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合同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2:19:07

项目合同论文

项目合同论文范文第1篇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及签约过程中,有的建设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和不平等条约,要求投标单位私下进行承诺,签订与中标合同的工程价款等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合同,承包方为了获得项目,只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对策:首先,施工单位要认识到一旦签订了“阴阳合同”,可能带来后期履行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或纠纷,如工程款的回收问题,如若是工期的较多缩短,还可能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其次,施工单位应认识到“阴阳合同”是违法的,是不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的,要据理力争,拒绝建设单位的无理要求。

二、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种种原因,施工方未按合同规定的义务全面、恰当地履行合同,形成合同违约事件,造成了较多不必要的损失。

1.施工单位合同管理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合同履行失当。对策:施工单位应建立合同管理的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配备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制定合同管理的制度或办法,为施工合同的全面、恰当履行创造前提条件。合同签约后,合同谈判、签约人员要对项目全体管理人员进行合同内容的交底,使相关部门和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熟悉合同履行中的注意事项。同时,项目管理人员还要学习合同条款,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规定和要求,了解相关的管理程序,明确合同规定的工作范围和相关责任、违约后的法律后果等,将工作内容和责任落实到负责具体工作的部门和个人。

2.施工管理的水平良莠不齐,直接影响着施工合同的履行。

2.1对策: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设计文件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开展各项施工管理工作,从而满足合同中有关工期、质量、造价等各方面的要求。

2.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通过书面或口头、例会或召开的专门会议等方式与建设单位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了解建设单位或其代表对施工单位合同履行的意见和建议,为改进施工和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2.3及时跟踪发现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依据合同文件、工程进展中形成的各项文件和记录等,通过现场巡视、会谈、专题会议、组织检查等方式,跟踪合同的履行情况。合同跟踪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范围及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执行情况,如工程范围是否按要求执行,是否有遗漏;建筑材料、构件、制品和设备等的质量以及施工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工程进度是否能符合规定的工期要求;工程的成本是否有增减等。在跟踪发现合同履行出现偏差之后,首先要对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偏差产生的原因、责任人是谁、对工程最终的实施结果有何影响、企业将会承担何种后果等。偏差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在偏差原因分析中,要区分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内在的原因是由于自身管理的问题造成了合同履行出现偏差,而外在原因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合同履行出现了问题。这些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法律制度环境的变化等。同时,建设单位的因素引起的合同偏差也属于外界因素,有时还是主要因素。施工单位还应着重分析合同偏差影响因素对工程最终实施结果的影响,包括是否会造成总工期的延误、质量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总成本的超支等,还要分析出企业将要承担的后果包括罚款、被索赔等直接损失和信誉下降、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等间接损失。另外,还要注意当合同偏差是由于建设单位的原因引起时,如建设单位未及时提供施工现场、图纸、技术资料;对施工中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未给予及时的回复、确认和及时发出指令等;未及时足额支付工程款等,也应进行深入的合同偏差分析,为合同索赔提供依据。施工单位应对合同履行分析的结果进行统计、排序,并针对主要影响的偏差因素采取改进措施在后续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补救,从而把因合同履约产生的后果降低到最低点。合同履行情况的分析与处理结果均应形成文字记录,这些记录首先可以作为本项目执行后续工程的依据;其次可以作为处理本工程合同索赔的依据,另外,还可以作为企业对于今后投标其他工程和进行项目管理的依据。

3.运用工程索赔手段,维护施工单位合法权益。合同履行过程中,往往要发生较多的索赔事件,但出于施工方的弱势地位,施工单位常常是不能正常地进行索赔,造成了较多的经济损失。

3.1对策:施工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学习关于合同索赔的程序、计算方法等专业知识,并要学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利益。

3.2索赔事件一旦发生,施工单位要据理力争,积极收集索赔相关的证据等相关资料,并在法定的时间内提出索赔意向及提交索赔申请报告等相关资料。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索赔意向,并要有正当的索赔理由、有效的索赔证据,向建设单位的索赔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3.3在整个索赔事件发生及处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及时登记与之相关的各项记录,包括索赔台帐、索赔同期记录等,并将其作为工程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

三、结语

在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只有不断地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解决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施工单位才能全面、恰当地履行合同义务,才能获得合同中应得的权利和权益,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合同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协同理论;图书馆联盟;系统模型

1问题的提出

高校图书馆联盟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而我国大学图书馆间的协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通信设施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功能也不断得到增强,较有代表性的当数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馆际合作从最初的建立联合目录、联合编目、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基础合作发展到资源协调采集、合作贮存、馆员联合培训、资源、协作参考咨询、电子资源共享等。[1]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高校图书馆联盟出现了发展瓶颈。例如:联盟内部管理中缺乏权威机构和统一的领导核心,致使许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和平等的对话机制,导致联盟之间出现意见分歧;联盟缺少共同的组织文化,导致馆员精神涣散;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致使组织内部矛盾激化;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阻碍了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为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切实改变此种状况。

本文通过协同理论这一视角,试图理顺高校图书馆联盟系统内部各种关系,统一战略思想、凝聚组织文化、保证战术实施,最终实现馆际互惠、平等协商、资源优化与合理配置,确保联盟系统内部和谐稳定,构建和培育联盟核心竞争力,真正突破瓶颈,实现快速发展。

2相关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90年代,协同理论已被学者引入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如严继东的《图书馆协同理论初探》,首次将协同理论引入图书馆界,并系统介绍协同理论,将图书馆看做一个系统,图书馆内部各个部门看做子系统,用协同学来探讨图书馆系统运行的某些规律, 并就图书馆宏观有序化问题,初步设想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可以说此文是协同理论应用图书馆领域的开山之作,此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直至近些年随着图书馆学的发展,逐渐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该领域的研究才逐渐兴起,部分研究者运用了“协同发展”“协同服务”的提法,如陈云龙的《部属高校图书馆协同发展的思考》,颜务林、李亚芬的《数字图书馆协同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但在这些研究中没有具体地运用协同理论去剖析图书馆问题,而是仅仅作为一个“共同发展”“共同服务”的概念去提。值得一提的是《图书与情报》2010年第4期王怀诗、李慧佳《图书馆协同管理模型构建研究》,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以协同理论为研究视角,提出图书馆引入协同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构建了图书馆协同管理模型。图书馆联盟作为一项课题,虽然其研究在我国已经相当成熟,如燕今伟《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一文,系统介绍了图书馆联盟国内外发展历程、模式、功能、现状及特点、从中把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脉搏;李家清《我国图书馆联盟进展及发展策略》综述了我国图书馆联盟进展, 提出了发展我国图书馆联盟应当采取的策略。然而没有理论依据的设想也只能作为一种美好的愿景。

3高校图书馆联盟系统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协同理论

协同论(synergetics)亦称“协同学”, 其创立者是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此理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近些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其内容包括系统性原理、支配性原理、自组织原理[2],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协同论成为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应用协同论能够建立协调的组织系统以实现工作的目标,为我们处理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2 高校图书馆联盟系统的协同理论分析

高校图书馆联盟是一个由多所高校图书馆组成的图书馆的联合体,其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并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约束,自然构成了一个开放的系统整体,对外进行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流,对内各高校馆间实现资源的互补共存。单个高校馆只有当序参量起主要支配作用时,图书馆联盟自身才处于稳定状态。也只有这时联盟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1+1>2的效果,实现资源的真正共享和优势互补,也只有这样,联盟才真正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跟形势、造声势。

4联盟内部能力维度构建

高校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其结构、模式、特征不是某一个成员馆所能决定的,其不仅取决于各个组成要素即成员馆,而且更取决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共同合力,即基于系统中各成员馆间的共生关系所形成的关联机制、协同关系,构成了图书馆联盟系统的结构,决定着联盟的功能。因此,运用协同理论,设计和建构联盟系统内各子系统间(成员馆)间的关联机制,使它们联系更为紧密,关系更为融洽,以产生最佳功能效果。这需要在联盟中建立一种增强联盟间团结的黏合剂,即联盟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4.1 联盟文化

优秀的组织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形成凝聚力、向心力、约束力,形成组织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组织内部和谐、步调一致,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界面对文献资源的迅猛增长、价格的不断提升和用户对知识获取的新要求,作为重要学术基地、文化信息储藏中心的高校图书馆站,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探索出资源共建共享之路——图书馆联盟。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组织,要实现成员馆间和谐稳定的有效运行,仅仅依靠良好的沟通交流是不够的,还需要营造积极、健康和统一的联盟文化,树立共建、共知、共享的服务理念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提高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思维和行为的一致性,减少成员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联盟文化。[3]联盟内还要加强学习,鼓励馆员不断学习,努力促成其全面发展;适时举办各种聚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丰富馆员的文化生活。建立各种信息网络,便于成员馆间情感沟通,达到助推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4.2 联盟组织形式

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服务系统,其各项任务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各层次管理机构的建立,各机构间层级分明,关系顺畅,各部门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联盟最终实现合作共赢。“以美国高校图书馆联盟GALILOE(佐治亚州大学系统的34所高校联盟)为例,佐治亚州大学承担此联盟的所有权和一切责任,设置机构GALILOE筹划指导委员会对项目进行管理,制订战略方向、准备预算、进行评估活动等。州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的信息与教育技术办公室负责对战略和预算方针等问题。筹划指导委员会还任命了一些针对不同问题的附属委员会,如技术工作附属委员会、参考咨询附属委员会、评估附属委员会、馆藏发展附属委员会,由来自各个校园的图书馆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筹划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会议,商讨管理有关的事宜,会议向所有成员组织开放。所有的参与图书馆都派代表参加用户委员会,参与对联盟的管理。”[4]目前我国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亦由政府或图书馆协会组建,由图书馆协会商讨建立联盟委员会,并由本地区实力较强的大学图书馆作为核心馆牵头组建,在联盟内部逐层建立各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联盟规章制度,实现成员馆间资源优化互补,达到共赢。

4.3 联盟内部管理

高校图书馆联盟是高校图书馆间为了满足教学及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共同形成资源保障的合作组织,组织有着共同的职业信仰和追求,遵守统一的标准和制度。统一的标准是图书馆联盟共同合作的基础,也是联盟共同管理的基础,由图书馆协会等机构共同确立,并赋予一定的法律效力。

制度是图书馆联盟发挥作用的有效依据,联盟成员共同商讨构建本联盟章程、业务运行基本程序。联盟成员馆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及与具体工作项目相关的协议和合同等。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其内部管理比较复杂,依赖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同时,制度的执行还需要配套的实施细则与监督制度作为保障。宏观层面需要制定联盟的战略规划,以统一思想目标和职业理念。同时在制度建设中,以协议和合同明确各方的权责,适度留有弹性,保证成员馆之间充分的话语权。另外,建立有效的监管机构,保证资金流向清晰,便于各方利益平衡。微观方面,通过分工与协作形成资源互补之势,降低成本,利用资源规模效益,形成资源保障。

4.4 联盟内部激励

激励是一种柔性管理,通过了解员工,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员工在个人情感上愿意为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实现个人发展与组织目标的融合。高校图书馆联盟是一个以资源共建共享为原则、满足各种用户信息需求为目标的组织,其成员馆间馆藏数量、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资源保障力等诸多方面不尽相同。为此,在提供用户服务过程中,各馆、各馆员所付出的劳动亦有差别。联盟内部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根据各馆、各馆员在联盟中的贡献大小,采取相应的形式,给以精神及物质奖励,不断使组织目标内化为馆员的内在需要,关注馆员的发展,不断使馆员从个人需求向实现组织目标的高层次需要发展,培养成员对组织的热爱和认同,增强对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激发成员合作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也是联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由于各馆在联盟中所提供的资源、技术及知识等价值无法用金钱量化,所以联盟更应在建立之初形成各成员馆可供参考的利益分配方案,例如用合同的形式规定各方的贡献及所得利益,各方所需承担的义务及方向等。使联盟内部各成员在利益分配及任务担当上都有所遵循,更有助于工作的开展和联盟职能的实现。[5]

5协同理论下高校图书馆联盟系统模型建立

协同理论指导下的图书馆联盟,其作为一个组织系统,由子系统(成员馆)组成,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各子系统的状况。当各成员馆独立运作,各行其是时,联盟系统无法形成有序结构,只有当各个成员馆内的支配性要素起到主要作用时,系统才能协同运作,通过系统自组织原理,自觉地形成有序结构。这种在系统内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模式或力量,在协同学中称为序参量。序参量是客观参量,是对一般系统理论提出的非加和性原理的有力证据。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联盟内部各基本能力子系统加和的结果,而是它们通过自组织过程协同形成。联盟内部四大维度同时达到可能发生合作关系的临界状态时,各子系统才会发生关联,形成合作关系,协同行动,进而导致序参量出现,在联盟内部形成核心竞争力。

联盟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四大能力纬度的变化而逐渐形成新的竞争力。正如模型中,随着时间t的变化,联盟文化不断深入人心、组织形式趋于更加合理、内部管理更加科学和内部激励亦更加人性化,在这四大纬度的作用下,内部核心竞争力也会随之变化,通过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作用,演变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6结语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界现在以至将来资源共建共享的大势所趋,联盟的优势是众所周知的,也为业界和学界所普遍认同的。虽然,目前其发展中出现了些许波折,但是笔者相信通过图书馆界共同的努力,困难必定会迎刃而解,图书馆间的合作定会助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燕今伟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24—25

[2] 协同理论[EB/OL][2009-11-04]http://baikebaiducom/view/1455975htm?fr=ala0_1

[3] 翟伟,周伟.近10 年我国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6): 93—94.

[4] 陈秀丽.图书馆联盟建设及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1):6—7

[5] 李晓华.我国图书馆联盟发展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8—33

[6] 左萍.基于协同的内部营销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7—49

[收稿日期]2013-02-14

[作者简介]滕春娥(1982—),女,馆员,管理学硕士,牡丹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阅览部主任,在核心期刊上数篇,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信息资源建设;靳国艳(1980—)女,馆员,本科,绥化学院阅览部主任,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项目合同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事,国际商事,区别论,等同论

制度作为两大法系所共有的一项法律制度,并非从来就有,而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商事的历史可以溯源到罗马法上的概念,由于“非其本人不得订立契约”的原则,罗马法的制度产生较晚,在帝政时期才初见端倪,且仅限于民事,但为后来的商事奠定了理论基础。中世纪时期,随着地中海沿岸城市商业的繁荣,商事得到广泛发展,产生了关于的商事习惯法。

现今的国际贸易中,大量的商事行为都是依靠完成的。商事行为可由本人实施,也可通过人实施。商事人制度可以扩张商事主体的商事能力,扩大其经营活动的半径,对促进专业化分工、节约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对商事法律制度有重大意义。现今的商事业务范围极广,种类繁多。就其范围而言,既发生于国内贸易之中,更活跃于国际贸易领域;既以有形商品为客体,又可以无形商品为对象。可以说是商品经济世界内,无所不在。就其种类而言,依是否享有独占权,可分为独家与非独家;依是否享有订约权,可分为缔约与媒介;依权利来源,可分为一级与次级;依业务内容,可分为销售、采购、运输、广告、保险、出口、进口、证券、投标、旅行、保付等等。 这些构成了国际贸易实践中重要的环节。

制度在两大法系中的社会功能是相似的,即通过行为建立被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从而扩大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空间、促进社会分工的细化、加速市场经济流转、拓宽投资和贸易活动的范围。 然而,由于两大法系的文化背景、法律传统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其制度于存在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异的特性。在我国面临着经济、科技各方面与世界接轨的今天,对两大法系的制度进行研究探讨、取其所长,对发展我国的商事制度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两大法系理论与立法状况

(一) 大陆法系法的立法理论:区别论

大陆法系法的立法理论基础是区别论(the theory of separation)。所谓区别论,是指把委任合同(mandate)与权限(authority)严格区别开来。其中委任合同即作为内部关系的被人与人之间的合同,权限即作为外部关系的人与第三人缔约的权力。区别论的核心是,尽管被人在委任合同中对人的权限予以限制,但是该限制原则上并不产生对第三人的拘束力。

大陆法系在初期并未区分权限与委任合同。但德国学者拉邦德(Laband)《权授予及其基础关系的区别》一文于1886年发表后,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开始区分权限与委任合同及其他基础关系。 例如,在大陆法系的荷兰,被人和人之间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被严格区分开来。内部关系在协议的场合,通常表现为合同关系。如委任合同(contract of mandate)、商事合同或者雇佣合同等。内部关系的主要内容涉及被人和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内部关系通常受合同法或者劳动法调整,而不属于法调整范围。相反,法主要调整人所拥有的拘束被人的权力。

根据人以被人的名义,还是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大陆法系将分为直接和间接。如果人以代表的身份,以被人的名义与第三人签约,则为直接。直接人通称为商业人。如果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签约,但实际上是为了被人的利益,则为间接。间接人又称行纪人。

在直接的情况下,人对第三人不承担个人责任,此项责任由被人承担。但在间接的情况下,由于人是以自己的名义同第三人签订合同的;尽管该合同的签订完全是为了被人的利益,人对此也应承担个人责任,而被人并不承担责任,除非人将合同项下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被人。在国际商事实践中,直接人往往是小本经营的商人,他们从不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约,他们服务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被人,往往是他们唯一的职业。 直接人通过他们的劳动,为被人逐步积累起具有相当价值的财富——商业信誉。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个人一旦有了商业信誉,往往就会终止活动,从而借助于人已经建立起来的信誉自己经营,以节省向人支付的佣金这项开支。而间接人一般资雄厚,他们不同于直接人,把自己的命运束缚在一个或几个委托人的身上。间接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和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并且除承揽业务外还经营其它业务 .间接入与被人订立合同时,可以就合同的各项条件,包括合同期限、合同终止时是否提前

通知及通知期限等,作出约定。

区别论是概念法学家拉邦德为代表的法学家抽象创造出来的。大陆法系国家为了解决抽象的理论与法律和商事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在民法典中详细列举商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并尽可能准确地界定每类形式中权限的范围。每类形式的特点取决于被人与人之间的内部关系。相比较之下,英美法上将等同论作为的一般理论基础,有着强大的包容性,避免了与各种复杂的形式相协调的困难。

(二) 英美法系法的立法理论:等同论

与大陆法系不同,英美法系不区分与委任合同,其立法基础是被人与人的等同论(the theory of identity)。所谓等同论,是指人的行为等同于被人的行为,即“通过他人实施的行为视同自己亲自实施的行为”(qui facit per alterum facit per se)。 因为作为我的人(alter ego),他已经得到了相应授权,并在权限范围内实施法律行为。

英美法系的观点与大陆法系的区别论泾渭分明。据施米托夫考证,等同论与拉邦德理论问世之前出台的大陆法系民法典的主流观点“是委任的法律效果”是相同的,两者都源于教会法。然而,由于大陆法系接受了拉邦德的理论,使等同论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这一理论便在没有明显阻碍的英美法系为人们所接受,并发展起来,避免了对不同形式进行繁琐的肢解和分割。因此,的一般概念可以作为实践中出现的各类关系的理论基础,甚至成为合伙法的理论基础。

英美法系所关心的并不是人究竟以代表的身份还是以本人的名义与第三人签约的形式。它的分类所涉及的是商事交易的实质内容,即由谁来承担人与第三人所签订合同的责任。

在国际商事交易实践上,从第三人的角度看。根据人在交易中是否披露本人的姓名和身份,英美法上的本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显名。

即人在交易中既公开被人的存在,又公开被人的姓名,在合同中注明代表被人签订本合同和被人姓名。

2、隐名。

即人在交易中公开被人的存在,但不公开被人的姓名,在合同中注明代表被人签订合同。

3、不公开被人身份的。

即人在交易中不公开被人的存在,以自己的名义作为合同当事人的一方,对外签订合同。

在上述三种分类中,前两种情况类似于大陆法系的直接,第三种情况类似于间接。

应该指出,第三种情况下被人的法律地位与前两种情况下有很大的不同。未公开身份的被人原则上与第三人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他们之间的商事联系建立在两个连续性的合同基础上,即第三人与人之间的合同和人与本人之间的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签约,但却是为了被人的利益。按照英美法,不公开身份的被人一般也可以直接介入人与第三人的合同,向第三人提出请求权,如有必要,还可直接向第三人 .假如不公开身份的被人行使了介入权,就应向第三人承担责任。另一方面,第三人如果发现了被人的存在,他对根据其与人签订的合同享有的请求权,既可以向人提出,也可以向被人提出,在人与被人之间作出选择 .第三人一旦在这两者之间作出明示选择,就不得再向另一方提出请求权。

(三) 区别论与等同论的不同之处

区别论强调三方(被人、人、第三人)关系中的两个不同侧面的区别,即被人与人之间的内部关系;被人和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外部关系。权限的授予可以被视为一种由被人向第三人所作的单方法律行为;而且对内部关系的限制并不必然地限制外部关系。与英美法系相比,大陆法系更加强调关系对外的一面。因此,第三人有权信赖的表象,尽管第三人知道、或者有理由知道人事实上没有得到授权、或者被人限制了人的权限,被人也不得通过对人授权的限制来减轻自己的责任。可见,除非援引其他校正性理论,大陆法系的这种外在化思路容易导致过分地保护第三人。

与区别论不同,由于英美法系不强调区分被人与人之间的内部关系和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外部关系,等同论将人行为等同于被人行为。人行为产生的结果与被人亲自所为相同。因此,人和被人之间谁和第三人交易并不重要。

等同论与区别论同样有着抽象理论的局限性,那就是无法完全覆盖实践中存在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形式。等同论与区别论相比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所以与实践的冲突程度较小。

(四) 大陆法上的间接与英美法上不公开被人身份的的异同

由于英美法系不存在大陆法上直接与间接的划分,大陆法系则缺乏英美法系中的隐名和不公开被人身份的制度。英美法系中身份和姓名都不公开的被人,能够依法直接介入人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当中,这在大陆法系的制度中是不可思议的。诚然,英美法虽然承认人有权在被人与第三人之间以自己的名义创设直接合同关系,但区分人是否以自己名义实施法律行为对于理顺不同情形下被人、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不公开被人身份的中,人自己要对其所签合同负责;而在显明中,人一般要退出其所签合同,因而人与第三人之间不存在所谓“合同上的相互关系”。这也是英美法把分为显名、隐名和不公开被人身份的的原因所在。

英美法上不公开被人身份的与大陆法上的间接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区别也是不容忽视的。按照大陆法,间接关系中的委托人不能直接介入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只有当人将其与第三人所订合同移转给委托人,委托人才能对第三人主张权力。而按照英美法,未公开身份的被人无须经过人的权利转移,就可以直接行使合同介入权、对第三人主张权力。而第三人一经发现被人的存在,也可以直接对被人行使请求权或诉权。即人同第三人所订立的合同,就能使身份不公开的被人直接与第三人发生法律关系,而不需要借助另外一个合同或者合同的转移。

(五) 两大法系制度融合的趋势

在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两大法系的法出现了相互移植、相互融合的趋势。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一体化,规范跨国界的活动,减少国别法对国际活动造成的法律障碍,有关国际组织推出了一些国际法律文件,一些国际性学术团体也为法的统一作出了有益探讨。其中,英美法的影响渗透到几乎每一个国际法律文件。1987年的《法适用公约》、1983年的《国际货物销售商法律指令》都是为了协调两大法系有关制度的不同立法例、判例和学说而作出的有益尝试。

二、我国制度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立法主要散见于《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民事法律,有关制度的行政规章(如《关于

外贸制的暂行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的若干意见》等。

《民法通则》第4章第63条继受大陆法系的传统,规定了的法律效果和的范围:“人在权限内,以被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人对人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按照上述规定,人只有在其权限内,以被人的名义为的法律行为,被人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人在其权限内以自己的名义所为的法律行为,被人是否承担责任,目前在我国现行法中还找不到充分的法律依据。

然而,我国制度,尤其商事制度的现状却与现行立法有着较大的冲突。

外贸制度是我国涉外商事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从1984年开始实行这一制度,其内容是委托人委托外贸企业为其进口或出口某种商品的制度。 在实践上,我国的外贸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国内享有外贸经营权的外贸企业之间的,人以被人的名义对外经营进出口业务;

2、国内享有外贸经营权的外贸企业之间的,人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经营进出口业务;

3、国内不享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与享有此项权利的外贸企业之间的,外贸企业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经营进出口业务。

上述三种情况中,我国《民法通则》可以规范的情况只有一种,即第一种,国内享有外贸经营权的外贸企业之间的,人以被人的名义对外经营进出口业务。这种情况与大陆法系的直接或英美法系的显名相类似。而对于后两种情况,我国没有现行法律予以调整。

在我国外贸实践中,后两种尤其第三种情况大量出现。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国内无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以下简称为国内企业)没有与外商订立买卖合同的行为能力。国内企业如出口其生产的产品,或者从国外进口设备或原料,必须委托外贸企业代为办理。作为外贸企业,尽管一切行为均为了被方的国内企业的利益,代为办理进出口业务,但在对外签约中,只能以自己的名义,而实际上并不承担合同项下的权利和义务,只是从代办进出口业务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真正的买方或卖方是国内企业,他们是外贸企业与外商签订的合同的实际履行者。

我国现行的外贸制度属于商事范畴。然而,在我国现行立法中规范商事行为的法律依据很少。而《民法通则》中关于民事的定义又无法适用。首先,外贸企业在与外商订立合同时,并不是以被人(国内企业)的名义订立的;其次,外贸企业一方面通过以自己的名义以当事人一方的身份与外商订立合同,另一方面又不承担合同项下的权利与义务而由国内企业承担,这样做不符合制度的一般原则,并导致法律关系上的混乱。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其一,外贸企业作为卖方对外签约后,如果国内企业未能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履行,或者延迟履约、不履约,由此对外商造成的损失,依照法律规定应由为合同当事人一方的外贸企业承担。然而,外贸企业在此之前仅仅向国内企业收取了少量手续费,往往不足以支付违约赔偿。外贸企业对外理赔后,又往往得不到国内企业的相应补偿。在一些情况下,外商知道是国内企业违约,却因没有法律依据而不能直接向该企业请求损害赔偿。其二,当外贸企业作为买方对外签约后,如果外商未能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履约,或延迟履约、不履约,直接受损失的是国内企业。由于国内企业不是合同的当事人,也不能直接索赔,只能通过外贸企业向外商索赔。如果外贸企业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对外索赔不力,国内企业的损失也得不到相应的补偿。

我国现行的外贸制度,实际上类似于大陆法上的间接和英美法上不公开被人身份的。除了经贸部在1991年的《关于对外贸易制的暂行规定》外,我国现行法律中还没有调整此种关系的法律规范。而且即使在《关于对外贸易制的暂行规定》中,第十二条“委托人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履行全部或部分委托协议的,免除其对受托人的全部或部分责任,但委托人应及时通知受托人并在合理期间内提供有关机构出具的证明,以便受托人与外商交涉,免除受托人对外商的责任”及类似规定,也相对复杂繁冗。作为受托人的外贸企业对外商责任的免除,有赖于非合同当事人的国内企业出具证明,而国内企业因并非合同当事人,容易怠于履行义务而使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脱节,从而给外贸企业造成损失。这不利于维护国际贸易中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且违背了商事迅捷高效的特点。

三、关于完善我国商事制度的思考

(一) 完善我国《民法通则》中有关制度的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的是人在其权限内以本人的名义所为的法律行为的后果,并没有涉及人在其权限内以自己的名义所为的法律行为的后果。

如前所述,无论大陆法上的“区别论”,还是普通法上的“等同论”,都涉及的根本问题是权。 如果人的行为在权限内进行,不论人是以被人的名义还是自己的名义,也不论订立合同的时候有否公开被人的身份,该行为的法律后果最终都应归属于被人,由被人承担法律责任;反之,如果人超出了权限,那么,即使人是以被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被人对于人超出其授权范围所为的法律行为,也不承担个人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大法系制度对此的规定是一致的,也可见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是不全面的。对权及其下辖各种情况(以被人或人的名义订约、是否公开被人身份等)进行完整、系统的规定,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应用于纷繁复杂的法律实践。

完善立法是以巩固、完善、科学化其理论基础为首要条件的。《民法通则》的规定是我国民商事制度的立法基础。虽然商事相对民事有显著区别,更强调广泛、多变、快捷、流转的特点,但仍然是以《民法通则》为立法基础。所以,首先完善《民法通则》中有关的定义、适用范围、种类等基础概念是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随着国家指令性计划的逐步取消和指导性计划的减少,以及国家对市场经济实行的宏观调控,保证市场经济正常有序地运转和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竞争的任务,就主要靠各种法律和法规调整了。 这是使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走向法治的必由之路。纵观我国以往的经济立法,许多都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色彩,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一方面,应对以往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修订,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应当尽快制定和出台我国的公司法、破产法、对外贸易法、公平竞争法、证券交易法、劳动保险法等一系列调整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法律和法规。只有

经济法律法规逐渐全面完善,形成现代意义上科学、完整的体系,才能给每一项部门法以坚实的基础和发展空间。

(二) 改良引入英美法系的制度

我国现行制度中,对于国内企业与外商之间关系的处理是不利的。由于没有国内企业与外商直接对话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必须由外贸企业代劳,经常造成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的脱节,商事迅捷、高效的特点更无从谈起。

在这一方面,英美法系的制度值得借鉴,理由是:

第一, 我国制度规定的缺陷。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人只能以被人的名义为权限内的法律行为。然而,制度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涉及被人、人和第三人的切身利益。 人在其权限内所为的法律行为,最终责任应归属于被人。在商事交往实践中,第三人明明知道被人的存在,却往往选择与人进行交易,这是由于第三人看中的是人的资金和信誉。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被人与人订立的是一个合同,人与第三人订立的是另外一个合同,表面上是两个互不相干的合同、但从实质上看,人正是为了被人的利益,才与第三人订合同的。如果没有被人与人之间的合同,就不可能有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合同。

因此,从广义上说,制度不仅包括我国《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的人在其权限内以被人的名义所为的法律行为,而且也应该包括人在其权限内以自己的名义所为的法律行为、这两种行为的后果都应及于被人。

第二, 英美法系制度的有利方面。

英美法上的制度,不论采用哪一种形式,即便人在不公开被人的存在而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情况下,都最终确认了被人与第三人之间存在着合同关系的原则。只要这一行为是人在其权限之内所为,不公开身份的被人原则上可以合法地行使其介入权,直接介入该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从而对第三人承担该合同项下的责任。与此相适应,第三人在主张合同项下的权利时,如果发现了被人的存在,也可以在被人与人之间作出选择。其结果,把被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第三人之间表面上相互独立的合同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这样做有利于保护国际商事交往中当事各方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一方当事人的权益,从而实现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交往。

(三)给国内更多的企业以外贸经营权

制度理论是抽象的,而不同情况下的司法实践又是具体多样、纷繁复杂的。只有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才能进一步将理论贯彻于实践之中,并指导司法实践的进行。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处于外汇相对短缺的情况之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求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在短期内改革为完全开放的经营模式都是不现实的。然而,依照我国现行外贸制度的规定“对外贸易只能由享有外贸经营权的外贸企业经营”,又明显拘束了我国经济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发展趋势。如何解决理想化状态与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值得我们深思。

我国已经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国家下决心把企业推向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随着我国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恢复,我国市场将向其他一百多个缔约国开放,造成的结果是即便在我国国内市场上同样也是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仍然被紧紧束缚,这些企业就不可能与外国企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即三资企业)、甚至国内个体和集体企业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

为了保障国内外所有企业在我国境内进行的公平竞争,赋予国内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以经营对外贸易的权利,是使他们能够直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重要保证。按照国际私法的一般原则,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适用该当事人的属人法,即当事人国籍所属国或住所地国的法律。 国外许多皮包公司和个人依其本国法都具有进行国际贸易的行为能力,然而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我国的许多大中型企业都不具备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行为能力,这些企业出口产品或进口所需设备及原材料都必须委托外贸公司或企业代为签约,造成了贸易和争议解决的极大不便。

改革开放十多年以来,截至1992年l0月,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已逾七万家 ,这些企业在批准经营的范围内,都享有进出口权。而这些外商投资项目,平均协议金额仅为l25万美元,有的项目只有几万美元,l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占2/3以上,投资总额在l000万美元以上的仅占4%左右。即使是全国最大的300家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其平均投资规模也只有465万美元。 若根据我国大中型企业划分的标准来衡量,外商投资企业中能算得上大中型企业的仅占3% .而国内的大中型企业有几十万家,只有极少数象首钢这样的大型企业才享有外贸经营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内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只要从法律上和经济上具备了经营对外贸易的条件,就应该给他们以外贸经营权,允许他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或者由他们自己选择委托其他外贸公司或企业代为经营。

参考文献

[1]沈四宝主编。《国际商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2]江国青著。《演变中的国际法问题》。法律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沈四宝、王军、焦津洪编著。《国际商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5]金晓晨、谢海霞主编。《国际商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6]沈达明、冯大同主编。《国际商法》。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7]赵维田著。《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法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

[8]寇志新。《商法学》。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9]徐海燕。《英美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国际商报》。1992年11月12日

[10]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赵秀文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11]Graham Clive M.Schmitthoff‘s Select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Martinus Nijhoff Pulishers. 1988. p.312.

[12]赵秀文。《国际商事制度研究》。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三期

[13]张楚。《论商事》。载《法律科学》1997年第4期

[14]刘祥生。《我国外商投资规模结构分析与调整对策》。载《国际经济合作》1992年9月号

[15]穆勒-菲尔茨(W.Muller-Freienfels)。《法上的法律关系:权与商业上的确定性》。载《美国比较法杂志》。1964年第13卷

[16]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比较研究》。载《施米托夫国际贸易

论文集》。荷兰克鲁沃学术著作出版社。1988年版

[17]Bowstead.《》。伦敦1968年第13版

[18]徐海燕。《从两大法系间接制度融合的趋势谈我国立法的完善》。载《国际商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项目合同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建工程;合同管理;问题;完善对策

1引言

基建项目合同是指为顺利完成基建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签订的经济合同。项目合同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对整个项目工程的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合同作为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管理的一条主线,只有充分运用项目合同规范签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各方的建设行为,才能确保基建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与国际基建工程合同管理水平相比,我国各企业合同管理水平不高,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只有强化基建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才能有效解决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次研究以基建工程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合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借鉴和指导。

2基建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特征

基建项目合同规定签订双方的权利与责任,也明确了整个工程所用的时间、施工质量、造价等目标,它是保障基建工程稳步实施的基础。合同管理涉及质量、进度、成本、物资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质量、进度和成本管理是基建工程建设管理的三大目标。工程项目中的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关系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盈利效果。具体来说,基建工程合同管理是实现经济效益,提升企业信誉,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依据。与一般的经济合同相比,基建项目合同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合同管理时要把握以下特点:(1)因基建工程周期长,相应的合同管理周期长,其遭受外界各种影响的因素较多,加之合同自身有多数无法预见的风险,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合同的正常实施;(2)项目合同实施中牵涉内容较多,合同变更非常频繁,具体实施中也要因时调整,形成一个动态管理过程[1];(3)基建项目会有多个参建单位,接口非常复杂,合同履行中涉及业主、承包商与分包商、不同承包商之间的复杂关系,导致项目合同管理非常复杂,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基建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合同管理不规范

合同管理很容易被基建管理员工忽视,而且由于某些合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防范工程承包风险意识不强,导致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纠纷;部分基建工程管理员对合同签订不够重视,应签订确认的并未办理签订确认,若双方发生纠纷,会因无法举证加大败诉风险[2];某些施工单位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并未按照规范的要求办事,根据甲方要求随意改变合同的内容,最终承担相应的责任。

3.2承包人违法分包、转包工程

部分工程承包人为获得建筑工程的承包资格,不惜利用低价中标,中标后将工程肢解再次非法转包给资质小甚至不达标的施工承包团队。由于转包和层层分包,到施工人员具体施工中,获得的利润少之又少。基于这种状况,施工人员为保证获取更多的利润,通常会采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方式,这无疑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高各类纠纷或事故的发生率。

3.3部分合同条例有失公正

基建工程承包双方要以合同条件为约束依据,而合同的主要原则是保障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平等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某些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出现双方权利、义务不平等的状况,由原有基建工程施工合同签订情况分析,施工合同会依据发包人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对应的条例,基建工程建设双方签订的合同存在一定误区,有些过于重视发包人的权利,没有提到或较少提到承包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不公正的条款不只会打消承包人施工的积极性,也容易引发各种纠纷。

3.4合同内容不够完善

合同是基建工程承包双方必须履行的义务,也能真实地体现双方可以享受的权利,成为处理基建工程实施中各类纠纷的法律依据。完善、有效的合同,应能够准确反映合同双方的意愿,但这种反映需要依赖准确、明晰的文字和条款显示处理。实际操作时,因客观、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双方签订的合同文本不够严谨,内容不完善,上述情况均会引发履行合同中的各种纠纷。当工程管理过程中承包双方对合同条款存在争议时,因合同条款不够完善,发包人无法借助有利的法律条款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做好基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策略

4.1认真审查投标人是否合格

基建工程承包单位的信誉、管理水平均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相关机构应严格考察、刷选施工队伍,尤其是首次参加工程投标或接受建设的施工单位,要详细调查各企业的资质、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防止发生决策失误。对那些已经承建类似项目的施工团队要实行筛选与淘汰制度,对守信誉、工程进度快、施工质量好的择优选用,反之进行淘汰处理。

4.2严格制定基建合同各项条款

由于基建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类工程施工合同的执行周期比较长、涉及面广,因此,施工各方签订合同时,必须认真、谨慎地根据规范程序进行。对部分大型工程的合同,最好聘用专业的造价、财务等专家一同论证。基建工程签订过程中,条款必须全面,用字准确,做到字字斟酌,反复推敲,在合同中不可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词句,避免让对方钻空子。除上述条款,对一些常忽视又非常重要的条款,例如:违约赔偿标准、延期竣工规定等均要明确规定,并做出详尽的解释,防止遗漏事项带来合同纠纷。

4.3增强合同的法律意识

在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培养施工管理人员的法律观念,提升他们在合同执行中的风险意识,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办事。进行施工管理时,应以合同各项条款为中心,按照合同办事。如:基建工程施工时,基建工程项目变更、各类签证应尽量保持书面记录。若发现甲方有违反合同条款的情况,必须及时予以纠正;如果承包人员存在违反合同条款的情况,应及早提出便于进行改正,确保工程建设目标顺利完成,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4.4健全基建工程合同管理体系

作为基建工程的管理部门,应构建完善的合同管理体制,施工团队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以此提高整个工程的管理效果;各部门领导人员要注重管理机构的设置状况,强化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做好合同审查、竣工结算等环节的监管工作;同时,不断完善合同及相关信息的保存、归档工作,挑选专业人员负责到底,利用逐步完善的合同管理体制,提升合同管理水平。

5结语

综上所述,基建工程有其固定的特点,合同是确保建设方和施工方共同利益的书面证据,做好基建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对整个工程顺利实施有重要的影响。本次研究从基建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一系列强化合同管理的对策,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陈阿明.浅谈电力建设基建工程合同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5,13(4):99-100.

【2】郑彩云.高校基建工程合同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新经济,2014,21(14):34.

项目合同论文范文第5篇

2014年5月5日,两篇名为《请求清华留任方艳华老师》和《清华,请留下方艳华老师》的人人日志开始流传于网络,将清华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方艳华是谁?她的去留

又怎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非升即走”惹不满

方艳华,清华大学外文系教师,2004年开始一直任讲师。

2014年4月初,37岁的方艳华按照系里要求,做3年一次的述职答辩。主管外文系教学工作的张为民副主任的评语是:“教学效果优异,深受学生欢迎。独特的英语写作教学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答辩结论:继续聘任,上报清华大学人事处最终核定。但是,校方根据“讲师、副教授在规定时间内学术成果不足以提高职称则‘非升即走’”的规定,判定方艳华科研考核不合格,不符合续签要求,由校务委员会下达不再续聘的决定。

5月初的一天,外文系2011级毕业生庞博偶然得知方老师被解聘的消息,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方老师因为学校的一些政策关系,不得不离开了。如果大家有意愿的话,可以给她写一封信,把我们眼中的方老师是怎么样的还原一下,写完之后给学校。”5天内,庞博收到了来自美国、英国等地共计50余封毕业生来信4万余字,洋洋洒洒几千字者不在少数。

这些信件被贴到网上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清华学术大牛越来越多,教书教得好的老师却是越来越少,老师忙发论文,忙拉课题,忙培养研究生,真正能在培养本科生上花这么多时间而且又如此优秀的老师,很少很少了。”

“我们不是要给学校施压,只是用学生的记忆向学校全面展示老师的面貌、为人、教学和师道……学校在做决定的时候,也应该听学生的声音。”

“大学是为学生完成高等教育而开设的,评价一个老师是不是优秀,是不是应该留下,学生们没有发言权,只有论文说了算,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

“连学生的授课需求也无法充分满足的学校真是好学校吗?哪怕发表了成吨的论文,可无法教好学生、教会学生的老师真是好老师吗?在这种目的性、功利性极强的氛围里,培养出的学生真的是好学生吗?当一所大学失去了包容性,不以尽心尽力完成对学生的教育为首要目的,而是只汲汲于名与利时,还是我们向往的大学吗?”

清华在1993年开始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提出“非升即走”实施方案,通过末位淘汰制优化师资队伍,实现人才流通。

1999年,校方实行有限期与长期聘用相结合的聘用制度,将“非升即走”制度化。新制度强调:对新聘人员实行连续合同聘用,规定初级职务最多两个聘期,中级职务最多三个聘期,如不能晋升高一级职务则不再续聘;副教授以上经过一至两个聘期后可长期聘任。至此,合同制逐步替代“铁饭碗”意识,在清华推广开来。

根据现有制度,方艳华“合同到期不再续聘”符合正常程序。

“非升即走”并非清华原创。1940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和美国大学协会联合通过了《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的原则声明》,提出广为人知的“Tenure-Track”制度(又称“up-or-out”,“不升即离”制)。为了获得终身教职,美国大学专职教师往往要经历获取博士学位、博士后研究(2-3年)、助理教授(至少5年)、副教授(3-4年)和正教授的发展“流水线”。在助理教授试用期内,若无职位晋升,则必须走人;若达到评定标准,则有永

久或继续任职的资格,除非某些不可抗因素干扰。

“失去这份热爱的工作,是让我很痛心的”

“我觉得有些想法如果能影响到一些学生的话,价值不比几篇论文差。”

方艳华在清华外文系教授本科专业英语写作课,自2007年开设以来,至今“不可替代”。“大家都不愿意教这门课,都嫌它难,推来推去就到我这里来了,一直以来都只有我一个人教。系里也希望我再带一个老师,但是找不到。”

方艳华的学生王蕾,在请愿书中写道:“……在课上,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地考量每一个标点符号、选词是否切合语境,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小方老师让我们一次又一次修改自己的作文,结成对子相互修改,并留下每一次底稿制作自己的‘作品集’。她教给我循序渐进的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行事态度。”

在方艳华的教学理念中,英语写作教师跟体育教练一样,需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写作是很个性化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犯的错也不一样。我肯定得课下跟同学一对一交流。” 曾经有人说,这样一门“没什么大不了”的课,随便找一个外教就可替上。但在方艳华眼里,“课可以上得很水,也可以上得很重。”

办公室里,方艳华拿出两摞厚厚的作业批改记录,这是学生为她整理出的申诉材料,也是她教学工作的见证。一线教学占用了方艳华绝大部分时间,自2007年开设写作课以来,方老师批改每份作业平均耗时30分钟,每周总计25小时。

方艳华并没有太多遗憾,“我一直在按自己的理念、梦想生活。学生在这件事上的表现也实现了我想让他们学到的东西。职称和金钱不是我看重的,但教书育人这份工作我很珍惜。失去这份热爱的工作,是让我很痛心的。”

方艳华仅是当下中国高校中年轻教师生存矛盾的一个缩影。在第30个教师节过后,我们不得不正视高校“青椒”的生存状态。

“青椒”=“夹心层”+“不上不下”+“境遇尴尬”

“青椒”,是网络上对88万(教育部截至2011年年底的统计)高校青年教师的戏称。这是一个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比例高达62%的庞大群体。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前期,寒窗苦读20余载终在高校谋得一席教职。

或许,这数以万计的高校青年教师普通、平凡,没有太多骄人业绩,也没有显赫名声。三尺讲台,对这些专门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承的年轻人委以千钧重任。可是,当科研经费、职称晋升、学术成果、教学评估、结婚生子、赚钱养家……这些词语在现实中发生了复杂的因果联系之后,种种欲说还休的困顿让他们中的不少人脚步趔趄、心生乏意,也让“夹心层”“不上不下”“境遇尴尬”成为挥之不去的标签。

生活就像“赶地铁”

曾几何时,供职高校,成为一份很体面的工作,杏坛授业,桃李天下,为这份职业平添几分光环。更羡煞旁人的是,能带薪坐享寒、暑两个假期,不用天天坐班,免受“朝九晚五”之痛――这也经常是“青椒”在承受巨大精神、物质压力之外,聊以的安慰剂。

事实是,“青椒”们确实免受“朝九晚五”之痛,可是,为了如期赶上第一节课(早八点),避开交通早高峰,“青椒”们六点多就得从昌平、大兴、良乡向学院路出发。春夏尚可,秋冬时节,真是披星戴月。如若不幸遭遇交通拥堵,当白领们纷纷致电公司解释迟到之时,“青椒们”却心如刀绞。因为,迟到哪怕一分钟就会被定性成“教学事故”。面对学生和教务处,你百口莫辩,“既然知道北京堵,谁叫你不早点出门呢?”或有人言:谁让你不住在学校或者在学校附近住呢?答:学校家属区“青椒”根本没资格“染指”,周转房早已人满为患,成为学校这个“房东”安排下的“合法”群租,想租还得“排号”等。学校附近属于学区,房租尚且无法承受,更遑论买下它。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在六环外“蜗居”。

33岁的“青椒”刘老师工作3年半以来,一直过着一成不变的“一日生活”:早上6点多起床,看书、查资料、写论文和投标书,再抓紧完善由老教授或教研室主任“挂帅”的课题报告;中午“随便搞点吃的”后花一个多小时辗转抵达学校,完成下午3个课时的教学任务,下课后还得赶在财务、人事下班前“把提前在家贴好的发票送去报销”;晚上回家也是片刻不得闲,上传教学课件、回复学生邮件,真正能坐下来看看书、写写字已是深夜。甚至,没有双休日和假期,“不去参加学术会议的话,就抓紧多写点论文,还得准备PETS-5考试(评职称时的必要条件)。”“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如此满满当当,他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这段时间很忙,忙完就好了”,这是他对女朋友说的最多的口头禅。刘老师未婚,尚没有家庭琐事的打扰,在他身边,已经成家、有小孩的“青椒”更是焦头烂额,“可我忙得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

信步走进任何一个大学校园,很难再看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惬意闲暇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口中的“赶地铁”:“现在的状态,即便是在北大校园,大家都急匆匆赶路,像在赶地铁。”

教学科研难平衡

在一项关于“青椒”的调查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思发现,有72.3%的青年教师认为工作“压力大”,且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科研。由于绝大多数高校把职称和职务晋升与数、出版专著数、申请课题数等量化指标直接挂钩,78.1%的受访者觉得自己从事科研的时间“不够用”。

李旦任教于沪上一所大学的电子工程系。他所在的大学对教师评职称设有一些“最低门槛”,比如有几篇代表作,承担过国家或省部级项目的负责人,拿过自然科学基金。已经工作6年的他曾两度向“老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但均未获批准。“写申请书很费时间,短则两个月,长则半年。因为我要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既要与以前的研究关联,也要找出创新点,很费脑筋。”

今年是曹东勃在华东理工大学工作的第三年,除了承担公选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外,他还为研究生讲授专业选修课《经济哲学》。“青年教师多半是想把课上好的。没有哪个青年教师一进校就说,‘我根本不在乎学生的评价,只搞研究就行了。’因为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站住讲台,把课上好,一个教师的大后方就稳固了。”

曹东勃还记得工作第一年的情景:80%时间用于教学,20%时间做科研。他2010年7月毕业,9月就要上讲台,同时讲授本科生和研究生两门课。除去到山东农村调查的15天,两个月的暑假只剩一个半月可以备课。“第一次备课时间不够用,当时只搞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课件、教案,勉强做完一半。最紧张的时候,这一周的课刚上完,就要马上制作下一周的内容。”

过去这一年,曹东勃在农村驻村调查了60天。他坦陈,以前教学压力大的时候,根本抽不出这么多时间,现在投入教学的时间逐渐减少,但学生评教的分数却在逐年提高。曹东勃授课的四个班,前两年每年只有一个班的评价在90分以上,今年,四个班的评教分数都超过95分。

“容不得”

十年一剑的科研

从入校培训的第一天起,“青椒”王老师就不断地从人事处、科研处和学院其他老教师那听到论文、课题的重要性,“按学校规定,要想评副教授,至少需要1部专著、3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收录的论文,同时须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两项,其中主持纵向项目(含国家各部委及省级政府正式委托项目)1项,或主持到校经费20万元(理工科)、10万元(人文社科)的横向项目。”

短短一个学期,王老师就完成了将近300个课时的教学任务、申报课题6项、投稿9篇、还兼职新生班主任。“成果”累累,可他却觉得这更像一种“戕害”。甚至,他还给自己和同行下了个“知识民工”的定义。

“现在要鞭策、要急功近利地把最好的资源投入到最好的大学,想要有高收入、高薪水,就必须竞争、急于求成。”这种量化的考评管理,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看做是“GDP主义”,“这整个儿是一个指标系统,大到一个学校,小到一个老师,都是用一套指标系统衡量。人只是为了挣工分,创造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的环境,哪还容得下你十年磨一剑?学问本就需要‘慢工出细活’,现在倒好,‘大干快上’,天天逼着你早出活儿、快出活儿、多出活儿,而不是出好活儿。”王老师也曾想过以一种不屈服的姿态对抗这种评估方式,不过没出两年,就败下阵来,“五年内不能从讲师升为副教授,就得离岗走人,不再续聘。连饭碗都保不住,这是大问题。”

上课是最不重要的

“良心活儿”

教学是 “立校之本、生命源泉”,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1年云南大学“70后”副教授尹晓冰的惊人之语:“教师全心全意投入教学就是自我毁灭。”

“我觉得,教学上只要使三成力就够了,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到科研上,和评职称挂钩,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法宝。”王老师直言,他越来越品出同门师姐传授的“高校生存法则”的味道:“很多学校的教学任务都主要由年轻人承担,又要逼着你发论文、拿课题、评职称,还要上够课时量,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上课自然会被最先舍弃。”他的身边,越是大牌的教授,越不愿意去上课,“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乐意自己做课题出文章”。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十分反感这样的言论:“我认为文章只应该占所有素质的十分之一,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教育方面的关怀、口头表达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与学生交流的能力、能不能把知识传给下一代等。”

但这一切,因为和现有的利益导向机制不相匹配,能真正听进去的人实在寥寥。每个人都很忙,忙着结项、写标书、发论文,甚至是找发票报销、和期刊编辑拉关系。上课,已经成为最不重要的“良心活儿”。

无奈之下,萧功秦选择用另一种路径说服学生:“不去争取那些课题,不去发表那些东西,就默默地自己搞自己的东西。你可能得不到很多的褒奖和奖金,但是你们的生活是非常充实的,将来可能做出重大的成就。”没过多久,学生们说,无助感却更加强烈地袭来,这条路并不轻松。

“传道授业解惑”,这本是三尺讲台赋予这些“青椒”们最神圣的使命,也是让“教师”不仅仅只是一份职业的价值所在,可如今,一些“青椒”坦言无法体悟这样的境界,因为他们心中的困惑也“无处可诉”。

廉思把这种在高校青年教师中极为普遍的状况称为“自我认知下行”。在他发出的5138份调查问卷中,84.5%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及中层以下,其中,36%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13.7%认为自己处于“底层”;仅有14.1%认为自己处于“中上层”,0.8%认为自己处于“上层”,另有0.6%的受访者未回答此问题。

当“催人奋进的压力”遭遇功利的评价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瞿骏已在高校工作六年。他觉得,青椒压力不小是事实,但压力也有类型之分。比如,青年教师在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但在工作岗位上,除了教学和科研重担,上有学问渊博的教授,下有渴望知识的学生,这些也应该算是“催人奋进的压力”。

瞿骏曾赴国外访学。他说,欧美学术界实施的是精英化教育,拿博士学位要苦学,尤其在美国,用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时间拿一个学位是家常便饭,同时,大学教职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可一旦获得教职,特别是终身职位后,教师基本可以心无旁骛地做学术研究了。在我国,青年教师相对而言基数庞大,入职后的竞争特别激烈。

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青年教师都认为,现有的考评体系和方式过于功利。本想安于治学,做些“良心活儿”,但这些若以量化指标来衡量,都显得是在做无用功。

在中文系任教的林晓东最近半年埋头点校,整理古籍,为其添加标点、校正文字。很多人一听,觉得他傻。一方面,做这类基础的工作无法获得学术地位;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点校是“雕虫小技”,点对了,应该的,稍微错一点,就是水平能力有问题。眼下,一本古籍刚点校完,林晓东没拿到一分钱,换来的只是自己心头一乐。

“不考核肯定不行,缺少外部约束机制,高校会堕落;但是,不能让考核把人考得烟熏火燎,把大学考成一个速生鸡的养鸡场。”做一名大学教师,应该是“发现兴趣、呵护理想”的过程。可青椒们也感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教书、做学问不仅要耐得住清贫,还要有一些“投机取巧”应对考评的能力,让自己“活”下去对很多人来说,这真是太难了。

难耐清贫

学校是个清静之地,有时,李旦躲在办公室里,也像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学校里,大家的收入差别不是太大,可走出去看看,和我一样年龄的,那差别就大了!”

李旦初略算了一本账:因为要养孩子,一家人每月开销少说5000元,一年就是6万;养车去掉2万,其他杂七杂八加一起,年支出大约10万元。

今年是李旦参加工作的第六年,根据目前的收入,养家糊口勉勉强强,手头若再要有一些积蓄,实在艰难。为孩子积攒来日的教育费用,乃父亲职责所在,但眼下也成了一桩隐隐心事。同事中,有人已为了高薪而跳槽,投奔企业去了。

林晓东来沪9年,如今拿到手的薪水4000元左右。他也有一本账:每顿饭在学校食堂解决,花费10多元;平时很少添置新衣服,除掉交通费、通讯费、买日常用品的钱,每个月的结余大概2500元,一年下来能存下3万元。“学校提供的房子能居住11年。11年之内买不起房,那么唯此一途,离开这里。”

尽管如此,想进入高校体制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每年积压着大把找不到工作的博士,即使一个待遇很低的辅导员岗位,也都有上百人竞争。于是,“愿赌服输”成为那些在基础学科勤奋耕耘的青年教师们的默默选择。并且,除了那些想在教学和学术领域有所作为的教师外,大部分教师只是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成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

当然,不是所有老师都辛苦,都清贫。一些教授,凭借着自己的行政权力,四处拉课题,分包给底下的博士、硕士去做,然后在他们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甚至有些教授,一年能发五十几篇“学术论文”――这往往是一些教师一辈子所有文章的总和!在一切“向钱看”的政策指引下,项目经费可以折算成绩点。比如,南京某高校,按照不同论文等级,折算教师发表的论文分数,一篇学术论文,根据等级,3到10分不等。而每一万元课题经费,就能折算成1分。那些动辄有几百万项目的教授,仅仅课题这一项,就有几百分。于是,就看到这样的马太效应:那些“学霸”们,不管是在行政上还是在学术上,都牢牢掌控着一切权力,动辄几千分的绩点,而那些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重项目,重科研,轻教学”的评奖机制面前,只有寥寥几十分的绩点。

新闻中报道:“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表示,要在今年消灭大学教师课时费低于30元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 熟悉南京教育市场行情的人都知道,一个高校老师只要口才过得去,随便到一个教辅机构谈谈价,课时费很容易达到80元以上。于是,很多青年教师,出于生计考虑,不得不拼命在外兼职代课,无法安下心来教学、搞学术。

当以“学术为业”的教师们,在为基本的生计发愁,并且悬殊的收入分配,很多时候是被垄断的行政权力与扭曲的学术权力所左右的时候,他们心中,真的是连一张平静的课桌也放不下了。

编后:学者廉思将高校“青椒”比作“工蜂”。一个被誉为象牙塔里的精神贵族的群体,被自嘲成“学术民工”。本来应该是引领社会文化风潮的群体,却普遍地将自己归位在社会中下层。这样一个充满挫败感和下行感(所谓中产的下流化)的知识群体,非但不会有梁漱溟所言的“吾曹不出如苍生”的士大夫精神,也不会有丁文江1920年代在燕京大学演讲《少数人的责任》时倡导的精英意识。他们无法自我提振的精神世界自然在威权主义与消费主义两股潮流的挤压之下日渐崩解,自利性的犬儒主义成为一种普遍性心态。这样的自我认知和精神状态,如何可能在“金权主义”成为主流价值观的今日中国,为自己开创出一片自主的天空?

项目合同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科研单位;职称评定;农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职称评定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这在发挥杠杆作用,改善人才队伍的结构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往职称评定工作所带来的弊端也日渐凸显。从目前来看,职称评定制度是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与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职称被认为是代表一个人的科研学术水平、资历深浅、贡献大小及社会对个人评价的标志,客观上讲,还是不能也不会被取消。由此全国各级科研单位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力求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职称制度,以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科学研究工作有效运行。

一、我国职称制度的历史

我国的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经历了50多年,全国共设立了29个职称系列,颁布了相应的职称试行条例。从1994年以来,全国又逐步建立起各类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制度,约有60多万人取得各类职称资格。据人事部统计资料,截止2003年底,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约4100万人。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834万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6.8%,中级职称占32.2%,初级职称占54.4%。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经历了从岗位任用制到聘用制、从技术职称制到技术职务制的3个阶段。

第1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职称制度基本上实行技术职务任命制和职务等级工资制,技术职务根据实际需要和机构编制确定,与工资分配制度紧密联系,技术职务的名称同时作为工资标准等级。

第2阶段是1977-1983年,恢复了停顿10年之久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评定标准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成绩、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不与待遇挂钩,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但该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如只重视了称号评价而忽视了人才使用,孤立地强调职称而忽视了职务的作用等。由于历史的原因,该阶段职称评定基本上是“还旧账”,论资排辈,划线晋升。第3阶段是1986年开始实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其特点是专业技术职称是与行政职务相并行的一种职称系列,有明确的聘任岗位、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和相应权利,有限额,有任期,并与工资待遇挂钩。从1994年至今,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在我国逐步建立实施了规范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证书制度。

二、现行制度的存在问题

2.1评审体系有待完善

现行职称制度覆盖面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不同行业或专业情况差异较大,标准尺度掌握不一;职称评审往往重学历、资历,业绩贡献、水平能力的评价内容较笼统,主观性、随机性较大,容易造成论资排辈;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评定,易造成职务比例失调,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

2.2评价机制不够准确

职称评审作为人才评价的主要手段,是进行人才配置和使用的基础和依据,是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社会接受挑选的资质凭证,是人才评价和使用的总称。因此,职称制度的核心是人才评价,而人才评价的关键是评价组织建设。但不少地方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却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已经获得高级职称的人,另一部分是单位的行政领导,很难体现真正的学术评审。

213评聘未能真正分开

职称是经专家评审、反映一个人专业技术水平并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依据的一种资格,不与工资待遇挂钩;职务是指专业技术岗位,它受到机构编制和岗位比例的限制,实行聘任制度并与工资待遇挂钩。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将两者合二为一,有了职称一般都得聘任。不少地方依然技术职务终身制,能上不能下,客观上阻碍了年轻人的发展,使得有些人晋升后在其位不谋其“政”,偏离了职称制度设计的初衷。

三、解决现有问题的措施

3.1继续实行职称评审制度

经过考试或评审取得任职资格,是科技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及工作能力的评价,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德、能、勤、绩全方位的考核,代表其在过去已经取得的业绩和其已经具备的能力、素质。晋升人数不受岗位职数限制。在全国还未形成一盘棋的情况下,由省人事厅核发的资格证书适用范围宽广,更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由于中国科学院在全国有很高的声誉,水平为同行所公认,采用直聘制后,全国大部分单位能够承认其聘任的职称,人才流动时职称再次聘任时,对个人的影响有限。但地方或公认度不够的单位则不尽然,不仅在人才流动,甚至在科研任务申报时,其所具有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质疑。因此,继续实行职称评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评聘分开基础上的职称评审制度,不会对年轻人才的脱颖而出造成影响。由于评聘分开,职数不会受到岗位数的限制,达水平的科技人员就有机会晋升高一级的职称,这是对其水平的肯定,是一种激励制度,加速了人才的成长。

3.2完善职称聘任制度

在具有职称任职资格的基础上,实行更严格的职称聘任制度,工资待遇仅与聘任挂钩,强化竞争机制。聘任是对今后水平的体现,更是一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职称终身制带来的弊端。实行聘任制后,不进则退,只要出现一定范围高职低聘后,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具体做法可以在本单位控制整体职数范围内,将岗位数按年度或任期下拨给下属单位,由下属单位自行制定聘任条件及实施聘任。这样增加了下属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还可以结合目标责任制,根据下属单位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承诺目标情况对下拨职数进行宏观控制,对完成任务好、前景好的单位适当增加职数,在促进先进单位的同时,也是对后进单位的鞭策,有利于大单位总体目标的完成,更大程度上调动了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

3.3建立科学、量化的考核体系

仅实行以上的制度还不够,或者说还不完善的,还需要有一个科学评价体系的支撑。现有的职称审报材料不与群众见面,真实性难以保证,相互之间的可比性不强,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公平、公正”。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审指标体系,正是要解决职称评审工作中的弊端,使之一目了然,既要体现水平,又要体现一定的工作量。

在现在可取的一种方法是使评审指标体系细化、量化,将业务水平与工作量充分体现进去,并且指标明确、操作简单,以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3.3.1确定评价的水平“门槛”

职称本质上是一名科技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力的体现。量化个人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总分上体现水平,但如果只有大量的低水平重复,没有高水平的创新是不能很好的体现水平的,设置“门槛”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在设置这一“门槛”时就可以要求承担什么级别的任务、出版什么级别的论文、取得什么级别的成果。

3.3.2设置合理的权重

对于科研单位来讲,一个人的业绩水平大致可以从4个方面来体现:任务、论文、成果、社会影响度。任务是现有承担工作的体现,高水平的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国际、国家的重点科研项目,是投入;论文、成果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取得的业绩,是产出;社会影响度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与贡献,也影响到一个单位的整体影响度。如何合理确定这4方面的权重,是业绩量化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可从所在单位的发展方向上来设置这四者的权重。例如:以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为发展重点时,适当增加任务分的权重;相应在强调产出时,就可以在论文或成果上增加权重。31313具体指标的细化在设置具体细化指标时,也可以合理运用权重来引导。如在设置任务分的时候,就可以按任务级别的高低进行权重授予,国家863项目可以为A级,117的级别系数,科技部重大攻关则为B级,115的级别系数,以此类推,直至横向项目为110的级别系数,中间也还可以进行细分。经费乘以级别系数即为该项目的量化得分,具体公式如下:

X=Σ(R×M×J)

式中:X为得分;R为排名或贡献率;M为经费数;J为项目级别系数。R主要是指个人在任务中所起的作用,可以用合同书上的排名来计,也可以按个人在任务中所起作用的贡献率百分比来计,一般来讲按贡献率来计更加合理和科学。

同理,也可在其它几个指标上进行具体划分。这里的难度主要是在划分国内论文级别上,由于国内没有建立完善的类似国际SCI的论文评价体系,划分级别时有一定困难,我们的经验是按刊物投稿难度、刊物在同行中的地位进行一、二级刊物的划分,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划分不同论文级别,再进行级别系数的授予。

四、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科研单位的职称系列与高校的系列不同,具体有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实习员职称,对应高校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职称,它是现有科研管理体制特点的反映,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才的分类管理、业绩考核、上岗聘用和按劳分配,从而给人事管理带来了便利。但是,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及科研单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全面改革,现行职称评定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必要客观公正地审视一下现行办法的合理性、适应性、完善性和必要性。

4.1职称评定社会化

职称评审委员的社会化、专家化,能够消除单位评审办法中存在的利益、人情因素,业务水平成了评审委员们决定是否授予被评审人职称的唯一标准。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的差异明显,各省市间的水平有较大差距,由全国统一评审显然是不可能,但可在一个地区建立一个评审组织。

4.2岗位聘任取代传统职称评审

公开聘任,竞争上岗,彻底打破重评审、轻聘任及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明确规定所聘岗位不受任职资格、任职年限限制,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有能力、有水平的科技人员可竞聘到岗位,甚至年轻的科技人员能竞聘到研究员岗位。如中国科学院就以岗位聘任取代传统的评职称。

4.3改革和完善评聘分开制度

要继续改革完善职称任职资格与聘任相分离,以科学设岗为基础,以加强单位自主聘任为核心,真正建立起“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通过科学设置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核定岗位职数,强化岗位聘任管理和任期考核,激活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机制。

4.4积极推进执业资格制度

执业资格制度是职业资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准入制度,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目前,我国正依据世贸组织关于服务贸易总协议的相关条款,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积极推行执业资格制度。

当今是人才竞争的年代,打破职称的终身制,建立职称评审的科学、合理评价体系是科研单位人事管理中激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探索职称制度的科学化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建立适合实际情况的职称制度,“老树开新花”,还是能发挥职称的杠杆与激励作用的。

参考文献:

[1]佟屏亚。泛议职称评价体系及其改进建议[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4):16-19.

[2]薛冬。中科院缘何不再评职称[N].光明日报,2001205217(1).

[3]唐克文。高等学校职称评审科学性探讨[J].江苏高教,2004(3):84-85.

[4]王良群,王丰林,杨伟,等。关于科研单位职称评定制度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6):81.

[5]鄂桂红。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1996(36):2-13.

[6]向勇。浅谈职称制度改革和发展方向[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3(5):104.

[7]刘霞。职称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辽宁经济,2004(9):96.

[8]蒋家琛,莫顺仙,庄利梅。业绩量化考核在职称评聘分开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3(1):23-24.

项目合同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路;勘察设计;协同设计;要求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协同设计软件得到了迅速推广与应用,实现了工程设计中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通过协同设计管理使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相互配合、沟通顺畅,设计文件管理规范。通过提供工程项目文件管理、电子图纸管理等手段,帮助设计企业全面提高设计质量、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利用CAD外部引用达到了图纸上下游之间的衔接和协同,建立协同的工作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协同设计理念的不断完善,协同设计将朝模型化设计、参数化成图的方向发展。

1公路勘察设计中协同设计建立的必要性

1.1公路设计的内在要求

公路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协同论表明,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就好,相反亦然。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涉及工程量大、专业多、交叉性强,各专业之间、各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配合是影响工程设计质量、企业设计水平和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公路设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比较落后,设计部门内部各专业之间、设计人员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协调配合不强,远未实现信息沟通的动态性、及时性,与协同设计有较大差距,严重制约着设计企业的设计水平发挥和技术进步,影响设计质量的提高。

1.2满足公路精细化设计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及行业建设自身的需要,智能公路、智慧公路概念的提出、建设和公路功能的拓展,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要求已由以往的粗放设计向精细化设计跨越。相比之下,目前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标准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设计标准通用图利用低下,设计文件格式多种多样、版本管理混乱,设计资源的共享程度不高,各专业设计协调不及时,重复工作量大,差错漏碰时有发生,严重制约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很难有精力从事方案研究,做精细化设计;同时,缺乏协同的独立个体设计使各级领导、项目负责人难以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和质量,掌握设计人员工作状态和项目运行情况,影响项目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影响了项目完成的效果,很难适应精细化设计的新要求。

因此,开展适合公路建设行业勘察设计协同软件的研发,建立协同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迫在眉睫,该系统的实现可以解决困扰公路建设领域勘察设计阶段存在的各专业之间配合不协调,设计文件传递不畅等问题;可以进行模型化设计、参数化成图,提高设计标准通用图的利用率,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从技术上杜绝设计差错漏碰发生,增加设计精品;更可以建立勘察设计的协同管理,方便各级领导、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项目进度、质量及工作状态,全面提高勘察设计项目的协同管理水平,确保项目正常运行。

3公路工程设计项目协同设计管理系统模型及功能

公路工程设计项目协同设计管理的关键是构建合理、高效的系统总体架构和理清公路工程协同设计管理业务的流程。

3.1公路工程协同设计管理系统业务流程

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主要包含设计策划、设计管理、两校三审、互提资料、设计评审、质量管理、设计输出等环节,其相互关系构建为公路工程协同设计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3.2公路工程协同设计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根据协同设计管理系统流程,公路工程设计项目协同设计管理系统架构应为气层架构体系,包含协同设计文件数据库、协同设计平台及应用业务管理3大部分,如图2所示。

图2中,工程设计数据库是用于存放设计过程的各类文件,包括设计图表、设计输人、勘察资料及设计总结等数据,该平台包括了项目文件管理、流程管理、设计文件、版本管理、表单管理及权限管理等;应用业务管理是基于协同设计平台设置的多个围绕协同设计的应用业务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设计策划、进度管理、校审管理、资料互提、质量管理及设计通用图等功能。

4公路工程协同设计管理系统功能

根据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特点及流程,公路工程设计项目协同设计管理系统建立后,可以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4.1信息管理功能

主要实现公路工程设计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标准规范、建设条件等项目信息的管理功能,通过项目信息管理在协同设计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机制,为设计人员提供项目最新信息,建立项目信息及时更新机制。

4.2项目文件管理功能

包括设计输人、勘察测量资料、设计图表、设计变更、设计总结及其他资料等内容。项目文件管理将文件统一存储在图档数据库服务器中,项目所有设计人员都可以在各自终端通过项目文件管理上传、删除、编辑项目设计文件。

4.3流程管理功能

该功能是协同设计的核心,也是项目文件进行有序流转的引牵。在设计过程中,专业间存在着不同的业务规范和流程。通过流程管理可以定义相应流程和流程中的各个节点,并且赋予设计和管理人员在各个节点的访问和操作权限,形成协同的设计工作环境。在协同设计环境中,设计文件可在设计过程的各个节点间按照预设的流程进行流转,从而满足设计项目文件从设计、复核、校核、审核、资料互提、文件输出出版到项目评审等一系列设计过程的流转,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同时根据设计过程的流转,汇总各个设计过程的进度信息和质量痕迹记录,全面掌控工程设计项目运行进度和质量,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4.4工程项目设计策划功能

该功能是设计单位根据设计合同及业主要求,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对项目设计运行过程以及与设计相关的其他工程建设内容进行事先指导和过程控制。项目设计策划主要内容包括了人员策划、质量策划和进度策划等方面。

4.5项目进度管理功能

该功能是对工程设计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管理。该系统通过依据进度策划所指定的工作计划与项目设计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和统计,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价,为项目管理人员及领导实时掌握项目计划进度、执行进展等方面提供实时监控,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4.6校审管理功能

该功能是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完成图纸进行校审的功能模块。在该平台中校审人员可对设计文件进行校审、批注,填写校审意见,系统自动记录校审意见,并与设计文件关联,保证校审过的设计图纸及时修改。

4.7质量管理功能

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对设计过程产生的应设计文件信息和质量痕迹记录进行管理,通过收集、整理汇总,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通过质量管理可以全方位把握公路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及时修改,从而避免设计项目质量问题的发生。

5结语

通过对公路工程协同设计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可以全面提高勘察设计业务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共享机制,提高行业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推动我国的交通事业上台阶、上水平、增效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宣鹏.关于开发公路协同设计系统的构思[M].2007年华北、东北公路工程造价管理联络网会论文集・工程设计,2007.01.

项目合同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组织社会化;建筑企业;青年员工

一、组织社会化与建筑企业青年员工群体的特点

(一)组织社会化概念与策略

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本身的含义是指“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其中,组织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相当重要的阶段。关于组织社会化的定义,学术界有多种角色转换与适应论、认同论等多种说法,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是指“个体通过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价值观念来适应新组织的价值体系,认同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并有效融入组织的过程”,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实现新员工对企业的心理融入。

组织社会化的策略是指采用哪些组织社会化措施来提高组织社会化的有效性,也就是通过何种手段加速新成员对组织的适应和认可。由于组织社会化主要涉及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因此通常被分为以组织为主导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和以个人为主导的社会化策略,后者通常会表现为新成员通过主动查找组织信息、自觉与组织老成员交流和沟通等来提高对组织的了解,而前者则主要表现为组织通过集中培训、交流等形式来提高新成员对组织的认可与融入。从企业的实践来看,在新员工刚刚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后的一段时期内,组织为主导的社会化策略通常更为有效。

(二)青年员工群体的特点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80后、90后等青年员工正逐步成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交四航局三公司为例,目前28岁以下青年员工比例已经达到23.82 %,35岁以下的更是达到了46.66 %,青年员工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而从企业的实践来看,青年员工在入职的头五年内的时间是融入企业的关键时期,也是离职的高发期。亦即实现组织社会化的过程,青年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成败,关系到他们能否在企业扎下根。

然而,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一代人,青年员工受到中、西方多种思潮和文化的影响,与他们父母那一代相比显然有着更加鲜明的特点。

第一,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处于相对不稳定阶段。当前的企业青年员工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宠爱,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关照,社会经验不足,而现行学校教育模式又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青年员工刚刚走入社会岗位,很容易遇到挫折,且不说普遍存在的“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存在脱节”、“人际交往与沟通出现不适”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单说从学校里、城市里走向工地、农村这一点,就让许多新入职的青年员工感到难以接受。与此同时,再加上国家取消了计划分配,各种工作单位招聘已经实现全部放开,人才流动已经是司空见惯,青年员工所面临的选择也更加多样。两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就难免不使他们的思想产生波动。

第二,青年员工个性化趋势越来越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青年员工普遍成长在开放和多元的环境中,他们的平等和个性意识更加突出,不喜欢受过多的约束,对集体主义等传统观念也感到“反感”,对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而言,对企业“无限忠诚”是不可想象的,他们对“你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更容易接受。而他们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往往又不成熟,最容易在受到批评和挫折时选择“辞职”这种激烈的应对方式。近年来,公司也出现过一些员工辞职,但很快又后悔,重新回到公司之类的“反复”现象。

第三,对城市生活更加渴望的青年员工增多。施工单位环境艰苦,以中交四航局三公司为例,随着国内水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公司参与的铁路、公路等线性项目乃至海外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的环境艰苦,一些公路铁路线性项目处于穷乡僻壤,交通不便,使得一些希望通过读书走出农村、走进城市生活的青年员工在思想上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更加加剧了他们离职的可能性。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青年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青年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基础地位

思想政治工作在青年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中是处于基础地位的,即使在西方国家的企业,虽然不明确地提到“思想政治工作”,但他们所强调的“文化建设”、“团队建设”均是大同小异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处在基础性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与传统地在形式上加入组织相对的是,青年员工的组织社会化更强调的是在思想上对企业形成认同,而这种认同又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因此,青年员工的组织社会化成功与否的标准,并不是是否与公司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或者在公司工作了几年,而更多地是在强调员工的思想认同。而思想政治工作恰恰就是解决员工思想问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结合马斯洛理论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青年员工组织社会化最迫切的需要是第二层级的三种需求,即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而第一层级的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则并不明显。从中交四航局三公司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员工的薪酬在行业内处于相对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且保持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而随着项目园区标准化建设的推进,项目部的工作、生活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即使在海外的项目,员工的日常的正常生活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员工的基础需求已经可以达到满足。最容易对员工融入企业产生障碍的均是高层次的需求,亦即思想方面的需求,这势必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来解决。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青年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在青年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发挥的主要作用则有所不同。中交四航局三公司作为传统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青年员工的组织社会化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作用。

第一,提高青年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企业文化是职工群体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则是统一职工思想认识,稳定职工队伍,激励生产工作积极性等。两者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都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的出发点,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工作将通过价值观宣贯、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等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向青年员工传达企业的理念和价值导向。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无疑会形成各种优秀人物和事迹,将这样的优秀文化更好地传达给青年员工,使他们对企业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可,将有效地推进青年员工的组织社会化。近年来,中交四航局三公司精心发掘和提炼的优秀企业价值观,就是通过各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比如先进事迹报告会、企业文化小故事等形式传递给员工并得到员工的认同的。

第二,提升青年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归属与爱的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层级,也是组织社会化所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于青年员工来说,如果他在企业中始终存在游离于企业之外的感觉,显然无法真正在行动上与企业保持一致,就更谈不上组织社会化。建筑施工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员工工作地点和合作团队更换频繁,有些人甚至可以在入职的前两年就更换数个项目,非常不利于归属感的形成,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则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使员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找到“家”的感觉,这样才能使员工融入企业,以企业为家,加快组织社会化的进程。

第三,降低青年骨干的流失率。组织社会化的根本目标是将人留在组织内部,如果目标对象已经离开了组织,组织社会化当然就无从谈起。眼下,人才流失是建筑企业所普遍面临的一个管理难题。企业流动性强的性质,导致一些青年员工在面临个人、家庭方面的压力时,很容易选择离职。诚然,企业正常的人员流动和流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常态,但如果是青年骨干的流失率过高,则会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造成威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使企业对青年员工和青年骨干形成吸引力,使他们在取舍的时候能够不致将企业放在舍弃的第一位,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组织社会化的这个过程。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青年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的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这种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相反,而是需要进一步加强。但是,如果不能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传统的改革与突破,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对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面对青年员工所呈现的新特点,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大力传承企业优秀价值观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平等化”趋势。时下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这样的形势。传统的、广播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令青年员工感到信服了。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进行转变。要变指令型为指导型,要摆脱自上而下、说教式的单向灌输模式,大胆采用平等交流、倾听和引导为主要形式;要变督促为服务,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高高在上、当作领导命令下属,而是要树立服务青年的意识,企业政工干部要深入到广大青年员工中去,了解掌握其真实情况及合理需求,要给足青年员工自我活动的空间,以利于全方位、多元性开展工作。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多媒体”趋势。晦涩的文字、枯燥的说理已经不能够再满足青年员工的需求,他们更容易被动态的、直观的形式所吸引。思想政治工作势必要介入QQ、微电影、微博等“多媒体”形式,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中交四航局三公司2013年以公司某优秀青年员工为主体拍摄而成的微电影《我和我的222个圆筒》,就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受到了青年员工的欢迎,实现了在潜移默化中向员工传递企业优秀价值观的目标。同理,对于其他不断涌现的、让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应该不断跟进的。

(二)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人文关怀

建筑施工企业环境相对艰苦,因此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为员工营造更加轻松、和谐的文化环境,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使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第一,多渠道为青年员工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公司项目往往遍及多个地区,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根据员工户籍所在地或者配偶所在地调配其所在项目,让其能够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兼顾家庭;可以尝试邀请员工家属到项目参观,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消除其对施工单位可能存在的误解;条件允许的单位,也可以尝试为青年员工家属每年提供一到二次到项目部探亲的费用,尽可能增加员工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与机遇等。同时,在企业外部也有一些国家政策性优惠条件可以争取。如对于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国家有代偿学费、代还助学贷款等政策,企业要及时帮助青年员工去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使之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怀。

第二,营造公平、温馨、和谐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企业应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引层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交四航局三公司近年来提出的打造“学习型”“运动型”组织,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员工参与到读书、写作或者羽毛球、足球等文体活动中,受到了青年员工的好评。从实践来看,这种文体活动越丰富,青年员工融入集体的速度就越快,工作热情程度就越高,而相应地,离职的机率也会随之下降。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给员工提供更加明确的职业引导,使青年员工的目标感和动力更强,以激发他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热情。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第一,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方法,自然也需要随着时代不断进行改进。改革开放后,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曾一度被弱化,导致一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存在理论与现实脱节、对新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不了解、不会用,或者知识结构过于单一,造成了企业在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被动。建筑施工企业要有意识地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并敦促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方法,增强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第二,培育一支可持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梯队。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国有企业持续发展注入重要的精神动力,是只能加强,不能减弱的。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人员,企业如果不能形成思想政治工作者梯队,势必会让这项工作的优势无法得到发挥。近年来,企业中愿意从事并擅于参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总体在下降,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这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如加强对党群组织的建设力度,引导基层党支部书记等专、兼职党务工作者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来,并注重老、中、轻人员的搭配,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后续有人”。同时要树立“大政工”的理念,避免将思想政治工作仅仅当作是党群部门的事,而是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让更多的部门和个人参与到对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中,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美]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项目合同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据素养;科研工作流;科研数据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 G254.9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85

Core Competencies of Data Literacy Embedded in Research Workflow and Data Lifecycle

Abstract The research work flow processes and general research data lifecycle are summarized at first, and then research status of data literacy core competencies is investigated and several representative core competencies frameworks are analyzed, and finally core competencies framework of data literacy around research work flow processes and research data lifecycle are built.

Key words data literacy; research workflow; research data lifecycle

1 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21世纪公民的素养格局,尤其是数据密集型第四科研范式下,具备良好的数据素养和熟练的数据技能已成为研究群体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能力保障[1]。然而,实践工作中庞大的数据量和复杂的数据管理问题使得研究人员面临严峻挑战,为适应数据驱动的新型研究环境,应对科研实践中的各种数据问题,培养研究人员的数据素养能力势在必行。那么数据素养是什么?M.Schield[2]认为数据素养是根据科研需求在不同数据源中获取、操作和总结数据,并从中推断结论的一种能力;J.Qin和D.Ignazio[3]认为数据素养是“研究者在科研过程中收集、处理、操作、评估和利用数据的能力”;P.Calzada和 M .粤忆.Marzal[4]认为数据素养“包含个人获取、理解、批判性地评估和管理数据的能力,并在使用数据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总体而言,数据素养强调的是一种正当地发现和获取数据、批判地选择和评估数据、规范地管理和处理数据、合理地利用和共享数据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就数据素养能力体系展开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数据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梳理数据素养包含的各种能力,如J.Qin[3]、郝媛玲和沈婷婷[5]等;二是图书馆员在长期从事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数据管理过程中所需的技能,如Carlson.J[6]、A.L.Ogier[7]等;三是从数据素养的上位类概念信息素养出发,在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中提取数据相关的能力,如C. P.Javier 和M.粤忆. Marzal[4]等。然而,从研究项目启动之初的数据产生、项目实施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到项目结题时基于数据得出研究结论、发表科研成果,再到后续研究中对数据的二次开发和利用,科研数据已成为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单元渗透到科研工作流的各个环节,数据素养与科研工作流、科研数据生命周期密不可分。因此,构建嵌入科研工作流、围绕科研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素养能力框架,对于更好地培养研究人员的数据意识和数据管理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科研工作流和数据生命周期的一般流程出发,调研了数据素养核心能力研究现状,整理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几种典型的数据素养核心能力体系,梳理并归纳了嵌入科研工作流和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素养核心内容体系,绘制研究人员应具备的数据素养技能流程图,以期为衡量研究人员的数据素养能力和探索数据素养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

2 科研工作流与数据生命周期

数据从收集(或形成)、加工、保存、传播、检索、存取与利用,到消失或不再被利用的过程,就是数据的生命周期[8]。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快速进步,有些数据永久地休眠,再也得不到利用;而很大一部分数据却只是进入了暂时的休眠状态,它们将来可能会根据人类的需要再次被激活和更新,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在数字科研环境下,“生命周期”不同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期”,它是一个循环过程,经过数字资源管理和长期保存,实现数字资源发现和再利用[9]。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不论是数据的类型格式还是内容含义,亦或数据的量级特性,均不可一概而论。正确认识科研数据生命周期,把握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数据特性,培养良好的数据素养能力,是实现科研数据规范管理和发挥数据价值最大化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科研工作流与数据生命周期已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等国家组织委员会,英国数据管理中心(DCC)、英国数据档案(UKDA)、地球数据观察网络(DataONE)等数据管理专业机构以及弗吉尼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纷纷就科研数据生命周期展开探索研究,建立科研工作流与数据生命周期模型,以规范和指导数据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深入了解科研实践的具体流程,笔者选取了国际上较典型的科研数据生命周期进行剖析,以总结和梳理科研工作流和数据生命周期的一般流程。8种模型具体为:英国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研究支撑的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10];英国专门负责大型社会和经济数据的采集、监管并提供数据访问与获取的专业机构英国数据档案(UKDA)[11];世界领先的数字信息管理中心英国数字内容管理中心(DCC)[12];世界上最大的社会科学数据中心美国校际社会科学数据共享联盟(ICPSR)[13];地球环境科学领域的数据管理专业组织地球数据观察网络(DataONE)[14];专注于统计数据和社会科学数据描述的国际标准协会数据文档倡议联盟(DDI)[15];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16];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图书馆[17](见表1)。

笔者在分析梳理国外典型科研工作流与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实践,绘制了嵌入科研工作流的科研数据生命周期一般流程(见图1)。除了项目启动、项目实施和项目结项三个核心阶段外,还包括项目启动前的研究构想以及项目结束后的后续研究。科研数据生命周期的一般流程包括八个阶段,分别是数据管理计划、数据产生与收集、数据管理与组织、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存储、数据发表与共享、数据发现与获取、数据再利用,各个阶段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下文将以此为基础梳理和构建围绕科研工作流和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素养能力框架。

3 数据素养核心能力研究现状

能力标准为图书馆服务开展和各级各类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为各个机构的课程设计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指南[18]。数据素养是信息素养的子集,目前,信息素养领域已建立了较完善的能力标准体系,既有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区域性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又有面向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的层级性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以及大众传播学、人类与社会科学、护理学、科学与工程技术等以学科划分的领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尽管这些标准对于数据素养评估和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就数据素养应用实践而言,仍亟需数据素养能力标准或框架来衡量研究人员的数据素养能力和指导数据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目前,这一问题已获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结合数据管理服务和数据素养教育探索的实践经验,构建数据素养能力体系,推动数据管理培训和数据素养教育的发展。如美国雪城大学J.Qin等[3]对比了信息素养、数字素养和科学数据素养的不同概念,指出科学数据素养包含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评估和数据利用五个方面的技巧和能力。并以此为基础,为学校STEM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科学数据素养课程;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图书馆为满足学校师生的数据管理需求,A.L.Ogier等[7]图书馆员开发了数据素养课程,其教育内容模型包括八个方面:数据管理与组织、数据转换与互操作性、数据共享与获取、元数据与质量控制、数据科学、数据监管、数据存档与保存、数据伦理与责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S.Konkiel等[19]设计了包含10种能力的数据素养核心能力框架:数据管理与组织、数据格式与数据类型、数据可视化、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发现与获取、数据分析、元数据、数据伦理、数据保存、数据复用,将数据管理素养集成到数据可视化课程中,根据学生的数据技能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目标和评估方案;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A.Tygel和R.Kirsch [20]基于教育学家P.Freire的素养模型定义了数据素养核心能力,包括数据读取(数据意识、数据发现与获取、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工具)、数据交流(数据类型、数据格式、数据评估、数据伦理)和数据生产(数据格式、数据发表工具)四种核心能力,用以指导和规范图书馆的数据管理课程;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学P.Javier 和M.粤忆.Marzal等[4]从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出发,选取美国学校图书馆员协会(AASL)制定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科学与工程技术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人类学与社会科学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护理学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政治学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梳理其中有关数据管理的内容,结合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服务,构建了包含数据意识(什么是数据、数据背景)、数据发现和获取(数据来源、数据获取方法)、数据阅读理解和评价(数据阅读与表达、数据评估)、数据管理(数据和元数据的收集与管理)、数据利用(数据操作、数据分析、数据使用伦理)五大指标的数据素养核心能力框架;瑞士R.Schneider[21]在“全球信息素养研究与实践的共性与挑战”大会上指出科研数据素养和数据管理能力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数据识别、数据处理、数据计划、数据存储、数据保护、数据评估、数据管理、数据交流。国内学者也在构建数据素养能力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上海大学的郝媛玲和沈婷婷[5]认为数据素养的核心内容包含五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分别是数据态度(数据道德观、数据价值观)、数据意识(主体意识、获取意识、共享意识、更新意识、安全意识、人才意识)、数据知识(特点与类型、作用于效应、规律与规范、转换方式、搜索方法)、数据技能(获取、处理、利用、展示、评价、再创造)和数据伦理(法制观念、数据安全、数据道德、知识产权),旨在为我国建立数据素养培养机制提供建议。

为了更深入展示国内外数据素养能力体系研究现状,笔者选取了美国普渡大学图书馆研究团队、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图书馆研究团队和国内华东师范大学团队构建的数据素养核心能力框架作为案例进 行详细介绍。

(1)普渡大学图书馆

普渡大学、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俄勒冈大学四校图书馆联合开展数据信息素养教育项目(DIL),以Carlson.J为代表的研究团队通过剖析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访谈调研教师和学生的数据信息素养需求,并总结地理信息学等图书馆课程经验,构建了包含12项核心能力的数据素养框架体系:数据实践规范、数据转换与互操作、数据监管和再利用、数据管理和组织、数据保存、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质量和记录、数据可视化和表示、数据库和数据格式、数据发现和获取、元数据和数据描述、数据伦理与道德(见表2)。DIL项目组在该能力框架的基础上,调研自然资源、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不同领域研究群体的数据需求,根据需求设计课程大纲展开针对性培训和教育,提高研究人员的数据管理能力[6]。

(2)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图书馆

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图书馆的C. Ridsdale等[22]学者在数据管理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出科研人员在数据管理过程中所需的数据素养能力,构建了包括数据管理概念、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评估和数据应用五方面的数据素养能力矩阵(见表3),拟在能力矩阵的基础上设计数据素养课程,帮助学校师生员工提高数据管理技能。

(3)华东师范大学隆茜

我国华东师范大学的隆茜[23]在综合国内外文献对数据素养内涵、组成能力的阐述的基础上,从数据意识、数据获取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数据交流能力、数据评价能力和数据道德六个维度构建了高校师生数据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4)。并以此为基础编制数据素养能力调查问卷,分析高校师生的数据素养能力现状,为数据素养教育奠定基础。

笔者对以上10种数据素养能力框架进行梳理与解析,深入剖析能力框架的构成要素,共罗列了21种数据素养技能,分别是数据意识、数据收集与创建、数据转换与互操作、数据管理与组织、数据保存、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和工具)、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可视化、数据类型、数据格式、数据发现与获取、元数据、数据伦理与道德、数据评估、数据利用与复用、数据共享、数据长期保存、数据安全、数据解读、数据引用、数据交流,各能力框架及其对应的数据素养技能(见表5),这将为本文构建科研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素养核心能力框架提供参考和借鉴。

4 嵌入科研工作流与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素养能力框架

在考察数据素养核心能力研究现状、总结科研工作流和科研数据生命周期的一般流程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嵌入科研工作流与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素养核心能力框架(见图2)。数据素养能力框架从科研工作流出发,包括项目启动前的数据管理计划;项目实施中的数据产生与收集、数据管理与组织、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存储;项目结题时的数据发表与共享,以及项目结束后的数据发现与获取、数据再利用等8个生命周期阶段的22项数据管理能力。

(1)数据意识。数据意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来说,作为一名数据工作者,应理解什么是科研数据和为什么要管理科研数据等问题。科研数据是为了特定的目标所收集、观测、创建、分析的信息[24]。良好的数据管理实践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优点:提高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增加数据引用率;避免重复劳动,节省时间;确保研究成果可验证性和完整性;保证数据安全,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满足资助机构和学术出版商的数据管理要求;通过数据再利用,促进新的知识发现[25]。总体而言,数据管理贯穿科研项目始终,良好的科研数据管理实践是知识再生的基础。规范化地管理科研数据,是确保数据长期保存和持久访问的关键,也是未来数据被其他研究人员理解和复用的前提。因此,研究人员在正式着手数据管理工作之前,应具备基本的数据意识。

(2)了解数据管理和共享的政策和要求。随着开放获取事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资助机构(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NSF[2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7]、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8]、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2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0])、期刊出版商(如Nature、Springer、Wiley、Elsevier、RSC、ACS)以及研究机构(如JISC、ANDS、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纷纷数据管理政策,要求科研人员提交数据管理计划,规范科学数据管理流程[31]。在国内,2002年科技部牵头建设“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目标是整合离散的科学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32]。为规范科学数据汇交和共享,2006年科技部还制定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学数据汇交暂行办法”,规定了汇交科学数据的种类及范围、数据汇交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等[33]。期刊出版商了相应的数据政策,如《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杂志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投稿论文需要提交支持论文结论的科学数据,并通过适当方式供研究共同体或社会公众共享[34]。在从事科研工作时,研究人员有必要了解并遵守相应的数据管理政策和规范。

(3)制定数据管理计划(工具使用)。许多资助机构明确提出了数据管理计划要求,如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数据共享政策,指出“所有向NIH申请经费在500,000美元以上的科研项目,建议但不强制提交一份数据管理说明文档,阐述数据共享的计划和策略,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共享的,应在说明文档中详细说明[27]”;2007年,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要求“其资助的科研项目的申请书必须包含数据管理计划,作为一份不超过1页的独立附件,简要说明数据的管理和共享计划[35]”;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所有提交到NSF的项目申请书必须包含不超过2页的名为《数据管理计划》的补充文件,详细描述该项目将如何根据NSF传播和共享科研成果的相关政策开展数据管理工作[25]”。为此,国际数据管理组织根据数据管理要求开发了一系列数据管理计划工具,常用的包括三种:一是面向美国资助机构要求的由加州大学数字图书馆协会等协作开发的DMP Tool[36];二是面向英国资助机构要求的由DCC开发的DMP Online[37];三是面向加拿大资助机构要求的由阿尔伯塔大学开发的DMP Assistant(曾用名DMP Builder)[38]。在申请基金项目时,选择恰当的数据管理计划工具制定符合资助机构要求的数据管理计划,已成为申请基金、获得项目资助的重要前提。

(4)数据创建与数据收集。在项目之初的数据收集阶段,研究人员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创建新的数据集,或是否可以复用已有的数据源。如果需要创建新的数据,那么应考虑使用哪些工具、采用哪种方式、应用何种技术来创建和收集数据。

(5)数据发现与获取。当确定项目需要哪些数据时,可以通过数据检索判断是否可以复用已有的数据,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具备数据发现和获取的技能。数据获取的途径很多,常规的包括数据中心、数据仓储、机构知识库等,如英国数据档案中心、澳大利亚国家数据中心等国家数据中心,生物学Gen Bank、医药科学Dryad、地理环境科学Pangaea等领域数据仓储,哈佛大学数据仓储Harvard Dataverse Network、中国科学院数据云等机构知识库等都支持数据的开放获取。但需要强调的是,在检索和获取他人数据集时,应遵守数据复用和数据在分配的限制条件。研究人员在使用来自第三方的数据时,需要获得许可访问,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科研数据,使用数据引用标准格式注明数据原始来源,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6)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多种多样,明确数据类型有利于高效管理数据、提高科研效率。根据数据来源划分,可将数据分为观测型数据、实验型数据、仿真数据、派生或编译数据、引用或规范数据五种类型[39](见表6)。

(7)数据格式、数据格式转换与互操作。随着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在存储数据以确保长期访问时,应充分考虑硬件和软件的存储设施,选择恰当的数据格式。如文本文件应选择ODF格式而不是Word格式,表格文件应选择ASCII格式而不是 Excel格式,视频文件应选择MPEG-4格式而不是 Quicktime格式,图片文件应选择TIFF或JPEG2000格式而不是GIF或 JPG格式,网页应选择XML或RDF格式而不是 RDBMS格式。总体而言,规范并支持格式转换和互操作的数据格式应具备以下特点:非私有的;开放的文档标准;被科研群体普遍使用的数据格式;计算机可读的标准化格式,如ASCII、Unicode;非加密的;非压缩的[40]。

(8)数据组织(命名规则、文件夹组织)。在数据完成收集后,应对数据进行规范组织,包括数据和数据集的结构化、制定文件命名规则等。数据结构化时应注意使用文件夹管理数据文件,使用具有揭示意义的词汇来命名文件夹,使用科学的文件夹层次结构,将正在进行的数据文件和已经分析完成的数据文件分开保存,设置最高级别的访问权限等。文件命名指采用一致性的逻辑方式对数据和数据文件夹进行命名,制定文件命名规则时,可参考以下规则:文件名称短但具有揭示意义;日期时间使用标准格式;避免使用空格键;避免使用特殊字符;基于主题内容识别数据,而不是仅依靠时间和版本;如果在不同的文件中包含相同的信息,考虑分组存放;在命名中考虑版本信息[41]。

(9)数据描述与元数据。元数据是描述资源特征的结构化信息,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是数据集可发现和可获取的前提。使用元数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数据,揭示数据的内容特征,不同的学科领域具有不同的元数据标准。如地理空间元数据标准(Content Standard for Digital Geospatial Metadata)、天文学元数据标准(Astronomy Visualization Metadata)、生态学元数据标准(Ecological Metadata Language)等,具体取决于研究项目的数据类型、数据格式和学科领域。如果现有的元数据标准不能满足项目的数据描述需求,研究人员可创建元数据方案,包括描述性版块、权利版块、结构化版块和技术信息板块:描述性版块即描述数据集内容的信息,如题名、日期、创建者姓名等;权利版块包含数据归属权、数据的使用和访问权限等;结构化版块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表现形式等;技术信息版块指数据的技术特征、数据创建软件、使用方法等[42]。元数据是规范化管理数据的基础,是数据管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启动前就应确定元数据记录方案。

(10)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质量控制对抽样检查数据值的准确性进行二次数据录入,对比检查数据是否有误,分组排序,查找离散值和缺失值、统计计算极端值和异常值。还可以使用OpenRefine等数据清洗工具。在数据管理计划中还应包含数据收集的质量控制说明。包括使用的刻度标准、样本二次采集和测量、数据采集标准、数据准入标准、数据验证和使用的受控词汇表等[43]。

(11)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工具)。在完成数据的收集和组织后,根据数据类型和预期结果选取恰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是得出研究结论的关键所在。随着数据量的剧增和数据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研究人员在处理和分析数据时往往需要借助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如SAS、SPSS、STATA等。此外,在进行数据建模、仿真计算时还需要研究人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编程等技术。

(12)数据解读。数据解读能力主要强调认识数据的内容特征和洞察数据的实质内涵。这要求研究人员具备三方面的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领域知识;二是敏锐的数据分析能力;三是精准的数据表达能力。任何数据认知错误和表达错误都可能造成研究结论的巨大差异,导致严重后果。

(13)数据可视化。无处不在的图像和可视化媒体正在改变21世纪的素养格局,可视化素养被视为公民的必备素养[44]。大数据环境下,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形象、直观地展示数据内容和研究结论已成为学术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Gephi、Exhibit和Gnuplot等数据可视化软件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应学习并掌握相应的数据可视化技能。

(14)数据安全与备份(数据保存环境与存储介质)。采取数据安全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数据被不当访问、使用、修改、传播和破坏,数据安全的含义主要包括:一是网络安全,确保机密数据不能上网,将敏感信息保存到不能联网的计算机中;二是物理安全,确保重要资料存放地的安全(如保安看守),寻求可信任的人充当计算机的故障检修员;三是计算机系统和文件安全,包括更新计算机杀毒软件、避免使用邮件或FTP协议传输保密数据,在计算机和数据文件中使用密码等加密措施;另一种确保数据安全的措施是定期进行数据备份。进行可靠地数据备份是数据管理实践的重要环节。定期数据备份能够有效规避数据丢失、数据损坏、病毒或黑客破坏、停电、软件损坏以及其他人工错误。建议对数据进行三份备份,即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在本地的备份、原始数据在远程设备上的备份[45]。

(15)数据版本控制。版本控制是对数据处理不同阶段的数据进行标识的过程。它能够对数据的处理流程进行跟踪,标识哪个是草案,哪个是修订以及哪个是最新的版本。能够有效避免数据的混乱,尤其是研究小组的人员同时对数据进行处理时。总的来说,版本控制的优点包括可追溯性、可识别性、清楚明晰、减少重复、减少错误等。版本控制一般通过对文件命名来体现,此外还可使用版本控制表,即对文件进行操作修改时,填写文件版本的修订情况,包括新版本的序号、修改人、修改目的、修改日期等[46]。

(16)数据保存(短期保存和长期保存)。数据保存是数据管理流程的关键步骤,不仅指项目结题后的数据存档,还包括项目进程中数据分析与处理等阶段的数据保存。在项目期间需要短期地保存数据时,应注意数据类型与格式、数据存储介质与迁移、数据备份与安全等问题;在制定数据管理计划时应明确提出项目结题后的数据长期保存方案,具体包括数据存储地点(如公共数据中心、领域数据仓储、机构知识库)、数据保存内容、数据保存时间、数据保存介质、数据保存成本、敏感隐私性数据存储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17)数据遴选与评估。数据保存面临着高昂的数据保存费用、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和精力、在良莠不齐的海量数据中进行检索和查询使得数据发现变得更加困难等挑战,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需要保存。因而,制定数据存储策略时应遴选和评估数据,即确定哪些数据需要存储,哪些数据需要被销毁和删除,评估数据是否具有未来的利用价值。在遴选和评估数据时,可根据以下问题进行判断:资助机构和学习要求保存什么数据?数据对于研究项目和机构而言是否具有重要价值?数据中是否涉及知识产权和相关伦理问题?是否对数据进行充分描述?是否能够支付数据保存费用?

(18)数据发表。目前,科研数据发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科研数据独立发表:将科研数据集作为独立的数字对象存储在数据仓储或数据中心,支持数据的发现、获取和再利用;二是发表数据论文,在数据论文中描述数据集的内容及其相关信息,将数据到专业数据期刊中,原始数据集存储在期刊出版商或其指定的数据仓储中;三是数据作为期刊论文的补充材料发表。在论文中注明数据来源及获取方式,根据论文与数据之间的关联获取原始数据,支持研究结论验证,防止学术不端[47]。其中,将数据作为期刊论文的补充材料发表是最普遍的数据发表形式,分两种情况:第一,时将相关数据存储到数据仓储中,通过DOI等数据唯一标识符与论文创建关联;第二,数据作为论文的补充材料同论文一并提交到期刊出版商。了解数据发表的不同形式,并基于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数据发表方式,是研究人员传播学术成果、获得学术声誉的基本常识。

(19)数据共享与许可协议、数据访问权限。在共享数据时设置数据访问权限、选择适当的数据许可协议是保障数据创建者权益的重要手段。共享的数据涉及商业机密、敏感信息和隐私内容时,可以设置数据库或数据仓储的数据访问权限,通过密码等方式控制数据的访问,同时保证数据的可发现性和可访问性。数据使用权限主要通过数据许可协议体现。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是Open Data Commons[48](分为PDDL、ODC-By、ODC-ODbL三种级别)和Creative Commons[49](分为BY、NC、ND、SA四种级别)制定的数据许可协议。创建者根据数据开放需求选择恰当的数据许可协议,数据使用者遵守相应的数据使用规范,能够有效避免数据知识产权纠纷等法律问题,促进数据开放共享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

(20)数据共享的伦理问题。数据共享的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数据的隐私性、敏感性和保密性。社会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项目往往包含人类或动物的隐私信息,或是能够识别个人信息的敏感数据。凡是涉及人类受试者或濒危动物信息的研究项目需通过伦理审查方可实施。也就是说,在开展调查前,需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时,应采用匿名化处理等方式保护受试者的信息不泄露;在共享数据时,需要获得受试者的数据共享知情同意许可,也可以限制数据共享的范围和对象来保护受试者的隐私信息。此外,涉及商业机密、专利信息、尚未发表的论文数据,以及公开将导致不良后果的敏感数据(如信息)等也是属于数据伦理不宜公开的范畴。

(21)数据共享的法律问题。首先是数据的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认为数据知识产权赋予数据创建者处理数据的权利,即允许其他研究者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而中美等国认为数据作为事实材料不受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使用仪器设备、花费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来收集、处理、分析数据,这种原始的数据集可被视为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其次是数据的归属权问题。一般而言,研究人员在职务岗位或利用机构环境所产生的数据归属于本机构而非数据创建者。此外,数据共享的法律问题还包括合同、协议规定的其他具体问题。

(22)数据引用。随着数据集被视为一种独立的科研成果,数据引用也随之成为衡量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数据生产者而言,数据引用指标与传统文献引用一样,是对数据生产者研究工作的肯定和支持,代表学术贡献和学术声誉;对于数据利用者而言,规范化的数据引用有利于准确查找数据,更好地理解数据和获取数据,进而促进新的知识发现。数据引用的构成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创建者、数据集名称、出版年、出版商、可用性和访问情况(如URL或DOI)。不同的数据仓储、期刊出版商和组织机构具有不同的数据引用格式,如DataCite的数据引用格式为:创建者(年):标题.出版商.标识符[50]。在进行数据引用时,应先了解具体的数据引用标准格式。此外,EndNote等文献管理软件也添加了数据引用功能,可以直接创建数据集引用格式。

5 结语

数据素养除了强调数据意识的树立和数据知识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系列可操作的数据技能集合,涉及从数据产生与收集、数据分析与处理、数据发表与共享到数据再利用的科研数据生命周期全过程,而数据生命周期又与科研工作流密不可分,嵌入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结题的各个环节。因此,构建围绕科研工作流和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素养能力体系对于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开展和数据素养教育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研国内外数据素养能力体系研究现状、分析数据素养能力框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科研数据生命周期八个阶段构建了包含22项能力的数据素养核心能力框架。如有疏漏,敬请业界前辈批评指正。未来将基于此框架调研不同研究群体的数据素养能力现状,设计嵌入研究过程的数据素养教育模式,培养研究群体的数据意识和数据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Koltay T.Data literacy for researchers and data librarians[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5:096100

0615616450.

[2] Schield M.Information literacy,statistical literacy and data literacy[J].IASSIST Quarterly,2004,28(2/3):6-11.

[3] Jian Q,D’Ignazio J.Lessons learned from a two-year experience in science data literacy education[C].31st Annual IATUL Conference.Purdue University,2010.

[4] Calzada Prado J,Marzal M粤忆.Incorporating data literacy into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Core competencies and contents[J].Libri,2013,63(2):123-134.

[5] 郝媛玲,沈婷婷.数据素养及其培养机制的构建与策略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1):58-63.

[6] Carlson J,Fosmire M,Miller C C,et al.Determining data information literacy needs:A study of students and research faculty[J].portal: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2011,11(2):629-657.

[7] Ogier A L,Lener E,Miller R K.The data literacy advisory team at virginia tech:Developing a content model for data lteracy instruction[EB/OL].[2016-04-30].http://docs.lib.purdue.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54&context=dilsymposium.

[8] 张静波.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素养教育[J].科学,2013,65(4):29-32.

[9] 肖潇.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科学数据服务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16.

[10] The research lifecycle[EB/OL].[2016-04-30].https://www.jisc.ac.uk/guides/implementing-a-virtual-research-environment-vre.

[11] Research data lifecycle[EB/OL].[2016-04-30].http://www.data-archive.ac.uk/create-manage/life-cycle.

[12] DCC curation lifecycle model[EB/OL].[2016-04-30].http://www.dcc.ac.uk/resources/curation-lifecycle-model.

[13] The data life cycle[EB/OL].[2016-04-30].http://www.icpsr.umich.edu/files/ICPSR/access/dataprep.pdf.

[14] Best practices[EB/OL].[2016-04-30].https:///best-practices.

[15] DDI data lifecycle[EB/OL].[2016-04-30].http:///training/why-use-ddi.

[16]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EB/OL].[2016-04-30].http://guides.library.vcu.edu/data.

[17] Humprey C.e-Science and the Life Cycle of Research[EB/OL].[2016-04-30].http://datalib.library.ualberta. ca/~ humphrey/lifecycle-science060308.doc.

[18]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Working Group on Intersections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Intersections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creating strategic collaborations for a changing academic environment[M].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2013:28.

[19] Konkiel S,Marshall B,Polley D.Integrating data management literacies with data visualization instruction a one-shot workshop[EB/OL].[2016-04-30].http://docs.lib.purdue.edu/dilsymposium/2013/posters/3/.

[20] Tygel A,Kirsch R.Contributions of Paulo Freire for a critical data literacy[EB/OL].[2016-04-30].http://.br/wp-content/uploads/2015/02/Contributions-of-Paulo-Freire-for-a-critical-data-literacy.pdf.

[21] Schneider R.Research data literacy[C].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3:134-140.

[22] Ridsdale C,Rothwell J,Smit M,et al.Strategie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Data Literacy Education[EB/OL].[2016-04-30].http:///wp-content/papercite-data/pdf/data_literacy.pdf.

[23] 隆茜.数据素养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及高校师生数据素养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2015(12):51-56,62.

[24] What is research data?[EB/OL].[2016-04-30].http://guides.library.yale.edu/content.php?pid=324929&sid=2665407.

[25] Data management[EB/OL].[2016-04-30].http://libraries.mit.edu/data-management/.

[26] Dissemination and Sharing of Research Results[EB/OL].[2016-04-30].http://www.nsf.gov/bfa/dias/policy/dmp.jsp.

[27] NIH Data Sharing Policy[EB/OL].[2016-04-30].http://grants.nih.gov/grants/policy/data_sharing/.

[28] NASA Data&Information Policy[EB/OL].[2016-04-30].http://science.nasa.gov/earth-science/earth-science-data/data-information-policy/.

[29] RCUK Common Principles on Data Policy[EB/OL].[2016-04-30].http://www.rcuk.ac.uk/research/Pages?/DataPolicy.aspx.

[30] OECD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Access to Research Data from Public Funding[EB/OL].[2016-04-30].http://www.oec

/sti/sci-tech/38500813.pdf.

[31] Funding Agency and Data Management Guidelines[EB/OL].[2016-04-30].https://www.lib.umn.edu/datamanagement/funding.

[32] 科学数据共享工程[EB/OL].[2016-04-30].http:///index.php.

[33]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学数据汇交暂行办法(草案)[EB/OL].[2016-04-30].http:///fagui.php.

[34]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支撑数据提交要求[EB/OL].[2016-04-30].http://.cn/Jwk_infotech_wk3/fileup/1003-3513/NEWS/20160408165409.pdf.

[35] BBSRC data sharing policy[EB/OL].[2016-04-30].http:// www.bsrc.ac.uk/web/FILES/Policies/data-sharing-policy.pdf.

[36] DMP Tool[EB/OL].[2016-04-30].https:///.

[37] DMP Online[EB/OL].[2016-04-30].http://www.dcc.ac.uk/dmponline.

[38] DMP Assistant[EB/OL].[2016-04-30].https://assistant.portagenetwork.ca/.

[39] Data types & file formats[EB/OL].[2016-04-30].http://data.library.virginia.edu/data-management/plan/format-types/.

[40] Managing research data[EB/OL].[2016-04-30].https://data.bris.ac.uk/.

[41] Data management support for researchers[EB/OL].[2016-04-30].http://www.gla.ac.uk/services/datamanagement/.

[42]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EB/OL].[2016-04-30].http://library.uoregon.edu/datamanagement.

[43] Strategies for sharing your data[EB/OL].[2016-04-30].http://data.research.cornell.edu/.

[44] A practical guide to ACRL’s Visual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EB/OL].[2016-04-30].http:///news/member-news/2016/03/practical-guide-acrl-s-visual-literacy-competency-standards.

[45] Research data[EB/OL].[2016-04-30].http://www.bath.ac.uk/research/data/.

[46]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EB/OL].[2016-04-30].http://www.data.cam.ac.uk/.

[47] 陈秀娟,吴鸣,胡卉.嵌入科研工作流的图书馆数据管理服务――以化学学科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6,36(3):49-55,102.

[48] Open Data Commons[EB/OL].[2016-04-30].http:///licenses/.

[49] Creative Commons[EB/OL].[2016-04-30].https:///.

[50] Datacite[EB/OL].[2016-04-30].https:///.

项目合同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协同治理 治理主体 政府 社会组织 市场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格局中,我国正在全面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之中,传统的单一式政府垄断型的公共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方式正在向多元化、协同治理的方向转变。

何谓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作为一种政治学理论,其理论源头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协同学理论。协同论是197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所创,是研究物质在外在参与力量的驱动下与内部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物质宏观意义上空间、时间或功能的变化。①将这一物理学理论运用到公共管理领域之中,协同治理指的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政府、社会、市场及公民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各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社会达到和谐有序的共同治理状态。从其内涵上看,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从治理主体上看,是多元的。在对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过程中,政府不再是唯一主体,政府之外的市场、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甚至是企业都可以成为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这些主体在协同治理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行使各自的职能,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达到对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以此推动公共管理活动效率的最大化,形成和谐共治的局面。

从治理范围上看,是有限的。在传统公共管理模式中,政府是唯一的,政府的权力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甚至包揽一切事务,是一个“无限式”的政府。但在协同治理中,政府的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②不能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如果是市场与社会组织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一般不应主动干预或尽量减少干预,政府的治理范围应该限定在其他主体不能涉及的领域,比如国防、外交、社会保障等领域。这样一来,既能够限定政府的权力,同时也为其他治理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保障了公共治理的法治化。

从治理模式上看,是互动的。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中,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管理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方性的,与其他的社会主体、公民之间没有沟通或对话。而协同治理要求作为社会治理最大主体的政府改变其原有的自上而下式的管理模式,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互动合作机制及监督机制,在合作、监督的过程中,应积极对话与沟通,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公民、相对人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评估、实施过程中,以此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协同治理的模式是双向互动式的,不再是原来的单方管理模式,而且这种双向互动模式是建立在协商、对话、监督与参与机制之上的,是合作与信任的体现。

当下我国公共管理方式转向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相对来说,政治体制改革还比较滞后,在某些领域过度的行政干预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障碍。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过去的单一性、单方性、管制型、全能型的公共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需向协同治理的新方式转变。

协同治理能够避免单一主体管理方式的“失灵”困境。从世界公共管理实践来看,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先后经历了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社会组织失灵”等阶段,由此可见,单一式的公共管理主体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及社会公共事务时显得力不从心,在具体实践中难免走向“失灵”的困境。

政府失灵。自有国家以来,政府被视为是天然性的公共事务管理者,是公共产品供给的第一提供者,因此,一直以来,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西方古典经济学、制度主义经济学都认为,政府作为一个非竞争性的公共主体,在经济管理、社会治理中并不是完美的,一旦出现不能回应市场的需求或出现回应能力不足时,政府失灵的现象就会出现。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出现在19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股新公共管理思潮及实践,认为政府可以将其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让与市场,通过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将这些公共产品或服务由私人部门来供给。这种由市场机制参与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方式,对政府而言减少了财政压力,对民众而言提高了公共产品的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但同时,私人部门的逐利性容易导致对弱势群体的忽视,过度地依赖市场使得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在不断丧失,由此出现了市场失灵的问题。

社会组织失灵。在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之后,人们一度将公共事务管理的希望寄托在社会非政府组织上,但社会组织与政府、市场一样,也有其局限性,也会面临失灵的危险。美国学者萨拉蒙指出,社会组织之所以失灵,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组织的公共供给明显不足,即社会及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社会组织难以完全提供;二是社会组织不能覆盖公共事务的所有领域,一般社会组织各有其专业性,在专业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则难以提供有效服务;三是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家长制作风,即对社会组织的资源、经济命脉,有控制力的人有安排使用各种项目的权力;四是社会组织有一定的业余性,即现在很多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是由业余人员组成,难免会影响到服务质量。③由此,社会组织也不是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良药,这说明完全单一主体治理模式不可行。

我国社会结构及社会价值的变化需要新的治理方式。过去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我国已经迈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潮之中,社会各领域的巨大变化呼唤新的公共管理方式的出现。首先,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分化及价值的多元化。各类社会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专业职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原有的政治职能相应弱化,社会结构由此发生了分化。我国以前的社会阶层主要是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四大群体,现在的社会结构很难用这四大群体去涵盖了,而是出现了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各阶层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也可以因为某种利益而结为同一利益共同体,社会成员的社会角色并不固定。同时,在社会结构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计划时代下高度统一的价值观正在向个性化、多元化转变,社会成员之间价值观念有较大差异。其次,市场化的社会资源获取机制已经形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资源的分配逐步市场化,原有的通过行政机制分配社会资源的方式已经逐步瓦解,市场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市场规则已经成为主导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重要法则。与此同时,我国原有的“单位”体制在社会机构变化及市场机制的冲击下已经逐渐弱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正在脱离单位体制的束缚,单位原有的分配资源的职能也在弱化,资源分配机制走向市场,资源分配主体相对独立。④在这样的条件下,经济体制的改革会促使社会、经济领域公共服务出现真空,市场机制在逐步填补这些真空地带;各种新社会角色及社会组织在大量出现,民众权利意识及参与政治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原有的单一政府公共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之需要,我们需要建立参与型、协商型的公共事务管理方式,建立良好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与民众权利保护。

协同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政府的需要。和谐社会、法治型政府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这也对我国传统的公共管理方式向协同治理的转变提出了要求,和谐社会与法治政府的建设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种社会主体及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而协同治理的管理模式为此提供了契机。首先,推动协同治理是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党的十报告指出,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换言之,和谐社会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社会主体积极性来共同推进。政府、市场、社会是社会治理的三大主体,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力量,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需要与市场、社会组织、企业、公民进行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共同治理,以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稳定。

其次,推进协同治理是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与法治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应该积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推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将政府的职能由管理转向服务。将政府的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与市场,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的三方互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政府的市场监管、经济调节、社会管理与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建设一个有限的、法治的、服务型的政府。

第三,推进协同治理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职能。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推进协同治理的需求。社会组织具有民间性、公益性、自治性、非营利性等特点,通常扮演着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中介的角色,其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公众诉求及化解矛盾等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推进协同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有效动员与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及社会力量,提升社会自治能力与水平,保证公共管理更具效率、更加有序与公平。

当下我国公共管理方式转向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

如前所述,协同治理是摆脱单一主体治理模式的困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我国应该向协同治理模式转变,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市场、企业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培育多元化的公共治理主体。加快法治政府建设,逐步建立并完善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善治”。

强化政府在公共管理中主导地位的同时,积极培育与发展社会组织。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是公共事务协同治理的需要,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育还不健全,社会组织的“国家属性”还比较浓厚,需要尽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强化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公共性与独立性,培养社会组织及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有学者指出,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社会组织去尝试社会管理,在一定范围内,让公民习惯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体会到社会组织管理的好处,并逐步形成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的转型。⑤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渐进式的培育方式,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而言,也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方式。

我国在推进协同治理进程中,仍然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地位。这是因为,从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来看,只有社会秩序稳定,才能培育健康的公民社会与市场机制,社会组织作为治理主体才能发展。因此,我们不能过度夸大公民社会与社会组织在协同治理中的作用而轻视淡化政府的作用。我国的社会环境、体制与西方国家不同,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的协同治理路径,需要按照我国的国情与社会发展状况来确定社会组织在协同治理中的作用及相关实践。

多元化主体协同治理方式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发达的公民社会与健全的社会组织,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够承担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职能,才能真正实现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还是以政府为主要治理主体。但是,我国应该朝着积极培育公民社会,扩大公民权利的方向努力,积极保障社会组织发展所需的环境,促使社会组织发展的独立性。唯有如此,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同治理才能实现。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为其他主体的协同治理提供空间。协同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市场及社会组织按照宪法及法律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之内相互协作,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及各种社会资源来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政府与社会、公民博弈共赢的状态。因此,需要明确政府与其他主体在协同治理中的职责范围,这是协同治理的前提条件。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过去传统式的全能型政府,改变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职能扩张倾向,政府的职能应该保持在宪法与法律的框架范围内,即政府的职能与权力主要集中在市场与社会组织不能提供服务的领域。对于一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既可以由政府提供又可以由社会组织提供,应该尽量打破政府在此领域的垄断,创造多方供给主体。⑥打破政府在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中的垄断地位,其他的主体如市场、社会组织才有发挥的空间,才能真正发挥市场、社会组织等其他主体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各类主体之间功能耦合,以提升公共服务及公共产品的质量,促进协同治理的发展。

当然,我们在推进协同治理的过程中,应该看到政府、市场及社会的权限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政府职能转变、权力转移本身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转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停滞不前,既不能过度权力转移,也不能墨守成规不转变职能,需要的是科学、有序的放权与转变,在放权与转变的过程中,保持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动态平衡。

完善协同治理的制度体系与参与机制。协同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其过程本身也是动态的,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各方的参与方式、范围、权力及职责,使协同治理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首先,应该建立开放式的公共政策制定、评估及实施机制,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有效降低社会、市场与政府沟通、参与决策的成本,鼓励社会各类主体充分发挥创造性,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评估与执行之中,保证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公开性、平等性与协商性。其次,要健全社会主体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保证社会组织、市场参与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强化各类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中的对话与合作,这样既能够保证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也能够达到协同治理的有效性。第三,要建立并完善多元化治理主体协调治理的参与机制,建立多方主体在协同治理中的对话、沟通与合作机制,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参与机制的落实及相关的监督体系建设。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非平衡相变和自组织引论》,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年。

②卢凯:“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模式分析”,《人民论坛》,2013年第26期。

③[美]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贾西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④田培杰:“协同治理:理论研究框架与分析模型”,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⑤文军:“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⑥刘兆鑫:“利益―风险:面向风险社会的公共政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8期。

上一篇:河闸工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工业节能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