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5 12:26:01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一)“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以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为理论依据,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其优点是可以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教学效率较高;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组织管理较为容易。“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其不足也是很明显的。首先,简单的“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刻理解,因而不易真正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其次,对全班学生按照同一进度和要求进行教学,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再次,教师主导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学习独立性和内在潜力受到压抑,从而导致学生的参与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第四,学生不能及时地学以致用,不能很快将所学知识与工程问题联系起来,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第五,在“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课堂的舞台,学生只是接受结论性的知识,而对知识的产生过程缺乏了解;学生“单兵作战”,缺乏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这不利于学生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二)“自助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助式”教学模式,并被很多高校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自助式”教学模式是指以杜威的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中心”为价值取向,根据学生的兴趣,依靠学生自己或通过同学间互助来实现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优点是能够克服“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不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其不足表现为:缺乏教师或学习团队督导,效率不高;学生经验和知识储备不足,难以抓住基础知识的重点,难以掌握系统的学科基本知识。

(三)“半自助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在信息社会,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师生双方的角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也必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另外,由于工程技术人才是面向行业的实用型人才,对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较高,而“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在这方面的乏力更加凸显了教学改革的必要。然而,学生毕竟是“未完成者”,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导者,“自助式”教学在传授知识上的不足,使之注定只能成为教学的辅助模式。正是如此,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类人才培养的特点与实际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比较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和自助式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在充分吸取“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与“自助式”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化组合,提炼适合该类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应用于8门专业课教学中。经过十余名教师八年多的教学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提炼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因该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模式与学生自助学习模式基础上优化建立的,故命名为“半自助式教学模式”。

二、“半自助式”教学模式的涵义和特点

(一)“半自助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半自助式”教学模式由“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和“自助式”教学模式两部分组成,但又不是简单叠加。在“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阶段,引入“思维导图”组织教学,教师主要运用讲授法,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流程等基础知识进行大班授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学生的知识迁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自助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综合运用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自学辅导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小组教学与个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过程监控和细化考核,引导学生综合利用自主研发的工厂仿真系统、设计及研究平台、图书馆文献资源,完成基础知识的扩展及应用,熟悉生产工艺等实践环节。在该模式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个体或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具体工程问题,将教师讲授的基础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工程技术问题之中,学习结束后,通过总结成果、撰写学习报告、制作ppt课件向全班师生进行成果汇报和交流。综上,我们将“半自助式教学模式”定义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传统讲授为主,以学生自助学习为辅,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半自助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第一,在理论基础方面,“半自助式”教学模式采纳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的合理成分,吸收杜威“学生中心”的教育哲学,借鉴现代人本主义“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博采众家之长,有效结合了传统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理论的精华。第二,在教学目标方面,“半自助式”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系统掌握,还注重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解决具体工程问题能力、协作能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态度的校正。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半自助式”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求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自学辅导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采用班级授课、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班级授课制的效率优势、小组教学的协作优势和个别教学的差异性优势。另外,半自助式教育模式还重视面授教学与远程指导、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公用信箱、QQ群等新交流平台在学生学习交流、指导中的作用,鼓励学生深入生产现场,了解生产实践,增加直观感受。第五,在设计原则方面,“半自助式”教学模式以分层递进、主体性、协作性、民主性、开放性为设计原则,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采用“传统”教学,对于具体工程实例采用“自助式”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间任务驱动型的协作,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见解,构建多元开放的学习平台。

三、“半自助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应用范围

“半自助式”教学模式在内蒙古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技术类本科生课堂教学中得到实质性具体应用,其应用课程及参与教改实验的学生范围有:校级精品课程“生物工艺学”8届16个班,480余名学生;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5届10个班,300余名学生;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微生物学”7届14个班,400余名学生;校级精品课程“生物分离工程”7届14个班,400余名学生;校级精品课程“发酵设备与工厂设计”3届6个班,200余名学生;“免疫学”4届8个班,300余名学生;“生物反应工程”2届4个班,100余名学生;“生物制药学”3届6个班,200余名学生。

(二)实施方案

在该模式实施过程中,我们分别在传统教学模式与自助式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任务做了明确分工,并根据学习进度将自助式教学模式分成前中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中明晰了教师与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具体做法,最后给出考核程序与方式,并对考核内容进行细化,划定分值,使该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半自助式”教学模式考核计分标准:本考核分两个阶段,共100分,分别是:“传统教学模式”阶段65分,“自助式教学模式”阶段35分。在“传统教学模式”阶段,笔试成绩50分,主要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要考核内容,考核中加大综合题目的命题比例;平时成绩15分,以考勤、学生参与和使用“思维导图”情况为主要考核内容。“自助教学模式”阶段35分,其中成果质量占25分,以成果内容是否完整系统以及成果深度、成果连贯性、语言与撰写报告格式和其他特色为主要考核内容;成果交流占10分,以成果交流过程中PPT的制作质量如何、讲解内容是否重点突出和精炼、讲述时表达是否流畅、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洁、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否具有其他特色等为主要考核内容。

四、“半自助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经过多位专业课教师的密切配合和努力探索,半自助式教学模式在内蒙古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本学院的其他专业课教学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为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该教学模式实施后的具体效果体现在:

1.促进课程建设。该教学模式促进了内蒙古工业大学承建的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建设,也促进了校级精品课程《生物工艺学》、《生物分离工程》和《发酵设备与工厂设计》的建设工作,带动《免疫学》《生物制药学》《生物反应工程》等相关专业课程建设,同时,为化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工程技术能力。该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为学生打造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平台、基础知识应用平台,使学生有兴趣和动力去探索和研究工程技术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具体表现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出勤率和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表现出较好的工程素质;考取研究生比例提高,学生参加工作后工程实践能力较强,企业反馈较好。

3.获得学生普遍认可。在实施半自助式教学模式的班级中,我们发放调查问卷376份,收回351份。根据调查,98%以上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构建了所授课程的完整知识体系,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具体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借助网络系统和仿真系统等工具完成课程学习,达到了学生基本工程素质培养目标。学生一致认为,该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效用,愿意参与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学习。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1.绪论

课后辅导的自助式网上服务,顾名思义,服务主要发生于课后时间内,以协助学生更好地提升综合素质为目的而产生的由教职人员收集并整合于网上,学生自主获取达到自助式辅导效果的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网络通讯技术以显得日益重要,依托于日趋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市民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成就了人们"足不出户,也能进行商品交易"的梦想生活;电子政务也成全了广大市民只要通过门户网站便能享受一站式服务而不必有求于任何部门官员的内心愿望。

受启发于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成功的案例,笔者也试图利用网络以学生为对象提供实质。作者首先分析了目前课后辅导的自助式的网上服务所需要的客观条件以及可利用的网络传输途径,依据相关的理论基础,大致罗列出该课后辅导自助式网上服务的内容,旨在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更方面的综合素质。

2.提供课后辅导的自助式网上服务的客观条件

信息技术是支持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最典型的技术,基于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政府实现了职能转变,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在商品交易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向对象提供最便捷、最优质地商品或服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政界和商界基于Internet所提供的服务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网络服务,鉴于二者的成功运用先例,预示着社会其它领域也具备了开展网络服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那么关于在教育领域内的课后辅导自助式的网上服务应时而生也同样具备了成熟的客观条件,这些客观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2.1网络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速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早已是信息时代领先一步的象征,同时在这样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要提高效率,必须组织、有序化各领域所属资源,而这一过程必然需要依托于Internet这样廉价、便捷的手段,如此看来,在通过Internet为用户提供各种跨越时空限制的服务之前,网络基础设施建立与完善是重中之重。从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成功发展中可以看出,网络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得益于两大方面:

2.1.1上网费用的大幅度降低。上网费用是用户决定接入Internet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上网费用过高必然直接抑制网民数量的增长,同时制约社会进步,制约经济发展。而上网费用的高低取决于网络服务商的数量,服务商的数量单一,容易造成垄断而抬高价格,网民的数量也就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采取多种政策或措施鼓励竞争,打破垄断

2.1.2社会的主流形式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网络经济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力军,而且所占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经济方面,网络经济积极促进了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为传统经济产业注入新鲜血液,令传统产业在全新的社会局面得以更好地延续,同时也使得网络经济的影响覆盖范围更广泛,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崛起,使原有的商业结构和物流体系产生巨大的变化。

2.2智能手机终端的普遍运用。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中的必备用品纷繁复杂,从必备需求逐渐变成了质量要求,特别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手机。自1973年马丁・库帕发明的第一部移动电话至今,手机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且手机技术先进程度和性价比都越来越高,价格低廉至两三百元便能买到一部智能手机。价格低成为手机用户增长的主要因素,时至今日,手机的使用甚至普及到小学生。

3.网络传播途径

就目前的广大教师的计算水平而言,难以达到能够建立一个类似于电子商务网站或电子政务网站这样的专业水准,那么,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尽可能地利用各种熟悉的信息传输渠道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俨然成为当下教师工作者们最合适的策略。一般而言,教师们可以通过以下传输渠道营造学习环境。

3.1搜索引擎,根据特定的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并进行组织和处理后提供给用户的系统,如百度、谷歌。一般适用于常识性的知识或是常规性的问题解答,优点:耗费时间短、效率高,但是对类似于论文等专业性要求较高的检索结果不宜采用百度。

3.2微博客,即一句话博客,是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博客是近年来网络的新兴产物,但是使用人群扩散得很快,目前,包括各领域名人、新闻机构、政府机构等都已经通过微博各类信息。

微博的优点就是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恰恰顺应了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人们通过阅读微博来猎取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信息。另外,由于微博客一次性只能输入140字,所以如何用这140字来达到"引人注意""提起兴趣""吸收知识"这样渐进性的效果,就需要充分发挥对信息的编辑能力了。

3.3YY语音通信,基于Internet团队的语音通信平台现已广泛运用于电脑、手机终端,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为随时随地进行即时视屏、语音聊天提供了巨大的方便,眼下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培训机构的远程教育或网络教育教程的使用,而YY语音最开始是广泛被用于游戏中成员的沟通和指挥工作,很明显,YY语音具有促进团结合作、快捷及时的、真实可靠的良好功能。

3.4网盘,又称网络U盘,是互联网公司推出的在线存储服务,向用户提供文件的存储、访问、备份、共享等文件管理等功能,如百度云。结合了U盘存取数据便捷的功能,同时也改进了U盘的限制于时空限制的缺点。通过网盘,用户之间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从网络上获取所需要的文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4.课后辅导的自助式网上服务内容

课后辅导的自助式网上服务,主要由教师整合相关资源通过各种网络传输渠道,引导学生根据各自所需进行获取,目的是对学生所接受的课堂知识进行加深、巩固,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给予学生正能力的影响,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一般而言,这种由教师提供,学生自助式辅导的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4.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人的心态会随着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糟糕的环境带来焦躁、忧虑等负面情绪,反之,轻松愉悦的环境能舒缓人的紧张情绪,带给人安静平和的心情。同时,环境状态的持续会造成这种状态下产生的情绪的延续,从而心情转变为心境,不良的心境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副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长时间地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而言有很大的正面效应,好环境造就一个愉悦的心境,长时间的愉悦心情能使学生的头脑保持清晰,提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效率,长时间保持高效率的学习,同时增长了学生对学习的成就感,反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成绩。

4.2传播正确的学习方法或技巧。在学习上努力的花费程度相同的两个人,往往都是善于注重学习方法的人取得的学习成果出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屡见不鲜的"死读书"了。学习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基于遗忘规律和记忆模型所制定的学习计划,比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是多数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个缩略计划。

另外,每天的"醒后"和"睡前"是输入知识最佳时间段,利用这个时间进行背诵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为学生提供以上类似的学习方法的文章时,需要充分考虑大部分学生所使用的博客类型,尽可能选择其中较多人使用的一种博客类型进行相关文章的张贴或是转载。张贴内容可以是学习方法、励志故事、质量生活的描述健康向上的文章等等,注意文章类型较多时做好分类工作。

4.3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而通过资源整合并分享是资源的价值所在,而且共享的范围越广,资源的价值也就越大。一样的道理,在教育领域中,教师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教师们将自身所掌握的信息资源通过各种网络渠道传达给学生,是当今社会中尽职尽职的又一具体表现,也是对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一般来说,教师的信息资源大致可分为两个来源:一是来自教师本身经验总结。因为来自个人的经验总结,本身带有主观臆测,所以教师们在分享该类信息时,必须是已经获得多数同行的支持,或是已经获得社会对此的高度评价;二是来自外部的在社会的到肯定评价的探究,这些教育资源的收集也就成为了共享的基础。

就目前的客观条件来说,可通过网盘上传学生所需的学习材料或其他有益的视屏资料,包括名师课堂、实验操作 、地理探索等等。注意,教师在进行这一活动过程中,应当具备预测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明确服务对象,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5.未来展望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大学生;就业能力

1.勤工助学与就业能力

1.1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

1.2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它具有动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2 勤工助学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

2.1勤工助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品德素质

结束了紧张而繁重的高中学习生活,步入大学殿堂。大学生除了对专业知识的渴求,还对社会充满了期待。而大多数大学生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了解不是很多,这就需要他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多参与一些勤工助学活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有机会融入社会。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并存并想到冲突,大学生对于价值的选择和评价,会被不良的价值观直接影响。正确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必备的条件,它并不是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去领悟和理解。通过勤工助学,大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充分地发挥,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如何认识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能够发现国家对人才、对知识的需求,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2勤工助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智能素质

大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基础,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一部分在现实社会实践中有时无法进行实现。而勤工助学就是一种很特别的社会实践过程,它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它能够教会大学生如何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使学生学会在社会中如何进行交往。它能够将大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兼顾理论和实践,使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能够得到检验和运用。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不仅可以积累社会经验,而且能够提前感受到社会招聘的全过程,在对经验进行积累的同时,还找到了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学到社会知识和管理技能。

2.3勤工助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勤工助学强化了“付出就有收获”的理念,这样的资助方式,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讲是很容易接受的。它既能消除学生因家庭生活窘迫,经济负担沉重产生的自卑心理,同时生活空间扩大了,接触的事物和遇到的困难也随之增多,一些“助管”、“助教”、“助研”等“智力型”助学岗位的开拓对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他们不得不提高勇于面对困难、接受困难挑战的信心,努力使主观所想更贴近客观实际,个人追求更贴近社会需求。通过正确认识困难到认真对待困难,再到勇敢接受困难这一过程的锻炼,将大大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3.基于勤工助学提升就业能力的措施

3.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就业认识

当今社会仅仅勤奋好学是远远不能适应大学生就业需要的,因为社会需要的是那些既掌握了丰富知识,又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因此,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对拓展勤工助学的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策划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勤工助学,有目的地挖掘和发挥它的素质教育功能。我们要鼓励大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来锻炼自己,培养自强自立和勇于吃苦的精神。鼓励他们从勤工助学的点滴做起,不嫌弃“苦、脏、累”等一线岗位的锻炼机会,不等不靠,不挑不拣,勇于拼搏进取。

3.2加强校内外联系,拓宽勤工助学渠道

目前,高校缺乏勤工助学基地,高校勤工助学管理部门要拓宽勤工助学渠道,鼓励社会各界为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积极开发校内外勤工助学资源,收集勤工助学信息,逐步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实现勤工助学基地化、实体化。特别是校外勤工助学工作,高校可以把企业带入校园,让大学生有机会选择满意的岗位,增强他们在实践中自强、自助的能力,活跃勤工助学活动氛围,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职业训练的机会和场所。

3.3融职业指导于勤工助学全过程,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

勤工助学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经验总结到战略调整的过程。贯穿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指导更容易贴近实际,更有针对性,也更加能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高校在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之前,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在培训中,要以提高学生的个人技能、自身素质、沟通能力和服务社会等方面为目标,包括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和报酬等方面的规定,从而推动勤工助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作中,还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职业教育,要让他们懂得勤工助学岗位是积累社会经验、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俞佳超.高校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教育论坛,2010,(03):9-13.

[2]樊春芳.浅谈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J].安康学院学报2008,(06).

[3]段徐,祝秀香.高校勤工助学的创业教育功能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5, (06): 24-25.

[4]王昕.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进功能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1,(06).

作者简介: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学生就业 存在问题 做法与经验 工作展望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与加强学生管理和提高办学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适应就业大环境和学校人员结构的变化,适应学生思想的变化,积极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观念上的更新促进工作上的创新,建立建成学习型就业工作队伍。

一、高校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就业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在高校学生就业中,存在五多五少的问题。

1.学生人数多,单位需求少。

毕业生人数相对较多,但是单位的需求人数却减少,这就使得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指导毕业生就业,成了摆在就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2.国家政策多,学生知情少。

学生就业观念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脱轨,国家制定了很多大学生就业政策,但学生了解较少,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足。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政策解读和就业指导,并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梳理现状,辨明方向。

3.就业渠道多,学生思路少。

学生掌握信息渠道单一,只关注学校就业网和辅导员提供信息,往往容易忽略其他就业信息来源,忽视主观能动性,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积极寻求多方帮助,多方了解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4.就业地区多,当地生源少。

从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大城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对小城市、边远城市和经济落后城市不予考虑,而这些生源地的学生又相对较少,以致岗位需求和学生要求严重不匹配。

5.经验获取多,纵向传承少。

高校就业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但是就业工作人员却相对更替频繁,就业工作的经验传承几近缺失。高校年度就业工作中应注重就业工作的纵向交流和经验总结,借助就业工作人员例会、年级会、工作总结等平台实现就业经验在工作人员和学生之间的纵向传承。同时借助招聘单位调查问卷,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在下届毕业生就业中及时调整策略,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二、就业指导经验

就业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状况的综合评估和检验,更是实现学校与社会接轨的有效渠道,是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时期。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涤荡着毕业生的心灵,也考验着全体就业工作者的能力和耐心,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成了高校就业的关键。在要求就业工作者自身加强就业指导学习的同时,我们同时要求毕业生们择业时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参考但不参照往年的就业统计,依靠但不依赖四年的学习成绩,专注但不专一于自己的就业理想。正确把握就业的客观形势,积极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努力寻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最佳定位点和结合点。

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学院就业指导以做好“三治”为保障:治管、治教、治学。

1.治管――机构健全,高度重视。

高校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以高度重视和极端负责的态度做好毕业班的就业指导工作。

在学生层面,成立就业服务小组,作为就业领导小组的重要补充,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就业工作。同时利用飞信、QQ群等平台及时就业信息,建成学校就业网――学院和宿舍的宣传栏――班级宣传栏的三级宣传网络,为成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健全就业跟踪制度,建成未就业学生数据库,持续跟进,保持实时更新。

2.治教――循序渐进,功在不舍。

①大一年级――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加强学风班风建设,提高学生能力。

大一正是学习基础知识、拓宽视野、拓展能力的最佳阶段,在此阶段积累的技能和经验,直接决定着未来的职业竞争力。

通过帮助学生做好进校后的大学规划,学生树立基本的职业愿景,实现“努力有目标,奋斗有动力,前进有指引”,进而关注和指导学生学习,主要开展“学风建设月”、“一帮一”助学活动等。此外,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学校学籍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学分日益边缘化的同学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为就业做好学习上的保障。

②大二年级――以国防教育为纽带,加强学生理想教育,增强国防热情。

大二年级学生逐渐接触社会,探求真知,适时开展国防教育,将成为日后学生选择国防,献身理想的原动力。

通过优秀党日活动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依托暑期社会实践,积极走访国防单位,及时将学生情况和有关单位进行交流。除了宣传学校和搜集用人信息外,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学生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实地考察、有效宣传,不仅使相关单位看见了学生的风采,而且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国防单位,有效开拓了毕业生的就业市场。

③大三年级――以事业引导为支撑,充分发挥党团作用,评估自身现状。

大三年级学生基层党团建设日益完善,借助学生组织,实现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将成为学生日后择业的关键。

要把做好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就业工作的全面开展。借助党团等教育阵地,教育广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成自我评估,确定职业走向。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针对当前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眼高手低、心高气盛和就业后频频跳槽等现象,在学生中开展“爱岗敬业”的专题教育,同时邀请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校友及毕业班辅导员和学长现身说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事业观。

④大四年级――以就业指导为抓手,借助学校就业资源,实现就业理想。

大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知识和就业技能,借助学校提供的良好就业资源,及时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将成为学生实现就业理想的关键。

通过举办就业专题讲座,以及其他就业指导课、网上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在毕业生中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和程序的指导,同时加强在需求信息、就业技巧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建立就业专栏、不断更新就业网站等,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预备和心理预备;组织各班召开就业主题班会,邀请班主任和系主任参加。

大学四年是学生拓展空间、增强能力的关键时期,把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纳入学校教育总体规划,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注重下厂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技制作、课外活动等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结合学生特长,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

3.治学――以人为本,服务学生。

就业工作是毕业班工作的重心,牢牢把握学生工作中的这一中心,并在实际就业工作中加以运用,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全面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真诚帮助学生,细致引导学生实现自助;多种资源并举,创新举措,吸引更多资源。

①全面了解学生,全面帮助学生了解自我。

开展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全面了解学生的就业动向和思想动态。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把握学生就业心理,全面了解学生。

通过一对一的谈话沟通、邀请招聘单位领导开专题讲座、学长答疑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刻剖析自我、了解自我,进而努力实现自我。

②真诚帮助学生,细致引导学生实现自助。

在落实就业指导工作时,做到真心、细心、耐心,千军万马齐动员,千方百计想办法,千难万险谋思路,千言万语做推荐。

千军万马齐动员:初步形成全员就业领导格局,要求各系给予充分的关注,动员教职工参与就业,向相关院系的主任或教授、毕业班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和其他教学老师寻求支持和帮助,实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

千方百计想办法:学生充分就业,掌握信息是关键。利用多年“走出去、请进来”与多家用人单位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邀请这些单位来学校招聘,并借助他们为学校牵线搭桥引荐用人单位。并积极畅通信息传播途径,借助QQ群、飞信、公共邮箱等平台为同学及时提供就业信息。

千难万险谋思路:加强就业追踪调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传承。对已就业学生,特别是对就业比较集中的单位或领域进行分析,保证下一批毕业学生高质量就业。在学校组织的大型招聘会和来校宣讲的单位中发放招聘单位调查问卷,了解企业需求和学生优劣,做好分析总结工作,用以指导以后的就业工作。

千言万语做推荐:在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时,热情招待迎接并积极推荐学生。就业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冲在就业第一线,做学生的强大后盾。

③多种资源并举,创新举措吸引更多资源。

学生就业除了借助学校就业资源外,还可以借助家长力量寻求就业支持,依靠

其他高校同学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同学资源发现就业机会,利用网络搜寻就业需求。

三、就业工作展望

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就业服务对象在逐年更替变化,因此就业工作需要大家结合学生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思路方法,与时俱进。以后的就业工作重点着手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1.就业工作的纵向传承。

就业指导工作是需要方式、方法和经验的实战性工作,学生工作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这极其不利于就业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因此必须将就业工作详细规划落实,全体学生工作人员结合学生当前主要任务,逐年递进地做好就业辅助工作,并借助工作例会、座谈会、报告、总结、心得等多种形式,依靠交谈、座谈、写作等多种渠道分享就业工作经验,逐年积累,保障年度就业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2.职业规划的系统推进。

毕业生的就业不能止步于找到自己的岗位,应该寻求到自己的职业和事业。通过当前状况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别比较,制定长期规划,积极采取行动,实现目标和现实间的链接。这就要求就业工作人员将就业工作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生涯,将职业规划落实到大学生活的每一阶段。

大学是培养人的机构,除了为学生谋出路外,更要为学生谋发展。将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融入大学教育的使命和职责:通过教学向学生教授知识、通过培训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技术人群、通过研究推进知识的不断更新、通过学习促使知识的传播、通过交流升华人的境界和对知识的领悟、通过教育提高素养。

引导学生在未来步入职场时,关注的应该不仅仅是自己的薪水、待遇等,更应看到自己应该选择进入什么样的行业,服务于怎样的组织,在组织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岗位上作怎样的贡献。做有志有为的青年人,做求知上进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王蜀见,李晓彤.现代化进程中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建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04).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大学生

随着观念的多元化,信息的数字化,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不容乐观的新现象和急待解决的新问题,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显得力不从心,于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者意识到心理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性。

但现实问题是一方面现在高校思想教育者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很系统的学习心理学知识,更无从谈起具体运用;另一方面,即使掌握了一些心理咨询理论知识,也很难处理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的方法和原则中众多冲突的地方,在实际操作中无所适从。而现在众多关于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的研究,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很少涉及具体运用。笔者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了心理咨询在高校学生工作特别是思想教育面谈中的具体运用。

一、心理咨询技术的原则在思想教育中的适度引入

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的原则有很多是相冲突的,但适度借鉴和引入,会使思想教育工作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人本位的适度引入

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让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大学生觉得反感,觉得教育者根本不了解他们,甚至认为教育者虚伪,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适当引入心理咨询的“个人中心”,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反而容易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并不是让思想教育者去宣扬“个人主义”,而是“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先用“个人中心”原则消除学生对传统思想教育的心理防御,指导学生做出对个人与集体都有利的行为。在学生有了良性体验的基础上,与其讨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二者利益达成一致;甚至当二者利益发生了矛盾,使学生在良性体验的基础上心甘情愿的为了集体做出牺牲。

(二)助人自助观念的引入

助人自助,就是帮助来访者正视自己面临的问题,与他们共同探讨、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使之能更加积极主动地作出解决问题的选择,同时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能够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再度陷入困境。思想教育者可以改变以往对学生单一的指导和灌输,在弄清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不要简单的主观的教育学生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而是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但究竟采取那一种方案,则要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并为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如面对一个因和宿舍同学关系不和而想调宿舍的学生,简单的拒绝或是答应学生的要求都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教育者和学生一起讨论搬宿舍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在新的宿舍出现新的人际问题又该怎样解决……一步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想要调宿舍是在逃避问题,最积极的办法就是直接面对,学会包容,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三)价值中立原则的引入

西方心理咨询,大都要求咨询师对当事人的自述内容不加评价,而且对当事人的价值观不做任何评判,即保持完全价值中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和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其对学生的价值观不能简单的采取中立的态度。特别是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前心理咨询的实际状况来看,更不可不切实际的过分强调价值中立。可以采取 “中立”与“导向”的相互渗透,倾听时先中立(倾听技术将在后文介绍),分析后再导向的模式。这种“价值中立”不代表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而是在面谈早期采取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解除学生的心理防范意识的方法,能够更全面的掌握学生更真实思想动态,从而更好的灌输教育者的价值观。

(四)保密性原则的引入

思想教育工作要求教育者有很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很强的政治责任感,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遵循相对公开的原则。这种公开性可以极大限度的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遏制不良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使学生在心理上构成了一层厚厚的心理防线,致使教育者很难从学生口中了解真实、全面的情况。

心理咨询因涉及个人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甚至隐私问题,保密性原则是咨询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咨询能有效进行的起码要求。在思想教育中,借鉴咨询的保密原则,处理好“隐”和“显”的问题,就会很大程度的取得学生的信任,做好学生工作。一些敏感问题当隐则隐,特别是当涉及到学生深层思想心理活动,教育者就更应该掌握处理问题的火候,知道哪些问题该向上级汇报,哪些问题只限于本人和当事人知道,哪些问题可以向其他学生通报,做到保密性和公开性的统一。

例如,在劝服外宿学生回校住宿的过程中,学生在信任的前提下跟辅导员坦白在和男朋友同居,经过辅导员的沟通和引导,她回到了学校住。在这个事情中,这位辅导员把上报学生处的外宿名单上写上了她的名字,但她同居的事情没有向任何人提起,事后又在班里看展了“大学生同居的利弊”的讨论。既完成了上级的任务,又适当保护了学生,帮助其更好的成长,同时通过引导遏制了学生群体中不良倾向的进一步发展。

二、心理咨询面谈技术在思想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技巧,看似无心之举,其实步步为营。将这些技术巧用于思想教育中,会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一)学会倾听,以逸待劳

倾听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技术,是指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技巧。思想教育者大多习惯了“我说——你听”的教育模式,常常在时机未成熟的情形下,就急于给予教育,提供建议,告诉学生“你应该……” “你不能……”但常常是大道理说了不少,但却不见成效。当学生主动或者是被动找到你的时候,他们有时更需要的是倾听,需要自己的情感得到一个宣泄。只要你学会了听,等他说完了,也许问题就解决了。下面谈谈倾听技术的具体操作。实例分析:某学生期末考试结束,几门课程要补考,辅导员把该生找到了办公室。

回应1:xx,这么多门补考怎么行啊!在这样下去不要说学位证,毕业证都是问题啊,家长拿那么多钱给你读书,你对得起家长吗……分析:教育者的“先发制人”,让本来就很难受的学生更加的羞愧,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防御心理,本来有一肚子的话想和辅导员说,到了嗓子眼又咽了下去,一声不吭。

回应2:“xx,很想和你一起谈谈你的学习。”接下来主要是听学生说。分析:学生成绩差,原因有很多种,有的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不刻苦;有的因为感情困扰,有的是因为学习方法不正确对学习失去兴趣……教育者采取“你说——我听”的模式,就抓住了问题的症结。

(二)简述语意,一石三鸟

简述语意技术是指咨询员用自己的话,提纲挈领、简单扼要地将当事人所表达的内容回应给当事人,所简述的语意一般不超过或减少当事人叙述的内容。思想教育者把该项技术应用于平时的思想教育谈话中,可以实现三个目的:(1)能够传递出对该学生的关心与用心。(2)确定是否准确理解学生所表达的内容。(3)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出症结。

(三)运用同理,引起共鸣

同理心技术是指咨询员一面聆听当事人叙述,一面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以感同身受的方式体验当事人主观的想法与情绪,然后跳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将他对当事人的了解,传递给当事人知道。

(四)复述技术

思想教育工作很多时候是主动进行的,而学生是处于被动受教育的状态,因此常常是你想听,学生却不想说。这时可以采用心理学咨询中的复述技术,就是在当事人描述的内容中,选择重要的部分复述一次,让当事人就复述的内容加以说明,或顺着复述的方向继续谈下去,实例分析:辅导员想通过一个学生调查同乡会活动的情况。该生:“……昨晚宿舍关门了,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要我出去喝酒……”接着学生沉默良久。

回应1:你的那个朋友是谁?分析:氛围严肃,可能使本来就有顾虑的学生开始思考是否谎报军情;回应2:一个朋友?分析:运用了重复,看似无心,解除了学生的警戒心,引导学生进一步讲述关于该朋友的更详细的信息。

(五)自我揭示,示范引导

自我揭示又称自我开放或自我暴露,就是向交流的另一方表露自己半私人、私人和隐私性质的信息。教育者一般不喜欢和学生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其实,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教育者可以适当公开自己当时的个人感受以及过去类似经验和经历与学生分享,协助学生对自己的感觉、想法与行为后果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从中得到积极的启示。自我揭示一方面产生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加深彼此关系,鼓励学生进一步吐露与探讨问题。

三、实际运用中的几点体会

笔者认为,把心理咨询技术运用于思想教育中,是一种新的观念、态度和方法技巧的结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形式的探索,是一种思想与另外一种思想的沟通,更是一种经验与另外一种经验的相遇。(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适度借鉴心理咨询中的观念,处理好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相冲突的地方,可以大大扩展学生工作思路和学生工作方法。(2)二者结合,大势所趋。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特别是高校教育者,要做的是站在时代最前列的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就更加需要掌握心理学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3)技巧运用,经验总结。心理咨询技巧看似简单,但要真的在思想教育中用的恰到好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yang lei.助人自助——心理咨询的实质./xlzx/us/zrzz.htm

[2]叶亚青.心理咨询技术应用示例.2005-6-13

[3]马立骥,张伯华.心理咨询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汪新亮.实现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适度融合[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4(4).

[5]何云先.论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5,(3).

[6]马建青.思想教育工作者从事心理咨询的利弊[j].上海高校研究,1995,(4).

[7]李万冰.论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区别[j].西华大学学报,2004,(6).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新生;常青藤学长计划;数字化网络平台

作者简介:裴雨纳(1990-),女,江苏镇江人,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本科生;李子运(1974-),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江苏徐州22100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123-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运用,学生管理工作也步入新阶段。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广泛吸收国内外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优势,创新管理制度,启动“常青藤”学长计划,笔者作为该计划的受益者及受聘者,收集了自2009年以来关于该计划实施的资料和典型案例,结合笔者的体会和感受总结成文,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及建议,以期为后来的大学新生提供参考,也希望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一、“常青藤”学长计划的背景

国外以及港澳台地区高校推行的“学长制”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也被称为“领袖学生培养计划”,已有多年的历史,各校实施此类管理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流程不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我院于2009年12月启动“常青藤”学长计划,并作为一项学生管理措施长期实施,该计划借助数字化网络平台,激励优秀的或有专业特长的高年级学生加入学长团队,积极主动地辅导新生,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准确地把握专业学习方向,更好地度过大学时光。该计划的核心理念是“自助助人,共同成长”,基于这一理念,学长团队提出“用爱为同学服务,用心做优秀学长”的口号。在学院领导的直接指导下成立学长事务委员会,选出学长事务委员会主任,策划、组织、监督实施整个计划的工作。由于该计划在运行过程中,深受广大学生的认可,志愿加入学长团队的人越来越多。从第三届开始,学长通过“自主报名(学长推荐)面试评定优选”的规范程序选拔,从而保证“常青藤”学长团队是一支优秀的队伍,这里汇聚了各专业成绩优异、专业上有所长或者科研成果丰硕等表现突出的高年级学生。在每学期初,学院会对每位“常青藤”学长进行岗前培训,并选出优秀学长代表进行工作经验交流。

鉴于学生们学习时间紧张,该计划充分利用数字化通讯网络,在信息环境中大家通过飞信、人人、QQ、博客、微博等方式进行相互交流。借助这一平台,“常青藤”学长可以及时地为新生们解决生活、学习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学弟学妹们获得了引导,学长们拥有了驾驭数字化工具的能力,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成熟,比如不少学长利用博客记录计划实施以来的点点滴滴,并将自助助人之经验总结交流,这类反思性的行为有助于学长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从受益者的角度看“常青藤”学长计划

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处于全新的环境,新鲜与好奇之余,方方面面的问题陆续表现出来。比如: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落差”引发的心理失衡;理想与目标的错位引发的失落;目标不清引发的茫然;动力系统转移导致的无助与失措;能力方面的新要求引发的焦虑与不安;在新的群体中重新构筑自我身份时的焦虑、自卑或迷失等等,这些在心理上都会产生冲突与纠结。

1.生活方面的问题

据统计,我院有75%的学生来自外地,在生活习惯上有一定的不适应。且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其他学生交流,在感到孤单和寂寞的同时也给周围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相比于高中生活,有很多空余的时间,许多新生不知道该如何充分运用这些时光。我院约67%的学生是独生子女,一些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生活自理能力较弱。

针对上述现象,学院在给“常青藤”学长分配带领的小组时,通常考虑到地域性以及性别的因素,选择和学长生源地比较相近的新生。学长们在开学初通过QQ或者手机短信息等方式与学弟学妹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本学期开学不久,一位大一学妹不幸被查出患有重病。其“常青藤”学长在学院的支持下,发动我院师生献出一片爱心的捐助活动,并借助网络手段向社会求助共同关心危难中的学妹,为她送去资金和精神的支持。

笔者在入学时正赶上学院推出“常青藤”学长计划,有幸亲身参与并受惠其中,因此顺利地融入了大学的新生活,并对未来的生活有了很好的规划。但与此同时,笔者感到许多“常青藤”学长由于受能力和时间的限制,有时帮助学弟学妹还不是太主动。“常青藤”学长计划处于探索和实施的初级阶段,还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考评机制。

2.学习方面的问题

在学习方式上,中学与大学有着巨大的差异。大多数学生虽在课堂上能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但由于信息量非常大,复习起来抓不住要点,理不出知识的脉络,内心十分不踏实,课后有问题询问教师也不方便。

在学习内容上,我院的专业课技术内容较重,比如平面处理、三维动画、音视频媒体的处理和制作等,许多新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对技术要求较强,若当天的操作技术掌握欠佳,在接下来的学习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渐渐地对专业的兴趣也会变淡。

在授课方式上,中学阶段的教学主要是“管理式”,而大学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自主式”,高校教师似乎有些忽略学生的存在。特别是在实验操作课上,教师大多数情况下把实验内容布置给学生,由学生们分组合作完成,在操作中遇到技术问题时才咨询教师。

新生入校尽快融入大学生活,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计划是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作为“常青藤”学长,扮演着新生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引路人的角色。各个专业“常青藤”小组会针对自己专业的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方案。例如第二届“常青藤教技组”有专门收集学弟学妹学习问题的委员,会定期走到学弟学妹中间去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和其他的学长一起探讨应对措施,从学习上的一点一滴去帮助他们,成为指引他们前行的路标,让他们拥有更佳的状态。成长之路,“常青藤”学长与他们携手一起共同进步。

3.情感方面的问题

进入陌生的环境,人们在情感上会出现一些波动,作为尚为完全成年且情感丰富、细腻、敏感的大学新生,这种波动更为明显。有些学生自我认知摇摆不定,在心理产生矛盾和冲突时,容易造成情感体验的冷热不定,并随之带来不适感、焦虑感和压抑感等消极的心理体验。在行为上表现为交往困难,比如有些学生会有嫉妒心理,对周围有能力、优秀的学生有一种敌视和憎恨的不健康情感。也有一些学生对其他学生产生猜疑和自傲心理。“常青藤”学长针对这些常有的情感问题适时地引导,包括协助新生正确认识自我,结合自身经历推荐一些积极地解决方法,陪同大学新生观看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成功往事和励志短片等。另外,学长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向上的精神面貌本身也一种无声的语言,引导、激励着大学新生。

三、作为受聘者,对“常青藤”学长计划的体验与认识

经历三年大学学习生活的磨砺,从青涩懵懂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笔者也从“常青藤”学长计划的受益者转变为受聘者,成为“常青藤”的一节,延续着青春的薪火去帮助学弟学妹们。担任“常青藤”学长两年来,每当被称呼学姐的时候,一种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同时也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对“常青藤”学长计划更深刻和全面认识。

1.作为“常青藤”学长自身必须具备的能力

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常青藤”学长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亲和力,能尽快和新生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同时,学长需要及时将所发现的异常情况向学院的辅导员教师反馈、沟通。有些学长缺乏较好的交流能力,很难与自己的学弟学妹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常青藤”学长计划的顺利展开。

其次,需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一般情况下每个学长带领4~5个学弟学妹,定期地与他们进行集中交流,了解前一阶段的生活、学习状况。另外,为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节假日或周末带领学弟学妹们去做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系列活动的成功组织需要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最后,厚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常青藤”学长计划不仅要在生活、情感方面帮助新生,还要在学习方面辅导他们,所以学长自己必须在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技能方面成绩优异。

2.“自助助人”的心态

佛教禅宗六祖慧能曾告诫弟子:“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常青藤”学长将此与“常青藤”学长计划“自助助人”的理念相结合,并落实到了行动上。作为新生的引路人,“常青藤”学长应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要求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是做好“常青藤”学长的前提,认识自己才能将自己最真实、最优秀的方面展示给学弟学妹们,让他们学习和借鉴。对于自身的不足之处,可以在此过程中克服、弥补或改正。持有这种心态方可真正做到“自助助人”。笔者在操作技能方面相对薄弱,当学弟学妹询问一些技术问题时,只能和他们一起查阅资料共同学习研究,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不知不觉在技能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3.充分发挥数字化通讯网络的优势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现在大学生丝毫不敢松懈。我院大部分学生准备考研,还有一部分学生考各种证书,为自己在将来的就业市场上增加一些筹码,每个人的时间都比较宝贵。在这种情况下,学院的“常青藤”学长计划除了定期集中与新生面对面交流外,大家主要是以QQ、人人、飞信、博客、微信等数字化通讯平台为即时联络媒介,还开通了博客、微博以记录完整的交往过程、内容、心得体会。借助数字化通讯网络一方面可以节约学生们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这些通讯手段快捷方便,易于被大学生认可接受。

四、结束语

“常青藤”学长计划作为学院的一项学生管理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地效果,成为我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在学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笔者也从“受惠者”转变为“受聘者”,这正体现了“常青藤”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然而作为一项制度若想保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必须不断地发展变革、与时俱进永葆其青春活力。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在此提出一些设想:我院多个专业并存,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教育技术专业擅长网页设计,在此方面有很多的佼佼者;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以及广告制作与策划和设计专业在视频制作、策划、作品开发上都有一定的特长。学院可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开发设计一个“常青藤”学长计划的专题网站,其意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展示我院“常青藤”学长计划成果,让更多的学校分享借鉴优秀的做法、经验,使之作为我院学生工作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扩大影响;二是专题网站各个模块管理、维护由“常青藤”学长带领自己的学弟学妹负责,包括内容更新、改版等工作,这一过程中,专业技能较强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才智以可见的形式与他人分享,其他人在这种氛围中获得一种隐性的知识技能,可谓一举两得;三是学院的领导、教师和辅导员及时了解掌握“常青藤”学长计划工作开展的动态,予以及时的指导,保证制度的落实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剑波,赵冬亮.学长制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发展模式及作用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3).

[2]孙存厚,管园园.学长制:提升高年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J].文教资料,2011,(8).

[3]潘美意,杨立君.高职院校新生教育中实行“学长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

[4]吴颖洁.以“联系学长制”培养全日制会计硕士研究生[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2).

[5]罗媛媛.高校本科生学长制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6]高兰天,张华.探析高校“学长辅导计划”理念模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7]吴正浩.论高校复合型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6).

[8]郑廷友.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平台的建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8).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但是,根据我们近年在学生资助工作领域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不单是“经济困难”,他们更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以及技能培训、经济资助、心理指导、就业指导,也就是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给予这部分学生的经济资助,更要实现新资助政策的“资助育人”功能。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日益彰显、育人经验不断丰富。高校依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特征,组建受助学生社团,发挥社团育人功能,探索社团育人机制,是实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利用受助学生社团这一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实现社团的育人作用。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问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属于高校中的“弱势群体”,部分学生成为经济、学业、心理“三困生”,在校学习期间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压力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常需要面对经济、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综合压力。他们在中学阶段非常刻苦地学习,但升入大学之后,由于他们的知识面较窄、接触某些学科如英语、计算机的时间晚,导致其产生学业困难。由于他们所承担的压力比经济较好的同学要大,既要通过不断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用以帮补开支,更需要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学业。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表现出的担忧比其他同学更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卑心理来自经济因素的影响,他们与其他生活富裕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上有差别,导致他们会产生羡慕,也会自卑难过,他们就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心的自我封闭,往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表现出来的是极度自卑与强烈自尊的冲突。

·偏执、逆反心理较强,缺乏遵纪守法意识

部分贫困生在现实生活中思想消极,甚至有休学、退学、轻生乃至违法犯罪等不良心理特征。

受助学生社团发挥育人作用的优势

2006年,我们指导受助学生成立了武汉大学大学生公益协会(暨新长城武汉大学自强社),是以接受社会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的公益实践性学生社团,并在校团委注册校级社团。社团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和武汉大学的统一领导,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直接指导下开展日常工作。通过多年工作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们认为受助学生社团在发挥育人作用方面有以下优势。

1、通过受助学生社团这一载体,可以将数量众多、分散在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集中在一起,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相似的经历,需要解决类似的问题,相比于其他学生群体,他们更容易思想上互进、生活上互助、学业上互勉、情感上共鸣,大家都是社团的主人,不满足于表面经济物质需求、更关注深层的长远发展需要。

2、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良好平台。通过建构受助学生社团,能够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较多的干部岗位和实践机会为其创造良好的平台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同时通过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人际交往圈就会逐步扩大,精神生活就会越来越丰富,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机会就会增多,从而逐渐达到心理平衡,相应的心理问题也容易得到解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综合压力。

3、学生社团本身具有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点,通过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途径达到了解社会、完善自身、陶冶情操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社团成员逐渐将道德、伦理、惯例、传统等精神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受助学生社团育人作用的发挥

要达到受助学生社团的育人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社团为载体,开展实践育人,有利于强化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实现他助到自助的转化。社团通过以能力培训、开展社团活动以及公益活动为主要形式,搭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自我的自强成才舞台。

1、为学生开展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高校资助育人作用的提高必须将扶贫和扶能相结合,着力于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学生开展各种培训是提高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针对他们的需求,可以采取基础培训和专题培训两种方式。基础培训是指对于社团成员,可以利用会员大会、定期的例会、干部培训大会等形式,提供日常社团工作方面的培训,提高社团干部各方面的素质,树立正确的学生干部观念。另一方面,专题培训可以利用校内资源,邀请优秀的学长、老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如“学生助理岗前培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社团工作交流会”等相关培训,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心理上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航程。

2、搭建平台,打造品牌活动

受助学生社团应打造自己的品牌活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而不是简单的对学生说教。去除社团内部门直接的界限,更多地通过项目化来改变旧有的社团中普遍存在部门之间合作不畅的弊病,通过对活动进行项目化的操作实现社团成员的有效参与,扩大参加的人数、真正提升社团成员的能力。还可以将项目管理的理念引入品牌活动的创办,既能体现出各个项目的独立性,也能体现整体组织活动的系统性。如我校大学生公益协会现在已经办得非常成熟的“华中七校自强杯演讲比赛”,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影响力非常大。

3、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培养受资助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受助学生社团的学生都接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而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也成为通过社团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内容。每年,我校的大学生公益协会都会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如为地震灾区人民捐款、参加“爱心包裹”的劝募、“环保助学”、看望白血病儿童、到敬老院服务等,鼓励成员心怀感恩之心,用行动传递社会关爱,实现他助、自助到助人的转变。

结语

随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家及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资助也将从单纯的经济资助逐渐转变为经济与育人的双重资助。而组建受助学生社团这一新载体,高校可以在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素质的实践中适时引入受助学生社团这一崭新载体,并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社团的管理,为他们提供更多有效提高综合能力的机会和发展平台,搭建沟通桥梁,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本文总结分析以往《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的缺点,提出一套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及考试方式的解决方案,为其他公共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整合;优化;计算机;网络资源;新农村学生

一、研究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在高职教育中加强培养新农村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有效应用的研究,主要包括:在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培养新农村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构建一种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新农村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及其评价标准研究重点是探索出一种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新农村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切实有效的培训模式,难点是整合各高职相关资源,构建适合培养新农村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专题学习网站及学院教学网络资源库。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教学实践反思法)为主,再辅之观察、调查、个案分析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出成果,从而推进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二、研究措施

1.分析新农村学生,以提高新农村学生信息素养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研究基础

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培养新农村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必须转变新农村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新农村学生为主体,让新农村学生由观望者变为亲自操作者。针对新农村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①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强化来自新农村学生的计算机上机操作练习,让新农村学生尽快掌握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②积极开设与计算机相关的选修课作为公选课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各班级培养骨干,促进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实践能力的提高。③授课教师通过开展运用网络搜索相关学习资料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新农村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分析教师,以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研究突破口

要以网络资源平台作为加强职高新农村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性的提出了教师应该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课教学相结合的三条措施:①鼓励教师参加广西教育厅举办的教学技术大赛,开展全院性质的多种形式的教师技能的展示评比活动,以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现代教育技术能力。②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以公开课形式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制作的培训,Word、PowerPoint、Excel等办公软件及网络基础、简单网络应用。③扩大多媒体教室和电脑机房数量,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甚至大多数教师自己也拥有笔记本电脑,这为教师运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加强新农村学生高职实践能力培养创造了条件。

3.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站,以学院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契机

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站,较大地充实了学院网络教学资源库,为师生员工师生从网络中收集、下载了图片、视频、课件、教案、试题等带来了很大的便利。①积极利用“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教学资源的特点,加大“微课”教学资源库的艰涩与研究,促进其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概念和一些难以理解却要求掌握的技能。②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课程教学分模块进行,将课程考核由原来的期末统考改为分阶段考试,即“学完一个模块,考核一个模块”,建设以点带面、以模块覆盖全局的教学新模式,设计一个合理的模块化教学的方案及分阶段考试的考评体系。③分模块教学、分阶段考试方式可及时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④针对校内实训场所的新发展、新情况,整合现有资源,采用项目管理方式整合实训资源,为实训场所和实践教学管理设计、开发一个统一的、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的管理信息平台。⑤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课程教学分模块进行,将课程考核由原来的期末统考改为分阶段考试,即“学完一个模块,考核一个模块”,建设以点带面、以模块覆盖全局的教学新模式,建立基于校园网的课程网站,设计一个合理的模块化教学的方案及分阶段考试的考评体系。

三、研究成果

完善了加强新农村学生高职实践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校园网站及教学资源库。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让学习者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新农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情景。促进了新农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新农村学生发展趋于主体化。新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计算机及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新农村学生提供了更加方便、丰富、快捷的信息与知识,也大大的提高了新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了教师积极主动的探索,教师队伍向优质化方向发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中形成了一种自觉运用网络收集资料、开发多媒体课件、使用网络资源教学的良好气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明显增强。

四、研究结论

通过本课题研究,加快了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开发了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网站,构建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培养职高新农村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有效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运用网络资源引导新农村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袁良凤 黄小娥 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从龙.在农村环境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探索

[2]张清荣,郭文菁.高职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3]杜钦生.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长春大学学报,2011.8.

基金项目: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创设情景;关注差异;点拨有方

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总结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她上课总是满面春风充满激情,使学生如沐春风,既学到知识又乐趣无穷,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的教学效果也是举国公认的。这些事实再次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创设的有趣学习情境

依据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对课堂学习的有关场景进行描绘、设计和美化,以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有趣学习情境,可使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充溢、思维流畅,从而入情入境地进行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一节课教学效果如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充分调动起来。“万事开头难”,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我讲了文章的来历。唐代,有位官员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权贵,被贬为和州通判。按规定,应住衙门里三间屋子。知县是势利小人,见刘禹锡被贬,便多方刁难。先安排刘禹锡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很高兴,特撰写一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他的举动气坏了知县,又把刘禹锡的住房调到城北门。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房子在河边,附近还有柳树。刘禹锡因景生情,又写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悠然自得,又把刘禹锡调到城中,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转眼千年已过,而《陋室铭》却代代相传,流芳百世,成为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陋室铭》一文又有什么精彩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学习。

学生对故事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轶闻趣事兴趣浓厚。要投其所好,根据文本,选好与课文相关的轶闻趣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引起了对文本的兴趣。

二、关注差异,让学生主动参与

个别化差异教学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定好总目标和分项具体目标,关注学生个体,关注弱势群体。教师应采用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游戏、角色表演、学习竞赛等活动方式,使所有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互助、自助,体验参与学习过程的乐趣。不让“好学生”包揽小组中的一切。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分成小组分角色朗读比赛,小组内成员都是演员,喜欢那个角色就认真演好那个角色,人人有份儿,都用自己的方式读文本,小演员们甚至都背过了台词,个个表现积极,有模有样。接下来,我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课文讲的这个故事用小标题归纳情节,学生们能总结出: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然后,老师适时抛出一系列问题,小组合作探究,重点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与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进行深层次的对话,由于每个学生对于文本语言的感受各不相同,因而,他们对老师抛出的问题的理解各不相同,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可以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此时他们对《皇帝的新装》将会产生一个全新的认识。

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差异,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实践证明,运用“主动参与式”教学模式,既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能融洽师生关系,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和指导者,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在学校内外、课堂内外学习与生活相脱节的问题,确定了教学与评价的相互促进关系。只要教师科学地实施教学策略,把丰富的资源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互助、自助,体验参与学习过程的乐趣,就一定能够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三、精心设问,巧妙点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巧问”。巧问的精髓在于“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的思维“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钱梦龙先生在执教《愚公移山》一文时,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一句中的“孀”字与“遗”字的含义,也没有直接问其义,而是巧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愚公的邻居,那个七八岁的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开始被问住了,看看课文释解,才恍然大悟:“这小孩没爸爸!”这样,通过巧妙提问,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

巧妙的课堂点拨,也能出现新的课堂动态生成,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观念转变。教学《范进中举》时,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和范进是同时代的人,你会和他一样在科举的路上苦苦挣扎吗?问题设置目的是能更好的理解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学生们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我不会和他一样,干嘛非得科考?有学生不愿意了:你想:当时就是那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熔炉,你进去也一样,为了荣华富贵,平步青云,都会那么做,同学们激烈的争论着,基本上统一了意见。然后,一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还要说:我绝对不会和他一样。一句话,简直一石激起千层浪,你怎么还不懂呢?学生们都带着指责的口气。我说:“好了,让她说”。学生也迫不及待了:“老师我是女生,那个社会男尊女卑,女孩是不允许参加考试的”。我问:“同学们,她说的对吗?”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通过巧妙的一问,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去感悟、去体验、去积累、去生成,这对满足学生人生成长需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益处。

总之,笔者认为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充溢、思维流畅,从而入情入境地进行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其次,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关注学生差异,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融洽师生关系,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和指导者,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通过互助、自助,体验参与学习过程的乐趣。再次,要点拨有方使课堂曲折生姿,适时点拨,巧妙点拨。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建霞.语文课堂中如何实施教育创新[J].中学教学参考,2010(34).

[2]周富德.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0.

学生自助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10篇

一、教育性原则

是指教育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体现社会精神文明的特征,以及它的时代性和进步性。所以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的矛盾冲突所引起的种种心理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中的人与事的不满言行、错误观点甚至敌对情绪与态度,教育者不应随便附和他们的观点和思想情感,而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明辨是非,帮助他们端正看问题的角度,调整看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在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排除各种心理困扰、解除心理问题症结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迪和共产主义人生理想的教育。可以说,教育性原则比较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贯彻教育性原则,要求做到: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和观点作指导,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有选择的借鉴西方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能照搬照抄。其次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结合起来,使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思想觉悟的培养与提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统一发展。再次,重视正面的启发教育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远大理想。

二、全体性原则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绝大多数直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确立与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是与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客观条件和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惟有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如果只是面对个别学生,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即便是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维护受到忽视,结果新的问题仍然不断出现,从而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另外,面向全体的原则还基于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带有普遍性,相应的,其心理需求也具有共同性,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可用集体的方式进行。当然,面向全体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忽视个别。实际工作中,还要考虑在实施这一原则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最大效益。

贯彻全体性原则,应注意:首先,教育者要了解和把握所有学生的共同需要,以及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次,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的所有活动;另外,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都要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三、差异性原则

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是有差异的,青少年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拥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消除这些特点与差异,相反是要使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最合适而完美地展示出来,也可以说,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所在。强调差异性,也就是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样,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重视个别差异,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实施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贯彻差异性原则,首先是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学习差异、思想差异和心理差异等等;其次是区别对待不同学生,灵活采用不同方法、手段和技术,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等,具体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再次是认真做好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提炼,增强个别教育的实效。

四、主体性原则

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辅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主体性原则集中而直接地体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特征,主体性原则要求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而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和精神,处在被动的地位,教育就成为一种强制,变得毫无意义。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助人与自助的活动,"助人"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要达到自助的目的,只有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直接参与这一活动,此目的方可达到。另外,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性迅速发展的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贯彻主体性原则,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使学生追求的需要得到满足。贯彻主体性原则,要做到: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活动都要首先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现实生活和存在的问题为基准,以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提高为目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促使学生自知、自觉、自助,不能采取强制手段,也不能替代学生解决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

五、整体性原则

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学生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整体素质的目的。从社会价值取向看,它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学生自我完善的需求看,它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几方面协调发展。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而人的心理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而应从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个体身心因素与外部环境的制约性、协调性等综合因素出发,全面把握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来采用相应的教育与辅导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富有成效,更有意义。贯彻主体性原则,要做到: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教育活动时刻要关注学主人格整体的完整和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要从整体、全局、多方面的角度进行,把内外因、主客观、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诸因素综合起来;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与辅导要采用综合模式,不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和技术。

六、保密性原则

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于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障。保密性原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的原则,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和建立相互信任的心理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及隐私权的最大尊重。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尤其是个别教育与辅导过程中,学生会向教育者泄露很多个人的秘密、隐私、缺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困扰、矛盾、冲突等。教育者有责任,有义务对所有这些信息保密。除此之外,还不得对外公布求助学生的姓名,拒绝任何关于求助学生的调查,尊重求助学生的合理要求等等,这些都是保密的范围。失密,对教育者来说,就是失职,对教育机构来说,就是威信和名誉的丧失。不仅要受到良心的折磨和舆论的谴责,而且要负法律责任。

上一篇:高中数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硬笔书法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