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诗歌范文

时间:2023-02-22 12:39:36

学习诗歌

学习诗歌范文第1篇

一、知人论世是学习诗歌的前提

“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孟子?万章下》曾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指只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当时的背景知识,才能了解诗人的思想轨迹,领悟作者想要倾吐的心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要掌握作家的生平、个性和创作风格等,进而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家创作该作品时的社会状况,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只有这样, 才能更容易把握同时代作家具有的共性。

二、品味语言是诗歌教学的核心

诗歌教学必须从语言入手,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因此,只有从品味语言开始,我们才能切实感受到诗人的艺术匠心所在。

1.诗眼”、“警策”

“诗眼” 是一篇诗词的眼目,指的是作品中的点睛传神之笔,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整首诗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诗眼的设置如同“神光所聚”,往往一字点缀而使全诗顿时灵化。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读到这里一片春意迎面而来。

警策,又叫精警或警句,指的是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义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陆机的《文赋》里有一句极为精粹的名言:“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其含义是说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或词语总领全文,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2.用典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以精炼的文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古诗词为达到言约意丰,常使用典故以借古讽今、深化意境或寄托感情。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诗词史上,用典故多的尤以李商隐、坡为最。

3.词性活用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诗人常常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变化词语的词性,从而使语言更具活力。在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诗词中不乏此类词语活用,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名词用作动词,意为“视万户侯如同粪土”,表现了诗人对万户侯的蔑视之情。

4.句法变换

诗歌句法变换主要有诗句成分省略和句式倒装等。成分省略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依据上句可以发现下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吹拉弹奏”。句式倒装如杜甫《秋兴之八》中的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诗人有意颠倒主谓,通过稻米的富足和桐叶的茂盛来反映开元、天宝之世的承平气象。

5.修辞手法

为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感人,诗人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品味语言就必须弄清楚修辞手法所指的具体形象。比喻,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夸张,如“燕山雪花大如席”;对偶,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此外还有比拟、借代、反复、呼告、互文、顶真等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中语言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蕴藏的思想内涵。

三、解析意象、揣摩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意境又称为境界。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而韵味无穷的意象才有意境。简言之,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形与神的不同层面的有机融合。意境与意象一样,也是客观物象和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融合,但意象是组成整体情景的个体,意境则是由若干个意象共同组成的整体情境和氛围。因此,要揣摩诗歌的意境须从解析诗歌的意象着手。对诗歌意象的解析要注意分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挖掘意象背后的内蕴,把握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体会诗人从中表达的感情。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捕捉意象,再从整体上感知解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四、吟咏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咏诵读可以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感彩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任务的要求,也指出了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吟咏诵读是必然的教学途径。

吟咏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其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要指导学生反复吟咏诵读,把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从而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其深远的意境。只有通过吟咏诵读,才能切身体会到诗歌那种直接进入人心的力量,学生才能感受到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贺的诡异浓丽、李商隐的残冷清婉。

学习诗歌范文第2篇

许多人认为:诗歌在培养人们的文学兴趣上,比散文和其他形式更优越。不论是哪一个人,通过广泛深入的诗歌朗诵,均可将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于心,在吟诵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份从容雅趣,多了一份俊逸洒脱,多了一份哀婉凄恻……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这个道理。能够潜移默化地启迪人性中真善美的本质因素,实现情感、文化、哲学和思想上的启蒙和升华,该是诗歌朗诵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之一。

我国古代就有“诗言志”、“诗缘情”之说,认为诗歌“吟咏情性”。如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无一动词,但情景全出,为个人的“镜中衰鬓已先斑”埋下伏笔,抒写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伤郁闷,充分表达出诗人至死不渝的的高度爱国情怀。朗读之,便能在不知不觉中,感同身受,引起感情上、思想上的强烈共鸣。

从诗歌陶情养性的角度看,如果同学们心高气盛,自信自大,不妨多朗读《诗经》、姜夔的词,如《卫风・氓》、《扬州慢》等;如果心浮气躁,多朗读陶潜、杜牧之诗,常诵柳永、易安之词,如《归园田居》、《琵琶行》、《锦瑟》、《声声慢》等,这优美之境或凄美之声会让人沉浸在柔和或凄婉的氛围中;而心情悒郁、烦闷、心胸狭窄,多朗读一些豪放诗词和边塞诗词,如《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自会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壮志和“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洒脱俊逸。

朗读首先要打动自己,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像”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需在脑海中确立自身贬官黄州,独临赤壁,祭奠江月,伤悼古人,感吁“华发早生”,但非失望颓废的主人公“视像”。又如朗诵杜牧的《泊秦淮》一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出现的是以轻烟、寒水、淡月、细沙、酒家、商女以及诗人这些单个形象,然后组成群体形象,这就使得在单个形象的叠加中,以商女的歌唱反衬当时的权贵富豪沉溺酒色、不理朝政的丑恶行径,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此境一出,诗歌的含蓄凝练跃然纸上,以极少的意象,表达出丰富广博和深刻的内涵。

朗诵,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朗读诗歌以至于成诵,诗歌对同学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黯然自伤之情;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会如杜甫般心念武侯,许身社稷,涕泗并流。

诗歌语言形象、精炼,这就要求同学们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学习诗歌范文第3篇

一.课前――搜集与文本有关的诗歌

为了增加读诗的数量,扩大读诗的范围,我们在教学每一篇非诗歌文本前,都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该文本的具体特点,自己搜集一些与文本内容有关的诗歌。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前,学生搜集的诗作有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等;教学司马光的《赤壁之战》之前,学生搜集的诗作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曹操的《短歌行》等。

这种做法看似简单,但是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这一做法可以提高学生读诗的积极性,因为为了搜集到更多更好的诗作,学生们就不得不上网浏览,不得不跑图书馆阅览室,不得不去翻阅各种各样的诗集和诗歌报刊。其次,虽然这种读法对学生来说往往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但它可以使学生明显地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领略中国诗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再次,这种做法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泛读、略读和速读的能力,为以后更广泛、更深入的阅读准备条件。

二.课上――将搜集到的诗歌与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有些作品老师辛辛苦苦讲了一节课,学生还是不甚理解,但若用比较法就会容易得多。因此,我们教学每一个文本时,都应该从搜集到的诗歌中精选几首跟文本关系最密切、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的,与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例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思想和情感都比较难把握的作品。郁文的内容是描写秋的清、静和悲凉,借以抒发那落寞孤独的清愁,但全文竟不着一个“愁”字。为什么呢?于是,我们就将该文本跟辛弃疾的《丑奴儿》来比较阅读。辛词曰:“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本身不就是答案吗?郁文的表现手法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何理解呢?用李煜的《相见欢》来进行比较阅读,理解起来就显得很方便。“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词中哪一景象,哪一词语不透出一股情感呢?即使是“西”、“钩”、“梧桐”、“秋”,这些名词儿,也露着活鲜鲜的愁思。这就叫“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叫情景交融。

通过比较阅读,既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加深对选学诗歌的理解,进而也就会更加真切地体味到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独到之处,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课下――尝试着写一点诗

中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适宜写诗;同时,中学生又有着极强的模仿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以后,很容易做到“不会写诗也会吟”。但是,由于中考和高考对诗歌这种文体写作的限制,平时教学中我们几乎忘记了学生还可以写诗。其实,随着读诗背诗数量的增加,学生的语感会不断增强,欣赏能力会不断提高,对诗歌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大,有时会萌发出写诗的欲望。这时,老师应该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尝试着写一点诗。刚开始写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诗作,让学生运用“仿写”的形式模仿他人的诗来写;还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内容,用诗歌的形式写几句读后感写评论什么的。如,学习《荷塘月色》后,有学生写了这样的小词:“荷花红,荷香浓。喜淡愁亦淡,月色正朦胧。蝉唱蛙鸣千般闹,我心如塘水自清。”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后,有学生写了这样一首小诗:“士为知己死,千古传英名。信陵今若在,何处寻侯生。”这两首诗,前者概括文意,后者发表感慨,不仅扣住了文本的内容,而且也有比较浓郁的诗味。对这类喜欢诗歌、愿意写诗的学生,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诗歌创作;而对于个别对诗歌完全没有兴趣的学生,也不必强求他们去写诗,顺其自然即可。

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中国历代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都曾从诗歌中汲取过丰富的营养。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尤其应该让学生从诗歌中汲取一点深邃和宁静,这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是非常有益的,对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习诗歌范文第4篇

一、读懂诗歌内容。诗歌语言有时为了对仗工整,会打乱通常的语序,要读懂诗歌内容,往往需要理顺错乱的词序。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前句是“鸟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后句却不是“僧敲月下的大门”,因为“月下”并不只有“大门”,也有“僧”。诗人将词序一变,就成为千古佳句。另外,诗歌为了语言的精练,音韵的协调,会省去一些句子成分,成为省略句。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一句都只用了三个名词,没有动词,实际上就是省略了谓语。这些名词,描绘了一个电影似的画面,理解的时候,要将省略部分添上去:(我)骑着瘦马,走在古道上,正刮着西风,眼前枯藤、老树、昏鸦,还有小桥、流水、人家。

二、连缀、补充、想象。“诗贵含蓄”,往往只截取生活的某个断面,某个富有表现力的点,在学习的时候,要将点面进行连缀、补充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统一完整的画面,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父》)从渔父长期烟波生活中截取了这么一点:恰是斜风细雨时,江南春色方浓时,而偏偏又是桃花汛泛起时。在时间这一点上,又描写了空间的一幅画面:高处有从水田飞入上空的鹭鸶,低处有落英缤纷的春水绿波,以及引起人们鲜美味觉的大口细鳞的肥嫩鳜鱼,中间则是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的渔父。通过连缀、补充、想象,鹭在飞,水在流,鱼在拨剌的嬉逐,一切景物都是那么的新鲜、清丽、秀润。渔父被眼前的景物深深吸引,而读者也油然产生一种自然淳朴的意趣和不愿离开这一魅人亦复宜人的境界的深情。

三、领悟哲理。耐人寻味的好诗,形象中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学习时,要仔细揣摩以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获得教益。

四、注意理解诗歌中的典故。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阕共八句,就用了六个典故。读这样的诗词,一定要注意理解典故,不然即使阅读能力再强,也没有办法读通。

五、朗读。诗歌语言优美、精练。而且富含音乐性,通过朗读来体味它的韵律,感受它的诗情,特别是抒情诗,所以诗歌要反复朗读,读出和谐的节奏,读出蕴含的深情。

学习诗歌范文第5篇

为什么学生对新诗毫无兴趣呢?我认为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以往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考就是指挥棒,中考考什么,什么就是重点。而新诗是不在中考考查范围内的,对于诗歌的考查只限于古诗文填空和近体诗的赏析,所以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应试教育期间,首先教师就对新诗的教学不重视,对于新诗的授课只限于让学生读读,教师分析点拨,根本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灌输,很难真正把握诗人寄托在诗中的思想感情。二是要真正体会新诗的感情内涵,捕捉诗人真切的思想感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一见新诗就发愁:诗人这是想抒发什么感情呢?根本打不开诗人心灵的大门。究其原因,长期以来,新诗就成了被师生遗忘的角落,根本没有发出它那耀眼的光芒,成了被尘土掩盖的珍珠。如今素质教育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也不容忽视。因为初中教材共有中国新诗和外国诗十七课二十三首,占全套教材课文总数的十分之一,与过去任何一套教材相比,这套教材对新诗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阅读新诗的能力刻不容缓。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准确的捕捉诗人的思想感情呢?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诗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兴趣的培养在于加强朗读训练,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对诗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读诗的能力。为什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达到这一效果呢?这与朗读的好处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朗读一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二是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加深对诗的理解,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三是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和情感。朗读时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并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诗中去,这就大大增强了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这样看来,只要注重朗读训练就有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而且从学生本身来看,朗读也是他们所喜爱的,学生喜欢朗读继而也会喜欢所朗读的内容。这样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课堂气氛活跃,所有学生都跃跃欲试,想在师生面前一展自己的朗读水平,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对诗的兴趣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但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参差不齐的,针对这一情况,朗读可四个阶段进行,逐渐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第一阶段是:学生自行朗读诗歌,借助工具书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这一阶段的要求是能流畅朗读,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学生只要多读几遍,这样要求不难达到。效果检查可在自习课在小组内进行,由小组长负责让每个学生达到这一要求。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放手人学生自主完成,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初步整体感知诗的内容,把握诗的意象,为在朗读过程中体会把握诗的感情打下基础。在所有学生达到第一阶段的要求后,教师给学生讲解朗读的技巧,例如快慢、轻重、长短、升降、停顿等,告诉学生要做到这些必须理解诗的内容为前提,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读诗要读出感情来。感情是可以读出来的,因为有一位表演艺术家说,人的喜怒哀乐,连最微妙的情绪,都能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表达的精确细腻,毫无二致。朗读,就要通过声音表达出文章作者的感情。至于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来,要告诉学生,首先要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语句的意蕴,深深受到文章的感染,这样作者的感情会在朗读中自热而然的流露出来,就像泉水流出泉眼。然后指导学生进一步去研读作者所处的年代,诗的写作背景,诗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朗读中,感知诗的形象,深入的感受诗的意境,深切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样朗读才能读出准确的感情。学生喜欢朗读为使朗读读出感情,他们会很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内容,把握感情。对于内容教师只能进行关键性的点拨,不宜多讲,否则面面俱到会使整首诗索然无味,如学习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这首诗,要指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时间,学生自然会联想到一九三八年祖国所遭受的一切,从而很容易知道诗中的“鸟”表面上说的是自然之鸟,但实际却另有所指,象征那深情热爱祖国这片土地的一代诗人;而诗中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我们也不能落得太实,而要加以虚化,领会其背后的象征意义,那这首诗的主题显然是爱国,但全诗没出现过一次有关爱国的字样,却充分传达出诗人热爱祖国的炽热而深切的感情。在以往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过多的讲解时学生处于被动的被灌输知识的地位,从而失去了对诗歌的兴趣,而现在以朗读为核心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为了读出感情,学生会主动去深入理解诗的形象、诗的内容,在探讨中把握诗所表达的感情,学生带着兴趣完全主动的去学习,自然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反而一个小小的有关诗的内容、诗的感情的发现会让他们兴奋不已,课堂效率大大提高。第二阶段是课堂朗读大展示:在这一阶段尽量让每个学生得到朗读的机会,不点名,谁想展示就展示。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活跃。再是做好点评T作,一名学生朗读完后,学生踊跃发言进行评价,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最后指出该生的优缺点,让他加强不足方面的训练,这样可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诗的内容及感情的把握,点评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键处教师进行点拨,如: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是贫穷和苦难,感情忧郁、愤怒,但对祖国是深沉的爱。第三四节写祖国的现状,蒸蒸日上,感情积极高昂同样饱含着对祖国深沉的爱。虽都是对祖国的爱但读起来语调、语速都不一样,教师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讲解了诗的内容,把握了诗的感情。二这是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课堂效果大大提高。

然后听磁带,听名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进行反复朗读,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第三个阶段:师生比赛,作为教师要和学生融为一体,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不难光说不练,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露一手,在课堂上和学生朗读比高低,让学生做评价。在这之前,教师当然要好好准备,努力使自己的朗读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再是用于面对学生提出的不足之处,虚心接受,努力改正,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这一环节学生的气氛再次高涨。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想一试身手。这样环节也不限定人数,尽量给每个学生机会,使每个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提高。第四个阶段:学生和名家大比拼。这需要将学生的朗读录下来,这样才有一个清晰的比较,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自己的水平,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和名家的差别,这样才能有大的提高,而气氛又达到一个高潮。在这一环节中,注意不要让名家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给学生多次录音,让学生感受自己的进步,教师还要适时教育:熟能生巧,朗读的次数多了,水平也就提高了,要勇于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

学习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比较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76-01

读初中时,在学《岳阳楼记》前老师给我们推荐了杜甫和孟浩然的《登岳阳楼》和《临洞庭上张丞相》,并把这两首诗和课文比较,通过比较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记住了这两首诗。的确,用比较法学习古典诗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其法有:

一、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比较

为了对诗歌作品了解得更加深入,我们可以联系诗人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学习。如在学清照的《武陵春》时,就可以联系她以前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来学习。

先看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洋溢着青春活力。

再看看《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与前相较,这首词有明显的不同:从时间上看,《如梦令》写夏天之景,《武陵春》则写暮春之景;景物特点是上次荷花开得正盛,以至“误入”,这次花是开尽了,只留下“尘香”。这是伤心人的感觉。再看看行动,上次“争渡,争渡”,充满活力,这次却连头都懒得梳了,一个女人不再注意自己的形象,说明诗人已心灰意冷;上次是“兴尽”而归,这次最终没有出游。上次的心情是愉快的,尽兴“沉醉”才归以至于“常记”,这次脸上写满了愁,“欲语泪先流”。我们将李清照两首有关泛舟出游的词进行比较学习,就会清楚地感受到诗人由少女成为,再成为老妇,其情感的变化历程,对诗歌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

二、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作品比较

古典诗歌有许多相同的题材,诸如相思、送别、友情、春景、报国等。学习时将同一题材的作品比较,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如学习杜甫的《春望》时可以联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进行比较学习。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乎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比景物。二者都是写春景,都写了花草,都写了鸟儿的活动;但《春望》一诗中“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诗的忧伤之情已显。而《钱塘湖春行》暖树上追逐嬉闹的是“早”莺;西湖边啄泥做窝的是“新”燕;参差凌乱的小花“渐欲”令人目眩心迷;地上的草刚刚长出绿叶,仅能覆盖住马蹄。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是“新”的,“稚嫩”的,刚刚发韧着,显露生机勃勃之态。

比人物。可以从人物神态、行动、心理、情感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加以比较。《春望》中诗人因战遭乱思家和因伤时心事重重,头发很快变白变稀了,一个“搔”更让诗人焦急难耐之态立显;《钱塘湖春行》里诗人时而骑马一路穿行,时而漫步在湖东柳荫里,也许他会以为,绚烂的时刻一会儿就到来了呢! “最爱”透露出了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悦依恋之情。

比意境。二诗同写春天之境,但意境迥然:杜甫笔下春城衰败,满目凄然,怎不令人伤感;在白居易眼里春天万物复苏,气象更新,燕舞莺歌,百花吐馥,无不令人喜爱。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很快就能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基调,对诗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三、同一情绪不同意象的诗句之比较

诗歌语言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如艾青《诗论》所说,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原来感觉不到的东西感觉到,看得见,闻得着,知道它的温度和硬度”。比如“愁”是一种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诗人有办法将其物质化。学习时可以搜集写“愁”的诗句,比较赏析: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将离愁比喻成物—“乱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再将愁变为水。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愁已经物质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李清照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到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而王实甫杂剧《西厢记》说“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装在车子上。通过对写愁的诗句的比较品味,丰富了知识,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

四、同一诗句中换用不同词语的比较

在赏析诗句时,可将诗句中的某些词语换成其他词语来品味比较。比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学习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屈原 楚辞 神话传说 原始巫仪 《九歌》 《天问》

一、屈原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神话传说及宗教巫仪色彩

(一)屈原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神话形象体系

屈原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神话形象是一个极其完整的体系:有关自然界的,如天地的开辟,日月的晦明之类;有关历史的,如尧舜禹,以及齐桓,子文诸人事迹;这些可归于两类;创世神话和英雄神话传说。还有其它神话如女歧九子,S和扬光,以及石林,灵蛇,黄雄等等。具体的来说屈原的作品中有关神话传说的却不少,尤其在《离骚》、《天问》和《九歌》中更突出。

(二)屈原作品中的宗教巫仪色彩

“楚辞是现实理性思想和巫仪感性形式的美妙结合,如果我们不了解它那独特而复杂的文化背景,不了解遥远而陌生的巫祭礼俗,我们就很难彻底理解楚辞,尤其是它那流光溢彩,变幻莫测的艺术形式。”[1]像胡适先生所称《九歌》为“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2]虽然我们大都认为胡适先生的观点有欠妥之处,但《九歌》中不乏宗教巫仪色彩。

我们再结合具体作品,尤其是《九歌》再做进一步的讨论。王逸《九歌序》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弗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作《九歌》之曲”。[3]按《九歌》可以具体分类:一类是写祭祀中歌舞娱神的热闹场面,写神的降临和表达人们对神的热烈礼赞。如《东皇太一》《神居》《大司命》《东君》等四篇。二类是描写神与神或神与人之间的相恋相思的心理、动作,如《湘君》《湘夫人》《少司命》《河伯》《山鬼》等五篇。三类是追悼为国捐躯将士的挽歌,如《国殇》一篇。有人认为是祭祀战神蚩尤。“楚辞《九歌》原属宗教祭歌。”[4]“《九歌》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艺术和神话色彩。沅湘人民祈神佑福的宗教仪式,有诗歌音乐和舞蹈,并且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诗歌的内容反映出整个祭神活动仪式有三部分组成,即迎神,娱神,和送神。”[5]这种巫祭传统在《礼・祭义》中有所表述:“乐以迎来,哀以送往”。在作品中“由许多许多的香洁之物,一连串美丽、洁净的意象,你可以从宗教方面联想到初民迎神之虔诚,对神的崇敬”。[6]并且清人陈本杰《屈辞精义》说到《湘君》篇,认为:“湘水之神,楚俗之所祀也”[7];马茂元说:“本篇付日《大司命》祀司命之神。”龚维英在《文学遗产》中属文《九歌国殇》祭祀战神蚩尤说》中认为《国殇》是祭祀战神的。[9]可见《九歌》中十一篇几乎均是与楚人的宗教巫仪形式有关系。

屈原曾是三闾大夫,职掌楚王室三姓,这本与王族的祖宗神庙的祭祀可能有关系,当然也与王族子弟的教育有关。

屈原在其作品中运用了大的神话传说,这有利于表达其思想感情,也是他追求的理想寄托。笔下的环境虚无飘渺,情节离奇怪诞,从而形成变幻色彩。多用象征语言,或追求对神秘境界的直接感悟,或将世俗的男女之爱升华为人神关系的表现,从而形成神秘主义倾向。角色大多为非同寻常的人物,他们具有非同寻常的性格和力量,也同样具有非同寻常的经历和遭遇;从而形成浪漫传奇色彩,表现为强烈的抒情性,想象的丰富奇特,思想的超然洒脱,情感的豪迈激越等,这些都无不为屈原辞赋增光添彩。更重要的是求助于祭祀神明更能表明屈原精神的伟大和人格的高洁。“因为当一个人如此执著地坚守自我的理想,而这理想在现实中又屡屡受挫,得不到实现的承认,更不能实现他的价值时,在思想与情感中极易产生求助于神明的想法,这固可以视作人的情感之脆弱与对理想的怀疑,但正是这种执著中的脆弱与坚定中的怀疑才更加真实地展现了一位既伟大而又平凡的诗人的心灵世界,因而人们从这脆弱与怀疑中感受不到诗人的卑微,相反却是崇高与伟大”。[10]宗教巫仪色彩是屈原辞赋作品中一大特色,可能也是作为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一大情结吧!

二、楚辞中的神话传说和宗教巫仪的深层意义和本质所在

不论其作品中的神话传说还是其宗教巫仪色彩都是屈原用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素材。其实质精神正表明屈原在现实中的困顿和无可奈何。人类有一种返本情绪,当遭遇不幸或苦难时(姑且认为屈原身世之感和他的理想抱负之失落为一种遭遇不幸,他的放逐为一种苦难,报国无门为一种痛苦。)返向本真:返向人或天。人之本,我认为在古代人看来是祖宗,即与祭祀有关的一种或一系列的巫仪活动。“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返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嫉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11]天在古代人类看来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之所在,特别是先秦人们对天的理解有双重性。“关于天,先秦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自然的天(所谓‘天象’)。二是神秘的天(所谓‘天命’)而两者又可统一于‘天道”[12]所以司马迁《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原是遭遇不幸(政治抱负未实现,又见放逐),而“呼天”,“呼父母”。这里可以认为是神话,祭祀的具体表现。总之,楚辞中有极丰富的神话传说,有很强的原始巫仪色彩。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2015年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5]GHB1528]”阶段性成果。)

注释:

[1][2][5][6][7][8]过常宝:《楚辞与原始宗教》,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第14页,第99页,第12页,第134页,第141页。

[3][4][12]曹大中:《屈原的思想与文学艺术》,湖南人民出版社,第79页,第219页,第201页。

[9]龚维英:《<九歌・国殇>祭祀战神蚩尤说》,文学遗产,1985年,第4期。

[10]王傅华:《<卜居><渔夫>屈原精神困境的揭示和对自我与社会的双重固持》,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1]吕晴飞:《屈原诗歌评赏》,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页,第25页。

学习诗歌范文第8篇

笔者通过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以读为本,反复朗读,培养语感,发展素养”的诗歌诵读教学法,可以打破传统语文诗歌教学的弊端,有效地提高诗歌的教学质量,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与传统的诗歌教学相比,诵读教学法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熟悉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并能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素养。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开展诗歌诵读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师示范诵读,帮助学生体验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充满真挚情感的优美语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诗歌的读音和诵读节奏,更好地感悟诗歌的感情,而且能极大地感染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调动起学生自己朗读诗歌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诗歌教学的示范诵读,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好范读的作用,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诗歌进行认真的朗读和研究,准确地掌握读音和诵读节奏,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此外,教师在范读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突出诵读的要点,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去模仿、去诵读,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冰心诗四首》中的《成功的花》时,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在突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透”、“洒遍”等词语的作用(明艳形象突出了花的成功,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进而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的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含的艰辛,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

二、各种感官参与,体验诵读快乐

语文教学,是多种思维和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自己去逐步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体验到诵读诗歌的快乐。在以往的诗歌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教学思路的束缚,往往是一个人在前面讲,整节课下来就是满堂灌,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诗歌教学中开展诵读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参与、体验和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诵读诗歌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朗读诗歌。在朗读完之后,让学生们动脑思考,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自己根据头脑中所想到的内容,把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自己画出来。这样,学生在画完之后,再让学生对照着自己所画的景物,朗读诗歌,学生对诗歌所描写的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就能有了更好的理解,从而体验到诵读带来的快乐。

三、引导课外诵读,发展学生素养

诗歌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诗歌积累为前提。如果学生在平时有着大量的诵读诗歌的积累,在遇到很多相似的题材时,就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实现举一反三。让学生多诵读课外诗歌,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熟练地掌握课本诗歌的基础上,扩大课外诵读,通过大量地诵读课外诗歌,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通过增加学生诗歌的阅读数量,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平时拿出时间来诵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也可让学生自己去搜寻一些好的诗歌,体味诗歌的遣词,诗歌的情感,并拿出专门的时间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并进行适当的点拨,把诗歌吃透。这样,当学生在日后进行诗歌学习时,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诗歌教学也变得轻松简单了。

学习诗歌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现状 诗歌鉴赏方法 多媒体教学

一、古典诗歌的教学现状

中职的语文课本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册语文教材,每册书的文言文单元都有一课“诗词四首”,编入要求背诵的古典诗词名篇。每册书有两个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共计34篇诗、词、曲名作。加上《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古体长诗4篇,《赤壁赋》等赋类4篇,共计有古典诗歌作品42篇。通过平时课堂教学及作业、考试反馈来看,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不浓,基础不实,学习方法也有待完善,学习效果还需要强化。

二、诗歌鉴赏方法

学生在接受任何一篇诗歌作品时往往在获得审美的同时,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情体验带进去,分析字句、作者、风格,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并在这一过程中重塑自己。鉴赏过程是一个丰富复杂、十分微妙的精神活动过程,学生们学习和鉴赏诗歌,需要一个很好的理论方法指导。

第一,知人论世的方法。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鉴赏古诗,首先要准确地了解它,我们欣赏李白,当然要明白李白的家世、际遇和坎坷经历,了解国家局势的变化,第二册《蜀道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敏锐的忧患意识,对变乱危险因素的忧虑和关注,学习后我们才能懂得他为什么以后怀才不遇、遭遇挫折却仍然那样热爱祖国。

第二,前挂后连的方法。诗歌和所有文学作品一样,源于生活,发自感情;凡是优秀的诗篇往往既受到先前作品的滋养,同时也会影响后代。因此,在读作品的时候不妨推源溯流,关注作品与前后诗作之间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诸方面的联系,通过比较,更深刻地体会这一首诗的妙处。用这种方法读杜甫的那些反映现实的诗,就能深刻地体认到他对汉魏乐府诗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诗歌中有若干意象前人用过之后,后人会不断沿用并有所生发改造。例如西晋石崇所作的乐府诗《王明君辞》,是最早咏叹王昭君的诗作。第二册杜甫《咏怀古迹》作者拈取昭君人物意象,咏叹王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思念故乡的心情。后人也多有咏叹王昭君的作品,杜甫的这首诗歌给后来者无限启迪。

运用典故在古代诗歌中极为常见,这是诗人充分利用文化遗产的方法之一。通过曲折的表达,不仅可以使作品含蓄有味,也能增加作品的历史文化含量,引发读者更多联想和思考。第四册《滕王阁序》用典可概括为明用、暗用、化用、连用典故这四种情况,统计有30处用典。把诗歌中前后相关的意象和典故联系起来欣赏和思考,会有很多新的收获。四册语文教材诗歌选材精当,词句用典少有重复,但是联系比较的学习方法一定要让学生们理解、领会和运用。

第三,单刀直入的方法。我们将视线专注于单个诗歌作品,撇开它的作者和有关背景,也不与其他作品发生联系,专门赏析意象,品味艺术之美,领悟人生之趣。第一册《山居秋瞑》品味其中的写之真景,述之真事,发之真情的幽静优美的诗画意境。

三、诗歌多媒体教学

第一,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充分注意并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第二册《蜀相》一课时,将诸葛亮一生重要阶段做了一个列表,让学生对主人公的生平有个简单的了解。将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咏怀古迹之武侯祠》与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多侧面、多角度认识人物,展现其性格、品质最华彩的部分。这个补充使得课堂讨论活跃起来,学生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还配乐朗诵了这首诗,最后发问,杜甫这首诗写得好,好在哪里?不少学生们能从专业知识角度加以分析,表现积极,答案喜人。本次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利用动画游戏来增加趣味,通过温习诗歌内容加深记忆。首先,丰富的形象、生动的动画、恰到好处的插图、动听的音乐,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理解和熟记。使学习过程不再单调、乏味。其次,多媒体易于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掌握知识。在多媒体教学课中我有意识设置“古诗字词填空”活动,如这样一组诗句:

1.陈王昔时宴平,斗酒十千恣欢。(李白《将近酒》)

2.画图识春风面,环佩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

3.艰难繁霜鬓,潦倒浊酒杯。(杜甫《登高》

4.淮水东边,夜深还过。(刘禹锡《石头城》)

请同学们上台操作完成题目,这时,学生只要将“乐”、“谑”,“省”、“空”,“苦恨”、“新停”,“旧时月”、“女墙来”这些字拖入相应位置,诗句也就完整了。这样,学生不仅背熟了诗句,还增加了对诗歌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利用多媒体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可以将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富于新意,更易于被教学对象接纳、掌握,这是多媒体诗歌游戏化教育的最大好处。

学习古典诗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块基石,也是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欠缺环节。这固然和他们学习基础差有关,重要的是及时补救,老师们需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领会旨意,融会贯通,领略古典诗歌的妙处,把握诗歌通史的灵魂,促使他们关注文化生活事例,汲取生活养料,付诸探索实践,担当起文化的传承者。我们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要依据其对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规律的把握,着力探究其在教学使用中的各种可能性,结合诗歌教学实际,利用视听媒体特征,身临其境,因材施教,互动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车雪梅.职业中学开展诗歌鉴赏活动四步法.

[2]黄强,王乃森.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学习诗歌范文第10篇

诗歌教学中的难点

一是有些教师课堂教学诗歌的方式常规且无趣,容易压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笔者在与一些小学生交流时发现,部分教师更倾向于通过翻译诗歌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将教学重心放在对诗歌字句的理解上,而忽略了对诗歌整体意境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教师的正确指引,对诗歌的热情会下降;同时,这一行为极易抹杀学生思维的深度和生命的灵性,更别谈想象力的培养与创造、个性思维的发掘与发展了。

二是学生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交流阅读诗歌感受的机会并不多,课后能饶有兴趣品味的频率也不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唯有发自内心地对诗歌学习的渴望,从课堂学习中获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直接经验,才能将所学诗歌内化为自己的生命体验,享受诗歌学习的乐趣。相应的另一个现象也值得重视,许多学生在课后运用的诗歌并非“正统”诗歌,他们热衷于改编诗歌字句,让诗歌更加通俗,然而过犹不及,往往使得诗歌趣味更加低级,娱乐性质浓厚,这在当前诗歌教学中必须正视。

三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诗歌的机会极少,自创诗歌的尝试情况并不理想。知识积累固然重要,但是能将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才是我们学习的意义所在。究其根本,许多人认为诗歌离人们的生活很远,甚至有人说,它仿似另一个国度生存的种子,卑微到尘埃里。这些观点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学习诗歌的态度,需要得到正视。

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朗读、诵读齐头并进 诗歌,寄予着诗人深重的情感及对生活无限的向往,朗读诗歌与朗读白话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不一样的。诗歌的体制特点决定了它的情感推进是快节奏的,甚至是爆发式的。诗歌朗读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原则下,回归对诗歌本身的关注,让学生对诗歌字句有更直观的观感。在学生对诗歌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找出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后,诵读诗歌,可以对诗眼、诗意有更全面的了解;几次三番诵读下来,学生对诗歌中情感把握自然到位不少,越读越有韵味,越读越多感悟,成就感不断飙升,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发表对诗歌的看法。

斟酌字句,激趣换新词 语言高度凝练是诗歌的一大特色,也是诗歌学习中不容小觑的环节。诗歌的美,很大一部分就是美在它的字词。如何让学生发现美,对教师而言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换一换”的方法,扩展学生的字词储备,灵活使用字词。以《夜书所见》为例,诗中写道“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句点睛之笔是“送”和“动”两个动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送”和“动”这两个词在这首诗中的意思和作用,然后让学生自主找出可以替换的动词,并描述更换后的动词所描写的诗歌意境是怎样的,表达的感情如何?有没有改变诗歌基调?学生们通过对动词的选用,可以更加深入理解诗人选词的用意。“换词”也算是学生写诗的尝试,当学生从中找到乐趣,兴趣自会随之而生。

激发想象,品味意境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艺术作品的生命力。诗歌能流传至今,除了高度凝练的文字、优美的意境外,更多的是给人以无尽的想象,诱发人们无穷的思考和解读。小学生正处在想象力极为旺盛的时期,感悟诗歌意境,就必须充分发挥孩子们善于想象的特点。首先是还原想象,感悟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诗歌的内容出发,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才能把学生的联想引入正确的道路而不至于天马行空、凭空臆造,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诗歌的意境。其次是定向联想,把握意象。诗歌的意象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比如“莲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松树”代表刚毅挺拔等。以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为例,就可以抓住“孤云”“闲”等意象,通过诗配画的形式展示,把握诗歌意境。

以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积累

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适时举办一些诗歌朗诵、诗歌积累、诗歌创作比赛等,激发师生对诗歌学习及创作的关注,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学校对于诗歌学习的重视,无形中给予他们一种教育暗示――诗歌学习很重要。在举办一项有关诗歌的比赛或者活动时,学校首先要注意的是确立此次比赛或活动的首要目的及期望,只有围绕着比赛或活动目标来进行相关项目的设定,才能让学生关注到诗歌,体会到学校的良苦用心,感受春风化雨般的学校诗歌教育;其次,有关诗歌的比赛应特别注意以年级为单位来进行实际操作,具体年级有诗歌学习方面的具体要求,不可一概而论;最后,学校在举行此类活动时,应注意邀请家长作为评审或者观众一同参与进来,唯有让家长真正意识到诗歌学习的重要性,响应学校的号召,在家庭教育方面重视孩子的诗歌教育及积累,学生们才能真正生活在一个诗歌浸润的天地中,重视诗歌,爱上诗歌。

对于小学生而言,诗歌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作为一线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注重量的积累,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注重学生在语言积累、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熏陶,还给学生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唯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情,进而使学生爱上诗歌,更加诗意快乐的成长。

上一篇:现代诗歌鉴赏范文 下一篇:写诗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