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46:38

农学硕士论文

农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业硕士 专业学位 学位论文 评价体系

引言

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位论文主要考察其综合利用相关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对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农业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研究农业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性是出于以下原因:

(1)研究生培养形式的多样化,要求各种具体形式科学化、规范化、深入化,促进整个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2)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要求,促进研究生教育评估的发展。加入WTO之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条件、规格与水平都要与国际接轨,其教育内容、质量标准等都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学位论文的评估,是从过程和目标两个方面检验质量的有效形式。

2.农业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特点

目前各培养单位制定的农业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大多参照农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执行。这样,一方面会导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解释,实际操作性差,另一方面与农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合,不利于农业硕士论文质量的控制和提高。

作为农业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建立相应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并与农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相区别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农学硕士教育模式基本上从传统重点大学农学硕士教育制度演变而来,存在不少问题。按照指导委员会的初衷,农业硕士教育的定位是与农学同一层次、不同特色。因此,农业硕士论文评价体系可以从矛盾的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相对性,即与农学硕士的区别性,尤其是该规格将来与职业任职资格关联的特性;二是相似性,即在程序化、制度化、可操作性、适应原则等方面的一些共性要求。

3.构建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路

(1)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农业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容要符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并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2)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可操作性

制定的标准要充分考虑国家、社会、培养单位和研究生自身水平等实际情况,使制定的标准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3)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差异性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标准应能体现专业学位的学科特点和各培养单位的办学特色和多样化培养要求,应允许标准具有差异性,体现专业学位种类和培养单位自身的特色和个性。

4.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论文类型、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撰写要求等。

(1)论文类型:农业硕士学位论文可包括研究论文、调研报告、项目规划与设计、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案例分析等多种类型。

(2)论文选题:农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该是农业领域的基础性实践应用问题,应有一定的实践代表性或技术难度。

(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针对农业领域学科的核心内容,体现应用型学科的特点,进行文献资料查阅,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4)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真实、真用、真行,同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新见解。

(5)撰写要求:分为绪论、研究与分析(或规划与设计,或实验与性能等)、结论等部分。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

5.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制定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工作,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基本采用两种可操作的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一种是广义的――主要针对论文过程的评价体系;一种是狭义的――即论文文本的评价体系。对于前者而言,基本的评价指标与农学硕士论文评价体系并无区别,关键在于二级指标的设定。

参照兄弟院校农业硕士的培养实践,我们针对农业硕士论文设计了不同于农学硕士论文的新的评价标准体系。

对于狭义的即文本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目前许多兄弟院校均处在摸索阶段。但基本原则大致相同,我们根据申请学位选题类型和提交论文的不同形式制定论文评价体系标准(见表2)。

结语

制定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我国农业专业学位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综合考虑特色办学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等因素,才能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具有差异性和可操作性的论文标准体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完善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有效落实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进一步研究如何做好质量检查与监控工作,如何实施综合质量评价活动,在实践中继续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董维春等.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

[2]胡新喜等.农业推广硕士与农学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农学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都市型农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26-0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对农业提出了多元化的服务要求。都市型现代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以城市为依托,形成服务于城市的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农业体系。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着力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区别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学位,主要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比例将控制在1∶1。招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环节,招生质量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由国家主导,自上而下,有着统一的标准、要求和进度。我国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高校分为中央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中央部属院校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尤其是设置研究生院的高校享受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在硕士招生中拥有充足的生源,具有自划线的权限,有较多自。地方院校在硕士招生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国家划定的分数线进行复试录取,生源数量和质量均处于劣势。因此,为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地方院校要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从而在高校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关乎地方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北京市属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于2008年4月获得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权,虽然专业学位工作在学校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经过努力和建设,已成为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其特殊性,再加上北京大都市的特殊地位,如何立足都市型农业特点,办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尤为重要。

一、北京农学院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实践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高质量的生源,招生就在于吸引和挑选出高素质的学生。作为地方院校,在名气上和综合实力上较中央部属院校明显处于劣势,如何争取优质生源成为招生工作的工作难点和重点。近年来北京农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机制,通过采取以下有效措施,较好地把握招生工作的主动权。

1.以学科特色吸引优秀生源。北京农学院紧密围绕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学校承担了“973”、“863”、支撑计划、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农业行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国家项目。在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研究、作物品种研究、肉牛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中兽药和生物农药等方面在国内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近三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重点解决了一批北京乃至全国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突出特色,以点带面,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吸引优秀生源。

2.以名师魅力吸引优秀生源。北京农学院现有教授90人,副教授202人。教师中受聘为“外籍院士”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长城学者2人,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5人,北京市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13个,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通过名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吸引优秀考生报考。

3.以改革培养机制吸引优秀生源。为吸引优秀生源,同时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大校外培养基地建设,增加校外实践的时间与机会。同时保证研究生在学期间基本学习、科研和生活的需要,我校不断提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待遇,2012年9月起将在学待遇发放标准提高到900元/月/生,我校硕士研究生在学待遇一直列于全国院校前列。

4.以规范管理制度吸引优秀生源。①拓宽宣传途径,提高生源质量和数量,作为地方院校,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主动进行多形式立体式地宣传,吸引优秀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对专业学位性质认识的转变是招生前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由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对这一新生事物缺乏了解,存在“比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研究生低一等”的偏见认识,造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率偏低。例如,北京农学院第一届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不足10%。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加大了宣传力度,使应届本科毕业生明确专业学位是与学术型学位没有本质的区别,均属于同一学历层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区别仅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即专业学位教育突出与职业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北京农学院还加大了就读专业学位的优势: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一般为2年,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节省1年;由于培养更注重应用,因而就业更有针对性,成功率更高;在培养过程中,个别学生如果发现自己对学术更感兴趣,想继续深造,也可直接考博士,同样可以节省1年。通过宣传,北京农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率由过去不足10%到目前已超过200%。学校组织各学院积极动员本校本科毕业生报考本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召开专场动员大会,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在校本科生;充分利用教师本身资源优势,发挥推广教授下乡服务的优势,将招生信息传递给个郊区县的人员;同时开拓京外渠道,每年组织多支小分队到京外高校招生宣传,扩大学校影响力。②充分利用网络,畅通沟通途径,提高招生工作效率,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以时间紧任务重而著称,作为地方院校,除了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外,关键是出色地完成调剂任务,调剂工作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增加了工作的艰难性,因此,北京农学院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展示自身,并通过高效工作来吸引考生。通过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时向广大考生公布招生进程、招生规章制度、招生复试工作规定等,实现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初试成绩、复试结果、录取情况、档案到达情况等考生密切关注信息的网上查询,得到考生的好评。③遵循“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招生程序,我校坚持公正选拔的原则,详细制定招生工作方案,成立校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再由各学科制定复试工作细则,成立学科复试工作小组,各复试小组中每一位成员参与评分,取平均值作为考生的复试成绩,复试过程全程录音,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50%加权折算成综评成绩,根据考生综评成绩在本学科中的排名确定拟录取名单,最后在拟录取考生中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另外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要在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公示,纪委全程监督。④人性化管理,提高招生服务质量,我校招生工作一方面坚持公正选拔的原则,另一方面尽量人性化和细致化,对考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从而吸引优秀的考生。复试时间尽早安排,努力争取一部分尚处犹豫状态的优秀考生;设置专人接听电话,耐心细致地回答考生的问题;复试报到流程明晰流畅;复试录取工作时间紧凑有序,复试结束后三天内公示录取结果,保障未录取考生能尽早再次调剂。

5.以建设强大的都市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吸引优秀生源。由于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更注重将理论运用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而都市型人才培养“用武之地”实践平台的建设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北京农学院针对这一新的农业需求现象,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办学优势,率先开展一系列适应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建设。在硬件上,学校有3个北京市人才培养基地和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5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大学科技园等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在软件上,学校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尝试。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创建实施“政产学研推”教育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11个国家的17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并进行硕士的人才联合培养。学校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加强校校联合、教科联合和校企联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和作用,先后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农业职业技术职院签署“三院联动”协议,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有效的联动与合作机制;学校与首农农业集团、北京雷利集团、北京金六环农业园、内蒙古永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绿都林科技园有限公司等多个省市的涉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农业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形成了校企联合的研发体系。

二、北京农学院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成效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自2004年以来,学校从无到有,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覆盖了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2个类别涉及12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从2009年的30人,到2012年的116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4%。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质量不断提高。2009―2012四年录取初试成绩高出国家分数线50分以上(含)的研究生平均占15%,高于国家分数线30~49分的研究生平均占30%,高于国家分数线10~29分的研究生平均占62%。同时我校录取的考生中来自“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的毕业生逐年增多。

3.提高招生效率和师生满意度。通过招生网站,增加了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了与考生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招生工作效率,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复试选拔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导师组和导师在复试当中尤其是业务考核等方面的意见。坚持第一志愿优先,并兼顾选拔优秀。对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招生质量和效率的思考

1.建议改变国家硕士招生政策文件下达方式。目前国家教育部硕士招生文件实行一年一发,常常又滞后于招生进程,不利于安排招生工作。因此建议硕士招生政策文件更宏观和更稳定,避免地方院校一直处于被动期望中,不利于招生效率的提高。

2.建议硕士招生计划下达时间提前。建议招生计划应在国家分数线下达前,最好能在考生报考前,对考生更具参考性。

3.切实加强高校自身的特色建设。高校之间招生的竞争最终都是各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在综合实力上地方院校无法与综合性部属

院校比拟,因此地方院校需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不断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以特色立身,在高校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4.加强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硕士论文更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刘爱荣等认为专业学位硕

士论文应具有实、新、高的特点:“实”是指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生产、科研实际,论文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生产;“新”是指论文选题要应用学科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解决都市型农业中急需解决的难题;“高”是指硕士论文的科学水平、创新水平都要达到较高的水平,科研成果能取得较高的实际价值。

专业学位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是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构成的关系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任何变化都是受这个关系链上其他环节状况牵动。北京农学院利用其办学优势和地理优势,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看作是一次发展机遇,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仅推动了学校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而且了促进本科生教育。

参考文献:

[1]方志权,吴方卫,王王威.中国都市农业理论研究若干争议问题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521-525.

[2]刘洁,卢中秋.地方院校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43(1):67-69.

农学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淡紫拟青霉;文献计量;专利

Status and Trends of Paecilomyces lilacinu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CNKI and SIPO

LI Tian-hao1 ZHANG Bo2 LIU Xian-jiao1 RUAN Chang-chun1

(1.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Natural Enemy Insects,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China;2.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from CNKI(http://) and SIPO (http:///index.action), and used danziniqingmei (P. lilacinus) in Chinese as a subject word, articles and patents were searched and analyzed to study the status and trends of Paecilomyces lilacinus research in China.

【Key words】Paecilomyces lilacinus; Bibliometrics analysis; Patent

0 引言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是土壤及多种植物根系的习居菌[1],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拟青霉属。该属主要特征为分生孢子梗呈瓶状或近球形(瓶梗),在菌丝端或短枝上轮生,分生孢子单孢链状。该属已报道有近50个种,均为昆虫病原菌或线虫病原菌[2]。1979年国际马铃薯中心Jatala发现淡紫拟青霉对植物根结线虫具有寄生作用[3]。此后,许多国家的学者对该菌进行了研究,证明了淡紫拟青霉对多种植物线虫都具有防治效能[2],并且有易培养、寄主广、功效高等优点[4],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5]。1985年云南农业大学的胡以仁在观察真菌和制作封片的实验技术报道中使用了淡紫拟青霉作为菌种材料[6];198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陈品三与彭德良使用Jatala提供的菌种开展了防治根结线虫的应用试验并进行了报道[7]。目前我国相关研究的期刊论文已发表数百篇,内容涵盖生物学、分类学、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代谢产物研究、生防应用与致病机理研究等方面[2,4-5,8]。随着相关工作的发展,阶段性地对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该领域人员更好地把握研究概况与发展态势,因此,本研究借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与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系统,以淡紫拟青霉为主题,检索我国研究利用淡紫拟青霉的科技文献与专利成果,对重要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为研发人员深入了解我国该领域工作情况提供参考。

1 数据采集

1.1 文献采集

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源,在“跨库选择”中分别对“期刊”、“国内会议”、“博士”、“硕士”等12个子数据库(不包括“专利”数据库)进行单独检索,检索方式为“高级检索”,“主题=淡紫拟青霉”[9]。检索结果经人工筛查去除期刊目录、书讯、宣传页等非目标材料;去除因“优先出版”等原因产生的重复记录,而后供分析使用[10]。“基金”与“机构”数据由CNKI分组浏览功能生成,在检索后将该数据拷贝使用[11]。

1.2 专利采集

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系统进行专利搜索,采用“高级查询”,“文本”栏中“名称=淡紫拟青霉”[12],对SIPO提供的“发明公布”、“发明授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4个类别单独检索,检索结果导入电子表格中供分析使用。

1.3 采集时间

2015年8月31日。

1.4 数据处理

使用WPS Office的WPS表格9.1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及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总量及分布情况

表1为在CNKI与SIPO中检索获得的文献及专利的数量分布情况,共计检出566篇(件),按照数量递减顺序排列。

CNKI的“跨库选择”功能提供了13个可选子数据库,对除“专利”数据库之外的12个数据库进行了单独检索,有8个数据库获得了文献数据,其中,“期刊”论文数量最多,为353篇;其次为“国内会议”论文数量,为52篇;“硕士”论文的数量也较多,为39篇。对“学术辑刊”、“标准”、“年鉴”和“商业评论”4个数据库的检索未获得相关文献。

SIPO提供了“发明公布”、“发明授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4个类别可供检索,对其分别检索后,除“外观设计”外的3个类别下获得相关数据,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占绝大多数。由专利审理流程可知,“发明公布”的检索结果中也包含了“发明授权”的全部专利,因此在计算文献总量时38件授权发明专利不再重复计入。

表1 检索获知的淡紫拟青霉文献分布情况

2.2 文献的时间分布

图2为文献数量位于前列的期刊论文、专利申请、国内会议论文及硕士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情况,有关报道始见于1984年,贵州农学院梁宗琦在有关拟青霉属菌株的研究论文中提及淡紫拟青霉及其应用情况[13]。图2的四类文献中,期刊论文数量在过去二十年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专利申请量则在“十二五”期间出现了快速增长;硕士论文数量在过去十年间平稳增长;而国内会议论文数量近年来略有下降。

图1 淡紫拟青霉文献发表量的年度变化

2.3 主要期刊与基金

表2为国内发表淡紫拟青霉相关文献的主要期刊,其中《中国生物防治》(现改名为《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发表相关论文17篇,是发表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而居于前三位的期刊也集中反映了淡紫拟青霉研究与应用的主要方向。

表3是从CNKI提供的“基金”列表中筛选出的主要资助基金,可供参考。其中,国家层面的基金来源占多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发表相关论文42篇,是资助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基金来源;在地方基金中,“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居于前列。

2.4 主要研究机构与人才培养情况

表4是CNKI“分组浏览”的“机构”列表中发文数量位于前十位的单位,检索时勾选除“专利”外的12个子数据库。表5与表6分别为国内有关淡紫拟青霉研究的博士论文和主要的硕士论文来源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在这三项检索中均位居首位;华中农业大学在相关文献总量与硕士论文数量上也都位居前列。

2.5 专利类型及专利权人分布

本次检索获得相关专利及专利申请共计71件,其中70件为发明专利,1件为实用新型专利(表1)。图2是本次检索时相关发明专利的权利状态和审查状态,在70件发明专利中,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有38件,占总量的54.3%。授权专利中,31件专利权有效,其中1件发生了许可转让,另有7件已失去专利权,有效专利占授权专利总量的81.6%。尚未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中,16件处于审查阶段,其中6件公开,10件处于实审;而另16件申请已无效,其中13件自行撤回,3件被驳回。

表7为授权专利在2件以上的专利权人及其专利申报状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相关授权专利数量最多,为7件,未见后续申报;华中农业大学持有授权专利2件,另有1件处于实质审查阶段;其余4个专利权人也没有检索到后续申报。

3 结束语

在基于CNKI和SIPO的检索中,我国淡紫拟青霉科技文献主要包括了期刊论文、专利申请、国内会议论文、硕士论文等,这四类文献占据了检索文献总量的91.0%,其中,期刊论文数量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专利申请以发明专利为主,在“十二五”期间申请量出现了快速增长。

期刊论文刊发数量居于前三位的期刊依次是:《中国生物防治》(现已更名为《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植物保护》与《农药市场信息》,总体上反映了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方向。在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以及地方基金来源方面,福建、湖北、广东、云南等南方省区表现突出。该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总申请量的98.6%,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数量不足,知识产权结构略显单一,对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福建农林大学在期刊数量,博、硕士培养数量中均居于首位,但在专利申请方面仅检索到1件发明专利(已转让);在博士、硕士培养数量居于前列的另外几所大学中,也仅有华中农业大学具有3件专利申请,这一结果说明国内该领域人才培养与技术应用之间存在距离,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成果转化率可以作为该领域今后发展中的一个着力点。

【参考文献】

[1]夏汉祥,廖美德,胡亮亮,等.淡紫拟青霉的研究现状[J].世界农药,2010,32(5):8-12.

[2]张春龙,肖炎农,余旗红,等.淡紫拟青霉的特性与研究进展[J].湖北植保, 2012,130:48-51.

[3]Jatala P, Kaltenbach R, Bocangel M. Biological control of Meloidogyne incognita acrita and Globodera pallida on potatoes[J]. Journal of Nematology,1979, 11(4): 303.

[4]李芳,刘波,黄素芳.淡紫拟青霉研究概况与展望[J].昆虫天敌,2004,26(3):132-139.

[5]姜培增,李宏园,陈铁保.淡紫拟青霉防治植物线虫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6): 38-41.

[6]胡以仁.一种观察真菌和制作封片的方法[J].微生物学通报,1985,6:46-47.

[7]陈品三,彭德良.淡紫拟青霉防治南方根结线虫1号生理小种和花生北方根结线虫试验初报[J].中国油料,1989,3:45-48.

[8]赵培静,任文彬,缪承杜,等.淡紫拟青霉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30):9672-9674,9739.

[9]刘建峰,王静瑜,方亦秀.基于CNKI的平腹小蜂中文文献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3):57-60.

[10]刘贝贝,徐航.2000-2014年CNKI中关于光催化研究的文献分析[J].广州化工, 2015,43( 5):62-63.

[11]林旭东,钱小琴,刘凌云,等.我国激光科研成果文献的统计与分析[J].激光杂志,2015,36(2):1-5.

[12]王秀云.中国国际知识产权局网站的专利检索[J].情报探索,2010,149:72-74.

农学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1)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现状纵观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历程,可以分为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发展期(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其中,近十年是我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成果,取得了突出成绩。(1)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追溯中国农学思想研究的历史,在现有期刊网文字资料可及的范围内,最早以“农学思想”为题名研究我国农学思想,且公开的是沈阳农业大学的副教授董钻,其在1984年归纳出“天时、地利、人和统一”的观点是我国古代农学思想的核心。〔4〕1986年,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郭文韬教授在《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一书中表明,历代思想家和农学家从数千年的生产实践和生产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传统农业思想、理论、原理和原则,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思想体系,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哲理,对促进当时农业的发展和现今的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39随后,郭先生亲自指导硕士生研究中国古代农学思想专题。1989年,梁家勉主编的《中国农业科技史稿》在许多章节中列有农学文献与农学思想的条目,勾勒出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中农业科学思想发生发展的特点。(2)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学思想的研究开始零星、分散的出现,并逐渐增多,但还未达到百花齐放的状态。1992年,郭文韬教授博士生赵敏继续深入《中国古代农学思想研究》,目的在于从哲学高度认识中国古代农学的“学理”,把先民总结出来的农业经验技术之原理、原则抽象为系统认识的思想体系,并上升为自然哲学宇宙观;试图探索中国古代农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为传统农学与现代农学的沟通提供依据。〔6〕11995年1月,由于光远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农业科学哲学”分支收录了“世界农学思想史”、“中国古代农学思想”等条目,对农学思想史做了概述性的介绍。由此可见,农学思想已经正式收进百科全书,纳入了“农业科学哲学”的范畴。但是,因为百科全书是属于工具类书籍,对农学思想及农学思想史的阐释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同年,《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中设置了中国古代农业思想、传统农学思想和天地人三才说、时土物三宜说等条目,表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受到重视。〔7〕23-24(3)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发展期(2000年至今)21世纪开始的前十年,有关农学思想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2000年,董恺忱、范楚玉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问世,〔8〕在系统归纳举世无双的丰富农学典籍基础上,深入总结素以精耕细作著称的精湛科学技术内容,并致力探索通称之为“三才”理论的这一原则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展现,力求说明中国传统农学所拥有的合理因素及局限之所在。2001年,71岁高龄的郭文韬教授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坚持撰写《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研究》著作。书中详细研究和探讨了“传统农业哲学”和“传统农学思想”的关系。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直民出版《学科思想史丛书•农学思想史》,对古代农学思想史发展脉络有清晰的勾勒,对近代,特别是现代农学思想史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说,填补了学术专著的空白。据统计,2000年至今,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发表了约51篇有关“农学思想”的论文和3篇硕士论文。2)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特色为了进一步考察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成果,笔者于2012年8月10日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期刊库,在篇名、关键词和中文摘要中输入“农学思想”作为检索词,搜索了1980-2012年的所有载文,检索结果有80篇。剔除无关及重复的文章后,得到有效文章共75篇。其中,真正触及、专题研究“农学思想”的论文只有25篇。这75篇文章的研究内容触及古农书、农学家、地域、朝代等多个领域,既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之分,又有通史性和断代性之别,还有地域性的农学思想论述,大体反映了近30年来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状况(见表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在研究角度方面是形成了两个特色:一是个案研究,二是群体研究。社会学认为,个案研究是一种典型的定性研究,它是指对研究对象总体中的某个单一元素所进行的调查。农学思想的个案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探究单个人物的农学思想,其二是探究单本农书蕴含的农学思想。

在人物个案研究中有一个热点,即集中在以北魏、宋元时期的贾思勰、陈旉、王祯等农学家为代表人物。有关农书的研究分布较广,一般有《吕氏春秋》、《齐民要术》等。个案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推展或加深了对人物农学思想的横向、纵向认知。群体研究即宏观研究,就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史性研究,另一类是断代性研究。通史性研究面向于整个中国或者古代,如苏黎、陈红兵的《中国传统农学思想的传承与启示》;断代性研究只探讨某一个朝代或时代,如陈玲的《唐代农学思想考析》。经过分析,通史性的研究(整体)数量上略比断代性的研究(朝代)多一些。综上所述,从研究角度来看,在有关农学思想的研究成果中,个案研究远远多于群体研究。从年份与数量来看(见表1、图1),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发展期(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的数量依次递增并且翻倍。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期,有关农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而且多数相关论述杂糅于其他记述之中,独立成章者屈指可数。但前辈们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对我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20世纪90年代的起步期,随着农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农学思想史研究逐渐摆脱了“附庸”地位,农学思想史被正式纳入“农业科学哲学”研究范畴。与此同时,专业研究队伍开始形成,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农业思想研究的学者,他们应用独特的视角对农学思想问题进行科学研究。2000年至今的发展期,农学思想专题性研究和系统性研究逐渐兴起。这一时期,学术界从各个视角对农学思想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农学思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专业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者们纷纷涉足此领域,并长期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2中国农学思想史的主要研究成果

1)“三才论”农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农业实践“究天人之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与思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永恒主题。“三才论”是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它研究世界万物,反映到农学中,主要是研究天、地、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动植物与其生长环境、动植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包含了整体观、联系观和运动观的“三才论”突显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优势,从某种程度上优于西方近代、现代传统科学孤立地研究局部运动。范楚玉〔9〕、吴天钧〔10〕、苏黎,陈红兵〔11〕等研究战国末期《吕氏春秋》著作,其《审时》篇曰:“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句至理名言明白地揭示了农业生产涉及的三大因素及其功能,把农业生产看作稼、天、地、人诸因素组成的整体,体现了一种有机统一的自然观,深刻地揭示了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与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之间的联系。天虽然很难加以改变,但却是可以认识的,地力是能够改变的,人们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可以改变和改善不利的自然条件,以取得人们所需的农产品。这一认识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传统农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三才理论系统地阐述农学原理的开始。当我们进一步考察“三才”理论其含义的演进时,参考李根蟠〔12〕、盛邦跃〔13〕等发表的有关文献,查阅《中国耕作制度史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著作,发现可以梳理出如下三才理论的发展脉络:在先秦时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天、地、人三个因素都在起作用。相比之下,该时期“天”这个因素更为突出。秦汉以后,“三才”理论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认识和处理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时的重要依据。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三才论”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时、地利、人和,演变为天时、地利、人力,是一个不小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多、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的减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隋唐宋元时期,人在天、地、人三者关系中的地位愈来愈高,人地之间的矛盾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之下达到了一个极限。明清时期,马一龙三宜原则(时宜、土宜和物宜)的提出,把农作物本身的特性(物宜或物性)纳入到“三才”理论的视野之中,强调生物有机体和环境条件的统一,是“三才”理论农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基于天、地、人三因素的三才思想,在这一时期衍化而成时宜、土宜和物宜的三宜思想,不仅结合传统农学范畴有较深刻的阐述,也被自觉地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去。2)精耕细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19世纪欧洲杰出的农业化学家李比希说过,中国的农业“是以经验和观察为指导,长远地保持着土壤肥力,借以适应人口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其产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耕作方法。”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赞叹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古书中有“深耕疾耨”、“深耕熟耘”等提法,这虽是精耕细作内容之一,但并不等同于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实际上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法精华的一种概括,它是指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将精耕细作定义为“用以概括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在耕作栽培方面的优良传统,如轮耕、轮作、轮施肥、复种、间作、套种、三宜耕作、耕耨结合,加强管理等”。〔7〕169这个概念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为中华文明持续而不间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传统农业一向以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探讨传统农业与现代化都离不开精耕细作这个话题。梁家勉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总结到,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包括选种、留种、育种、引种、合理耕作、灌溉施肥、旱地保墒、田间管理、植物保护等技术措施,还包括多种经营、农牧结合、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节能低耗、维持生态平衡,实行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等,也包括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利用多种能源、进行工具改革等以改善生产条件的努力。“精耕细作”这一词语不是指单项的技术措施,而是指综合的技术体系;而这一技术体系,一方面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另一方面又以“三才”理论作为指导。苏黎、陈红兵也共同印证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三才”理论这一观点。“三才”理论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三才”理论指导下,中国传统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是以贯彻“时宜”、“地宜”、“物宜”原则的方式来体现“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李根蟠研究得出,精耕细作不但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特点和主流,而且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要素,对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基因”。〔14〕精耕细作产生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各族人民“应对”既定的自然条件、广度和深度空前的农业实践。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支撑了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制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总之,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我们要把继承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使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科学化、现代化,逐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3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的深化与展望

1)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纵观近些年有关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农学思想史研究作为农史研究的一个领域,在学术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研究成果相对于农史研究的其他分支而言,仍然比较薄弱。研究中的不足主要有:(1)研究范围较小,文章数量不足众所周知,农学思想具有很长的历史跨度,它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体系庞大。但有关农学思想的研究却显得不成体系、文章数量不足。据笔者统计,目前为止涉及这一领域的文章还不足30篇,这与我们挖掘探索古代、当代农学思想宝库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有关中国农学思想史的研究还有待我们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推进。(2)研究问题集中,研究深度不够在研究内容上,一方面是重古代农学思想研究,轻近代现代农学思想研究;另一方面是重精英思想研究,轻民众观念思想研究。在作者查阅中文期刊和农学著作的过程中,有关传统农学思想的研究论文较多,专题论述近代、当代农学思想发展的论文尚不多见,在农学思想成果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的研究上,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拓展。中国思想史研究与西方思想史研究一样,分为精英思想研究和民众观念研究两个层面。传统的精英思想研究以思想家、经典文本的解读和理论诠释为主,而一般思想研究侧重解读普通民众的一般的知识、意识、心理和情感。开展思想史研究,精英思想之研究十分必要,一般思想及其影响更不容忽视。葛兆光认为,在精英和经典之外,还有一种近乎平均值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作为底色或基石而存在,这种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15〕13农学思想庞大博杂,在历史的流变中更是影响到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农学思想史研究要注意挖掘那些在以往研究中不被重视的学者以及被忽略的资料中蕴藏的农学一般思想,更应注意这种一般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对民众观念的影响。(3)研究方法局限,研究队伍有待壮大在农学思想研究过程中,作者发现不仅研究内容需要拓展,研究角度需要继续多样,而且研究的理论也需要加强,研究的方法需要多元,资料的征引范围需要扩大,认知和思维模式需要革新,研究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研究的水平有待继续完善与提高。只有在这几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农学思想该领域的研究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2)研究展望审视目前农学思想史研究的具体成果,笔者认为,还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加强研究:应该对整个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农学思想史加以关注,以宏观视野探寻这一思想资源给我们的借鉴和启示;结合一个具体的时代,探析农学思想的时代特征和它与其它思想之间的关联;将某一具体人物的农学思想与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相联系,剖析其农学思想建立的认识和理论基础。总之,在挖掘农学思想的研究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和思索农学思想史研究拓展的途径,发掘新的研究资料,尝试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推动农学思想史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我们要致力于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结合,拓宽农业的功能和领域,全面深化现代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功能的开发,有效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四大功能,使之成为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农学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 山龙眼科植物9个种/品种在深圳地区的引种试验 展览温室多肉植物引种与应用研究 园林地被植物的引种现状及其建议 奢侈品消费现状与发展潜力分析 智能电网发展现状与节能潜力研究 乌鲁木齐市园林植物引种分析 美国蔷薇属植物引种及栽培试验研究 引种植物蓝鲸花扦插试验研究 植物引种驯化理论与实践评述 江西水生植物引种与栽培试验小结 浅谈中国植物引种与迁地保护 世界龙眼生产与贸易格局分析 绿色植物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研究与途径分析 仙风山森林公园观赏与药用植物调查与利用研究 油砂山油田Ⅱ断块细分层系潜力分析 油砂山油田开发存在问题及潜力分析 蓝莓引种栽培试验与选育研究 龙眼 人工引种重建喀斯特山地适生野生药用植物群落研究的意义及应用前景分析 边际土地发展能源植物的潜力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1995.

[6]代色平,朱纯,黄花枝.南非山龙眼科(Proteaceae)植物介绍[J].广东园林.2007(6):66.

[7]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8]翁殊斐.青年风景园林师植物应用图鉴花木类[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10.

[9]Vogts M. South Africa's Proteaceae: Know Them and Grow Them [M].South Africa: Struik Publishers,1982.

[10]Watson D P, Parvin P E. Ornamental Proteas: new cut flower crop[M].Hawaii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1973.

[11]Williams I J M. A revision of the genus Leucadendron (Proteaceae)[M].Cape Town: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1972.

[12]樊则郁,邓莉兰,樊国盛.中国山龙眼科植物分类与分布[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1):1-7.

[1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二十四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

[14]蒋建国,李晓林.澳洲坚果抗寒性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4):294-297.

[15]蹇洪英,桂敏,莫锡君,等.几种新型木本切花在昆明的引种试种试验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00-203.

[16]萧洪东,胡羡聪,杨悦林,等. 红花银桦对大气氟、硫污染的抗性影响探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9,27(1):14-16.

[17]Hosrkins K,Wilson J. Cost-effectiveness of habitat manipulation as a method of rodent control in Australian macadamia orchards[J]. Crop Protection,1999,18(6):379~387.

[18]Ziehrl A, Berg G, Pascoe I, et al. Proteaceae Managing Elsinoe Scab[R]. Australia: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2000.

[19]Watson L. and Dallwitz M J. The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J].Nordic Journal of Botany.2008,14(5):256.

[20]Croxford B and Sedgley R. New Hybrid Leucadendrons: A Report for the 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R].Australia: 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2001.

[21]Ben J, Jacobs G. Establishing Protea Leucapermum and Seruria in vitro[J].Acta Horticulturae,1986,18(7):79-87.

[22]蒋建国,倪书邦,杨建平,等.山龙眼状根对澳洲坚果生长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00,29(6):27-29.

[23]胡羡聪,吴小英,等.红花银桦繁育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9(6):60-61.

[24]李红燕.山龙眼科切花植物木球卢卡树繁殖研究.西南林学院硕士论文.2008.

[25]杜建斌. 澳洲坚果山龙眼根发育及磷素生理效应研究.西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26]陆超忠,曾辉,肖邦森,等.澳洲坚果扦插繁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J].热带作物学报,2003,24(1):41-47.

[27]阎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气候比较研究.林业科学,2006,42(8):31-37.

[28]王宁.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引种植物在西双版纳的适应性研究 中国科学院,2008.

[29]贺善安,顾姻.论栽培植物引种的生境因子分析法[J].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97-101.

[30]Salvin S, Bourke M, Byme T. The New Crop Industries Handbook [M]. Australia: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2004.

[31]Croxford B and Sedgley R. New Hybrid Leucadendron [R]. Australia: 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2001.

[32]McGregor Dr B A. A Travel Report presented to RIRDC[R]. Australia: 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2006.

[33]陈树国.木本花卉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34]卢珍红,段晓梅,樊国盛.山龙眼科木本切花市场现状与生产前景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243-246.

[35]Consultants K. The Australian Wildflower Industry[R]. Australia: R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1997.

[36]陈云芳.我国引进一批国外木本切花品种[J].中国绿色时报.2007,:5-22.

农学硕士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农学专业;培养模式;华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83-03

为了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201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设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要求申报高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本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优势与特色等,选择本校专业参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包括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3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包括农学门类专业及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和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华南农业大学是第一批参与试点的高校,农学是“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改革试点专业(以下简称“本改革试点”)。为适应本改革试点的需要,我校结合农学创新班(即“农学丁颖创新班”)的培养,专门制定了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大胆改革课程体系,形成了鲜明创新型农学特点,创建一流的教学资源,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现就本改革试点专业的改革背景、“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的特色模式、改革实践情况和初步成效进行归纳总结。

1 专业改革背景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是本校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包括丁颖院士在内的几代著名学者的努力下,本专业积淀深厚,特别是在专业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传统农学专业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未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面临招生难、培养难和就业难等“三大难”问题。为此,我校针对此问题对农学专业进行大胆的改革,利用当时的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对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造,率先在农学专业下设立农业生物技术方向、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和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其中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进入世界WTO的需要,同时保留了大农学。每个专业方向均制定了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经过10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成效显著,生源的质量明显改善,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就业率和质量均明显提高[1]。本专业也因此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和广东省重点专业的称号,并作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的试点专业。以上改革的成功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特色模式

因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高端人才支撑,所以必须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方向,进行教育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分类指导和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2]。为此,本改革试点依托农学创新班(即“农学丁颖创新班”)的培养,制定了体现我校特色的“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其特色模式如下。

2.1 培养目标

以作物学一级学科为依托,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科学及农业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在现代作物栽培学(机械化栽培)、作物遗传改良(适应机械化栽培的育种目标)、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和土壤肥料等部分领域具备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农学创新拔尖人才。能在农业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的拔尖人才。

2.2 特色课程体系

本改革试点的课程类别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其中拓展教育课程包括专业拓展和个性拓展课程2类,实践教育课程包括整合实验、整合实习和其他实践。除了农学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外,还设立特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校特色课程――A系列课程、按照模块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和整合实验(实习)。A系列课程是指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能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ssiduity)和增强其整体能力(Ability)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于它们英文的首字母都是A,所以简称为“A系列课程”。按照模块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现代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态理论与技术等模块,每个模块4~5门系列课程。通过不同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某个领域系统的知识,为他们未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包括选择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等。整合实验(实习)主要是将相关课程的实验或实习整合在一起,作为一门课进行教授和操作,包括《遗传学综合性实验》《植物细胞工程综合性实验》和《作物遗传与育种学综合实习》等。

2.3 个性化教育模式

个性化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也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为此,本改革试点从个性化课程设计、创新性项目和导师制等进行改革。个性化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拓展课程、个性化实验和实习,以及结合课程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等。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公布的课程库中,根据兴趣选择10个学分(5门)的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个性化实验和实习是2门独立课程,分别设置6个学分和6周,要求学生结合毕业论文或创新性项目,利用公共科研平台或导师的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所需要的实验和实习,分2个学期完成,最后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验和实习报告进行成绩评定。课程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是结合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修读进行,学生在修课期间根据自己对课程某个章节内容的兴趣,联系实验室开展有关的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

导师制的建立和有效进行是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的最重要的环节。为此,本改革试点建立“早”“宽”“高”和“严”的导师制。“早”是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了解并确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实验。“宽”是创新班的学生选择导师的面比普通班宽,不仅可以在相关系里选择,也可以在学院不同系或其他学院中选择导师,甚至可以到校外的科研院校中选择知名教授或研究员作为导师。“高”是建议学生尽可能选择正高职称并具有博导资格的人员作为导师,为本人实现间接性的“本―硕―博”连读创造前期的条件。“严”是严格毕业论文的质量检查,包括中期论文实验进展的检查,以及参照硕士论文答辩的要求对其严格把关,包括建立论文预审、聘请专门答辩委员进行答辩、聘请专家对答辩修改后的论文进行格式审查等制定,确保论文的规范,以及研究深度和广度符合拔尖创新型的要求。

2.4 管理模式创新

由于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是培养发展现代农业的高端人才,光靠本科期间所学的知识还是不够的,本科毕业后还需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因此需要与普通班不同的管理模式。为此,我校结合“农学丁颖创新班”的管理制定了专门的倾斜政策,包括给60%学生免试硕士生的资格、15%学生由学校支持出国短期学习和独立的奖学金评审等。同时,为了让其他更优秀并对农学有兴趣的学生进入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创新班学习,还专门制定了分流和进一步选拔的办法,确保该班的整体优秀。

3 培养方案发挥的作用

3.1 充分利用良好的学科资源,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基础

良好的学科资源、高水平教师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平台(实践教学条件)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基础。本改革试点所依托的学科――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平台。目前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其他不同类型培养计划人才获得者2人,“珠江学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科研平台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各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这些资源确保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教学的高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3.2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为提高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的教学质量提供条件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实现与时俱进,并建立适合不同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法的目标,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结合遗传学课程的改革,率先提出并实施“基于创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该改革模式是灵活应用多媒体、基于“web-quest”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双语教学和团队学习等方法,并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适合不同专业、年级和学生群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创新”和“整合”,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整合”是有机整合多种现代教学方法成为适合整门教学的新模式[3]。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目前已成为创新班教学的主要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并结合农学以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点,本改革试点利用多种不同的优势资源构建不同层次多样化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其中第一层次是结合课程实验(实习)环节、学术报告、读书论坛、辩论赛、实验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开展创新性教育。根据农学各分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吸纳本科生参与课题,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建立“综合性、自选性、协作性和科研导向型”整合性实验教学模式[4]。加强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激励本科生。第二层次是建立不同距离、不同类型、不同合作方式的实践教学平台网络体系。以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形成以“校内农场―观测实验站―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为主线、由近及远的实践教学平台,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实习教学需要。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双赢合作的方式,建立一系列动态的实习实践教学点,进而“由近及远”“由点到面”,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体系。第三层次是利用部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优势平台,结合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课外创新训练等进行研究,培养能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

4 取得的成效及进一步努力方向

拔尖创新型农学卓越人才培养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人才储备。我校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在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革的基础上,依托“农学丁颖创新班”实验区,开展卓越农学人才培养,制定并实施了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改革创新教育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并实行个性化培养。经过完整一届学生的培养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2016届农学丁颖创新班毕业学生32名,全部获得华南农业大学优异毕业生称号。毕业生中,共有24名学生进一步深造,其中包括5名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和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2名出国深造、12名到国内知名大学、5名在本校攻读硕士;5名就业,3名拟进一步考研。这些优秀的学生中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4篇,有1名学生获部级奖项,2名获省级奖项,显示出较强的科研能力。为培养卓越农学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应该看到,由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新生事物,目前各高校都在探索中,还没有有关成熟培养模式的正式报道。虽然在卓越农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高水平教师还不够多、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够健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强度还不够高、去校外或者国外短期访学与交流的力度不够、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和共享等。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进一步完善创新改革模式,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并付诸于实践,为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培养“卓越农学人才”做出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等.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23-25.

[2] 高志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工程,2014,4(5):90-92.

[3] 刘向东,郭海滨,傅雪琳,等.基于创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遗传学教改试验[J].高等农业教育,2008(8):57-60.

农学硕士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裂褶菌;活性;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1-0000-00

裂褶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食药兼用真菌,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裂褶菌多糖、提取物和发酵产物等作为极有开发前景的生物活性物质已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

1 裂褶菌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裂褶菌经过液体培养可以产生具有抗癌活性的孢内和孢外多糖。日本学者铃木宗司等最早发现裂褶菌多糖除了可以明显增加脾脏产生抗羊红细胞抗体的细胞数外,还可以增强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可以非常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这些都可以达到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临床使用裂褶菌多糖治疗一些以消化道癌为主的胃癌、胰腺癌及直肠癌时,发现也可以用裂褶菌多糖作为免疫治疗剂有效治疗进行性癌症。邵伟从野生的裂褶菌子实体中提取出的裂褶菌多糖,可以显著抑制63%小鼠艾氏实体瘤。赖晓莺等发现裂褶菌多糖可以较好保护外周血白细胞,是一种较好的多糖免疫调节剂,可以回升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导致的白细胞下降指标,迅速恢复受抑制的骨髓造血机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李兆兰[3]研究发现裂褶菌多糖可以促进网状内皮系统机能,明显提高白细胞介素产生的能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同时对巨噬细胞、自然杀伤性T细胞均有激活作用。日本已经使用裂褶菌还原糖来制作药品,名为Sicofilon(施佐非兰),该药品可用于治疗子宫癌并且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肌肉、腹腔或静脉注射裂褶菌多糖都可以发挥免疫作用,还可以表现出很好的抗肿瘤活性。陈莹等研究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ne Fr)胞外多糖(SPG)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各项指标的影响,发现高剂量SPG具有明显抗衰老作用(P0.05)。李雪通过实验研究提取出的裂褶菌的胞外粗多糖可以较好抑制肝癌H22小鼠和肉瘤S180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进一步证实了裂褶菌胞外粗多糖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的说法。

2 裂褶菌提取液的生物活性研究

李洋等对裂褶菌蛋白粗提液进行了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活性测定,发现裂褶菌蛋白粗提液通过诱导抗病性和体外钝化作用达到了控制TMV和CMV的作用。

3 裂褶菌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李雪发现裂褶菌的胞内多糖可明显抑制小鼠肝癌H22和肉瘤S180的生长,从另一个侧面验证裂褶菌胞内粗多糖可以增强小鼠机体的免疫能力;裂褶菌胞内粗(外)多糖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可以明显抑制由于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夏冬等发现裂褶菌多糖对延缓衰老有帮助,原因是它可以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集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并且在恢复老年动物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方面有良好表现。刘伟峰等裂褶菌胞内多糖(SPG1)、胞外多糖(SPG2)对环磷酰胺(CTX)化疗S180荷瘤小鼠的减毒增效作用,研究表明裂褶菌发酵多糖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CTX化疗作用的同时减轻其毒性,起到了减毒增效的作用。刘伟峰[11]等通过动物试验对裂褶菌发酵胞内多糖(SPG1)的祛痰作用进行研究,发现裂褶菌发酵胞内多糖能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P

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现在裂褶菌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裂褶菌多糖的部分,提取液和发酵产物的研究相对较少。发酵产物的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胞内多糖部分,没有添加其他成分观察发酵产物的活性,可以作为以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项目名称:2011年安徽省特色专业暨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设”;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校级科研项目:裂褶菌发酵酸枣仁产物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邵伟.从野生担子菌筛选抗肿瘤多糖的试验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6(4):44-49.

[2]赖晓莺,彭大为.裂褶多糖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白细胞减少3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4):242.

[3]李兆兰.裂褶菌多糖的结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0(3):482-487.

[4]乃用.由裂褶菌发酵生产的乳酪状食品[J].工业微生物,2002,32(1):57-58.

[5]陈莹,才媛.王琦. 裂褶菌胞外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代谢产物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02:274-277.

[6]钟昕.裂褶菌多糖的固体发酵制备及辐照改性[J].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10.

[7]李雪.裂褶菌液体发酵条件及发酵产物的药理活性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8]李洋,周莹.李兴红,王红青.裂褶菌蛋白粗提液抗植物病毒活性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2(24):250-255.

[9]夏冬,林志彬,马莉,等.裂褶菌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0,25(3):161-166.

[10]刘伟峰,陈莹,王琦.裂褶菌液体发酵多糖对荷瘤小鼠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2(02):321-322.

[11]刘伟峰,于浩然,王琦.裂褶菌液体发酵胞内多糖祛痰作用的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09):19-20.

作者简介

农学硕士论文范文第8篇

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黄国勤,从事农学、生态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为我国生态科学建设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与时俱进,促进生态学学科发展

生态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撑,为此,黄国勤于2001年5月创立了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并任中心主任(所长),为生态学研究和交流搭建了平台;2016年9月发起成立了“江西省高校生态学学科联盟”,并任联盟理事会理事长。

另外,黄国勤于2000年创建了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成立当时江西省唯一一个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11年调整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在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下设立农业生态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生态学的学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教材编写方面,黄国勤于2002年参加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全国统编教材《生态学概论》,先后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优秀教材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另外,他还出版了《江西生态安全研究》、《江西生态》(1-6卷)、《广西生态》等多部生态学著作。

在教学过程中,黄国勤教授先后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并讲授《生态学概论》、《生态学研究进展》、《现代生态学进展》、《生态学seminar》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他还先后主持完成了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生态学类学科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江西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中外生态学学科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为生态学教学贡献了力量。

作为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农业生态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带头人、责人和创始人,黄国勤对生态学学科建设和博士、硕士点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和正在培养的博士后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留学生达70余人。其指导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于2016年5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江西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其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有的已担任厅级领导,有的已晋升高级职称。

2013年10月18至19日,黄国勤作为主要承办者和执行人,在南昌成功举办了“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受到广泛赞誉,有效促进了生态学的交流。基于在促进生态学学科发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黄国勤在会上当选为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

不断创新,推进各领域生态学发展

一、推动农业生态学发展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学科。黄国勤自1984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坚持农业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未放弃,并取得显著业绩和丰硕成果。

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上,黄国勤先后开设并讲授《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系统》、《高级农业生态学》等多门研究生或本科生课程。同时,他积极承担农业生态学教学研究课题,先后主持完成了江西农业大学2001年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课题“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农业生态学课件研制”、2002年校级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农业生态学学科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2011年优质网络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农业生态学”等多项教学研究课题,均如期高质量完成。作为副主编出版了《农业生态学原理》,成为大学本科农学专业的教材,并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第十四届优秀教材奖特等奖。

除了教学,黄国勤教授还致力于农业生态的科学研究,已经主持完成并通过专家鉴定的农业生态学科技成果有5项,其中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科技成果奖励共达6项(次),并独著或以主编、副主编、编委(参编或参著)身份出版农业生态学著作11部。

成果1: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专题“赣南可持续农业关键技术研究”。被专家认为有多方面有较大创新和突破,对优化南方农业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农业,以及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该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于2001年10月获得赣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2:主持完成江西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江西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模式及机理研究”,被专家认为研究成果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该研究在理论上指出进入新世纪,江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依托资源优势,发挥区位优势、突出生态优势;加快产业化,加速工业化,加强信息化――最终实现全省农业现代化”之路。

成果3:主持完成“江南丘陵区双季稻田周年多作复合共生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被专家认为该项目在江南丘陵区双季稻田冬种高效复种模式的长期系统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江南丘陵区农田(稻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探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和多种持续高效的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做出示范。从2010年开始,累计推广面积达到60多万亩,新增纯收入4000多万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该研究成果荣获“2013~2014年度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二等奖”。

成果4:主持完成“粮食安全下的稻田轮作系统研究”项目,被专家认为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内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比较完整地揭示了稻田轮作系统的生态效应,阐明了稻田轮作系统增产增收增效的理论依据与机理;探索了稻田合理轮作对改善和提升稻米品质的作用效果;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下的稻田轮作适宜比重。项目研究成果先后在永修县、安义县、永新县、新建县、余江县等地进行推广应用,取得地力改善、产量提高、效益培加的良好效果。该研究成果先后获得“2011~2012年度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一等奖”和“2013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5:主持完成“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双季稻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被专家认为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明确了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田实行保护性耕作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减灾、扩流等多方面的效果;首次全面调查分析了江西稻田保护性耕作发展的主要模式和关键技术;在余江、永修、安义等县示范推广面积达30万亩,增产稻谷10000吨,增加直接经济效益共计8000余万元。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奖三等奖”和“2012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二、推动湖泊生态学发展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泊。研究、探索鄱阳湖湖泊生态学的理论与技术,实现鄱阳湖湖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鄱阳湖及江西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全国乃至世界湖泊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黄国勤自毕业留校开始,即参加了江西省人民政府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办公室下达的科研项目“鄱阳湖区综合考察和治理研究”,该项目成果于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另外,黄国勤还先后主持完成“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和“鄱阳湖地区种植业区划研究”项目,经专家鉴定,都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而他参加完成的“鄱阳湖区耕作制度调查与试验”,获得1989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鄱阳湖区冬季农业开发的研究”获得1994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奖三等奖。

同时,黄国勤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鄱阳湖”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荣获中国科协2007年学术年会“环境保护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分会场优秀论文一等奖;“加强生态环境教育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荣获“鄱阳湖教育高峰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出版“鄱阳湖”科学著作《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6部,为鄱阳湖生态保护和开发作出巨大贡献。

三、开拓红壤生态学新领域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生态学是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江西及长江以南地区广泛分布着红(黄)壤资源。S国勤紧密结合江西及南方地区土壤――红壤的实际,积极开展红壤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2014年,他在《生态学报》发表了“红壤生态学”一文,在国内外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红壤生态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阐明了红壤生态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与目标。首次提出了红壤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学科特征,以及红壤生态学的发展趋势与战略对策。

在此基础上,黄国勤围绕红壤旱地、广西红壤开展了红壤生态学理论、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主持完成“红壤旱地保护性耕作的优化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被专家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筛选了适宜红壤旱地推广的优化种植模式;明确了土壤覆盖保护性耕作生态经济效应;提出了红壤旱地保护性耕作八项关键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益。主持完成“红壤旱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创新与模式优化研究”项目,被专家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首次探索了红壤旱地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筛选了适宜红壤旱地集约、高效的优化种植模式,在示范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与赵其国院士共同主持完成“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协同演变机制与调控”项目,被认为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NDVI时间序列数据与土壤肥力变化规律的分析模式;建立了不同类型退化红壤的肥力及生态功能协同恢复重建模式与技术体系等。从2012年至2014年间成果推广面积共达276.47万亩,新增产值69610.38万元。出版著作6部,136篇(其中SCI论文11篇),获得专利4件。

四、探索旅游生态学发展

旅游生态学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此,黄国勤带领团队成员近年来积极探索旅游生态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先后在《世界生态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农学通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并主编出版了国家重点图书《农家生态旅游百问百答》,有力地推动了旅游生态学的向前发展。

行笃志坚,致力生态经济学发展

2002年6月28日,黄国勤作为主要创立者创建了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并任首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现任理事长。自学会创立以来,他带领学会会员及全省生态经济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尤其是围绕全省重大生态经济问题及生态经济战略,开展调研和研讨,为繁荣江西生态经济文化、促进全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江西省科协的大力支持下,黄国勤分别于2014年11月4日、2015年12月20日在万年县、余江县主持建立了“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万年科技服务站”和“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余江科技服务站”,并带领省生态经济学会会员及其科研团队成员利用这两个科技服务站,积极为地方(万年县、余江县)经济建设服务,辐射到周边市、县。尤其是以科技服务站为“平台”和“载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学会的智力和组织优势,为当地农业部门提供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新产品开发、学术交流与研讨、科技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创新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和谐,实现了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健康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小康文明。

2009~2010年,黄国勤主持完成了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资助项目“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途径与技术”,发表研究论文3篇,对全省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10年10月,在南昌成功地承办了“2010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发展低碳经济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专题论坛”;2012年7月在南昌和井山成功承办了“中国生态经济建设2012・南昌论坛”。同时,他们坚持每年围绕一个主题举办学术年会,极大地促进了江西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向前发展。

另外,黄国勤参加了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生态经济学》的编写,促进了生态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参加了大型工具书《生态经济建设大辞典》的编写,任全书编委,并担任“农业生态经济”部分的分主编。主编和参编生态经济学著作7部;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出版《生态经济学原理与应用》,于2003年6月荣获“第十七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由于在生态经济学领域的显著业绩和突出贡献,黄国勤连续两届当选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以及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

矢志不渝,加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是近一二十年来国内外广泛兴起的生态学重要分支学科,发展势头良好。黄国勤在该领域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另外,黄国勤认为,发展生态科学的目的,就是要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要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基于这种认识,他在大力发展生态科学的基础上和前提下,积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

多年来,黄国勤先后主持完成多项“生态文明”科研课题,在《生态学报》等学术刊物,以及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及战略对策”等论文10余篇。同时,撰写了生态文明研究著作2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建设中的江西生态文明》,对当前及今后加快全国、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他积极推广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先后应邀到福建、山东及江西各地作有关生态文明的报告,极大地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了生态文明发展。

截至目前,黄国勤共主持和参加完成(含正在完成)世行贷款项目、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专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重点项目、江西省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或课题(专题)9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以中英文约600篇,被引用(他引)3000余篇次;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68种。获得教学成果奖、科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优秀图书奖,以及个人荣誉奖等各种奖励,共计85项(次)。1997年12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农学硕士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体育舞蹈课程;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33-02

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学从传统的跑、跳、投和球类等基础体育教学向新型的体育选项课转变,而体育舞蹈课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首次进入了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堂,并迅速成为大学生最受欢迎的体育选修课之一。但是,由于体育舞蹈一直不列为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各高校往往把体育舞蹈的地位边缘化,在人力和物力方面不予重视,导致高校体育舞蹈的整体教学环境不尽人意。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2000~2010年度有关我国体育舞蹈和体育动机的相关优秀硕士论文或体育核心刊物论文,依据已有的研究资料作理论依据,找出前人研究的不足,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2.问卷调查法。根据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基本情况设计问卷内容,要求各校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和体育舞蹈老师进行答卷。

3.专家访谈法。访问广州市普通高校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或专家,通过实地访谈、电话访谈,了解各学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情况,获得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4.数理统计法。问卷回收后,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并通过EXCEL2003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广州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现状。广州市普通高校目前的体育选项课只开设两年。如表2-1可看出,不同学校的体育舞蹈课程情况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师资、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四方面。

表2-1?摇广州市部分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设情况

①师资状况,从表2-1显示,体育舞蹈教师人数最多的学校是广州大学,达10人之多,最少是广东工业大学和广州医学院,只有一位老师,其他学校的体育舞蹈教师人数都在2~6人之间,说明不同学校的师资情况差别较大。②课程设置,在选课期限方面,各高校选课周期基本上采用一学期制,只有华南农业大学采用两学期制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行4学期制;在教学上多数高校采用一位老师授课,只有仲恺农学院采用两位老师授课;在班级人数方面,各校情况差别较大,最少是广州医学院,一个班只有20人,最多是广东工业大学,一个班达到60人,其它学校基本都在38人左右浮动,说明广州市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③教学设备,在课室方面,多数学校基本能在室内上课,但教学设备比较简陋,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阶梯课室内上课,中山大学在不平整的马赛克地面上课,这都与体育舞蹈的要求相去甚远;更有一些学校还在室外上课,甚至没有固定课室,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在田径场上上课、华南农业大学在山脚下上课、仲恺农学院在户外篮球场上课、广州中医药大学甚至没有固定地方上课,说明广州市高校体育舞蹈的教学条件不尽人意。④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在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方面,广州市多数高校在体育舞蹈课程内主要教授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伦巴、恰恰四种舞蹈,通常一学期教授1~2种舞蹈,不同学校的教学内容不统一,随意性较大,只有个别学校按照国标舞的铜牌技术教学。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实践考试和考勤、素质相结合。从中可见,广州市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和考试方式大同小异。

2.影响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场地器材,体育舞蹈的特点决定了体育舞蹈的教学场地应在室内,最好是配有镜子和扶把,因为学习体育舞蹈首先要练习形体和各种舞步的基本步,学生需要对着镜子才能正确比对自己的动作与教师的规范动作之间的差别,找出自己在技术动作上存在的不足;从表2-1显示,广州市各高校的体育舞蹈场地设施比较滞后,许多学校还在室外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这就给体育舞蹈课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使教学效果直接受到影响。②男女生比例,体育舞蹈最大的魅力是男女合作完成,舞蹈的角色分工决定需要男伴为主导,女伴为跟随。在本次的问卷调查中,女生占有76.46%,男生仅占23.54%,女生人数是男生的三倍还多,有些学校因为男生选修体育舞蹈课人数少,因此规定男生不准选修体育舞蹈课,造成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大学生正处于18~20岁的青春年华,从心理学角度上有强烈与异性接触和交流的需求,高校体育舞蹈课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不但降低了体育舞蹈固有的魅力,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和效果。③课外练习,高校舞厅是学生课外练习和实践的平台,但通过调查得知,广州市各高校的舞厅基本都处于关闭状态,最突出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在1990年初期,华南师范大学曾经对学生和社会开放4间周末舞厅,火爆场面可谓空前,但进入2000年后只剩下桃李园一间。根据课堂实验调查,在选修体育舞蹈的40位学生中,每次课后练习的人数不足15%。说明多数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时间仅局限在课堂上,课后复习或练习的时间基本空白。依据巴浦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任何运动技术形成必须经过“泛化—分化—动力定型—自动化”四个阶段,运动技术的形成都必须有在本体感受器官的参与下的神经中枢调节作用。体育舞蹈是一项动作难度大、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因此需要一定的课后时间重复练习才能保证动作的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目前,广州市普通高校许多体育舞蹈教师还处在教学的探索期,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少,教学方法不科学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逐渐减弱,严重影响体育舞蹈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1.广州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现状是:现任的体育舞蹈教师多数半路出家,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体育舞蹈教材和专项理论;教学设备简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伦巴、恰恰四种舞蹈,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实践考试和考勤、素质相结合。

2.影响广州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学设备滞后;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学生课外练习缺乏;多数教师的技术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C].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

[3]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胡映珍.体育舞蹈舞伴组合方式与和谐方法的进一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5]侯继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6]上官来.体育舞蹈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7]刘美娜.我国体育舞蹈教练员专业素质系统结构的分析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唐征宇.试论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3):369-370.

农学硕士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观光农业;规划;初探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08-1

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型旅游产业,在我国经过2O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观光农业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与观光农业规划的相关内容,分析我国观光农业的现状,来探讨我国的观光农业规划。

1 观光农业与观光农业规划

1.1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主体、观光为目标、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型产业。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人们发现农业不仅具有生产,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独家的生活。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够回归自然,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观光农业就是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特色,给有课提供可以观赏、垂钓、烧烤、狩猎、采果、制作标本等各项服务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1.2 农业观光规划

农业观光规划要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维护与美化区域农业和农村自然景观风貌为前提,要选取合适的地点,具体设计合适而有特色的项目,从而建立起一系列的观光农业景区。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内容基本上是参照旅游规划的内容而定的,并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身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开发方案,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有利于农业额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保护。

2 对我国观光农业规划的探讨

2.1 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前提

回顾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明显不足,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肆意破坏。在开发观光农业时,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对自然资源大量浪费,忽略乡土文化的挖掘,破坏了原有的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特色,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和良性生态循环。由于资源的过度消耗,在旅游开发同时,如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旅游区建设的首要问题, 以持续发展为前提已成为世界观光农业发展的主流。根据我国观光农业的现状,现阶段我国观光农业在规划上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环境保护,以形成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护和营造好的生态环境是其成功的根本保障。

2.2 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条件

2.2.1 旅游资源 观光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观光农业区所在地区的综合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其开发类型和方向。一般而言,所有农业景观资源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活动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观光旅游农业开发的地区,要根据其自身农业景观资源的构成及所辐射的旅游区域的旅游需求来综合考虑,从而进一步发展其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和农业景观资源作为该地区观光农业开发的主要旅游资源。

2.2.2 区位交通条件 对于观光农业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而言,它所依托的是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这种非稀缺的资源,因此,它所提供的服务所辐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我们在选择观光农业开发区域时要考虑其与周边市区的距离,尽量选在距离市区车程不远的城市近效区以及交通条件良好的地区。只有这样,观光农业才能够吸引足够的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观光、休闲以及娱乐。

2.3 发展我国观光农业的规划设计

针对目前观光农业规划理论方法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需要对观光农业规划理论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

在上图所设计的农业观光规划中,我们可以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核心、以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和物质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和观光农业规划程序,并采用复合系统纵横向分析法、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法、社会经济资料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等来进行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同时,采用生态农业景观空间格局设计和生产农业产业网络模式设计来进行观光农业规划。

科学的、客观的生态农业规划与设计方案是低效益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益的生态农业转化的关键,我们应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把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峰.观光农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1999,(12).

[2]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山东省胶南市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06).

[3] 郭春华.可持续观光农业规划探讨—以广州市郊满山农庄为例[D].北京: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06).

[4] 段佐亮.论区域性生态农业规划[J].天津:环境科学研究,1991,(06).

上一篇: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