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贸易范文

时间:2023-05-23 11:40:58

商品贸易

商品贸易范文第1篇

1.双边贸易额增速呈放缓趋势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2007年,中韩双边进出口总额达1599.0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中国出口561.4亿美元,进口103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1%和15.6%。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2008上半年,中韩贸易额仍高达816.5亿美元,同比增长28.1%。韩对华出口450.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占韩出口比重22.7%,中国继续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韩国则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据中方统计,2003年中韩双边贸易总额632.3亿美元,同比增长43.4%,2004年双边贸易总额900.7亿美元,同比增长42.5%,2005年双边贸易总额1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2006年,双边进出口总额134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从韩方统计资料看,四年来的贸易总和分别为570.2、793.5、1005.6、1073.9亿美元,经过测算,年增长率为38.6%、39.2%、26.7%和17.1%;虽然中韩双方由于统计方法或统计范围不同,在具体数值上有所差异,但是从总体看,中韩贸易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但受国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增速逐步趋缓。

2.产业内贸易成为贸易的主要形式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简称IIT)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的现象。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SITC)的标准,SITC中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都属于同一产业。

早在本世纪初,韩国学者李准晔等人就曾对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数据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涉及所有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还是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都是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这说明,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其地位不断提高。而中国学者曹子瑛、梁果(2006)根据1995年~2005年韩国海关贸易数据测算的10年间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达到0.68,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

3.中韩双方贸易结构不同,中国处于低端层次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中国在双边贸易结构中处于低端位置,这可以体现在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个层次。

从产业间贸易结构看,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商品中,虽然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逐年递减,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比重仍然较大,一直在38%左右浮动。同期,韩国对华商品出口仍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化工、机械、塑料等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稳定,始终保持在60%以上。

从产业内贸易结构看,中韩两国处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阶段。根据李准晔等人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韩贸易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没有明显提高,相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中韩贸易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同类商品的相互贸易中所获得的收益差距较大。以中国商务部统计的数据为例,在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HS8542)的产业内贸易中,2006年中国向韩国出口17.4亿美元,同时韩国向中国出口额达到187.7亿美元,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差距明显。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中国依旧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例如在钢材类进出口贸易中,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是不锈钢板材,而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主要是普通钢板;矿物燃料的产业内贸易中,中国对韩国出口中主要是煤及其制品,而韩国对中国出口主要是石油及沥青提取的油类及制品。

综上可见,产业间贸易中,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在产业内贸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中国由于技术的差距,同一产业内依然处于产品链的低端。

4.贸易发展不平衡,中方逆差缺口较大

自建交以来,中韩双边贸易迅速发展,韩国对华出口额成倍增长,而中国则连年严重逆差,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3年以来,中国贸易逆差额连年超过当年中国对韩出口总额,2004年,中韩贸易逆差增幅达49.5%,2005年则突破增幅400亿美元大关;2007年,逆差增幅虽有所下降,但是绝对数额也创下476.2亿美元的新高,至2007年底,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额累计额已达到近2500亿美元。除去韩方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对韩贸易逆差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中国从韩国的进口迅速扩大,中国出口产品增长潜力不大;二是在双边贸易中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主导作用,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原材料部分被加工成制成品后返销韩国或销往第三国。这都严重影响了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阻碍了两国贸易正常均衡的发展。

二、中韩贸易现状深度分析

1.中韩分处国际产业分工不同层次,互补性强

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来,整个产业结构以重、化工工业为主,造船、汽车、半导体、石油化工、IT等产业均在世界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农林渔业由于成本过高,竞争力较差,是韩政府重点保护的产业。近年来,韩国经济中服务业和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农林渔业比重日益降低。

中国方面则由于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上的差距,现阶段只能以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和加工组装型的家电及电子通信产品工业成为世界的工厂,技术密集型产业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水平。结合中韩两国的国情,同时考察中韩两国进出口商品的主要类别,不难看出,中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劳动密集型,但同时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阶段;韩国则处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阶段。从整体看,韩中分属产业分工的第二、第三层次,这种互补性的产业结构,为两国的贸易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2.中韩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叠代态势

改革开放近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及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方向演进。从产业演进路径看,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较低的阶段,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以农产品和轻工业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品逐步向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耐用工业消费品方向转移。高附加值的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主要以重工业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为基础,到2010年,中国的居民平均收入要达到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需求结构的升级必将拉动产业结构的变化。从投资结构来看,中国的政府投资及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这些都加速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而同期,韩国由于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基础科学方面的限制,韩国产业结构转换和新技术自主性开发滞后,结构转变指数持续呈下降态势。

可以说,在制造业领域,中韩的部分产业都具备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这也是中韩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强化导致了中韩两国间贸易竞争的加剧。3.两国产业市场结构差异明显

韩国产业市场结构呈现规模有余,竞争不足的态势。由于长期实行大企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韩国三星、现代、SK等大企业集团数量虽少,但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60%。中小企业则相对较弱,1993年韩国中小企业的销售额占当年韩国GNP的比重不足5%,韩国产业形成的是规模有余、竞争不足的二元市场结构,以具备发达国家水准的大企业为龙头是韩国经济的腾飞和产业市场结构的重要特点。

中国产业市场结构恰恰相反,呈现分散化的特点,规模效应不强。众多中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无法抵御实力雄厚的国际竞争对手。尤其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同韩国相比,中国许多重要产业的整体规模与技术水平严重不对称,产量增长迅速而与先进水平相比的技术差距并没有缩短,属于粗放型增长,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重复建设严重,形不成规模经济,国际竞争力较弱。

三、中韩贸易的前景展望

1.贸易总额和贸易规模将持续快速发展

中韩两国同处东亚地区,区位合作优势明显,分处国际产业分工的不同层次,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因此,双方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同时,中韩两国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WTO框架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中韩两国合作领域的不断延伸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韩两国元首确定的争取201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完全可以早日实现。

2.产业内贸易比重进一步上升,逐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移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市场机制完善和民营资本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国制造逐渐崛起。在不远的将来,中韩两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交叉性会越来越强,产业内贸易竞争将会日趋激烈。随着市场竞争带来的资源地优化配置,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双方的产业内贸易将呈现逐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演进的趋势。为了应对相似产业的竞争,两国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强化产品异质性来加强竞争力。这方面,韩国政府已经选择了诸如家电领域的数字电视和通讯领域的新一代通讯标准,作为增强竞争力的手段,可以说是已经预见到了这一趋势。

3.中韩间相对贸易分工短期内不会有根本变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要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充分考虑国情现状和资源的约束性。在短期内,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经济转型的富裕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巨大。一是同庞大的劳动力基数相比,中国资本供给和高新技术仍属于相对稀缺资源,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不会变;二是居高不下的非自愿失业(不论其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是任何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都不可能忽视的问题。所以,中国不能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否则只会导致欲速不达。因此,在短期内,中国将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对韩农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等轻工业品出口。就中韩两国而论,目前中国处于两国贸易产业链下游,韩国处于上游的相对位置短期内不会改变。

4.中韩两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地位将加速上升

从中国方面来看,正处于以重工业化为特征的工业化的发展中期阶段,如果能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结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采取适当的产业倾斜政策,利用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韩资流向通信、半导体等新技术产业及深层次的农产品深加工、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带动技术贸易、大型设备等贸易的发展,将大大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从韩方看,韩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密集型上升的过程中。韩国作为对中国第一投资对象国和长期的贸易顺差国,通过与中国的投资与贸易,顺利的转移了传统产业,并通过积累贸易资金,为加大韩国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新产业的科研投入,加速韩国产业向高端的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因此,从整个世界贸易格局来看,中韩经贸合作促进了两国在整个世界贸易产业链条中向上游演进的速度,提高了双方在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准晔金洪起:中韩贸易结构.中国工业经济,2002.2

[2]曹子瑛梁果:有关中韩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分析.北方经济,2006.10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

[4]国家统计局: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

商品贸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期货 商品贸易 定义 分类 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已进入了期货贸易的阶段,期货市场的发展使得我国现有的经济市场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为消费者以及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消费与投资渠道。期货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更是人们对于投资多样化的追求,正确认识期货在商品贸易中的应用,能更好地进行消费、投资,在经济市场中把握机会,实现利润。

一、期货的定义及分类

(一)期货的定义

期货一词,是由英文单词Futures转化而来的,顾名思义,期货的定义与现货的定义相对,指的是在现在进行买卖,标的物进行交割或者是交收则是在未来进行,而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

期货的交收日期比较灵活,可以是一个星期、一个月、三个月、一年等时间不等。在进行期货买卖的过程中,所签订的合同或者是协议就是期货合约,对于期货合约必须认真执行,否则可能会影响原有的金融秩序。

(二)期货的分类

期货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商品期货又分工业品(可细分为金属商品(贵金属与非贵金属商品、能源商品)、农产品、其他商品等。作为商品期货的标的物,其等级、质量、规格等都是十分容易进行划分的商品,且该商品价格受市场影响大,购买者和贩卖者数量较多,且需求量广大。

金融期货主要是传统的金融商品(工具)如股指、利率、汇率等,各类期货交易包括期权交易等,主要包括利率期货、股指期货和外汇期货等不同的期货。

二、期货在商品贸易中的应用

(一)消除价格风险,稳定收益

期货交易是一种公开进行的对于未来交割的商品进行的商品交易,在期货交易市场中,市场的供求信息十分集中,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交易场所,都会导致买入方对市场信息的不同理解,并且可以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提出对该标的物的远期价格的看法。利用期货进行商品交易,实际上是对于供求双方的未来某个时间段内的供求形势的变化进行预测,这种预测具有公开性、连续性以及准确性的特点,能有效地规避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价格波动的情况,使得商品价格在供求关系稳定的前提下,将价格有效地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降低价格风险,使得双方都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实现共赢的局面。

(二)基本制度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期货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方式,不仅促进了我国的商品贸易,改善了现有贸易体制,其基本制度更是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市场经济更加规范,突出良性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

期货主要有8个基本制度,分别是持仓限额制度、实物交割制度、保证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大户报告制度以及每日结算制度。

其中,作用较为突出的是大户报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风险准备金制度。大户报告制度能有效地防止较为重要的会员或者客户利用手头所持有的持仓限量通知商品贸易,影响贸易过程,确保公平交易。而信息披露制度则是为了保证消费者、投资者的知情权,要求经营者对于会计信息、财务等进行公开披露,确保交易过程的透明。风险准备金制度则是为会员以及客户所设定的,能有效地保证期货市场在商品贸易中能顺利地进行,规避风险。期货基本制度的制定,使得我国的期货市场更为稳定透明,促进我国的商品贸易,使得整体经济运行更为规范。

(三)推动我国国内商品贸易市场与国外商品贸易市场统一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逐年增加,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更强,将国内的经济体系推向国际经济体系,享受当前国际分工所带来了巨大利益。而期货的产生使得商品贸易市场走向了世界,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一个巨大的区别就在于其具有十分迅速的流通性,交易及其便利。只需要通过标准化的期货合约,通过现代化的交易设备与工具,可以在一瞬间完成商品的交易,实现商品贸易的实时性。

(四)提高市场自我完善与自我约束能力

期货有两个重要的作用,其一即套期保值。指的是客户或者会员在现货市场中,买进或者是卖出一定数量的现货商品时,则在期货市场上也买进或者是卖出与现货商品的品种、数量都相同的商品,但现货商品与期货商品的方向相反,并利用其中一个市场所获得的营利,来弥补在另一个市场中所产生的亏损,实现风险的规避,增加利润。

这种套期保值的作用是期货所特有的,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利用市场自身的规律,实现附加值的增加,通过市场进行调节,提高市场的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能力。

期货另一个重要作用即交割,交割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对冲平仓,一个是实物交割。实物交割指的是在双方履行期货合约时,进行实物的交收。实物交割就其条款来看,在期货合约中只占有一小部分的比例,然而,由于这短短的几句话甚至一句话,其使得期货的价格波动与现货价格波动取得了同时与同步性,随着合约的履行,二者的同步程度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客户或者会员在进行投资时,能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预测现货价格的变化,并依据其变化决定期货投资,最终,市场通过自身的调节,影响现货价格,进而影响期货的价格。要想获得盈利,必须准确把握市场发展的动态,并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稳定经济,实现利润的稳定增加,同时,实现市场的自我完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睿.浅议贸易企业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3(23)

[2]简淑军.关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会计处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3(12)

商品贸易范文第3篇

驾驭市场经济,积淀、研究、凝炼、发展有关经济运行、价值规律尤为重要。为探求知 识经济,深化与升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真正内涵,浙江大学余大雄老师从几十年的教学、实 践,结合自身深入的市场运作,写出了多篇关于“经济・客观・价值・规律”的学术论文, 并在本刊连续发表文中充分体现了视角的多样性,主论的新颖性,观念的前瞻性和市场的指 导性,值得一读。

贸易活动的最基本单元是商品交换,马克思的“资本论”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这里我们 对马克思和他的理论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近几年来我国内地,特别是在高校中对马克思 和他的理论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仍将马克思的所有论述作为经典来引证,而不顾客观事 实的发展。另一种则跟在两西方主流经济学说后面,全面否定,并以批判者的姿态而洋洋得 意。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

本人认为,尽管有史实记载马克思后来的生活历程是一场悲剧。但是他在两个方面作出 卓越和杰出的贡献,就是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仍很少有人可以与之相比。

其一,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试图从客观内在本质来揭示人类经济、政治活动规律 的人。尽管由于当时历史文化条件和他本人生活条件的限制,这个工作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完 成,但他留下了大量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宝贵的资料。而被马克思斥之为庸俗经 济学的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不管是整合成微观经济论,宏观经济论,还是混合经济论,本质 上都是外观经济论。我们仔细阅读这些主流经济理论,其中的确也不乏一些真知灼见,也是 人类文明思想的宝贵财富,但是从总体来看,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一直没有真正把握经济活 动的内在客观规律,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充满了大量的假设,假设是推导科学的工具,假设本 身不能直接构成科学。

其二,马克思支持鼓励和指导巴黎公社和工人,劳动阶级的各种维权运动,表现的高度 人类文明精神,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人权文明的普及和发展。尽管以马克思的知识,他知道巴 黎公社最后不可能成功,但他还是给予热情支持,他主张为社会生存创造基础财富的工人和 劳动阶级有权自主地争取自己的权利,有权和其他社会阶层一样在发展中因无知犯错误。

但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有严重缺陷,不但历来有很多人指出,就是恩格斯在“资本论 ”第三卷增补中也提到“有的地方还不完全”并专门做了一些基础性和限制性的说明。

100多年后的现代社会,已经有足够的社会文化基础,可以完整地完成马克思没有完成 工作。

商品的本质是什么?一些客观事物所以可以成为商品,其中凝结着劳动和劳动成果不一 定是普遍的本质。比如自然环境,一般并不由人类劳动创造,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成为商品 。事实上,构成商品的本质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它必须是某个人或某个人的团体的所有 物,那怕是暂时地所有。因此发展商品活动,首先要界定和建立正当地拥有物品的规则;第 二,这个所有物对所有者来说是剩余价值品,对他自己不构成直接必须的需要,而可以渡让 换取自己更为需要的物品。第三,这个所有物对交换的对方来说是预期价值品,存在对方希 望实现的某种价值。

这样一个商品交换者同时具备双重身份,他既是商品的提供者,又是对方商品的接受者 ,汉语“价值”这个词就体现了这种双重身份出发的考虑,“价”就是指“代价”,“值” 就是指可以实现的效用,两者综合考虑,最后得出的判断结果;所谓“价值”就是一个付出 的代价和得到的效用的两维函数。

人类一开始商品交换活动,事实上就打开了财富增值的大门。比如一个生产粮食的劳动 者,花4个月时间收成1000公斤粮食,但他自己一年只需食用500公斤,剩下的500公斤在这 一年对他来说就是剩余价值品。如果在他周围又有五个一年都只需化1/6时间生产出满足自 己需求的缝衣匠、建屋匠、菜农、养鸡人、捕渔人等劳动者,他们都满足自己需求的劳动化 费时间作为价值的计量基准,选择粮食作为统一的价值表达载体,并另外创造了一个“元” 的货币符号作为交换的计量单位。如果这6个人的小社会某一年不进行商品交换,只为自己 生产和消费,就只能创造和实现500元×6=3000元的价值品,而如果进行充分的生产和交换 ,即每个人都得到等量的6种产品享受,则就有可能创造和实现最高3000×6=18000元的价值 品。这相差的15000元就是可能剩余价值空间。6个劳动者完全不进行商品交换,这些价值就 完全消散,而进行充分合理的交换,这些剩余价值就会被充分利用,大大改善劳动者的生活 质量和财富增值。

所以商品交换活动就是把各人所拥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有效价值,商品交换的本质是 剩余价值的交换。商品交换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就是要发现和认识所有者的所有物品中的剩 余价值和所有者对期望价值品的预期价值。

上述这种充分合理的交换,可以视为一种“均衡交换”,基准一致,各人付出的代价和 所得没有发生偏差。按付出的劳动代价获得收益。即按劳取酬的原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正 确的出发点。也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文明原则的基石,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资本论”增补中所 指出,随着商人的出现,随着分工和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这个原则的实现变得十分复杂 和困难。

我们可以看到商品交换可以充分利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因此会进一步促进劳动的分工 和专业化。劳动者如果专业化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由于熟练,由于各种劳动条件的积累和 完善,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在汉语语义中“贸易”字来耗于曾作为货币物的名称组合,表示价值物品的含义,“易 ”就是交换的意思,“贸易”就是价值物品的交换。这种交换的前提是先明白了解价值物品 中包含价值的性质和价值的含量。由于客观现实中劳动者作为商品提供者,对自己价值品的 成本比较清楚,而且为了提高支付能力,还有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动机,并有降低估价方 法进行判断,所以有高估的可能和趋势。这样对双方的剩余价值和预期价值比较充分了解的 一方,就可能将对方的剩余价值更多地转化为自己的实现价值。如果双方都不很了解对方的 预期价值,就为中介贸易商留下了可利用的剩余价值空间。中介贸易商是专业觅找,发现和 利用剩余价值的劳动者,由于他们得到的是别人不了解,而且可能放弃的剩余价值。因此一 旦中介成功,他们花费较少的劳动,就可以得到较多的收益。形成较强的支付能力和资本实 力。他们的劳动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人类劳动过程中的社会剩余价值消散,但是,由于生产 者价值判断知识上的滞后,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在他们身上,不加以充分利用,也又会变成剩 余价值,而发生消散和浪费。

客观现实中一个人的生活实际需求可以选择和流通的商品更是成千上万种,任何人都不 可能完全了解商品的成本和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各种需求。因此每个商品交换者事先 往往很难确切了解自己的剩余价值,最高可以转化为多少交换价值,最高可以换回多少自己 需要的预期价值品。如果先努力去了解,就要化一定代价。而且了解的结果又随时会发生变 化,这时如果同时遇到有两个以上的交换对象或两个以上的替代交换品。无疑会尽可能选择 代价较少,对自己效用较高的对象进行交换。这样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剩余价值品和各自的预 期需求,放在一个公共场合进行自由选择,交换,这个场合就是市场。

市场的作用就是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可以培育和充分发挥独立经济活动主体独立进行价 值判断的能力,充分发现和利用各种新的剩余价值,经济比较,以最小的代价使自己的剩余 价值得到最高限度的利用,成功的市场化交易往往能得到双赢,多赢的结果,同时对各种潜 在价值品不断进行发掘和利用,又能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需求和消费。在市场中如果不对经济 行为主体的进入和活动范围进行限制,类似中介贸易商获得的超额收益往往是奖励性质的, 一旦被有关各方发现,很快就会被拉平。

因此从理论上来看,充分自由的市场活动平台,只要经济活动主体处于稳定的正常健康 活动状态,就必然会导致趋向“均衡交换”、趋向“均衡价格”,趋向资源的合理配置。但 是客观现实中却往往并不如此。

在自发运行的市场活动中,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乃至现在,经济活动仍在发生 周期性波动,甚至危机,以及各种所谓市场失灵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从客观的价值原理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市场运行的导向工具是价格,价格虽然是某 些人的价值判断结论,但会发生偏差,因此很多情况下价格并不真正代表了真实的价值,错 误的价格信号必然导致市场运行进入岐途。从宏观上来看,社会经济运行进入岐途的根本原 因在于“价格失衡”。

至今仍有很多经济学研究者,没有清楚地理解价值和价格的区别,常常将它们混为一谈 ,其实价值是一个独立个体思想中内在的判断结论,可能会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基准尺度 来作出,但是价格却是明确按某种固定的基准尺度,比如某种货币,来表达的价值结论,是 外在的与别人的价值判断进行沟通和交换的工具,所以在商品活动中,价格是两个以上的人 对同一价值物品,按同一基准尺度得出的价值共识,价格只有在完成交易时才是真实有铲。 标价、报价、竞价都是价格预期。

价格的形成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大致有七种。

第一是成本。商品所有者对自己所有物的第一个价值认识,往往来自成本或代价,接受 了解该商品的成本时,也会对其价值认识作出修正。

第二是预期目标。商品如果被发现有较高的预期效用(包括满足爱好、文化习惯和心理 因素产生的需求),无疑它的价值评估就会大大提高,反之评估就会较低。

第三是支付能力。商品交换是一种交换,一定要有付出才能得到,因此一定要在对方有 支付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成效,对方有较高支付能力时,按边际效用原理,他的支付能力的价 值会降低,容易给出较高的成交价。而支付能力较低时,他持有的支付能力的价值就会显得 很重要,不但出价较低而且不容易成交。在现代社会,支付能力还与货币流通量和信用流通 量有关。

第四是商品的供应量。在市场化交易的情况下,同一种商品和它的替代品存在充足和竞 争性供应时,为了争取成交、供应方会不断降低标价,直至出清。相反,供应量较少,需求 方较多时,需求方会不断抬高竞价,直至获得该商品。

第五是商品的需求量。在市场化条件下,作为供应量的对应因素,需求量较大时,即为 商品创造了大量的价值实现机会,因此可以保持较高的价格,反之就有被压低价格的趋势。

第六是渡让紧迫性。有些商品保持期有限制,如鲜活商品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它的价 值,否则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有些人在某些情况下,对某些商品有紧急的需求,在一定时限 内获得就可保证其重大的利益,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远远低于成本或高山支付出能力的成交 价格,即:出让方越急,价格越低。受让方越急,价格越高,大家不急,成交就难。

第七是权力干涉。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受一定规则支配,商品交换活动也一定 会受到一定的政治权力干涉,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或部分人的利益,也可能因为一些历史文化 的原则,一些商品的价格可以人为操纵脱离市场化运行。

这些因素在实际的市场活动中都是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参数,成本会因生产效率的提高 而降低,预期目标会因为处境的改变,甚至舆论导向影响而改变。支付能力不但自然随价格 波动变化,也会因获得信用或援助发生变化。供求量、紧迫性、干涉性都会随一些条件变化 而变化。因此任一商品价格的形成,都可能以其中某一因素为主,也可能由各种因素综合决 定,完全由当时场景条件下的当事人承受或感觉到的影响程度瞬间决定。但是一个理性的商 品交易者,特别是专业贸易商肯定会另化代价,充分了解有关因素的趋势,综合权衡后作出 最有利于自己的价格决定。

正是因为各种因素的波动性和定价者价值认识的差异性和局限性,商品实际成交的价格 与其内在的价值往往会有差别,甚至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也导致产生大量的商机。很多人 都会有花了一定代价购入的商品,回家发现并没有多大用处,而有时很便宜购入的东西却有 很大的用处的经历,这就是价格偏差“价格偏差”会导致“利益转移”。

我们再来看前述中介贸易商参与粮农和建屋匠的交易例子。粮农支付1500公斤粮食向中 介商交换一间房屋和建屋近支付三间屋交换900公斤粮食,粮农和建屋匠是按最高劳动效率 的成果基准计价作出支付,而按落后的劳动效率基准计价获得交换品,这种支付和购买的期 望基准失衡,造成付出品价格与获得品价格的不平衡,我们可以称为“价格失衡”,在用货 币作为价值计量载体,支付和购买过程完全分割的情况下,十分容易形成,但在充分市场化 运行情况下,一旦粮农知道,建屋匠只要300公斤粮价就可给建一间屋时,就会直接去找建 屋匠,同样,建屋匠了解了粮农的预期目标时,也会直接去找粮农,双方充分了解对方的成 本和预期目标后,就会协商采用均衡的500公斤粮价换一间屋子的均衡价格成交。但是很多 情况下,特别是劳动者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往往会长时期维持这种价格失衡,这样虽然 社会总体上是实现了最高效率的劳动产出,但是中介商通过剩余价值转移,获得超额收益。 他再把这些超额收益作为资本,争取获得更大的收益,投入循环,驱动劳动者扩大生产,但 是劳动者并没有因此获得相应的支付能力的增长,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的萎缩,以至有一天 资本家们发现,他们驱动劳动者创造的大量劳动产品,找不到消费对象,而变成剩余价值品 ,面临价值消散的危险。甚至面临破产,这时也使社会拖入经济波动、危机的混乱局面。

在社会工业化的初期“价格失衡”有利于财富的集中,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形成,也有 利于专业化的发展,但是自发的专业化和产业化,虽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产出的效率,却 会导致受益主体人群缩小的局面,也会进一步导致和保持“价格失衡”,导致财富向少数人 集中的过程。

我们仔细观察市场运行可以发现,人类的商品活动中发生“价格偏差”、“价格失衡” ,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状态的差别,正是由于这种差别存在,人类的商品活动才可以创造丰 富多彩的画面,我们不能也不应去彻底消灭这些“差别”、“偏差”、“失衡”,但是也不 能允许这种“失衡”过分发展危及社会的正常运行。

市场经济是人类发明了商品交换之后的必然产物,它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工具,盲目崇拜 市场经济万能论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把政府跟市场对立起来更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政府的文 明进程是克服,不断完善为一个公共政府,政府也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角色, 而市场经济在发展实践中也需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前的贫穷,并不是因为计划、命令和没有 效率,本人的经历和了解可以证明当时一些一心为公,鞠躬尽粹的共产主义信徒,在一定的 安排下,以极高的效率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贫穷的真正原因是当时放弃利用商品交换, 放弃了大量客观存在,可以利用的剩余价值,让那些剩余价值白白地消散了。

因此现代社会为保持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应当监视和限制“价格失衡”使之较低范围 ,使付出劳动的劳动者都能获得相应的支付能力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保持生产供应和消费需 求的均衡增长。

在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构建一种公共努力和受益机制。

对于已经形成的资源财富配置偏差,也应构建一种税收和有益流动导向相结合的纠正机 制。

在我国目前有两项不恰当政策,一是对生产型企业的所得征收所得税,明显限制企业实 力的提升和发展,而鼓励浪费。应改为对所得中的消费行为征税,如用于投资、扩大生产不 予征税,可大大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就业;二是对已经拥有高收入的人群维持公费医疗和 公费福利保障有失公正,高收入人群的医疗和福利保障应率先进入市场化运作,既可减少浪 费,杜绝医疗腐败,又可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就业。

商品贸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宗资源类 商品贸易 对策

大宗商品贸易是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具有较大影响。大宗商品贸易,即基于初级产品前提下的国际贸易,例如,焦炭、煤矿、农产品、稀土资源等。自正式加入WTO以来,中国以弱势地位存在于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中,虽然中国在诸多产品上处于贸易大国,但由于受缺失定价权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长期处于贸易弱国。鉴于此,探究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的对策势在必行。

一、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概述

目前,针对大宗资源类商品的概念,未得到学术界的统一。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大宗资源类商品即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大宗产品,能源产品与非能源产品是其两大类型。针对非能源产品,指除三种重要能源产品外的自然资源产品,包括农副产品、初级产品以及工业原材料等。对于该种大宗资源类商品界定方式,其具有较强的宽泛性。一般情况下,界定产品是否属于大宗资源类产品,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明确细化与资源相关的产品种类,换言之,即自然资源是该类产品的主体,表现的是一种自然资源类产品。第二,“大宗”是大宗资源类商品需满足的第二大条件。“大宗”,具有交易数量大、商品用途广等特点,同时,该类商品的国际贸易是影响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常基于政府帮助下的商品交易。由此可见,大宗资源类商品,指交易额度大的资源类产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的对策

(一)完善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管理体系

如今,诸多跨国公司基本建立了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管理体系,且全球为覆盖范围。针对中国而言,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需进一步完善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管理体系。首先,积极发展自由化程度高的贸易体制,营造良好的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政策环境,为完善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创造条件。其次,争取引入具有全球性的大宗商品贸易商,例如,来自瑞士,且以经营金属为主的嘉能可Glencore公司;来自美国,以经营黑色金属和农产品为主的嘉吉Cargill公司;来自荷兰,以经营能源和金属为主的托克TBBV公司,以此作为借鉴、吸收贸易网络与成功经验的对象,促使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管理体系得到完善,为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发展奠定基础。最后,高效利用供应链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云管理、运供应和云物流效果,提升供应信息管理效率。

(二)优化交易制度,提升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权

定价权,即制定价格的权利,是基于某一特定商品,个别主体在市场中所表现出的定价能力,是一种权利的体现。一方面,定价权是议定商品价格时所拥有的主动权。简言之,定价权,指在商品价格议定过程中,不同国家所拥有的主动权,商品买进价格与卖出价格均属于该范畴。另一方面,利益分配权是定价权的实质。专家认为,基于完全竞争、交易成本公正以及信息对称等基础条件下,在供求关系影响的前提下,商品价格围绕价值呈现出上下波动趋势。在实际贸易过程中,在不完善市场机制影响下,加之国际市场的交易成本较高,部分实力雄厚或存在相关利益的企业通过某些手段,控制商品的国际贸易价格,达到增加自我经济利益的目的。

目前,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权缺乏是导致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发展困难的关键因素,然而,致使我国大宗商品贸易缺乏定价权的原因在于两方面。具体而言,即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欧美期货市场历史悠久,约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发展已经处于成熟阶段,对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掌控力较强。其中,欧美期货市场以伦敦期货交易所和纽约期货交易所为代表。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机制逐渐以一种金融工具的形式存在,其不再是实体现货贸易的体现。基于此,为提升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权,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现货连续价格交易制度,推动大宗商品贸易发展。

目前,即使我国对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权缺乏掌控力,但可采用借力巧取、摒弃豪夺等方式,迫使大宗商品贸易定价达到合理化标准。在此,笔者认为我国可通过定期将月度粗钢产量、月度粗钢库存量以及铁矿石存量等数据直接公布于国内外,引导更多机构进入国际大宗商品贸易。

(三)增加大宗商品贸易政策扶持

针对大宗商品贸易的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大宗贸易商品交易中心建设资金与运行费用的扶持。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贸易商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税收和佣金等,并以大宗商品贸易实际情况为指导,构建大宗商品交易专项财政引导资金,其中,授权服务中心、贸易商、专业服务机构及团队对地方贡献的奖励等是引导资金的主要应用对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影响,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严重阻碍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向前发展。因此,为推动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发展,在完善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管理体系基础上,优化交易制度,提升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权,同时,加大对大宗商品贸易的政策扶持,为我国大宗商品贸易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淑云.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的对策探究[J].中国外资,2013,06:21.

[2]励佳磊.舟山市促进大宗商品贸易发展的政府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3]袁仁伟.大宗资源性商品国际贸易定价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商品贸易范文第5篇

整体来看,中国与欧盟医药贸易额从2000年的10.46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174.46亿美元,14年间增长了超过16倍。在中国与欧盟货物贸易中,中国与欧盟医药商品贸易占比自2006年以来持续上升,中欧医药商品贸易在中欧货物贸易中的地位逐渐凸显,2013年中欧医药商品贸易占比3.12%,成为占比最大的年份。然而,同我国传统制造业相比,该比值依旧较低,中欧医药商品贸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尽管中国与欧盟医药商品贸易持续增长,但双边贸易逆差在逐年扩大,从2000年的5.54亿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93.16亿美元。此外,医药商品进口额占全部商品贸易比重与出口额占比之间差距明显拉大,进、出口额占比分别从2000年的2.55%和0.60%上升至2013年的6.13%和1.05%,进口额占比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出口占比。医药商品进、出口额如此悬殊,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第一,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医用商品往往属于低技术、资源消耗型产品,附加值较低,定价较低,如医用敷料、按摩器具等,而中国从欧盟进口的大部分医用商品主要为技术密集型产品,产品附加值较高、价格也相对昂贵,如X射线应用设备、抗生素等。第二,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和居民医疗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居民对于医药商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药产业相对落后,这又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居民对国外医药商品的需求。

二、中国与欧盟医药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

(一)中国与欧盟医用药品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在出口方面,如表2所示,中国医用药品出口主要以用于医疗的人体或动物制品、用于医疗的辅助用品为主,2013年两类商品的出口额分别为4.27亿美元、4.22亿美元,两类商品出口总额占当年医用药品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同时,中国药品、用于医疗的血制品、其他类药品均表现出稳步增长,特别是药品出口尤为明显,中国药品对欧盟出口额从2009年的1.36亿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4.43亿美元,成为当年第一大医用出口药品。与出口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医用药品的进口主要来自用于医疗的血制品等、药品和其他类药品,并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而用于医疗的人体或动物制品、用于医疗的辅助用品进口所占份额极低。从产品特征来看,用于医疗的人体或动物制品、用于医疗的辅助用品属于资源消耗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欧盟国家相比,中国在医药资源与劳动力方面均存在较大优势,成为上述两类商品的主要供应国。用于医疗的血制品等、药品与其他药品为生化药和西成药,属于附加值较高、医药技术密集型医药商品,出口商往往在产品定价上拥有主动权,产品定价较高,因而导致中国在上述药品贸易中存在贸易逆差。

(二)中国与欧盟医疗器械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如表3所示,2009-2013年在我国与欧盟医疗器械贸易中,机械疗法器具等产品一直保持贸易顺差,2009年贸易顺差达到最大,为2.8亿美元,其中,按摩器具成为主要的出口产品。其余四类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贸易逆差,而且呈现逐年扩张的特点,其中以射线类的应用设备最为严重。2009-2013年中国射线类的应用设备贸易逆差从5.62亿美元上升至10.72亿美元,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由于目前中国在医疗设备制造技术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如产品的性能与稳定性,中国向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主要以通用诊疗设备、X射线断层检查仪、彩色超声波诊断仪等高附加值、高技术类产品为主,产品价格十分昂贵。与进口产品相比,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医疗器械主要以低附加值类产品为主,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在医疗、外科、牙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方面,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出口主要仍以注射器、针管、导管等医用敷料类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因而造成在上述产品贸易上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

三、中国与欧盟医药商品贸易的国别结构特征

(一)医药商品出口的国别结构特征2013年中国向欧盟出口医药商品排名在前十位的国家中,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意大利排名前五位,2013年中国对上述国家出口占对欧盟出口的比例分别为27%、13%、13%、11%和7%。其中,德国成为中国对欧盟最大的医药商品出口国,2013年中国向德国出口医药商品总额达9.59亿美元。

(二)医药商品进口的国别结构特征2013年,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和瑞典成为中国医药商品进口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中国从上述国家医药商品进口额占从欧盟进口的比重分别为38%、12%、11%、9%和5%。德国依旧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商品进口国,2013年中国从德国进口医药商品达5.23亿美元,说明德国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医药商品贸易伙伴。

四、中国与欧盟医药商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层面的问题欧盟出台的62号指令于2013年7月2日开始执行,该指令要求厂商供应的原料药如果用在欧洲市场的药品销售之中,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产品供应国的监管机构应该确保该产品的生产厂家符合欧盟GMP标准的要求;二是企业进入欧盟公布的豁免名单中,方可豁免出具相关标准的证明。其中,豁免国家主要是指那些已经与欧盟签订包括活性成分生产的医药GMP的互认协议国家(MRA)、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成员国(ICH)或国际药品检查合作国(PIC/S)。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该指令的实施对保护公众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提高中国原料药品企业的出口竞争实力和原料药品质量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该指令的实施无疑提高了中国医药商品进入欧盟医药市场的门槛。虽然中国新修订的GMP是按照欧盟GMP的相关内容制定的,但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使得中国与欧盟国家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中国部分医药企业无法达到欧盟第62号指令的要求,阻碍了中国原料药品的出口。

(二)外部环境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升、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中国医药企业,特别是从事低端类医药商品生产的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生产成本,一些达不到相应要求的企业甚至面临着倒闭的风险。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会进一步削弱中国医药产业的竞争实力。从国际环境来看,新兴经济体将进一步挤占欧洲医药市场。与中国相比,印度、越南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同样拥有丰富的医药资源。尤其是,随着中国医药生产成本的上升,使得欧洲部分医药产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印度为例,由于我国原料药品外销价格普遍低于内销价格,印度通过从我国进口优质的医药原料,将其加工成为下游产品,销往欧洲及其他国家。此外,受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欧元区成员国中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收紧也进一步拉低了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得欧盟成员国居民消费水平长期处于低迷,降低了对中国医药产品的需求。

(三)产业发展层面的问题目前,中国对欧盟的医药商品贸易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产品主要以资源消耗或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定价较低;而中国从欧盟进口的主要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类的高端产品,产品价格较为昂贵。中欧医药商品贸易结构的不平衡直接反映出当前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中国医药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大部分医药企业从事的是中低端医药产品的生产。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医药产品出口同质化程度十分严重,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中国医药产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许多中小医药企业为了获取利润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产品,使得医药产业陷入“以价换量”的恶性竞争。同时,中国医药行业内部存在严重的重复投资与生产,使得医药产业产能“过剩”,严重阻碍了医药产业的转型。

五、中国与欧盟医药商品贸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在国际层面,欧洲拥有世界先进的医药技术、中国拥有庞大的医药市场需求,使得中国与欧盟在医药商品的经贸合作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双边医药商品贸易发展存在着巨大潜力。因此,未来中国应加强与欧盟成员国之间在医药商品上的经贸合作,特别要加大在高端医药商品领域上的合作力度,鼓励本土医药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医药领域的竞争,加快本土医药企业的海外并购步伐,搭建国际市场平台,引进和学习先进的医药技术、优秀的管理经验,推动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使中国医药企业向着产业链高端迈进。其次,在产业层面,目前中国医药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低成本优势导致的粗放式发展。具体来看,中国医药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医药产业的产能“过剩”、产品研发与创新力较弱等特征严重制约了中国与欧盟间医药商品贸易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因此,未来中国医药企业应加大医药商品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提高医药商品的自主创新力,改进与优化医药商品的生产工艺,扩大对化学制药、生化药以及高端医疗设备的生产,实现医药商品贸易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最后,在政府层面,中国政府应在药品研发、医药产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大对中国医药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医药企业所在省市的医药当局利用药品生产许可、注册核查、GMP认证等多样化手段,促进中国医药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在应对欧盟近些年就进口医药商品质量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时,中国政府应建立起符合欧盟GMP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相关医药企业加强国际认证培训,帮助企业审核国际注册和认证申报材料,避免因不符合欧盟相关法令而产生出口订单被取消等事情的发生,进一步推动中欧间医药商品贸易发展。

商品贸易范文第6篇

1950—1956年,中巴两国商品贸易额年均超过3000万美元,在两国对外贸易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951—1952年度和1952—1953年度,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出口额分别为2.54亿卢比和1.091亿卢比,中国仅次于英国和日本,连续两年成为巴的第三大出口国。当时巴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棉花和黄麻。①从表1可见,20世纪70年代,中巴商品贸易曾有显著增长,80年代中国向巴的出口有明显增长,但巴向中国的出口起伏不定,且增长不明显。个别年度如1980—1981年度中国曾是巴主要的商品出口国。1984—1985年度至1987—1988年度,巴向中国的出口出现大幅下降,占巴出口额的比例一度降到不足0.5%的水平。但是巴从中国的进口额稳定增长,占巴进口额的比例自1976—1977年度以来处于上升趋势。按美元计算,1985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2.34亿美元,1989年升至6.8亿美元。②在中巴贸易中,除1980—1981年度外,巴方都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额不断扩大,1984—1985年度为14.33亿卢比,1989—1990年度增为42.75亿卢比。从表2可见,20世纪90年代,中巴商品贸易值虽有增长,但增长不太大,且有起伏,1990年为5.85亿美元,1999年达9.71亿美元。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巴商品贸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以前年均增速接近30%,2009年有一定下降后,再次高速增长。2000年,双边贸易总额为11.62亿美元,2006年已经升为52.47亿美元,2013年进一步增加到142.19亿美元。2013年比2000年增长12.24倍。但是,中巴贸易很不平衡。从1994—1998年,中国对巴出口处于下降趋势,巴对中国出口有4年高速增长。1999—2005年,中国对巴出口高速增长,巴对中国的出口仅有3年高速增长。近年来,尽管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世界贸易和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下降,但中巴贸易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贸易额连创新高。根据巴政府的统计,自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巴中双边贸易高速增长,巴中贸易总额从2006—2007年度的41亿美元,猛增到2012—2013年度的92亿美元,增长124%。期间,巴向中国的出口增长了400%,从6亿美元增为26亿美元。④据中方统计,2014年1月-8月,中巴商品贸易总额为102.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其中,中国向巴出口84.04亿美元,中国从巴进口18亿美元。①长期以来,由于中巴双方外汇短缺,致使易货贸易在中巴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52年易货贸易协定规定的易货贸易额为巴向中国出口9720万卢比的棉花。1968年中巴双方易货贸易额达到1450万美元,1979年上升到4800万美元。此外,1969年中巴两国签订边境贸易协定,并开始进行边境贸易。1978年喀喇昆仑公路通车后,中国新疆同巴基斯坦北部地区之间的边境贸易大幅度增加,年边境贸易额从1970年的24万卢比增加到1983年的390万卢比,1988年更增加到4000万卢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巴边境贸易进一步增加,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②2005年,我国新疆与巴基斯坦的边境贸易额为3.43亿美元,占当年中巴贸易总额的8.04%,2008年增至4.12亿美元,占当年中巴贸易总额的5.83%。③虽然中国早就是巴基斯坦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但在巴基斯坦政府每年的经济调查中,《2013—2014年度巴基斯坦经济调查》才把中国列为巴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巴方的统计表明,2010—2011年度,巴出口中国的商品额占其出口总额的7%,列第3位,2012—2013年度占11%,2013—2014年度前3个季度占10%,都列第2位,次于美国。2010—2011年度,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额占其进口总额的14%,2011—2012年度占17%,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并列第一,2012—2013年度占15%,2013—2014年度前3个季度占16%,列第2位。④根据表2中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结合巴方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近几年中国无疑是巴最大的贸易伙伴。例如,2011—2012年度,巴的商品出口总额为236.41亿美元,进口额为449.12亿美元,外贸总额为685.53亿美元。⑤根据各国占巴进出口总额的比例,我们计算出该年度巴与阿联酋的贸易总额约为84亿美元,与美国的贸易总额约为49亿美元。而巴政府说2011—2012年度,巴中贸易总额为89亿美元。①因而,该年度中国是巴第一大贸易伙伴。据统计,2012年中巴双边商品贸易额为124.17亿美元,同比上升17.6%。其中,中方出口额92.76亿美元,同比上升9.9%;进口额31.40亿美元,同比上升48.2%。中国是除欧盟外巴第一大贸易伙伴。②所以,就单个国家讲,2012年中国也是巴最大贸易伙伴。而且,我国香港特区长期以来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贸易伙伴。如果把香港的数据加入,那么中国目前是巴最大的贸易伙伴更是无疑的。

二、近年来的中巴商品贸易结构

在近些年的中巴商品贸易中,巴基斯坦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机电产品、纺织原材料、化工产品、贱金属、矿产品等,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巴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棉花、皮革、矿产品、植物产品等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品。双方的商品贸易结构前后变化不大,较有利于中国。例如,2008年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为57.74亿美元。其中,进口了22.43亿美元的机电、音像设备及零件、附件(机械器具及零件、锅炉等10.33亿美元,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零附件12.10亿),12.56亿美元的纺织原料和纺织制品,6.19亿美元的化工产品,5.44亿美元的贱金属及制品,2.38亿美元的塑料、橡胶及其制品,2.14亿美元的矿产品,1.33亿美元的矿物材料制品、陶瓷、玻璃及其制品。巴向中国出口了10.06亿美元的商品,其中有5.99亿美元的棉花,2.31亿美元的矿产品,7489万美元的生皮,3001.9万美元的活动物、动物产品,2042.1万美元的植物产品。③2013年,巴基斯坦向中国出口商品约32亿美元。其中,棉花21.73亿美元,矿产品2.55亿美元,植物产品主要是谷物2.34亿美元,铜及其制品1.76亿美元,生皮(毛皮除外)及皮革1.48亿美元,食品工业的残渣及废料、饲料等5288.3万美元,塑料及其制品4249.4万美元,鱼及其他水生动物3259.1万美元。中国向巴出口商品110.19亿美元。其中,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34.64亿美元(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20.77亿美元,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等13.88亿美元),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27.14亿美元(化学纤维长丝9.64亿美元,化学纤维短丝6.33亿美元,蚕丝2.26亿美元,针织物及钩编织物2.25亿美元),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12.85亿美元(有机化学品4.57亿美元,肥料3.09亿美元),贱金属及其制品10.76亿美元(钢铁4.74亿美元,钢铁制品3.61亿美元),塑料及其制品4.33亿美元,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3.27亿美元,橡胶及其制品3.0亿美元,矿物材料制品、陶瓷、玻璃等3.18亿美元,鞋帽伞、羽毛品等1.7亿美元,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等1.66亿美元。④

三、中巴商品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巴商品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巴方逆差严重。从表1可见,巴方仅1980—1981年度获得过贸易顺差,其他9个年度都处于逆差地位,且逆差额不断扩大。1984—1985年度为14.33亿卢比,1989—1990年度增为42.75亿卢比。从表2可知,1990—2013年的24年中,在中巴商品贸易中,巴方始终处于逆差状态,逆差额在有明显下降后,本世纪以来又日渐增大。近年来,中巴商品贸易中巴方的逆差是巴主要贸易伙伴中最高的,与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占巴贸易逆差总额的比例为约30%。二是巴基斯坦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种类不多。长期以来,巴能够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棉花,早年还有黄麻。近些年来,除棉花外,还有谷物、矿产品、铜及其制品、生皮(毛皮除外)及皮革、食品残渣和废料等,但数量不大,价值额有限。巴能够出口中国的商品种类少,多数出口商品的出口量有限,对中方的商品进口依存度大,是造成在中巴商品贸易中巴方逆差严重的首要原因。三是巴基斯坦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双边贸易。2010年以来,中国新疆红其拉甫边境贸易口岸的边贸数量,就受到了中巴公路巴方段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通车困难的影响。巴电力等能源短缺,也影响了巴出口产品的生产及出口。四是巴基斯坦有的企业的信用有待提高。据中国企业界人士说,巴基斯坦的某些企业信用欠佳,合同履约率较低,收到货物后不付款的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两国贸易的顺利发展。①上述问题中的第一和第二个,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可能会影响中巴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起中巴两国政府的足够重视。

四、对促进中巴商品贸易持续发展的建议

针对中巴贸易现在的发展状况,笔者对促进中巴贸易的进一步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步伐自2013年5月中国政府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时与巴基斯坦政府共同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设想以来,虽然此后在不同场合双方领导人又有过商讨,但至今双方政府还没有公布建设方案。如果中巴经济走廊能够建成,连通中国和巴主要港口尤其是瓜达尔港口的铁路建成,巴基斯坦的铁路、公路和电信等基础设施都会得到较大改善,出口产品生产能力将提高,中巴贸易包括边境贸易必将得到促进。同时,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中国从西亚、非洲甚至欧洲进口的相当数量的商品可以直接通过中巴铁路及其他管道输入中国境内,巴方可以获得较多的服务贸易收入,部分冲抵商品贸易方面的逆差。所以,中巴两国应该加快协商进程,使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早日开工。

(二)中国向巴基斯坦进一步开放市场鉴于目前在中巴商品贸易中巴方逆差严重,巴方可出口产品少的现实,中国方面可以考虑进一步向巴方开放市场,适当降低从巴进口有的商品的质量和标准要求,使得巴方能向中国市场出口更多商品,降低贸易逆差。与此同时,巴方相关外贸企业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需求情况,寻求更多商机,出口更多商品。

(三)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进一步拓展工业投资领域巴基斯坦的工业化水平还较低,许多工业产业要么规模小、水平低,要么还是空白,很多资源有待开发,很多工业产品都依赖进口。与此同时,巴的人口规模目前约1.8亿,是世界第6大人口国,发展工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可以进一步了解巴基斯坦工业发展情况和外资政策,积极拓展在巴工业领域的投资,变贸易为投资,减少贸易摩擦。巴方也可以提升工业化水平,减少对工业品进口的依赖。当然,在这方面,巴方需要加强本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国内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和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促进国内稳定和安全,为中国企业的投资提供良好、安全的环境。

(四)引导更多中国游客到巴基斯坦旅游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有经济能力、也有愿望到海外旅游的中国人日益增多。2007年,我国居民出境人数为4095.4万人次,2013年已猛增到9819万。中国游客已经是不少国家来自境外的最大客源。但是,中国居民到巴基斯坦旅游的人数还很少。巴基斯坦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著名历史文化名胜,有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有多样旖旎的自然风光,中国与巴基斯坦开展旅游合作的潜力较大。巴方可通过加强国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更多有吸引力的景点,促进国内稳定和安全,开展中巴旅游合作,把大批中国游客吸引到巴观光旅游,以获得大量的旅游收入,缓解巴方的商品贸易逆差。

商品贸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大宗商品贸易;业财融合;风险管理

随着财务管理逐步升级,业财融合逐渐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思路,同时也对大宗商品贸易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业财融合背景下的大宗商品贸易财务管理需要进一步思考。

一、大宗商品贸易业财融合财务管理范围

随着业财结合、业财融合在新时代不断推进,大宗商品贸易财务管理不应仅局限于财务工作本身,局限于资金管理、税务管理、核算管理领域财务管理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管理的需要。企业运营是一个有机整体,财务管理要结合财务和业务各项工作,将其放到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全流程中去思考,才能充分发挥业财融合中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作用。

二、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流程及财务管理主要因素

大宗商品贸易的简要流程包括:向客户提供报价资料、向供应商取得样品信息、签订合同、收取或支付订金或信用证、供应商备货交货、货物仓储、货物运输、开具发票收款、收取发票付款、核销退税、售后服务等。从其业务流程可以看出,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需要关注的管理点涉及方方面面。在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要做好各方面协同工作,分析哪些方面是大宗商品贸易财务管理要考虑的重点风险因素。

(一)资金

贸易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可能需要采取赊销或预付方式进行销售和采购,必会产生金额较大的预付账款和应收账款,这些款项有可能因对方资信状况恶化等产生到期无法追回的风险,尤其是外贸业务的跨境障碍和信息不对称,更增加了催收难度。先采购后销售的商品,也要面临库存商品及时转化成资金的压力,一旦市场行情大幅走低,可能会产生长期积压或大额亏损。为了筹集所需资金,企业还要通过各种融资手段尤其是债权融资手段来筹集资金,这也给企业带来债务成本沉重、偿债能力不足、资金链断裂等筹资风险。另外还有资金错配、外汇管制、大额汇兑损失等风险。

(二)数据

在数据方面,大宗商品贸易流程长细节多,不同阶段涉及到的数据信息量巨大。从品种研究开始,到询价、报价及反馈、订单、样品、订金、分拣、包装、保险、仓储、运输、装卸、接货、检验、结算、付款、开票、质保等一系列动作,里面都包含着大量信息,每个环节都会影响整体运营质量。

(三)商品

大宗商品贸易中,来自商品自身的风险也比较多。在收付货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商品货不对路、质量未到达约定标准、数量不足、过期变质、丢失损毁、权属不清、货物损耗、价格波动等情况,对业务顺利履行产生重大影响。

(四)仓储

仓储环节是大宗商品贸易的重要一环。在这个环节中,仓库的资质、保险、安全非常重要;火灾、水灾、虫害、人员伤害、货物堆放等都是需要关注的细节。除了安全问题外,还有可能产生与其他货物混放、错误出货、保管不当致损、盗卖货物等风险。

(五)运输

常见的大宗商品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水路运输运力最大,成本最低,铁路运输速度最快,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运输方面风险比较多,如安全问题、装卸纠纷、运输过程中货物污染变质、非正常损耗或丢失,等等。

(六)税务

贸易业务涉及到的税务风险包括无法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关税政策变化、税基确认错误、税率选择错误、混合销售税务、适用税收优惠不当等风险。

三、大宗商品贸易财务六要素管理法

业财融合背景下,基于上述六个财务管理方面须考虑的重要风险因素,从其具体管理方法来进行研究。

(一)资金要素协同管理

1.现金流协同。大宗商品贸易使用资金量大,资金进出频繁,资金流入和流出出现错配时,现金短缺会导致未能按照合同规定时间付款从而导致违约,现金冗余会导致资金闲置成本上升。因此业务部门和资管部门需要协同配合,提高资金使用质量和效率。在此过程中,年度资金预算、季(月)度资金预算、实时滚动资金预算是实现业财融合的有效工具。2.收款风险协同。需要向上游预付资金的业务,如果上游没有履行合同,可能需要收回预收账款;凡给下游一定账期的贸易业务,需要到期向下游收取应收账款。这两种情况,都面临着收款风险。业财融合收款工作,从业务谈判开始到收回全部款项,期间需要业务和财务部门各尽所能,把防范资金回收风险工作尽可能做在前期,做到事前管理。具体防范工作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业务部门初期要重视对交易对手的背调工作,考察交易对手的经营资质、历史数据和资信状况,避免与非法公司和有问题公司开展合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第二步是业务部门须做好业务流程设计并做好合同谈判,争取有利于己方的合同条款、结算方式和防范措施,保障收款风险最小化。签订合同时还要注意合同签订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财务部门在这个阶段应协同业务部门对收付款方式、收付款时点、税收成本、项目预计收益等进行选择或测算。第三步是业务开展过程中进行跟踪。业务部门要持续了解交易对手的经营状况,当交易对手经营状况和资信状况发生异常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严格执行预收保证金制度,及时追缴,对账期进行有效管理;如果款项没有如期收回,财务部门应注意定期或不定期提醒业务部门及时追偿。3.外汇和汇率。对于进出口贸易来说,与外汇相关的风险是整个流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我国出口最常用的是信用证(L/C)收汇方式,开立时应注意预留充足的时间,以应对必要情况下的修改。我方收到L/C后,应及时审查信用证真伪和是否存在陷阱条款及明显不公。出口收汇时,其他保障方式还有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国际保理、信用保险等。对于进口业务,付款除了详细审查付款约定外,还要关注交易对手所在国的外汇政策和外汇管理规范程度,避免汇款到达境外后产生纠纷。汇率方面,从业务开展初期就要考虑到汇率变动趋势,以确定最有利的购汇、结汇时间,减少财务成本支出。

(二)信息要素协同管理

业财融合财务信息管理,不能仅限于财务软件、财务单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还要用全局的眼光看待整个企业运营,以做好业务、实现高收益低风险为最终目标,要换位思考,主动融入到业务思路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各类数据的生成、运算、查询、处理需要协同。对于有信息系统的企业来说,这一点相对容易满足,只需分配数据权限,就能实现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协同,但只是获得数据仍远远不够,双方还要在数据基础上透视经营管理中的行动、问题和机遇。财务人员要时时关注业务流到了什么节点,在这些节点上需要财务和业务部门做哪些方面的配合。商品的市场价格变动信息也需要重点关注,争取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获得更安全、更高收益。对于持有货权期间的价格波动风险,可以采取提前锁定价格或下游追加预付款方式来规避。

(三)商品要素协同管理

商品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有商品种类型号、质量、数量、行情、控制权等。在订货阶段,交易各方应对商品规格型号、质量要求达成一致意见。在确定商品要求环节上,能使用科学方法和数据文字等表示品质的商品,不需要采用样品交易,但凭样品买卖的商品,要在样品方面做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样品费、快递费等由谁来承担,需要结合交易各方博弈关系进行确定。取得商品后,在仓储和运输阶段,要注意商品的物权控制和实物安全,除合理损耗外,确保商品质量和数量不受损失。在货物与资金转换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及时跟进资金收支情况,协同业务部门做好安全衔接。

(四)仓储要素协同管理

在选择仓储地点时,要选择综合资信能力高的仓库,选择国有仓库和有资质的仓库,避免货物存放在交易对手的仓库里,或货物存放在兼营加工同类商品的仓库。对于可能混放的要明确具体仓位,避免和其他货物混淆。接货时要注意入库前严格验收,注意装卸安全,督促仓库保管人员及时准确入库并取得货物信息全面入库单证,厘清保管责任。出库时要取得交易对手认可的验收证明,确保移交的货物与库存单证一致。在仓储环节,财务部门须协同业务部门取得相关单据凭证,用于财务流程并存档。

(五)物流要素协同管理

物流运输环节也是货物产生风险的主要环节之一。需要选择信誉良好、管理完善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以确保运输安全。在运输前签订合同时,需要明确托运人、承运人、收货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货物运输途中的质量保证,也要提前做好约定。

(六)税务协同管理

税务风险防控从选择合作伙伴开始,避免与资信状况差、法律风险高、违约事件多的企业合作,避免与不了解、不专业的企业合作,确保大宗贸易应税商品能够取得完整真实合法的进项税票据。出口退税企业需要重视单证管理,以防单证虚假被追缴罚款。

主要参考文献

[1]叶维东.企业大宗商品贸易信用风险分析及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7(24).

[2]李灵翔.国有商贸企业大宗商品贸易问题探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6(09).

商品贸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商品结构 比较优势 产业内贸易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人口约2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面积1200多万平方公里,GDP总额约2万亿美元,外贸总额1.5万亿美元。然而,从历年的外贸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中印贸易额占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的分量却不到2%,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份量不到6%,从这些基本数据的对比就可以发现,双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互利的投资与合作机会,贸易增长潜力巨大。事实也正如此,印度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合作伙伴,两国的贸易额近年来呈现出以较高的增长率逐年递增的态势。另外,由于两国领土接壤,在云南、地区,两国边境贸易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中印边境贸易在一段时间里面有所衰退,但是两国自身都客观具备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互补和合作的优势。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中印乃堆拉口岸的开放、主席2006年底成功出访印度等一系列增进双边交流合作的利好消息的到来,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发展前景被十分看好。

一、加强中印贸易合作对双方的经济腾飞具有战略意义

曾经有人预言,中国和印度在将来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许多学者也曾提议并探讨了关于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这些都说明这两个国家应该在经济发展的方向上寻求某种共同的道路。但是,在现实中,中印双方各方面的相互合作的确还存在一定困难,单从贸易方面来讲,由于受到政策、文化、历史、国情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中印贸易的实际开展远不如理论上那样顺利。总结阻碍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首先,中印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印度对我国有一定戒备心理;其次,两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市场,在对外出口和吸引国际投资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第三,两国陆运贸易不发达,虽然接壤,但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目前两国之间大部分贸易的开展是通过海运进行的,路程远、费用高,不利于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认为中印加大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明智之举,中印双方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寻求一种南南合作的新格局。其中中印贸易紧密程度的加强,是这种南南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1.加强中印贸易的紧密联系可促使中印两国在政治方面更加相互信任

同我国一样,印度也正处在改革的浪潮之中,它的目的同样也是经济的迅速腾飞。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对此十分感兴趣,印度也有意希望借助美国等一流发达国家的力量来迅速达到赶超的目标。但这样对于我国而言无疑是不利的。如果能够使两国的经济依赖性加强,在各个领域展开更充分的合作,使双方都成为彼此不可缺少的伙伴,那么经济上的紧密性会影响政治的紧密性,在双方互为有利的基础上,稳定的双方关系应该不难创造。

2.双边经贸合作的加强有利于提高两国的经贸效益

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双边贸易,特别是陆运贸易,如果能适当降低关税,则可以进一步扩大贸易量。但就目前而言,印度的关税依然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这对双方贸易的进一步开展无疑是不利的;另外,如果像许多学者提出的那样,中印自由贸易区能够建成,则双方获利会更大,根据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经济理论,不难推测出这个结论。

3.加强中印贸易合作可以给我国西部地区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几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状况已经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这点成绩对于彻底改善西部地区的落后状况还是远远不够的,仅仅依靠优惠政策也是远远不够的,西部地区应该发掘自身的禀赋优势,并能够将资源转化为资本。西部地区应努力做成中印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基地。首先,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从云南、到印度都有公路到达,去年建成的青藏铁路,更是将内地和印度的陆地距离延伸到了拉萨,而且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青藏铁路的延长线已经被纳入重点工程,该延长线将现有的青藏铁路从拉萨延长到了日喀则,按计划,以后还会延长至亚东口岸,这将进一步拉近了与印度的距离,为中印贸易的开展,包括边境贸易打开了方便之门。其次,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廉价且众多的国家,西部地区正是我国劳动力密集的地区之一。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流动方向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如果西部地区作为中印贸易的门户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那么随着该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大量的劳动力会回归到西部地区,从而可以相应减少流动开支和一系列其他相关社会问题,使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分布不均的问题得以缓解。

二、中印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1.中印产业间贸易情况分析

在中印商品贸易中,双方的进出口产品类别有着较大差异,本文根据HS(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编码的商品分类标准将参与贸易的商品进行分类研究,该分类制度是迄今为止最完善和科学的国际贸易分类体系,它将所有贸易商品共分为22类、99章,考虑到实际情况,本文在研究中印贸易商品时,剔除了第19类(武器弹药及其零件附件)、20类(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和21类(特殊交易品及未分类商品),主要原因是由于这几类商品贸易量太小,故本文以下只研究其他19类商品。如图1-图3所示,从2003年到2005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印商品贸易有如下特点:

(1)中国和印度的商品贸易结构比例基本保持平稳;

(2)多数类别的商品贸易量较小,但也有部分商品显示出较高的贸易额度;

(3)从印度出口方面来看,该国出口到我国的金额最大的商品是第5类(矿产品),且在该类商品中,印度保持了较大的顺差;第15类(贱金属制品)中,两国贸易量也较大,虽然在2003年,印度在这类产品的出口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但随后2004年、2005年数据显示两国贸易差额不大;第7类(塑料橡胶制品)中,印度显示出略微强势的出口额,但两国这类产品的贸易量并不大;(4)从我国的出口方向来看,我国在第6类(化工产品),第11类(纺织品)和第16类(机电产品)的出口中占有比较优势。

图1 2003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图2 2004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图32005年中印贸易商品分类金额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在贸易量较大的产品类别中,进口或出口一边倒的形式十分明显,双方都有具备贸易比较优势的产品,显示了双方商品的互补性,这对于双方贸易的开展是有推动作用的。然而,这样的商品在中印贸易间只是少数,而且,由于诸多原因,一国某类商品大量的贸易顺差无疑会增加另一国一定程度上的贸易恐慌,特别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与许多国家的一直保持了顺差形式,加之印度本国也正在实行一系列崛起战略和改革战略,双方较大的贸易差额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一国的利益,从而影响到两国的贸易进一步开展。所以,这种基于双方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国际贸易并不十分适合于这两个发展中国家,或者说中印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完全依靠这种传统的贸易形式是不够的,而基于规模经济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应该更适合目前双方的贸易开展甚至对两国吸收更多的国际投资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2.中印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

学术界一般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高低。在一系列统计指标中,格鲁伯-劳艾德指数(Grubel-Lloyd Index)简称GL指数,是迄今最常用的权威性测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标,某产业的GL指数表达式为:

| Xi-Mi |

Bi=1 - ――――

Xi+Mi

其中,Xi表示某国i产业的出口额;Mi表示某国i产业的进口额;Bi在0-1之间变动,Bi越接近1,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越接近于0,则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很低。根据统计数据计算,中印产业内贸易指数如表2所示。

表2 中印19类主要贸易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1997-2005)

数据来源:高校财经数据库

根据表2中的数据,本文只着重研究双方贸易额较大的商品类别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即第5、6、7、11、15、16类商品),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在印度顺差较大的产业中,第5类商品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程度逐年降低;第7类和第15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大,且近年依然呈现上升趋势。

(2)在我国贸易顺差较大的产业中,第16类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平稳,且产业内贸易程度很小;第6类产业内贸易指数指数逐年上升;第11类产业内贸易指数逐年下降。

可总结得到以下结论,如表3:

表3 中印贸易中适合不同贸易形式的商品类别

三、发展中印贸易对策分析

针对前文所研究的发展中印贸易的战略意义和双方贸易商品结构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发展中印贸易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对双方具备比较优势产品要继续保持其优势

对于印度的矿产品和我国的机电产品和纺织品(虽然纺织品还有一定的产业内贸易成分,但是其趋势已经越来越小,所以对于纺织品贸易而言,中国还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而言,因为双方都有着较强的绝对优势,这种优势的具备前者是因先天禀赋后者是后天多年的积累结果,且都是不容易改变的固有优势,所以对于这两类产品双方应该进一步巩固各自的优势,而不必刻意弥补贸易差额,更不要恶性竞争和制定高额壁垒加以限制。

2.利用规模经济开展产业内贸易

对于塑料橡胶制品、贱金属制品和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已经形成且有逐步加强的趋势,所以,对于这几类产品,两国应着重加强产业内的分工协作,在产品质量、档次、用途等方面,结合本国其他资源如土地、劳动力等,展开合理分工,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创造规模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双方协作分工,产业间的恶性竞争会相应减弱,这对于目前两国吸引FDI方面的矛盾也会有所缓解。

3.大力加强边境陆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沿线配套服务建设

目前,印度进口到我国的商品所经过的陆运途径主要是经缅甸到达我国云南。值得欣喜的是青藏铁路的开通及已经纳入“十一五”工程的其延长线的修筑无疑对双边的陆运贸易往来是一个利好消息。铁路的运力是陆运的数倍,这样一来既可减少以往绝大部分依靠海运的运输成本,又可以提高运输的速度、效率和安全性。另外,在陆运沿线也应该相应地建立服务于双边贸易的配套设施,如在云南、四川、广西等地设立货物装配和集散仓库、商品加工厂等;也可以不定期在这些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品博览会,针对双方的优势产品展开贸易洽谈,不论双边贸易还是地区经济亦可在会展经济中获得一部分收益。

参考文献:

[1]罗文宝周金秦: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2006(1)

[2]郑利:中印经济优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贸易,2006(1)

[3]张建红:中印两国贸易合作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1999(5)

[4]斯瓦兰・辛格:中印双边贸易的基础探悉与前景展望[J].现代财经,2006(3)

[5]朱晶陈晓艳: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贸易潜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6]徐康宁韩剑: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5(7)

商品贸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际分工;比较优势;服务贸易;贸易平衡

中图分类号:F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5-0063-05 收稿日期:2008-01-07

一般而言,在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中谈到贸易平衡或贸易失衡都是针对商品贸易项目而言。这在商品贸易占绝对主导地位、服务贸易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自然是可以接受的。然而,随着国际分工格局的演进,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服务贸易的总量飞速增长。其中服务出口在1980年的总量是3643亿美元,到2005年增长为24150亿美元,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可略窥一斑。在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下,以旧有的标准来看待和处理贸易失衡问题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根据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在服务贸易项目上存在盈余的国家一般在商品贸易项目上都存在赤字,反之亦然。表1以2005年为例,列举了服务贸易盈余和赤字分别位居前五位的国家(地区)的具体贸易余额。从中不难看出,除瑞士以外,主要的进出口国家(地区)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都存在明显的互补性关系。很多学者(Melvin,1989;Hisanaga,2007)在理论上也对此作出了充分说明。在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互补的国际贸易格局下,传统的贸易比较优势和贸易平衡等问题都需要重新进行认识。

一、国际分工的演进与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

国际分工最早可以上溯到18世纪晚期,当时主要表现为工业国和以农业国及原料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即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垂直型分工至今仍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问的一种重要分工形式。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逐渐形成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产业间分工和以部门内专业化为标志的产业内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总体上表现为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共存,且水平分工不断深入拓展的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继续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同时,将一些劳动密集型和传统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本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服务业转移。以美国为例,早在1980年,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高达63.77%。现在已超过70%。而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较低,中国仅为40%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现代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以知识、技术和信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部门。随着服务产业的迅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也随之不断扩展。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高达4.8万亿美元,占商品贸易额的1/4左右。在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共存且互补的贸易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比较优势法则。因此,有必要对新的国际分工背景下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作一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在包含服务产品的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法则同样是适用的。这已经由很多学者(Hindley andSmith,1984;Deardorff,1988)予以证明。

假设经济中有两种生产要素,分别是资本要素K和劳动要素L;两种商品X和Y,其中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的,而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的:A国的资本要素禀赋相对比较充裕,B困的劳动要素相对比较充裕:资本除用作本国生产还可作为服务要素跨国界流动,从而产生服务贸易流,劳动则不可流动。需要特别指出,这里的资本要素(K)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传统的物质资本外,还包括用于生产服务(这里主要是指生产者服务)的要素。

在单纯的商品贸易情况下。A国在资本密集型商品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则在劳动密集型商品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比较优势的对比可由如下的相对价格给出:

(PX/PYA>((PX/PY)B (1)

[1]式的含义非常显见,即由于两国要素禀赋的不同,A国国内x商品和Y商品的相对价格要高于B国国内X商品和Y商品的相对价格。这一相对价格体现了两国在生产与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在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并存的条件下,A、B两国由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对比不仅可以由(PX/PYA>(PX/PY)B给出,而且还可以由如下比较容易遭到忽视的相对价格给出:

(r/PX)A<(r/PX)B (2)

(r为资本要素K的价格,下同)

(R/pY)A<((r/PY)B (3)

细加考虑,其实(2)、(3)式的含义都不难理解,而且与(1)式一样直观。(2)式表明,由于A国的资本要素相对比较充裕,故其国内资本与商品X的相对价格要低于B国国内资本与商品X的相对价格。也就是说,若A、B两国的贸易仅在资本要素K和商品X之间进行,则A国在资本K的生产与出口上更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则在商品X的生产与出口上更具有比较优势。类推,(3)式的含义在于,A国资本与商品Y的相对价格要低于B国资本与商品Y的相对价格。即,若贸易在资本K和商品Y之间进行,则A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资本K而非商品Y,而B国的比较优势则在商品Y。回忆前文所述,资本可以跨国流动以提供服务产品,因此,(2)、(3)式可以理解为A国在服务产品上相对B国具有比较优势。这反映了国际分工新格局下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

通过上文分析不难看出,若A、B两国的双边贸易是同时包括服务和一般商品的全方位贸易,则A国相对B国而言所拥有的比较优势是广泛的。A国既可以在资本密集型商品Y的生产上对B国保持比较优势,也可以在资本K(生产者服务)的生产上保持比较优势,又有可能同时在商品y和资本K上保持比较优势。但是,B国除了可以在商品X的生产上对A国保持明显的比较优势以外,其他潜在比较优势的获取必须要被动地依赖于A国的分工选择。故而,在两国双边贸易中,A国对于贸易模式的选择也就由于其自身在双方比较优势对比中所占据的独

特地位而掌握了主动权。

国际分工演进带来的比较优势变化决定了贸易模式的崭新特征,即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是可以共存互补的。而且,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这一特征将日益凸现。在这样的国际贸易格局下,贸易平衡问题也就需要重新进行审视。下文将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理论模型探讨可能的贸易模式、实现贸易平衡的新机理以及贸易失衡的实质。

二、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互补下的贸易平衡问题

本文在Melvin(1989)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构建一个包括A、B两个国家,两种要素(资本K和劳动L),两种商品(X和Y)的模型来具体分析两国分T和贸易的模式,进而说明两国贸易的平衡问题。同上,在该模型中,假设两种商品的生产均需要资本和劳动要素,所不同者,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的,而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的:A、B两国的生产函数都为一次齐次:两国消费偏好相似:B国的劳动要素比较充裕,A国的资本要素比较充裕:两国的要素供给既定且充分就业,资本要素可以跨国界自由流动(即为可贸易的),劳动要素则只能在一国范围内使用。同时我们需要假定,在该模型中贸易可以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再者,如上所述,这里的资本要素(K)也包括服务生产要素。当然,在我们的理论分析中,贸易摩擦和运输费用等交易成本都是忽略不计的。

A、B两国的贸易中,B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表现为不可跨国界自由流动的劳动力要素相对充裕,而可自由流动的资本要素则比较稀缺:A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刚好相反。如前文所述,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A、B两国在分工与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对比,即A国的比较优势要更为宽泛。这一比较优势对比决定了B国在双边贸易中可选择的贸易模式非常有限,而A国则比较灵活。通过模型可以非常直观地对此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TAT’A,TBT’TB分别是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在X、Y,两种商品的国际相对价格为P的情况下,若A国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与B国从事传统的商品贸易,则必然选择生产并出口Y,商品,同时进口X商品;B国则生产并出口X商品,同时进口Y商品。在贸易平衡时,A国在QA点生产,按照国际相对价格P出口QB单位Y商品,进口BCA单位X商品,并在CA点消费,贸易三角为QABCA。同时,B国在QB点生产,按照国际价格出口X商品,进口Y商品,并在CB点消费,贸易三角(图中用虚线表示)与A国相同。A、B两国通过传统的商品贸易同时实现了生产和消费的均衡。

由于A国所拥有的相对充裕的资本要素是可贸易的,因此进一步思考,我们会发现,A国在同B国的贸易中还有其他的选择。A国可以选择只将其全部资本要素中的一部分用于国内生产,同时将其余部分出口到B国以为B国的生产所用,比如进行技术转让、设备出租或管理咨询等,作为贸易报酬,A国将获取X商品。与此同时,B国从A国进口资本要素(生产者服务),将其同国内充裕的劳动要素结合起来,用于生产X和Y商品;并将部分X商品出口到A国用于支付资本要素的价格。仍如图1,A国将其部分资本要素出口到B国,从而导致其生产均衡点沿罗勃津斯基线Rk从QA点移动到D点。作为贸易回报,A国从B国获得DCA单位的X商品,然后在CA点消费。由于所假定的市场效率条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此,均衡相对价格仍然是P。对于B国,均衡生产点则沿着其罗勃津斯基线R’k向上移动,并且仍在CB点消费。显而易见,A国和B国通过此种贸易模式仍然能够实现上述纯粹商品贸易所达到的均衡。根据两国要素禀赋特点,这种贸易模式和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是内在一致的。

如果我们将视野再拓宽一些,就会发现。对于A国这种可贸易的资本要素非常富裕的国家,还有更为不可思议的贸易模式可以选择。那就是,根据比较优势法则,在满足贸易条件(e/PY)A<r/PY)B的前提下,出口其富裕的资本要素(即出口生产者服务),同时进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资本要素的商品Y。出于分析上的便利,我们这里进一步假定商品Y和资本要素K是可贸易的,同时商品X不可贸易。如图l所示。A国将一定量的资本要素出口到B国以用于B国的国内生产,由于A国国内资本要素随之减少。故其生产点沿着罗勃津斯基线Rk向下移动至G点,作为回报,A国获得CAG单位的商品Y,从而消费在CA点得到满足。B国从A国进口资本要素,生产X商品和Y商品,并将一定的Y商品出口至A国以支付资本要素的价格,消费均衡亦在CB点得以实现。这种贸易模式乍看起来匪夷所思,实则与比较优势法则相一致;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维,把资本K看作高度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产品,则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在这里也是同样成立的。

若我们放松上述若干假定,将除劳动要素以外的所有要素和商品均视作可贸易品,使之更加贴近贸易现实,则不难想像,在贸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A国还可以选择同时出口资本要素K和资本密集型商品Y,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X。上述贸易均衡仍然可以实现。

综上所述,A国由于其资本要素禀赋上的优势,在同B国的双边贸易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可以选择多种出口模式:既可以选择出口商品X或Y,也可以选择出口服务产品,或者同时出口商品和服务产品。B国受制于要素禀赋结构的限制,出口商品的选择屈指可数,且只有在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X上才握有完全的主动权:从A国的进口则几乎无一不受其先行选择的掣肘。

不难发现,在上文的理论模型中,A、B两国贸易的平衡是应然之义。只是贸易平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贸易平衡,而是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同时发生情况下的总体平衡。具体地说,一国若在商品贸易中持有逆差,则其服务贸易项目必然持有顺差;若其商品贸易持有顺差,则服务贸易项目必然是逆差。若只单纯考虑A、B两国双边贸易中的商品贸易项目,A国自然可能存在大量贸易逆差。但是,其商品贸易的逆差只是服务贸易顺差的反映。从纯理论分

析的角度来看,在国际分T和贸易新格局下,双边贸易中所谓的贸易失衡只是单纯考虑商品贸易项目时所产生的幻觉,其实并不存在。在理论上透析贸易平衡的新机理和贸易失衡的实质,对于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三、关于贸易失衡的进一步思考

上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国际分工和贸易新格局下双边贸易的均衡是在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互补下产生的总体均衡,贸易失衡在理论上并不具有必然性。但是不难想像,现实中的双边贸易不可能达到理论上完全自由贸易的状态,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和利益分配的干扰。因而,贸易失衡也就在所难免了。只是,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和贸易格局的演进,贸易失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商品贸易失衡,而是更多的表现为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之间的结构性失衡。也即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之间的失衡。在实践中,可能导致贸易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很多,难以尽述。笔者认为,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滞后于商品贸易自由化进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商品贸易中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日益受到限制。商品贸易自由化的程度总的来说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却相对比较滞后,直到1994年《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签署,服务贸易才被正式纳入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框架。其后,WTO有关服务贸易的谈判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总的来说进展缓慢。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滞后。

首先,是服务贸易的贸易收益问题。一个国家参与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否获得净收益,并未像商品贸易领域那样已由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给出了确定的答案。理论界针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收益问题所做的探讨并不算少。但结论仍然模棱两可。发达国家在服务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理论界对于发达国家可以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获益基本没有疑义。分歧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够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获得明显的收益。对此持肯定态度的观点(Whalley,2003)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可以获得服务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低价格的服务产品,还可以通过服务贸易自由化充分发挥其在劳动密集型服务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以获取更多的贸易收益。与此相反,也有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融入服务贸易自由化会带来福利损失,比如银行服务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福利恶化(Chia&Whalley,1997);电信服务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给某些国家带来了利益损失(Verikios&Zhang,2000)等。即便服务贸易自由化给参与国带来的贸易收益是确定无疑的,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仍然对其持戒备和反对态度。因为很多服务产品的自由贸易将会影响一国的经济安全和文化独立性,前者比如金融、邮电、通讯、信息处理等,后者以教育和文化产品的贸易为典型。因此,服务贸易自由化不仅涉及经济利益问题,而且与政治、文化等敏感领域有着难以斩断的复杂联系。这是服务贸易自由化长期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其次,贸易壁垒的隐性化也是服务贸易自由化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服务贸易中的贸易壁垒更多地是采取非关税壁垒(NTBs)的形式,因此非关税壁垒是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服务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和传统商品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相比带有更大的隐蔽性,通常采取政府管制、经营许可权要求,歧视性技术标准、人员流动限制和其他一些制度性限制的形式。这些服务贸易壁垒不可能像商品贸易中的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那样可以进行量化,它们往往是通过降低市场竞争度和增加国内企业垄断性的方式起作用的(Benjanmin&Diao,2000),这些都直接增加了服务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起到了非关税壁垒的作用。服务贸易壁垒的隐性化和难以量化的特点给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下,实现服务贸易的高度自由化仍然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国际贸易结构性失衡在一段时期内将难以避免。当前,有关国际贸易的冲突和分歧不少都是因此而起。其中,当前争议颇多的中美贸易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显然,沿袭传统思路局限于商品贸易范畴解决贸易失衡可能往往难以奏效。从上文分析不难看出,解决贸易结构性失衡应该从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同时入手,侧重于总体均衡。这些理论思路为意在解决贸易分歧、处理贸易失衡问题的国际谈判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四、结论

(一)国际分工格局的演进导致贸易比较优势出现新的变化。贸易模式也更为复杂,将同时涵盖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在服务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在贸易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并掌握贸易模式的选择权。

(二)在新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下,贸易平衡将是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互补下的总体平衡。贸易失衡也将不再是单纯的商品贸易失衡,而主要表现为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之间的结构性失衡。

(三)国际贸易结构性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对称。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应该在国际贸易新格局的视野中同时考虑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

商品贸易范文第10篇

兹证明

鉴于乙方拥有现用于制造钢丝绳的机器设备,并愿意将机器设备卖给甲方

鉴于乙方同意购买甲方用已方提供的机器设备生的产钢丝绳,以补偿其机器设备的价

鉴于甲方向意向乙方出售钢丝绳,以偿还乙方的机器设备价款;

因此,考虑到本协议所述的前提和约定,甲、乙双方物此立约:

1.购买协议

甲方同意从乙方按一下列条款购买下述商品:

1.1商品、规格及其生产能力:

商品:

规格:

生产能力:

1.2数量:2台。

1.3价格:

XX港FOB价:

单价:总价:

1.4支付:

机器设备价款以甲方的产品--钢丝绳偿还,全部价款在边疆三年内平均三次付清,自XX日开始支付。

1.5装运:

装运期:装运港:

目的港:装运唛头:

1.6保险:

由甲方保险。

1.7检验:

1.8保证:

乙方保证其机器设备从未用这,性能先进,质量好,并保证该机器能生产XX规格钢丝绳,产量每小时XX米。

2.销售协议

甲方以钢丝黾偿还购买乙方机器设备的价款。

2.1商品及规格:

商品:钢丝绳。

规格:

2.2数量:

铡丝绳每年XX米。

2.3价格:

钢丝绳的价格按交货时国际市场CIF价确定

2.4装运:

每年两次装运,一次在六月,另一次在十二月,每次货价为XX。

装运港:

目的港:

法语运唛头:

2.5包装:

木卷轴装。

2.6支付:

凭以甲方为受益人的保兑的,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允许转船。信用证必须于装运日期前15天到达甲方,有效期不少于90天。

信用证要与本合同完全一致,否则,乙对迟装负责;而且,甲方有机就其中的损失向乙方提出索赔。修改信用证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2.7保验:

甲方保险,投保水渍险和战争险,投保金额为发票金额加10%

2.8检验:

甲方出具的品技检验证书为最后依据。若货到后乙方发现质量与上述规定不符,乙方在货到目的港后45天内通知甲方,双方协商解决有争义的问题。

3.不可抗力

若因不可抗力事故,甲方或乙方对未交或迟交本合同项下的部分或全部货物不负责任。

4.仲裁

有关或执行本合同的一切争议应该友好协商解决。若达不成协议,有关争议案则提交XX仲裁。仲裁决定为终局的,并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新晨

5.适用法律

本合同的签订,解释和履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为准。

6.正本条款

本合同以英文书写,正本两份,每方各持一份。

7.有效期

上一篇:中文教师范文 下一篇:成人初中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