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安全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23:50:04

通信网络安全论文

通信网络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安全作出不同的解释。一般意义上,网络安全是指信息安全和控制安全两部分。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控制安全则指身份认证、不可否认性、授权和访问控制。

当今社会,通信网络的普及和演进让人们改变了信息沟通的方式,通信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主要载体,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与多种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这种关联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巨大的潜在危险--一旦通信网络出现安全事故,就有可能使成千上万人之间的沟通出现障碍,带来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无法预料的损失。

2通信网络安全现状

互联网与生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特征使人类所憧憬的信息共享、开放、灵活和快速等需求得到满足。网络环境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服务创造了理想空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然而,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上述特性,产生了许多安全问题。

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固有的开放性、易损性等特点使其受攻击不可避免。

计算机病毒的层出不穷及其大范围的恶意传播,对当今日愈发展的社会网络通信安全产生威胁。

现在企业单位各部门信息传输的的物理媒介,大部分是依靠普通通信线路来完成的,虽然也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和技术,但还是容易被窃取。

通信系统大量使用的是商用软件,由于商用软件的源代码,源程序完全或部分公开化,使得这些软件存在安全问题。

3通信网络安全分析

针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固有的开放性等特点,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观念和技术水平,将固有条件下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术不熟练,违反安全保密规定和操作规程,如果明密界限不清,密件明发,长期重复使用一种密钥,将导致密码被破译,如果下发口令及密码后没有及时收回,致使在口令和密码到期后仍能通过其进入网络系统,将造成系统管理的混乱和漏洞。为防止以上所列情况的发生,在网络管理和使用中,要大力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

软硬件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方便管理,部分软硬件系统在设计时留有远程终端的登录控制通道,同时在软件设计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或是未发现的漏洞(bug),加上商用软件源程序完全或部分公开化,使得在使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安全等级鉴别和防护措施,攻击者可以利用上述软硬件的漏洞直接侵入网络系统,破坏或窃取通信信息。

传输信道上的安全隐患。如果传输信道没有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那么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将会向外产生电磁辐射,从而使得某些不法分子可以利用专门设备接收窃取机密信息。

另外,在通信网建设和管理上,目前还普遍存在着计划性差。审批不严格,标准不统一,建设质量低,维护管理差,网络效率不高,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因此,网络安全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通信网络安全维护措施及技术

当前通信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把网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于是,保护通信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及其数据不受偶然或恶意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障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就成为通信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

为了实现对非法入侵的监测、防伪、审查和追踪,从通信线路的建立到进行信息传输我们可以运用到以下防卫措施:“身份鉴别”可以通过用户口令和密码等鉴别方式达到网络系统权限分级,权限受限用户在连接过程中就会被终止或是部分访问地址被屏蔽,从而达到网络分级机制的效果;“网络授权”通过向终端发放访问许可证书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网络和网络资源;“数据保护”利用数据加密后的数据包发送与访问的指向性,即便被截获也会由于在不同协议层中加入了不同的加密机制,将密码变得几乎不可破解;“收发确认”用发送确认信息的方式表示对发送数据和收方接收数据的承认,以避免不承认发送过的数据和不承认接受过数据等而引起的争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般是通过数据检查核对的方式达成的,数据检查核对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边发送接收边核对检查,一种是接收完后进行核对检查;“业务流分析保护”阻止垃圾信息大量出现造成的拥塞,同时也使得恶意的网络终端无法从网络业务流的分析中获得有关用户的信息。

为了实现实现上述的种种安全措施,必须有技术做保证,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构筑防御系统,主要有:

防火墙技术。在网络的对外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层进行访问控制。通过鉴别,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来实现对网络的安全保护,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防火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机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内部,所以,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

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保护内部网络不受外部网络的攻击,但它对内部网络的一些非法活动的监控不够完善,IDS(入侵检测系统)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它积极主动地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网络加密技术。加密技术的作用就是防止公用或私有化信息在网络上被拦截和窃取,是网络安全的核心。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对公网中传输的IP包进行加密和封装实现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它可解决网络在公网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问题也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内网的安全问题。

身份认证技术。提供基于身份的认证,在各种认证机制中可选择使用。通过身份认证技术可以保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及可控性等功能特性。

虚拟专用网(VPN)技术。通过一个公用网(一般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它通过安全的数据通道将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公司业务伙伴等跟公司的内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扩展的公司企业网。在该网中的主机将不会觉察到公共网络的存在,仿佛所有的机器都处于一个网络之中。

漏洞扫描技术。面对网络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仅依靠网络管理员的技术和经验寻找安全漏洞、做出风险评估,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在要求安全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各种黑客工具,对网络模拟攻击从而暴露出网络的漏洞。

结束语

目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大部分技术是存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网络功能的要求愈加苛刻,这就决定了通信网络安全维护是一个长远持久的课题。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保证网络安全维护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咏梅.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概述.中国科技信息,2006.

[2]杨华.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计算机与网络,2008

[3]冯苗苗.网络安全技术的探讨.科技信息,2008.

[4]姜滨,于湛.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甘肃科技,2006.

[5]艾抗,李建华,唐华.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

[6]罗绵辉,郭鑫.通信网络安全的分层及关键技术.信息技术,2007.

[7]姜春祥.通信网络安全技术是关键.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5.

论文关键词:通信网络;安全;技术;维护

通信网络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2通信网络安全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安全作出不同的解释。一般意义上,网络安全是指信息安全和控制安全两部分。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控制安全则指身份认证、不可否认性、授权和访问控制。

当今社会,通信网络的普及和演进让人们改变了信息沟通的方式,通信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主要载体,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与多种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这种关联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巨大的潜在危险--一旦通信网络出现安全事故,就有可能使成千上万人之间的沟通出现障碍,带来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无法预料的损失。

3通信网络安全现状

互联网与生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特征使人类所憧憬的信息共享、开放、灵活和快速等需求得到满足。网络环境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服务创造了理想空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然而,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上述特性,产生了许多安全问题。

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固有的开放性、易损性等特点使其受攻击不可避免。

计算机病毒的层出不穷及其大范围的恶意传播,对当今日愈发展的社会网络通信安全产生威胁。

现在企业单位各部门信息传输的的物理媒介,大部分是依靠普通通信线路来完成的,虽然也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和技术,但还是容易被窃取。

通信系统大量使用的是商用软件,由于商用软件的源代码,源程序完全或部分公开化,使得这些软件存在安全问题。

4通信网络安全分析

针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固有的开放性等特点,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观念和技术水平,将固有条件下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术不熟练,违反安全保密规定和操作规程,如果明密界限不清,密件明发,长期重复使用一种密钥,将导致密码被破译,如果下发口令及密码后没有及时收回,致使在口令和密码到期后仍能通过其进入网络系统,将造成系统管理的混乱和漏洞。为防止以上所列情况的发生,在网络管理和使用中,要大力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

软硬件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方便管理,部分软硬件系统在设计时留有远程终端的登录控制通道,同时在软件设计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或是未发现的漏洞(bug),加上商用软件源程序完全或部分公开化,使得在使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安全等级鉴别和防护措施,攻击者可以利用上述软硬件的漏洞直接侵入网络系统,破坏或窃取通信信息。

传输信道上的安全隐患。如果传输信道没有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那么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将会向外产生电磁辐射,从而使得某些不法分子可以利用专门设备接收窃取机密信息。

另外,在通信网建设和管理上,目前还普遍存在着计划性差。审批不严格,标准不统一,建设质量低,维护管理差,网络效率不高,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因此,网络安全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通信网络安全维护措施及技术

当前通信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把网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于是,保护通信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及其数据不受偶然或恶意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障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就成为通信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

为了实现对非法入侵的监测、防伪、审查和追踪,从通信线路的建立到进行信息传输我们可以运用到以下防卫措施:“身份鉴别”可以通过用户口令和密码等鉴别方式达到网络系统权限分级,权限受限用户在连接过程中就会被终止或是部分访问地址被屏蔽,从而达到网络分级机制的效果;“网络授权”通过向终端发放访问许可证书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网络和网络资源;“数据保护”利用数据加密后的数据包发送与访问的指向性,即便被截获也会由于在不同协议层中加入了不同的加密机制,将密码变得几乎不可破解;“收发确认”用发送确认信息的方式表示对发送数据和收方接收数据的承认,以避免不承认发送过的数据和不承认接受过数据等而引起的争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般是通过数据检查核对的方式达成的,数据检查核对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边发送接收边核对检查,一种是接收完后进行核对检查;“业务流分析保护”阻止垃圾信息大量出现造成的拥塞,同时也使得恶意的网络终端无法从网络业务流的分析中获得有关用户的信息。

为了实现实现上述的种种安全措施,必须有技术做保证,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构筑防御系统,主要有:

防火墙技术。在网络的对外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层进行访问控制。通过鉴别,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来实现对网络的安全保护,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防火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机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内部,所以,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

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保护内部网络不受外部网络的攻击,但它对内部网络的一些非法活动的监控不够完善,IDS(入侵检测系统)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它积极主动地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网络加密技术。加密技术的作用就是防止公用或私有化信息在网络上被拦截和窃取,是网络安全的核心。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对公网中传输的IP包进行加密和封装实现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它可解决网络在公网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问题也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内网的安全问题。

身份认证技术。提供基于身份的认证,在各种认证机制中可选择使用。通过身份认证技术可以保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及可控性等功能特性。

虚拟专用网(VPN)技术。通过一个公用网(一般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它通过安全的数据通道将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公司业务伙伴等跟公司的内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扩展的公司企业网。在该网中的主机将不会觉察到公共网络的存在,仿佛所有的机器都处于一个网络之中。

漏洞扫描技术。面对网络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仅依靠网络管理员的技术和经验寻找安全漏洞、做出风险评估,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在要求安全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各种黑客工具,对网络模拟攻击从而暴露出网络的漏洞。

结束语

通信网络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1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我国移动大致经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模拟蜂窝通信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无线组网的方式,通过无线通道,实现终端和网络的连接。该技术主要盛行在上世界70-80年代;第二阶段是以美国CDMA等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移动网络,盛行于80年代到21世纪之初。在该阶段开始出现漫游、呼叫转移等业务;第三阶段则主要为2G与3G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成为2.5G。第四阶段则主要是以现阶段的主流通信技术3G技术为代表,该技术其典型的特点在于在传输的效率上有着很大的提升。第五阶段则主要是4G技术,在3G的基础上形成以TD-LTE为代表的4G网络技术。

2移动通信传输网络面临的安全性风险

2.1网络自身的风险

在现代网络中,因为计算机软件或者是系统自身存在的漏洞,导致计算机病毒和木马能够轻易的植入到网络当中,从而导致计算机当中的一些隐私或秘密被非授权的用户访问,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隐私泄露或者是财产的损失。同时,随着现代wifi等无线网络的发展,通过无线网络带来的非法的截取现象,更是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在移动通信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机方面,也有很多的不发分子则利用手机的漏洞,或者是安装不法软件的方式,导致出现非法的访问和数据的篡改和删除。而面对应用最为广泛的3G网络通信技术,其不仅将面临IP网络问题,同时也面临IP技术问题。3G系统的IP其不仅包含着承载网络,同时也包含了业务网络。而IP的应用其不仅包括因特网、下载、邮件等应用,也有承载IP协议的移动通信系统控制信令和数据。未来针对3G网络运营商面对的主要的问题则是如何加强对3G网络的管理,并以此更好的保证3G网络系统在面临出现的不同安全问题,都要结合IP网络和其应用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制定出更加好的管理措施。

2.2网络外在的风险

针对移动通信网络外在的风险包括很多,而网络诈骗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影响用户安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网络的熟知,电脑技术也开始成为当前人们应用的主流。但是,网络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却成为犯罪分子进行诈骗的工具,如现阶段出现的支付宝盗窃、网络电话诈骗等,都给人们对网络的应用蒙上了很深的阴影。同时,虚假购物网站、网上盗刷信誉同样让人们对网络出现不同的咒骂。因此,如何保障网络应用的安全,防止各种诈骗等问题的出现,也是移动通信安全性考虑的重点。

3移动通信传输网络安全采取的措施

造成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包括以下的几种:第一,传输组网的结构以及设备不合理造成。通过大量的研究,移动通信在进行安装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一些长链型或者是星型,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当中,其安装古语复杂导致在网络的传输当中出现很大的混乱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网络传输的效率。因此,在对移动网络进行建设的初期,一定要对网络的整体布局和网线的架构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从而避免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上述的问题,以此更好的保障网络传输的安全性,使得人们对网络的结构能够一目了然,提高其便利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设备的选择方面,只顾及成本而忽视对设备质量的考虑,成为考虑设备使用的重要的因素。在对网络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同样的生产设备,避免不同的设备出现的不相容等情况的发生,从而给网络安全带来影响。第二,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移动通信设备遍布各地,从而使得不同地点都能使用移动网络。而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因为气候的影响,给网络传输的效率带来很大的问题。同时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区域,存在不明的干扰信号,导致数据无法有效的传输。因此,对设备的保管必须选择正常的环境。第三,在通过外在的设备管理和组网结构后,还必须在统一的物理网络接入平台上构建各种基于业务的逻辑专网。因为在移动网络中,很多的安全对策还不能够有效的支撑其各种应用的核心业务。同时如果将安全措施都集中在流量的出口的地方,就会导致安全设备的性能出现很大的瓶颈。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通常采用搭建统一的根绝业务逻辑专网。该网络设置的地点的IP流“特征五元组(源地址、源端口、目的地址、目的端口、协议)”的基础上,同时还可以将其设置在接入点名/用户接入标识/主叫号码的上面。通过采用这种GTP或GRE的方式来剂型的传输,一直要到业务网络间的网关被解封了才会传输到业务网络。从而通过这种网络,清晰的知道每个数据其流动的方向和具备的特征。完成不同层次清晰明了的虚拟网路业务。如果完成了这样的情况就还可以实现:专门的逻辑网络形成安全的防御系统;在不同的方向和业务上做好网络安全的预防措施;根据业务扩展的方便灵活度的能力,更好更快地计算出业务流量的量和集中区域。第四,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加入“网络准入控制(NCA)”机制,从而实现对终端用户的认证。在移动通信网络当中,3G用户不仅是保护的对象,同时也是需要进行防范的对象。在面对数以千计的用户,如何做好保护,其实际是非常脆弱的。对此,为更好的保护3G网络,通常采用网络现在的方式,对终端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检测,包括软件版本等,以此提高终端预防病毒的能力,如通过对杀毒软件的在线升级。一旦发现其中有异常,则立即进行隔离。

4结语

总之,移动网络安全牵涉到千家万户,涉及到的信息也非常之多。因此,必须采用各种预防措施,走好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保护。

通信网络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对于企业信息通信网络环境来说,容易出现问题是用户。很多企业用户,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具有访问特权的人,每天都在网络中进行各种行为,没有安全意识中进行一些违规操作,从而企业网络安全出行问题。对此,最佳的防范措施应该是开展安全知识培训,规范用户行为,提高安全意识。

1.1网络用户的行为管理需要规范。

网络行为的根本出发点,不仅仅是对设备进行保护,也不是对数据进行监控防范,而是规范企业员工在网络中的各种行为,也就是对人的管理。规范企业员工的网络行为需要通过技术设备和规章制度的结合来进行。网络中用户的各种不规范行为主要包括:正常使用互联网时访问到被人为恶意控制的网站或者网页。这些被控制的网站被黑客植入后门,方便攻击者窃取企业的各类内部数据或者控制其连接互联网的服务器。

1.2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需要加强。

各种安全设备的建立和安全技术的应用只是企业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的一部分,关键是加强企业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贯彻落实企业的安全制度。企业只依靠技术不可能完全解决自身的安全防护,因为技术在不断发展,设备在不断更新,黑客技术也在发展和更新。所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有安全意识,重视自己企业的安全措施。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使得全体人员提高安全意识,从根本杜绝安全隐患。

2企业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

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安全组织、安全技术、安全运行体系。

2.1安全组织体系的构架

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组织建设方面,需要建立决策、管理、协作三级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组织的职责分工和职能,对应合理的岗位,配备相应的人员,同时根据企业信息通信网络实际情况,建立起垂直和水平的沟通、协调机制。企业中有具体的人和组织来承担安全工作,即成立专业的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部门,设置不同的岗位,明确对应的职责,并且赋予部门相应的权力和信任;安全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制订出安全策略来指导和规范安全工作的开展,明确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如何做,做到何种程度等等。另外需要创造合理的外部环境来推动安全部门的工作,建立起一套快速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安全工作的高效推动。

2.2安全技术的应用

有了安全组织制订的安全目标和安全策略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安全技术来满足安全目标;这里主要分为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的整体防护和个人终端的防护。

2.2.1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

系统自身漏洞而导致的安全风险,经常是因为信息通信网络应用本身的漏洞使得网站被病毒入侵或者被植入控制程序,导致企业丢失数据。因此需要建立以下防范措施:(1)部署网络应用防火墙和网络应用安全扫描器,重要的网络应用通过各种安全认证或者许可才能进行使用,同时保证验证程序本身的安全性。(2)时刻对系统进行更新,对应用程序和系统软件进行补丁安装和升级。对于客户端漏洞有以下几种防范措施:(1)系统管理员要通过相应的认证软件拦截限制用户访问一些具有安全威胁的网页;(2)系统管理员要通过相关方案防止用户访问含有攻击和恶意软件的网站;(3)系统管理员要禁止用户从网上下载任何媒体播放文件;(4)系统管理员要通过部署相关软件禁止外网访问企业的邮件服务器;(5)禁止系统管理员在企业内部服务器上使用网页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媒体播放器以及办公软件。从技术层面上而言,安全问题无处不在,单一的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区域防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网的需要,为了应对网络中存在的多元、多层次的安全威胁,必须首先构建一个完备的安全体系,在体系架构下层层设防、步步为营,才能够将安全问题各个击破,实现全网安全。安全体系架构:由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流量控制与行为审计系统、接入认证与强制管理平台等多种网络设备做技术支撑。从可信终端准入、资产管理、访问控制、入侵防御、远程访问、行为审计、全局安全管理等多方面,构成完善的防护体系,从而实现“可信、可控、可取证”的全网安全。其中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流量控制与行为审计系统作为部署在网络各个层面的组件,接入认证与强制管理平台作为全网调度和策略分发的决策核心,通过安全联动,从内外两个安全域,三个维度构建自适应的安全体系。

2.2.2信息通信网络中个人应用的安全防护。

为了更好地加强企业信息通信网络安全,必须规范用户自己的安全行为,加强个人安全意识,建立自己的计算机安全系统,这就需要企业每个员工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安全措施:(1)修改计算机管理员账户,为系统管理员和备份操作员创建特殊账户。用户要禁止所有具有管理员和备份特权的账户浏览Web,严禁设置缺省的Guest账户;(2)限制远程管理员访问NT平台;(3)在域控制器上,修改注册表设置;(4)严格限制域中Windows工作站上的管理员特权,严禁使用缺省值;(5)对于注册表严格限制,只能进行本地注册,不能远程访问;(6)限制打印操作员权限的人数;(7)合理配置FTP,确保服务器必须验证所有FTP申请。在确定了安全组织和安全技术后,必须通过规范的运作过程来实施安全工作,将安全组织和安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推动、相互联系地整体安全运行体系,最终实现企业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

3结束语

总的来说,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云计算、虚拟化、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适应新技术,找出最适合、最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

通信网络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1.1网络安全协议的安全性检测

目前,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各类网络安全协议不断应用于计算机通信中,对于信息传递和数据的传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网络安全协议过程中,设计者未能全面了解和分析网络安全的需求,导致设计的网络安全协议在安全性分析中存在大量问题,直接导致一些网络安全协议刚推出便由于存在漏洞而无效。对于网络安全协议的安全性检测,通常情况下证明网络安全协议存在安全性漏洞比网络安全协议安全更加简单和方便。目前,对于网络安全协议安全性的检测主要是通过攻击手段测试来实现网络安全协议安全性风险。攻击性测试一般分为攻击网络安全协议加密算法、攻击算法和协议的加密技术以及攻击网络安全协议本身,以便发现网络安全协议存在的安全漏洞,及时对网络安全协议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升网络安全协议安全性。

1.2常见网络安全协议设计方式

在网络安全协议设计过程中,较为注重网络安全协议的复杂性设计和交织攻击抵御能力设计,在确保网络安全协议具备较高安全性的同时,保证网络安全协议具备一定的经济性。网络安全协议的复杂性主要目的是保障网络安全协议的安全,而网络安全协议的交织攻击抵抗力则是为了实现网络安全协议应用范围的扩展。在网络安全协议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边界条件的设定,确保网络安全协议集复杂性、安全性、简单性以及经济性于一身。一方面,利用一次性随机数来替换时间戳。同步认证的形式是目前网络安全协议的设计运用较为广泛的方式,该认证形式要求各认证用户之间必须保持严格的同步时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良好的情况相对容易实现,然而当网络存在一定延迟时,难以实现个用户之间的同步认证。对此,在网络安全协议设计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异步认证方式,采用随机生成的验证数字或字母来取代时间戳,在实现有效由于网络条件引发的认证失败问题的同时,确保网络安全协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采用能够抵御常规攻击的设计方式。网络安全协议必须具备抵御常见明文攻击、混合攻击以及过期信息攻击等网络攻击的能力,防止网络击者从应答信息中获取密钥信息。同时,在设计网络安全协议过程中,也应当注重过期消息的处理机制的合理运用,避免网络攻击者利用过期信息或是对过期信息进行是该来实现攻击,提升网络安全协议的安全性。此外,在设计网络安全协议过程中,还应当确保网络安全协议实用性,保障网络安全协议能够在任何网络结构的任意协议层中使用。在网络通信中,不同网络结构的不同协议层在接受信息长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对此,在设置网络安全协议秘钥消息时,必须确保密钥消息满足最短协议层的要求,将密码消息长度设置为一组报文的长度,在确保网络安全协议适用性的同时,提升网络安全协议的安全性。

2计算机网络安全协议在CTC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调度集中控系统(CentralizedTrafficControl,检测CTC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得CTC系统广泛应用于高铁的指挥调度中。CTC系统是铁路运输指挥信息化自动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同时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是一种以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控制为中心,兼顾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高度自动化的调度指挥系统。同CTC系统的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装设了防火墙隔离设备,能够有效确保CTC系统中心局域网的安全。CTC系统的车站系统的局域网主干主要由两台高性能交换机或集线器构成,并在车站调度集中自律机LiRC、值班员工作站以及信号员工作站等设备上配备两个以太网口,以实现与高速网络通信。为实现车站系统与车站基层广域网之间的网络通信和高速数据传输,车站系统配备了两台路由器。车站基层广域网连接调度中心局域网通过双环、迂回的高速专用数字通道实现与各车站局域网的网络通信,其中,该数字通道的带宽超过2Mbps/s,且每个通道环的站数在8个以内,并采用每个环应交叉连接到局域网两台路由器的方式来确保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CTC系统在网络通信协议方面,采用TCP/IP协议,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运用CHAP身份验证技术和IPSEC安全保密技术,在有效实现数据高速传递的同时,确保的网络通信的安全。

3结语

网络安全协议在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安全,有利于计算机数据信息的处理。对此,应当不断完善和改进网络安全协议,提升网络安全协议的网络安全协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信网络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安全作出不同的解释。一般意义上,网络安全是指信息安全和控制安全两部分。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控制安全则指身份认证、不可否认性、授权和访问控制。

当今社会,通信网络的普及和演进让人们改变了信息沟通的方式,通信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主要载体,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与多种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这种关联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巨大的潜在危险--一旦通信网络出现安全事故,就有可能使成千上万人之间的沟通出现障碍,带来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无法预料的损失。

2

经国务院批准,在信息产业部的指导下,由IEEE主办,中国电子学会、清华大学、中国通信学会和北京邮电大学四家单位共同承办的“2008世界通信大会(ICC2008)中国论坛--网络和信息安全分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电信行业信息安全论坛)”于2008年5月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主要研讨国际通信技术和行业领域的热点问题,促进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其中,关于通信网络的安全技术正是其中的一个讨论焦点。

3通信网络安全现状

互联网与生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特征使人类所憧憬的信息共享、开放、灵活和快速等需求得到满足。网络环境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服务创造了理想空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然而,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上述特性,产生了许多安全问题。

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固有的开放性、易损性等特点使其受攻击不可避免。

计算机病毒的层出不穷及其大范围的恶意传播,对当今日愈发展的社会网络通信安全产生威胁。

现在企业单位各部门信息传输的的物理媒介,大部分是依靠普通通信线路来完成的,虽然也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和技术,但还是容易被窃取。

通信系统大量使用的是商用软件,由于商用软件的源代码,源程序完全或部分公开化,使得这些软件存在安全问题。

4通信网络安全分析

针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固有的开放性等特点,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观念和技术水平,将固有条件下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术不熟练,违反安全保密规定和操作规程,如果明密界限不清,密件明发,长期重复使用一种密钥,将导致密码被破译,如果下发口令及密码后没有及时收回,致使在口令和密码到期后仍能通过其进入网络系统,将造成系统管理的混乱和漏洞。为防止以上所列情况的发生,在网络管理和使用中,要大力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

软硬件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方便管理,部分软硬件系统在设计时留有远程终端的登录控制通道,同时在软件设计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或是未发现的漏洞(bug),加上商用软件源程序完全或部分公开化,使得在使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安全等级鉴别和防护措施,攻击者可以利用上述软硬件的漏洞直接侵入网络系统,破坏或窃取通信信息。

传输信道上的安全隐患。如果传输信道没有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那么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将会向外产生电磁辐射,从而使得某些不法分子可以利用专门设备接收窃取机密信息。

另外,在通信网建设和管理上,目前还普遍存在着计划性差。审批不严格,标准不统一,建设质量低,维护管理差,网络效率不高,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因此,网络安全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通信网络安全维护措施及技术

当前通信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把网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于是,保护通信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及其数据不受偶然或恶意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障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就成为通信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

为了实现对非法入侵的监测、防伪、审查和追踪,从通信线路的建立到进行信息传输我们可以运用到以下防卫措施:“身份鉴别”可以通过用户口令和密码等鉴别方式达到网络系统权限分级,权限受限用户在连接过程中就会被终止或是部分访问地址被屏蔽,从而达到网络分级机制的效果;“网络授权”通过向终端发放访问许可证书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网络和网络资源;“数据保护”利用数据加密后的数据包发送与访问的指向性,即便被截获也会由于在不同协议层中加入了不同的加密机制,将密码变得几乎不可破解;“收发确认”用发送确认信息的方式表示对发送数据和收方接收数据的承认,以避免不承认发送过的数据和不承认接受过数据等而引起的争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般是通过数据检查核对的方式达成的,数据检查核对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边发送接收边核对检查,一种是接收完后进行核对检查;“业务流分析保护”阻止垃圾信息大量出现造成的拥塞,同时也使得恶意的网络终端无法从网络业务流的分析中获得有关用户的信息。

为了实现实现上述的种种安全措施,必须有技术做保证,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构筑防御系统,主要有:

防火墙技术。在网络的对外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层进行访问控制。通过鉴别,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来实现对网络的安全保护,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防火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机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内部,所以,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

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保护内部网络不受外部网络的攻击,但它对内部网络的一些非法活动的监控不够完善,IDS(入侵检测系统)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它积极主动地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网络加密技术。加密技术的作用就是防止公用或私有化信息在网络上被拦截和窃取,是网络安全的核心。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对公网中传输的IP包进行加密和封装实现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它可解决网络在公网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问题也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内网的安全问题。

身份认证技术。提供基于身份的认证,在各种认证机制中可选择使用。通过身份认证技术可以保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及可控性等功能特性。

虚拟专用网(VPN)技术。通过一个公用网(一般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它通过安全的数据通道将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公司业务伙伴等跟公司的内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扩展的公司企业网。在该网中的主机将不会觉察到公共网络的存在,仿佛所有的机器都处于一个网络之中。

漏洞扫描技术。面对网络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仅依靠网络管理员的技术和经验寻找安全漏洞、做出风险评估,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在要求安全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各种黑客工具,对网络模拟攻击从而暴露出网络的漏洞。

结束语

目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大部分技术是存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网络功能的要求愈加苛刻,这就决定了通信网络安全维护是一个长远持久的课题。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保证网络安全维护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咏梅.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概述.中国科技信息,2006.

[2]杨华.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计算机与网络,2008

[3]冯苗苗.网络安全技术的探讨.科技信息,2008.

[4]姜滨,于湛.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甘肃科技,2006.

[5]艾抗,李建华,唐华.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

[6]罗绵辉,郭鑫.通信网络安全的分层及关键技术.信息技术,2007.

[7]姜春祥.通信网络安全技术是关键.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5.

论文关键词:通信网络;安全;技术;维护

通信网络安全论文范文第7篇

水下战场环境涉及多维的作战空间和复杂的电磁环境,研究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风险,是研究适用于海战场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安全保密技术及体系的前提。本文根据水下通信网络的特点,分析了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保密需求,研究了水声网络信息安全保密设计考虑要素,并对认证与完整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为研究军用水声网络安全保密体系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水声网络;安全保密;风险

1引言

现代战争需要及时获取尽可能全局的敌我信息和环境信息,准确识别目标,得出战场态势并进行信息共享,及时做出有利的战略决策或战术决策,以立于不败之地。而水下战场环境涉及多维的作战空间和复杂的电磁环境,面临各种威胁和攻击,所以保证其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首要问题。由于水下环境和水下通信网络的特殊性,现有传统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技术不能直接移植应用到水下。因此,研究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风险,研究适用于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技术,使水下无线通信网络能更好地、更安全地为构建一体化的水下信息预警探测网络、有效扩大信息优势、增加侦察和捕获目标的范围和效力提供重要支撑作用。

2水下网络特点与隐患

利用水下通信网络进行预警探测主要是建立反潜监视网络和海洋环境监视网络,包括水面舰艇、潜艇、水下UUV、浮标、海底声呐阵等。网络传感器节点主要装备有各类综合声呐、侦察声呐,探测声呐、噪声测距声呐、磁感应量测等设备。对于这些节点,当采用被动探测方式时,在对目标稳定跟踪后可获得的目标信息主要是方位;采用侦察方式或用侦察节点则可获得目标方位、载频、脉冲宽度和重复周期等数据;通过噪声测距节点可获得目标距离和方位。出于安全、隐蔽的考虑,舰艇(特别是潜艇)装备的声呐设备通常采用被动方式工作,只能得到目标的方位信息。由于海水声传播特性极其复杂,水下无线通信网络通常包括大量在水下分布的、能源受限的、自配置和自感知的传感器节点,在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网络系统。军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具有如下重要特性:

(1)各种移动模式:尽管一些传感器以超音速移动,其他的水下节点可能是固定的。

(2)广泛的终端类型:范围广泛的设备,如传感器、单声道收音机和计算机,可能是军事水下通信网络的终端。

(3)可变的通信距离:通信距离从几米到几千千米,无线电波在海水中选择性衰减严重,无法满足远距离传输的要求,因此,水下无线通信系统多采用声波作为传输载体,但水声通信技术存在着难以克服的传输速率低、高延时、功耗大等缺陷。

(4)可变的通信介质特征:各种媒介类型(如有线、光纤、空气和海水)可台会组合起来使用。

(5)快速改变通信地点:被广泛的水下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可能需要清空,同时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同样的网络在不同的地区内几天之内能够安装好。

(6)敌对和嘈杂的环境:在水下战场,对方的通信设施是高优先级目标。此外上千的炸弹爆炸、车辆和故意干扰会产生噪声。

(7)突发流量:通信流量常常是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长时间的无线电静默可能在特定的地区突然被极其密集的报告和通信需求打破,然而其他的地区保于静默。

(8)各种安全限制:非数据与数据在同一个通信信道里传输。

3安全设计考虑

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环境中,设计实现一个完善的无线网络系统时,首先要分析网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威胁,针对这些威胁提炼必需的安全需求,从而设计相应的安全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无线传输信道。水下无线通信网络节点有严格的能量限制、低容量和微型传感器节点的小尺寸。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能量最小化假设具有重大意义,超过衰变、散射、阴影、反射、衍射、多径效应和衰落影响。总的来说,在距离d内传输信号需要的最小输出功率与dn成比例,其中2≤n<4。因此,有着更多跳数和更短距离的路径比那些少跳数长距离的路径,能效更高。

(2)网络体制。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一个中心点或一个关键节点的存在使得它们在敌对环境中更加脆弱。通过分析流量可能发现一个收集节点,并且在这些关键节点中监视或阻止所有数据流量。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节点间相互依靠来传送一个包。这种多跳自组织特性也带来了额外的弱点,使它们易受攻击。当一个恶意节点使其他节点相信它是一个中继节点时,它可以接收它们的包,且不转发它们。

(3)流量特性。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数据流量通常是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网络节点覆盖范围通常是重叠的,因此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它在同一个区域触发多个传感器。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表明,对于某些区域和时间段来说过度使用,对另一些区域和时间段来说未充分利用。这给通信协议和算法设计包括安全方案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当数据流量是相关的,对付流量分析攻击变得更具有挑战性。

(4)服务质量。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功率是首先要考虑的,当然这取决于应用。当网络用于军事实时应用方面时,延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通常和功率限制相冲突。对于这术的网络,带宽需求可能会高些。水下通信网络应用中,延时和带宽问题是一个最重要的挑战。对于声纳水下介质,传播延迟很长时间(平均每100m为67ms),容量十分有限(5~30kbit/s)。

(5)容错性。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收集节点代表了故障的关键点。数据通过这些节点中继到外部系统,若它们不存在,网络将变得不相连。这在网络中尤其重要,因为如果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没有到达用户,它们不会有任何用处,而且传感器节点中的数据只能通过收集节点访问。因此,它们可能成为拒绝服务攻击的重要目标,容错性方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6)操作环境。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设计是在恶劣和难以接近的地区无人值守运行的,这给容错方案带来了额外的挑战。此外,传感器网络可能在敌后的对抗性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易受物理攻击,且更容易篡改。

(7)能效问题。功耗是影响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协议设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也需要安全方面的特殊处理。水下无线通信的安全方案必须在计算和网络需求方面都是低成本的。

(8)可扩展性。水下无线通信网络设计方案需要高度可扩展,这也影响到了安全协议。对于水下军事通信网络来说,可扩展需求和功率限制一起阻碍了后部署密钥分配方案的适用性,因此,在这种应用中,密钥应在节点部署之前先行部署。

(9)硬件成本。水下无线通信网络节点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有限,因此,有着更少存储和计算需求的安全方案更适合于水下军事通信网络。

4认证与完整性设计

在一个安全的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节点由网络授权,并且只有被授权的节点才被允许使用网络资源。建立这样一个网络的一般步骤包括自举、预认证、网络安全关联、认证、行为监控和安全关联撤销。在这几部分中,认证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网络安全中最基本的一项服务。其它的基本安全服务例如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均取决于认证。秘密信息只有在节点进行互相验证和确认后才能进行交换。

4.1认证问题

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敌手很容易篡改数据,并把一些消息注入数据,这样接收者应该确保接收到的数据来自一个合法的发送方,并且没有被篡改过。数据认证允许接收方验证数据真正是由声称的发送方发送的。这样,接收方需要确保任何决策过程用到的数据来自正确的源节点。在双方通信情况下,发送方用秘密密钥计算消息内容的校验和,产生一个消息认证码(MAC)。数据认证能被接收方验证,这个接收方拥有用于产生相同消息认证码(MAC)的共享密钥和源消息。然而在水下多方通信中,比如基站广播数据给一些节点时,就不能使用对称的数据认证。这种情况下,可采用非对称机制如定时高效流容忍损耗认证(TESLA)。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发送方用密钥产生的消息认证码(MAC)广播一个消息,这里的密钥稍后将公开。当节点收到消息时,如果它还没收到发送方透露的密钥,将首先缓存消息。当节点收到密钥以后,它将用密钥和缓存的消息产生消息认证码(MAC)来认证此消息。TESLA的缺点是认证的初始参数应该单播给每一个接收方,这对拥有庞大数量节点的网络来说是低效的。因此将多级密钥链用于密钥分配中,初始参数是预设的,并广播给接收方,而不是单播发送,这样做增加了拥有大量节点网络的可扩展性,同时可抵抗重放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

4.2完整性问题

数据完整性的含义是接收方收到的数据和发送方发出的数据是一样的。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如果一个节点被敌手捕获,敌手可能会修改数据或把一些错误的信息注入网络里。由于节点有限的资源和节点部署在恶劣的环境中,通信数据会丢失或被损坏,或数据的完整性可能会受到破坏。为了保护数据完整性,最简单的办法是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另一个方法是使用基于加密的完整性方法,比如在认证时使用消息认证码MAC,这会更加安全,但也更复杂。机密性可以阻止信息泄漏。然而,为了扰乱通信,敌手仍然可能会篡改数据。比如,一个恶意节点可能会在一个包里添加片段或操纵包中的数据。这个新数据包会被发送给原接收方。由于恶劣的通信环境,甚至都不需要出现恶意节点,数据就会丢失或遭到破坏。因此,数据完整性要确保任何接收到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修改。

5结语

水下通信网络的迅速部署、自组织和容错特性使其在军事C4ISR系统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需要针对水下无线通信网的威胁提炼必需的安全保密需求,从而设计相应的安全体系架构与安全方案,通常包括用户接入控制设计、用户身份认证方案设计、密钥协商及密钥管理方案设计等,以满足其安全保密需求。尤其是认证与完整性问题,是水下通信网络安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也是今后开展研究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继永 单位:海军计算技术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吴学智,靳煜,何如龙.水声网络及其军事应用研究[J].电声技术,2012(08).

[2]郎为民,杨宗凯,吴世忠,谭运猛.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方案[J].计算机科学,2005(04).

[3]熊飞,吴浩波,徐启建.一种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信任模型[J].无线电工程,2009(08).

[4]荆琦,唐礼勇,陈钟.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任管理[J].软件学报,2008(07).

通信网络安全论文范文第8篇

水下战场环境涉及多维的作战空间和复杂的电磁环境,研究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风险,是研究适用于海战场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安全保密技术及体系的前提。本文根据水下通信网络的特点,分析了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保密需求,研究了水声网络信息安全保密设计考虑要素,并对认证与完整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为研究军用水声网络安全保密体系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水声网络;安全保密;风险

1引言

现代战争需要及时获取尽可能全局的敌我信息和环境信息,准确识别目标,得出战场态势并进行信息共享,及时做出有利的战略决策或战术决策,以立于不败之地。而水下战场环境涉及多维的作战空间和复杂的电磁环境,面临各种威胁和攻击,所以保证其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首要问题。由于水下环境和水下通信网络的特殊性,现有传统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技术不能直接移植应用到水下。因此,研究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风险,研究适用于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技术,使水下无线通信网络能更好地、更安全地为构建一体化的水下信息预警探测网络、有效扩大信息优势、增加侦察和捕获目标的范围和效力提供重要支撑作用。

2水下网络特点与隐患

利用水下通信网络进行预警探测主要是建立反潜监视网络和海洋环境监视网络,包括水面舰艇、潜艇、水下UUV、浮标、海底声呐阵等。网络传感器节点主要装备有各类综合声呐、侦察声呐,探测声呐、噪声测距声呐、磁感应量测等设备。对于这些节点,当采用被动探测方式时,在对目标稳定跟踪后可获得的目标信息主要是方位;采用侦察方式或用侦察节点则可获得目标方位、载频、脉冲宽度和重复周期等数据;通过噪声测距节点可获得目标距离和方位。出于安全、隐蔽的考虑,舰艇(特别是潜艇)装备的声呐设备通常采用被动方式工作,只能得到目标的方位信息。由于海水声传播特性极其复杂,水下无线通信网络通常包括大量在水下分布的、能源受限的、自配置和自感知的传感器节点,在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网络系统。军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具有如下重要特性:

(1)各种移动模式:尽管一些传感器以超音速移动,其他的水下节点可能是固定的。

(2)广泛的终端类型:范围广泛的设备,如传感器、单声道收音机和计算机,可能是军事水下通信网络的终端。

(3)可变的通信距离:通信距离从几米到几千千米,无线电波在海水中选择性衰减严重,无法满足远距离传输的要求,因此,水下无线通信系统多采用声波作为传输载体,但水声通信技术存在着难以克服的传输速率低、高延时、功耗大等缺陷。

(4)可变的通信介质特征:各种媒介类型(如有线、光纤、空气和海水)可台会组合起来使用。

(5)快速改变通信地点:被广泛的水下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可能需要清空,同时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同样的网络在不同的地区内几天之内能够安装好。

(6)敌对和嘈杂的环境:在水下战场,对方的通信设施是高优先级目标。此外上千的炸弹爆炸、车辆和故意干扰会产生噪声。

(7)突发流量:通信流量常常是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长时间的无线电静默可能在特定的地区突然被极其密集的报告和通信需求打破,然而其他的地区保于静默。

(8)各种安全限制:非数据与数据在同一个通信信道里传输。

3安全设计考虑

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环境中,设计实现一个完善的无线网络系统时,首先要分析网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威胁,针对这些威胁提炼必需的安全需求,从而设计相应的安全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无线传输信道。水下无线通信网络节点有严格的能量限制、低容量和微型传感器节点的小尺寸。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能量最小化假设具有重大意义,超过衰变、散射、阴影、反射、衍射、多径效应和衰落影响。总的来说,在距离d内传输信号需要的最小输出功率与dn成比例,其中2≤n<4。因此,有着更多跳数和更短距离的路径比那些少跳数长距离的路径,能效更高。

(2)网络体制。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一个中心点或一个关键节点的存在使得它们在敌对环境中更加脆弱。通过分析流量可能发现一个收集节点,并且在这些关键节点中监视或阻止所有数据流量。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节点间相互依靠来传送一个包。这种多跳自组织特性也带来了额外的弱点,使它们易受攻击。当一个恶意节点使其他节点相信它是一个中继节点时,它可以接收它们的包,且不转发它们。

(3)流量特性。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数据流量通常是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网络节点覆盖范围通常是重叠的,因此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它在同一个区域触发多个传感器。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表明,对于某些区域和时间段来说过度使用,对另一些区域和时间段来说未充分利用。这给通信协议和算法设计包括安全方案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当数据流量是相关的,对付流量分析攻击变得更具有挑战性。

(4)服务质量。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功率是首先要考虑的,当然这取决于应用。当网络用于军事实时应用方面时,延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通常和功率限制相冲突。对于这术的网络,带宽需求可能会高些。水下通信网络应用中,延时和带宽问题是一个最重要的挑战。对于声纳水下介质,传播延迟很长时间(平均每100m为67ms),容量十分有限(5~30kbit/s)。

(5)容错性。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收集节点代表了故障的关键点。数据通过这些节点中继到外部系统,若它们不存在,网络将变得不相连。这在网络中尤其重要,因为如果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没有到达用户,它们不会有任何用处,而且传感器节点中的数据只能通过收集节点访问。因此,它们可能成为拒绝服务攻击的重要目标,容错性方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6)操作环境。水下无线通信网络的设计是在恶劣和难以接近的地区无人值守运行的,这给容错方案带来了额外的挑战。此外,传感器网络可能在敌后的对抗性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易受物理攻击,且更容易篡改。

(7)能效问题。功耗是影响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协议设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也需要安全方面的特殊处理。水下无线通信的安全方案必须在计算和网络需求方面都是低成本的。

(8)可扩展性。水下无线通信网络设计方案需要高度可扩展,这也影响到了安全协议。对于水下军事通信网络来说,可扩展需求和功率限制一起阻碍了后部署密钥分配方案的适用性,因此,在这种应用中,密钥应在节点部署之前先行部署。

(9)硬件成本。水下无线通信网络节点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有限,因此,有着更少存储和计算需求的安全方案更适合于水下军事通信网络。

4认证与完整性设计

在一个安全的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节点由网络授权,并且只有被授权的节点才被允许使用网络资源。建立这样一个网络的一般步骤包括自举、预认证、网络安全关联、认证、行为监控和安全关联撤销。在这几部分中,认证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网络安全中最基本的一项服务。其它的基本安全服务例如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均取决于认证。秘密信息只有在节点进行互相验证和确认后才能进行交换。

4.1认证问题

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敌手很容易篡改数据,并把一些消息注入数据,这样接收者应该确保接收到的数据来自一个合法的发送方,并且没有被篡改过。数据认证允许接收方验证数据真正是由声称的发送方发送的。这样,接收方需要确保任何决策过程用到的数据来自正确的源节点。在双方通信情况下,发送方用秘密密钥计算消息内容的校验和,产生一个消息认证码(MAC)。数据认证能被接收方验证,这个接收方拥有用于产生相同消息认证码(MAC)的共享密钥和源消息。然而在水下多方通信中,比如基站广播数据给一些节点时,就不能使用对称的数据认证。这种情况下,可采用非对称机制如定时高效流容忍损耗认证(TESLA)。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发送方用密钥产生的消息认证码(MAC)广播一个消息,这里的密钥稍后将公开。当节点收到消息时,如果它还没收到发送方透露的密钥,将首先缓存消息。当节点收到密钥以后,它将用密钥和缓存的消息产生消息认证码(MAC)来认证此消息。TESLA的缺点是认证的初始参数应该单播给每一个接收方,这对拥有庞大数量节点的网络来说是低效的。因此将多级密钥链用于密钥分配中,初始参数是预设的,并广播给接收方,而不是单播发送,这样做增加了拥有大量节点网络的可扩展性,同时可抵抗重放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

4.2完整性问题

数据完整性的含义是接收方收到的数据和发送方发出的数据是一样的。在水下无线通信网络中,如果一个节点被敌手捕获,敌手可能会修改数据或把一些错误的信息注入网络里。由于节点有限的资源和节点部署在恶劣的环境中,通信数据会丢失或被损坏,或数据的完整性可能会受到破坏。为了保护数据完整性,最简单的办法是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另一个方法是使用基于加密的完整性方法,比如在认证时使用消息认证码MAC,这会更加安全,但也更复杂。机密性可以阻止信息泄漏。然而,为了扰乱通信,敌手仍然可能会篡改数据。比如,一个恶意节点可能会在一个包里添加片段或操纵包中的数据。这个新数据包会被发送给原接收方。由于恶劣的通信环境,甚至都不需要出现恶意节点,数据就会丢失或遭到破坏。因此,数据完整性要确保任何接收到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修改。

5结语

水下通信网络的迅速部署、自组织和容错特性使其在军事C4ISR系统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需要针对水下无线通信网的威胁提炼必需的安全保密需求,从而设计相应的安全体系架构与安全方案,通常包括用户接入控制设计、用户身份认证方案设计、密钥协商及密钥管理方案设计等,以满足其安全保密需求。尤其是认证与完整性问题,是水下通信网络安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也是今后开展研究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继永 单位:海军计算技术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吴学智,靳煜,何如龙.水声网络及其军事应用研究[J].电声技术,2012(08).

[2]郎为民,杨宗凯,吴世忠,谭运猛.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方案[J].计算机科学,2005(04).

[3]熊飞,吴浩波,徐启建.一种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信任模型[J].无线电工程,2009(08).

[4]荆琦,唐礼勇,陈钟.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任管理[J].软件学报,2008(07).

通信网络安全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威胁。本文主要从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影响因素、防御措施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一定程度的提升我国网络信息的安全程度。

如今的信息发展速度是飞快的,我们的通信与网络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此种情况下一定程度的促进了网络的迅速发展,不可否认的是网络通信在日益腾飞的今天,它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对于维护网络通信的安全压力也越来越大。网络通信的天然属性就是开放,与此同时开放性的存在也导致了许多安全方面的漏洞,随着内外安全环境的日益恶化,诸如信息窃取或者网络攻击的活动也逐渐变得猖獗。同时网络的恶意行为趋势也渐渐变得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的引起了我们的注重。许多有组织的集团或者骇客攻击的存在都严重影响着我国网络的通信安全。

一、网络的通信安全

在对网络的通信安全进行定义时需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其定义从国际化的角度看来可以是信息的可用性、可靠性、完整性以及保密性。一般情况下网络通信安全指的是依据网络的特性由相关的安全技术以及预防计算机的网络硬件系统遭迫害所采取的措施服务。

(一)影响网络通信安全的因素

首先就是软硬件的设施。许多的软硬件系统一开始是为了方便管理才事先设置了远程终端登录的控制通道,这样会极大程度的加大了病毒或者黑客攻击的漏洞。除此之外很多软件在一开始设计时虽然会将种种安全的因素考虑进去,但不可避免的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缺陷。在出现问题后就需要立即补丁来进行漏洞弥补。与此同时一些商用的软件源程序会逐渐变得公开或者半公开化的形态,这就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轻易找到其中漏洞进行攻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的通信安全受到威胁。

其次就是人为的破坏。某些计算机的内部管理员工由于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术,利用自身的合法身份进到网络中,从事一些破坏、恶意窃取的行为。最后就是TCP/IP的服务比较脆弱,由于因特网的基本协议就是TCP/IP 协议,这个协议的设计虽然比较有实效但是安全因素比较匮乏。这样就会增大代码的量,最终也会导致TCP/1P 的实际运行效率降低。因此TCP/IP其自身的设计就存在着许多隐患。许多以TCP/IP为基础的应用服务比如电子邮件、FTP等服务都会在不同的程度受到安全威胁。

(二)常用的几种通信安全技术

比较常用的有数据加密技术,所谓的加密就是将明文转化为密文的过程。还有数字签名的技术,这时一种对某些信息进行研究论证的较有效手段。除此之外访问控制也是一种有效地安全技术,这一种形式的机制就是利用实体的能力,类别确定权限。

二、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措施

正是由于通信网络的功能逐渐变得强大,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它,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将网络的风险降到最低。

(一)防火墙技术

通常情况下的网络对外接口所使用的防火墙技术可以使得数据、信息等在进行网络层访问时产生一定的控制。经过鉴别限制或者更改越过防火墙的各种数据流,可以实现网络安全的保护,这样可以极大限度的对网络中出现的黑客进行阻止,在一定层面上可以防止这些黑客的恶意更改、随意移动网络重要信息的行为。防火墙的存在可以防止某些Internet中不安全因素的蔓延,是一种较有效地安全机制,因此防火墙可以说是网络安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身份的认证技术

经过身份认证的技术可以一定范围内的保证信息的完整机密性。

(三)入侵的检测技术

一般的防火墙知识保护内部的网络不被外部攻击,对于内部的网络存在的非法活动监控程度还不够,入侵系统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点而存在的。它可以对内部、外部攻击积极地进行实时保护,网络受到危害前就可以将信息拦截,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四)漏洞的扫描技术

在面对网络不断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局面时,知识依靠相关网络的管理员进行安全漏洞以及风险评估很显然是不行的,只有依靠网络的安全扫描工具才可以在优化的系统配置下将安全漏洞以及安全隐患消除掉。在某些安全程度较低的状况下可以使用黑客工具进行网络的模拟攻击,这样可以一定层面的将网络漏洞暴露出来。

(五)虚拟的专用网技术

由一个因特网建立一个安全且是临时的链接,这是一条经过混乱公用网络的稳定安全通道。

三、总结

伴随着网络通信的全球发展,我们的生活工作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在使用网络通信提供的高效方面服务的同时,我们也遭受着网络信息带来的一些危害。因此只有铜鼓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拥有安全的技术才可以保证网络的安全,进一步促进网络通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震.我国信息与通信网建设安全问题初探[J].科学之友,2010年24期

姜滨,于湛.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J].甘肃科技,2006年85期

余斌.论计算机互联网与通信网络建设的安全性[J].科技经济市场,2010年05期

通信网络安全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 安全性 3G网络

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让人们越来越体会到网络给自身带来的便捷。然而,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利用移动网络进行盗窃银行账户等事情更是层出不穷。移动网络的安全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1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我国移动大致经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模拟蜂窝通信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无线组网的方式,通过无线通道,实现终端和网络的连接。该技术主要盛行在上世界70-80年代;第二阶段是以美国CDMA等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移动网络,盛行于80年代到21世纪之初。在该阶段开始出现漫游、呼叫转移等业务;第三阶段则主要为2G与3G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成为2.5G。第四阶段则主要是以现阶段的主流通信技术3G技术为代表,该技术其典型的特点在于在传输的效率上有着很大的提升。第五阶段则主要是4G技术,在3G的基础上形成以TD-LTE为代表的4G网络技术。

2 移动通信传输网络面临的安全性风险

2.1 网络自身的风险

在现代网络中,因为计算机软件或者是系统自身存在的漏洞,导致计算机病毒和木马能够轻易的植入到网络当中,从而导致计算机当中的一些隐私或秘密被非授权的用户访问,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隐私泄露或者是财产的损失。同时,随着现代wifi等无线网络的发展,通过无线网络带来的非法的截取现象,更是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移动通信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机方面,也有很多的不发分子则利用手机的漏洞,或者是安装不法软件的方式,导致出现非法的访问和数据的篡改和删除。

而面对应用最为广泛的3G网络通信技术,其不仅将面临 IP 网络问题,同时也面临 IP 技术问题。3G 系统的 IP其不仅包含着承载网络,同时也包含了业务网络。而IP的应用其不仅包括因特网、 下载、 邮件等应用, 也有承载 IP 协议的移动通信系统控制信令和数据。 未来针对3G网络运营商面对的主要的问题则是如何加强对3G网络的管理,并以此更好的保证3G网络系统在面临出现的不同安全问题,都要结合IP网络和其应用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制定出更加好的管理措施。

2.2 网络外在的风险

针对移动通信网络外在的风险包括很多,而网络诈骗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影响用户安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网络的熟知,电脑技术也开始成为当前人们应用的主流。但是,网络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却成为犯罪分子进行诈骗的工具,如现阶段出现的支付宝盗窃、网络电话诈骗等,都给人们对网络的应用蒙上了很深的阴影。同时,虚假购物网站、网上盗刷信誉同样让人们对网络出现不同的咒骂。因此,如何保障网络应用的安全,防止各种诈骗等问题的出现,也是移动通信安全性考虑的重点。

3 移动通信传输网络安全采取的措施

造成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包括以下的几种:

第一,传输组网的结构以及设备不合理造成。通过大量的研究,移动通信在进行安装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一些长链型或者是星型,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当中,其安装古语复杂导致在网络的传输当中出现很大的混乱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网络传输的效率。因此,在对移动网络进行建设的初期,一定要对网络的整体布局和网线的架构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从而避免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上述的问题,以此更好的保障网络传输的安全性,使得人们对网络的结构能够一目了然,提高其便利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设备的选择方面,只顾及成本而忽视对设备质量的考虑,成为考虑设备使用的重要的因素。在对网络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同样的生产设备,避免不同的设备出现的不相容等情况的发生,从而给网络安全带来影响。

第二,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移动通信设备遍布各地,从而使得不同地点都能使用移动网络。而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因为气候的影响,给网络传输的效率带来很大的问题。同时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区域,存在不明的干扰信号,导致数据无法有效的传输。因此,对设备的保管必须选择正常的环境。

第三,在通过外在的设备管理和组网结构后,还必须在统一的物理网络接入平台上构建各种基于业务的逻辑专网。因为在移动网络中,很多的安全对策还不能够有效的支撑其各种应用的核心业务。同时如果将安全措施都集中在流量的出口的地方,就会导致安全设备的性能出现很大的瓶颈。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通常采用搭建统一的根绝业务逻辑专网。该网络设置的地点的IP流“特征五元组 (源地址、 源端口、 目的地址、 目的端口、 协议) ” 的基础上,同时还可以将其设置在接入点名/ 用户接入标识/ 主叫号码的上面。通过采用这种GTP 或 GRE 的方式来剂型的传输,一直要到业务网络间的网关被解封了才会传输到业务网络。从而通过这种网络,清晰的知道每个数据其流动的方向和具备的特征。

完成不同层次清晰明了的虚拟网路业务。如果完成了这样的情况就还可以实现: 专门的逻辑网络形成安全的防御系统; 在不同的方向和业务上做好网络安全的预防措施; 根据业务扩展的方便灵活度的能力, 更好更快地计算出业务流量的量和集中区域。

第四,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加入“网络准入控制 (NCA ) ” 机制,从而实现对终端用户的认证。在移动通信网络当中,3G 用户不仅是保护的对象,同时也是需要进行防范的对象。在面对数以千计的用户,如何做好保护,其实际是非常脆弱的。对此,为更好的保护3G网络,通常采用网络现在的方式,对终端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检测,包括软件版本等,以此提高终端预防病毒的能力,如通过对杀毒软件的在线升级。一旦发现其中有异常,则立即进行隔离。

4 结语

总之,移动网络安全牵涉到千家万户,涉及到的信息也非常之多。因此,必须采用各种预防措施,走好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保护。

参考文献

[1]邓娟,蒋磊.3G 网络时代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浅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6(6):113-115.

[2]沈立武.3G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289-290.

[3]陈冰.网络数字传输解决方案及应用[D].科技论文,2009(11).

[4]张宇.无线局域网的研究与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1).

[5]陈林兴.网络安全的前景[J].中国科技杂志,2012(08).

作者单位

上一篇:数据通信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电力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