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业知识范文

时间:2023-07-11 17:19:48

医疗专业知识

医疗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访谈及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专业调研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研法,两年间,我们对30余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这些企业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有5家以上属外省医疗器械企业驻广州分公司或办事处.在所有被调查企业中,医疗器械贸易公司共15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共12家、医疗器械连锁企业共3家;在第65届、6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我们分别抽样发放了调查问卷90份,84份。以2012年4月第6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问卷为基础,本次问卷收回有效卷62份,共涉及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圳百康立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倍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圳希马特识别系统有限公司、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大连欧姆龙有限公司、广州纽康医疗用品公司等62家医疗器械行业企业,涵盖医疗器械生产商、商、连锁终端等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在企业类型中,占据主要份额的是民营企业,占87.10%,国营企业占8.06%,外资企业占4.84%。

企业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情况

调查中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企业对于高职层次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所适合的岗位的偏好情况;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企业认为合适的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偏好;学生学习中需要了解的主要医疗器械产品类型;职业技能证书及职业资格偏好;企业目前对医疗器械营销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情况等。调查数据显示:将近28%的用人单位认为医疗器械市场营销高职毕业生主要用于产品销售工作,而两类销售工作中,又以医院销售为主,这与当前医疗器械产品分销渠道现状相符合,即目前医疗器械销售对象还是以医院直销为主,渠道分销、药店、医疗器械直营店、网络销售为辅。结合多家企业访谈数据,在具体岗位需求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排在第一的是医疗器械销售岗位,其后依次为医疗器械销售管理、医疗器械市场策划、医疗器械产品培训、医疗器械客服及售后服务、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医疗器械门店销售及管理等岗位。

对于高职层次的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调查结果从高到底依次为:沟通谈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仪表及商务礼仪、团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拓展能力、专业知识结构、市场拓展能力、执行能力、情绪调节及控制能力、个人诚信等。可见,在专业知识基础之上,企业更加关注于毕业生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仪表及商务礼仪、团队合作、人际关系开发等能力,这些良好的职业素质必须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过程中加以重点培养与灌输。

企业认为合适的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偏好问题上,排在前八位的依次是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产品购销存知识、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知识、企业管理知识、产品知识、质量管理知识、客户管理知识产品维护与保养知识。

在调查企业对毕业生需要了解的主要医疗器械产品类型这一问题上,调查结果排序为:医用电子仪器、放射影像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医用检验分析仪器、器械耗材类产品、手术室设备、医用光学仪器设备、医学影像及传输设备、洗胃机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等、物理治疗设备、齿科设备、体外诊断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有问卷补充说明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营销知识就行,而对具体产品的掌握重要性程度不高,因为企业会对学生入职时进行专门的培训。

在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必须获取的对口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类型上,对于医疗器械营销专业毕业生而言,大部分企业(74%)要求学生具备医疗器械购销员技能证书,另外,可以考虑在营销专业学生中开设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员资格证(经营管理方向)。

在企业对毕业生学历需求上,目前企业需求最大的是大专(高职)层次,占53.85%;其次为本科层次,占41.54%,中专及高中学历人员逐渐减少。

在企业目前对医疗器械营销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情况调查中,得出的统计信息为在62家企业中,目前有明确需求的为22家,占总数的35.48%,其中,有迫切需求的为9家,占14.52%;有潜在需求的17家,占总数的27.42%。企业目前或将来有需求的共占总抽样数的62.9%,说明随着行业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医疗器械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加。

市场调研数据对高职医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帮助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迅速发展,快速增长的产业环境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有关医疗器械行业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指出,医疗器械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行业供给能力逐年提高,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类型转变以及社会人群结构等因素方面分析,市场医疗企业行业环境改善,行业产值迅速增长,现阶段,特别是中小型、高科技型民营医疗器械企业的增长,使市场对医疗器械营销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

调研表明,目前行业企业对医疗器械市场销售岗位工作需要最大,其中又以医院销售为主,这与当前医疗器械产品分销渠道现状相符合,即目前医疗器械销售对象还是以医院直销为主,渠道分销、药店、医疗器械直营店、网络销售为辅。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在这两个工作岗位上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特别是随着我国医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等因素,医疗器械销售渠道、连锁终端获得了迅速发展,这将大大促进医疗器械销售岗位人员的需求量。其它如医疗器械市场调查、市场开发、售后服务、客户培训、客户开拓比例相当,而团队管理、产品宣讲的比例较低。在课程设置体系中,我们必须将以上这些岗位作为专业培养岗位目标,进一步分析各岗位诉求,开设相应的课程。

市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加强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在课程设置中,加强如沟通谈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仪表及商务礼仪、团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拓展能力、专业知识结构、市场拓展能力、执行能力、情绪调节及控制能力等,通过这些素质培养,切实提高学生各种职业素养与能力。

开设相应医疗器械专业基础课以及医疗器械产品品类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对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医用电子仪器、放射影像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医用检验分析仪器、器械耗材等知识。

加强与行业企业横向合作办学,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邀请专家进校为本专业学生授课,广泛开展本专业工学结合,开发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订单班培养模式等,提高学生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最后,我们结合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及企业走访了解了各岗位(群)的主要工作职责、具体工作任务、专项工作能力、所需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相应特征与相关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医械营销相关岗位来说,其承担的主要工作职责存在明显差别,其完成与承担的职业功能也明显不同,具体工作任务、专项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所需知识也有所侧重,但作为医疗器械营销、销售岗位群来说,所需的知识、技能结构能结合成统一岗位群结构。在访谈中,几乎所有企业高层、专家都强调职业素养对一个优秀员工的重要性,因此,在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培养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必须加强对医疗器械专业理论课程以及营销专业课程的学习,还必须切实加强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李叶红(1974一),男,汉族,湖南武冈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讲师、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李毅彩(1978-),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师,讲师。

[1]谢尧生.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凋查报告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2]黄龙妍,陆 芳.市场营销专业社会需求与分析调研报告高等职业教育2011.02

[3]元世娇.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改革与思考.教育与职业2009.12

医疗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1 内容和方法

1.1调研内容:①美容医学咨询岗位人才需求及来源;②美容医学咨询岗位从业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现状;③岗位对医学美容咨询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1.2调研对象:有过咨询经历的求美者、医学美容专家、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科室美容医师、科室护士、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同类院校专业负责人。

1.3调研方法:从2010年3月开始,以问卷调查法为主:通过前期的初步访谈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以电子邮件、当面作答的方式,每份问卷含四张表格,,结果按百分比统计:问卷一:“美容医学咨询岗位人才需求调查”; 问卷二:“美容医学咨询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第三方评价调查”;问卷三:“美容医学咨询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自我评价调查”,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三个纬度进行评价,非常不满意为1分,不满意为2分,一般为3分,满意为4分,非常满意为5分;问卷四:“美容医学咨询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调查”,含三个纬度50条项目评价,不需要为1分,无所谓为2分,一般需要为3分,需要为4分,非常需要为5分。共发放问卷共计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2份,回收率87.33%。

1.4对比分析:依据目前从事医疗美容咨询的人员来源情况,选择医师、护士、无医学背景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高职教育背景的四类人员作为典型样本,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5统计学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ll.0作为数据分析工具,Microsoft Excel 2000作为数据统计工具。

2 结果

2.1医学美容机构对美容医学咨询师的需求调查结果见表1。

2.2岗位对医学美容咨询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评价分值4分以上的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服务礼仪知识”、 “美容新技术知识”、“ 基础医学知识”、“美容解剖学知识”、“美容化妆品药物仪器知识”、“皮肤护理知识”、“美容皮肤治疗知识”、“美容外科与护理知识”、“医学美学设计技巧”、“接听电话技巧”、“网络咨询技巧”、“口头信息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会谈的技巧”、“与医师沟通的技巧”、“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关心和尊重求美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敬业精神”、“良好的亲和力”、“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评价分值在2分以下的有“自然科学知识”、“外语知识”、“美容牙科知识”、“化妆造型知识”和“书面信息沟通技巧”等。其中“良好的外貌”并不在4分以上,得分仅在2.861分,在专业素质得分占前三位的是“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3 讨论

“美容医学咨询”是以人际沟通学、美容心理学、人体美学与容貌分析、医疗美容技术等学科为基础,以提高美容医学临床工作的服务质量,提高美容效果,增加营销力,防止纠纷发生为目的的美容医学人文应用学科,也是临床美容的重要技能[3-4]。该学科是美容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性[5-6]。所以有必要对美容医学咨询岗位的现状及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做一调查,为更好的培养该专业人才、岗位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3.1从美容医学咨询岗位需求来看:本调查结果显示,美容医学咨询师岗位在大多数公立医院专门设立,而咨询工作主要由医师和护士承担,对专门的美容医学咨询师需求很小。而民营整形美容机构对美容医学咨询师的需求很高,现场咨询和网络咨询需求都达到95%以上。

3.2从美容医学咨询师岗位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来看:专业知识方面-对基础医学知识、美容解剖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美容外科与护理知识、美容皮肤治疗知识等要求较高,在4分以上,而对外语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化妆造型知识要求不高,这可能与目前服务对象以国内求美者为主,他们觉得没必要强求能够阅读外文文献。在50项条目看,无论医院管理者、求美者、医师和护士等都对美容医学咨询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素质方面强调有灵活的应变、能吃苦耐劳等,而对外貌并无太高的要求,分值低于4分。

3.3从美容医学咨询师来源来对比分析岗位能力、知识和素质现状:医疗美容技术教育背景的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略低于专业医师,这可能是医疗美容技术的教育使之医疗美容知识及其相关知识更全面,而作为咨询的专业医师由于其分工明确细致,更为专业化,对美容医学咨询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相对来说,其专业知识方面的满意率明显高于护士及无医学教育背景的医学美容咨询师。在美容医学咨询专业能力方面,医疗美容技术教育背景的人员满意率远远高于护士和医师,但略低于无医学教育背景的人员,这可能与这些人员在校学习期间偏重于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而对咨询沟通交流的实践训练较少有关。在美容医学咨询专业素质方面,医疗美容技术教育背景的人员满意率与护士较为接近,远远高于无医学教育背景的人员。这可能与在校系统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相关。因此,本文认为:美容医学咨询人员应经过医疗美容专业规范教育,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合格后才能进入美容医学咨询岗位。

[参考文献]

[1]刘 菡,尹卫民,唐 宁.美容医学咨询与沟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5.

[2]郑建惠,汪丽萍.整形美容咨询工作的开展及咨询病例情况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1):95-97.

[3]姜淑华,陈 虹,单 晶.美容外科的咨询及技巧[J]. 中国实用医药,2010, 5(17):260-261.

[4]王晶茹,张高坤,林 英.女性整形美容术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2, 11(3):510.

[5]潘正英,周先利,李 旎,等.整形美容手术者常见心理特点及预见性护理干预策略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1820-1821.

[6]赵 玮,于 淼,王艳芹.美容医学伦理中美与伤的冲突及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5):281-282.

医疗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1.1相关知识相关知识包括:(1)医疗器械管理法规与规章:涉及国家、军队、行业、政府等主管部门颁布的各种有关医疗设备装备、消耗性器材的法令、条令、条例、规定、规章、制度等[6]。它是进行医院医学工作所遵循的法规、原则。(2)医学工程技术原理规范:它是从技术角度阐述医学工程如何有效进行管理和怎样实施管理的问题。(3)医学工程工作管理规程:它解决了医学工程科各项工作实施管理的规定、规章、制度、办法、人员职责等,是医院医学工程科室建设的基础和根本。其建设的越好,则规章制度就越齐全、落实就越有效,形成良性循环。(4)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知识:包括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机构的构成及职责、通用要求、宣传要点、工作实施方案、论证报告,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临床应用风险管理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5)医疗设备计量管理知识:医院卫生装备计量管理机构的构成及职责、计量管理规定、检定管理制度、计量人员管理制度、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与鉴定规程等[7]。(6)医疗设备信息管理规程:医疗设备、医用消耗性材料和手术器械信息化管理、医疗设备数字化管理等。相关知识并不是直接与医学相关,但间接关系医院临床工程人员的专业,它从制度、规范、广义的范围与临床工程在医院的实践、运行密切相关,它是专门定义的与临床工程相关联的知识[8]。在医院了解、掌握这方面知识,可大大地促进工程技术在医院的展开,有利于临床工程与医学发展的有机联系,遵循原则、程序,尤其从管理层面有效地进行限定,更加注重过程的管理,从临床工程在医院往往注重诊断、治疗的结果,转变为对于产生这些结果的过程的重视,可以更有效地、准确地、及时地、规范地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痊愈率。

1.2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括:(1)医疗设备器材管理: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的概念与发展,医疗设备管理的特点与任务,设备管理机构的构成与职能,购置管理,技术保障管理、监管与报废等。(2)医院装备:医院应急救治设备、检验生化设备、创伤与诊断设备、消毒类设备、激光设备、镜类设备、呼叫与影视设备、核医学设备、制冷设备、机械与加工设备、建筑医用设备等。(3)基本电路制作: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电路图设计等。(4)医学计量与质量控制检测设备:呼吸机检测设备、麻醉机检测设备、除颤仪检测设备、高频电刀检测设备、输液泵检测设备、血液透析仪检测设备、心电图机及监护仪检测设备、无创血压监护仪及电子血压检测仪等。(5)医疗仪器设备维修手段、方法与技能维修设备等。作为临床工程人员,医院不可能对每个临床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都涉及,但既然从事医院临床工程专业,就必须了解医院工程技术应用的领域内涵。这里我们强调医院装备而不是医学装备,因为医学装备是指那些直接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的设备,而对于环境控制、集成控制、质量控制、维修仪器及其他为医疗服务的机电工程设备未进行归类。因为这些设备是间接为临床服务的,它们的状态、性能都会影响诊断、治疗的效果,它们是属于工程技术的不同专业,我们把它归类到医院装备中。我们可以掌握专业知识的某些方面、某些内容,以适应这个专业在医院的应用,并尽可能地了解其相互联系,以更好地用专业知识来为临床服务。

2讨论

上述所涉及的3个知识结构方面不可能涵盖一位优秀临床工程人员知识结构的全部,只是针对以往的经验总结归类探讨一下。作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尤其是刚刚从院校毕业的学生或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从事临床医学工程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当逐渐了解适应,最终掌握从事这项专业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当然,每个从事医院临床医学工程专业工作的人员并不是一定要面面俱到,也应尽可能地多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相关知识、专业知识,以更好地从事和开展工作,并能够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的指导,研究临床工程在医院的发展、提高,在更高层面上完成专业所赋予的任务。总之,无论是临床工程学科发展还是人才教育,都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存在、发展。

医疗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医学生 素质

1.高职高专医学生专业素质要求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势来看,高职高专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护理和基层卫生工作。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对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需求,高职高专医学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更因为其从事的是卫生服务行业,因此,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十分严格。所以高职高专教育中,需突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以下简要介绍目前形势对高职高专医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

1.1 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高尚的品质是个人立身社会的基本要求,作为从事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的医疗工作者,必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这也要求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能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切实加强高职高专医学生的思想品质,为现代医疗事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1.2 良好的身心素质

好的身心素质不仅能保证自身的健康,也能对周围的人产生积极影响。高职高专医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不仅能使自己在面对病患时保持平衡的心态 ,冷静处理医疗问题,也能是患者感受到安宁的氛围,加速减轻病情,对医疗过程百利无一害。

1.3 丰富的专业知识素养

近年来,医疗事故频发,归根结底是因为部分医疗工作者在处理患者病情时,往往粗心大意,或导致误判病情,或殃及人命。为了减少此类状况的发生,高职高专医学生在校时,就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争取学到最专业最实用的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素养也是对病患的基本尊重,只有专业的护理知识才能保证患者能得基本的医疗保障[1]。

2.高职高专医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方案创新

2.1深化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话说道“靠书本知识成不了医生,医学著作仅仅为医学知识的传授提供了手段和方便,对拥有医疗技术的人是有用的,但对未受过医学训练的人并无用处,真正的医学教育在医疗实践”。现在,大多数医学院的实践教学仅仅集中于高年级进行,既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针对此况,医学院要在低年级中实行接触临床的教育,例如带领他们去参观医院,去实验室做医学实验等等。在实践中,认真听取教学讲课、基础知识示范、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法。让医学生们经过实践之后能够有条不紊地去进行身体检查,正确记录病例,清楚的知道如何去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一些应急处理。

2.2加强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由于《体科医学教育标准一陆床医学专业(试行)》文件之中明确作出医学院课程必须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所以医学院校在课程设计上应增加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哲学、医患沟通学、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拓宽医学生的知识面,建立起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从而来提升教学水准。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社团社会实践以及专业知识教育,来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人文教育的环境。进一步动员起医学生提升自身素质修养的积极性、自主性,培养他们形成“关爱病人”的良好心态。

2.3开展医德医风教育

开展对医学生进行“救死扶伤、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刻苦钻研”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活动,教育医学生学习《执业医师法》等医院规章制度等法律法规,让医学生心存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在专业教学中始终贯穿专业素质教育,教师须在专业课以及实验课上对学生们言传身教,病理剖析,使他们真正懂得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且还建立一个“时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

2.4建立医学生的专业素质评估体系

创立专业素质评估体系益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助于引导学生成人成才。依据教学特点以及以学生自身因素,评价因素包括有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人文素质、医德修养,这四点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紧接一级指标,专业知识又包含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这些二级指标;临床技能包含记录病例、临床观察、临床思考能力等二级指标;人文素质包含知识水平、沟通合作能力等二级指标;医德修养包含法律知识、责任感、诚信意识等二级指标。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其中的比重,从而公平公正的据此来评定一个医学生的专业素质。

3.高职高专医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意义

3.1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医学生是国家医疗事业的后备力量,他们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队伍的素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作为医学生,必须要具备连号的专业素质,扎实的知识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

3.2有利于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除了具备高超的技术,和谐的医患关系还需要高尚的医德。培养专业素质不仅仅是提高医学技术,还可以让他们确立一个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使每个人具有良好的医德,提升和患者交流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中和患者能够和谐交流,互相关心、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理解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3.3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对于个体而言,就业竞争力就是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的能力。而对于医生来说,就业竞争力分为专业素质和基础素质这两个方面。鉴于医学是一个专业性要求很高的行业,所以,专业素质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素质。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将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使其在竞争之中脱颖而出,顺利就业并保证工作中不会失业。

4.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高专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必须紧跟时代,根据社会对医疗人才的不同需要来调整教育模式。同时,在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的过程中,高职教育还需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优秀品质的专业人才。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始终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中必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向东.医学教育课程集约化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

[2]刘平娥.医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

医疗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医疗器械 医学基础 必修课 教育改革

前 言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体系有很大发展,逐步实现医学教育国际化、医学教育大众化,通过调整专业结构,进行课程改革,不断探索,寻求突破。先后有学者对医学人文教育模式的探索[1]、对医学生理科素质的培养[2]

进行论述。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医疗技术不断创新,各种现代化医疗设备和高科技医用人体植入器材在医院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缺乏对医疗器械的理解,致使医疗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有些设备操作者缺乏系统培训而误操作,导致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与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缺乏医疗器械专业课程设置密切相关。

目前,高等医学临床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未将医疗器械课程纳入必修课程,超声医学、激光医学等课程都只是不成体系的选修课[2]。而MRI、CT、全自动生化系统等均成为临床医生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反观医学教育体系,并未体现临床诊治的进展,说明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管理存在一定缺陷。忽视学科设置的科学性,忽视理论教育要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这种教育管理方式下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实践中适应能力差,引发社会上对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不满。

因此,本文针对医护人员缺乏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和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现状,提出把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管理的建议。这项举措不仅体现出教育管理学要和实践相结合,对医学生“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重能力”的知识构建和素质教育产生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可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诊疗质量,提高医疗社会效益。

1 现代化医疗器械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我们建议把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管理,首先要全面认识医疗器械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这样我们的建议才能得到大家认可。

1.1 先进的医疗器械促进医疗水平提高,是医院竞争医疗市场重要物质基础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工程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仪器装备和大批可植入人体的高值器材,已成为临床医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诊断、治疗手段。在某些医学领域中其发挥的效果,远远超过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CT、MR、DSA、LA、血液透析机等现代化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医院医疗水平的标志。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患者择院就医形成广阔的医疗市场。不论是大型著名医院,还是起步艰难的民办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取得优势,就必须不断地发展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水平,而引进尖端医疗设备和使用先进的医用耗材,是在竞争中起到立竿见影、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实践中医院领导和科室学术带头人深刻地认识到引进一台医疗设备往往会带动一个学科的发展,比如一台DSA设备的配备就直接影响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医疗水平,因为没有血管造影机,治疗心脏病人只能停留在药物维持的水平上,而有设备就可以开展血管造影、安放血管支架等手术,这对抢救一些高危患者确实是性命忧关的大事。一些超大型医院这种竞争意识尤为强烈,要保持医院某个专业在同行中的领先地位,要保持专家的学术权威性,就必须密切关注相关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只有率先使用最先进的设备,才能有权威性的发言权,才能站在学术界的前沿。因此,一旦某项新技术、新设备问世一些医院不计成本地争先引进,充分体现医疗设备在提高医疗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大型医院重视医疗设备的引进,中小型医院更是希望通过医疗设备增强竞争力,其中多有成功实例。一家二级甲等医院生存在诸多全国知名品牌大医院的夹缝中,为生存竞争,1994年购买美国瓦里安600C直线加速器和X刀,率先引进全国第一台大恒公司开发的立体定向治疗计划,首次实现用计算机替代人工计算放疗物理量,成为以治疗脑肿瘤为特色知名的放疗中心。天坛医院等一些三甲医院因未能配备直线加速器,一些术后需要放疗的患者都到这家医院治疗,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先进的医疗设备是现代化医院必要的物质基础。

1.2 医疗器械在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

我们之所以建议把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管理重要原因,是其在临床医疗中的广泛应用之一。

医疗器械在临床医疗中的广泛应用,首先体现在医生诊疗方式的转变,也可以称为现代医疗特色。以前传统经验式诊断模式医生主要靠老师传、帮、带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望、闻、问、切诊断病情;而现在的医生如果没有CT片、B超图像、化验报告等几乎到无法诊断和治疗的地步,甚至患者常把照片子、作B超挂在嘴边。为给临床医生提供必要的诊断依据,一般医院都配备诸如放射科、化验室、B超室、病理室等,这些科室统称医技科室。医技科室根据医院级别、医疗特色不同需要配备相应的大型医疗设备,诸如PET、CT、MRI、LA、DR等。医院级别越高,设备配备的越全,档次越高,为临床医生提供的诊断信息越详细。由此可见,先进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对现代化医疗产生重大影响。

现代医疗使得医疗器械不仅只是在医技科室才能体现出来,而是在日常工作中医生、护士几乎时刻都离不开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已经渗透到全院的每个科室,涉及到全体医护人员,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

现代临床医生已不能光凭听诊器行医,而是需要掌握一些医疗器械专业技能,这些专业技能已成为行医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不论那科医生首先都要会使用计算机,懂得HIS、PACS、LIS系统,熟练掌握电子处方,同时,还需要熟练掌握本科的各种医疗器械。对于一些专科医生更是离不开医疗器械,有时如何操控好设备成为衡量医生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微创外科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腔镜系统和专用器械,以前骨科医生可凭手感接骨,后来是在X线下对位;现在治疗骨折开刀,是在裸视野下做钢板固定术,各种规格的钢板涵盖许多生理结构的学问;普外医生最常用的手术刀也种类繁多,如高频电刀、氩气刀和超声刀等;口腔科、康复科等医生更是离不开专用的医疗设备,就连内科医生也需要熟练掌握多参监护仪、会使除颤器、能做心电图和呼吸机等医疗设备。

临床护士的工作更是离不开医疗器械,小到输液器、微量泵、吸引器,器械车等,大到透析机、呼吸机、监护仪等都是由护士操作管理。大批的现代化医疗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临床护士的工作范围远远超出传统护理专业范畴。医院医务专业技术人员主要由“医护技”组成,其中“技”是指专门使用医疗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是,有时由于医疗设备的特殊需要,护士不得不担当起本该专业技师的工作,护士操作使用血液透析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血液透析室的工作几乎由护士完成,她们不仅需要完成对患者血管穿刺和常规护理外,还需要完成血透机从冲洗、运行、上机直至消毒保养等一系列的工作。尤其是如何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及时排除报警故障,不仅涉及患者安全,还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疾苦。血液透析机有近10种报警装置,每个报警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排除,都可能被迫中止透析,而患者又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透析,因此,需要患者当天重新透析。重新透析不仅增加穿刺针的成本,还会伤及到患者赖以生存的动静脉造瘘血管,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因此,护士要尽量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及时排除故障,就必须努力学习血透机专业知识。由此可见,普及临床护士的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对于提高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十分重要[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高质耗材得到迅猛的发展,已引起社会和医院的高度重视。导管支架、心脏起搏器、脑部人工膜、玻璃体、骨人工关节以及各种高分子材料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些耗材科技含量高、价值贵、风险大,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因此,管好、用好这些医用耗材,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通过以上论述,充分说明,医疗器械在医疗过程应用中的广泛性、先进性和重要性。既然医疗器械和医疗工作有如此紧密的关联性,那么我们讨论如何普及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就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医疗器械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教育是基础,我们要想提高医疗器械专业水平,首先要从基础教育抓起,理顺医疗器械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现状。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与医疗器械在医院中广泛应用形成鲜明的反差,有关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及相关教材和课程设置极度欠缺,充分反映出教育管理不能从实际出发,不能与时俱进,严重地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2.1 目前缺少高等医学院校医疗器械教材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广泛使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印制的第7版教材,这份教材是由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卫生部 “十一五” 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联合编写的。该教材适用于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用。在这本教材中共计52个学科,涉及方方面面,唯独见不到医疗器械。在医院中医药学和医学工程学其工作性质和作用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在这本教材中却是水火两重天。在这套教材中有关药学有: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和临床药学,真是有理论有实践;反观医疗器械只有在“医用物理学”中以物理学为基础涉及一些相关医疗设备的原理,简要的基础知识也是通过改进增添的。根据这本“医用物理学”前言介绍:“本书与第6版教材相比增加一些新概念和新成就内容,同时也删去一些偏难、数学分析多的内容。注重联系医学和生物学实际,使学生了解现代医学与现代物理学技术和方法的密切关系。通过前言介绍,说明编者也意识到医疗器械在医疗中的作用,增添磁共振功能成像等内容,减少一些纯理论的数学分析,说明编写教材也要与时俱进,其目的是为提高学生今后工作能力[4]。

我们认为这套教材最大的问题是教学重点仍然停留在现代医学与现代物理学相关理论,与实际医疗器械与较大的差距。一台现代化医疗设备往往是声、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组合,有关这方面有姜远海主编的“临床医学工程技术”等教材[5],但是这些教材都是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使用,因此,对于医学基础教育来说目前尚无合适的医疗器械相关教材。

2.2 医疗器械课程设置问题

虽然目前尚无合适的医疗器械相关教材,但是毕竟也有一些有关教材可以借用,我们不能因此就不开设医疗器械课程。以北京电视大学临床护理专业为例,护理大专班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和实践课,涵盖30门必修和选修课程。护理大本班又在这个基础上增设通识课,涵盖50门必修和选修课程。在本科通识课里甚至出现“名胜古迹文化”、“戏曲欣赏”等课程,在如此广泛的课程知识面里唯独不见医疗器械专业的踪迹,不论是专科班还是本科班也都未开设“医用物理学”等相关课程[6]。一些医学院校也不把医疗器械知识当做必备的课程设置。这种怪现象令人十分费解,用较通俗的话讲:干什么不吆喝什么。不论医疗器械在医疗活动中多么普及、重要,我们的高等医学教育却可以视而不见。分析其原因很简单,学生追求的是毕业拿文凭,学校关注的是扩招后的经济效益,供需关系在左右着课程设置。医用物理学课程中原理复杂、数学公式计算多,尤其是电磁原理章节理解起来十分困难,教师授课难,学生领会难,知难而退,因此,只要不影响毕业,凑够学分即可,回避难教难学的课程也在情理之中。

3 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我们认为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并不是可有可无,加强医疗器械专业知识的教育,其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医疗设备,而是要培养出学生对于医疗器械全面的认识,树立这项专业是本职工作必不可少的思想意识,否则,在医疗工作中医生、护士时常会表现出涉及医疗设备与己无关的思想意识。比如目前医院开展学分制再教育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培训几乎是空白[7]。建议把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管理对于医学科研、提高医疗水平和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都是十分必要的。

3.1 掌握医疗器械知识对医学科研的必要性

开展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承接科研任务科室都尽量配备最现代化的设备。厂商根据医院的需求也把医疗设备分为实用型和科研型,由此可见医疗设备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搞科研大家十分关注设备性能的先进性,却往往忽视人的因素,忽视人对设备性能的了解程度。科研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科研人员不仅仅要会使用医疗设备,而且要对设备的性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推动科研工作。相当一部分科研都需要通过医疗设备的数据统计进行分析得出立论成果,尤其是一些临床科研论文,大多都是采用统计数学软件对医疗设备提供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类文章一般只在材料和方法中介绍设备名称和型号,极少讨论这些设备提供的数据是否准确。例如,有一篇比较典型的科研论文,文章主题是探讨双能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与定量CT(Quacntitai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骨密度仪2种测量方法准确性的对比实验,临床医生作大量的研究工作,把所测数据进行详细的比对分析,但是最终没能得出需要的结论[8]。

分析研究失败的原因是研究者把医疗设备提供的数值当做唯一标准值来进行研究,而忽略设备测试原理。骨密度仪有其独特的测试原理,首先要把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经过A/D转换后,再与设备内置的数据库数值进行比对,产生骨密度BMD值。一些进口设备是以白种人骨样品建立的原始数据库,由于人种对骨密度BMD值影响较大,测量必然有较大误差,因此,很难比对出设备的准确性[9]。通过这个事例说明,如果没有较扎实的医学工程基础,不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就很难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由此可见,科研人员深入掌握医疗器械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3.2 掌握医疗器械知识对临床医疗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在整个医疗活动中,都离不开医疗器械,掌握医疗器械知识不仅是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我们从工程学方面审视医疗工作,可以起到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更好地使工程学为临床服务。体外震动碎石机可以不开刀解决胆结石问题,这项重大的发明就是德国多尼尔公司的工程师根据高频脉冲压力波在不同媒质中传播性能不同的原理设计而成。这些重大发明不仅给患者带来福音,在日常医疗中如果把工程学很好地与医疗相结合,一个小小的工程措施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益处。根据有关报道,妇科巨大囊肿,如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等,有的特别巨大,甚至如足月妊娠。以往切除时需要巨大腹壁切口,才能将肿物完整取出,有时切口从耻骨联合上切到剑突下,也无法取出肿物,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囊肿破裂,污染腹腔脏器,造成肿瘤广泛种植以及囊液流出过快,导致腹压骤降出现休克等问题。根据上述临床问题,运用妇科负压吸引器基本原理,发明一种负压吸引器专用吸头,这种吸头结构十分简单。手术时只需在开一个10~12cm的切口,利用吸头前端的针尖,快速刺入囊肿内,从吸头侧孔吸出囊液,即使是粘稠的粘液或巧克力液,也可较容易吸出。这种看似非常简单的方法,却可以大大地改善手术中遇到的切口、破裂等大问题,并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由此可见,医护人员掌握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对于提高临床医疗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3.3 掌握医疗器械知识对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必要性

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医院大量使用医疗器械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问题愈来愈重要。为此2010年1月18日卫生部新出台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对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作出相关规定,但是如何落实《规范》缺少可行性办法。我们在享受现代化医疗设备提供的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要承担由此产生的风险。呼吸机是呼吸衰竭患者的救命星,是生命维持的重要手段,但是呼吸机一旦出现故障,而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处理,呼吸机就是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可怕杀手。尤其是一些治疗性设备,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伤害,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每一个细节的差错都可能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平时一些习以为常,不为大家重视的一般性医疗设备的操作失误也会伤及患者。例如,护士使用负压吸引器为患者排痰,由于压力不够怎么也吸不出痰,患者呼吸困难情况危急,幸好及时借来一台吸引器,才使患者转危为安,结果还是造成医疗纠纷。事后经过设备科调查是操作者竟然不知道吸引器还有个压力调节阀,我们的医护人员如果连吸引器的最基本的结构、功能都不清楚,何谈因病情合理使用压力,何谈保证医疗质量。此事虽小,却与患者生命攸关、此事看似偶然,却有一定的代表性。ICU、CCU以及手术室等大多是在封闭式情况下使用各种医疗设备,因此,医疗设备故障和人员操作失误更不宜被察觉,如果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知识的欠缺,最终受到伤害的只能是患者。高等医学基础教育的欠缺和参加工作后学分制教育的空白,致使医护人员忽视医疗设备知识的学习和培养,也不去关注设备的结构与性能。更重要的是这种从基础教育就遗留下轻视医疗器械专业知识的思想意识,会给医疗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掌握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4 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上述论述说明医疗器械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必要性。大量的事实说明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加强医疗器械专业知识课程是无可厚非的。把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管理尽管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坚持认为这个方向是正确的,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推进教育制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4.1 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是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我们提出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符合教育管理学开拓创新的实质精神,是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首先,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什么社会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活教育中的激励因素,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我们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制约因素,发挥激励因素。这种改革只是想从历史的文献、前人的科学著作以及各种法令、法规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来解决新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在评价教育管理质量时是以其社会效益的大小为准绳的前提下,审视课程的设置。由于教育课程规定以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结构,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蓝图。因此,课程的编制和实施是学校实现其教育目的的手段,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中介。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行政关心和作用的重要领域。由于影响课程的各种因素包括外部和内部的诸因素,都不断地变化和发展,需应社会的变迁与时间的推移,进行相应的调整、修改和再编订,这已是在实践中被各国深刻认识和遵循着的一条规律。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不是把如何提高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的工作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而是归结到如何使学生拿到文凭,就脱离教育管理学的实质精神[10]。我们希望教育管理战线上的有志之士,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的改革尝试。

4.2 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的设想

医疗器械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说明医疗器械专业知识是从事医疗行业必备的基础知识,不论是临床医学专业还是基础医学专业以及各种医学实验室都需要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建议把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课是指医学院校前2、3年的大多数课程。主要包括有: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药理学以及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也就是要把医疗器械和生理学、药理学等一样列入医学基础知识。另外,我们建议中提到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基础医学存在着联系与区别。基础医学是一门专业学科,医学基础知识是从事医疗行业必备的基础知识,不论是临床医学专业还是基础医学专业都需要学习这些基础知识。

根据我们前面对于医疗器械在临床中的重要性,说明学习医疗器械专业知识的必要性,因此,医疗器械不仅应该成为医学基础知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应该成为必修课。我们的教育应避免不从实际出发,给投机取巧心里以可乘之机,违背服务于社会的教学宗旨。近年来,课程实施备受教育界及社会的关注,因为,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社会实践的能力,我们把医疗器械定位于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我们的建议是否能够实施,也是对教育改革的一次现实的考验与挑战。

4.3 医疗器械专业学科的建设与教材

我们认为制约把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的因素,除教育体制的问题外,最大的困难是医疗器械专业学科的建设与教材问题。

医疗器械飞速发展的现实与其在医学学术界建设不对称的进程,一直是一个十分纠结的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医疗器械得到迅速发展和兴起,这个行业的发展催生一个医学边缘的新兴学科-----医学工程。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高等教育医学院及时捕捉到国外有关医学工程的信息,临床医学工程部门始建于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各医院就开始相继成立临床医学工程部。1978年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原北京第二医学院)率先开设医学工程专业进行试点,同时浙江医科大学也开展同样的教学尝试。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首都医科大学建立医学工程系,学制五年,设置本科学历生。随着医学工程的发展,各种专业性的组织和协会相继建立。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于1993年成立,标志着医学工程已成为中华医学会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学术研究的实体[11]。医学工程专业至今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虽然已经日趋成熟,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学科建设的重大问题。在学科分类、学科定位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认证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如何把医疗器械专业知识依托在一个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上,是我们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12]。只有把医疗器械学发展成为象药理学一样,更加科学、更加严谨的学科,才能为纳入医学基础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我们完善医疗器械学的目的是为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进而达到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这种目的和要求反过来又促进医疗器械学的建设与发展。

如何编写出科学的医疗器械学教材,不仅涉及教学问题,也是对医学工程的发展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建议根据医护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和应用实际,结合生物临床医学工程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医疗器械专业教材。充分发挥医学工程学会、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和医学装备协会等社会组织的技术优势,参与教材编写工作,把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纳入教程,克服传统教材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现象。

4.4 教师素质的制约

教师素质问题也是如何把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重要的制约因素。教师是最直接的课程实施者,也是影响教学水平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实施新的教学课程,要求实施者适应新课程标准,即要求实施者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方式要有所改变,而这种改变首先来自老师的新认识、新观念,其次是新的行为方式。由于医疗器械专业知识不象病理学、药理学有一套规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一套教师熟知的教材。教师需要进行新的培训,需要开拓创新的精神,这一点并不是每位教师都热衷追求的目标,有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这种教育改革教师的能力因素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从上述把医疗器械纳入医学基础必修课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讨,可见这一课程体系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临床工作的医学生、促进医学水平提高、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提高医疗经济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涵锦, 顾鸣敏, 富冀枫, 等. 医学人文教育新模式的探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28(Z1):52-54.

[2] 匡宝平, 李玉生, 王秀莲. 美国医学教育对我国医学生理科素质培养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04,22(18):7-8.

[3] 汤黎明. 对于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规范的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9, (4): 20-22

[4] 曾文军, 殷衡基. 医疗器械在医院应用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J] .现代仪器, 2011, 18(1): 23

[5] 殷萌.重视医护学科中医疗器械专业知识的普及教育[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 (11):88-89

[6] 姜远海, 彭明辰主编. 临床医学工程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7] 刘鹏 蔡开勇 高等院校开设医疗器械公共选修课的探讨[J]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2 33-35

[8] 刘玉君, 王维, 童琼娟,等. 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与定量CT(QCT)测量骨密度的比较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5):504-507

[9] 张静涵, 殷衡基 .关于骨密度仪测量准确性的探讨[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 ,(4):20-22,26

[10] 陈孝彬, 高洪源主编.教育管理学[M].第3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 殷衡基. 医学工程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有出路[J] .中国医疗设备,2009, (3):136-138

医疗专业知识范文第6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上海市闵行区全部10家营利性综合性医疗机构,共106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61名,护理人员45名。

1.2 方法

自行设计的问卷分为护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5个科别。问卷内容涉及法律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3大类。法律知识为与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密切相关的最基本的卫生法律知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病历书写、健康教育、临床基础知识。调查当日,随机抽查当班医生和护士。医生问卷内容以历年医师资格考试题目为题库,由区卫生局临床方面的质控专家从中选择最基本、最常见的题目,课题组按照法律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各占1/3的比例组成问卷;护士问卷从闵行区2006年护士”三基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审核确定后组成问卷。

1.3 统计分析

当场核对试卷填写的完整性,根据标准答案打分。将每人的分值录入Excel软件,并进行相应的百分制转换,然后进行求和、平均分等计算。

2 结果

2.1 总体得分

我们将医护人员的基础知识、法律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合称为执业相关知识。调查结果显示,营利性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执业相关知识整体得分普遍较低,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很不理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4个专业的平均得分均低于60分,故判定为不及格。其中,妇科医生的平均得分最低,仅为51.88分。医生中,最低得分仅为25.00分(表1)。被调查的45名护理人员平均得分为60.98分,略好于医生,护理人员中,最低分得为32分,最高得分为84分。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执业相关知识得分分布情况,我们把得分情况按照好(>80分)、较好(70~79分)、一般(60~69分)、较差(50~59分)、差(<50分)分为5个层次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06名被调查的医护人员中,83%的得分集中在“一般、较差、差”3个层次,其中“较差”和“差”的比例占51%。结果还显示,执业相关知识的得分评价在“不同专业”中的分布情况也不相同,护理专业得分相对较好,得分高于70分的比例占31%。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医生的得分评价相对较差,得分高于70分的比例低于13%(表2)。

2.2 分类得分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各科医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们对不同专业医生的分类知识得分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法律知识类,内科医生掌握相对最好,儿科最差。基础知识各科医生掌握情况整体较好,平均得分68.37分。专业知识外科医生掌握相对最好,内科最差。对于各科医生而言,基础知识掌握整体相对较好,专业知识次之,法律知识相对最差(表3)。

3 讨论

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卫生法律知识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是卫生技能和执业能力的基础。基本知识掌握不好,执业能力就不容乐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区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执业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很不理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4个专业的平均得分均低于60分,医生、护理人员的最低得分居然是25分和22分; 特别是妇科医生,3类知识的得分均低于其他科室的医生。69%的妇科医生知识得分集中在“较差”和“差”两挡。例如: 96%的护理人员不能正确回答如何护理留有长发的卧床女性患者;89%的护理人员不知道如何搬动劲椎骨折患者;100%的儿科医生不知道新生儿每日平均尿量;100%的妇科医生不知道过去病史应包括哪些项目;89%的内科医生不知道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频繁抽搐,应首先如何处置;79%的内科医生不知道丙类传染病包括的内容;100%的妇科医生不知道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 88%的妇科医生不知道产褥感染中,哪种细菌最易引起菌血症。

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要针对目前的情况,着力在3基本方面加强培训。完善医务人员内部考核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方面的考核。目前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的培训工作是一个弱项。相关研究结果显示:95%的被调查者认为无论医院管理人员还是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都掌握不足,非常希望得到专门的培训,但只有4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医疗机构业已或可以联系到培训渠道,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无力解决培训问题。可见目前营利性医疗机构法律法规培训需求相当大,目前的培训现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急需重视这个问题。卫生部门、行业协会应进一步发挥“服务”作用。为有培训需求而无培训渠道的医疗机构牵线搭桥,让医疗机构的内部培训工作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引导和帮助医疗机构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提高医疗机构的执业能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卫生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3~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允许其继续执业,对考核不合格的注销注册并收回执业证书。我们认为,对于医务人员的考核工作目前已显得非常必要。从知识、技术、医德等几个方面对医务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减少落后医师,同时保护了优秀医师。同时记分制度已在医疗机构层面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医务人员层面也建立这样的制度,一定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卫生法律法规的培训一直是卫生监督部门工作的一部分,但效果却并不理想。卫生监督部门有必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与医学专家合力制作有质量的培训讲义,把工作做实,让听课者“有兴趣、有收获”达到培训的真正目的。另外有必要培训一支有特色的师资队伍。同时做好培训的效果评价,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新形势下卫生监督工作,让医院满意,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受益。

医疗专业知识范文第7篇

常人对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接触较少,即使接触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不法分子一旦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腐败,就很容易得手,也往往不易被查处,从而使得这种类型的腐败带有一定的隐蔽性。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江苏某地检察院开展医疗卫生系统专项治理活动,共查处13件13人,涉及主城区四大医院,涉案人员大都为药剂科、设备科、放射科负责人,涉案金额少的有好几万元,多的达200多万,案件触目惊心。全部集中在药品、设备、医药耗材采购环节,均属于典型的商业贿赂案件。根据办案检察官分析,这些案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发案环节比较集中,大都集中在药品、设备和医用耗材环节。虽然江苏省基本药物实行全省集中采购制度,只有进入采购目录的药品才能在江苏卫生领域流通。但实际上,即使进入这个目录,也未必有医院采购,因为同一种产品可以用不同的厂家,医院用哪家不用哪家,有很大自。因此,药企便使出浑身解数“公关”,千方百计拉拢相关医生和科室负责人,甚至院长。一些医疗设备单机价格昂贵,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价格相差悬殊,给暗箱操作提供可乘之机。比如,其中一起案件中,某医院采购一台300万元的进口核磁共振机,便让商赚了近百万元,而商也向有关负责人“进贡”30万元。

二是案件关联强。医药行业相对封闭,圈子很小,往往一个医药人就可以串起一批医生,一旦被查,往往带出一批窝案。比如,案中的行贿人朱林,其的几种药,几乎涵盖当地各个大医院。在不到五年时间,他就炮制多起受贿案。而一些部门负责人与各医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老同学就是老同事。朱林就是利用这些负责人之间微妙的人际关系,甚至赃款也可以让他们相互转送。

三是行贿者主要是医药代表。很多医药代表甚至本身是医生,受高薪的诱惑,一批不安于现状的医生、药剂师、医学院校的老师开始加盟制药企业。医药代表已经从一个“公关”、的身份,转变为彻头彻尾的销售。给客户拿红包、算回扣,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只有搞好关系,才有业绩。回扣,是医药代表最普遍的“行贿”手段。

“那些拿了‘好处’的医生们更是可以决定这些药品的‘出药率’。”办案检察官介绍,所谓“出药率”,就是一种药品在医院同类药品中被患者使用的频率。医药代表向医生行贿的最终结果,就是在医生为患者开处方时,有选择地向患者提供自己收受贿赂的药品。比如,为了治好患者的病,可能有两种或多种治疗方案,但因为自己收了某种药品医药代表的贿赂,就会向患者推荐使用这种药。

“医药代表行贿的对象主要是各科室的主治医生和院方药品采购部门主管。”检察官分析道,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药委会,需要集中采购哪些药品,都是由各科室向药委会提供药品和医药器材名单,药委会会对这些名单定期进行评审,评审结束后,再将名单上报给医院,院方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购入名单上的药品。但公开招投标往往只是一个形式。

在医疗卫生领域,一些不法医药厂商和商花重金对医院主管领导行贿,使这些受贿人按照行贿人提供的药品、仪器参数设置采购标准,使得表面上的公开招标变成“明招暗定”。正如行贿人之一所说的那样:“只要科室主任、院长肯帮忙,基本上都能顺利中标。所以,中标后给他们送一定的好处费,也是‘约定俗成’的事情。”

这起医疗系统腐败案说明,医疗系统腐败的危害性丝毫不亚于一般的权力腐败,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用制度防治医疗系统腐败。

一是要减少或避免拥有专业知识的医生和部门领导专断。就一般意义而言,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正能量,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因素。但是,如果专业知识和技能专断就容易走向腐败,且使腐败更容易、更隐蔽。在朱建泉案中,虽然其只有对医疗器械采购选择拥有建议权,但此建议权是专有的,且他人一般无法或难以提出质疑,因此这一建议权很容易形成专断,从而走向腐败。

另外,公立医疗卫生单位的所有权为国有,具有公益性,而医院的经营权、管理权是由以院长为首的管理层来执行的。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像国有企业那样的董事会、监事会等决策、监督机构,医院院长、科室主任既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还是“监事会主席”,财、事、人等大权独揽,监管薄弱,制约乏力。

此案中,朱建泉、宋杰等人长期担任科室的“一把手”,虽职位不高,但由于常年积累,导致权力很大;张小华虽只是个小小的合同制工人,但其长时间负责采购员的工作,在行贿人眼里其权力并不比科长小。这些医院内部虽有监督部门和监督制度,但缺乏应有的监督力度,甚至流于形式,多数只是口头表示并未真正放于工作实践中,导致科室内部形成了表面风平浪静,实为“一言堂”的局面。

这种形势之下,部门领导或者手上有权的人一旦起了贪欲之心,便会伸手捞钱,从而陷入犯罪的泥潭。这种缺乏监督的权力,在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极易成为腐败的源头。

因此,要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特别是对容易诱发腐败的部位和环节,权力要适当分解,变个人说了算为集体决策,避免个人专权,使掌握权力的人懂得,只有正确行使权力的职责,没有滥用权力的条件。要在掌管人、财、物的岗位上,建立有效防范和行业不正之风的约束机制,使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既能依法行使好权力,又能真正使其成为被监督的对象。切实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增加决策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正确履行职责,防止权力的滥用。

二是提高整个运转过程的透明度。作为一个管理过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使用往往只出现在某一环节,因此要形成对专业知识和技能使用的制约机制,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供环节下工夫,而且要在整个管理过程的建设上下工夫,提高整个运转过程的透明度,才能限制包括专业人员在内的各类人员的权力。朱建泉等人的腐败出现在医院的医疗耗材采购过程中,他们的建议权只是医疗耗材采购中的一个环节,防止类似腐败行为的根本之策是着眼于完善整个采购机制,既注重发挥专业人员的优势,也注意发挥医院其他相关人员的作用,建立起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监督有力的采购制度。

医疗专业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后疫情时代;护理学;思政教育

1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了重大冲击。虽然疫情的管控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此过程中出现的教条式管控、失职失责和资源调配不当等问题反映了部分医护人员的社会服务理念和思想道德素质仍有待提升[1]。鉴于此,通过思政教育加强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职业精神,为未来培养技术与品德兼具的医疗卫生人才就成为后疫情时代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致力任务。护士不仅是医疗机构的主体,更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中坚力量。在防疫工作中,核酸采样、静脉采血、生命体征监测等操作涉及了大量人体解剖学知识。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对夯实护理学专业医学生医风医德和社会服务意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2]。在本研究中,课题组通过在消化、呼吸、泌尿和心血管系统教学中对护理学专业医学生实施特色思政教育,有效培养了其友善、担当和敬业品格,受到医学生一致认可。

2护理学专业解剖学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2.1内容创新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这一受众的广泛性和知识的基础性决定了该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应遵循以知识点为主线进行设计。考虑到这一因素,我们以原有在各专业教学中统一使用的思政教育方案为基础,并在消化、呼吸、泌尿和心血管系统中针对护理学专业特征重新设计了思政教育方案,以避免因过度加强人文教育导致思政与知识内容脱轨。护理学专业医学生未来的工作地点不仅在医疗机构内,还要经常参与医疗机构外的公共卫生医疗活动。在后疫情时代及未来,将有更多的护理工作者加入流行病防治工作。因此,针对上述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以友善、担当和敬业为核心方向,结合解剖学知识点,从护理工作者和护理对象双向角度,在“情绪劳动-需求”“角色定位-期待”“敬业能力-反馈”等维度为护理学专业医学生创新性地设置了解剖学特色思政教育。

2.2教学实践

以2021级护理学专业1~6班(186人)为对象,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人体解剖学上述四个章节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嵌入了特色思政教育。消化、呼吸、泌尿和心血管系统涵盖人体大部分器官与结构,为护理学专业医学生重点学习章节。相较于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实践操作与此四个章节知识联系密切,如临床医疗经常使用的静脉输液、吸痰术、心肺复苏、鼻饲、气管插管术和导尿术,以及社会卫生活动涉及的生命体征测量、采血和咽拭子标本采集等。重要的是,这些护理操作不仅是防疫工作中的常用医疗技术,更是一种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隐流媒介。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快速接受和重视思政教育,并将其有效地与解剖学知识融合学习,课题组以“通过娴熟的专业技能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塑造完美职业形象”为出发点开展工作。首先,我们从学生自身角度就如何养成敬业能力并通过情绪劳动达到工作目标来定位职业角色,使其认识到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的同等重要性。然后,我们以角色期待、情绪需求和敬业反馈作为患者评价医疗工作者的指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友善、担当和敬业在其工作中的重要性。这种方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有效衔接起来,在培养技术与品德兼具的医疗卫生人才中发挥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3评价与反馈

为评估该思政教育方案的适用性与实施效果,对参与教学的186名护理学专业医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客观和主观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前者占比70%,后者占比30%。内容包括思政教育评价、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知识学习3个部分。共发放问卷186份,回收有效答卷178份,有效回收率95.7%。统计结果显示,84.27%的学生对情绪劳动表现出高度关注,并表示这是其之前并未重视的问题。80%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有效培养了其职业责任感,使其敬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有126名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将思政内容有效融入专业知识教学。其中,109名学生表示思政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而多达139名学生从中意识到高质量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升其与患者隐流质量的基础。总体而言,79.21%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方案与护理学专业契合度较高,11.80%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素材和主题相关性有待改善,75.84%的学生思政教育总体实施效果较为满意。

4讨论

解剖学属形态学学科范畴,且教学对象涵盖绝大多数医学专业,多数解剖学思政教育研究仅围绕重要知识点与医学人文特征来设计方案,很少因教学对象的专业不同而有所区别[3]。在本研究中,课题组结合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护理学专业工作者的特殊职业地位,创新性地将社会科学相关知识理论引入思政教育方案设计,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了护理学专业医学生友善、担当和敬业的品质。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主动思考”与“被动接受”的区别,借鉴戈夫曼提出的“拟剧理论”,以学生的自我职业预期为基点,辅以工作对象对其评价标准构建了研究路线[4]。这种方案设计的优势在于能够使学生主动思考应以何种特定情绪和敬业能力来设定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角色,从而减少相应负面事件的发生概率。此外,此思政方案配合以其它章节为基础的解剖学人文思政内容,可以在不偏离学科主线的前提下有效实现护理学专业的特色化思政教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颇为满意,说明学生对如何在未来工作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具有潜在的需求,值得在其它学科教学中推广。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虽然多数学生认为思政教育能够和专业知识有效融合,并增强了其实践操作的严谨性,但仍有30名学生认为思政教育无法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意识。我们认为,这可能与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思政素材类型和个人价值观有关。总的来说,本研究思政教育方案的护理学专业适用性和总体实施效果满意度分别高达79.21%和75.84%,说明这种符合专业特征的思政教育值得广泛研究和开展。针对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政素材和主题相关性较差,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优化素材以提高相关度。

医疗专业知识范文第9篇

县医院被调查医务人员专业熟悉度及培训需求情况被调查的269名医生中,对专业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内科、外科与妇科;最不熟悉的是精神病预防与管理,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和社区康复均低于10%。医生最希望培训的前3项专业科目是内科、外科、急诊与急救;对培训关注度较低的专业为精神病预防与管理、流行病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老年保健和社区康复。在被调查的189名护士中,对专业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常见病的临床护理、急救护理、慢性病的临床护理;最不熟悉的是精神病的预防与管理、临终关怀、中医护理和老年保健。护士最需要得到培训的专业科目是急救护理、常见病的临床护理、传染病的临床护理;对专业培训关注度低的是精神病的预防与管理、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和临终关怀(表2)

2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被调查医务人员从事专业熟悉度及培训需求情况

在填写完整问卷的67名医生中,对专业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内科、外科和妇科;最不熟悉的论文撰写、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性病、社区康复和卫生统计学。医生最希望培训的前3项专业科目是外科、内科和儿科;临床检验、妇科、传染病、老年保健、医学心理学慢性病预防与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需求较低。在填写完整问卷的的73名护士中,对专业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常见病的临床护理、急救护理和慢性病的临床护理;最不熟悉的是中医护理、临终关怀和精神病的预防与管理。护士最需要得到培训的专业科目是急救护理、慢性病的临床护理与常见病的临床护理,对专业临终关怀、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心理健康护理和常见病的预防与管理的培训关注度低,均未超过10%(表3)。

3讨论

3.1农村医务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学历

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学历偏低,获得学历的途径主要以中专卫校为主,高级职称较少。作为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系统的龙头—县医院不仅在医疗器械等硬件上处于优势,在医务人员的学历、专业素养、医务职称、学科建设等方面都要有模范带头作用。然而偏低的学历、不合理的职称结构,不仅制约着医院本身的发展,更不能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乡镇卫生院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从事全科的医务人员比例偏低,影响着乡镇卫生院承上启下的功能的发挥。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高级的、制度化、正规化的在职教育[1],是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医学教育。卫生技术人员低学历和低职称造成基层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同时会影响继续教育的开展。不同学历层次的医务人员对培训的愿望存在明显差别,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要求培训的愿望也在逐渐增强。低素质-低提供能力-低卫生服务质量-低效益的恶性循环会严重阻碍医疗机构的发展[2]。学历的提高不但增强了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并为他们以后更好的服务基层、职称评定等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3]。本调查显示:大多数医务人员由于工作岗位人员短缺而不能脱离岗位参加培训,从而无法提高自身学历水平与专业技能,因此相关领导应与当地卫生学校建立适宜本地区的继续教育规划,使医务人员能够更加便利地参加教育培训。

3.2医务人员对基本医疗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平衡,加强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的培训

本调查显示:医生对内科、妇科、外科的专业知识熟悉度较高,对其他辅助科室如检验科、耳鼻喉科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对公共卫生领域的妇幼保健、精神病预防与管理、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和社区康复掌握度偏低。护士对常见病的临床护理、急救护理、慢性病的临床护理的专业熟悉度较高,对病人的精神病的预防与管理、临终关怀、中医护理和老年保健的专业知识了解不足。基本医疗是所有医疗工作的基础,只有所有医生及护士对其知识及技能熟练掌握,才能保证医疗工作的高质量。同时对于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率也亟待提高,作为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也应具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涉及的其他科目知识有所了解,以较为全面的知识技能服务患者。现代社会尤其主张人文关怀,若医护人员有良好的医患沟通的技能,不仅能促进病人积极地配合医生接受治疗,也可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公共卫生是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的重点方向,若医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就无法保证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既影响了农村广大居民的健康,又阻碍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因此,当地地区卫生主管部门应按照当地实际医疗需求,合理有度地参与规划与管理,有利于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培训项目的组织方应充分了解培训对象现有医学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及实际工作生活中存在困难,制定相适宜的培训模式,遴选适宜的医学师资与专业教材,选择最佳培训地点,进行严格而人性化的管理,不断与培训人员进行沟通寻找问题,从而实时对培训内容或模式进行调整、改进,最终才能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同时,为了有效避免工学矛盾,还需要及时与培训对象所在单位充分沟通,了解单位实际需求,从而得到单位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培训人员、时间和内容,继而高效地为当地培养适宜人才[4]。

3.3医务人员对基本医疗的专业培训需求较高,培养检验及影像专业人员,全面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在新疆贫困县,由于资金匮乏、专业人员短缺等因素,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分科条件有限,从而医务人员对自身专业的培训期待很高。同时,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大,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经费接受全面的专业培训,所以医生对基本医疗的内科、妇科、外科、儿科的培训需求度很高,护士对急诊与急救、儿科。传染病的临床护理也提出了较高的培训期望。现阶段国家对农村基层医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保证了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同时还不断配备先进的医疗器械,因而对检验人员、医技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有的医院配备了先进的诊断设备,但是由于医技人员操作技术有限,只能使用部分基本功能,仪器设备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农村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按需求培养检验及影像人员,从而全面提升医院诊断能力与工作效率[4]。

3.4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全科医学熟悉度低,加强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在职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效能

本调查发现,新疆贫困县乡镇卫生院医生对全科医学的熟悉度仅为16.42%,护士为19.18%,远不能完成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及对村医进行培训等工作职能。新疆现已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系统性培训全科医学生,课程周期并未完全结束,培训人员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工作环境,所以现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对现有医务人员进行在职全科医学培训,以满足新疆农村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需求。由于贫困县农民的收入并不高,也没有便利的交通方式能够到市级或三甲医疗就诊,所以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就是患者就医的首要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活水平,只有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才能保证农牧民良好的生产发展。

医疗专业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院;临床药学;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157-02

临床药学是药学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国外发达国家,近半数医院都设有临床药师这一职位,主要是由高学位药师任职。美国多数的药学服务工作都见有成效,临床药师在其中也启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广受盛誉[1]。我国对于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发展较为缓慢,虽与国外在同一时间提出,但发展相对艰难,且各地进展情况也不平衡。这可能与医疗及保险体制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药学工作人员自身的偏差与不足也是造成临床药学服务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对药学服务做好充分的认识,掌握影响因素,制定适用于我国的临床药学服务方案尤为重要。

1 药学服务的认识

临床药学服务是指药师通过专业知识,直接面向患者、家属或医务人员等公众提供正确的药物应用服务,即药物信息、选择及应用等。首次提出药学服务概念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药学联合会中。临床药学服务是对药物治疗有效性、经济性、安全性的提升,以提高人们生活及健康质量为最终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医疗工作都在向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临床药学工作也应及时的从“以药物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下转变出来。由于我国药学服务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可借鉴的、完善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药学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对药学服务的发展内容、转变模式以及工作发展进行拓展。

2 临床药学的重要性与主要内容

2.1 临床药学的重要性

随着医疗行业的激烈竞争,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可以为医院增加强大的竞争力,也能促进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与健康需求。开展临床药学,治疗中加入药师干预,创建患者药历,实行药物治疗及不良反应的监测制度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及方展方向。卫生部等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中指出,要逐步构建临床药师力量,落实临床药学的开展工作,而在医院分级管理中也指出,三级医院必需开展临床药学服务[2]。临床药学服务人员应在参与药物治疗时,运用专业知识,加入构建的医疗团队中,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经济的药物,促进治疗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2 临床药学的主要内容

药学技术服务是临床药学服务的基础,也是主要内容。在多数发达国家,临床药师是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临床药学服务也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3-5]。通过药剂师运用药学知识与患者的接触,能让药剂师了解到患者的实际需求,提升就医质量。我国有部分临床药学服务人员只局限于科研探索,而不能结合临床与患者的实际情况,这与药学服务是相违背的。医院药师应实现临床化,加入到医疗团队中,通过专业技能在医疗服务中发挥专业特长,建立起实际的临床药学服务。

3 培养高水准的临床药师

3.1 临床药师的责任与定位

临床药师相较于普通的医院药师,除了具备专业基础外,自身还应具备独立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因为临床医师需要与患者进行直面接触,了解患者病情,参与患者的治疗,所以应以提供专业知识与技术服务为重点。

在临床药物治疗时,应促进用药的合理性,使医疗质量得到提升,这也是临床药师的重要工作任务。因此,临床药师的责任在于为相关医师提供药品的信息以及治疗的相关。(1)临床药师能够掌握院内基本药物的信息,如通用名、目录、药效、特点,配合情况、禁忌及不良反应等。(2)能够为药物疑难问题做出解答及建议,这时就考验到临床药师对于专业知识的长期积累与运用。

3.2 培养临床药师的方式

(1)充分调动药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国对于培训临床药师的平台已建设启动,这需要药师能够主动的参与利用。药师应对于传统的工作方式与思考模式做出及时转变,通过对临床知识的学习及掌握,切实的将这些知识发挥到临床药学服务中去。有关单位及部门也应在职务、薪资、职称评估等方面做出相应的鼓励机制,激励更多的专业药学人才按照成为高水平临床药师的要求严格培养自己。(2)加强临床实践工作,让临床药师走进临床,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使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也树立药师对指导合理用药的信心。(3)临床药师应掌握专科化医学以及用药知识,在进行药物治疗时,与医师做到相互补充,提出用药合理性建议,在临床中发挥出实质的作用。

4 临床药学服务的广泛认识与发展方向

4.1 药学服务发展方向

在整体医疗服务过程中,药师通过专业知识,向患者、医师、公众给予与药物相关的服务,提升治疗时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这一系统的临床路径被称为全程化药学服务,也是药学服务的发展方向[6-7]。开展全程化服务,可以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出现,促进用药的合理性。药师也能够为治疗方案提出相关的药学依据,提升患者就医的质量及治疗效果。

4.2 药学服务的侧重

不同部门的药师工作侧重点也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服务。门诊药师因就诊患者数量过多及情况的不同,应以熟悉销售药品,掌握药理学、药动学、药品治疗学、药效学等专业知识为侧重点,针对不同患者给予第一时间的用药指导[8]。病房药师的服务对象多以住院患者及其家属、临床医师为主,为医师诊疗给予药学服务支持,参与制订药物治疗方案,以此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使药物治疗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4.3 拓展药学服务领域

药学服务应注重与各学科领域的融合,拓展服务领域,把临床患者的需求作为根本,提供优质的临床药学服务,增强领域中的学科位置。例如ICU患者面临的营养支持问题,多数医疗机构没有专门承担及研究此项工作的科室,开展水平也有所局限。药师可以考虑在这项工作中发挥作用,医师所制定的营养支持方案经过药师审方后再由配置中心进行配置。同时,临床药师也可以根据患者当天的实际情况来对营养成分做出调整,给予有效的建议,提升用药的安全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药师应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转变观念,加强与患者、医护之间的沟通,以优质的业务及职业素质进行高水平、全方位的临床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龚建锋,王华,许群,等.对医院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2):374.

[2] 闫莲春.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角色和作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2):623-624.

[3] 赵文萃.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探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1):505.

[4] 张丹红,黄海春.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44-145.

[5] 郭利峰.探讨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模式[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07-408.

[6] 时萍,柳艳平,曹志红,等.我院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执业药师,2012,9(2):38-40.

[7] 边静.医院药房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1,30(29):111.

[8] 范艳.略论医院药房的药学服务[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3):5-6.

上一篇:能源节能技术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设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