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09 03:20:26

三项制度

三项制度范文第1篇

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措施。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民主和党内集中的有机结合。民主是集中的客观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不论是民主离开了集中,还是集中离开了民主,民主集中制都会遭到扭曲。发展党内民主,要求在党内生活中体现平等的原则,即所有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都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享有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体现公开的原则,即党的领导机关要按照一定的范围、层次和时间向党员公开党务活动,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体现讨论的原则,即凡属党的重大问题,都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交由全体党员或党员代表讨论,等等。而“三项制度”正是使这些原则得以体现的具体措施。如果党内情况不通报,党内情况不反映,党内重大决策不征求意见,不尊重广大党员的民利,党内民主就成了一句空话,就不可能实现正确的集中。

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科学正确的决策,是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各级党组织能否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关键在于决策是否建立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之上,是否遵循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反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按客观规律办事。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过程。如果不广开言路,不知民情,不解民意,不用民智,只靠少数人拍脑袋作决策,难免造成决策失误,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害。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有利于畅通上下级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广大党员之间的信息渠道,形成能够集中全体党员智慧的有效机制,使广大党员对党内事务深入了解和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保证党内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在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党的领导工作面临的复杂多变的情况和难以预料的因素大大增多,我们党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而目前有的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仍然形式主义、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独断专行,搞强迫命令,不善于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有利于用制度来规范和改进领导方式,克服不良倾向,拓宽党内沟通交流的渠道,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更加统一,关系更加融洽,步调更加一致,从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强化党内监督、防止和现象的实际步骤。腐败是滋生在我们党肌体上的一大毒瘤。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等民利,有利于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党的工作的透明度,把权力运行置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有利于及时纠正党内出现的各种不良风气,提高党内监督的效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必须明确目标,找准着力点,突出规范性,增强时效性,体现程序性,确保有效性。

明确“三项制度”的内容界定。从目前情况看,“三项制度”的内容,并没有统一、明确、具体的界定,有的只是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惯例。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首先必须明确其内容,使广大党员应当知道的事情能够及时知道,应当向党组织反映的情况能够及时反映,应当参与的决策能够充分发表意见。例如,情况通报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重大问题通报、评先创优通报、警示通报、季度性工作通报、社会性工作通报等;情况反映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党员个人向党组织的思想汇报和情况反映,党内思想倾向的反映,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反映,党内作风方面的情况反映,党外人士和群众对党员、干部、党组织的意见、建议与要求方面的情况反映,以及社情民意的反映等;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的事项,事关本地区、本单位全局性、政策性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该由集体讨论的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等。

规定“三项制度”的时限要求。任何制度要发挥作用,都必须有一定的时限要求,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对于“三项制度”,既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增强时效性,又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党内情况通报方面,要根据通报内容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规定时限。一般性工作或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作一次情况通报,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工作要及时通报。要着重解决有些基层党组织长期不进行党内情况通报,缺少同党员和群众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问题。情况反映方面,要保证基层党员群众在第一时间反映问题,提高情况反映的效率;建立首问负责制,接受反映情况者要及时向领导或上级组织汇报,严禁截留;确保基层党组织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不能报喜不报忧,特别是对事关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要按规定及时上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方面,要给征求意见和参与决策的党员群众充分的时间,不能走过场。要及时跟踪调研决策执行情况,并适时总结。

规范“三项制度”的程序。制定科学规范的执行程序,是制度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条件。规范“三项制度”的程序,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对“三项制度”的实施方法、步骤等作出明确规定。情况通报制度,要规范通报对象、通报范围、通报方式、通报步骤,细化通报的过程,特别是涉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要举措,不仅党内要通报,也要及时在党外通报。情况反映制度,要规范正常的反映渠道,通过汇报、会议、、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等多种方式,建立社情民意搜集机制,保证情况反映渠道的畅通。要规范情况反映的程序,一般问题逐级反映,重大事项可多级反映或越级反映,直至向中央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主要是在征求意见的方法和步骤上进行规范,如:实行预告制,在时间上把征求意见的程序前置,把需要广泛征求意见的决策进行预告;实行决策内容通报制,把需要决策的内容,根据征求意见的范围,提前下发。

健全监督保障机制。“三项制度”要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由于目前尚没有关于“三项制度”的统一制度规范,对“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也没有明确具体的监督保障规定,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难免存在随意性。健全“三项制度”的监督保障机制,必须明确监督的重点,着重监督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的内容是否全面、程序是否完备、时间是否及时、执行是否到位。要建立责任制,把贯彻执行“三项制度”的责任落实到各级党组织,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建立责任追究制,对不严格按照制度的有关规定贯彻执行,并造成重大失误的责任者,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

三项制度范文第2篇

四份重要文件构建制度框架

两年多来,重庆为实施“三项制度”,仅市委办公厅和市委组织部就先后出台了20多份文件,这些重要文件,既是“三项制度”得以深入实施的组织保障,其本身又是丰富的制度成果。回顾累累硕果,有四份文件,可以说起到了构建制度框架的重要作用。

2008年8月13日,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三项制度的通知》(渝组办[2008]250号),以此为标志,“三项制度”在全市全面启动。

这份文件,是在市委的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调研研究制定的。它不仅深入阐述了建立健全“三项制度”的重要意义,而且对如何实施“三项制度”作出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对相关工作提出的要求也非常细致,比如,文件要求各区县要在2009年1月15日之前,上报“三项制度”的建立情况。与这份文件同时印发的,还有《重庆市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三项制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接待群众记录本(样本)》以及《民情日志(样本)》、《意见交办单(样本)》、《办理情况反馈单(样本)》,以便于基层操作。这份文件及附件一下发,就受到全市各级组织系统的广泛欢迎,大家普遍反映文件没有空话、套话,操作性很强。“三项制度”之所以能够很快在基层全面铺开,这份文件及其附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项制度”全面推行后,市委组织部相继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及时对基层进行指导,其中2009年7月9日印发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市委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加大力度推行和深化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的通知》(渝组办[2009]148号),对深入推进“三项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三项制度”不仅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而且得到中央和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此背景下,市委组织部下发“148号”文,及时传达了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行和深化‘三项制度’”。

同样是部署“三项制度”工作,但与2008年的“250号”文相比,这份文件不仅用语有了新变化,“加大力度”贯穿全篇,而且正式提出把“三项制度”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

以市委组织部的这两份文件为标志,“三项制度”在重庆基层从“全面推开”到“深入推进”,巴渝大地掀起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高潮。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召开后,为了全面总结经验,深化完善“三项制度”,根据市委书记的要求,市委办公厅以2010年1号文件的方式,于2010年1月3日印发《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完善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的意见》(渝委办发[2010]1号)。

市委办公厅“1号文件”全面总结、充分肯定了实施“三项制度”两年多来的经验和成果,对进一步深化完善“三项制度”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提出要建立联动机制、实行专项考核、完善保障机制、拓展实施范围等新要求。市委办公厅以“1号文件”附件的形式,同时印发了《重庆市区县(自治县)建立落实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考核指标表》,对考核工作进行了量化。

市委办公厅“1号文件”下发两周后,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委组[2010]6号),《通知》要求认真查找落实“三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抓住关键破解难点、探索创新。

从“建立健全”到“加大力度推行和深化”,再到“深化完善”、“严格落实”,仅从这四份文件标题用语的变化,就可以看出,“三项制度”从无到有、从全面到深入、从健全到完善的层层深入的过程。这四份重要文件,全方位地构建起“三项制度”的严密框架,为基层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项制度”是一次全面的制度突破

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密切联系群众,过去更多地停留在要求上,制度建设一直是“短板”,而“三项制度”编织起了一道严密的制度防线,对我们党“健全联系群众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实现了从单向突破到整体推进的转变。近些年来,各地基层党组织进行大胆探索,创建了不同形式的工作平台,如党员与群众结对帮扶、党员承诺、党员中心户建设、党员责任区建设等活动,对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这些活动大多是单向的、局部的、临时性的,虽然能够解决一些突出问题,但都面临覆盖面不大、可持续性不强的问题。重庆的“三项制度”,从制度本身上就具有宏观部署的特点,实现了各类组织的联动。第一,实现了党组织自身力量的联动。通过对城市、农村、企业、机关等党组织资源的整合,更好地发挥组织优势,激发组织活力,多方面服务群众。第二,实现了对政府组织和群团力量的联动。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把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力量统一在服务群众的共同目标之内。第三,实现了对各方社会力量的联动。发挥各种新的社会和经济组织的作用,扩展服务群众的领域。

其次,提升了制度的执行力度。市委办公厅以“1号文件”的形式《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完善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的意见》,充分反映了市委对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提升了“三项制度”的执行力度,意义十分深远。它表明“三项制度”不是短期行为,不是一次简单的行动,而是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远制度设计,是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全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和长效举措。

第三,突破了一般制度的“条条框框”,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大胆创新。重庆没有受限于制度的“条条框框”,仅把“三项制度”局限于村和社区党组织,而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了“三项制度”的外延,不仅纵向向乡镇(街道)、区县和市级部门延伸,而且横向向学校、医院、“两新”组织拓展。不仅“规定动作”要做到位,而且机关、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基层党组织还可以结合实际,搞具有自身特色的“自选动作”。

第四,制度体系严密,堵住了漏洞。好的制度不是空中楼阁,需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针对有些地方“三项制度”执行走样、流于形式的问题,市委组织部下发的2010年6号文,就非常及时地堵住了这些漏洞。从“三项制度”的设计上看,能量化的内容尽量量化,能规范的程序尽量规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过程都有记录,并定期通过民意调查、查阅资料、现场考察等方式考核,从最大程度上堵住了制度漏洞,确保“三项制度”不流于形式。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一系列制度成果,对推动“三项制度”的建立健全、深化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项制度范文第3篇

1991年8月24日,一个建党近百年的老牌大党――苏联共产党轰然倒地。

苏共亡党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很关键:苏联共产党是被人民无情抛弃的!苏联解放前夕,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

苏共的历史悲剧警示我们,党的基层建设事关执政根基,事关党的兴衰成败,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处于两个转型的大背景中:一是政党转型,即从革命党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向执政党思维与行为方式转变;二是社会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个大背景下,执政党联系群众的途径、渠道、方式方法面临挑战:一些党员干部嫌贫爱富,密切联系“大款”,却忽略了普通民众;一些基层党组织在联系群众中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局面。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越来越多的群众和党组织离心离德――如果水离开了鱼,鱼还能活吗?

正因如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健全联系群众制度。

在这种形势下,重庆在2008年推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三项制度”――书记接访、成员走访、办理反馈。这三项制度,既是一场思想观念的变革,又是一次工作方法的创举,更是一套制度体系的突破。

“三项制度”来源于基层、服务于群众,干部认同、群众拥护。两年多的实践证明,重庆建立落实“三项制度”取得了突出成效,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调查显示,91.6%的群众知道“三项制度”,98%的群众、92%的基层干部拥护“三项制度”。

市委书记曾说:“‘三项制度’看起来是个笨办法,实际上是个真功夫。”这个真功夫,真就真在它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从观念到方式的根本变革,为基层党组织如何创新联系群众方式的理论、实践、制度,提供了导向和示范,找到了一条新形势下党在基层治国理政的根本路径。

三项制度范文第4篇

根据省委、省政府发〔〕8号文件规定,以及市政府有关要求,将全区村级三项资金纳入年初预算,确保三项资金的供给。根据各乡镇、行政村的实际情况,村级办公经费统筹调剂,兼顾需要和可能,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二、村级三项资金专户的开设和账务管理

区财政局在东方农村合作银行开设“区村级三项资金专户”,由区财政局负责将其纳入专用基金统一核算和管理,并增设“专用基金收入-村级三项资金收入”、“专用基金支出-村级三项资金支出”、“专用基金结余-村级三项资金结余”明细科目,用来核算村级三项资金专户的收、支、余情况。各有关乡镇(场)、经济开发区要在各自村级账户中设立“村级三项资金”专项明细账,独立核算。村级三项资金进入专户后,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抵扣、挪用和截留。

三、村级三项资金支出管理内容

(一)支出范围

村级三项资金要严格按政策规定的开支范围,专项用于村干部补助、五保户供养金、村级办公经费(含报刊订阅费)、以及其它支出(误工补贴干部支出、计划生育、征兵费用、村级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建设、困难补助、远程教育费用等)。今年全区3个乡镇、经济开发区和南云台林场共39个行政村纳入村级三项资金专户管理范围。

(二)村干部定额补助的范围、标准

根据我区农村工作实际情况及税费改革的相关文件,确定每个村的定补干部4名,分别为: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计、计划生育专干。村干部职位兼职重复的,按一个职位确定。根据要求,正职村干部(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定额补助的标准不得高于本村前三年平均农民纯收入的1.5倍,结合区实际,村正职干部工资标准定为每人每月750元。其他村干部按正职补助标准的90%即每人每月675元核定。

(三)村干部定额补助的发放程序

定额补助村干部报酬由区财政局直接发放。由各有关乡镇(场)、经济开发区编制《村干部定额补助发放清册》,经乡镇(场)、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行政印章后报区财政局审核,区财政局根据审核无误的发放清册,按照省文件规定每半年及时将资金划入个人“一折通”存折。

(四)五保户供养金的管理

按照《农村五保户工作条例》以及《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政发〔〕205号)的要求,考虑到农村生活费用的提高,按照不低于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60%的标准,提高五保户供养经费。五保户供养金标准今年有所提高,北地区原则上不得低于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集中供养标准由3960元/年调整为4400元/年;分散供养标准由3500元/年调整为4000元/年。对于五保户的供养金发放,先由各有关乡镇(场)、经济开发区依据标准编制《分散供养五保户供养金发放清册》,经乡镇(场)、经济开发区行政盖章后报区民政局审核,审核确认后报区财政局统一发放。具体的发放时间、发放方式和发放程序,参照上述村干部定额补助的相关规定执行。

对于集中供养五保户供养金的支付,由区财政局根据区民政局审核确认的人员名单,按照每人每年的标准,每半年直接拨付至各供养单位的银行专户。

(五)党报党刊征订

党报党刊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工具,必须保证村级组织的正常订阅。按照规定,村级党报党刊按照每村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集中订阅,同一种刊物,一个村不得超过2份。报刊订阅时,由各有关乡镇(场)、经济开发区的组织、宣传部门核定具体的征订报刊种类后上报到区财政局,区财政局根据邮政部门开具的报刊发票,将报刊款从区级专户直接拨付到报刊征订或发行部门,各村不得再支付报刊订阅费。

(六)村级办公经费及其他费用

村级办公经费是指列支了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金、报刊经费后所剩余的款项。村级办公经费由各有关乡镇(场)、经济开发区财政所(财务部门)管理,区财政局按实际情况将各村办公经费分期拨入各有关乡镇(场)、经济开发区涉农专户中。办公经费使用时,各村按照核定的数额到财政所(财务部门)报账。各村列支办公经费时,要严格按照支出范围执行,办公经费只能用于村级日常运转办公、计划生育费用、征兵费用、村级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建设、远程教育费用等支出,严禁用于招待费、赞助费等非正常的开支,不得任意扩大或增加支出范围和项目。各有关乡镇(场)、经济开发区要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政治高度出发,积极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对办公经费使用监督。

四、村级三项资金发放计划

(一)对村干部定额补助、五保户供养金实行每半年发放。根据审核确定的《村干部报酬发放清册》、《分散供养五保户发放清册》,按半年将补助资金直接打入个人“一折通”存折。区财政局根据上报的《集中供养五保户供养金发放清册》每半年将集中供养五保户供养金拨付至各供养单位的专户。

(二)每年11月底,按核定的标准和数额,区财政局将报刊订阅款直接拨付到报刊发行部门。

(三)村级办公经费由区财政局于当年拨付至各有关乡镇(场)、经济开发区涉农财政专户。

五、落实责任,强化督查

三项制度范文第5篇

实行三项谈话制度(市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制度、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诫勉谈话制度)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谈话对象进行思想帮助,对应当注意的问题给予提醒,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增强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识,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谈话对象

市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的主要对象是:各县区委(工委),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要时可以扩大到领导班子中的其他成员。每个谈话对象一届任期内一般谈1—2次。

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的主要对象是:各县区委(工委)、人民政府(菅委会),市直各单位新提任的领导班子成员。

诫勉谈话的主要对象是:各县区委(工委)、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各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

谈话的内容、时间、地点及要求提前3天告知谈话对象。

三、谈话内容

(一)市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决议、决定以及重大决策、重要工

作部署的情况。

2、主要负责人及领导班子成员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情况。

3、执行民主集中制,接受党内外监督的情况。

4、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其它需要谈话的问题。

每次谈话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

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2、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3、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管好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4、对领导干部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提出要求。

5、对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函复群众反映问题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关事项提出要求。

6、其它需要谈话的内容。

(三)诫勉谈话

1、举报和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苗头性问题。

2、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的情况。

3、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的情况。

4、组织上认为需要提醒、告诫或需本人作出说明的其它问

题。

5、其它需要通过谈话了解的情况及问题。

四、谈话要求

(一)市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

1、谈话人要以对组织、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谈话对象进行同志式的、平等的交谈。

2、对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的有关问题,通过沟通情况,交换意见,求得共识。

3、对需要提请谈话对象注意的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打招呼的打招呼。

4、对涉及领导班子和谈话对象本人比较敏感的重要问题,不随意表态,并注意保密。

5、对谈话对象要求转达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整理,如实反映。重要的意见,及时向市委反映。

6、谈话要有记录,并整理成书面材料(包括谈话对象写出的说明材料)向市纪委常委会或市纪委书记办公会汇报。按程序经审阅后,存入个人廉政档案。

(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

1、谈话人要以对组织、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坦诚相见。

2、谈话对象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纪委安排。谈话工作可结合领导干部任前谈话一并进行,必要时,市纪委或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可以单独进行谈话。

3、谈话对象要把谈话当作党组织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督促,本着对党忠诚的态度,敞开思想,诚恳表态,自觉接受党组

织的教育、监督和考察。

4、谈话要有记录,并存入个人廉政档案。

(三)诫勉谈话

1、根据掌握的情况和工作需要确定谈话对象。

2、谈话人不准挟嫌报复,不准假公济私,不准提出不正当要求。

3、不准向谈话对象泄露举报的具体内容,并注意保密。

4、对谈话对象要求转达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整理,如实反映。重要的意见,及时向市委反映。

5、对谈话对象提出的诫勉要求和谈话对象的说明及表态,应当作书面记录,经本人核实后,存入个人廉政档案。

五、谈话的组织领导

市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工作在市纪委常委会领导下进行,由纪委书记办公会作出安排。具体工作由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负责承办。

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并与市纪委共同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有关职能室负责承办。

三项制度范文第6篇

消费信贷的实质是信用销售,启动消费信贷,保护消费者权益必须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既不利于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保护消费信贷中消费者的权益。我国许多真正信用状况良好且急需消费信贷资金支持的普通居民往往由于信贷机构的“谨慎行为”而得不到资金支持;与之相反,许多信用状况不大良好的人却有可能利用其花言巧语从信贷机构骗得资金支持。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信贷资金的安全,也从根本上损害了其他消费者的利益。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其意义在于通过对个人信用的调查与评估,赋予信用一定的价值,让其在不超过自身信用价值的前提下自由变现使用,并通过具有法律强制性的外部约束力来规范个人信用活动及当事人的信用行为,引导个人内在心态的变革和守约意识的提高,从而建立信用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我国目前要建立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应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规制:

1.规范消费者信贷报告机构的设立

消费者信贷报告机构是构成西方国家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在维护消费者权益和推动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消费者信贷报告机构,是指专门收集、保留和出售个人消费信贷历史资料的机构。他们从金融机构、零售商等信贷提供者及其他部门收集所有消费者的个人信贷信息,然后出售给需要这些信息的其他金融机构和零售商,通过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帮助消费信贷的提供者准确判断申请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在美国,信贷报告机构由两部分构成:“信用局”和“信用报告局”。每个局发表一种各不相同的报告。各局的报告都根据各自委托人的不同需要而编制。“信用局”发表的报告,主要提供给想了解是否有把握向客户提供信贷的商人。这种报告大部分限于金融信息。“信用报告局”的报告是根据信息用户的要求编制的,并不主要涉及信用信息。这些报告的主要用户是调查未来雇员的雇主,调查保险申请人的保险公司,或是确定未来房客的房东等。目前美国国内有三家全国性的信贷报告机构,这三家所收集的信用材料超过200亿份。我国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信贷报告机构,我国第一家地方信用局-上海资信有限公司还处于试验阶段。我国第一部关于个人信用的地方规章《深圳市个人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对信贷报告机构的成立也仅仅规定须经市人民政府及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批准。笔者认为,规范消费者信贷报告机构的设立,首先应建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统一行业管理机构,对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的、有效的管理。其次,对从事征信业务的机构实行行业准入制度,规定其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即达到一定的规模,有相应人数的从业人员。第三,对于征信机构的从业人员,应建立资格认证制度,由行业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监督。第四,征信机构应该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规范消费者信贷报告机构的征信活动和信息使用行为

消费信贷报告机构所提供的信息,对于帮助消费信贷提供者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消费者相关权利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全有必要规范消费信贷报告机构的行为,保证其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完整的和准确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制:首先,信贷报告机构应允许消费者了解自己档案中的信贷记录,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消费信贷报告机构和消费信贷提供者有义务保护消费者的隐私,保证个人数据的合法使用。第三,对消费者不利的资料不能永久保存,应根据资料来源的不同规定相应的保存年限。

二、建立和完善信贷保险制度

在信贷机构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过程中,信贷机构存在巨大的风险。在债权债务关系存续期间,债务人的死亡或意外事故导致债务人残疾,交易标的物毁损或被盗等等,都可能导致债务人难以还款。因此,在消费信贷中大量的使用了商业保险以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将商业保险引入消费信贷领域,对于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消费信贷中消费者与信贷机构相比,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选择消费信贷方式进行消费,不可避免的会受制于信贷机构。双方关于保险问题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借保险之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相当普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第一是“强制保险”,在消费信贷中,信贷机构向消费者摆出一副“要么购买保险,要么你就不要来贷款”的架势,强迫消费者购买保险。第二是信贷机构强迫消费者购买其指定保险公司的保险,目的是赚取高额的手续费。第三是信贷机构强迫消费者重复购买保险,即要求消费者同时购买意外保险和保证保险。第四是信贷机构要求消费者购买的保险保费偏高,从而赚取保险公司给其提供的高额返利。所有这些侵害消费者利益的保险行为不仅在我国存在,在西方国家消费信贷领域也普遍存在,并已引起广泛关注。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信贷保险是发展消费信贷必不可少的配套产品,其存在的合理、合法性不容质疑。但是,为更好的保护消费者利益,应从以下方面规范和完善信贷保险制度:首先必须打破银行垄断局面,促进银行竞争,使银行能接受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其次是反对银行超越意思自治和公平原则的行为,打破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不正当合作关系。第三是禁止保险公司的返还保险费和支付高额手续费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建立消费者个人破产制度

消费信贷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消费者借钱消费,正常情况下消费者一般能按约还款。但是当私人借款者出现意外和不幸,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贷款时,怎么办?在美国,私人借款者可以向企业一样,向法院申请破产,这就是美国的消费者破产保护制度。依据该制度,任何消费者都可以申请破产,而没有具体的条件限制。借款人首先通过律师向法院提交申请,填写表格,说明自己的债务情况,申报自己的收入、资产和支出等财务状况。借款人必须保证所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否则将因作伪证而受到惩罚,其解除债务的请求也将被驳回。法院审核这些情况后,在所填表格上盖章,然后通知所有的贷款人该借款人已经申请破产。这时,破产申请生效,从这时候开始,一切向借款人的催款行为全部停止:贷款人不能再给借款人打电话、写信催款,不能再出售从借款人手中收回的担保品,不能再向法院借款人……在贷款人停止所有催款行为的同时,借款人也不能再随意处置他的全部资产,虽然他仍然实际占有财产,但他不能在没有法院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出售财产,而且借款人可以从两种破产方式中选择一种对自己有利的破产方式。

三项制度范文第7篇

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确保了“三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为加强实施“三项制度”的组织领导,我镇召开专题会议,对我镇实施“三项制度”的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讨论研究,并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XX镇实施“三项制度”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副书记兼任,为我镇实施好“三项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坚强保障。

(二)加大宣传,增强干部职工遵守“三项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对全体干部及便民服务中心各部门职工采取集中学习和分类培训等方式,将“三项制度”的具体内容,要求操作程序结合到各个基本岗位上,用具体的例子教育干部职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三项制度”脱离枯燥的条条框框,变得具体生动,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认清形势,增强遵守“三项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上墙公示具体措施及要求等内容。

(三)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做到有章可循。

制定了《XX镇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组织领导,实施方法和步骤,具体工作要求五个方面。实行挂牌上岗,上墙公示各项具体内容,做到有章可循。

(四)加强监督,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三项制度”的落实。

为确保“三项制度”的顺利实施,我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督查组,主要职责为检查督促包括“三项制度”工作实施的各项效能建设活动工作,把“三项制度”作为衡量当前工作质量的一把尺度,并坚持使之制度化、常规化,建立长效机制。使“三项制度”的落实变成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监管工作的利器。

二、取得的成效

(一)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全体干部职工能认真履行职责,勤政廉政、尽职尽责,杜绝了不作为、乱作为、工作不落实、不协调配合、有责不负、有岗位不履职、纪律松散、办事拖沓、效率低下、迟到早退、不做事和等现象,造就了一支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办事高效、诚信服务、开拓创新、勤奋工作、团结奋进的工作队伍,工作绩效明显提高。

(二)形象明显好转

通过实施“三项制度”,严格依法办事,对服务公众的事项实行公开承诺,做到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暖心、一腔热情办事、一句好话送行,不让来办事人员在我这里受冷落、不让工作的事项在我这里积压延误;不让工作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工作的机密在我这里泄密;不让影响团结的言行在我身上出现;不让违纪违法的行为在我身上发生;不让机关的形象因我受到影响,不让群众的利益因我受到侵害,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开展落实“三项制度”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三项制度”的实施方案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以便更利于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二是还有个别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需进一步提高。

三项制度范文第8篇

一、建立工作机构

市安委会成立“三项制度”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三个专门工作机构,一是专家审核组,重点负责试点企业操作规程的审核工作;二是管理审核组,重点负责试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的审核和“三项制度”的验收工作;三是审核备案办公室,重点负责“三项制度”的电子入档备案、信息反馈及上请下达等工作。

二、确定试点单位

为体现行业和企业代表性,定于在以下单位进行试点工作:

地方煤矿:国司西庞煤矿、沙河市泰鑫煤矿、沙河市平乡煤矿、**县兴华煤矿

非煤矿山:沙河市东郝庄铁矿、沙河市西郝庄铁矿

烟花爆竹:任县烟花爆竹有限责任公司

非公有制企业:方圆集团、蓝鸟公司、平乡机械厂

三、具体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专家组和审核管理组要深入试点单位,配合省局组织的专家组对试点单位的“三项制度”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摸清企业建立了哪些,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还有哪些需要重新建立。邀请省专家组对试点企业的“三项制度”建设情况提出具体的意见。

(二)指导完善。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市专家组和市、县(市、区)安监、煤炭部门认真指导、督促试点企业,建立健全和规范企业内部的“三项制度”。

(三)审核验收。市管理审核组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试点单位的“三项制度”健全完善情况进行认真的审核验收。验收后,验收人员要在验收的资料上签字。

(四)录入备案。试点企业组织有关人员对经验收的“三项制度”录入微机。在录入微机前,市审核备案办公室要对录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便于统一规范管理,为全市审核备案工作奠定基础。录入工作完成后,各试点企业将“三项制度”的电子文本及时上报市审核备案办公室。同时试点企业要写出专题报告上报市局审核备案办公室。上报有关备案材料时,“三项制度”中,安全生产责任制要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签名,安全操作规程要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和岗位人员签名。经市领导小组研究后,审核备案办公室向试点单位下发批复文件。

(五)现场推介。试点单位健全完善“三项制度”工作完成后,省安监局在我市召开“省三项制度建设工作现场会”。市安监局和县市区安监煤炭部门以及试点企业,要认真配合省安监局做好现场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几点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有关试点企业所在的安监、煤炭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配合好省市专家组、审核组的各项工作,要明确一名副局长带队,并抽调专门力量,按照省市专家组、审核组的要求,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三项制度”。

(二)按时完成。“三项制度建设”试点工作要在今年3月上旬完成,专家组、管理验收组和相关县市区安监局、煤炭局以及试点企业,要按照方案确定阶段工作要求,自行安排好各阶段的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

(三)强化服务。各专家组、管理审核组、各级安监部门和试点企业要按照省安监局的统一部署和省专家组的要求,认真开展好工作,为试点企业建立完善“三项制度”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为全市和全省“三项制度”建设工作开一个好头,为扎实推进“双百日承诺行动”奠定基础。

三项制度范文第9篇

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措施。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民主和党内集中的有机结合。民主是集中的客观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不论是民主离开了集中,还是集中离开了民主,民主集中制都会遭到扭曲。发展党内民主,要求在党内生活中体现平等的原则,即所有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都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享有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体现公开的原则,即党的领导机关要按照一定的范围、层次和时间向党员公开党务活动,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体现讨论的原则,即凡属党的重大问题,都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交由全体党员或党员代表讨论,等等。而“三项制度”正是使这些原则得以体现的具体措施。如果党内情况不通报,党内情况不反映,党内重大决策不征求意见,不尊重广大党员的民利,党内民主就成了一句空话,就不可能实现正确的集中。

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科学正确的决策,是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各级党组织能否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关键在于决策是否建立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之上,是否遵循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反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按客观规律办事。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过程。如果不广开言路,不知民情,不解民意,不用民智,只靠少数人拍脑袋作决策,难免造成决策失误,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害。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有利于畅通上下级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广大党员之间的信息渠道,形成能够集中全体党员智慧的有效机制,使广大党员对党内事务深入了解和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保证党内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在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党的领导工作面临的复杂多变的情况和难以预料的因素大大增多,我们党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而目前有的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仍然形式主义、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独断专行,搞强迫命令,不善于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有利于用制度来规范和改进领导方式,克服不良倾向,拓宽党内沟通交流的渠道,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更加统一,关系更加融洽,步调更加一致,从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强化党内监督、防止和现象的实际步骤。腐败是滋生在我们党肌体上的一大毒瘤。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等民利,有利于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党的工作的透明度,把权力运行置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有利于及时纠正党内出现的各种不良风气,提高党内监督的效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必须明确目标,找准着力点,突出规范性,增强时效性,体现程序性,确保有效性。

明确“三项制度”的内容界定。从目前情况看,“三项制度”的内容,并没有统一、明确、具体的界定,有的只是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惯例。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首先必须明确其内容,使广大党员应当知道的事情能够及时知道,应当向党组织反映的情况能够及时反映,应当参与的决策能够充分发表意见。例如,情况通报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重大问题通报、评先创优通报、警示通报、季度性工作通报、社会性工作通报等;情况反映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党员个人向党组织的思想汇报和情况反映,党内思想倾向的反映,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反映,党内作风方面的情况反映,党外人士和群众对党员、干部、党组织的意见、建议与要求方面的情况反映,以及社情民意的反映等;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的事项,事关本地区、本单位全局性、政策性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该由集体讨论的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等。

规定“三项制度”的时限要求。任何制度要发挥作用,都必须有一定的时限要求,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对于“三项制度”,既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增强时效性,又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党内情况通报方面,要根据通报内容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规定时限。一般性工作或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作一次情况通报,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工作要及时通报。要着重解决有些基层党组织长期不进行党内情况通报,缺少同党员和群众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问题。情况反映方面,要保证基层党员群众在第一时间反映问题,提高情况反映的效率;建立首问负责制,接受反映情况者要及时向领导或上级组织汇报,严禁截留;确保基层党组织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不能报喜不报忧,特别是对事关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要按规定及时上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方面,要给征求意见和参与决策的党员群众充分的时间,不能走过场。要及时跟踪调研决策执行情况,并适时总结。

规范“三项制度”的程序。制定科学规范的执行程序,是制度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条件。规范“三项制度”的程序,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对“三项制度”的实施方法、步骤等作出明确规定。情况通报制度,要规范通报对象、通报范围、通报方式、通报步骤,细化通报的过程,特别是涉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要举措,不仅党内要通报,也要及时在党外通报。情况反映制度,要规范正常的反映渠道,通过汇报、会议、、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等多种方式,建立社情民意搜集机制,保证情况反映渠道的畅通。要规范情况反映的程序,一般问题逐级反映,重大事项可多级反映或越级反映,直至向中央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主要是在征求意见的方法和步骤上进行规范,如:实行预告制,在时间上把征求意见的程序前置,把需要广泛征求意见的决策进行预告;实行决策内容通报制,把需要决策的内容,根据征求意见的范围,提前下发。

健全监督保障机制。“三项制度”要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由于目前尚没有关于“三项制度”的统一制度规范,对“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也没有明确具体的监督保障规定,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难免存在随意性。健全“三项制度”的监督保障机制,必须明确监督的重点,着重监督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的内容是否全面、程序是否完备、时间是否及时、执行是否到位。要建立责任制,把贯彻执行“三项制度”的责任落实到各级党组织,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建立责任追究制,对不严格按照制度的有关规定贯彻执行,并造成重大失误的责任者,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

上一篇:三资管理范文 下一篇:三项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