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范文

时间:2023-03-09 02:07:42

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范文第1篇

平均年成本=未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总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利用上式进行计算时,要分析更新改造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但由于其涉及因素较多,致使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一直是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难点。笔者拟从更新改造时旧固定资产变现价值是否等于固定资产净值、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最终报废的残值是否等于报废时净值两个方面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以及如何通过计算平均年成本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

一、更新时旧固定资产变现价值等于固定资产净值,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最终报废时的残值等于报废时净值

[例1]甲公司有一台设备原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已使用4年,尚可使用3年。甲公司现拟用一台新设备替换旧设备,旧设备变现价值为64万元。新设备购买成本为2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新设备可每年节约付现成本10万元。如果继续使用旧设备,3年后最终报废残值为10万元。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资金成本率为10%,假设除折旧外甲公司无其他非付现费用。税收政策和会计政策相同。甲公司是否应进行设备的更新?

(一)继续使用旧设备。如继续使用旧设备:

1、现金流量分析。在本例中,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量来自以下3个方面:

(1)旧设备不能处置产生的机会成本,相当于现金流出。

原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00-10)÷10=9(万元)

设备净值=100-9×4=64(万元)

由于变现价值为64万元,等于设备的净值,设备处置时净损益为零,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影响所得税产生的现金流量为零(如果变现中出现净收益,形成营业外收入,会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导致应交所得税增加,即继续使用旧设备的机会成本减少;如果变现中出现净损失,形成营业外支出,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导致应交所得税减少,即继续使用旧设备的机会成本增加)。因此旧设备因不能处置产生的机会成本为:

现金流出=变现收入+影响所得税产生的现金流量=变现收入-(变现收入-处置时净值)×所得税税率=64-(64-64)×33%=64(万元)

(2)继续使用旧设备(3年)每年计提的折旧额抵税(计提折旧意味着费用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减少,应交所得税将减少)相当于现金流入。

年固定资产折旧额=(64-10)÷3=18(万元)

每年折旧额抵税产生的现金流量=18×33%=5.94(万元)

(3)旧设备最终报废引起的现金流量,属于现金流入。

旧设备报废时,报废残值10万元,等于预计净残值,因此设备报废时净损益为零,因影响所得税产生的现金流量为零(如果报废时出现净收益,形成营业外收入,会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导致应交所得税增加,增加现金流出;如果报废时出现净损失,形成营业外支出,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导致应交所得税减少,现金流出减少)。因此,报废设备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报废收入+影响所得税产生的现金流量=报废收入-(报废收入-报废时净值)×所得税税率=10-(10-10)×33%=10(万元)

2、平均年成本。由于:

未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总现值=64-5.94×(P/A,10%,3)-10×(P/S,10%,3)=64-5.94×2.487-10×0.751=41.717(万元)

平均年成本=41.717÷(P/A,10%,3)=41.717÷2.487=16.774(万元)

(二)更新新设备。如更新设备:

1、现金流量分析。对本例而言,更新设备的现金流量来自以下4个方面:一是购买成本200万元;二是每年计提折旧抵税:“每年折旧额=(200-20)÷10=18(万元);每年折旧抵税产生的现金流量=18×33%=5.94(万元)”;三是每年节约付现成本产生的现金流量,每年节约付现成本10万元,相当于现金流入;因节约付现成本影响所得税引起的现金流量,由于节约付现成本,不能产生抵税效应,应交所得税增加,会导致现金流出增加3.3万元(10×33%)。

因此,因节约付现成本产生的现金流量为:

现金流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10×(1-33%)=6.7(万元)

(4)设备最终报废引起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20-(20-20)×30%=20(万元)

2、平均年成本。

未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总现值=200-5.94×(P/A,10%,10)-6.7×(P/A,10%,10)-20×(P/S,10%,10)=200-5.94×6.145-6.7×6.145-20×0.386=114.607(万元)

平均年成本=114.607÷(P/A,10%,10)=114.607÷6.145=18.650(万元)(三)更新决策。由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平均年成本(16.774万元)低于新设备的平均年成本(18.650万元),因此不应进行更新,应继续使用旧设备。

二、更新时旧固定资产变现价值不等于固定资产净值,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最终报废残值不等于报废时的净值

第一,更新时旧固定资产变现价值高于固定资产净值,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最终报废残值高于报废时净值。在这种情况下:

[例2]假设[例1]中如果更新旧设备变现价值为80万元,继续使用旧设备最终变现价值为2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继续使用旧设备,旧设备不能处置产生的机会成本:

现金流出=变现收入-(变现收入-处置时净值)×所得税税率=80-(80-64)×33%=74.72(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18×33%=5.94(万元)

旧设备最终报废引起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报废收入-(报废收入-报废时净值)×所得税税率=20-(20-10)×33%=16.7(万元)

未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总现值=74.72-5.94×(P/A,10%,3)-16.7×(P/S,10%,3)=74.72-5.94×2.487-16.7×0.751=47.405(万元)

平均年成本=47.405÷(P/A,10%,3)=47.405÷2.487=19.063(万元)

更新新设备平均年成本=18.650万元

因此应更新设备。

第二,更新时旧固定资产变现价值高于固定资产净值,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最终报废时垢残值低于报废时的净值。在这种情况下:

[例3]假设[例1]中如果更新旧设备变现价值为80万元,继续使用旧设备最终变现价值为4万元,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继续使用旧设备:

旧设备不能处置产生的机会成本=74.72(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5.94(万元)

旧设备最终报废引起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4-(4-10)×33%=5.98(万元)

未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总现值为=74.72-5.94×(P/A,10%,3)-5.98×(P/S,10%,3)=74.72-5.94×2.487-5.98×0.751=55.456(万元)

平均年成本=55.456÷(P/A,10%,3)=55.456÷2.487=22.298(万元)

更新新设备平均年成本=18.650(万元)

因此应更新设备。

第三,更新时旧固定资产变现价值低于固定资产净值,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最终报废时的残值高于报废时的净值。在这种情况下:

[例4]假设[例1]中如果更新旧设备变现价值为50万元,继续使用旧设备最终变现价值为2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继续使用旧设备,旧设备不能处置产生的机会成本:

现金流出=50-(50-64)×33%=54.62(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5.94(万元)

旧设备最终报废引起的现金流量=16.7(万元)

未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总现值=54.62-5.94×(P/A,10%,3)-16.7×(P/S,10%,3)=54.62-5.94×2.487-16.7×0.751=27.305(万元)

平均年成本=27.305÷(P/A,10%,3)=27.305÷2.487=10.979(万元)

更新新设备平均年成本=18.650(万元)

因此不应更新设备,而应继续使用旧设备。

第四,更新时旧固定资产变现价值低于固定资产净值,继续使用旧固定资产最终报废时的残值低于报废时的净值。在这种情况下:

[例5]假设[例1]中更新旧设备变现价值为50万元,继续使用旧设备最终变现价值为4万元,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继续使用旧设备:

旧设备不能处置产生的机会成本=54.62(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5.94(万元)

旧设备最终报废引起的现金流量=5.98(万元)

未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总现值为=54.62-5.94×(P/A,10%,3)-5.98×(P/S,10%,3)=54.62-5.94×2.487-5.98×0.751=35.356(万元)

平均年成本=35.356÷(P/A,10%,3)=35.356÷2.487=14.216(万元)

更新新设备平均年成本=18.650(万元)

现金流量范文第2篇

一、自由现金流量与会计现金流量的含义比较

自由现金流量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会计现金流量是指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反映现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强调的是现金流动。如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向银行借款等取得现金,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入;购买原材料、接受劳务、购建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偿还债务等而支付现金,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出。对企业各项经营业务产生或运用的现金流量进行分类,通常按照企业经营业务发生的性质将企业一定期间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归为三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自由现金流量和会计现金流量计算的比较

1、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目前,对自由现金流量的认识不同,对其计算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别,如TomCopeland教授于1990年阐述了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

2、会计现金流量的计算。(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收到的税费返还等;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包括购买货物、接受劳务、制造产品、广告宣传、交纳税款等。(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与企业的长期资产项目有关,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构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投资活动包括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购买与处置,固定资产的购买与处置,无形资产的购买与处置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与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有关,是指从投资者和债权人那里筹集到开办和维持企业经营所需的现金从而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等。

从上述对自由现金流量与会计现金流量计算公式的分析,不难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自由现金流量可以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资本性支出调整而得出,这可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找到原因。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列报采用间接法时以本期净收益为起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非常项目收支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具体的项目调整如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收益+折旧及摊销-非常项目引起的收入(减:损失)+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递延所得税-经营性资产的增加+经营性负债的减少。

三、自由现金流量与会计现金流量存在差异的本质

自由现金流量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以成本为其理论背景的,詹森认为在自由现金流量的使用方面,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存在利益上的冲突。“越是当公司产生出巨额的自由现金流量,股东与管理者在股利支付政策上的利益冲突就越严重”(詹森,1989年)。自由现金流量只能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不包括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四、自由现金流量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自由现金流量可以把企业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分配很好的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企业在得到正的自由现金流量后把它们分配给资本供应者(债权人和股东)还是留在企业用来以后生产发展的需要?如果又分配给资本供应者还要留在企业,那么各自占的比例为多少才是合适的?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到对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筹资、投资决策和股利分配的整体考虑。正是自由现金流量把它们贯穿起来,运用整合的思想来解决财务问题。其次,使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考虑财务问题。会计现金流量是指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反映现金在过去一段时期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强调的是现金在过去一段时期的流动情况。而自由现金流量不但考虑的过去某一段时期企业的获现能力还考虑了在未来的投资、筹资决策等,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有一个非常合适的评价,把未来的创现能力纳入了财务考核内。最后,自由现金流量比会计现金流量更能合理地衡量企业的价值、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由于自由现金流量是根据收付实现制计算的,企业可以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来增加利润,但是没有现金流入,自由现金流量没有增加;相对净收益指标而言,自由现金流量不受企业管理层的控制,如折旧和摊销方法的选择对利润的高低有调节作用,但它对自由现金流量没有影响;再者自由现金流量认为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的主要业务产生的利润才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而非经常性业务带来的现金流量是不计入自由现金流量的,因此自由现金流量相对于会计现金流量更能合理地衡量企业的价值、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现金流量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现金流量财务分析

一、现金流量的内容及对其进行财务分析的意义

现金流量指的是一个企业的现金流转或现金流动的状况,是对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差量情况所作的客观性的描述。通常而言,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是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来实现的,它是通过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状况来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一种动态情况的报表。与此相适应,可将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流量三部分。首先,从经营活动来看,其现金流量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上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说明企业在不动用其外部筹资的情况下,通过对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以对企业是否有偿还负债、支付股利和对外投资等能力进行分析。其次,从投资活动来看,其现金流量包括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外置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投资所支付现金,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通过对上述这些反映投资活动所支付的现金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增加对获得未来收益和现金流量而导致资源转出的程序的了解,而且也能够及时掌握以前资源转出所带来的现金流入的信息。再次,从筹资活动来看,其现金流量包括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借款所收到的现金,以及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通过上述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预计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要求权益及获得前期现金流入而付出的代价。

可以看出,现金流量能够提供企业当期现金的流入、流出及结余情况,能够反映企业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现金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正确评价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偿债能力与支付能力,可以正确评价企业当期取得的利润的质量,因而它所揭示的现金净流量比利润表揭示的净利润更客观、更充实,更能说明问题,所反映的现金流量信息在协调各种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通过现金流量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财务适应性进行有效地评价。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增大、流速加快的情况下,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就会相应增强。

2.对收益质量信息进行有效地评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收益能力大小是通过企业营销收取现金、降低成本及回避风险的能力等方面来表现的。现金流量表反映的信息总是以收现制为基础的,其收现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收益的实现程度。而对收现能力大小的评价,又取决于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获得多少。

3.通过对企业财务弹性进行有效地评价来预防财务风险。企业资产的正常运行总是表现为对经济环境的变化的适应性以及对投资机会的充分利用,财务上把这种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称之为财务弹性。一般来说,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的现金,适应性就强,反之,则弱。当一个企业的现金流动超过需要的时候,表明现金流动的效率高,这时企业就会对到期的债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一旦企业由于现金流量的效率低而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就会使财务面临不确定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风险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现金流动的信息进行随时的了解,以便及早作出安排,防止可能发生的各种财务风险。

4.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科学预测。一般来说,现金流量提供的是现金来源、运用和净流量等信息,它以现金为基础进行编制,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企业的现金来源、运用及偿还能力。在会计实务中,企业要通过编制现金预算,对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以及投资需求进行分析,对现金流入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控制,在预算期内,对企业的现金需求予以满足。

二、对现金流量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方面

1.现金流量结构分析。一般来说,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入占现金流出的比重越大,企业的经营状况就较好,财务所担的风险就越低,这说明现金流入结构就越合理。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比例进行分析,获得更多的信息。当该指标为正指标、比值增高的时候,单位现金流出换回的现金流入就会越大,现金流出的效率也就会越高;反之,则说明现金流出的效率越低。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使报表的使用者进一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形成过程、变动过程及变动原因等。

2.支付能力分析。一方面可以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之比来反映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现金股利之比来反映企业年度内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他们之间的比例大,就证明企业支付能力强,反之,就会形成支付风险。此外,还可以用“综合支付能力”这一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当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和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足以支付本期的债务和日常经营活动支出时,可以有一部分余额用于投资和分派股利;反之则无法用于投资活动和分派股利,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得不到扭转,则说明企业面临支付风险。所以,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还是经营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支付能力,都需要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的支付能力。

3.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现金到期的债务比,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的债务的对比。这里的本期到期债务不包括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只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票据。通过这种指标分析,可以帮助报表使用人对企业即将到期又不能展期的债务偿还能力加以衡量。二是现金流量的负债比,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对比,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当一个企业现金流动负债比高于同业的平均水平时,表明企业具有较好地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三是现金债务总额比,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的对比。它可以准确地体现和反映企业对债务规模的维持的程序,它们之间的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承担能力越强。上述分析表明,对企业投资者来说,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测定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其作出正确的决策;对债权人来讲,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他们作出贷款决策的基本依据和决定性条件。

4.获利能力分析。通过现金流量,可以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资本支出进行比较,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利润的能力。反映该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一是销售现金比率,即经营现金净收入与同期销售额的比值,它能够准确反映每元销售所能得到的现金。二是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即经营现金净流入与普通股股数的对比,它反映的是企业对现金股利的最大限度的分派能力。三是全部资产现金的回收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全部资产的比值,它表示的是企业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产生现金,或者说,企业资产生产现金的能力有多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评价其获利能力最终要落实到现金流入能力的保证上,即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来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客观分析。

5.企业未来发展规模的潜力分析。企业要实现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必须追加大量的长期资产,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出量要大幅度提高。无论是对内投资的现金流出量,还是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它们的大幅度提高,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机遇的到来。除此之外,也可以将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联系起来,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考察。当投资活动中的现金净流出量与筹资活动中现金净流入量在本期的数额都相当大时,说明该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能够从外界筹集大笔资金用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反之,当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出量与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在数额上比较接近且较大时,则说明企业能够在保护内部经营稳定的前提下,将大笔对外投资的资金支付到期债务收回,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难以产生扩张的动机。当然,对现金流量还可以从支付股利能力、现金周转能力、投资活动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以及非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方面进行财务分析,以此增加对企业过去和将来的财务状况的全面了解。

三、对现金流量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从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合上进行分析。如前所述,现金流量通常反映的是一定期间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它既不能反映企业的营销状况,也不能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运用时,不能孤立地仅凭一张现金流量表的信息就事论事,只有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结合起来,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作出较全面、正确的评价。在现代权责发生制下,无论是会计信息还是现金流量信息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样,权责发生制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具有某种程度的对应性,如果能既结合对损益表中收入、成本及利润项目的分析,又结合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变化情况的分析,才可以进一步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发现企业财务的异动,识别企业的虚假信息。

2.要注意从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中来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化。在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当期内的期末与期初在现金净变化量方面确定问题。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在确定当期末与期初的现金净变化量的时候,无非会遇到这样三种情况,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或者大于零,或者小于零,或者等于零。不过,不论是哪种情况,都不能从期末与期初数量的简单对比中来判断企业现金流动状况是出现“好转”,还是“恶化”,抑或是维持不变。而要揭示现金状况变化的原因,就必须对影响现金流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区分出预算或计划中安排的与因偶发性原因而引起的不同情况,并对由此产生的实际与预算的差异展开分析。从这种意义上说,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化过程,甚至比对现金流量变化结果进行分析更为重要。

3.要把各部分现金流量的处理与企业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主要因素。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引起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购、产、销等活动,因而企业经营活动对其现金流量的变化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对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来说,它们只是企业的理财活动部分。但是,当一个企业在开业初期的时候,各种理财活动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影响较大,在企业现金流量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既是理财活动,就难免会存在着相应的财务风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的理财活动越大,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可能越大。

现金流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金流量;信息粉饰;识别防范

一、企业粉饰现金流量的主要目的

(一)粉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显示企业处于正常发展阶段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被认为是企业在短期内最稳定、最主要的用于维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资金流转的“动脉”。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仅要承担日常经营发生的费用,同时还要担负着现金股利和利息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等的支付和补偿任务。所以,企业在经营活动存在较大问题的情况下,往往通过粉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结构和规模,以示企业处于正常发展阶段。

(二)粉饰整体现金流量,吸引投资者投资

投资者常常往往通过考察企业整体的现金流量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所以现金流转状况较差且需要被注资的企业在对外进行信息披露时,往往通过相应的变动,使投资者相信企业的现金流量整体结构和规模都十分令人满意。

(三)掩盖关联方占用企业资金的行为

对于关联方交易,信息使用者更多关注的是关联方交易价格的确定和诸如关联方交易的类型、性质、金额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的担保信息等。所以,企业在披露关联方的交易信息时,往往以价格确定“无高于或低于市场正常交易价格”为由来证明关联方之间的所谓“正常交易”,将信息使用者的目光转移,忽略关联方交易对本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二、企业粉饰现金流量信息的主要方法

(一)粉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

1、夸大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减少流出量。企业往往通过夸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减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来提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比如企业通过关联方的商品交易来增加现金的流入,有意推迟购货、延迟支付到期应支付的应付账款等来减少现金的流出,或者两者同时使用使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相应的增加。

2、将非正常的现金流出归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结构不合理、如实披露会有不务正业之嫌的情况下,如因各种原因导致“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金额规模较大时本应单独列示,但却直接划归“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之中,从而使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更合乎情理。虽然这样做不会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总额,但能使其结构看起来更合理。

3、虚构经济业务,粉饰经营性现金流量。为了显示企业经营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某些企业采用虚构经济业务的方法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与流出,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另一方面又不影响报表的平衡关系,该手法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信息使用者必须深入分析现金流的相关交易真实性,只看现金流量表,就可能对企业相关信息做出错误判断。

(二)粉饰整体现金流量的方法

1、粉饰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有些企业的筹资活动不在企业的总体规划中,而是随着会计报表披露时间而呈现出奇异的“规律性”:在报表披露前借入款项,报表披露后又立即归还。信息使用者应当去进一步了解发生这些借款的实质原因,例如债权人是谁、借款的用途等方面,以此来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粉饰现金流量。

2、粉饰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企业通过提前收回投资或出售企业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性资产,以此来扩增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这种交易大部分必须有关联方的参与合作,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规模的得到“改善”,以致总体规模更加“合理”。

3、将现金流量表的三大部分进行任意调剂。企业可以通过任意调剂三大部分之间的金额来美化整体现金流量,例如企业往往会将闲置的现金用来购买有价证券,当自身需要现金时,就卖掉证券,其相应的收益应当列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中。

(三)关联方占用企业资金的方法

1、直接从企业挪用现金。关联方从企业挪用现金,在资产负债表上直接表现为:债权资产的增加,现金数额的减少。某些企业为了掩盖这个事实,将由此引起的债权计入反映因商品赊销而形成的短期债权“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或者计入反映因预付购货款而形成的“预付账款”科目中,以此来掩饰企业资金的减少。

2、通过商品或劳务交易占用企业资金。与关联方直接占用现金的行为不同,关联方往往采用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协议的形式来形成某些交易,因此可以冠冕堂皇的将企业的资金掏空。在这种情况下,有关现金流出或引起相关费用的增加,或者是企业某些资产数额的增加,或者是债权的增加,这样就可以把相关现金流出量顺理成章的归入到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或相应的减少销售商品、接受劳务收到的现金。

3、购买关联方股权。企业对外扩张时,为了快速“充实”财务业绩,通常采用的手法就是从其他现有企业的股东手中购买其所拥有的股权,这种交易的实质是:为控股股东的战略服务,同时通过持有股权使其财务业绩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提高,实可为“一箭双雕”。相应地,企业会将这种做法产生的现金流出归到“企业对外投资支付的现金”这个项目中去,这是关联方占用企业资金最隐蔽的方式。

三、识别防范粉饰现金流量的方法

(一)识别防范的一般方法

1、观察分析法。即仔细阅读现金流量表的各个项目,尤其注意不合常理的内容,必要时可做一些计算验证。例如,某公司按照2007年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一栏所列示的金额2256万元,根据年报中声称的公司员工13000人计算出职工当年平均每月收入仅144.5元,如此低收入水平,让人不免对其披露的信息产生怀疑。

2、差量分析法。差量分析法是指利用现金流量表在相邻会计期间相同科目的差额来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为在相邻的会计期间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例如某公司在相邻的两个会计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的金额本年度比上一年度多出30亿元,但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本年度仅比上一年度多出15亿元,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项目本年度比上年变化所引起的增量现金收入为5亿元。从这些数据来看,现金流量表中的差额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中相关项目的差额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异,说明企业存在着明显的粉饰现金流量表信息的行为。新晨

(二)识别防范的具体方法

1、重视间接法编制附注的分析。间接法看出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并能进一步找出问题的根源。例如某公司2007年度现金流量表中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48.97万元,但以间接法调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其当期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了4779.3万元,这说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主要是由于延迟支付到期应付的款项等方面形成的,这样会加大企业的偿债风险。

2、关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对于现金流量表而言,不能单纯的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的大小和增长幅度,同时还应结合企业的性质、经营项目、成立时间以及市场行情等来分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的构成及其合理性,关注现金流量主要是由哪一部分产生的,是否存在着大量的非经常性现金来源,是否存在因投资、筹资活动产生可观的收益来粉饰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情况。

3、关注“收到/支付其他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对于该项目金额巨大时,信息使用者应当做详细测试甚至可能追查初帐,因为这些项目表述不清,如果不仔细研究企业的各项数据指标或附注说明,很难发现其中隐藏的不能披露的信息。

此外,在阅读现金流量表时还应结合其他资料进行,如附注、相关的行业及商业刊物等,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用属于某行业典型的共同比率及趋势资料做比较;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进一步深刻了解企业的相关背景和其他信息,以加深对现金流量信息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崔利娟.现金流量表的粉饰与识别[J].财务管理,2007(6).

2、王淑萍.浅谈现金流量表的粉饰与识别[J].会计之友,2006(2).

3、冯海昆.识破操纵现金流量表的伎俩[J].经济师,2006(6).

现金流量范文第5篇

现金流量作为企业经营活动首要的制约和决策核心,已越来越成为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关注的焦点。而科学分析和充分利用现金流量表信息,是会计报表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的前提之一。本文拟就对现金流量表进行财务分析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现金流量表财务分析的含义

现金流量表集中反映了企业在某个时期从事各种业务活动或发生其他事件而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以及现金变动结果,专门揭示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产生收入和发生费用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就是对反映现金流入、流出和结存情况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进行财务分析的活动。具体来讲,就是指对现金流量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发现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的支付能力,为报表使用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对现金流量进行结构分析应从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三方面进行,建立三个分析指标。

一是现金流入比重:

现金流入比重=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额/企业现金流入总额×100%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现金流入的来源结构。若企业处于建设期或扩张期,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比重较大,在投资回收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比重较大,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经营现金流入应占主导地位。

二是现金流出比重:

现金流出比重=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额/企业现金流出总额×100%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现金流出的去向结构。若企业处于建设或扩张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比重较大,投资完成进入正常经营后,经营现金流出占主导地位,当前期借款进入还本付息期后,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比重会随之上升。

三是流入流出比:

流入流出比=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额/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额

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企业来说,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应大于1,且比值越大越好。比值越大,表明企业一元的经营流出换回的经营流入越多,经营状态良好;若比值小于1,表明企业经营过程现金流入不能满足流出需要,经营活动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未来必须通过筹资来弥补经营现金的不足。

三、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分析会计报表的关键在于将过去的数据转变成未来的有用信息。这就要求在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时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对会计报表数据进行相应加工,其中趋势分析的方法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要求对不同时期(2年或2年以上)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比较分析,其主要步骤是:

第一,计算变动差额。

变动差额=本期金额-上期金额第二,计算变动百分比。

变动百分比=变动差额/上期金额×100%第三,将各项目进行逐一比较,借以查明什么项目变化了,什么事项造成了这种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未来的影响。例如:一个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长期资产必须增加,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出量就会大幅度提高。对内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大幅度提高,往往意味着该企业面临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大幅度提高,则说明该企业在通过对外投资来寻找新的获利机会和发展机遇。

四、收益质量分析

收益质量是指财务报表收益与公司实际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如果报告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业绩,则认为收益质量好;反之则认为收益质量较差。决定收益质量的因素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可接受的会计政策时,有一定的自。赋予企业管理当局一定的自,是任何国家的会计规范都存在的,只不过程度有区别。企业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可以倾向于稳健,也可以倾向于乐观。采取稳健的会计政策,通常认为比采取乐观的会计政策收益质量高。稳健主义减少了高估收益的可能性,例如存货的后进先出法和加速折旧等,都是稳健主义的选择。从企业管理当局的会计政策选择中,可以看出其倾向和态度。

第二,收益与经营风险的关系。经营风险的高低与环境有关,也与管理当局的管理战略有关。经营风险大、收益不稳定,会降低收益的质量。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包括经营周期的长短、收益水平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收益的稳定性、收益的可变性、收益来源的构成等。

收益质量分析涉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反映收益质量的指标主要有两个:第一,净收益营运指数。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活动净收益/企业净收益

其中:经营活动净收益=企业净收益-非经营收益

非经营收益主要是指“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列示的处置固定资产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收益等项目。通过净收益营运指数的历史比较和行业比较,可以评价一个企业的收益质量。非经营收益虽然也是收益,但不能代表企业的收益能力,如果一个企业总收益中非经营收益比重逐年加大,说明收益质量越来越差。

第二,现金营运指数。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非付现费用包括:提取折旧、计提坏账准备、无形资产摊销等。这些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若少计,收益会增加却不增加现金流入,会造成收益质量下降。该指标若小于1(即实得现金<应得现金),说明一部分收益尚未取得现金,停留在实物或债权形态,而实物或债权资产的风险大于现金,应收账款能否足额变现是有疑问的,存货也有贬值的可能,所以未收现的收益质量低于已收现的收益质量。

五、企业财务弹性分析

财务弹性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支付需要的比较。现金流入超过需要,有剩余现金,企业适应性就强。支付需要是指投资需求、承诺支付等。反映财务弹性的分析指标主要有两个:

第一,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之和/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资金自给率越高。指标值等于1时,说明企业可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扩充所需资金;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要靠外部筹资来满足资金需要,外部资金供应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前景。

第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经营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

现金流量范文第6篇

一、自由现金流量的涵义

公司作为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其设立的资本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权投资者(股东)对企业的投入,即权益资本;另一部分是来自债权人的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虽然来源有别,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是相同的。因此,公司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扣除对库存、厂房设备等资产所需的投入及缴纳税金后,其余额应属于股东和债权人,应提供给公司资本的所有供应者。这部分剩余现金流量就是自由现金流量。应该看到的是,尽管利息费用从收入中扣除,但它仍属于债权人的自由现金流量,在计算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时要扣除利息费用,而在计算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时则不能扣除。即: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

自由现金流量也可经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本支出调整而得出,这可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上找原因。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列报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所谓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来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所谓间接法是指,以本期净收益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非常项目收支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采用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需要调整的项目有四大类:①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如折旧及摊销;②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③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如处置地产、厂房设备的损益等;④经营性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其中,②和④均反映在营运资本的增减变动上。具体项目调整如下: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收益+折旧及摊销-非常项目引起的收入(减:损失)+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额+递延所得税-经营性资产的增加+经营性负债的减少=持续经营活动净收益+递延款项-[非常项目导致的收入(减:损失)-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额]×所得税税率+折旧、摊销及减值准备-营运资本增加=税后净营业利润+[利息收入-利息支出+股利收入+非常项目导致的收入(减:损失)-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额]×所得税税率+折旧、摊销及减值准备-营运资本增加。故: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利息收入-利息费用+股利收入+非常项目导致的收入(减:损失)-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额]×所得税税率。

因此,自由现金流量可以近似地认为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资本支出之差。同时也应该看到,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通过持续经营活动创造出来的财富。通过向股东增发新股、向银行等债权人发新债所获得的资金是不属于自由现金流量的。只有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才能增加自由现金流量的数值。同样,向股东派发股利或采取股票回购以及偿还债务本金利息也是不直接影响自由现金流量数值变化的,而只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自由现金流量的使用情况。类似地,诸如固定资产变卖处置等其他非经营性项目所引起的现金流量的增减也是不在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范围之列的。

从资金来源等于资金使用上看,有: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摊销及减值准备+通过举债方式收到的净现金+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收到的净现金+非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的股息+支付的利息费用+资本支出+营业资本增加+超常持有的现金或有价证券的增加。则有: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摊销及减值准备)-(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支付的股息+支付的利息费用+持有的现金或有价证券的增加-通过举债方式收到的净现金-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收到的净现金-非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自由现金流量指标的优点和作用

目前的会计报表中已经有了利润和经营现金净流量两个指标,再提出自由现金流量这一概念有什么作用呢?自由现金流量与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两个指标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无风险性。利润的计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由于忽略了赊销款的回收风险,有夸大利润的可能。而自由现金流量采用收付实现制,避免了这一风险。

2.反映了资本的时间价值。由于利润在计算过程中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忽略了资本的时间价值。自由现金流量则考虑到了资本的连续运动过程,反映了资本的时间价值。

3.减少了主观影响。利润的计算会因折旧、各项摊销的会计计提方法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异,容易受到人为操纵。自由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实际节余和可动用的资金,不受会计方法的影响。

4.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经营现金净流量未扣除资产更新和营运资本的增加投资,忽视了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折旧并不足以满足资产更新的资本需求的事实。自由现金流量则是以企业的长期稳定经营为前提,在计算时考虑了这两部分需求。

5.实用性。利润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大小并不是实际可分配给股东的现金数额,其反映的企业价值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自由现金流量则反映了股东实际上可能获得的最大红利数额,反映了企业对股东的真实价值。

6.信息综合性。利润反映在损益表中,经营现金净流量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而自由现金流量则涵盖了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中的关键信息,比较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效。

正因为自由现金流量与利润和经营现金净流量相比具有着许多的优点,所以它可以起到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评价衡量作用:

1.对股东和投资人而言,自由现金流量的数额等于股东或投资人实际上可能获得的最大红利,是投资收益的客观衡量依据,反映了企业的真实价值,消除了可能存在的水分。每股自由现金流量或据此计算的自由现金流量乘数是企业的价值评估的可靠依据,这对遏制我国资本市场上用操纵利润来操纵股票价格的违规行为有积极的作用。自由现金流量可以作为股东考核经理经营业绩的指标,自由现金流量不受会计方法的影响,也不受经理的调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

2.对经营者而言,自由现金流量可以作为经营者判断财务健康状况的依据,当自由现金流量急剧下降之时,可能也就是财务危机即将来临之日。其次,自由现金流量可以作为经营者投资的判断依据,因为它是不影响正常经营情况下本企业可提供的投资额。自由现金流量还可以作为经营者判断销售及收现能力的依据,如销售增加而自由现金流量并未变化,说明销售的收现能力下降,存在大量赊销,增大了经营风险。

3.对债权人而言,可以通过自由现金流量考察企业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有稳定充足的自由现金流量,表明企业的还本付息能力较强、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此时提供贷款比较安全;如果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很低,甚至为零或负,表明企业的资金运转不顺畅,企业就只借新债还旧债,此时提供贷款就有较大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张芳:《浅论自由现金流量涵义与应用》,《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6期

[2]赵文:《关于自由现金流量的思考》,《西部财会》,2007年05期

[3]祝涛:《企业价值评估中自由现金流量指标的应用》,《财会月刊》(下),2007年01期

[4]符蓉:《“自由现金流量”概念及计算方法分析》,《会计之友》(下),2007年01期

现金流量范文第7篇

现金流量表是一份显示于指定时期(一般为一个月,一季。主要是一年的年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财政报告。这份报告显示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及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Profit and Loss Account)如何影响现金和等同现金,以及根据公司的经营、投资和融资角度作出分析。作为一个分析的工具,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决定公司短期生存能力,特别是缴付账单的能力。

过去的企业经营都强调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两大表, 随着企业经营的扩展与复杂化, 对财务资讯的需求日见增长, 更因许多企业经营的中断肇因于资金的周转问题, 渐渐地, 报道企业资金动向的现金流量也获的得许多企业经营者的重视, 将之列为必备的财务报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

(一)现金流量表能够说明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如企业当期从银行借入200万元,偿还银行利息5万元,在现金流量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分别反映借款200万元,支付利息5万元。这些信息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不能提供的。

(二)现金流量表能够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报表阅读者比较关注企业的获利情况,并且往往以获取利润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企业获利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企业具有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但是,企业一定期间内获得的利润并不代表企业真正具有的偿债或支付能力。

(三)现金流量表能够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通过应收,其他应收款以及投资产生的现金等等都可以了解到。

(四)现金流量表能够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现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表明企业在报告期内由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获得现金,企业获得的这些现金是如何运用的,对能够说明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变动的原因,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现金流量表是连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

(五)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信息。现金流量表除了反映企业与现金有关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外,还通过附注方式提供不涉及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活动方面的信息,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能够全面了解和分析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二、现金流量表与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是在现金流量表出现以后发展起来的,其方法体系并不完善,一致性也不充分。现金流量分析不仅依靠现金流量表,还要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我国已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要求企业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并在附表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这对于揭示企业一定期间现金流量的生成及其原因,从现金流量角度分析企业净利润的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是指同一时期现金流量表中不同项目间的比较与分析,以揭示各项数据在企业现金流入量中的相对意义。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量结构比率 = 单项现金流入(出)量 / 现金流入量总额

赢利质量分析是指根据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资本支出等之间的关系,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赢利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

三、筹资与支付能力分析

筹资与支付能力分析是通过现金流量表有关项目之间的比较,反映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筹资能力以及偿忖债务或费用的能力。企业筹资与支付能力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指标:

1.外部融资比率

外部融资比率=(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减)净额+筹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量总额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在金融市场筹措资金的能力,或经营发展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这一比率越大,说明企业的筹资能力越强。

2.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

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额 / (经营现金流出量+偿还债务本息付现)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经营费用等。在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公司的现金流入量至少应满足强制性目的支付,即用于经营活动支出和偿还债务。

3.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到期债务本息偿忖比率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 + 现金利息支出)

这一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到期债务本金及利息可由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支付的程度。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如果比率小于 1,说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足以偿付到期债务本息,企业必须对外筹资或出售资产才能偿还债务。

4.现金偿债比率

现金偿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长期债务总额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按照当前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虽然企业可以用从投资或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但从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应该是企业长期现金的主要来源。

5.现金股利支付率或利润分配率

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或分配的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

这一比率反映本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现金股利(或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之间的关系,比率越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越强。传统的股利支付率(应付股利 /净利润,假设不考虑优先股)反映的是支付股利与净利润的关系,而按现金净流量反映的股利支付率更(下转47页)(上接45页)能体现支付股利的现金来源及其可靠程度。

以上是根据现金流量表,利用比率法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为全面了解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动状况及其他信息,还可将现金流量表与其他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将本企业的财务比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标准比率,或本企业历史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为财务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四、从现金流量表看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偿债能力风险

我们可从现金流量表中选取有关指标判断企业的偿债风险。

1.现金比率,用企业期末的现金余额与企业的流动负债之比,判断企业的偿债风险。由于流动负债期限短(不超过一年),很快就需要用现金来偿还,如果企业手中没有一定量的现金储备,在债务到期时就容易出现问题。

2.经营净现金比率,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与企业流动负债相比。为什么要使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呢?首先,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情况下,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先要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支出,然后才能满足偿还债务的支出。其次,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企业的主要活动,是获取自有资金的主要来源,应该说也是最为安全而且是最规范的取得现金流量的办法,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来恒量企业的偿债风险,能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

3.经营净现金与全部负债之比,用以恒量企业用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偿付全部负债的能力,这个指标能够综合地反映企业偿债风险状况。

(二)支付能力风险

支付能力是指企业除了用现金偿还债务外,用现金来支付企业的其他各项开支,企业如果没有支付能力,拖欠职工工资,拖欠货款,不能如常支付股利,不仅会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生产经营不正常,而且会影响到投资者对企业投资的信心,形成支付上的风险。

利用现金流量表的有关指标,我们可以得到这方面的信息。

1.普通股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股利的经营净现金流量。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之比反映企业支付股利和资本支出的能力,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现金股利之比来反映企业年度内使用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比率越大,证明企业支付能力越强,反之,则会形成支付风险。

2.综合支付能力。用本期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加上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减去偿还债务的现金支出再减去经营活动的各项支出,如果结果大于0,说明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和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足以支付本期的债务和日常经营活动支出,可以有一部分余额用于投资和分派股利,反之则无法用于投资活动和分派股利,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得不到扭转,则说明企业面临支付风险。

(三)未来现金流量能力风险预测

现金流量范文第8篇

(一)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现金流量管理是有计划地管理现金,并使其价值最大化的行为。现金流量管理是围绕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及投资活动而构筑的管理体系,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作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而财务管理的范畴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外汇管理等方面。所有这些职能都与现金流量有关,现金流量管理也贯穿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现金流量被视为衡量企业财务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现金流量管理是否恰当与合理,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

1、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筹资管理的影响。企业筹资管理包括筹资活动和现金获取,而筹资活动的基础——筹资决策——依赖于准确的现金预测,现金流量管理确保了资金筹集的数量与企业预期经营规模相互匹配,同时,可以利用现金净流量指标,选择最优筹资结构,降低企业筹资成本,也可以利用现金净流量指标衡量企业偿还债务能力和变现能力,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投资管理的影响。企业的任何投资最重要是考虑未来收回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是企业评价项目可行性的主要指标。利用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可以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有效避免利用利润指标评价投资方案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风险。

3、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营运资金管理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现金流量管理目标就是保持资产充分的流动性,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实行营运资金的良性运行。

(二)现金流量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企业账面和报表利润额较高,却因为现金流量不足、缺少现金周转不能支付日常的财务开支和管理费用、维持供应商的合同关系,使企业陷入了危机。有些企业账面连续几年亏损,却因现金流量充足仍能经营下去,并可能抓住机遇得以发展壮大,可见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果现金流量管理不善,又没有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企业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可能被企业外部的人员诈骗,同时企业员工可以任意截流、挪用现金流入款项,特别是财会人员互相勾结,甚至会把一个企业掏空。现金流量管理不善,将导致企业的支付成本增加,潜在的收入机会无法把握。如:企业因缺乏必要的现金无法应付业务开支所需,或者无法按期归还贷款,从而被迫以高于原来的资本成本筹集资金,甚至无法筹集所需资金,企业除了蒙受直接损失外,对企业的信用和企业形象也造成损害。另外,现金流量管理不善,会导致企业流动资产缺乏流动性。没有流动性意味着没有安全性,意味着且无论是临时性还是长期性,企业无力履行已到期的债务。如果是临时性缺乏流动性,企业可以延期支付,但如果持续较长时间,企业资金融通的渠道会越来越少,企业陷入无力偿付的地步。近几年来,不少曾受众人和媒体追捧的“明星”企业纷纷倒闭,如德隆集团、三九集团、普尔斯马特等,倒闭的原因惊人相似: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二.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淡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是指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取决于有效的现金流量与对流动性管理的认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重点关注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一直作为企业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唯一标准。在权责发生制下,利润的计算有较大的主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存货估计、费用摊配和折旧计提方法的影响,而且利润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应计”的现金流量,若以没有收到的收入作为收益,具有较大的风险,容易高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有些企业误将会计报表中的利润,甚至是未来预计的利润当作是企业随时可以动用的资金,从而导致企业超分配,使企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二)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现金流量效益观。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企业经常在融资方向不明确时,先筹集资金,结果导致企业一方面资金过量沉淀,融资以后长期找不到投资渠道,另一方面筹资数额和时间与运用项目不相匹配,最终导致了大量不良现金流量,使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利息支出和机会成本,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对营运资金控制不力

营运资金在其全部资金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营运资金周转期短,形态变化频繁。但很多企业对营运资金的运用缺乏全局计划安排,没有正确预测营运资金需要量,忽略了资金的日常管理,从而导致资金周转不畅,现金流量管理效率低下。

1、对现金管理不到位,没有加速收款、控制支出和付款,导致企业现金闲置浪费,或者现金短缺,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对应收账款控制不严。目前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企业急于在短期内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较少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和评估,提供的信用标准较低,也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收账程序和讨债方法,最终使企业资金链中断。

3、没有进行存货规划,存货控制较为薄弱,存活的采购、领用、消耗没有规范的程序。有时库存物资超定额,存货资金占用过多;有时却是存货过少,影响生产经营的连续性,也不能满足市场上突然增加的需求。

4、流动资金和流动负债比例关系不协调,造成流动资产闲置或负债利用不足;或者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弱。

(四)企业缺乏健全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

不少企业由于对现金流量管理不够重视,现金流量预算编制不完整、不科学。现金流量预算编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任务,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另外,有的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有的虽然有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却经常更改,资金使用混乱,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系统:事前监督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因受各种因素影响效果不佳,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管理质量。

三.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措施

(一)企业应培养现金流量管理的意识

现金流量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是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依据,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企业首先要培养管理层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培养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本身可能是比规定和推行某些现金流量管理的方法更基础的工作,现金流量管理意识要求每项现金流入和流出都有合理充分的理由,现金流量管理意识还要求企业提高收益和风险意识,保证企业资金良性循环。企业中各个管理层次的员工也要树立现金流量意识观念,为保证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组织基础。

(二)必须定期编制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是企业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预算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净现金流量以及现金余额变动的数额和期间做出预测。现金预算通常覆盖一年,并按月或者季度划分为若干个较短时期。现金流量预算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预算,它是建立在销售预算、投资预算、筹资预算和费用预算的基础建立起来的,并对这些预算中有关现金收支部分进行汇总。编制现金预算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预算控制,企业通过现金预算能够实现并保持已确定的最佳现金水平。如果预测企业期末的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即现金流量为负值,就是企业需要筹集的资金数,企业应提前做好资金筹集计划,从而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和财务危机发生的几率。如果预测企业期末的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现金流量为正值,企业可为盈余现金作出最佳的投资决策计划以及制定适当的利润分配方式,现金预算是现金收支动态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企业通过现金预算还可以对其他财务计划提出改进建议,并可以作为评价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的管理绩效。现金目标也是企业业绩目标的一个部分,实施现金预算可以使企业的总体目标得以分解、落实使各级管理者可以按照各自承担的预算任务、现金流量指标,安排部门的业务,各级管理者应该负责监控和调整本部门的现金流量,保证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以现金流量表的格式为依据。现金流量表是企业理财的有效工具,它能够说明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来龙去脉,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企业财务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并有助于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企业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要达到保持现金的流动性,减少机会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因此应着重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如何安排现金流量的时间;第二是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三)建立现金流量内部控制系统

现金流量内部控制系统主要从保护企业现金资产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一套现金流量控制系统,制定出现金流量管理的标准,提供规范的现金流量表按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分配等环节的现金流量实施调整和控制。企业活动的所有领域中都可能发生现金流动,企业必须建立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统一的资金管理制度,企业各管理层应明确自己在现金流量控制的责任和义务,资金管理部门与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以便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守其责、强化监督、防止越权、堵塞漏洞。一方面对企业现金的安全性进行控制,规定现金的使用范围,制定好内部牵制制度,为了节约各项开支,事先规定开支标准等,防止贪污、挪用、侵占现金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企业现金流动性进行控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对采购业务进行比较严密的监控,减少不必要的现金流出,精确安排现金付款的时间。为了加快现金流量的流转,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存货管理的目标是在充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库存成本、增加收益,实现存货成本与收益的最佳组合。同时企业应对生产经营进行事前预测和分析、事中、事后的监督,注意有关现金流量和现金余额的信息,找出异常情况及其症结,结合现金流量管理目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规避财务风险和提高现金资产流动性、收益性。

现金流量范文第9篇

关键词:现金流量;预算管理

所谓现金流量,就是现金的流入、流出量,其中也涉及了现金流出量、流入量与净流量,它们密切地交织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1]企业以财务管理为重心,而财务管理又以资金管理为重心,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要求所决定的。最近这些年来,企业需要面临着越来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发展中现金流量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纵观当前不少企业的突然倒闭,其重要原因就是不少企业财务管理依然没有摆脱事后算账的思维,在企业经济决策中没有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作用。有很多的企业将产品销售以后对货款的催收并不及时,这样很容易让企业资金链形成缺口,企业的破产也由此埋下了隐患,因而企业要想实现科学发展那么就不得不重视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而企业意欲从激烈的竞争中创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就一定要科学管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加大资金调整力度,通过优化其结构来尽量规避财务风险。为了让企业能够真正发挥出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做好现金流量预算管理进行分析。

一、现金流量预算管理重要性

(一)帮助企业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企业需要有大量的现金支撑生产经营活动,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及时支付账款、偿还债务、支付薪资等等。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需要有合理的规划。但是现金持有量不能太少,否则影响正常交易,也不能过多,不然会影响自身的收益水平。作为财务人员,在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中,应该对企业的偿付能力、财务风险规避有很好的评估与控制,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的健康管理。

(二)明确评价企业绩效

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管理科学性相当重要。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的重点,与企业的生存息息相关,现金预算管理重要性日益突出。管理现金流量,使其准确反应现金流量信息对企业的财务杠杆及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并且,也是对企业资产的质量的最好反应,让企业对财务状况及经营绩效有更清楚的认识。

二、企业现金预算管理模式目标及特征

(一)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目标

通过预算管理企业现金流量不但能够有效地调整、控制、安排资金,而且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也可以真实地体系出企业财务收支情况,企业可以将之当作发展能力的评估根据。利用现金流量进行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利用年度预算管理,进一步顺利实现企业年度经营目标。每月企业的财务员按照时间顺利详细梳理年度预算,对现金流量进行科学的预算管理,最终让企业可以按照年度经营规划严格执行,从而让年度经营目标基本实现。按照每月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将现金流量和预算管理紧密联系起来进行全过程控制,在现金的流入流出中让企业对预算执行有更好地把控,强化预算控制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预算环境。

(二)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特征

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主要有三大特征。其一,实施现金预算管理让企业财务员能够更好地规划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行为,防止短期利益造成企业预算管理和预期效果不符;其二,在预算管理中把现金流量当作基础,可以让企业更加重视预算管理中现金的作用;其三,利润最大化是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重要目标,企业对资金的日常收支通过现金流入流出来进行有效控制,以防范财务风险入侵,优化财务管理目标。

三、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基础

(一)营业收入

现金流入是企业现金流量里营业收入的主要获得途径,在现金流量预算中,尤其重要的就是企业的营业收入。当企业对营业收入预算进行编制时,会把企业全部部门编报的产品资源总量进行综合,另外并和企业营销员做好信息的全面沟通,从而利用市场分析的有效性做好预算管理,关键对当下我国市场中的众多影响变化因素进行了解,再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预测企业市场营销状况。唯有如此,才能科学编制营业现金收入预算。

(二)现金流出量

对现金流量进行预算管理之时,企业应该严格控制资金的支出,让企业能够合理使用资金,在生产建设及投资等环节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使资金利用效率越来越高。企业对现金流量预算的合理编制的前提是能够以精细化的思维管理现金支出,资金预算草案应该企业的每个部门按照自身业务情况科学化地制定,然后财务部门对其进行审核。财务部门对每个部门的现金流入量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然后给出完善的现金流量预算草案,交由企业预算管理决策机构进行审批。纵观预算支出管理,资金支出预算需要财务部门的严格控制,统一调配全部资金,而且不能违背预算管理原则。要是现金支出并不在预算之内,则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由此来防止企业的预算失控或者盲目突破预算的行为出现。

四、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对策

(一)做好预算监控

企业在现金流量预算目标管理中实行“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方法。每个季度,企业按照全年预算总额分析经营中的资金需求量,编制资本和经营预算则以财务信息系统为基础,然后按每月分解季度预算。[2]企业每个部门都必须认真规划下月的资金使用情况。财务人员则全面评定各部门的资金需求规划和企业目前的实际资金现余量,并做出阅读资金预算报表。交由企业的预算决策部门进行审批,再发到每个部门,并对现金流量预算认真执行。在管理现金流量的过程中,需要“刚柔并济”的管理理念,即柔性引导与硬性约束相辅相成,适时监督预算管理动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增强现金流量管理力度

第一,企业为了充分管理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并顺利实现预算管理目标,就应该按照各个业务的特征,把现金流入、支出管理进行细化,在绩效考核中也将预算管理状况作为重点,以积极落实年度现金预算。财务部门以动态监管原则管理生产经营中的现金流量,全面分析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进行有效调控,从而让资金流量不偏离预算目标,让资金预算目标至始至终都在可控制、可实现的范围。

第二,通过筹资活动管理现金流量。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发展良机,就需要进行融资。融资过程中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很重要,企业财务部门需要以多元化的预算管理方式,从精算成本、融资渠道两个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战略。

第三,从企业财务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资金投资过程中,对现金流量进行预算管理是为了分析企业投资中的财务风险问题,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企业的财务人员应该对投资中的现金流量变化进行数据与信息收集,保证企业的资本预算具有可行性。

(三)做好现金收支两条线

企业在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中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能够帮助本企业集中管理、通后使用现金流量,防止以收抵资、以支抵收的问题出现预算管理中,从而不利于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真实反映。更为了防范资金发生沉淀,还需要进一步控制好资金结算,对现金收支变化、动态流量进行合理有效的预算与调整,现金流量在被调整之时,需要用以收定支的方式管理资金,不能让现金流量过剩,也不能因为不足而导致资金流转发生停滞、断流的严重问题,不然企业财务目标就难以顺利实现。

(四)科学评估现金流量预算风险

企业在决策现金流量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管理高层都会持谨慎态度,这通常让企业的发展速度变得缓慢。因而,企业在评估现金流量预算风险时,应该持科学态度,不能很冒险,也不要过分保守。你先对企业自身的现金流量情况有充分的掌握,再根据发展战略及财务目标去分析、预测、管理资金运转过程中或许会发生的风险,不管这种风险是否具有隐性特点,都必须重视,从而稳定现金流量,确保发展效益,满足企业资金需求[3]。

(五)基于现金流量做好投资决策

企业的投资决策是理财活动的重要根据,它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长期盈利和投资回报率。企业对投资项目的选择应该有科学的决策作为前提,但这个决策却不能只把项目账面的盈利情况当作唯一衡量标准,投资参考的主要依据必须视企业今后经营性现金流量情况而定,站在现金的层面深入分析中长期偿债能力、股利支付能力等等,让企业能够作出更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4]。

(六)全员参与财务预算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在编制财务预算过程中,一般度将财务看成一种隶属关系,按照两上两下的方式一级一级地审核、调配、汇总、合并。不管采取的是哪一种方法,企业高层都一定要重视,以责任落实、领导负责、合理调整等方法让企业所有员工都参与到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中。对财务预算的最终确定应该要通过企业的管理员们的统一意见,并由最高领导者核准。在企业实施全员参与财务预算,对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效果就在于通过企业高级管理员对现金流量预算管理进行宏观掌控,比如对资金来源途径和资金的详细使用情况进行了解,从而通过控制财务运行来加强预算管理,让经营考核指标得以顺利实现[5]。另外,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可以让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更加有序,各部门和中层管理者对自身的工作职责更加清楚,在工作流程改进与分工协作中强化管理效率。还有一点值得主要的是,公布与实施财务预算,让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做好现金流量预算管理,能够促进经营民主化,又使职工在预算执行中了解企业经营形势工资增长等方面的信息。

五、结语

总之,市场经济在发展,企业也在发展,越早认识到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就越能在相关的预算管理中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决策。企业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和自身的发展规划是相辅相成的,只要认识到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不断探索新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方法,才能让企业充分利用资金,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壮大起来。

参考文献:

[1]朱华.电网公司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初探[J].能源技术经济,2012(04):35.

[2]杨丽萍,刘文.搞好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7):94.

[3]郑高潮.论以现金流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J].会计审计,2012(1):16.

[4]张安群.集团公司下现金流量集中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中下旬刊),2010:21.

现金流量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 现金流量 内涵及分类 管理作用 管理方法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水平,财政部、卫生部2011年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将现金流量表纳入医院会计报表体系,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于2012年1月正式实施。医院作为经营活动最活跃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的事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本人就医院现金流量管理谈点粗浅看法。

一、医院现金流量的内涵和分类

(一)医院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机构已经具备了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投资、筹资对医院现金产生影响的三大要素。现金流量是企事业财务状况中最本质的现象,现金流量中的“现金”概念,是广义的现金,不仅包括医院的库存现金,而且还包括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外汇以及易于转化成现金的现金等价物,如国库券等。从资金来源上,医院现金流量表中的资金包括财政授权支付资金、财政直接支付资金、科教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等。而作为企业单位来说,现金流量表中的资金仅包括自筹资金,这是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不同之处。现金流量是以上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计量的一定时期内医院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差量情况的总称。

(二)医院现金流量的分类:根据现阶段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及新医院会计制度,医院一定时期产生的现金流量可分为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按医院资金的4个来源途径分别单列出来,形成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收到的现金、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到的现金、财政非资本性项目补助收到的现金、从事科教项目活动收到的除财政补助以外的现金。

二、编制现金流量表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现金流量表可以弥补现行医院会计报表在经营管理中的不足

1、2012年以前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医院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基本数字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对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单凭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医疗收支总表、基本数字表已不能适应医院经济管理的需要,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医院的经济业务情况,影响医院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

2、医院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只能反映医院某一时期资产、负债总额和净资产的数额,据此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而收支总表反映了医院收入、支出及盈利状况;基本数字表则是反映一段时期内医院人员、工作量和其他医疗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随着各种改革措施力度的加强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经济业务会出现一部分没有实现的收入和支出计入医院收支节余,其中医保费用超标不予结算、医保违规拒付、病人欠费、合约单位欠费、本该列入支出、成本的当期末能计入、投资失败等可能造成的呆账,这样不能体现会计谨慎性原则。

(二)现金流量表有助于评价医院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

1、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全面了解医院的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医院收入、支出情况,分析医院现金流转效率和效果,对于医院偿还债务,投资等方面准确和可靠的决策,提供很大的帮助,保证资金周转顺畅。

2、现金流量表有助于预测医院未来的现金流量,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通过现金流量表反映的医院通过过去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可以了解医院现金流入、流出是否合理,由此判断财务状况的好坏;可以了解现金流动原因,揭示医院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分析医院节余的质量;有助于分析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从而预测医院未来现金流量,为医院组织现金调配、合理使用现金提供决策信息。

(三)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助于分析医院收益质量和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因素,从而加强医院资金管理。

医院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全面掌握医院整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收支节余相比较,可以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认识医院收支节余的质量,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加强医保政策执行力度,避免不必要的医保拒付。可以加强应收账款、病人欠费的管理加速现金回收,加强药品和医用材料的管理,控制现金支出,减少现金流出。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投融资逐步增加,现金本身获利能力低下,只能产生少量利息收入,相反由于过高的现金存量会造成医院损失机会成本的可能,合理的现金流量是既能满足需求,又不过多积囤资金,因此加强投融资的管理,引进先进的、高效益的医疗诊断、治疗设备,开展新技术,即提高了医疗诊治水平,又为医院带来效益。

三、影响医院现金流量的因素及增加现金流量的途径

(一)影响医院现金流量的因素:主要有医院经营情况、投融资活动、基金变动情况、外来款项变动情况、库存变动情况。

1、医院经营情况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虽然医院会计政策选用及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往往使医院实际现金流量与会计账面利润产生重大差异,如职工年终奖金的发放,在专用基金的福利基金中开支,就不影响收支结余,而在人员经费中开支,就使收支结余减少。但从长远来看,医院经营情况仍然是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决定因素,在不考虑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节余增加使现金增加,反正亏损使现金减少。

2、投融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投融资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医院盈利,为了增加医院现金流量,投融资项目决策依据是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现值大于零。投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与融资活动相反,用现金投资使现金减少,投资收回和投资收益使现金增加;融资使现金增加,还本付息使现金减少。

3、基金变动情况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医院会计属基金会计,部分现金收支不涉及收支项目;而直接计入基金项目,如支付医疗风险保险时直接减少专用基金等,这类基金变动应相应调整现金流量。

4、外来款项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外来项目余额的增减变动影响现金流量。如预收医疗款余额增加,收回应收医疗款等都使当期现金增加,而应收款余额增加、应付款余额减少,使当期先现金减少。

5、库存物资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库存物资变动对本期付现费用有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库存变动与现金余额呈反方向变动,如药品库存增加,则当期现金流减少,反之,当期现金流增加。

(二)增加现金流量的途径:现金净流量是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不断增加医院现金净流量对医院正常经营、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结合上述影响现金流量的几个因素,增加医院现金净流量的途径主要有:

1、搞好医院医疗管理,借助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契机,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总量,不断增加业务收入。

2、搞好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并将成本管理从重监督管理向重激励管理转变,充分调动员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开发员工成本管理能力,使成本管理主体由成本管理专设机构向全员成本管理拓展,共同挖掘降低成本的无限潜力,逐渐形成以财务人员与财务部门为中心的自上而下、多层次、多部门成本控制网络体系。从而减少医院经营费用。

3、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加大回收力度。对医疗应收款,要按月定期向各医保中心、各合约往来单位结账,避免拖欠。病人欠费要加强管理和催收工作,确定无法收回的自费病人医疗欠费,按有关审批程度批准核销。凡因清理不及时所造成的呆账、坏账损失,要追究当事人的个人责任,并查明原因,分别情况,报经有关领导批准后适当进行处理。

4、合理利用商业信用,适度负债经营。争取政策支持,增加现金的流入。

5、加强库存管理,加速库存物资资金的周转,对非急用物质采取零库存的管理方法,节约占压资金。

6、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对外投资,争取获取投资收益,增加现金流量。

总之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可缩短现金循环周期、平衡现金流入与流出、畅通现金流通渠道,最终增加现金净流量。

四、做好医院现金流量管理方法

(一)做好现金流量规划。

应根据医院业务收支计划,上级核定的财政拨款数、设备购置计划、基建维修计划、往年药品、物资等库存占用资金情况,往来款项预计变动情况、投融资计划来做现金流量的规划。现金流量规划应以现金流入为重点,以科学控制现金流出为原则,以增加医院现金净流量为最终目的。

现金规划应落实到现金预算中,建立完善的月度、季度滚动现金流量预算,从医疗、药品、行政后勤等方面建立全面、完善的现金流量预算体系。

(二)强化现金流量的控制

1.严格执行现金流量预算,预算外的现金流出应按重要性由相应的医院管理层特别审批,并落实现金流入。以现金流入定现金流出,对支付给职工的绩效工资、药品采购款、设备采买等资金,应以医院经济运行情况、经济效益情况和药品收入情况为依据。

2.对大额、异常现金流入、流出进行重点控制,确保不影响现金预算的平衡。

3.加强现金日常控制,建立现金流量日报表制度,从力求现金流量同步、加速现金收取和延缓现金支出三方面来加强现金日常管理。

(三)准确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指对现金流量信息加以重视、分析比较,通过了解医院从前的现金流量变动情况,推断医院未来现金流动情况,为决策服务。

总之,医院现金流量管理是医院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医院现金流量管理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操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8 (261-266)

上一篇: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范文 下一篇:会计内部控制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