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发言稿范文

时间:2023-03-01 10:32:35

前台发言稿

前台发言稿范文第1篇

我叫*,今年33岁。20*年来我们公司工作。

首先我感谢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这次公平竞争的机会,我将珍惜这次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勇敢地走上台来,向大家推销我自己。

我今天的发言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我竞选零售部经理的优势,和不足.二是谈谈做好前台零售的工作思路。

我不想用华丽的词语堆砌我的发言稿,是因为我想说几句实话,也是我的心里话。在进入公司以前,我有六年的销售经验,摆过地摊,卖过服装,还有几年自己经营的亲身经历,让我对销售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在我16岁的时候,我看过一个小故事,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有一位太太经常在这家店里买东西,是这家店的老主顾。有一天就是因为店主和妻子吵架,心情不好怠慢了那位太太,从此她不再来这家店里。两年以后,店主遇见了她,太太十分诚恳的说,没到你的店里买东西,我的生活一样过得很好,但是你算过没有,如果你平均每天赚我一分钱,两年你可以在我这里赚到多少钱。这个小故事让我认识到商机不可失,失去的我们也要尽全力争取回来。顾客走进时第一个起身迎上的人应该是我,当同事之间发生冲突主动让步的应该是我,因为没有公司的发展,也就不会有我们的用武之地。

我来公司的时间短,对公司的业务还没能全面的掌握。我没有胆量许下太多的承诺,我只能勤以补拙,以我的努力来证明一切。

如果我能成为前台的销售代表,我首先要做的必须彻底了解自己的产品,掌握自己产品的优势,了解市场动态,做好市场调研,对我们轮胎客户做一个全方位的分析。建立客户资料档案,做到有目标,有计划。确保现有客户不流失,对客户要保中有增。同时也要从中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因为作为一个专业的销售代表,客户肯定会把你视为“行家”,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我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来为自己充电。

其次就是用人方面,发挥部门人员优势,取长补短,各尽其用,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我的队员个个都会成为行家里手,成为我们公司一个有力的支撑点。就像我们玩的过电网游戏那样,有运送者,有被送者,虽说分工不同,但是为的是一个共同的目的。我相信我的同事,我的朋友,会不离不弃,一起牵手共同走过未来的风风雨雨。

岗位的变化让我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说,每一次工作的变化,对我人生阅历的增长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一次难得的挑战和机遇。事实也证明,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中的这种变化,在变化中求发展,,而且业务越做越好!我发现,越是新的工作环境越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越是能够学到新知识,增长我的视野,挖掘我内在的潜力。

各位领导、同事们!竞争上岗,有上有下,上我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下我会更加努力,因为我以十分清楚的看见自己的不足,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认真地工作,继续尽职尽责,不会有半点懈怠!

最后,我祝愿大家新年快乐,祝愿我们公司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前台发言稿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格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 人格魅力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对教育作了前瞻性的论述:“教育者,养成人格事业也,如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与人类也。” 在教育界强烈呼吁弘扬人文精神的今天,蔡元培先生所极力推崇的培养学生人格的观点,无疑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呢?

一、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人格教育内容

(一)利用作者简介,进行人格魅力熏陶

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上极想张扬个性,摆脱束缚,也特别容易崇拜名人。他们渴望了解这些名人、伟人的成长道路,从中借鉴、帮助他们扶正祛邪。新教材中有不少介绍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卓有成就的人物事迹。如《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等。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名人事迹的介绍、简明扼要地评述,扣动学生的心扉,使之从这些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身上领悟到他们共有的特质。认识到,尽管他们的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每个所从事的领域也不相同,工作性质各异,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自己祖国的挚爱,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地把个人与祖国的建设,民族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地联系起来,具有高深的人格,博大的胸襟,这些品质是促使他们事业有成的原动力。通过了解名人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讲座如何将爱国主义化为具体的行动,如何把个人与祖国需要联系起来,提高自身的价值定位。

(二)发掘教材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进行人格感染

文学与人生息息相通,好的文学作品能激励人心,使人的精神和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佳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供我们因材施教,进行人格教育。如:于是之《幼学纪事》,把我们带到了那苦难的岁月,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出身贫寒的莘莘学子求学的艰难路程。作者运用幽默的语言形式,叙述着那凄凉辛酸的往事。既催人泪下,又催人奋进。他那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不正是我们今天年轻人立业所需要的品格吗?臧克家《昆仑飞雪到眉梢》,让我们感受了德高望重的学者“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启迪我们追求真。

(三)挖掘人文精神,树立人格理想

教材中众多古代圣贤、领袖英雄、志士仁人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格言警句,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材料,最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格理想教育。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遭遇困境时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忧国忧民、关爱民生的高尚情怀……这些作家往往作品精彩感人,人格也如日月之光辉,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家的人格风范交相辉映。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这些潜藏在文章中的人文精神挖掘出来,让学生感受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树立理想的人格目标。

二、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认知能力的综合运用,强调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开展“自我介绍”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给每位学生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敢于上台面对同学发言,把自己的个性、爱好、愿望表达出来。学生克服了害羞、自卑的心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平时少见的兴趣和热情。又如在“欣赏文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以“介绍一部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为题举行读书报告会,让学生自行选题,组员互相参谋,再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然后完成报告会的发言稿,交老师修改后进行组内交流,选出优秀发言稿参加班级读书报告会。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还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二)利用地方资源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文化、比较熟悉的家乡环境等作为活动题材,不仅能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口头表达的能力,而且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说不尽的桥”综合实践活动中,可设计“搜集桥的故事”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向老前辈请教,或到实地考察,或是上网搜索,收集有关本地桥的历史传说和名人故事,编成小故事,在课堂上讲述。在活动中,丰富了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爱乡的热情。

(三)注重实践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即构建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例如举行“明月几时有”中秋联欢会校园综艺活动,为了让每位同学在活动过程中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筹划活动。教师可在整体安排上给予指引、定位和把关,把学生完全推到前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以及表演者。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切切实实地意识到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提高自己口语交际、应用写作、合作交往、组织策划等方面的实际能力,而且能够不断感受到活动过程中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前台发言稿范文第3篇

我从懂事起就知道自己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一种病我无法长高,我因此把大多数时间花在沉思和拆装家用小电器上。2000年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学校开展小发明比赛,规定每个班都要选送作品。我心里暗暗地兴奋:耶!这可是我的强项!

我焦急地期待着有同学能想起我。我踮起脚尖站在板凳上,竭力地挺着身子,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可是我竖直耳朵也没听到“姚跃”两个字。做值日时我把憋在肚子里的失望都发泄在黑板擦上,顿时讲台上粉笔灰弥漫,我被呛得狂咳不已。

像是灵光一闪,我一拍脑门:对!做一个能吸粉笔灰的黑板擦!同学们不选我,我为什么不自己选自己呢?“老师,能让我参加小发明比赛吗?”老师诧异地上下打量我:“你?你行吗?”我用小得不能再小的声音说:“我家有很多手工作品,都是我自己做的……”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行,只要你能拿出作品。”

几天后,我做出了“无尘电动黑板擦”,被选送参加合肥市的比赛,最终获一等奖。

“别人看不见我,我可以主动靠近”

2001年9月,13岁的我成为一名中学生,此时我的个头仅1米出头,和同龄人的差距更加明显了。一天,我发觉身后不时传来哄笑声,我回头一看,外班的一位同学正弯曲着膝盖学我走路。我的自信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那段时间,我在家里躲进自己的房间不出来,即使吃饭,也要让妈妈送进屋里。

就在这时,《安徽商报》刊登了举办“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启事,我暗暗憋了一口气:身体的缺陷被人取笑,我一定要在其他方面超过别人。

看到冬季雨雪天经常有骑车人摔倒,电动自行车速度快,摔起来更惨。我想:要能发明一种防滑带就好了。

我悄悄开始了行动。经过一个月的敲敲打打,我设计的电动车防滑带终于新鲜出炉。我给电视台打去电话,报名参加大赛。

未成年组里,所有选手都是学校推荐参赛的,只有我例外――我把自己推到了前台!

“姚跃――”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一边答应着,一边在人群中费力地穿行。“我是姚跃!”工作人员闻声低头才发现我。那一刻,我的心里不仅不难过,反而有些欣慰:别人看不见我,我可以主动靠近呀。

我的防滑带因为设计独特、方便实用、具有市场推广价值得到评委的一致称赞,成为参加电视台现场赛的10名选手之一。

此次“触电”,我获得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02年,我又发明了一种“自动遮阳雨篷”,并申请到国家专利。

“告诉世界我来了”

2003年12月,我得到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举办一次“全球儿童文化论坛”,每个国家选送一名14岁以上的儿童赴西班牙首都巴塞罗那参加该项活动。

我开始准备。这时有人对我说,这次选拔,只有各方面都优秀的天才儿童才有可能入选。我当然明白这话里的含意:一个国家才有一个名额,而我还是残疾人……但我不这么想,我找完班主任,又去找校长,我对他们说的只有三个字:“我能行!”

全国共选拔了120名青少年,我荣幸地成为其中的一员。120人分成12个小组,每组只选出一名代表上台演讲。

我所在的小组推选的是一名17岁的大学生。那个高大、健康、漂亮的大学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没有人注意到,站直了身板才到那个大学生大腿的我,正在一边黯然神伤。

12个人的演讲开始了。坐在台下,心里不停地涌动着一种冲动,我希望自己能站到台上。

当第6名选手开始演讲时,我再也坐不住了,我慢慢移到一名工作人员跟前:“叔叔,能不能帮我喊一下台上的主持人?”

主持人来到我身边,他蹲下身子:“是你找我吗?”我伏在他耳边说:“尽管没人推选我,可我觉得我也有这个能力,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还您一份惊喜!”

然后,我看见几位评委顺着主持人手指的方向看了看我,点着头――有门!

我成了第13名上台演讲的“计划外代表”。因为事先没有准备,我的演讲是即兴的:“今天,我们关注一切与儿童生存、教育等有关的问题,可是,有一群儿童却可能被人们忽视,他们有的生活在黑暗中,有的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有的像我这样身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自卑更因为社会没有提供适合的条件,许多残疾儿童只能待在家里……”

经过投票,我在13名代表中名列第二。

2004年3月17日,我接到了正式邀请,我将作为中国儿童的惟一代表征战巴塞罗那。

4月初的一天,论坛工作人员告诉我,参加儿童论坛的有40多个国家的代表,会议最后只选出6个人上主席台演讲。他突然问:“如果让你上台,你怕不怕?”

我一听来劲了:“当然不怕!”工作人员赞许地点点头:“你好好准备,要拿出真功夫接受组委会的挑选。”

回到家里,我开始构思发言稿,写我最熟悉的生活、最真实的感受。作为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我感谢由于被忽略不得不竭力“推销”自己,而因此获得了一些机会,可是,不管怎样,我最渴望的还是做一个普通人,更渴望别人能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对待我。

两个星期后,一篇名为《做个普通人》的中英文发言稿传给了巴塞罗那。同时还有我写给组委会的简函:“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应当从孩子入手……所以我相信让一个中国孩子站在主席台上演讲,是组委会正确的选择。”我清楚光凭一份发言稿来说服组委会是不够的,所以我要告诉他们一个选择我的理由。

这个自作主张的决定很快给我带来了好运,论坛初步同意我成为6位主讲者之一。

2004年5月12日,演讲在西班牙国家会场举行。主席台下坐满了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代表、世界各地媒体在内的3000多名观众,主席台上坐着7个人:主持会议的主席和6个发言代表。

主席问我:“姚跃,你用中文演讲吗?”“不,我用英文。”主席诧异地看着我:“你觉得第几个上场比较合适?”当然最后一个上场最能制造高潮!可肯定早就排好了次序,他们会选择我吗?

但主席为什么要问我呢?我的心怦怦直跳,抬头看见主席鼓励的目光,我不再迟疑,机会有时是自己给自己的:“如果主席先生不介意,我希望最后一个上台演讲,我相信不会令主席失望。”“很好!”主席高兴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就依你的意思。”事后我才知道,如果不是我又一次毛遂自荐,组委会将安排我第一个上台。

一个身高只有1.2米的中国残疾少年终于站到了国际讲坛上。当我站起来时,许多人发出了惊呼,继而是热烈的掌声。

“残疾不是不幸,只是不方便而已。普通人可以以一种普通的方式生活、正常地接受教育,可残疾人由于一些校园的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总是被普通学校拒绝……呼吁世界给残疾人提供与普通人一样的平等环境,让残疾人做个普通人!”我的讲演刚结束,全场的观众都站了起来,热烈的掌声在会场里经久不息。

当天下午,我接受了西班牙国家电视台的采访。在全世界数百位健康活泼的儿童代表当中,他们选择了我,这多少让我感到有些意外。记者问我:“你虽然身有残疾,但你给人的感觉是个很阳光的男孩。你认为你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中国把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叫伯乐。如果总寄希望于伯乐来发现自己,那机会就掌握在别人手里;如果自己发现自己,自己推荐自己,那机会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当你被别人忽视的时候,记住一句话:你自己就是伯乐!”

前台发言稿范文第4篇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今天我作为毕业班老师代表上前台发言,感到非常荣幸。作为你们的老师,我们见证了你们的成长,我们将一起奋斗,一起痛并快乐着。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考动员大会。从这一刻起,意味着中考决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意味着我们到了圆梦的关键时刻,意味着我们要全力以赴。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面,也许老师会对你们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可能是魔鬼式的训练,也许还有更为严厉的批评。而这都是为了让你们能够圆梦中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考圆梦,你们要有一颗勇敢的心,要敢于亮剑。能让你们从睡梦中醒来的,我想不应该是闹钟了,而是你们的梦想。奋斗能够让你的梦想照进现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心动不如行动,你还在犹豫什么。

地球人都知道,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在这一刻起,我们都应该在心里问一下自己,我今天的目标达成了吗,我今天努力了吗,我有他或是她那么努力吗,我比昨天的自己更努力吗?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在人生的道路上,关键的往往就是那么几步,而中考就是这关键几步中的第一步。此刻努力,你将圆梦,此刻懈怠,你将一事无成。你要做的,不是要战胜对手,而是要战胜自己,战胜懒惰的你、消极的你、怯懦的你!

天道酬勤,不要心存侥幸。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当你感到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当你想到要放弃的时候,你要明白,其实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在最后关键的三个月时间里,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勇往直前!也许先前我们浪费许多时间,而现在我们已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任何可以用来圆梦的时间我们都要牢牢抓住,积累我们前进的能量!现在的问题不是你能不能,行不行,而是你肯不肯!努力虽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绝对会失败!

中考不单单是知识的较量,也是心态的较量。遇到任何情况,你们一定要坚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要坚信自己是最好的!我们相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我们相信,即便是“临时抱佛脚,佛也是会感动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在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希望同学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考前复习,顽强拼搏,用优异的成绩,续写新坝中学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2017年中考百日冲刺誓师教师发言稿2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沐浴着三月的春风,江南草长,万物蓬勃之时,我们迎来了姚村中学初三年级迎中考百日动员大会。今天,我受学校领导的委托,能代表初三年级全体老师登台发言,倍感荣幸和自豪,同时作为一名毕业班的老师,也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大。在此,借本次百日动员会的东风兼表彰统练取得佳绩的同学之际,代表初三年级全体任课老师向学校领导、同学表一表我们的决心和心声,同时也向在座的各位同学提点希望。

一.社会的关注:老师们,同学们,初三毕业班的工作是事关千家万户利益的大事,社会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我们,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我们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尤其在这知识和信息爆炸的年代,更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因此,我们全体老师必须发扬顽强拼博的精神,只争朝夕,与时间赛跑,拼命工作。

二.学校的荣誉:我们姚村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中学,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曾经走出一大批莘莘学子。如今他们工作在祖国、乃至世界各地,学校因他们而声誉鹊起。历年的中考,我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远者如96年中考状元张敏,近者有夏凡、张晨、陈沁湉等。他们不仅给我们学校带来巨大的声誉,而且也给我们学校带来丰厚的收获,吸引更多的学习姣子跨入我们的学校就读,鉴于这些,我们全体初三老师要发扬前任的精神,接过他们手中的棒,为学校的荣誉而战,为三中的明天而战!

三.千家万户的期望和企盼: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把深切的期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天下父母殷切的眼光,对老师们的信任,都将我们老师推向前台,去担负教书育人的重任,为了这个光荣的使命,我们有责任把他们努力教育成才。

我们全体初三老师也真是这样努力地去做了。本学年,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年级组严格把关下,各个老师齐心协力,兢兢业业,勤恳踏实,分秒必争。在教学上,各备课组相互协作,精心研讨教材和教学内容,确定计划,明确职责,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各位老师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吃透教学常规,认真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理念,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不放过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终点,不漏过教学中的任何一个重点,难点。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反馈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去共同交流、探索,把最优质的教学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团结合作、奋力拼搏、诲人不倦,真是我们全体老师教学宗旨。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的全体老师同样也予以我们的同学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有同学生病住院了,老师在忙于教学之余,抽空去医院探望,嘘寒问暖。有同学亲人去世了,万分悲痛之余,老师及时了解信息,发动全班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同学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有同学想辍学不来了,班主任老师亲自上门拜访,并做好思想工作,用车子接回学生;有学生学习遇到困难,产生畏难情绪,思想动摇了,我们的老师总是永不知疲倦,努力地做好同学们的思想转化工作,面对挫折和压力,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努力进取。同时老师也放弃休息,充分利用时间,做好辅导补缺工作。

有同学之间产生矛盾纠纷了,老师总是了解情况,耐心说服帮助这些同学改正缺点错误,我们的校领导也总是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和老师们共同奋战在工作中。更有我们的几位老师,在住院乃至失去亲人万分悲痛之时,牵挂的还是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顾不得悲伤和疲劳,放弃休息的时间,重新投入工作。请问: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心中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有一颗无私奉献于教育的事业之心。他们无怨无悔,不喊一声苦,不叫一声累,用青春和热血铸就辉煌。

我相信,我们学校有这样的领导,这样的老师,三中的教育事业一定会熠熠生辉,蓬勃兴旺,我们今年的中考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一定会捷报频传。

最后向同学们提出点希望:中考的日子已进入了倒计时,我们分明听到了那嘀嘀嗒嗒、响彻不停的钟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跳动,时间不等人,光阴催人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这金鸡报晓之时,我们要学习古人闻鸡起舞的精神,珍惜光阴,把握现在,你们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思维敏捷,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你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未来靠自己去创造,去开拓。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等何时?希望你们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担子,自加压力,刻苦努力,我们全体老师相信: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一定能过关!

同学们,中考时间步步逼近,希望你们合理地制定好复习计划,劳逸结合,勤于钻研,不懂就问,誓把学习上的拦路虎全部打倒,去迎接中考的挑战,去揭开人生道路上崭新的一页。祝你们成功!

最后用二副对联与全体师生共勉: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2017年中考百日冲刺誓师教师发言稿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下午好!

今天我们开的是冲刺中考百日动员会,但细细算来,已不足一百天了。今天是3月13日,距离中考仅剩下99天,99天后,我们将迎接中考的洗礼,迎接人生的第一次检阅。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我们如何迎接中考的洗礼,如何面对人生的第一次挑战?如果你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像海绵挤水一样挤时间,有雷锋“钉子”一样的钻劲,那么这九十天将是漫长的,你的收获也将是巨大的。如果你还在为琐碎无聊的事而争吵,在电视机前忘情的留恋, 在网上肆意的挥霍青春, 那么九十多天又是多么短暂,你也必定收获失败。 同学们,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有位哲人说:“世界上一切的成功、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信念!始于我们心中的梦想!”心中有目标,学习才有动力。这一阶段,你们的近期大目标就是考入理想的高中或中专,近期小目标应该是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进步。也许你现在还不算优秀,但只要你朝着目标执着地追求,理想高中或中专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但目前我们有一些同学学习还不是很认真,有些同学认为考不考学校无所谓,大不了去打工。要知道打工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我们看到的是打工人回来时好像荣耀的一面——花枝招展的打扮、奇形怪状的发式,还拿着很时尚的手机。可我们谁看到他们工作的“辛苦”——一天十几个小时、几百块钱工资,吃饭都不够。我们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打工回来后,还不都是由衷的劝我们要好好读书吗!同学们,醒醒吧,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里,比的是知识积累,比的是知识运用。知识越多,掌握越精的人,他占的优势就越大,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越能超凡脱俗,而知识贫乏的人,则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同学们,优秀的学生不是天生的。要相信自己还有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坚信凭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学好各门功课。要相信自己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能够取得更优秀的成绩。成功从不主动上门,它来自积极的努力,勤奋创造奇迹。牛顿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当有人问他到底通过什么方法得到那些非同一般的发现时,他坦诚的说是靠勤奋和持之以恒。道尔顿也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天才,他认为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勤奋和点滴积累。一点点进步都来之不易,任何成功都不会唾手可得。如果你想成功,勤奋就是最好的资本。你们要有倾尽全力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积极行动。或许,以前你因为疏懒、不认真、散漫,又或是自卑、心情烦乱等原因,学习成绩有些不如意。那么,从现在起,奋起直追,和每一位老师默契配合,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认真作好每一科笔记,认真处理每一个问题,作好每一个细节,严格自律,分秒必争,刻苦学习,养成严谨、踏实的良好习惯。那么,六月的考场上,你一定会成为三角路中学的一匹黑马。以最少的时间赢得最高的学习效率,是许多优秀学生的诀窍。现在,所有科目都进入了总复习阶段,同学们将要面对众多的作业、考试,更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在这里我提醒同学们注意几点:

一、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

也许有同学问,剩下的两个月我们能做什么?一个成功者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胸怀理想的青年,带着崇敬的心情,去向一个名人请教成功的秘诀。这位名人很忙,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走进了名人的办公室。他推开门,一下子楞住了:屋内一片狼藉,书散落了一地,各种文件到处都是,桌上的茶杯躺着…… 名人对青年说:“对不起,请你等我三分钟。”说着,他把青年推出了门,把门关上了。三分钟后,门开了。青年走进去,惊讶地发现屋内整洁光亮!青年非常惊讶地望着房间里的一切……名人看出了年轻人的心思,说:“三分钟足够了,不是吗?”他顿了顿,又说:“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青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离开了名人的办公室。后来,青年成了一位有名的企业家。一分钟、三分钟,在我们同学的心目中,可能不会被算作用来做事的时间。可是,我要告诉大家,只要你愿意,只要你真心投入,一分钟我们都可以取得进步!何况还有99天的时间呢? 时间是最公平的,决不多给谁一分,也决不少给谁一分,谁赢得时间,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希望同学们明确学习任务,形成做事前思考的习惯,课堂上力求当堂掌握,自习课及时巩固。合理安排,就会提高效率,也就是节省了时间。

二、要有良好的自律意识。

如克制自己打篮球、上网的念头,上课坐姿端正,抬头听课,做好笔记,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个作业任务,克服浮躁和焦虑情绪,做到“入室则静”等等。同学们,把握自己的方向,坚持心中的梦想,放下手中的小说,拒绝迷人的诱惑,走出堕落的泥潭,点亮自信的明灯,相信自己的实力,苦别人所不能苦,拼别人所不能拼,战别人所不能战,达别人所不能达的高度,你就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三、掌握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每天应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可以将自己每天的小疑问或者还未巩固的东西记于专门的本上,及时巩固,每天晚上睡着之前将各科的知识点回忆一遍;对于不能一下记牢的东西,将它分散到一天零碎的时间中去记忆等等。这些都需要每个人自己总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适用范围自己的学习方法。

亲爱的同学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坚持不懈地与时间赛跑,才能创出佳绩,创造奇迹。我们要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前台发言稿范文第5篇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各门学科的教学尤其是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得到大量的运用。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中,为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使用这一方法,并在实践中认识到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的课堂教育,应当是一个师生的互动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能动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就是带领作用、引导作用、指导作用、启发作用、点拨作用、示范作用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只有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中,我们使用课堂讨论这一形式,克服了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的弊端,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将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这门课的主体意识。因为从准备讨论稿到最后的发言,学生成为“主角”,尤其是学生们围绕讨论的内容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讨论,甚至解答,能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学习局面。从而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大大增强,其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2)课堂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热情与兴趣,提高课程的实效性。由于左倾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列主义、思想有误解,将其当作僵死的教条。这种现象反映到高校里,具体表现为: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学习不重视,不感兴趣,厌学的情绪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把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看成是假、大、空的说教课。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讲台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有的学生在开小会、看小说、做别的科的作业、玩手机、听随身听……这样上课的结果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理论,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尤其是教师所讲的理论与现实之间有反差时,甚至引起学生对理论的反感。比如: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先富与后富、先富带动后富的关系等问题。但是,通过开展课堂讨论,把这种思想作为问题提出,让同学们把想讲的、该讲的都讲出来,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解决他们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以事实说话,以理服人,这样学生心中的疑惑就会消释。这不仅引发其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我要学”的积极性,而且,针对学生提出的有困惑现实问题加以理论教育和引导,会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符合实际,提高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效性,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头脑”的目的。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实施课堂讨论这一将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有效措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要求学生去发现学过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切的体会,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社会调查、写作成文等亲身实践,可以亲身体验社会,了解科研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知道除教材处,还有很多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课堂讨论前的准备阶段,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阅读有关

参考文献资料并认真加以思考,这对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提高其重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培养其自学能力显然是很有帮助的。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之后,认真思考、准备发言稿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组织课堂讨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组织课堂讨论无疑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公众场合正确表现自己的能力,此外,如果在讨论过程中对某一问题发生争论,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辩论能力、应变能力等。

(4)有利于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应把了解学生思想,与学生思想沟通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但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师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学生很难在课堂上与教师达到思想上的沟通。再加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外接触较少,距离感在所难免。课堂讨论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联系沟通的很好的途径和方法。课堂讨论可以培养自由民主的学风,融洽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的是纵横的双向交流,师生之间在知识交流的过程中融入了情感的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活跃课堂教学,提高了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达到教书与育人的较好的结合。

(5)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组织好一堂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课堂讨论,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讨论的组织和实施,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和驾驭全课程的内容;要对于理论相关的现实问题有较强的敏感性。这不仅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作深入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作积极的探讨,还需要教师在思维方式上多用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出预测和对策,等等,所有这些,无疑对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次,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一种教师了解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收集教学对象反馈信息的有效教学形式,使教师进一步地了解了学生所思所想,了解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日后教学的针对性,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也从学生的发言中获取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及问题,使自己的知识更加渊博,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课堂讨论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2研究性学习中的课堂讨论的实施

课堂讨论的方式不拘一格,主要可以采用一下几种:教师事先布置论题,学生准备一至两周后专堂讨论的方式(此方式能深却难广);学生自己提出各种问题随堂讨论方式(此法能广却不能深);还可以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此法学生激情最高,但需要花较多的时间来准备和组织)。下面仅以第一种为例,结合我们的做法,来探讨讨论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讨论题目的选定。课堂讨论首要的问题是选题。讨论题可以说是课堂讨论整个教学环节过程中的灵魂,它关系到一次课堂讨论能否成功。选择什么问题作为讨论题呢?我们在组织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课堂讨论中,讨论题选择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在课程内容能统摄本专题的基本原理;在联系实际方面结合社会上的热点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且比较典型;在学生思想方面,是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学生对讨论课有兴趣、有激情、有话说,能够促进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根据以上原则,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十五章的教学中,我们一般每一章拟定1-3个思考题,如在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拟定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一回事?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必须具备哪些要素?”,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拟定的题目是“如何看待思想与晚年的思想?”、“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第二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拟定的题目是“怎样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历史关联?”第十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拟定的题目是“如何看待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变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工人下岗路在何方?”等等。讨论时,可根据具体的需要在其中进行选择和取舍。

前台发言稿范文第6篇

陈总、王总、郭总及在座甲方领导、李总和各位在座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仅代表龙胜公司策划部同事并以我个人的名义提前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身体安康,事业顺利,步步高升。

祝甲方的同仁和我们的同事新年吉祥平安,家庭幸福!

回顾去年的工作,我思绪万千,在各位领导的悉心关照下,在甲方徐副总、孟经理、梁、孟老师的精诚配合下,在各位销售部同事的团结互助下出色的完成了公司下达销售任务。在这里仅代表策划部同事感谢各位的支持与配合。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一年来龙胜公司之所以能取得开门红,并连续2个月超额完成销售任务,我想大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我们的经验。

1、与甲方公司的领导及敝司李总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每次我们遇到了急需要解决协调的内外部问题,每位领导都是在第一时间给予批示,并带头模范执行,所以榜样的力量确定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逼迫着我们更加要提高效率,在日常工作中迅速执行。可以说效率使我们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2、各位同事亲密无间的配合。大家都知道房地产是一个资源整合型的行业,单靠任何一个人单打独斗或者一个部门在使劲,如果没有其他部门的配合和反馈效果肯定不会好的。所以在这3个月的时间里面,甲方财务部、办公室、我司策划部、设计部、销售部以及市场部的沟通配合,取得了今日来之不易的成绩。可以说是精诚合作使我们取得了今日的业绩。

3、勤奋加悟性

大家每次去售楼处都能亲眼目睹,销售部的同事每天都是早来晚走,我在很多公司都呆过,所以济南的售楼处大部门人员由于敬业精神不够,大多不愿意加班或者多干,但在碧桂园售楼处至少到目前为止,每个同事还是非常珍惜这个工作机会的,都愿意加班,任劳任怨,早晨打扫完卫生、开完早会进入当日的接待角色,认真做好接待任务,用我们的热情和专业感动客户,用我们的服务来赢得同行和客户的尊重,在我们的客户里面,不乏我们的同行和前辈,例如阳光舜城的物业经理、重汽开发公司的同行,银座地产的设计部经理、及济南四建的同行,可以说业界的口碑奠定了我们成功的烙印。每日下班之前保质保量的完成前台表格的填写、成交客户调研表,为公司迅速传达并反馈市场信息,所以我们策划部能在第一时间及时修订报广和促销信息,使各种推广有的放矢,既节约了费用,又提高了传播途径和业主的认可。

下班后进行每日客户分析,总结一天来得心得,每个人发言并总结自己的工作,不断的自我反省,时刻保持一颗归零的心态,战略使我们高瞻远瞩!平时工作中成交了不自喜,没成交不气馁。可以说个人的悟性成就了整个团队的辉煌。

4、公司的激励机制:大家都知道房地产销售这行是非常容易效仿的行业,但是学易行难,不是说懂得了皮毛就能够做好销售,为此公司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整合了公司的优势资源,集我司的精华为碧桂园销售所用,制定了很好的激励约束体制,使人力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使智者更强,庸者淘汰。

可以说是用人机制开创了碧桂园成功销售的秘笈。

当然,我们也不会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被成绩冲昏了头脑,今年我们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近一步,在服务好甲方的同时,也使我们公司管理体制和在业界的知名度能有所提升,今年我们公司的战略是把和匡山房产的合作作为我们公司战略成长的奠基石和里程碑。请各位领导放心,从三月份开始,天时、地利、人和又会重新眷顾我们大家,碧桂园每月的销售任务会更加出色得完成。

明年我们合作的第二个项目康宁家园也会进入实战阶段,为此我们已经储备了足够的粮草,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万事俱备,只等东风。相信在各位领导的关心下,我们一定会取得令大家满意的答卷。使双方的合作锦上添花,友情常在!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前台发言稿范文第7篇

借助学校搭建的实践性教学平台,优化现有教学方法。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为主线,以每环节为模块,设计学生实践参与流程和要求,制定考核和奖励办法。实践性教学“训练”各环节实施步骤和要求如下:

(一)课前实践训练。课前训练包括布置训练内容———组织训练———提交训练成果———教师评价几个步骤。训练内容有:查资料、小组讨论、排演案例、制作课件等。组织训练由各小组长带领组员展开讨论、排练、收资料和课件等,教师进行监督检查或指导。提交训练的成果包括所查资料电子版、讨论排练视频、自制课件、讨论发言稿等。教师评价由教师组织,评选最佳组织者、组员、团队、课件、发言稿等并作为考核平时的依据。此环节重点解决全员的参与性。课前预习准备环节以往存在的问题一是重布置轻落实,二是没有口头表达等技能训练。本环节要求提交课前参与训练的成果并作为平时成绩考核依据,激励和监督机制促使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课前参与流于形式及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

(二)课中实践训练。此部分是实践教学的中心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首先有利于集中课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高效解决;其次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轻松愉快的完成系统的实践训练;第三为课后实战参与打下基础。为此,我们采取对原有实践性教学方法“吸取精华———找出问题———集中突破”的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具体形式有:

(1)情景教学训练:其步骤为案例准备———情景演示———分组讨论和交流———教师归纳讲解———撰写分析报告。其中情景演示是亮点,课堂展示教师收集的典型案例和学生排演的案例,通过视觉冲击或亲身体验、历练、感悟,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改变单一的法庭模拟和抽象的案例讲解,去法律的神秘化而更贴近社会;让学生置身于法官、律师、当事人、教师等众多角色中,增强其法律责任感。

(2)学生主导式案例或辩论训练:其步骤为案例或辩题准备———课堂讨论及辩论———评委及主持人发言———教师总结———提交书面作业。该环节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导性。案例及辩论课是常用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比较成熟,但是也存在教师主导性较强的问题,即出题、组织、分析、总结等所有环节都由老师主导,教师自始至终走在前台,学生技能提升有限。本训练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和竞争。如学生参与出题、主持、提问和分析、小组间的竞争、台上台下的互动等,教师在旁引导、观察和纠错,学生始终是主导者。师生角色的调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技能训练效果显著。

(3)师生互动“多讲”训练:其步骤为布置讲课内容———学生讨论准备———师生互动多讲———教师总结。本训练吸收“一言堂”中的“言”的合理性,改变“一”的弊端。同时吸收我校“双师”教学中“双”的新颖性,改变“有师无生”的缺憾,优化为“师生互动多讲”模式,要求学生轮流上台当老师讲授,老师在台下当学生听讲,然后师生间、学生间再互动交流。训练有效转变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和被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兴趣、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勇气和胆量。

(三)课后实践训练。为巩固前两个环节的实践效果,我们安排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实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具体办法包括:旁听审判、听法律讲座、参加学校辩论赛、接受律师现场指导、班级交流、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等。此环节训练的特点是“开放———融入———交流———提升”。法学实践性教学不是几人几班的封闭改革,要力戒故步自封的狭隘教改观,应把局部的教改放入学校的宏观改革蓝图中,找准位置和突破点,充分利用学校已搭建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为此我们除了积极联系庭审和讲座,邀请律师辅导、组织班级交流活动等以外,还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全校性的实践活动,如参加校级辩论赛、模拟法庭大赛、专家讲座、法律诊所等,在开放中拓宽视野,在交流中互相切磋,在互动中提升实践技能。

二、我校实践性法学教学“训练方法”的特色

突出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新教学理念,并吸收借鉴了原有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长处,挖掘了传统教学的合理因素,经过优化、改进和整合融入到了本课题的教学训练和考试方法中来,形成了以学生为核心,教师为引导,师生互动学习的平等式实践性教学和考评模式,该模式的突出特色是:

(1)实践性:从头至尾,各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自己体验、历练、感悟。即用实践的方法学习法律,用实践的方法教授法律,用实践的方法考查教学效果。

(2)互动性:强调全方位的互动性。包括师生间互动、学生间互动、台上台下互动、课前课中课后的互动、学校与实务部门的互动。

(3)参与性: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如每位学生提交课前所查资料、制作课件和小组讨论、排练案例的视频;课中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台下提问;课后旁听庭审、听讲座。

(4)平等性:各环节中学生参与并主导而教师只观察、指导和纠错。使师生关系不再是“权力服从”关系,而是“平等交流”关系,这将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互信,减少误解和抱怨。

(5)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教学还是考试都应努力做到让学生感兴趣而不是畏惧,因为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而非为难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情景教学、现场旁听审判、情景模拟问答口试、竞赛式口试等训练和考核方法,通过视觉刺激和亲身体验感悟,一改传统教学的一言堂的被动学习和笔试的紧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6)公开性:课前讨论、课中参与、课后实战及开放的口试都体现了公开性特点。以学生主导式考试为例,学生集体上台面试,学生评委当场打分,其他同学和老师台下观战。这种公开口试方式能最大限度体现客观公正,台上哪个小组及其成员表现如何,台下一目了然,并且考生对答案和评分有异议权,教师和评委可组成评议团可当场评议答复。它较之闭卷书面考试更透明、公正和人性化。前者多人打分众人监督,当场纠错,后者考完后由一人或多人打分,几缺监督或监督滞后。

三、我校实践性法学教学“训练方法”的创新之处

(一)模拟社会化:与模拟法庭实践课相比,一般模拟课仅限于模拟法庭场景和程序,模拟范围较窄。本课题讲授前对案例或事件进行情景模拟,其内容和场景更为广泛和社会化,这样可使法律去神秘化而更贴近社会,也使学生把法律当成工具而非权力,真正树立起法律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正义平等理念。

(二)案例情景化:与案例、讨论、辩论等实践课相比,以往实践性课程鲜有模拟还原现实情景的,多以教师口头、板书或文档形式介绍案例,缺乏直观性和氛围感。模拟案例情景能促使学生参与并提高学习兴趣,易产生联想,启迪思想。

(三)讲授多元化:本课题中的多元讲授是在传统讲授基础上改进而来。它不同于“一言堂”,“一言堂”是由教师一人讲,而多元讲授由多人讲;同时它也有别于“双师或多师”教学,一个虽然讲授人数多但都是老师,不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一个则是由“师生共同讲授”互动学习,学生参与讲授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受动学习的状态。

(四)学习开放化:开放式学习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地点开放,而本课题要求课前讨论,地点由学生自由选择,所以在春暖花开之即,讨论可以校园的长亭、绿茵草地等展开,轻松的室外环境使学生心情格外轻松愉快,学习兴趣增加。二是学习过程开放。教改要求各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它打破了一人封闭式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五)教学内容实体化:一般认为诉讼等程序性课程更容易运用实践性教学方法,于是我们将实践课的重点放在实践性教学比较忽视的实体课程或实体内容上。为更多的法学课程尤其是14门核心课程推广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当然,我校实践性教学“训练方法”还存在不够常态化、经费短缺、制度激励不够、学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希望学校今后的教改中能积极改进。

前台发言稿范文第8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堂讨论意义;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191-02

1研究性学习中的课堂讨论的重要意义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各门学科的教学尤其是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得到大量的运用。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中,为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使用这一方法,并在实践中认识到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的课堂教育,应当是一个师生的互动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能动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就是带领作用、引导作用、指导作用、启发作用、点拨作用、示范作用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只有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中,我们使用课堂讨论这一形式,克服了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的弊端,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将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这门课的主体意识。因为从准备讨论稿到最后的发言,学生成为“主角”,尤其是学生们围绕讨论的内容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讨论,甚至解答,能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学习局面。从而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大大增强,其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2)课堂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热情与兴趣,提高课程的实效性。由于左倾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列主义、思想有误解,将其当作僵死的教条。这种现象反映到高校里,具体表现为: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学习不重视,不感兴趣,厌学的情绪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把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看成是假、大、空的说教课。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讲台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有的学生在开小会、看小说、做别的科的作业、玩手机、听随身听……这样上课的结果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理论,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尤其是教师所讲的理论与现实之间有反差时,甚至引起学生对理论的反感。比如: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先富与后富、先富带动后富的关系等问题。但是,通过开展课堂讨论,把这种思想作为问题提出,让同学们把想讲的、该讲的都讲出来,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解决他们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以事实说话,以理服人,这样学生心中的疑惑就会消释。这不仅引发其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我要学”的积极性,而且,针对学生提出的有困惑现实问题加以理论教育和引导,会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符合实际,提高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效性,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头脑”的目的。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实施课堂讨论这一将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有效措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要求学生去发现学过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对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切的体会,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社会调查、写作成文等亲身实践,可以亲身体验社会,了解科研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知道除教材处,还有很多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课堂讨论前的准备阶段,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阅读有关

参考文献资料并认真加以思考,这对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提高其重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培养其自学能力显然是很有帮助的。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之后,认真思考、准备发言稿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组织课堂讨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组织课堂讨论无疑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公众场合正确表现自己的能力,此外,如果在讨论过程中对某一问题发生争论,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辩论能力、应变能力等。

(4)有利于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应把了解学生思想,与学生思想沟通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但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师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学生很难在课堂上与教师达到思想上的沟通。再加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外接触较少,距离感在所难免。课堂讨论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联系沟通的很好的途径和方法。课堂讨论可以培养自由民主的学风,融洽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的是纵横的双向交流,师生之间在知识交流的过程中融入了情感的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活跃课堂教学,提高了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达到教书与育人的较好的结合。

(5)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组织好一堂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课堂讨论,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讨论的组织和实施,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和驾驭全课程的内容;要对于理论相关的现实问题有较强的敏感性。这不仅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作深入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作积极的探讨,还需要教师在思维方式上多用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出预测和对策,等等,所有这些,无疑对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次,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一种教师了解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收集教学对象反馈信息的有效教学形式,使教师进一步地了解了学生所思所想,了解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日后教学的针对性,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也从学生的发言中获取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及问题,使自己的知识更加渊博,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课堂讨论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2研究性学习中的课堂讨论的实施

课堂讨论的方式不拘一格,主要可以采用一下几种:教师事先布置论题,学生准备一至两周后专堂讨论的方式(此方式能深却难广);学生自己提出各种问题随堂讨论方式(此法能广却不能深);还可以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此法学生激情最高,但需要花较多的时间来准备和组织)。下面仅以第一种为例,结合我们的做法,来探讨讨论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讨论题目的选定。课堂讨论首要的问题是选题。讨论题可以说是课堂讨论整个教学环节过程中的灵魂,它关系到一次课堂讨论能否成功。选择什么问题作为讨论题呢?我们在组织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课堂讨论中,讨论题选择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在课程内容能统摄本专题的基本原理;在联系实际方面结合社会上的热点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且比较典型;在学生思想方面,是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学生对讨论课有兴趣、有激情、有话说,能够促进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根据以上原则,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十五章的教学中,我们一般每一章拟定1-3个思考题,如在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拟定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一回事?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必须具备哪些要素?”,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拟定的题目是“如何看待思想与晚年的思想?”、“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第二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拟定的题目是“怎样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历史关联?”第十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拟定的题目是“如何看待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变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工人下岗路在何方?”等等。讨论时,可根据具体的需要在其中进行选择和取舍。

(2)讨论中的教师。课堂讨论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但并不是要教师“放鸭子”。教师也不能仅仅只充当听众,自己置之度外,而应该积极参与,适时引导。事实上,一次成功的课堂讨论的设计和组织,教师所花费的心血,并不亚于一次精彩的课堂讲授前备课所投入的精力。教师扮演幕后指挥的角色,其作用体现在讨论的各个环节:①在准备阶段,从讨论题目的布置到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我们都给予必要的指导,发挥主导性作用。如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清每道讨论题的中心、范围,用哪些观点、从哪些方面联系实际,并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同时,还对一些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修改文章。同学们的发言稿写成以后,安排其首先在小班内宣讲,根据标准,每班推出3-5名优秀者参加大班的讨论(其他同学可以即兴发言或作一些补充或进行辩论)。②讨论启动时,为使同学们尽快进入前台讨论主角的位置,我们一般让平时学习较好的同学或由原定的重点发言人先发言,发挥“带头羊”的示范效应,以使其他同学置于“义不容辞”的境地。③讨论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讨论气氛并善于把握讨论的火候加强引导:注意论题中心的把握。由于讨论题是大容量、多难度的,所以学生在讨论时阐述的内容、提出的观点以及表现出的思维往往带有一定的个性特征,并不一定都是教师所预期的。这时教师既要抛弃那种整齐划一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保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要注意纠正一些同学可能出现的偏激言辞,避免讨论陷于某些枝节问题而偏离了论题的重点(即跑题),并注意因势利导,鼓励同学发言,将讨论引向深入,避免冷场,同时,注意时间的控制,要求大家观点鲜明,简明扼要。最后,同学们讨论结束时,由教师对讨论会进行适度总结,回归主题。

参考文献

前台发言稿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格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 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55-02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里第一个总目标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对教育作了前瞻性的论述:“教育者,养成人格事业也,如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与人类也。” 在教育界强烈呼吁弘扬人文精神的今天,蔡元培先生所极力推崇的培养学生人格的观点,无疑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呢?

一、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人格教育内容

语文教材的内容是很多专家学者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章中精选出来的,既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又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可以说,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其中有抒发爱国情感的篇章,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有是与非、善与恶的判断标准,更有做人的准则。因此,它是特别适合学生享用的文化大餐,它能给学生全面的营养。教师应自觉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引导学生了解作家优美的人格元素,分析作品的形象人物、语言技巧等,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

1.挖掘人文精神,树立人格理想

教材中众多古代圣贤、领袖英雄、志士仁人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格言警句,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材料,最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格理想教育。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遭遇困境时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忧国忧民、关爱民生的高尚情怀;《送东阳马生序》里的宋濂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这些作家的作品往往精彩感人,人格也如日月之光辉,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家的人格风范交相辉映。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这些潜藏在文章中的人文精神挖掘出来,让学生感受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树立理想的人格目标。

2.分析人物形象,体悟人生要义

从人文性来说,“文学即人学”,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通过分析,让学生从或善或恶、或忠或奸的人物身上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人物或喜或悲、或成或败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要义。

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人格之美。如《唐雎不辱使命中》中唐雎不畏、大义凛然的形象;《信客》中老信客洁身自好、恪尽职守的形象;《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追求自由,献身音乐的形象,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光辉榜样。

从反面角色中认识生活的假、丑、恶。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个唯利是图、贪婪残忍的邪恶商人,教师要让学生认清其卑劣的行径、丑恶的灵魂,警惕生活中的卑鄙小人;《我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虚荣势利、自私贪婪,金钱至上,六亲不认,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到人间还有亲情在,亲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是要真心付出的。

从有人格缺损的人物形象中反省自身。有些悲剧性人物形象之所以走向悲剧,除了社会环境因素之外,与其自身的人格缺陷亦不无关系。如《孔乙己》中孔乙己轻视劳动,好吃懒做,不会营生,最终只能走向末路。《杨修之死》中杨修恃才放旷招致了杀身之祸。通过讨论、分析,促使学生反省自身,得到启发,完善自我。

3.品味语言技巧,进行情感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这一中心,揣摩品味语言的情感、韵味,将学生引入语言情境,受到情感熏陶。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结篇,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的父亲的“背影”写得凄切动人。如“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句话最传神的是一个“找”字,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作者“找”的神情和“找”的过程。学生从“找”的神情里,不难体会到作者与父亲依依惜别的深情;但学生只有从“找”的过程里,才能够看到父亲龙钟蹒跚的背影,在来来往往的人里被碰撞,被阻碍,被遮挡,被沉浮,最终被淹没在人流中,才能体悟到此情此景的人生况味,体悟到作者“眼泪又来了”的心境,与作者一样流出晶莹的泪花。

二、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产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又具有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等优势,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为健全学生人格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平台。

1.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认知能力的综合运用,强调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开展“自我介绍”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给每位学生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敢于上台面对同学发言,把自己的个性、爱好、愿望表达出来。学生克服了害羞、自卑的心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平时少见的兴趣和热情。又如在“欣赏文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以“介绍一部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为题举行读书报告会,让学生自行选题,组员互相参谋,再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然后完成报告会的发言稿,交老师修改后进行组内交流,选出优秀发言稿参加班级读书报告会。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还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2.利用地方资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文化、比较熟悉的家乡环境等作为活动题材,不仅能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口头表达的能力,而且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在“说不尽的桥”综合实践活动中,可设计“搜集湛江寸金桥的故事”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向老前辈请教,或到实地考察,或是上网搜索,收集有关本市寸金桥的历史传说和名人故事,编成小故事,在课堂上讲述。在活动中,学生学习到了湛江人民誓死保卫国土的精神,丰富了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爱乡的热情。

3.注重实践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即构建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例如举行“明月几时有”中秋联欢会校园综艺活动,为了让每位同学在活动过程中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筹划活动。教师可在整体安排上给予指引、定位和把关,把学生完全推到前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以及表演者。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切切实实地意识到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提高自己口语交际、应用写作、合作交往、组织策划等方面的实际能力,而且能够不断感受到活动过程中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教师本身具备健全的人格显得很关键。《论语》指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文老师也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才能长久的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过程中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

1.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为有高尚的爱国情操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人格魅力上升到深深根植于对祖国的热爱,因为爱国主义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当教师的爱国情感不断感染学生,让学生深深认识到热爱国家的重要并会为此而努力时,学生的爱国情操自然而然就会培养起来。

2.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知识的影响力

渴求知识、崇拜知识是当代学生的突出特点,要想使他们心悦诚服,语文教师必须用丰富的知识去撞击他们的心灵,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21世纪,要体现知识的魅力,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本学科知识,而且还应跳出语文学科知识的局限,不断拓宽自己科学文化知识的广度、深度。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足够的知识差、信息差时,教师才会得到学生的敬佩,他们才会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影响。

3.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的情感影响力

教学中富激情、重感染、善诱导,以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养志,以情冶格”的育人目的。教师对学生付出的是一种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的神圣的爱。特级教师程翔曾说“在这块圣洁的土地上,我不敢有虚情假意,我把对人生的态度,把对真善美的热爱和对假恶丑的厌恶都表露得淋漓尽致。”教师超越狭隘功利的、无私纯洁的爱使学生产生饱满、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一种澄澈明朗的美好心境。

前台发言稿范文第10篇

王旭明何以得到媒体如此的赞誉?他做了什么?

教育部来了个“年轻人”

6年前,也就是2003年4月,王旭明的人生履历里又添加了一个崭新的内容:正式担任教育部新闻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这是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官员调动,波澜不惊。在此之前,新闻发言人的形象在大众眼里已然定格――拿着一份早已拟好的新闻发言稿,稳稳当当地站在一群同样按理出牌的记者们面前,接着就是陈旧老调地读发言稿。有网友评价这样的过程犹如一场配合默契的皮影戏。

王旭明,也会这样吗?他会带来什么?

经历几场“新人”王旭明的会之后,一些敏锐的记者开始发现,王旭明似乎更愿意说,而且说得也更大胆。这对于他们是一个惊喜。慢慢地,更多的记者出现在王旭明的会上,他们开始向王旭明抛出一个又一个尖锐的问题,每个问题都犹如一块烫手山芋。

此时,中国的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改革中现实难题更是错综复杂。事关教育的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道高考考题,有的有标准答案,有的则没有,回应这些提问的敏感性与艰巨性可想而知。然而,与前任们不同,他没有刻意的回避,也没有官方的闪烁其词,王旭明似乎更乐于回答这些尖锐而略带敌意的问题。

面对这个新岗位,他这样回顾自己的角色定位。“我会把要求澄清的内容抢在第一时间进行解释和澄清。这是考验新闻发言人及时应对的水平和能力。”

考验王旭明水平与能力的问题接踵而来。

2006年,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放弃了公务员的职位却选择去农村养猪。这个本不大的新闻却引起了社会轰动。培养一个大学生,无论是国家、社会、家庭都需要付出不菲的代价,而结果却是去养猪,很多人因此不能接受。

嗅觉灵敏的记者在新闻会上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王旭明。如何作答?王旭明可以选择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来搪塞,这样不会有任何风险。然而,他却拒绝了这种惯性做法,大胆直言大学生养猪未尝不可。他如此略显戏谑地表述自己的逻辑:“有科学知识的大学生去养猪,也许会在养猪的领域创造新的奇迹,从而改善中国养猪业的整体竞争力。”第二天就有媒体将之归纳为王旭明的“名校生养猪论”。

2008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对全国各大学的教学评估。由于一些大学搞得过于隆重,引起了大众对于大学教育评估的质疑。大学究竟应不应该搞教学评估?一些重点大学的校长也在媒体上直斥教学评估是形式主义,一些高官也私底下对此议论纷纷,教育部的此项新政一时成为了众矢之的。

面对汹汹而来的质疑与追问,王旭明同样没有逃避。他在新闻会上坦言,大学教学评估确实存在着某些不足,却坚持认为在当下教育制度的现实背景下依然有着巨大意义。在当下高校招收速度过快的情况下,教育部启动教学评估能够有效地遏制高校规模扩张的程度,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提供了关键性的保证,尤为出名的解释则是“高校评估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学生”。

不搪塞与不推托

回顾王旭明作为新闻发言人的五年里,各种场合中记者尖锐的提问他都面对过,但他却从来没有使用过“无可奉告”这个词,由此被很多媒体人视为“知音”。

王旭明之所以如此偏爱媒体,源自于他也曾是一个媒体人。早在1991年,他从语文教师转行进入《中国教育报》做了一名记者。这次转变使王旭明的人生进入了一个更加开阔的阶段,开始接触更多的人与事。直到他调职到教育部,一直都没舍得把自己的记者证上交。“我以前当记者时有过被搪塞和推托的经历,因此我做新闻官时要尽可能不去搪塞和推托。”

王旭明的这句名言很快又传到了媒体人的耳朵里。于是,他很快又得到了“不搪塞和推托”的表达机会。

2008年汶川震灾发生后,抛下学生一个人先逃生的教师范美忠一时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而他在凤凰卫视节目中的自我辩白更是成为了众人抨击的对象。一个师德如此败坏的教师竟然还在为自己大声辩解,王旭明作为教育部的发言人会避而不谈吗?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自己作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也有可能会被问及对此事的看法。”王旭明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

果然,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访谈中,主持人白岩松和他谈到了范美忠的话题。对此早有准备的王旭明说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宁可不崇高,也不能。”不负众望,王旭明又一次在电视镜头“口无遮拦”地直抒胸臆。曾经到农村插过队的王旭明返城后做过7年语文教师。这7年的教师经历一直为他所珍惜。范美忠如此玷污师德,对于也曾是教师的王旭明而言,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7年的教师经历也为他做新闻发言人打下了基础。“我做过老师,知道如何让45个学生的眼光集中在我身上,并且喜欢我。因此在新闻会现场,我也同样知道如何让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记者的眼光集中在我身上,这不是只靠手里的几份材料就能做得到的。”

吸引记者们眼光的机会不止一次地到来。

王旭明那时正在极力地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对刚刚出台的贫困生资助政策进行宣传与普及。然而,宣传良久,他却发现一些媒体对此不仅不做报道,却更偏爱那些贫困大学生因担心付不起学费而喝农药、跳楼的悲情事件。王旭明认为这些报道只是在简单地渲染悲情,却缺乏深入追究背后原因的深度。“如果一个媒体对国家政策,包括资助困难学生这样大的政策都不去宣传,不去传播,说轻了是无知,说重了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这番言论激怒了那些偏爱此类报道的记者,他们策略的将之称为王旭明的“媒体无知论”。一时,王旭明受到了舆论的强烈攻击。

然而,王旭明的观点至今未变。他认为,只有尽可能地宣传扶助贫困大学生的更多政策与制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才能更多地救助那些因为贫困而远离校园的学生,面对那些误解与攻击,他一笑置之。

对于王旭明的快人快语,他的同事们不乏善意的提醒。“在部里,这样善意的提醒太多了,很多人都劝我好好反思一下。”但在王旭明的眼中,教育部门新闻发言人的义务之一就是提升大众的教育观念。虽然有同僚不断善意地提醒他,但是王旭明却坚持认定自己没有沉默的道理,他依然行走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

同样,也有些关心王旭明的人担心这会影响他的仕途,甚至有些人形容王旭明是官员中的另类,不懂官场规则。

对此,王旭明回应说:“如果照本宣科念文件,准确但传播效果只有10分,而个性化语言可能不那么准确但传播效果能达到90分,我宁愿选择后者。我是很傻,但我还没有傻到对官场基本运行规则不了解的地步。选择了这位置,就不能只讲‘官话’。”

“我希望做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新闻发言人,我想公众期待看到的也是一个能哭会笑、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哪怕偶尔有一点失态,而不仅仅是政策的传声筒。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是稀有动物,请你们继续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发言人。”王旭明的话语坦诚,让人感动。

更让人难忘的是他的梦想,“你做新闻发言人时最大的梦想是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王旭明答道:“推动政府更加透明,一点一点地推动。”

2008年初,王旭明又开始制作一个类似教育论坛的电视节目――《问教》,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节目中有公众代表,有公民代表,有嘉宾互相交流、碰撞、质询,还有王旭明请来的教育部官员。

“我只是转换了一下新闻会的现场,电视媒体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还是第一位的。我希望通过一档轻松好看的谈话节目,把国家的教育政策更好地传达出去,让学生、家长和公民代表以及教育政策的制定者能坐在一起,进行现场对话、交流,甚至辩论。”王旭明说,“这对于我是全新的挑战,形态上的转变意味着太多的变化,但这是时代急切的需要。”

谈到多次变换的角色,王旭明坦言喜欢这种挑战,而且在人生每一个角色中都注入了自己的理想,而每一个理想又都深深渲染了他独特张扬的个性魅力。

在记者采访中,他的主编匆匆走进办公室探讨着出版社的出版方向。王旭明大声说着:“我们为什么不能注意那些新生的语言呢?那些新鲜活泼的网络语言不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吗?比如‘雷人’这些词汇,虽然字典上没有,可是你能说它不存在吗?”言辞和以往一样的犀利,也展示了这位刚入行的出版家崭新的思维。无须怀疑,这家老出版社似乎也逐渐打上王旭明的性格烙印。

“在当下中国媒体里,您最想去哪家媒体做记者?”面对记者的问题,王旭明若有所思,最后说:“我也许会选择《南方周末》。”这个回答中似乎透露了某些这位个性官员丰富而又不得不紧闭的内心世界。

谁的舞台?

王旭明曾在离开“新闻发言人”这个舞台之前,于2008年7月16日作诗一首――《舞台》。“既然选择来,就先冷却永远的疑问,该还是不该。既然选择来,就大大方方勇敢走上前台,管他有一天是否会离开。唱念做打,兼收中外;旋转理想,演绎情爱;尽情炫他一段青春风采。也许不少赤诚纯粹在泰坦尼克倾覆时不再,也许不少热情执着在黄沙迷漫中不明不白。管他,既然选择来,也该把一种美丽心境携带,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自1983年4月中国第一次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至今,新闻发言人制度已存在了26年之久。王旭明正是在这个舞台上留下了自己鲜明的身影,而且,这个身影还将影响更多的后来人。

此前,对于中国人而言,发言人也许仅仅是极少数政策制定者的装点。王旭明的出现,第一次让人们认识到,在中国,政策的公开也可以如此透明,政府发言人还可以如此个性、魅力。

那时的中国,像是一场继续改革与趋向保守的赛跑。旧有的体制依旧强大,开放与透明的思维在官员们的心目中依然没有太多分量。而一个矢志推行开放与透明的发言人在官员中也似乎缺乏足够基础,他们只是一群被匆匆拉出来的另一些官员,和广阔的社会基层格格不入,也难以取得普通人的理解。这是一个无论是体制还是思想都经受着剧烈转折的年代,只要有足够的努力,每个人能为这个时代留下点东西。

王旭明留下了什么?

他留下了让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更加透明的发展路径。每次在现场听王旭明演讲的记者不下百人,网络上还有更多的人在听、在看。国家的教育政策开始被更多的媒体所报道,也为更多的民众所关注,从王旭明那里,人们开始习惯一个透明的政府与政策。

然而,同样有一些人却常常一如既往地陷在简单的情绪里,他们并不真正去理解王旭明在说什么,而习惯于在断章取义中破口大骂,像过去无数次的骂街一样,把一个官员的言论当成理所当然的敌人。

为什么王旭明会遭到这种困境?一位老记略带忧虑地说:“这种事还得有艺术性,如果毫不掩饰地直接言说,别人反而听不懂,不能理解你的意思,所以做事还得很小心,说话得注意。”

而这也似乎蕴含了中国政府发言人们的共同窘境。很多时候,他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上,一个人卖力地表演,而亿万观众却背对着他,正在观看另外一场乌有的闹剧。场面是如此宏大,可是王旭明却体会到了孤独,因为他看上去已经不太像一名官员,而是一名行为艺术家,一个人在喧嚣的大街上演绎着自己的演讲艺术。

其实,观其言、察其行,我们早已得出王旭明并非那些“特定行政部门的政府行为的木偶解释者”,也非御用性质的“呆板宫廷演说家”,而是一个站在教育现实的基础之上,一直说实话的教育热心人。

网上有这样一个帖子:在海外,新闻发言人只是一个职位,而不是官位。而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却大都由级别不太高的政府官员来充任。大部分发言人为自己的前途考量不得不慎重,而那些干得比较好的新闻发言人在升职之后又都离开了新闻发言人的岗位。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新闻发言人角色的区别之处。或许,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可以在政治体系中有一个合理的安排,王旭明这样优秀的新闻发言人其实可以干一辈子,相较于目前照本宣科,根本说不出东西来的那些发言人们,王旭明确实给过我们太多,留给我们的也太多太多。

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经说过:“中国可能选择的道路、各种事件与改革必须经过的渠道,比我们能够轻易想到的更难更窄。”刚好,大思想学家罗斯巴德也说过,“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是的,正是王旭明热热闹闹的迈出了这一步。尽管他可能有很多盲区,在个人情结上的纠结,不够开阔,观点似乎还显得过于陈旧,然而他的种种言说,却依然给新闻发言人这个职业带来一股难得的清风。

上一篇:审议发言稿范文 下一篇:贷款发言稿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