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时间:2023-02-23 09:42:23

校长交流发言材料

校长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1篇

一、努力学习,克难进取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受父母的熏陶我从小就养成了一股能吃苦不服输的性格。1977年,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黄冈卫校,参加工作后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我愈来愈感到知识的重要,尤其是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妇女参政更要有知识、有水平、有能力,更要努力学习,克难进取,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因此,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学习和积累。1988年,儿子刚满周岁,经过国家教育部的严格考试,我被录取到同济医科大学脱产学习,我克服各种困难,如期圆满完成学业,获得同济医大基础医学学士学位。我还先后参加过各类师资培训班,进行新理论、新技术的培训学习,为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又参加了计算机、普通话的学习。与此同时,我还十分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我深知一个人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必须首先要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执政能力。这些年来,我先后担任了湖北省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中专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卫生局医学教育研究员、武汉市党建研究会中职教育分会常务理事,除配合学会开展工作外,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带头撰写了大量的教学论文、论著。其中,在全国中专教材《生理学》中任第一副主编和主编了《生理学复习指导》,有十几篇论文获全国和省市的奖励,在200*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发起的“我为武汉献一策”活动中,我的《老专业技术人员是科教兴市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文获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三等奖。1997年被市人民政府、市教育局授予武汉市中专学科带头人称号;200*年评为新洲区首届区管拔尖技术人才;200*年被省教育厅授予省骨干教师称号。

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人们常说教师是阳光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作为一名人民的教师,我十分热爱自己的职业,因为我觉得,当老师能使我人生充实,精神愉悦,使我感到高尚,尤其是当我看到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时,就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但是,要培养合格的学生,首先是自己要成为合格的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此,我根据职教形势的发展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理论功底,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途径,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和同行们的好评。象大多数中专学校一样,办学经费不足一直困扰着我校的发展。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我和班子成员自加压力,克服困难,开源节流,勤俭办学。为解决解剖标本不足又无钱购买的状况,在80年代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带领解剖室的同志捡回了一具无名尸体,并亲自动手进行冲洗、灌注、解剖,制成了我校的第一具尸体标本,此后,我又主动与殡仪管联系,先后弄到了六具无名尸体进行解剖标本制作,有效改善了学校的实验环境,使学校的解剖室成为省中专学校一流的解剖实验室,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实验实习环境大为改善,现代化教学手段日臻完善,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省、市历次统抽考中,我校学生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同时,我们以就业为导向,加大招生力度,与各人才市场建立了广泛和有效的联系。仅近两年来,我校学生就在深圳、广州、武汉、北京等地打开了局面,不少学生还走出了国门,学生就业率达90%以上。

三、以人为本,动之以情

身为人母,我疼爱自己的儿女,作为教师,我更爱自己的学生。当家长的把孩子托付给学校,我们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着想,替学生负责。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自己的座佑铭。在教学工作中,我既注重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通过教书育人,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又注重从各方面给学生以关心和温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并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凡是学生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总是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遇有学生住院治疗,我总是亲自到病房进行看望和护理。一次,一名女生突发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破裂,生命危在旦夕,而该生家境贫困,一时拿不出钱做手术,我一面到医院联系最好的医生,出面签字担保,一面捐出了自己的生活费,在学校领导一班人的带领下,全校共捐出4千多元,保证了该生的及时救治和用药,学生家长非常感动。根据近年来新生质量有所滑坡的现象,我尤其注重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转化方案,采取一系列的帮教措施,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慈母般的关爱和鼓励,倡导对差生进行亲情教育,有极个别的学生触犯了法律被公安机关拘留,我亲自为他们送衣送被并尽力进行教育和挽救,从而使绝大多数差生走上了正轨,避免了差生流浪社会造成的危害。

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在组织的关怀培养下,我从1984年起就担任学校副校长并分管教学工作,2003年组织上又任命我为书记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职务的变迁我没有喜悦,我感到的只是责任重大和压力巨大,既然组织上把这样的重担交给了我,我就不能辜负组织的厚望,也不能辜负全校教职工的期望。开弓没有回头箭,卫校发展到今天是各级组织、领导大力支持和关怀的结果,我们只能将其做强做大,使领导放心,使教职工满意。为实现我们心中的目标,我和班子成员带领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重发挥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抓党员队伍建设,抓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提高了党员的党性和组织观念,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走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前列,极大增强了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党员的带动下,全校教职工大兴学习之风,极大地提升了教职工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在学校工作中,我能充分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然后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既不搞独断专横,也不搞任人唯亲,处事心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持原则,褒奖分明,在校园里积极营造一个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才干的平台,并自觉地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要求职工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如带头考勤,带头值睡班,带头走村串户宣传招生等,要求职工遵守的我带头遵守好,并注重关心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积极为教职工办好事做实事,从而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信任和支持,整个校园呈现出团结向上,齐心共进的良好精神风貌。2003年学校获区“防治非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4年学校迈进武汉市重点中专行列,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校长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2篇

要使到初中校际联盟工作收到预期效果,需要全力搭建四大交流平台。

一、校长论坛交流平台

由责任科室牵头安排,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内容可以从热点、难点问题,从教师学生管理,从教育办学观念,从教学教研工作,从常规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某位校长主讲,其他校长质疑提问、辩论,可以设定主题,人人发言探讨分析,可以让校长谈谈自己办学最成功一、两点体会进行交流分享,或对最困惑的问题集思广益进行分析。地点可以在学校之间进行轮流,在交流经验体会,共同探讨,思维碰撞,取长补短的同时,安排互相参观校容校貌、设备设施、学校各项活动,使校长们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管理都能在主观上客观上得到真正的交流、思考、积淀、借鉴、提升。

二、跟岗学习交流平台

跟岗人员可以作如下分类:学校行政人员、级组长、科组长、骨干教师。可以分批安排在不同学校(肯定是弱校到强校),跟岗时间一至两个星期为宜,一名带岗老师带五人左右,跟岗形式应为常态跟岗,不搞虚架子,即带岗老师按自己工作常态全过程展示给跟岗学员,包括备课、上课、批改、辅导,甚至检测都用常态方式展示,每天安排时间给学员之间进行思考讨论及向带岗老师询问。

三、管理工作交流平台

管理工作交流的重点放在管理制度纸质材料的交流,这一点很重要,学校制度建设是否科学,是否做到公平、公正,是否有针对性、导向性、激励性,其作用不可忽视,学校办不好,很大程度是制度的作用发挥不够或制度制定不好无法发挥作用甚至起到负面作用。因此管理工作的交流重点放在制度的制定、建设上,管理工作交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方式进行:

(一)分人员交流: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等。

(二)分材料交流:事先确定相对应的交流材料目标,到会人员人手一份。

(三)制度热点内容交流:会上要求人人发言,对一些热点、有成效性的主要制度条文作介绍交流。

四、教学教研交流平台

教学教研交流内容可以因需要而确定参加人员,可以分学科分年级来安排。形式可以举行同课异构进行切磋教学技艺;可以举行示范观摩课交流;可以举行主题班会课共同探讨;可以举行联考试卷分析比较借鉴促进;可以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比赛;可以举行课题立项、结题进行交流;可以举行教学教研开放日交流等等。通过教学教研交流这个平台,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扩大联盟校之间的交流,达到共同交流、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校长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3篇

1、宣传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特色、管理要求、育人氛围,使家长更好地了解我们学校,展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办学的成果,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

2、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情况,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密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3、进一步深化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身边所有为学生的成长付出爱的人。

二、活动重点:

1、让在学习、纪律、行为等方面不足同学的家长通过教师的辅导,家长之间的交流找到自己教育方面的不足,能对此不足做到“对症下药”。

2、让在教育子女方面无论是观念、方法和行为都存在问题的家长在子女或别人委婉、平和、真诚的提示和希望下改正缺点,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3、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达到彼此借鉴,共同提高,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

三、活动形式:

1、活动形式参观、自述、访问、交流、评价等,多种形式贯穿其中。

2、流程安排:学生家长参观校园→集体家长会→分班级召开家长会

四、活动准备:

1、各班布置好教室,做好学生的家长会教育指导。

2、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准备好发言稿:

(1)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情况。

(2)向家长介绍学习方法、教育子女的方法,并向家长提出具体要求。(如:作业要求、零花钱使用要求、安全要求、早晨到校、午间在校要求等等)

五、活动前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分为学生方面的准备工作、家长方面的准备工作和会场的布置。

一、学生方面的准备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开家长会之前利用班会课开一次主题班会:“我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学生写一封给自己父母的信,信的内容包括自己在校的学习、表现、感恩、自己对未来的梦想,在家长会时连同学生的作业等一同放在学生的座位上,以便让学生的父母进一步的了解学生。

2、指导学生写在家长会上的留言稿,重点指导写出自己的各方面优点和如果我怎样做了,我会更好,更进步,还有我要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包括爸妈对自己教育好的方面,也包括对爸妈的建议和希望。

3、指导优秀家长的孩子将父母教育自己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写出来,学校将通过家长学校材料辅导下发给学生的家长。

二、家长方面的准备工作:

召开家长会前下发邀请函与家长沟通一下,让他们在家长会中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和方法,让他们做好参会的准备工作。

三、班级会场的的准备工作:

1、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和布置同学的优点、能力展示区。包括张贴他们优点卡片或标语,学生的一些获奖证书、工整的作业、各类书法作品、美术作品、手工制作,课外实践的一切成果等等。

2、班级的黑板要布置好,主题是感恩教育之旅。个班可自行设计。

活动内容和过程:

感恩之旅第一步:学生按班级位置放好自己的凳子,然后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到校门口迎接自己的家长,引领家长到达家长会现场,学生站在家长的左侧。

感恩之旅第二步:学校主持人宣布集体家长会开始,校长致开幕词。

感恩之旅第三步:学生代表发言,初三代表发言。

感恩之旅第四步:家长代表发言。

感恩之旅第五步:学校教师代表发言。

感恩之旅第六步,学生握一握家长的手,感受一下满手的厚茧,学生拥抱一下自己的家长,对家长说声“爸爸妈妈!您辛苦了!”学生给教师深鞠一躬说声“谢谢您!老师”。

感恩之旅第七步:校长致闭幕词,班级家长会开会。

感恩之旅第八步: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反馈书。

感恩之旅第九步:学生送家长离校。

校长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4篇

截至2013年,留学服务中心先后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及扬州大学等合作,共同建立了14个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同时,还与黑河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呼伦贝尔学院、长春大学和佳木斯大学合作,共同建立了5个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此外,留学服务中心还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调并促进中外院校在留学培训、教师培训和学生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留学培训项目。项目的国外合作伙伴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7所大学和相关机构。

为进一步做好留学培训基地的各项工作,促进培训基地项目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并为中外合作伙伴搭建沟通的平台,留学服务中心于2013年6月在云南昆明召开了留学培训项目中外合作伙伴年会。来自国内31所合作院校的项目负责人,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西班牙、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28所院校的近13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云南大学副校长肖宪、云南省教育厅总督学廖晓珊、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分别发表讲话。肖宪副校长、廖晓珊总督学对本次年会在昆明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并先后介绍了云南大学与云南省的教育状况。白章德主任在致辞中说,中国政府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了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这样才能提高中国的教育国际化水平。留学服务中心以《教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滇西边境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共同推进计划(2012-2017年)》为契机,与云南大学共建留学培训基地,努力推动中国西南地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水平的提升,白章德主任指出,加强留学培训项目的规范管理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院校应恪守项目的培训性质,杜绝违规现象,结合行前培训、语言培训以及预科课程培训,为中国学生顺利出国留学提供系统培训和全方位服务。

留学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国际处处长车伟民做了题为《出国留学培训项目设计与规范》的主题发言,阐述了留学培训项目的性质、定位及合作各方的职责,再次强调了学分转移与学分豁免的原则差别,重申中方院校应自行开发设计留学培训项目课程,而非引进或直接教授国外课程。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处处长明延玺做了题为《涉外办学与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的发言,向各位参会代表介绍了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工作概况,强调留学服务中心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提供认证服务,认证工作接受社会监督,认证标准公开透明。他建议,留学培训项目院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涉外办学规范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开展工作,及时报备材料,并为项目毕业生提供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所需的相关信息。明廷玺处长还介绍了即将上线的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在线服务系统,提请有合作办学项目的院校使用在线认证系统。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国际事务主管玛丽安·桑德斯博士代表外方院校发言,就新墨西哥大学的基本情况向与会代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着重对该校的国际化目标及战略进行了阐述。上海财经大学黄颖副校长代表中方院校发言,与大家分享了上海财经大学开展留学培训项目的经验和心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黄校长呼吁项目院校坚持质量优先,切实整合资源,开展差异化的良性竞争与合作。

本届年会开设了3个专场,与会代表分为3组围绕“留学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留学培训项目的支撑服务”“中外院校合作项目洽谈”三个专题进行研讨,进一步梳理了出国留学培训项目管理规范,深入讨论了项目定位与合作模式。与会代表积极参与座谈和研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进一步加强留学培训项目的规范管理,留学服务中心在年会召开之际整理、编写了《出国留学培训项目规范与指南》,并更新了《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与《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合作院校简介》,在会上作为会议材料提供给全体与会代表。

在分组研讨会上,留学服务中心结合相关文件对参会院校进行了业务培训和指导,与会代表针对项目招生、协议签署、项目注册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互动交流。有代表提出,留学服务中心与大学开展留学培训项目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建立出国留学示范样板,因此,如何加强品牌核心竞争力是留学培训项目今后工作的重点。

为积极拓宽留学培训项目的合作渠道,进一步推动项目的良性发展,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处处长车伟民主持了“中外院校合作项目洽谈”研讨会并做了相关发言。来自中外院校的逾60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新加入项目的院校代表如云南大学、扬州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就院校背景和项目优势做了简要介绍,外方院校代表如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等对项目运作经验和成果进行了分享。此外,专家质量保障委员会成员针对项目质量保障支撑服务及规范化管理进行了重点阐述。“中外院校合作项目洽谈”研讨会促使项目院校深入了解留学培训项目规范化管理的制度和相关信息,分享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和项目运营经验,为中外项目院校合作搭建了有效平台。

此次会议为中外院校提供了充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通过大会、专题研讨会等各种形式,各方共同研讨并解决了留学培训基地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留学服务中心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一是充分利用项目院校已初步形成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留学培训服务工作网络的现实优势,在项目院校全面铺开留学培训服务工作并实现常态化,使留学培训项目在自费出国留学服务与管理工作领域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二是加大力度继续做好院校招生简章、合作协议的审核、报备工作,尤其是对新加入院校或存在问题院校,可考虑举办专门的培训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指导。三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留学培训基地学生注册管理系统,广泛调研、征求、汇总项目院校对系统的使用意见。四是调整工作方法和模式,尝试采用“模板化”措施进一步加强项目的规范管理。五是打造留学培训项目品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质量保障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协调各院校合作设计统一的留学培训项目课程。

本次年会全面回顾了留学培训项目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交流了思想,总结了经验。与会者一致认为,留学培训项目中外合作伙伴年会为中外方合作院校提供了充分交流与增进了解的平台,对于加强沟通交流、分享工作经验以及推动项目在新的形势下健康、有序、良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历届年会取得的成果,年会制度有必要坚持并且机制化。

自2011年起,留学服务中心先后在呼伦贝尔、黑河召开了留学培训项目中外合作伙伴年会,为中外院校提供了交流平台。2011年,留学服务中心在呼伦贝尔成功召开了留学培训项目中外合作伙伴年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5个议题展开了讨论:明确基地项目设置的目的、性质和意义,找准定位;如何对外进行宣传,扩大影响,规避风险;如何有效招生,规范基地学生的管理;基地学生日后的出路问题;如何更好地与外方院校沟通合作。2012年,留学服务中心在黑河成功召开了留学培训项目中外合作伙伴年会。与会高校一致认为,由留学服务中心与高校共建的留学培训项目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打造自费留学行前培训工作平台,推动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留学培训项目疏导和规范了有关院校的跨境教育项目,为协助政府规范自费留学市场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校长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5篇

XX年年8月20日伊始,我校进行了为期5天的暑期校本培训。正值酷暑之际,又当休息之时,举办这样的全员性活动,不光对组织者,而且对学习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对于我们学校来说,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兴师动众的全员暑期校本培训活动,也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8月20日8:30,我们的开班仪式由校长亲自主持。校长首先阐述了此次培训活动的重要意义,而后表达了对此次培训的殷切期望,并宣布暑期校本培训正式开班。接着,科研室主任黄格老师对此次活动的目的、要求、措施、安排等做了详尽的介绍,让每个教师在思想上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各个条线的负责人吴其宝、李中等也做了动员讲话。最后,书记作了高屋建瓴的概括:1、此次活动是“二期课改”推进的必然要求。2、此次活动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3、此次活动是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4、此次活动是“十一五”校本研修的一个缩影。随后,我们又观看了862工程的录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各一堂课。

下午,我们邀请了县进修学校副校长原研训部主任龚耀昌老师,为我们作了“二期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备课、上课及教学评价”的主题报告。报告不但清晰地讲述了新形势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而且给我们学校提出了中肯的、符合我们学校实际的建设性意见。他的报告不但给老师们予教育,也给了学校领导予启迪和新的思路,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第二天,我们邀请了县科研室主任刘伟超老师作了“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与方案设计”的主题报告。刘主任介绍了课题选择的一般思路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此次培训的关键性问题,并作了充分肯定。听他的报告,给人的感受是:1、深入浅出。校长、科研室主任之流听了意犹未尽,对科研事不甚了了的新、老教师也所获颇丰。2、联系实际。他总能找到与本校教师的契合点,总能时不时地抓住老师心里想的东西,总能把理论性很强的东西转化为操作性的东西。3、有亲和力。刘主任长着一张大众化的崇明脸,第一眼给人的感觉是亲切,第二眼给人的感觉还是亲切。随和的性格给他的报告增添了不少的特色,从教师毫无疲态的神情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下午,我们进行了教育科研获奖论文汇报活动,先后有4位教师进行了交流。后来,又进行了XX学年立项课题的介绍会,有5位教师进行了交流。最后,校长对我们已经取得的教育科研成果进行了总结。

第三天,王思伟书记主持了先进教师师德交流会。先后有13位教师进行了交流,给全校教师予很大的触动和激励。下午,让教师自主安排,以完成862工程作业和准备第二天的研讨材料。

第四天,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以组长筹划和组织,以条线干部参与和负责的形式,召开了教学质量研讨会。从时间有充分保证和会议记录的完善程度来看,此次研讨会是卓有成效的。下午,教导主任主持了“中考试卷分析与交流会”,先后有10位教师进行了发言,包括主要科目的教研组长和初三任课老师。他们的发言让我们重新审视了XX学年的中考,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第五天,也就是最后一天,我们邀请到了德育室主任严英老师和顾老师,分别为我们作了“生命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华经典人物评析”的专题讲座。教师们都被严老师的那种“鱼也在乎”的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崇高境界所感动。她也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指出了一条“生命”之路。最后,政教主任主持了主题为“温馨班集体建设”的德育专场,有6位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进行了发言。

综观此次培训,总体来说是圆满的、成功的。为什么?

主要原因是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每位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就此次暑期培训而言,大部分的内容必须由教师的合作和参与下才能完成。如:教育科研获奖论文交流;先进教师师德交流会,教学研讨会,都是教师们自己在唱主角,哪有不上心的?此次培训,除了一名出国培训未归,一名产假,一名事假,其余教师全部到位,甚至包括远在外省市的十余名教师。

其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在学期末,学校已经组成了暑期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动员了各个条线,开了几次行政会议,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7月初,在年级组和教研组层面召开的黄山研讨会上,我们就已经提出了初步方案。所以宣传、发动、组织工作很重要。

再次,领导的重视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我校成立了“长明中学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科研室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各条线中层为分管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修网络。

最后,健全的机制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坚实保证。

校长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6篇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早起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会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作为战斗在课改第一线的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交流合作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交流合作的过程。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如今的课堂教学已不是“满堂灌”的教学,更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法,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彼此沟通、彼此交流,和谐地进行课堂教学。如现代教育专家所说的:“老师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面对面平等地和学生交谈,必要时甚至蹲下来和学生交谈!”只有平等,才容易产生信任;只有信任,才容易交流。

我上课时常常走到学生中,和他们交谈讨论,讨论问题时允许学生在座位上回答,不必起立,课堂往往笑声一片。当老师回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学生没有轻视老师,反而觉得老师和自己一起研究解决更有趣味。

如做“转陀螺的活动”时,我参加到学生小组中,他们乐意将我看做当中的一员。分工时,安排我掐表看时间。在活动中遇到陀螺转的时间不长的问题时,小组成员讨论激烈、各抒己见。我并不直接提出让学生解决,而是和小组中的成员互相讨论,一起思考。最终大家想出了固定重心、转动时用力要均匀、轴与纸片结合要牢固等方法,解决了问题。对于一些喜欢独来独往的学生,我想方设法与他(她)交朋友,赢得他(她)的信任,和他(她)组成一个小组共同研究,必要时提出建议性意见。当试验成功、研究有成果时,我和学生一起拍掌欢呼,使学生感受到老师为他们高兴,更有自信心,同时把老师当朋友对待,拉近距离。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教师要注意调和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引导学生互相尊重、互相交流、互相合作。我在课堂教学时,有意识地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合作的故事,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些研究小组的故事,并把一些报纸资料给他们传阅,使他们认识到当今是信息化社会,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

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就某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一开始学生经常打断别人的发言或大声反对。我要求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把他人的观点和自己的想法比较,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补充做好记号,等别人发言完才发表意见,并且要求对事不对人,注意使用文明语言。

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不免产生矛盾。我的方法是让矛盾双方在班上说原因,全班学生讨论,提出办法。如某个互动小组不让小A参加,小A向我求助。我让双方在班上说原因,原来小A参加活动时经常不带活动材料,小组其他成员有意见。接着其他活动小组讨论,发表意见。大家都提出应该让小A继续参加活动并请其他同学给一些材料,督促小A以后记得带材料参加活动等。最后这个小组的成员都同意继续与小A合作,而小A也向所在小组同学表达了歉意,教师及时表扬了全体学生。从矛盾的产生到问题的解决都由学生亲自参与解决,他们认识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体会到了宽容和体谅是一种美德。

三、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合作

学生的活动场所除了学校外,还有家庭和其他社会场所。学生平时接触的人除了老师、同学外,还有家人、亲戚朋友和陌生人。老师应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组织了一项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要求调查对象包括同学朋友和身边的人,甚至是陌生人。要求注意提问策略,并将调查时的心情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记录下来,看谁调查的人最多,记录得最好。

许多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调查同学喜欢哪些书籍、有的调查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有的调查同学喜欢的文具……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都拿起调查本兴高采烈地做调查。他们调查了同学、老师、校长,还调查了亲戚朋友和邻居,甚至走在回家的路上也不忘调查路上的行人。有的学生高兴地跑来告诉我:“老师,我调查了150多人!”调查活动中,学生纷纷在科学记录本上写下了感受,都体会到了与社会人群的交际要讲礼仪,别人才乐意接受调查,亲身体验到了如何与陌生人交往。

校长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7篇

主持人邵老师介绍了今天沙龙的主题和流程之后,研讨就开始了。每次举行串门沙龙,各人的分工是不一样的,这次,组长早早就通知我今天要负责活动的录像。为了提高录像的水平,我都练了好几天,还请了专业人员进行了辅导呢。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小龚是一位班主任,说起跟学生们相处的幸福点滴,真是滔滔不绝;冯老师认为,教师的幸福需要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可以是教育教学,可以是班级管理,也可以是读书写作等等,这个观点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李老师却说了自己的困惑: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首先对教育教学工作要有信心,可自己却时常感到缺乏底气。李老师的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是的,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才是通往幸福的正确起点,大家又就此发表看法,谈了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幸福的话题,讨论也逐渐走向了深入。大家笑着、说着、争论着,时而吵得热火朝天,时而又陷入沉思。

从邵老师家出来,已经是9点多了,月亮已经升得挺高,空气中略带寒气。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静静地回想着刚才老师们的讨论。是啊,教师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怎样寻求教师的幸福?刚才的讨论似乎只是个开始,更多关于教师幸福的问题还需要认真思考啊!我加快了步伐,要赶快把今天拍的录像内容整理出来,准备下周三进行沙龙活动的汇报交流呢!

串门沙龙,让“大组研讨”走向“小组交流”。主题沙龙研讨是青研组内经常开展的活动,旨在让大家在研讨中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升青研组成员思考、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原先,40多位老师挤在会议室里参加讨论,多数老师没有发言的机会。后来,学校领导决定变大组为小组,地点由学校改为老师家里,将40多位老师分为好几组,每一组老师聚集在组长家中,由组长组织开展小组沙龙研讨,我们称之为“串门沙龙”。

串门沙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学科组为单位,将青年教师分为语文一组、语文二组、数学组、英语组、综合组等等,每个组里的青年教师轮流做组长,每次在组长家里进行活动,主要讨论学科教学方面的内容。第二种活动形式较为自由,由学校指定一位组长,组长“招兵买马”,选定自己的组员,活动主题可以是学校指定,也可以是自己确定。每次活动,校长和相关领导随机插组参加活动,各组都记录下活动内容,再在大组内进行活动的汇报和交流。

串门沙龙,让“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有一位老师在博客上谈到青研组沙龙研讨时说:“每次在青研组的交流研讨时,我都感到特别的紧张和害怕,生怕自己说得不好。有时,还要进行即兴的发言,那就太难了。”是的,刚刚参加青研组时,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和困惑。正因如此,原先在大组讨论时,大多数老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不高,也从来不主动在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称之为“沉默的大多数”。

大组讨论变为串门沙龙后,每个研讨的小组都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参加研讨,这就从时间上保证了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另外,在同事家串门,大家围坐在一起,没有压力,不需要过于担心自己说得对不对、好不好,表达起来比较自然,轻松的氛围让那些不善言辞的老师更愿意参与讨论和交流。很多老师常说:“串门沙龙活动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在众人面前发言时不再紧张和脸红!”的确,大家都在这样的串门沙龙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不再紧张和脸红”的背后,正是我们青年教师自身素养和自信力的提升呀!

校长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8篇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造,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学生在其中成长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没有安排交流,自己一个人“唱独脚戏”,学生只有听的份;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创设交流的氛围,学生正襟危坐、循规蹈矩,一节课都在紧张中度过,哪敢交流。因此,教师应提高对“交流”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交流的氛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

1.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态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多让学生说话,可以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便于教师针对性进行教学。学生通过交流,可以明是非,知得失,在交流中修正自己,发展自己。其次,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促进课堂教学师生之间交流的开展与深入。

2.教师要准备有效的材料

师生要进行有效的交流,除了教师提供学生交流的时空、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说话以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准备材料、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同时允许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也就成了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生在“讨论”“争辩”中积极思考、学会交流、学会表达。

二、交流――需要广度

传统的课堂缺乏交流,而现实的课堂也有一种不好的现象――课堂成了教师与少数尖子生的对话,许多中下生没有参与数学交流,尤其差生,成了课堂的摆设。新加坡教育部长在给校长的委任状上有这样一段话: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如何关注每一位个体,使他们也参与交流并得到发展,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关注生理和心理有些问题的学生,引导他们参与交流,这样才能提高课堂交流的广度,真正体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1.关注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

儿童在上小学阶段,年龄大致在6到13岁,身体各部分都处于发育期,包括脑子在内的各个器官,都还很脆弱。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日益丰富和能力的不断增强,这样的情况会有所改变。

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我们教师更应该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心,创造机会让他们表达,耐心倾听他们的每一句发言。我班有个学生叫远远,思维比同龄人迟钝许多,同学们说他是傻瓜。我开始特别地关注他,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和交友情况,并且尽可能地在班里给他创造一些发言的机会,经常与他交流。如在教学表内除法时,我让远远来回答“54÷6”等于多少时,远远的脸通红通红的,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我微笑着鼓励他:“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对。”他纠正了好几次,终于说对了。在我的刻意关心、培养下,经过一个学期他已经有明显的进步了。

后进生不会永远是后进生,教师应该坚信这一点,多和他们进行交流,给予他们比别人更多的关怀,让他们自信起来。只要有充足的阳光、氧气、水分,鲜花一定会开满枝头。

2.关注因家庭原因造成的问题学生

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是每个学生快乐成长的保障,是给予学生安全感的一个港湾。如果一个家庭开始出现分歧或者是支离破碎的,那么这个孩子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学习上都将受到很大打击。小潜是个聪明的孩子,数学成绩在班里也不错的,但是他的行为习惯却不怎么好,独立能力很差。我了解到他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不在了。爸爸又比较忙,他平时就寄宿在一个老师家。他如果对某一个人不满意就跟那个人唱反调。又进行了解,他在语文课上的表现是不错的。我就想到可能语文老师给了他一种妈妈的感觉,使他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我上课特别留意他,关心他,鼓励他回答问题;下课时经常找他聊天,现在他在数学课上发言越来越多,学习也进步了不少。

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只要我们教师找出问题所在,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多与他们进行交流,问题学生也可以变得很可爱,他们同样也是一朵朵可爱的花朵。

三、交流――需要调控

学生的交流并不是与生俱会的,是需要培养与引导的。

1.重视问题的预设

交流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材料,还需要设计好问题,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交流成为可能。

2.加强评价的激励

教师亲切的表情,认真倾听的态度,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大胆交流。如前面的“如何购票最省钱”,由于教师微笑着等待学生的不同声音,学生的发言才能热烈起来。这种表情态度实际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评价,激励学生大胆交流。

校长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9篇

在教育界,于漪老师举足轻重。她辛勤耕耘59载,栽培学子逾万过千。德高望重,才艺双馨。教师节前夕,她进京参会,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载誉归来,上海市教委召集教育界人士聚会,请于漪老师作报告。然而,81岁的她,在两个小时的讲话中,只字未提成就与业绩,却花了相当篇幅袒露从教59年来的种种缺陷和失误,并且把演讲主题定为“一辈子学做教师”,这让所有与会者受益匪浅,却又意外之极。

教育的本质是要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是要把学生的潜能变为发展的现实。“教书育人”,就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做人之理,明白报效国家之理,因此,教师必须“为人师表铸师魂,一身正气育新人”。于漪老师“为人师表”“一身正气”,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当之无愧。

对照袁隆平和于漪两位大师,自己实在渺小不足。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中,组织安排我去北京出席全国民进经验交流会。按要求,与会者都须将发言材料事先送交市委审查。看我材料的是时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的陈云涛先生。没过多久,经辗转,修改后的发言材料返回到我手上。我发现,文章已经面目全非,几乎每一个章节,陈云老都做了仔细修改。陈云老又用纸另写了四条既具体又中肯的意见,尤其是末一条,陈云老工整地写道:“经验交流应该多吸收别人的意见,夸张自己的词句要少用。”真是醍醐灌顶。从此,我再也“不敢为天下先”了。这份材料,至今我仍珍藏着,它时时提醒我“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当下,个别年轻人才做出丁点成绩,就忘乎所以。有的尚未评上“特级教师”,却对有人授以自己这“光荣称号”时,不但不予纠正,反而笑而纳之,有点缺乏自知之明;有的则大言不惭,称自己“应邀赴海内外讲学数百次,所到之处好评如潮”,真有“不可一世”之嫌。

2007年,袁隆平到美国参加院士会。在华盛顿白宫前,好多游客要求合影、签名,搞得袁隆平“很不好意思”。此时,袁隆平想得最多的是:“我不能把尾巴翘起来啊!”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正影响着一代教师、一个领域。然而,于漪老师是低调的,她向我们展示的不是光环与美誉,而是失误与挫折。她还说,自己正在“学做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校长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10篇

一、追求本源,观察教育

校长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既是履行职责的需要,也是有效管理的需要,是校长实现“教育思想领导”的主要途径。听课和评课的能力是校长观察教育、指导教学的重要能力的体现,只有通过听课和评课,校长才能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才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推广经验,密切校长与教师间的关系。只有通过校长的听课、评课,才能把校长个人的看法逐渐变成全体教师的集体信念,由此推动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实现了教学工作的科学组织与管理。

校长坚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可以获得严格教学常规的指挥权。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课是教学常规中的中心环节,抓住了这个中心环节,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其它环节及其它方面的工作带动起来。校长听课、评课,可以及时掌握最真实、大量的感性材料,检查与摸清教学现状:对教师教学情况、教学水平、教学成绩了如指掌,对学校整体教学状况进行评价、诊断,避免瞎指挥,从而取得严格教学常规的指挥权。对执行教学常规优者表扬激励,差者指导帮助,不负责者批评教育,对常规教学中的问题作出新的决断,对服务教学的欠缺方面进行调控,推动教学常规的不断完善和落实。

校长坚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可以获得指导教学改革的主动权。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教学是教与学两个过程的核心结合部。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通过每天的课堂教学来体现的。考察教学现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原因大多是课堂教学不当所致。校长听课、评课,可以获得指导教学改革的主动权,对先进典型,适时地加以总结和推广。由点到面,扩大成果;对新教法尝试,给予热情的鼓励。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改进意见,给予诚挚帮助,超前防范不良倾向的蔓延,引导教师不断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研究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校长坚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可以获得开展教学研究的发言权。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生产力。校长要成为教师的教师,要从行政型的管理走向科研型的管理,成为教学研究的带头人。校长听课、评课是获得教研发言权的最好方法。这是因为:听课、评课本身是学校经常广泛开展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方式,校长的积极参与有助于校长向教师学习,向实践学习,吸收新信息;有助于领导与教师之间沟通感情密切关系;在交流信息、彼此切磋、探讨教学规律中出真知、长才干使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精通教学的行家能手。同时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听评,言之有据,说之有理,给教师作理论指导,使点滴的经验变成系统的,盲目的东西变成自觉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浓厚教研空气,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听课评课体现了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研究者和促进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听课和评课时,不应以领导者、检查者自居,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教师,特别是不能把一节课简单地分为几条优缺点,而应和教师志同道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规律性,找出难点,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即和教师互研互磋,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听课评课体现了校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校长评课不能只是一般性地看待教师上课的不足与优点,要因人施评,方式灵活,争取达到“以事明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考察教师的专业能力、技术等“物化性”修养,更要重视教师的理念、境界、感情、品格等“精神性”修养。校长应主动预见教师的发展方向,及时发现教师发展的“生长点”,提出适合教师未来发展的方向性建议,并给予有力的引领。

听课评课体现了校长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者。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智能、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因而在听课、评课中,校长要关注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从“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分析师生的双向活动。

听课评课体现了校长是课程文化的倡导者。校长应通过评课提升引领学校课程文化,要善于将课程理念、愿景、策略等通过交流,带入主流意识,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

二、直面课堂,感受真实

校长听课是一种主动向教师学习、交流教艺的好形式,不能抱着检查者的心态听课,要以虚心诚恳的态度,事先与教师通气、打招呼,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使教师的紧张情绪尽可能消除或减少,不搞突然袭击。突击式听课会使教师感到你不信任他、你在检查他,甚至猜测校长是否听到了什么反映,对他有什么看法,往往会引起教师不满而造成隔阂。教师教学很难进行得轻松自如,校长也很难了解到真实的教学情况。同时,校长听课,不是去挑剔教师上课的毛病,而是去学习。校长要努力从教师的教学中得到启发,有意识地吸收新鲜养料,使自己不断提高。

校长听课应做到心中有数,忌盲目与随意。听课既要向教师学习,又要指导教师教学。听前要做好学识修养的准备,才能提高听课能力和效益,防止与克服凭感觉听的形式主义。首先,要坚持经常的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有关指导性文件,懂得该科教改的概况和发展趋势,以提高自己听课的敏感性。其次,对要听的教材和学生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听课开课是一种立体性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卓有成效的听课总是听课者以认真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以原有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多种感官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校长听课应有所不同于一般学科教师。因此,校长听课时观察要更细一些,要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课堂学习的细节。对听课发现问题的思考要更深一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想多一些。

校长观察课堂的要领是获得理想听课效果的保证。一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我们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听、看、想结合,通过听、看、想得到课感。

1.听的内容:一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二听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五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2.看的内容:一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实验的安排及操作,看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二看学生,看整个课堂气氛,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的练习、板演、作业情况;看学生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得当;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一句话,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3.想的内容:不仅要边听、边看,还要边想。因为对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表象的观察上,更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时需要透过现象去分析它的实质。上得好的课,应该看得出学生是怎样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答错了,答得不完整,答得结结巴巴,这是正常现象,正因为这样他才要学习。老师的功夫也就是在学生答错时,能加以引导,答得不完整时,能加以启发。所以听课,一定要注意看实际效果,看学生怎么学,看教师怎样教学生学的。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宁可真实的缺憾,也不在完美的虚假”。

如今,校长们在坚持传统听课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对听课方式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新型听课方式应运而生――课堂走访,校长以不具威胁性的方式观察学生学习情况,走进课堂寻找教学实践及学习结果的可观察证据。走访课堂10―15分钟,边走边看,巡视教师在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们在学什么、做什么。走访中校长可随时观察教师和学生的各项活动及情感变化,最大限度获得教与学信息,有利于学校发展计划,有利于给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支持。

三、指点迷津,促进成长

评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校长的评课与教师评课的关注点不一样,教师评课是关注学习,校长评课是关注方向、关注教师的成长,达到引导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掌握新教学方法的目的。

1.校长应淡化自己的身份,以一个普通听课老师身份提出建议性的见解,最好在别的老师谈完自己的看法后,再进行自己的发言。具体评价时应客观,尤其对于新教师应肯定多于否定,鼓励多于批评。校长应意识到,无论是听课还是评课也是一种学习、探讨的过程,居高临下是不足取的,只有以一种平和的态度与老师打成一片,彼此敞开心扉开诚布公才会有畅所欲言,促使开课老师不断进步成长的效果。所以校长评课的态度要随和,以一种探讨、商量的语气就更易于被他人接受。当然,对确实存在的不足应因人因地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2.校长听完课不要急于评课,可以再听几节同一学段、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其他老师的课,通过横向比较,再做出相应的综合性评价。

3.校长不能把外校老师的上课作为一种模式标准,并以此作为评价本校老师上课优劣的标准,因为学校不同,学生素质会不一样,应该从本校实际出发,从老师、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引导。当然,外校的好的做法可以作为借鉴加以推广,引导本校教师通过比较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争取不断进步。

校长评课的客观、公平与否将会影响到教师的成长、学校的教学管理,甚至会影响到学校品位的提升、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对校长来说,评课应在深思熟虑、态度谦和、学管双用、鼓励为主,在了解不同学科、注意不同学段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这样评课才会让老师心服口服。

上一篇:小学研讨交流材料范文 下一篇:法治交流发言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