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本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00:25:42

设计本科论文

设计本科论文范文第1篇

1.指导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影响。目前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生,这部分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尽管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均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质量下降。

2.毕业设计成果与实际需求脱节。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存在为设计而设计的倾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脱离实际,通常只是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设计,从而对工程条件进行不恰当的简化。这样即便学生在某一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但设计方法单一,考虑实际问题不全面,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毕业设计成果缺乏展示平台,没有进行社会转化的机会,更产生不了行业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二、提高岩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监管机制。学院作为毕业设计质量(论文)监管的二级单位,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统一管理。资环学院按照我校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认真制定本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细则,将监管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主要监管的过程包括:⑴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选题监督;⑵学生开题、实习调研落实情况检查;⑶平时学生、指导教师出勤情况检查;⑷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⑸学生进行预答辩情况检查;⑹答辩、成绩评定;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导效果总结。在建立健全了毕业设计(论文)监管机制基础上,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每个过程都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2.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与企业长期进行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来提高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业务实践或挂职锻炼,直接接触实际工程,边实践,边学习,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方法,把行业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之中,这对于那些毫无实践经验,从校门到校门的教师来说,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所以说,对于新引进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前,学校应先派他们到实习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技能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应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让学生参加实际题目的设计,使他们处于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真实社会活动中,为其提供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锻炼机会。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毕业设计成果进行社会转化,能够产生一定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热情,从而能够主动学习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能够掌握更多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程间的差距,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健全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指导教师的培养等都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今后需进一步加大重视程度,不断进行实践、总结,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供更多的方法、措施。

设计本科论文范文第2篇

(一)掌握专业核心技能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树立以能力为本位,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社会文化环境、市场环境中掌握产品设计、制造、开发及市场推广的一般知识和组织管理原则,具有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该专业学生先后经过专业理论的学习,基础绘画的强化,三大构成的提升,设计软件的训练,设计思维的引导,产品形态的设计,产品模型的制作等一整套从理论到实践的训练,培养具有较强的草图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产品制造与生产等专业核心技能,最终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相关工作。掌握专业核心技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就业之根本。

(二)强调学以致用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重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而非发现新知的能力,这是其区别于学术型院校、研究型院校的关键之处。工业设计是工业化时代的创新设计,对创新性和应用性要求较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该专业侧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以致用的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

(三)传承地方文化、服务面向地方

工业设计是技术、艺术与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环节,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应用所学知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这表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不仅承担着培养社会、国家、业界所需的人才,给国家社会带来直接利益,还承担着培养适应地方发展所需的人才,给地方发展带来直接利益,集传承者、创新者、服务者于一体。如何生于斯?长于斯?服务于斯?立足地方(行业)、融入地方(行业)、服务地方(行业)、共享地方(行业),成为推动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使命与责任。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也不同于设计类学科中视觉传达、动画等专业的毕业设计。它要求学生针对某一项目,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寻求最佳设计方案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以产品模型和展板等综合形式作为成果展示。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

(一)突出专业特性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一项以产品为载体,以社会创新为导向的设计研究与实践。其毕业设计突出体现专业特性,是要区别于艺术类其他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突出专业特性应解决好三个问题:其一,在知识层面体现“是什么产品”;其二,在技能层面明确“用什么技术实现产品结构和功能”;其三,在实践层面反映“产品模型与设计理念之间融合的程度如何”。这三个问题与该专业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紧密相连,解决了是什么、用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专业特性才会更清晰、更突显,才能避免与平面、影视等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混乱或雷同。

(二)重视实践应用性

高校向社会输送的工业设计人才只有符合市场的需要才能够获得认可,才能被社会所吸纳。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育阶

段历时最长、层次最高、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更应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选题、方案构思、方案筛选、计算机建模、模型制作、产品展示是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六个主要环节,这六个环节涵盖了该专业绝大部分理论与实践知识,且每一环节对应一项专业能力。选题测试学生对专业知识宏观把握的能力;方案构思测试学生知识创新的能力;方案筛选测试学生运用专业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建模测试学生专业技能应用的能力;模型制作测试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产品展示测试学生系统把握专业知识的能力。目前,该专业很多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过程中只参与前四个环节,模型制作则找企业或工厂代工完成,产品展示则认为无关紧要而被忽略。应用型本科院校侧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型制作和产品展示是最能检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两个环节,因此,学生需参与到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实践应用环节,以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展示地方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其毕业设计也应围绕地方特色展开,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紧密联系的工业设计专业更应如此。其毕业设计选题要切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地方企业、文化产业联系紧密,以服务地方发展为目的。如地处闽西北的三明学院,其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理学文化是该校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较好的切入点,既能传承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又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一)科学选题

好的选题就是成功的一半,毕业设计选题直接关系到后续毕业设计进展。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可从三方面考虑:首先,选题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从学生角度看,可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确保毕业设计后续工作进展自如;从导师角度看,可以确保课题的可行性,还能丰富科研成果。其次,选题着眼于地方企业与产业。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围绕地方特色展开创作,实现学生应用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可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再次,选题围绕社会发展与需求。此类选题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动态。如毕业设计选题以我国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作为切入点,借助新技术、新材料对农村交通运输工具、生活用品等进行改良与创新,试图解决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又如选题以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盲人作为切入点,基于无障碍设计理念,通过盲人水杯设计、盲人娱乐产品设计、盲人银行卡设计、盲人出行公交信息系统服务设计等一系列设计方案,为解决盲人生活中出行不便拓展新思路,提供新对策。

(二)组建指导教师团队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涉及的知识较为广泛,根据教师自身专长,组建指导教师团队,采取分工与合作的方式,能有效整合资源,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组建指导教师团队需注意:第一,指导教师团队中教师数量不宜过多,2~3个最佳。第二,指导教师团队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所差异,如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科研型教师与教学型教师、青年教师与老辈教师、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组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给学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建议。第三,团队中个人分工需明确。任务分工可依据教师专长和毕业设计管理中计划、组织、监督、控制等四个环节,共同督促、推进、落实。

(三)落实毕业设计展示

毕业设计展示是毕业设计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关键的环节。它最直接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各个院校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沟通教学与社会、学院与公众的交流平台,在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四者之间起着核心纽带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需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落实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展。第一,学校需奠实基础、搭好平台。学校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展示提供场地、设备等硬件支持的同时,还需做好毕业设计展的对外宣传工作,广邀企业界、文艺界、教育界等知名人士前来观看、指导、考察,为学生就业、展示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第二,教师需抓住重点、推选优秀。教师重点抓优秀毕业设计作品的展示工作,通过树立榜样来全面带动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教师应向企业重点推荐迎合地方发展需求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为企业推荐适销对路的千里马。第三,学生需营造氛围、凸显特色。学生通过展示风格的确定、展示空间的布局、展示灯光的渲染为毕业设计展示营造氛围,并综合展板、模型(实物)、影像等多种展示形式,对设计思路、设计风格、设计成果及其应用前景进行多感官、多方位展示,从而将毕业设计作品的最佳效果以及最显著的特色展示出来。毕业设计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上,重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地方的能力,因此,突出专业特性、重视实践应用性、展示地方特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提高毕业设计选题的科学性、优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落实毕业设计展示等对策,对有效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设计本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毕业设计(论文) 培养模式 环节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73-01

教育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达到本科生培养的目的,我系2008年对2004级两个专业方向52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探索。

1 注重毕业设计(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

毕业生论文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最终质量控制的关键,包括指导教师队伍、实验基地、选题、开题、查询文献、综述撰写、论文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评阅与答辩。

1.1 指导教师队伍

指导教师对毕业生论文质量起着指导把关的重要作用,我系选用的指导教师具有研究经历、具有相当于讲师或以上职称。本年度指导教师共35名,其中,教授及研究员15名,副教授及副研究员15名,有研究经历的讲师5名。每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3名。

1.2 实验基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基地,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验基地,本系内有神经信息处理实验室、激光医学实验室、医学仪器实验室、超声医学实验室以及本专业开放实验室。系外基地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和天津市脑系科医院。除开放实验室外,这些实验室均有省部级或以上的科研在研项目。

1.3 论文选题、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是论文质量的关键,由指导教师提出拟选题目,在选题会议上说明拟选题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根据拟选题目,经过全体指导教师讨论,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确定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向学生公布,由学生选择指导教师和论文题目。然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最后确定论文题目,撰写一篇相关内容的综述,写出开题报告,并与指导教师一起制订毕业设计(论文)进度。

1.4 论文中期检查

论文工作开始第7周,进行论文中期检查,由指导教师汇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行情况,包括文献查阅、综述撰写、英文文献翻译、特别是开题报告的撰写和执行的可行性,论文未能按计划进行的要说明未能按计划完成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经全体指导教师讨论,提出修订方案,以确保论文质量。

1.5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评阅与答辩

1.5.1 论文撰写

严格按照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根据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制定毕业设计(论文)模板进行论文撰写。

1.5.2 论文评阅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后,指导教师对论文进行审阅,向学生提出修改意见。由学生进行论文修改,根据规范评分标准完成指导教师评分,论文上交到系教学办公室后,统一组织论文评阅教师进行论文评阅,并给出评阅成绩和评语。

1.5.3 论文答辩

经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合格的毕业设计(论文),由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其中1-2名评审专家从系外聘请。答辩委员会听取论文报告,进行提问和答辩,并进行评分。

1.5.4 论文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按指导教师评分占30%,评审教师评分占20%,答辩(5人平均)成绩占50%进行计分;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按照:①选题意义和立题依据;②论文工作量和难度;③文献信息检索应用能力及外语能力;④实验工作方案、方法、结果、数据处理、结论、讨论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⑤论文版面质量、写作水平及规范化程度;⑥创新能力;⑦论文答辩质量,包括多媒体的质量、讲述和回答问题的清楚、准确程度;

7个主要环节进行分项评分量化给出最终评语。

2 注重毕业设计(论文)规范管理

2.1 管理文件

我系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实行系和教研室两级管理,毕业设计(论文)主要管理文件如下:

2.1.1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

2.1.2 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

2.1.3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原则和审题程序

2.1.4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评估表

2.1.5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汇总表

2.1.6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汇总表

2.1.7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会程序

2.1.8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细则,包括指导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阅书、答辩评阅书、分项评分及评语评分表。其中分项评分及评语评分表是为了对毕业设计(论文)评分量化和统一评语,保证论文评语客观和公正性,本年度提出并予以实施的评分细则之一。

2.2 规范论文写作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规范化,我们参照了国内外一流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的基础上,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模板,规定了论文的结构、目录、摘要、正文、图表和参考文献等规范格式。

3 结语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规范管理,使本届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使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更加科学合理,论文写作更加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得到很大地提高。与往届相比,今年没有出现二次答辩的学生。

对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规范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弥左.王兆月.邢立军.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室科学[J].2007.5(43).

设计本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过程 写作技巧

一、引言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高校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综合所学知识与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载体。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结合学院发展,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积极进行探索,就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科学选题、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一些措施。

二、科学选题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是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内容,是提高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水平的第一步。但是,选题工作目前普遍都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选题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偏离教学基本要求;有的选题对学生要求较高,工作量过大,学生无法完成;有的选题新颖性不够,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加强等。针对以上问题,本人结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近几届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教学内容。我院根据各专业的不同,对计算机专业主要以系统设计为主,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结合管理、经济因素,以实际应用研究为主。

2.课题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任务或社会热点,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选题不得少于80%。我院在设计选题过程中,尽量与指导教师已申请的科研课题为背景,辐射其子课题,让学生可以更有效的研究。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3.选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

识与技能,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需控制其课题的难度和工作量。另外毕业设计(论文)应做到一人一题,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坚决杜绝多人合做一篇论文。若多名学生共同参加同一大型研究(设计、制作)项目的,各自课题的名称及研究内容必须有所区别。

为保证选题合理,我院成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小组,根据选题的基本原则,合理审批选题。另外,为提高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水平,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决定从09届开始利用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选题的申报、学院申批选题、学生选题均在网上进行,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论文质量的好与坏。本文通过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的实际分析,总结以下经验:

1.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分析

⑴开题:首先由指导教师按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候选题目,再根据学生选择指导教师的具体情况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议定。选题应科学,并体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与学术要求。

⑵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的撰写:指导教师应根据各课题的研究范围,给学生下发相应设计(论文)任务书,并指导学生填写开题报告和撰写文献综述,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做好充足的准备。实践证明,好的开题报告学生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自己在研究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而且可以进一步理清研究的思路、明确写作目标与任务, 并根据选题的性质确立有效的研究方法。而指导教师透过学生的开题报告, 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研究选题的真实情况, 从而为下一步指导论好精神和物质上的充分准备。而好的文献综述能帮助学生反映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自己要研究的课题做好相应准备。

⑶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学生根据开题报告的要求,认真撰写论文的初稿、二稿及相关文稿,直至定稿。撰写过程中,学生应与指导教师经常交流,沟通,并及时反馈指导教师对课题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同时,学院也不定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检查工作,监督指导教师和学生对课题的完成程度。

⑷论文内容与格式的规范管理: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学院会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及毕业论文标准格式模板,对论文各个主要部分的书写做详细指导,并开展相应毕业设计(论文)讲座。

⑸答辩前期工作安排:在答辩前学院召开了答辩组成员的培训工作会议,特别是把答辩的安排和程序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确保答辩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为答辩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了很好的准备。

⑹答辩安排:为了使论文评价做到规范有序,学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每个答辩小组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即分配到该组的答辩学生都不是本组答辩委员指导。②为了便于比较和公正,论文评阅采取集中评阅的方法,这也能使整个答辩评委会提前熟悉学生的论文。③论文评语的规范化,要求各个评阅教师按照论文的工作量、学术水平、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规范性、论文结果等进行全面、认真地审阅和评分。④论文格式和答辩资格审查,由每个答辩小组对学生的论文格式和答辩资格做专门审查,审查不合格者督促学生修改,问题较大的学生不能参加答辩。⑤为引起学生对论文答辩工作的重视,我系安排了多次答辩时间,如果学生在第一次答辩中未获通过,在严格按答辩教师指导意见修改后,方可参加二次答辩,如二次答辩仍未通过,毕业论文成绩将评为不及格。

⑺答辩工作结束后期工作: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成绩总评,评选并推选优秀论文。

2.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控制

⑴选题控制:为确保选题的准确性,使学生能顺利完成相应的课题,有必要在选题之时从多角度、多层面让学生再次审视自己的课题。包括课题的研究范围、现实意义、参考资料及个人的研究能力等因素。经过选题控制,让学生对论文目标更为明确,思路更加清晰。

⑵时间控制:时间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按质按量完成的重要因素。学校和学院都有明确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安排,指导教师应按照相关安排,控制时间。特别是对于撰写论文进度迟缓的学生, 指导教师要及时提醒, 并监督和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经过时间控制,防止学生撰写论文前松后紧, 草草收场,从而进一步提高设计(论文)的质量。

⑶监督控制: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论文的撰写, 学院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坐在一起,相互沟通、交流写作经验、探讨各自的体会,提出各种撰写论文的相应问题, 同时让指导教师直面学生,与学生一起交流,现场办公。对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学院会进行细致研究,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 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学生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对许多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见解,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热情。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个别学生知识面比较窄,思路不够开阔;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有极个别学生持敷衍的态度;部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有所欠缺,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在今后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将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撰

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组织有科研实力和经验的教师在学生中开展撰写科研论文的教学活动,积极孕育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为此,我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科研项目的申报,学生通过完成这些科研项目,可使他们的科研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为以后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包括索取信息、计算机绘图、数据处理、多媒体软件应用等)的能力,以及对图书资料特别是我院图书馆文献信息数据库的获取及独立分析的能力,学会将现有的资料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并作出切实的表达。为此,我院计划以后在开展毕业论文工作之前,邀请图书馆的专业人员为毕业班的学生开展专题指导,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3.要加强毕业论文的进一步管理工作,建立规范化、严格化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每年在开展学生参加的动员布置大会上,认真学习传达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规章制度、工作条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质量意识。同时,尽量处理好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与找工作的矛盾,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五、结束语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作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提升本科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科学选题的重要性,分析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过程控制。同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改进措施。为了充分发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训练作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笔者将不断进行改革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徐继红:《本科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教学改革的探讨》,《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史增喜:《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的改革与实践》,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2.4。

[3]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毛小庆:《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若干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6.1。

[5]董黎刚、赵 :《高校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

设计本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毕业论文 质量 管理 督导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设,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检验,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质量是衡量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1]。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交易的转变,学生人数的爆发性增加,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传统教学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现行教学需求,尤其毕设这一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改进、调整[2]。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从学生角度出发

毕设与学生就业、考研、考公之间的问题。毕设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课程结束后和第八学期,这个时期刚好是学生择业或考研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分配工作期间,学生有时间、有精力扎扎实实地完成毕业设计,检验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好基础。而高校扩招后,随着自主择业政策的实施,就业环境严峻,导致学生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择业上,而择业时间与毕设时间冲突,第七学期后期与第八学期刚好是招聘高峰期,学生忙于四处投简历和面试,甚至外出择业,根本没有时间、精力投入到毕设环节中[3]。二是就业导向问题,用人单位面试时一般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一般不关注学生的毕设质量,导致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另外一部分用人单位会让已签约学生提前来单位实习,进行岗前培训,导致这部分同学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毕设,对于考研、考公同学也是一样的,第七学期正是研究生考试复习准备阶段,根本无力关注毕设,而第八学期则要忙于复试,很难将精力投入到毕设中,这种在毕设与就业、考研、考公之间的精力、时间冲突已是毕设工作中的普遍难题。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毕设环节理解不透彻,对毕设持一种漠视态度,不重视,仅仅将其看做毕业前需经历的一门课而已,而不是将其作为检验自己、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过程认真对待。其主观态度是决定这一训练过程成效的关键[4]。

2.从教师角度出发

第一,高校扩招,师生比例失调。

近年来本科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而良好的师资建设却没有跟上,造成在校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普通毕设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一般为4~10人,多的学院指导教师要达到20~30名左右,同时还要保证大部分学生的毕设题目或研究方向各有不同,指导教师难免在指导过程中力不从心。随着高校扩招,学校里青年教师过多,由于毕业指导教师的职称限制,无法有效参与到指导工作中,等满足了职称要求,直接上手,缺少一线指导经验。不仅不利于新教师的职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学校教学水平。

第二,高校政策导向问题。

现在高校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还要完成一定量的纵向及横向课题、发表科研论文,导致老师没有足够精力投入到指导工作中,无法保证指导效果和论文质量[5]。

第三,部分指导教师水平有限,职业修养不够。

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上,由于自身水平、科研任务较重、指导学生数较多等因素的影响,指导教师很少按要求与学生见面,指导论文,学生发现、遇到问题得不到反馈,没有阶段性的检查验收和改进要求,对论文缺乏整体掌控,导致设计过程出现偏差,对学生的进展不闻不问。甚至在论文初稿提交后,教师都没有认真审阅论文结构、文章规范性等,直接通过,草草装订、答辩,怎样保证论文质量呢[6]?

3.从管理者角度出发

第一,毕设流程时间跨度大,缺乏有效的监控。

学校针对本科毕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条例,但是由于规章制度条例在执行中缺乏量化考核,缺乏可操作性,学校在毕设管理过程中,从第七学期到第八学期这一时间阶段,只能给出一个大致毕业论文流程时间节点,各学院、指导教师、学生按照学校的时间节点操作,最终只能在毕业前完成毕设,提交各项材料,参加答辩,获得成绩。就算完成毕设工作,也很难避免指导教师突击赶工现象,缺乏对毕设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同时缺乏对指导教师的有效监督机制,最终导致本科毕设工作流于形式[7]。

第二,毕设质量监控缺少有效审核。

毕设的选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系主任审核,由指导老师指定学生选题,缺少双选和专家的审核。毕设中期检查表用于老师自查学生的论文进度,缺少专家审核,毕设的初稿由指导老师审定,评阅老师参阅指导教师意见,进行论文审阅,缺少专家审核,这三者应该是相互独立的。

第三,指导教师对毕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

在日常工作中,部分老师反映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对他们来讲纯属任务,提不起工作热情。在完成指导学生论文的期间,可以完成更多科研工作量,调整毕业设计工作的绩效考核,将老师的科研热情激发出来。

二、提高毕设质量的对策

第一,加强学生论文培训和技能指导。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明确毕设在其大学生涯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毕业设计写作过程与其求学择业的冲突性,以及时间的紧迫性。同时,对于本专业毕业设计的流程安排、时间节点要广而告知,便于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联系导师。同时在低年级开设科研论文写作通修课,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流程、方法。如教师申报毕设课题,学生选题,确认并撰写开题报告,开展专题调研、中期检查报告、外文翻译、提交论文等活动。

第二,调整教学计划,合理调整时间。

针对学生择业与毕业冲突的前提,根据各专业学科特点和培养方案要求,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调整部分课程的上课时间,如调整部分专业课的周学时,将毕业论文相关课程放到前面学期,从第七学期开始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各学院统一时间表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各系上报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及具体实施计划方案,确定指导教师申报课题,系主任审批,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核。然后学生、老师双选,确定选题,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联系指导教师,完成选题的调查研究,完成开题报告的填写,督导检查教师的了解情况、学生的开题情况。这样可以确保学生空出一个寒假的时间段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有效避免毕业设计和择业的部分冲突,调整毕业设计时间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一项有力措施[5]。

第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师资。

首先明确指导教师的资格,只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担任指导教师,加强对现任在职年轻教师的培训,组建毕设教学团队,让青年教师属于团队,团队中做好传帮带工作,共同指导毕设,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还要采取奖惩激励措施和政策导向,吸引优秀老师看重毕业设计,如加大毕业指导学生的工作量统计系数,将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纳入科研工作量统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考核,从而形成一支素质高、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为毕设提供充足的人力保证。再次,选聘更多校外科研单位机关和企业的“双师型”或“三师型”人员担任毕设的指导教师,同时将专业实习与毕设结合起来,让学生到对口企业或用人单位从事毕设工作,充分调用企业和单位中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技能和技术,提高毕设质量。

第四,规范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学校根据毕设的分步骤制定科学的规范文件,对毕设的组织管理、课题申报、学生选题、中期检查、随机抽查、论文答辩、成绩考核等,都要有详细的可操作管理规定和细则,形成健全、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有效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对毕设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监控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指导教师、学生使用这个系统,管理者全程控制时间节点,督导组利用这个系统,方便地查看毕业设计的相关各种表格,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全程的有效督导。同时督导组对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检查与监控机制是解决毕设质量下降的最好方法。围绕毕业设计全过程的评价和考核体系是建立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有力保障,在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方面,以申报课题、学生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外文翻译、论文提交、专家调研督导、答辩、成绩评定、论文抽检、资料归档、论文评优等环节形成质量控制面。

第五,建立毕业论文专家督导制度。

毕业设计专家督导指学校聘请在职教授或离退休教授作为指导专家,对整个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进行指导、检查、考核和反馈的教学活动,督导模式包括督导的内容、规模和范围。督导制度的执行力度反映学校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督导专家督导内容应包括:毕业设计题目、学生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撰写、教师指导记录、论文评语、资料归档等方面。专家督导工作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采取按人数比例抽检的方式。前期可安排于教师申报课题时,对课题的科学性、实践性、难度进行把关审核,同时考核各学院毕业设计工作前期组织和准备情况。中期安排于中期检查阶段,考查课题的研究进度,了解学生与指导教师的见面次数、指导内容、工作态度、进展情况、学生投入时间、指导教师指导中存在的问题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整改,确保毕设后期工作顺利进行。后期安排在毕业答辩前,对论文定稿、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进行二次考核,通过后方能进行整体答辩。通过这三个阶段,给老师、学生提供反映问题和建议的平台。在选定质量控制面的基础上,对毕业设计中如申报课题、学生选题、中期检查、答辩等重点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和考核,做到反馈、整改、考核与评估相结合,进一步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在答辩完成后,专家还可对成绩进行评定,进行论文抽检,检查资料归档情况等。

三、结语

本科毕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加强并规范学生的毕业设计,不断提高毕设质量,是保证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针对我校本科毕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在完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借助论文系统,让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督导专家全程参与毕业设计工作流程,参与考核,参与反馈。有效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同时提出从学生出发,年轻教师传帮带团队建设,督导全程参与毕设考核,教学改革举措和加大奖励措施等设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望能在提高本科毕设质量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新乐,郭仁宁,于静梅.本科毕业设计问题分析及质量提高方法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140-142.

[2]唐湘宁,华维慧.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创新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1):198-199.

[3朱丽华.论我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28):100-103.

[4]张俊丽.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与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16-117.

[5]付建伟,陈志民,许群.浅析提高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05-106.

[6]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7]余伟.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8(2):66-68.

基金项目:南京财经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课题号:JGW1

设计本科论文范文第6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压力

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找工作和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用去了相当一部分时间,而这一时间正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的时间,因此这一部分学生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掌握的不细致,没有自己的研究思想,所以在毕业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不能集中精力,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最严重的是,有少数的学生找到了工作,用人单位要求这些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在本单位进行,因此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产生脱节。

2.考研压力

近几年来由于我院对考研重视程度较高,所以考研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这也给毕业设计环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有一部分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要到各地去笔试、面试,因此导致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期工作不到位;还有一部分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思想上产生了放松情绪,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认真程度降低,对各环节内容投入精力不足,只满足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不高。

3.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不当

虽然我院在毕业设计(论文)的立题上,制定了一些明确的要求和措施,但是由于把关不严,还是有一部分题目不能联系工程、生产、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个别指导教师闭门造车、脱离实际,题目达不到学院规定的要求,很难使学生在毕业环节中得到真正的煅炼;还有一部分指导教师,不是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出发,而是给学生制定好了实验步骤,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成为了个别指导教师本人科研工作的劳动力。

4.个别指导教师和学生投入精力不足

由于个别指导教师在毕业环节中,对学生的管理不严、关心不够、不能从思想上教育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致使有一少部分学生毕业环节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设计(论文)步骤严重脱节。这表现为,一部分学生毕业工作量严重不足(在学生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图纸、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中表现相当突出);还有一部分学生有抄袭现象发生;再者,由于现在我院的学生毕业设计全部要求用计算机CAD进行设计,有个别指导教师对CAD绘图系统操作不熟练,业务不精,因此现场操作指导跟不上,影响了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5.毕业设计(论文)撰写不规范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答辩时,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达不到学校规定的要求。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审核不严格;甚至有些指导教师对学校制定的论文撰写规范也不清楚,导致有一部分学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达不到要求。

二、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我院在本科学生的毕业环节中采取了以下的措施和对策。

1.科学立题,采用双向选择制度

科学设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对学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院制定了《关于本科毕业环节选题的规定细则》。要求选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具备指导资格的教师填写《济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核表》报各教研室、系,经审核后,确定指导教师、题目,经主管院长审核、批准后,组织学生报名、选题,并为学生介绍指导教师及研究内容。一生一题是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鼓励有条件的专业与企业、科研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教产和教研的有机结合。题目一旦通过批准,即在学院网上进行公布,为此我们开发了毕业设计(论文)网上双选系统。学院组织进行毕业设计动员会,在学院指导下,师生按双向选择方式进行选题。

2.强化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针对毕业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加强规范管理,认真抓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为此我们设计出了本科生毕业设计流程图,修订和补充制定了与此流程图相配套的各项管理规定与细则,如:本科毕业环节选题、任务书、开题、中期检查、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结题验收、答辩和归档管理等的规定和细则。指导教师和学生严格按照毕业设计流程图的进度安排毕业环节的各项工作。如果哪个操作步骤没有完成,不允许进入下一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达不到规定和细则的要求,不允许学生进行毕业答辩。

3.加强教师业务的培训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整体水平和精力的投入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学院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参加毕业环节工作,只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有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吸收大量硕士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辅导工作中来,保证指导教师一人一题,加大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对那些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师取消其带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鼓励教师投入生产工作实践,从实践中取材、选材、实验、论证,给学生提供结合科研课题方向的选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4.严格毕业答辩程序,科学评定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是毕业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它是对指导教师指导工作认真程度、工作质量的评价和检验;是对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质量的全面考核。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将自己的“作品”做成幻灯片(PPT)进行自述,PPT内容应图文并茂,分析讨论理论联系实际,结论正确。学院答辩委员会由学院教学委员会指定5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由院长担任学院答辩委员会主任,教学副院长担任副主任,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担任秘书,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包含材料领域各专业的教师。由学院答辩委员会按照设计和论文的研究方向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成立答辩组。答辩组原则上由正高职称的教师担任组长,至少有2~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同时有一名教师担任答辩组秘书。学生和自己的指导教师应采取回避制度,分入不同的答辩组。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组三部分组成。权重如下:指导教师评分占30%、评阅人评分占20%、答辩组评分占50%。分项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其中如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评分超过答辩组的评分15分(含15分)以上时,取消此项评分。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评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中等(70分以上)、及格(60分以上)、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比例一般以优秀15%、良好35%、中等30%、及格、不及格20%为上限。为严格把握各答辩组的答辩质量,答辩委员会要求每个答辩组必须对该组答辩成绩排在末位的5%的学生进入二次答辩,二次答辩委员会由学院答辩委员会成员和各答辩组的组长组成,对不及格学生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

三、 总结

设计本科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毕业论文 认知情况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面对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 除了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外, 培养食品方面的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让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企业、融入岗位, 发挥自己的重要性,除了学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外,实践过程尤为重要, 而大学 4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毕业论文(设计)。4年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安排于第7学期的10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面临工作时间紧张、求职考研压力冲击、工作条件欠缺和管理疏漏等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了解专业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认知状况或建议,探索适合当前形势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控制方法,我们在近3 年的毕业论文(设计)实践中, 对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的专业学生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1.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为加强食品专业学生充分认识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 在大一新生入校的专业介绍中对专业培养方案作了专题讲解; 在3~5学期中,学校推出创新性实验等项目,为学生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做铺垫;第7学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真正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对于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知晓情况, 学生于第1、2 、3、4 学年知道的分别为27. 10%、52. 40%、77. 24%和98.12%。近3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的调查结果显示, 99.12%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并亲身感受到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锻炼思维培养。调查结果还发现,学生认为毕业论文(设计)能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提高信息检索能力、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锻炼表达能力的分别达到71. 35%、82. 82%、80.14% 、90. 61%、71. 65%、68.67%;还有34.20%学生认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对考取研究生非常有帮助。

2.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综合能力

2.1 检索文献的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是一次综合检验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写作能力的过程。食品专业学生在第5学期均选修了文献检索课程,但是在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47. 38% 的学生从未进行文献检索,42. 56%学生仅偶尔检索过专业文献, 仅10. 06%的学生经常使用校图书馆数据库进行文献查阅工作。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中, 94.63%学生使用校图书馆数据库,35.42%的学生使用Google、百度文库等网络工具,11.52%的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过纸质期刊。认为文献查阅这个过程可帮助论文选题的为77.32%,课帮助开题报告和论文撰写的分别为58. 715%和97. 14%。

2.2 实验操作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文献检索、选题后进入实验操作阶段,选择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分别占58. 76%和41.24%。选择毕业论文部分的学生54. 17%的不知道如何开展实验,仅11. 51%学生清晰知道实验的开展顺序、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 57.50%的学生使用了统计软件、作图软件及画图软件,采用的统计软件类型主要是Excel,画图软件为Excel和CAD。 虽在论文工作前, 89. 48%的学生已经学习运用过某种相关软件,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只有25. 78%的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类软件, 而74. 22%的学生不太熟练甚至生疏。

2.3论文撰写能力

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前,有64.12%的学生不知道论文的基本格式,只有10.30%的学生清楚的指导论文撰写的内容和格式。73.33%的学生基本掌握了统计图表的使用, 但在论文(设计)撰写工作中, 初次使用统计图表时,仍出现较多的错误, 其中表题图题、表目设置、有效数字、表线和图形图标错误率分别达19. 83%、45.11%、32.32%、16. 81%。通过老师指导和专题讲座, 学生基本掌握了开题报告书写格式和要求, 其中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预期成果、技术路线等内容书写正确率分别为91. 40%、82 50%、68. 17%和74. 37%。

3.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评价与建议

调查学生关于“指导老师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关注程度”评价, 80.42%学生认为带教老师非常关注, 14.44%的学生认为老师关注程度一般入, 另有54.24%的学生人认为带教老师完全不关注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

调查学生关于“自己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过程的精力投入”结果显示, 89.10% 的学生认为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自己能全身心投入, 通过查阅文献、实验数据分析、及时与老师联系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和质量, 而10.90%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因为各种原因投入毕业论文(设计)精力一般。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学生认为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因素包括学生时间保障和重视程度、指导老师的能力和投入、工作条件、考研求职压力影响和过程管理等, 回答率分别占94.34%、90.12%、85.30%、80.46%、62.07%。

4.结语

实践证明,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实施能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学生通过近10周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可以拓展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并融入到实践中, 进而真正体会到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文献资料检索、阅读和翻译工作, 可以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专业知识面;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分类, 可以巩固统计软件和计算机知识和能力;通过论文(设计)选题, 可以调动学生科研思维,促使其发现实际生产工作急待解决问题;通过论文的修改和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通过论文答辩过程, 可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总之, 毕业论文(设计)为学生搭建了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平台[1-3] 。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各环节,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苏政权,毋福海,黄丽玫,等.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4):408,416.

[2]张 玲,朱长才,李文芳,等.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45-46

设计本科论文范文第8篇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提出中医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思想:立足于现有基础,探索本校的办学特色,不办雷同专业,建立相应的毕业设计方案;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教师的科研立项结合起来,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将知识技能培养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围绕学生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教师理论指导与学生能力学习的执行机制;坚持学科融合,提高科技水平;严要求,善管理,树立精品意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改进毕业设计的改革措施

(一)师生双向选择,多种选题模式结合

在我校食品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采取师生双方双向选择和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模式,将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项目活动融入毕业设计中,以实现教育个体化为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双向选择就是在学生开始毕业设计前,辅导员将导师上报的课题题目及学生数需求表汇总后发给学生,由学生自由选择。导师与选题学生交流后,学院再根据选题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落实课题到学生,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参与自身感兴趣的课题的研究。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项目从大二开始,学有余力而又有某方面科研兴趣的学生,可以申请科研立项,获批则得到资助,并可以进入相应专业教师的科研实验室,接受初步的科研训练。随着第二课堂科研活动的深入,逐渐形成完整的思路和可执行方案,若师生双方都满意,则升级为毕业设计课题,该方式成为师生互动选择的良好基础,同时使毕业设计工作前移。事实表明,将毕业设计与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创新活动有机结合,既保证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强化课外教学内涵,又拓展了毕业设计环节。将第二课堂科研项目延伸转化为毕业论文课题,有效延伸了毕业论文工作的时间长度和内容深度,极大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合理界定毕业设计内容

确定毕业设计具体内容时应充分考虑中医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生知识结构,重视选题的合理性。既要保证研究内容的前瞻性,激发学生兴趣,又要兼顾难度,以符合学生能力水平。选题最好与中药、保健食品相结合,能体现学科前沿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因兴趣而更好地参与毕业设计工作,学到更多知识,为将来从事食品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原则上将选题范围限定为工艺基础理论、新技术、新型食品(保健食品)开发、分析与检验、市场营销等。本科生尚缺乏独立的科研能力,而且毕业设计工作时间较短,所以更需导师把关。我们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后整理出课题实验方案,由导师审阅后下达任务书,确保课题难度适中、内容丰富。

(三)突出导师指导作用,强化导师责任心

在执行环节,我们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课题审批制度,通过教研室、学院的双层把关,确保毕业设计选题质量。原则上,选题注重前沿性、创新性、可行性。学院要求中级以上的教师才能带教,带教老师应具有纵向或横向项目资助,这些项目一般代表了学科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如此确保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高起点。一般而言,导师仅从旁指导,但实际上,导师在立题、查新、试验、论文执笔等环节均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导师的素质决定了一篇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故而需加强导师队伍的管理,要求导师对学生严加管理,不能“放羊”或者干脆甩给研究生了事。在指导过程中,导师要强调循序渐进,要合理安排进度,定期总结和汇报。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一起讨论执行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探求解决之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升质量

只有建立规范的毕业设计各环节考核与控制制度,才能有效保证毕业设计的执行效果。因此,我们建立了导师、教研室和学院三级各司其职的考核与控制体系来进行有效管理。导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工作进度,指导学生有序开展研究工作。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主要采取小组课题汇报会的形式,每隔一周组织一次小组课题汇报会,了解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评分的一个因子。教研室层面则通过中期检查来了解实情,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促使毕业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认真做好记录,以作为最终评价的参考依据。学院层面则以课题、导师资格评定、开题、中期汇报检查、论文答辩、成绩评分、材料归档等环节开展过程管理,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力求考核、整改与评估相辅相成。高度重视论文答辩,合理组合答辩小组成员,并执行导师回避制度。优秀论文需自愿申请答辩,并将其和导师的绩效、职称评聘挂钩,以鼓励先进。

三、结语

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发现,将毕业设计与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活动相结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而且提前参与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活动的学生的毕业论文优秀率也较高。通过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管理的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导师的责任心都有所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进一步提高了,部分学生已能发表科研论文,这为培养高素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设计本科论文范文第9篇

1.1基于学生的视角

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程度不高,态度不端正,没有积极性,只是被动接受安排,消极等待。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不好,不了解所学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自主性学习不强,过分依赖指导。造成现在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就不知所措,不会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寻找和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只能消极等待指导教师的帮助或者按照其他同学先行探索的套路进行效仿。

1.2基于教师的视角

高校扩招以后,造成短时间内师资严重不足,教师工作任务极其繁重,被迫大量引进新人,而新进教师又普遍缺乏教学工作和工程实践经验,最终造成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能力的不足。同时,老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投入程度也不好把握,指导太细致太详细,会约束学生的设计思路,限制其创新能力的发挥;若指导过于粗狂和简单,不能建立学生系统设计的良好思路,会造成学生的茫然和无措。同时,毕业设计经费的增长落后于各项成本的增长,使得毕业设计的工程实践性太弱,无法起到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

1.3相关问题的深层次分析

我们现有的教育方法和培养模式手段落后,方法陈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造成学生实际能力与工程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现行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体系,侧重于从学科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却割裂了其在工程中的相互联系,系统性的课程改革滞后,导致学生系统应用知识的能力严重不足;对学生能力的认定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对难以考试的综合性能力的思维训练重视不够。这些做法扼杀了一大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实践动手能力弱,缺乏运用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势必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多数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少且脱离实际,导致现行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弱化,导致大学生严重缺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乏典型体现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时,不知如何选择课题,不会查阅资料,不会分析和归纳,只能采取模仿、抄袭和拼凑的方式。

2提高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的可行性对策

2.1优化毕业设计选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着手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模式是采用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学生在1:1范围内选择。而题目的范围大小、难度高低等都是指导老师完全确定,没有与学生任何交流,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去向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指导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自己定题,也可以考虑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共同来探讨选题内容和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如果能将学生的签约单位也参与进来,与老师、学生三方共同讨论毕业设计题目则更好,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自身特长,又考虑了就业单位的岗位实习,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学生的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起着引导和榜样作用,其责任心和指导水平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坚持每周一次的小组面对面指导,对每周的任务做总结和展望,从而督促学生扎实完成每一步骤、每一环节,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的各项任务。现阶段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最欠缺的是实践经验,因此,要加强教师实践性环节的锻炼,组织指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生产和工程实际,在工程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指导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加强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的规范管理和监督

学校应以教务处为牵头部门,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规范流程和管理文件,将毕业设计的内容范围难度、指导教师的职责任务和工作量考核、答辩成绩的评定细则、毕业论文的格式等文件化、规范化。建立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加强专业督导团的督导工作,明确分工,协调工作,开展前期引导、中期检查与后期抽查为主要环节的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强化毕业设计全过程的管理。前期引导:组织学科资深教师和专业督导团与系(教研室)老师及部分学生对选题内容和范围进行初审,判断是否满足毕业设计的工作量要求,难度是否合适,相关实验条件能否满足,学生能否能按时按量完成等。中期检查:包括开题内容检查和初步方案检查。组织学科资深教师和专业督导团对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英文资料翻译等前期工作进行抽查。重点检查学生的文献综述的分析整理,讨论学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判断其设计难度和工作量要求是否合适,进度计划是否切实可行;检查学生的课题初步方案草图、有关国家标准和技术文件的整理和完成的论文初稿。后期抽查:包括答辩巡查和后期抽查。由教务处牵头,各专业督导团分头参与部分答辩过程,检查答辩工作的组织是否有序、规范。毕业设计结束后,对优秀、不及格和抽查的其他毕业设计进行重新审定。

3总结

毕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是一个贯穿四年大学本科教育的过程。因此,高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加强毕业设计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让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学校职能部门能够适时进行监控和督导,共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标。

设计本科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明确任务

在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让学生明确本次设计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依据研究任务和内容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多种方案,优选最佳方案,最终确定本设计的方案。

(二)确保进度

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明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规定检查日期,定期召集学生了解设计进度情况。由于现在的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一部分学生还处于找工作阶段,如何加强日程管理,成为毕业设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严格考勤纪律,督促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到毕业设计上。

(三)重视中检

毕业设计期中检查时间大致为5月上旬,督促本科学生按任务书规定的时间和任务在期中检查时略提前完成前半部分的任务,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的设计和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奠定坚实基础,保证顺利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四)耐心指导

由于学生在大学四年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锻炼,对论文写作格式和要求不够清楚。为此,采取多种方式方法,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等各项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同时,针对学生实践知识缺乏等特点,自己动员一切可利用的关系,联系学生下厂参观、学习,让学生增加实践知识,为搞好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五)模拟预答

在正式答辩前,由本人及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组成预答辩委员会,对所指导的本科生按照正式答辩的要求进行预答辩,指出毛病,挑出不足,并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逐一指导,并给予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正式答辩奠定坚实基础。

二、结语

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以学生为主、指导教师参与的一项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极大的耐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工作中,同时要密切配合指导导师和督导组的检查督促工作,做好毕业设计的全程质量监控,从而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加强毕业设计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不仅对于学生本人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正规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络本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