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课程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14

医疗卫生课程

医疗卫生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高职高专;临床医学;课程体系

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是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文以专业基础知识够用为原则,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使临床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技能方面得到提高和强化,有利于将来的临床工作和服务于社会。

三年制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时间为两年,一年临床实习期。目前多数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是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缩影,并未体现出高职课程以“以能力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人才培养是通过课程教学实施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哪些教学环节,都要根据所从事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

山东协和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在校期间开设理论课分为三个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包含10门课程)、职业基础课(包含9门课程)、职业技术课(包含11门课程),总学时为2005时(不包含选修课),课程设置包括1年专业基础课、1年专业技能课和1年临床实习课,所以课程安排较为紧凑,课程开设顺序合理性不高。

1.课程设计

改造现有课程: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将组织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课程按“人体系统”为主轴进行整合。

2.问卷分析

(1)研究对象。72名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学生和78名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参与课程整合教师20人,整合前后从事教学的教师6人。

(2)研究方法。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护理专业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的。调查问卷由学生和教师填写, 教师根据亲身体会填写包括一般资料和对临床医学课程整合的看法两部分。

(3)问卷结果。发放学生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48份。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整合后对内容理解程度有“很大提高”的占80%,“有所提高”的占15%,“没差别”的占5%;内容前后衔接“很好”的占78%,“一般”的占12%,“仍然衔接不上”的占10%;学生认为课程整合 “很有必要”的占68%,“有必要”的占22%,“没有必要”的占10%;实践能力“有很大提高”的占52%,“有所提高”的占25%,“没有提高”的占23%。发放教师问卷26份,回收有效问卷26份。教师认为学生上课时间有所缩短,同时实践课比例增多,课程整合前总学时2005学时,平均每周29个学时的课程,课程整合后总学时1917学时,平均每周28个学时的课程,学生自修时间有所增多,教师授课时间有所缩短,但是工作压力有所加大。98%的教师认为课程整合 “很有必要”,因为内容重复少,知识体系较完整。2%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工作压力较之前有所加大。

3.结果

根据专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将组织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课程按“人体系统”为主轴进行整合,做到有序、有机整合,密切结合就业目标,可极大改善教学效果。从问卷分析来看,实验组的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可见,合理安排医学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节约时间,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课程间的衔接, 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 薇,孙 静,刘 洪.高职高专临床护理专业课程整合利弊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9,24(23):46-48.

医疗卫生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 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 课程体系改革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环节,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为此,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指出高等医学教育应以卫生需求为导向,加强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逐步实施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重点为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我校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模式”(项目编号03-114-137)工作,从2010年起,学校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根据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及调研结果,我们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按照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1]的要求,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设置主干学科和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生物医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全科医学课程及选修课等课程群,在融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强调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预防医学等与乡镇及社区卫生工作适用课程的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临床能力培养纳入课程体系[2],共同构成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内的、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的改革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生物医学课程、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选修课等课程内容,培养的医学生以从事医疗工作为主,而现阶段基层对医疗卫生人才的要求是开展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于一体的卫生服务工作,这就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融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对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

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岗位能力要求的调查结果,结合基层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职能转变和卫生服务特色,在本次教学改革中,调整音乐、美术、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类课程的学时数;重点增设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等农村及社区卫生工作适用课程,将内、外、妇、儿科学改设为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同时针对农村及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增加健康教育学与管理学、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学等预防医学课程[3]教育,适度增加预防医学课程[4]的学习;加强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医学人文类[5]选修课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农民”意识。

2.实践教学的改革

不同于乡镇级以上医院,大多数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缺少高年资医师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年轻医师“帮、传、带”刚毕业的医学生,加上基层医疗人才紧缺,又要求刚毕业的医学生能较快上手操作,并独立完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更强调实际应用,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包括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动手能力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倡学生早期接触乡镇及社区,早期接触临床,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拓宽实践教学范围,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利用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开展临床课间间习、集中见习等获取临床能力,尤其是要强化乡镇及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的训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提倡开设一些选修实践项目供学生选修,将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纳入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早期结合。在课程计划中必须制订临床毕业实纲,安排不少于70周的毕业实习,多于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50周毕业实习时间,其中50周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以具备实践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为主,20周为预防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习时间不少于12周),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初步形成独立从事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需要不断地科学地进行教学探索、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才能最终推动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教学改革,真正为乡镇及社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春苗.建立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47-948.

[2]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3]杜鹃,白雪松,宋春梅.深化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中国科技信息,2012,6:136.

[4]梁楠,张晓,何彦芳,等.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05-107.

[5]刘向莉.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文化的构建.重庆医学,2011,40(17):1762-1763.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编号03-114-137);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立项重点课题(课题编号JXJG-11-12-2)。

医疗卫生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岗位 临床技能 需求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2-02

党的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层卫生人员绝大部分为乡、镇、村级医务人员,长期以来,他们为广大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是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在新的医疗形势背景下,为基层培养实用型合格的卫生人才是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办学的主要任务[1]。我校自2012年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医疗卫生实用型人才。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临床技能教学[2]。因此,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构建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技能培养体系,我校借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科教司对全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研究的机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研,对我省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现状、临床技能需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需求的程度、职业需求有了新的认识,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等问题得到了新的启示。

一、对象与方法

此次全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工作涉及到黑龙江、山东、河南、福建、四川、甘肃等9个省份,覆盖27个地级市,990所基层医疗机构。其中黑龙江省的调研任务委托给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完成,我校拟定调研方案,计划对我省哈尔滨、双鸭山、七台河3个地市的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发放问卷4500份。问卷依据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的常用临床技能项目为基础,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根据在工作中这些项目应用的机会,在“常用或不常用”的位置上做标识,以明确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对临床技能的需求。为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前由专人负责说明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保证不同地市调研的统一性,最后收集调查问卷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二、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500份,有效问卷4010份,有效率89.1%。经EXCEL排序后得出常用技能选中率前十项为:n7>n4>n5>n16>n18>n17>n15>n19>n10>n2,即分别为换药、拆线(86%),清创术(82.6%),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78%),吸痰术(76.3%),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黏膜检查(74.4%),导尿术(72%),吸氧术(71.2),瞳孔、扁桃体检查(69.8%),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使用(68.3%),穿脱手术衣、手术刷手、戴手套(67%)。后五项技能项目是: n22

以课程归类来看,外科常用技能5项,诊断常用技能2项,护理常用技能3项。技能开展较少的项目内科技能2项,诊断技能3项。

三、对策研究

1.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

我们在调研期间发现,从县医院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每一处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人员都呈现出学历层次低、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素质低。当然这种现象也不仅仅在我省出现,目前是全国基层医院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3]。基层医疗卫生岗位人员是保证我国公共卫生和全民基本医疗的主力军,其人才队伍素质和临床技能能力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深入、持久和健康的发展[4]。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推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迫在眉睫,以后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人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为主,疑难重症、急危重病在大医院治疗,可是这一制度的实施,一定要以基层卫生人员具备过硬的临床疾病诊断能力为前提,可以在第一时间甄别“大病”并转诊,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留住”病人。大部分基层医院存在“轻软件重硬件”的通病,基层卫生人员整体学历水平较低,进修、培训机会偏少,也是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5]。

2.对策与研究

目前改变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现状的方法就是加快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将专科层次的医疗卫生人才确立为基层卫生岗位的“主力军”。注重政府导向作用、通过“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的方式,迅速为基层医院进行人才“补给”,让高等卫生专业人员“下得去、用得着、留得住”。对基层医院已有的医疗卫生人员,鼓励其考取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但该考试分临床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其中前者采取多站式考试法,不分专业,强调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的掌握,同时它也是执业医师考试的“门槛”,所以临床技能操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已有执业资格的人员可通过远程视频、临床进修或专题讲座等培训形式,加强临床实践能力。

3.临床技能培养体系构建

作为医学高等院校,为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培养合格的人员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学校可以加深“校企合作”,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基层岗位需求。在有限的学时内,整合课程,依据调研结果,调整学时比例和分配,以“常用多学,少用少学”的原则,突出课程重点,为基层医院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

学校组织教师编写适合当地医疗卫生特点的区域教材,制定临床技能操作规范。利用“互联网+”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如录制微课程,让临床技能学习适时进行,依据学生自己需要独立完成课程学习,突破传统课程在教室进行,让每一个实训课程既可用于预习、也可用于复习,亦可成为基层医院在职人员提升临床技能操作的自学课程。

参考文献:

[1]何剑,周京国.我国医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12):941-942.

[2]向志钢,钟飞,林丽,等.强化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为基层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医疗前沿,2011,6(6):92-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267-268

[4]王芳.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人才,2014(3):80-82.

医疗卫生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医疗卫生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02

近些年,医学领域加大了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医疗卫生行业已经形成了有针对性的计算机专业。但就目前的推广程度来看,医疗卫生行业中的计算机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针对医疗卫生行业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建立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使其能够保证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1 医疗卫生专业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基础能力差别较大

我国自1999年后实行高等教育的全面扩招,医疗卫生专业学生的数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生质量上十分突出,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服务于社会。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在医疗卫生专业中计算机成为了一项必修课,在医疗卫生专业学习中将计算机作为了重要教学课程。医疗卫生专业计算机学习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中对于计算机基础水平并不一致,且高校在教学中采取大课堂形式,使很多班级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相同,在加上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使他们的学习效果出现了两级分化的局面,而且这种差距正在逐步扩大,造成了学习上的脱节,也使医疗卫生专业计算机基础学习模式发生了改变。

1.2 教学内容落后,不符合医疗专业发展

我国所有学科的基础教学都经过了一个长期研究的过程,并在进行不同阶段的改进。但计算机教材的编写却是一个特例,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尤其在医疗卫生专业中,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这就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和实际的技术发展出现了脱钩。教材中对医疗卫生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也是少之又少,很少有教师能够针对医学中的实际技术进行补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确定学习目标,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就算学习了这门课程在毕业后也不能被实际应用,从而促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另外,很多计算机基础教学演变成了纯粹的等级考试,忽略了计算机技术的灵活性,使其成为了一门公式化学科,这大大影响了计算机的教育作用。

1.3 教学方式上的落后

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讲授为主,学生能做的就是听教师讲课,而计算机则需要十分严格的教学条件支持才能使教学内容完整的实现。虽然有的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室的应用,但是在本质上还是以教师说教为主要形式,并且减少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互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提高教学环境并不等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这是我们在未来需要改观的主要项目之一。

1.4 缺少合理的实践环境

在医疗卫生专业计算机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实践环节一直处于一个非常落后的局面,在这一环节中学习教学内容,往往是公式化的。但是在实际的医疗卫生行业,所要面临的问题五花八门,在加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很多计算机应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计算机技能,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处于一种“无用”的尴尬境地,这不仅使医疗卫生专业中的计算机学习不被重视,而且影响到学生对新技术的接受,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

2 医疗卫生专业计算机技术进行发展和改革的途径

2.1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我们在进行医疗卫生专业计算机教育前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层次进行划分,并且成立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医学院校开设的两门必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和《VB程序设计》仍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体现了对全体学生的共同要求。但并不要求学生必须随大班学习,而是将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内容划分为详细的模块,并将每个知识模块应达到的水平要求及各模块的授课时间提前告知学生,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选学哪个模块。同时针对医学相关的计算机学科要进行合理的课程补充,要让《计算机文化基础》能够适应多个层次的学生需求。

2.2 合理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计算机基础模式进行教学,并且保证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具备医学特点。教师在选用教育部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应总结教学经验,使用自己提炼过的“浓缩精编版”教材,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形式进行授课。在理论授课的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给学生讲授一些较新、具有前瞻性的知识,去掉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内容,缩减可以自学的内容,更多地介绍一些实用知识。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如Office办公软件),在理论授课中以介绍功能为主,只给出框架性步骤,而将具体的操作步骤放在实验教学中。在数据库知识模块,减少概念性强的知识的灌输,以面向HIS、LIS等系统的应用来启发教学,提高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实际案例来提升对知识技能的引导,并且将多媒体和网络部分的内容引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简答的医学课件来提升医学上的多媒体学习内容,结合实践性搜索引擎,来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

2.3 教学模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针对医疗卫生专业的人才培养都集中在应用型人才中,并且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形成了以理论教学和多媒体实践相互配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首先在理论学习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满足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教学沟通能力,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思维,使计算机技术中的数据信息被有效的记忆,同时理论知识对提高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的思考时间有着十分积极的帮助作用。其次在教学实践中,建立符合实际工作环境的教学实践中心,并且形成解决常见问题的相关教学模式,使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和医学专业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对问题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要综合多种计算机平台的利用,设置多门计算机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十分丰富的计算机环境中学习。将学习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通过这个平台提供给学生,并通过平台的教学邮箱、课程论坛等环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弥补多媒体授课在这方面的缺憾。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学习、完成作业、并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交流。

2.4 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技术应用的环境

要做到学以致用,就必须为医疗卫生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计算机实践机会,这需要学校多采取校外办学的模式,让学生更好地深入到实践工作中去,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对医疗卫生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计算机课程,并且通过不同的途径增加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保证学生所接触到的医疗卫生专业计算机技术都是最新颖、最实用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实习课程,并将其纳入了学分考核中,这些举措为提高医疗卫生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实习经验,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到专业更好地利用,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实践经验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3 结语

在医疗卫生行业进行计算机改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目前改革性质来看,我国在教育形式和教材的制定上突出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应用,通过对理论和实验教材的研究,使很多医疗卫生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计算机基础学习,获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我们可以借助医疗卫生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建立全新的教学体系,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的需求,最大程度地培养计算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洪汝渝.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2]王敏,吴,姜洪溪.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福建电脑,2005(07).

[3]韩智涌.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5).

[4]王彦丽,翁苏湘,周姗姗.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信息,2007(20).

医疗卫生课程范文第5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等医药院校普遍开设了医学信息学方面的相关课程,并在医学生中招收医学信息学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2]。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医学信息学教育相当重视。我国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医学信息检索、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逐步在各高校中推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临床医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普遍开设了医学信息学相关的课程。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大块: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信息检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为主,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如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等。数据库技术课程则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了解一种数据库编程语言。信息检索课程在于使学生熟悉重要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获取已有医学信息的技能。这些课程内容大部分是进行普及性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已被统一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体系之下,没有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教学体系[3]。从各医药院校所开设的信息学课程中,可以发现,针对临床医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医学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训练相对较少,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电子病历等相关知识,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利于我国医疗的信息化。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医学信息学发展的需要[4]。因此,临床医学生的信息学教育急需进一步加强。

2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必要性

2.1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信息社会对从业者的信息素养要求普遍提高,随着医疗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各项业务工作中,各医疗卫生部门已经很难离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医疗保险系统、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等对现代医疗卫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信息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技能新挑战。作为未来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临床医学生必须熟悉其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掌握常用医学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能。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挑战,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必须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

2.2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是国际医学教育的要求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制定的医学本科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对医学本科教育的最低基本要求就包含了信息管理(ManagementofInformation)[5],它要求:医疗实践和卫生系统管理有赖于有效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教育、信息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因此,毕业生必须理解信息技术和知识处理的优势和局限,并能够在解决医疗问题和决策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毕业生应该能够:①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查询、收集、组织和解释健康和生物医学信息;②从临床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③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健康状况的监控;④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局限;⑤保存医疗记录以便分析和改进。由此可见,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教育是全球医学界的共识。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疗工作的主干专业,加强其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对于推动医学信息化,促进医学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课程教育的建议

3.1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课程教育

信息学与医学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6]。医疗实践、 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医学教育、医学科研等工作均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一有效工具的支撑。CT、MRI、超声诊断设备、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数字人体等都是医疗信息化的结果。这些成果的有效应用,既需要医学知识,也需要信息学知识。因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机构应该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从发展的角度,加强医学信息学教育,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临床医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

3.2积极开展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在课程教学方面,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改革,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中小学生信息教育的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没有必要在大学阶段进一步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因此,可以考虑将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内容从大学课程教学中剔除,以免产生知识重叠和教育资源的再浪费。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把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从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到医学信息处理技术的层面[7]。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的信息化正从简单的费用和行政管理向临床信息管理转变。临床应用的普及,要求医学信息教学内容和方法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不断调整。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现状,熟悉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流程,掌握基本业务系统的操作技能,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临床中的深入应用,也需要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参与甚至指导,从而推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对于临床医学生,可以考虑强化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向应用型、研究型转变,强化医疗信息系统相关知识的教育。笔者认为,在保留原来信息检索课程和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增加数字化医疗方面的教育,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等内容。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课程内容归纳为以下四大块:信息获取。即当前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通过这一块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常用医学数据库的使用,以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是信息社会中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因此,不同层次的临床专业学生均应该开设这一内容,以满足今后自我发展的需要。信息系统应用。这一块内容主要是针对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常用系统的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医疗领域关键信息系统的应用,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PACS、LIS、电子病历、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远程医疗与医疗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系统等系统的应用,同时应该介绍信息安全与保密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这一部分内容可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应用系统进行培养。例如专科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因此,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远程医疗、医院信息系统等内容应该作为这一块的主要内容。数据处理。这是对临床医学生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医疗数据处理的基本技术及医疗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熟悉医疗卫生信息的相关标准与编码,HL7、DICOM、ICD、UMLS、SNOMED-CT等,使学生能够在更深层次使用医疗数据,具备参与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决策支持。这一块是对临床医学生的更高要求,涉及的内容包括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模式识别等。主要介绍如何用信息学的方法发现关于疾病过程及其新的知识,从而为开发医学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

3.3按授课对象分层次开展教学

医学院校的信息知识教学体系必须适应本行业应用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临床医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要求。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可分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三个层次。三者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专科主要是培养适应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全科医学实际工作,要求能够较为全面地胜任临床医疗、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因此,这一层次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能够应用辅助决策工具进行医疗决策。主要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信息检索、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本科生面向的中层医院,除了需要具备信息获取能力外,常用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其重要培养内容,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临床医学生主要是培养临床方面的高级人才,对其信息素养也要求更高。在本科生层次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决策支持系统的相关知识,为更高层次的医学信息应用打下基础。

3.4开课时机与开课方式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医学信息学课程的开课时间,笔者认为最佳开课时间为见习时期。这时,学生已经完成基础医学课程和桥梁医学课程的学习,对医学知识已经有了较深入理解,同时,正在进行临床见习,对于临床实践工作也有一定了解,开设医学信息学课程,学生容易理解和接收,而且更容易接触实践工作,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开课方式应该采用理论与操作并重的方式进行,应该建立医学信息学实验室,配备相应的实验条件,如信息检索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健康档案系统、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等,使学生有自我体验的环境,能够直观感受信息系统的真实面目,便于深入剖析信息系统的原理。

3.5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

医疗卫生课程范文第6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等医药院校普遍开设了医学信息学方面的相关课程,并在医学生中招收医学信息学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2]。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医学信息学教育相当重视。我国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医学信息检索、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逐步在各高校中推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临床医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普遍开设了医学信息学相关的课程。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大块: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信息检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为主,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如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等。数据库技术课程则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了解一种数据库编程语言。信息检索课程在于使学生熟悉重要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获取已有医学信息的技能。这些课程内容大部分是进行普及性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已被统一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体系之下,没有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教学体系[3]。从各医药院校所开设的信息学课程中,可以发现,针对临床医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医学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训练相对较少,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电子病历等相关知识,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利于我国医疗的信息化。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医学信息学发展的需要[4]。因此,临床医学生的信息学教育急需进一步加强。

2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必要性

2.1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信息社会对从业者的信息素养要求普遍提高,随着医疗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各项业务工作中,各医疗卫生部门已经很难离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医疗保险系统、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等对现代医疗卫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信息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技能新挑战。作为未来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临床医学生必须熟悉其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掌握常用医学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能。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挑战,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必须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

2.2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是国际医学教育的要求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制定的医学本科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对医学本科教育的最低基本要求就包含了信息管理(ManagementofInformation)[5],它要求:医疗实践和卫生系统管理有赖于有效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教育、信息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因此,毕业生必须理解信息技术和知识处理的优势和局限,并能够在解决医疗问题和决策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毕业生应该能够:①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查询、收集、组织和解释健康和生物医学信息;②从临床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③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健康状况的监控;④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局限;⑤保存医疗记录以便分析和改进。由此可见,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教育是全球医学界的共识。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疗工作的主干专业,加强其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对于推动医学信息化,促进医学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课程教育的建议

3.1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课程教育

信息学与医学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6]。医疗实践、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医学教育、医学科研等工作均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一有效工具的支撑。CT、MRI、超声诊断设备、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数字人体等都是医疗信息化的结果。这些成果的有效应用,既需要医学知识,也需要信息学知识。因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机构应该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从发展的角度,加强医学信息学教育,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临床医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

3.2积极开展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在课程教学方面,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改革,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中小学生信息教育的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没有必要在大学阶段进一步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因此,可以考虑将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内容从大学课程教学中剔除,以免产生知识重叠和教育资源的再浪费。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把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从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到医学信息处理技术的层面[7]。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的信息化正从简单的费用和行政管理向临床信息管理转变。临床应用的普及,要求医学信息教学内容和方法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不断调整。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现状,熟悉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流程,掌握基本业务系统的操作技能,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临床中的深入应用,也需要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参与甚至指导,从而推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对于临床医学生,可以考虑强化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向应用型、研究型转变,强化医疗信息系统相关知识的教育。笔者认为,在保留原来信息检索课程和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增加数字化医疗方面的教育,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等内容。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课程内容归纳为以下四大块:信息获取。即当前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通过这一块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常用医学数据库的使用,以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是信息社会中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因此,不同层次的临床专业学生均应该开设这一内容,以满足今后自我发展的需要。信息系统应用。这一块内容主要是针对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常用系统的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医疗领域关键信息系统的应用,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PACS、LIS、电子病历、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远程医疗与医疗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系统等系统的应用,同时应该介绍信息安全与保密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这一部分内容可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应用系统进行培养。例如专科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因此,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远程医疗、医院信息系统等内容应该作为这一块的主要内容。数据处理。这是对临床医学生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医疗数据处理的基本技术及医疗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熟悉医疗卫生信息的相关标准与编码,HL7、DICOM、ICD、UMLS、SNOMED-CT等,使学生能够在更深层次使用医疗数据,具备参与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决策支持。这一块是对临床医学生的更高要求,涉及的内容包括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模式识别等。主要介绍如何用信息学的方法发现关于疾病过程及其新的知识,从而为开发医学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

3.3按授课对象分层次开展教学

医学院校的信息知识教学体系必须适应本行业应用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临床医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要求。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可分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三个层次。三者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专科主要是培养适应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全科医学实际工作,要求能够较为全面地胜任临床医疗、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因此,这一层次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能够应用辅助决策工具进行医疗决策。主要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信息检索、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本科生面向的中层医院,除了需要具备信息获取能力外,常用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其重要培养内容,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临床医学生主要是培养临床方面的高级人才,对其信息素养也要求更高。在本科生层次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决策支持系统的相关知识,为更高层次的医学信息应用打下基础。

3.4开课时机与开课方式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医学信息学课程的开课时间,笔者认为最佳开课时间为见习时期。这时,学生已经完成基础医学课程和桥梁医学课程的学习,对医学知识已经有了较深入理解,同时,正在进行临床见习,对于临床实践工作也有一定了解,开设医学信息学课程,学生容易理解和接收,而且更容易接触实践工作,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开课方式应该采用理论与操作并重的方式进行,应该建立医学信息学实验室,配备相应的实验条件,如信息检索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健康档案系统、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等,使学生有自我体验的环境,能够直观感受信息系统的真实面目,便于深入剖析信息系统的原理。

3.5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

医疗卫生课程范文第7篇

作者:甘发清 单位:湖北省兴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

从高等院校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教育,到成人卫生管理专修班及管理干部培训班,整个教育系统逐步走上正轨,但是,在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等方面,几乎都是将医学作为卫生管理专业的基础,而忽视了管理科学的重要性,各大院校提供的课程设置及方向大同小异。并且,各个高校医疗卫生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水平高低不一,也不利于卫生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教学内容倚重医学,课程设置保守传统。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开设的卫生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主要以“基础医学+卫生管理”和“公共卫生+卫生管理”为主要模式,教学手段老化单一、知识陈旧更新慢使得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并且,教学内容多倚重医学,视医学为基础,而在卫生管理领域所必需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所占分量却不足,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卫生管理人才医学基础扎实但实地处理管理工作却缺乏其他常识性知识。有些新兴卫生管理人才培训项目虽然意识到管理学科的重要性,但在课程安排、师资、教材等方面却难以做到与医疗卫生相结合,没有突出卫生管理教育交叉学科的鲜明特色,不能构成该学科的完整融合体系,给学生在专业方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教学方法呆板,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的高校教育普遍存在中理论轻实践现象,卫生管理专业教育亦是如此。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的课堂教育占据整个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课外实践实习时间所占比例不到八分之一,而且一般流于形式,学生在短短的实践课程中难以领会到学以致用的妙处。这种传统呆板的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卫生管理人才缺乏主动性,思维和认知方面的能力也难以胜任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医疗管理工作。

参照美国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我国需要改进的方面我国的医疗卫生管理教育要想改变现状,首先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在设计培养方案、形成学科体系、编制教学课程以及正式的教学过程中都要考虑到培养卫生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的目的,以实践为重点,将医学与管理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借鉴美国的医疗卫生管理教育,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来改进。改变重医倾向,将管理科学与医学常识有机结合。在学历学位层次上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不同,以保证各各个层次人才的适用性及质量。加强实践课程的编排,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多地选择医疗卫生行业管理实践中的案例,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避免重蹈应试教育和理论教育的覆辙,同时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传授也要增加。

我国卫生管理教育在学制上实现了层次化,但是在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却大同小异,并没有详细的划分。借鉴美国的教育体系,应该将应用型初、中、高级,研究型教育在内容、教育方式、课程设置上区分,并对方向性(如医疗保险、医院管理、卫生政策等)也要明确划分,确保人才质量,增强人才的专业性和适应性。师资建设方面也需要加强。应该根据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发展需要专门聘请有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接受实践性强的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应该将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制定骨干教师培训方案纳入师资培训计划。定期对从事卫生管理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实践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医疗卫生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尽早建立起完善的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适合的管理人才。

医疗卫生课程范文第8篇

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我国农村需要着重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医疗卫生保健水平较低,个别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同时,吉林省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与专业素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成为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我省有12314个村卫生所(室),乡村医生共19774名[1]。针对我省农村医务人员的学历情况,吉林省卫生厅与吉林省人才办、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方案,方案决定从2006年起,依托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医药学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城医学高等专科等高校,采取脱产与半脱产两种方式,对在岗乡村医生和优秀农村青年进行医疗卫生专业培训,力争通过7年努力,使全省每个行政村都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每年计划培养不少于2000名,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不少于15%,全脱产定向专科班招生不少于15%[2]。截至2010年,全省已累计培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学生5000多名,有力地推动了吉林省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自身的环境和条件所限,我省乡村医生培训机制仍然存在培训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技能、专业结构不合理、培训机制不够完善以及城乡联系制度不够健全等诸多弊端,要想较好地解决农村医疗存在的问题,必须以医药院校的培养目标、方向入手进行改革,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长期的政策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支持,并将医药院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层次和专业结构等进行一定的调整,以提高医药院校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药院校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优势分析

地域性优势:医药院校虽然身处市区,但距离所辖范围内的农村相对较近,在医疗培训、医疗服务方面,具有距离近、可及性强的优势。不但可以就近招募生源,而且可以为乡村医生的培训提供便利条件。从培养人才和提供培训的各方面成本效益考虑,本地区医药院校无疑是培养本地农村医疗服务人才的最好选择。人才科技优势:高等医学院校是医疗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医学科学的前沿阵地,医药院校是医学科学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医药院校不但明确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和重点,而且肩负着培养地区医疗人才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医药院校的人才、科技和信息等优势,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也是医药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医药院校所拥有的医学科研人员和科研条件,都能为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技术和硬件支持。医疗资源优势:众所周知,医药院校拥有相对集中的医疗资源,其所拥有的直属及附属医院等,是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不但具备良好的设备等硬件条件,而且拥有技术过硬的医师和专家等软件条件,是培养医学人才和乡村医师培训的良好平台,具有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

吉林医药学院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成果

作为我省“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方案的重点依托单位,我校在近年来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在人才培养与乡村医师的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制定适合乡村医生特点的培养方案: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特点,结合基层医疗工作的实际,学院将重点放在乡村医生的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培训上,要求学生毕业后应明确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人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构建适合于乡村医生特点的课程体系:学院制定了吉林省乡村医生脱产培训学计划,共开设必修课程20门,总学时620学时。①专业基础课程276学时,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诊断学基础等。②专业课程344学时,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五官科学、急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基础、常见医疗技术操作、卫生法学(讲座)、英语及拉丁语药物名称(讲座)、合理用药(讲座)、医学伦理学(讲座)等。③选修课程包括: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皮肤性病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心理学等。④毕业实习26周。选用或编写适合乡村医生使用的专业教材:针对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的特点,为适应教学需要,学院编写了《实用基础医学》和《临床技能学》两部专业教材。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乡村医生的特殊性,制定统一的实习计划和实习内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优先自选”的原则,鼓励学生到工作单位附近的符合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对于那些没有联系到合适的实习医院的学生,学院将为其安排省内具备临床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进行实习,确保临床实习工作顺利完成。建立乡村卫生医学网络教学资源网,方便乡村医生学习:为方便乡村医疗、在校学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工作学习需要,我院建立了乡村卫生医学网络教学资源网。卫生资源应用系统以乡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诊断治疗为重点内容,充分体现乡村医疗卫生特色。本系统划分22个子系统,涵盖了医学各个领域,集普及性、实时性、前瞻性、科学性于一体,具有方便快捷、易学易用、互动性较强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乡村医务工作者的学历后教育提供科学、丰富的医学网络资源。

医药院校为农村医疗服务的对策研究

明确办学定位:办学定位问题,实质上是要解决“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根据目前我省农村医疗服务的现状,结合我省提出的相关政策,医药院校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切入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办学定位。①办学目标定位:我国很多高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在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3]。我校正处于各方面提升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办学与科研实力与国内一流大学仍有一定差距,应着眼于生存和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奋斗目标,按照“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高水平、创建名校”总体办学思路和“依法治院、质量立院、特色建院、科技强院”的办学理念,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②办学类型定位:作为吉林省惟一一所独立的医药综合类本科院校,我校在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医药院校类型的定位有利于高校找准落脚点,以更好的作出发展规划。作为国家高教系统的基础部分,我校类型应定位于以培养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主的一般地方院校。③人才层次定位: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及当前所面临的实际任务,培养层次应定位为以本科生培养为主,兼顾专科生和成人教育,培养人才方向应是实用性技术人才。④服务对象定位:面向地级市和所辖区域农村地区办学。医药院校的最直接目的是培养医疗人才以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不但要服务城市,更要面向广大农村。⑤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是指某一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医药院校以兴办特色专业为主,增强服务针对性,如我校开办的药学市场营销及英语护理专业等,同时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班开办很好地解决了招生和就业的问题,使之能够取之于农村,服务于农村,有利于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建立农村卫生人才培训机制:从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围绕学生的思维拓展、知识综合运用、方法能力训练等,规划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形成与科学技术发展、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性适应的现代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目前各高校在教学研究和改革中面临的共同课题[4],所以,人才培养机制的选择尤为重要。⑴学历教育: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的手段,也是政府“村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的最主要内容。学历教育必须以医药院校为载体,通过正规的学历教育,使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系统掌握医学理论和科研技巧,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历教育达到考助理执业医师资格。⑵非学历教育:所谓非学历教育,即指所有除学历教育之外的培训形式,最主要的形式是短期培训。这种方式可以依托学校,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培训机构,具有形式灵活,时间短效果明显的特点。通过培训,使农村医疗服务人员掌握更先进的医疗技术,提高其诊疗水平。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直属医院等机构,是农村医疗卫生人员良好的培训基地,通过临床技能实践,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医技。⑶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①培训目标:通过高校学历教育和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医技水平,更好地为农村医疗服务。②培养要求:主要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和临床医疗技能,接受临床技能的训练,具备临床诊疗一般性疾病的能力和应对流行性疾病的常识和能力。③培养周期:根据政府相关政策,学历教育应为3年,短期专业技术培训视情况而定,但每年不少于1次。总体利用5~10年时间使所有乡村医生学历达到大专水平;达到报考助理医师的资格并争取拿到职业助理医师资格。④培养形式:在校集中学习、到培训基地学习、选派优秀医务人才下乡授课。⑤配套建设:提高医药院校的师资水平,通过各种途径如进修、学习等方式加强医药院校教师的个人素养,为乡村医生培训提供更好的支持。

医疗卫生课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中职 医疗服务信息化 医学信息技术 计算机教学 课程体系

医疗服务信息化是国际卫生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正日益受到重视,随着 “金卫工程”的实施,我国的医院正在往医疗服务信息化努力并大力发展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疗服务信息化提高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的大部分医院已经实现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条件较好的大型医院已经实现了全院信息化管理,全院信息化是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全院信息化指医院建设有医院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一般由管理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三个方面组成(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是医院信息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医护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更好的使用医院信息系统。

二、中职卫生类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必然性

现在大部分的中职卫生类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仅包含计算机软件硬件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等内容,而随着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日益完善,医疗卫生行业还需要的是也掌握医学信息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卫生类学生来说,不仅仅要学好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熟练使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因此,为了适应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的迫切要求,学校必须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针对卫生类学生,重新制定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精选教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最后使学生学到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具备实用的医学信息技术能力。

三、医学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设计

3.1 课程设置的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就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中职信息技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理论和实践性相互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加强学生的持续发展,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中职卫生类的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要让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实用计算机软硬件的使用能力,特别还要根据学生以后的岗位需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掌握相关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操作知识。

3.2 基于岗位需求,深入研究,精选教材,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卫生部在印发的《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所以学校在教材上应该选择紧跟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在笔者对医学岗位进行充分的调研后,笔者认为教材可以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卫生信息技术基础》,主编刘艳梅,该教材上篇是信息技术基础,下篇是卫生信息学应用基础。上篇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下篇是医药卫生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上、下两篇均是典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重在操作。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中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卫生类学生的工作岗位特点,主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可对原有的课程标准进行重心调整,整合相关医学信息知识,制定如表1所示的教学内容。全学期18个教学周设计,两学期上课,第一学期每周3学时排课,第二学期每周3学时排课。《信息技术基础》56学时,《医学信息》32学时,共88学时。

3.3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结合医疗卫生行业的实际工作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授课中可以采用传统举例法、对比法、图解法,也可以采用以实践为主的问题驱动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等。(1)举例法。例如在学生学习word文字格式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看通过样例来让他们对格式有表象的认识。(2)问题驱动法。问题驱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前设计好课程开始时的一些先导问题,这些问题尽量覆盖了课程内容的重点或者难点,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我探究,摸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把医疗卫生行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案例尽量覆盖教学内容操作技能要求,并且明确提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提供解决问题需要用到的多操作技能方法,而且,通过案例涵盖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满足课程改革需要

课程改革的关键还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中职卫生类学校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多为计算机专业毕业,大多对医学信息技术了解不够,因此要想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医学信息技术这方面的知识。面对新的形式和任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除了加强学习本专业的学习外,还应该去医院或其他医疗行业单位进行学习,了解医院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总结出现今医疗卫生行业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把课本的理论转换成创新实践,使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医疗卫生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全科理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课程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记载,2012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0%,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4%,可见专科层次医疗卫生人员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主力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于2010年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公共卫生课程也随之进行创新改革,现报告如下。

1改革背景

为顺应人民健康需求增长和深化医药体制改革要求,我国于2009年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机构。在该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转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即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同时具备开展基本疾病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均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明显阻碍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何坪[1]等人对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研,以评价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数量及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几乎没有专业的全科医师;三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临床基本诊疗能力不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力,缺乏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难以独立开展和全面承担相关工作,素质普遍偏低,自我职业归宿感也较低。同时,《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4]等的相继出台,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专科医学教育应以“3+2”模式着力培养全科医生,即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三年制医学专科生,毕业后接受两年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技能培训。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强化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并将其作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2改革措施

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任务,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应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强化全科理念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为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应在原有预防医学课程基础上,针对具体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必要的建设与改革。在此基础上,我校公共卫生教研室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内容进行大量调研[5],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6],针对临床类学生编写了《基层预防保健技术》教材。教材共十一章,内容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在编写过程中,将预防医学、健康保健等基础知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有机融合,并编写配套的实训教材,使实训内容按章节整合;改革教学方法,探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聘请基层医疗机构一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和实训指导,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期开发了课程教学网站,包括课程相关资料及课外学习资源链接,学生可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及拓展学习;同时,在临床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实习内容[7,8],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本课程教学使专科临床类学生能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义,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与技能,为以后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开展相应工作奠定基础。

3讨论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力军,应同时具备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课程较少,仅有预防医学一门课程,与基层实际工作结合不太紧密,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能力培养。《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综合采用调研、查阅文献资料、专家研讨等方法,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开发的基层实用性校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其他高职医学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教材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写,并配套相应的实训教材和网络资源,针对性地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层工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强调实训操作。如在讲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时,让每一名学生自己创建一份健康档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在临床见习与顶岗实习中增加相应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以培养真正的全科医师。我校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于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家相应政策规定不断更新,以更贴近实际岗位工作任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及能力均较以前的学生有所增强,岗位胜任力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我校自主开发的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能有效提高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符合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因为是一门新课程,如何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 丹 杨柳清 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何坪,邓宇,罗利刚,等.重庆市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科医学教育研究,2011,14(124):3593-35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6号.2012-05-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Z].教高[2012]7号.2012-05-07.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23号.2011-07-07.

[5]谭涛,肖智勇,郝坡,等.以需求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教学内容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36):3905-3906.

[6]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黄进,李玲,赵宇亮,等.临床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7):63-65.

上一篇:家长情绪管理范文 下一篇:有机化工溶剂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