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情况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4 11:10:55

学生情况报告

学生情况报告范文第1篇

一、贫困学生的基本情况

二、贫困学生的现状

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下,大多数贫困学生对待家庭贫困能持乐观态度,能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是也有少部分贫困学生因家庭贫困胆小、自卑、不合群,怕别人嘲笑、看不起,进而自我封闭,自暴自弃,成绩一落千丈。

三、贫困学生的贫困原因分析

我区贫困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少部分来自区城下岗失业和无固定工作家庭。从全区摸底的情况看,贫困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地处偏远山区,经济状况差,收入低。这部分贫困学生3334人,占在校学生的5.7%。这类贫困学生有3种情况。

2.田地少、人口多,读书子女多。如:界牌乡大林江村(沱江镇五小就读)李恒,家里4口人一亩田,父母文化程度低,外出打工挣不了钱,生活艰难。大锡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刘晓艳,家里三姐妹,大姐是株洲中医学院大二学生,二姐是**三中高三学生(因家庭贫困,现已辍学外出打工)。加上爷爷、奶奶、父母,一家七口人,靠父母微薄的打工收入支撑全家。

3.父(母)下岗失业。如:**一中高一学生黎斯洁,父母都是**国有林场下岗职工,爷爷奶奶年迈且常年有病,家里靠吃低保和父亲打零工维持生活,家里贫困让她有辍学的念头。

2.因祸致残。如:小圩镇练江村小学一年级学生陈颖,父亲因车祸变成植物人,家中欠下巨额债务。东田镇中学七年级学生徐珍珍,母亲去世,父亲因车祸丧失了劳动力。

3.重大灾害给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如:沱江镇一小学生郑建华,家住富江路,今年因火灾房子被烧,现在租房住。务江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李光耀,家住胡青村苟仔坪组,去年因山洪,住房被泥石流冲垮,建房非常困难。

(三)父母离异、单亲和失去双亲家庭。这部分贫困学生有1105人,占在校学生的1.9%。这类贫困学生有4种情况:

1.父母离异。如:务江中心校三年级学生盘鑫,父母离异后没人管,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大锡乡中心校二年级学生赵丽婷,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父亲上要赡养爷爷奶奶,下要抚养一双儿女,生活压力非常大。

2.父(母)一方死亡。如:**二中高二学生林付妹,年幼时父亲去世,姐弟二人上学全靠母亲。母亲现在精神恍惚,做不了事,尽管自己学习成绩好,但即将面临辍学。**职业中专七年级学生杨琳珍,几个月时,母亲去世,父亲将其交给外公外婆后再也未联系和抚养过,外公已去世,现在与70多岁的外婆相依为命。

3.孤儿。无父母,跟随祖父母生活或由其伯、叔、姑抚养。如:白芒营中学七年级学生胡建,家住神仙洞十二组,父母去世后跟随爷爷生活。**三中高二学生奉秀繁,家住涛圩汉冲村,父母去世后,跟随伯伯生活。

4.遗弃儿。自小被亲生父母遗弃,被他人收养。如:大圩镇中心校五年级学生钟遇辉,自幼被父母抛弃,被单身养父收养后,由奶奶带养。岩口铺完小六年级学生唐捡爱,遭父母遗弃后,被现在的养父母捡养,养父母已年迈,外出打工不可能,种田也力不从心。

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是贫困学生本身的过错,但是贫困却使他们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和梦想,承担不该承担的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社会压力。贫困学生应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政府的关爱。

四、解决贫困学生问题的建议

1.增加贫困学生家庭成员的就业机会。我区下岗失业现状较为突出,夫妻双双下岗或一方下岗另一方收入较低,很容易导致家庭贫困。有的虽然解决了低保,但低保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对于一个有子女在校读书的家庭来说,光靠低保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使其就业。因此,劳动就业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拥有更大的就业空间。同时,优先考虑贫困家庭成员就业,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机会。

2.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首先,政府要加大助学投入。将品学兼优贫困学生(特别是高中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费用纳入救助统筹范畴,使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能安心学习,出好成绩、出好人才。第二,发挥部门(如民政、人社局、工会)作用,加大对低保户、下岗失业、困难职工家庭学生的救助,对这些家庭考上大学的子女给予资助,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第三,设立爱心助困基金会。组织爱心助学捐款活动,将社会各界、慈善机构捐助的资金由教育局集中管理,集中使用,帮助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

3.给予贫困学生更多的关爱。首先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要密切关注贫困学生家庭动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其次学校老师要定期走访贫困学生,加强与贫困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精神鼓励和智力支持,让贫困学生正视贫困,战胜困难,从而奋发图强,学有所成。第三,开展结对帮扶。妇联、团委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爱心结对、爱心帮扶、爱心救助等活动,使贫困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不因家庭贫困而放弃学习。去年,我们争取同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龙春明的支持,帮助5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同时,我们还争取了北京儿童慈善基金会的童缘项目(此项目落户沱江镇二小),在沱江镇二小成立贫困山区少儿艺术团,挑选60名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进行书法、美术、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并搭建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走出瑶山,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通过我们牵线搭桥和其他部门的支持、配合,爱心结对、爱心帮困、爱心救助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情况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调研说明;调研方案;调研数据;调研建议

一、调研说明

本次调研所选取的样本为99个,由于覆盖面有限,故调研结果难免有局限性。

二、调研方案

1.调研设计

本调研项目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主要采用访问法,以收集学生信息,了解高职大学生的现状。

2.调研对象

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调查总体,从中抽取99名作为调查的具体对象。

3.调查问卷

根据调研的目的,主要分为人生态度特点、道德观念的特点、学习现状特点、恋爱观特点、就业观特点,采用访谈并记载有效

信息。

三、调研数据统计分析

1.样本构成分析

2.高职大学生人生态度分析

上图显示,74%的被访问者对现在和未来的期望不高,持比较消极的态度;26%的被访问者对现状和将来比较乐观。

3.高职大学生道德观念特点分析

高职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的态度:

上图显示,10%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定会作弊,20%的学生表示一定不会,30%的学生表示要看是否为不擅长科目,40%的学生表示看别人是否作弊才决定自己的行为。

4.高职大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1)学习目标明确程度分析

高职大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程度:

上图显示22%的学生学习目标非常不明确,24%的学生学习目标有点不明确,10%的学生没想过,28%的学生学习目标比较明确,16%的学生学习目标非常明确。

(2)本专业课程满意度调查

高职大学生课程学习满意度:

上图显示,34%的学生对自己现在所学课程满意,66%的学生对现在所学课程不满意。

5.高职大学生恋爱观分析

(1)高职大学生恋爱人数分布

高职大学生恋爱情况分布:

上图显示56%的学生正在恋爱中,33%的学生从未恋爱过,11%的学生以前恋爱过,但因为各种原因现又处于单身。

(2)高职大学生恋爱动机分析

高职大学生恋爱动机分布:

上图显示,55%的学生是因为大学生活空虚无聊而愿意有人陪,而选择恋爱;14%的学生是看到别人恋爱了,自己羡慕而选择恋爱;11%的学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个人美丽,证明自己非常有吸引力而恋爱;20%的学生是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想共度一生而恋爱。

6.高职大学生就业观分析

(1)高职大学生就业意向分析

上图显示,14%的学生愿意从事文员工作,40%的学生愿意从事和专业相关的人力工作,12%的学生愿意从事市场营销类工作,14%的学生愿意去尝试考公务员,11%的学生有意去从事教师职业,3%的学生有意自主创业,还有同学有意从事其他行业的。

(2)高职大学生就业成功因素认知分析

高职大学生就业认知影响因素分布:

上图显示,高职大学生在能否成功顺利就业上的影响因素包括:外貌、专业、综合能力和人际关系等,外貌和人际关系的因素认知重要程度最高,其次为综合能力,最不重要的为专业。

四、调研建议

1.对高职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普遍对自身持否定和消极的人生态度,建议采用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信,具体可以采用团体或小组训练,使用优势轰炸、优势标签等活动。建议高职院校的教师及辅导员多采用鼓励式的方法,尽量少使用批评或打击教育。

2.对高职大学生道德观的建议

育人一直是教育的一大主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道德建

设,发挥先进的感召力,引导学生培育真、善、美的道德情怀,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建议全校设置的思想道德课程融入道德实践性教育,在尊重大学生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比如考试不作弊、帮助身边的同学等。

3.对高职大学生学习方面的建议

高职大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现状不满意,包括对自身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对所学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保持怀疑;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目标也不是很明确,不了解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建议可以将整个课程的设置资料发给学生学习,熟悉自身学习的结构设置,减少盲目性;其次,建议无需及时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学会忍耐和克制,任何知识积累和运用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不能立竿见影。

4.对高职大学生恋爱观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过半的高职大学生正在恋爱中,由此可见恋爱在学校已是普遍现象;恋爱的动机多样,但动机不纯。建议学校进行正确的引导而非遏制,对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班主任可以积极了解学生的恋爱情况,也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和心理课程帮助学生认识恋爱的本质和理论,并且引导启动正确的恋爱动机。

5.对高职大学生就业观的建议

高职大学生多数表示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少部分同学会选择销售营销或自主创业;对影响就业的因素,高职大学生认为外貌和人际关系是最主要的方面。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大学生拓宽思路,充分运用自己专业优势的同时,也要拓宽其他就业领域,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引导新一代大学生从“打工”转向“创业”,增强创新意识,接受新的挑战;学生成功就业的信心不高,原因在于把是否能成功就业归咎于外因(外貌、人际关系),适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素质和能力才是影响成功最主要的因素。

注:作者是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专任教师

学生情况报告范文第3篇

1 目的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沿用传统的以普通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方式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已明显落后于现实需要,严重制约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加之工作繁忙,到课率较低。部分院校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个别专业通过网络教学,一定程度缓解了工学矛盾,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经验[2]。为更准确、全面地了解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学生的情况,使成教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而展开此次调查。

2 范围

该批学生为基层卫生人员成人大专班学员,教学方法为分散在各县级教学点集中辅导,配以一定的远程教育(网络教程),教学资源采用华医网提供的视频教材,期末考试集中在各地级市统一安排。这样既保证学员方便学习、辅导,又有比较合理的考评方式,确保教学效果。本次共200人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93份。

3 方法

采取无记名问卷的形式,问题分选择题、问答题两部分。调查由成教部统一组织问卷发放与回收,然后再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

4 内容

4.1成教学生概况

(1)所在单位性质;(2)单位层次;(3)原有学历;(4)目前具有的执业资格;(5)在该岗位服务的年限;(6)月收入。

4.2成教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

(1)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2)对专业前景了解否;(3)公共卫生服务是否必要;(4)追求的目标。

4.3成教学生对教学的认可程度

(1)目前教学方式是否适合;(2)课程设置是否合理;(3)学习内容是否对实际工作有帮助;(4)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评价;(5)对提高学历层次的必要性认可程度。

4.4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内容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

5.1 学生多来自事业单位,以乡卫生院为主,说明成教学员主要来自基层。从事临床医疗的人中多数无独立行医资格,以执业助理居多;原始学历多为中专毕业;仅55人具备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而193人中在基层工作10年以上的就有147人,占76.17%,但其月收入在1~2仟元的就占了62.18%,相对现在的生活水平来说确实偏低。由此可看出成教教学工作面临的对象是知识层次低、基础薄弱的一个群体,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提高其知识技术水平实属必要。(见表1)

5.2问卷调查中表达喜欢自己专业的占90.68%,但对专业前景有所了解的仅占47.15%,大多数处于盲从状态;不过也明确必须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以利于就业需要。在追求的人生目标上选择悬壶济世仅占32.13%,而大多数认为自己没这么高的境界,也没有这样的能力。说明了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没有信心,也缺乏精神动力。但76.17%的人认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还是有必要的,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理解责任和义务是并存的。(见表2)

5.3关于教学方式,调查中绝大多数认为基层分散教学加上网络教学、统一考试的方式比较适合基层人员实际情况;相应的课程设置也觉得比较合理;也感到学习内容对实际工作确实有一定帮助。由此说明,远程教育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方便、快捷、随时、可重复性都为人们所接受,但也有人觉得在面对面的交流方面稍嫌不足,少数人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不够,投了反对票。在专业技术方面,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能力有所欠缺,有提升的空间,多数人认可了学历层次提高的必要性。可以看出,顺应时展,追求能力提升,提高自我,终身学习将成为必然。(见表3)

5.4在开放型调查中,在职成教人员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医疗水平与经济收入之间的矛盾。他们希望政府能更多地关注基层情况,加大投入力度,抓好人才培养工程,通过上级派出专家指导、定期岗位培训、学历深造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以改善服务质量,从而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个人也必然从中受惠。

6 建议

6.1成人医学高等教育面临的对象主要为基层、低学历层次人员。成教不是加工厂,如果仅仅只为了一纸文凭,自欺欺人,其终将被历史所淘汰。宽进严出,保证学生质量,使之学有所得,是成人高等教育得以继续生存的根本。所以,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成教事业必然蓬勃发展。

6.2面对在职人员,如何使其兼顾知识水平的提升,寻找一种方便、适用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就可进行,一切在自己的从容掌控之中,这便是远程教育最受青睐的原因之一。同时,对于一些文化水平偏低者,学习内容可反复回放,避免了学员的畏难情绪。当然,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网络教学内容亦应时刻关注最新医学动态,紧跟时代潮流,随时更新知识层面,将一些前沿性的技术手段及时传输给学习者。这也体现了医学工作者终身学习的继教理念。

6.3针对个别学员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仍然主张面授为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教师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可针对性地进行互动。还可预先让其在工作中收集以往遇到的难题及疑难病症,现场进行答疑解惑。

(注: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论文,课题编号:13051132)

参考文献:1.关于举办高等医学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卫生部.教高[2002]10号文

学生情况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少年体育舞蹈 武汉体育舞蹈学校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a)-0105-02

对武汉市体育舞蹈学校少年体育舞蹈队的专业训练、文化学习、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或建议,希望为武汉体育舞蹈学校乃至全国的体育舞蹈学校未来的培养模式都起到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借鉴作用。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武汉市体育舞蹈艺术学校、湖北省体育舞蹈学校30名运动员(12名女孩、18名男孩,年龄普遍在6~12岁左右)。

1.2 访问对象

武汉市体育舞蹈艺术学校、湖北省体育舞蹈学校校长、教练员、负责日常生活的阿姨、文化课班主任等。

1.3 调查方法

该次研究过程运用抽样、筛选、咨询、问卷调查、技术分析、查阅文献、数据统计、数据整理等方法完成。

2 调查结果

2.1 在专业训练上

教练员:日常训练中严格按照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训练,每周一至周五进行相关训练,周末进行一天的体能恢复训练,一天休息,周一至周五早上进行技术体能技术训练,下午进行技能技术训练,在平常训练当中,对运动员严格要求,认真完成训练任务,对于表现好的运动员及时给予奖励,对于消极、懒散的运动员及时给予批评,批评时教练员一般都会注意少年的心理、自尊的因素、在到达效果的同时,又尽量不能伤害运动员的个人感情、自尊,这就要求教练员不光要过硬的技术技能本事,也要懂运动训练学、教育学、青少年心理学、性格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内容。这样才会更好的去训练运动员们;同时,对于每个运动员也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因为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特点,对于他们应该因材施教,把握个性,教练员们都会寻找一套适合他们自己个性的训练方法,从而进行更好的、更有效地进行训练。

目前少年体育舞蹈队有专职教练、兼职教练组成,每位教练带队人数在10对左右,提倡精英教育,是武汉体育舞蹈艺术学校一贯作风,也是出高质量运动员的主要原因;在比赛中教练员通常不会给运动员太大的压力,比如说你一定要拿到金牌、第一名等硬性要求,只是鼓励运动员们努力、加油,就像平常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鼓励他们去比赛,就像平常的训练一样去完成比赛,用平常的心态去完成任务。正所谓比赛有成功有失败,对于成功的、达到预期效果的运动员,教练们鼓励他们下次再接再厉,并进行总结,把这种方法移植到平常的其他训练之中;对于失败的、没有达到要求的,一样用平常心的态度去对待,没有太大的患得患失,但是一样会进行总结、找出问题的所在之处,吸取教训,避免下次又犯同样的错误。

运动员:认真完成教练员的任务、每次训练追求精益求精、斗志、拼搏之气、不服输的勇气是运动员在大大小小省赛、全国赛、乃至世界赛获得佳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案例一:武汉市体育舞蹈艺术学校黄鹏的成长道路。

通过访问黄鹏的教练以及黄鹏得出以下几点成功秘笈:

2.1.1 教练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黄鹏的成功与他教练的训练有方是离不开的,笔者通过访问黄鹏在校训练时的教练发现,确实体育舞蹈队的冠军拿的真的不是一般的容易,这里面有两条最大因素:一是教练员;二是运动员本身。黄鹏的成功也是离不开他的教练员的,黄鹏的教练对于他的教学模式,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是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模式,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抓住黄鹏那种好强、不服输的那股劲进行很好的诱导训练,使得黄鹏能够成为一名冠军选手。

2.1.2 教练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

黄鹏之所以今天能够风靡体育舞蹈界,他的成功还与他教练的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有关,黄鹏的教练在训练黄鹏时,是严格按照运动训练学原理、竞技体育训练原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进行严格教学的,对于他的任何一次失败、成功、受伤、每个时间段的心理、情感、身体情况都会进行详细的登记,有什么问题都会及时与他进行谈话、聊天等。这是一项特大的任务工程,这样浩大的、繁琐的工程,如果没有一位一丝不苟的教练员,是不可能完成的。

2.1.3 黄鹏自身的不放弃、拼搏的之力

访问黄鹏时,他自己都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从他的言语中,我把他的成功总结为自己的不放弃、拼搏之力,他也讲到,以前是被伤病折磨的麻木以后才会成功的,每次的训练几乎很少不受伤,有几次他都试着想放弃了,但是看到教练员如父母般的渴望之后她的自私又退了回去,从此以后,他都会认真的完成教练的任务、在课余时间主动的加强训练、不懂的积极问教练。正因为他的不放弃、拼搏之力才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功。

2.2 在文化学习上

在文化学习上,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和他们同龄的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他们的学习地点是在教学楼的一楼,有2间专门给他们这群少年的教室,座子和椅子都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座椅,书籍都是与同龄的一年级、二年级书籍一样,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有1~2位配套的班主任,少年体育舞蹈队各科教师基本上都是一些兼职老师,也有个别的老师任教。在上课时间上,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晚上,有的时候在比赛阶段晚上会加强训练,停止上文化课时间,进行比赛前集训。

2.3 日常生活中

少年体育舞蹈队他们周末有一天,基本上是周天(这也不固定)可以进行校园内自由活动,但是必须有班主任监护,吃饭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在一起吃饭,他们的洗澡和其他年龄的学生澡堂一起,都是自己拿着洗浴用品结伴去洗澡的,各个有说有笑,在生活中还是和同龄的少年没什么区别,笔者觉得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的气质各方面比同龄的要突出许多。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武汉市三所体育舞蹈学校少年体育舞蹈队在专业训练上积极刻苦,技术过硬,是培养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摇篮。

(2)少年体育舞蹈队在文化学习上时间较短,师资配备不合理,管理存在一点的和规范性。

(3)少年体育舞蹈队的日常活动时间较短、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范围有限。在生活上比一般同龄少年儿童的更加自立、自理,说话等方面也显得比较成熟。

3.2 建议

(1)注重专业和文化课协调发展,不能一味的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忽视了文化素食的提升。

(2)在文化学习上,配备专职的文化课教师进行教学,把少年体育舞蹈队的教师入编,并且进行年度考核,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不能低于专业课课时的2/3,让运动员在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基础上,文化素质也应该与其相匹配。

(3)在日常生活中,少年体育舞蹈队的活动时间应该增多、内容更加有所创新、形式多样化、范围不应该只停留在校内,让他们应该走出校外,感受大自然的美,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巧慧.重庆市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现状的分析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

[2] 周小燕,周祖宝.体育舞蹈少年儿童的训练初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81-83.

[3] 孙中英,孙伟,张英成.浅析高校体育舞蹈身体素质训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153-155.

[4] 王华.竞技体育舞蹈制胜规律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14.

学生情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情感;虐待;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1-0994-04

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是近年来国内外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虐待对儿童的躯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受虐儿童的近期表现主要是极度自卑、焦虑、抑郁、自尊降低等,有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1];长期可以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出现一些特质的人格,如人格、边缘性人格等[2]。为了解合肥市中学生虐待现状及其流行特征,笔者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儿童虐待的定义,对合肥市中学生的情感和躯体虐待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制定儿童虐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合肥市市区5所全日制普通中学;初一、初二各选取12个班级,高一、高二各选26个班级,共76个班级,以被抽取班级中所有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846份,剔除不符合要求问卷48份,实际获得有效问卷3798份,有效率为98.7%。初中生1133名,其中男生608名,女生525名;高中生2665名,其中男生1326名,女生1339名。平均年龄为(15.42±1.62)岁,主要集中于12~18岁,占99.5%。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中学生一般情况调查性别、年龄、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人均收入、家庭类型、父亲文化程度、父亲工作地点、父亲和自己的血缘关系、母亲文化程度、母亲工作地点、母亲和自己的血缘关系、自评学习成绩等级、过去1 a里父母是否有争吵或打架等情况。

情感与躯体虐待采用Straus[3]编制的亲子冲突策略量表(Parent-Child Conflict Tactics Scales,CTSPC)中的情感、躯体虐待子量表进行调查,包括4个方面:情感虐待、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重度躯体虐待。该量表回顾性调查过去1 a中情感、躯体虐待发生的次数(共分为7级,分别为过去的1 a里发生了1次、2次、3~5次、6~10次、11~20次、20次以上和从未发生);评分标准为过去的1 a里发生了1次为1分,2次为2分,3~5次为4分,6~10次为8分,11~20次为15分,20次以上为25分,从没有发生为0分。

中学生情感虐待、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的操作性定义为:被调查对象自填曾遭受1种或1种以上CTSPC中所陈述的儿童虐待状况,即得分大于或等于1,为发生该种类型虐待;如果得分为0,则为未发生该种类型虐待。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员使用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调查为不记名调查,整个调查过程充分考虑保护学生的隐私。问卷本着自愿原则填写,可以退出;问卷当场发放,答完后由调查员当场收回。

1.2.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进行数据分析,双侧检验,α=0.05。统计推断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

2 结果

2.1 中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的报告率及年平均发生次数 情感虐待的报告率(prevalence)为81.1%(3082/3798),其中“对你大喊大叫”条目报告率最高,为67.6%;“诅咒你”条目报告率最低,为14.7%。躯体虐待总的报告率为55.1%(2092/3798),其中“用手掌打你的四肢如你的手、胳膊或腿等”条目报告率最高,为34.7%(1319/3798),而“故意用燃烧物或热液体烫你(如烟头或开水)”条目报告率最低,为2.2%(85/3798);轻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为48.3%(1833/3798),中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为39.5%(1499/3798),重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为9.8%(372/3798)。

情感虐待报告的年平均发生次数为13.8次,其中“对你大喊大叫”条目报告的次数最高,年平均为8.2次;最低的为“说要将你赶走或踢出家门”条目,年平均为 4.0次。躯体虐待报告的年平均发生次数为11.6次,其中“扭、捏、拧或掐你”、“故意用燃烧物或热液体烫你(如烟头或开水)”2条目最高,均为5.3次,“用皮带、木棍或一些坚硬的物体抽打你的屁股”年平均发生次数最低,为4.1次。

2.2 不同性别中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的报告率 男生情感虐待报告率为80.5%,女生为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躯体虐待报告率为55.8%(1079/1934),女学生为54.3%(1012/1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中度和重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男学生(41.2%,11.3%)均高于女学生(37.7%,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11,P=0.030;χ2=10.428,P=0.001);轻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龄中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报告率 见表1。

不同年龄中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的报告率不同。情感虐待、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报告率在不同年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都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的趋势,经趋势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4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中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的报告率 情感虐待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高中生的报告率均低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躯体虐待中,轻度躯体虐待和中度躯体虐待无论男学生还是女学生,高中生的报告率都低于初中生;而在重度躯体虐待中,“故意用燃烧物或热液体烫”初中和高中的报告率在男生和女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条目初中生均高于高中生(P值均

2.5 不同家庭情况、学习成绩中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的报告率 独生子女情感虐待、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人均收入不同的学生情感虐待报告率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家庭人均年收入中下等的学生报告率最高,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报告率在不同家庭人均收入的学生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单亲家庭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均高于双亲家庭及其他家庭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情感虐待报告率在不同家庭类型的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学习成绩越差,情感及躯体虐待报告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情感虐待报告率不同,父亲的文化程度越高,情感虐待的报告率也越高,但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报告率在不同父亲文化程度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亲在外地工作与不在外地工作的学生情感虐待的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中父母发生吵架或打架的学生其情感虐待、躯体虐待的报告率均高于家中父母没有发生吵架或打架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亲与自己血缘关系不同的学生、母亲与自己血缘关系不同的学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报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3 讨论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儿童虐待做了以下描述:儿童虐待是指在相关责任、义务和能力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或)精神的折磨、待、漠视、放任、商业的或其他形式的剥削,并导致儿童的健康、生存、发展以及尊严受到实际或潜在的伤害[4]。儿童虐待一直是一个全球问题,危害性很大,虐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特别心理创伤往往是灾难性的。有研究表明,1,2次的虐待即可构成童年期创伤性体验,印刻在儿童长时间记忆或潜意识中,有些儿童可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5]。儿童躯体虐待是导致自杀重要的危险因素[6],而严重的躯体虐待与反复的自杀行为有关[1]。成年胃肠道紊乱和偏头痛也与儿童期躯体虐待有关[7]。因此,加强对儿童虐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国内对儿童虐待的测量大部分都使用自编量表,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且各项研究结果儿童虐待的报告率相差较大,难以和国内外的同类研究比较。本次调查选用CTSPC对中学生的躯体及情感虐待进行调查,该量表被众多国外学者用于儿童虐待的评价,我国香港的政府部门也用该量表对儿童受虐情况进行调查。国内一些学者使用该量表对儿童虐待情况进行调查[8-10],其情感虐待分量表Cronbach系数为0.72,躯体虐待分量表Cronbach系数为0.83[9]。

在本次调查的3798名中学生中,情感虐待的报告率较高(81.1%),高于杨林胜等[10]的报告结果;其差异可能与地区间的差异有关。而Hamarman等[11]认为,儿童情感虐待的含义不明确,从而导致医学和法律方面的定义混乱,如美国各州报告的情感虐待甚至有300 倍的差异。调查显示,合肥市有55.1%的中学生在过去的1 a里受到过躯体虐待,低于杨林胜等[10]对长沙地区儿童调查的结果(62.4%),与香港的结果[12]相近。轻度、中度和重度躯体虐待均低于长沙地区儿童的调查结果,特别是重度躯体虐待,也低于挪威的一项调查结果(18%)[1],但高于英国的一项调查结果(7%)[13]。考虑到本次研究的对象平均年龄比其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受虐率是逐渐下降的[10],两地结果的差异一方面可能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有关,另一方面可能反映的是不同地区间的差异,同时文化背景如种族的不同也会影响躯体虐待的报告率[14]。

本次调查情感虐待和轻度躯体虐待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我国学者早期的研究结果[15]一致。我国多数研究显示,男童躯体虐待的发生率要高于女童[10,12];一项对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回顾性调查也发现,儿童期躯体虐待经历男性要明显高于女性[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男生要高于女生。不同年龄学生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的报告率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高,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的报告率呈下降趋势。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的报告率比较,高中生明显低于初中生。

有研究表明,父亲丧失与儿童躯体虐待有关[17];陶芳标等[18]也指出,单亲家庭是重度和中度躯体虐待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显示,单亲和双亲家庭的学生情感虐待与躯体虐待的发生均有差异,单亲家庭明显高于双亲家庭的学生。虽然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儿童躯体、情感虐待与是否独生子女没有明显的关联[19],但本次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更容易受到父母情感和躯体虐待。可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把希望都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加上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一旦子女的表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容易发生虐待事件。香港的一项研究也显示独生子女更容易受到父母的情感虐待[12]。

在父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否会与儿童虐待有关方面,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它们之间没有明显关联[19,20],本次研究结果与之基本一致,儿童情感及躯体虐待在父母不同文化程度间没有明显差异。有研究显示,居家面积较小的家庭发生躯体虐待的危险性大[10]。本次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条件与儿童躯体虐待没有明显关联。但值得一提的是,经济条件特别差的家庭情感虐待的发生反而要低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这可能与家庭中父母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更加注重情感关爱有关。

由此可见,儿童虐待是一个常见问题。为了保护儿童权利,可以在社区和学校开展预防儿童虐待的宣传工作及其相关研究,提高公众保护儿童意识,为受虐儿童提供健康服务。

4 参考文献

[1] YSTGAARD M,HESTETUN I,LOEB M,et al. Is there a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sexual and physical abuse and repeated suicidal behavior?Child Abuse Negl,2004,28(8):863-875.

[2] 于宏华,傅文青,姚树桥,等. B群人格障碍与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6):388-391.

[3] STRAUS MA,HAMBY SL,FINKELHOR D,et al. Identification of child maltreatment with the Parent-Child Conflict Tactics Scales: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data for a national sample of American parents. Child Abuse Negl,1998,22(4):249-270.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port of the consultation on child abuse prevention. Geneva,1999:29-31.

[5] DUNCAN RD,SAUNDERS BE,KILPATRICK DG,et al. Childhood physical assault as a risk factor for PTSD,depression,and substance abuse: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Am J Orthopsych,1996,66(3):437-448.

[6] JOINERTE JR,SACHS-ERICSSON NJ,WINGATE LR,et al. Childhood physical and sexual abuse and lifetime number of suicide attempts: A persistent and theoretically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hav Res Ther,2007,45(3):539-547.

[7] GOODWIN RD,HOVEN CW,MURISON R,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hood physical abuse and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migraine in adulthood. Am J Public Health,2003,93(7):1065-1067.

[8] 许晓君,陈维清,韩珂,等. 广州市初中学生家庭虐待流行现状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515-516,518.

[9] 沈桃. 婚暴虐生率之初探――以南投例. 中心理生刊(台湾),2006,19(4):331-363.

[10]杨林胜,赵淑英,尹逊强,等. 家庭中儿童躯体虐待及影响因素分析.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2):242-244.

[11]HAMARMAN S,POPE KH,CZAJA SJ. Emotional abuse in children: variations in legal definitions and rate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Child Maltreatment,2002,7(4):303-311.

[12]TANG CS. The rate of physical child abuse in Chinese families: a community survey in Hong Kong. Child Abuse Negl,1998,22(5):381-391.

[13]LAZENBATT A,FREEMAN R. Recognizing and reporting child physical abuse: A survey of primary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J Adv Nurs,2006,56(3):227-236.

[14]IBANEZ ES,BORREGO J JR,PEMBERTON JR,et al. Cultural factors in decision-making about child physical abuse: Identifying reporter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reporting tendencies. Child Abuse Negl,2006,30(12):1365-1379.

[15]孟庆跃,刘肖柱,王健,等. 父母忽视、训斥和体罚儿童的频度研究. 中国社会医学,1994(2):44-46.

[16]THOMPSON MP,KINGREE JB,DESAI S. Gender differences in long-term health consequences of physical abuse of children: data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Am J Public Health,2004,94(4):599-604.

[17]GUTERMAN NB,LEE Y. The role of fathers in risk for physical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possible pathways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 Child Maltreatment,2005,10(2):136-149.

[18]陶芳标,叶青,SOON-dUCK Kim,等. 青少年童年期反复身体和情感虐待经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310-314.

[19]陈晶琦. 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校医,2005,19(4):341-344.

[20]陈晶琦,廖巍. 中专学生童年期羞辱经历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355-357.

学生情况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突发事件 应急处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19-01

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必要的演练,保证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应付自如。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安定学生情绪,尽快恢复学院的正常秩序。针对院校的基本特点,特提出以下五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一、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如有学生要求游行、集会、静坐、请愿等时,要求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申请,待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按照要求进行。学院要全程跟踪,发生情况及时处理。

2.如未被批准进行游行、集会、静坐、请愿的,学院要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其活动,不得蔓延到社会,防止事态发展,并积极做好思想工作,尽力劝其解散。

3.一旦学生走出校门上街集会、游行,要立即劝阻,如劝阻无效,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维持秩序的工作,防止社会闲杂人员和别有用心的人进入游行队伍寻衅滋事,并及时请公安部门到现场协助做好工作,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4.加强学校巡查和监控,发现不稳定因素苗头时,及时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学管干部和辅导员应立即赶到现场,负责组织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和取证;及时解决,消除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和问题。

5.做好善后与恢复工作。后期处置工作中的重点是尽快查清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引发的实质问题,安抚和平静学生情绪,恢复正常学习生活秩序。

6.事件平息后,学院应急领导小组要汇报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巩固稳定局面,防止反弹。

二、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火灾事故处理方法

(1)突发火灾事故后,发现的个人和部门根据火灾情形拨打119、120救援电话,并向辅导员报告,辅导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副书记报告,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人员疏散、自救和力所能及的灭火工作。(2)辅导员到现场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解救受困人员、抢救伤员工作。(3)迅速切断失火处及毗连区电源,并密切关注建筑物的安全状况,防止继发性危害的发生。

2.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处理方法

(1)各年级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日常管理,注意发现拥挤踩踏事故隐患,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2)发生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后,学管干部和辅导员必须及时赶赴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3)副书记和辅导员应组织人员控制局势、制止拥挤,做好人员疏导疏散工作;对受伤者要M行必要的应急抢救处置,尽快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安置伤病员。(4)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学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学生和亲属情绪稳定。

3.校园恶通事故处理办法

(1)如校内发生恶通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122、120请求援助,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学院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及学校保卫处。(2)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目击证人,初步了解情况。(3)学管干部和辅导员立即开展工作,并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指挥,并协助公安交警部门查明事故情况。(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4.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大型群体活动实行审批制度,经同意后才能举行。并且必须按有关规定落实安全保卫措施,加强管理,保证活动正常开展。(2)活动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活动组织及负责人应立即拨打110、120请求援助,并及时报告学院领导及学校相关部门。(3)领导小组立即召集有关负责人开展抢救受伤学生工作,稳定现场秩序,组织学生有序疏散逃生,尽力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5.组织外出学习、游玩等活动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严格执行外出逐级审批制度,落实安全预估和预防工作。(2)保障通讯联络畅通,定时、定期进行通讯联络和清点人员工作。(3)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学院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开展必要的救助和自救工作。(4)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汇报,并对事件做出准确判断,权衡事件的轻重,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积极开展救助。努力争取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的支援和帮助。

6.校园周边突发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事故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院领导小组。(2)积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3)在学校范围内通报事故有关情况,保障校内秩序正常,稳定学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事件发生。

三、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传染性疾病处理办法

(1)学生出现结核、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请假就医并向学生处报告,不得带病上学。(2)在校内发现传染病学生,领导小组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开辟隔离室并进行隔离观察,马上打电话联系医院,并根据医院指示进行处理。(3)组织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宿舍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4)如传染病烈性感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实行全院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食物中毒处理办法

(1)发现学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2)迅速向学生处报告。(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学生名单,安排医生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5)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四、关于安全突发事件后续工作处理

1.在突发事件调查处理阶段,相关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不得传播或散布各种尚未形成定论的言论信息。

2.第一时间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3.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应急小组成员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4.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做好其他学生的安抚工作,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刺激。

5.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请与学校宣传部联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学生情况报告范文第7篇

[摘要]目的:了解某高校学生常见传染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某校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名。观察组给予1个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予专题传染病知识教育,1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2组学生各项指标和腹泻发生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习惯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学生腹泻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腹泻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校学生给予常见传染病的知识教育,可促进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并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减少学生腹泻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传染病;知识教育;高校

学生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人际交往也比较广泛,近些年来传染病的发生一直十分常见。高校由于未完善和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导致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存在较为明显的欠缺,学生缺乏对传染病知识的了解,为传染病在高校的传播和流行留下了隐患。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校传染病的防控。为对高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观察,本文选取某校1000名学生展开调查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某校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名。1000名学生中男生615名,女生385名;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0.12±2.08)岁。观察组给予1个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于专题传染病知识教育,1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2组学生的各项指标和腹泻发生情况,进行组间比较。2组学生的一般资料例如性别、年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健康教育实施前对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学生近1个月腹泻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结合常见传染病的感染、传播等进行设计,分成2大方面,包括传染病基本知识的认知与学生的卫生习惯情况,每方面以100分为满分。调查内容有学生对几种常见传染病例如肺结核、流感以及病毒性肝炎等的认知,学生的卫生习惯和防治传染病的积极性,学生性别、体质、疾病的发生等基本情况。在专人监督下进行调查,要求学生单独不记名完成问卷,问卷当场收回。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开展讲座、多媒体展示以及游戏参与等方式对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时长1个月。1个月后,对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学生的腹泻情况进行观察。

1.3质量控制

确保调查问卷制定的科学合理性,选取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负责调查工作的开展,认真审核回收的问卷,保证问卷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均数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学生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比较

健康干预前,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得分观察组为(70.25±2.36),对照组为(70.12±2.4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为(98.03±1.33)分,对照组为(78.37±2.5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学生健康教育前后卫生习惯评分比较

健康教育干预前,卫生习惯评分观察组为(69.26±2.11)分,对照组为(70.01±2.0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得分(98.12±1.13)分,对照组(77.27±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学生健康教育前后腹泻发生率

健康教育干预前,腹泻发生率观察组为4.46%,对照组为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实施后,腹泻发生率观察组为1.33%,对照组为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校聚集了大量的学生,人口密度集中,由于学生缺乏较强的健康意识,对有关流行病知识也不甚了解,易造成传染病在高校的传播和流行。目前,高校经常发生各种传染病疫情以及意外公共卫生事件,一方面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会及家庭的和谐稳定。传染病主要通过传染源、传播介质以及易感人群进行传播,为使传染病在高校的传播得到有效预防,必须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3个方面展开,未爆发流行时,高校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工作重点。而调查显示,传染病的高发与学生缺乏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因此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对传染病的防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本资料结果可知,实施健康教育后,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使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腹泻发生情况也有了明显的改观。因此,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使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到显著提高,使其摒弃不良的卫生习惯,实现传染病感染与传播的有效防控。调查显示,健康教育的实施,促使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得到显著提升,使传染病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对照组虽未接受健康教育,但是平时通过上网、看书等了解到一些传染病知识,因此其健康知识、卫生习惯的得分也有所提高,腹泻发生情况也得到改善。

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实际,传染病的防控应做好以下工作:(1)对高校传染病报告制度进行完善,对国家制定的有关规定给予严格执行。(2)认真执行缺课报告制度,明确因病请假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且做好相关登记,如发现疫情应及时报告和处理,并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疫情的传播和扩散。(3)建立完善免疫接种制度,在传染病高发区,应教育学生注意饮食安全,避免长期停留在人群密集的场所。(4)加强卫生监督检查的实施力度,对新生进行全面体检,并且确保校园环境的清洁、卫生,对食堂等重要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处理。(5)完善传染病发生处理机制,一旦发生传染病,必须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消毒和采取相应的隔离。第六,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的制定,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6]。

[参考文献]

[1]赵伟,范舒云,梁海峰.388名大学生传染病及公共卫生安全知识和行为干预调查[J].中国校医,2014,28(1):13-14,16.

[2]包和平.高校学生传染病患病现状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4,24(12):1685-1689.

[3]谢雪妮.昆明市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14.

[4]冉丽娟.传染病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及应对策略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5.

[5]周建芝,穆树敏,李育红,等.大学新生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7):858-859.

[6]程晓宁.南村镇中小学生传染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3):57-58,86.

学生情况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暴力;爱恋;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37-03

Appointment Violence Status Among Female Students in A College/WANG Yong-hong*,CHEN Jing-qi, YANG Qiu-xia. * Xingtai Medical College,Xingtai(054000),Hebe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the prevalence of appointment violence among female students in a colleg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eply developing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about adolescent appointment violence. Methods By using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1 094 female students in a Hebei college were surveyed about appointment violence experience by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in April 2007.Results Among 1 094 female students surveyed,368(33.6% ) female students had taken violent behaviour toward lover in appointment, and 248(22.7%) female students had been aggressed by lover in appointment. The students with familial violence experience in childhood showed higher occurrence of appointment violence. Conclusion The appointment violence is common amo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adolescent appointment violence.

【Key words】 Violence;Love;Students

约会暴力( dating violence )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最近的20 a,很多调查证明了存在约会暴力这种现象。约会是许多青少年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之一,他们对约会充满了期待、憧憬,认为约会是浪漫的、美好的。但是,约会中也会有暴力的发生,这可能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发生在青少年约会关系中的暴力行为比较普遍,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1]。约会暴力对青少年的行为和精神健康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无论躯体暴力和心理虐待的受害者还是施暴者,均容易报告低水平的自尊、降低自我价值感,并增加自责、愤怒、痛心和焦虑[2-4]。为研究约会暴力在女大学生中的发生情况,笔者于2007年4月对某大专女生进行了约会暴力发生情况的专题调查,以期为今后在中国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约会暴力流行病学、预防措施、有关政策及社会卫生服务等研究奠定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同意参加此项调查的河北某大专学校中,以班级为单位,对大一和大二19个班的1 243名女生进行了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 094份(应答率为88.0%)。被调查女生年龄18~23岁,平均(20.4±1.06)岁。56.9%的学生家庭居住在农村,18.8%居住在县城,24.3%居住在城市。

1.2 方法

1.2.1 约会暴力定义 采用Wekerle等[5]提出的定义:从躯体、性或心理方面故意地控制或支配对方,造成一定程度伤害的任何行为,称之为约会暴力。约会伴侣的界定包括:(1)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的异性朋友;(2)没有确定恋爱关系,但已经约会,并有意在将来成为恋人。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陈晶琦设计的调查表。本调查表是在以往暴力伤害研究基础上设计而成[6-9]。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一般人口学指标。(2)约会暴力经历。主要调查在过去的12个月里约会暴力发生情况。有关约会暴力经历分为施暴和受害2种情况。对恋人有过下列任何1项暴力行为即为施暴经历阳性:①羞辱;②诅咒或骂;③威胁;④徒手打,如掴耳光、用拳头打、踹、踢、掐等;⑤用物品(如棍子、扫帚、皮带等)打;⑥窒息、烧烫或用刀、其他利器刺伤;⑦用威胁或武力手段发生。在上述7项暴力行为中,曾经历任何1项来自恋人的暴力行为攻击,即为约会暴力受害经历阳性。在约会关系中,有过上述7项施暴行为中的任何1项或7项受暴力攻击中的任何1项,即为约会暴力经历阳性。整个调查过程充分考虑保护学生的隐私。采取不记名自愿参与,在填写问卷前向学生讲明调查目的、调查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内填写自填问卷。填写问卷中,学生的座位以考试距离相互隔开,并要求学生不要相互看和相互谈论。填写好的问卷由学生自己装入信封内并封好,由调查员当场收回。

1.3 数据处理 用EpiData 3.1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录入,核查并逻辑检错。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有关指标的频数和百分率,以描述大学生约会暴力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约会暴力发生情况 在过去的12个月中,有368名(33.6%)女生报告在约会中对恋人实施至少1项暴力行为,有248名(22.7%)女生报告在约会中受到恋人至少1项暴力攻击行为。各种施暴行为和受暴力伤害行为报告率见表1。

2.2 不同家庭暴力水平女生约会暴力发生情况 根据女生童年期家庭暴力伤害经历,将被调查学生分为有家庭暴力经历组和无家庭暴力经历组。

有家庭暴力经历的女生对恋人羞辱、咒骂、威胁和徒手打的报告率均高于无家庭暴力经历的女生,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有家庭暴力经历的女生被恋人羞辱、咒骂、威胁和徒手打的报告率均高于无家庭暴力经历的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对恋人施暴的发生率为33.6%,受到恋人暴力攻击的发生率为22.7%。Marina等[10]在2007年调查了2 416名16~20岁的高中学生,发现躯体暴力的发生率女生受害者是37.4%;女生施暴者发生率是41.9%。Heather等[11]对633名加拿大高中学生约会暴力的调查显示,51%的女生报告对约会伴侣曾使用至少1种形式的暴力行为。Schwartz等[12]调查指出,44%的高中女生报告对约会伴侣至少实施1种躯体暴力行为。Lu-Anne等[13]对南非928名九~十二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43.5%的女生报告在过去12个月的约会中对伴侣施加躯体暴力行为,在这些学生中, 16%的女生指出他们对伴侣造成了伤害;41.7%的女生报告在过去12个月的约会中成为躯体暴力的受害者;总的来说,52.4%的女生在约会中成为躯体暴力的受害者或/和施暴者。陈晶琦[6]在2001年对辽宁某中学611名高中学生危险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的年龄为15~18岁,平均(17.3±0.68)岁,在调查的近12个月中,有4.3%的学生曾被男友或女友有意打过或伤害过身体,除调查工具、地区差异使得研究可比性较差外,研究对象的年龄差异是另一重要因素。

Foshee等[14-15]的研究认为,青少年约会暴力的发生率波动在8%~43%之间。有关约会暴力的界定,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标准。约会暴力的界定不同,类型不同,例如有的调查仅包括躯体虐待,有的调查还包括语言暴力,有的调查包括性暴力。大多数调查的是躯体虐待,仅有一部分是心理虐待,性暴力的调查非常少。约会暴力调查的时间不同,一些研究调查以前所有时期约会关系中的暴力行为,而有些研究仅考虑最近1 a约会中的暴力行为;另外,测量约会暴力的工具不同。这些都是研究结果差别比较大的原因。

另外,本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有家庭暴力经历的大学生约会暴力发生率高于无家庭暴力经历的学生。这点与Leonor(2007)等[16]的研究结论一致。Smith[17]调查显示,曾被父母虐待的学生约会暴力的发生率非常高。肖汉强[18]分析暴力产生的原因时认为,许多施暴者都是从受害经历中学会对他人施暴的,由于心理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在受到暴力侵害时简单地通过暴力反击,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本研究的局限性是调查来自方便样本,使结果的外推受到限制,并且属于回顾性调查研究,难以避免回忆偏差。但本研究结果显示,约会暴力在大学女生中比较普遍,所以应关注青少年约会暴力问题。

(致谢:向所有参与这项调查的学生, 以及对这项调查工作给予热情支持和帮助的教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4参考文献

[1] HANSON RF.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Prevalence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Child Abuse Negl, 2002,26(5):447-451.

[2] ACKARD DM,NEUMARK-SZTAINER D. Date violence and date rape among adolescents: Associations with disordered eating behavior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Child Abuse Negl, 2002,26(5):455-473.

[3] ACKARD DM, NEUMARK-SZTAINER D, HANNAN PJ, et al. Binge and purge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Associations with sexual and physical abuse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Child Abuse Negl,2001,25(6):771-785.

[4] SMITH DM, DONNELLY J.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A multi-systemic approach of enhancing awareness in educators, parents and society. J Prev and Interv Community, 2001,21(1):53-64.

[5] WEKERLE C, WOLFE DA. Dating violence in mid-adolescence: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emerging prevention initiatives. Clin Psychol Rev, 1999,19(4):435-456.

[6] 陈晶琦,李宝光.阜新市611名高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3,19(8):576-578.

[7] 陈晶琦.565名大学生儿童期待经历回顾性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10): 873-877.

[8] 陈晶琦.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校医, 2005,19(4): 341-344.

[9] 陈晶琦.小学生父母躯体虐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56-757.

[10]MARINA, MUNOZ Ph D. Aggression in adolescent dating relationships: Prevalence, justifcation and health consequences. J Adolesc Health, 2007,40:298-304.

[11]HEATHER AS, BYERS ES, ELISA P. The co-occurrence of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use of psychologically, physically and sexually abusive behaviours in their dating relationships. J Adolesc, 2007(30):487-504.

[12]SCHWARTZ, O'LEARY SG, KENDZIORA. Dating aggression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Viol and Victi, 1997,12:295-305.

[13]LU-ANNE S, MOHAMED SS, IZABEL R. Violence in adolescent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indings from a survey amongst school-going youth in a South African community. J Adolesc, 2002,25(4):385-395.

[14]FOSHEE VA, LINDER GF, BAUMAN KE. The safe dates project: Theoretical bases, valuation design and selected baseline findings. Am J Prev Med, 1996,12:39-47.

[15]RICKERT VI, WIEMANN, HARRYKISSOON S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emographics, reprodu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m J Obstet Gynecol, 2002(187):1 002-1 007.

[16]RIVERA-RIVERA L,ALLEN-LEIGH B,RODRIGUEZ-ORTEGA G, et al.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Baseline study of a cohort of 7 960 male and female Mexican public school students. Prev Med, 2007,44(6):477-484.

[17]SMITH WJ. From abusive household to dating violence. J Fam Viol, 1992,7:153-165.

[18]肖汉强.对校园学生暴力的反思.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6:16-19.

学生情况报告范文第9篇

一、应急预导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

职责: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全权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安全重大事宜。

副组长:

职责:负责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埋突发安全事故,完成校其他各项任务。

成员:学校安全组成员、全体教师

职责:具体负责学校各年级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直接现场处理等事宜,并保证领导小组指令的畅通。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度。

二、几种突发事件的具体处置对策

(一)校园火灾

1、立即组织师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同时立刻拨打电话119,向上级部门报告。

2、在场教师立即切断火区电源带上灭火器材进行灭火,抢救国家财产,尽可能使国家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校园起火原因及财产损失进行仔细的调查,记录在案,写出书面报告向上级部门汇报。

火灾发生的紧急救助

1、平时抓紧防火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火自救技能,防患于未然。教室的前、后门要随时能够开启,以利疏散。

2、火灾发生后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征得领导的指示。在场教师同时利用一切办法通报起火点、火情、风向等,及进报告疏散方向。

3、教师要根据预报的火情和自己的判断组织学生疏散,教师最后撤离,保证损伤降到最低。

4、学校班子成员要组织教师撤离,最后撤离保证损伤降到最低。为受伤教师要做好伤员的救护工作,保证伤亡在最低限度。

5、组织好灭火工作,未成年人远离火场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6、做好灾后处理工作。

(二)食物中毒事件

(1)发现情况后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学校主要领导汇报。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当地就近医院,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110”请求救助。

(3)由饮食服务管理人员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接送。

(4)由学校领导安排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根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被盗事件

(1)接报后,学校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

(2)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向知情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3)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分安机关报案。

(4)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注意事项:

(1)此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

(2)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3)各级领导要做好工作,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四)地震灾害事件

1、保证无危房险房避免伤害事件的发生。

2、灾害发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紧急避险,避免出现混乱状态造成人为伤害。

3、对受害师生立即采取救护措施,进行止血、包扎伤口,组织车辆立刻把受伤师生送到就近医院抢救,同时立即电话向上级领导报告发生情况,争取取得上级的指示,进一步做好下一步工作。

4、要及时清查人数,查明伤害情况,组织人员抢救。

5、做好受伤人员的抚慰工作,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五)校园学生、儿童遭绑架事件

1、事件发生后,学校领导小组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案情。并研究措施组织救援工作,千方百计保证遭绑架学生的生命安全。

2、事后自查、自改,找出疏漏,搞好防范措施,以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歹徒或精神病患者闯入校园,对师生进行威胁的突发事件。

学校一方面组织全体男教师拦截、劝说,另一方面组织全体女教师保护学生的安全,立刻电话通知110,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校园发生情况。

(七)学生在校时间发生个别意外伤亡事件

若学生在校园发生意外伤亡事件,对受伤学生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并立即送就近医院抢救,同时立刻向上级部门报告发生情况,争取在上级的指导下,妥善处置有关问题,做好善后工作,并在48小时内将事件详细经过及处理结果作书面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详细记录事情经过。对受伤学生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并立即送就近医院抢救,同时立刻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发生情况,争取在上级的指导下,妥善处置有关问题,做好善后工作,并在48小时内将事件详细经过及处理结果作书面上级有关部门。

(八)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1、学生或教师在家中出现风疹、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班。

2、学生或教师在校内出现传染病,要求其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到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如果本校教师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到医院并通知其家属。

3、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学生前往探望。

4、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5、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上级有关部门,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三、学校日常安全管理

1、每天有教师值班。

2、禁止在校园教学区踢球、爬墙、爬楼门、滑楼梯栏杆,违者通报批评,对涉级的班级进行通报批评。值周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在校园内上述违规现象。

3、学生集会安全由值周教师负责,散会时学生回班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校内大型活动的安全由教导处负责,若发生意外伤亡事件,由带队教师专人处理,并及时上报。

4、各班主任要进行遵守秩序、礼貌礼让、爱护同学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救自护的教育和训练。

5、学校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校园的安全隐患。

6、学生有病有事须请假,若查实学生离家出走或被坏人控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该报案的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案。

7、室内用电及电器安全由值周教师每月检查一次,教学设施“谁主管,谁负责”,若因用电等原因引起火灾,立即通知切断电源,拨打119报警,组织人员开启灭火器进行扑救。

学生情况报告范文第10篇

学校是儿童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人口密集,且学生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极易造成各种疾病、伤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疾病、伤害发生情况,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扬州市邗江区为江苏省学生因病缺课监测一个试点地区,对全区各校学生进行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笔者对2008年-2009年扬州市邗江区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初步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扬州市邗江区全部中小学校35所:其中中学23所(含九年一贯制),小学11所,职业学校1所。共监测学生55291名,其中小学生23697名,中学生28576名,中专生3018名;男生29437名,女生25854名。

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和江苏省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试点工作方案统一要求收集资料。学生每天因病缺课1课时即计为因病缺课,每6课时为1d,请假1~3课时为0.5d。疾病以病例为单位,1次疾病过程为1个病例[1]。

班主任或卫生委员每天填写因病缺课登记表,14点前交医务室;校医、保健老师或学校指定人员进行核实、统计,于16点前通过江苏省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网络进行报告。2009年开始建立预警系统,每天通过预警系统检查各学校上报情况,对没有及时上报的学校督促其立即上报。

2 结果

2.1 2008年和2009年邗江区学生因病缺课情况 由表一中可见:2008年全区报告学生缺课1866人次(男生:951人次,女生:915人次),缺课2945天(男生:1595天,女生:1350天),导致学生缺课主要疾病是感冒、水痘、胃肠道疾病、意外伤害、腮腺炎等;2009年全区报告学生缺课9278人次(男生:4454人次,女生4824人次),缺课天数11470.5天(男生:5527.5天,女生5943天),导致学生缺课的主要疾病是感冒、腮腺炎、胃肠道疾病、意外伤害、水痘等。

表一 2008年-2009年邗江区学生缺课情况统计表

2.2 2008年和2009年邗江区学生因病缺课时间分布 由表二、表三中可见:2008年全年学生因病缺课呈双峰分布,两个高峰分别为3-5月和10-12月。2009年全年学生因病缺课时间分布同2008年总体较一致,只是2009年9月份由于受到甲型H1N1流感和普通流感流行的影响,学生缺课人次数达到顶峰(9月份感冒2963人次)。其他月份学生因病缺课时间分布趋于正常。

3 讨论

通过对2008年-2009年扬州市邗江区学生缺课监测情况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导致学生缺课的主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经统计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上呼吸道感染2008年为69.77%,2009年为81.89%),与其他相关报道一致[2] [4] [5] [6]。全年期间3-5月、10-12月学生缺课呈双峰分布,因此各学校在上呼吸道好发季节要加强监测和防范,有效控制学生的因病缺课率。意外伤害也是学生缺课的主要因素(2008年为3.59%,2009年为2.73%),且由于伤害发生后,缺课多,危害较大[3],学校和家长应提高预防伤害的意识。其他、原因不明性疾病占很大比例(2008年19.99%,2009年为12.63%),这和我区校医、保健老师的医学专业水平较低,学生因病缺课后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较少有关。

为了更好的开展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并且预防和控制学生因病缺课,保障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各相关部门应做到以下几点:(1)教育部门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给学校配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卫生部门定期给校医、保健老师进行业务培训。(3)各学校坚持晨午检制度,发现学生缺课立即联系相关人员(班主任、家长等),查明缺课原因,及时上报。(4)政府和卫生部门根据学校经常发生的传染病(水痘、腮腺炎、流感等)情况,加大免疫规划力度,减少学生免疫空白人群。(5)督促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6)对学生和老师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7)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要求学生经常开窗通风,净化教室空气。(8)建立和完善学校学生缺课报告网络,明确职责和权力,实施严格的检查督导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报告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白呼群,主编.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说明及技术规范.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46-48.

[2]何存弘,韩蝶霞.岱山县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73-475.

[3]叶冬青,黄芬,陈文化,等.怀远县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1,22(2):131-132.

[4]刘璇。镇江市京口区2006-2007学年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619-622.

[5]高仙,马宏彬.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37-1038.

上一篇:公文情况报告标题范文 下一篇:运营情况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