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4 16:58:15

应用科学研究

应用科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研究;跨学科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26-01

1 概念简述

1.1 创新的含义。

创新的英文单词是"Innovation",解释为"革新、创新,新观念、方法或发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中,对创新做了这样定义:"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如果从市场上实现了创新(产品创新),或在市场工艺中应用了创新(工艺创新),那么就说创新完成了。因此,创新包括了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的一系列活动"。

1.2 科学研究的含义。

科学研究有很多种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即R&D)来表示科学研究的概念。任何领域的科学研究,无外乎就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

1.3 跨学科研究的含义。

跨学科学科是涉及到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有专门从事涉及到两个以上学科领域的研究主体,运用一个或多个学科领域方法和理论,主动融合或被动移植到其他领域,形成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但又区别于其他领域,具有自己独特对象、理论和方法的新学科。由于靠单学科理论与方法解决不了问题,那么跨学科研究的对象必然具有复杂性特征;各种不同学科领域、部门的研究主体在一起解决科技、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需要,因此跨学科研究必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创造性特征。

2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20世纪以来,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的不断涌现和软科学的兴起,不仅揭示了现代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这些方法不但加强了科学研究思维和活动,更加成为新的科学创新活动中的行动指南。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从研究的客体(指研究领域或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或技术)来看,主要有移植融合型研究;从研究的主体(主要指科学家或科学家集团)来看,有合作型研究;从研究的社会因素(主要指重大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等)来看,有目标需求型研究。

2.1 移植融合型研究。

所谓移植融合型研究,是指单个研究者或某一门学科的研究群体将某一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或技术移植融合到另一门学科领域,解决另一领域的复杂性问题的研究。

科学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移植和融合,并没有明确的转移方向。一般地说,移植和融合首先发生在比较成熟的学科转向新兴的学科转移,从较熟悉的领域转向不大熟悉甚至是陌生的领域移植和融合。但这种移植和融合不一定就是绝对单向的,有时甚至是互动的。现代跨学科研究中移植融合的方式总的来说有基础科学向基础科学的移植和融合,基础科学向应用科学移植融合,应用科学向应用科学的移植和融合,简单成熟领域(或学科)向复杂陌生领域(或学科)的移植融合。

①基础科学向基础科学的移植融合,包括基础学科内部,如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的移植融合,也包括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转移。

②从基础科学向应用科学的移植融合,应用科学一般包括医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农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这些学科的发展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发展速度己经走到了前列。

③从应用科学向应用科学的移植和融合,应用科学之间的移植一般是技术的移植,包括医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农业科学三大应用领域的移植和融合也会产生相应地跨学科学科。

④简单成熟领域(或学科)向复杂陌生领域(或学科)的移植融合,在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中,相对地说,机械运动是最低级、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发展最早的一门学科。在19世纪之前,力学远走在其他学科的前列,这自然吸引科学家们将力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向其它学科转移。这种转移首先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中获得了成功。形成了天体力学等一系列可以看成是力学与物理学的跨学科学科。

2.2 合作型研究针对研究主体而言,是两门以上学科的研究者合作进行研究的一种形式。跨学科研究由于其跨学科性,研究者独立地进行研究就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补充所需要的知识,这无疑是延长了科学创造前的知识准备时间,从而也就延缓了科学的进程。尤其到了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发现单靠独立的研究主题是无法想象的,实际上也是无法完成的。

科学家群体或集团通过知识互补的合作研究是跨学科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研究形式。研究主体的合作型研究有多种具体形式,可以是从事方法性学科研究主体与对象性学科的研究主体合作,也可以是从事基础性学科的研究主体与应用性学科研究主体的合作,还可以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主体的合作等等。

2.3 目标需求型研究。

目标需求型研究,就是调动不同学科及其研究力量集中解决一个有目标的社会需求或迫切和社会问题的合作研究形式。诸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等等,都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社会问题,只能有目的地将多学科以及从事各门学科研究的研究者组织起来,协同作战,才有可能取得研究的进展和突破。目标需求型研究也包括两种形式:

①社会或政府目标性研发的合作。当科学技术作为国家的事业,作为一种建制列入国家计划并给予财政拨款时,社会或政府目标性研发的合作就开始了。②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急需解决问题的合作研究。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要研究环境问题,了解其变化规律,以及如何保护环境与改善环境,就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例如,研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物机体的影响,需要用医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防止污染对人体的损害,需要用医学、化学和生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对污染的治理,又需要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一些技术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只有将各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各种仪器和技术手段联合起来使用,才能对环境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也正是由于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合作研究环境问题,才形成了一门新兴的跨学科学科――环境科学。

3 结论

科学发展到今天,不同学科间研究方法的互相借鉴-我们称之为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已成为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工作者己从无意间发现和借鉴研究领域之外的方法发展到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主动出击和大胆运用。

作者简介:于珊(1986-11)

应用科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必要的张力

在现代社会,基础研究或纯粹科学面临的境遇是相当严峻的:不仅反对和攻击之声不绝于耳,民众的怀疑和不解、政府的漠视和忽视也是明摆着的。雷斯尼克在谈到政府应该为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时,提出了三个论据——这实际上也是对基础科学所做的辩护。不过,他很清楚,这些论据几乎说服不了当代政治争论中的力量,也难以获得多数民众的认同——在这个紧缩预算的时代,不产生实际结果的科学被看做是学术恩惠,因为科学资助应该与实际结果联系起来的观念源远流长。况且,

在现今这个一只时尚手袋比一打哲学理论还要吃香、一个三流歌星比诺贝尔奖得主还要走红的时代,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恣睢猖獗,物欲主义的人生观恣肆蔓延,工具主义的科学观恣意流布,难得有纯粹科学的一方净土。即便偶有残存,在应用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影响如日中天的与境下,搅得纯粹科学也难以以纯粹的心境去探究了。

许多人都明锐地察觉到这种情势。默顿早就预言:“当前对于科学的社会功利性的迫切要求,也许预兆着一个新的限制科学研究范围的时代。”梅多沃承认轻视应用科学会招致不幸的后果,但是他特意指出,矫枉过正,只注重科学的实际应用,纯粹科学却受到损害。在英国,不恰当地提倡按零售商原则资助科学研究,断送了纯粹科学。齐曼注意到:“现有的社会经济理论要么把科学神化为创造财富的R&D要素,要么把科学妖魔化成技科学(techno-science)的“军事工业复合体”(military-industrialcomplex)的罪魁祸首。这两种观点都认定研究的功能是:通过任何切实可行的手段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或可能需要的任何知识,以满足实际的或期望的物质需求。实际上,每个科学领域都被当做一种可供选择的工具,捆绑在实用技术的前端,帮助其提高发明能力。”他进而指出,工具主义模式支配着所有其他科学形态,它还支配着许多见多识广的且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们对科学的理解。这样的模型只是示意性的,非常平庸,将会被为广泛利益服务的工具主义要求扯得四分五裂。哈贝雷尔(J.Harberer)则挑明:

现代科学表现出以优先倒置为特征的工具论,从而知识作为力量的化身变成它的主要原动力,而公正追求知识则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

不仅现实景况对基础科学如此严酷,而且应用研究一般而言总是要排斥纯粹科学的。任鸿隽对此明察秋毫:“科学事业不当偏重应用而忽略根本之纯粹科学。应用科学以易收切近之功效常易为人所重视,纯粹科学反之,故常易为人忽略。”布什对此也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应用研究与纯粹科学研究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工业科学家可以从广泛的基础观点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但是,强调存在一种支配研究的违反常情的规律是很重要的:除非制定审慎的政策来防止这一点,否则在立刻要得到结果的压力下,应用研究总是要排斥纯粹科学研究的。这一寓意是清楚的:正是纯粹科学研究值得需要特别的保护并有专门保证的支持。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一般规律存在和无形地起作用,难怪T.H.赫胥黎常言:“应用科学四字,吾愿其自来即不存在。”难怪翁文灏建议:“与其言应用科学,不如言科学应用之为当。”

面对这种应用研究排挤基础研究、工业科学吞噬学术科学的情势,有科学情愫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都应该坚定地站起来,捍卫纯粹科学的神圣理想。在这方面,一些科学家和思想家给人们做出了表率。德布罗意昌言:“在我们思维的处理手段与隐藏在自然表象后面的深刻实在之间的和谐一致是多么明显。为了把这种和谐更加彻底地弄清楚,为了更加全面地看清迪昂谈到的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则,这正是纯粹科学的真正使命。排除一切功利主义的偏见,单纯地献身于对真理的追求,正是一项我们从事的最高尚的事业。由于它所追求的目标的全然理想的性质,由于它所要求的努力的无私性质和殷切程度,它所拥有的道义上的价值是无可非议的。”爱因斯坦向来把他所从事的理论物理学——一门典型的纯粹科学——视为值得终生追求的神圣的事业,绝对不能用它来换饭吃。他说:

如果一个人不必靠从事科学研究来维持生计,那么科学研究才是绝妙的工作。一个人用来维持生计的工作,应该是他确信有能力从事的工作。只有在我们不对其他人负有责任的时候,我们才可能在科学事业中找到乐趣。

贝文也许有些走火但却不无道理,他面对饥肠辘辘的大众,仍然强调“精神的饥饿比物质的饥饿更具破坏性”。

这些人士坚守纯粹科学净土的行为令人感佩。因为栖居在纯粹科学的精神家园的科学家,最有可能持之以恒地潜心和痴心钻研大自然深藏的奥秘与和谐,从而做出划时代的科学发明。可是,捍卫纯粹科学的神圣理想的意义决未就此而止。捍卫纯粹科学的神圣理想就是捍卫科学的自主性和科学研究的自由——这是科学独立存在和按照自身的逻辑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人类追求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这一至高无上的价值之特例。默顿对此深有感悟:“被科学家从一开始的训练中就接纳的这种情操与科学的纯正性有关,科学不应该使自己变为神学、经济学或国家的婢女。这一情操的作用在于维护科学的自主性。因为如果接受一种非科学的标准,即假定科学价值是与宗教信条或经济利益或政治目的相一致的,那么只有当科学符合这些标准时,它才会得到承认。换言之,当纯粹科学的情操被排除后,科学就会受到其他制度化机构的直接控制,而且它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会变得日益不确定。科学家不断地拒绝把功利性规范应用于其研究工作,其主要作用就是可防止这种危险,这一点在现代尤为明显。”他还颇有感触地说:“纯粹科学的提升被认为可以防范这样一种规范的侵害,它们会限制科学可能的发展方向,而且会威胁科学研究这种有价值的社会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列维特的一席话也言之凿凿:

人们常常赋予基础研究以特别的神圣性。这是因为这类工作是按照本学科的逻辑和寻求基本的理解而工作的,而不是履行一种为狭隘的实际问题提供有用的解决方法的责任。然而,甚至在此之外,基础研究对于科学家还具有一种难以否认的吸引力,即这个王国尊重他们自己的自和统治权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是合适的。如果可以求助马克思主义范畴的话,基础研究——好奇心驱使的研究——可以被描述为“没有异化的劳动”,其成果——更多的是心灵上的而非金钱上的——完全属于研究者。相反,即使最杰出的工作,当其按照一个公司或政府赞助者的要求工作的时候,不论多么微弱,都要服从其他人而不是服从进行这个工作的科学家本人的目的。

纯粹科学的精神气质或规范结构(包括社会规范和认识规范)确实能够作为、而且也部分成为人们的标准楷模和理想追求。齐曼揭橥,科学是一种知识生产模式。其社会规范与认识规范不可分割,这被哲学家称为调节原则(regulativeprinciples)。科学家认为,无法把科学家视为“真理”的东西与他们共同追求“真理”的工作方式分开。学院科学的调节原则是其精神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精神气质与其社会学方面直接关联。例如,“公有性”规范与经验主义原则——依赖于可重复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密切相关。此外,社会“普遍性”与解释一致有关;“无功利性”通常与对客观实在的信念有关;坚持“独创性”激发了猜想;在被接受为既定的知识之前,“有组织的怀疑论”要求全面检验这些知识并为之辩护。他还说:“学院科学不只是一种碰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生的公共活动,它是我们‘认知体制’(epistemicinstitution)的标准范例。同样,学术研究不只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它是我们的‘知识生产模式’的理想形态。”即使在学术科学共同体之外,学术科学的规范和标准起码部分地为在非学术环境中工作的科学家确定了一个理想。这样看来,莫尔的下述警告是言之成理的:

许多政治家和外行人实际上相信,好奇取向的基础研究至少是一种多余的奢侈。这是目前科学危机的最严重的因素。

其实,从近代科学萌生直到19世纪后期,纯粹科学都是科学家追求的远大理想和践行的研究活动。此后,尽管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转型,但是纯粹科学作为一种的崇高理想始终浮现在迷恋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心智中,而且也确实有一小批纯粹科学家在默默地践诺这一高尚追求。齐曼心中有数:“虽然学术科学作为当代科学的模型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但仍然是许多科学家以及某些元科学家对他们的活动的性质所持有的看法。它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世纪之前工业研究尚未出现的时候,对于自然科学的公正描述。”学院科学设立了一些尽管极少实现、但却被普遍接受的理想标准。它们展示了一个概念框架,从大量认识实践、程序和传统中可以总结出一些标准条款。它们在本质上是箴言,而非精确的规则。这体现在默顿规范的精神气质方案中,尽管它从来不过就是学术科学的传统准则的一种理想化,且具有自己为自己服务的空想特点,很少有学术科学家在实践中遵从这种理想,但是并不是说完全不能以这种标准为目标,它可以作为科学生活的许多实际规则和惯例的参考。德布罗意言必有中:纯粹科学是“单纯地接近理想的”。

虽然我们被人体的组织结构和我们对日常事物的狭窄范围的各种情感所束缚,我们还是能被理想的召唤所激励,能被多少受到限制的追求精神价值的渴望所激励,即使是我们之中的下愚也不会不受这些激励的的影响。

当然,我们所谓的纯粹科学,不是与社会完全隔绝的、象牙塔上的科学。因此,纯粹科学之“纯粹”,并不是“水至清则无鱼”的纯粹。诚如列维特所说,纯粹科学“不是说科学与社会和经济因素相隔离——这样的绝对‘纯粹’是一个不现实的梦想,并且是不值得渴望的。”齐曼指明,纯粹科学家并不是脱离社会环境的孤立个体。而且,纯粹科学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单纯怀旧,在某种程度上,它在适当的社会契约下可以实现。莫尔和盘托出:“科学家的独立之梦是怀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由——思想自由和探索自由——变成幻想。体制的和财政的依赖与智力的独立(思想自由和探索自由)是相容的,只要合伙人、政府和科学家认真遵守他们的‘社会契约’准则。正如有人注意到的,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政治权威能够向科学口授它的步骤、它的活动规律、它的要义;在政府权力内也不能决定科学探索的形式和内容。通向真理的道路像真理本身一样不受政治决定的影响;在更深的层次上,真理有它自己的不被政治权力败坏的权威。公众的权威有可能限制它的行使,或阻止它进入公众的讨论,或掩盖它的部分结果,或歪曲它的意义,但是没有什么强制或劝服能够改变它确立的东西,除了科学论述本身的权威而外。”科学家为了获得某项基础科学的研究经费,有时不得不虚与委蛇,做点表面文章,强调一下它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实际上,他们依然故我,从未改变初衷。这充分显示出,纯粹科学的理想在科学家内心深处根深蒂固。布鲁克斯注意到这一有趣的现象:

这种转移是表面的,而不是实际上的:研究建议重新写得显然适合特殊的社会目标了,而并没有改变科学的主题。简而言之,科学家常常改变对他们正在做的工作的解释,以适应外界的压力,而不是真正改变他们所做的工作。这个[科学主题的]“无形的力量”仍然是确定重点的真正力量。

应该给基础研究以必要的支持。正如布什所说,基础研究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果指望短期资助立即得到结果,它就不是基础研究了。因此,应该找到一些办法,允许某些机构许诺用经常性拨款给予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费支持。事实上,在一些发达国家,就是如此行事的。列维特披露:“几十年来,就像美国以及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那样,科学的精神气质要求并得到了为基础研究和为科学而科学提供的保护。大学,有时加上一些专门的研究所,构成了这个系统的核心。”

尤其是,政府必须负起应有的责任,这包括为基础科学创造自由的发展氛围并提供合理的财政预算。布什明确指出:“政府能用以促进工业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通过资助基础研究来增进新科学知识的涌现和帮助培育科学人才。”雷斯尼克详细地罗列出,政府不应该放弃对纯粹研究的资助是有理由的。第一,许多学人论证,纯粹研究往往具有实际应用,但是要预见这种应用通常是不可能的。第二,为了进行应用研究,需要拥有大量的一般科学知识。由于纯粹研究的目的在于提供这种类型的知识,它在应用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科学史表明,所有研究(并非恰恰是纯粹研究)在具有高度智力自由的社会里繁盛,把研究引向专门的实用目标、不为纯粹研究提供资金的世界,很可能由于限制智力自由而妨碍研究气候,从而危及科学。最后,纯粹研究借助经济学的一个术语应该被看做是公共货物,是不能够被私人消费的货物,是任何人可以无偿地得到的货物。纯粹研究是公共货物,像安全的道路和桥梁、警力、污水处理和教育这样的公共货物一样重要。他建议,政府应该积极资助纯粹研究,科学家要在这类决策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布朗和布鲁克斯二人从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阐明,政府为什么必须支持基础科学:

许多经济学家都极力表明,政府必须支持基础研究,因为自由市场总是不会恰当地支持它。他们这样说,在福利经济中,政府有义务填补市场支持的基础研究水准和社会需要的水准之间的差额。

研究离最终实际应用越远,它在市场经济中越不容易获得支持,除非国家提供直接补助或通过专门的税收刺激措施促使私人提供资助,而后者也是公共资助的一种形式。这样,显然存在强有力的经济学理由,要求政府支持研究,特别是支持基础研究。

除了政府的支持外,各种非政府的和非赢利的基金会以及企业——有可能从中多少获益——也有义务解囊相助,关键是要有与之配套的科学政策。不用说,还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申请和资助的管理措施,把科学家从过分激烈的无序竞争和大量非研究性的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范伯格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也提出过“诚信资助”以及用“事后收购制”替代“事前招标制”的设想。

有了健康的研究氛围和正常的经济来源后,下一步的问题是选择什么基础研究课题去做。因为只有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才能受到事半功倍之效,从而不辜负政府的豪举和纳税人的慷慨。至于如何选择,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打发得了的,鉴于篇幅关系,我们也只能浅尝辄止。

要取得十分富足的资金满足所有科学家的胃口,当然是不现实的;撒胡椒面式的平均分配,显然是不明智的。有一定的经费之后,该怎么选择研究课题呢?布朗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和明睿的见解。他说,我们在选择时一般要受到两个限制:社会偏见和科学范式,称职人员和钱财供应。在明白了这一点之后,

不用说,我们必须打破我将要命名的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之间的平衡。作为外部标准,我意指任何健全的行政官员都会立即考虑到的那类事情,诸如项目的规模和费用、它对于特定国家资源的适宜性、投入的人员的能力、它的社会意义等。内部标准是比较微妙的。我建议,内部标准应该有助于下述研究规划的提出:它们不仅是引人注目的和富有新意的,而且选择它们主要是考虑到它们与科学的进展有关,而不仅仅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直接的社会需要有关。与科学的总的进展密切相关的研究规划的提出,有可能使科学中的其他论题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从而在不止一个方面把知识前沿向前推进。

至于“什么最有可能推进科学的前沿?这必定是一个科学问题,必须主要由科学家去解决。”要知道,“没有一种体制是完美无缺的,但是,把基础研究的细节控制大量地交到科学家手中的体制,必定要优于把它放在政治家或政府部门的体制。相反的情形对应用科学的控制也几乎适用。正如社会价值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不是好向导一样,科学价值对于科学的社会应用也不是好向导。在控制应用科学时,我们正在刻苦地学会认清科学对社会所负的责任;在控制基础研究时,我们必须认清社会对科学所负的责任。”

在强调基础科学的重要意义和捍卫纯粹科学的神圣理想时,我们也要警惕和防止另一种倾向——过甚地钻牛角尖。有极少数人钻钻牛角尖倒也无妨,只要他们不耗费可观的社会资财,社会甚至可以把他们作为“稀有保护动物”加以呵护——首先,这是他们的自由;再者,说不准哪一天他们也许会对科学知识有所贡献。但是,对于大多数纯粹科学家而言,研究与科学进展密切相关的前沿问题才是第一位的。劳丹说得好:尽管放弃对理论科学的探索无异于否定人性中最大的特点,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将资源花费在任何理论问题上都是有正当理由的。

当今,致力于认识上毫无价值的问题和致力于无益于社会的问题的科学研究一样,是太多了。如果“纯粹”科学家要想不辜负施与他们的慷慨资助,他们必须能够表明,他们的问题是真正重要的问题,他们的研究纲领足够进步,值得用我们宝贵而有限的资源去打赌。

“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的复杂的辩证法是科学史中最深刻的问题之一。”在处理这种辩证关系时,也许最佳的途径是,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设法使本来具有某种对立和互斥倾向的两类科学互补互惠,从而收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之效。对基础科学固然漠视不得,对应用科学也万万不能忽视,因为后者不仅对社会大有裨益,而且也能够惠及基础科学。遗憾的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好走极端。诚如默顿所言:像在社会和文化领域中存在的大部分双重性一样,这种双重性也导致了矛盾选择的态度。而且,由于我们发现难以承受这种矛盾选择,所以我们经常处在这样的犹豫不决之中,明显地从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强调一方面的价值,必然大大压制另一方面的价值。我们或者极力倡导,知识不能被用于实际目的的就决不是真正的知识;或者极力倡导,应用知识本来就属于知识自身的一类。一些人倡导纯粹科学,而另一些人倡导应用科学。前者是柏拉图的追随者,后者是拙劣的培根的追随者。事实上,这两类科学的真实关系恰如B.巴伯所言:我们必须注意,在“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总是有重要的相互影响,无论在同一或不同的社会组织中它们是否被具体地分开。的确,它们必定是相互依赖的,因为不仅“纯粹”科学为社会应用提供新的理论,而且这些应用反过来又会为“纯粹”科学的顺利进展提供工具和条件。它们之间的联系正如科南特校长所说的,是“共生的”和“紧密的”。科学的成长要求“纯粹”研究和“应用”研究永远不要彼此过于分离。误解这两者的性质和彼此之间关系的一个最大的危险就是,这有可能导致一种僵硬的和有害的分离。

坎贝尔既揭示了两类科学的张力关系,也开出了免走极端的良方,颇具远见和卓识:“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是经验知识这棵大树的根和分枝;理论和实际是不能分离的统一体,如果不给双方带来极大的破坏,就不能将其分开。社会的精神和物质的健全就依赖于这种密切联系的维持。几年前有一种倾向认为,真正的科学是限定在实验室的,他们的学生也要离开工业社会的沸腾生活,对工业视而不见,成为贫血儿。今天或许出现了一些过分反动的迹象;工业科学得到全面支持和普遍关注,而大学——所有的学科和所有的知识的保姆——却成了挨饿者。只有当科学既作为一个满足知识需要的源泉、又作为满足物质需要的手段成为普遍认识的时候,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的危险才能避免。”

也许正是基于类似的认识,中国学人任鸿隽才明智地指出,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二者同样重要;考虑到现实状况,宜于多多提倡纯粹科学。他说:科学家的态度似乎第一应从发现宇宙真理、奥秘而努力,第二是将研究出来的东西怎样地可以为人类谋取福利,这才与人类前途有利。惟此而行,人类必可获得更光明、更良好的前途,同时也不怕科学不为人类造福。他还说:

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哪一项需要提倡。我个人以为两者都重要,不过应用科学自会有利地发展,而纯粹科学则少人注意,所以应当多多提倡纯粹科学。

霍耳顿则推荐兼顾二者的“杰斐逊式的研究纲领”,不知是否有道理、是否可行,值得人们用心思忖。他这样写道:回顾17世纪以来近代科学的两个主要渊源,通常指的是(没有太多的歪曲)以牛顿为代表的“基础科学”和以弗兰西斯•培根为代表的“应用科学”。但是还有第三种风格的科学实践,人们很少明确承认它,但是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值得赋予更大的注意。关于这种科学实践的比较方便的名称是“杰斐逊式的研究纲领”。牛顿式的研究纲领是寻求全知(omniscience)。与之相对照,培根的研究纲领专注于科学为全能(omnipotence)服务,或者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扩大人类帝国的疆界,尽可能地影响一切事物”。杰斐逊的第三种研究纲领从二者中汲取了某种东西,又为一个新的目的把它们结合起来。简要地说,“这种风格把研究中心放在基础科学未知的领域,它又处于一个社会问题的核心。因此,它既不是纯粹科学取向的,也不是纯粹问题取向的(后者主要应用现有的基础知识以适应所设想的需要)。”对照起来,杰斐逊的结合模式兼顾二者,它反映了杰斐逊看到科学有两个相互纠缠在一起的目标——不仅仅是充分地理解自然,而且还有他简单地称之为“人的自由和幸福”的东西。

参考文献

D.B.Resnik,TheEthicsofScience,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8,p.167.雷斯尼克提出的三个论据是:研究能够产生医学、工程、工业和军事的重要技术应用;研究产生现在和未来数代人使用的丰富知识;研究有助于教育和智力的发展。

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版,第19页。

梅多沃:《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蒋效东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50页。

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0页。

S.Restivo,Science,Society,andValues,TowardaSociologyofObjectivity,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4,p.114.

任鸿隽:中国科学之前瞻与回顾,《科学》,第26卷(1943),第1期。任鸿隽后来还说过:“应用科学因其有利于生产,可以从而获利,自会有人去做。因而纯粹基本科学的研究则以无利可图必须我们尽力去提倡。其次,应用科学的发展,其收效大小也得根据纯粹科学的成就,所以不能不注意根本的纯粹科学;至于应用科学自会因时而发展的。”参见任鸿隽:在“科学与社会”座谈会上的发言,《科学》,第31卷(1949),第5期。

布什(V.Bush):《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张炜等译,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内部出版,1985年第1版,第140、27页。

任鸿隽:中国科学之前瞻与回顾,《科学》,第26卷(1943),第1期。T.H.赫胥黎的原话出自他在1880年的“科学与文化”演讲。他在反驳“事务主义者”——他们散布科学文化对于一所目的在于“促进国家工业和制造业发展”的学院不相干——时说:“我常常希望,‘应用科学’这个短语从未被发明出来。因为它暗示,存在一类直接实际使用的科学知识,它能够撇开另一类不具有实际用处的和被命名为‘纯粹科学’的科学知识而学习。但是,没有比这更十足的谬说了。人们称其为应用科学的东西,无非是纯粹科学对于特定种类问题的应用。它由借助推理和观察确立的、构成纯粹科学的普遍原理的推论组成。没有一个人在他牢固地把握这些原理之前,能够保险地做出这些推论;他只能通过它们赖以建立的观察和推理的操作的个人经验,才能达到这种把握。”参见T.H.Huxley,SelectionsfromtheEssaysofT.H.Huxley,EditedbyA.Castell,New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Inc.,1948,p.52.

德布罗意:《物理学与微观物理学》,朱津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版,第179~180页。

杜卡斯、霍夫曼编:《爱因斯坦谈人生》,高志凯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55~56页。

波兰尼:《自由的逻辑》,冯银江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6页。

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版,第352、353页。

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戴建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425页。

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69~71页。

布鲁克斯:学术研究的领域和重点,李亚玲译,上海:《世界科学》,1984年第5期,第46~49,41页。

H.Mohr,Structure&SignificanceofScience,NewYork:Springe-Verlay,1977,Lecture13.

齐曼:《元科学导论》,刘珺珺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9、70、211页。

德布罗意:《物理学与微观物理学》,朱津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版,第176页。

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戴建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72页。

齐曼言之有理:“仅仅以心理因素为标准,试图把基础研究与其他形式的研究活动区别开来,这是行不通的。以个人自主性作为惟一的指导原则,也是办不到的。把纯粹研究者描绘成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体,其生机来自内心的觉悟,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可是,科学家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总喜欢以这种惯用的、简化的方式来表达。这些表达大多数是非常真诚的。然而,它们通常系统地忽略了科学家工作在其中的社会环境因素。”参见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1页。

H.Mohr,Structure&SignificanceofScience,NewYork:Springe-Verlay,1977,Lecture12.

布鲁克斯:学术研究的领域和重点,李亚玲译,上海:《世界科学》,1984年第5期,第46~49,41页。

布什(V.Bush):《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张炜等译,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内部出版,1985年第1版,第72页。

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戴建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425页。

布什(V.Bush):《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张炜等译,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内部出版,1985年第1版,第35页。

雷斯尼克的具体建议是这样的:由于纯粹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含义并花费大量的金钱,政府总是(并且应该总是)在提供资金的决定中起重要作用。在民主社会,公众应该知道政府如何分配它的预算,提供资金的决定不能完全留给官僚或专家手中。公众虽然对提供资金有发言权,但是至少有两点理由表明,科学家而非政治家应该在多数决定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第一,公众不愿意在不健全的研究上浪费资源,而有资格的科学家知道任何研究的长处。第二,要公众评论每一项研究建议是不充分的。参见D.B.Resnik,TheEthicsofScience,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8,p.169,171.

布朗:《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14页。

布鲁克斯:基础研究的功能,顾淑林译,北京:《科学学译丛》,1988年第1期,第11~19页。

默顿就此论述道:基础研究对不同的组织和制度具有潜在的价值,而潜在价值概念直接关注的是一个明显和重要的事实,即不同类型的基础研究具有不同的适合于某些类别的实用结果的可能性。这个概念涉及到支持那些基础性研究的科学政策问题,就我们看来,这类基础性研究对赞助企业来说会具有极大程度的潜在意义。扶持具有潜在价值的基础研究的政策有几个方面的有意义的特征。第一,它保证科学家对问题的选择有很大的自由度。第二,赞助组织也有很大的自由度,使它们从各种基础研究中有所选择,以发展基础性和具有潜在意义的知识。第三,它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赞助组织之间提供了一种磋商关系。他们以相对中立的立场接触,各自都保留自己的目标,同时又尽可能使对方获益。第四,扶持基础研究的主导性政策只是把研究资源分配给多数而非全部具有潜在价值的基础研究。第五,那种对政府、商业和工业等组织的目标只有很小的明显潜在价值的基础科学,无疑需要获得另外一些机构的大力支持,这些机构的目的在于促进基础知识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获得可预见的实用结果。参见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版,第250~251页。

范伯格这样写道:因为可以得到支持的科学研究的资金大大增加,科学家的工作和生活显著地改变了。增加的资金使科学家有可能计划和实施研究规划,否则这是不可想象的。虽然投入科学研究的资金按以前的标准是相当大的,但是资金还是有限的。由于大多数卷入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依赖政府资金,因而不得不为有限的资金而竞争。由于资金对研究是如此决定性的,科学家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他们的计划。为了保险起见,科学家往往把类似规划提交给几个拨款机构。一些科学家估计,他们把多达20%的工作时间都用在准备计划上了。政府资金对科学研究的“食物供应”正在变得相对短缺,科学家现在必须在与他们的大量同行的竞争中搜寻粮秣。这不是因为可以得到的资金被缩减了,而是因为科学家的数目和科学规划花费的范围大大增加了,把较大的要求放在研究资金的馅饼上。政府未来的支持模式对于科学的未来具有巨大的重要性。参见G.Feinberg,SolidClues,NewYork:SimonandSchuster,1985,pp.226~227.

李醒民:学术科学可以被计划吗?北京:《学习时报》,2004年12月20日,第7版。李醒民:荒谬的逻辑,荒诞的考核——就本人的经验小议课题申请、学术评价及其他,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29卷(2007),第3期,第96~97页。摘要发表在北京:《科学时报》,2007年6月29日,第A4版。

布朗:《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18~119,121~122页。布朗就“两个限制”是这样讲的:在我们选择做什么基础研究方面,有一些明显的限制因素,这是因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深深地扎根于历史之中。我们选择课题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流行的社会偏见的强烈影响,正像17和18世纪的物理学和数学选择课题受到与世界探险有关的航海问题的影响一样;在当代,对太阳系的探测也是由太空研究中的军事利益促进的。我们的选择也受到该时代的科学理论和风尚的强烈影响,托马斯•库恩称其为“科学范式”。第二个明显的限制因素是,称职的人员和钱财的供应是有限的。这样就提出选择什么基础研究去做?我们应该花费多少?对此,没有一个明确的经济学答案;而且,与艺术不同,公众对基础科学的评价不能用进入音乐厅和艺术馆的人数来衡量。

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23页。

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版,第65页。

德布罗意对此有透彻的了解:由于应用科学不是追求纯粹的理想目标,而首先在于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由于它经常被迫考虑的是物质上的意外事件和财力上的(商业上的)条件,从纯粹的知识观点看来,应用科学并不具有纯粹科学那样高贵的价值。虽然如此,但是也不能忽视它推动社会的进步,对纯粹科学有所帮助(提出问题,有时对纯粹科学也有贡献)的事实。参见德布罗意:《物理学与微观物理学》,朱津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版,第182~183页。雷斯尼克也心知肚明: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好处。第一,工业雇用科学家发展有益于社会的产品和技术。第二,私人工业为数百万科学家和卷入研究的人提供雇用。这些工作倾向于是高工资、高技艺的工作,它们在社区或国家的经济基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私人工业为科学研究提供资金,可以弥补政府资助之不足。虽然这种资助往往是高度应用的,但是它能够具有理论上的副产品。第四,学术机构往往从私人工业的工作中获得好处。当公司在大学环境中运作时,它们帮助大学获得私人基金为设备、工作场所和人力资源投入。参见D.B.Resnik,TheEthicsofScience,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8,p.156.

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版,第49页。

B.巴伯(BBarber):《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1版,第119页。

戈兰:《科学和反科学》,王德禄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77页。

任鸿隽:在“科学与社会”座谈会上的发言,《科学》,第31卷(1949),第5期。

应用科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必要的张力

在现代社会,基础研究或纯粹科学面临的境遇是相当严峻的:不仅反对和攻击之声不绝于耳,民众的怀疑和不解、政府的漠视和忽视也是明摆着的。雷斯尼克在谈到政府应该为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时,提出了三个论据——这实际上也是对基础科学所做的辩护。不过,他很清楚,这些论据几乎说服不了当代政治争论中的力量,也难以获得多数民众的认同——在这个紧缩预算的时代,不产生实际结果的科学被看做是学术恩惠,因为科学资助应该与实际结果联系起来的观念源远流长。况且,

在现今这个一只时尚手袋比一打哲学理论还要吃香、一个三流歌星比诺贝尔奖得主还要走红的时代,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恣睢猖獗,物欲主义的人生观恣肆蔓延,工具主义的科学观恣意流布,难得有纯粹科学的一方净土。即便偶有残存,在应用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影响如日中天的与境下,搅得纯粹科学也难以以纯粹的心境去探究了。

许多人都明锐地察觉到这种情势。默顿早就预言:“当前对于科学的社会功利性的迫切要求,也许预兆着一个新的限制科学研究范围的时代。”梅多沃承认轻视应用科学会招致不幸的后果,但是他特意指出,矫枉过正,只注重科学的实际应用,纯粹科学却受到损害。在英国,不恰当地提倡按零售商原则资助科学研究,断送了纯粹科学。齐曼注意到:“现有的社会经济理论要么把科学神化为创造财富的R&D要素,要么把科学妖魔化成技科学(techno-science)的“军事工业复合体”(military-industrialcomplex)的罪魁祸首。这两种观点都认定研究的功能是:通过任何切实可行的手段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或可能需要的任何知识,以满足实际的或期望的物质需求。实际上,每个科学领域都被当做一种可供选择的工具,捆绑在实用技术的前端,帮助其提高发明能力。”他进而指出,工具主义模式支配着所有其他科学形态,它还支配着许多见多识广的且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们对科学的理解。这样的模型只是示意性的,非常平庸,将会被为广泛利益服务的工具主义要求扯得四分五裂。哈贝雷尔(J.Harberer)则挑明:

现代科学表现出以优先倒置为特征的工具论,从而知识作为力量的化身变成它的主要原动力,而公正追求知识则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

不仅现实景况对基础科学如此严酷,而且应用研究一般而言总是要排斥纯粹科学的。任鸿隽对此明察秋毫:“科学事业不当偏重应用而忽略根本之纯粹科学。应用科学以易收切近之功效常易为人所重视,纯粹科学反之,故常易为人忽略。”布什对此也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应用研究与纯粹科学研究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工业科学家可以从广泛的基础观点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但是,强调存在一种支配研究的违反常情的规律是很重要的:除非制定审慎的政策来防止这一点,否则在立刻要得到结果的压力下,应用研究总是要排斥纯粹科学研究的。这一寓意是清楚的:正是纯粹科学研究值得需要特别的保护并有专门保证的支持。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一般规律存在和无形地起作用,难怪T.H.赫胥黎常言:“应用科学四字,吾愿其自来即不存在。”难怪翁文灏建议:“与其言应用科学,不如言科学应用之为当。”

面对这种应用研究排挤基础研究、工业科学吞噬学术科学的情势,有科学情愫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都应该坚定地站起来,捍卫纯粹科学的神圣理想。在这方面,一些科学家和思想家给人们做出了表率。德布罗意昌言:“在我们思维的处理手段与隐藏在自然表象后面的深刻实在之间的和谐一致是多么明显。为了把这种和谐更加彻底地弄清楚,为了更加全面地看清迪昂谈到的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则,这正是纯粹科学的真正使命。排除一切功利主义的偏见,单纯地献身于对真理的追求,正是一项我们从事的最高尚的事业。由于它所追求的目标的全然理想的性质,由于它所要求的努力的无私性质和殷切程度,它所拥有的道义上的价值是无可非议的。”爱因斯坦向来把他所从事的理论物理学——一门典型的纯粹科学——视为值得终生追求的神圣的事业,绝对不能用它来换饭吃。他说:如果一个人不必靠从事科学研究来维持生计,那么科学研究才是绝妙的工作。一个人用来维持生计的工作,应该是他确信有能力从事的工作。只有在我们不对其他人负有责任的时候,我们才可能在科学事业中找到乐趣。

贝文也许有些走火但却不无道理,他面对饥肠辘辘的大众,仍然强调“精神的饥饿比物质的饥饿更具破坏性”。

这些人士坚守纯粹科学净土的行为令人感佩。因为栖居在纯粹科学的精神家园的科学家,最有可能持之以恒地潜心和痴心钻研大自然深藏的奥秘与和谐,从而做出划时代的科学发明。可是,捍卫纯粹科学的神圣理想的意义决未就此而止。捍卫纯粹科学的神圣理想就是捍卫科学的自主性和科学研究的自由——这是科学独立存在和按照自身的逻辑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人类追求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这一至高无上的价值之特例。默顿对此深有感悟:“被科学家从一开始的训练中就接纳的这种情操与科学的纯正性有关,科学不应该使自己变为神学、经济学或国家的婢女。这一情操的作用在于维护科学的自主性。因为如果接受一种非科学的标准,即假定科学价值是与宗教信条或经济利益或政治目的相一致的,那么只有当科学符合这些标准时,它才会得到承认。换言之,当纯粹科学的情操被排除后,科学就会受到其他制度化机构的直接控制,而且它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会变得日益不确定。科学家不断地拒绝把功利性规范应用于其研究工作,其主要作用就是可防止这种危险,这一点在现代尤为明显。”他还颇有感触地说:“纯粹科学的提升被认为可以防范这样一种规范的侵害,它们会限制科学可能的发展方向,而且会威胁科学研究这种有价值的社会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列维特的一席话也言之凿凿:

人们常常赋予基础研究以特别的神圣性。这是因为这类工作是按照本学科的逻辑和寻求基本的理解而工作的,而不是履行一种为狭隘的实际问题提供有用的解决方法的责任。然而,甚至在此之外,基础研究对于科学家还具有一种难以否认的吸引力,即这个王国尊重他们自己的自和统治权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是合适的。如果可以求助马克思主义范畴的话,基础研究——好奇心驱使的研究——可以被描述为“没有异化的劳动”,其成果——更多的是心灵上的而非金钱上的——完全属于研究者。相反,即使最杰出的工作,当其按照一个公司或政府赞助者的要求工作的时候,不论多么微弱,都要服从其他人而不是服从进行这个工作的科学家本人的目的。

纯粹科学的精神气质或规范结构(包括社会规范和认识规范)确实能够作为、而且也部分成为人们的标准楷模和理想追求。齐曼揭橥,科学是一种知识生产模式。其社会规范与认识规范不可分割,这被哲学家称为调节原则(regulativeprinciples)。科学家认为,无法把科学家视为“真理”的东西与他们共同追求“真理”的工作方式分开。学院科学的调节原则是其精神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精神气质与其社会学方面直接关联。例如,“公有性”规范与经验主义原则——依赖于可重复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密切相关。此外,社会“普遍性”与解释一致有关;“无功利性”通常与对客观实在的信念有关;坚持“独创性”激发了猜想;在被接受为既定的知识之前,“有组织的怀疑论”要求全面检验这些知识并为之辩护。他还说:“学院科学不只是一种碰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生的公共活动,它是我们‘认知体制’(epistemicinstitution)的标准范例。同样,学术研究不只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它是我们的‘知识生产模式’的理想形态。”即使在学术科学共同体之外,学术科学的规范和标准起码部分地为在非学术环境中工作的科学家确定了一个理想。这样看来,莫尔的下述警告是言之成理的:

许多政治家和外行人实际上相信,好奇取向的基础研究至少是一种多余的奢侈。这是目前科学危机的最严重的因素。

其实,从近代科学萌生直到19世纪后期,纯粹科学都是科学家追求的远大理想和践行的研究活动。此后,尽管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转型,但是纯粹科学作为一种的崇高理想始终浮现在迷恋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心智中,而且也确实有一小批纯粹科学家在默默地践诺这一高尚追求。齐曼心中有数:“虽然学术科学作为当代科学的模型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但仍然是许多科学家以及某些元科学家对他们的活动的性质所持有的看法。它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世纪之前工业研究尚未出现的时候,对于自然科学的公正描述。”学院科学设立了一些尽管极少实现、但却被普遍接受的理想标准。它们展示了一个概念框架,从大量认识实践、程序和传统中可以总结出一些标准条款。它们在本质上是箴言,而非精确的规则。这体现在默顿规范的精神气质方案中,尽管它从来不过就是学术科学的传统准则的一种理想化,且具有自己为自己服务的空想特点,很少有学术科学家在实践中遵从这种理想,但是并不是说完全不能以这种标准为目标,它可以作为科学生活的许多实际规则和惯例的参考。德布罗意言必有中:纯粹科学是“单纯地接近理想的”。

虽然我们被人体的组织结构和我们对日常事物的狭窄范围的各种情感所束缚,我们还是能被理想的召唤所激励,能被多少受到限制的追求精神价值的渴望所激励,即使是我们之中的下愚也不会不受这些激励的的影响。

当然,我们所谓的纯粹科学,不是与社会完全隔绝的、象牙塔上的科学。因此,纯粹科学之“纯粹”,并不是“水至清则无鱼”的纯粹。诚如列维特所说,纯粹科学“不是说科学与社会和经济因素相隔离——这样的绝对‘纯粹’是一个不现实的梦想,并且是不值得渴望的。”齐曼指明,纯粹科学家并不是脱离社会环境的孤立个体。而且,纯粹科学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单纯怀旧,在某种程度上,它在适当的社会契约下可以实现。莫尔和盘托出:“科学家的独立之梦是怀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由——思想自由和探索自由——变成幻想。体制的和财政的依赖与智力的独立(思想自由和探索自由)是相容的,只要合伙人、政府和科学家认真遵守他们的‘社会契约’准则。正如有人注意到的,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政治权威能够向科学口授它的步骤、它的活动规律、它的要义;在政府权力内也不能决定科学探索的形式和内容。通向真理的道路像真理本身一样不受政治决定的影响;在更深的层次上,真理有它自己的不被政治权力败坏的权威。公众的权威有可能限制它的行使,或阻止它进入公众的讨论,或掩盖它的部分结果,或歪曲它的意义,但是没有什么强制或劝服能够改变它确立的东西,除了科学论述本身的权威而外。”科学家为了获得某项基础科学的研究经费,有时不得不虚与委蛇,做点表面文章,强调一下它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实际上,他们依然故我,从未改变初衷。这充分显示出,纯粹科学的理想在科学家内心深处根深蒂固。布鲁克斯注意到这一有趣的现象:

这种转移是表面的,而不是实际上的:研究建议重新写得显然适合特殊的社会目标了,而并没有改变科学的主题。简而言之,科学家常常改变对他们正在做的工作的解释,以适应外界的压力,而不是真正改变他们所做的工作。这个[科学主题的]“无形的力量”仍然是确定重点的真正力量。

应该给基础研究以必要的支持。正如布什所说,基础研究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果指望短期资助立即得到结果,它就不是基础研究了。因此,应该找到一些办法,允许某些机构许诺用经常性拨款给予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经费支持。事实上,在一些发达国家,就是如此行事的。列维特披露:“几十年来,就像美国以及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那样,科学的精神气质要求并得到了为基础研究和为科学而科学提供的保护。大学,有时加上一些专门的研究所,构成了这个系统的核心。”

尤其是,政府必须负起应有的责任,这包括为基础科学创造自由的发展氛围并提供合理的财政预算。布什明确指出:“政府能用以促进工业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通过资助基础研究来增进新科学知识的涌现和帮助培育科学人才。”雷斯尼克详细地罗列出,政府不应该放弃对纯粹研究的资助是有理由的。第一,许多学人论证,纯粹研究往往具有实际应用,但是要预见这种应用通常是不可能的。第二,为了进行应用研究,需要拥有大量的一般科学知识。由于纯粹研究的目的在于提供这种类型的知识,它在应用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科学史表明,所有研究(并非恰恰是纯粹研究)在具有高度智力自由的社会里繁盛,把研究引向专门的实用目标、不为纯粹研究提供资金的世界,很可能由于限制智力自由而妨碍研究气候,从而危及科学。最后,纯粹研究借助经济学的一个术语应该被看做是公共货物,是不能够被私人消费的货物,是任何人可以无偿地得到的货物。纯粹研究是公共货物,像安全的道路和桥梁、警力、污水处理和教育这样的公共货物一样重要。他建议,政府应该积极资助纯粹研究,科学家要在这类决策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布朗和布鲁克斯二人从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阐明,政府为什么必须支持基础科学:

许多经济学家都极力表明,政府必须支持基础研究,因为自由市场总是不会恰当地支持它。他们这样说,在福利经济中,政府有义务填补市场支持的基础研究水准和社会需要的水准之间的差额。

研究离最终实际应用越远,它在市场经济中越不容易获得支持,除非国家提供直接补助或通过专门的税收刺激措施促使私人提供资助,而后者也是公共资助的一种形式。这样,显然存在强有力的经济学理由,要求政府支持研究,特别是支持基础研究。

除了政府的支持外,各种非政府的和非赢利的基金会以及企业——有可能从中多少获益——也有义务解囊相助,关键是要有与之配套的科学政策。不用说,还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申请和资助的管理措施,把科学家从过分激烈的无序竞争和大量非研究性的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范伯格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也提出过“诚信资助”以及用“事后收购制”替代“事前招标制”的设想。

有了健康的研究氛围和正常的经济来源后,下一步的问题是选择什么基础研究课题去做。因为只有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才能受到事半功倍之效,从而不辜负政府的豪举和纳税人的慷慨。至于如何选择,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打发得了的,鉴于篇幅关系,我们也只能浅尝辄止。

要取得十分富足的资金满足所有科学家的胃口,当然是不现实的;撒胡椒面式的平均分配,显然是不明智的。有一定的经费之后,该怎么选择研究课题呢?布朗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和明睿的见解。他说,我们在选择时一般要受到两个限制:社会偏见和科学范式,称职人员和钱财供应。在明白了这一点之后,

不用说,我们必须打破我将要命名的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之间的平衡。作为外部标准,我意指任何健全的行政官员都会立即考虑到的那类事情,诸如项目的规模和费用、它对于特定国家资源的适宜性、投入的人员的能力、它的社会意义等。内部标准是比较微妙的。我建议,内部标准应该有助于下述研究规划的提出:它们不仅是引人注目的和富有新意的,而且选择它们主要是考虑到它们与科学的进展有关,而不仅仅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直接的社会需要有关。与科学的总的进展密切相关的研究规划的提出,有可能使科学中的其他论题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从而在不止一个方面把知识前沿向前推进。

至于“什么最有可能推进科学的前沿?这必定是一个科学问题,必须主要由科学家去解决。”要知道,“没有一种体制是完美无缺的,但是,把基础研究的细节控制大量地交到科学家手中的体制,必定要优于把它放在政治家或政府部门的体制。相反的情形对应用科学的控制也几乎适用。正如社会价值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不是好向导一样,科学价值对于科学的社会应用也不是好向导。在控制应用科学时,我们正在刻苦地学会认清科学对社会所负的责任;在控制基础研究时,我们必须认清社会对科学所负的责任。”

在强调基础科学的重要意义和捍卫纯粹科学的神圣理想时,我们也要警惕和防止另一种倾向——过甚地钻牛角尖。有极少数人钻钻牛角尖倒也无妨,只要他们不耗费可观的社会资财,社会甚至可以把他们作为“稀有保护动物”加以呵护——首先,这是他们的自由;再者,说不准哪一天他们也许会对科学知识有所贡献。但是,对于大多数纯粹科学家而言,研究与科学进展密切相关的前沿问题才是第一位的。劳丹说得好:尽管放弃对理论科学的探索无异于否定人性中最大的特点,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将资源花费在任何理论问题上都是有正当理由的。

当今,致力于认识上毫无价值的问题和致力于无益于社会的问题的科学研究一样,是太多了。如果“纯粹”科学家要想不辜负施与他们的慷慨资助,他们必须能够表明,他们的问题是真正重要的问题,他们的研究纲领足够进步,值得用我们宝贵而有限的资源去打赌。

“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的复杂的辩证法是科学史中最深刻的问题之一。”在处理这种辩证关系时,也许最佳的途径是,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设法使本来具有某种对立和互斥倾向的两类科学互补互惠,从而收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之效。对基础科学固然漠视不得,对应用科学也万万不能忽视,因为后者不仅对社会大有裨益,而且也能够惠及基础科学。遗憾的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好走极端。诚如默顿所言:像在社会和文化领域中存在的大部分双重性一样,这种双重性也导致了矛盾选择的态度。而且,由于我们发现难以承受这种矛盾选择,所以我们经常处在这样的犹豫不决之中,明显地从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强调一方面的价值,必然大大压制另一方面的价值。我们或者极力倡导,知识不能被用于实际目的的就决不是真正的知识;或者极力倡导,应用知识本来就属于知识自身的一类。一些人倡导纯粹科学,而另一些人倡导应用科学。前者是柏拉图的追随者,后者是拙劣的培根的追随者。事实上,这两类科学的真实关系恰如B.巴伯所言:我们必须注意,在“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总是有重要的相互影响,无论在同一或不同的社会组织中它们是否被具体地分开。的确,它们必定是相互依赖的,因为不仅“纯粹”科学为社会应用提供新的理论,而且这些应用反过来又会为“纯粹”科学的顺利进展提供工具和条件。它们之间的联系正如科南特校长所说的,是“共生的”和“紧密的”。科学的成长要求“纯粹”研究和“应用”研究永远不要彼此过于分离。误解这两者的性质和彼此之间关系的一个最大的危险就是,这有可能导致一种僵硬的和有害的分离。

坎贝尔既揭示了两类科学的张力关系,也开出了免走极端的良方,颇具远见和卓识:“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是经验知识这棵大树的根和分枝;理论和实际是不能分离的统一体,如果不给双方带来极大的破坏,就不能将其分开。社会的精神和物质的健全就依赖于这种密切联系的维持。几年前有一种倾向认为,真正的科学是限定在实验室的,他们的学生也要离开工业社会的沸腾生活,对工业视而不见,成为贫血儿。今天或许出现了一些过分反动的迹象;工业科学得到全面支持和普遍关注,而大学——所有的学科和所有的知识的保姆——却成了挨饿者。只有当科学既作为一个满足知识需要的源泉、又作为满足物质需要的手段成为普遍认识的时候,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的危险才能避免。”

也许正是基于类似的认识,中国学人任鸿隽才明智地指出,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二者同样重要;考虑到现实状况,宜于多多提倡纯粹科学。他说:科学家的态度似乎第一应从发现宇宙真理、奥秘而努力,第二是将研究出来的东西怎样地可以为人类谋取福利,这才与人类前途有利。惟此而行,人类必可获得更光明、更良好的前途,同时也不怕科学不为人类造福。他还说:

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哪一项需要提倡。我个人以为两者都重要,不过应用科学自会有利地发展,而纯粹科学则少人注意,所以应当多多提倡纯粹科学。

霍耳顿则推荐兼顾二者的“杰斐逊式的研究纲领”,不知是否有道理、是否可行,值得人们用心思忖。他这样写道:回顾17世纪以来近代科学的两个主要渊源,通常指的是(没有太多的歪曲)以牛顿为代表的“基础科学”和以弗兰西斯•培根为代表的“应用科学”。但是还有第三种风格的科学实践,人们很少明确承认它,但是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值得赋予更大的注意。关于这种科学实践的比较方便的名称是“杰斐逊式的研究纲领”。牛顿式的研究纲领是寻求全知(omniscience)。与之相对照,培根的研究纲领专注于科学为全能(omnipotence)服务,或者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扩大人类帝国的疆界,尽可能地影响一切事物”。杰斐逊的第三种研究纲领从二者中汲取了某种东西,又为一个新的目的把它们结合起来。简要地说,“这种风格把研究中心放在基础科学未知的领域,它又处于一个社会问题的核心。因此,它既不是纯粹科学取向的,也不是纯粹问题取向的(后者主要应用现有的基础知识以适应所设想的需要)。”对照起来,杰斐逊的结合模式兼顾二者,它反映了杰斐逊看到科学有两个相互纠缠在一起的目标——不仅仅是充分地理解自然,而且还有他简单地称之为“人的自由和幸福”的东西。

参考文献

D.B.Resnik,TheEthicsofScience,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8,p.167.雷斯尼克提出的三个论据是:研究能够产生医学、工程、工业和军事的重要技术应用;研究产生现在和未来数代人使用的丰富知识;研究有助于教育和智力的发展。

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版,第19页。

梅多沃:《对年轻科学家的忠告》,蒋效东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50页。

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0页。

S.Restivo,Science,Society,andValues,TowardaSociologyofObjectivity,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4,p.114.

任鸿隽:中国科学之前瞻与回顾,《科学》,第26卷(1943),第1期。任鸿隽后来还说过:“应用科学因其有利于生产,可以从而获利,自会有人去做。因而纯粹基本科学的研究则以无利可图必须我们尽力去提倡。其次,应用科学的发展,其收效大小也得根据纯粹科学的成就,所以不能不注意根本的纯粹科学;至于应用科学自会因时而发展的。”参见任鸿隽:在“科学与社会”座谈会上的发言,《科学》,第31卷(1949),第5期。

布什(V.Bush):《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张炜等译,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内部出版,1985年第1版,第140、27页。

任鸿隽:中国科学之前瞻与回顾,《科学》,第26卷(1943),第1期。T.H.赫胥黎的原话出自他在1880年的“科学与文化”演讲。他在反驳“事务主义者”——他们散布科学文化对于一所目的在于“促进国家工业和制造业发展”的学院不相干——时说:“我常常希望,‘应用科学’这个短语从未被发明出来。因为它暗示,存在一类直接实际使用的科学知识,它能够撇开另一类不具有实际用处的和被命名为‘纯粹科学’的科学知识而学习。但是,没有比这更十足的谬说了。人们称其为应用科学的东西,无非是纯粹科学对于特定种类问题的应用。它由借助推理和观察确立的、构成纯粹科学的普遍原理的推论组成。没有一个人在他牢固地把握这些原理之前,能够保险地做出这些推论;他只能通过它们赖以建立的观察和推理的操作的个人经验,才能达到这种把握。”参见T.H.Huxley,

SelectionsfromtheEssaysofT.H.Huxley,EditedbyA.Castell,New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Inc.,1948,p.52.

德布罗意:《物理学与微观物理学》,朱津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版,第179~180页。

杜卡斯、霍夫曼编:《爱因斯坦谈人生》,高志凯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55~56页。

波兰尼:《自由的逻辑》,冯银江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6页。

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版,第352、353页。

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戴建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425页。

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69~71页。

布鲁克斯:学术研究的领域和重点,李亚玲译,上海:《世界科学》,1984年第5期,第46~49,41页。

H.Mohr,Structure&SignificanceofScience,NewYork:Springe-Verlay,1977,Lecture13.

齐曼:《元科学导论》,刘珺珺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9、70、211页。

德布罗意:《物理学与微观物理学》,朱津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版,第176页。

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戴建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72页。

齐曼言之有理:“仅仅以心理因素为标准,试图把基础研究与其他形式的研究活动区别开来,这是行不通的。以个人自主性作为惟一的指导原则,也是办不到的。把纯粹研究者描绘成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体,其生机来自内心的觉悟,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可是,科学家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总喜欢以这种惯用的、简化的方式来表达。这些表达大多数是非常真诚的。然而,它们通常系统地忽略了科学家工作在其中的社会环境因素。”参见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1页。

H.Mohr,Structure&SignificanceofScience,NewYork:Springe-Verlay,1977,Lecture12.

布鲁克斯:学术研究的领域和重点,李亚玲译,上海:《世界科学》,1984年第5期,第46~49,41页。

布什(V.Bush):《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张炜等译,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内部出版,1985年第1版,第72页。

列维特:《被困的普罗米修斯》,戴建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425页。

布什(V.Bush):《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张炜等译,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内部出版,1985年第1版,第35页。

雷斯尼克的具体建议是这样的:由于纯粹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含义并花费大量的金钱,政府总是(并且应该总是)在提供资金的决定中起重要作用。在民主社会,公众应该知道政府如何分配它的预算,提供资金的决定不能完全留给官僚或专家手中。公众虽然对提供资金有发言权,但是至少有两点理由表明,科学家而非政治家应该在多数决定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第一,公众不愿意在不健全的研究上浪费资源,而有资格的科学家知道任何研究的长处。第二,要公众评论每一项研究建议是不充分的。参见D.B.Resnik,TheEthicsofScience,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8,p.169,171.

布朗:《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14页。

布鲁克斯:基础研究的功能,顾淑林译,北京:《科学学译丛》,1988年第1期,第11~19页。

默顿就此论述道:基础研究对不同的组织和制度具有潜在的价值,而潜在价值概念直接关注的是一个明显和重要的事实,即不同类型的基础研究具有不同的适合于某些类别的实用结果的可能性。这个概念涉及到支持那些基础性研究的科学政策问题,就我们看来,这类基础性研究对赞助企业来说会具有极大程度的潜在意义。扶持具有潜在价值的基础研究的政策有几个方面的有意义的特征。第一,它保证科学家对问题的选择有很大的自由度。第二,赞助组织也有很大的自由度,使它们从各种基础研究中有所选择,以发展基础性和具有潜在意义的知识。第三,它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赞助组织之间提供了一种磋商关系。他们以相对中立的立场接触,各自都保留自己的目标,同时又尽可能使对方获益。第四,扶持基础研究的主导性政策只是把研究资源分配给多数而非全部具有潜在价值的基础研究。第五,那种对政府、商业和工业等组织的目标只有很小的明显潜在价值的基础科学,无疑需要获得另外一些机构的大力支持,这些机构的目的在于促进基础知识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获得可预见的实用结果。参见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版,第250~251页。

范伯格这样写道:因为可以得到支持的科学研究的资金大大增加,科学家的工作和生活显著地改变了。增加的资金使科学家有可能计划和实施研究规划,否则这是不可想象的。虽然投入科学研究的资金按以前的标准是相当大的,但是资金还是有限的。由于大多数卷入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依赖政府资金,因而不得不为有限的资金而竞争。由于资金对研究是如此决定性的,科学家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他们的计划。为了保险起见,科学家往往把类似规划提交给几个拨款机构。一些科学家估计,他们把多达20%的工作时间都用在准备计划上了。政府资金对科学研究的“食物供应”正在变得相对短缺,科学家现在必须在与他们的大量同行的竞争中搜寻粮秣。这不是因为可以得到的资金被缩减了,而是因为科学家的数目和科学规划花费的范围大大增加了,把较大的要求放在研究资金的馅饼上。政府未来的支持模式对于科学的未来具有巨大的重要性。参见G.Feinberg,SolidClues,NewYork:SimonandSchuster,1985,pp.226~227.

李醒民:学术科学可以被计划吗?北京:《学习时报》,2004年12月20日,第7版。李醒民:荒谬的逻辑,荒诞的考核——就本人的经验小议课题申请、学术评价及其他,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第29卷(2007),第3期,第96~97页。摘要发表在北京:《科学时报》,2007年6月29日,第A4版。

布朗:《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李醒民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18~119,121~122页。布朗就“两个限制”是这样讲的:在我们选择做什么基础研究方面,有一些明显的限制因素,这是因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深深地扎根于历史之中。我们选择课题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流行的社会偏见的强烈影响,正像17和18世纪的物理学和数学选择课题受到与世界探险有关的航海问题的影响一样;在当代,对太阳系的探测也是由太空研究中的军事利益促进的。我们的选择也受到该时代的科学理论和风尚的强烈影响,托马斯•库恩称其为“科学范式”。第二个明显的限制因素是,称职的人员和钱财的供应是有限的。这样就提出选择什么基础研究去做?我们应该花费多少?对此,没有一个明确的经济学答案;而且,与艺术不同,公众对基础科学的评价不能用进入音乐厅和艺术馆的人数来衡量。

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223页。

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1版,第65页。

德布罗意对此有透彻的了解:由于应用科学不是追求纯粹的理想目标,而首先在于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由于它经常被迫考虑的是物质上的意外事件和财力上的(商业上的)条件,从纯粹的知识观点看来,应用科学并不具有纯粹科学那样高贵的价值。虽然如此,但是也不能忽视它推动社会的进步,对纯粹科学有所帮助(提出问题,有时对纯粹科学也有贡献)的事实。参见德布罗意:《物理学与微观物理学》,朱津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版,第182~183页。雷斯尼克也心知肚明: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好处。第一,工业雇用科学家发展有益于社会的产品和技术。第二,私人工业为数百万科学家和卷入研究的人提供雇用。这些工作倾向于是高工资、高技艺的工作,它们在社区或国家的经济基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私人工业为科学研究提供资金,可以弥补政府资助之不足。虽然这种资助往往是高度应用的,但是它能够具有理论上的副产品。第四,学术机构往往从私人工业的工作中获得好处。当公司在大学环境中运作时,它们帮助大学获得私人基金为设备、工作场所和人力资源投入。参见D.B.Resnik,TheEthicsofScience,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8,p.156.

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版,第49页。

B.巴伯(BBarber):《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1版,第119页。

戈兰:《科学和反科学》,王德禄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77页。

任鸿隽:在“科学与社会”座谈会上的发言,《科学》,第31卷(1949),第5期。

应用科学研究范文第4篇

科学研究的定义:科学研究是一种知识创新,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第一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内在因素。

科研成果的分类:

1.基础科学研究:以自然界某种特定的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

2.应用科学研究:综合运用技术科学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解决具体工程、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创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生产模型的科学,又包括两类:

(1)成果可以直接运用,产生经济回报的研究;

(2)成果不能直接运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研究。

科研成果的生产方式:

1.基础研究成果,具有正外部性,可以看作是公共产品,通常由市场提供。

2.应用科学研究,需要政府的支持,直接拨款或给予特许权和专利权方式提供。

科研支出的资金来源:

根据其资金来源和我国财政的事权分工,科研支出由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多元支出结构组成。根据我国财政对科研支出的划分标准,包括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科研基建费及其他科研事业费等。

科研支出的特性:

1.高风险,高回报。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不确定,科学研究是一个投入多寡不一定能获得相同比例的经济回报。从科技产出指标之一的情况看,2001年美国科研人员发表的科学与工程论文达20多万篇,占全球的30.9%,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高达80%。

2.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有些研究成果需要的资源投入很大,但成果却又不都是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取得回报,所以企业往往不愿意进行投资,但科研项目又不能停滞,此时就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继续。

二、我国科研支出存在的问题

1.财政投入不足。图中可见,财政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逐年递减,虽然绝对值增加,但财政支出比例大致是逐年下降的。

2.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不足。产业部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指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该指标小于1%,经济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创新能力。在1%~2%之间,经济处于起飞阶段,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大于2%,经济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创新能力比较强。2005年,我国的R&D经费强度为1.34%,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首位,但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D经费强度都在2%以上,这说明高水平的R&D投入强度是这些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3.人均科研费用偏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实际人均科研费用得到不断提高,人均经费的提高可以增加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率,但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以美国为例,2004年3125亿美元,160万从业人员的比例,人均科技经费为20万美元,是我国目前的8倍。

4.科研鉴定制度不合理。在现行体制下,对于学校、科研个人、以及鉴定专家三方来说,是利益共同体:就学校而言,长江学者、863项目带头人等都是学校的招牌,科研失败无异自毁招牌,学校担心招牌一坏,排名下降,名誉受损;就鉴定专家而言,同行之间会有“兔死狐悲”的连带效应,一旦鉴定人家失败,担心总有一天会遭到圈内人“报复”,所以类似汉芯造假事件会屡屡发生。

5.科研成果泡沫化。据统计,我国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的数量已居世界第五,但1994年至2004年十年间每篇文章的平均索引率却排在第120位之后。攀比数量统计的做法不仅使科技人员忽视对重大科学技术目标的追求,还容易引发学风的浮躁。目前我国在人才评价中只看重科研成果数量而不注重其质量和科学意义,导致科研人员为获奖和晋升而搞‘短、平、快’,成果得不到转化,催生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出现了大量的科技泡沫,从而导致我国在国际科技总体实力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

6.人材流失严重。2005年出国留学人员与当年学成归国的比例为3∶1。

三、我国科研支出的政策选择

1.改革财政支出制度,提高科研支出增长。要改变科研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过低的局面,大力提高科研支出增长的比例与幅度,使之高于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以保证科研开发能力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并将部分应用科学课题及大部分技术开发项目交给企业或民间研究机构完成。

2.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企业研发比重。当代许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发明专利,主要来自企业研发中心的职务发明。

3.适度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创造良好科研环境。在全社会内倡导科学文明,鼓励科技创新精神,为科技事业发展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科技人员提供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

应用科学研究范文第5篇

复合联姻攻城掠地

近年来,中国复合材料市场的发展愈发受到国际的关注,在每年一届的最为权威的全球性复合材料盛会―――法国巴黎JEC展上,众多复合材料专家表示看好中国碳纤维制品的市场化和规模化。

弗劳恩霍夫f会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也是世界应用科学领域的泰斗,协会下设有80多个研究分院。该机构一年为全球3000多企业客户完成约10000项科研开发项目,年经费逾10亿欧元。

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Frank Henning博士说,作为其直属分支机构,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复合材料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合作方。

据了解,此次签署的协议涵盖了双方技术合作的各个方面,从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合作开发,到基于中国恒瑞特定开发项目双方所进行的新课题研究以及与中国恒瑞就已有技术在特定领域应用的研究,从联合开发产品的初步试验,以产品应用为导向的工艺开发到综合问题和特殊问题的评估和专家意见提供等。

中国恒瑞开疆扩土

中国恒瑞是现今全球复合材料制品领域仅有的几家能够进行碳纤维零部件快速批量生产的企业之一,其独家引进的专利技术及设备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现阶段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工业机械、3C电子设备、高端消费品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作为中国恒瑞的全资子公司、也是目前唯一的制造基地―――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15年落户江苏常熟高新区。

中国恒瑞董事长顾勇涛表示,公司作为复合材料行业内的耀眼新星,企业规划方向明晰且坚定,企业作风踏实而稳健,与德国式的认真、严谨十分契合,双方对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材料应用共同的执着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理念,使中国恒瑞成为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在中国合作的不二之选。

Frank Henning 博士在签署合作协议时指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是双方的共识,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十分看好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对中国恒瑞在该领域具有前瞻性的布局表达了充分的肯定。

专业极致预见未来

从零星小众的超级跑车,专业级赛车对碳纤维的小范围应用到宝马i3、i8车体结构件的大面积的革命性替代应用,这标志着全碳时代的脚步已经越来越清晰。

知名市场研究公司Lucintel研究报告显示,从2016年至2021年,预计中国将贡献全球碳纤维60%的增长,成为碳纤维高性能材料应用的全球最大市场。此次中国恒瑞和弗劳恩霍夫化学研究院的合作必将是一次超前的极具战略眼光的部署,将共同预见复合材料行业欣欣向荣的未来。

Frank Henning 博士介绍,其下属的化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59年,是国际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标杆,引领着高分子材料关联产业的发展方向,尤其在高性能复合材料研究领域一直处于国际前沿和领先地位,在汽车轻量化部件的材料分析,过程控制,成型工艺,质量管控等各个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应用科学研究范文第6篇

100多年后,重读罗兰“为纯科学呼吁”的演讲,深感伟人的伟大。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今日中国的科学发展与美国当年依然有许多相似之处,当前我国科技界尚存在许多急功近利、浮躁浮夸,重技术、轻科学,重开发、轻研究等现象,仿佛他的演讲就是针对这些时弊而来的,让人不得不佩服、景仰伟人的智慧光芒,觉得罗兰先生的文章简直是洞穿历史的警世之作!由此也引发我的几点感想。

一、科学是技术之母,必须进一步认识确立科学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崇高地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阅读文章之后,发现作者罗兰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为纯科学而呼吁的,是在为全人类的未来而呼吁,但也不难发现,文章所指出的问题显然对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对我们航空工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罗兰那段对中国人的描述,难道还没有深深刺痛中国人的心吗?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醒吗?他说:“我时常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纯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哪个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在科学上)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中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探索其特殊应用的原理,他们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爆炸的事实,而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以至于我们现在只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当成野蛮人。”也许你认为罗兰先生对中国人有偏见,重创了中国人的自尊心,但仔细想来,他所提出的问题却是十分尖锐而又切中要害的。罗兰认为中国科学之所以落后,并不是中国没有科学,而是将科学退化成了技术(应用科学),不去寻根问底。远的不说,就拿洋务运动来说吧,为了快速改变落后中国的面貌,清朝大量从西方引进的是造船厂,兵工厂,引进的是技术,人们却视之为引进了科学,中国依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中国落后的面貌并没有得到改变。过去在中国,西洋技术曾被指责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因此必须指出,洋务运动能够提升技术在中国的地位,也是其一大贡献。,那么多社会精英把脉落后的中国,得出的结论竟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中国缺乏科学,于是强烈呼吁“赛先生”光临中国大地,来解救苦难的中国!但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对科学与技术不加区分,对科学的理解存在偏差,使得科学在中国的地位始终没有得到确立。尽管新中国在科学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中国的科学成就与西方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归根到底,就是在观念和文化上轻科学,重技术,还往往把科学等同于技术。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从西方引进了某项技术或者技术图纸并且很快转化为生产力,以为这就是科学。这种认识的误区,在航空领域也屡见不鲜,也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罗兰先生强烈地警示我们:不重视科学,将科学退化成技术是十分危险的。一个国家技术落后固然严重,但科学落后则更为可怕。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想尽办法纠正对科学认识的这种误区和偏见,进一步认识确立科学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崇高地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从我做起,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确立科学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崇高地位

关于纯科学与应用科学谁更重要之争,从文章可以看出,这不仅存在于中国,100多年前的美国也是如此。但值得庆幸的是,美国有罗兰这样的伟人在竭尽全力地为科学鼓与呼。在文中,罗兰说:“(在美国)从事纯科学研究的人必须以更多的道德勇气来面对公众的舆论,他们必须接受被每一位成功的发明家所轻视的可能。在这些发明家肤浅的思想中,人类唯一的追求就是财富,那些拥有最多财富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每个人都理解100万美元的意义,但能够理解科学理论进展的人却屈指可数。”他还说,在世界其他国家,纯科学能存在并得到培养的实在太少,只有少数人献身于此,但世界因科学的应用而带来的进步应归功于这少数人。他说法拉第发现了电光机器、电气铁路、电力传输等基本原理,尽管整个世界因他的发现而富裕,但他却死于贫困。罗兰还进一步指出,这也是今后一段时期中跟随像法拉第这样伟大科学家脚步的人必将面对的命运。我们深知,今天我们要在中国从根本上改变罗兰指出的这种局面,是非常困难的,是需要时日的,因为现实中纯科学自然不如应用科学见效之快,从宏观角度看长年落后的中国人急于求成,从个人角度来说,有多少人甘愿如此清贫地献身于科学,因此技术优先论在中国必然大有市场;所以,对一项技术发明或者技术革新,公司老板一般会有兴趣提供经费支持;而对一项无法立竿见影的纯理论、纯科学研究,公司老板一般不愿花这个“冤枉钱”。对此,作为中国航空人,要从思想和观念上率先一步,要认识到对科学重视,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历史必然。当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越来越接近的时候,我们指望就像接受从天空中落下的雨水那样,理所应当地接过西方航空科学知识开始越来越困难。在与世界航空强国的竞争中,“难道我们总是匍匐在尘土中去捡富人餐桌上掉下来的面包屑、并因为我们有更多的面包屑而认为自己比他更富裕吗?但我们忘记了这样的事实:他拥有面包,这是所有面包屑的来源。”所以,必须从我做起,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为那些愿意攀登科学高峰的人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确立科学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崇高地位,培育出生机勃勃的航空科学文化。

三、科学就是对未知森林的探索,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罗兰认为,多少代人来,只有少数学习科学的学生将对自然的研究珍视为最崇高的追求。无论富裕或者贫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自然及其规律充满热爱。世界因科学的应用而带来的进步应归功于这些少数人,但他们中只有极少数曾从世人那里得到他们应有的回报,所以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要为满足社会需求而不是社会欲望而奋斗。他同时认为,科学研究有着无穷的乐趣,他说“从事纯科学的研究者是先驱,他们不可能在城市和已经文明化的社会中徘徊,他们必须一头扎入未知的森林,攀登迄今无法涉足的高山,在那里俯览希望之乡的美景,这是科学许诺在未来给我们的乐土,这片土地不仅流淌着奶和蜜,而且赋予我们更好和更伟大的思想来认识这个神奇的宇宙。”他还指出,科学家必须始终站在科学的前沿,不断吸取前人的和世界范围的科学成果,他说科学就是对未知森林的探索。“我们必须在纯科学方面从国外寻求最高的灵感,因为科学不是局限于一个城市或国家的事务,而是整个世界的事业。”的确,世界很大,人很多,你思考过的问题,别人也许早已思考过,你从事的研究,别人也许早有结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志,一定不要闭门造车,在科学研究上,必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中华民族正处在复兴的关键时刻,中国和平崛起的事业未竟。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中美综合经济实力代差为100年,2001年中国人均GDP水平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中国2008年的综合现代化指数为41,在全球131个国家中处于69位。在周边乃至在全球范围,阻止中国崛起的逆流正在不断涌现,我们和平崛起的道路阻且长,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从长计议,要只争朝夕,但不要急功近利。我们相信,只有插上“科学”这一强劲的翅膀,中国航空工业的复兴才能最终实现!

是为推荐序。

二一二年六月

应用科学研究范文第7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科学技术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程度越来越深,科学技术成为高校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在逐步深入,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同时,高校体育教学的科学技术手段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培养了具有体育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科学技术应用的现状

1.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科学技术的不足之处

在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应用科学技术时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和改善的问题:第一,部分学校着重强调硬件设施,注重购买高科技的设备产品,而忽视科学选择教学理念和方法。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教育而言至关重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教学安排。第二,部分高校过分看中高科技产品的作用,而忽略了其在现实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部分高校高价购买体育设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到,因此闲置起来,造成了资源浪费并增加了学校的财务负担。

2.与高校体育教学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缓慢

目前,我国高校与国外的大学相比,在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相对落后。主要原因是与体育教学相关的科学研究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相对较低,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与体育教学相关的科技研究,能够大力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生素质的提升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建设都将起到深远的影响,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科学技术的趋势

教师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进行技术能力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已是大势所趋。

1.国家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用

科学技术一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进行宏观指导,鼓励和支持高校体育教学中积极应用科技产品和科学技术,一方面加大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经济支持,完善高校体育教学的场馆、设备、器材等,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2.社会需要提供良好的体育发展环境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鼓励群众加大对体育素质的关注,创造全民运动、推崇运动的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环境联系密切,例如:我国民众喜欢打乒乓球,因此我国的乒乓球水平一直处在世界最高水平,而巴西人热爱足球,因此巴西是足球王国。可见,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体育的发展十分关键。

3.高校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积极营造重视体育的校园氛围,在校园文化中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有效促进大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例如强制要求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等。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高校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品质都具有不能忽视的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科学技术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随着国家、社会和高校的不断努力,一定会逐步形成一个科学健康的教育教学系统。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科学技术,对促进高校的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飞跃式的提升,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应用科学研究范文第8篇

自然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富有创造力的社会活动,这一探索过程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科学研究活动作为一种探索和揭示自然界奥秘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第二阶段是搜集有关该问题的感性材料或经验事实;第三阶段是对搜集到的经验事实进行分析整理;第四阶段是在整理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科学假说,对有关经验事实进行统一解释,即解决原先提出的问题;第五阶段是对科学假说或解释进行严格检验或验证。科学研究过程的这五个阶段密切联系、环环相扣,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自然科学的过程性系统。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坚持认为,科学研究起始于问题,因为有了问题才能引发研究。当确定了所要研究的问题后,科学工作者为了解决问题,就要搜集尽可能多的感性材料或经验事实。众所周知,为了获取解决有关问题的经验事实,通常是运用观察和实验方法。实验方法之所以成为近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因为它本质上是科学工作者运用人工方法“创造”自然现象。由于这些自然现象是科学工作者根据一定理论的指导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所以它可以为科学工作者提供系统的、精确的、典型的、纯粹的、定向的、专业的经验事实,从而使他们获得科学研究所需的数量多、质量高的感性材料。事实上,今天科学研究所需的绝大部分感性材料或经验事实都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的。科学工作者获得了大量有关经验事实后,就必须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类比、比较等方法对之进行整理加工,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科学假说,对这些经验事实作统一解释和推演出有关结论(如定律、预言等)。那么,人们如何才能知道科学工作者提出的科学假说究竟是否正确呢?或者说,人们如何检验、判断科学假说的对错呢?不用说,只有通过经验对照加以检验或判断。如前所述,由于实验方法能够为科学工作者提供系统的、精确的、典型的、纯粹的、定向的、专业的经验事实,所以,今天绝大多数科学假说都要通过实验才能得到严格检验。科学史上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比如,生物界为什么总是遵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遗传规律,无一例外,这一遗传现象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遗传学的先驱和奠基人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首先发现并提出了这一人们司空见惯的问题,并着手进行解决。为了搜集解决这一问题所需的感性材料,孟德尔用豌豆做杂交遗传实验,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得到了系统、丰富的第一手科研材料。在此基础上孟德尔对所获得的这些感性材料进行了科学的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和归纳,最后,他得出了奠定生物遗传学的两大基本规律:孟德尔分离定律和孟德尔独立分配定律。这两大定律在后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验证,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进步。20世纪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在他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最终搞清楚了生物的遗传基因在生物遗传中的决定性作用。很显然,科学研究作为人类探索自然界活动的一种过程性系统,其五个组成部分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二、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自然科学系统

“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3]1因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科学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也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从实际情况看也是如此。我们今天学习的科学(及其技术)是西方文化基因的产物,带有非常浓厚、明显的西方文化特色,就如同中医学是中国文化基因的产物,带有非常浓厚、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一样。中国人有目的、有意识、大规模地学习、引进、移植西方科学仅仅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仅仅是基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考虑。既然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它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且它必然与其相应的文化基因吻合,并且相互匹配、相互协调一致。从总体上看,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一,价值观决定人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什么;其二,思维方式或哲学思想决定人们如何研究或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其三,信仰信念决定人们研究的信心和如何看待其研究成果。之所以不同的科学形态之间存在重大差异或本质差异,正是由于自然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子系统,其内部的基本文化要素,如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信仰信念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首先,价值观决定了人们是否研究、探索自然界奥秘或研究什么问题。以西方科学为例,其价值观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古希腊人一开始就认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因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认识自然界,以达到驱除愚昧、满足人类好奇心的目的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昧,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目的。”这就是说,古希腊人认为探索自然界本身就是目的,就是人类最值得做的事。第二是古希腊人认为只有认识了事物背后的原因才算认识了该事物,仅仅认识事物的表象,只是感性知识,只是经验,而感性知识或经验是不可靠的。留基伯最先提出了“因果原则———没有什么事情无缘无故而发生,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有原因和必然性”。亚里士多德更明确地指出:“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因为“明白了原理和原因,其他一切由此可得明白”。正是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引导下,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开始,直到文艺复兴后近代科学的诞生及发展,西方科学始终都把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作为研究的主要指向,因而随之也成了西方科学的本质和最主要特点。其次,思维方式决定了人们如何研究或通过什么方法、途径研究自然界。作为文化子系统的西方科学的思维方式因素主要表现在其形而上学基础和方法论两个主要方面。康德曾明确指出:“一切本义上的自然科学都需要一个纯粹的部分,在它上面可以建立起理性在其中所寻求的无可置疑的确定性。”在康德自己看来,这个作为基础的纯粹部分唯一地是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没有这些哲学思想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科学将成为空中楼阁。方法论对西方科学的要求更为明显和重要。可想而知,进行科学研究如果不运用观察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分析方法、分类方法、归纳方法、演绎方法、比较方法等适当的方法,科学将寸步难行。从科学史看,西方近代科学之所以从自然哲学体系中独立出来,并得到迅猛发展,正是这些科学方法的功绩。不言而喻,科学方法论本身就是哲学的一部分,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哲学),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同时方法论也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人或一种文化模式的思维方法。再次,信仰信念决定了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信心。西方科学的信仰信念前提主要基于两类:一类是宗教的,另一类是世俗的。基督教认为,整个宇宙都是上帝创造的,因而是有序的、完美的、简单的、和谐的、有规律的。基督徒研究自然界本身就是对上帝的赞美和认识上帝的伟大。这就是说,“人们必须研究上帝的创造物以便更好地理解上帝本身”。实际上,西方绝大多数科学家集研究者和基督徒身份于一身,牛顿、哥白尼、孟德尔、爱因斯坦等都是如此。爱因斯坦甚至明确指出:“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这种信念是建筑在宗教感情上的。”西方人在研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世俗方面的信心来自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因为“数”是简单的、有序的、有规律的,所以整个宇宙也是简单的、有序的、有规律的。这种简单性、有序性和规律性可以用“数学”精确地表达、反映出来。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整个近代科学的发展过程,像哥白尼、开普勒、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几乎都是虔诚的毕达哥拉斯主义者。总之,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内部的几乎一切要素都与文化基因,即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信仰信念密切联系、相互吻合、相互协调,从而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科学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

三、作为社会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系统

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基础性研究、应用科学知识的实践和教育。这三个组成部分紧密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自然科学这一社会性系统,并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密切联系,相互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系统。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性系统或社会领域,基础性研究是其核心或基础。这是因为,自然科学系统之所以能够发挥社会生产力功能,能够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主要是由于它能够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成果来指导人们进行技术发明、技术创造,从而使人们更加有效地进行社会实践,而且能够通过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以达到驱除愚昧,满足人类求知的本性,使思想科学化的目的。从本质上看,科学的基础研究过程相当于科学家在进行着“创造”知识的活动,即“创造”出人类以前不知道或还“没有现实地存在”的知识,如牛顿“创造”出万有引力理论,麦克斯韦“创造”出电磁场理论等等。而技术实质上是“应用”知识。科学是对自然界的认识,技术则是对自然界的有效改造和利用,是社会实践。这就是作为社会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系统内科学与技术之间的本质关系。不过,科学家“创造”出来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要想得到应用或用来指导社会实践,就必须被大多数人所掌握,否则,科学知识的应用也仍然是一句空话。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科学知识被大多数人所掌握呢?不言而喻,必须通过教育,没有教育,自然科学系统既不能正常运行,也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因此,教育作为科学知识传承、应用的必要和唯一途径,必须包括在自然科学系统内。当然,把教育包含在自然科学社会性系统内并不仅仅是基于教育是科学知识传承和应用的必然要求的考虑。从现实情况看,作为自然科学社会性系统一部分的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科学知识的传承和如何把科学家创造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变为推动经济发展或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杠杆,这就是国家普及教育、提高教育水平的主要目的。但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要培养出能够“创造”知识的科学家来。很显然,如果培养不出“创造”知识的科学家,自然科学系统“创造”不出新知识,那么知识的应用,即技术发明或技术创造就是一句空话,就是空中楼阁。所以说,教育作为自然科学社会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要功能有二:一是培养传承和应用科学知识的人;二是培养“创造”科学知识的人。这充分说明,自然科学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正是我们通常都把“科教”作为一个词来使用和理解的重要原因。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社会一个重要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社会性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基础性研究(即关于自然界知识的“创造”活动)、应用科学知识的实践(即技术或对自然界的有效改造和利用)和教育(培养创造、传承、应用科学知识的人)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四、启示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无论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成果、人类探索自然界的过程、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还是作为人类的社会活动领域,都是一个由内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部分构成的系统或有机整体,这一系统或整体又与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匹配、相互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了社会大系统。这意味着,科学创新或科学进步是整体性的,它受到其他诸多思想因素、文化传统因素、教育因素等方面的强烈影响。中国之所以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其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基因之间存在差异,正是这种文化基因的差异才导致了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解,对科学教育的误解,对科研体制和教育体制的错误设计。其实,科学无论是作为认识成果、探索过程、文化子系统,还是作为社会活动领域,都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信仰信念紧密相关,因此科学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我们完全可以把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看作是这样的过程:哲学(思维方式、价值观、信仰信念等文化基因要素的集中体现或结晶)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或关于自然界的理性知识)技术(应用科学知识进行技术发明和创造)工程(生产实践,变为实际的社会生产力)。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哲学或文化基因是科学的基础,是自然科学诞生及发展的土壤和养料;而自然科学又是技术发明或技术创新的基础或前提;至于工程则仅仅是技术的实施或技术的应用。所以说,我们要想在工程上取得突破,就必须在技术上取得突破;而要想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就必须在科学上取得突破;而要想在科学上取得突破,就必须在思想上取得突破,真正全方位改变、解放中国人的思想,尤其是哲学思想。那么,如何才能全方位改变和解放中国人的思想呢?当然,这就要求用教育促进人的思想的自由化和多元化。然而遗憾的是,包括政府官员、知识分子、科学技术人员、研究生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至今都未弄明白这一重要问题。现在是到了我们对哲学、科学、技术、工程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消除误解的时候了。因为说到底,任何创新都是思想观念的创新,只要思想观念彻底解放了,创新成果就会层出不穷,而自然科学尤其如此。

应用科学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科学技术;教学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科学技术的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事业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是不可阻挡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科学技术,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教学事业和体育事业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科学技术能够助力于实现高校体育的教育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更有利于体育专业学生的发展。这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科学技术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程度越来越深,科学技术成为高校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在逐步深入,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同时,高校体育教学的科学技术手段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培养了具有体育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科学技术应用的现状

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使高校体育教育稳步向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体育人才,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虽然高校体育教学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视,但是仍然存在与科学技术相关的问题。

1.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科学技术的不足之处

在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应用科学技术时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和改善的问题:

第一,部分学校着重强调硬件设施,注重购买高科技的设备产品,而忽视科学选择教学理念和方法。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教育而言至关重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教学安排。

第二,部分高校过分看中高科技产品的作用,而忽略了其在现实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部分高校高价购买体育设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到,因此闲置起来,造成了资源浪费并增加了学校的财务负担。

2.与高校体育教学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缓慢

目前,我国高校与国外的大学相比,在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相对落后。主要原因是与体育教学相关的科学研究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相对较低,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与体育教学相关的科技研究,能够大力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生素质的提升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建设都将起到深远的影响,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科学技术的趋势

教师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进行技术能力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已是大势所趋。

1.国家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科学技术

一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进行宏观指导,鼓励和支持高校体育教学中积极应用科技产品和科学技术,一方面加大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经济支持,完善高校体育教学的场馆、设备、器材等,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2.社会需要提供良好的体育发展环境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鼓励群众加大对体育素质的关注,创造全民运动、推崇运动的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体育的发展与社会环境联系密切,例如:我国民众喜欢打乒乓球,因此我国的乒乓球水平一直处在世界最高水平,而巴西人热爱足球,因此巴西是足球王国。可见,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体育的发展十分关键。

3.高校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积极营造重视体育的校园氛围,在校园文化中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有效促进大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例如强制要求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等。

上一篇:生物教学教案范文 下一篇:人文主义心理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