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对联范文

时间:2023-03-13 13:31:25

学习对联

学习对联范文第1篇

一、借助歌曲、音乐等激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

孩子天生就喜欢哼唱歌谣,流行音乐也是他们的最爱,而对联朗读起来本身就很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我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给不同内容、情感的对联配上乐曲。有的同学找到了表达相似情感的歌曲,利用现成的曲调演唱;有的同学找到了一段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还有的同学进行即兴创造,并且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通过这种形式,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原来遥远的对联在学生心里被拉近了,学习对联的兴趣也明显提高了。

二、与书法、绘画相配合,引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

有的对联用文字展示了优美的画面,如“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我就让学生用画笔把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画下来。

我们班里有几个学习书法的孩子,其他同学都很羡慕他们的一笔好字。我通过多媒体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了许多幅名家书法写成的对联,鲜艳的大红条幅,姿态万千的墨迹,精美的背景图案,造成了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在孩子们充满惊奇、赞叹的目光中,我又及时地展示了班里几位学过书法的同学写好的对联,并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创作自己的作品。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节课掀起了全班同学学对联,写对联的热情,后来的几天,许多孩子拿来了用毛笔字或硬笔书法写的对联作品让我看,有的孩子还别出心裁,在硬笔书法作品中配上了图画。在他们兴奋、自豪的眼神里,在他们稚嫩、认真的笔迹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学习的极大热情。

三、用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

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对故事性强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在对联教学中,我就尽量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对联的起源时,我先从孟昶这个亡国皇帝一联成谶的故事导入;在讲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这个特点时,我又补充了用无情对讽刺袁世凯卖国行为的故事。这样,学生不再把学习对联视为畏途,反而觉得中国古文化有取之不尽的精华,是可以丰富自己的养料。

四、结合生活节令,社会行业等引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

在众多的对联作品中,有许多关于节令、物候的名联,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来临前,我就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有关对联,在课堂上让学生介绍给大家,让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传统文化的精华一同驻进孩子们的心灵。

学习对联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对联 学习兴趣

对联似乎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许多老师在教学中也渐渐把它淡化。其不知如果能巧用对联,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能力。现就从教学的实践中摘出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关的几种对联,例说如下:

1.谐音联。北宋丞相吕蒙正,少年丧父丧母,家境十分贫寒。他向邻居亲朋求借,人们都不肯接济他。这种贫富不均的现象,使他深感不满。春节到了,家中空无一物,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先让学生动脑筋,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有的虽然回答了,但不在点子上。老师最后给出了答案,学生顿感省悟,激发兴趣,收益颇大。

2.双关联。一次一位学童遇到秀才,这位秀才狂妄无比,藐视学童,狂秀才骂道:“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个是先生?”这位学童从容应对,“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稻粱菽,麦黍稷”本是五谷,狂秀才说这些“杂种”,表面上指的是五谷杂粮,实际上骂这位学童为杂种。哪个“先生”,表面上是“先生”实际上又是指这些谷物种下地后,哪个先出土。然而这位学童毫不示弱,从容应对,“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也是一句双关,对仗工整。诗书易,礼春秋是四书五经中的代表作,许多正经,即是读书中的正经,暗指何必去装那些正经呢?既有正经在,又何必去问“老子”,表面上指的是道学家老子,实际上是学童自称为“老子”,狂秀才无奈,只好逃走。经过分析,学生的思路大开,忍俊不禁。在愉快教学中,提高了思维能力。

3.类比联。刘伶和李白都是酒仙,李白的“斗酒诗百篇”已家喻户晓。向一家饭馆写了这样的一副对联:“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瓦缶澄来银无影,金刀割处玉无瑕”(豆腐行),把洁白如雪的豆腐和银玉进行类比。“许多丘壑胸中贮,无数烟云笔底生”(书画店)“今晚栖身留燕窝,明朝展翼赴鹏程”(旅店)“行程远大,脚跟须站稳,工作浩繁,步奏要分清”,横批“始于足下。”这些对联,都是运用了类比的方法,由此失误联想到彼事物,事物之间都具有类似之处,这样拿来比喻,十分妥帖,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状物比拟的准确性。

4.即席联。一次我把这样的对联讲给学生听。少年时的李鸿章,从小跟周老先生读书,时值盛夏,一天周和李同行,走到塘边,他俩脱下衣服下塘洗澡。周先生随口吟出了“千年古枝为衣架,”李鸿章随口应对“万里长江作浴池。”有一次李鸿章的父亲在算账,自言自语道,“日用千金,支付不易”,李鸿章马上答道:“花开万朵,色彩无穷。”这些对子对的既俏皮而且有气魄。

欧阳修未出仕时,家境贫寒,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一天暮色苍茫。他背着书囊,匆匆来到一座城下,此时城上有一老兵把守。欧阳修说,读书人远道而来,进程求宿,老者求一联以对,“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欧阳修道,“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生气地说:“我是要你来对的”。欧阳修说,学生已经对过了,老兵恍然大悟。原来他对的是“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老兵打开城门,让欧阳修进城。所有这些即席对子,可以培养学生们急中生智的能力和遇事应变能力,实际上也是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5.多主题联。同学们在学习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时,其中有些对偶句子,实在使我们玩摩不已,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理解。无题诗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多数人理解为这是对爱情的忠贞执着。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也有人把这两句作为歌颂教师的形象而引用。还有的用它来歌颂革命先烈无私奉献精神,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直到生命的结束。究竟是些什么,主题是多角度的,只有自己去理解。因此这些句子,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李商隐诗歌中的对偶句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往往不拘于特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只注重感情本身的表现,于是常常写出“人人心中所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境界,引起了古今读者的共鸣,读来爱不释手。

总之,在教学中巧用对联,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能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笔者真诚的希望同仁能注重对联的学习和巧妙运用。

学习对联范文第3篇

文建明曾说:干部服务群众,就好比对“对联”,群众提出的问题是“上联”,干部的真情服务就是“下联”。要说有什么高招,这就是高招:要看得起老百姓,要听老百姓在想什么,要按照老百姓的意愿去解决问题,最终肯定能达到一种理想效果。

我感到,文建明的“对联”比喻非常恰当。古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得失,百姓评说很重要。所以,百姓的评说就是“上联”,而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化解民怨,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则是“下联”。

如此说来,与群众对“对联”、对好“对联”,也是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基本功和“必修课”。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广开言路,虚心倾听,了解和听取他们的心声和合理要求,才能与他们心相印、心连心、心贴心,才能时时处处为他们的合法权益思考和打算,才能制定切实为民谋利益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如果一个领导干部不能听到真实的民声,怎能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化解民怨?怎能知道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群众赞成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怎能知道群众对政府工作是否满意?又怎能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特别是群众遇到新问题、新矛盾,领导干部坐在高墙深院内是听不见看不到的,只有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与群众真心交友,与群众感同身受,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办人民所盼,体察群众疾苦,通过一桩桩、一件件具体的工作,实实在在帮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这也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正因如此,文建明教会了党员干部与群众对“对联”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点。一是要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带着这种观点,才能对人民群众有一种深厚感情,才能带着这种感情去解决问题,这样无论什么事情都好办。二是党员干部要倾听老百姓在想什么,了解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要根据这些根源去找准问题。三是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理,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研究一些“下访寻问题”的思路。

学习对联范文第4篇

一、心得篇:我想简单说两点,一是学联如做人,一个端正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必须的。二、学联如爬山,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能到达希望的彼岸,不断积累,循序渐进才能厚积薄发。

(因为时间关系,此处省略一千字。)总体来说就是对东风老师提出的"四心三多"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这里有两点我觉得不能省略,一是关于"多练"的问题。有的同学想,我对的句子不好,怕别人笑话,因此索性只做个旁观者。我想说,我们要勇于做那只"过河的小马",你不下水,永远不知水的深浅,不知下水后的精彩。

或许因为我是工科生,喜欢用数字来制定目标和考核目标完成。从2014年十一月至今,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规定,每天对句最少五个。东风老师的对句三百已经完成一半,自己出句二百多个。加上临屏对句早就超过了一千个,且不论好坏,多炼才能锻炼我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你对不出,你就会想办法去阅读,去学习他人的句子。从而反思自己的句子,如果只是旁观,能收获到什么呢?

我一直坚信两句话,也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学习的座右铭,那就是:"勤能补拙"和"天道酬勤".东风老师在国粹搞的对句联赛中,我坚持参加对句,其中一个句子被有幸选入到优秀对句赏析里,这让我着实窃喜了一番呢。

二是练习方法问题。偷偷告诉你们一个学习流水对的诀窍哈,这个秘密我可是第一次爆料哦。那就是除了正常的课堂练习外,经常研读学习东风老师的对句三百、出句三百,并且尝试去对句,用心去领悟他的对句思路和意境流转。三期清浅师姐三百句对完了,我曾经下过决心,五期毕业前要把三百句对完,因为懒散,目前我完成了对句一半。七期学弟学妹们那么厉害,一定有超越的我们的,加油哦!

二、实战篇(因为中高级要学习出句和成联,所以我在这两方面多费一些笔墨)

1、分析出句:解析联意,是一切对联的开始。分析出句包括判断出句的节奏、平仄、词性、结构等格律问题;分析出句的修辞手法、用典。分析出句句意、感调及其字外之意,找出出句的关联点即联眼;我们要通过文字感知出句要表达的是什么。然后,我们再由出句给出的条件联想起某一个恰当的画面来呼应出句。下面我以我非常喜欢的两个老师的经典对句为例说一下析联。

一棹撑开烟水阔==只身隐去姓名无 【再嫁东风】

应景分析:看到此联,我脑海里立刻浮现一副山水闲淡,一个隐者悠然世外,或看花赏月,或夜舟垂纶,把酒青天的画面。上联以景入情,"阔"是联眼,这里的"阔"不仅仅是看到的水面阔,更是内心放下后的一种"阔".下联延伸和递进了上联的意,原来是卸下世俗的功名,云淡风轻,才使得视野更加开阔。

再如:旧事有时归纸篓==相思照样落眉弯【东风】

应景分析:满腹的心事向谁诉,知心的话语几人听?无人可听,无人可寄,只好写进纸里,丢进纸篓,散入风中——但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多读几遍东风对联,便可以发现流水对一般遵循这样的规律,这和诗词有很大的相似,就是,情景结合,以景带情,以情入景。上联普通的叙事,下联以情致胜。一个联,就是一副画面,一个故事。这正是流水对最出彩和最吸引人的地方。

笛外烟村花簌簌[东风]=堂前旧燕影双双[柒米]

析联: 暮春时节,悠扬的笛声阵阵,放眼望去,远处的村舍在轻轻的薄烟缭绕下显得如梦如幻。四周的绿树红花随着微风摆动,仿佛通了灵气一般,伴着音乐婆娑起舞,那成双成对的燕子依然细语呢哝……这是一副多么灵动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啊。

绕树炊烟迷倦鸟[东风]

骑牛稚子弄笛声(今)[柒米]

析联:出句给的物像,树,炊烟,倦鸟。从这里可以看出,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副黄昏暮景。村庄里炊烟袅袅,倦鸟归林。牧童也牧牛归来,弄一曲柳笛,童真无限……

2、对句:

(一)造景与修辞:析完出句后,我们脑海里就会得到一个大致的色调和意境。然后根据这个意境迅速在脑海里设置一个场景和画面,在这副画面里,利用出句给出的物像周围去找物像应对。另外对句是离不开修辞的。修辞又和造景造境密不可分的,它能将一句很平常的句子,凝炼成精,从而达到意境丰满,让句子更具诗意,更具可读性,欣赏性。

举例如下

分别用"月"和"雁"做为境像,出一七言上联,准确的表达你的某种意像。我选用了两种不同的色调,一冷一暖(这里的暖或许不算暖,算中性吧,但是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使句子呈现不同的色调,后一个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则使句子一下子充满了生动性和趣味性)。

月:冷色调:

出句1:凄清月下何堪恨【柒米】

对句1:寂寞杯边已忘年【柒米】

暖色调:

出句2:蛙跳莲台惊月醒【柒米】

对句2:风摇柳线逗鱼忙【柒米】

雁:冷色调:

出句1:云捎雁字秋声远【柒米】

对句1:酒慰离人月色陪【柒米】

暖色调:

出句2:雁阵排兵秋点将【柒米】

对句2:金风挂帅月登台【醉翁】

(二)对句的流转:流水对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但流水对拒绝平行并列关系的。这就需要你把出句转化为你对句的铺垫,思维的流转,要顺势而为,回扣有力。

有例如下:

出句:虚名累我十年久【再嫁东风】

对句:何处忘机一棹闲【柒米】

先来说说这个"国粹论坛意境联流水对再嫁东风专题优秀对句赏析"里的句子。出句讲"我"被虚名羁绊多年,名利缠身,利欲蒙心,有种厌倦和无奈的情感在里头,那么对句该如何流转呢?

出句厌倦了繁华和喧嚣,对句是不是该从他的向往和梦想入手呢?向往什么?肯定是山水之乐,怡情怡性。

这里我还对了一个工对的句子。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出句:虚名累我十年久【再嫁东风】

对句:浊酒浇身镇日愁【柒米】

大家看看,是不是就没有流水对的那个灵动劲呢?

再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江风鼓浪催舟醒==[白衣]

羁客无眠对月思=柒米

出句是说江风很大,掀起的浪花把舟拍打醒了,对句就应该从醒了后怎么样呢?假想舟上的是一位羁旅的游子,睡不着望着天边的月亮会思念家乡的亲人。

才过溪山春乍现==[白衣]

恰闻柳岸燕初啼=柒米

这个对句是从出句的后三延伸开来的,春乍现后,会有什么发现呢?展开联想,可能会有红花,有绿树,有莺燕,有农家。我这里用了"燕"这个物像来展现春的勃勃生机。

再如:

出句:惟有青山不负我 [如昔]

对句:再无名利可拘人【柒米】

出句:已是秋心宁似水【蘅芷】

对句:任由岁月淡如茶【柒米】

从上面的对句可以看出,对句都是对出句内容的补充、拓宽和丰盈,和出句形成一副生动和谐的画面。而不是两条不相干的平行线。

3、出句和成联:

"辞能达意"是对对联最基本的要求。成联创作的主要步骤可以分为:立意、取象和章法。所谓立意,就是确定主题思想,围绕主题思想构思。没有立意在先,再好的文辞、再好的技巧,也只能是文字的堆砌。

在选取意象时特别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选取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意象;二是要选取蕴意丰富的意象:所以说选取意象必须精确。更要注意某种现象的基本含义,避免牵强附会,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古诗词中一些常用物象的基本含义。如月,山,云,松,竹,梅,寒鸦,落日等。

比如我想表达一种淡泊宁静,不争名利的隐世情怀心态和处世原则,我会选取"山或云",

1、青山与我相看久【柒米】

2、一角湖山堪养性【柒米】

3、负手山巅云作伴【柒米】

我想表达不流俗,品性清高、雅趣,我会选取"梅、竹或月"

1、幸有梅花开院左【柒米】

2、诗砚一池邀月住【柒米】

3、虚心堪比竹【柒米】

4、诗心开画境【柒米】

5、梅边香透骨【柒米】

我想表达一种闲愁,我会选取"雨、灯花或酒"

1、披衣檐下细听雨 【柒米】

2、剔尽灯花人不寐【柒米】

3、策马归来香染履【柒米】

4、清嘉月色惜无酒【柒米】

对于成联内容的创作,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有感而发,有感而写。切忌"假、大、空".有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无情感则作品苍白。下面列举我的几个成联例子(需要说明一点,就是有的句子词性宽些,有的用词略为粗糙,需要再斟酌和修改,大家勉为其难将就看下吧)。

题"网络情缘"

[一]

无声网线连千里

一段情缘痛几回

[二]

网海无波,任心事如潮每因君起落

知音有几,叹情缘似水总为爱伤悲

郑重申明哈,本人虽然没有网恋的经历,但是看得多听得多,所以也算是有感而发。

题"濮阳印象"

濮水涓涓,奔腾不止洪荒辟,阅尽千年变幻

大平切切,源远流长古韵徊,唱出人世悲欢(今)

(濮水:流经春秋卫地,即所谓"桑间濮上"之濮。是濮阳一条很古老的河流。大平:具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濮阳大平调是非常出名的一个戏种,它传承了数百年、在黄河两岸颇有影响。)

题爱情天梯

[一]

六千级石阶,一诺因她,糙手劈开天堑路

五十年风雨,痴心共我,奇情铸就此生缘

[二]

历历风霜,唯石阶可证痴心不悔

浓浓眷恋,愿来世仍延真爱传奇

这是一道作业题,但我仍然被男女主人公的那种情比金坚的信念与力量所深深震撼,当前社会物欲横流,浮躁不堪,对爱情与真情能坚守到底的又有几人?

节约时间,大家过后可以去找度娘娘

感恩

1.题母爱

十月苦怀胎,养儿更觉慈恩重

一生难报德,反哺莫言今日迟

恰逢儿子生日在即,回想自己人生中的那段艰难历程,更觉母亲的伟大。"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是多么的精准和具有哲理,联想到时下关于"孝顺"的话题,有感而写。

2.赠再嫁东风老师

[一]

情牵国学,再嫁东风终不悔

笔骋联坛,频拈妙句总宜人

[二]

心中自有清凉地

笔下常来锦绣文

古风学苑东风校长涉足联坛十余载,文采出众,博学多长,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开办联班义务教学,传承国粹,把楹联艺术中最靓丽的一朵奇葩--意境联,流水对这一表现形式得以发扬光大,让更多的爱好者感受流水对的独特魅力,我被他人格魅力所感染,写了上面的成联。

3.题清洁工

帚写春秋霜两鬓

情牵巷陌爱无声

每天上班看到路边环卫清洁工辛勤忙碌的身影,感觉他们才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中最无私的幕后英雄

题看海

看潮起潮平鹭隐霞飞,海边牵手心相印

任花开花落寒来暑去,一世长情爱更坚

这是一幅题图成联作业,落日,晚霞,海边,一对牵手并肩的老夫妻共看夕阳,我仿佛闻到海风的气味,我仿佛听到了海浪的声音,但是我仿佛更加感受到了他们那携手一世的幸福絮语和真情誓言!

最后以一幅成联和一阙喝火令作为结束语。虽然面临毕业,但是学无止境,我将会继续把与文字的这份特殊情缘进行到底。

题学联感想:

初门,抓耳挠腮寻妙句

渐通佳境,行云流水润诗心

喝火令*与古风结缘

昨日风回苑,今朝雨润花。

几枝红艳簇云霞。团露沁香如许,

邀蝶恋君家。

柳笔裁云句,春心眷墨涯。

乐将清韵捻琵琶。

不悔情衷,不悔淡芳华,

不悔一窗昏晓,把酒共诗茶

学习对联范文第5篇

[典例精析]

题型一:应对撰写型。即要求考生根据一定的限制,对出下联(或上联);有时则是自拟一副对联。这一形式的对联考查题灵活多样,是考查的重点。

(一)传统续写类

例1 (2008江苏无锡)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样式。撰写对联要按照它的特征进行,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近、意义相关,等等。请根据特征要求,为下面的上联续写下联。

例: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上联:学业宜从勤奋始

下联: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结合题干中的对联特征分析例句的特征,如“草堂”“诗圣”都与杜甫有关。再分析上联的词性、结构:学业(名词)煊从(副词)/勤奋(形容词)/始(动词),然后根据其意义,得出属于劝勉励志一类,那么下联的内容也应和上联内容相近或相反。示例:成功必由刻苦出(相近);韶华不为懈怠留(相反)。

(二)名著考查类

例2 (2009广西河池)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拟写下联。

他恩怨分明,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他行侠仗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

上联:嫉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下联: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两点:首先分析上联。前半部分是人物的性格,后半部分是人物和故事情节;其次,分析名著材料,得出人物是武松,然后根据某一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而后组合成联即可。示例:恩怨分朋,武松怒杀西门庆;行侠仗义,武松醉打蒋门神。

(三)材料探究类

例3 (2009江苏常州)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略,可参见本刊九年级中考版2009年第11-12期)

请运用兰的相关材料对出下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_________

这是一道全新的题目,不仅考查了对联撰写能力,还考查了材料探究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归纳材料的共性或个性。共性:都是赞美兰花的高贵品质(谦逊、高雅)。个性:突出写了兰花的君子情操。然后分析例句的词性、结构:观(动词)/翠竹(名词)/仰慕(动词)/谦逊品节(修饰性名词),再结合材料内容加以组合。示例:种/幽兰/追求/淡雅情趣;赏/兰花/陶冶/君子情操。

(四)地域文化类

例4 (2009浙江金华)请选择金华各地的名优特产对出下联。

上联:金华火腿名扬天下

下联:_____________

此类题符合新课标要求,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提示我们要关注和挖掘语文资源和地方文化。解答这类题,首先要能够列举出家乡的几种地域文化资源,然后根据上联的特点进行取舍组合。示例:武义宣莲誉满全国:源东白桃誉满全国(武义、源东均为浙江地名,宣莲与白桃分别是两地的特产)。

(五)开放自创类

例5 (2008江苏南通)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九年级(6)班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其中有主题为“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请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布置拟一副对联,要求所写内容切合活动主题。

解析:这类题没有了“参照物”,没有给你“拐杖”,长短结构、构思立意都比较开放,全由你自由发挥,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要耐心读题,抽取题干中有价值的信息:“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内容要切合主题;其次要分析整合信息:“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中的“话说”是评论、评说的意思,这是交流会的主要目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限定了评说的内容和作品的范围,可以确定对联中必有“评说”“评论”:而评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需先通读文学作品,由此可得出“评论”对“通读”“阅读”或“浏览”等,再根据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整合思维。示例:综合学习视通中外,人物评述心系古今;忠奸智愚百家名篇常浏览,嬉笑怒骂千古人物任评说。

题型二:匹配复原型。即根据上联选出下联,或根据下联选出上联,或把原来句中的部分内容提取出来进行匹配,或把对联打乱进行复原。

例6 (2008江苏淮安)今年是总理诞生11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纪念活动,缅怀我们伟大的总理,讴歌他光辉的一生。“鞠躬尽瘁为人民”和“呕心沥血干革命”是从下面纪念总理的一副对联中抽取出来的,请你把它放回原处。

上联:戎马倥偬,______________殊勋盖世间,无法磨灭:

下联:日理万机。______________英名满天下,有口皆碑。

解析:匹配和复原后一定要根据对联知识和内容进行验证。只要稍加审题,即可明确所给的备选内容概括了总理一生的两个重要阶段:战争时期和建国后。根据已给的上下联部分,则可确定:“戎马倥偬”与“呕心沥血干革命”匹配;“日理万机”与“鞠躬尽瘁为人民”匹配。

题型三:辨析选择型。这类题目比较简单,只要求我们结合对联的相关知识进行辨析、比较。

例7 (2008江苏扬州)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

A (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 (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

B (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 (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

C (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 (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

D (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 (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

解析:此题要求选出对仗不工整的一项,只要结合对联中词性和结构的特点,逐一辨析、比较,就可以看出,D句中的“胸前落”是主谓短语,“走足底”是动宾短语,明显对仗不工。选D。

[备考指要]

1 紧扣对联的知识。对联的基本特点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即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结构相应,意义相关(相同或相反)。把握住了对联的特点,答题就会游刃有余。

2 重视诗词的积累和楹联的收集、整理。平时多背一些古典诗词,积累整理一些楹联。这些句子工整、对称,读得多,记得多,对做好对联题是十分有利的。

[实战演练]

1 2009年是牛年,李华同学在春节期间搜集了许多关于“牛”的对联,下面三副中有一副存在小毛病,请你帮她找出来修改。

(1)上联:牛耕沃野千山笑 下联:红梅映雪小院香

(2)上联:人勤一世干川绿 下联:牛奋四蹄万顷黄

(3)上联:春柬紫燕舞 下联:节到黄牛忙

有毛病的是第

副,应改为

2 下面是根据典故拟写的对联,请从供选的词语中选择并组合,对出下联。

典故: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偕亲友来到兰亭。他们在美丽的清溪边,沿着“斗折蛇行”的溪岸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衔觞诗”。据史载,在这次著名的春宴中,众宾陶醉在融融春光中,均饮酒教觥,其乐无穷。其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收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也因之被尊为“书圣”。从此,“曲水流觞”传为佳话。

供选词语:书圣、《兰亭集序》、美名、成、衔觞赋诗、众宾、挥毫、留、春宴、雅聚

上联:群贤醉春,“曲水流觞”传佳话

下联:_______________

3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为了继承和发扬它,南京市少年宫用南京的地名出了一道上联,有奖征答下联,要求也要用南京的地名,你想试试吗?

上联:紫金山下花似锦_____________下联:

(提示:南京是六朝古都,风景名胜众多,如石头城、明故宫、瞻园、玄武湖、夫子庙等)

4 下面两幅图片均表现了中华儿女顽强、拼搏的精神。请结合两幅图片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铲冰吃雪战士抗击暴风雪

学习对联范文第6篇

1.比喻法例如:友如作画须求淡,文似看山不喜平。

用比喻的形式写出了朋友相处讲求清淡,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而文章则要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否则别人就不喜欢欣赏。

2.双关法利用文字同音或同义关系,使一句话同时含有两个意思,表面一个意思,隐含着一个意思,这隐含的意思才是最主要的。例如: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这副对联有一个来历。据说有一天,一些文武大臣到江边去玩耍,看到江中有两只船一起行进,不一会儿,扯起风帆的船只就跑到了摇橹的船只前边去了;于是一个武将就吟出了上联。这副上联表面上是说,两船一起行进,摇橹的不如扯起风帆的快,而实际上是利用谐音关系(“橹速”与三国时的文官“鲁肃”同音,“帆快”与汉朝的武将“樊哙”音近),在讥笑他们文官不如我们武将。文臣们听了,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弦外之音呢?但一时又苦于找不到下联。正在这时,岸上飘来了一阵音乐之声,那里既有笛声也有箫声,婉转悠扬;于是一位文官灵机一动,就对出了下联。下联同上联一样,表面是说很多乐器一起吹奏,清脆的笛声比不上柔和的箫声,实际上也是利用谐音关系(“笛清”与北宋的武将“狄青”同音,“箫和”与汉朝的文官“萧何”同音),在回敬他们,说你们武将不如我们文臣。

3.夸张法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作者以缩小夸张的方法,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4.对比法就是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例如: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5.嵌字法就是将要表现的人或物的名字镶嵌在对联内。当然,好的对联一定要注意镶嵌得自然天成,不留痕迹。例如:

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未报反成仇

这副对联,上联嵌入了明末英雄史可法的名字,赞扬了他誓死保卫扬州、兵败后宁死不屈的高尚品质;下联借用谐音关系(“洪成仇”与“洪承畴”同音。洪承畴是明朝崇祯皇帝时候的兵部尚书,深得皇上的器重,可惜后来兵败后没有保住自己的节操),鞭挞了洪承畴兵败后投降变节、成了清庭的鹰犬、反而攻打大明江山的卑鄙行为。

6.拆字法例如:半夜生孩,子亥二时难定;百年匹配,己酉两姓相当。

“孩”字拆开就成了“子”、“亥”二字,“配”字拆开不就是“己”、“酉”二字吗?

7.合字法这种方法刚好与拆字法相反。比如: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传说,一位小姐选择夫婿,不看家境,不重官位,要的就是才学相当,就出了这个上联来以文招亲。这个上联不仅用了合字法(“寸”、“土”合起来就是“寺”字,“寺”前面加一个言旁就是“诗”字;下联一样,两个“木”字合起来是“林”字,“林”下面一个“示”字就是“禁止”的“禁”),还用了顶真法,后面又引用了一句诗,而且第一句与最后一句都是一个“寺”字结尾,所以看似容易,要对上确实很难。因此,很多人只有望联兴叹。后来,来了一位风流潇洒的青年书生,提笔写出了下联。虽然与上联比较好像少了一点诗意,但能够按照出句的要求来对,对出这样的下联,也已经很不错了。

6、7两种有的统称为析字法。

8.回文法这种对联既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而且读起来是一样的。例如: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副对联顺读和倒读完全是一样,不信你试一试?类似的例子还有: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9.顶真法就是用前面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或词语,作后面一句的开头,形成一种上递下接的形式。比如前面合字法中的例子就是这样。再比如写弥勒佛的一副对联也是这样: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10.叠字法就是将某些字进行重叠。例如:

孤雁悲歌声声唱寂寞,斑竹冷泪点点寄相思。

再有一副描写旧社会的对联也是用的叠字法: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

11.倒装法就是颠倒了事物和语言本来应有的次序,把本应在前面的部分提到了后面。比如:

乐在黎民欢乐后,忧于邦国患忧前。

这两句本应是:在黎民欢乐后才乐,于邦国担忧前先忧。他化用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12.集句法就是将别人的文句集合在一起以构成一副对联。例如:

无丝竹之乱耳,乐琴书以消忧。

上一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下一句来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当然,对联的修辞方法还有很多,这里讲的是几种常见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对联的一些修辞方法后,对自己撰写对联、理解别人的对联或许有一定的帮助。

学习对联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联学习;方法

对联,俗称“对子”,是在律诗和骈体文影响下衍生出来的文学体裁,充分体现了汉语修辞的韵律美和对称美,被誉为“诗中之诗”。《辞源》主编之一的刘叶秋先生说:“作好对联不只是研究平仄、推敲对仗的问题,而要有全面的文史修养和高见卓识。”课堂是学习对联的主阵地,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对联艺术,以培养学生鉴赏对联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一、课堂导入,妙趣横生

以短小精当的对联导入课文,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无韵之离骚》一课,可以引用对联“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借此提问对联中的主人翁是谁?他有什么成就?为什么这样评价?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进入课堂教学。这样的设计自然而又巧妙,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为分析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又如《〈呐喊〉自序》一文,板书对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围绕此联,展开教学。联中“先生”指的是谁?“陨星”是什么意思?“呐喊”“彷徨”又是什么?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和文化常识不难得出鲁迅是中国文学革命的主将,是以笔为武器、唤醒民族觉醒的爱国知识分子。不过这位文学巨匠已经陨落。《呐喊》《彷徨》是他的代表作,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言简意丰的对联既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又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品读了对联。

二、分析讲授,精简明了

对联将叙事绘景和说理抒情浓缩于着墨不多的只言片语中。在语文课的讲授过程中,适当运用对仗工整的联句,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范进中举》一文中,引用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中举,一二三场内,文武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采用对比手法,将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进行鲜明刻画,不禁令人拍案叫绝。语言虽少,却言简意赅,极具讽刺意味。

又如《石壕吏》一文,可以引用杜甫草堂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寥寥数语,将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杜甫的诗作风格、杜甫的忧民情怀勾勒得淋漓尽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深度。

三、总结概括,画龙点睛

在总结概括课文时,引入对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如《荷塘月色》一文,教师可根据其写景抒情的特点,拟成对联:“月色荷塘,荷塘月色,此夜朦胧素淡;思乡怀古,怀古思乡,经年苦闷哀愁。”课文已结束,但经对联的渲染,荷塘月色那种朦胧意境将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凭智勇,完璧归赵,使不辱命,退而让颇,真乃英雄气概;能屈伸,袒肉负荆,谋则强国,成则安邦,无愧丈夫品德。”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学生既学会了概括课文的主旨,学习了名人的气度和气节,又加深了学生对上下对偶、联内对偶等语言知识的认识,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四、作业布置,融汇升华

写作对联,是对语文知识的整合运用,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乐感和鉴赏能力,又能增加学生对文字的驾驭和感知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以课文为素材撰写对联。例如《秋水》一文,某教师给出上联评价孔子“东鲁春风吾与点”。学生兴趣盎然,纷纷“献丑”。其中有一下联对仗工整,又点出庄子崇尚逍遥的特色:“南华秋水我知鱼”,让众人啧啧称奇,惊叹不已。又如《游褒禅山记》中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习犹登山探洞尽志无悔”;《劝学》中的“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琵琶行》中的“叙我生声声穿心,诉君苦语语惊魂”等都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

此外,还可以在诗歌教学中介绍集句对联。例如:“小楼一夜听春雨,孤桐三尺泻寒泉”(《临安春雨初霁》《闻虏乱代华山隐者作》)。又如“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沁园春・雪》《清平乐・会昌》)等。这样学生既能巩固已有的语文知识,又能熟练掌握对联的对仗和平仄等特点,还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教学中渗透对联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审美的情趣,享受创作的愉悦,激发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内在动力,又可以丰富教师的文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对联强调平仄有致,音调和谐,学生入门易、学懂难。教师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以激励、唤醒、鼓舞为主。怎样在语文课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和学习对联这一门艺术,还有待广大师生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欧明仁.谈对联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03-01.

[2]吴波.如何发挥对联教学的魅力[J].才智,2011(27).

学习对联范文第8篇

关键词:对联 小学语文 高段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45-01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元素被忽视,导致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没有过多的重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还是会经常接触到对联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将对联引入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教学对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有很大的意义,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1 将对联教学引进语文课堂的策略

1.1 写与课文相关的对联

在小学语文高段课堂中进行对联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文相关内容进行对联教学能够使得小学生对对联学习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小学生在无形之中接触对联,从而为传统文化教学打下基础。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山雨》,教师可以根据其中的内容作出相应的对联,比如可以根据这篇课文作出“雨来雨中雨后风雨各异 绿树绿叶绿草颜色不同”,让小学生对对联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使得小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加准确的记忆。

1.2 对联教学与习作相结合

虽然对联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在将其引入小学语文高段课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可以将其当做短小的作文形式对小学生进行讲解,由于对联本身就是对文章的概括或者对句子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将对联应用到其中能够对句子进行精简的缩写,让小学生从作文中提炼主要信息,进而写成对联,这对于小学生的习作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3 对联教学助力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经常会其中提及到的东西感兴趣,但是在课文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能亲身体会其中的场景,教师可以应用对联描述相关的场景,“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就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对联,通过这种对联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然景物的静态以及动态美,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对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 对联走进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教学的思考

2.1 对联教学能够使得语文课堂生动活泼

在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是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有较多的传统教学习惯,导致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互动,语文课堂的气氛也就比较沉闷。对联不是凭借教师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学会其中的精髓的,而是需要通过学生不断的练习以及思考才能使得学生明白其中的规律以及含义,正是由于对联教学与其他形式的小学语文教学性质上的差别,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学生进行共同思考,不同学生的思考方式以及能力都有所差别,这就使得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经常进行讨论,使得语文课堂生动活泼。

2.2 对联教学能提升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就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而言,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对联教学对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要求较高,在高段课堂中很多教师的教学主要是针对现代化进行课堂讲解地,很少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对联走进小学语文高段课堂能够使得现代化教育与传统教育融合起来,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对联都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关的,在二年级教材中有一则“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这是一副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春联,其实很多对联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春联,并且也有较多的对联是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所以在小学语文高段课堂中进行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极大地提升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3 对联教学能为学生学习诗词打下基础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开始接触诗词,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小学生理解诗词的能力还需要加强,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需要将诗词完全弄清搞懂,这是需要有知识的沉淀的。通过笔者对小学语文的大致了解以及分析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联经常会与诗词联系到一起,甚至可以说很多诗词本身就是由对联演变而成的,“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这是描写北京颐和园月波楼的诗词,也可以将其看做是一副对联,因此,小W生学习对联还能够为其学习诗词打下基础。

2.4 对联教学宜与书法教学相结合

在我国对联经常会出现在很多人家的门旁边,并且用了书法进行撰写,笔者发现古往今来正式的对联出现的形式都是以工整的书法撰写的,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对联教学就可以将其与书法联系在一起,使得小学生在学习对联的同时能够学习好书法。在现代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虽然能够加快教学进度并且带来较大的便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教学还是存在影响的,在对联教学的过程中将其与书法教学相结合能够锻炼小学生的心智以及耐心,并且将祖辈这种以书法撰写对联的形式传承下来。

3 结语

对联教学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形式,其中有很多相关的知识是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教学就让学生彻底明白的,说到底还是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书写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对联,这才是对联教学的实质。让对联走进小学语文高段课堂能够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其他形式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汪绪华.小对联 大语文――对联走进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思考[J].作文教学研究,2015(01).

学习对联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古韵 对联 钥匙

[中图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58-01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作为一个高度浓缩的艺术形式,加上其本身特有的个性,其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联是汉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产物,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学习对联首先应注意字中之音,合乎韵律。所以我个人认为,学习并通晓古韵是学好对联的一把钥匙。

一、通晓古韵是学习对联的需要

中国古代汉字从汉隶出现之后,尽管历经2000多年的演变,但和近现代的文字(不含简体字)差距已经不大,也就是说,对于具有初中文化以上的国人来讲,学习对联在文字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难度。但是对联在音韵上具有极为严格的要求,且对联的产生、发展、繁荣都在古代,所用音韵自然为古韵。因此,今人要想学习对联必须要先学习古韵。这和学习商周文化必须先学甲骨文和钟鼎文道理相同。懂古韵,是学习对联的基本要求。

二、通晓古韵是欣赏对联的需要

汉字,作为世界文字的瑰宝,不仅可象形、表意,还具有音韵之美。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上千种文字中,是极其罕见的。对联就是把汉字的形、意、音融为一体的艺术创作。对联是古代诗词曲赋的创作基础,无数文人墨客、巨匠宗师留下了熠熠生辉的传世佳作。这些作品,通过寥寥数字的组合,不仅产生了或温婉、或豪放、或绮丽、或雄浑的奇幻意境,而且,平仄交替、错落有致的音韵也赋予了对联起伏跌宕、婉转流动的生命律动之美,使对联吟读起来琅琅上口、酣畅淋漓,或如黄钟大吕之雄豪激越,或如小桥流水之叮咛呢喃。只有学懂古韵,才能融入并陶醉于对联用意境和韵律编织而成的奇妙境界之中;只有学懂古韵,才能更加深刻细致地体味古人心中的日月山川、风花雪月、理想志向、爱恨情忧。

三、通晓古韵是创作对联的需要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对联的目的之一就是创作对联,而创作对联就要遵守对联的一系列规则。在对联写作的诸多规则中,韵律就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在创作出的对联中,无论是成联还是应对联,我们可以容忍它用词不当、字面浅薄,也可以容忍它语义晦涩、意境不合,但绝不能允许失律、三平尾、孤平之类的致命之误。严格来讲,这类不符合音韵规则的“联”,已经不能算是对联了,最多算是“病联”。这就好比足球比赛中,一支球队就算被对手进了无数球而自身一球未进,我们都可以理解和原谅,只能批评水平太差,可毕竟人家是用脚去踢的。但是,如果他们抱着球冲入对方球门,就算进再多,也只能得到嘘声和谩骂,因为他们不遵守规则。

四、通晓古韵是弘扬文化的需要

汉字,是世界上流传几千年仍在使用的文字。汉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群最多的母语。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流光溢彩。学习、研究、弘扬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离不开古音韵的帮助,它对于研究、发掘中国古代丰厚的文化、音乐、艺术遗产具有极大裨益。虽然现代的研究工作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热爱中华文化、知晓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是每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无以计数的华人华侨,散居海外各地几十年甚至近百年,仍然不忘浓浓的思乡情怀。维系这种情怀的,不是优厚的物质条件,不是政党的政令主张,而是他们身躯中汹涌的炎黄血脉,是他们梦乡里永恒的中华文明。21世纪是文化蓬勃发展的世纪,日益频繁的文化沟通与交流,愈演愈烈的文化渗透与侵略,使和平的背后湍流涌动。武力虽然可以霸占甚至毁灭一个民族的躯体,但是永远不能奴役和征服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化的力量是宏大的,是无界的,可以无声润物,可以破碎时空。当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到来之时,我们要勇于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而通晓古韵学好对联无疑是弘扬中华文明、光耀国门的有效途径。

学习对联范文第10篇

首先,在导入中用对联激发求知兴趣,用对联导入新课,可导出作者、文体、时代背景、主题内容等,并借助多媒体将对联内容、相应图景展示在屏幕上。如教《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可以利用“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导入,学习《狼》可以借对联“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作导入,使课堂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兴趣盎然。

其次,在主体设计中用对联优化教学,借助多媒体再现历史背景。如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可介绍给闻一多写的挽联:“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利用对联勾勒人物形象,通过多媒体再现闻一多先生的伟大形象。如讲《岳阳楼记》时可以运用岳阳楼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上联概括了写景部分,下联概括了议论部分,联文结合投影,相得益彰。讲《范进中举》这篇小说,可以先摘引一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这副对联运用对比手法,既概括了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的生活,结合投影上的镜头生动表现了世态炎凉的现实,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二、对联在综合性活动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把对联引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很好地实现课标的目的。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运用对联,主要有“集对联”“品对联”“对对联”“改对联”“写对联”“背对联”“给对联断句”等形式。这些活动,都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组织集对联活动中,又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协调的能力。有一次,课堂气氛不太好,于是笔者灵机一动,不如让他们来对对子,于是,笔者出上联:“焦点访谈谈焦点”,学生的兴趣马上就来了,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回答:“都市快报报都市”,还有的回答:“新闻联播播新闻”。

我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各地,很多景点题有对联。有的名胜古迹的对联在课文中能找到语言标志。学习课文对理解对联有帮助,如滁州醉翁亭对联:“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这副对联源于课文《醉翁亭记》。湖南桃源县陶渊明祠联:“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这副对联源于课文《五柳先生传》。反过来,名胜对联也能帮助语文课文学习,如成都市杜甫草堂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就有助于对杜甫诗歌的学习。在活动中,笔者总是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活动更丰富、生动、形象,更有意义。

三、对联在培养创新能力中的应用

近年来,有些省市的试题出现了对对子的题目。如泉州市中考就有这样一道试题: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某市的一个中考题:试根据括号内的提示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千里马,五更鸡,龙眼对马蹄。行踽踽,色匆匆,文竹对_。(《水浒》人物)答案是武松。一次以“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为主题的交流会,要求为场地布置拟一副对联,学生们积极拟写,得到多个很好的成果,如“中外文学世间百态,古今形象人生舞台”“综合学习视通中外,人物评述心系古今”“忠奸智愚百家名篇常浏览,嬉笑怒骂千古人物任评说”等。这种对联题越来越受到各省市命题者的青睐,无疑会成为中考的一道“快餐”,一大亮点。

中考出现了对联题,这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笔者也尝试让学生写对联,对对联。如笔者出上联:“风吹千树绿”,学生对出了“日照百花红”;笔者说“登飞来峰”,学生对“过零丁洋”;学生出句“欧阳修游琅琊乐在其中”,有的对“范仲淹望洞庭心怀天下”等。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上一篇:婚庆对联范文 下一篇:贴对联的左右顺序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