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仓库主管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3 20:27:24

药品仓库主管工作计划

药品仓库主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天河区安监局“三服务、两促进”主题实践活动情况汇报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优良作风教育,紧紧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促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密切联系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把重点延伸到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线,抓培训、摸实情,查隐患。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安委办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辖区内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事故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以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培训,打牢社会安全生产基础。

(一)精心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今年6月,我区紧紧围绕“综合治理,保障平安”的主题,积极开展了全国第六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天河区安全生产百题知识竞赛活动;区代表队取得了广州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宏城广场举办安全生产宣传服务咨询日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制作安全生产宣传画,在区政府和街道巡回展出;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到区辖内大企业宣讲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知识,受到热烈欢迎;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基层服务及执法警示活动,帮助指导基层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我区组织咨询活动、知识讲座、知识培训194场(次),悬挂横幅、彩旗、标语1660条,张贴宣传画、图片4500多张,出专栏、墙报、板报420多个,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7万余份,宣传信息50多条。

(二)落实安全培训工作。今年以来,共举办了两期安全主任培训、再培训班,为大规模、大范围开展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加强企业师资培训,组织48人参加了市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培训师资培训班。举办8期安全主任新培训培训573人。举办3期安全主任再培训,培训334人(统计数据截至8月23日)。通过加强安全培训,普及了安全知识,打牢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二、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按照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工作方案》和我区《关于天河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指导意见》、《天河区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试点实施方案》及《天河区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工作要求》要求,我局认真组织企业开展安全主体责任试点工作。选定试点企业并在日常的监督检查过程中,注意帮助指导各试点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成立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工作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制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形成一整套安全生产工作机制。通过不同行业企业的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防范的能力,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履行职责,依法从严监管

(一)深入一线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一是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是对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和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安全专项整治。1、组织了对吉山13家化工仓库的自查和检查活动,初步建立了仓库档案;2、3月份召开全部13家化工仓库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危险化学品仓库标准化建设》动员大会,把大力推广危险化学品仓库标准化建设作为上半年仓库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经过半年来的推广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3、组织化工城经营业户负责人业务培训,提高大家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4、会同交管部门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运输危化品车辆,促进了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的规范化,消除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上半年累计检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180多家次,发出整改通知书37份,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00多条处,关闭无证生产企业2家,关闭违法储存仓库3家,办理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现场核查62家,办理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20家。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从源头上把好企业准入关。另外,为确保在重特大事故发生时,能迅速、安全、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我们组织制定了《振戎公司彩釉砖厂气站重大化学事故厂外区域应急救援预案》和《联新公司天平架气站重大化学事故厂外区域应急救援预案》逐步完善我区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体系。这项工作计划在9月底进行一次实操。

二是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建筑行业是我区的事故高发行业,我局加大了对在建工地、危房、围墙、挡土墙、基坑、排栅等的专项检查力度,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加大事故处理力度。上半年,重点对建筑工地相对集中的珠江新城地区进行检查,先后会同区建设局、质监站、冼村街道办事处、石牌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共检查了建设工地38个,共计235次,整改70处隐患,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8份,停工整顿工地2个。

三是对“三小”和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整治 。上半年我局会同公安分局、工商分局、交通局、环保局、卫生局、文化局、体育局、城管大队、街道等有关部门对商场、超市、歌舞厅、影剧院、饭店、宾馆、网吧等“三小”场所的消防安全状况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大大减少了火灾隐患,保证了广大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针对部分火灾险情,我局及时将火灾情况通报全区,督促各街道等相关部门确实抓好建筑工地安全管理,遏制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大对“二合一”、“三合一”企业的查处力度,先后对元岗工业区、新塘的广州工业区、吉山宝山湖周围工厂、天园街工业区、沙东街粤垦路段等“二合一”、“三合一”企业较集中地区进行检查,先后检查企业200余家,整改隐患86处,发整改指令9份。

四是危房(危墙)安全整治。针对春夏季节多台风暴雨的特点,我局主动协调组织房管、建筑等职能部门对区内围墙、挡土墙和年久失修的房屋开展整治行动,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8处,并落实整改措施,防止发生围墙坍塌事故。针对石牌街反映中山三院围墙存在严重安全稳患的问题,现场办公,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四、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做到服务与监管并重

我局始终把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作为群众为基层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围绕区和局里的年初提出“减少一般事故,力争不发生重大事故,杜绝特大事故”工作目标,我局上下一心,特别是安监执法人员坚持每天到各街道进行检查,排查隐患。上半年,共下企业检查465人次,检查各类企业1200多家。对群众的投诉举报或街道提出的重大隐患,我局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解决。如车陂街原广氮地块的违法储存化学品隐患,龙洞街的广州市福利院滑坡情况投诉,石牌街中山三院围墙、暨大北门旁危房和龙口东废品收购站隐患等。上半年受理8宗群众投诉案件,均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妥善处理。此外,我局十分重视对街道、企业的业务指导与培训工作。今年上半年,对员村、车陂、冼村、科技园、黄村等街道及下属社区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两次召集危化仓库主管及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药品仓库主管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办公制度

1.认真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

2.坚守岗位,集中精力做好工作。

3.工作时间内,不处理个人私事。

4.因公外出要报告,有交代。

5.急事先办,缓事后办,杜绝拖拉作风。

6.要写大事记,记录已处理的各项重大事项。每月终归纳一次。

二、计划、总结工作制度

1.工作计划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讨论制定。

2.计划应于上一年十二月末以前由各科室提出,交办公室综合整理,经站务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3.各科室必须有详细实施计划。做出季度和月安排,把任务落实到人,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和质量要求。

4.工作计划内容不得擅自改动,确需增减和变动的要报主管站长批准。

5.计划执行情况,每季由各科室进行检查,每半年由站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检查,年末做出全面总结。

6.每年的工作计划、总结材料于一月底以前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领导单位。

三、会议制度

1.站长办公会:每周召开一次。正、副站长及办公室主任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党(支)委书记参加,传达上级指示涣鞲髯苑止艿墓ぷ髑榭觯致垩芯坑泄匚侍狻?/P>

2.站务会:每月召开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由站长主持。正、副站长及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主要传达上级文件和指示。总结、汇报、部署工作,研究解决全站有关重大事宜,会前各科室需要提交站务会讨论的事项应事先将提案交办公室统一安排,会议决议要有记录,并由办公室督促检查落实。

3.全站职工大会:每季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要可临时召开,传达上级文件、指示、总结、布置工作,表扬好人好事等。

4.科务会:每周一次,传达站务会精神。小结本周工作,安排下周任务。

5.民主生活会:以科室或小组为单位,每月一次,交换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考勤制度

1.设立考勤登记本,实行每天出勤登记,每月一次汇总统计。

2.考勤登记包括事假、病假、旷工、迟到、早退、加班等内容。

3.除法定节、假日外,因事、因病离开工作岗位者,必须办理请假手续。

4.假期满后要办销假、需续假者应另办续假手续。

5.未经准假擅离工作岗位或请假期满逾期不到者,按旷工论处。

6.节假日因工作需要得不到休息,临时工作需要加班,可给予适当的补休假。

7.请假审批权限按地方规定,产假、探亲假、节日假按国家规定执行。

五、文书处理制度

1.拆送文件:一切外来函件,除署名科室者外,均经收发人员开拆、登记由办公室主任提出拟办意见呈主管站长审批后,分送有关科(室)办理。

2.收文:各科(室)指定人员负责文件:资料的收、发、管理工作。承接文件、资料应有签收手续。

3.办文:要认真负责及时,重要的有指导意义的文件,处理意见要报站领导审核,涉及若干个科(室)的,要及时会签处理,办公室要督促、催办。

4.签发文:一般性函件,由办公室主任签发。函笺要用编号便函本并留存根,以便查考。以站名义发出的文件,拟稿后先交办公室修改,后送站领导签发。

5.印发文:修改较多和字迹不清的要先清稿,再交办公室安排打印,由起草科(室)负责校对。打印和校对文件必须认真负责,印前对修改的文字应认真复查。对于重要发文,盖章分发前必须再次核查,防止差错。

6.立卷归档:对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类文件,办理完毕后,最迟于次年第一季度,按规定立卷归档。单项业务性文件由各主管科(室)保管,综合性和密级以上文卷由保密室或专职人员管理。

7.清理文件:对于没有保留利用价值的文件,在办理结束后,最迟于次年一季度,经挑选、复核登记,呈领导审查批准,指定人员负责监督烧毁。

六、请示报告制度

1.实行逐级请示报告制度。对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执行情况要及时报告。

2.对整体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下级要向上级请示报告。

3.外出参加会议和重要业务活动后要及时汇报。

4.发生重大疫情、职业中毒、食物中毒事件,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并提出建议和办法。

5.专题调查、科学实验结果要向上级作书面报告。

6.发生差错、事故和违法案件,除及时向上级口头报告外,应补充书面报告。

7.经费预算、决算及超过本职权限范围的财务开支,要先报上级审批。

8.有关工作人员的任免,晋升等问题,应报告上级审批。

9.卫生防疫用药,器械装备和生物制品分配计划要报告审批。

10.召开各种专业会议,举办专业培训班均应做出计划报告,统一安排。

11.在工作中遇到涉及政治、方针、政策、法律、经济等方面问题,要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

七、财务管理制度

1.财务工作必须坚持勤俭办站的方针,实行经济核算,讲究经济效益,组织合理收入,正确贯彻执行各项财经政策,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

2.一切经费开支,应根据卫生防疫业务需要,编制年度和季度预算,报站办公会研究批准后执行。

3.工作人员外出预领旅差费,要按实际需要,填写申请单,经主管领导批准,返回后在一周内结清旅差费。在已支预借款未结清前,不准连续预借。否则财会人员不予支付。

4一切会计事项均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如发票、账单、收据等)、经手人、验收人和主管负责人签字后方能报销。无法取得正式单据或单据遗失时,经手人应写明理由,由证明人签字,财务主管和领导审核批准方予报销。

5.对价拨给外单位药品、器材的收费:对外单位的体检、疾病查治、检品的收费,应按数量、项目和各地规定的收费标准,由财务负责收费,开具收据,并留存根备查。

6.工资、保健津贴、会议补助、夜餐补助、奖金发放均应按国家或地方财政规定执行。

7.职工临时生活困难或病丧事故等需要补助者,应从福利费或互助金中解决,不得占用单位业务经费和卫生防疫专款。

八、物资管理制度

1.除防疫业务用以外的各种物资,由总务人员负责按工作需要采购,管理供应。

2.要建立健全账目。购入物品要经过验收后入库,财务方可办理报账。

3.各科(室)要指定专人负责按计划向总务科仓管人员领取物资,临时需用的办公用品和计划外物资,由科(室)领导签字,经总务科同意后领取。

4.各科(室)在外工作人员应经批准才可临时购买办公用品和物资,并须向管理人员补办验收手续。

5.物资与办公用品库房管理人员要定期清点物资,核对账目,做到账物相符,防止积压、损坏、变质。

6.个人防护用品,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发放。

九、药械购置保管领取制度

1.各科(室)药械计划,须在年度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按实际需要提出预算,由总务科汇总提交站长办公会审查批准。

2.药械由指定人员负责按计划采购,未经采购人员委托和领导同意,其他人员不得任意购置。

3.购置的药械,必须办理验收、入库登记后才能报账。

4.药械仓库必须做到整齐、清洁,账物相符。

5.领用药品、试剂、器材,要填写领单,经有关管理科(室)批准。领取剧毒药品(不包括消毒杀虫药)和贵重器材,须经领导批准。

6.领取药械时必须当面点清,检查部件、配件。

7.各科(室)要建立药品、器材、设备账卡,指定人员负责管理。

8.各科(室)或工作组领、借的器械,不得转送其他单位。

十、防疫车(船)管理制度

1.防疫车(船)由总务科统一管理。

2.用车(船)要填写派车(船)通知单,经用车科(室)领导审核,再送管理人员安排派车(船)。

3.车(船)离开驻地须经站领导批准。

4.做好经常性维修保养,保持车(船)清洁卫生和加足随时行驶的油料,以保证业务工作的需要。

5.建立行车(船)记录。每次出车(船)必须登记地点、时间、里程、耗油量,每月统计一次。

6.驾驶员要遵守安全行车的各项规定,防止交通事故。

7.在不影响防疫业务用车(船)情况下,许可外单位借用和本单位职工临时借用,但要按规定收费。

十一、实验动物管理制度

1.各科(室)需用的实验动物,统一由实验动物室按计划饲养,供应。

2.因特殊情况需要计划外的动物,本单位无法解决时,按使用科(室)提出的要求,由实验动物管理或饲养人员负责购买。

3.科学地进行健康实验动物的配种、繁殖和饲养。

4.对各种动物的出生、消耗、淘汰,必须进行登记,动物饲料要验收,购入领出要建账。

5.饲养房间必须有防鼠、防蚊、防蝇及通风设备,饲养用笼、箱、食具等要每天洗刷,保持清洁卫生。

6.已感染(攻毒)实验动物应专人饲养、观察,与健康实验动物饲养室应严格隔离。

7.健康动物一旦意外染病,应及时清理和消毒,防止扩散。

十二、清洁卫生制度

1.成立爱国卫生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院环境美化与清洁卫生的组织、检查、评比工作。

2.实行清洁卫生地段包干,明确责任。

3.坚持突击与经常相结合,每日小扫,每周大扫,节日前开展突击活动。

4.实行每月检查,每季评比竞赛,公布结果,表彰先进。

十三、人员培训工作制度

1.实行分级负责培训,省、市(区)培训高级人员。地及省辖市级培训中级人员,有条件者亦可培训高级人员。县及市辖区级培训中初级人员。

2.举办培训班必须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安排,按规定办理进修审批手续。

3.承办单位要有专人负责培训工作,经常了解学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4.进修人员必须按规定缴纳进修费,自带防护用品和必要的实验仪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5.在培训中要安排有经验的人员授课,指导实习。进修结束做出考核鉴定,符合晋升条件者,可向其所在单位提出建议。

十四、科学研究管理制度

1.成立学术委员会(或学术小组,下同),由各专业高级技术人员若干人组成,作为本单位科学技术审议机构。

2.科研计划由科室讨论拟订,经学术委员会审议,报站长办公会批准后执行。经审批的科研计划不得随意变更或废止,需要更改时必须提出报告,阐明理由,经学术委员会研究报站领导批准。

3.经列入计划的科研课题,必须按规定逐题填写科研任务书(或科研合同),详细填写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对象、指标、研究期限、预算、主要设备、协作单位、主要负责人、国内、外进展等项目。

4.实施科研计划,必须按课题定人员、定时间、定设备、定经费,不得随意挪用。

5.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各科研课题实施过程的原始资料、记录、统计应整理归纳成档,妥善保存,并不得擅自涂改,随时提供给学术鉴定人员查考。

6.课题完成后应由执行课题各有关单位共同讨论、总结、上报。送上一级审查鉴定,以确定科研成果的价值与等级。

十五、图书资料管理制度

1.图书资料室必须制订具体的借阅办法和阅览室的制度,并公布于众执行。

2.每次借书不得超过规定的数量和时间,规定在图书室内阅览的图书资料,不得拿出室外。

3.必须妥善保管图书资料,不得损坏或丢失,否则按规定赔偿。

4.各科(室)订阅、购置图书资料,须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统一订阅、购置。

5.图书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整理、收集、装订图书、杂志和报纸。

6.图书资料阅览室必须保持肃静、卫生、禁止喧哗、吸烟。

十六、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凡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调查资料、卫生监测资料、录音、录像、事故处理文件、科研材料以及贵重仪器说明书、基建图纸等,均应列入技术档案,统一管理。

2.技术档案工作要固定专人收集、登记、积累、整理业务技术资料,至年终或专题工作结束时立卷归档。

3.业务技术档案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和一般四类,永久保管和限期保管二种,属限期保管的,到保管期限时重新审定。

4.参加会议带回的资料,应专门立卷,集中统一保管。

5.查阅业务技术资料,应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借阅时,须经领导批准;索取资料时,应收工本费。

6.调动工作时,应办清交待手续,不得个人带走。

十七、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制度

1.精密贵重仪器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共同使用,非专管人员使用需在专管人员指导下进行,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要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率。

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熟悉仪器的性能、用途、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遵守操作规程。

3.仪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有无异常情况,如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尽快排除。遇有特殊情况,须立即报告,按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4.建立管理档案,实行使用登记与定期报告。

5.要定期检查保养维修,保证性能完好,防止由于保管不当造成损坏。

十八、剧毒药品管理制度

1.剧毒药品必须由专人负责,建立账目,专库、专柜加锁,二人保管。

2.使用时应严格履行请领手续,保证出入库的数量准确,请领单须保存三年备查。

3.剧毒药品必须有完整清晰的标签,严防误用。

4.剧毒药品保管人员工作调动时,要办清交接手续,如有差错,须认真查明,妥善处理。

十九、消毒、杀虫、灭鼠药物管理制度

1.消毒、杀虫、灭鼠药物必须由专人负责,建立账目,妥善保管。

2.消毒、杀虫、灭鼠药物应按卫生防疫业务工作需要分配使用,严禁分散挪用。

3.要有健全的请领、调拨手续,调拨去向和数量、时间均应详细登记。

4.库存消毒、杀虫、灭鼠药物的品种、数量,按季度通报给有关业务科室,以便合理安排调拨。

二十、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1.根据防病工作的需要,适时地做好生物制品的计划、采购、分发工作。

2.建立入库、发放登记簿,详细记载品名、数量、批号及失效日期。

3.管理人员应熟悉各种生物制品的贮存条件和要求,妥善做好贮存运输工作。

4.随时掌握各种生物制品的使用情况、反应、效果和剩余数量,做好统一调配处理,严防积压浪费。

二十一、放射性物质管理制度

1.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检体以及标准源等放射性物质的保管、运送、使用,均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从事放射性工作的试验室,必须由专人负责,并对仪器、环境的污染进行经常性监测。

3.一切放射性物质应有专人、专库保管、加锁加封存放,建立专用登记本。并定期清点,严格交接手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并妥善处理。

4.对放射性废物及被污染的物品均须按规定妥善管理和处理。

5.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二十二、菌(毒)种管理制度

1.除国家规定可保存菌(毒)种单位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保留菌(毒)种。

2.菌(毒)种由指定的专人统一登记、保存和管理,按时传代,定期鉴定,并做好详细记录。

3.保存和菌(毒)种如发生变异和死亡,应及时提出报告。

4.本单位使用菌(毒)种,须填写请领单并经主管科(室)领导批准,保管者要对菌(毒)种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用完后立即销毁,销毁时,应有二人以上参加,并做好登记。

5.对甲类菌(毒)种的移植、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慎重处理。

6.向外单位索取或发放菌(毒)种,均须按国家有关甲、乙类菌(毒)种的规定手续办理。

7.在工作中分离出的菌(毒)种地方株,按国家规定及时上送;因工作需要、经同意暂时保存的地方株,亦应按上级规定的时间销毁。

二十三、实验室工作制度

1.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将工作服放在固定位置,对有污染的工作服,应按规定做好处理。

2.要做好检样的登记、编号,明确检验目的,不符合要求的检样,必要时应重新采样。

3.凡有时间性要求的检样,必须立即检验。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检样,要妥善保管,并须注明采样时间、保存条件和检验时间。

4.检验要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原始记录,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及时填发检验报告单。检验结果与要求的检验目的不一致时,应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

5.检验报告单的书写必须工整,按规定程序作好审核、签字盖章,随时发出。按规定做好检样的留验,剩余的可食、可用样品统一处理。

6.实验室内的物品要摆放整齐,试剂要定期检查并有明晰的标签,仪器要定期保养检修与调试,减少与避免检验结果的技术误差与人为误差。

7.各种试剂、器材应有请领和消耗记录,贵重仪器要实行使用登记,破损遗失应有报告。

8.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和会客。

9.离开实验室以前,要细心检查水、电、暖气和门窗,防止事故发生。

10.各种实验室均应按不同特点制订具体的工作制度。

二十四、现场工作制度

1.长时间的现场工作,目的要明确,内容要具体。

2.认真做好组织工作,人员要统一指挥,密切配合,互相尊重,搞好团结。

3.有认真负责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4.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

5.调查工作要详细做记录和标本采集。

6.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7.工作结束后要做好资料分析,写出书面工作报告。

8.撤离现场前要向当地领导汇报。

9.短期现场工作与外勤工作要作好表报记录。

二十五、差错事故处理制度

1.凡因工作不负责任,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而使工作造成不良后果者,按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列为差错或事故。

2.差错或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领导及有关部门,并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3.凡已积极采取措施,但因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的限制,无法防止而产生不良后果者,不按事故和差错处理。

4.对每起事故和差错,要进行登记,报告,实事求是地弄清情况,找出原因,制定对策,防止再发生。

5.处理事故和差错,本着以教育为主,按事故情节、本人态度、一贯表现和造成的后果等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经济赔偿,后果严重、情节恶劣者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六、赔偿制度

1.因工作失职、违反操作规程,使国家财产遭受损失,除给予批评教育外,要酌情令其赔偿。

2.图书杂志和业务书刊,如有遗失、损坏,应按规定赔偿。

3.物品遗失或霉烂、损坏,应查明原因,由科(室)提出意见实行免、少、全赔。

4.凡属使用太久的仪嚣损坏时,经有关人员鉴定可免予赔偿,但要填写报告单。

二十七、奖惩制度

1.对于能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刻苦钻研业务,工作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工作上卓有成效者,应按其表现及贡献大小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

2.对工作不负责任不遵守制度和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事故或差错的人员,要按其情节给予批评或处分。

3.在实行奖惩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要经群众酝酿,站务会讨论,站长决定。

二十八、保密制度

1.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照“保守党的机密,慎之又慎”的原则,做到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场合谈论机密,不在私人通信中泄露机密事项。

2.秘密以上文件统一由机要室保管。借阅文件,必须办理借阅手续,阅办后及时退还;没有办完的,应在当日下班前退还机要室保存,次日再借。

3.秘密以上文件、电报、工作笔记本不得带出办公室,更不得带到宿舍和公共场所。

4.机要员要严格按照保密规定和要求,及时做好文件的收集、登记、分发、传阅和保管工作,对于违反保密规定的要求,有权拒绝办理。

5.各科(室)都要确定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志,负责保密工作和文件资料的立卷、归档、保管。

6.未经站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接待外来人员参观实验场所,抄录实验方法和数据,索取科研资料和实物。

药品仓库主管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商贸工作是我们商务局的基本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商贸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稳中有升,市场秩序井然,商贸经营活跃,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好局面。

(一)、对外贸易情况

1—5月,全市进出口按经营单位口径统计完成875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2470万美元的35.4%,同比增长93.78%。其中进口完成467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1540万美元的30.3%,同比增长125.1%。出口完成408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930万美元的43.9%,同比增长67.16%。

出口总值中,一般贸易出口405万美元,进料加工贸易出口3万美元;进口总值中,一般贸易进口465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2万美元。

进出口、出口增幅位列全省第一,进口增幅全省第二。

(二)、内贸运行情况

1、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5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9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64亿元的37.5%,同比增长19.9%。其中:城市市场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5.38亿元,同比增长21.1%;农村市场完成18.59亿元,同比增长17.9%。

按行业分类,批零贸易完成19.69亿元,同比增长20.1%,占总消费额的82.1%。住宿餐饮业完成3.16亿元,同比增长24.2%。

按商品分类,肉禽蛋类增长12.7%,饮料增长10.4%,烟酒增长6.5%,服装增长10.6%,鞋帽增长27.4%,家电增长42%。

2、“万村千乡”工程基本完成

朔城区、怀仁县列为商务部试点县。商务局今年目标组织实施68个便民、利民连锁店,1—6月组织了以供销系统为主的“万村千乡”工程的实施,现基本完成符合标准的连锁店、便民店48个,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3、酒类管理工作

1—6月,全市共抽查、检查饭店酒楼123家,批零门市1080家。查获假冒名优酒360件,案值516万元,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8份。与有关部门联合抽检酒品216种,合格率达98%,有力地维护了酒类市场的平稳运行,达到安全无酒类事故。

4、畜禽定点屠宰管理工作

1—6月,全市共屠宰生猪3.98万头,同比增长23.4%,市区范围内基本无私屠滥宰行为,市场稳定,无死、毒肉中毒事故发生。

5、市场运行监测工作

按照商务部、省商务厅的工作安排,启动了全市的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市场的监测系统。主要内容为①粮、油、肉、菜、糖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必需品的供求及价格;②煤炭、成品油、钢材、汽车、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的供求及价格;③不同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的重点企业的经营情况、商品销售情况和发展状况;④应急商品数据库的建立。

全市共布点23家样本企业。有日报、月报、年报,都是采取网上直报。并编写了《××市商务运行月报》。

6、市区商贸流通企业安全工作

按照市安监局的工作安排,我局与市直30多户流通企业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并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了布置,上半年流通企业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7、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工作

1—6月,组织开展了11项整治工作,市整规办与各县(区)、市整规成员单位签定了责任状。(1)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2)开展了酒类市场专项整治。(3)开展了生猪屠宰、肉食品市场整顿。(4)开展了食盐市场整治。(5)开展了成品油市场规范工作。(6)开展了农资专项打假活动。(7)开展了禽类产品专项检查。(8)开展了药品市场专形整治活动。(9)开展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10)开展了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11)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打假活动。成立了××市商业联合会,全方位大力度,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推进整规工作,各类市场井然有序,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案件,促进了商贸事业和谐快速发展。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未理顺。我市商务部门的职能与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的部分业务“不对口”,不能“一条线”管理,造成工作衔接困难,导致某些业务无法展开。

2、行业管理存在问题。我省大部分市都成立了商务执法队伍,全部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人力、财力支持。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商务执法队伍,人员、经费、车辆没有保证,屠宰和酒类执法力度偏弱,因而部分乡镇屠宰场生猪进点屠宰量减少,定点屠宰场(点)经营难以为继,也为私宰肉和病害肉品提供了市场。

3、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难度大。国有流通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职工人数众多,负债沉重,经营困难,而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所需的职工安置等费用无法筹措,致使我市国有流通企业的改革改制进度缓慢。

4、出口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产业链短,高科技产品含量低,国际竞争力比较薄弱。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外经贸工作

1、认真贯彻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抓好商务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两个目标的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对外贸易出口增长12%。

2、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年检率达到90%以上,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工作要优服务、高效率。

3、全市外资、合资、独资“三型”重大项目的上报工作要及时准确。招商引资统计工作全面、准确、及时。

4、搞好各类展洽会参展工作,力争取得实效。

5、努力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自营进出口。全力协助设立商检和海关办事处及平朔保税仓库建设工作。

(二)、市场建设和运行工作

1、加强四项管理:成品油市场管理;废旧汽车报废、回收管理;直销管理;拍卖、典当、租赁管理。

2、搞好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减少流通环节,壮大流通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品牌战略,提升我市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加强专业市场建设,规范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

3、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建设:在全市建设与改造58家标准化连锁农家店。

4、加强餐饮服务业管理,开展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工作

(三)、畜禽和酒管工作

1、加强禽类定点屠宰试点监管工作。

2、规范牛羊定点屠宰管理。

3、贯彻落实《酒类管理条例》,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实施放心酒工程。

药品仓库主管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商贸工作是我们商务局的基本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商贸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稳中有升,市场秩序井然,商贸经营活跃,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好局面。

(一)、对外贸易情况

1—5月,全市进出口按经营单位口径统计完成875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2470万美元的35.4,同比增长93.78。其中进口完成467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1540万美元的30.3,同比增长125.1。出口完成408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930万美元的43.9,同比增长67.16。

出口总值中,一般贸易出口405万美元,进料加工贸易出口3万美元;进口总值中,一般贸易进口465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2万美元。

进出口、出口增幅位列全省第一,进口增幅全省第二。

(二)、内贸运行情况

1、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5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9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64亿元的37.5,同比增长19.9。其中:城市市场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5.38亿元,同比增长21.1;农村市场完成18.59亿元,同比增长17.9。

按行业分类,批零贸易完成19.69亿元,同比增长20.1,占总消费额的82.1。住宿餐饮业完成3.16亿元,同比增长24.2。

按商品分类,肉禽蛋类增长12.7,饮料增长10.4,烟酒增长6.5,服装增长10.6,鞋帽增长27.4,家电增长42。

2、“万村千乡”工程基本完成

朔城区、怀仁县列为商务部试点县。商务局今年目标组织实施68个便民、利民连锁店,1—6月组织了以供销系统为主的“万村千乡”工程的实施,现基本完成符合标准的连锁店、便民店48个,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3、酒类管理工作

1—6月,全市共抽查、检查饭店酒楼123家,批零门市1080家。查获假冒名优酒360件,案值516万元,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8份。与有关部门联合抽检酒品216种,合格率达98,有力地维护了酒类市场的平稳运行,达到安全无酒类事故。

4、畜禽定点屠宰管理工作

1—6月,全市共屠宰生猪3.98万头,同比增长23.4,市区范围内基本无私屠滥宰行为,市场稳定,无死、毒肉中毒事故发生。

5、市场运行监测工作

按照商务部、省商务厅的工作安排,启动了全市的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市场的监测系统。主要内容为

①粮、油、肉、菜、糖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必需品的供求及价格;②煤炭、成品油、钢材、汽车、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的供求及价格;③不同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的重点企业的经营情况、商品销售情况和发展状况;④应急商品数据库的建立。

全市共布点23家样本企业。有日报、月报、年报,都是采取网上直报。并编写了《__市商务运行月报》。

6、市区商贸流通企业安全工作

按照市安监局的工作安排,我局与市直30多户流通企业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并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了布置,上半年流通企业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7、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工作

1—6月,组织开展了11项整治工作,市整规办与各县(区)、市整规成员单位签定了责任状。(1)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2)开展了酒类市场专项整治。(3)开展了生猪屠宰、肉食品市场整顿。(4)开展了食盐市场整治。(5)开展了成品油市场规范工作。(6)开展了农资专项打假活动。(7)开展了禽类产品专项检查。(8)开展了药品市场专形整治活动。(9)开展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10)开展了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11)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打假活动。成立了__市商业联合会,全方位大力度,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推进整规工作,各类市场井然有序,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案件,促进了商贸事业和谐快速发展。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未理顺。我市商务部门的职能与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的部分业务“不对口”,不能“一条线”管理,造成工作衔接困难,导致某些业务无法展开。

2、行业管理存在问题。我省大部分市都成立了商务执法队伍,全部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人力、财力支持。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商务执法队伍,人员、经费、车辆没有保证,屠宰和酒类执法力度偏弱,因而部分乡镇屠宰场生猪进点屠宰量减少,定点屠宰场(点)经营难以为继,也为私宰肉和病害肉品提供了市场。

3、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难度大。国有流通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职工人数众多,负债沉重,经营困难,而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所需的职工安置等费用无法筹措,致使我市国有流通企业的改革改制进度缓慢。

4、出口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产业链短,高科技产品含量低,国际竞争力比较薄弱。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外经贸工作

1、认真贯彻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抓好商务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两个目标的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对外贸易出口增长12。

2、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年检率达到90以上,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工作要优服务、高效率。

3、全市外资、合资、独资“三型”重大项目的上报工作要及时准确。 招商引资统计工作全面、准确、及时。

4、搞好各类展洽会参展工作,力争取得实效。

5、努力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自营进出口。全力协助设立商检和海关办事处及平朔保税仓库建设工作。

(二)、市场建设和运行工作

1、加强四项管理:成品油市场管理;废旧汽车报废、回收管理;直销管理;拍卖、典当、租赁管理。

2、搞好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减少流通环节,壮大流通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品牌战略,提升我市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加强专业市场建设,规范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

3、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建设:在全市建设与改造58家标准化连锁农家店。

4、加强餐饮服务业管理,开展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工作

(三)、畜禽和酒管工作

1、加强禽类定点屠宰试点监管工作。

2、规范牛羊定点屠宰管理。

3、贯彻落实《酒类管理条例》,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实施放心酒工程。

药品仓库主管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商贸工作是我们商务局的基本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市商贸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稳中有升,市场秩序井然,商贸经营活跃,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好局面。

(一)、对外贸易情况

1—5月,全市进出口按经营单位口径统计完成875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2470万美元的35.4%,同比增长93.78%。其中进口完成467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1540万美元的30.3%,同比增长125.1%。出口完成408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930万美元的43.9%,同比增长67.16%。

出口总值中,一般贸易出口405万美元,进料加工贸易出口3万美元;进口总值中,一般贸易进口465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2万美元。

进出口、出口增幅位列全省第一,进口增幅全省第二。

(二)、内贸运行情况

1、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5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9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64亿元的37.5%,同比增长19.9%。其中:城市市场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5.38亿元,同比增长21.1%;农村市场完成18.59亿元,同比增长17.9%。

按行业分类,批零贸易完成19.69亿元,同比增长20.1%,占总消费额的82.1%。住宿餐饮业完成3.16亿元,同比增长24.2%。

按商品分类,肉禽蛋类增长12.7%,饮料增长10.4%,烟酒增长6.5%,服装增长10.6%,鞋帽增长27.4%,家电增长42%。

2、“万村千乡”工程基本完成

朔城区、怀仁县列为商务部试点县。商务局今年目标组织实施68个便民、利民连锁店,1—6月组织了以供销系统为主的“万村千乡”工程的实施,现基本完成符合标准的连锁店、便民店48个,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3、酒类管理工作

1—6月,全市共抽查、检查饭店酒楼123家,批零门市1080家。查获假冒名优酒360件,案值516万元,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8份。与有关部门联合抽检酒品216种,合格率达98%,有力地维护了酒类市场的平稳运行,达到安全无酒类事故。

4、畜禽定点屠宰管理工作

1—6月,全市共屠宰生猪3.98万头,同比增长23.4%,市区范围内基本无私屠滥宰行为,市场稳定,无死、毒肉中毒事故发生。

5、市场运行监测工作

按照商务部、省商务厅的工作安排,启动了全市的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市场的监测系统。主要内容为①粮、油、肉、菜、糖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必需品的供求及价格;②煤炭、成品油、钢材、汽车、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的供求及价格;③不同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的重点企业的经营情况、商品销售情况和发展状况;④应急商品数据库的建立。

全市共布点23家样本企业。有日报、月报、年报,都是采取网上直报。并编写了《××市商务运行月报》。

6、市区商贸流通企业安全工作

按照市安监局的工作安排,我局与市直30多户流通企业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并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了布置,上半年流通企业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7、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工作

1—6月,组织开展了11项整治工作,市整规办与各县(区)、市整规成员单位签定了责任状。(1)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2)开展了酒类市场专项整治。(3)开展了生猪屠宰、肉食品市场整顿。(4)开展了食盐市场整治。(5)开展了成品油市场规范工作。(6)开展了农资专项打假活动。(7)开展了禽类产品专项检查。(8)开展了药品市场专形整治活动。(9)开展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10)开展了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专项整治。(11)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打假活动。成立了××市商业联合会,全方位大力度,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推进整规工作,各类市场井然有序,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案件,促进了商贸事业和谐快速发展。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未理顺。我市商务部门的职能与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的部分业务“不对口”,不能“一条线”管理,造成工作衔接困难,导致某些业务无法展开。

2、行业管理存在问题。我省大部分市都成立了商务执法队伍,全部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人力、财力支持。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商务执法队伍,人员、经费、车辆没有保证,屠宰和酒类执法力度偏弱,因而部分乡镇屠宰场生猪进点屠宰量减少,定点屠宰场(点)经营难以为继,也为私宰肉和病害肉品提供了市场。

3、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难度大。国有流通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职工人数众多,负债沉重,经营困难,而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所需的职工安置等费用无法筹措,致使我市国有流通企业的改革改制进度缓慢。

4、出口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产业链短,高科技产品含量低,国际竞争力比较薄弱。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外经贸工作

1、认真贯彻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抓好商务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两个目标的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对外贸易出口增长12%。

2、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年检率达到90%以上,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工作要优服务、高效率。

3、全市外资、合资、独资“三型”重大项目的上报工作要及时准确。招商引资统计工作全面、准确、及时。

4、搞好各类展洽会参展工作,力争取得实效。

5、努力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自营进出口。全力协助设立商检和海关办事处及平朔保税仓库建设工作。

(二)、市场建设和运行工作

1、加强四项管理:成品油市场管理;废旧汽车报废、回收管理;直销管理;拍卖、典当、租赁管理。

2、搞好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减少流通环节,壮大流通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品牌战略,提升我市农产品综合竞争力;加强专业市场建设,规范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

3、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建设:在全市建设与改造58家标准化连锁农家店。

4、加强餐饮服务业管理,开展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工作

(三)、畜禽和酒管工作

1、加强禽类定点屠宰试点监管工作。

2、规范牛羊定点屠宰管理。

3、贯彻落实《酒类管理条例》,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实施放心酒工程。

药品仓库主管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保护国家财产和全校师生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生产生活顺利进行,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沈阳药科大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单位法人代表即校长负责制和逐级行政主要领导责任制。实行消防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接受市公安消防部门的。

第三条 学校的消防工作由保卫处实施管理和监督,领导、监督,向校党委和校长负责。保卫处设专职防火干部,负责全校日常防火安全工作。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 学校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委员会向校长及其委托负责防火工作的副校长负责。其具体任务是:一、贯彻落实消防工作的条例、法规及上级有关消防工作的指示精神。二、制定学校全年工作要点,督促、检查各单位的防火安全工作。三、每季度例会一次,研究解决各单位存在的火险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四、协调全校消防工作,组织全校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五、对学校的防火安全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制定有关防火工作的制度、规定。六、落实奖惩制度,组织评选防火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第五条 各院、系、部、处、厂、馆、所、公司、中心成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向本单位行政领导和校防火安全委员会、保卫处负责。其具体任务是:一、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条例、法规及校有关消防工作的规章制度,贯彻执行逐级消防责任制和各岗位消防职责。二、对本单位职工、学生及其他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认真执行特殊岗位人员岗前、岗位培训制度。三、组织本单位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发现火险隐患并制定整改措施。四、对所属单位和人员提出消防安全工作的奖惩意见,上报校防火委员会审批。

第六条 各级防火负责人的推选、委派和变动,要经同级行政领导批准并报上一级防火监督部门备案。

第七条 为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学校实行逐级责任状制度,以实现甲乙双方责权明确,奖惩分明,把责任落到实处。

第三章 制度建设

第八条 学校制定《沈阳药科大学消防安全责任状》由学校的校长、副校长与各中层单位的行政领导、防火责任人签定。各中层单位应与本单位所属基层单位签订责任书。第九条校保卫处代表校长与学校所有承包承租经营厂(点)的单位法人代表或个体业务责人签定责任状。

第十条 学校制定《沈阳药科大学消防管理处罚办法》由校长、校安全防火委员会、保卫处对一切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据办法进行处罚。第十一条各单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各级政府的消防法规和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各岗位防火制度和各岗位人员防火职责。报保卫处备案。

第四章 人员职责

第十二条 校长职责 一、校长对学校的消防工作负全面责任,可以委托副校长负责具体工作。二、校长应将消防工作纳入领导工作的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究学校的防火工作形势。三、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落实上级有关消防安全工作的各项指示,研究、部署、督促、检查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四、积极组织学校的消防宣传和防火检查工作。主持召开校防火委员会会议。五、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责任状中甲方的职责。

第十三条 院、系、部、处、厂、馆、所、公司、中心行政领导职责:一、认真执行消防条例及实施细则,落实上级和学校有关消防工作的指示精神。二、认真履行消防责任状中乙方的职责,实行消防工作逐级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三、将消防工作纳入领导的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本单位防火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分析单位防火工作的形势和任务,针对存在的隐患漏洞,及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予以落实。四、经常向本单位教职工、学生及其他人员进行防火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消防意识。五、组织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认真做好记录,对检查出的隐患要限定时间,认真进行整改,一时无法整改的,要及时向校长和保卫处报告,并临时采取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防止引发火灾事故。六、负责向校防火委员会、保卫处报告本单位防火

安全工作。第十四条 科室、车间、厂点等负责人职责:一、组织本单位人员,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条例及实施细则,落实学校各项防火规定、制度。二、建立健全并贯彻执行本部门和各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三、认真做好本部门的日常防火安全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四、维护保管好单位内部的灭火器材,遇有过期、失效、损坏等情况,及时向保卫处报告进行更换。五、单位施工维修等需要动用明火的,要履行动火审批手续,进行现场监督管理,定时检查,确保安全。六、确保本部门室内外消防通道畅通,需改变建筑结构或室内装修的,必须报经消防管理部门审批。七、严格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建立完整的领取、保管、使用、回收、销毁制度。

第十五条防火专职干部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消防工作的条例、实施细则、法令,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二、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增强防火意识。三、起草制定学校年度消防工作计划、总结。四、依照消防法规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对全校消防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五、对违反消防法规、制度等行为实施监督,及时向保卫处长、校长汇报,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必要时应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六、统一管理、购置、配发全校消防器材,负责学校“动火证”的审批。七、建立健全学校消防档案,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八、协助市消防管理部门查处火灾事故,依照程序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五章 火灾预防

第十六条 学校在基本建设(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时,必须执行有关消防法规,使消防供水、封闭隔离、消防通讯和消防通道等消防设施符合规定。做到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期竣工,同时验收。

第十七条 学校有关单位在进行房间改造和内部装修时,必须报经市公安消防部门批准,采用防火材料和经过阻燃处理的材料,严禁采用易燃有毒化学材料装修。

第十八条 学校各岗位动用明火进行维修、生产、建筑及进行非生产性活动时,必须申领动火证,并指定专人负责,清理安全隔离区,做到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安全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第十九条 配备到各岗位的消防设施、器材,必须始终保持完好状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挪作他用。

第二十条 保管、使用、储存、运输、销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必须执行国家关于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安全管理规定。不了解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安全性能和安全操作方法的人员,不得从事操作和保管工作。

第二十一条 生产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需更改原工艺和采用新工艺时,必须报经市消防监督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批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第二十二条 药厂、实验室、教研室、计算机室、图书馆、电教室、印刷厂、俱乐部、招待所、会议室、药品库、变电所、仓库、车库、幼儿园、储蓄所、档案室、电话站、教室、集体宿舍等一切明示严禁烟火的重点防火部位禁止吸烟。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严禁乱拉接电线、电源,擅自变动保险丝保险系数,严禁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增加较大功率的仪器设备时,应及时报告用电管理部门。

第二十四条 各有关单位要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煤气管线、报警装置、灭火器材等,发现问题要及时组织人员维修或通报上级有关部门。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在实验室、车间等重点防火部位做饭、会餐,严禁在学生宿舍、独身职工宿舍使用酒精炉、电炉和液化气罐等。

第二十六条 电工、焊工、油漆工、锅炉工等特殊岗位工种人员,必须持有特殊岗位证件方可上岗,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

第二十七条 各类气体钢瓶(含液化气罐)在灌装、运输、保管、领取。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钢瓶的各种防护措施必须齐全有效。

第二十八条 各类有机溶媒及毒麻药品,严禁放入电冰箱或烘箱内,实验室应限量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第二十九条 实验室、教研室、车间、药品库等,严禁将低燃点化学品、浓酸类和易燃易爆物品放在一起。

第六章 火灾扑救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警时,都应当迅速准确地报警,并积极参加扑救工作。起火单位必须及时组织力量,抢救人员和物质,扑救火灾,其它单位应积极支援和配合。由消防监督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

第三十一条 火场的扑救工作,火场总指挥员有权调动学校的一切人力、物力。

第三十二条 在消防队赶到火场前,校领导及保卫人员,有权采取一切减轻火灾损失的措施,如停电、停气、供水加压、调动人员和车辆等。

第三十三条 在扑救火灾中受伤、致残或牺牲的各类人员,学校将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给予治疗、评残、抚恤。

第七章 奖励与惩罚

第三十四条 消防工作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集体学校给予表彰并奖励,(一)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健全消防安全组织,及时消防火险隐患,消防器材设备完好,年度无火灾事故,工作成绩突出的;(二)及时组织扑灭火灾或积极支持他单位或居民扑救火灾,避免重大损失,有显著贡献的;(三)为学校的消防基础建设,改善消防设施等方面做出显著贡献的;(四)在消防工作其他

方面做出显著贡献的;第三十五条 消防工作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个人,学校给予表彰并奖励(一)热爱消防工作,积极参加消防活动,成绩显著的;(二)模范遵守消防法规,制止违反消防法规行为,事迹突出的;(三)积极扑救火灾,抢救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表现突出的;(四)积极进行消防器材的保管、维护,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有突出贡献的;(五)在消防工作其他方面做出显著贡献的。

第三十六条 学校每年在校长基金中拨出一定款项用于消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单项奖评选。评选采取基层单位评比,校防火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办法进行。

药品仓库主管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总体要求

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突出重点、科学治理的原则,确保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确保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使用、管理等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确保辖区内不发生因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确保广大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严打范围及重点

对所有涉及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和一切可能存在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单位、个人和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要突出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生鲜乳收购、畜禽、水产品贩运、屠宰、食品进出口和小作坊、食品摊贩、小型餐馆、集贸市场、农村食杂店、学校和工地食堂、学生小餐桌等为主的重点环节,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以及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为主的重点部位,米、面、淀粉类、食用油、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豆制品、禽蛋类、儿童食品、膨化食品、酒、饮料、冷冻饮品、调味品、进出口食品、保健食品、食用菌、蜜饯以及地方特色食品等为主的重点品种,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同时,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对本辖区、本系统食品领域进行全面细致的拉网式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和食品安全隐患。

三、职责分工

质监部门负责对生产加工环节(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要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登记报告制度,严防生产加工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要强化对生产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对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监管,严格落实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生产许可条件,规范食品添加剂标签和说明书,出厂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严厉打击无证生产食品添加剂行为。

农牧部门负责对种植养殖和畜禽运输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排查,依法收缴违禁农业投入品。加强对水产养殖环节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沙丁胺醇、盐酸克伦特罗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行为。强化对奶站的日常监管,严厉查处违反《乳品质量安全监督条例》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的违法行为。

工商部门负责对市场流通环节(商场、超市和其他有形市场内的现场制售食品行为以及商场、超市和其他有形市场以外的糕点店、面包房、炒货店、烤肉店等现场制售食品行为)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组织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执法检查,根据有关部门通报的情况,依法查处已被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已被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依法登记注册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严肃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食品添加剂行为。

商务部门负责对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流通环节的行业指导和宏观管理、畜禽定点屠宰和酒类监管。要重点组织开展好对定点屠宰单位和酒类经营单位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整治。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能未划转的由卫生部门负责)负责对餐饮消费环节(包括商场、超市和其他有形市场以外的冷热饮品店、快餐外卖服务、简易小吃部等现场制售食品行为)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要重点加强对餐饮业及学校食堂、工地食堂等集体餐饮单位采购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督,严厉查处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不按规定要求索证索票等行为。

城管部门按照市、县区执法范围的界定,负责食品摊贩(含早市、夜市食品摊贩)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负责对进出口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进出口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治理。

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宣传报道工作。

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及其行政效能情况;参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追究相关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渎职、失职责任。

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及时落实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

公安部门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维护行政执法秩序,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抗法、阻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

工信部门负责加强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监管,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诚信经营理念。

科技部门负责组织有关方面加强科技攻关,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开展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监测与筛查方法研究和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研究。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依法组织查处因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而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和国家、省、市要求,做好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各项工作。

各监管部门要按照国家、省、市的总体部署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及本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抓好组织落实,实施方案于月日前报市食安办备案。

四、工作措施

(一)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1.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2.加强非法添加行为源头治理。对国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禁止在饲料和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工信、农牧、质监、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未划转的由卫生部门负责)等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标签上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并建立销售台账,实行实名购销制度,严禁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销售。加强对化工厂、兽药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监督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经营。要严密监测,坚决打击通过互联网等方式销售食品非法添加物行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以及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重点部位,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组织经常性排查,及时发现、彻底清剿违法制造存储非法添加物的“黑窝点”,坚决捣毁地下销售渠道。

3.加强非法添加行为监督查验。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网格化监管,明确责任,分片包干,消除监管死角。督促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依法落实查验、记录制度,并作为日常监管检查的重点。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加密自检频次。完善监督抽检制度,强化不定期抽检和随机性抽检,特别要针对生鲜乳收购、活畜贩运、屠宰等重点环节和小作坊、食品摊贩、小型餐馆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检力度,提高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推广应用快检筛查技术,提高抽检效率。

4.依法从重惩处非法添加行为。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对不按规定落实记录、查验制度,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提供虚假票证或整改不合格的,一律停止其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销售、使用含非法添加物食品的,责令停产、停业;对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要求其对造成的危害进行赔偿;对上述行为,同时依法追究其他相关责任。对生产贩卖非法添加物的地下工厂主和主要非法销售人员,以及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产食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律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在法定幅度内从重从快惩处。各监管部门要尽快制定依法严惩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具体办法,于月日前报市食安办备案。

5.完善非法添加行为案件查办机制。要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各监管部门发现非法添加线索要立即向当地公安等部门通报,严禁以罚代刑、有案不移。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要及早介入,快速立案侦查,并及时向食安办报送案件查处进展情况。对影响重大或者跨市域、跨县区的案件要及时报告市食安办,市食安办要会同公安部门挂牌督办;对于跨市域以上的案件,市食安办要及时报告市政府,并按有关规定报告上级食安办及公安部门。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取证,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检验鉴定证明,确保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二)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行为

1.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质监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从严惩处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的企业;加强原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等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管,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质量安全控制要求。规范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工商部门要监督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销售台账制度,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和违法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未划转的由卫生部门负责)等部门要严厉查处制售使用标签标识不规范的食品添加剂行为,督促企业将标签标识作为食品添加剂出厂和进货查验的重要内容,不得出厂、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

2.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能未划转的由卫生部门负责)要尽快制订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相关规定,明确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严禁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同时,要重点加强对提供火锅、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等服务的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3.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标准。各监管部门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已经制订的各项食品添加剂标准,在既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卫生部门也没有指定标准之前,任何企业一律不得擅自无标生产,严厉打击违反标准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三)严格落实各方责任

1.企业要切实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查证验货、购销台账、过程控制、产品召回等各项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杜绝使用非法添加物,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及时排查、整改食品安全隐患。要建立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并分别签订责任书;对第一责任人所在单位发生违法添加行为、直接责任人发现单位购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未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大型食品企业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所属公司产品出现问题的,要暂停本企业所有同类产品的销售并向社会公告,经批批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销售。

2.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统一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直接负责,并将其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加大人力、物力和经费投入,保障监管工作需要。

3.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责,及时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实施岗位责任制,细化、明确各级各类监管岗位的监管职责,并抄送同级监察机关;切实加强本系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增强监管责任意识,提升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能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4.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监察部门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失职、渎职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对行政区域内较长时间或较大范围出现非法添加行为且未及时有效查处的,或者行政区域内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出现违法添加行为的,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及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监督检查中走过场、不按规定履职的公职人员,要从严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开除公职;涉嫌、渎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承德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安办。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强化集中整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月日至月日、月日至月日期间,分两次集中开展拉网式排查活动,全面梳理本辖区、本系统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及相关食品类别,全面清除非法食品添加物加工销售黑窝点,切断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应渠道,依法严厉查处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并分别于月日、月日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阶段性总结上报市食安办汇总后报市政府。同时,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研究探索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监管工作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监管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强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监测,及时开展安全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各级各部门在监管中发现新的可疑非法添加物或易滥用的添加剂,要立即报告市食安办,市食安办要及时向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四)强化诚信自律。工信、商务等部门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管理,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在食品行业开展“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诚信经营的理念。各监管部门要监督所有食品企业于年月日前,在企业显著位置全部悬挂样式规范、内容统一的食品质量安全承诺标志牌,向社会公开承诺,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年底前,各监管部门按系统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行业组织要切实负起行业自律责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和内部监督,加强行业监督和培训,及时发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报告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的要通报批评。

(五)强化社会监督。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完善工作机制,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食品安全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三员”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安全“三员”队伍建设。新闻媒体要积极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做好相关宣传报道工作。要支持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认真追查媒体披露的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公开查处食品安全案件。同时,要打击虚假新闻,对造成社会恐慌的虚假新闻制造者,要严肃追究责任。

(六)强化科普宣教。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各类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及其危害以及严厉惩处的措施,要宣传至所有农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以及所有从业人员,做到家喻户晓、应知尽知。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特别针对小作坊、食品摊贩、小型餐馆进行集中宣教培训,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七)强化协调联动。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强化联合执法,规范信息。发现违法制售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要及时将有关信息按规定通报给相关县区和部门。相关县区和部门接到通报后,要立即依法采取控制措施,查处违法行为。涉及外市、外省的,要及时按有关规定通报信息,并依法妥善做好相关控制、查处工作。

药品仓库主管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根据全国、全省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20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突出重点、科学治理的原则,确保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确保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使用、管理等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确保辖区内不发生因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确保广大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严打范围及重点

对所有涉及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和一切可能存在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单位、个人和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要突出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生鲜乳收购、畜禽、水产品贩运、屠宰、食品进出口和小作坊、食品摊贩、小型餐馆、集贸市场、农村食杂店、学校和工地食堂、学生小餐桌等为主的重点环节,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以及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为主的重点部位,米、面、淀粉类、食用油、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豆制品、禽蛋类、儿童食品、膨化食品、酒、饮料、冷冻饮品、调味品、进出口食品、保健食品、食用菌、蜜饯以及地方特色食品等为主的重点品种,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同时,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对本辖区、本系统食品领域进行全面细致的拉网式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和食品安全隐患。

三、职责分工

质监部门负责对生产加工环节(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要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登记报告制度,严防生产加工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要强化对生产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对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监管,严格落实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生产许可条件,规范食品添加剂标签和说明书,出厂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严厉打击无证生产食品添加剂行为。

农牧部门负责对种植养殖和畜禽运输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排查,依法收缴违禁农业投入品。加强对水产养殖环节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沙丁胺醇、盐酸克伦特罗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行为。强化对奶站的日常监管,严厉查处违反《乳品质量安全监督条例》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的违法行为。

工商部门负责对市场流通环节(商场、超市和其他有形市场内的现场制售食品行为以及商场、超市和其他有形市场以外的糕点店、面包房、炒货店、烤肉店等现场制售食品行为)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组织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执法检查,根据有关部门通报的情况,依法查处已被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已被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依法登记注册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严肃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食品添加剂行为。

商务部门负责对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流通环节的行业指导和宏观管理、畜禽定点屠宰和酒类监管。要重点组织开展好对定点屠宰单位和酒类经营单位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整治。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能未划转的由卫生部门负责)负责对餐饮消费环节(包括商场、超市和其他有形市场以外的冷热饮品店、快餐外卖服务、简易小吃部等现场制售食品行为)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要重点加强对餐饮业及学校食堂、工地食堂等集体餐饮单位采购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督,严厉查处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不按规定要求索证索票等行为。

城管部门按照市、县区执法范围的界定,负责食品摊贩(含早市、夜市食品摊贩)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负责对进出口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进出口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治理。

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宣传报道工作。

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及其行政效能情况;参与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追究相关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渎职、失职责任。

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及时落实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

公安部门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维护行政执法秩序,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抗法、阻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

工信部门负责加强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监管,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诚信经营理念。

科技部门负责组织有关方面加强科技攻关,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开展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监测与筛查方法研究和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研究。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依法组织查处因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而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和国家、省、市要求,做好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各项工作。

各监管部门要按照国家、省、市的总体部署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及本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抓好组织落实,实施方案于5月20日前报市食安办备案。

四、工作措施

(一)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1.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2.加强非法添加行为源头治理。对国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禁止在饲料和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工信、农牧、质监、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未划转的由卫生部门负责)等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标签上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并建立销售台账,实行实名购销制度,严禁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销售。加强对化工厂、兽药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监督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经营。要严密监测,坚决打击通过互联网等方式销售食品非法添加物行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以及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重点部位,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组织经常性排查,及时发现、彻底清剿违法制造存储非法添加物的“黑窝点”,坚决捣毁地下销售渠道。

3.加强非法添加行为监督查验。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网格化监管,明确责任,分片包干,消除监管死角。督促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依法落实查验、记录制度,并作为日常监管检查的重点。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加密自检频次。完善监督抽检制度,强化不定期抽检和随机性抽检,特别要针对生鲜乳收购、活畜贩运、屠宰等重点环节和小作坊、食品摊贩、小型餐馆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检力度,提高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推广应用快检筛查技术,提高抽检效率。

4.依法从重惩处非法添加行为。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对不按规定落实记录、查验制度,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提供虚假票证或整改不合格的,一律停止其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销售、使用含非法添加物食品的,责令停产、停业;对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要求其对造成的危害进行赔偿;对上述行为,同时依法追究其他相关责任。对生产贩卖非法添加物的地下工厂主和主要非法销售人员,以及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产食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律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在法定幅度内从重从快惩处。各监管部门要尽快制定依法严惩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具体办法,于5月20日前报市食安办备案。

5.完善非法添加行为案件查办机制。要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各监管部门发现非法添加线索要立即向当地公安等部门通报,严禁以罚代刑、有案不移。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要及早介入,快速立案侦查,并及时向食安办报送案件查处进展情况。对影响重大或者跨市域、跨县区的案件要及时报告市食安办,市食安办要会同公安部门挂牌督办;对于跨市域以上的案件,市食安办要及时报告市政府,并按有关规定报告上级食安办及公安部门。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取证,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检验鉴定证明,确保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二)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行为

1.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质监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从严惩处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的企业;加强原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等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管,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质量安全控制要求。规范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工商部门要监督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销售台账制度,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和违法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未划转的由卫生部门负责)等部门要严厉查处制售使用标签标识不规范的食品添加剂行为,督促企业将标签标识作为食品添加剂出厂和进货查验的重要内容,不得出厂、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

2.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能未划转的由卫生部门负责)要尽快制订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相关规定,明确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严禁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同时,要重点加强对提供火锅、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等服务的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3.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标准。各监管部门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已经制订的各项食品添加剂标准,在既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卫生部门也没有指定标准之前,任何企业一律不得擅自无标生产,严厉打击违反标准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三)严格落实各方责任

1.企业要切实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查证验货、购销台账、过程控制、产品召回等各项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杜绝使用非法添加物,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及时排查、整改食品安全隐患。要建立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并分别签订责任书;对第一责任人所在单位发生违法添加行为、直接责任人发现单位购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未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大型食品企业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所属公司产品出现问题的,要暂停本企业所有同类产品的销售并向社会公告,经批批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销售。

2.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统一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直接负责,并将其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加大人力、物力和经费投入,保障监管工作需要。

3.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责,及时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实施岗位责任制,细化、明确各级各类监管岗位的监管职责,并抄送同级监察机关;切实加强本系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增强监管责任意识,提升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能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4.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监察部门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失职、渎职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对行政区域内较长时间或较大范围出现非法添加行为且未及时有效查处的,或者行政区域内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出现违法添加行为的,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及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监督检查中走过场、不按规定履职的公职人员,要从严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开除公职;涉嫌、渎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安办。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强化集中整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月15日至月15日、月15日至月15日期间,分两次集中开展拉网式排查活动,全面梳理本辖区、本系统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及相关食品类别,全面清除非法食品添加物加工销售黑窝点,切断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应渠道,依法严厉查处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并分别于6月20日、9月20日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阶段性总结上报市食安办汇总后报市政府。同时,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研究探索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监管工作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监管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强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监测,及时开展安全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各级各部门在监管中发现新的可疑非法添加物或易滥用的添加剂,要立即报告市食安办,市食安办要及时向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四)强化诚信自律。工信、商务等部门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管理,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在食品行业开展“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诚信经营的理念。各监管部门要监督所有食品企业于年5月15日前,在企业显著位置全部悬挂样式规范、内容统一的食品质量安全承诺标志牌,向社会公开承诺,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年底前,各监管部门按系统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行业组织要切实负起行业自律责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和内部监督,加强行业监督和培训,及时发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报告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的要通报批评。

(五)强化社会监督。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完善工作机制,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食品安全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三员”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安全“三员”队伍建设。新闻媒体要积极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做好相关宣传报道工作。要支持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认真追查媒体披露的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公开查处食品安全案件。同时,要打击虚假新闻,对造成社会恐慌的虚假新闻制造者,要严肃追究责任。

(六)强化科普宣教。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各类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及其危害以及严厉惩处的措施,要宣传至所有农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以及所有从业人员,做到家喻户晓、应知尽知。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特别针对小作坊、食品摊贩、小型餐馆进行集中宣教培训,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七)强化协调联动。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强化联合执法,规范信息。发现违法制售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要及时将有关信息按规定通报给相关县区和部门。相关县区和部门接到通报后,要立即依法采取控制措施,查处违法行为。涉及外市、外省的,要及时按有关规定通报信息,并依法妥善做好相关控制、查处工作。

药品仓库主管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突出重点、科学治理的原则,确保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确保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销售、使用、管理等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确保辖区内不发生因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重大食品平安事故,确保广大群众饮食平安和身体健康。

二、严打范围及重点

对所有涉及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和一切可能存在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单位、个人和场所进行全面完全的清查。要突出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生鲜乳收购、畜禽、水产品贩运、屠宰、食品进出口和小作坊、食品摊贩、小型餐馆、集贸市场、农村食杂店、学校和工地食堂、学生小餐桌等为主的重点环节,<<对所有涉及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和一切可能存在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单位、个人和场所进行全面完全的清查。要突出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生鲜乳收购、畜禽、水产品贩运、屠宰、食品进出口和小作坊、食品摊贩、小型餐馆、集贸市场、农村食杂店、学校和工地食堂、学生小餐桌等为主的重点环节。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以及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为主的重点部位,米、面、淀粉类、食用油、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豆制品、禽蛋类、儿童食品、膨化食品、酒、饮料、冷冻饮品、调味品、进出口食品、保健食品、食用菌、蜜饯以及地方特色食品等为主的重点品种,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同时,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对本辖区、本系统食品领域进行全面细致的拉网式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和食品平安隐患。

三、职责分工

质监部门负责对生产加工环节(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要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登记演讲制度,要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登记演讲制度。严防生产加工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要强化对生产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监管,特别是对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监管,严格落实生产企业质量平安主体责任,严格生产许可条件,规范食品添加剂标签和说明书,出厂的产品必需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严厉打击无证生产食品添加剂行为。

农牧部门负责对种植养殖和畜禽运输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排查,依法收缴违禁农业投入品。加强对水产养殖环节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沙丁胺醇、盐酸克伦特罗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行为。强化对奶站的日常监管,严厉查处违反《乳品质量平安监督条例》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乳品质量平安监督管理条例>实施意见》违法行为。

工商部门负责对市场流通环节(商场、超市和其他有形市场内的现场制售食品行为以及商场、超市和其他有形市场以外的糕点店、面包房、炒货店、烤肉店等现场制售食品行为)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组织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执法检查,要组织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执法检查。根据有关部门通报的情况,依法查处已被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已被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依法登记注册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严肃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食品添加剂行为。

商务部门负责对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流通环节的行业指导和宏观管理、畜禽定点屠宰和酒类监管。要重点组织开展好对定点屠宰单位和酒类经营单位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整治。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能未划转的由卫生部门负责)负责对餐饮消费环节(包括商场、超市和其他有形市场以外的冷热饮品店、快餐外卖服务、简易小吃部等现场制售食品行为)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要重点加强对餐饮业及学校食堂、工地食堂等集体餐饮单位推销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督,要重点加强对餐饮业及学校食堂、工地食堂等集体餐饮单位推销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督。严厉查处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不按规定要求索证索票等行为。

城管部门依照市、县区执法范围的界定,负责食品摊贩(含早市、夜市食品摊贩)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负责对进出口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进出口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治理。

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宣传报道工作。

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及其行政效能情况;参与重大食品平安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追究相关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渎职、失职责任。

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及时落实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

公安部门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维护行政执法秩序,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抗法、阻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

工信部门负责加强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监管,引导企业树立平安发展、诚信经营理念。

科技部门负责组织有关方面加强科技攻关,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开展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监测与筛查方法研究和食品添加剂平安性评价方面的研究。

食品平安综合协调部门负责食品平安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依法组织查处因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而引发的重大食品平安事故。

食品平安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和国家、省、市要求,做好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各项工作。

各监管部门要按照国家、省、市的总体部署和食品平安监管职责及本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抓好组织落实,实施方案于5月20日前报市食安办备案。

四、工作措施

(一)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1.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2.加强非法添加行为源头治理。对国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禁止在饲料和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工信、农牧、质监、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未划转的由卫生部门负责)等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要求生产企业必需在产品标签上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并建立销售台账,实行实名购销制度,严禁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销售。加强对化工厂、兽药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监督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经营。要严密监测,坚决打击通过互联网等方式销售食品非法添加物行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以及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重点部位,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组织经常性排查,及时发现、完全清剿违法制造存储非法添加物的黑窝点”,坚决捣毁地下销售渠道。

3.加强非法添加行为监督查验。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网格化监管,明确责任,分片包干,消除监管死角。督促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依法落实查验、记录制度,并作为日常监管检查的重点。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加密自检频次。完善监督抽检制度,强化不定期抽检和随机性抽检,特别要针对生鲜乳收购、活畜贩运、屠宰等重点环节和小作坊、食品摊贩、小型餐馆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检力度,提高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推广应用快检筛查技术,提高抽检效率。

4.依法从重惩罚非法添加行为。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始终坚持高压态势,对不按规定落实记录、查验制度,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管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提供虚假票证或整改不合格的一律停止其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销售、使用含非法添加物食品的责令停产、停业;对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要求其对造成的危害进行赔偿;对上述行为,同时依法追究其他相关责任。对生产贩卖非法添加物的地下工厂主和主要非法销售人员,以及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产食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律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在法定幅度内从重从快惩办。各监管部门要尽快制定依法严惩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具体方法,于5月20日前报市食安办备案。

5.完善非法添加行为案件查办机制。要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各监管部门发现非法添加线索要立即向当地公安等部门通报,严禁以罚代刑、有案不移。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要及早介入,快速立案侦查,并及时向食安办报送案件查处进展情况。对影响重大或者跨市域、跨县区的案件要及时演讲市食安办,市食安办要会同公安部门挂牌督办;对于跨市域以上的案件,市食安办要及时演讲市政府,并按有关规定演讲上级食安办及公安部门。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取证,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检验鉴定证明,确保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二)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行为

1.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质监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从严惩罚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的企业;加强原料推销和生产配料等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管,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质量平安控制要求。规范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工商部门要监督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销售台账制度,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和违法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未划转的由卫生部门负责)等部门要严厉查处制售使用标签标识不规范的食品添加剂行为,督促企业将标签标识作为食品添加剂出厂和进货查验的重要内容,不得出厂、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

2.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能未划转的由卫生部门负责)要尽快制订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相关规定,明确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严禁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同时,要重点加强对提供火锅、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等服务的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3.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规范。各监管部门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已经制订的各项食品添加剂规范,既无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卫生部门也没有指定规范之前,任何企业一律不得擅自无标生产,严厉打击违反规范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三)严格落实各方责任

1.企业要切实承担食品平安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依法履行食品平安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查证验货、购销台账、过程控制、产品召回等各项质量平安控制制度,杜绝使用非法添加物,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及时排查、整改食品平安隐患。要建立食品平安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推销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并分别签订责任书;对第一责任人所在单位发生违法添加行为、直接责任人发现单位购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未及时向监管部门演讲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需承担法律责任。大型食品企业要建立食品平安管理机构,确保各项食品平安措施落实到位,所属公司产品出现问题的要暂停本企业所有同类产品的销售并向社会公告,经批批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销售。

2.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统一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直接负责,并将其作为食品平安工作的重点,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加大人力、物力和经费投入,保证监管工作需要。

3.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各有关部门要依照食品平安监管职责分工,认真履行食品平安监督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责,及时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实施岗位责任制,细化、明确各级各类监管岗位的监管职责,并抄送同级监察机关;切实加强本系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增强监管责任意识,提升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能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4.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监察部门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失职、渎职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对行政区域内较长时间或较大范围出现非法添加行为且未及时有效查处的或者行政区域内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出现违法添加行为的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及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监督检查中走过场、不按规定履职的公职人员,要从严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开除公职;涉嫌、渎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承德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安办。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强化集中整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月日至月日、月日至月日期间,分两次集中开展拉网式排查活动,全面梳理本辖区、本系统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及相关食品类别,全面清除非法食品添加物加工销售黑窝点,切断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应渠道,依法严厉查处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并分别于6月20日、9月20日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阶段性总结上报市食安办汇总后报市政府。同时,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研究探索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监管工作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监管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强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监测,及时开展平安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各级各部门在监管中发现新的可疑非法添加物或易滥用的添加剂,要立即演讲市食安办,市食安办要及时向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演讲。

(四)强化诚信自律。工信、商务等部门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管理,推动诚信体系建设,食品行业开展“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平安发展、诚信经营的理念。各监管部门要监督所有食品企业于2011年5月15日前,企业显著位置全部悬挂样式规范、内容统一的食品质量平安许诺标志牌,向社会公开许诺,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2011年底前,各监管部门按系统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平安信用档案。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行业组织要切实负起行业自律责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和内部监督,加强行业监督和培训,及时发现行业中存在问题并演讲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的要通报批评。

(五)强化社会监督。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平安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完善工作机制,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要结合外地实际制定食品平安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三员”管理方法,加强食品平安“三员”队伍建设。新闻媒体要积极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和食品平安监管部门做好相关宣传报道工作。要支持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认真追查媒体披露的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公开查处食品平安案件。同时,要打击虚假新闻,对造成社会恐慌的虚假新闻制造者,要严肃追究责任。

(六)强化科普宣教。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各类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及其危害以及严厉惩办的措施,要宣传至所有农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以及所有从业人员,做到家喻户晓、应知尽知。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要特别针对小作坊、食品摊贩、小型餐馆进行集中宣教培训,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七)强化协调联动。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发现违法制售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要及时将有关信息按规定通报给相关县区和部门。相关县区和部门接到通报后,要立即依法采取控制措施,查处违法行为。涉及外市、外省的要及时按有关规定通报信息,并依法妥善做好相关控制、查处工作。

药品仓库主管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学校;食堂;运营监管;构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291-03

学校食堂,相对于社会上的其他餐饮企业来说,是较为特殊的餐饮组织,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学生、教师以及其他科研人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中小学校则是推动科学技术前进的巨大保障。学校食堂运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间接地影响学校的教与学。

为了对目前的学校食堂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课题组在重庆、四川、山东、贵州、内蒙古、甘肃、浙江、湖北、广东等省市共发放3 100份学生调查问卷,回收2 960份,回收率为95.48%;发放380份教职工调查问卷,回收350份,回收率为92.11%。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在对学校食堂的整体评价上,51.72%的学生评价为一般,25.61%评价为较好,14.36%评价为差,4.59%评价为好;41.71%的教师评价为较好,30.86%评价为一般,20.29%评价为好,6%评价为差。在对学校食堂饭菜质量的评价上,55.37%的学生认为一般,20.24%评价为较好,16.66%评价为差,4.09%评价为好;43.14%的教师认为较满意,38%认为一般,10%认为满意,8%认为不满意。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的学校食堂并没有很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要想进一步从根本上提升学校食堂的服务水平,构建一套有效的运营监管体系是其关键,也是进一步丰富运营监管理论的尝试,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借鉴。

一、学校食堂运营监管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监管就是监督和管理。学校食堂的运营监管是指监管机构对学校食堂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证广大师生及其他人员饮食安全的行为。

学校食堂运营监管的主要特征有监管主体的多元性、监管对象的差异性、监管内容的复杂性、监管渠道的多样性。

监管主体的多元性是指学校食堂的监管可以来自上级、学校、内部、社会。监管对象的差异性是由于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差别,进而引起学校食堂的监管出现不同,比如说幼儿园与大中小学校、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公立学校与私营学校。监管内容的复杂性是指对学校食堂的监管要从质量、安全、卫生、廉政等方面进行,相对其他监管来说较复杂。监管渠道的多样性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监管理论的发展,监管的方法越来越丰富。

二、学校食堂运营监管存在的问题

1.监管主体职责履行未完全到位。学校食堂的监管主体通常是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后勤服务,保障教学、科研顺利进行,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后勤管理部门中设膳食管理科,其主要职责有负责对食堂承包经营单位的运行、安全、卫生、服务保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后勤管理部门对学校食堂的监管职责履行未到位主要表现在:责任制度没有落实,权责不明;未能深入食堂了解情况等等。

2.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有效的监管体系在制度设计上应当是一个分工明确、职责分立的多层次的相互配合的监管体系。学校食堂监管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食品销售卫生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卫生检查制度、顾客投诉受理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等等。完整的监管制度体系是学校食堂高质量运营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学校食堂的监管制度体系建设都不够健全,使得对学校食堂的监管有心无力。

3.监管的方法和手段还相对落后。方法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等。手段是指为完成一定的目标或任务,所使用的一定技巧。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采取任何一种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导致一种结果。选择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可以达到最完善的结果;选择一般的手段和方法,就不会达到最佳的结果。学校食堂的监管工作也是如此。目前,学校食堂运营监管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追究、阶段考核、会议制度、奖罚制度。这些方法和手段比较传统,效果不明显。

4.运营过程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学校食堂的承包有自办和外包两种方式。对于外包出去的食堂来说,其平时的运营状况,学校相关的后勤保障部门如不及时进行必要的了解和管理,而是任由承包商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地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食堂所提供的伙食质量必然是非常差的,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的师生。对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来说,一部分学校食堂采取外包的方式进行运营,一部分学校食堂则仍然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领导下进行经营。于是,同样的监管方案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每一个食堂。同样的方案对于这个食堂是有效的,但对于另外一个食堂的话,则存在薄弱环节。

5.监管的合力和效果还不尽人意。学校食堂运营的监管来自上级、学校、内部、社会,监管主体非常多,但是尚未形成整体的监管合力。学校食堂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监管力量分散,必须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对于食品行业来说,监管部门众多,每个监管环节都会认为,我这里没管住,自然会有别人来管;反过来,如果我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管,食品安全不出问题反让其他部门“搭便车”,破除这种职权交叉的体制势在必行。

三、学校食堂运营监管体系的构建

(一)外部监管体系的构建

1.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是指各级教育局。为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加强对学校食堂的运营监管,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按照《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规定,着力推进辖区内学校食堂运营监管信用档案的建设。

学校食堂运营监管信用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学校食堂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许可证书及变更信息、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学校食堂量化级别及其评定记录;教育主管部门现场检查笔录、监管意见书;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情况、食品安全责任人约谈情况;举报投诉的记录、核实、处理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立案、调查、处理情况等。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对监管档案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同步更新量化分级、监管检查等重要电子档案信息,确保信息时效性,使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各学校食堂运营监管情况,切实加强对学校食堂的运营监督。教育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的行政管理,并将学校食品安全的考核指标纳入教育评估体系,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应每年联合各级卫生部门对辖区内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食堂及学生如何用餐的业务指导和督促,尤其是将学校食堂承包给私人或者企业的学校,应加强对承包者资质的审查和日常管理[1]。

2.上级其他主管部门。上级其他主管部门是指食品药品监管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消防部门、工商行政部门、物价行政部门、政府采购中心等。

学校应在食品药品监管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在食堂建立水、电、中毒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食堂的工作不仅要做好事前预防、事中监督,还要做好事后处理。要按照既定的各种处置方案及时有效地处理事后工作。坚决防止与杜绝诱发事故的苗头和隐患。

学校食堂的饭菜价格应由当地的工商行政部门、物价行政部门进行确定,以确保学校食堂的非盈利性。另外,学校食堂都拥有国家相关的财政补贴,当地的工商行政部门、物价行政部门还应监督资金是否得到落实,确保国家优惠政策能够顺利进行。对于以上两个方面的确保,可以采取在学校食堂附近设置公示栏、投诉信箱等方式进行贯彻实行。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多数学校食堂的经营模式,采用的都是对外承包经营。学校食堂具有公益性,关系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安全和正常的学习安排。因而,对学校食堂的承包经营者资质要求就显得更为严格。招投标必须实行公开招标制度。为保证学校食堂对外承包经营的招投标工作能够科学有力地进行,可通过政府采购中心展开招投标工作。对承包者的要求,首先要懂行、有技术,最好是熟悉学校食堂经营,再者要热爱学生、诚信经营、盈利合理。对参与投标方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资质信誉,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核,要真正把社会上那些有良好信誉、有雄厚实力、对口且乐于为教育贡献的企业或独资个体经营者,引进到学校中经营食堂;把那些半路出家或一心牟取私利者拒之门外。中标的单位与学校要在政府采购中心的管理下签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协议,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明确相关质量要求和处罚办法[2]。

3.学校及职能部门。学校及职能部门可积极组织宣传学习《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卫生管理规定》、《产品质量法》、《餐饮卫生管理办法》等,也可邀请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到学校食堂,对食堂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要求食堂员工除应具备健康的身体状况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对食堂从业人员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操作管理水平。

学校及职能部门应制订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将食品卫生工作纳入日常的工作范围。学校食堂食品案工作计划应是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的一部分。这个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学校食堂基本建设的规划、维修方案、食堂卫生监督检查计划、食堂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学生体检及学生营养保健计划。学校及职能部门还应检查学校食堂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检查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证以及卫生知识培训证是否有效;检查食堂的卫生条件、卫生防护设施情况;还应检查食品原料仓库的卫生情况,包括防尘、防虫、防暑、防潮等措施以及原料的卫生状况[3]。

4.社会其他监管力量。社会其他监管力量主要是家长代表。家长代表可参与一些比如维持就餐秩序、座谈会等。一方面,让他们有权随时随地地检查食堂的各项工作,包括饭菜质量、数量以及卫生状况,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宝贵意见。在学校食堂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畅通沟通渠道,缓和食堂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使彼此之间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以便更好地促进食堂管理工作。

(二)内部监管体系的构建

1.采购环节的监管。学校食堂内部可设置采购监管部门。严把采购关,采用“农校对接 ”,降低伙食成本。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开展“农校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09]8号件精神。目前“农校对接”主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学校食堂的对接,实现农民增收、学生受益这一双赢局面。它可以减少学校食堂农产品采购环节,降低食堂采购成本,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食品安全。为了降低伙食成本,实惠与广大师生,这一模式是有必要采用的。

在采购食品原材料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相关证件,禁止向无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食品安全法》第36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品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2.生产环节的监管。学校食堂内部可设置生产监管部门。学校食堂主要是为在校的广大师生服务,就餐人数相对稳定。为满足师生的就餐需求,食堂应当烹制出不同品种、不同口味的饭菜。学校食堂生产的大量不同种类、不同风味的菜肴,如何保证在几天、几周内不重复制作同一品种,就必须要加强菜肴品种的开发力度和创新能力。在学校食堂生产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食堂应制订可以使用的循环菜单,巩固加强现有菜肴质量管理;定期开发创新菜式,根据时令节气,及时调整菜品,适时推出创新菜品,以满足就餐人员的不同口味需求;根据菜单的使用情况,对菜单中各种菜肴进行分类统计,以便了解掌握各种菜肴品种成本高低和受欢迎程度,及时进行调整,使菜单设计不但满足就餐者口味需求,而且节约成本。食品加工要生热分开,物品的存放要通风,且分装。食堂内时时保持清洁,夏季做好蚊蝇的消灭处理,确保售出食品的食用安全。

另外,学校食堂生产监管部门应检查食堂上岗人员的相关证明,以保证食堂上岗人员必须先培训,先体检,合格后再上岗,无证者一律不准上岗。

3.销售环节的监管。学校食堂内部可设置销售监管部门,建立食堂饭菜价格调价备案机制。为了保持学校食堂饭菜价格相对稳定,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销售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原料的价格监测,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食堂饭菜价格调整备案制度。当原料价格过快上涨超过一定幅度时,食堂经营者可以向学校及职能部门申请调价申请。但每次调价品种,调价幅度必须限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当原料价格下调时,学校必须按规定降价,同时将调价的品种、调价原因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张榜公布。

学校食堂销售监管部门应监督食堂是否严格按学校规定的就餐时间准时开饭,无特殊情况不得提前或推迟开饭时间;开饭时,还应及时检查饭菜数量,确保足额供应。

(三)网络管理体系的构建

随着互联网和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对学校食堂运营情况的监管可以采用基于互联网传输的摄像头远程监控方法,让监管人员能够在办公室中通过计算机实时地对食堂内的工作进行监管,这极大地提高了监管的效率,增强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力度。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开始关注学校食堂的运营工作。学校食堂的普遍现状是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低,并且员工工资偏低,留不住人才。学校食堂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等特点,是保障广大师生及其他科研人员进行日常工作的重要机构。如何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要从根本上有效提高学校食堂的服务水平,在建议政府加大补贴力度的同时,离不开一套对学校食堂进行强有力的运营监管体系。本文在分析了学校食堂运营监管存在的问题后,着重探索了学校食堂运营监管体系的构建,希望为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堂在运营方面所出现的不足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志营.东营市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J].兰台世界,2012,(19):27.

[2] 朱成吉.对高校食堂管理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202-203.

上一篇:仓库主管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仓库管理制度工作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