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纪要范文

时间:2023-10-19 17:26:50

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纪要

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纪要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推动《xx省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和《xx州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的深入落实,全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按照州政协年度协商重点工作安排,x月x日—x日,州政协组织由政协委员和州住建局、州农办等部门参加的调研组,先后到xx、xx、xx、xx四个县市x个乡镇、xx个村(组),对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开展了专题调研。在调研中,调研组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实地查看,调研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围绕州委州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高位推动格局已经形成。为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省城市工作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全省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等重要会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形成了以书记、州长为“双组长”,州级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州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主要职责,细化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并结合州情实际,研究制定了《xx州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xx-20xx)》和《xx州城市“四治”实施方案》等x个工作方案,于20xx年x月x日召开了全州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动员会暨棚户区改造工作推进会议,之后又x次召开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全面研究部署、跟踪督促、安排落实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工作,对各县市工作进展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特别是年初以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在州委常委会、州委中心组学习会等各种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形成了高位推动的工作格局。

(二)上下联动机制初步建立。省州党委、政府作出安排部署后,各县市积极行动,相继成立了由县市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双组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推进会,设立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各县市实际制定了行动计划及相应的工作方案,围绕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积极组织开展了相关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区积极行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截至今年x月底,全州开展整治占道经营xx件、乱摆乱放xx件、乱涂乱画xx件、乱吐乱扔xx件、乱排乱倒xx件、乱搭乱建xx件,整治重点区域脏迹xx件。全州xx县市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查处违法违规建筑用地面积x万平方米、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乡镇集镇建成区及规划区查处违法占地x万平方米、违法建筑xx万平方米。城镇、乡村脏乱差情况得到改善,违法违规用地及建筑得到一定的遏制。

(三)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围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计划,各县市、州级各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截止目前,全州融资城乡人居环境贷款xx亿元,建成污水管网xx公里、城市垃圾处理厂xx座,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xx、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项目已完工投入试运营;xx市已投资xx万元,完成了主体工程,正进行设备安装;南华已完成项目招标,牟定、元谋等县启动前期工作。同时,xx市总投资x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将进行设备安装。全州已启动旧住宅区改造项目xx个,正在改造xx个,完成改造面积x万余平方米。xx个乡镇镇区建成公厕xx座,覆盖率xx%;xx个行政村建成公厕xx座,覆盖率xx%。

(四)制度机制建设逐步完善。围绕扩大和巩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成果的目标,坚持整治结合,建立长效机制。各县市都分别建立了村庄规划土地建设专管员制度,配备专管员xx人;建立了农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制度,配备专管员xx人;全州xx个自然村建立了保洁员制度,xx个自然村建立了垃圾收费制度。各地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中也积极进行了一些体制机制上的探索实践,一些村组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监督制度、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长效机制。xx县草海彝村作为一个移民村,通过建立《村规民约》,制定收费标准(户均100元/年,养牛养羊户户均150元/年);xx县赵家店乡对公路沿群众实行每人每月收费1元、政府补2元。通过建立正常合理的收费制度,使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

(五)人居环境提升成效初显。通过20xx以来xx州城乡人居环境提升3年行动计划和xx州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全州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成效初步显现。xx、xx、xx、xx四个县城被命名为第八批省级园林县城;全州除县城镇外的xx个乡镇中xx个乡镇集镇实现自来水设施供水、xx个乡镇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xx个乡镇实现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州xx个建制村有xx个村实现污水有效治理,xx个自然村有xx个村实现垃圾有效治理。xx县法脿镇李方村以部级重点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村容村貌的彻底改变。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州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开展较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对标我州的工作目标任务,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五个不到位: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长期性的工作,工作任务重、难度大,需要整合各种力量、用好各种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来合力推进。从此次调研了解的情况看,虽然州委、州政府对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了具体要求,但个别县市和部门及少数领导干部仍把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做,工作中缺乏主动作为和敢于碰硬的精神,上级督促紧、考核严就抓得紧,容易开展的工作就做得好一些。部门之间联动不够、协调配合不紧密,部分单位和干部思想还停留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是住建部门和人居办的工作这一认识上,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如拆违治违、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工作存在畏难情绪,怕引起上访,怕担当责任,讲主观、讲条件,被动应付,等待观望。

(二)工作措施不到位。提升城乡人民环境工作责任重,任务多,压力大,而乡镇缺编严重,一人多岗,“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而农民群众思想意识不高,对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乡镇干部为应付上级名目繁多的考核检查与乡镇日常工作,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是常事,导致身心疲乏,力不从心,工作热情低,缺乏冲劲,得过且过,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例如,在对“两违”的治理以及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等困难大、任务重、矛盾集中的工作,有效的办法措施不多、工作进展缓慢,虽然这些工作与基层队伍力量薄弱、资金不足有较大的关系。但一些难度较小的工作,如在省对州市1月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通报中,我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庄生活垃圾保洁收费制度建立等工作在全省排名后五位,而在州对县的通报中,一些县市部分工作指标统计为零,甚至一些指标出现负增长,这些都与重视不够,落实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责任落实不到位。在此次调研中,调研组还了解到,一些部门对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中的职责任务不清楚、不明确,没有进行认真研究和落实。如我州1月份被省人居办通报的排名靠后的一些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各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一些部门和单位在思想上重视不够,没有深入调查,没有认真研究领会文件精神,把握好统计口径,对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认真进行审核把关,导致在数据的调查、统计和上报过程中,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应统尽统,该统计的没有统计、该上报的没有上报,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

(四)基础投入不到位。由于各级财政困难,而项目建设和发展任务都比较重,对城乡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基础设施薄弱,特别在农村更加突出。垃圾处理方式单一,目前普遍采取填埋式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大,留下较大隐患。投资渠道单一、缺乏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已成为制约我州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的最大短板。如按照省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20xx年底xx%以上的乡镇应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xx%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应得到有效治理。但截止目前,全州除城关镇外的92个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平均覆盖率为xx%,村庄平均覆盖率仅为xx%;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仅为xx%,xx个行政村污水有效治理平均覆盖率仅为xx%。现有资金投入与资金需求差距较大,城乡人居环境设施建设任务艰巨。

(五)制度建设不到位。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来保障和巩固。当前,我州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制度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政策措施不够明确等问题。在管理机制方面,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农村还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及环保设施的维护管理运营制度,导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巩固提升难,环保基础设施维护运营难,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同时,涉及林业部门的改灶、农业部门的改厩任务指标不明朗,落实项目难。

三、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压实责任。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全州上下要强化“四个意识”,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政治上考量,从大局上行动,围绕核心聚力,充分认识新一轮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这项工作放在“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来思考,放到实现我州与全国、全省全面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实践中来落实,把人民的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高位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紧紧围绕《xx省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和《xx州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xx-20xx)》的总体部署和目标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方案、工作措施,做到时间倒排、任务倒排,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工作和目标任务。要进一步加大业务工作培训力度,让各地各部门准确领会,全面把握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的具体内容、工作要求以及各项指标的统计报送口径。

     三是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在进一步强化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牵头部门、相关职能部门责任的同时,要围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把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让每一名干部职工都有压力有责任、每一位群众都有认识有行动,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创新举措,合力攻坚。

       一是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统筹,合理布局,尽可能实行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同时,针对我州大部分农村地区山高路远,长距离运输垃圾成本高,建设垃圾填埋场投资大,选址困难等问题,应积极推广应用技术较先进的小型焚烧炉等方法,处理农村垃圾,降低成本,减少二次污染。其它各项工作也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

       二是要合力攻坚,突破难点。在不违法违规的前提下,各地要积极探索一些符合各地实际的“土办法”,认真研究,精心筛选出各地在工作推进中的难点,集中力量进行合力攻坚,以难点的突破打开工作局面。建议在县城和集镇以“两违”建筑治理和治堵治乱为主进行合力攻坚突破,要严控增量,处理存量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农村以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和建立落实《村规民约》,完善村民自我约束管理制度为重点进行合力攻坚突破。棚户区改造应抓住难得的政策机遇,统一思想,加快推进。

      三是要突出重点,示范带动。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这项工作中,城郊结合部,公路交通沿线是重点。在“两违”拆除上,要出台政府规章,细化工作方案,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动员和教育党员干部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主动拆除违法违规建筑。辅之以党纪、政纪和法律手段,对不主动拆除的,由组织人事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对相关人员进行约谈;对通过约谈还拒不拆除的,采取严惩严治措施强制拆除,对违反纪律的给予当事人党纪政纪处分。要加大舆论宣传监督力度,设立举报电话,采取电视曝光通报等方式,对违法违建行为快查快处,杜绝增量。

(三)狠抓项目,补齐短板。

       一是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结合此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各地要对现有环保基础设施数量,运营情况以及到20xx年前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数量进行全面的调查,摸清底数,做到家底清、底数明、目标准。对需要新建的基础设施,要列出建设计划,对已经建成但没有发挥作用或者运营管理不善,作用发挥不明显的,要认真研究,让其及时发挥作用。同时,建议州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资金补助配套等方面进一步明确政策措施,以便相应项目尽快落实。

      二是多措并举,突破瓶颈。在此次调研中,资金问题是各地反映最多的问题,由于州县各级财政都比较困难,加之发展任务重,需要建设的项目多,使资金成为制约我州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的重大瓶颈。针对这一问题,各地要不等不靠,积极想办法、找对策、出主意,在融资方面,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整合资源,扩大融资的规模和途径;在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代建制、委托建设、合作建设等多种模式,千方百计补齐项目短板;在运营方面,要围绕市场化运营的目标,积极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实践。财政在资金补助上要严格坚持“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原则,切实发挥好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

     三是对标对表,挂图作战。要紧紧围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xx项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认真对照每一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实现时间倒排、任务倒排、责任倒查。继续坚持按月点名通报工作进度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建议适当改进通报的方式,增加在电视、报纸上的通报,进一步施加压力,促进工作落实。

(四)久久为功,持续用力。

      一是要树立持久战思想。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专项行动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各地各部门要树立久久为功抓提升的思想认识,把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一项经常性重点工作,坚持抓提升与重巩固相结合,做到抓经常、经常抓,持之以恒,形成常态,避免工作中“一时冷一时热”。

    二是要激发群众主体意识。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继续加大“以奖促治”、“以奖代补”力度,积极鼓励镇、村两级加大筹资力度,凡是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每年从集体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环境综合治理,按照镇村两级筹资、投资比例,州县市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一事一议”,引导、发动受益群众积极出资和投工投劳;大力倡议、广泛发动社会各界踊跃捐资、捐建相关设施设备,为美化农村环境做贡献。

     三是要强化经常性宣传教育。当前,我州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环境意识较差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危害健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突出。建议各地进一步加大电视、报刊、网络的宣传力度。采取宣传与教育相结合,对一些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中与工作要求不相符的比较突出的个人和行为,通过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曝光,督促警示更多的人增强环境意识、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四是要进一步治理创新模式。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创新治理模式,完善市场机制,提升整治效率。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要注重整县整乡或以区域为单位整体推进,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探索ppp等模式,激励社会资本参与,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建立基于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的“以效付费”机制,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服务供给质量。

(五)积极探索,健全机制。

       一是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并适当加大考核比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重视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同时,通过定期召开流动现场会、公开通报、以奖促治等方式,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督促各县市、乡镇抓好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实现全州城乡人居环境大变样,人民群众文明程度大提升。

    二是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在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这项工作中,畏难情绪,不敢作为等思想认识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为解决这一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建议州委、州政府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好以容错纠错为重点的鼓励干部大胆干事创业机制,对在干事中产生失误的干部要给予包容和改正的机会。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重用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着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

   三是健立长效管理机制。针对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难,巩固更难的实际,要立足实际,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既要在项目建设期努力保证建设资金投入,更要在项目建成后维持运营费用的保障上形成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按照“作业市场化、运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的总体思路和“政企、事企”分开的原则,逐步推行管养分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引进专业公司、企业或承包单位,逐步将环卫保洁、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工作推向市场,建立开放式、竞争性的建设与运营格局。通过市场化运作,切实消除以往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由政府大包大揽、责权不分、监管不力等弊端。村庄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要坚持财政和村集体补贴、住户付费的原则,加快建立村庄生活垃圾保洁收费制度和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制度。农村环保设施运行维护要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一系列符合各地实际的制度机制,通过制度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实现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长效化。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是加快发展之策、促进和谐之需、顺应民心之举,对广大干部是责任、是使命,对人民群众是希望、是期盼。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重在深化、贵在坚持、难在巩固。全州上下要进一步从思想上紧起来、从行动上快起来、从责任上担起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坚决打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这场攻坚战。

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纪要篇2

镜湖遗迹保护要凸现个性

烟水天际,鸥鹭翔集。在古城绍兴的中心区域,浩瀚明洁的镜湖千百年来就这样滋养着绍兴人民。历经2000多年历史风云的洗礼和漫漫岁月的雕琢,镜湖有着属于她的独特文化魅力。

坐拥这一国内独一无二的城市绿心,如何让城市空间与镜湖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和谐相处,加快建设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经济强市,这一命题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视。

2003年4月,常委会组成人员到镜湖湿地视察。行走在苍苍郁郁、葱茏叠翠的绿色走廊,看到的是“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的情景。然而他们的目光却更多的是在敏锐捕捉存在的不足。

“东浦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民居建筑虽然还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但因年代久远破损之处也比较多。”

“湖区内尽管风光旖旎,但路网建设有待完善。”

“要以人为本,湖再美,更要宜居,造福当地百姓。”

“一些化工类企业的生产对镜湖水系造成一定的环境压力,建议搬迁。”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视察的基础上,又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有关镜湖新区空间发展规划情况报告,指出镜湖是绍兴大城市的点睛之作,要增强镜湖新区建设的历史责任感,按照“重在保护、重在生态、重在文化、重在特色、重在功能”的原则,抓紧完善和细化规划,严格依法办事,维护规划严肃性,特别是对划定的历史文化保护范围,要加强规划控制,切实做好文物保护、抢救和管理工作。

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市政府划定了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明确建设控制地带,尤其是对东浦古镇加大了保护修缮力度,维持其原有水乡网络结构,传承其水乡文化,确保历史文化的可延续性,体现出昔日江南的风雅人情及世俗风情,使古镇的保护与更新,保护与利用充分结合。同时,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加强文物抢救工作,整治文物周边环境。大力开展考古工作,发掘文化遗存。综合治理城市水系,一些化工企业相继迁出了镜湖湿地,留存企业增加了污水处理设施,大大缓解了水环境的压力。

2004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纪南等又一次来到镜湖新区视察,肯定了镜湖新区在推进“五路十桥”等基础设施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对新建村民安置房,让群众舒适地居住在镜湖之滨表示满意。

常委会的视察和调研有力推动了镜湖新区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新区管委会对东浦古镇的形态各异的古桥梁和河网水系进行了维护和疏浚。对建于明代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避塘进行了修复。一家乾隆年间的老酒作坊王宝和酒厂旧址也得到修缮。东浦老街、徐锡麟故居也相继展现新姿。镜湖,作为绍兴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的缩影,被充分发掘文化内涵,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2005年5月,镜湖新区被授予部级湿地公园称号。常委会组成人员又一次来到了镜湖。在梅山之麓,在湖畔河边,在东浦古镇,他们看到青山叠翠,碧波映照,白墙黑瓦间,乌篷船破水而来……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李白的传世名句至今不绝于耳,镜湖胜景盛世重现。

把名人故居改造为“文物森林”

绍兴是著名的“名士之乡”,名人多,名人故居自然也多。恢复名人故居的四周历史原貌,是绍兴古城保护的又一重头戏。

书圣故里,位于绍兴城东北部,因王羲之而闻名于世。故里内的戒珠寺、题扇桥,笔飞弄、躲婆弄等都与王羲之有关。很多游客与书法爱好者常慕名而来。然而传说与故事很优美,故里内的景点却零散、单薄,一些缺乏美感的现代建筑还夹杂其间,找不到翰墨飘香的高雅格调。

这种窘迫的情形当时遍布绍兴市内相当部分的名人故居。游客多有反映,专家连年呼吁,这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问题,常委会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广泛深入的专题调研,并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征求意见,组织专家座谈,2003年初,形成了内容翔实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指出,文物史迹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要力求原汁原味的保护,坚持原模原样的恢复,做到有根有据的重建。保护名人故居,不仅要保护故居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名人生活的真实环境。而且要把古城范围内“三纵、二环、六线、八池、一百六十八桥”构成的河湖水系和历史街区、名人故居实行串联保护,把孤立的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文物大树”连缀成片,打造成原生态的“文物森林”。

按照《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决议》和调研提出的具体意见,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解放前的旧城图片系统地整建名人故居。书圣故里先后进行了一期、二期的整修工程。

2006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秋芳和其他组成人员,来到书圣故里进行视察。整修后的书圣故里文化风貌依旧,青石板路流露着沧桑,老台门格调淡雅、自然古朴,很有江南建筑特色。穿行在白墙黑瓦间,感受着翰墨飘香的氛围,视察组对保护工程表示满意,并要求政府抓好三期保护工程,让书圣故里更好地展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绍兴市还先后修复了鲁迅故里、蔡元培故居、大通学堂,扩建了沈园二期、祖居(纪念馆),新建了广场,重建了贺秘监祠。其中的鲁迅故里,因其古朴厚重的步行街道,“老房子新空间”的鲁迅纪念馆,传统风格的民居再现,风貌协调的街区氛围,使之成为了中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经典之作。

2006年7月,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又听取了越王城规划建设情况的报告。绍兴城中府山脚下的越王台,曾是句践起兵伐吴的点将台,也是古越国都城旧址。建好越王城,对绍兴古城保护十分重要。鉴于越王城历史保护区是绍兴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历史街区区块,常委会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要深入挖掘越文化历史积淀,传承绍兴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要以人为本,在设计中营造符合市民休闲、生活需求的新空间,不断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并要求各有关部门统筹规划,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完善运作机制,确保越王城规划建设整体有序推进。目前,市政府正在积极完善规划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王城必向人们展现出越文化的精髓。

从名人故居到名人故里,从名人故里到历史街区,从历史街区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绍兴走出的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古城保护的“绍兴模式”。

绍兴的水环境要真正保护起来

2007年1月19日上午,由市人大常委会黄秋芳主任带队的视察组,在绍兴市区西小河视察。

看着河水被抽干,露出黑黝黝的河床,施工人员手持高压水枪,轮番冲洗河床,冲出来的淤泥被管道吸走的场景,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绍兴市正在实施的清水工程的一部分,按照工程的实施要求,绍兴市区的15条内河都将被“清洗”一遍,让市区河水清起来。

对于水乡绍兴来说,水就是城市的魂。几年前,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城区防洪与环城河综合整治规划的决议精神,市政府实施了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对河岸、道路等进行综合整治,12公里长的河两岸新辟绿地54万平方公里,建设鉴水、河清、稽山等8个主题公园。工程完成以后的几年中,常委会对河道的水质情况每年都组织视察。2006年8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在视察时发现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河底淤泥堆积、污水排入河道、水面畜禽养殖污染和大量抽取河水等问题的存在,河道的水质离广大群众的要求与河水变清的目标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在听取政府多个专项报告的基础上,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绍兴现有水环境尚需优化,亟待有效改善市区水质,提高排污管网覆盖率,全面开发水域功能,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并通过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把绍兴水环境真正保护起来。

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启动了“清水工程”。城建和水利部门采取清淤、截污、整治和引水“四管齐下”的措施,强化综合治理。清淤,即对市区主要河道进行一次全面清淤,彻底清除河底淤泥,增加河道水容量,提高河道自净能力。截污,即对市区建成区范围的生产生活污水未入网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进行全面调查,通过对市区排污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使具备入网条件的单位和居民小区的生产生活污水全部纳管入网。整治,即加强对市区河道的环境执法和管理,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完善有关管理制度,使河道的日常管理落到实处。引水,即实施列入曹娥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市区引水工程,引曹娥江水进入市区平原河网,改善市区河道水质,为市区水环境的根本改观奠定基础。

经过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和清水工程,绍兴这座古老的城市终于又重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美景,市民们真正在“蓝天、碧水、绿地”的美好环境中享受着美好的新生活。

如今的绍兴古城,府山、塔山、蕺山三山鼎立,郁郁葱葱,城在山中,山中有城,水性的城市有了刚强的筋骨。环城河里清波涟漪,古城平添灵动之气。城区内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园林、杰出人物纪念地等,有着真实的历史遗存物,有着完整的历史风貌,也有着一定建筑规模的历史街区。

绍兴的古城保护,不仅是在保护历史,传承后人,同时也是一项有回报的重大工程。现在,绍兴市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文化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传承了历史文明,彰显了历史文化的生命力;拓展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了生活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绍兴市相继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等荣誉和称号。

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纪要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

xx镇集镇环境整治工作因为道路和管网改造一直在施工中,加上工作力度不够,前阶段的检查,情况不如人意。近一个月来,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强化工作举措,聚力狠抓集镇环境整治工作,集镇环境得到全面改观,城区面貌焕然一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整治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升认识高度。环境生是一个地方的形象和脸面,也是一个地方发展环境和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我们坚信,没有不自觉的居民,只有不得力的干部。自上个月全县集镇环境治理检查情况通报后,我镇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布置桐木集镇环境整治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层层细化责任。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座谈会,张贴倡议书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环境整治的意义,统一思想,激发调动全体干群的积极性,把清洁城区美化环境当作大事、硬事,更当作好事、实事、惠民心的事来做,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为集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與论氛围。

二是进一步增加督查频度。为实施环境整治常态化督查,我们整合效能、城建、环保、社区和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开展督查,扩大督查范围,增加督查频度。关键时间节点集中督查。假节日和重要集会等关键时间节点坚持集中督查,守住节点、寸土不让。日常时间常态化督查。督查组通过采取电话抽查、明察暗访、定点抽查等方式,对各路段、摊点群和商铺门前三包等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督促整改,做到经常抓、抓经常。同时,强化督查通报结果运用。镇纪委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对相关责任人将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三是进一步加强整治力度。集中整治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排水不畅、废品乱堆、乱搭乱建、乱吊乱挂、车辆乱停乱放、空中电线乱舞、出店经营、占道摆摊以及垃圾乱扔等普遍问题。在市容环境执法管理方面增设便民服务疏导点,引导流动摊贩入驻疏导点规范经营。在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方面,充分发挥执法大队和志愿者作用,做到及时巡查及时处理。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集中治理城区道路改造沙土洒落和污泥扩散现象,组织专人多点设防,保证了集镇改造工程周边的环境不受影响。同时深入推进“门前三包”向背街小巷延伸,稳步推进集镇环境整治工作上新台阶。

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纪要篇4

组织脱贫攻坚中队、镇驻点组、乡村振兴工作队、村三委干部召开专项部署会议,研究部署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求全体村干部积极动员,组织召开党员会议,进一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高党员干部认识,统一思想,要求党员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二、加大投入,做好保障

经村委会研究讨论,进一步加大人居环境整治经费的投入,到11月止共投入卫生经费  元,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再加上帮扶单位县统计局给予的大力支持,拨款  万元,为我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有序推进厕所革命。

根据镇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厕所排查,积极宣传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相关工作。2020年全村无厕户有62户,改厕户共有33户,到27日止基本上已经全部开工建设。

四、做好污水集中处理。

**村已经建好污水处理池,全村污水都已集中处理,村内环境卫生得到很大改善。

五、建章立制、巩固成果。

1、制定**保洁员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保证村内卫生干净整洁;2、修订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乡村振兴工作队负责牵头修订村规民约,涵盖遵纪守法、村风民俗、道德精神、环境卫生等各方面内容,真正发挥村规民约观念引导和行为约束的作用,提高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性。3、制定村委会巷长制,负责责任巷卫生、责任户门前三包、计生工作、维稳工作等各项工作,更好地推进全村各项工作,加大组织、协调和管理力度,推进各项工作常态化、规范化。4、建立村内卫生清理常态化,村干部及党员同志积极带头每月开展两次全村卫生清理工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保证村内卫生能够长效保持。

六、落实县、镇布置的相关工作

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纪要篇5

环境工程学科始于20 世纪中期,初创时期以防治局部污染和末端治理为特征。随着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和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环境工程领域正在进一步拓展。上世纪末,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整体化和高度分化两大趋势外,还呈现出生态化的趋势。这是社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转向绿色文明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表现,也是环境工程学科与其它科学技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和发展的重要表现。在新世纪里,环境工程学科作为环保科技发展的核心和源泉,对“绿色科技、绿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的过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环境工程学科将成为21 世纪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对实施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兴国战略,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人类聚居环境工程建设

人口、环境、生产是当今人类生存的基本制约,与之对应,社会文化、生态资源、经济发展就成了众所周知的三大难题。重要的是,随着诸问题的加剧,人们已开始体会到,这三大难题不仅是相互制约、跨越地域国界,而且是超越代际、左右后辈的。将三大难题综合平衡,并以全球的范围和几代人的生存兴衰为价值尺度,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也是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观。

针对人类生存环境而言,近二、三十年,全球人口猛增、资源锐减、住房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环境生态则相应地急剧恶化。如此下去,人类还能保证生存、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吗?正是在这种全球性的“可持续”大背景下,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人类聚居环境开始成为世界各国建筑环境等学科同行关注的热点。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1976年的“生态环境—人类社区会议”;1970年召开的“人居环境大会”;1986年温哥华联合国人居环境会议;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大会,以及1993年召开的以“为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而设计”为主题的第18届国际建协大会。人聚环境问题研究与实践的国际性呼声日益高涨。

关于人类聚居问题的研究,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就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Ekistics)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其着点已不是单纯的建筑或城市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小到三家村,大到城市带,所考虑的是尺度、层次不同的人类聚居问题。对此,全国性的研究与实践首推美国。自60年代初期,《寂静的春天》一书唤醒了美国公众对于人聚环境质量的关注。继之,以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为开端,美国政府机构建立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与人类聚居环境保护开发有关的法规条例。而《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则作为学术专业性的指导,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一股人类聚居环境规划设计管理的浪潮度卷了整个美国。

相比之下,当今中国的人聚环境建设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现实。如吴良铺教授所概括:“城市化与建筑象江潮一样地发展,象水波纹一样地逼近,一方面有大量的建设,产生出巨大的生命力和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在进行相当多的大尺度的破坏”。为此,以1994年昆明《人聚环境与21世纪华夏建筑学术研讨会》为开端,中国建筑学术界开始了一场关于“人类聚居环境”问题的研究,1995年召开了《人聚环境与建筑创作青年专家学术研讨会》,1996年召开了《96中国人居环境学研讨会》。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均先后成立了有关的专门研究机构,并出版了研究专集。

2、人类聚居环境工程体系中的可持续建设发展观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需要有一个观念上的根本转变,需要确立可持续建设的发展观。与上述三方面的症结相对应,作者认为,可持续建设的发展观至少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内涵。

理顺人们头脑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找回我们丢失已久的“时间”感觉,把对“时间”的关注放在首位,在考虑近期建设的同时,更要考虑到远期未来的情形。如同景观建筑规划师那样,以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为时间尺度,来统筹环境的建设、城乡建筑的规划开发。这是可持续建设发展观的第一层含义。

摆正人工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工与自然的齐头并进是可持续建设发展观的第二层含义。以往的观念要么是以牺牲自然来换取高质量的人工,要么是以牺牲人类的天性,换取对于自然的原始回归,走的是二者必居其一之路:

牺牲自然

人工 大都市——城市——乡村——荒野 自然

牺牲人的天性

可持续建设发展观需要的是合二为一,是人工与自然的齐头并进:

人工

城市化

园林化

乡村化

自然

不是仅仅满足于解决人们生存物理空间质量和数量的需要,以及表面化的精神追求,而是要通过规划设计寻求表达人类深层精神世界的人类聚居环境。通俗地讲,这也就是规划设计中精神文化的追求,这是可持续建设的发展观的第三层含义。

3、人类聚居环境工程体系中建筑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建筑环境工程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提高而出现的新产业,该产业耗电正逐年快速增长,所以其节能措施的创新,是建筑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建筑环境工程包括环境绿化、夜景照明、空气调节与净化、噪音处理、水电气供应及智能化使用管理和污水、垃圾的妥善处理等。

3.1建筑环境空调工程节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很多城市的建筑环境空调工程,20 年前几乎是空白状态,目前不同类型建筑空调安装率达30% ~70%。在城市用电高峰期,空调工程消耗了用电总量的1/ 3 以上。沿海地区已经大量采用了风冷式分体空调。一方面风冷式空调比水冷式空调多耗电15% ~20%,更重要的是风冷式会造成室外环境的热污染和噪 音污染;另一方面小型风冷式分体机由于冷媒量偏差及其设备粘尘清理不及时,制冷效率可下降10% ~20%,造成能耗相应增加。

3.2建筑环境生活垃圾处理新措施# 我国“十一五”规划说明中,首次提出要妥善处理城市的生活垃圾,要市场化管理,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要求将垃圾处理的费用、能耗及对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目前城市垃圾处理主要有掩埋、焚烧、微生物分解3 种办法。笔者认为这些方法还不是妥善处理垃圾的方法,尤其是焚烧处理,它是市民最不能接受的,不仅投资高,处理成本高,耗能高,而且污染大气。倘若我们在海滨建一个千吨垃圾转运码头,在码头货场围地建造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地底部垫不可降解的聚氯乙烯塑料膜防止垃圾重金属流入大海,利用土石方与垃圾混合填埋,填埋完成后填埋场可以改造成万吨级码头。这样循环用地,收益很高,而且是垃圾处理较为妥善的办法。

结束语

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纪要篇6

为有效整治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研究,决定从2012年10月10日起至11月底,在全镇集中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整治行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重点

(一)重点排查五类人员。1、排查村霸、街霸、路霸、宗族邪恶势力人员;2、排查寻衅滋事人员;3、排查无理上访人员;4、排查阻挠施工人员;5、排查煽动闹事人员。

(二)重点打处五种行为。1、打击处理横行地方的村霸、街霸、路霸、宗族邪恶行为;2、打击处理借机生事、敲诈勒索、寻信滋事行为;3、打击处理无事生非、违反条例越级无理上访行为;4、打击处理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阻挠国家、集体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行为;5、打击处理煽动群众参与医患纠纷、非正常死亡事件闹事的行为。

(三)重点整改五个方面。1、整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处理问题不到位现象;2、整改突出问题稳控不到位,工作不力现象;3、整改地方歪风邪气盛行,违法乱纪严重现象;4、整改重点村居、路段巡防不到位,季节性、侵财性案件多发现象;5、整改法规、政策宣教不到位,执行走样现象。

(四)重点促进五项工作。1、促进乡风民风好转,净化地方社会风气;2、促进“一警两员”网格化全面推广,社会管理创新到位;3、促进矛盾纠纷跟踪处理到位,削除涉稳事件发生;4、促进各类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环境好转,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促进行政执行力提升,树立地方政府公信力。

二、工作步骤

(一)排查阶段(10月1日-10月26日)

由镇政府牵头,镇纪委、组织科、综治办、办、司法所等部门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对重点五类人员排查一人不漏,一项不漏,排查到底、到边、到位,由各村居书记全面负责集中排查整治,使全镇社会管理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二)集中整治阶段(10月27日-11月底)

各村居、镇直各单位对排查出重点五类人员做到打击到位。一人不漏,不留任何情面,建立重点五类人员卷宗,进行长期跟踪管理,使社会管理综合整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总结验收阶段(12月上旬)

集中整治结束后,各村居、镇直各单位认真进行总结,对行之有效的办法进一步完善形成制度,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整治规范化、常态化。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熊广贤为组长,镇纪委书记蒋守锦,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副镇长、经济开发区党政办副主任赵益飞为副组长,各村居书记、镇直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王聿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居、镇直各单位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分解目标,强化责任,扎实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二)强化工作举措。为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镇召开宣传动员大会,印发方案,通告,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整治处理会,行动总结会等“三会”,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要充分认识“一警两员、百户千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性,选优配强人员,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考核奖惩,做实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带班督查、民警带领巡防队员分片巡逻的作用,提升社会全面管控能力。

(三)加强督导检查。镇纪委牵头组成专项行动的督查工作,每周针对各村居、镇直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专项通报,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将视情进行责任追究。

(四)严格考核奖惩。紧密结合平安耿车、法治耿车和维稳工作,加强考核奖惩,对工作实绩突出的,将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在全镇会议上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将严肃追究有关村居、镇直各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纪要篇7

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动员、部署县城区“卫生与秩序”创建工作。刚才,再新同志宣读了中共自治县委办公室、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县城区开展“卫生与秩序”创建活动的通知》,希望大家按文件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卫生与秩序”创建活动的意义

“卫生与秩序”创建活动是提高城市品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树立地方良好形象的有力举措,是引导群众“创建文明、享受文明”,“改陋习、树新风”的有效途径。早在1999年,县委、县政府就组织开展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县城区的环境卫生曾一度得到改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壮大,车流、人流不断增长,楼庭院落、居民小区不断增加,城镇化建设进程迅速推进。但随之也带来城镇管理的新问题,玉溪河受到严重污染,三轮车、人力车、出租车乱停乱靠,洗车场、修理场、小吃夜市、小摊小贩滥设乱摆,居民小区、楼庭院落垃圾遍地,城市“牛皮癣”层出不穷。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县城区的形象、影响着居民的生命健康。尽管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县城区卫生与秩序管理力度,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县城区的卫生与秩序却始终不尽人意。因此,县委、县政府按照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发展要求,根据广大市民的意愿和县文明委的提议,决定在县城区认真组织开展“卫生与秩序”创建活动,目的就是从整治县城区卫生与秩序入手,通过整合资源,规范县城区卫生与秩序,从而提高市民素质,创建“干净、整洁、有序、文明”的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望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

(一)卫生与秩序的创建是提高城镇居民素质的需要。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干净、整洁、文明、健康、有序的人居环境是提高居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县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现代文明的冼礼和熏陶较少,一些不良习惯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养成。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居民整体素质只有在广泛宣传教育、人人参与、人人监督,克服自我又监督别人的氛围中,才能得到较快的提升。要形成这种氛围,开展全民参与的“卫生与秩序”创建活动是一个有效载体。

(二)卫生与秩序创建是提升城镇品位的需要。一个城镇的品位不仅仅是指它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它拥有多少街道、建筑、人口,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建筑、街道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公共卫生设施是否齐全,环境卫生是否干净明亮,市民言行举止是否端庄大方,园林绿化是否整齐美观,广告张贴是否规范醒目,社会治安、交通秩序是否良好等市容市貌整体形象。对于我县来说,这些工作平时虽然都有主要职能部门在抓在管,但缺乏整体效应与合力,特别是一些需要多个部门合作治理的工作,存在各行其是、相互推诿的现象,甚至无人过问。有的单位只注重部门自身效益,把工作重点放在收费和罚款上,忽视了宣传教育和常规管理。要提升县城的整体形象,就只有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整合部门资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同时让所有居民对创建卫生与秩序活动主动参与、主动监督,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只有这样,干净、整洁、明亮的城镇风貌才能得以保持,城镇品位才能得到提升。

(三)卫生与秩序创建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离不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和客商。俗话说,巢好自有凤来栖,开展卫生与秩序的创建实质就是一个“筑巢”工作,目的就是要引来更多的“凤凰”。我县经济底子薄,单靠自身的实力去发展壮大,显然十分困难,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县有丰富的资源,区位优势也比较明显,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以水电为主的能源总量不断扩大。如果我们能在软环境上下功夫,努力营造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我们就能吸引更多客商来县投资开发,的经济就能得到快速发展。

二、广泛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

卫生与秩序的创建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广泛深入的作好宣传,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营造全民广泛参与和支持的浓厚氛围。县新闻单位要认真制定宣传方案,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电视、标语、会议、专栏、板报、宣传车、宣传队、举办文艺活动等方式,大造声势和舆论。电视台要开辟专栏,要对创建活动进行全方位跟踪报道。对在创建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进行广泛宣传,同时也要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对创建活动不积极,工作无起色,甚至影响卫生与秩序的行为进行曝光。各单位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动员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搞好宣传发动,引导干部职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交通、工商、税务、建设、城管、交警等部门不仅要组织好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宣传发动和学习教育,还要组织服务对象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要让营运人员、个体工商户、街道居民、建筑工人、离退休干部、下岗职工等社会成员明白创建活动的意义、任务和目标,自觉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真正使创建活动做到家喻户晓,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齐抓共管,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

开展“卫生与秩序”创建活动,首先努力提高机关干部素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尽快实现挂牌上岗,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接待热情、办公环境清洁、办公物品堆放有序;执纪执法人员要切实加强党纪党规和形象执法教育,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培养,做到文明执法;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在服务对象中认真开展诚实守信、文明经商、礼貌待人教育;交通、建设等部门要在车辆营运人员、工程施工人员中开展文明营运和文明施工教育。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县城区居民素质,营造文明氛围。

其次是彻底整治卫生。要认真清理、整治县城区环境卫生特别是卫生死角死面与户外广告,创造一个干净、整洁、亮丽的城镇面貌。县城管局要认真规划卫生区域,加强对楼庭院落、居民小区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的督促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对玉溪河县城段沿河两岸单位和住居户环境卫生的管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倾倒垃圾、泥土和矿渣;水利、环保、城管等部门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清除河道垃圾和污泥,确保河床整洁、河水清澈;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管理,认真清理整治建筑垃圾;城管、工商要规范广告、标语制作,在收取相关费用时,要严格区分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对于商业性广告,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管理。对于公益性广告、标语的张贴,要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而制作的公益性广告或公务性标语,只要符合规范性要求,就要允许张贴;对于户外广告,要认真清理整治,严禁乱贴乱挂。

第三是要认真整治秩序。建设部门要加强建筑规划和建筑造型设计,做到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美观大方和风格独特;城管部门要加强对城区园林绿化的规划和设计,认真做好园林绿化工作,同时要配合工商部门加强对小摊小贩、流动商贩的管理,对洗车、修理、夜市、擦鞋等行业要指定区域,严格规范管理;交通、交警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类车辆的交通运营管理,禁止六轮车等农用车辆在城内主要街道停靠和穿行;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要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强化社会治安,严禁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生,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文化部门要切实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管理,严格准入制度,协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坚决取缔屡教不改的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规违纪经营文化娱乐场所。

第四是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市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果皮,就需要有相应的公共卫生设施。主次街道现存的设施已经不多,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同时要加大对居民小区垃圾堆放的管理和清运力度。县级财力有限,不可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各部门要多动脑筋,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出主意、想办法,为财政分忧。这毕竟是我们自己的事,大家多出一份力、多出一分钱,为我们自己创建一个优美的环境作贡献。:

第五是要加强监督检查。活动启动后,县城区将要开展一次大型的清洁卫生大扫除,彻底清除卫生死角死面。团县委、教育局、老干局、玉溪镇等单位要组织青年自愿者、学生、离退休干部、社区居民对街道卫生与秩序进行长期监督,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岗和轮流巡回检查制度。县直机关单位要在认真管理好本辖区卫生与秩序的同时,积极参加县城区的卫生与秩序监督检查巡回值勤。城管、玉溪镇要定期对城区卫生与秩序状况进行检查通报,对有令不行、屡劝不止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县城卫生干净整洁。

四、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创建活动取得成效

卫生与秩序创建是全县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县委、县政府将此项活动的开展纳入了单位年度综合考评内容,并将各部门在活动中是否顾全大局、是否精心组织安排、工作措施是否有力、工作效果是否明显等纳入对干部年度考评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希望各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相关职能部门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负总责,明确具体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做到职责明确。没有具体职责任务的部门也要指定人员,负责本单位内部和辖区内的卫生与秩序工作及其整体创建活动的联系和协调。要认真制作详实具体的方案,要有阶段目标规划和达到的总体效果,切忌敷衍了事。要认真执行方案,狠抓工作落实。牵头部门要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真正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对于职能交叉的工作,县委、县政府已经明确指定的,要坚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定去落实。没有明确指定的,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职责去认真落实,切忌独行其事或相互推诿。要认真总结先进,及时将典型材料报送县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将以简报的形式及时反馈各部门创建活动的动态,推广好的经验,以此推进整个创建活动。

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纪要篇8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上半年,全市第二届社区居委会任期届满,依法将进行换届选举。上周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的换届选举动员大会,正式拉开了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序幕。区委、区政府对做好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上周书记办公会专门听取了民政局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情况汇报。今天,又把大家召集起来,就如何做好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行集中动员和整体部署。

出席今天大会的领导有: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副主任××*、区政府副区长××*。

市民政局领导对我区的换届选举工作非常关心,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下面,让我们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参加今天大会的还有区纪委廉政室、区委宣传部、区人大内司委、区财政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的负责同志,以及七个街道的主要领导、分管书记、分管主任和民政办主任。

同志们,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多年来,尤其是过去的几年间,我区的社区居委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街道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治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社区的政治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不断改善,社区的服务功能、保障功能逐步完善,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日益增强。但随着社区建设标准的不断提高和社区居民需求的不断增长,现有社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升。因此,我们要通过此次换届选举,把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能力、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的人选进社区居委会班子,为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为促进我区社区建设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大会主要有两项议程。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区民政局局长陈朝晖部署建邺区第三届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大家欢迎!

接下来进行大会第二项议程:请区委刘书记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刚才,区民政局陈局长就换届选举业务工进行了部署,区委刘书记又站在区委的高度,给我们的换届选举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从现在起,我区的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就正式启动了。这次的换届选举工作,我区计划于四月底前结束。作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按市委、市政府要求,在这次换届选举中应有60的社区采用户代表选举和直接选举,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区民政局和各相关街道应按照这一时间节点,根据市、区的部署要求,统筹安排好工作。各相关街道在会后要立即组织传达今天会议和市、区有关文件精神,为推进我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打造和谐社区、构建和谐建邺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个人作风建设主要内容范文 下一篇:作风建设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