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9 20:31:15

校长交流材料

校长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副校长和校长虽只是一字之差,学校里。但其内涵和意义却相差甚远。副校长既是校长的助手,又是分管工作范围的指挥员,工作承上启下,地位十分重要。结合十几年的工作实践,深深体会到要演好这个角色甚是不易,通过这次培训,特别是聆听了各位领导、老师的讲话讲座受益匪浅,对这个角色有了新认识,下面谈谈个人浅见:

一、准确定位是做好副校长的基础

管理中到底应该起到什么作用?若说只是检查指导作用,一所学校的副校长。带头干活作用,那远远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副校长;若只按上级的指示、校长的安排亦步亦趋,照样画葫芦,那更不配做副校长。

校长办学思路的创建、拓展和落实者,首先要准确定位。副校长是校长的得力助手。校长工作的参谋和执行者。副校长还是学校的管理主体,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艺术的结合体。副校长更是团结中层,协调中层,发掘人才,利用人才的专家。副校长工作应该对上负责有退路,对下协调有思路,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副校长在教育管理中的中坚作用。

对分管工作的人人事事都做到如指掌。用人要恰到好处,其次要有清醒的头脑。副校长要有掌控分管工作大局的能力。既出效果,又充分发挥他积极性和才能。安排工作要科学,对前因、后果、可能发生的问题有准确地分析,有应对的策略。

即发展规划。这既包含对分管工作的长远规划,三要有明确的目标。副校长的目标有两种。首先是长远目标。也包含对自我发展的长远规划。这就要做到眼光要长、脑瓜要活、方向要正、效果要特。然后是短期目标或专项目标。副校长的工作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和影响了学校的工作状况,大到每年每学期的工作,小到每一件小事,都要按照正确的预想目标去安排去实施,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意义,有成效。

一种管理,四是要构建智库。副校长代表的一种思路。而不应是工作的最终执行者,靠一种管理的手段和艺术,将有德有才之士,尤其是学校中层干部吸纳在自己周围,为这种思想添枝加叶,赋予血肉和灵魂,使其更臻完善。因为一方面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另一方面,往往来自于基层的意见是最有价值的意见。所以说,副校长应该是联系基层和校长的最可靠的纽带。

二、敬业、乐业是做好副校长的前提

(一)热爱教育。

有了事业心,事业心是一个人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再难再苦都会任劳任怨。今天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个副校长只有具备着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坚持事业第一、工作第一,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教育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职业可以讲代价,讲报酬,而事业则只能讲意义、讲奉献。因此,作为一名副校长,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励精图治,自觉地“沉”学校里,耐得住寂寞,不为骚动的社会心态所左右,不为各种诱惑所动心,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智慧、热情、心血融入学校的事业中,苦心磨砺,艰难跋涉,甘心“十年磨一剑”这是履行本职工作的前提和思想基础。

(二)尊重正职。

既是学校工作决策的参与者,副校长是学校领导班子的成员之一。也是决策实施的执行者。教学管理活动中,要坚持不怕吃亏、吃苦,要淡泊名利,克服虚荣心,乐于为副,尊重正职,自觉维护正职的权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平时要向正职多请示、多汇报、多交流、多出好主意,主动承担一些琐碎的工作,让正职腾出精力想大事、办大事,抓好全面工作;对比自己年青的正职,副校长决不能居功自傲,不分场合抬高自己,有意出难题,让正职难堪。

(三)扮好角色。

要自觉维护正职的核心地位,一是配角意识。副校长是学校领导集体的成员。做到不越位、不越权、不争名、不争利。要出以公心,忠于职守,甘当人梯。

充分发挥辅佐、辅助作用,二是参谋意识。副校长要摆正自己是参谋助手的角色。尽力为正职出谋献策。既要熟悉自己分管的工作,也要了解全面的工作,研究问题时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为正职决策当好参谋。

当好主将。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尽心尽力,三是主将意识。就是执行的工作中要冲锋陷阵。尽职尽责,特别是遇到棘手的事和难以处理的事,不躲避,迎难而上,勇挑重担。

要服从大局,四是大局意识。对分管工作与大局工作发生矛盾时。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与其他副职分管工作发生矛盾时,要多协商,多让步,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和统一,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互相补台,五是补台意识。俗话说。好戏连台;相互拆台,共同跨台”人无完人,正职工作千头万绪,工作中难免会有出现失误的时候。当正职出现工作失误时,要主动协助正职做好补救,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幸灾乐祸,与己无关。

三、负重、实干是做好副校长的关键

(一)负重

尽力体现对正职的真诚和全力支持,一是要有鼎力相助的诚心。副职要乐于为正职排扰解难。凡是集体讨论通过及正职拍板定夺的事情,副职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对正职工作中的偏差失误,要及时谏言劝阻,决不能明知不对也随声附和。如学校一些重大的决策和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问题,副校长要积极宣传或做好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对某些不便校长亲自说,但又必须让人了解的信息,征得校长同意的情况下,应主动替校长与他人交换思想;对自己了解到师生员工中的一些反映、建议,校长未掌握的情况下,要及时反馈给校长,以便校长全面及时了解校内情况,迅速作出处理。尤其是当校长与班子其他成员有分歧意见时,作为副校长更要主动调解,消除隔阂,化分歧意见为统一思想。

常处于上级怪,二是要有忍辱负重的品质。副校长抓具体事务较多。下级怨的夹板”之中,这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做到小怨不积,大度容人,与同志们和谐相处,互谅互让。

遇难题时能够冷静地化解。三是要有处事不惊的涵养。处逆境时能够冷静地思索。

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四是要有为人师表的风范。要有严于律己的思想品德。宽容大度的磊落胸怀,拒功揽过的高尚品质,无悔无怨的工作态度,谦虚和善的待人风格,善解人意的长者风范,团结和带领下属维护领导集体和正职的威信,贯彻落实领导决策。

(二)实干

具有精湛的运权艺术首先要提高能力。

无论是办学特色的形成、教学人员的使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管理环节的实施,一是决策分析能力。学校管理工作中。还是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都要求副校长具有优选方案,权衡利弊的决策分析能力。

协调好各种矛盾,二是组织协调能力。副校长要善于处理好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应该懂得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既要有教育科学的系统知识,又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至少要精通一两门主干课程,能深入教学一线,或兼课,三是教学业务能力。作为副校长应该是一名出色的教师、业务尖子、管理行家。或参与备课、听课和评课,并予以指导,从中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经过总结、提炼,树立典型,推动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研能力,博取众长,成为一名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教育社会化的程度将愈来愈高,四是社会交往活动能力。现代社会。教育的开放性、合作性、参与性明显地加强。这就要求副校长要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

做分管工作的能手其次.

作为副校长要有自己的思考,对于主要负责的工作。自己清晰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抓手,决不能有任何的依赖思想,应尽力做到四心”适时报告工作进度让校长放心;努力理解领导意图让校长省心;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让校长安心;积极为团队想办法让校长定心。同时要养成不找任何借口、信任领导和不把难题交给领导的习惯。

第三、做教科研的旗手

往往做得很多,现实中。思考得也很多,但从实践中总结规律的能力是不够的其实这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更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副校长要带头搞教育科研,善于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探究教育规律,敢于承担校内外的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成为学校科研的领军人物。

第四、做沟通的巧手

取得预期的效果,要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没有来自方方面面的支持是绝对不行的而要获得人们支持,提高团队凝聚力,最有效方法就是沟通,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沟通的巧手:注意沟通的方式。与上级沟通要培养默契、与同仁沟通要换位思考、与下级沟通要聆听心声;常怀感恩的心态;培养做人的风格。养成平等、信任、欣赏、关心的做人风格。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工作。学会尊重其他部门。

第五、做管理的高手

要积极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与教导处、政教处和年级组的同志一起,作为学校的副校长。做好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致力于新课程实践与研究,尤其在教学管理与改革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要为主任工作提供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解决主任工作难题,减轻主任工作压力。为此,副校长必须做到四点:一要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准确理解教育教学中存在实际问题,做好调查研究;二要准确把握主任的工作习惯,及时发现主任工作环节和方法上存在问题,预见到某项工作可能出现的情况,尽快拿出解决办法;三要体谅主任工作难处,尽可能分担一些具体工作,同时树立主任在教师中的威信;四要虚心听取主任意见,同主任一起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可行办法,充分调动他工作积极性。

四、学习、创新是做好副校长的法宝

放松了学习,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不能与时俱进,使精神世界陷于低级趣味,难以抵制利欲的诱惑。为此,要有坚强的意志,经得起风浪和挫折,积极向上,不满足自己已有的领导水平和自身素质,要好学、勤学、善学,深入研究,俗话说:学习是进步的阶梯”作为副校长。不断学习新理论,补充新知识,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素质修养。总之,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战略思维能力。

校长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贯穿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而语文阅读课、语文综合课、识字写字教学,是提高人文素养和培养语文能力相统一的过程。**老师自**年执教的语文阅读课《爬山虎的脚》荣获省级一等奖以来,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年11月执教的语文综合课《语文七色光》又在全县教学研讨会上作观摩教学,**年5月份又受县进修学校的举荐,参加在齐市地区召开的教学研讨会,并作“识字、写字课”的观摩教学。历经几年的沧桑风雨,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但于老师的教学热情依旧,初衷不改,基本形成了“以趣激趣,以趣促学”的教学风格。

语文综合课教学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课堂上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还要注重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综合发展,于老师在语文综合课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他在《语文七色光》的教学中,以祖国大陆赠送台湾大熊猫为主线,突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单元主题,整堂课,我们看到于老师思路清晰,精心设计的主线把语文七色光的各个板块有机地融成一个整体,衔接地非常自然,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可以说这是一节融情感性、人文性、综合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创新课。这节课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设计理念体现一个“趣”字;学习过程体现一个“活”字;综合训练体现一个“实”字。使得整节课动静有度,活而不乱。

识字、写字课教学

识字教学十分枯燥,改变识字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让学生乐学,这是小学教学领域的一个尖端的课题。**老师的二年级的《识字一(1)》的教学,采用“主线贯穿,散而不乱”的教学思路,把这堂课上得有滋有味。本节课利用奥运福娃把各个环节有机的贯穿起来,使学生感觉到福娃就在课堂上一起学习。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乐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纵观**老师的识字、写字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利用情境、规律识字

汉字的创造源于生活,汉字的识记也离不开生活,于老师就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识字,在教学识字的环节,首先出示人体挂图,让学生把卡片帖到相应的位置,并根据观察发现生字的规律,结果学生发现跟人体有关的字多数带有“月”字旁,而且还让学生想出了其它一些带有“月”字旁的人体器官的字,利用情境、规律识字,把识字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识字同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起来,使识字教学增添了许多趣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看、想、描、比”的方法指导写字

**老师在写字指导中,注重了“三度四适法”的指导与应用,力争体现看写、想写、描写、比写相互联系和促进:

看写、想写:学生初学写字不是把字写得很小,就是满格灌,于老师采用一边示范一边指导、解说,学生一边书空的方法,让学生看笔顺、看字形、看占位;想结构特点、想首笔定位、想主笔,引导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未曾下笔,心中先有字,这是写好字的基础环节。

描写、比写:描写、临摹这个过程对于初学写字的学生很重要,于老师指导学生在描中悟写法,在写中悟规律,引导学生从描学写,从写悟法。把对一个字的指导练习,推及到一类字的写字规律上。学生写完字之后,再比一比,品一品,评一评,让学生知道哪一笔写得好,哪一笔写得不好,让学生给所写的字留有一个自我反省的平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主动写字的本事,这是写好字的重要环节。

校长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课程改革要主动服务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逐步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经济用了近2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改变的不仅是经济的运行模式,同时也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带来了社会运作模式的巨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各行各业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应对经济与社会的变革.但是,本应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的变化却是滞后的.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我们身边的社会早已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而我们的教育与学校管理却基本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按计划经济社会的规律运转的学校,要培养建设市场经济社会的人才,这显然是困难的.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必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及其规模.

在这样的背景与动因下,我国开始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此可见,本次课程改革,其实质是教育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一项改革(如下图).所以,我们只有从宏观上,从社会发展全局上去研究教育,将课程改革置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研究,这样有利于找准课程改革的定位和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计划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社会

适应

不能

教育教育

课程改革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三个面向".把教育放在社会大环境中研究,就可以少走弯路.课程改革也一样,将课程改革放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研究,这样就可以使课改"形散而神不散",百变而不离其宗,主动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因此,我校将《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学校管理实践与研究》,作为学校管理的主干课题,力求揭示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学校管理基本规律,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特点.

平等性,告诉我们:课程改革要高举"平等"和"均衡"的旗帜;

竞争性,告诉我们:课程改革要张扬"个性"与"特色".

法制性,告诉我们:课程改革要有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保证;

开放性,告诉我们:学校要开放办学,要与学生与家长与社会建立广泛的沟通.

二,将课程改革置于学校管理整体改革的大环境中

——课程改革需要学校管理整体改革的支持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工程,它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全方位.从狭义的角度理解"课程",学校管理属于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课程",学校管理实际上也是"课程",属于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这里,我们且不去讨论"课程"的概念,我们只是想认清学校管理与课程改革的关系.不管是作为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还是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学校管理都应该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课程改革支持系统,为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的"大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改革有力,持久,深入地推进.

(一)构建共同的价值观,确立学校管理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既然学校管理也可以以"课程"的身份作为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那么这门"课程"也应该有它的"课程标准".在市场经济社会里的学校,应有自己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这种学校管理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我把它称为学校管理的"课程标准",它代表了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倡导的校风与确定的办学目标上,是学校管理中选择具体管理方式与手段的依据.

1.确立"诚信办学,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

市场经济文化的核心是"诚信",教育的职能是"服务".我们认为,市场经济社会里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承诺和一种服务,这种承诺就是"诚信办学",这种服务就是"教育服务".因此,我们将"诚信办学,教育服务"确定为我校的办学理念.

诚信,即诚实守信.市场经济社会里的学校首先要诚信.一方面,是对党和政府诚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办好学校;另一方面,是对人民诚信,对学校来说,主要是对学生和家长要诚信.

上年招生时,我校上一任班子曾作过三个承诺,即:①腾出教师宿舍楼给新生住宿;②组织新生军训活动;③组织部分新生夏令营活动.这三个承诺,学校新班子接任后,尽管起始工作千头万绪,但都逐一作了兑现.在学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还主动退还上学期非典时期的学生住宿费.我们以"诚信"的形象站在了学生与家长的面前.由此我们进一步提出,将"诚信"作为我校的基本办学理念和立校之本.我们认为,学校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学生,取信于家长和社会,才能真正赢得声誉.学校也只有"诚信",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教师与学生.

学校办学诚信的核心,是"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这是办学诚信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学生,对家长和对社会的最大承诺.因此,"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就成了我校教师最基本的教育理念,也成了我校向家长和向社会的公开承诺.这一理念引领着我们,不管是对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管是对听话的还是不听话的,不管是对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只要是我们峰中的学生,我们都要对其负责.

教育,是一种服务.市场经济社会里的学校,其工作是一种以教育为内容的服务,即"教育服务".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和家长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愿望的提高,教育的服务应该是一种为培养优秀人才而提供的优质服务.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发现人,满足人和提升人,那么,教育的过程就要为发现人,满足人和提升人服务.因此,研究和满足学生与家长的需要,就成了我们的工作重点.不管是哪一项服务,只要学生的要求合理,只要是基于学生的发展,或者说是对学生的发展有利,那么我们的管理就要满足这种需要,并要构建和完善这一服务系统.我们是这样理解并实践着:学校领导的工作是为教师服务,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服务.

如果说,"诚信"是立校之根本,那么,"服务"就是立校之手段.服务要讲态度,因此我们要求微笑服务.服务要讲诚信,因此我们力求公正服务.微笑服务和公正服务,是教育服务的最基本要求.此外,服务要讲效率,效率来自满足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我们追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在教育学上称之为"因材施教",是教育服务的最高境界.此外,服务还要讲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

"诚信办学,教育服务",诠释着我们峰中人对教育的理解,指引着我们全体峰中人"办人民满 意的学校"的改革与实践.

2.建设"好学力行,奋发有为"的校风

好学,即勤奋好学;力行,即努力实践.好学力行,是指既勤奋好学又努力实践.

奋发,即积极向上;有为,即有作为.奋发有为,是指积极向上,有作为.

"好学力行,奋发有为"联起来就是:勤奋好学,努力实践,积极向上,有作为.当今社会,只有"好学力行,奋发有为"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时代的强者.

"好学力行,奋发有为"是我们正在建设的校风.峰中的教师,学生及学校办学都要体现这一校风的精神.这一校风,是根据峰江本土的传统文化特点与品质优势,结合当前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时代对人的要求提炼出来的,体现了我一贯主张的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地为本,以时为本"三者的结合.

3.将"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作为办学的目标

结合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将"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作为我校的办学目标.确立并实践"诚信办学,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提出并建设"好学力行,奋发有为"的校风,其目的也在于要将我们的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促进学校管理行为的转变

1.管理关系从"自上而下"走向"平等合作"

教育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因此,人的关系问题是管理的首要问题.在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能反映这一管理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课改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传统的管理与教学方式,导致了传统的校园人际关系.传统的校园人际关系,反过来又影响并巩固了传统的管理与教学方式.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要从转变传统的校园人际关系入手.我们认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校园人际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平等","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管理关系,是"平等合作"而非"自上而下"的关系.课程改革中人际关系的问题,其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首要内容,也是其它各项课改内容推进的"剂".因此,我认为,转变传统的校园人际关系应该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在学校里应该没有"管理",而只有"共建".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要想学生做到,就要设法先让教师做到;要想教师做到,就要设法先让自己做到.在校园管理关系中,校长只不过是"平等中的首席".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因此,我们提出了师生"三同"制度,即师生"同学习","同活动"和"同责任".我们认为,学生要学习,教师更需要学习,甚至是向学生学习;学生的集体活动,凡是教师能参与的,教师要与学生同活动,甚至与学生同场比赛;校园里的责任区,都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责任区,师生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上学期以来,我校教师在走进新课程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留下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我们师生共同参与了军训,大扫除,拔草,粉刷教室,建设学校"生物园"和"文化园",小型体育比赛等等活动.我校首届B>的教工长跑比赛将让全校师生毕生难忘:长跑比赛是在筹备过程中教师自发"生成"的,教师们自发参加,男教师24人参加了1500米,女教师28人参加了800米的比赛,没有一人中途退出.

我们倡导"平等合作"的管理关系,我们将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将研究与满足教师,学生,家长的"需要"作为我们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们重视"沟通"工作.例如,我用心良苦地设置了两个电子信箱,其中一个公开密码,一个未公开密码.另外,我们还为各部门与各班级全部配上了"沟通信箱".

2.管理方式从"重说教"走向"重体验"

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与提高认识,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工作.然而,这一过程的途径与方法不一样,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与效果是大不一样的.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与提高认识,这是我们要研究的."行在知前,知行合一",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也强调要"充分运用教师的亲身实践".

①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因此,我们倡导"用活动组织教育".

例1:教师节的故事

去年教师节,我们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我们没有坐等学生的鲜花和贺卡,我们放弃了周末休息的时间,全校教师员工统一行动,到学生家里去家访,主动上门去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与要求.通过这一活动,教师们对学校的办学新理念有了体验,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②在感受环境与文化中体验."通过环境与文化来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管理中我们要善于借助各种"媒体",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例1:一次性茶杯的设计

包括:校徽;办学理念:"诚信办学,教育服务"/!/;校风:"好学力行,奋发有为".

例2:橱窗的布置

学校的简介;校园的风貌;教师的格言;班级的;学生的风采;师生的荣誉.

例3:门厅墙面的装潢

不锈钢字——"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生态鱼缸;两者的和谐统一.

③在日常生活中体验.

例1:我校的广播体操

——校风从每天的课间操抓好,锻炼学生的"精","气","神".

例2:建立"诚信"阅览室

——无人专管,讲诚信者入内.

3.管理空间从"封闭"走向"开放"

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开放"相对于"封闭".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改变"封闭办学"的现状.《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指出:"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三者融会贯通的藩篱".

①建设校园大课堂,构筑校园生活大课程

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为学生获得学习经验服务的.然而,传统的课堂通常局限在教室里,传统的课程也通常局限在课堂教学的领域.我们认为,我们至少可以将校园建设成为大课堂,将校园生活构筑成为大课程.为此,我们结合学科组的建设,提出将校园建设成为"生物园","文化园","乐园"的设想.而且,建设这"三大园"的主体力量应该是学生.通过实践我们感受到,学生在建设"三大园"的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培养的不仅仅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还有爱校情感,主人翁意识等等.由此,我们进一步提出,校园应该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场所.

②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

推行新课程,课堂还可以拓展到社区,课程还可以拓展到校外生活的领域.例如,我校7年级学生的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的调查课题 如下:

社会需要怎样的人

当地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情况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

社会各界对我们学校的评价及意见与建议

峰江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对策

③与家长,社会进行广泛的沟通

课程改革是全社会的事,课程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与家长,社会建立广泛的沟通.例如,我校组织的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学校发展"专题研讨会,1—2个月一次的"家长—学生—教师"联席会,以及邀请家长与社会各界参加学校B>,参加学校开放日活动等等.在与家长,社会的广泛沟通中,我们获得的已不仅仅是"意见与建议",获得的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还有学校管理的灵感.

(三)以科学的态度,致力于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

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勇气和热情,更需要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果忽视了管理制度的重建,不紧紧抓住管理这根绳,那么,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最终获得成功.因此,创建新的管理制度必然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之下,我校在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上,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例如,我们提出将"由服务对象评价服务者"以及"凭为学校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出台了《常规工作包干责任制》,《学生德育积分评价制度》,《"学校发展"重点建设项目申报,管理与成果奖励办法》,《教职工学年度考核办法》新制度,调整了原有的《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办法》,《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等,使新课程有了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制度保证.

(四)以新课程的理念,全面整合学校管理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呼唤着学校管理的整体改革.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整合学校管理工作,整合学校各处室,年级,班级的管理工作.课程改革还要求我们,要用更"整体"和更"有机"的方式,全面整合学校管理工作,使新课程真正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

例1:典型活动——峰中首届校运会

峰中首届B>是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在总体策划上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体育与文化的结合,竞技性,大众性,娱乐性,教育性的结合,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我们大胆地删减了一些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增加了一些集"大众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使B>真正成为全体同学的B>.峰中首届B>的项目和参与人员,有事先的规定性,又有过程的生成性.师生同场,家长参与,社会各界的支持,扩大了B>的内涵与处延,使B>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不仅将B>作为一件体育的盛事,还将B>作为一次重要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也将B>作为学校向家长和社会各界汇报工作的一个例会.

本届B>的宗旨:"弘扬体育精神,享受运动快乐".

本届B>的:"新课程,新理念,新运动,新竞技".

本届B>的会徽:一个草书的"为"字,舞动的笔画中包含了峰江中学四个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f-j-z-x",同时在会标的图案中,蕴藏着我校正在倡导的校风:"好学力行,奋发有为"这八个字.

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与创造的广阔空间,它让我们可以凭自己的理解去构思并实践新课程.我们相信,因为我们思考,因为我们创造,所以我们定会开辟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方课程改革的新天地.

课程改革呼唤学校管理的整体改革

校长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一、摘掉“官帽子”

2016年7月11日,中共滨州市委办公室印发《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市编办等部门〈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标志着滨州市普通中小学去行政化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正式启动。按照文件要求,取消全市范围内各级各类公办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不含职业学校、幼儿园)学校和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行政级别,中小学管理人员归口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以后新设立的中小学校和新聘任学校管理人员不再执行行政级别。截至2015年12月,已有368 所中小学参加校长职级制改革,275名中小学干部完成去行政化,已选聘校长336名,副校长637名,核定教师编制数3万多名,交流轮岗965人。行政级别取消后,更好地理顺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有效加强了教育部门对学校的直接领导与宏观管理,淡化了校长的“官本位”意识,校长摆脱了行政事务的各种“规定动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教育教学、规划学校发展、探索实现教育理想理念中,校长角色由“职务”向“职业”转变。

二、打破“天花板”

取消校长原有行政级别后,随即建立并实行校长职级管理制度。校长职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二级校长各设一等、二等、三等3个等次,三级校长设一等、二等2个等次,共四级9等。全市特级校长岗位数控制在全市校长总数的5%以内。一级校长一等岗位数控制在该职级岗位总量的30%以内。各县区可根据学校的学段类别、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等具体情况,在职级总额内适当调控职级比例,原则上高中学校不设三级校长。各级各类学校评定校长职级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达到相应的要求。同时,申报各职级校长应具备最低任职年限,其中三级1年、二级3年、一级6年、特级9年。校长任职期间的学校发展水平、教育质量、社会评价、教学业绩和学术成果等作为职级评定的重要条件。2015年10月8日,滨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校长职级评审认定的有关要求。11月,滨州市教育局校长职级制改革办公室完成了市直中小学及全市高中学校共20名校长的职级评定工作,综合考虑校长的学历、任职年限、专业技术职务等基本条件得分、办学满意度测评、述职答辩和材料得分,13人拟评定为一级二等校长,7人拟评定为一级三等校长。各县(区)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定工作将参照市直及高中学校校长职级产生流程、方式全面启动。校长职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建立了校长梯次晋升的轨道,拓展了校长成长的空间,为呈现校长办学综合业绩、考核校长履职状况提供了抓手。

三、创立“新机制”

实行中小学校长开选聘、竞争上岗制度。现任校长与其他参加竞聘人员同等参与选聘和竞争上岗。实行聘期制度,校长聘期原则上为3年,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聘任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聘期内校长一般不作调整,聘期期满且考核合格的,经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同意后可以续聘。同时,完善校长考核评价制度,校长聘期内实行学年度考核和聘任期满考核,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校长职级评定、岗位聘用、职级薪酬发放及评优的重要依据。校长职级实行定期晋升、破格晋升和诫勉降职制度。截至2015年底,除博兴县主抓“县管校聘”省级实验区工作外,其他各县(区)及市直中小学校均已完成校长选聘,共聘任校长273名,副校长521名,其中新任校长38名。聘任制的实施,打破了校长“终身制”,有效解决了流动难、办学自主性不高的问题,强化了校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办学主动性,让校长既有干事创业的动力,也有提升教育质量的压力。

四、制度“激活力”

实行校长交流轮岗和职级薪酬制度。符合校长任职条件且在职在岗的校长,除特殊情况外全员参与交流轮岗。校长原则上3年1个聘期,受聘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3年为1个任期。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1个任期,可以申请交流轮岗;满2个任期,应当进行交流轮岗;满3个任期,原则上进行交流轮岗。校长交流轮岗,原则上在同一县(区)域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同一学段内交流。建立以职级制为核心的校长职级薪酬制度,校长职级薪酬纳入绩效工资发放。具体标准及发放办法是:以上学年度县域内教师应发平均工资收入作为基数,不同职级等次的校长职级薪酬按如下比例发放:特100%;一级一等80%、二等70%、三等60%;二级一等50%、二等45%、三等40%;三级一等30%、二等20%。副校级领导职级薪酬标准按所在学校校长职级薪酬标准的30%-60%纳入绩效工资发放。学校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执行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截至2016年底,中小学校长、副校长职级薪酬均已列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待职级认定结束后即可兑现。这两项制度的实施,对于激发教育工作活力、促进办学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五、改革“同步推

为确保校长职级制改革扎实深入推进,滨州市将县管校聘、“交流轮岗”、绩效工资改革与校长职级制改革同步实施,在全市全面推开,相继拟定印发配套文件,从体制设计、组织实施、配套跟进、督促落实等多个方面对全面推开校长职级制和去行政化改革进行统筹布局,强调整体推进、协调联动、务实高效。一是对教师编制和岗位进行了重新核定,全市中小学核定编制教职工3万余人。二是建立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控”机制。全市所有在编在岗中小学教师编制通过校内直聘、校内竞聘、跨校交流等方式进行聘任岗位,并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截至2016年底,914名教师实现了交流轮岗,补充新任教师654人,中小学教师借调教育系统外返岗277人。三是将中学高级和中级岗位比例设置上限分别提高了5个百分点,小学高级和中级岗位比例设置上限分别提高7个百分点。改革后新增中级岗位723个,高级岗位1248个,新设中、高级特设岗位57个。四是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北海新区率先试行绩效工资改革,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将于2017年开始执行;邹平县财政已将绩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实施。其他县区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鉴试点县区经验,开展绩效工资改革试点。同时,为确保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滨州市政府印发《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专项调度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了启动推进校长职级制等重点改革项目的部门责任,严格落实改革督察责任和督察工作要求,确保“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

尽管全市教育类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去行政化”以后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要真正实现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目标,依旧任重而道远。

笔者认为,一方面,应从根源出发,重新明确事业单位的职责。一是明确定责,法无授权不可为。抓紧修订完善行政组织法,合理划分和规范各级政府的事权、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使各级政府和事业单位之间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协作配合。杜绝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权限交叉重叠等问题的出现。从根源上去除事业单位的行政化。二是重新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企业三类组织形态的职能定位,将相互交叉的职能剥离归位:将政府职能中对于事业单位和企业微观管理的职能剥离出来,分别还给事业单位和企业;将事业单位承担的政策制定和监管的职能还给政府,将事业单位提供的不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产品和服务交由企业提供。通过职能剥离归位,使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三类组织的职能更加清晰明了,按照各自的职能定位履职尽责。三是合理界定,因地制宜、量力而为。充分结合事业单位工作实际,认真对照主管部门“三定”、事业单位分类阶段调研档案材料、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材料、事业单位近三年工作总结以及年度考核材料、主管部门报送的清理规范意见和分类意见等材料,确保职责界定准确合理,维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应从实际出发,调整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的方式。一是改革资源配置方式。财政拨款是政府对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的重要控制,也是事业单位行政化的重要诱因。要将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权下放给公共服务对象和相关当事人,由服务对象面向包括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公共服务主体购买公共服务,使各种公共服务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形成竞争机制,这样促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分嗟男问缴希公共服务对象拥有公共服务的选择权,服务的质量、数量、品种、标准、价格等由相关当事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并进行年度更新。二是改革公共财政支持方式。财政拨款是政府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控制,也是事业单位行政化的重要诱因。要将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权下放给公共服务对象和相关当事人,由服务对象面向包括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公共服务主体购买公共服务,使各种公共服务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形成竞争机制,这样促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分权的形式上,公共服务对象拥有公共服务的选择权,服务的质量、数量、品种、标准、价格等由相关当事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并进行年度更新。作者单位:滨州市编办 E:CSQ

校长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听说深圳大学校长有个电子信箱,专门用来加强师生交流,互通信息,受到学生的欢迎。全校师生、员工,可以就学校公事或一己之事给校长写信,校长不假他手,亲自披阅、回复、处理,并公之于众。大量的来信中,有最新动态、改革措施、学术交流、人情世故、喜怒哀乐、柴米油盐,乃至芝麻绿豆、伙食车辆、诗词酬唱……可谓丰富多彩,气氛愉悦。

本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可是,曾几何时,老师们对教学兴趣不大,对“科研”却趋之若鹜。为什么?无非一可以出名,二可以搞到科研经费,但由此带来的负作用就是教学质量的下降。总理在视察北大时说:要让教育家办教育,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这是很发人深省的。

以教学为中心,就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现代社会有个了不起的发明:光纤。无论远近,信息交流可以在指间分分秒秒进行,快捷又方便。章必功校长很好地利用了这个优势,从2005年4月30日开始,建立了校长公开电子信箱,五年多来,共收到信息30369件,其中公开信21075件,不公开信9294件。

校长其实是个大忙人,校内校外,活动排得满满的,阅读来信大都是中午和晚上下班之后,回复有长有短,但他坚持几年不间断地“鸿雁传书”,正如他给学生回信中所说:我对“拼命”的理解就是尽心尽力。他努力给校园营造一个鲜活的公共空间,师生之间互通声气,学习生活变得有趣,有生气,有活力,和谐校园已不再是一个口号。

当年,牛顿获得成功后,人们问:牛顿的老师是谁?很快有了结果:他就是贝若。但如果问:牛顿的学生都是哪些人?就很难找到。这就说明,只有学生的成功,才有老师的成功。

最近读到一个材料,谈到哈佛大学关注学生人生的成功,认为只有学生的成功才有哈佛的成功。基于这一点,哈佛建立了庞大、紧密而高效的校友网络,强调同学间的互助、扶持、关心、友情和合作,使哈佛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和温馨惬意,给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说白了,就是一个校风问题。校风好坏,有时直接决定学校教学的成败。日本熊本大学、韩国大田大学和深圳大学三所大学的校长在一起交流时,日本校长说他们也有与学生直接联系的渠道,也是电子信箱。

校长交流材料范文第6篇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局之年,是推进《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是能否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评估认定的重要之年,为保质完成2014年我区小学教育工作目标,进一步落实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我区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现就学校管理有关工作要求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规划

学校管理项目类型多,有“百校帮百校”三年行动计划小片区管理、教育集团、“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和“幸福家园计划”等。两年来,有关学校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实行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各校管理水平均有明显的提高,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看,发展还不够平衡,一些学校的管理措施单一,计划落实也不很到位,目标仅停留在材料上,各校管理水平离发展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校长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从对事业负责的高度,主动加强沟通交流,结合区里的统一部署,着眼发展,立足实际,认真规划,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工作,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效益。

二、科学安排,有效实施

学校管理事务繁多,工作有相互交叉的地方,各校要统筹兼顾,未雨绸缪,针对“百校帮百校”、“小片区管理”、“教育集团”、“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幸福家园”建设等具体项目拟好计划,整好过程材料,做好学期或学年总结。各种材料均要及时上报教育局,纸质材料盖章后送初教股.

1、要按学期制订计划。格式参照见附表1,要有时间、地点、内容、任务承担人、具体工作、参加人员及落实情况,每学期期初上交。

2、要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校长要亲自过问,任务承担人要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并及时对照各项目的评估标准或要求如:百校帮百校考核评分表(见附表2),用纸质打印存档备查。有考评要求的,各校均要有相关项目的自评表,每年12月上报初教股。

3、及时报送学校管理信息。我局将在教育网设置专栏各校先进经验做法,促进交流,并及时统计各校选送的报道。统计数据作为该项目工作考评及校长绩效考评依据之一。各校要把相关信息打印存档备查,各校可以按项目按月份整档成册,形成常规化。

4、要按学期进行阶段小结(上学期末)和总结(下学期末),形成文字材料,要围绕具体的工作内容、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及今后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各项目阶段小结及总结要于每学期末上报初教股。

三、强化责任,提升水平

校长交流材料范文第7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41-01

教学工作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校长有责任抓好教学工作。那么,校长应该如何抓好教学工作呢?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在诸多工作中,校长应把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要正确处理抓教学工作与抓其他工作的矛盾。笔者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文中有一位新上任的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他怕下属部门负责人“捅娄子”,于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学校各项工作像无数条绳索系在这位校长身上,不管拉动哪一根绳子都牵动着校长。很明显,这位校长如此履行职责是不值得仿效的。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是不可能抓好教学工作的。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摆正自己和班子成员的关系,把事情分给不同的人、不同层次的人去做,抓大放小,抓主要工作,同时,努力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集体的智慧。笔者还努力与上级、下级进行有效沟通。校内与校外、上级与下级各方面的关系融洽了,工作阻力小了,工作效率就会提高……这样,使笔者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抓教学中心工作。

二、狠抓课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家。”身为校长,不仅要具备优秀教师的一切素养,而且还应具备比一般优秀教师高出一筹的素质,成为“师者之师”。因此,校长应该“到课堂中去”,进入教学工作的主阵地,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狠抓课堂教学。校长应坚持上课、听课、评课。

1.上课。校长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课堂教学上,要坚持上课。只有先成为教学上的权威,才能成为权威的领导。校长只有坚持上课,才能从教学实践中获取改革的动力。

2.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校长能发现问题,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能发现先进典型,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能增进校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笔者经常通过深入课堂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每学期坚持听课40节以上。通过听课,我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心中有底,有利于知人善用;通过听课,我与教师沟通了思想,结下了友谊;通过听课,我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知道了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3.评课。评课的过程,既是校长与教师共同探讨和研究教学方法的机会,也是校长指导教学、培训教师的课堂。评课应该讲究方法。我校采用“2+2”的评课方式,每位听课者都必须对本节课进行点评,说出两个优点和两个缺点,在这个过程中共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重视教育科研

校长还应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为了提高科研实效,我校立足于课堂,把课堂作为教研的主阵地。以校本培训带动校本教研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切入点,以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根本目的,对教学行动进行研究,以研究促行动。主要做法是:

1.组织教研活动,开展合作交流。学校分学科按年级成立教研组,教研活动按以下步骤开展:定出主讲人—集体备课—上研讨课(展示课)—同年级仿上。组内成员轮流执教,使每一位教师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都得到锻炼和帮助,促进教师之间资源共享。学校还经常承办镇研讨课活动,与镇内外学校开展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优质课比赛。

2.积极培养年轻的骨干教师。优质课重在推出新秀,在各级各类优质课比赛中,我们选派不同的教师参加,我们不单单是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比赛中曾经获取同级荣誉的教师,第二次比赛不再参加,而是指导新人,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有参与的机会。经过培训,近几年来学校涌现出许多新秀,他们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到课改中。

3.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和教学反思。具体做法是:(1)通过研讨会、总结会、交流会等形式,调动教师参与撰写论文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2)指导教师从课堂教学片断中截取素材,记录成功和失败之处,作为论文和反思的典型材料。(3)要求教师坚持每天或每周撰写教学反思,每学期组织交流活动。(4)要求教师每年至少撰写1篇论文,每学期组织交流评比活动。

总之,校长应该将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花大力气抓好教学工作。

校长交流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职业院校;影子校长;培训;自主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5-0043-05

开展职业院校校长培训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升校长专业能力、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有效手段。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培训以中英两国职业学校校长为培训对象,以跟岗充当对方校长影子的实践行动为主要学习模式,校长始终在观察、感悟和实践中学习和反思对方办学中的行为和领导方式,批判性地接受和思考对方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并对自身领导行为和思维不断进行修正和改进。

在影子校长培训实践中,校长主动提出一系列问题,向对方请教,甚至就学校的管理和领导模式进行激烈讨论与思想交锋,在深入对话和交流现场中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水平。其有效解决了校长缺乏主体身份角色定位,解决了许多校长缺乏问题意识的盲目学习状态,使校长能够回归到事实本身并作出科学决策和有效行动。从本质上讲,“影子校长”培训有效地使校长(被培训者)从传统培训的“高硬之地”,回归到了当下“底湿之地”[1]。在这种模式下,校长们不再专注于过去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而是投身到反思实践行动中去实践和感悟,校长成功实现了角色转型,真正成为自主的专业学习者、行动反思者、问题解决者和价值建构者。

一、影子校长:缘起与内涵

什么是影子?如何理解影子校长?对于大多数教育者而言,影子或者影子校长是比较新鲜的事物。因为影子与教育之间、特别是和校长之间的联系在我国历史并不很长,也很少有人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并使其产生教育意义。在教育部官网数据搜索中发现,有关“影子校长”的信息共有36条。最早开始出现“影子校长”培训的项目是“2009-2011年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2]。在该项目中,提出“将参训校长派到省内、省外实践基地学校担任‘影子校长’”写入培训方案,方案明确指出这是一种培训方式。但是,影子校长的深刻内涵远远超出了项目本身。

影子,从字面理解,很容易想到这可能是一个人在太阳照射下产生的身影,或者在河边水中个人的倒影,抑或是晚上月亮高挂天空时给个人投射下来的影子,等等。从中英“影子校长(Principal Shadowing)”外文翻译“Shadowing”、“Principal Shadowing”来分析,显然,Shadowing是人们关注的核心,也是其价值所在。通过检索发现,最先出现和频繁组合的相关词汇是Job Shadowing和Work Shadowing,通过对Job Shadowing分析发现,Principal Shadowing(影子校长)与Job Shadowing颇有渊源,Principal Shadowing是Job Shadowing形式上的表达、发展和延伸。

(一)Shadowing:尾随(者)与跟读(者)

有道翻译对“Shadowing”解释是:Shadowing是练习口译的一种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方法;Shadowing也翻译作“影子练习”,做跟读训练理解,也就是学生看原声视频的时候跟着复述里面的人说的话,尽量做到语音语调一致[3]。

国外VIKI语言网站则更清楚解释了该词的内涵,“Shadowing”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技术、手段和方法(a language learning technique),是由美国教授 Alexander Arguelles发明的,首先在德国和韩国使用的一种口语学习技术和方法。它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初学者层次,对于初学者而言,Assimil①是最好的学习材料,这个学习材料只要学习者跟着模仿和学习就能够很快成功和掌握;另外一种是高级层次,对于高级层学习者而言,有声读物(audio books)是通常的学习材料。从Assimil与audio books比较分析中,Assimil非常有趣且吸引人,学习者易于接受并能够很快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效,而后者则更为普遍和通俗。从这个意义上讲,Shadowing有“跟读(跟着学习)、尾随”之意,作为名词的话,也可理解为“尾随者、跟读者”。

(二)Job Shadowing:工作见习、工作观摩和工作影子等

首先,从百度有道词典解释来看,Job Shadowing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旁观工作(Job shadowing),是一个为非付费的雇佣机会寻找你的人际网络的简单方法;工作影子计划(job shadowing),通过接触对方的工作,你可以加深对同事眼中的公司是什么样的了解,也可以在面对共同的问题合作时交流观点和主意;工作见习(job shadowing)有实地参观(field trips)、工作见习(job shadowing)、学徒制和实习制等形式,主要是美国联邦与各州政府积极推动工作经验方案与职场训练的方式[4]。

其次,从维基百科(Wikipedia)中发现,“Job Shadowing”和影子校长之间的真实面目则更为清晰。在维基百科中,“Job Shadowing”被解释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在职学习、生涯发展、领导发展的预机制,其涉及到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一起工作,其中一个人手中有一份相同的工作正在进行,另外一个人可以以学习者身份尾随、学习和模仿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工作者的行为、工作组织方式和工作能力等。针对“Job Shadowing”(工作影子)与“领导发展”关系,它指出,许多组织把工作影子作为培养和发展领导的工具,特别是通过给予有抱负的领导者去做资深领导者的影子以向他们学习,弥补课堂学习中难以真正体验和感悟到“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领导者”的一手资料。在价值方面,其强调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双方彼此学习和交换思想和理念,其还有助于探索并与各部门建立合作机会,有助于有效信息反馈。

(三)“影子内阁”中“影子”内涵:批判、发现和问题挑剔者

190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奥斯丁・张伯伦首先使用“影子内阁”一词,此后,这一词汇被一些英联邦国家所采用,指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中不执政的政党,该政党与执政党相对,也叫“预备内阁”、“在野内阁”,亦喻指不掌权的人。实际情况是,“影子内阁”虽名曰“影子”,但无论从它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实际作用方式来看,还是考虑到其前途和归宿,都远非“影子”可比;“影子内阁”不但不附和当任内阁,反而以与其争斗为乐,遇到议会辩论时,各“影子大臣”就会踊跃发言,在阐述本党观点的同时,专挑当任内阁的毛病和缺点进行攻击,给当任内阁施加种种压力,促使当任内阁,并最终取而代之[5]。

从英国“影子内阁”中的“影子”角色来看,一方面,“影子”的确不是背后的跟从者和学习者,而是批判者、挑剔者和对手;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影子内阁”也是促使对手进行有效反思、决策和行动的力量源泉。

(四)“影子校长”(Principal Shadowing)的内涵界定

综合上述观点,“影子校长”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内涵:一是校长的身份,校长是学习者、商讨者和批判者,行动反思者和实践改进者;二是校长培训的方式,通过扮演“影子”角色,校长在工作岗位实践中跟踪对方,体验、感悟和学习对方的行为哲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方法;三是培训的主客体都是价值主体,而且承担着评估者、建构者和保留者重任。“影子校长”双方是价值主体在共同事业中如何面对问题,并寻找有效的价值手段来解决和应对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校长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共同体和事实的价值主体,双方互为对方的评估者,最后要对问题的解决进行价值协商和建构。

二、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培训的实践与特色

2013年,中英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校长“互访式”交流学习,并以影子校长模式具体展开,在职业教育领域实践和展示了影子的价值和风采。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项目是在中英两国政府战略合作框架下,为落实中国教育部与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签署的职业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推进中英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开展的职业教育院校长交流和培训项目。中英双方互派15名校长结成“影子校长”,开展中英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与对话活动,促进双方职业教育国际化与合作发展。

“影子校长”培训项目具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集中学习(3~5天),主要是通过专家讲解对方的职业教育基本情况,报告主题有:英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学院专业和课程开发及学院运行,英国行业技能协会的角色和英国学徒制,英国职业教育的战略规划和绩效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如何提高质量,职业院校的资金筹集和资源分配,校长岗位职责,职业教育的变革及其应对与管理等内容。二是跟岗体验(1周时间),把校长派到各自对接学校去做对方校长的影子,观察和学习对方校长如何领导学校开展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院校总体情况介绍,学院战略规划,学校组织机构、管理和决策机制,院系和教职工人力资源管理,院校财务管理和支持系统,教学规划、教学实施与学生实习,信息沟通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校企合作模式(学徒制),教学评估等。三是反思总结(2天),校长进行汇报交流,结合对方的做法,剖析自己学校办学中的情况和问题,反思并系统阐述如何破解职业院校发展中的难题,包括对破解这些问题的思考、建议和启示等。

“影子校长”培训的三个阶段相互融为一体。第一阶段的集中学习聚焦并服务于第二阶段的跟岗考察,第一阶段的集中培训内容是为更好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而服务,而第三阶段总结又是对第二阶段的跟岗考察进行反思与总结。因此,三个阶段始终围绕扮演影子角色展开。

(二)培训模式特色

1. 培训模式:校长(被培训者)在意义中行动

“影子校长”培训中,在“集中―跟岗―总结”的整个过程中,校长始终是培训和关注的中心、问题发现的中心和专业发展的中心。校长的行动包括三个阶段的行动模式:在认识中理解行动,在跟岗实践中解构行动,在总结中反思行动。

第一阶段的集中培训中,专家通过报告介绍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学院情况时,和以往培训完全不同的是,校长要由知识和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问题的迫切咨询者。他们需要了解对方,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二阶段的跟岗考察。第二阶段“跟岗考察”中,校长已经成为独立意义上的学习者(翻译陪同),也是反馈者、问题发现者和批评者。作为影子,校长们在自己熟悉的工作实践中体验学习,不需要在行动上作出回应,而是在内心和思维中作出判断和解构。这个阶段的实践,校长会面临好奇、不理解和文化的碰撞,校长们需要超越自我,走出惯性思维,接受新的理念、思想、方法或疑问等。带着这些,他们要走向第三阶段――在总结中反思行动,去质疑、请教、甚至回到自己的岗位实践中去体验,最终形成反思性报告。这整个过程都是校长在行动,包括认识上行动、实践中行动、反思性行动。正是这一系列行动过程,使培训始终富有激情和意义。

2.培训内容:以反思性实践知识学习取代科技理性主义说教

传统教育理念中认为,专业职业工作者都有一套科学的实践逻辑,只要让教师或者校长等专业人员接受科学的专业知识培训,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方法,专业工作者就可以取得成功。在教育上表现为教学理论的专题培养、学校管理和校长领导力的培养等,校长们获得有关教学管理和领导教学的理论知识、方法能力,就可以取得成功,而实际情形并不如此。

舍恩针对专业工作者科技理性的认识逻辑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反思行动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实践的知识基础。舍恩认为,追求标准化、统一化、确定性的科技理性实证主义认识论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专业工作等领域的方方面面。然而专业实践工作(如医学、建筑、教育等领域)具备复杂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的特点,因此,科技理性的实证主义认识论在面临教师专业实践工作时会遭遇知识合法性危机。这具体表现为教师在专业实践中遇到的具体教学问题,很难找到一种确定的、统一的、普适的问题解决策略,教师只能在那种问题情境下、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好的”策略[6]。

从“影子校长”培训内容的选择上看,“影子校长”培训不是既定的专业学科知识模块学习和专家讲授,而是围绕校长跟岗主题有针对性地介绍、设计和解读一些相关知识,这些知识有无价值不在于专家介绍了什么,而在于是不是校长下一阶段实践学习的内容,是不是校长发展所需要的、能用到的甚至被质疑的。反思的起点是现实问题,问题在哪里,校长们的问题意识哪里来?这些必须通过校长对实际学校的考察获得。在校长跟岗阶段,他们亲临现场感受,既是经验的学习者和问题的发现者,又是冷静的批判者(包括批判自我和批判影子对方)。在上述基础上,批判性地反思自我和对方的经验和做法,再回到自己的实践工作中去改进。

3.培训目标:问题解决与合作发展

“影子校长”培训使中英双方校长能够在对方的岗位中去观察对方的行动逻辑和领导方式。从本质上讲,校长领导力的行使和实施没有完美和不可挑剔的存在,因此,发现和修正自己的领导行为始终存在于学校领导者实践中。但是,问题之于校长自身往往又很难找到并被关注,让同行校长来看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同行评价,正所谓“旁观者清”,而且每位影子校长都是专业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因此,彼此发现问题,并且交流探讨如何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专业发展中最终的落脚点和必然。通过“影子校长”培训,不仅发现了学校存在的很多问题,而且探讨和交流了很多有价值的做法和实践,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效果,推动了双方相互之间的借鉴和合作。

三、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项目的实践价值

“影子校长”培训模式有效解决了专业人员培训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缺乏问题意识、缺乏主体意识的困境。这种模式的高质量实施建立在培训双方专业的一致性和一对一基础上,需要专业工作者高度的合作精神和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其使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由被动发展状态回归到自主发展状态,从根本上解决了校长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和培训不力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培训模式为改造传统校长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实践范例,同时,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创新了校长与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模式

“影子校长”模式以聚焦问题,以人为中心,始终让培训者处于实践反思的行动中。这种模式强调一对一的实践对话和反馈,要求校长和专业工作者始终以专业者思维思考和处理实际问题,对于校长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地方和区域之间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开展适度的院校合作和校长交流,推进我国国内校长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二)为个体教师专业自主性发展提供了实践范例

从制度性设计走向自主性发展始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方向。职业学校教师要形成和培育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和精神,必须有具体的载体和平台。借鉴“影子校长”模式,让新入职教师(年轻教师)通过跟岗专家型教师和资深企业师傅学习和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提高年轻教师的专业实践操作水平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此外,从个体教师之间、学校专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再到区域之间,可以采取校内专业对专业的“影子教师”开展教学影子实践,也可以在同一区域中两所专业类似的学校开展影子校长或教师专业实践。从专业个体而言,专业发展必须始终出自于自我的主动性发展,而不能依赖于组织和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专业发展个体都可以去寻找自己的影子伙伴,实现自我的影子计划。

(三)为深化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提供了方向

通过“影子校长”培训项目,大批校长建立了校际之间合作友谊,拓展了合作领域并深化了校际合作内涵。通过“影子校长”结成的伙伴关系,学校之间建立“影子教师”与“学生互换”等合作项目,继续推进深度合作,把影子校长模式延伸到具体领域,深化其合作内涵和形式;学校在国际领域共同分享彼此成功的理念和办学模式,保持定期交流互访关系。如,中国职业院校可以试点和借鉴“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开展人才培养,以破解我国“校企合作”效果不佳的顽疾。中英职业院校还可以对国际化程度较高,专业标准比较成熟的一些专业领域进行了课程、证书和教师培养培训的联合开发,有效推动双方职业教育发展和合作关系深入。

校长交流材料范文第9篇

现场阅读是指利用业务学习部分时间,改变过去常见的一人讲、众人听的方式,由校长室印发经典、实用、耐品的文章。组织教师当场阅读并在文章下面撰写阅读感言,校长室根据每个教师的感言,有针对性地回复(每次不低于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二),并根据教师需求开展专题讲座。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校的现场阅读凸显了三个重要功能:

一是教师通过阅读中外名家的旧著新篇和当月刊物的精品文章,大大拓宽了教育视野,通过写感言,增强了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思考能力以及用自己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每次开展现场阅读,我自己先读先写,把我认为的精彩句段用字体加黑、加下划线重点突出,以“按语”的形式告诉教师们推荐本文的原因和我的切身感受。教师们的感言更是丰富多彩,教师们的表述也由最初重复文中的话,到逐渐与文章共鸣。产生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文字也越写越通畅。

二是开辟了一条校长室与教师之间交流沟通的高效途径。在教师的感言中可以真实、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心声和需求,在交流中统一思想,形成共同的努力方向。下面是两位教师的部分感言和我的回复。

(一)看了文中做班主任的种种艺术,我深有感触。我在时隔多年又重新走上班主任岗位的今天,深深感到要做好班主任是多么不易,我只能在最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尽力去做好每一件班级事务。一周了,我也有很多想法,都在我的博客里了。(回复:已看了你博客中的“班主任一周小结”,写的真的很好!既有自己亲身体会,又有生动鲜活的例子。坚持写下去。何愁妙笔不能生花?)(二)文中说要多动笔写文章做科研型教师。这些道理我们都懂,我们不是作家,但我们有第一手的资料,我也曾尝试动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可惜寄出去都是“石沉大海”。如果学校能举行写论文的相关培训,请经常获奖者讲讲自己的经验。或许能让我们走上一条捷径。(回复:动笔写文章并不一定都要为了发表。急功近利反而会浮躁。动笔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那是科研型教师的工作过程,是为了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至于你提到的论文培训,我也赞成。)

知道了教师的心声和需求,仅仅书面回复还不够,校长室要着手解决。像最后这位教师流露出想写却又写不好论文的教师还有多个,我们就开展“教育科研研究周”活动,邀请教师进修学校的专家来校分学科面对面地指导,并作了专题讲座,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

三是同事之间多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教师集中研讨的针对性。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份阅读材料。五、六十个教师因为经历不同和认识差异,写出来的感言就有多个角度、多种说法。

我们把每一期的现场阅读材料装订成册,及时放到教师阅览室书架上,随时供教师们互相借阅,这样既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看到了别人的想法。也许以后大家看问题时就能更全面、辩证些。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也安排教研组进行集中交流,针对材料中的话题和现象展开研讨,教师们因为都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就有话可说,也更能互相启发、点燃智慧。

校长交流材料范文第10篇

语文试卷由常州一中和__中学共同命题,总体难度较大,成绩弱的学生不会,成绩好的学生也不会,这样的试卷区分度不高。这样的试卷对优秀学生来说并无优势,以至于他们学校高分人数很少,在语言运用题、文言文翻译、诗歌欣赏以及名句默写几大题上十分严重。学生答题不规范,十分严重。周主任认为,试卷难有难的好处,教学上既要关注难题又不能忽视基础,让学生有做难题的心理准备。

__中学用的资料主要是《核按钮》,这一点跟我们一样,除了《核按钮》外,他们每周有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用和把关都是由钱校长一人负责,__中学比较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学生的写作将无话可说,阅读资料涉及的内容广泛,体裁不一,阅读同时也给予指导。

__中学高三从今年9月1日起(他们暑假为补课),开始复习,他们的语文并没有依照常规的按考点复习,而是从文言文阅读开始,一直到上次联考才复习结束,历时近4个月,其间顺带着将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有计划的复习一遍,至于他们是如何将教材顺带复习,周主任讲的并不清楚。联考结束后,他们开始复习诗歌欣赏,计划今年寒假前结束,一个多月时间,明年3月底4月初结束现代文阅读,同时结束第一轮复习,考点中的基础知识运用,他们打算在第二轮中再复习。

高三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势必要求课堂高效,__中学对高效课堂的要求也很高,每节课抓重点环节,以学生为本,有比较具体的考评机制(如何考评,他们语焉不详),课前、课后都有要求(具体如何做,周主任闪烁其词)。

关于作文教学,周主任说,__中学比较侧重于记叙文的写作,作为优秀的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突显出来,写记叙文不失为得高分的捷径,现在高考中大多数的学生都写议论文,这类文章特别容易成为 “大路货”,中等学生,语文素养又不高的,可以做议论文训练,而优秀学生,或者是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一定让他们写记叙文,写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文章有个性,容易得高分。

从与周主任交流来看,__中学语文的高分不是凭空得来的,他们抓重点,什么是重点?是课堂的高效,是课前课后的精细,是对高考的细致研究。

1.在今后的复习中,我们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今年考试说明语文有5点变化,要把它研究透,多于外校、教研室联系,了解考试信息,确保在信息上不闭塞。

2.以后我们的复习要更加的精细,细化到每一天,每一节课,认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衔接工作,每周周练确保网上统一阅卷,研究数据,很好的使用数据,指导我们下一步复习。

3.不折不扣继续推进高效课堂,将高效课堂作为提高学生成绩的最主要阵地,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

4.关注基础知识,一轮复习一定要扎实,不留盲点,重视答题规范,为此我们要求教师自身就要规范,包括我们的教学语言、作业批改等都要规范,以自身的规范影响、要求学生。

上一篇:纪检交流材料范文 下一篇:班组交流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