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范文

时间:2023-02-28 02:04:32

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范文第1篇

微博意见领袖的特点

微博意见领袖正呈现出与以往意见领袖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积聚性

形形、数量繁多的意见领袖积聚于微博这一平台,是微博时代意见领袖的典型特征。无论是精英型意见领袖,还是传统媒体出身的意见领袖抑或是草根意见领袖,都可以在微博中看到他们的身影。微博的名人营销战略特别是名人实名认证标签,造成微博成为意见领袖的群英会,且意见领袖以其容易识别的v形标志,成为粉丝竞相追逐、关注的对象。同时,微博还不断催生出新兴意见领袖,“它的兴起与繁荣,既为传统‘意见领袖’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又为新兴‘意见领袖’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集权性

微博的便捷性、低门槛、内容的短小精悍等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难度,任何个人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方式都可以使用微博进行信息的传递,微博成为人皆可用的自媒体。但是,拥有信息传播的权利并不等于实际的传播影响力,微博在分权的同时也在加剧着名人为代表的意见领袖的集权。微博影响力主要由粉丝数和转发数两个指标而定,意见领袖因其特殊身份,粉丝者众,微博转发数也远远高于普通网民。相比之下,普通个人即使开通了微博,粉丝也多限于朋友、亲人和因业缘纽带形成的关系群体,的信息、传播力、影响力有限。

3.圈群化

意见领袖的关注圈和粉丝圈既有不知名的普通网民,又有颇具影响力的其他意见领袖,且意见领袖之间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一个意见领袖的信息和意见很容易为其他意见领袖所转发、评论。因而,容易造成信息更大范围的扩散传播。如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事件中,微博中涌现了众多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的信息相互启发、激荡,最终使事件获得广泛的关注。

4.跨界化

传统意见领袖理论认为,大多数意见领袖只活跃于某一专业领域。而微博中,意见领袖可以轻易地跨出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其他领域发言。譬如在上海大火发生时,就有地产大佬潘石屹、著名演员伊能静等人启动微博直播,电影演员邬君梅、歌手高娅媛也在微博上发表对事件的看法,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微博极大解放了意见领袖的专业限制,某一领域的意见领袖为了赢得更多人的关注,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也倾向于跨界发言。

5.亲和力

微博个『生化、私人化、碎片化的特点,使得微博不单是公共信息的平台,更是反映个人生活细节、表达个性的载体。微博中的意见领袖仿佛卸去了传统媒体时代乃至博客盛行之时始终秉持的正襟危坐的庄重姿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亲和力,常常借助微博随时自己的逸闻趣事、生活琐事,以口语化的“微言”发表对严肃事件的看法等,这种叙述方式极大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使得意见领袖的信息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和传播。

微博意见领袖在舆情事件中所起的作用

微博意见领袖的特点决定了其较之以往的意见领袖影响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一系列舆情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

1.信息,意见领袖微博成为舆论始发地

信息时代,掌握资讯的先后、多寡,以及发表资讯主体的权威性往往是其能否形成舆论及舆论影响力大小的关键要素。意见领袖假若能够掌握第一手或独家的信息,处于舆论源头的位置,那么,其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的形成就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通常意见领袖具备这种功能所需的条件有两种:一种是意见领袖本身即是舆情事件的当事方或利益相关方,深陷舆情事件之中,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第二种情况是意见领袖置身舆情事件之外,并非事件的当事方,只是因转发或发表对某一舆情事件的看法,因此成为舆论的爆发地。第一种情况的典型例子如于建嵘发表江西万载县委书记“雷语”事件、钟如九开通微博直播汀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复旦博士对父亲遭强拆致死事件在微博上的控诉等。第二种情况典型例子如李鸿忠抢记者录音笔事件,是由阊丘露薇等人在新浪微博爆出后才广受关注;王鹏遭跨省追捕事件是由媒体人陈杰人在微博中爆出才得以揭露出来的。与此类似的还有唐骏学历门、李一事件由方舟子微博首发等等。

意见领袖能够在舆论形成中起到源头作用,其原因固然在于微博的“病毒式”传播功能。当意见领袖首先某一事件信息或意见之时,其微博往往成为网民关注或竞相转发的对象,在几近疯狂的传播过程中,也就牢牢确立了意见领袖的舆论策源地地位。另一方面,不同等级、影响、权威度的意见领袖在舆论形成中所起作用不同。一般而言,粉丝众多、质量较高、发表言论较具权威性的意见领袖拥有的舆论影响力更大。

2.转发和评论,将事件迅速推至舆论高潮

微博时代,意见领袖发表言论的热情高涨,无论舆情事件是由传统媒体首发的还是由网络媒体爆出的,当事件舆论一俟形成,各种意见领袖即迅速进入舆论主战场,纷纷转发或发表事件的相关信息或评论。在微博以几何级数传播速度助阵下,事件将被迅速推至舆论高潮。譬如王鹏跨省追捕案中,陈杰人的微博公布此事件消息之后,立即引来传统媒体关注,使得此事件继续在微博上发酵,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影响。

微博中,由于意见领袖群居性和跨界化的特点,使得某一事件被意见领袖关注的频率大大增加,加之微博内容短小精悍,一般不超过140个字,任何意见领袖都可以就某一舆情事件发表只言片语。因此,微博中的意见领袖更积极地参与到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形形意见领袖的参与,将会迅即吸引众多网民的关注,极短时间内将事件推至舆论高潮。当然,这其中还往往有传统媒体的参与,传统媒体较高的权威性使之在微博时代依然具有较强的公信力,最终意见领袖和传统媒体互相作用,推动网络舆论走向顶峰。

3.设置议题。改变舆论进程中议题走向

任何事件舆论的演变都有一个发生、发展、高潮、消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公众舆论议题的嬗变不可避免。意见领袖在议题转变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设置新的议题,引领的重点迁移,从而改变舆论的走向。这其中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上海胶州路火灾事件,其议题转移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与意见领袖的作用息息相关。

在这起特大火灾后,韩寒对高楼消防能力以及大楼脚手架工程必要性的质疑,在网络上广为转载、摘录,引出本次火灾的第一波舆情危机;随后《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在微博中爆料与火灾事故相关的总承包方静安建总和上海 佳艺可能存在“”行为,又引出第二波舆情危机;接着,对上海领导“无人道歉、无人辞职”的批评自11月17日起开始在网络间兴起,部分网络意见领袖(包括杨海鹏、笑蜀、连岳等)发表、转发相关言论,表示质疑和指责,致使危机继续恶化;而之后的悼念活动中,北京厨子等意见领袖均在微博中发声,号召微博博友自发组织悼念活动,最终导致上海十万民众大祭奠。

多个意见领袖借助微博这一传播平台,聚集了大量粉丝,而意见领袖之间又可以通过微博相互联系,相互碰撞,形成微博传播过程中的多个舆论中心,推动微博议题不断转换。

微博意见领袖发挥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微博意见领袖对于舆情事件的舆论引导作用甚大,这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网络舆论带来生机和活力、引导网络舆论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网络舆论引导的变数。

1.不实信息,引发舆论动荡

真实可靠的信息、和理性、建设性的评论是意见领袖引导网络舆论良性发展的前提,反之,若意见领袖有意或无意不实信息,将会引发网络舆论震荡,对网络舆论引导产生恶劣影响。特别是微博较之一般的网络传播手段,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面更广,错误信息一旦流传开来,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将远远超过一般的谣言传播。

譬如“金庸去世”的消息,发端于微博,疯传于微博,虽然此消息并非由微博首发,但微博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所谓名人和意见领袖――这些被网站加了V(身份认证)的名人名博,在未加核实的情况下毫无怀疑地转发,加剧了此假消息的扩散力度。

2.滥用话语权。造成网络暴力

微博既是个人私人信息的平台,也是面向大众的公共空间。因此,微博中的意见领袖言论不能仅仅作为个人私语看待,其既然已经进入公共空间,自当承担公共领域发言的职责。然而,一些公众人物在微博中“或‘曝光’他人私下言论,以他人的‘阴暗’反衬自己的高大;或以自己的社会声望撑腰,蛮横地给他人扣上异类的帽子……这些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新媒体时代,作为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公众人物应该珍惜并好好利用自己的话语权”。

前不久,周立波微博放言“网络公共厕所”论,引来无数网友拍砖,周立波不思道歉,反而“愈战愈勇”,与网友展开对骂;干建嵘在汀西万载县讲课期间,将县委书记的一番言论放在微博之上,引发一场针对江西万载县委书记的口诛笔伐……微博意见领袖如何运用自己的话语权,避免造成对他人的网络暴力已经成为微博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社会动员能力强。容易形成一呼百应之势

微博成就了汀西宜黄拆迁案的当事者钟如九母亲24小时成功转院,成就了河南安阳出逃官员李卫民的微博通缉,……在惊叹微博极强的社会动员能力之时,我们不能忘记,正是意见领袖造就了这些社会事件的发生。

钟如九母亲转院事件中,网友北京厨子等积极联络专家,主导了事态的发展;微博通缉出逃官员事件,源于著名作家郑渊洁2010年9月在其微博上的一则带照片的“通缉令”,造成过千网友积极转发。

尽管目前暴露出来的这些关乎社会动员的意见领袖行为多为有助于事情良性发展之举,但不容忽视的是,倘若社会动员的是违反国家利益、公共安全的行动,事态又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实在不可想象。

结语:政府如何面对微博意见领袖

微博意见领袖在舆情事件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我国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课题:各级政府部门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1.建立微博信息预瞀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防范微博意见领袖负面言行对舆论的误导

要通过搜集和监控微博信息,特别是影响较大的意见领袖微博,及早发现可能诱发社会不安定的微博信息,尽快做出处理,防范于未然。由于负面信息的传播扩大主要依赖于微博的转发功能,因此,可以利用相应技术手段,对转发量较大的微博信息实行实时监测,以防范可能出现的危机苗头。

当危机事件在微博上发生之后,政府首先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以及时有效的手段阻止危机蔓延。政府不应再一味信奉“网络应对黄金四小时”的做法,而要应时而动,将黄金时间提前到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否则,时间的滞后,将会丧失引导舆论的最佳时机。

2.发现并培养微博意见领袖,政府部门及相关个人勇于担当微博中的意见领袖

发现并培养微博意见领袖是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的方法之一。对微博“舆论领袖”的培养需要特别注意政府部门的官方微博,以及政府官员个人微博的建设,微博问政应成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的趋势和有效路径。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官员不妨利用微博的这种优势,塑造亲民形象,并以微博为平台,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在吸引关注度和粉丝的同时,在网民中培养良好的公信力。唯有如此,当危机来临时,这些“意见领袖”才能在引导舆论上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

3.制定微博管理条例和自律规章,规范微博意见领袖言行,营造微博健康运行环境

目前,我国网络管理体制和机制在不断的探索中日益完善,但是针对微博这一新兴网络媒体的管理手段仍显乏力甚至缺位。鉴于微博具有不同于一般网络传播手段的特性,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早制定微博管理条例和微博意见领袖的自律规章,通过他律和自律两种手段,有效约束微博意见领袖的负面言行,防范其负面、不当言行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潜在影响和危害,营造和谐健康的微博运行环境。

意见领袖范文第2篇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网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更增生出许许多多的意见领袖。有调查显示,10%的意见领袖创造了80%的原创帖,吸引了90%的点击率,他们分布在不同的领域,他们的言论具有高度可分享性和高影响力。这些意见领袖的文章、微博、博客和论坛言论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种群体。如果企业希望在网上能有个好名声,意见领袖是绕不开的门槛。

谁是意见领袖

从互联网上看,感觉网民都是无序和茫然的,其实不然,很多网民都有自己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实时性的新闻,这个有关注重点的网民群体更多的在观望,而一旦有人对某个特定事件进行较为客观或者言辞激烈的评论,那么,很快就会有人附和,一旦这种附和形成围观,尾随者就会成几何数倍增,最终形成一股网络的小浪潮,而引发这个小浪潮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意见领袖。这个意见领袖还是初级的,随着大量初级的意见领袖持续的关注某一类事件,或者对刺激性新闻始终有较为进步的言辞评论,这些初级的意见领袖就会诞生出很多人都信服的中级意见领袖,中级意见领袖已经能够引领一部分人了,他们或在自己的博客、微博,或在各种相关的论坛言论,引领一部分人群围观一系列事件。中级意见领袖形成的是大浪潮。当中级意见领袖中有评论水平高、又是一定行业或者政府专业人士的时候,这种言论引导能力就很强悍了,他们可能有左右一些事情的讨论结果的能力,也很可能引导事件向非正常方向发展,这种意见领袖就是高级意见领袖,他们引领的已经是大风暴了,而且,高级意见领袖的跟随者数量庞大,跟随者会不定期的围观高级意见领关注和评论的事件和实时性新闻。

初级意见领袖:小浪潮引领能力;

中级意见领袖,大浪潮引领能力;

高级意见领袖,大风暴引领能力。

意见领袖是网络中各种虚拟社区的核心成员,他们是固定或者相对固定社区的活跃分子,这些人或者撰写文章,陈述自己的观点,或者专题,讨论事件,或者玩微博,秀秀感悟等等,他们一定是各种社区中最活跃、发帖最多、具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的意见引领者。

借势与引导

意见领袖,这些人很多是隐形的,尤其是针对国内较为敏感的事件的评论。也有一些意见领袖是可知的,这些人主要集中在相关领域,是业内专业人士,其特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被网民认可的。

现在,由于网络实名制、意见领袖自我发展需要和跟随者的爆料等因素,很多隐形的意见领袖已经有一部分开始走向前台,这些走向前台的隐形意见领袖会更能发挥其引领作用。对企业来说,抓住这些本身已知和由隐形到显形的意见领袖,将是有利于企业抓住目标消费群体,促进原有客户持续忠诚,潜在客户形成真正客户。

比如奥普浴霸,行销多年,但是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个品牌,但是网络上出现了由隐形意见领袖开始的打假檄文,这些隐形的意见领袖撰文讲述自己购买假奥普浴霸的事情,撰文教网民怎样辨别真假奥普浴霸,撰文讲述奥普浴霸的特点。结果,一下子,奥普浴霸家喻户晓,很多期刊也关注到了这股浪潮,也跟随撰文免费帮助奥普浴霸打假,帮助奥普浴霸免费进行品牌建设。奥普浴霸把意见领袖和自己的品牌建设结合起来,来了一场大规模的宣传攻势,既打了假,又宣传了品牌,还获得消费目标群体的认可,很多根本不知道奥普浴霸的消费者也成了奥普浴霸的购买者,可谓一举多得。

所以,要正确看待意见领袖,要很好的与之形成合作关系,才能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扩大消费目标群体。

归真堂拟上市引发网友以及亚洲动物基金的声讨。同时也成了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活熊取胆已经十几年甚至这种操作方式已经几十年上百年了,以前网络上偶尔也传播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多少年来并没有引起如此广泛的大规模的关注,更没有上两会的先例。可是,偏偏就是这个时候,也就是以前为什么不说?为什么归真堂上市排队的时候,大规模的声讨开始了?归真堂的竞争对手是谁?谁先开始的相关新闻的?谁在首先引领整个讨论?后期归真堂的危机公关的做法是否合适?这种请人参观活熊取胆的危机公关做法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还是更加激化民众的反感情绪?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背后,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意见领袖在这个事件里面若隐若现的影子。

归真堂错就错在没有很好的引领意见领袖,相关的活熊取胆的行为在之前应该淡化处理。比如,如果归真堂意识到活熊取胆可能危及到其品牌甚至上市,那么就应该在计划上市的时候把养熊取胆的业务模块从运营体系中划拨出去,甚至全部外部采购。这样对归真堂的影响可能就很小了。

那么正确引导意见领袖需要注意那几点呢?

1 前期准确的预判

2 把可能引起意见领袖关注的不好事件提前解决

3 做好计划,通过事件引导意见领袖跟随

4 对圈定的意见领袖进行软文考量

5 长期的关注意见领袖相关于本企业的动向

6 和意见领袖合作,为企业的目标群体扩大和品牌建设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关系。

意见领袖将是未来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可以引导形成正向力量的不可忽视的群体。

意见领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意见领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

一、微博流行的背景原因

自从美国Twitter及face book等相继问世,国内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也依葫芦画瓢地建立起来。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聊天手段已经越来越普及人们的生活,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经过不断的完善发展已经衍生了千花百样的应用软件,像微小说、微电影、微游戏、微博客、微吧等。人们在闲暇之余,兴起之时,不但能刷新自己关注的感兴趣的人和事,上传图片、视频等来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还可以选择若干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加入讨论组,参与各式各样的微活动,与朋友一起进行游戏互动,在线聊天等。作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微博的不断更新已经成功将自身从各种聊天工具中脱颖而出,击败了包括校内网在内的各大聊天工具,已然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将聊天交友、APP应用、云空间——网盘、资讯传播、互动游戏等集为一体的虚拟社会。

微博之“微”在于能有效地将人们琐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利用各种可能的上网工具,包括智能手机、ipad等工具,在网络覆盖的任何场合传播社会新闻,这一点对于任何在学习或者工作中的人们来说都是喜闻乐见的。同时,由于微博的进入门槛极低,任何个体只需要通过30秒钟的注册获取一个账号,就可以成为微博大军中的一员。通过这个账号,人们还可以与各种交流工具、网站进行绑定,这样,一个以微博账号为中心的账号链便形成了,它能简化人们在日常上网中的登录流程、最终通过各种绑定达到将每个用户牢牢地绑定在微博这条大船上的作用。最后,伴随着一部分博客的高影响力和不断扩大的“微”产业链,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微博这个群体当中,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微博控”。

二、意见领袖发挥作用的过程及机制

在微博这个大家庭中,有这一小部分高影响力人群,他们通常是由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龙头企业组织以及各个政府机构构成的。他们都是以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名字命名自己微博的,这类人群,微博会给其冠以带“V”的个人认证,这项措施不仅是对这些人群身份和地位的认可,同时也是一种高效的传播名人事迹、言行,政府措施,媒体新闻的手段,是一种权威,也是一种潜在影响力的表现。

在很多的电视节目上,包括极具形象力的春晚、新闻直通车、新闻联播等,都会有微博会员活跃的身影,他们发表的状态代表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潮流和事件。像最近呼声很响的新浪“名人堂”、腾讯“认证用户总热度榜”等榜单的推出,更是将这些各界名流推入人们的眼帘,扩大了他们的网络知名度和影响力。

再者,何为“意见领袖”。它是人际传播网络中绝对权力的代表,是信息生产者,就像一个传播路径上的核心节点,通过起着桥节点作用的转发者(信息传播者)的传播,他们的状态最终会被更多的人(信息获取者)获知。微博这种聊天工具作为一种为社会性网络服务的媒介,它的信息的传播就是依靠这些人际传播关系网组织起来的。作为一个被热点关注的对象,他们所连接的微博用户达百万以上,任何一条由他们的信息都会以第一手资料的形式传送到这些用户的移动设备上,方便他们掌握这些信息,并迅速做出回应。

三、意见领袖的网络影响力

从新浪、腾讯的两个名人排行榜单分析,演艺圈的明星的生活琐事始终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像前段时间雄踞名人堂榜首的大嘴美女姚晨,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数量更是突破了惊人的1750万。她在微博上的发表任何一条动态都会被狂热的粉丝们所掌握,成为一名拥有具有极大社会的影响力的博主。当然,政府和企业组织方面也有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名人,包括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聚美优品CEO陈欧、地产大亨任志强、王石、各大市政府开通的政府等,都在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上新奇、重大事件的看法,具有极高的社会影响力。他们这些排行榜上的知名人物由于拥有数量庞大的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中的粉丝,因此随意的一条微博就有可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转发,甚至有可能引导社会潮流的走向。

从意见领袖的网络影响力分析,他们的信息传播效果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获得者和对于获得二手资料的人的效果是呈现递增的走势的。因为一条信息的传播,从其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生产者的意志加上转发者的重申或者感想,对于后面的信息获取者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影响,远远不是1+1=2这么简单,它有可能会引发一场社会风暴。举个例子:最近凡是涉及“郭美美”“红协”“干爹”的微博,最早是由微博博主“新闻报道”发出的,人们纷纷在网上回复、跟帖和转发,使得社会各界、媒体都对这起红十字会的案子异常关注,这是一种间接地施压,给与了政府法院、红十字会异常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对这起事件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追查和审判,以给社会各界一个明确的答复。

意见领袖范文第4篇

《财经网》2008年8月4日

【背景】国家发改委及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房价统计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全国房价下跌城市由5月的12个增至16个――房地产“救市”之声因之四起。

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提出,监管当局或决策者不应把资产价格水平作为调控目标,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几乎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会救房市。

但这并不是说决策者对此问题不应担心,相反,他们应对此高度警惕。当资产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或股票市场开始大幅度震荡时,会对经济和金融带来很大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效果是财富缩水直接影响消费和投资。

更为重要的是金融风险问题。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贷款,可能会占银行总贷款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一来房产商还不了贷;二来很多消费者的房子变成负资产,也不再偿还个人住房贷款,这都对金融安全构成很大挑战。

因此,就控制金融风险而言,决策者肯定会有一些措施。但政府采取大规模的措施来救市,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财经》记者周琼采写)

银行股权激励规则缘何难定?

《财经网》2008年8月8日

【背景】8月初,宁波银行前员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在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宁波银行与其前员工展开了“连环讼”。此前,宁波银行6.35亿股限售股解禁,意味着宁波银行七成员工将成百万富翁,此事也引起媒体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认为,银行员工股权激励规则难定,缘于激励效果本身难定,同时,监管缺位和股权结构复杂也负有责任。

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存在薪酬奖励和制度激励机制的问题。员工持股的目的在于激励员工更积极地去工作,但目前并没有实证研究支持银行的股权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绩效,只是基于理论上的分析推测;所以,什么样的比例能够达到激励目的?有效性到底怎样?都无定论。

国有银行确定员工持股比例更加困难,因为实在没办法判定哪些业绩是通过个人努力做出来的、个人对银行绩效有多大贡献。中国银行业存贷差是政策造成的,而不是团队多么神勇或者管理创新有什么特殊之处。

就国有银行来说,银监会多是监管业务、指导公司治理,并不持有股权。股权持有方多是汇金、中投、财政部,在这方面,国有大行比较混乱,如人事方面,有的属于中组部;地方的是地方党委管;城商行是地方组织部考核。组织部对高管人员并不熟悉,对金融业务也不懂,所以,只能听银行高管的意见,结果,约束形同虚设。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监管部门应尽快亡羊补牢,制定相关规则。但即使设计了这样的制度,实施中也不一定能够起到理想的效果,有可能影响银行经营和内部团结,造成内耗,形成负面影响。所以,这方面的制度只能是探索,可能出现很大缺陷,暴露出很多问题,也会带来不公平感。(《财经》实习记者张曼采写)

意见领袖范文第5篇

《财经网》2008年9月27日

【背景】日本野村控股以2美元收购雷曼兄弟欧洲分部。此前,野村控股已收购了雷曼兄弟的亚洲业务;巴菲特也出手投资高盛。

中国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范文仲认为,“抄底”是不可实现的,中资银行要理性对待海外并购。中国银行业需要“走出去”,但需根据自身能力和风险评估决定发展计划。

永远不要想在市场最低的时候买,想着要抄别人的底,这种贪婪心理是造成所有金融业危机和泡沫的最根本原因。只要是学经济学的,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永远不要想“抄底”。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有自己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当市场形势或产品价格到达一定程度,让你认为现在已经是合理的,才去投资。如果超过一定程度,已经出现了泡沫,就把它卖出。

商业银行在做海外并购决定时,首先应该确定这个决策对它自身的发展是否必要;是否有好处;它本身有没有能力走出国门,开放国际业务。同时,也不要一味惧怕风险,因为金融本身就是个风险定价和交易的过程。

但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要有清醒认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大方向要坚持,但也要更加注重风险控制。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因为“这就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启示教训,我们应该体会、记取得更加真切”。

如何医治官员“瞒骗症”?

《财经网》2008年9月26日

【背景】因在山西襄汾“98”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中,涉嫌谎报事故原因、瞒报死亡人数,涉嫌、,中共襄汾县县委书记亢海银、县长李学俊、副县长韩保全等被刑事拘留。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认为,之所以发生官员瞒报或谎报信息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现有规范执行不力,对官员不具威慑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其他的竞争信息源,使垄断信息的官员瞒报与谎报成为可能。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对于官员信息,不是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关键的问题是执行效果太差,对官员没有威慑力。突发事件发生后,有些官员的第一反应就是谎报、瞒报。这表明,对官员如实向公众报告信息,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之所以说“有效”,是因为很多规范和要求的确存在,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规范执行不利,官员从实际经验来看,“不报”可能没事,“真报”反而后果严重。规范执行不力,是官员权衡利弊时,选择不说或说谎很重要的原因。

为防止和杜绝公共治理中信息混乱的情形,需要法律责任的严格化,要求官员主动及时报告信息,包括此次刑事责任追究。这固然有震慑力,但责任追究还是较少的,而且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因此,应充分考虑“另一条腿”,即媒体监督。媒体监督是大规模、可持续的,也符合个体、社会和中央整个共同体的利益。

很多国家的政府官员不说话、说假话,或许可以骗得了上级官员,却骗不了新闻记者。因此,除了官员内部的层级监控,鼓励、允许和方便媒体对此类事件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可以说是抑制官员说假话、改变“欺上瞒下”状况的很重要的解决方案。(《财经》记者秦旭东采写)

(以上内容详见《财经网》“意见领袖”栏目www.省略/leader/)

本栏目其他重点提示

哈继铭(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扛得动能源补贴吗?

郄永忠(建银国际研究部主管)

试点融资融券应如何立意?

查尔斯普林斯(Stonebridge副董事长)

意见领袖范文第6篇

《财经网》2008年7月9日

【背景】国务院常务会议7月9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其仁说:“有一个看法是我多年坚持的:中国社会无论遇到多大的问题,实际上,解决的办法已经在这个社会里分散蕴藏着了。至于自发的解决困难的努力,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变成国家政策?条件是不同的。”对改革的理解,就是“把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合法化。不是想出另外一套东西来指导中国人民往哪里走。中国人民是知道往哪里走的,问题是你让不让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那种方式生存、合法”。

改革中,两层角色非常重要。第一层是政府,30年后,我们始终认为邓小平的贡献很伟大。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要有一个关键人物对过去体制的成本有感知,同时愿意运用他的政治权威给它合法化的地位。“一号文件”根本不是教育农民的,主要是教育国家干部的。

第二个层面,就是学者、研究者、调查者的工作。他们降低了这个社会的信息成本,让当政者知道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做了也不会产生原先想象的那样有危害性。

“我相信,中国今天同样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你不了解30年前的情况,你会认为今天的问题大得不得了!”比如,相当普遍的腐败。怎么去解决?跟30年前一样,自发的努力,国家的权威政策方向,还有就是把底层、上层打通,降低人们对于制度变化的心理障碍,认识障碍,使得我们分散的利益汇合成改革国家的伟大力量。(《财经》记者杨哲宇采写)

平准基金助长“愿赌不服输”?

《财经网》2008年7月10日

【背景】7月10日,《新京报》报道称,中国证监会相关人士就所谓“平准基金入市”的传言作出澄清――“迄今为止,证监会内部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该报记者询问了几家券商和基金公司,对方也均表示,没有听说推平准基金的事。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霍德明认为,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中国资本市场长远的发展上讲,中国都不应该建立平准基金。理由有三:其一,中国作为大国,一旦开始以平准基金托市,并且长期坚持,变成常例,就会是很可怕的事情;其二,越干预股市,越会增加市场噪音,使本该正常出现的涨跌不能体现;其三,最大的问题是公平问题。没有办法确定平准基金是不是只利于少数人,或者是不是有人从中渔利。

市场上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很多人赔了钱,就需要平准基金救市,这个理由显然不成立。难道政府需要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投资股市吗?或者说平准基金就有义务替其他投资者埋单吗?如果说平准基金入市,能够建立市场信心,也只会对那些股市“输家”起作用。在旁边拿着资金准备进场的人,对政府的如此作为会丧失信心。也就是说,它建立的是“愿赌不服输”之人的信心。

市场涨跌有常理可循,中国股市没有融资融券这样的信用手段,金融市场本来相当稳定。当股市真的威胁到金融机构安全时,才需要政府出手,而目前并无此迹象。(《财经》实习记者张冰采写)

(以上内容详见《财经网》www.省略“意见领袖”栏目)

本栏目近期重点提示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全球经济下滑可能是长期现象?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企业家日程围着官员转?

吉尔马(英国诺丁汉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出口补贴会带来什么后果?

麦克唐纳(奥纬管理咨询公司金融服务部门管理合伙人)

意见领袖范文第7篇

《财经网》2008年9月19日

【背景】中央汇金公司将购入工行、中行、建行三行股票;财政部同时宣布单边征收印花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及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中国转型的最大障碍就是政府监管过度,导致资源无法流向服务业。政府应该做的就是把市场中出现的新事物、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及时总结并合法化,事后追认。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转型就是要从制造业转到服务业。但谈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转不过去?原因就在于经济体制的刚性,而不是市场的刚性。这种刚性的集中表现在于政府对经济的过度管制。

管制阻碍了中国改革的顺利进行,阻碍了资源的流动。今年不少制造业企业倒闭,为什么这些资源不能从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因为其他地方的进入壁垒高耸。具体而言,中国重要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媒体娱乐,都是在政府的严格管制下。从制造业游离出来的资源和人力,不能进入这些领域。政府的监管方式从“审批”到“核准”,又到“报批”,其实本质都没有多大区别,都在人为设置障碍。

企业的经营自,现在都被收到监管当局手里,这是极不应该的。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是金融机构自己的事情,风险控制不好要受到市场的惩罚。

现在浙江东南沿海“地下钱庄”那么多,别老去打人家,别老说人家“非法集资”,如果立了法不就合法了吗?用不着给商业银行追加5%的新增贷款额度,这几大国有商业银行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它们哪一个敢把这笔钱贷给中小企业?要靠孟加拉穷人银行那样的金融机构才行,而这样的机构中国早就有了,而且运作得不错,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承认它,将其合法化,政府的权力边界就是在这里。

“救助基金”还是“平准基金”?

《财经网》 2008年9月16日

【背景】有国内媒体报道,美联储联合十大银行成立700亿美元“平准基金”。但据外电报道,这一“bail-out fund”(应译为“救助基金”)旨在鼓舞金融机构信心。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救助基金”和“平准基金”完全是两回事,绝不是要到股市里去买股票。有关人士需理解基本概念,准确运用。

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之所以一个接一个地倒掉,直接原因均为流动性短缺。成立“救助基金”,是针对一些相对可以救起来、不是病入膏肓、只是短期流动性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缓解它们短期的资金困难。而对于雷曼兄弟、贝尔斯登那样不可救药的机构,也没有办法。

现在美国金融机构也不免“病急乱投医”。这一基金是否真能解救金融机构,仍不得而知。但在此紧急情况下,只要能够稳定市场,各种方法都可以尝试。这十大银行都很有实力,又互相联手,本身就会形成一个较强的稳定市场的主体,释放稳定市场的信号,以鼓舞信心。700亿美元资金不一定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美联储已经投入了比这多得多的资金,但问题仍然不断出现。只是这种信心信号是非常重要的。(《财经》记者姜海燕采写)

(以上内容详见《财经网》“意见领袖”栏目www.省略/leader/)

本栏目其他重点提示

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怎样打破行政程序立法难执行难?

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如何从奶源保证“绝不出问题”?

大卫费尔南德斯(摩根大通亚洲研究部门负责人)

央行独立性如何应对金融风险?

张永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

意见领袖范文第8篇

《财经网》2008年9月5日

【背景】近日,央行发文强调,今年要确保新增信贷资源向“三农”、小企业和灾后重建倾斜。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认为,由于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中央银行与基层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目标和激励的差别,“有保有压”政策的实际执行可能南辕北辙。地方政府可能把中央关注就业的意图,落实为关注GDP增长率;基层银行也可能把中央银行的从紧货币政策变成保大项目和大企业,压小项目和小企业,以便同时满足贷款规模控制和安全性的要求。

保增长不仅仅为了维持某一水平的GDP增长率,其内涵应该是保持就业的稳定和有所增加。

这是因为,归根结底,只有就业才具有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替代抉择关系(trade-off),而且从中国现实来看,单纯从GDP增长着眼并不必然保证就业增长目标的实现。

要特别防止误用“有保有压”政策,即把“保”的政策偏向于那些增长效应大、而就业拉动效应小的部门,而把“压”的政策施加在就业拉动效应大、而增长效应小的部门。

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应做到两点:一是在总需求的层面上抑制通货膨胀。控制那些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型的,即增长效应大于就业效应的行业或企业;二是应该把“保”的重心瞄准在最有利于维持就业稳定和扩大的行业、项目和企业。

“热钱”缘何长恋中国?

《财经网》 2008年9月3日

【背景】中国人民银行在最近一期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也可能带来新兴市场资本流入逆转的风险,须防范外汇资金大规模流出。

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叶翔认为,国际上可投资的主要资产,一是欧美资产,特别是美国资产;二是石油等能源与基础材料商品,国际性资产;三是新兴国家资产。

美国资产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与国际间商品资产相比,后者的吸引力将会更大。因此,石油等商品价格将在较长时间内居高不下。中国作为发展潜力最好的新兴市场之一,对 “热钱”的吸引力将是长期的。

即使“热钱”减缓流入中国,也是暂时的。这是因为7月中以来,国际投资者突然意识到,新兴经济体在欧美经济衰退后,经济也将受很大影响,即新兴市场能够“脱钩”的看法,突然变得不成立。

另一个因素是,许多美欧投资者由于深陷美国危机,在欧美的资产已无流动性,需要将新兴市场有流动性的资产变现,以帮助总部渡过难关。

一旦以上两种影响程度明朗之后,价格调整将结束,财务投资者会再次进入中国,推高中国的资产价格,也使中国无法独立自主地应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因此,控制“热钱”流入中国,将是一个长期工作,可能需要采取更多手段,不能拘泥某些自由市场经济的教条。

(以上内容详见《财经网》www.省略“意见领袖”栏目www.省略/leader/)

本栏目其他重点提示

宋国青(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财政刺激计划值得巴望吗?

黄益平(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政府补贴购房有用吗?

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凭何判定汇源被购涉嫌垄断?

杨宜勇(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各地为政”如何打乱社保转续?

木内登英(日本野村证券金融经济研究所经济调查部部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意见领袖范文第9篇

《财经网》2008年5月16日

【背景】5月14日,重庆市警方宣布,于近日查处了两起制造和传播有关地震灾情谣言的案件,共有两人被处行政拘留。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教授展江建议,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要尊重自然情感,慎提“情绪稳定”,慎究“散布谣言”。

如果说中央政府将“以人为本”落实在对灾民和灾区的体察、悲悯和救助的话,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受传统的思维方式影响,一些媒体主管和地方官员要求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必须加上“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灾区群众情绪稳定”之类的语句,好像非如此不能显示救灾工作的进展,不能体现制度的优越性,不能表现官员的亲民和体恤。上述媒体处理方式应该成为历史了,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是有害的。在民主和法制日益推进的今天,“观其行”已经成为人民考察官员的惟一尺度;在如此深重的灾难面前,铁人也要动容,上苍也会落泪,何况生离死别之百姓乎?灾民的恐惧、悲怆、哀痛属于人类最值得珍视的情感。新闻媒体的第一大功能是反映舆情,尤其是难测之风云。

大灾面前,有的政府部门还通过新闻媒体通告,将严厉打击散布谣言、扰乱人心和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不法分子。对于后者,应坚决支持政府依法进行威慑和打击,因为那是基于一种“肮脏的理性”。但对于前者,希望有关部门慎重行事,因为基于信息受阻和人之常情的恐惧,在部分灾民中,可能流行一些不一定可靠和准确的传言。而这大部分是无心之过,况且通过大道消息的传播,这些传言的寿命很短,很难造成可查证的社会危害。至少到目前为止,灾区人民的行为总体上既符合人性和道义,也合乎法度。

通胀由“防”到“反”?

《财经网》2008年5月12日

【背景】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表示,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目前在全球并不完全一致,美英等国目前主要是通过货币财政政策的配合,来迅速制止财政赤字蔓延、经济恐慌发生及经济可能发生衰退。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许多国家,货币政策更加关心的问题是反通货膨胀。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建议,将目前4.8%的通胀预计数作为当年通胀因素,另外再拿1个百分点用来释放历史通胀因素,即将通胀预计数上调为6%左右。

周小川使用了“反通货膨胀”的表述,而不是此前的“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信号,表明央行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通胀形势的判断是有变化的,关系到通胀是已经出现了,还是仍然只是趋势、苗头。

中国可能将面临不止今年一年的通胀问题,至少未来三四年,这个威胁仍会存在。通胀预计数提得高一点,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比较大的空间。如果仍然坚持4.8%的预计数,很多政策将无法出台。(《财经》记者杨哲宇采写)

(以上内容详见《财经网》www.省略“意见领袖”栏目)

本栏目近期重点提示

斯诺(美国财政部前部长)

美国经济还将放缓多久?

海闻(北京大学副校长)

民企如何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力?

唐钧(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劳动法只能损一方保一方吗?

林毅夫(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弊大于利?

宋国青(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意见领袖范文第10篇

《财经网》2008年8月22日

【背景】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陈剑近日表示,奥运因素促进北京经济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也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奥运会后的北京经济不会产生波动。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未来数月的数据可能十分疲弱,但并不反映真正的经济增长动力。这些数据将夸大中国经济放缓的程度,没有反映真实的消费需求和经济活动的热度。奥运会可能对中国的生产与消费产生短期影响,但受影响的生产比例较小,销售数据的短期疲软也不代表消费需求动能的减弱。因此,长期来看,奥运会影响有限。

受奥运会影响的城市和地区,工业产出占全国总量的8%-10%;受减产或关闭影响的设备占比更小,可能是全国工业生产的1%-2%。7月工业生产增长已经多少体现了上述影响,8月的增长可能因此降低2个到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8月工业生产同比增幅可能只有13%,而非15%-16%。由于部分措施的有效期要一直持续到9月20日残奥会结束,因此,工业生产(及发电)的疲弱态势可能会在8月后延续。

奥运会可能会对销售和消费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人们对此的关注却少很多。原因可能是,为避开7月底至9月初这段时间,许多大城市的商务会议被延后或取消;北京和其他几个城市的大型百货商场不得举行促销活动;娱乐场所减少或取消和奥运会无关的活动;消费者可能会将大部分闲暇时间花在观看奥运会上,而非出门购物和消费;更严格的安保和交管措施可能限制了旅游业。

当疲弱的8月(可能9月也如此)消费数据公布时,人们可能会将此误解为中国经济大幅放缓及消费者需求动能减弱的新迹象。

但在8月到9月的短暂下滑后,10月的经济活动将大幅上升。到2008年底,当奥运会所致的月度数据波动基本消散,才可能对经济增长势头有更清楚的了解。

以特赦救经济是否缘木求鱼?

《财经网》2008年8月18日

【背景】韩国政府最近召开内阁会议,总统李明博决定对包括一些政经界人士在内的大约34.2万名囚犯实行特赦。

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新领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安倍诚指出,在韩国,总统特赦罪犯并不是稀罕事。新总统上任,又适逢纪念解放日活动的情况下,总统会实施特赦。此次解放日特赦,是李明博政权上台以来实行的第二次特赦,因为纪念韩国建国60周年,特赦规模很大。

将多位企业界大亨作为特赦对象,目的是扩大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复苏。这些企业界大亨被判处的多是缓刑,很多还在继续从事经营活动。只是在缓刑期间,罪犯出国的签证取得和回国手续较为繁琐,特赦可以让他们穿梭于世界,开展业务。

韩国作为法治国家,滥用特赦令人心存疑问,特别是韩国司法部门对企业人士犯罪过于宽大。最令人焦虑的是,特赦很容易被通过,企业人士犯罪能够无罪释放。如此,遵守法律的精神永远无法植根于企业。韩国国内对此次特赦也多有批评,此次特赦对身为总统的李明博来说,毫无正面影响。(《财经》记者林靖采写)

上一篇:家长意见范文 下一篇:群众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