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03 10:23:34

细胞生物学课程

细胞生物学课程范文第1篇

一、生物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发展历程

1978年,哲里木医学院生物教研室成立,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医学生物学》课程,本、专科分别为72、54学时,先后由王光荣、董秀兰、王静霞、马文良、孟青、南晓光等教师任教。在当时的《医学生物学》课程中,已用相当的篇幅向学生介绍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1992年,蒙医学院将临床医学专业的《医用生物学》课程一分为二,南晓光老师开设《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18学时。2000年,哲里木盟畜牧学院、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及内蒙古蒙医学院三所学校合并成立今天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后,教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2007年,随着生命科学院的成立,《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被评为内蒙古民族大学首批校级精品课程之一,而且获得了0.5万元/年的经费大力支持。

二、课程内容体系和结构

随着我校课程教育改革发展形势,我们教研室对细胞生物学专业课程进行了较系统的改革探索,并经历了反复实践调查研究,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以及老一辈教师与新一代青年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细胞生物学在课程体系、教学平台、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和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学生、老师和同行认可的实际效果和学术成果。细胞生物学课程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内容体系结构。基本内容由14章组成:第一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第三章,细胞质膜与物质转运,第四章,内膜系统与膜运输,第五章,线粒体与叶绿体,第六章,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与膜泡运输,第七章,核糖体,第八章,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第九章,细胞核与染色体,第十章,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第十一章,细胞与胚胎发育、分化与调控,第十二章,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第十三章,细胞社会的联系,第十四章,细胞信号转导。

三、细胞生物学课程改革

(一)细胞生物学课程改革建设目标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教研室曾对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应改革,例如,响应学校提倡科研能力的培养,从研究问题着手,把细胞生物学的一些核心知识构建过程展现出来,并提出专业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进而研究,这种采取研究性教学与学习的方法,双向互动。对于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我们预计开设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学生专题报告会、参与教师科研、放大课程章节提要等。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开放实验室、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实验仪器等措施将学生主置突显出来。随着学校课程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发扬内蒙古民族大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优良传统,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民族院校优势,比如我校蒙医药学特色,可以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增设蒙医药用植物研究,同时结合现代教育的技术和手段,采用多样化多形式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进一步让我院生物学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结构得到完善,积极建设具有民族特色资源的专业课。同时为以后的生物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培养高素质的生物科学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改革建设步骤

1.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钻研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新水平。我院从2007年至今全程使用多媒体授课,因此首先要制作完善细胞生物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探讨如何使用好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方法;不断地更新和补充各种细胞教学图片;加强教学中的启发性与互动性;并争取更多的在国内外学习的机会,提升新一代教师的素质。

2.随着我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以细胞生物学为基础,充分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

3.联系国内其他先进学校的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的教师(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我们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水平。

4.进行教材建设,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改革。由于,我校民族特色,除了生命科学学院,蒙医药学院和医学院同样开设有细胞生物学,所以针对这些民族专业的细胞生物学课程没有相应的教材,我们将结合蒙药特色积极编写符合我校的新的细胞生物学教材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5.课程资源上网计划。近些年,很多大学都开设了网上资源,以供学生自由使用与学习。我校2007年,也将细胞生物学课程挂到了网上。比如“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材教参等已经上网。但仍需进一步改革完善。比如,

(1)加快和完善网络课程建设,探讨发挥网络教学的方法。

(2)准备开展在网上实时指导学生学习和进行一些问题的讨论。

(3)进行教学录象拍摄,将我们的各种教学资源全部陆续上网。

细胞生物学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产业的开发需要生物学的发展。我国在基础科学发展规划中, 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反映了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1]。细胞生物学目前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前沿领域,随着新方法、新技术的建立,更促使该学科取得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并且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2-3]。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围绕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多年的《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对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合理的改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突出教学主线。《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多,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主线不清晰,使得学生感到内容多而乱,不容易系统地理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熟练掌握该课程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成为本课程改革的关键。比如我校生物技术专业选用了翟中和主编的《细胞生物学》第三版作为主要参考教材,全书分为15章,内容较多。我们在讲解的时候,从课程的体系出发,以真核细胞三大体系为主线。将所有部分分为膜系统(第一章到第八章及第十五章内容)、骨架系统(第九章内容)和遗传系统(第十章到第十四章内容)三大系统。

整合教学内容。《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多且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广,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内容重复、轻重不分的情况。针对这些特点,细胞生物学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必须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如前八章的内容可以从膜系统相关性来讲,不管是物质代谢、能量转换、还是信号传导都是发生在细胞的膜上,这样联系地讲解起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另外,《细胞生物学》课程与其它课程,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因此,在该课程的讲解过程要合理整合教学内容,避免与先行课中某些内容重复,又要为后续课程留有余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细胞生物学的联系性、统一性和辩证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承前启后的教学方式,既保持了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解决相关课程间的重复教学问题,对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积极作用[4]。

追踪学科前沿。《细胞生物学》课程发展快,因此,教学内容是否新颖,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细胞生物学》的教师需要站在该学科领域的前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并及时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应用价值归纳总结后在相关的章节中进行讲授,从而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全面推行“问题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问题式”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自始至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和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后小论文,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一个学习小组或一个宿舍集体为单位,进行课后小论文。在一些重要章节讲解介绍后,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论文题目,通过学生的查阅文献、设计方案、过程操作、结果分析和论文写作等环节。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以后的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的文献综述写作大有帮助。

加强课程实践环节。细胞生物学是一门试验性很强的学科,光是“听”和“读”是不够的,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开设一些综合性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找出与本课程的实践结合点,培养对知识应用的能力,在设计实验的时候、一改以往有的单纯的、验证性的实验,开设一些具有设计性的综合实验,使得学生在实验设计、过程操作和结果观察与分析中了解该课程的内容,并对整个研究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学习,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有科学研究的教师,要鼓励一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自己的一些课题。一般到大三时候,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他们学过的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设计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小实验,通过他们的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的全过程,大大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

3 考核体系的改革

树立科学的考核观,使课程考核过程化。课程考核不仅要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应该评价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课程最后成绩包括考试成绩(50%)、实验成绩(30%)和平时成绩(20%)。课程考核过程化不仅有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起到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把考核有机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促使“教、学、考”有机结合,形成“教、学、考”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消除部分学生平时松懈、考前背诵、考试作弊、考后遗忘的不良现象。

通过对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对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合理的改革,优化改革后新教学体系已在生物技术专业的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宏.细胞生物学教学与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4(4).

[2]余晓丽,杨珂金,高宛丽,陶爱丽,吴红.高师院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新课程设置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李玉玺,刘俊华.对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科学教育,2009(5).

细胞生物学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 实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61-01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相关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获得更强的感性认识[1]。更能训练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细胞生物学内容繁多,学生没有感性认识,难于理解。同时,在传统重理论轻实验思想的影响下,实验内容陈旧,组织方法单一,实践效果低,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制约了实验课程的发展革新[2-4]。随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层出不穷,使得细胞生物学理论发展非常迅速,其实验教学的内容也要跟上理论发展的步伐,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

1 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运用显微电视投影仪、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能够实现传统的板书或挂图的教学无法完成的效果。传统教学方法对实验对象的展示不够形象直观,特别是对于微小结构、复杂材料的讲解以及繁杂实验过程的描述不能深入,但是通过多媒体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形象生动,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教师教授和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比如光镜观察细胞骨架,经过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后,虽然蛋白质骨架得以显现,但是仍然不够清晰。利用显微电视投影,可以让大家清楚的看到染色后粗细不均,网状分布的蛋白质骨架。

2 调整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以前在开设实验项目和安排上课进度时,实验课是根据理论课的进度来安排的,这很多时候会限制实验课程内容安排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当实验课程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课程整体水平的一门独立课程来开设时,这一课程就需要与理论课程分开,根据教学目的重新进行整合,这就使细胞生物实验在课程开设上成为一个独立体系,同学们在学习时的时候也觉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5]。另外,细胞生物学的实验安排中经常有很多单项小实验,如独立安排会占用很多学时,这是教学计划不允许的,为在有限课时内完成相应多的实验内容,可将相关单项实验组合为系统的综合性实验。还有就是增加综合性试验的开设,平时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和验证性的实验一般很多。而设置这些实验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标的。一般结果都是已知的了,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一般都是已知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原生质体融合实验分成好几个部分,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融合和检出,实验不在一起,周期较长,学生记忆不深刻,可以安排一个开放性的大实验,让学生自己准备和操作,当做一个科研训练或大实验,老师进行协助指导。这样的实验便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探索问题的精神。

3 充分利用实验间隙时间

个别细胞生物学实验时间较长,在如材料固定、染色、离心等步骤时常常需要半小时或数小时的等待时间,在等待期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大屏幕让学生学习实验相关的研究成果、理论知识和本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国际权威期刊的研究内容等等。也可以向同学们展示成功的装片,这样让同学们提前看到自己所做的实验的预期结果,会增强学生对实验结果直观性的认识。另外,此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集中同学们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的的发现的问题和难点而进行指点和解答,并在接下来过程中重点让同学注意这些问题。

4 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了解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比如实验用品的正确使用和规范的实验操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也同等重要[6]。为了防止个别学生操作,其他同学等着抄袭结果的现象发生,除了老师加强监督之外,尽可能的增加实验器材,缩小同组学生人数,采取2~3人一个小组的操作方式,力争使每个同学都有动手机会。还有在实验过程中,除了在每次实验前的讲解及实验操作中的互动指导外,还要在每次实验完成后都进行课后总结回忆,通过老师的一些提问,让学生回忆和总结之前的实验操作过程。重点询问同学们对实验中的关键步骤是否掌握,学生对实验过程有哪些想法和是否有改进的地方进行讨论,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显微测微实验中,讲授完实验原理后,可以撤掉镜台测微尺,让同学来找一个替代品,对目镜测微尺进行标定,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需要广大教师通过科学调整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借助辅助教学手段等,探索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与参与性,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专业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俊逸,陈媛媛,陈沁,等.短学期制下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4-115.

[2] 许国权,荣一兵.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探讨[J].生物学通报,2010,45(10):44-46.

[3] 谢莲,章良,陈韶华,等.药学专业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79.

[4] 欧珠朗杰.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7):22-23.

[5] 杨洪兵,张玉喜,侯丽霞,等.关于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2012(5):4.

细胞生物学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我们是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师,主要担任我院本科生的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现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希望在兴办教学应用型大学的过程中,对同行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改革

(一)找准传授知识的切入点,制造好奇,培养兴趣

好奇是由新异刺激引起的一种生理唤醒水平或认知冲突的探究倾向。探究是学生的好奇情绪与引起好奇的不确定性之间的行为桥梁。在好奇的驱动下,学生努力同化和顺应信息,优化已有的知识结构。有关研究指出:当人们对事物感到好奇时,往往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迸发的时候。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相互结合,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与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我们在讲溶酶体的功能时,首先指出“溶酶体是细胞的清道夫”,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引到了溶酶体怎么会是清道夫这个问题上来了,从而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讲出溶酶体的基本功能是对生物大分子的强烈的消化作用,因其含有多种水解酶,可消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残废的细胞。接着说明,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及细胞器都有一定的寿命,为了保证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与调控,必须不断地清除衰老的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很多生物大分子的半寿期只有几小时至几天。占成人细胞总数1/4的红细胞仅能存活120天,因此人体每天清除的红细胞多达1011个,这些任务主要由溶酶体和蛋白酶体共同担负,其中还包括清除在发育和成体中凋亡的细胞。所以我们说溶酶体是细胞的清道夫,它在细胞里的工作是非常的繁忙和非常的重要的。这样就使学生对溶酶体这个细胞器有了深刻的印象,真正掌握了溶酶体的知识。

(二)分析特性,归纳共性,提高教学效率

细胞生物学内容多而繁杂,分析特性、归纳共性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途径。在归纳共性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隐含于共性背后的特性,它往往是教学的目标所在,应加以重视、重点突破。

例如,在讲“钠钾泵”和“钙泵”时,首先指出“钠钾泵”的工作特点是:每个循环消耗一个ATP分子,泵出3个Na+和泵进2个K+。“钠钾泵”的功能是维持细胞内低Na+和高K+的离子环境,进而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恒定细胞的体积、保证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然后指出钙泵的工作特点是:每个循环消耗一个ATP分子,转运出2个Ca+,它将Ca+输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中储存起来,以维持细胞内低浓度的游离Ca+。在突破个性之后,归纳出“钠钾泵”和“钙泵”的共性,指出两者都属于物质的主动跨膜运输,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方式。

(三)质疑发问,启发学生思维

在讲核孔复合体时,首先问学生“核被膜上是否有孔”?然后老师指讲:“细胞核的核被膜上有一些小孔,称为核孔。这些孔并不是简单的孔洞,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结构”。接着在多媒体教学屏幕上展现核孔复合体结构图,剖析胞质环、辐、核质环三明治式的核孔复合体结构。胞质环(外环)位于核孔边缘的胞质面一侧,环上有8条短纤维对称分布伸向胞质。核质环(内环)位于核孔边缘的核质面一侧,环上也对称地连有8条细长的纤维,向核内伸入50―70nm,在纤维的末端形成一个直径为60nm的小环,小环由8个颗粒构成。这样整个核质环就像一个捕鱼笼样结构――核篮结构。辐:由核孔边缘伸向中心,呈辐射状八重对称,位于核孔边缘,连接内、外环,起支撑作用。辐分为三个结构域,即柱状亚单位,腔内亚单位、环带亚单位。在讨论清楚核孔复合体的结构的基础上,告诉学生,一个典型的哺乳动物细胞,其核被膜上的核孔复合体总数约3000~4000个。这样,就使学生回味无穷,他们会为生物细胞的精细和复杂而赞叹不已,一个小小的细胞核,其核膜上竟然有如此复杂的装置几千个。这些小孔装置有什么功能呢?不会是摆设吧?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核孔复合体的结构,而且产生了进一步求知的欲望,也使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

1.做课程论文

在教学中积极开展课程论文,教师布置与“分子细胞生物学”有关的论文题目,学生围绕论文题目查阅有关资料,按照教师的要求撰写论文。这不但培养了学生查阅和综合分析文献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奠定基础;更主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进入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开展工作。加强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时展要求的需要。实验室的开放过程中,我们科学地安排了实验内容。根据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实验教学大纲,分段列出实验内容,以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实验内容分为验证性及自拟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及自拟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及自拟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开放的形式采用定时开放和预约开放。定时开放是在规定的时间段开放规定的实验项目。实验室提前一定的时间通知预约开放,学生根据需要首先向实验室提交申请并在进入实验室的前一天提交预习报告或设计报告,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报告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后,要向指导教师提交实验报告或设计论文,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报告、实验报告或设计论文进行评议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二、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和理论课教学

(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行“知识搭桥点拨诱导式”教学法

“知识搭桥点拨诱导式”教学法就是在理论和实验之间,新知与旧知(已学过的知识)之间、已知与未知之间搭建起一座“认知桥梁”,这种方法有助于通过实验和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同时又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发展。点拨诱导是对实验中重要的知识点、难点对学生加以指点,点得准确适度,既要点到要害又要点到为止,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1.“搭桥”和“点拨诱导”奠定基础

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实验课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我们强化了学生的课前预习。预习得是否充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此实验是否能顺利完成。针对某些学生重理论轻实验,只是程式化地写一遍预习报告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教材的实际,设计一些诱发性的题目和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边预习边思考,对整个实验做到心中有数。

质疑是检验学生预习情况好坏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课前准备的重视程度,而且还会影响到实验课的总成绩,质疑分数为实验课总成绩的一项具体的量化指标。就某一问题,课堂上随机指定由某一位同学讲解,既督促了学生学习,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又增强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首先,要检验学生实验的目的性是否明确、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明确本次实验的中心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复习和巩固相关的理论知识,如“脂肪酸的β―氧化”这一实验,学生必须先搞清楚酮体的概念、酮体的生成机制,再明确实验材料为什么要选取新鲜的动物肝脏?为什么用碘来滴定丙酮,而过量的碘用标准的硫代硫酸钠滴定即可计算酮体的生成量?这样通过提问实验目的、原理使学生能把实验同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物化学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实验操作中应用了有机和无机化学实验中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的基础上,对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设想和预见。例如“糖的颜色反应”实验,糠醛或糠醛的衍生物与α―萘酚会生成紫环,出现在糖与浓硫酸的液面间。但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同样的材料、方法和步骤,有的学生就不一定得到实验结果,此时就要找出实验操作的关键点,以便在操作中掌握每一项技术要领,并加深印象。设计诱发性题目质疑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设想和预见都为“搭桥”和“点拨诱导”奠定了基础,是本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现学生的“迷路”点,建立知识桥梁,及时点拨诱导

在质疑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学生难以解答的或似是而非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生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最适合学生学习的“认知桥梁”。从形式上讲,它既可以是一段理论知识的陈述、也可以是一个事例、一个恰当的比喻、一个实验。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在蛋白质化学一章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和凝固反应”,在蛋白质的溶液中加入中性盐和有机溶剂均会使蛋白质沉淀析出,高分子有机物的性质是建立在一定结构基础上的,亲水的带电质点在强电解质和脱水剂的作用下被夺走了电层和水膜,就犹如一个刚刚学习游泳挎着游泳圈的人,当被大浪卷走了保护自己的游泳圈,就会出现不稳定及下沉的现象。这样通过一个比喻,学生并不用死记硬背,就牢记了蛋白质的这一性质,历经几个学期学生仍有很深的印象,对蛋白质这一重要性质的掌握起到了化“难”为“易”的效果。从酵母中提取核糖核酸,并对其进行组分鉴定,在鉴定碱基的存在时,有的同学得到了乳白色的絮状嘌呤银,而有的同学就没有得到结果。此时运用无机化学的理论对学生进行点拨诱导,根据硝酸银的性质,从硝酸银溶液的重新配制入手,学生得到了预期的实验结果。一个无机化学的知识点,解决了核酸组分鉴定的关键。层析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的分离分析技术。用双向纸层析分离氨基酸是一个较大的实验。在理论课中相关的内容不可能讲得很细。因此在实验操作前,必须系统介绍分配层析的原理,使学生在实验课上不仅能学到操作技术,而且还能学习到理论课上学不到的理论知识。面对社会对人材多层面的需求,生物化学理论的学习和实验的操作训练,无疑为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培养多面手的前提条件。

由于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使用了“知识搭桥点拨诱导式”教学法,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就在于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教师集中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启发诱导,保证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正确地得到发挥。

(二)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紧密配合是上好生物化学课的保证

在讲蛋白质化学一章时,学生对掌握构成蛋白的氨基酸的化学结构有一定困难,大部分同学是机械地记忆,学得不活。如果直接问某一个氨基酸的结构能写出来,但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问某个或某一类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学生回答起来就有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这一章设置了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蛋白质的沉淀反应、氨基酸的纸上层析等实验。在实验课上,教师进一步的指出20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类氨基酸以及各个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然后通过具体实验来观察不同的氨基酸的颜色反应,如带有巯基的Cys的黑色硫化铅沉淀反应、带有苯基的氨基酸的黄色反应、带有吲哚基的色氨酸的乙醛酸反应、带有胍基的Arg的坂口反应等等。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的结果分析,同学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做氨基酸的纸上层析分离实验时,教师首先指出:根据氨基酸的侧链基团与水的亲和力可把氨基酸分为极性氨基酸和非极性氨基酸两大类[1,2],又根据每一大类氨基酸中各氨基酸的侧链R基团的大小和特殊结构说明哪些氨基酸在层析时走得比较快,Rf值比较大,哪些氨基酸在层析时走得比较慢,Rf值比较小。然后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对哪些氨基酸属于极性氨基酸、哪些氨基酸属于非极性氨基酸、极性氨基酸中各氨基酸极性的强弱、非极性氨基酸中各氨基酸非极性的强弱、有了深刻的认识。因为实验结果表明了碱性氨基酸如Arg、Lys、His和酸性氨基酸Glu、Asp这样的极性氨基酸层析中走得比较慢。而Ala、Phe、Val、Leu等非极性氨基酸走得比较快[3,4]。另外,通过层析实验,同学们也掌握了氨基酸的分配系数、层析的逆流分溶原理以及层析技术等重要知识。

(三)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学习,应加强直观性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质 如蛋白质、核酸、酶等,它们的分子结构是相当复杂的,学生学起来有困难。庞大的蛋白质分子、复杂的分子结构使一些学生一筹莫展,他们虽然记住了书本上的结构要点,但仍然收获不大,不能把知识学活。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我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加强直观教学。我们用可以造型的铝芯电线做了一个弹簧,教师手中有了这个弹簧状的结构,讲起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结构头头是道,形象生动。讲β-折叠结构时,将铝线折成锯齿状。这样,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无味,也不感到很难。他们在蛋白质一级结构知识的基础上,顺利地突破了难点,对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空间位置有了明确的认识。众多的氨基酸形成的多肽链在生物体中不是伸直展开的,它首先形成α-螺旋式的二级结构。在这种α-螺旋结构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螺旋沿螺旋体的中心轴每上升一圈相当与向上平移0.54nm。螺旋上升时,每个残基沿轴旋转1000,每一个φ角等于-570,每一个ψ角为-470。α-螺旋体中相邻的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氢键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氢键是由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亚氨基氢与其前面第4个氨基酸残基的羰基氧形成的,α-螺旋体中所有肽键都参与了氢键的形成[2]。学习DNA的双螺旋二级就结构亦是如此,DNA双螺旋的表面有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学生看书上的图不容易看懂,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教具,即:用两根粗毛线绕在一根木棒上,两根毛线之间的距离就是小沟,而大沟就是螺旋上升的幅度。学生一看,一目了然。教学中制作简单得当的教具,可大大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

[参考文献]

[1]翟中和等主编,细胞生物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2]王镜岩等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3]罗纪盛等主编,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4]何士敏编著,生物化学学习指导,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10。

[5]吴旭红、何士编,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出版,2002-3。

细胞生物学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137-03

细胞生物学是从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一门科学,反映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生物学、农学、医学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并与植物学、动物学及微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1]。当前,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细胞生物学教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忽视了启发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并且教材中的知识点明显滞后,教学内容不够完善,不能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科需求进行选择性教学。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为此,本文从《细胞生物学》的课程特点着手,着重阐述了如何优化《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结合多种成绩考核方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1 建设过硬的教学团队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前沿性较强的学科,要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是建立一支经验丰富和理论知识过硬的教学团队[2]。针对安徽农业大学的学科定位及师资特点,教学中应以资深老教师为核心,培养一批理论和实践知识较扎实且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年轻教师作为支撑力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任课教师不仅需要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要能系统地把握教材的主线,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摒弃其它学科中重复的知识点,真正做到教学点突出。同时,根据不同的专业特征制订出合理的教学计划,从各个教学环节上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任课教师还应注重跟踪本学科前沿领域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实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积极与本课题组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的交流与改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2 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应结合本学科专业设置及学生对相关领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合适且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材作为蓝本。考虑到安徽农业大学的学科建设特征,本课题组选用了翟中和主编的《细胞生物学》(第四版)作为主要教材,同时参考王金发教授主编的版本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补充。为弥补教材不能实时更新的缺陷,还要将国外一些著名教材和细胞生物学相关网站介绍给学生。在较系统地阐述细胞生物学教学基础内容的同时,力求把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热点内容融入到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热情和动力。

其次,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相互交叉,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教学,突出本学科和专业特有的内容,避免繁冗的章节被重复讲授。例如细胞通讯、细胞骨架及细胞大分子等基础知识是细胞生物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修饰等内容在生物化学中已有详细阐述。与此相类似的,染色体结构特征及核型分析主要在遗传学中已讲授,而基因表达调控和转录后翻译等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讲授时应力求知识点的相互串联,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得学生对整个知识能系统把握,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实践证明,这种承前启后的教学方式,既保持了《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解决了相关课程间的重复教学问题,对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每年还应根据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授课的重点、难点,不断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3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1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教师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互动。然而,教与学是统一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讲课时可结合运用设疑启发式教学方法,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地位作用。通过讲解一系列经典有趣的实验,将讨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并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一些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某一新发现或新知识点时,可先依据已学的内容,指导他们通过网络查询和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获得相关知识,变封闭式学习为开放式学习,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参与知识获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3]。

3.2 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举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为《细胞生物学》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用它独特的优势有效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进程,对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和组织形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图片清楚形象,使复杂和抽象的微观世界变得更加直观,特别是把显微镜拍摄的图像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直观理解。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中的知识点及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将一些研究结果和抽象的知识点通过相关软件制作成动画效果,便于学生的形象记忆和理解。例如,物质的跨膜运输、信号转导及蛋白质筛选机制等。虽然多媒体已成功地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且具备众多优势,但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明确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地位,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Blackboard网络也是一个与同学有效互动的的教学平台,教师可将本学科的教学计划、教学课件及参考资料等通过该网络平台展示给学生,课后与同学建立问答学习模式,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及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的进行。与此同时,教师的角色也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向教育和教学的设计者和管理者的方向转变。实践证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运用不同思考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3 注重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借助于两种语言对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传播和交流,已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自2001年起教育部先后出台的双语教学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高校20%的本科课程应进行双语教学[4]。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更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迫切要求。针对细胞生物学的学科特征,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学说几乎都以英语方式传播,为将这些前沿知识引入高等院校《细胞生物学》的课堂教学,开展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其次,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的期刊文章70%以上采用英文撰写,尤其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双语教学可改进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为进一步学习和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细胞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常用的英语专业词汇及表达,不断提高使用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

在我国生命科学科研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下,要获得前沿知识主要依靠查阅相关文献,而且国内大多数细胞生物学教材的一些知识点也主要来自英文原版教材的翻译和修订,这不可避免的导致知识滞后及一些新专业术语直译所造成的模糊等问题。利用双语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直接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及查阅相关英文资料,及时掌握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锻炼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出国学习深造能力,培养外向型人才。

4 多种成绩考核方式并用

成绩考核是为了检验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方法之一,它贯穿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当前,闭卷考试仍是考核的主要方式,主要集中对学生学习掌握书本理论知识情况进行检测,而对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涉及较少,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评价。为培养多层次人才,教师应结合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建立一种多种考核方式并用的评价模式。依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选择相应的试题库作为学生复习的模板,保证学生有目的、系统性地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复习。为督促学生对本学科前沿领域知识的把握,教师可在课程进行到最后几周时,布置一些细胞生物学研究热点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与探索,采用幻灯进行汇报讲解,最后根据汇报质量评定成绩。这是西方知名院校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和对本学科前沿知识的掌握。

传统的考核方式仍然需要,首先仍需注重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核评价,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和简答为主。其次,可依据平时的教学内容和研究进展,设置若干道灵活性和系统性较强的综合性试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征进行选择性答题,此种方法可有效地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细胞生物学作为实践性较强学科之一,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在考核的过程中,也要评价学生在平时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这种综合的考核方式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积极性,也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要点。

5 结语

总之,教师在《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勇于改革探索与创新,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学科发展的要求,对传统《细胞生物学》教学的各方面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秉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实时把握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通过科研来指导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优化《细胞生物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细胞生物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金发,何炎明,戚康标,等,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性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41-43.

[3]王金发,王国雄,何炎明,等.创建“开放式、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4,1:32-35.

细胞生物学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 教学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其理论知识已经渗透到生物学相关课程的各个领域,是高校生物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细胞生物学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 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现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是细胞的微观世界,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不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抽象的微观世界更加精彩、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如何将复杂的生命活动事件简明、扼要的讲述给学生,使学生清晰准确地掌握抽象的知识,要求高校生物学教学工作者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

1.教学内容的优化

细胞生物学是一个前沿学科,它的讲授需要与时俱进。但是很多高校教师只是在年复一年的重复自己的授课内容,而这些教学内容有些可能会随着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已经失去原有的价值。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的基本知识体系,还要将细胞生物学的前沿知识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阅读大量细胞生物学相关的国内外优秀的书籍、文献[1],根据每年新的研究热点以及生物学发展动态补充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述高尔基体的功能时,将病原菌入侵机体如何限制MHC分子的表达及抗原提呈实现自身潜伏感染的报道融入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高尔基体胞内运输蛋白的功能。

细胞生物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交叉学科,教学内容需要避免重复。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生物学相关课程均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归纳、取舍,既保证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的系统、完整,又避免重复教学的问题。例如,细胞生物学第三章中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主要讲述的是核算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而此部分内容在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中会重点讲述,因此此部分内容在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中可以略讲;此外《细胞核与染色体》这一章中染色体的复制与表达内容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是重点讲述的内容,我们把核膜、核孔复合体结构及生物学功能作为本章重点,这样既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避免知识的重复赘述,又可丰富细胞生物学特有的内容。

细胞的生命活动与我们人类身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将理论知识与人的日常生活现象紧密结合,学生很容易掌握相关的知识。例如,缺少维生素C时,脯氨酸的羟基化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坏血病。这是由于形成胶原蛋白的前a链未经羟基化不能形成稳定的3股螺旋结构而很快在细胞中降解,结果导致胞外基质中较远的不断丢失而引起血管脆性增加、牙齿松脱以及创生不能恢复。又如,做面膜补水,不是向细胞内补水,而是向胞外基质中补充各种可以吸收水分的多糖成分,糖胺聚糖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使皮肤变得水润。通过这些例子学生极容易记住相关的知识点,而且也不容易忘记。

2.教学方法的完善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2]。细胞生物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学科,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讨论式并且结合双语教学。例如,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开设专题讨论课,每个专题讨论一个问题,问题提前设置,学生以组为单位上课之前查找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综合、提炼,形成报告,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质疑和补充。经过证实,我们的专题讨论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专题讨论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实践证实多种教学方式联合应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教学手段的扩充

细胞生物学给学生呈现的是一个微观的世界。如何把一个微观、抽象、复杂的细胞世界形象、直观、生动的展现给学生?简单的挂图已经不能满足细胞生物学教学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3]。采用多媒体技术,细胞生物学教学摆脱了传统的“黑板+ 粉笔 + 挂图 + 模型”静止化的教学模式,以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化教学[4]。在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国外知名大学制作的动画,定期对多媒体教学资料库、教学课件库进行更新和整理同时设立课程教学网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知识共享的平台。我们细胞生物学每一章都设计了相应教学内容的动画和视频。例如,在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这一节内容中,我们将克隆羊多莉的制备过程从卵母细胞开始,以动画的形式将全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除此之外物质跨膜运输、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分裂、线粒体相关疾病等视频会在相应的章节一一展示给学生。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但增大了教学信息、扩展了教学容量,还大大地增强了视听效果,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力。实践证明学生对形象的图解的记忆能力要远远高于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以此我们的课件涉及概念、细胞各种生命活动过程都有相应的图解或动画视频。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方式,树立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中心的考试观念[5],完善考核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为了调动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我们制定了细胞生物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1)把考核内容定位在对以往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上,即增加应用、创新知识的考核;减少单个知识技能的考核,增加知识能力体系的考核。在具体考核内容的设计上,要求授课教师将考核内容延伸到课外知识上。(2)考核形式多样,具体包括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答辩、实验操作、撰写专题报告、学术论文以及多种方式结合等。同时要求考核形式要推行多个阶段,如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等。(3)改变考核成绩的构成,加大学习过程、到课率、平时作业、平时表现得分率,加大实验课成绩构成比例,适当体现阶段性考核成绩比例,降低期末成绩考核的占分比例,推行多种成绩评定方式。期末考核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单元考核及期中考核成绩共占50%。课程平时成绩包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测验、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讨论等成绩。通过改革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双向式、沟通式的考核信息反馈机制,并且发挥了考核促进教法和学法改进的作用,强化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改革之后的细胞生物学教学体系已经应用于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并且获得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完善该教学体系,不断提高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保证“教”与“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曾军,陈宏远.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4):350-352.

[2]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4): 95-101.

[3]刘慧莲.多媒体辅助细胞生物学教学的研究探索[J].潍坊学院学报,2009,9 (4):136-137.

细胞生物学课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细胞生物学;体系构建;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3203

1 引言

细胞生物学是支持生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1,2],也是高校生物类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门专业课程[3]。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知识体系不断更新,对高校细胞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另外,细胞生物学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学生缺乏感官认识,提不起兴趣,课堂效果不佳[4,5]。笔者从细胞生物学的课程特点出发,阐述了对细胞生物学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思路与相关思考,以期能为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2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以真核细胞结构、功能和生活史为主要内容,强调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突出生物膜,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分化、衰老与凋亡,肿瘤生物学等热点问题,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并深入理解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从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等3个层次认识细胞生命活动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与生物学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涉及到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等诸多学科,就知识内容方面而言,细胞生物学与其他课程存在一定重复。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随着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细胞生物学课程的信息量也呈现较快增长态势。而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压缩学时和学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更新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对教学重点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讲,由于学科背景薄弱、专业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师资条件较差等因素的限制,教师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效果,难度更是可想而知。此外,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课程内容体系上与先行课程及后续课程也有一定的重复,导致有限的学时分配不合理,难以突出学科的特色和重点。

3 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3.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体系构建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是学生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学内容的新颖与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显著影响[2]。为突出细胞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教学过程中应对授课内容的选择及基本知识体系的构建给予足够的重视,重点突出细胞生物学中有学科特色的内容,而对于其他学科内容重复的部分,应点到为止,少讲或不讲。如果有学生对部分内容存疑,可以组织答疑活动。如本课程中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化学成分中生物大分子的基础知识、细胞组分定性分析及离心分离等内容,在中学生物以及生物化学等课程中有较为详细的讲解,所以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而对于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内容,是细胞生物学基本知识体系的核心,应在中学生物或其他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学习。对于细胞信号转导和基本生命活动过程(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调控机制的研究,是细胞生物学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新成果层出不穷,所以应在课堂教学中作为重点来学习,鼓励学生去阅读相关文献,接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前沿,感受学科发展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细胞生物学学科内容也日新月异,作为生物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内容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和更新速率必须与基础科学的发展同步。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也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始终把握前沿知识,根据近年来学科的发展动态,在原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逐步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课余时间多阅读各类专业文献,力求把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关键问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要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到现有的教学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在把握主要的教学参考书的基础上,增加课外知识,一方面开阔自己和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学习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力求使本学科和其他课程的知识紧密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最有效的信息传输给学生知识。切身的改革实践表明,各门课程的综合考虑,以及相关内容教学方法的整体协调,既能保持细胞生物学课程知识内容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也可以解决相关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复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和实际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应增加基础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此外,可以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科学研究课题,或者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接受系统的试验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

3.2 教学模式的优化

3.2.1 科学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做好课堂教学

因细胞生物学主要讲授细胞的结构、功能、信号转导和细胞增殖、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活动及其调控机制,而要将诸多繁杂的知识较为直观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必须要有大量图片或模型作为辅助。因此,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应采用多媒体教学,精心设计和科学使用高质量的课件,并辅以必要的板书以及其他教学媒介,使课堂教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北京大学翟中和院士主编的最新一版的细胞生物学教材已改为彩版,并附大量精美图片,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借鉴国外教材的内容体系、图像数据和动画片段,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3.2.2 C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问题教学法

当代大学生个性较强,思维活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点,他们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不尽相同。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法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较多的知识信息,但由于师生互动的缺乏,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积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如在备课过程中准备一些启发式问题,并在上课的时候适时提出来,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和对学科内容的掌握水平;通过讲解一些具体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案例,能够使学生直观了解并深刻记忆具体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对学科发展历史的了解。此外,问题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也适合应用于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6]。

3.2.3 准确把握学生动态,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缺乏、主动学习能力较差的情况,所以教师尤其应该关注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与之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

3.3 考核方式与内容的改革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当前一般采取期末闭卷笔试结合平时作业的方式进行考核,部分高校还增加了期中考试,但总的来说期末考核的权重还是偏高,基本属于终结性评价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应适当引进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考核采取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习效果、学习过程和其他与学习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等进行综合评价。

考核内容与具体要求应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相适应,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命题,增加应用性题目的比重,避免出现过多简单记忆性题目。我校近年来对考试命题工作提出了愈加细致的要求,尤其是对综合应用性题目所占比重有了具体数量的要求,这为细胞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在这样一个生物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也应适当加强对学生把握学科进展与发展趋势能力的考核,如每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诺贝尔化学奖等方面的内容也可以纳入考核内容体系中。

4 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课程建设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因此,在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应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加强课程建设。随着我校对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细胞生物学申报了滨州学院校级重点课程、双语课程、核心课程等并均成功获批立项。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团队整体能力均有了大的提升。细胞生物学教学团队着重从开放式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入手,积极探索开放式教学的新模,并尝试构建形成立体化教材体系,即以细胞生物学主教材(北京大学翟中和院士等主编)为核心,组织人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写辅助教材,做到既有纸质教材,又有电子与网络资源,辅以购置的视频资料,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型的教材体系。最后,还应注重加强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课程档案建设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克隆技术、细胞工程、转基因技术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细胞生物学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7]。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也应以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6]。总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共同参与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 宏.细胞生物学教学与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高等教育,2004(4):84~85.

[2]李玉玺,刘俊华.对高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科学教育,2009,15(5):57~58.

[3]余晓丽,杨珂金,高宛丽,等.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6):114~116.

[4]田 伟,刘蓓蓓,刘 伟.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科教导刊,2013(2):116~117.

[5]贾晓慧.创建开放性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探索[J].洛阳大学学报,2006,21(4):117~120.

[6]陈金武,齐璐璐,孙 娴.细胞生物学实践教学中PBL模式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32(6):115~118.

细胞生物学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细胞生物学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Q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9-02

生物技术是推动21世纪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围绕生物技术核心的“着力提升生物医药研发能力,开发医药新产品,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推进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已成为“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建立创新性国家已成为国家战略任务。在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今天,具有创新知识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创造”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因此,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重大需求,探索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型和教育机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是落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要任务。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首批招生于1999年秋季,是国内较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作者一直致力于生物技术(工程)专业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对课程建设与实践颇有一些心得体会,本文就培养创新型生物技术(工程)人才的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和实践进行探讨。

1. 细胞生物学理论内容的优化

作为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细胞生物学既具理论的抽象性,同时又富有技术的实践性。从理论角度,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其它专业课程互相联系、渗透,密不可分,同时又是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在生物技术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分析当前高等本科教育的国内细胞生物学教材不难发现,教材的组织架构基本是依循在介绍细胞基本成分之后,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种像剥蛋壳式的由外向内的机械式线条,显得呆滞和孤立,缺乏与其它课程的有机联系。从内容的组织上诸多内容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内容重复,如细胞的成分与结构、细胞核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等。科学设置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对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引导学生从基础理论原理中衍生创新设计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1.1形成 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的理论课程体系

即在理论的组织架构上以细胞功能结构为基础,贯穿细胞活动的基本原理,衍生现代新理论、新技术和领域发展新趋势。内容上主要表现于

①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原理-细胞的分子、遗传改造原理”为模块设置理论课程,围绕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系统阐述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原理。②在现有基础理论课群中,增设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细胞生物技术基本原理理论课程,课程内容注重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为表达系统的生物技术发展过程和技术原理的阐述,让学生能从技术原理和历史技术创新角度对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系统了解,更能将生物化学理论、分子与遗传技术原理在细胞层次统一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中阐述细胞内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以及生物技术改造的理论基础。③19世纪年代末,显微镜的发明缔造了细胞生物学的根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更是促进了细胞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在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将现代科学信息、现代科学理念、科学技术实时引入教学中,不仅是对细胞生物学的扩充,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跟踪物理理论技术发展,结合生物技术及其它交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理论内容显得必不可少。

1.2建立“活化”的理论教学模式

①活化——教学理念要以活细胞为根基:细胞不仅仅是物理或化学上的纯结构组成,或是无机小分子及有机大分子的无生命的随机组合。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不仅表现在它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更重要的是细胞是生命的连续体系,从结构和功能都表现为基本物质在时空上的动态组合和生命代谢活动的有序性。因此,理论教学中,以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运输与分泌为主线索,设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课程内容,表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和细胞生命活动的时空表达。

②活化——课堂教学要有活跃的氛围:摒弃传统的理论教条式的灌输模式,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死板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形象影像、动画,启动学生想象力。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围绕一个理论主题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与“学”互动、“师”与“生”角色互换,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探索理论的能力,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自然中养成,创新之火在自然中点燃。

2.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的内涵并不是理论课程简单的实验验证,而应该把它看作是创新型人才苗子孵育的第一基地。

2.1形成层次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整合现有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扩充与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和措施相关的细胞生物技术基础实践,沿“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递进式内容,融合现有分散的专业、专业基础实验课,创新性构建一个系统的、层次化的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

①细胞结构基础内容:一对一的细胞结构印证,组合经典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从细胞基本结构、细胞组分的分析、到细胞拆合和重组,利用基本技术和方法验证理论知识,完整认识细胞基本结构和基本方法,建立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验基础。此部分内容为细胞及其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认识和专业基础技能实验训练内容。除必要的经典实验外,增设生物技术领域前沿技术和方法,保持实验内容的先进性。

②细胞综合培育内容:一主题多技术的综合运用。以细胞培养为主线条,按细胞融合、细胞转染及细胞基因重组、重组细胞遗传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内容进行模块设置实验内容。

③创新研究内容:多知识、多技术、生物技术多领域的发散式的自主实验性研究内容。“细胞结构基础-细胞综合技术-创新研究”的实验课程体系。

2.2建立“4+3+2+1”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①40%基础指令性实验教学:教师决定实验内容,设定实验程序,学生进行验证性操作。对于前沿技术手段,采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强化学生对细胞基本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现代细胞生物学方法的认识和应用、对细胞生物学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

②30%综合指导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主导性设计,以一个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技能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③20%综合研究性实验教学: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综合应用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在一个实验主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④10%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学生自由选题,自主设计,教师辅地帮助学生创新性实践。对可能的学生创新性研究成果,适时地进行成果转化或专利保护,认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以上内容思考意旨是通过系统化内容的细胞生物学课程设置,建立集基本(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能力、科学创新思维培植为一体、适合以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

[2].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2011

[3]翟中和.细胞生物学【M】.2011

[4]Thomas D.Pollard MD.Cell Biology.2007

细胞生物学课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建设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也与基础医学的其他学科关系十分密切,探讨与医学相关的细胞生物学问题。学好此门课程不仅能让学生为其他医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思维及科学素养。自教育部于2003年[1]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各高校加大力度建设,并以此工作列为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我教研组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亦高度重视课程网站的建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了一些尝试及感想。

一、课程网络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的基本原则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在医学院校一年级第一学期为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很多同学反映此课程内容较多,较深刻,在有限的学时数内掌握此课程并非容易,而且学生要从高中的学习习惯及模式中脱离出来习惯于大学的更为自主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最大力度地推出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有效更换学习模式,除了课堂上听取的教学内容,课下要花大量时间自主地学习相关内容及完善知识层面。而能够实现这一环节的重要教学手段就是运用目前发达的信息技术的网络课程模块。

为了运用的有效性及实际意义我们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力争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

1.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及系统性:学生可以在课程网站上接触完整的教学环节及系统的教学内容及安排,有些课堂上没有掌握到的知识点可以在此得以补充。

2.体现了课程网站内容对课堂教学的补偿功能:学生可以运用课程网络平台的互动模块,在答疑或论坛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相关问题,会得到教师及时详细的回复、解答。在教学资料模块中的相关课外知识、案例及学科最新科研动态环节中获取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3.强调了课程网站的开放性及互动性:通过答疑、论坛、网络作业及网络考试等环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跟学生之间,学生跟老师之间的互动力度,从整体层面上提高教学质量。

4.力求做到了操作简便性及整体美观性:为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收益,课程网站在设置安排模块时做到了简单便捷,方便学生及教师浏览资源,查询资料及参加互动栏目。在设计层面也追求网页整体美观性,浏览过程中给人舒适的感觉。

二、课程网络建设实践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及提高有效运用,我们在课程网站建设中做到了分类明确,内容充实。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简介、师资队伍简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双语教学、留学生教育、教学录像、教学资料、第二课堂及互动栏目等十大模块,每个模块都包括具体的分类及详细介绍。在此,学生可以对这门课有更深刻并系统的认识,可以明确不同教学形式的意义,具体实施内容及进展,合理安排复习和预习;观看教学录像巩固课堂知识;获取课程相关的课外知识扩充知识面;领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随时参与答疑及论坛环节,有效运用这个平台为遇到的问题寻求答案以及用网络作业和网络考试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实时评估。在网络平台建设这几年以来,我教研组每年对授课班级进行网络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测试,有效督促了学生自主学习所学内容。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教师在不断完善及更新各个环节之外,进行作业批改、考试评估及总结、在线解答答疑及论坛模块里的相关问题。

三、课程网络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建设实践中的技术问题:建设教师技术欠缺。

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掌握必要的网络平台建设基本技术,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对此,我校课程中心管理部门多次定期召开网站建设教师培训会,帮助建设教师解决技术瓶颈。除此之外,我们学校课程中心管理部门在课程中心网站上设立的“演示操作视频”效果良好,建设教师们很客观并迅速地学会相关内容,按自己的需要利用起来。

2.网站维护管理不及时。

因为教学任务繁重,而且还要从事科研,教师们有时很难做到课程网站的及时维护管理和更新,而不经常更新的网络平台会影响学生们的主动性及学习兴趣。教师们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课程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要自觉定期抽出时间对其进行维护及更新。对此,轮班监管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保证网站内容的及时完善、更新以及互动模块的有效运行。避免出现静态网页[2],要实施动态监管,即学校有关部门对资源共享课程申报建立、中期考核及验收各个环节中定期开展检查评估,要给予反馈及整改意见。我校有专门考察小组对所有的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实行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抽查,在监管上面做了大量工作。

3.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问题。

在课程网站建设过程中有时可能涉及任意利用他人的教学资料上传到自己的网络平台上,或者自己的珍贵教学资料毫无保护的上传至网络,容易被他人抄袭利用。因此,在资源共享时一方面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运用时标注来源或附加使用授权说明;另一方面要保护好自己珍贵的教学资料,设置权限或设置只读模式等,要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4.网站互动性欠缺问题。

在课程网络建设过程中时刻牢记服务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宗旨,在展现课程内容的同时,抓牢网络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时有效地为学生答疑并评估教学质量。

总之,网络n程建设要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并将课程网站的建设作为资源共享课程的重要评价内容。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平台要时刻体现着该课程的魅力所在,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其优越于学生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孟令勇.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措施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2):101-104.

[2]李挺.当前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存在问题及应对浅析[J].实践与探索,2009(29):254-256.

细胞生物学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课程;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天空教室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内容多且学科发展迅速。该课程主要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研究人体细胞发生、发展、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发病机理和防治的科学[1]。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是医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然而,医学细胞生物学应用英语或双语教学在我国医学本科教育中还处于探索阶段[2],如何提高双语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是教学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实践证明开展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网络课程资源的研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目前国内已经积累了不少医学细胞生物学多媒体资源[3],[4],但适用于双语教学的网络课程还鲜见报道。经过近年来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我们已经制作了集丰富文字、插图、视频、音频等为一体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网络课程,对于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软件平台

该网络课程是依托校园网、利用天空教室软件平台制作而成。“天空教室软件平台”是由国内知名教育技术厂商南京易学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符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的一套网络教学系统,各学校可以购买使用,其功能包括教师备课、课件制作、网络课程建设及管理等,系统中的所有模块均操作简便,而且可以修改或增删模块中的内容,功能强大,是制作网络课程的较佳选择,配合SkyOne工作平台的离线备课功能,可随时录入与更改信息,易于网站管理[5]。但其也有不足:比如用其开发的网络教学系统风格模式比较单调,缺乏个性和变化。鉴于这一问题,我们对于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网络课程中“在线课程”这一主要模块,先利用“Deepthroat网站生成系统”制成内容丰富的网页,然后再利用天空教室软件的导入功能把网页导入到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中。Deepthroat网站生成系统是一种较好的网页制作工具,容易制作特色风格的网页,但因为网页做好后需要放到服务器上运行,购买服务器就会增加开支,若放在其他部门的服务器上,管理与更新网站内容就很不方便。因此,将“天空教室软件平台”和“Deepthroat网站生成系统”两种工具相结合构建网络课程,相得益彰。

二、主要模块

“天空教室软件”列出课程创建时的多个初始节点(模块),可以自由选择、修改和增删。我们制作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双语网络课程包含10个模块(图1),其中核心模块“在线课程”有“英文”和“中文”两个版面。

三、主要资源建设

课程的主要资源包括“在线双语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自测题库、音频视频、电子书和师生互动”等模块。

“在线课程”模块英文版面的文字素材主要以Gerald Karp编写的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Concepts and Experiments(影印版,高教教育出版社,2006)英文教材为基础,该书与其他细胞生物学英文教材相比,虽然内容不够丰富,但资料翔实、结构体系完整,并且语句简单易懂,比较适用于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学习。在电脑上先按章节建好文件夹,用扫描仪以300dpi以上的分辨率扫描全部章节内容,以原书页码次序命名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然后应用ABBYY FineReader pro 10光学文字识别软件按章节批量打开扫描图片,逐页读取、识别,该软件识别英文准确率很高,可达90%以上,然后人工纠错,保存为Word文档,这样,教材全部内容就转换成了可以编辑的文字素材了。依照教学大纲,参考详细的中文教案,精编文本内容,缩减至原书文字的30%左右,精选专业词汇使用粗体字,并加注中文注释,因为该书中插图只有英文释义,所以删除所有原插图,然后插入相应的有中英文对照的彩色图片,这些彩色图片主要由网络、上述英文教材及翟中和等人编写的《细胞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等教材插图,经修改加注中英文释义而成。每个章节的内容前面添加学习目标,后面适当增加应用及进展内容,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及Bruce Alberts等人编写的“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4th edition,Garland Science出版社,2002)。中文版面主要依照比较详细的中文授课教案,配以上述中英文对照图片制作而成,利于学生学习专业英文时参照。

“音频视频”模块主要包括专业词汇录音和动画精选。专业词汇按照章节列出,中英文对照,请发音纯正的老师朗读,数码录音笔录音。精选部分内容制作动画及选取一些从网络上下载的细胞生物学教学动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电子书”模块包括Gerald Karp编写的《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Concepts and Experiments》(影印版,高教教育出版社,2006)英文教材、翟中和等人编写的《细胞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中文教材,以及《战争与和平》等世界名著中英文对照读本。

四、优势与创新

通过使用与改进,我们认为该网络课程具有一些优势和特色。(1)制作了比较详细的医学细胞生物学英文网络课程,与教材相比,其优势是学习者可以利用金山词霸等网络词典即时翻译。由于该课程描述形态和结构的常用句型较多,学生借助词典学习了几个章节之后,就可以记熟相应的句型,而且专业词汇后面都加注了中文注释,因此学习一段时间后不用词典也可以比较顺利地进行。多数学生反映借助该网络课程既省时又省力,学习效果较好。(2)把专业词汇按章节列出,录音包括中英文对照词汇读音与拼写,学生可以边听边写,也可以闭目静听。(3)利用“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和“SkyOne工作平台”的离线备课功能,可以随时录入与更改信息,易于网站管理。(4)结合“Deepthroat网站生成系统”制作在线课程,弥补了天空教室网站风格模式缺乏个性和变化的不足。(5)留言簿可以加强师生互动,改进教学,促进网站的改进和更新,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英语交流能力。(6)利用网络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活动,不仅教学内容的表达上更加丰富,而且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体现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对于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化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龙岗,陈同强,林卡莉等.导学互动式网络教学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袁娲[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0,18(2):51-54.

[2]张思河,陈志南,邢金良等.医学本科生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调查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1):59-62.

[3]杨慈清,李小英,张光谋等.细胞生物学网络课程建设实践与经验[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2):156-158.

[4]霍春月.细胞生物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探索[J].检验医学教育,2009,16(3):14-15.

上一篇:绿色消费观范文 下一篇:细胞生物学实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