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空间范文

时间:2023-03-05 00:52:02

三维空间

三维空间范文第1篇

一、 二维平面的三维影视化拓展与打造

(一)二维平面的三维理念

传统的广告以拍摄的产品照片为主,以色彩、图形、文字等为辅,这种广告虽然从视觉上来看起来存在着一定的真实感,但是,由于照片的绝对二维平面性质,使得产品的尺寸以及空间中的立体观感荡然无存,受众无法从这样的广告中更深入地体验到更强烈的视觉冲击与视觉震撼。这样的广告无论多么地精美,都无法成为强力吸引受眼球的“黑洞”,仅仅单纯依靠色彩、图形、文字、摄影等的力量已经无法满足商业化与受众审美的进阶需要,纯二维平面已经无法为受众的感官带来更为深度的体验。[1]在这种情况之下,立体广告应运而生,立体广告以二维平面传递三维的立体视觉讯息,以立体的视觉讯息传递商业化内容与理念。传统的伪三维拓展仅仅以受众的视角考量进行透视处理以呈现立体视觉,而本文中所研究的则是打破了视觉局限的三维空间。

(二)二维平面的三维拓展

人类已经开始对于读图时代的二维广告产生厌倦感,传统的二维平面广告早已经无法获得足够的视觉吸引力,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的拓展已经势在必行。三维空间能够带给受众强烈的空间立体感,与真实的具备吸引力的触碰感,三维空间中的新奇性的引入与趣味性的融入更能够带来受众额外的惊奇与惊喜。二维平面的三维拓展可以透过影视艺术中的增加视觉元素达成。例如,在配饰的巨幅广告中,以传统的二维平面作为辅助的同时,将三维的配饰的放大版以多角度的拼接镶嵌于整幅广告之中,并将焦点置于配饰,而使得除景深而外的其他部分艺术化失焦,使得受众站在任何一个视角都能看到立体且完整的产品形象,这就相当于影视艺术中的对分镜中的主角的聚焦,这种由二维平面的影视化三维拓展可以有效地推动立体广告的商业化。

(三)二维平面的三维打造

三维立体广告的设计重点,在于二维平面中拓展出基于受众视觉的原始的三维空间关系,好的立体广告还能够以摄影艺术中的全息形式或者是其他的手段,随着受众在广告前的行进而移步换景,给受众以更加真实的沉浸式的视觉体验,令受众审视广告中的远景一望无际,审视广告中的产品如在眼前,近得触手可及,观众的视角与广告中的产品之间形成一种立体的透视关系,同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追加多重的感官参与,诸如在多风的地区,可以在户外广告中增加影视化立体广告语境所需要的真实风铃,以及立体广告所需要的能够配合广告宣传效果的视听等背景手段。除此而外,为受众提供近景式的参与体验更是三维打造的关键,例如,制作充斥立体感的商业立体广告,而在中间人物处留下空缺,由路过的受众以参与演出的形式实现立体广告的影视化传播。

二、 二维平面的三维影视化内涵营造

(一)二维平面的三维联想式内涵

二维平面的三维拓展,虽然能够赋予产品如在目前的即视感,但是,单纯展现产品图片的广告方式显然缺乏立体广告所应具备的三维内涵。三维内涵是将产品的三维印象以立体的形式展现在受众的面前,并以其广告形式为受众营造心理上的非它莫属的触动,并使之能够不断地以潜意识联想的形式浮现于受众的脑海里,一旦选购此类产品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这款产品。[2]例如某刀具的立体广告就在二维平面内以影视化的蒙太奇碎片化设计技巧将刀具的锋利刻划得淋漓尽致,该广告的媒体是依托于杂志,因此,设计了食材精确的艺术化剖分的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分别立体式印刷于紧邻的两个页面,中缝恰到好处地对两部分食材进行了等分,所有看到这则广告的受众都会被震撼,都会对这款刀具的锋利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在选购刀具的时候一定会联想到这则广告。

(二)二维平面的三维体验式内涵

二维平面的三维拓展能够赋予产品强烈的真实感与空间的可触感,例如,某国外笔记本电脑品牌的广告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同样是利用了两面对开杂志页面,上半部分是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下半部分是笔记本的键盘部分,只在黑色的显示屏上印刷了两个字,以及上面的小字指示品牌名称,这种将影视中的夸张应用到极致的广告,实现了远比联想更高级的可模拟触碰、可类比体验式的三维内涵。

(三)二维平面的三维空间式内涵

二维平面的三维联想式内涵为受众提供了一种蒙太奇式的联想式中介,而三维体验式内涵则为受众提供了一种实物式的玩味体验。更进一步,在二维平面上,还可以展现更为惊人的空间式的内涵。[3]例如某品牌的啤酒广告,就采用了影视艺术拍摄技法中的俯拍式的视角,将人类演绎成了“小人国”,场景中景深的远景的海洋以及由近而远延伸的沙滩,和整个场景中的其他景物都按照同样比例进行了立体式呈现,而以占整个画面2/3的大小,矗立一罐充满立体感的挂满大大小小冷凝露滴的啤酒,作为广告产品核心的啤酒,其实物与周围的广告语境形成强烈对比的同时,亦实现了二维平面中的三维空间式内涵的表达,啤酒上的产品标识与字体以浮雕的形式展现出更强烈的立体感,突显了二维平面上三维的空间感,旁白的“sounds good”与溢流出的啤酒泡泡更以多感官的参与增强了立体空间感。

三、 二维平面的三维影视化创意缔造

(一)二维平面缔造三维空间的创意与创新

二维平面缔造三维空间重在创意与创新,没有创意与创新的广告,无论多么立体都会令受众感到乏味,无法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美国有一个世界著名的公益广告,这个公益广告刊登于多个杂志上,当你翻开杂志时,你看到的只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的头部特写,在这一页上没有任何其他信息,相信看到这个广告的所有人都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既不会知道这是个关于什么的广告,甚至也不会知道这是个何种类型的广告,但是,当你慢慢地翻向下一而的时候,你会发现,小女孩的眼睛突然黯然失色了,这一页的下一页是一个老奶奶,原来上一页的小女孩的眼睛是来自于这个老奶奶的,瞬间,一切不言自明。类似的突破空间维度的二维广告不仅以其创意与创新将广告的空间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拓展,而且更将维度以影视化的倒叙式叙事进行了更具震撼力的表达。

(二)二维平面缔造三维空间的虚拟与移情

创意与创新为二维平面缔造三维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空无一物的二维平面为基于影视化手段创缔造三维空间提供了宽广的点染平台,影视艺术中的虚拟与移情等技巧与手法就为三维空间的缔造带来了呈现立体的更佳的商业化范式。[4]例如,某品牌的饮料广告就采用了虚拟与移情的影视艺术拍摄手法,由纯二维平面缔造出了三维的视觉效果。在一面巨大的空白的墙壁上,以醒目的背景色涂满,然后由背景色中浮现出巨大的饮料瓶,饮料瓶根据地面仰视者的可能视角进行了透视调整,以确保饮料瓶的立体视觉效果,不仅如此,饮料瓶中还有立体感描绘出来的多半瓶饮料,再由饮料瓶中伸出一支长长的吸管,吸管的另一端插入一面敞开着的窗户。这种虚拟加移情的窗口吮吸饮料的方式强烈地刺激了立体广告受众的感官,看过广告的受众在选择饮料时会更倾向于该品牌的饮品。

(三)二维平面缔造三维空间的时空复合

在二维平面所展现的诸多三维空间影视化技巧中,充满了创意与创新的奇思妙想,二维平面的虚拟与移情可以最大化刺激受众的感官,同时,在二维平面上也能够运用影视艺术的比较高级的技巧以缔造出更加令受众难忘的关于立体广告的刻骨铭心的记忆。立体广告中最难应用的就是以二维平面缔造三维空间过程中的碎片化的蒙太奇等时空复合技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二维平面时空的无法突破性。然而,使用一些巧思,这种时空复合也可以达成。某快递公司制作了一则诠释突破二维平面缔造三维空间的立体广告,这则广告运用了影视化的时空复合技巧,由一幅除快f员与其手上的货物而外其他均为透明的塑料页面为中间的过渡页,将前一页交给快递员的人与后一页接收货物的人以翻页的方式连接起来,将快递的快速、可靠、直接、安全以影视化的时空复合立体地呈现在了广告受众面前。

结语

立体广告的基本诉求,在于使得广告更具真实性、更具空间感、更具冲击力与震撼力,更易使人产生过目不忘,乃至于终生难忘的永恒记忆,影视艺术为二维平面空间的三维缔造提供了达成此种需求的登天之阶,立体广告的影视化设计拓展了二维平面中的震撼力,增强了二维平面中的视觉元素及其内涵,同时,亦为立体广告设计带来了时空复合等高级影视技术应用的可能。基于二维平面的三维空间的打造,以及三维空间内涵的营造等都为缔造三维空间的立体广告带来了全新的基于影视化的视觉实践。

参考文献:

[1]邱发奎.数字时代立体印刷广告的新优势[J].印刷技术,2009(17):37-38.

[2]李红月,张俊华.浅谈构成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J].华章,2011(14):25-26.

[3]蒋巍.浅析赛场立体广告的原理与设计[J].新西部(下半月),2009(9):10-11.

三维空间范文第2篇

徐鸣远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为人比较豪爽,有点侠义之气。

这位来自浪漫之都大连的画家是以画技全面而在辽宁、乃至关东大地声名鹊起的。

以前曾听说过游侠、武侠,而我当时一下子就冒出了“画侠”的想法,当即决定就以“画侠”为题来写这篇采访稿。其实,对于随时都能脱口而出的“侠”字真正细琢磨起来还真说不清它的意思。回来后为了写这篇稿子才特意上网通过“在线新华字典”查了“侠”字,其解释为:仗着自己的力量帮助被欺侮者的人或行为。感觉此解释有些不确切,只好又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但对单个“侠”字并无解释,只有游侠、武侠、行侠仗义之类的词组。而我个人的理解“侠”字应该为泛指那些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比较超群的人。由此推理,“画侠”就应该是出类拔萃、具有很深造诣的画家。通过对徐鸣远的采访,并观赏其部分作品之后,我认为称其“画侠”是毫不为过的。何以见得?

他的人物、花鸟、马、虎等作品无不为世人所称道,尤以仕女画见长。徐鸣远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所以,他的画风没有门派的局限,也完全不受某种风格的影响,可以说他的作品是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想,既有关东黑土地的粗犷,又有南方水乡人的秀逸,从而很快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所以,徐鸣远的画不能简单地用某种画派或某种风格来评判,它就是徐鸣远特有的。

徐鸣远是一位情感丰富、思想活跃、善于创新的画家。他利用自己画技全面的优势,把以画仕女为主体,以花鸟、动物为陪衬的“画中画”作为自己的创作定位。因而成为“拓展中国画三维空间”的第一人。他的那幅有名的名为《盼》的作品就是他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学习期间的一次大胆尝试。整幅作品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体是一位静坐闺中的仕女,背景是一幅完整的、可以独立成画的花鸟画(画中画),左下方是一株秋叶凋零的盆景用以表明季节。画中仕女神态娇媚,双目饱含秋波,左顾右盼,既风情万种,又一脸的寂寞哀怨,不尽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作品首尾分别各用一首宋词题款,充分表现出闺中从“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到“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的相思之苦,使焦急等待之情跃然纸上。作品主题突出,前、中、后层次分明,立体的三维空间感强。笔者认为,画作中个别点缀稍有欠妥,但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作思路,《盼》不失为一幅难得的佳作,也是徐鸣远开创中国画三维空间的重要标志。

记者欣赏了徐鸣远部分近期作品,主要都是在这种创作模式下,以不同姿态的仕女为主体,背景以不同的画中画作衬托,加上巧妙的前景,不仅丰富了画面,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纸面拓展了无限的空间,从构图布局上突破了中国画的传统,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充分显现中国画的三维空间。

以画中画的形式拓展中国画的三维空间,既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是一个全新画派诞生的标志。

三维空间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卡通雕塑 空间 空间造型能力 虚拟三维空间

雕塑已经成为动画、游戏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雕塑应用在动漫教育领域中被称为卡通雕塑,可见,雕塑与动漫产业及教学的亲密关系,无疑卡通雕塑已经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卡通雕塑与传统雕塑在应用领域上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讲,卡通雕塑与传统雕塑都要求制作者具备三维空间造型能力。数字时代催生了新动画艺术创作的形式――三维数字动画设计,它运用计算机在虚拟的空间中讲述故事,塑造角色,三维动画模型的制作重在掌握虚拟三维空间的造型能力,这是对以雕塑为训练途径来培养真实三维空间造型能力所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一、卡通雕塑和空间的概念理解

卡通雕塑,是指以立体动漫游戏等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运用雕、刻、塑3种创制方法完成作品的创作。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动漫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辞海中的“空间”,是将空间与时间放在一起进行解释的,认为“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形式,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同物质一样,它们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是永恒的。人类最初是先获得一种空间经验,随着这种经验的不断积累,形成多种空间经验,然后又在多种空间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多种空间概念”。通过塑造物象本身来确定它所占有的特定空间,可以将空间分为“正空间”与“负空间”。“正空间”可以理解为物象本身所占有的空间;“负空间”可以理解为物象之外的空间。有了这样的理解,非常有利于我们在塑造形体时把握造型的准确性。可以这样说,形体因为有了空间才变得有意义,空间因为有了形体才变得生动。

二、以卡通雕塑为基础,练就空间造型的能力

卡通雕塑是一种造型活动,是创造纯粹的立体或空间形态。雕塑家对物象的艺术表现,不管是平滑还是粗糙,都是由结构支撑起来,所以,空间造型是对形体结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熟练地综合应用。点、线、面、体是最基本的空间造型语言,在此基础上通过艺术家对美的理解及艺术家自己的修养,可以创作出千变万化的作品,所以,空间造型能力是对造型语言,即点、线、面、体的游刃有余运用的能力。同时,空间造型能力还应建立在对人体、物象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这是对卡通雕塑设计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具备空间造型的能力,就是能够在空间中表现体积、结构,完成对形体结构的准确表现,表达艺术观念,做到驾轻就熟地表现对象。通过正确的锻炼,采用立体的观察方法,多角度观察物体,透过看得见的表面空间,理解看不到的空间结构的穿插原理,抓住物体的造型结构本质,进而形成空间造型的意识,在具备了正确观察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通过雕塑来表现物象。就艺术创作者所创作的艺术造型空间,即艺术形象的现实空间而言,艺术创作者,一方面会精心考虑与推敲该造型的空间占有性,也就是一件卡通雕塑作品在有限的空间内其形态如何,动势、比例以及形体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的比例和结构关系等;另一方面,艺术创作者就这件卡通雕塑作品的创作意图、创作理念、创作思维及创作技巧的应用与体现,都凝聚在艺术造型之中,即艺术造型的现实空间之内。

对于空间造型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不能是被动的、机械地接受,而应在掌握二维造型的基础上,积极地去探求在不同的角度、不同动态、不同情感状态中了解肌肉结构的变化,然后在作品中加以表现,如庖丁解牛一般,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在此基础上,还要锻炼默写,凭记忆和对空间中结构的理解进行创作,加深对结构的理解,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运用夸张、变形、组合、嫁接等方式完成对新的作品的创作。

卡通雕塑艺术创作的目的,一是为了实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倾诉和抒发创作者的情感――对生活的体验,对文化的内容、形式及内涵的深刻认识;二是为了与艺术欣赏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三是揭示人类文化生活中的闪光点,体现某种生活哲理,表现人类文化生活中值得褒贬的事物等。创作者常常将创作意图和目的赋予自己创作的卡通雕塑作品中。

三、由真实三维空间向虚拟三维空间过渡

具备现实空间的造型的能力后,还应该完成由现实空间到虚拟的空间的造型转化。事实上,在实际空间卡通雕塑制作或欣赏卡通雕塑作品的过程中,现实的作品在观者的脑海里已经有了立体的造型,就是观念性的形象,即想象的造型,当然,不同观者的身份、职业、审美意识,乃至不同的文化水平所形成的在想象空间中的造型又有所不同,这种在头脑中的鲜活空间,实际上就是虚拟的空间,每个人都有想象的虚拟空间。比如,当看到秦始皇兵马俑的时候,当置身于形态各异而又逼真的陶俑中的时候,我们脑海中往往会形成对角色空间的时代想象,这应该就是作品带给人的虚拟空间的想象,形成了形象的记忆。这种记忆在想象的无限空间中占据了一小部分,在一定的创作思想的指导下,综合想象空间的形象,就可以进行艺术的再创作。

四、“大美术”时代背景下的空间造型元素的发展变化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与造型艺术相结合成为当下一个现实的话题,各个门类的艺术不再是“独行侠”,而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这是一个“大美术”“大设计”的时代,声、光、电、影像等元素的加入丰富了造型艺术的功能。上海世博会是一个鲜明的案例,多媒体介入使雕塑的创作有了新的语言,同样也给创作者带来新的创意思维,使设计师对空间造型素材来源有了新的认识。灯光的冷暖、虚实组合可以划分空间,可以营造氛围,同样运动和声音在雕塑作品中也得到了诠释。

总之,卡通雕塑作为空间造型的艺术形式,可以很好地锻炼设计者对空间结构的理解、在空间中造型,锻炼空间造型所必备的形体结构穿插组合,培养正确的空间造型思维方法,可以为在虚拟三维空间中的造型能力的发挥奠定基础。

(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卡通雕塑的三维空间造型能力的培养》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C0042。)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2]王海生.从现实空间到想象空间――试论雕塑艺术形象的审美张力[J].美术大观, 2009(9).

[3]林建群.造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三维空间范文第4篇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统筹各学段、各学科、各育人环节、各方参与人T和资源环境,努力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实践育人。

教师根据实践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三维空间”综合实践课程的课题,涉及考古、艺术、美食、自然、人文、科学、地理、民俗、公益、户外,学生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课题确定后,除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其它内容,包括课题学习的方法、过程安排、新知识学习、课题的研究与分析报告等,都要由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和设计。在研究课题的准备阶段,学生要主动查找资料,进行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后,学生要到野外考察,进行观察、记录,然后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单一聆听,发展为聆听、问答、实验、实地考察、合作学习、专题研究、过程性汇报、合作探究报告呈现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新的学习方式。

在同一课题组内,可能有不同班级和不同年级的学生。以“自然之翼”学年考察为例,整个考察分为4个组:植物组、动物组、鸟组、虫组。学生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小组,这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同一组里可能既有初一学生又有高中学生,既有擅长研究的学生又有擅长观察的学生,既有擅长摄影的学生又有擅长绘画的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每个人既发挥长项,又学习短项技能。

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不是单纯针对学习成果的评价,而是对学生协作精神和合作成果的综合性评价。同时,由于在实践学习中每个人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因此,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也包含对这个群体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新的多维度评价方式中,每个学生都得到大家全面的评价,既看到了自己的发展与成果,也明确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三维空间范文第5篇

一、文字、图形、色彩等二维设计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

书籍的视觉元素组成主要有文字、图形、色彩、版式等几部分内容,精美的书籍装帧设计离不开这些视觉要素之间相互协调,有机组合,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1.文字在装帧中的二维表现

文字作为二维平面的视觉元素,是书籍内容的展现和表达,读者通过文字了解书籍的内涵和文化。文字设计的差异性体现不同的审美价值,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理体验。例如,黑体粗犷厚实,形方字正,给人刚毅、稳重、坚强的心理感受;宋体严谨大方,体态端正;其他字体也独具特色,具有自己的风格。在二维平面的表现中,设计师应该对所用的字体进行反复推敲,不断挖掘不同字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字体的形态、大小、色彩层次、空间关系等与书籍风格特征保持一致。

2.图形在书籍装帧中的二维表现

书籍往往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形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以增加内容的说服力。图形可以作为国际化的视觉语言形象,传递丰富的信息,具有不可忽略的审美价值;图形也是构成书籍形态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它的表现力可以填补甚至超越文字表现力本身,带给读者情感上的审美愉悦,有利于竞争和促进销售。设计不讲究奇异怪和过分的张扬个性而让人费解,在设计时,需要符合书籍的内容和主旨,通俗易懂的图形语言,以便于读者对书籍认知和理解。所以,图形的选择和使用无疑是给书籍设计的艺术构思装上了想象、腾飞的翅膀。设计者在进行图形创意时,可以通过对书籍内容深层次的挖掘,设计出贴合内容,深化主题的图形,这也是书籍装帧设计中必须把握的要点。

3.色彩在书籍装帧中的二维表现

艺术美离不开恰如其分的色彩运用,在书籍中,色彩有其自身的语言魅力,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色彩可以联系书籍装帧的风格特点,让两者在视觉上协调统一,并对内容上进一步的强调补充,强化视觉表现力。在二维平面表现中,运用色彩自身的情感表现,从色相、纯度、明度和冷暖关系上来考虑调和与对比,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色块的面积、形状、位置等因素,要恰当分析各色块的色彩关系,用色彩的性格、情趣来强调书籍内容的情感基调,或强烈、或柔和、或悲怆、或欢乐、或抑郁、或明朗。将书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倾注与色彩,用色彩的红、橙、黄、绿渲染书中的情感世界,使读者能从图书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以及心理上的满足感。

二、书籍三维空间的视触觉互动体验

现代高科技为书籍装帧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子书籍的出现,对传统媒介形式来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体验,也对实体书籍的装帧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实体书籍以其独特的造型肌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书籍装帧中的图形、文字、色彩等二维平面元素开始向三维立体的构造学的设计思路发展,它作为一种立体的形态结构,成为与人交流最为直接的信息载体,并叙述着书籍的情感。对于书籍的材料肌理、纹路、软硬程度、味道等的触觉感知,形成了对书籍多方位的认知把握、带给读者心理上的愉悦。

1.由书籍视觉设计中平面元素带来的三维表现

人们在观察物体时,对于相同的物体,由于远近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大小,我们可以将这种视觉效果运用在书籍装帧中,通过文字的大小、疏密;图片的位置、比例关系;色彩的虚实、肌理等使平面元素产生前进或隐退的三维视觉空间效果。传统美学讲究“计白守黑”,即黑白灰在版面中的层次关系,巧妙的运用黑白灰三色,可以使版面产生远、中、近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产生三维空间层次。

2.由书籍版式设计中视觉流程带来的三维表现

设计者有意识地把图片、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有机的联系起来,并适当配以渐变、大小、疏密等安排,为读者创造一种隐形的视觉流动线,诱导人们视线按照既定的规律进行阅读,从而形成一种脉络线,产生空间层次感,这条隐形的虚线即所谓的视觉流程线。当我们翻开一本书时,书的实体是静止的,随着视线不断的变化移动,距离的时近时远,连续性的视点留下运动性轨迹,在阅读中产生动静结合的视觉舒适度,从而产生视觉空间的节奏感。

3.由书籍触觉设计中造型质感带来的三维表现

书籍设计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设计行为,在造型中,选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表现书籍不同的情感特性,而不同的材料和造型给人不同的触觉感受,或平滑、或粗糙;或温暖、或寒冷;或奢华或朴素……通过触觉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某种共鸣、回忆或遐想,满足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这是时下流行的电子书所不能代替的。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强调造型设计,他认为书是有情感有生命的,是人们接受知识的媒介;它既是观赏阅读触摸之物,也是心灵感受之物。书籍的造型设计可以提供生动的形象思维材料,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获取外界的反应,以产生非平面的立体空间。

三维空间范文第6篇

课外阅读充满学生生活的整个空间。“家庭――学校――社会”三维空间里应指导学生处处去留心观察,品味乐趣,鉴赏美感。

空间一:家庭

孩子在家中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尊重知识,喜爱读书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成长的楷模。众多名人、作家出身于“书香门第”。“身教重于言教”,受上辈人爱读书的熏陶的孩子在充满书香气息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必将为走向辉煌人生奠定基础。家庭教育因先入为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往往大于学校教育。在家庭这个避风的港湾里,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畅游于书海之中,在听、说、读中丰富自己的精神底蕴。

从胎教听音乐,婴幼儿唱摇篮曲,少儿时家庭成员轮番上阵,讲少儿故事,让其背诵古诗;在网络、电视发达的今天,少儿节目也让学龄前的儿童在看听中快乐成长,开启了学语文的第一步。

值得借鉴的是美国流行的家长为孩子每日读书20分钟,并持之以恒,孩子长大一定会爱读书。家长在为孩子成长造就阅读环境必付诸行动,添设书房,购置书架,让家庭藏书达一定量!

有些孩子在成长中困惑了:我家怎么没几本课外书呢?确实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者常与孩子的家长畅谈:少吃一包好烟,少喝一瓶好酒,少打一回纸牌,少送一点人情,为孩子购书订报吧!又劝戒一些学生:少吃零食,多买几本好看实用的书哟!在为孩子选购礼物时,也应记住“馈人书籍,终生受益”的道理。

婴幼儿开始,他就在大人们的听说中成长,被动地重复地听母语,有了呀呀学语的输出,一代传一代的大灰狼故事存入大脑,自己不明白的东西一遍又一遍问求大人;转动眼珠识画家妙笔,在小人书中寻欢、作乐,张大嘴巴背出古诗……孩子从小沐浴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文字、文学、文化、文明之窗下,与名人、自然、历史交谈,享乐于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进步中。

空间二:学校

学校教育应关注学生成长的前期课外阅读的辅导性。中小学阅读教学是建设人文关怀的精神乐园的基础工程,影响学生一生的眼界、思想、学识、综合素养等。学校教育正是承担了架设课内、外阅读两条主线的桥梁工程。

随着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都大有改变。创办校级图书室、阅览室已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急办的大事,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网(因特网)与天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促电子阅览室的诞生,又为教师实施课内外阅读教育拓展开了材料来源。

班级图书角、校园阅报栏、黑板报前课余时间人头攒动,从那里又将获取书本以外的知识,其效果不言而喻。

课内阅读,老师是引导者、辅导者,不是灌输者、讲演者。而在大语文教学观下辅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时,让学生体验人类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学生阅读的快乐感,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听、说、读、写、背、唱、演、画……)对爱阅读的熏陶更离不开喜爱读书、不断学习进取的老师的言传身教。老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通过设计优势互补、灵活选用各级各类不同版本不同时期的教材,解决阅读的质的问题,改进师生共叹应试教育阅读测评效力低下之顽症。老师在关注学生阅读心理变化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前后绵延几千年人类史)让阅读去滋润作文,丰富写作素材,并延伸到课外。

由于课内时间有限,课外为学生追求知识留下了无限空间,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对课堂语文学习起补充和延伸作用,对课堂教学也起烘托、渲染作用。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担任的引路者、伴随者,在新语文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在阅读营地里风雨同行。师生为搞活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充实师生课余生活,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类辅导性的课外阅读活动,共同解决阅读量的堆砌。为缓解课外阅读的盲目性,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认识: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必须考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由年龄、性别、性格、喜好而异,通过内心活动与熏陶,激发课外阅读兴趣。2、学会自己管用的阅读方法:既有精读,又有略读,还有浏览,不动笔墨不读书,圈圈画画精读书。3、设计好课外阅读活动细则,灵活选用,由儿童趣味性浓的童话集,寓言集,儿歌集到浅显的科技、散文类再上升到人文、传记、小说类。

空间三:社会

社会教育关注学生成长中后期课外阅读的倡导性,应用性。

体现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的节日――四月二十三日世界读书日的确定,让人们从阅读这一获取知识、增长本领、提升品位、推动社会走向文明之举措中受惠良多。《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十条规定:“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阅读是伴随我们一生的精神乐园,生活中有书读,其乐融融,各级各类出版社应为快乐阅读出好书,图书馆、少儿活动社会实践基地、城乡各级文化活动室都应敞开大门,为学生课外阅读铺就康庄大道。

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展示了一个个好的社会,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起来。”

三维空间范文第7篇

(一)全面推进一张图工程建设,实现“三大转变”。

一是从“以数管理”向一张图管地管矿防地灾转变。结合贵州山区地形特点,建立了三维空间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国土资源表现方式和管理方式。从单一的、平面的数据表现形态转变为综合的、立体的资源表现形态,由抽象的资源量数据管理发展为有实际位置、范围、走向、布局等特征的空间资源管理。二是国土资源信息更新由单纯的逐级汇总向动态更新转变。按照数据标准,各事业单位、各市县局可不断地汇交数据信息,进入一张图数据中心,并与审批业务结合,在日常管理中的动态变更数据,常用常新。三是管理方式从重审批向重监管和服务方向转变。2009年我厅实现了一张图批地批矿,现在又初步建立起一张图管地管矿防地灾综合监管平台,实现了从一张图批地批矿的管理方式向一张图管地管矿防地灾管理方式的转变。

(二)加强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建设,初步构建起全省各类数据整合集成和上图入库的统一数据库平台。

一是利用土地、矿产、测绘、地灾“四位一体”管理优势,加快基础数据生产,加大空间数据向省厅汇集与更新的力度。二是按照分建共享、共建共享的原则,依据标准,加快整合入库土地、矿产、测绘、地灾专业数据。三是制定数据标准设计与规则。四是制定我省数据库管理办法。

(三)全力推进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和地质灾害预警平台建设。

一是应用一张图,强化资源监管。二是应用无人机,进行重点监测试点,完成了23个大坝的航飞和 41个县75个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航飞。三是加大乡镇移动巡查的试点,将乡镇电子政务、一张图、智能手机技术相结合。四是开展了全省88个县市区重点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详细调查,已完成41个县市区地灾隐患详细调查,数据全部加入一张图监管平台。

(四)加快推进国土资源全业务网上运行。

一是坚持省市县乡网络四级全覆盖。二是应用全省统一的综合办公平台,坚持全流程全业务应用,推动电子政务提升。坚持网上全业务、全流程办文运行。三是建设矿业权网上统一的交易市场信息平台。

主要体会与启示

(一)坚持信息化“五到位”,促进国土资源管理的规范和创新。

一是认识到位,让全体职工认识到信息化是推动国土资源管理的规范与创新的重要手段;二是领导到位,各级单位都建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信息化建设是厅、局长直接抓的一把手工程;三是措施到位,将信息化建设作为责任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目标状,严格考核、兑现奖罚;四是资金到位,多方筹集资金,进行信息系统建设;五是人员到位,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建立了信息中心或相应建设机构。

(二)坚持 “五统筹”,整合资源,强化衔接,促进集成。

一是目标统筹,将国土资源管理目标与贵州信息化的目标统筹制定;二是建设统筹,统筹安排经济强县与贫困县的信息化建设进度与应用;三是技术统筹,对平台设计、技术框架、数据标准等进行全省统筹;四是资源统筹,统筹人力资源、成果资源、共建共享和分建共享,重点统筹数据资源,要求各个单位分建的数据整合后在统一平台上应用;五是经费统筹,统筹各类国土资源管理业务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中。

(三)急用先行、重点突破,应用主导、力求实效。

三维空间范文第8篇

关键词:立体构成;制作;三维空间;空间思维

立体构成是借助空间形态和实体形态共同制作出来的,所以,其是在应用材料的基础上,对力学、美学的综合应用。立体构成的制作便是对学生所展开的基础教学,让学生通过对立体构成制作的练习,来锻炼自身的构想力,使自身养成专业的三维空间思维,进而可以更好的完成三维设计。

一、立体构成制作对三维空间思维的培养分析

空间构想力首先要抛开原有的平面思维,平面是由轮廓曲线来决定的,而立体中既包括轮廓曲线,又包括量,举例来说圆圈是一个平面,而在圆圈的基础上加上量的话,就发生了立体上的很多可能性,比如说变成一个球体或是一个圆锥体。立体构成的制作从形态上来说是千变万化的,因为其有多个不同的视点基本构成,所以,视点的表现不同,所展现出来的形体的状态也就不同。立体的空间形态是制造出来的。对这一形态的制造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对力学知识的应用,对制造工艺的选择,对结构大体的布局,对模型材料的选择等等,要完成一项立体构成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这项设计的稳定性,其次还要考虑到这项设计的心理稳定和物理稳定,所谓物理稳定指的是每个支撑点、每个支撑面的重心一定要稳,支撑点的重心垂线必须保证在支撑面内,有了物理上的稳定,再来追求心理动态的平衡,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二、在培养三维空间思维中对立体构成制作的运用

(一)三维空间思维在大脑中的生成训练

三维空间思维的生成训练是立体构成制作中的一个环节。立体构成是艺术与技术综合训练的基础,每一件立体构成作品都是要用不同材料制作出来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不喑⑹愿髦植牧系谋硐址椒ǎ启发其对材料的认知和由材料引发的重新构想的能力,不断寻求新的制作技法创造出更多的不同造型的独特能力,并锻炼其对造型的感受力和直观判断力。

教学中学生通过对物体形态及材料特征的了解,在数次反复的体验中不断提炼、升华,最终达到理想的形态构成。这同时也是学生一次次对三维空间思维能力的不断训练和对形式美的验证。在立体构成课的有限时间内,把材料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加以研究,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到教学中、首先是对材料的关注。筛选积累素材、收集资料也包括收集不同的材料,如石头、木头、玻璃、金属、棉、麻、丝等的视觉教果、质感、触感等有什不同,只有了解了不同材料的性能才能作出选择,设计不同的形态需要用什么材料,学生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也是一次对美的发现和体验,是对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三维想像力的培养。其次是对材料的加工和运用:不同的材料加工工艺也不一样,只有掌握材料性能才能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加工出有创意的作品,在材料加工的研究学习中,可以使以单一材料为主的课堂鲜活起来,例如同是单一材料纸,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制造出点、线、面、体等多种形态,多种材料的引入运用则为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和构想增加了新的通道。掌握材料的性能,可以使学生在创造形态的构成中更加主动、积极和敏感三维空间想像能力。更好地让学生积极地体察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分析、提炼的能力,并学会从材料中获得灵感,进而提升为有创意的行动。

(二)对学生三维空间思维的准确表达训练

对学生三维空间思维的准确表达训练的训练目的,是看学生对立体构成的制作能否把大脑中的设计准确地表达出来。把大脑中的设计表达的越充分、越准确、精度越好,就表明学生的三维空间思维能力越强。教师可据此评判学生三维空间思维能力的水平。教师应当明白,学生对立体构成进行制作,不是为做模型而做模型,是以立体构成制作为基本载体,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思维能力,因此,在立体构成制作的每个阶段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三维空间思维能力的具体情况,依照其学习的具体情况再对症下药,逐步的加深学习对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三维空间思维的培养,可通过对立体构造制作的全面应用来取得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上的提升,这一过程是缓慢的,初步的培养学习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耐心,循序渐进的使得教学效果获得提升。通过本文对立体构成的制作对三维空间思维培养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学院教师的专业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指的参考的意见。

参考文献:

[1]王蕾.七巧之变――立体七巧板在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借鉴与应用[J].装饰,2012(02):122-124.

三维空间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三维空间模型;TIN;影像提取;CSG;体素生长法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08)1812504

Research on Rapi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Urban 3D Models

JIA Jia

(Department of Postgraduates,Engineering College of the Armed Police Force,Xi′an,710086,China)

Abstract:After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urban 3D models,this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for the rapid reconstruction of 3D spatial models in urban areas,which involves building terrain models through Triangulation Irregular Net(TIN)for once,extracting building models through digital images and constructing building models through voxel growth method of 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CSG).In the process,the three methods have been integ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so the rapid construction of urban 3D models can be finally achieved.

Keywords:3D spatial models;TIN;extraction of images;CSG;voxel growth method

1 引 言

部队处理突发事件的现场大多在城市,地理环境十分复杂,任务却具有高精确性、高技巧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点,常规训练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因此,针对城市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快速建立,对于提高部队作战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小范围内、大比例尺条件下的城市环境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研究还比较少,但是不少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案,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包括:Bak和Mills提出一个典型的地学资源管理系统(GRMS)[1],Rongxing Li提出一个基于多种表示的三维GIS系统[2]。Molenaar提出一个形式化三维数据结构(Formal Data Structure,FDS),定义了一个三维矢量数据模型和三维拓扑关系[3]。龚健雅提出一个以矿山应用为背景的矢量与栅格集成面向对象的三维数据模型[4]。Victor和Pilout.M.et al提出一个基于点四面体格网(Tetrahedral Network,TEN)的三维矢量数据模型[5]。李清泉、李德仁等针对城市三维领域的应用,提出用于城市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集成方法,即基于不规则三角网(TIN)和简单几何形体(CSG)的集成模型[6]。

在现有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中,有便于描述规则目标的模型如CSG和BR,也有便于描述不规则目标的模型如TIN和TEN。采用单一的数据模型很难对各种类型的空间实体进行描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将不同的数据模型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对于不同的空间实体,选择不同的空间模型,采用不同分析和处理方法。另一种是,研究发展具有适应性更好的混合数据模型。然而,对于混合数据模型而言,本身就存在着很多复杂性。对此,学术界普遍偏向于第一种解决方案[7]。

本文就是在TIN+CSG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集成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优化,提出一种TIN+CSG的快速建模方法,即在TIN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采用一次性生成约束TIN,CSG模型快速提取和CSG体素生长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城市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快速建立。

2 城市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快速建立方法的研究

2.1 一次性生成约束TIN

不规则三角网(TIN)是表示数字高程模型的一种方法,对它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8,9],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变分辨率。表面相对单一时,在同样大小的区域内TIN则只需少量的数据点;与此同时TIN还能充分利用地貌的特征点、线,较好地表示复杂地形。多年来,TIN模型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在TIN的基础上,加入约束条件后,形成约束Delaunay三角网(CDTIN)。CDTIN能够充分地考虑到离散数据的实际要求,生成的CDTIN也能够符合空间分析的需要,因此将CDTIN作为城市三维空间模型中地形模型的主要表示方法。

CDTIN的常规构建方法是“两步法”,即先对约束数据集建立非约束的TIN模型,再在其中加入约束线段,并进行优化调整形成CDTIN[10]。“两步法”具有固有时间效率低等缺点,通过阅读文献资料,研究常规三角网和约束三角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无约束数据域和约束数据域之间构网算法的差别,提出在算法上具有运算效率高,实际效果符合城市地形模型基本要求的一次性生成CDTIN算法。

一次性生成CDTIN算法的基本原理是:以约束点构成的约束边为起始,分别寻找符合要求的左右数据点,生长为基于约束边的左右三角形,在以新生成的三角形边为起始边,生成左右三角形,直到构建完整的CDTIN。最后,以非约束线段为依据,进行优化判断,对需要优化的三角形使用常规方法进行优化。一次性构建CDTIN算法,先根据约束数据构建初始TIN,在此基础上生成CDTIN,节省了重新构网的时间,实际构建时间比较理想。

2.2 建筑物结构的提取

由于城市建筑物多为规则建筑物,且动态变化较大,因此在建筑物模型的建立上采用CSG模型。如何在CSG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对建筑物的进行准确提取和组装,多年来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之一[11]。本文在利用地面影像的基础上,采用单幅影像提取建筑物基本结构,采用数码相机通过地面摄影,在采集纹理的同时,对建筑物结构进行了提取。

要获得三维世界的建筑物框架,需要先建立观察用的坐标系,该坐标系定义与照相机相对应的观察平面或投影平面的方向,然后将对象转换到观察坐标系下并投影到观察平面上。如图1所示照相机的观察平面坐标系和真实三维空间位置坐标以及裁减窗口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其中P(X,Y,Z)是空间任意一点的坐标,是相对于OXYZ坐标系而言的,通过照相机的取景等操作,在照相机的现实平面坐标系中存在一个投影位置p(x,y),这就是空间点P在照片中的投影坐标。这里就是通过对照片中关键点坐标的提取,进而得到关键点的空间坐标,实现对建筑物的提取。

观察平面上的点p(x,y)与空间中对应点P(X,Y,Z)的有如下几何关系:X

Y

Z〗=λRx

y

-f〗+T(1)式(1)中λ为比例因子;R=(ai,bi,ci)T,i=1,2,3为旋转矩阵,表示照相机坐标系(OcXcYcZc)在空间坐标系的方位;T=(a,b,c)T为平移变量,表示照相机坐标系在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

图1 照相机投影成像模型建筑物的边界是由一系列平行线组成的,通过对相机照片中建筑物边界进行计算机处理和平行线提取,可以计算灭点坐标,继而得到建筑物角点的空间坐标。在透视投影中,空间中一组投影平行线汇聚的点成为灭点[12]。利用房屋平行边界的投影相交可以计算灭点。假设图像上灭点m(xm,ym),设其中任一条与其他线段平行的影像线段两个端点分别为i(xi,yi),j(xj,yj),点i,j一定与对应的灭点m共线。

(yj-yi)(xm-xi)-(xj-xi)(ym-yi)=0(2)

进而再用最小二乘法求灭点[13]。

普通数码相机的各项参数需要经过计算得到。较为简单的方法是用照相机在平面格网的四边上,取水平、竖直左和竖直右3种方式,固定焦距、光圈,各拍摄3张照片,获取不同方位、角度下的方格网影像计12张,用最小二乘法平差求出数码像机的各参数。

通过对灭点方程(2)的建立,可以得到所求建筑物的外边界轮廓长度L,接下来需要计算建筑物角点的坐标。以规则的长方体为例,为了减少未知量,将坐标系原点设在建筑物其中的一个角点上。

从任何角度进行观察建筑物三维模型,最多只能看到7个点。如图2所示,设建筑物模型中可见的7个点为:Xi,Yi(i=1,2,…,7),并设点2为坐标原点(X2=Y2=Z2=0),23为X轴方向,其长度为L,即X3=L,Y3=Z3=0。一般情况下,若已知其中的一个空间坐标,就可以求出其他几个点的坐标。这样就可以建立从单幅影像上的二维坐标到屏幕的三维空间坐标的转换,实现对建筑物结构的提取。近景摄影测量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流程如图3所示。

图2 简单建筑物模型图3 近景摄影测量获取建筑物模型流程图2.3 利用体素生长法构建建筑物

CSG模型存在一些缺陷,其中一点就是建筑物的CSG表示不惟一[14]。如图4所示,图4(a)是一个结构简单的建筑物模型,按照分解体素最少的原则划分会有2种分法:图4(b)和图4(c)。而按照分解体素最小的原则划分,会得到图4(d)这样的结果。

图4 简单建筑物体素分解图分解结果图4(b)和图4(c)在分解过程中,尽管遵循了体素较少的原则,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模型的分解和组装速度,但是分解结果图4(d)具有体素顶点焊接关系好,顶点都出现在每条边的端点,而没有在边的中部或面的中部,这种分解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建模的精细程度。同时,采用这种分解方法,对下一步采用体素生长法拼接体素带来了便利。因此这里规定采用图4(d)这种分解方法。然而对于图4(d)结果而言,为了克服由于分解体素带来的相对较多的处理时间,采用改进的体素增长法,来缩短建筑物的建模时间。

根据体素生长法的定义,即从一个体素中提取与之临接的体素的几何信息,并直接在这个体素基础上构建另一个体素。图5所示就是一个体素生长的例子,以现有的一个体素为基础,通过公共面,将待拼接体素通过公共面表示出来。但是对于相对复杂的建筑物结构,按照常规的体素生长法,很难一次性完成体素的拼接。以图4(d)的分解方法为例,提出体素生长法建模的一般步骤。

图5 体素生长示意图(1) 按照体素最多原则分析模型,建立生长关系图,如图6所示。

图6 生长关系图的建立(2) 将每个生长关系图转化为树,如图7所示。

图7 将生长关系图转化成树(3) 对每一个树选取根节点作为基础体素,确定生长面,在生长面上生成树中的下一体素,并以新生长的提速为基础体素。依此类推,遍历所有节点。最后按照基本的装配原则,对每棵树进行装配。

体素生长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在快速实现建筑物CSG体素模型拼装速度的同时,减少重叠面重绘带来的数据冗余。

3 结 语

建筑模型是城市三维现场环境中出现较多的模型,本文结合实际应用,突出对城市三维空间的快速构建。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求灭点得到建筑物角点的空间坐标,实现对建筑物结构的快捷采集;在利用CSG体素构建建筑物模型时,提出改进的体素生长法,提高了建筑物模型的组装效率。总之,通过对两种方法的结合,在数据采集和模型分解组装过程中都提高了城市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构建速度,基本实现了城市三维空间模型的快速构建。

参 考 文 献

[1]Bak P,Mill A.Three 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 in a Geoscientific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Minerals Industry.Three Dimensional Applications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Taylor & Francis,1989:155182.

[2] Rongxing Li.Data Structures and Application Issues in 3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eomatica,1994,48(3):209224.

[3]Molenaar M.A Topology for 3D Vector Maps\.ITC Journal,1992(1):2533.

[4]龚健雅.矢量与栅格集成的三维数据模型[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7,22(1):715.

[5]Victor J D,Alan P.Delaunay Tetrahedral Data Modeling for 3-D G1S Applications.G1S/ L1S′93,1993:671678.

[6]李德仁,李清泉.一种三维GIS混合数据结构研究[J].测绘学报,1997(2):128133.

[7]李清泉,李德仁.三维空间数据集成的框架研究[J].测绘学报,1998(4):325329.

[8]Franz Aurenhammer.Voronoi Diagrams:A Survey of Fundamental Geometric Data Structure.ACM Computing Surveys,1991(3):345405.

[9]Victor J D.Delaunay Triangulations in TIN Creation:An Overview and A LinearTime Algorithm\.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1993(6):501524.

[10]Floriani L D.An Online Algorithm for Constrained Dela

unay Triangulation.CVGIP:Graphic Models and Image Processing,1992.

[11]刘国栋,张锦.数字城市中建筑物的CSG建模[J].三晋测绘,2002(4):3031.

[12]\赫恩.计算机图形学[M].3版.蔡士杰,宋继强,蔡敏,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3]Zen Chen,DinChang Tseng,Jenn-Yee Lin.A Simple Vision Algorithm for 3D Position Determination Using a Single Calibration Object\.Pattern Recognition,1989

(22):173187.

[14]史文中,吴立新,李清泉,等.三维空间信息系统模型与算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贾 甲 男,1984年出生,陕西宝鸡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

三维空间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海报设计 三维空间

一、海报设计的三维空间概念

海报设计,我们第一直觉地就可以对其形象定位为平面的、可张贴的、带有图文信息的一种宣传纸张。这种固有的概念在海报设计的当下也是作为一种主流的形态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每年许多国家举办的大型海报设计年展上的身影也大都是此类别的形态。设计师们所着迷的往往都是对这张平面二维的纸上进行大胆、富于创新形式的设计。对于我们所认知的海报从三维空间形态而言,平面二维海报作为一种主流的信息传播媒介,有着它平面、单方向的信息静态传播等特点。

二、海报设计的三维空间表现形式

传统海报的形态让人直觉的形象定位在平面化可张贴形式,笔者对于其可能存在的空间上的三维表现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一些总结和归纳分析:

1.海报的折面三维空间形式

打破单一的平面二维形态,将海报本身加以规律化地折叠,带来视觉上的三维感受,平面海报的欣赏视角也随着三维的转折有了新的变化,受众的阅读也从单一的平面二维转向更多的空间。

2.虚拟交互设计

在虚拟场景制作完成后,交互设计就成为虚拟展示的重点。交互设计是规划和描述事物的行为方式,并是描述传达这种行为的最有效形式。从用户角度来说,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并让使用者愉悦的技术。虚拟互动艺术是虚拟现实展示设计区别于其它展示形式,最具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在虚拟家具展示空间中,参观者与虚拟家具、虚拟展示场景可以进行互动,这种互动是实时的、非线性的。通过对互动按钮的操作,参观者可以查看虚拟家具的颜色、纹理及材质信息,也可以通过互动得到企业回馈的产品的其他信息。如:家具的特定户型搭配参考图片、有关家具使用保养信息的视频或声音介绍、家具的个性化自主性空间搭配等。无论怎么设计,交互设计都必须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易用性,二是用户体验性。在易用性方面要做到:交互设计不是设计师主观意愿的表现,它必须以参观者的行为意愿、行为方式、兴趣等因素为基准,交互设计要满足使用者的交流目地,交互页面设计要合理易学、使用效率高。

参考文献:

[1]王燕妮《数字化展示敬计研究》[D].成都:两南交通人学,2005.

[2]吴诗中《数字时代展示设计的位移》.装饰.2002.10

[3]刘娜《产品虚拟展示的设计艺术研究》[D].2009

上一篇:倒车影像范文 下一篇:审批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