还提供各种细致入微的服务,如拼写和语法检查、查找和替换、绘图和表格、编辑工具等。它不仅为学生校订文稿提供了便利,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和创作的热情。学生更乐于并有信心在文字创作的道路上做思维和语言上的冒险,因为他们可以随时进行修改。而在一次次的修订过程中,学生培养了自己多角度思考和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实现了知识建构和重建。而多媒体(multi-media)、超媒体(hyper-media),特别是网络(network)以及各种教学软件和学习系统的应用,更是给应用写作的知识建构行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World Wide Web 提供了无限量的写作素材,并实现了学生远程交流合作的愿望;e-mail和BBS讨论板可以在促进学生互动合作的同时极大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全方位锻炼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写作技巧。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特点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有针对性的转变,才能有效实施计算机网络辅助下的写作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激发他们写作公文的兴趣和信心。

具体来说,可以向学生推荐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渠道的优秀应用文写作资源和素材,帮助学生利用学习工具和平台通过各种方式与这些资源和素材互动,并为学生参与各种交流和合作提供便利等。另外,教师应帮助学生设立写作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辅助特别是网络平台应用写作的兴趣,唤醒他们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源和素材进行写作学习的欲望;打消学生对于写作新环境和新设备的疑虑,增强他们利用计算机和其它手段完成学习目标的信心等。

其次,教师应组织多种写作活动,有针对性地训练应用写作技巧。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要安排计算机辅助应用写作活动。这类利用信息技术的课外学习活动可分为三类:个体活动(如提示写作、目标写作、个人写作网站创建)、两人活动(如电子邮件交流、同学互相修改和在线聊天讨论等)和小组活动(如在线论坛、公文接龙以及班级原创网站创建)。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活动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及该活动对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意义等。同时,应帮助他们建立和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开展各种写作学习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写作技巧和策略的训练,如认知策略以及一些微观写作技巧,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并有能力支配课堂以外的自学。

再次,教师应对学生写作学习进行全局监控,检测、评估其进展情况和写作水平。

以学生为主体的计算机辅助应用写作学习需要起到教师主导作用,教师需要承担传统教学意义之外的更加重要和特殊的监控责任和评估责任。要监控计算机辅助应用写作学习平台的正常运转,以防病毒侵害和恶意攻击,监控学生写作自学活动(如网上写作练习的数量、质量及耗时记录,BBS讨论板记录以及网络资源搜索地址时间等),并对其进行审查以方便对写作过程与水平的诊断与评估的开展。在监控基础上,教师应对学生应用写作水平进行总体衡量,以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并对学生适当分组,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其他途径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对学生写作水平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最终保证出现一个持续健康的计算机网络辅助应用写作的学习环境,稳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辅助应用写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责任都有所变化,我们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主义的计算机网络辅助应用写作环境,做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Jonassen.David H.&Susan M.Land,郑太年,任友群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46页。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高校汉语素质类课程的拓展、整合、优化与实践研究”项目阶段成果。

应用写作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应用写作 角色意识 实践教学 能力训练

应用写作属于写作学的范畴,它以应用文的写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强调知识技能的现实运用,强调培养学生在社会工作中面对现实的认识分析能力、组织综合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应用写作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写作理论及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写作技能技法,具备应用写作的实际能力。然而在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价值体系中,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教”为中心,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唯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并未取得显著成效。

如何突破应用写作教学的瓶颈?

现代教学论的代表人物赞科夫说:“无论学校的教学大纲编得多么完善,学生在毕业后必然会遇到他们所不熟悉的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技术。那时候,他们将不得不独立地、迅速地弄懂这些新东西。只有具备一定的品质、有较高发展水平的人,才能更好地应付这种情况。”当今社会是信息膨胀、知识爆炸的时代。这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学价值体系,即实现“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变化。一个教师如果仅仅授予学生书本知识,而不进行能力、素质的培养与塑造,就会使教学背离社会的要求,甚至可能丧失自身的地位和作用。

为此,我们认为,当前应用写作教学必须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突出学生的思维主导作用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写作能力,塑造具有综合素质的写作人才。同时要面向社会,根据学生在社会生活和未来工作中将要扮演的角色,预先为其提供一定的工作经验,使其提前做好投身社会的准备,从而完成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使学生全面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了解本课程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价值,并掌握应用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从而实现由“知识学习型”到“社会应用型”的角色转换,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写作角色。而我们的难题却在于如何在教学中完成这种角色转换。我们综合写作教学界近几年的理论,并根据近两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传授相关知识,培养角色意识

应用写作学是一门多元一体的综合性、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涉及众多领域及学科知识,还涉及特定的写作环境下的具体时空背景和相关知识。这种特性要求教师必须将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背景知识相结合,特别要注意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知识,使学生对社会工作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激发写作兴趣和热情,产生社会责任感,增强自信心。这样,学生在熟悉写作程式的同时,又能了解工作中的具体情况,明确其在未来工作中扮演的角色,面对具体问题和矛盾,利用自己知识和能力提出自己的处理办法,并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比如,目前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主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这是一种综合分析写作能力的考核,表明了社会对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用写作教学要让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特殊规律和写作方法,同时要让学生了解特定的社会工作环境下所担当的写作角色,从而自觉地、经常地加强角色意识的培养。

所以,教师时刻注意加强学生写作角色意识的训练与培养,是使学生获得应用写作智慧的一条有效途径,将会为学生今后就业,迅速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

应用文的实用性强调教学的实效性,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应用写作理论虽不深奥,但较琐屑,有较多的规范性,而且文体多,格式强,教学很容易流于照本宣科的程式化灌输,导致课堂气氛的平淡呆板,学生兴趣低落,教学效果平常。另一方面,对于尚未涉足社会的高职生来说,他们接触应用文的机会少,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写作素材,仅靠写作理论和程式的学习,往往造成学用脱节、盲目操作的被动局面,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改变这种状况呢?我们认为,教学方法的更新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已运用在教学中,如“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现场写作法”、“范例教学法”、“比较法”等。这些方法这里不再赘述。但从这些教学方法的更新优化中,我们看到,它们实际上都强调了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中,氛围营造主要依赖于教学双方的积极配合与相互利用。教师通过再现应用文的运用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的写作角色意识逐渐转化和强化,引导其进入角色,从而进入积极的角色实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各种写作环境,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环境氛围中,是强化其角色实践的重要环节。

三、强化能力训练,实现角色转换

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形成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既是教师培养的过程,又是学生发挥能动作用的过程。所谓培养,就是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组织实施,提出要求,具体指导,使学生在一定独立程度上积极思考和实践,达到活动目的。在应用写作教学中,这种培养就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训练活动。教师通过一系列科学有序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内容作为问题加以处理,为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相对独立的操作训练。这个训练过程,既是学生写作角色确定和角色实践的过程,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在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过程中应把握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应用写作具有较强的受命性和明显的实用性,而且涉及许多学生未经实践的不太熟悉的内容。因此在设计训练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出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用性,要注意训练的完整性、严密性和有序性,同时还要保证有较大的训练量和多样的训练方式。比如,根据课程的规律和特点,一般先进行单项能力的训练,然后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再比如,根据学生能力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特性,进行有序训练,如写作速度的由慢到快,文章字数的由少到多,写作技法的由易到难,写作质量追求的由低到高,等等。

总之,在应用写作训练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不断强化学生写作角色意识,切实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为最终完成学生角色的转化,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孙莉.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做法.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9).

[2]张书萍.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应用写作范文第8篇

关键词:应用文 应用文特点 写作要求 应用文教学

应用文是人们在工作、生产和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而经常使用的,具有一定惯用格式的文体。是解决问题,处理事务,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应用文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功能越来越强。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例如开会要写通知,安排生产要订计划,向上级汇报情况要写报告,经济协作要订合同、协议等等,都是应用文。

应用文具有六大特点:即实用性、真实性、规范性、针对性、时效性和简明性。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它不在于使人明理,开阔视野或供人欣赏,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文的写作有其明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用,为用而写,有用才写,这是应用文与其他文章的最大区别,明确这一点,对写好应用文有很有用。

应用文写作总的要求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应用文的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容虚构;语言要简明扼要,忌浮华抒情;格式要规范,以便阅读,处理和收发。具体来说,要有合体的语言应用和恰当的表达方式,其中,叙述要用真实的人称,真实的对象,以及单纯的线索;议论是客观的评价,不能带有主观色彩,要就事论事;说明要运用术语、数据和资料。做到准确,简明,得体。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学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会写应用文。中职学生如果不了解应用文的写作知识,缺乏基本的应用写作能力,将来是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然而,由于应用文具有内容单纯,语言缺乏形象性和程式化的特点,每种文体都离不开其性质、作用、格式、写法、要求等,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加之“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觉得干巴巴的难讲,形成“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局面。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对应用写作不重视,加之中职学生基础差,知识少,语言表达能力差,阅历浅等方面的原因,形成应用文易学难通的状况,通常是“一讲就会,一写就错”。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谈谈自己多年从事应用写作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们通常不重视应用写作的学习,往往会认为应用文写作简单,只要依格式写出意思就行了,所以不愿深思,不肯下功夫。这是影响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主要心理障碍。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应用写作这门课时,让学生写一份规范的请假条或一则会议通知,然后动员学生互相点评,我发现每次测试符合规范要求的作业不到30%。在学生点评和修改的基础上,老师再加以细致评析,指出其中的问题,并启发学生体会、分析造成写作失范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反省自己在应用文写作上存在的差距和缺点。当学生们明白了应用写作课程的真谛―学以致用。在其后的课堂练习中,都跃跃欲试,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应用写作所承当的目标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写作能力,光“讲”不行,更要会“写”,多练是掌握应用写作的根本。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精讲多练,自主互教”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文体大约用20分钟讲清文体特征,写作要求,进行必要的范文评析即可。这类讲解作为新一轮练习的指导。而新课开始主要对上一轮作业进行检查、交流、点评。在学生互教过程中,老师抽查督促,解答有争议的问题,对共同性问题进行评讲。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大量的写作练习放在课外完成,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交流、讨论、纠错、点拨。这样既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同学们的鉴赏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收集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应用文本身就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作的,需要在生产、生活、学习中收集、积累资料,体现其真实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应用写作若是脱离了实际这块基石,无切身体会,无东西可写,就会变成“无米之炊”。

例如,调查报告是应用文中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文体,学会写调查报告对于学习写实验报告,实习报告,专题报告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我布置学生对在校学生的消费情况作详细的调查,首先是明确写作目的,指导学生精心设计调查问卷(生源家庭状况,主要经济来源,各项支出情况等等),其次是将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最后按要求撰写成调查报告;针对学生所学的数控专业,对玉溪所涉及的与数控专业相关的企业,人才需求状况,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将来的就业前景分组调查,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教师指导讨论、分析、归纳、提炼,再撰写成文。这些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生动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喜欢学,喜欢做,乐于学,学得好。

另外,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拟定学习计划,期末学结,个人简介,求职自荐信,体育竞赛通讯,好人好事表彰信,违规违纪处分决定,顶岗实习合同,实训室数控机床使用说明书等等。这些应用文体都与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实践紧密联系,既融入了知识点,又有可写的素材,可以依次完成多种文体的训练。同时也让他们在一系列的实践中熟悉了工作的过程和步骤,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对教学手段的更新。

在强调“多练”的同时,并不表示可以忽略“讲”,“讲”是练的基础。教师如何结合实际讲好每一堂课,也是关键。但是现在应用文的教材及参考资料,很少顾及学生特点,内容深奥,事例陈旧,新的文体又不断涌现,照搬教材是教不好应用写作这门课的。需要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拓展知识面,不断丰富自我。结合学生实际,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互联网搜集补充最新最实用的应用文体,提供鲜活的事例,让学生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体现应用写作的时效性,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应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最好的教学、学习方法。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生产生活实际,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引导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文体格式表达文体内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肯钻研、有素材、会写作,使应用文更好地为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服务。应用文是一种使用十分广泛的文体,它不仅是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务活动的工具,同时也是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联系社会生活的纽带。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那么,如何使学生学好、写好应用文,真正体现应用文教学的实用价值呢?笔者认为应该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搞好实践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实践内容,无疑是让学生从单一知识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入实践教学内容,可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可以以“广告”为实践课题,让学生通过报纸、电视了解广告,再让学生到大街上观察,从中悟出现代广告的特点及制作方法,从而自己设计出广告。笔者就曾经开设过一堂别开生面的广告词欣赏创作课。笔者课前先让学生收集来自各媒体的广告语,上课时让学生写到黑板上。由于广告语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对此兴趣很高,争先恐后上台来写,不到10分钟,整个黑板全写满了。一大批社会上流行的广告语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洗发水广告),“不打不相识”(一打字机广告),“今日你饮左味啊”(益力多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永恒青春,来自步森”,“奥柯玛电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等等。趁着学生的这份热情,笔者不失时机地分析了广告词与商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指出一些广告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为学校、班级设计广告语。最后,笔者收到了许多不错的作品,如“管理精英,文秘最精”,“一流

http://学校,培养一流学生”等等。再如讲授应聘交谈的技巧时,笔者也设计了实践课题,先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相关案例,在课堂上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最后进行一次模拟应聘。课堂上学生们热情高涨,表现不俗。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实践内容,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好应用文、用好应用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运用启发反思法,激起学生求知欲望

学生们即使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了,也往往会认为应用文写作简单,只要依格式写出意思就行了,所以不愿深思,不肯下功夫。这是影响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重要心理障碍。因此,笔者在完成绪论讲述后,紧接着就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写作测试,作为第一次课堂作业。笔者抽三四位同学(通常是学生干部)上台来写一份规范的请假条或一则会议通知,其他同学则在作业本上完成。然后笔者动员学生互相点评,并指导修改黑板上的作业。每次进行这一测试,学生们都会发现,符合规范要求的作业不到30%,甚至经过大家修改后的作业也很难达到合格。在学生点评和修改的基础上,笔者再加以细致评析,指出其中的问题,并启发学生体会、分析造成写作失范的原因,不仅在于缺乏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还在于在缺乏认真深思的态度,从而帮助学生反省自己在应用文写作上存在的差距和缺点。之后,笔者发现学生们在听讲和应用文演练方面更加认真了。

启发反思法常常能产生震撼效果。在其后的课堂练习中,同学们跃跃欲试,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应用写作范文第9篇

关键词:应用写作;情景教学;兴趣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程。但由于受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仍然不能突破原有的“讲授型”教学定势,教师唱“主角”的单一教学模式,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应用写作的教学质量。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增强应用写作教学效果,情景模拟教学法不失为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一、增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

情景指情形、景象,即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状况。模拟又称模仿,指按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情景模拟式教学,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具有以下功效:一是由于教学环境和过程比较接近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真实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二是能够让学生在角色演练中体会到某些角色(岗位)的地位、作用、处境、工作要领;三是有利于让学生通过模拟事件发生、发展的每个环节,发现自己的创新潜能,并找出自己能力上的不足,从而增强对实际问题的预测与处理能力;四是能够从模拟演练活动得出的结果或结论中领悟到事件或事物的发展演变规律。

应用文写作(包括商务文书写作)教学改革的较好方法是实施情景教学。

在公文写作教学中,其“发文处理”的操作性强,程式化程度高,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校对、用印、签署、分发、传递到立卷、归档、销毁,进行流水线作业。通过这种公文处理程序的实际技能操作,缩短了写作教学和工作实际的距离,使学生走向社会后就可以驾轻就熟地投入工作,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需要。

走出教室,参与实践。这种方法更加贴近现实,操作上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进行。比如组织文秘(包括司法文秘)专业的学生到当地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了解现行的各种公文的运用情况,请政府部门秘书人员介绍公文形成的过程及写作方法,来深化和巩固所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企事业单位已经制发的公文,(曾收集了不少过期的文件,现在教公文写作就派上了用场)辨别其写作是否符合规范,对不规范的公文加以修改并完善;组织经贸专业的学生深入到校企合作单位访问调查,了解企业的运作和经营情况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通过社会调查,进行市场预测,写出市场调查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

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确定问题

这里所说的确定问题,是指应用写作教学中,在创设一定的情境的前提下,选择出与当前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在“经济合同”的写作教学时,模拟学校和出版社签订一份“教材购销合同”(可以更加细化,如:书名:实用文体写作;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主编:傅克斌;版次:2010年7月第一版;书号:ISBN 787-7-03-028175-3;定价:35.00元。首先由学生代表甲、乙双方进行该项业务谈判,包括甲、乙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到取得一致的过程、各自所享有的相关权利和所应承的相应义务、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途径等。

还有像医药系、机电系等,涉及到一些人体模型、塑料模具的订购,如何与对方进行业务洽谈等。

三、培养学生动脑能力,自主学习

应用写作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听老师讲授,更重要的是自己去思考、体验和建构新的知识意义。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明确树立“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构建者”的观念,充分重视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开发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对原有的知识、观念进行反思,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最终通过其主动、自主的学习和探索,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以实现应用写作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中紧密联系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教师让学生围绕构建和谐校园开展一次演讲比赛以及辩论赛活动,由此与应用文的写作活动结合起来。这就将涉及到一系列的应用文,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学生会首先要写“征文启事”、“通知”、“活动计划”,可能还要写出“请柬”或“邀请函”;其次在比赛现场要作(现场记录)这就涉及到“会议记录”;最后要编发“会议简报”或“会议纪要”,还要写出开展活动的“总结”。作为参加演讲比赛的同学要写“演讲稿”和辩论时要用的辩论稿。如果该项活动需要活动经费和领导批准,那么还要写“请示”和“批复”等。这一个活动就涉及到多种应用文体的写作。这是从宏观方面让学生构建起应用文在实际工作中广泛运用的知识和观念。从微观方面,可以选择上述若干应用文种进行写作实践和训练。以“请示”的写作为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能够明确“请示”的正文所写的若干要素(为什么要请示;请示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才能解决问题等),从而构建起“请示”这一文种的写作基本模式是“缘由―事项―结语”;同理,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又可以构建起“计划”的写作基本模式是“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积极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知识、探求真理的“主人”。

参考文献:

应用写作范文第10篇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重点缺失

应用写作是为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用性和应用性是它最突出的特点。但我们的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着写作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课堂与生活脱节的现象,从而造成教学与训练的封闭化、单一化、形式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束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定位模糊

在应用写作课教学定位上,应该将其作为一个与专业或者与职业生涯紧密衔接的重要过渡,为他们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搭建一座桥梁。通过学生课前调查问卷,把握学生需求,及时删减不实用的文种,将与毕业生有关的个人简历、求职信等编入教学计划中,作为重点内容讲解延伸,引导学生获得一种可感、具体的应用写作的学习需求,使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创造积极性和独立自主性,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偏离

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价值体系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主,以传授理论知识为目的,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培养,因而在教学中未能取得显著效果。

二改革的实践方向及基本原则

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依据“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习不是对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教会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教学就是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现代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利用协作、情境、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从整体出发,既考虑教学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又要考虑系统的层次和特征,立足整体,统揽全局,优选方案。

开展以提高能力为本的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围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和的目标,紧扣教学大纲,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的结构,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突破传统应用文体分类标准,同时制定每一模块应掌握的知识要求和应用能力要求,据此开展教学。

三实训改革实施的基本过程

(一)应用写作实践训练的内涵

所谓实训,是为掌握某种技能或技术在真实或者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也包括职业岗位实践训练,其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术技能,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要改革教学方法,首先必须明确应用写作教学的目的。应用写作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技能,学会写规范的应用文。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坚持“精讲多练”“以人为本”的教学基本原则,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写作能力为目标,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合理组织授课练习,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当调整理论讲授与写作训练的比重关系,逐渐形成一种以学生的写和练为主的教学格局。

当前应用写作教学必须扭转“以文为本”的倾向,面向学生,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重心,将重点放到写作主体创作文章的行为本身上,突出写作过程在写作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强化写作主体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思维主导作用,培养写作能力,塑造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写作人才。同时,要面向社会,根据学生在社会生活和未来工作中将要承担的角色,预先提供一定的工作体验,提前做好投身社会的准备,从而完成由在校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二)实践教学的实验模式探究

1内容的调整

为适应实训教学需要,要设立模块教学体例。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论证,认为在内容设定上,本着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应用文体作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并进一步归纳出以具体工作流程为主线的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该课程的技能、知识和态度。教学环节由讲授基础知识,模拟训练、实例分析等部分组成,根据本课程学习内容和职业岗位的特点,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情境的要求和目的不同,进行启发引导法、案例教学法、项目训练和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改革,组织学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自主性、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形成项目化学习成果并相互评价、交流。

2模式的探索

采用模块教学方式,强化了写作思维训练,具体做法为:借鉴了“公文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的教学方法,实行格式化快速套写;注重范文“提示”或“点评”,引导学生体味范文的写作运思;尝试构建应用写作“文种群”,明确各文体在“写有所同”的基础上“各有其用”,以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达到对文种学习的迁移性效果。积极探索体现各专业特色的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针对每一文种的实际运用情况,或精选案例,或设计情景,增强学生实际写作的能力。

注重实践教学,将动手、动笔和动脑结合起来,促使写作训练落到实处。实施和完善“理论陈述―――例文分析―――写作实训”的教学方法,融“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于一炉,使应用写作课内容生动,形式多样。

四实训改革实施的基本步骤

(一)理论框架构建阶段

实验的开展首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有效地完成研究工作,作了大量的实验前的理论构建工作。深入研究了“应用写作课实训改革实验研究”创建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深入学习应用写作实训教学的历史、现状总结出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研究的理论焦点,应用写作实训教学的目标的要点,应用写作实训教学内涵的理论基点等。我们从教学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向出发,对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应用写作实训教学改革做了深入探索,并反复论证了应用写作实训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初步构建了“应用写作课实训改革实验研究”的理论框架。

(二)研究实验阶段

在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制定周密的研究实验方案,针对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特点对实验的时间、方式方法进行了总体设想,并选取实验班级开展研究实验工作。实验出真知、比较见优劣。为明确实验效果,在同一年级、同一层次的授课班级,分别选取传统教学法班和实训教学法班。

在传统教学法班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而在实训教学法班的实训教学中,我们分别采取了案例评析、情景教学法、错例修改、自学模拟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例如: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喜欢通过实训教学的方式来上课,因此只要课堂上问题设置、情景模拟符合教材,学生的学习表现都积极主动,课堂氛围较为活泼轻松。结果表明实训教学法班的成绩更高一些。通过实验也初步验证了应用写作课堂的教学改革―――“以实训为基础”是势在必行的。

五实训改革研究的成果

(一)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在实践中我们建立自由、开放的写作情境,挖掘其创新潜能,突出应用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特点,以满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高效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需要,实现应用写作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过程的科学性

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可操作情境,充分发挥其流畅、灵活、开放的特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思维等能力,实现应用写作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实践将写作理论变成写作能力,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模式的先进性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根据反馈信息和自身行动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策略的应用价值

在实践的同时,总结多种初见成效的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为应用写作课实践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实践指导方面是有价值的。

上一篇:英语写作范文 下一篇:科技论文写作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