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2-22 22:13:52

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特点范文第1篇

1.情感深厚。散文写作,往往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内心受到触动从而有感而发并诉诸笔端。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现象、问题等,都可能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和思想启发,而在写作中首先就应融入我们爱憎好恶的情感体验。无论偏向于记叙、描写还是议论,散文中都要抒发出自己的深厚情感,从而做到“以情动人”。

2.立意独特。一篇文章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立意上,散文也不例外。除了以情感的真挚、厚重打动人心外,我们更应在文中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可以说,每个人的存在和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而生活的环境始终又处于变化之中,只要用心去观察和感悟,总能发现一些新鲜的、独特的“闪光点”,或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或给人以境界上的升华。

3.形散神聚。“形散”是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构思行文和表现手法又不拘一格,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灵活调整、充分发挥。“神聚”是指散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其内容多么广泛,手法多么灵活,都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4.构思巧妙。这是从散文的“形散神聚”延伸出来的一个显著特点,为了将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成一个整体,就必需采取一些构思上的技巧。具体来说,散文中应注意线索的设置和行文中的过渡等,从而使全文舒缓有致、层次清晰、浑然一体,令读者一目了然。

散文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散文;文体;特点

中图分类号:I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71-03

在中国文学的沃野中,散文是一方斑斓的花圃。古老的华夏沃土养育了它,人类社会的风霜雨露滋润着它,现代社会的高度文明又催发着它。它蔚为大观,光彩夺目,展现着翩翩英姿,吐放着缕缕芳香。散文都有哪些文体特点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

一、散文的语言美

有人说,散文是不分行的诗。

这是指散文要有诗一样的文采――诗的构思、诗的手法,特别是诗歌一样的语言。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在散文里,语言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散文不能像小说、戏剧那样靠人物和情节取胜。所以,古今中外的优秀散文家,没有不注意对语言的锤炼。好的散文的语言,是像诗歌那样的,经过认真的选择、锤炼和加工的语言,是鲜明、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它有时是朴素的。是一种含蓄凝练、耐人寻味的朴素;是那种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的纯朴;是那种从人民口头来的活鲜鲜的质朴。它像旷野里的山菊。

它有时是华丽的。是那种根植于深厚土壤而又脱颖而出的华丽,虽炫目,也淳厚,但不虚浮,像杏花村的醇酒,像洛阳王城公园的牡丹。

它有时是单纯的,是从复杂中探求出来的净纯。

它有时又是平淡的,是从绚烂而返璞归真的平淡。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语言风格。

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文章中用词极为普通,但极为准确、生动,有很强的表现力。“泻”下的月光,“浮”起的青雾,“笼”着的青纱,“漏”下的灯光……动词使用极为准确传神;幽僻的路,苍茫的月下,渺茫的歌声,袅娜地开着的荷花,稀疏的倩影,和谐的旋律……形容词的使用极为准确形象;荷叶像“亭亭的裙”,白花像一粒粒的“明珠”、“星星”,灯光像“渴睡人的眼”……比喻的使用又极为新颖贴切。作者正是用了这样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才把笔下的荷塘月色写得很美,从而表现了他特定的思想――“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痴心的向往”,创造出了优美的意境,给了读者很强的感染力。从上例里,我们也看出了朱自清典雅、细腻、严谨的作品风格。

莫泊桑说:无论你要写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达他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最准确的一句和一个动词、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我们阅读和欣赏散文,就是要学习散文的语言。去发掘、采撷、吸取大家们的语言精华,来丰富提高我们的素养。好的美的,不光欣赏,也要记诵,就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

二、散文的情感美

人们爱读散文,常常是因为散文有激动人心的情感美。它像其他文学形式一样,是用形象思维来反映生活的。形象思维就带有强烈的感情特点。是艺术形象的主体和核心,是人物形象和生活形象,写人、写生活,就必须写情。于是,人们说“无情不成书”。优秀的散文作家往往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礼赞,对丑恶的憎恨和诅咒,直接地、曲折地、明露地或含蓄地倾诉给读者。行文中他们往往“缘情布境”,以一种感情为中心,把通过想象和联想汇集起来的材料加以贯穿,使感情借以抒发。即使是对山川日月、花鸟虫兽这些无情物的描绘,也往往都是经过了作者感情的过滤,使一切景语皆成情语。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

于是,散文也就有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景或直接抒情等多种写情法。

这些感情,有时细腻,像涓涓小溪;有时粗犷,像奔腾江流;有时含蓄,像轻松愉快的小夜曲;有时明快,像晶莹透亮的露水珠。

于是,散文的情感也就有了色彩;细腻美、粗犷美、朦胧美、明丽美……

这些情感和所写的景物、人物、画面、世态、风俗密切融合,散文就有了意境美。

我们再翻一下柳宗元的《钴潭西小丘记》。

文章主要描绘小丘的景物,是写景散文。文章又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表达了他的思想、抱负、志向,又能说是抒情散文。

景物是无情的,如果只是客观摹写,当然不会感人;

人的感情是抽象的,一味空洞发泄,也不会感人。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寓以景物描写中,就使景物传神,神有所附,既写出了景物美,又表现了情感美。在文中,一切景语都成了情语。

如,作者发现了小丘、买下小丘、又整理了小丘后,使“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这时,“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鱼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这不仅是景,简直是把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加在了山、云、溪、鸟兽鱼的身上,描绘的是一幅热烈的舞蹈场面,既写出了美丽的画面,又表现了自己用劳动创造了美以后的欢乐愉快的心情。

作者接着写道:“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静态的自然环境都有了思想、有了形象,它们都来和作者交谈,已经和作者融为一体。这种情与景的高度融合,使散文有了优美的意境。这也可能是《永州八记》之所以脍炙人口的一个原因。

我们阅读散文,就要去感受这种情感美,去拨动心灵上共鸣的琴弦,和作者一起低吟浅唱,嬉笑怒骂,在优美的意境和健康的情感中获得陶醉和享受。

三、散文的哲理美

人们爱散文,还因为它有深刻的思想美。特别是那些寓情于事、寓理于景的名作,所写的一花一木、一皿一器,哪怕是一幅断笺、一片碎瓷,也无不揭示着邃密的哲理,体现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散文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一样,是以形象感人的,忌讳公式化概念化,但不等于不要“理”;散文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一样,是以情动人的,反对干巴巴空洞洞,但不等于排斥“理”。相反,正因为散文不能像小说那样完美地去创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不能像戏剧那样激烈地去展现矛盾冲突,不能像诗歌那样淋漓地去抒写感情,所以,理的因素就更强烈、更突出。散文往往是根据主题的需要去写一些人物,根据主题的需要去选用材料,去想象联想,去安排线索,去布置结构。

这里,主题―哲理―思想,是散文创作的基础。“无理不成文”。散文里的形象,是“理性和直觉,思想和感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而创作出来的形象“(高尔基语)。有了理,文章才有了灵魂,有了生命。任何忽视文章思想性的作品,艺术上再高再巧,也不会有多长的生命力。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中国散文史上的一个现象。齐梁以后一直到唐初,三百余年形式主义的文风盛行,骈文独霸文坛。它追求声韵对偶的和谐齐整和词藻的典丽,艺术上不能说不高不美,但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镣铐。到了唐代,古文运动一起,强调“文道”的统一,注意作品的思想性,这股浮艳的文风就一溃千里,几乎没有给我们留有多少有价值的传世作品。

可见,散文的哲理性――深刻的思想内容有多么重要。

优秀的作家是深得其中三味的,他们往往把他们的生活、斗争中的所思所想和所感所悟,通过散文的形式告诉生活的热爱者。

当然,这里的理不是简单的议论。散文的哲理,往往借助于形象,引动读者的想象。即使是直接的议论,也是水到渠成,有睿智的诗情和雄辩的力量,使人心阔目明。读者通过它能望得更远,唤起更多的深思和遐想。

这样,富有哲理的好散文,就成了航道上的标灯,航船上的风帆,或者是暗夜中的星辰。

如方纪散文《挥手之间》,它蕴含着这样一个哲理:正是在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挥手指引下,我们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垮了反动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只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我们也必将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更大的胜利。这个深刻的哲理鼓舞、激励着中国人民,也使这篇散文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我们阅读和欣赏散文,就是要去理解它的哲理美,去和作者一起认识生活,理解生活,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散文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苏轼;散文创新;北宋诗新运动

[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4-0038-02

苏轼一生著述宏富,其诗“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①其词“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②其散文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或谈史议政,或叙事记人,或纪游状物,或品评诗画,或赏书论文,形式多变,题材多样,有奏议、辞赋、序跋、论说,也有书信、传记、碑志、祭文等,无所不涉。本文主要探讨苏轼散文的艺术特征。

一、立意翻新出奇,鲜明精警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③这是说作文首先要有立意,使文章有明确的主旨。“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④苏轼为文首贵立意。他曾经向葛氏兄弟讲作文之法:“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明事。此作文之要也。”⑤从这点出发,苏轼散文“或因枝而振叶,或沿波而讨源”,⑥立意鲜明醒目。他常以三言两语点明文章主旨,使中心突出明晓。如《教战守策》一文,紧扣论点,运用分析、对比、例证、譬喻等方法层层深入论证,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民讲武习战。《祭欧阳文中公文》文末以“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总括全文,点明主旨,“情韵幽咽”、“恻恻感人”。⑦尽管苏轼的有些文章没有直接点明中心的文句,但其用意极其明朗、精警。

范温云:“老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⑧如黄石公授书张良一事,自《史记》以来传为神话,人们认为张良佐汉得力于一编神书。苏轼《留侯论》却以翻案之笔剥去这层故事的神秘色彩,颇能引人深思。再如他对西汉政论家贾谊的失意人生也提出富于哲理的见解。后人对于贾谊多是同情而咎责文帝者居多,但苏轼的《贾谊论》却把贾谊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原因归结于贾谊不能“自用其才”,一反常说,慧眼独具。

二、表达文笔犀利,生波生澜

苏轼一生积学不倦,阅历丰富,对现实人生体察深刻,所以“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而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⑨ 随物赋形,意尽言止,文笔犀利。李涂《文章精义》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这明确道出了苏轼文章的艺术特征。苏轼主张有意而言,要使表现对象了然于心于口于手。他的散文常言而无不尽意,书写淋漓。如《上梅直讲书》“文态如天际白云,飘然从风,自称卷舒”,⑩ 全文熔记叙p议论p抒情于一炉,写来墨飞笔舞,读来令人再三叹赏。再如短文《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有诗、有赋、有书札、有叙事、有议论,好像随笔所至,漫无边际,然而它一意灌注到底,抒发了作者与好友文与可交情亲厚,以及他见到这幅遗作时对文与可的深沉悼念。全文“叙事错列”,“笔端出没”,??? 文如潮水一般生波生澜,“却是仙品”。???

东坡文章长于议论,他的说理文常能广受论据,反复剖析,波澜层出,透辟晓畅。如《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此篇只就本旨从疑上全写其忠厚之至,一意翻作三段”,??? 引经据典,“文势如川云岭月,其出不穷”。???再如《留侯论》一文,以古代豪杰之士能忍立论,引出黄石公授书和博浪沙击秦两事并就此发表议论。两相对比,见出能忍而不能忍之意,最后指出刘邦之所以胜项羽,得益于张良的善忍。全文以“忍”字立骨,“一意反复到底,中间生枝生叶,愈出愈奇”。???

苏轼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征、外貌、动作、言谈,寥寥几笔,主人公形象便凸现笔端。如《石氏画苑记》描写书画收藏家石康伯,描摹其肖像极有个性,“长七尺,黑而髯,如世所画道人剑客”,“年六十一,状貌如四十许人,须三尺,郁然无一茎白者”,表现了石氏的不凡气宇。特别是描写须髯,形神兼备,精炼之至。再如《方山子传》描写与友人陈季常偶然在岐亭相遇,当叙及贬居黄州一事,陈氏“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一“俯”、一“仰”、一“笑”,三个典型动作,刻画出方山子爽朗旷达的性格特点。

苏轼写景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特征而给予生动逼真地描绘,并寄寓妙理深意。如《石钟山记》写夜泊绝壁,“大石侧立千尺,如猛虎奇鬼”,栖鹘“桀桀云霄间”,鹳鹤“咳且笑于山谷中”,一幅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景。前、后《赤壁赋》都以“题物浏亮”???见长,两文都有写景,但是境界各异。前赋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光风霁月,字字秋色。造物者无私,有这样美的清风朗月消受,心里还会有什么难浇的块垒呢?后赋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作者乘兴游赤壁,乐而生悲,“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两赋写景,笔触细腻,非亲临其境,而不知东坡笔法之妙。张伯行赞叹道:“体物之工,奇妙难言。”???东坡写景状物的笔力,的确是他人无法企及的。

苏轼散文抒情感人肺腑。《与王元直书》是苏轼贬居黄州后写给妻弟王箴的信。信里问亲旧,叙己况,抒胸臆,读来感人至深。苏轼选取家乡农村特有之景和特有之事,以寄托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农村清新恬淡生活的向往,看似平淡,读来情长,“外枯而中膏”???, 似“癯瘦而神腴”。???再如苏轼贬居南海时,在一封家书里叙述自己的窘困心曲,写得情致深婉。其中,“老人住海外如昨,但近来多病,瘦悴不复往日,不知余年复得相见否”与“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耳”两语,读之如见那历史沧桑、处境困厄、形容憔悴的六旬老人在向我们述说他心中的万般情节,颇为感人。

三、行文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在诗文风格上,苏轼形容自己的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赞赏他人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他所倾心的自然美使自己能够自由挥洒,摆脱种种限制和束缚且有所变化和创新。“设文之体有常,而变文之数无方。”??? 灵活多变是苏轼散文的突出特点。

苏轼运思谋篇,善于以变济穷。在应试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表达“罪疑惟轻”之意,信手拈来一个典故,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不知此典出自何处,待苏轼谒见时便相询问,苏轼回答说“何须出处”。这体现了苏轼能够摆脱史书束缚,自由大胆地表达意象的创作精神。运用到写作过程,则是一种无中生有的笔法。罗大经说:“庄子之文,以无为有,东坡平生极熟此书,故其为文驾空行危,惟意所到。其论刑赏也,曰:‘杀之,三’等议论,读者皆知其所欲出,推者莫知其所自来,将无作有,是古今议论之杰然者。”???

苏轼散文结构不落窠臼,灵活多变。《喜雨亭记》和《超然亭记》都抒写个人情怀,前者开端破题,点明以“喜雨”名亭,意在纪念。然后叙述建亭适成,喜逢天降甘霖,与民同乐。文章通过设主客问答,行歌唱和,突出“喜雨”之意,表达了作者关心稼耕、与民同乐的思想。全文有叙述,有对话,有歌咏,笔态轻盈荡漾,从容有致。《超然亭记》则以一段议论开端,点明主旨“游于物外”,则“安往而不乐”,处处含“超然”之意。文末叙及命名,水到渠成。全文由事及景,虚实相生,收发自如。《凌虚台记》行文又是另一种风格:起笔入题写筑台缘起,再写经过和命名作记,从而引出“兴废成毁”的议论,阐明台殿人事都“不足恃以长久”的道理。文章先叙事,再议论,由实入虚,层次井然。三篇文章都为纪亭台,但趣理各异,布局殊然,多姿多彩,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文体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如《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气贯注,“纵横挥洒,而不规规于联络照应之法”。???可见,苏轼不为文体所束缚,既能“资于故实”,???又能有所创变,从而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总之,坡散文内容丰富,诸体皆备,个性鲜明,善于创新,写作技巧变化多端,不少篇章被奉为文章楷模,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广泛的影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笔宝贵的遗产。

[注 释]

①③⑧⑩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第66页、第66页、第66页。

②朱世英、方遒、刘国华:《中国散文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④⑤⑥??????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59年版,

第22页、第65页、第22页、第22页、第88页、第39页、第44页。

⑦???清・储欣:《唐宋家类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第25页。

⑨????????????周先慎:《苏轼散文赏析集》,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78页、第88页、第88页、第77页、第77页。

??????????????????张伯行:《唐宋家文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散文的特点范文第4篇

散文诗有一些散文的细节与场景,但就本质而言,又是充满诗情诗意的。这里列举一些篇章,并略为阐释。比如鲁迅的《好的故事》,故事就是记梦,由现实进入想象,想象中坐船经过山阴道,看两岸景物在河里的倒影。景物随水波而荡漾,不断地复归于原形,又不断地变化。另一个场景仍是写倒影,由花说起,花的倒影在水里碎散拉长,随水波而浮动,又与其他景物织在一起。“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如此写景,亦真亦幻,正对应于梦境的恍惚。梦境是美丽、幽雅、有趣的,其与现实构成的反差,让人流连。“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大可表明一种眷恋,并抚慰了内心的寂寞。冰心的《笑》中,精选了三个场景,呈现出三幅画面,分别是抱花的安琪儿、小孩子、老妇人。三个剪辑的镜头都是微笑的表情,表明情思相通。在文中,起关联作用的是场景的相似,即都有雨,有花,不同的是持花的人。但更为内在的关联,仍就是作者的情思意趣。“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冰心的写作本于爱心,如此文末的点题,自是融合了抒情与哲理。

朱自清的《匆匆》,写的是日子。日子一去不复返,让人感到疑惑。疑惑中,自会有忧虑。“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个比喻,说的正是内心的忧虑。至于日子呢,好似自顾自地径直走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这是对匆匆的最好诠释。日子或时光本是无形的,这里却做了具象化的呈现,并且由一连串的动作体现出那种匆匆来。与时光匆匆对应的,则是内心的徘徊担忧。“我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不能平,就是有遗憾,表达出唯恐时光流逝而一事无成的忧虑。以疑惑开头,有所问询,但并未释然,大可表明作者探究的是生命的意义。而茅盾的《雾》,文中写的是雾,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太阳失去了光芒,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接着便转入感情的表白,即诅咒这雾。将雾与寒风和冰雪比较,后者还能刺激人,而雾却使人消沉。“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唐阑珊,像陷在烂泥淖中,满心想挣扎,可是无从着力呢!”当雾变成了牛毛雨,仍是笼罩着。文中还写到红鲤鱼的轨外行动,分明也就是对雾的反抗,反抗那种沉闷。很显然,雾是愁闷的象征,作者通过诅咒来表达一种抗争。

何其芳的《雨前》,先写眼前的景象,鸽群以为风雨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巢去。柳条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大地和树根也期待着雨。然后导入回想,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是催发生机的。“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忧郁的情怀,具体表现为对雨的期待。再写到白色的鸭,又引故乡人的放雏鸭相比,一烦躁一欢乐。“在这多尘土的国土里,我仅只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阴来覆荫我自己。”现实就是这样,缺少雨的滋润,其实作者是渴望着有雨那样的滋润,来洗去现实的焦躁及内心的忧郁。再看《黄昏》,开头将街上的马蹄声比作白色的小花朵,让人惊诧于作者对语词的敏感,实则就是孤独又忧郁的一种具象表现。满怀着忧郁,在愈感荒凉的街上寻找,寻找什么呢?那是不明确的,只是满怀着忧郁。曾经的一些欢乐,都逝去了。“我能忘掉忧郁如忘掉欢乐一样容易吗?”如此反问,大可表明忧心如焚。至于那小山巅的亭子,原本是隐藏着一个有待找寻的欢乐的,自从自己变成孤独一人后,也懒得去发掘了。暮色中,只是孤独又忧郁地徘徊着……

散文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写作背景;特点;情怀

一、朱自清散文的写作背景

对于作家而言,散文作品的思想往往是自身内心的情感据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而引发的,所以想深刻的体会到文字中蕴含的内容,定要了解贯穿作者当时处在的创作境况。

(一)社会背景

世人皆知朱自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的拓荒者之一,大部分的创作都处于旧中国时期军阀割据,帝国势力日益猖獗的时期,当世祖国在风雨中像一粒渺小的砂砾与帝国主义做斗争,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知识分子朝不保夕。作为近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因此,在众多先生的散文也都渗透着时代的声音。

(二)家庭背景

朱自清生于官宦家庭,父亲是个读书人,做过一些小官。官职虽然不大,却对于家中的长子朱自清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光宗耀祖。从小接受过极严封建教育的朱自清,在青年时期萌发出了新思想。有一腔青年报复的他毅然决定离家闯荡,父亲的封建家长专制思想与朱自清的个性自由解放思想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与父亲的关系多年没有得到缓和的朱自清,内心的曲折情感也常体现在散文细腻的描写中。著名的散文《背影》便是最好体现朱自清对待父亲的怀念、踌躇、愧意。

二、朱自清笔下的经典

(一)《匆匆》

《匆匆》是朱自清的即兴之作,在看见了眼前的春色之后,不免生于感叹。触景生情、托物载情,利用燕子、杨柳、桃花等事物描绘出一个淡淡的画面,呈现出大自然的枯荣、光阴的飞逝,使大自然的代谢与自己无形的日子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自身怅然若失的情绪。

《匆匆》创作于‘五四’落潮期,现实给予了朱自清不断地打击。他站在‘中和主义’的立场上执着的追求着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却只能在堕落的社会中彷徨、踌躇。全文都透露出他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当时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

(二)《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通过月色与人的沟通进而淡化了梦境与现实的距离。将妻儿熟睡的梦幻状态与自己在黑暗中独自面对月光的氛围融合成梦境与现实的统一。利用梦境与现实的错位描写方式,宣泄压抑了已久的愿望,企图让自己从当世的黑暗政治中脱离出去。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四.一二’反革命后,朱自清面对这黑暗的世道,彷徨愤懑却又无法解脱,怀着愁苦的心思创作了这篇散文。体现了大革命失败后,朱自清内心憎恶却无力救世的痛苦,与不愿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清高思想。

三、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一)情景交融、刻画意境

朱自清的创作风格一直是‘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朦胧的月色、田田的荷叶、潺潺的溪水无一不是他笔下精工细刻之物。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好物美不胜收。他善于利用景物来表述自己的内心,不会过于夸大、不会过于委婉,只是恰到好处的通过一种隐晦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现实与虚拟的结合、景物与情感的交融都会让读者有一种处于画中的氛围,产生身临其境的幻觉。

(二)文质并茂、赋有情怀

朱自清的散文都有浓厚、真挚的感情投入。或温厚、或平淡、或伤感、或幽默,触动自己的同时也扣人心弦。先生原本就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人,在源于处于当时动荡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世人皆是情绪变化波动较大,经历过封建教育又迸发出新观念的朱自清自然赋有很多情怀。因此,每篇散文都赋有极强的镜头感,字句中所透露出的情怀丝毫不会因为是显示在纸张上而有半分减少。

(三)用词精巧、缜密恰当

朱自清的文字特色独具匠心,虽散文篇幅大多不长,却常能恰到好处的描绘出他人长篇大论都不能完全呈现的画面。散文中常有动静结合的描写方式,先生不仅能够描绘出动与静的状态,更是能够通过不同的词汇将动静的程度都表述的淋漓尽致。散文中的每一字句都缜密恰当而赋有力量,搭配巧妙,韵律感极强。读起来颇有听觉美感。

(四)朱自清散文引发的世人情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常给予世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朴实的写作风格推动着自己只写身边而不写天边。景物也好、事物也罢,字里行间都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一幕,透过自己的感受、诚挚的描写,扣响人们的心弦,引发世人内心深处的共鸣。无论是当时处于旧中国时期的人们还是当代人都能够透过文章感受到先生的情怀。就像作家赵景深所提: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从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正是因为先生的真诚、坦荡,才使后人读起来也感同身受,完全体会。简简单单的几笔真心话,却总是有无形的力量,打动着读者的心。

结论

作为一位生活在黑暗大背景下,却又能够细腻维护自己纯洁内心的作者,朱自清先生用文字表达着他的内心情感,抒发着他的抱负与情怀,也唤醒着当世人的麻木心灵。他的感情是时代赋予的,对待散文的意境刻画、情景交融、精巧细思的态度是先生给予我们后人最好的榜样。先生通过自己创作散文的鲜明特色,有力的证明了白话文也能够倍出佳作,这也使得他独一无二的写作风格在中国的近代文学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1]于健.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邓凤.论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J].中学教学参考,2011.

散文的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苏青;家乡题材散文;特点分析

苏青在她的一生中创作了大约上百篇散文作品,其中与她故乡亲人以及少年生活有关的作品就有大约15篇,一是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女生宿舍》、《段肉记》、《元旦演剧记、《算学》以及《说话》,二是在1943年以后创作的《豆酥糖》、《河边》、《涛》、《小脚金字塔》以及《外婆的旱烟管》等。我们从这些家乡亲人的抒情散文中,不仅可以详细的了解苏青的家乡亲人、童年生活以及少年情况,同时还能感受到其运用的描写语言和手法也存在着很大的特点,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研究。

一、苏青家乡题材散文分析

苏青所创作的那些有关家乡题材的散文大部分都是涉及家乡亲人以及童年生活往事的。其中30年代创作的《女生宿舍》、《说话》以及《元旦演剧记》等都是有关校园生活的,尤其是《女生宿舍》主要描写了苏青在金陵大学时的学习生活。而《元旦演剧记》则是描写初中时期到高中时期,苏青参加学校元旦演剧节目的情况,同时介绍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情况以及其对学校演剧内容产生的限制和影响。《算学》这篇散文主要就是讲苏青本人学习算术时的艰难情况,以及她最后选择学习文科的相关原因。《豆酥糖》这篇散文主要详细描述了苏青童年与祖母一起睡在凉床上,以及晚上一起吃豆酥糖的鼍埃其语言中尽显思念之情。

二、苏青家乡题材散文的主要特点

(一)浓郁的情感

从我所阅读的大量苏青散文作品中发现,苏青创作那些有关生儿育女、婚姻、生活、工作以及女人等方面的散文,通常都会体现出一种非常冷静的态度,有时甚至能够从中体会到一种尖刻、语含幽默之感。但是在她所创作的有关家乡亲人以及童年生活的散文中,我们会明显的发现其中饱含的深情,有对外婆的怀念和同情,有对祖母的思念之情,有对母亲的怜悯和敬爱之情,有对姑姑想念之情、有对爸爸那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更有对童年行为和少年读书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这一共大约15篇散文中,苏青将自己的家乡、童年生活、各种亲人以及学习生活充分详细的描写出来,每一篇散文内容都流露出非常浓厚的情感,并且借助事件或者事物将这些情感充分的发挥出来,不仅委婉蕴藉而且感人至深。我们如果将苏青所创作的有关市民生活内容的散文称作是小辣椒,那么这些描写家乡、亲人、童年生活的散文作品就是一颗甜味十足的草莓,让人回味无穷。

(二)语言优美且质朴

苏青在描写有关都市生活题材的散文中,不仅直言相谈和大胆直率,而且很少存在顾忌。她在谈论两性以及男女之间存在的不平等、怎样生儿育女、夫妻情感、婚姻生活、女性等内容时,通常都会体现的非常深刻而且尖锐、话中带刺。例如,在《谈女人》中,她重新标点了古代圣人提出的观点和话语,将自己所认为的女性观点明确的表达出来,令很多人都刮目相看。同时,在那些争论性较强的散文作品中,其用语非常大胆,不但不留任何情面,有时还会说过头。但是,在那些描写家乡、亲人、学习生活以及童年方面的散文中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用语非常流畅,虽然不像冰心和朱自清那样的语言力度,但是语言上还是比较用力,富有张力和情感色彩。例如,在描写景物的语言中会显得非常优美,“天空渐渐的暗下来,慢慢的连树枝也变得不清晰了,一条条树干像一个个黑影。河水静静的流淌,天变得更黑更深,令人感到害怕。”这句话是《河边》散文中的内容,其主要描写了夜幕降临的场景,通过河水、树叶以及树枝的变化情况来反应天的变化,整体上给人一种非常细腻的感觉。此外,苏青在描写行为、人物形象以及动作等方面的用语和文字也非常的生动、灵活。

三、结论

总而言之,苏青作为一名著名的都市女作家,在当时的上海她与张爱玲一起被称作“文坛双臂”,其中张爱玲的散文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让人感到钦佩,而我在阅读苏青的各种散文作品中却发现,苏青较为快言快语、用语大胆,她以平时俗白的写作风格被很多读者所喜爱和认可。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在课余生活中经常会阅读一些苏青的散文,尤其是有关家乡题材的作品,不仅能够让我深刻体会到作者那种对家乡亲人的怀念和深情,同时还能够从中学习很多的描法和技巧,这对我语文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孔寒冰.苏青都市女性文学的现代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36-41.

[2]刘晓虹.非常时期的"平常"取向――张爱玲、苏青的生存观与文学观剖析[D].清华大学,2014.

散文的特点范文第7篇

熊芯的散文,经过多年反复的写作实践,一朝终成“正果”。他目前所取得的一定的艺术成绩,一部分已经成为我们散文创作的群体性经验,特别是从散文叙述方式上的继承、发展与革新上说,极大地拓展了散文这种古老艺术形式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叙述空间。

熊芯的散文,以习以为常的“日常叙事”作为其核心价值体系的表露,以文学语言的回归与叙事诗学的坚持作为其散文创作的旨归,在传统散文固有的文化模式基础上,又有自身独特的创新。因此,对于目前散文写作的现状和一般的文学规律,都富有一定的启示录意义。

熊芯的散文,它试图更新“短小精悍、主题鲜明、形散神不散”等这些我们读书时代被耳提面命的散文要义;它彰显了散文这种古老的文学体裁,其实是一种不朽的、高贵的文体,且一直是我们民族文学传统中最为重要的文学表达方式之一;更为我们提供了不受外在因素桎梏,独立地表达作家思想、情感的文学场地。

回顾散文的发展历史,从二十世纪初期文学理论家们尝试对传统散文特点的归纳和概括看来,他们的重大理论建树,不过只是针对自己那个时代的散文文本而言,有些并非十分的清晰,甚至还存在着某些笼统和含糊的定义和断言。事实上,他们所谓的散文理论,只不过是一种对散文这种文学形式的预设。但是,那些似是而非的所谓的散文特性和定义,却被我们人为地延续了近百年之久,并成为后世学习汉语散文写作的“正统”范本。

只不过,从20世纪末期开始,紧随散文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过去传统散文的一些假想和预设已被逐渐改写,被另一些“散文理论”取而代之。从新世纪开始,汉语散文呈现出丰富而多彩的艺术面貌。这种“百花齐放”状况的出现,其实就是散文发展的必然性要求之结果。总之,一切艺术的创造性活动,一切文学新事物的出现,都意味着一些旧观念的终结。散文这种古老的文学题材,亦不可避免地会接受冲击;同样,它也按照“美”的规律,独立自主地向前发展。

熊芯的散文,努力使用一种新的文学语言进行写作实践,诉诸笔端的散文文本,既有积极探索文体话语的革新尝试,又能俯仰于对沧桑历史和鲜活现实的沉思之中,乃至于推陈出新的言说表述方式的展现。它不但革新了某些散文的创作传统,甚至于可以说,它还回归到对文学本体的、艺术追求的正确道路上了。

熊芯的散文,在篇幅和内在规模上更有所发展。过去的理论家都强调散文的短小、便捷和随意性,即“形散而神不散”。但是,近来熊芯的散文,试图突破散文字数的、无聊的“副刊式”的限制。他的散文的长度或实际容量,使得读者不得不做出视觉上的重视。这也极大地扩展了现代散文的内涵或信息含量,更为散文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和主题方面奇妙莫测的变奏,奠定了艺术基础。譬如《金佛山杜鹃》。

熊芯的散文,极力使每一个独立的语词、每一个自然的段落,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取向。譬如《时光流淌中的天星》。其文本本身的意义,不断地闪耀着作者思想的光辉。它既属于整体性,也独立地属于自己的唯一性,并从整体和个体相结合的特定意义中,获取自己的意义。其文本呈现出来的多义性,使散文更为丰富,更为瑰丽多彩,更让人回味无穷,它所具有的阅读营养也更加丰富多彩。

熊芯的散文,尝试打破传统散文对叙事模式采取单一化的艺术倾向,即“一事一议”,仅仅只讲述一件事情,且为了区别于小说的叙事,尽可能地简化一件事情的血和肉,乃至骨头;甚至也很少细腻地描绘本事,只给出一个事件的大致而粗犷的轮廓,或是描写几个在作者看来十分重要的细节,然后将其指向某种情感或某种貌似深邃的思想,或者世俗的哲理。这种简单的叙事法则,过滤了事实本身的鲜活性与复杂性,也弱化了散文的独特魅力。熊芯散文在很多方面借鉴了小说的描绘手段,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文本的真实感更为加强,更易亲民于我们孱弱而浮躁的内心生活。

例如在《一棵树》中,那棵大枞树,其实就是文本所要叙述的主人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它就是作者所要描写的主要对象。换而言之,大枞树也就是一种显而易见的隐喻,它甚至可以代表一代人,或者,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某一位有名有姓的人物。“百般的肆虐,大枞树毫无抵抗地被人剥掉外壳,露出白生生的树干,松油从树上一股股渗透出来,那分明就是大枞树无声的眼泪。”

熊芯的散文,比较能重视素材自身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能够重视客观材料本身具有的重要象征意义和思想价值体系。因为作者知道,必须用这样的唯一性材料,才能够表达某种思想和情感。譬如《金佛山方竹》。这种看似纯粹的表现手法,以小见大,简单明了,显而易见,且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但熊芯的散文,近来也努力寻找一些更加具有辐射力的材料,这些社会生活材料,也许没有大的事件作为背景,但却是个体经验和情感的结晶体。例如《夏游金佛山西坡》。这样,就可以突出人与物、人与世界、人与自己的种种微妙的情感关系。这不仅仅是在创作中发掘了事实材料中的更为复杂、更为深邃的寓意,还彰显了作家的独特的主体意识。

熊芯的散文,为了表达一些深邃主题和独特的思想情感,因而更加注重语言表述的精致与准确。这样的功效,便是能够将极具个性魅力的语言特征,紧随文本突显出来。只要我们有足够的阅读耐心,就可以从中发现到:熊芯的散文更重视语言自身的价值,注重发挥它们的个性化力量,试图使每一个语词、每一个句子,都富有个性特征,都能够像杜鹃花一样熠熠生辉,并照亮我们平庸的阅读视线。这样,也许读者就可以从充满歧义的地方,感受到散文文本那十足的诗意,从而发现自己需要领会的真正意义。

散文的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艺术特点

上个纪末,中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追求经济利益几乎成了社会的主流,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文化似乎在逐渐被荒芜。对文化潜存的爱与需求,使得社会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依靠,余秋雨的散文就在此时适时而出,成为社会的“心灵鸡汤”,余秋雨的散文不仅风靡国内,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人读者所喜爱。

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一直都在苦苦的追索、思考与反问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文明,也有过一百多年被屈辱与侵略的经历,这些都构成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历史沉淀。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支撑,传统的文化是孕育现代人文精神的摇篮。过多的利益追求,使社会躁动不安,文化的荒芜使得人们的心无处可安。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余秋雨痛心于当今学子对于民族历史知识的欠缺与对传统人文文化的欠缺。同时,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一种使命感又使得他开始思索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关系,于是,他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文化“反刍”,用一种自由的随笔把沉重的历史做了一番新的阐释。

余秋雨的散文涉及到诸多的重大历史话题,也涉及到时展中的种种问题,更涉及到历史文化与当前文化冲突的种种现象,其涉及面之广,探索度之深,在我国当代散文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历史景观为题,他试图通过对文化的“反刍”来与历史对话,探索这些历史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求得与历史共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为探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点,他开始了《文化苦旅》,西探甘肃敦煌,访遍大江南北,甚至奔波海外,以一腔热血、满怀深情,试图将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融汇到那一管笔端,他把沉重的历史反思与秀丽的自然山水融合;将沉重的历史话题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更确切的说,他在表达的是自己的生命情感。如在《道士塔》中,面对着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洗劫一空,民族瑰宝遭到毁灭性破坏,他心痛欲绝:“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这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面对着麻木的道士,余秋雨在“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怒其不争”。在《千年庭院》中,他在阐释当今中国教育现象时,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个教师的无奈心境。在他的文章中,无一不表现出一种对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景观深刻反思后的精神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期盼。

二、生命感悟与理性思考的交融

余秋雨的散文,有其独到的目光与写作手法,这与他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深切的文化使命感有非常大的关系。他的散文,已经不仅仅是文学范畴中的散文,无论是《千年一叹》中对四大文明发源地的探索,还是在《行者无疆》中感叹于“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余秋雨所思考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得以一脉延续、中国的文化发展又将何去何从等问题。在这两部散文中,他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悟,而在感慨之余,又不缺理性的思考。

他在深入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探访,他已经摆脱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坐在书斋里做学问的局限,而是真确的去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生命的挑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突破,也是在文化探索中的一种升华。在数月间,他经历了多数知识分子所没能体验的各种心智与体力上的考验,也由此生发出别人所无法感受到的生命感悟。更为可贵的是,他没有局限于传统文人的矫情抒发,而是进一步在精神上升华,将对生命的思索凝聚成一种理性的思考。他在思索、在追问,人类的文明为什么会衰落?是否能够重获新生?欧洲文明为何发达?中华文明如何才能强盛?我们的文明发展需要做些什么?应该说,余秋雨的散文不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同时这个声音也正好唤醒了社会对文化与文明的思考,从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此他的散文才如此受欢迎。

在中国时代大转型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中国人都处在一种失衡的状态中,多数人在追求经济发展与获取金钱的同时,也失去了对自身的认知,因此只有依靠金钱来确定自己的价值,用财富来定位自己的人生,文化之于他们来说犹如荒漠里的甘泉,求之不易,于是他们身处于社会之中而无法获得身心的平衡。余秋雨的散文,给予这些饥渴的心灵最好的甘泉,可以说正好填补了当今社会的部分文化空缺心理,满足社会上的情感追求,引发生命感悟的共鸣,同时又引导社会理性思考文化、人文、文明等问题。

三、题材“形散”而“神”不散

余秋里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从人文历史到地理文化,他的笔下时而万马奔腾、纵横驰骋;时而如山涧溪流,清澈而婉转;时而又宛如大海,表面上看似波澜不动而蕴含着滚滚的激情。他的散文说理畅达、理性平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位文人的人文情怀,而没有偏激思想。无论是叙事还是联想,他的思维似乎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显得那么游刃有余,然而其情感表达中,更多的是理胜于辞的气势。无论是在历史中低徊,还是在历史中感伤,他都能通过对题材的裁剪与缝合,最终凝成散文的凝聚力,表现出主题的中心思想。余秋雨的散文,很多看似随意的叙事、写景,或是随性的议论与评议,事实上所有的文字都紧扣着中心主题,而说理、抒情,看似杂却不乱,看似散而最终归一,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四、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大都语言雅致,在抒情中叙述着历史的故事,在叙述中感悟着生命的哲理;在优美的文字中表达对生命的体验,在练达的语句中感悟人生哲理。他的散文既有诗的美感,又有论文的严谨。在深入浅出中对世事进行论述,在如诗般的语言中阐述事理,文章自然而优美,读起来非常亲切,这也应该是余秋雨散文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栾梅健.余秋雨对当代散文文体的拓展及其局限[J]. 文艺争鸣. 2007(12).

[2]龙英武.初探余秋雨的散文艺术特色[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第03期.

散文的特点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记叙性散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记叙类散文,要想提高阅读能力,要想提高自己写文章的档次,中学生在写好一般记叙文的同时,有必要尝试写一些记叙性散文,这样既可以扩大选材范围,还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气息,深化文章的主旨。因此,就有必要了解记叙性散文的一些基本特点,为写作提供更大的文体选择空间。

记叙性散文不必记叙同一个主人公,可以记叙几个不同的人物,记叙他们各自不同的事,在描写人物时也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段心理等细节。在叙事时,也不必叙述同一件事,可以叙述几件不同的事,叙事不必讲究完整性,只要截取有用的某一情节片段或某一场景来写。即使是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也可以写不同时间地点的景物。有人说,这样写出的文章不就散乱了吗!其实这正是散文的重要特点――形散。这种形散,使散文的选材范围扩大了,至少写作时,可供选择的事件多了,而形散仅仅指文章的外在形式的散,真正统领这一切的是文章的“神”,所以,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即选用不同的事件的情节片段和场景,描写不同的人物细节,来表现同一个主题思想。这就是记叙性散文在结构上最基本的特征。

上面我们谈到记叙性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就是说,散文必须先明确一个较为深刻的主题思想,并以此统领全文的材料,贯穿文章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神聚”。否则,文章真是散了。有人比喻说,散文的主题思想是一根线,线上串起的故事材料就是珠子,这样才会是美的项链。所以,散文的主旨至关重要,是散文的灵魂。

至于散文的结构我们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分析之。

纵向的结构,一是总分式,开头先写出散文的主旨,然后铺叙各种材料,最后又突出并深化主旨。比如,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开头先点明故都的秋的特点是:清,悲凉。然后描写其秋的各种景色,以此来证明其特点。高建群的散文《西地平线上》,开头也是先说明我见到了西部的“大美”,然后描写我见到的西部各种各样的大美,包括自然的人文的,最后再次点明这大美。二是引领式,开头先写某一事,某一场面,甚至是某一物某一景某句诗某句话某一细节,其目的是以此为引子为由头,然后,在中间部分铺叙材料,最后,突出并深化主旨。比如,柯灵散文《乡土情结》,开始以王维的《杂诗》引出一个道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然后铺写人们离家的几种情形,再回归对乡土情结的探讨。笔者在本书后面附有一篇《爱的证据》就是这种引领式。三是象征式,此格式是在前文铺叙描写某一物或某一景,后文说明其象征的含义,进而点明散文主旨。例如,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前部分描写白杨树高大挺拔坚强不屈的特点,后文以此象征北方农民坚贞不屈的精神。这是整体象征,还有局部的象征,在文中某一处描写某一物和景,来象征某一含义。例如,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中描写了地坛中的些小动物生动的生存状态,其目的是象征这些小动物能精彩的活着,为下文写我思考生与死的意义做了铺垫。四是行踪式,此形式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行踪所至就把作者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下来,以此抒感突出主旨。行踪式结构大多是写景抒情散文,例如,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以作者从家里出发,在路上漫步,再到荷塘边欣赏荷塘月色美景,最后又回到家中为行踪,给人一种明显的移动的痕迹,其思路很清晰。关于散文纵向结构或许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阐述。总之,散文结构大体要求是: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要巧妙漂亮,中间可以铺展内容,结尾要深刻有力。

散文的横向结构是指在叙述描写材料故事的过程中,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暗示或点明材料含义的过程。也可以说这是散文的语言表达形式。简单说,散文中所写的故事材料,不能只是简单地堆积,必须要融入或点明作者的情感,使材料“实”的含义与作者“虚”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虚实相生的意境,这是散文最重要的文体特征之一。可以这么说:没有虚实相生的意境,就不能称其文章为散文。例如,《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中,有这样虚实相生的语言:

无法忘记那个秋天的黄昏。秋风吹过,略有一丝寒意,发黄的树叶无奈地随风飘扬。望着这一切,我只有默默地流泪,这一切都是我亲手造成的。我无言,伫立在风中,随着飘零的树叶一同无奈。这原本伤感的季节,让我渲染得更加伤感无奈,无奈……

前面应是写实,后面划浪线的是作者的情感抒发,如此形成伤感的意境氛围,这就是散文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因而,把所写的物、景、人、事纳入作者自己的情感范围和主旨范围,并加以虚实结合的描述,是散文横向结构最关键的表达形式。至于如何创设这种虚实相生的意境,笔者在另外两文中均有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散文的特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散文;诗意;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中国的现代散文发展过程中,抒情散文与“诗意”紧密相连,具体表现在现代文人积极追求散文的诗意与诗化的创作普遍现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诗意”通常应该是解读中国新时期抒情散文的关键之一,亦应该是新时期文人追求的艺术精神的相应表现。

一、抒情散文的历史流变

回溯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创阶段,一般意义上的散文观念尚处于从一般散文体向文学散文体裁进行过渡的阶段。1917年,刘半农先生最先提出了“文学散文”的概念。随后在1921年,周作人先生通过介绍外国的“论文”,并率先把文学散文第一次称做“美文”,成功引导了当时散文创作的抒情风潮。通观“五四”时期的文人对散文“抒情”的认识往往不及“记叙”与“议论”那样深刻。但因为“五四”是思想观念解放的标志与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人个性与情感解放的发端,因此得以最早给散文划出一块“抒情”的园地。他们通过撰文或是通过翻译来强调散文的个性方面与感情表达,进而强调散文的抒情特性,因此散文的“抒情”功能才逐渐得到认识,并进一步发现了散文与诗在抒情方面存在相通之处,众多作家开始在散文创作中进行“抒情”与“诗”的境界追求[1]。

新时期的抒情散文实际上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而发展至今,在本质上是文学个性化生长历程,尽管对散文抒情境界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是诗意却是他们共同追求的散文艺术目标。不同的作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诗意追求与抒情风格,有的表现为生命哲学的诗化,有的突出审美意象与精神层面的追求上。在语体上,抒情散文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诗意体验,作者用诗人的眼光与诗人抒情,从而决定了类似于诗人散文表现出最集中的诗意。新时期的抒情散文因文体的唯美精致、流畅优美和及人化诗意的言说表达方式,抒情散文已经迎来了发展的大好契机。

二、新时期抒情散文的日常生活化诗意

抒情散文的日常生活化诗意源于儒家“诗教”理论。在传统文化的儒家“诗教”理论尤其强调的是文学艺术在伦理道德教化方面发挥的作用,而且其出发点实际上是“诗言志”。儒家强调的“诗言志”不是一般性的抒发个人感情,一般是带有社会目的性,进一步发挥诗的美谕作用,即通常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突出其核心目的与作用。新时期抒情散文要实现这种教化作用,仍然必须遵守“温柔敦厚”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相应的美学规范。新时期抒情散文在艺术上鲜明地将抽象的理念诉诸于感性形象并且加以暗示,很好地在生活化方面形成了以含蓄委婉为上的独特审美传统。具体表现在散文的实际操作上,尤其讲究托物比兴与借景抒情,在生活化层面即事明理,从而具备讲暗示与重寄托的审美特质。

抒情散文的日常生活化诗意展现日常生活中的情趣。抒情散文作为最贴近实际生活的常见文体,当然日常生活本来应该是它的主要题材与内容。相关的作者并非沉沦于日常生活的真实,而是把散文力求变成具有诗意的生活文体。一般在新时期的抒情散文创作与初衷和做诗并没有根本性区别,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抒情与言志。一般是把诗的理解自然地融入到对日常生活行为的密切关注中。新时期抒情散文通过挖掘日常生活所蕴含的诗意,从而使得散文表现这种诗意成为真实的可能。但是,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趣,自然应该建立在较优厚的物质生活基础与相应的“闲适”与“优游”的生活态度之上,这种“优游”的精神,实际是受到庄子“逍遥游”的传统精神的进一步滋养,进而以生命诗化的方式来自如地实现对日常生活的超越[2]。新时期抒情散文以诗人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并且用诗人的情慷去体验生活,进而在散文中用作诗的方法去表现生活。

三、新时期抒情散文的浪漫与象征化诗意

新时期抒情散文的浪漫与理想化诗意。新时期抒情散文追求理想与浪漫化实际上是作者群体的一个共同心理倾向,他们从个人理想之境作为起点出发,对散文创作的题材中的自然与人生进行尽可能的美化与浪漫化的文学处理,从而使这些创作题材更多地服从作者情感真实的原则,并非还原生活现实以本来的面目。抒情散文追求的只有美和不美,至于情真事不真等情况并不妨事。新时期抒情散文的浪漫与理想化的诗意多数表现在下列抒情意象之中,如大海、星空、湖色与霞光等,通常与所要表现的理想的生命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希望对自然之美描写,通过对美的意境的传达,力求促使读者发现身边无所不在的自然之美、母爱之美与童心之美[3]。一般对大自然的描写总是虚怀甚至带着崇拜心理,特别留心捕捉各种景观特有的风姿神韵去进行浪漫化和理想化处理,深刻地感悟人与自然间充满灵性的默契与交流,在散文的诗意中把自然万物进行生命化与性灵化。新时期抒情散文对理想与信念追求的单纯与浪漫,自在表现人生的洒脱,自如抒写浪漫的生活,并力求追求人生的完美与健康。抒情散文表现的理想属于人生信念,而浪漫则是人类情感释放的独特特性,散文蕴含的浪漫个性与追求自由理想的得以完美结合。

新时期抒情散文的超现实与象征化诗意。散文具有超现实与象征化,主要是因为散文的非写实性的特征。一般传统的抒情散文是通过寓情于事、触景生情与情景交融的方式进行传情达意,散文作者的叙述主要对真实发生过的情与事进行再现,而且力求反映是真实世界。新时期的散文在个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与情感的真实表达不再通过上述真实方式来表现,而是更多地采用了集象征与隐喻等方式,巧妙地把内心世界的情感通过一个现实世界中没有的而是虚构出来的意象与情境来进行展现。新时期的这类散文尤如现代主义诗歌与象征诗剧一样,其自身展现的情境实际上是心灵世界投射出来的象征意义的幻像,具有超现实性,从而在总体上的表层意象与深层所指的关系是象征与被象征的特殊关系,因此抒情散文的表意显得更加复杂、沉潜与含蓄。

总之,新时期抒情散文的诗意是其重要特点,同时也是解读中国现代抒情散文的关键之处。新时期抒情散文的诗意真实反映现代文人普遍追求散文诗意与诗化的创作追求,折射中国现代文人的主流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说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11.

[2] 钱穆.中国文学中的散文小品[M].三联书店,2002.79.

上一篇:林清玄散文范文 下一篇:名家散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