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22:23:24

农学研究生论文

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0.003

Discussion on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Forestry Area

HU Zenghui, LI Hejuan, LENG Pingsheng, ZHANG Kezhong, ZHENG Jian

Abstract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forestry area 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 mode to cultivate high-level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forestry talents, but many problem exist ye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full-time master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forestry area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proposed, to achieve the cultivation goal and provide the required talent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full-time master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forestry area;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党的十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肩负着重要职责。而林业已从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林业,转向以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林业,对林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林业人才调查和需求预测,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全国林业从业人员和人才需求量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据预测,到2020年林业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100万,目前的林业专业人才培养远不能满足林业建设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林业专业人才十分缺乏。据统计,我国县级以上林业管理部门、林业规划设计单位、森工企业、国营林场、国营苗圃、中等林业专业学校的技术管理岗位和教师岗位目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不足1%,①因此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充实这些岗位,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以满足林业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旨在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在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培养目的存在偏差。

1 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双导师制没能真正实施。为了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教育部在2009年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努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除校内导师外,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须由在林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专业生产或管理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但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校内外双导师制并未真正实施。以北京农学院为例,林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配置基本还是在沿用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配置模式,只有校内一位导师,没有校外导师,不利于学生接触实际工作,以及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2)课程体系不合理。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侧重于理论及其应用教育,以大学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而专业学位硕士则侧重时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动手操作能力。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制一般为3年,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制仅为2年,但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尽合理,课程缺乏针对性,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差别不大,基本上仍在沿用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或者存在换汤不换药的情况。以北京农学院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为例,专业必修课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林木遗传改良与良种工程、现代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专业选修课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森林灾害防控技术及应用、现代林业信息技术、森林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虽然在课程名称上突出了技术、应用等,但在实际讲授过程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案例研究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依然较为薄弱,背离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

(3)论文选题和评审标准有待改善。从目前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看,与学术型研究生没有区别,仅是做论文的时间缩短,大部分还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选题没有体现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以基础研究为主。并且由于仅有两年时间,有的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更严格。在论文评审程序和标准以及答上基本上照搬学术型研究生,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标准去要求,缺乏针对性,没有因材施教。在答辩过程中,答辩委员没有林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行业专家,通常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起答辩,答辩要求学术型研究生没有区别。

2 加强全日制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对策

(1)不断完善双导师制。基于社会对林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招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基本与学术型研究生持平。因此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双导师制”对于实现其培养目标也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将校外导师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让校外导师参与课题教学、实践教学、项目研究等各个环节的指导。除此之外,还应提升校内导师实践能力。林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的科学研究应该接地气,不能脱离实践,导师本身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经验。由于近些年引进的年轻教师层次越来越高,多为博士和博士后,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但是专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如以修剪树木为例,林学专业的年轻教师很少有人能够修剪好,因此有必要加强传帮带,以及到基层进行相应的锻炼和培训。建立和完善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将高校和林业基层用人单位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实现高层次应用行人才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研究生就业。

(2)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和其培养目标相一致,而不是简单的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并且应该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特别是针对目前和今后长时期开展的生态建设,强化生态类课程的建设。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增加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强化校外林业企事业单位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利用实践基地,针对林业领域的实际问题,采用调查分析、实践模拟、计划制定、项目评估、技术或产品研发等实践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目前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已和百花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北京植物园、北京小龙门森林公园、北京大东流苗圃、通州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园林科研所等林业企事业单位开展了长期的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搭建了产学结合平台。在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利用实践基地条件,进行教学或顶岗实习,针对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由基地导师指导,采用具有符合职业需求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多样化实践训练方法,培养研究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以及研究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制定合理的毕业设计选题及评价制度。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的选题也应符合其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有所区别。学位论文的选题须紧密联系现代林业生产实践和生态建设,针对生产、管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或在科学技术观点、试验材料和方法上有一定特色或新意,应体现出作者具有独立从事林业和生态建设科技工作的能力,以及解决林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可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试验研究、调研分析、林业生产项目规划与设计、产品与技术研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分析评估等。同时,在论文的评审以及答辩环节中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论文不同,要求至少应有1/3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参与,以突出培养目标。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社会对林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认知度,改变对专业学位的接受程度不高的现状,通过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注释

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壤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土壤学作为农林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草学、林学、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既是一门具有一定系统理论的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类课程。在目前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大量增加且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学时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要使学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使学生及时掌握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技术,为学生在日益剧烈的人才竞争中打好基础,靠传统的教师讲台上讲、黑板上写,学生座位上听、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很难奏效。为此,我校土壤学课程组在注意吸收现代土壤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参考国内外土壤学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探索,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优化教学内容

土壤学具有历史悠久、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及长期与农业、资源和环境等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教学内容多而广。因此,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完成其教学任务,教与学的难度均很大。

(一)坚持“三个面向”,不断修订完善教学大纲

近年来,课程组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三个“面向”的要求,对土壤学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修订。修订后的教学大纲突出了土壤学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避免与其它学科的重复,强调土壤学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1)系统性:以土壤圈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为线索,加以重点介绍。同时介绍它与地圈、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强调土壤学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2)综合性:除了讲授土壤圈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外,还讲授它与其它圈层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3)实用性:将土壤学的基本知识与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如目前国家正在开展的土壤污染调查和测土配方施肥)。

(二)根据专业特点组织教学内容

由于土壤学在不同专业中的地位、作用的差异,不同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同,要求不同专业类型的教学内容上有所差异。

1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教学内容

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前已修地学基础,后续课程还有土壤农化分析、土壤地理学、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微生物学、土地资源学等与土壤相关的课程。因此,该专业土壤学理论讲授在绪论中主要从资源的角度(我国人均土壤资源贫乏、土壤资源退化严重)引发学生对土壤学的兴趣,后续各章重点讲授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有机组成、理化性质及水、肥、气、热四大肥力因素和土壤质量。各部分的内容都比其它专业讲得广而深,要求也更高。

2 农学、园艺、草学、林学等农学类专业的教学内容

土壤学是农学、园艺、草学、林学等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这些专业未开设地学基础,因此,在土壤学课程中应增加地学基础的相关内容。主要从地质地貌(主要造岩矿物、岩石、地质作用及地貌类型)、土壤组成及其主要理化性质、土壤形成及南方主要类型土壤、土壤退化及治理等四大模块进行教学,重点为第二部分。

3 土地资源管理与生态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土壤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与生态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前已修地学基础。主要从土壤的物质组成、理化性质、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特征、南方主要土壤类型、土壤污染及其治理、土壤退化机理与评价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

二、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

针对高校扩招后学生规模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动及土壤学实践性强、内容多学时少的特点,课程组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1)比较教学:这种方式主要在实验课、实习中采用,以检查学生对实验、实习的预习情况、学生对课堂讲授理论内容的理解情况以及学生对前后各相关知识点是否融会贯通;(2)自学:课后布置自学内容纲要,这种方式主要针对现在学时少的状况而提出,将一些简单、容易理解,教学大纲中要求自学的章节(如土壤生物、土壤退化)的提纲给学生提出,要求学生课后按提纲自学,并在适当时间进行自学交流讨论;(3)讨论式教学:为了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写作能力,每讲完一部分相对完整、独立的内容后,由教师归纳出若干个相关题目,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写一篇课程论文,然后教师组织同学讨论或教师进行讲评。(4)专题讲座:每讲完一部分相对完整、独立的内容后,聘请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5)试验设计:课程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就当前农业生产中出现的与土壤水、肥、气、热相关的某一问题设计出一个试验方案,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堂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在教学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土壤学课程组教师自己动手,根据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差异制作出了适用于不同专业类型的《土壤学》cAI课件,并根据学科最新进展随时进行修改。另外,课程组还在校园网上开通了土壤学课程网页,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只顾抄笔记而忽于听、想的现象,课程组将所有教学资料都放到土壤学网页上,要求学生上课主要精力要集中于听和想而不能只顾抄笔记。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上与教师交流。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而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加深和巩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土壤学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结合非常紧密,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必须严格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一是实验室实验;二是野外实习。实验和实习过程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都是土壤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实验课是验证理论的一种手段,是联系理论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过程,因此,强化实验是非常必要的。野外实习也是重要的一环,把学生带到野外,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不仅可以针对专业手把手地教学生野外怎样去识土、用土和改土,而且,也教给他们与土壤有关的地形、水文、岩石、植被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扩招后学生人数增多给实践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学生要自主就业又要求必须强化实践教学,为此,实践教学中必须注意:

(一)根据社会需求强化实验教学

在土壤学实验教学中,课程组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减少了以前开设的一些验证性实验,如土壤离子交换现象的观察、土壤结构体的观察等,而增加了一些与农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验,如结合设

施农业开设了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针对作物优质高产的土壤限制因子开设了土壤障碍因素的测定等。根据国家测土配方施肥对土壤分析化验人员的大量需求,实验教学中强化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和酸碱性的测定。

(二)结合专业需求开展实践教学

由于不同专业对土壤学知识的应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实践教学必须充分考虑专业需求。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对野外土壤的识别,特别是成土因素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要求就比较高,就应加强野外教学实习;园艺专业在菜园、果园进行采土样,茶学专业就在茶园采土,然后在实验室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并结合菜园、果园和茶园植株长势、缺素症状的调查。实验完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调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良利用意见。

(三)建立、完善教学实践基地,保证实践教学

针对实验、实习经费的增长与学生规模扩大和市场价格上长不相协调的情况,以及土壤学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并完善了土壤学教学实习基地,为土壤学实践性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已建成6个比较完善的土壤学教学实习基地:金凤寺土壤学教学实习基地,主要进行土壤剖面挖掘及观察和实地调查了解土壤与环境条件一致性实践教学;雨城区和名山土壤学教学实习基地,主要进行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教学实践;泥巴山和二郎山土壤学教学实习基地,主要进行土壤类型识别教学实践;成都平原土壤学教学实习基地主要解决高强度利用下的农业土壤的污染、高效利用和保护问题。

(四)形式多样地开展实践教学

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土壤学 教学质量 内容与方法 教师能力

土壤学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和一些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要在教学规定的课时内学会土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还需要实时地了解土壤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先进的应用技术。只有这样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人才竞争中才能脱颖而出。因此,针对土壤学课程的整体安排与设计,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土壤学研究成果以及一些优秀的土壤学教材,同时也对土壤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中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理论知识的教授更加同步。

一、顺应现代社会发展,改进土壤学教学内容

根据本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土壤学课程组将土壤学的教学大纲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订。与之前的对比,完善之后的大纲更加彰显出了土壤学自身的鲜明特点和重难点,从而在宏观上区别于其他学科,对土壤学独特的系统性加以重点强调,内容上重点讲解土壤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并且,还要突出对人类的地球生存环境的影响的重要因素,如土壤圈、生物圈、水循环圈以及大气圈的物质交流和能量转换等因素,更加彰显出在资源与环境科学的领域中土壤学科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从整个生态系统综合的角度,不仅要传授关于土壤圈中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基础知识,还要介绍土壤圈与其他圈层之间重要的物质交流与能量转换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影响,这些过程中包括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具体分类以及土壤的分布特点。

二、革新教学方法,促使知识教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

1.比较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大多在土壤学实验课和课外实践中采用,可以用来检验学生对实验和实践的准备情况,能够有效地反馈学生对课堂上所传授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后自学。这种方式是为了解决土壤学学时变少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可以把一些简单易懂的容易自学的知识交给学生们课后自学,然后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3.针对性写作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写作的能力。就是当老师讲完一个章节的理论知识后,可以从中总结出若干方面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们针对这些问题查阅资料后撰写论文。论文完成后让老师批阅。例如教师在讲完土壤污染后,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农药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若干问题,然后分派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到的信息撰写论文来讨论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以及写作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4.专题讲座。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师教授完一段完整的理论知识后,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学者开展相关的课题讲座,如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的专题讲座、土壤质量改良的专题讲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的专题讲座等。

5.试验设计。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在一段理论课程结束后,根据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与土壤质量、水分、施肥等相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去尝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试验方案[1]。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教学实践,增强学生课外实践能力

1.结合社会中的农业问题设计实验。在土壤学的实验课程中,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减少一些更偏向理论的实验,如验证土壤离子交换现象、实地考察土壤结构实验,增加关于土壤肥力方面的实验,如土壤肥力的测定、影响土壤肥力因素的测定等[2]。

2.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和研究生论文进行实践。可以将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和研究生的论文与学生的课外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参与到相关实验的设计、采集样品、处理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归纳总结的完整过程。在完整地参与整个过程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通过让学生们的实践学习很好地融入到教师们的科研中来,可以分担教师的一些工作,节约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从学生的角度,他们可以通过这个过程熟悉科研项目的模式,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综合运用以上这些方法,可以使得学生们在土壤学的学习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土壤学的魅力所在,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土壤学的教学质量,使得土壤学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3]。

参考文献

[1]孙清 关于土壤学实习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尝试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2年。

[2]李佳林 浅析土壤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 。

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259-02

实践教学基地教育是高等农业院校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实践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和办学特色。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也明确要求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高等农业院校。在有限的校内资源条件下,利用农科教合作建设教学实习基地是高等农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办出高等农业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产学研”结合的最佳形式;是培养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加强学校和社会间交流与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宽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教育平台。云南农业大学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利用农科教合作平台,并结合农科院校的专业特点,建立了6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全国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例,系统阐述了我校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模式和方法。

一、农科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利用农科教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运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一)建立农科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是农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实践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必须要有足量的实践教学平台做支撑,而这对于高校本身来说,单靠学校自有资源并不现实。另外,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在学校自有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必由之路。

(二)建立农科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对我国高校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剧烈的竞争,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学校、家长和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慢慢形成只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对实验课、实习等实践环节则认识不足,轻视实践环节的锻炼,进而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欠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竞争力。

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

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的基础是合作共赢,依据学校的专业特点,谋求具有合作意愿,并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社会资源,是基地建立和长久发展的重要保证。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的教学科研型大学,其下属具有特色鲜明的烟草学院,为各级烟草企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烟草科技人才。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前身为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55年,是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直属单位,同时也是云南省最重要的烟草农业科研机构,在全国烟草研究领域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与国外烟草研究领域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

云南农业大学与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合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自从恢复高考以来,1980年起我校1977级农学专业的本科生开始有农学、植保、资环、烟草等专业的本科学生在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毕业生产实习和参观实习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试验实习。特别是从1986年起,我校开始招生烟草专业以后,1996年成立烟草学院以来,这种合作就更为紧密了。双方合作建设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成果曾获云南省2001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双方在良好合作历史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合作效果,于2012年向教育部申报了质量工程项目――全国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3年获得批准立项建设。

三、实践基地管理

(一)管理模式

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采用多方参与的模式,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组织管理由学校、院系和实习单位三方共同承担实施。基地设立了管理团队和指导团队,管理团队设有“基地领导小组”和“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组”。基地领导小组由校、企双方主要领导担任,负责实践教育基地的总体建设、总体协调,并处理基地运行过程的重大问题。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组由基地办公室负责人及学院相关领导担任,前者主要负责实践基地建设、具体实践安排及学生的日常管理,后者主要负责实践学生的组织、协助基地管理实习学生及考核。

(二)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制定

为保证实践教学基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地制定了《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实践学生管理办法》、《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实践学生管理办法》、《云南省烟草科学农业科学研究院实践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和《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实践学生自律承诺书》,对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运行形式、学生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以此确保了正常的教学运行,杜绝了参与实践学生的安全事故,提高了实践成效,促进了实践基地的良性发展。实习派出单位(学院)制定学生实习纪律,如《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学生实习纪律》。

(三)实习学生管理办法

学生实习期间由双方共同管理,以基地实习单位管理为主,实习单位以科研教育管理科为学生管理协调负责部门。实行“双导师”制度,选派具有丰富教学及学生管理经验,同时也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有着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奉献精神的校内教师作为校内导师,同时选派长期工作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第一线,具有较深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旨的科研人员作为校外导师,两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实习单位根据科研人员需要向实习生派出学院提出所需实习生人数,双方协调后确定计划。实习单位科研教育管理部门同时向本单位需要实习生的科研人员(第二指导教师)提出本单位和实习派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管理要求,第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实习的试验工作,实习任务书、开题报告的完成、实习日常管理及毕业论文初稿。实习派出学院由院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学生班主任、辅导员来联系协调学生实习事宜,并同时为每位学生配备一位教师,作为实习学生第一导师,第一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单位的科研任务和学生实习及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四)实习培训

学生离开学校之前由派出学院对实习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有: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纪律、实习安全及注意事项。学生到基地实习单位后由实习单位进行培训,内容有: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安全、实验室药品、试剂和仪器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烟草生产技术等。实习单位领导、实习派出学院领导、双方指导教师都要参加培训,各自明确责任。

(五)培养双师型教师

实习学生第一导师由派出学生学院教师担任,学院要挑选责任心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第一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单位的科研任务和学生实习及毕业论文后期的写作工作。第二指导教师由基地实习单位科研人员担任,实习单位要挑选责任心强、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指导实习学生经验的科研人员。第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和实习的试验工作,并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书、开题报告、实习日常管理及毕业论文的初稿。

参考文献:

[1]刘正远,段玉玺,吕杰,等.农业院校农科教合作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1).

[2]陈光,于彦华,林琳.构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多维立体”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5,(02).

[3]马洪艳,白宝良,刘芳.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

[4]范双喜,程春生,刘铁军.构建教学实践新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北京教育(高教),2010,(09).

[5]陈群贤.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09,(02).

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文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6―0053―04

“三农”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农村人力资本问题是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也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自1992年以来,国内学者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人力资本的基本理论,对农村人力资本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国内关于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研究文献的归纳和总结,对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试图提出该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关于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研究的主要领域

(一)关于农村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

我国的一些学者在人力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定义。

白菊红、袁飞(2003)认为,农村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投资和劳动力迁移流动等形式而凝结在农村劳动力身上的资本量。”

王芳芳(2005)认为,农村人力资本“是指农村劳动力身上所凝结的体能、知识、技能和所有能够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能力,这种被凝结的能力表现为一种人力资本存量形式。”

徐丽杰(2005)认为,农村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投资、迁移投资等形式形成的、凝结在农村劳动力身上的,以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郑长植(2008)认为,农村人力资本是指那些达到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从事劳动的农村人口,即统称的农村劳动力,这其中包含了那些虽未达到劳动年龄(低于16周岁)或已超过劳动年龄(大于60周岁),但仍在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村人口。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特征

刘文(2004)从5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特点:第一,农村人口数量大,但文化水平比较低。第二,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且逐年递减。第三,农学专业在校生相对比例逐年下降,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第四,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薄弱。第五,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董智玉(2006)认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特征是:第一,农村教育支出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人力资本的结构层次不明显,劳动力的使用方向趋同。第三,用于劳动力流动的费用不能满足人力资本投资的需要。

周建华、曾福生(2007)指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是:第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受教育程度低。第二,农村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培训。第三,农村劳动力身体素质较差,用于健康方面的支出少。享受的公共卫生医疗水平低。第四,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总体数量偏低,而且质量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何秀玲(2008)认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力资源的知识资本存量不高,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第二,农村人力资源的健康资本积累过低,农民医疗卫生缺乏。第三,农村人力资本的结构层次不明显,劳动力的使用方向趋同。

(三)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和建议

旷爱萍(2005)提出,应从以下6个方面来加快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第一,落实2003年9月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之精神。第二,加快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取消农业税的试点工作,尽快实现农村全面取消农业税。第三,发展农村非正规教育。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要日益增加。第四,以超常规的政策支持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第五,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第六,破除男尊女卑的观念,鼓励对女性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郭志仪、常晔(2007)认为,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质量,是城镇化的必然要求。第一,要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改革农村教育的模式和结构。第二,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力争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第三,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服务作用。第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农民医疗负担。

刘红(2008)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障碍的分析得出增强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动力的对策是:第一,切实提高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负担能力。第二,注重对农村人才的选拔与使用,提高农民投资积极性。第三,通过发展农村个人消费信贷,促进农村居民进行不受家庭初始资源约束的人力资本投资。第四,消除各种限制农民工转移的障碍,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第五,破除人力资本投资的文化障碍,促进传统性别文化向现代性别文化的转化。

(四)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白菊红(2003)运用明瑟(Mincer)收入函数模型对教育和农民收入进行静态考察,得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劳均收入的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越强。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农户,其家庭劳均纯收入明显高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农户家庭,而且家庭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劳动力越多,家庭劳均纯收入水平越高。

许能锐、傅国华(2004)通过定量研究,分析了海南农村人力资本提升对农村人口收入的作用,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对其收入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存在3年和6年两个阀值;第二,农村人口的工龄对其年收入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效果是边际递减的,而且不很显著。这可以从农村住户工龄与其人均总收入的弹性和模型中工龄项的系数显著水平得出。

张茜(2007)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民收入构建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方差分解,研究二者在长期内的相互影响过程和作用效果,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受滞后各期农民收入和农村人力资本的共同影响。第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在短期内依赖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从长期看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更依赖于教育本身。

张兴杰、张沁洁(2008)通过对12个省份农村的家庭人力资本结构,即家庭规模、家庭成员的年龄和

性别特征、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职业和技能掌握因素与农村内部贫富差距形成之间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发现家庭劳动力越多,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也就越高;家庭成员务农的越多,则家庭人均纯收入就越低;家庭劳动力教育程度越高,则人均收入就越高;家庭人口规模与家庭人均收入成反比。

(五)农村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转移

刘文(2004)针对劳动力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本的关系提出:第一,人力资本水平直接影响个人迁移决策。第二,人力资本与收入的正相关效应,必然促进农村外出劳动力对自身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第三,进城民工对社会地位的竞争促使一部分民工为提高自身素质而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第四,农村外出劳动力通过资本回流效应和流动示范效应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

李静花(2007)以洋县为例,运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对两种类型的劳动力从流向、规模、人力资本存量、从业状况、回报率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人力资本型的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收益与成本的比率大于非人力资本型劳动力。人力资本型的劳动力更容易实现长期的有效转移。

周宁、李莹莹(2008)就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在就业行业和岗位选择上所处的地位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低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对就业行业和岗位选择会产生两种影响:第一,导致在就业行业和岗位选择上处于劣势。第二,导致转移后职业的不稳定性。

(六)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开发

目前,我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郭家虎、崔文娟(2007)认为,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应由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转变。反哺的关键是建立人力资本的反哺机制,吸引高素质劳动力回流农村。因此,工业对于农业的要素反哺,首先必须关注并着眼于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教育和健康应该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核心内容。

杨爽、范秀荣(2008)在对当前农村人力资本培育模式和培育效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应当主动适应农村需要,面向市场,注重技能培训,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转换,转变教育和培训的重心,分步骤、分阶段,由易到难,由近及远,逐渐建立学习型新农村。并将其过程分为4个阶段:准备阶段、快速启动阶段――提升农村“吸引力”、持续发展阶段――农村教育练“内功”、终身教育阶段――建立学习型新农村。

胡繁荣(2008)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约,提出了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途径:第一,构建具有正向效应的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循环累积机制。第二,培育学习型农村,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第三,探索建立大学生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第四,建立合理的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机制。第五,巩固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农村人力资本研究的特点及不足

(一)农村人力资本研究的特点

1、内容广泛,领域集中。通过对检索出来的501篇文献的研究发现,农村人力资本的研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前文归纳的6个方面,对其他方面的研究则较少。

2、途径丰富,方法多样。学者们对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是通过丰富的渠道来采集样本和数据的,如利用万维网、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或者问卷调查等途径。另外,学者们对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地区之间的对比、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理论定性法、综合推理法、建模法、个案研究法、计量经济分析法等。

3、联系实际,紧贴时代。学者们对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在不同时期体现了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我国关于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文献是从1992年开始,但主要集中在2004年以后。学者们能够联系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把握政府的相关政策,紧贴时代,与时俱进。当前,学者们把主要研究领域放在农村人力资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农村人力资本问题与“三农”问题的突破、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相关方面,这有利于突破农村发展的瓶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4、有侧重点,专业性强。对检索的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后发现,各个学科的学者们对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完全相同。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的学者们注重从成本收益、供求关系、投入产出、经济效应等方面来研究农村人力资本问题,有的学者则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检验农村人力资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政治和社会学类的学者们及政府部门人员注重从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管理等制度角度或地区贫富差距等角度着手进行研究:统计类学科的学者们则主要通过对人力资本的评价和度量来研究人力资本在农民收入、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因此,各类学者们的研究都有其各自的侧重点,虽然有时存在交叉,但都主要体现了各自的专业特色。

(二)农村人力资本研究的不足

1、农村人力资本研究的内容相对广泛,但并不深入。通过对当前文献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农村人力资本研究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但学者们的研究并没有往更深层次进行,大部分只停留在表层现象中。例如,究竟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产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才能把农村的人力资本真正留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本各个投资主体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各自做了什么?其内在动因和路径是什么?这些问题仍需在以后的研究中深入探讨。

2、农村人力资本研究的领域较集中,缺乏创新。在农村人力资本问题中,学者们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文中归纳的这6个方面,没有致力于去开拓关于农村人力资本的其他新的研究领域,即使在相同主题的研究中,也很少有创新的观点。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大胆创新,有所突破。

3、农村人力资本研究的专业性较强,缺乏各学科间的交叉。各个学科的研究者们对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根据自身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对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文献大多专业性较强,大部分是只从本学科人手,缺乏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综合分析。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注重从多角度人手,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所选问题进行研究。

4、农村人力资本研究的方法以理论定性研究居多,实证定量研究则较少。通过对以往学者们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以理论分析、综合归纳的定性研究为主,而以单独地区为对象的个案研究和以大量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大量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实证定量研究法。

(三)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是农村人力资本的评价体系和长效机制:二是农村人力资本的需求和预测:三是农村人力资本储备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四是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和人力

资本型组织的建立和形成:五是农村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和收益率;六是农村人力资本的动力基础;七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做法和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郑长植.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本开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8,(04).

[2]白菊红、袁飞.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01).

[3]王芳芳.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

[4]徐丽杰.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

[5]刘文.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及投资战略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4,(03),

[6]董智玉.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的研究[J].北方经济,2006,(10).

[7]周建华、曾福生.农村人力资本:现状与机制构建[J].理论探索,2007,(04).

[8]何秀玲.农村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L].山东省农业管

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5).

[9]旷爱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5,(03).

[10]郭志仪、常晔.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03).

[11]刘红.我国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障碍与对策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8,(03).

[12]张兴杰、张沁洁.家庭人力资本结构与农村贫富差距[J].社会科学家,2008,(01).

[13]刘文.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效应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03).

[14]李静花.农村人力资本型与非人力资本型劳动力转移比较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

[15]周宁、李莹莹.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对就业行业和岗位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8,(2―3).

[16]郭家虎、崔文娟.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一一农村人力资本培育[J].当代经济,2007,(12).

[17]杨爽、范秀荣.对农村人力资本培育的思考[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03).

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评估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93―08

一、研究背景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除了承担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外,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仍然是其基本的、最本质的职能。目前,我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种类型――科学(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主要从事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从层次结构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现有的专业学位中硕士专业学位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教育、口腔医学、兽医、临床医学和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从类型结构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类型。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仅有少数专业实施全日制培养。2009年开始实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0年起实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逐步增加专业学位推免生的数量和比例,鼓励、引导优秀生源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比例持续增加,预计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到30%,2015年将逐步提高到50%。从学科结构来看,截止到2011年3月,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涉及管理学、法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除理学和哲学外,基本涵盖所有学科领域。研究生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因此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突出其培养特色成为摆在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问卷设计

发展研究报告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作为切入点。关于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引入了满意度的概念。冯伯麟对教师职业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总体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朱新秤和卓义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与调查,认为职业满意度是个人背景因素、个人内在因素和个人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综合概念。林杰对全国普通高校的现行制度安排满意度进行了调研,认为高校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取决于工作环境,而他们对工作环境,尤其是对各项制度安排的满意度,则是反映高校现行制度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重要尺度。布鲁斯和布莱克本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评估目的、主体和对象等不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的选取维度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其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维度选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第一,从投入一过程一产出环节来考察;第二,从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考察。鉴于“投入-过程-产出”环节及“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的视角,我们设计了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将“质量”概念分解成可以实际测量的具体指标,具体包括8个方面: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外语应用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学术道德水平、创新和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质量及学习投入程度等。研究采用《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其培养过程来实现的,培养过程大致分解为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方面。问卷通过设置相关问题来了解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看法与感受,进而推测培养过程各环节对教育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问卷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内容包括研究生选择就读专业学位的动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了解程度及对专业学位地位的认识等;第三部分是对课程与教学的认识,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投入、导师指导、专业实践等;第四部分是学习收获与满意度的认识,即学生对其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的自我评价。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华南地区多所研究型大学各年级不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45份,剔除无效问卷36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56%。各备选项按照由低到高的等级设计并采用五点式计分法,依次记分“1-2-3-4-5”,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越高。为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数据的初步处理,我们使用克龙巴赫仪系数(Cronbaeh’s Alpha)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α系数为0.861,表明问卷有较好信度。问卷效度检验较适合采用结构效度,即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来检验问卷结构效度,我们提取出了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他们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8.648%,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调查样本分布具有多样性特点。从性别构成看,男生172名,占样本中人数的55.63%;女生137名,占样本总人数的44.37%。从学习形式看,全日制硕士生73人,占总人数的23.62%;非全日制硕士生236人,占总人数的76.38%。从所学专业类别看,文科221人,占总人数的71.52%;理工科66人,占总人数的21.36%;医学等其他23人,占总人数的7.12%。从工龄情况看,没有工作经验,即本科毕业直接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3人,占20.3%;有工作经验的246人,占79.7%。从专业构成看,MPA人数133人,占总人数的43.3%;软件工程人数35人,占总人数的11.3%;MBA人数33人,占总人数的1 0.7%;计算机技术工程人数25人,占总人数的8.1%;教育硕士人数是19人,占总人数6.1%,其余专业人数64人,占样本总人数的20.5%。

三、评估报告

(一)总体评估

调查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各项得分(学生主观感受)均在中等(3分)以上,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良好水平。说明从整体上看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教育质量较好、满意度较高。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高的是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3.83分),其次为学习投入程度和学术道德水平(均为3.80分),再次为科学实践和学以致用能力(3.79分),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3.75分),得分较低分别为外语应用能力(3.42分)、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3.50分)、学位论文质量(3.67分)。说明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最欠缺的是外语应用能力、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这些是今后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二)差异分析

为了检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同评价样本之间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将教育质量总分记为总分40分(Total=8*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2。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显著性水平P值为0.042

第一,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差异。表4显示在存在显著差异的5个专业中,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平均得分最高4.20分。而临床医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得分较低,均低于3.2分。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工商管理硕士等三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评分较高,在3.8分至4分之间。法律硕士、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平均分相对较低,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外语应用能力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硕士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得分较高,在3.6分至3.8分之间。化学工程类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分仅为2.8分左右,外语应用能力最差。其他专业如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软件工程、教育硕士等专业硕士生外语运用能力处于3.2分至3.4分之间,外语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差异。表6表明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专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较高,在3.92分与4.4分之间,体现出这些专业的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硕士等专业的硕士生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处于中间状态,但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理工科类的化学工程、计算机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普遍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学术道德水平差异。表7显示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计算机工程硕士、教育硕士、软件工程硕士等专业在学术道德水平上的平均分较高,位于3.75至4.4分之间;而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硕士、化学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专业学术道德水平平均分的相对较低,处于平均分以下。

第五,学位论文质量差异。从表8可以看到,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的差异较小,普遍得分较低,说明总体质量都得进一步提高。但相对来说,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硕士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略胜一筹,理工科硕士学位论文普遍较差,应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总之,经过十几年发展,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总体质量满意度良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但是各专业类别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质量品牌效应突出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三)问题分析

调查显示,处于前十位的问题分别是:缺乏实践l生教学(17.6%)、扩招太多(10%)、学习时间(8.6%)、导师指导(7.8%)、管理松散(7.8%)、课程设置(5.9%)、教师水平(5.5%)、学生质量(5.5%)、社会认可低(3.1%)、差别对待(3.1%)等。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专业学位社会认可程度不高。调查发现社会对专业学位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社会认可程度不高。从国家层面来看,专业学位教育缺乏权威的国家定位。2001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没有明确划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同时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在学生取得学位后的政策待遇,也没有将专业学位与行业任职资格认证紧密联系起来,导致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整个社会甚至受教育者本人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不高,用人单位的招聘及人事制度中更没有体现出对专业学位教育的足够重视。学校管理者对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不高,对其管理明显存在边缘化、培训化及营利化等倾向。

其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培养制度。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标准和教学保障制度。调查中发现有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管理上配备的力量单薄,只在研究生院设立一个办公室,配备几名工作人员,而他们要负责数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与质量保障工作。

再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尚没有建立具有差异性、实践性与前沿性的课程体系。调查显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以科学学位培养模式为蓝本,未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实践性不强、创新性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部分教材建设不足、教学用书内容陈旧等问题。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教材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实际需求的只占到55.7%,认为参考书对学习帮助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只占到了58.9%。

第四,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导师实践经验与责任心比较缺乏。大学教师大都是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这些导师长期在高校工作,很少接触到社会实际的管理与工作,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管目前这些大学采用了双导师制,聘请了来自实践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但是受到诸如工作时间、待遇和制度等因素影响,往往是象征性地出现在论文答辩会上,很难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教学和实践联系不够。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导师带的学生数量普遍比较多,导师自己面临着学术科研的压力、教学压力,因此给予学生实质性的指导的时间相对较少。在主观题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到两种类型学位的学生待遇不一,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

第五,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投入不够。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既有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又有行政人员、企业员工;既有本科毕业生,又有专科毕业生;既有所学领域与从事行业或大学所学专业相一致的,也有与从事行业或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因此生源成分十分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更有甚者,由于大部分专业硕士受到工学矛盾影响,学习投入远远不够。调查结果显示1.9%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比例少于10%,14%的在10%-20%之间,19.1%的在20%-30%之间,21%的在30%-40%之间,18.8%的在40%-50%之间,25.2%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比例大于50%,说明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间以外,很少花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四、对策建议

(一)健全研究型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培养单位的管理工作来维系和发展。因此,培养单位必须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这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条件。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各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为准则、入学和选拔制度、课程与学习制度、考试与成绩管理制度、导师与科研制度、操作与实践制度、学位论文与学位答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作为学校研究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工作队伍,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素质精湛的干部承担管理任务,不断加强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提高生源质量。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招生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学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对考生资格审查时,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要求,逐一核对考生的学位证、毕业证和职称证等原件,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坚决不同意报考。考试和录取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择优、差额”原则,确保质量,宁缺毋滥。不断进行招生考试录取环节改革,推进有利于选择优秀考生的选拔方式。加大学位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区别力度,学术型研究生考试注重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潜能,专业硕士在考察专业基础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考察,以选拔更适合专业型硕士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的优秀考生。

强化师资队伍。首先,强化导师遴选、考核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导师遴选和考核动态管理方式,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明确导师责、权、利,提高导师责任心,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都应该加强导师对专业硕士指导的针对性、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对导师考核方面,除了参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外,加强考核导师对培养专业硕士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程度。其次,进一步落实“双导师”制。参照国外培养模式,在专业硕士导师遴选和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上进行深化改革,聘请行业部门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的教学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社会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认可程度。学校应参照全日制研究生学位点领衔人的待遇和职责,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领域领衔人待遇并加强考核。

突出课程特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根据国外较好的培养方式和我国实际及各研究型大学现实条件,我们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要突出基础性、差异性、实践性、选择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原则,精简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体系应包括职业领域知识、一般性社会科学知识及科学思维知识。专业学位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某一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检验合格与否的惟一标准就是其“任职资格”是否达到。因此应按职业背景差异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来组织授课内容,构建起合理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如行业领域基础知识、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发展前景、最新技术手段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面对本专业领域,还要面对经济、社会、技术、产业、市场和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应充分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特点,在职业领域知识纵向加深更新的同时拓宽横向领域相关知识,构筑起“职业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体现出专业学位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打通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之间的界限,把学习与做课题结合起来,把研究和应用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加强课程建设,实施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制,鼓励各领域根据在职人员、各自的行业特点、地域特点自编具有实用性强的教材,对于成熟的自编教材,学校和学院应资助出版,推进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优化教学模式。专业学位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以课程内容应用化、课堂教学实践化为起点,逐步摸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优势,坚持以学员为中心,注重学员与教师双向互动,灵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主题报告、学术沙龙、模拟训练、观看影象、实地考察等多样教学方式,着力提高面授效果。大力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开发,编制相应的案例库,开发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每一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都能深入行业第一线接受实践训练。

加强专业实践。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所在。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主的教育,是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与研究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研究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有之义。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需要而设置的学位教育,因此特定职业领域的实践能力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心所在。在教育部专业学位培养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建立实践基地,联合社会资源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因此在今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修改完善时,培养单位应充分考虑到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联合校外导师,整合资源,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或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开拓社会实践的思路和视野,为专业学位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与课题深入实践,从实践中遴选课题,加以研究,切实解决企事业及行业上的技术难题,从而收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重视学位论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质量管理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归宿。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水平、实践技能、研究能力和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是全面检查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综合分析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行目标管理的最后一关。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文体选择上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以突出实用性和职业背景为指导思想,学生可以选择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专业型研究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位论文评价上,一方面,强调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考核专业硕士的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研究范式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方式对专业硕士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政策

其一,国家政策的保障措施。在国家层面上,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保障。国家法律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专业学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定性分析都还远不清晰和成熟。因此,国家和省级部门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学位教育研究,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专业学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从制度上规范专业学位教育行为。

其二,人才市场的配套体系。《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因此需要进行专业学位与劳动力市场及人才市场的相应配套改革,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准入制度衔接落到实处。在美国,参加一些行业执业资格考试必须以获得经认证的专业学位为前提,绝大多数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都规定,参加律师执业资格考试必须获得经认可的法学院所授予的法律专业博士学位(J.D.)或法律学士学位(LL.B),自学、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均不能替代法学院的教育。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使专业学位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也使美国专业学位教育享誉世界。我国行业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之间尚未建立有效衔接,相应专业学位教育经历未成为行业执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很难避免专业学位教育社会地位受到影响。因此,加强专业学位教育与相应行业执业资格考试衔接,必将促进公众对专业学位的认可,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促进专业学位质量提高和健康发展。

其三,社会中介的评价监督。完善的外部质量监控体系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的必要和有益补充。当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等为代表的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社会中介机构。各种专业学位都成立了相应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个培养单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硕士论文在政策上进行宏观管理,同时各种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又成立了领域协作组,对各个培养单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等进行指导。要充分发挥各个准政府组织等中介组织的作用,由各中介机构从不同层次和侧面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监控,保障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专业学位教学中来,保障专业硕士教育质量。在美国,行业协会介入相关专业学位的申请者条件规定、培养计划的制定等环节。行业协会还以专业认证为主要手段来监控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而行业协会同时也是执业资格考试的主管部门,他们与相应专业的教育机构协会联合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的体制使执业资格考试主管部门能够参与到专业学位教育中来,架设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之间的桥梁,中介机构与研究型大学共同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以尝试性地开展专业学位与执业资格考试挂钩的培养机制,以培养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沁平.与时俱进适应需要逐步在我国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3.

[2]马德秀.研究生教育要更加注重适应需求[N].中国青年报,2012―03―14(T03).

[3]冯伯麟.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1996(9):23―25.

[4]朱新秤,卓义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5(5):56―61.

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问题普遍存在,与菌类污染和玻璃话现象并称为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针对褐变难题,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影响褐变的因素作了全面分析,褐变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随植物种类外植体的部位几生理状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不同而危害的程度有所不同,对这些因素是内因外界影响作用作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许多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遇到褐变问题。褐变主要发生在外植体,在植物愈伤组织的继代、悬浮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中也经常发生。褐变产物不仅使外植体、细胞、培养基等变褐,而且对许多酶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培养材料的生长与分化,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本文探讨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影响因素、机理及防范措施,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或工厂生产,包括植物组织的培养,原生质体、悬浮细胞和植物器官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褐变原因及危害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自身组织从表面培养基释放褐色物质,以致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外植体也随之进一步变褐而死亡的现象。褐变的发生与外植体组织中所含的酚类化合物数量多少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有直接关系。很多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都含有较高的酚类化合物,这些酚类化合物在完整的组织和细胞中与多酚氧化酶分隔存在,因而比较稳定。在切割外植体时,切口附近的细胞受到伤害,其分割状态被打破,酚类化合物外溢。对于外植体本身来讲,酚类物质从外植体切口向外溢出是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可诱导植保素或无物理屏障的形成,以防止微生物侵染组织。但酚类很不稳定,在溢出过程中与多酚氧化酶接触,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迅速氧化成褐色的醌类物质和水,醌类物质又会在酪氨酸酶等的作用下,与外植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发生聚合,进一步引起其他酶系统失活。从而导致组织代谢活动紊乱,生长停滞,最终衰老死亡。此外,由于组织的老化病变也会使多酚氧化酶激活而引起褐变。

2褐变产生的机理

2.1非酶促褐变

非酶促褐变是由于细胞受胁迫或其他不利条件影响所造成的细胞程序化死亡或自然发生的细胞死亡,即坏死形成的褐变现象,并不涉及酚类物质的产生。徐振彪等[1]将生长正常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含NaCl的培养基中,组织周围尤其是接触培养基部分发生褐变,但培养基中没有看到扩散的褐化物质。当温度升高时继代保存时间过长,也会发生此类现象。但这种褐变若采取适当措施或者愈伤组织适应了胁迫环境就不再发生了[3]。

2.2酶促褐变

目前认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主要是由酶促褐变引起的,培养材料变褐主要是由伤口处分泌的酚类化合物引起的[4]。酶促褐变如同一般的酶促反应,其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酶、底物和氧。引起褐变的酶有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等。从初次培养和继代培养过程中试管苗的褐变程度和PPO的活性来看,表明PPO活性的高低是引起培养材料褐变的关键。引起褐变的酶的底物主要是酚类化合物,按其组成可分成3类:苯基羧酸(包括邻羟基苯酚、儿茶酚、没食子酸、莽草酸等),苯丙烷衍生物(包括绿原酸、肉桂酸、香豆酸、咖啡酸、单宁、木质素等),第三类是黄烷衍生物(包括花青素、黄酮、芸香苷等),但并非所有的酚类物质都是PPO的底物。

在正常发育的植物组织中,底物、氧气、PPO同时存在并不发生褐变,是因为在正常的组织细胞内由于多酚类物质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而PPO则分布在各种质体或细胞质中,这种区域性分布使底物与PPO不能接触。而当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和破坏时,则为酶创造了与PPO接触的条件,在氧存在的情况下使酚类物质氧化成醌,进行一系列的脱水、聚合反应,最后形成黑褐色物质,从而引起褐变。

3褐变产生的影响因素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褐变的因子是复杂的,因植物的种类、基因型、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等不同,褐变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3.1植物种类及基因型不同的植物和不同的基因型决定了不同的褐化程度。在组织培养中,品种褐化难易可能是与该品种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多少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差异有关。

3.2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外植体的部位及生理状态不同其褐化程度不同,同时,不同时期和不同年龄的外植体在培养中褐变的程度也不同。

3.3培养基成分培养基成分中的无机盐、蔗糖浓度、激素水平等对褐变的程度的影响尤为重要。另外,其pH值也与褐变程度有较大关系。

3.4培养条件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均可加速被培养组织的褐变。不利环境条件都能造成细胞的程序化死亡,温度是诱导程序化死亡的主要因素[1]。

4防止外植体产生褐变的对策

从理论上讲,酶促褐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加以抑制:一是除去引起氧化的物质——氧;二是捕捉或减少聚合反应的中间产物;三是抑制有关的酶。实际操作上,下列措施是被认为行之有效的。

4.1适当外植体的选择

取材时应注意选择褐变程度较小的品种和部位作外植体。成年植株比幼苗褐变程度厉害,夏季材料比冬季及早春和秋季材料的褐变要严重。冬季的芽不易生长,宜选用早春和秋季的材料作为外植体。王异星[5]用荔枝无菌苗不同组织的诱导试验表明,茎最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培养2周后长出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叶大部分不能产生愈伤组织或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度褐变;而根极大部分不产生愈伤组织,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全部褐变。

4.2对外植体的处理

通过对较易褐变的外植体材料的预处理能减轻醌类物质的毒害作用。处理方法如下:外植体经流水冲洗后,在2-5℃的低温下处理12-24小时,再用升汞或70%酒精消毒,然后接种于只含有蔗糖的琼脂培养基中培养5-7天,使组织中的酚类物质部分渗入培养基中。取出外植体用0.1%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再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中。若仍有酚类物质渗出,3-5天后再转移培养基2-3次,当外植体的切口愈合后,酚类物质减少,这样可使外植体褐变减轻或完全被抑制。何琼英等[6]用抗坏血酸预处理香蕉吸芽外植体,能减轻外植体褐变,从而提高芽丛诱导率。

4.3适宜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成分与褐变程度有关,要考虑所选培养基的状态和类型。

4.3.1适当的无机盐浓度张妙霞等[7]在柿树组织培养防止褐变所进行的试验中,4种培养基的无机盐以改良MS(大量元素减半)和1/2MS的效果最好,MS的效果较差,结果证明低浓度的无机盐可促进外植体的生长与分化,减轻外植体褐变的程度。徐振彪[1]在对玉米幼胚耐NaCl愈伤组织的筛选表明,随NaCl浓度升高,褐变现象加重。

4.3.2适当和适量的激素王异星[5]在荔枝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添加1mg/LBA+0.5mg/L2,4-D时,愈伤组织较坚硬,增殖缓慢,易产生褐变。培养基中添加1mg/LBA+1mg/L2,4-D时,愈伤组织浅黄疏松,增殖也快。

4.3.3培养基的硬度在一定范围内,琼脂用量大,培养基硬度大,褐变率低[8],这可能是培养基的硬度影响了酚类物质的扩散速度的缘故。

4.3.4培养基中水的硬度的影响硬度低的蒸馏水褐变率低,而使用硬度较高的自来水,褐变严重,甚至会出现褐变死亡[8]。这可能是配制培养基的水改变了培养基中无机盐的浓度,间接地影响了植物外植体的褐变。

4.3.5培养基的pH值在水稻体细胞培养中,pH值为4.5-5.0时MS液体培养基可保持愈伤组织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其表面呈黄白色,而pH值为5.5-6.0时,愈伤组织严重褐变[9]。一般来说,酸性环境(pH值为4.5-5.0)不利于褐变过程的发生[10]。

4.3.6培养条件如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光照会提高PPO的活性,促进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从而加速被培养的组织褐变。高浓度CO2也会促进褐变,其原因是环境中的CO2向细胞内扩散,细胞内CO32-增多,CO32-与细胞膜上的CO32-结合,使有效CO32-减少,导致内膜系统瓦解,酚类物质与PPO相互接触,产生褐变[11]。因此,初期培养要在黑暗或弱光下进行。

4.4添加褐变抑制剂和吸附剂

褐变抑制剂主要包括抗氧化剂和PPO抑制剂。在培养基中加入偏二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二硫苏糖醇等抗氧化剂都可以与氧化产物醌发生作用,使其重新还原为酚[12]。由于其作用过程均为消耗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添加量,其中L-半胱氨酸和抗坏血酸均对外植体无毒副作用,在生产应用中可不受限制。在水稻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植酸(PA),可防止褐变,PA分子中众多的羟基产生抗氧化作用,使生色物质的含量下降或PA与PPO分子中的Cu2+结合,从而降低了其活力。陈学森等[13]在对植酸在银杏组织培养中应用的研究中也证实了植酸具有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是一种吸附性较强的无机吸附剂,能吸附培养基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琼脂中的杂质、培养物在培养过程中分泌的酚、醌类物质以及蔗糖在高压消毒时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等,从而有利于培养物的生长。粉末状的活性炭与颗粒状的活性炭相比吸附性更强,一般在培养基中加入1-4g/L的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尽量用最低浓度的活性炭来对抗褐变的产生,因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没有选择性的,在吸附物质的同时,也会吸附培养基中的其他成分,对外植体的诱导分化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14]。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酚类物质的专一性吸附剂,在生化制备中常用作酚类物质和细胞器的保护剂,可用于防止褐变[15]。

4.5进行细胞筛选和多次转移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经常进行细胞筛选,可以剔除易褐变的细胞。在外植体接种1-2天后应立即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中,能减轻酚类物质对培养物的毒害作用,降低抑制作用,使外植体尽快分生,连续转移5-6次,可基本解决外植体的褐变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振彪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7(1):55~56.

[2]符近.三种不同类型种子休眠萌发及马占相思种子老化过程的研究.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1996.

[3]傅作申,玉米耐NaCl幼胚愈伤组织的筛选及特性分析,长春农牧大学硕士论文,1996.

[4]颜昌敏编著,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王异星.荔枝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暨南大学学报,1997,18(5):84~85.

[6]何琼英等.抗坏血酸预处理阻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研究初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6(3):79~82.

[7]张妙霞.柿树组织培养防止外植体褐变的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33(1):87~91.

[8]金坚敏.水稻幼穗和成熟种子诱导胚状体时的有关因子探讨.植物学通报,1992,9(2):53~54.

[9]金坚敏.水稻幼稿和成熟种子诱导胚状体时的有关因子探讨.植物学通报,1992.

[10]王东霞等,如何对抗植物组织中的组织褐变,中国花卉盆景,2002,12:29~30.

[11]姚洪军,罗晓芳,田砚亭.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的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3):78~83.

[12]蔡金星等.不同品种梨多酚氧化酶特性及其抑制剂的研究.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13(1):55~57.

[13]陈学森,张艳敏等,植酸在银杏组织培养中应用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9(2):24~27.

[14]刘用生.植物组织培养中活性炭的使用.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14.

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第8篇

其实,袁先生所击中的,与其说是一九八八年我翻译《挪威的森林》的初衷,莫如说是二十多年来我持续翻译村上系列作品的一个主打动机。必须承认,翻译《挪威的森林》之初,我并没有这样明确的认识—也不可能有—而是后来一步步聚敛成形的,成为我不屈不挠翻译和研究村上文学作品的一个内在驱动力。换句话说,我致力于村上文学翻译研究的根本着眼点,就是看它能给当下中国社会带来什么。

毋庸讳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虽然改革开放进行一二十年了,但个人主体性还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个体存在的尊严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往日极力提倡的阶级性、群众性、集体性和一元化、极端化、运动化等“”思维模式仍在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人们的思想,不少人说话做事仍心有余悸。而村上作品中展现的丰富多彩的“个人”感觉、“个人”情绪、“个人”感情和“不同于他人的个人价值观”,及其以尊重个体差异性为前提的多元共存等现代精神,无疑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即使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村上文学中以“高墙与鸡蛋”这一隐喻所表达的个人与体制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在关联性中显现的介入姿态、使命感等公民意识,尤其是藐视俗流或世俗价值观的精神上的高蹈性和超越性,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也仍然不失其积极的启示性。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得以在接踵而来的下海经商风潮、出国风潮乃至竞聘管理岗位等风潮中不为所动,执拗地致力于村上作品的翻译和研究。以单行本计,仅村上就已翻译了四十二本,出版了四十一本。并将翻译和研究相结合,写了数十篇译序和评论文章。其中,近年来在《外国文学评论》发表了四篇,在《外国文学》、《读书》、《中国图书评论》发表了若干篇。大部分文章的主旨都或多或少同当下性有关。如“村上文学与中国青年的精神世界”、“本土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村上文学在中国流行的原因”、“作为斗士的村上春树”等等。在为研究生开设的村上专题文学特讲课和论文指导过程中,也尽可能使之与当下性结合在一起,例如就“村上文学中的中国元素”、“村上的中国观”、“村上文学中的二战与暴力”等主题进行过反复讨论。 林少华(左)与村上春树

考虑到当下性同社会担当意识有关,作为给研究生上第一次课的内容,我讲的是什么是知识分子和如何做一个知识分子,告诉他们拿学位容易做学问难,学知识容易当知识分子难。让他们写的第一篇读书报告(report),是“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作为参考书目,推荐了关于陈寅恪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陆键东,三联1995年版)、关于北大老校长马寅初的《马寅初的最后三十年》(彭华,中国文史2005年版),后来增加了梁漱溟的《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人民2010年版)、《我的精神自传》(钱理群,广西师大2011年版)和《知识分子论》(爱德华·W.赛义德)等几种著作,以便让研究生们从一开始就仰望那些傲岸的身影,接触那些高洁的灵魂,感受其不屈的风骨。同时将自己生命历程中的创痛和困惑剖露出来,和他们一起讨论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出路和价值取向。我以为,北大的价值当然不仅仅在于它承担了多少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吸引了多少各省市高考状元,而更在于它的老校长如蔡元培、胡适、傅斯年和马寅初等杰出的知识分子所树立的精神标杆以及后来的北大学人对其践行和延续的力度。我幸运地看到,这种精神至少在中文系钱理群、陈平原等教授身上得到了体现。陈平原教授虽然言辞较为平和儒雅,很少直接谈论政治,但他在《大学十讲》(复旦2002年版)等著述中表达的对过去一些大学品格的推崇,尤其对西南联大精神的仰慕和追索,让我看出了北大精神不熄的火焰。这无疑是治学的一种可贵的当下性。至于校长,恕我直言,半个世纪以来恐怕还没有哪一位完全达到其前辈的高度。现任北大校长周其凤教授,此前是我的母校吉林大学的校长。二一二年三月两会期间我在媒体上见到这样一段周校长关于大学之大的表达:大学之大在于教,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大学之大在于课,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大学之大在于生,毕业生的社会声望和成就。(2012.3.11《人民日报》)我在微博上不自量力地就此补充了一点,大学之大在于气:有无藐视官本位的孤高之气,有无引领民族精神的浩然之气,有无追求真理的凛然之气。有此气,再小亦大,无此气,再大亦小。大学之大,唯在气大而已。应该说,北大具有的北大精神,不仅是北大一校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所有高校的宝贵财富。即使在这个意义上,也希望北大怀有高度的警醒和忧患意识。如果北大果真像钱理群教授五月间指出的那样“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北大如何向其他大学示范,向全国考生和纳税人交待呢?在此不妨重温钱先生那几句话:“我们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2012.5.8《中国青年报》)另一位钱老先生钱学森曾问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但愿钱理群这段话不是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说起来未免有些尴尬,包括北大在内的西南联大却在炮火连天的八年抗战期间弦歌不辍,培养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七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和一百七十二位中外籍院士。毫无疑问,他们都是钱老希望培养出的杰出人才。

作为学人的楷模,也是因为和翻译有关,我特别向研究生们推荐了傅雷。并且从他身上总结出了做学问、写论文的十六个字:国际视野、中国立场、人文情怀、问题意识。看今年五月“东方学研究方法论”项目第一次研讨会的简报,得知北师大历史系刘家和教授曾在此强调所谓“纯客观的”、“绝对中立”的研究是不存在的。这点我非常赞同。这大约也就是做学问的中国立场和问题意识。具体到村上文学研究方面,最好不要跟在日本学者屁股后面,埋头研究诸如“村上作品中的西方音乐”、“村上文学中的动物意象”以及“井”之隐喻、“水”之隐喻、“‘耳朵女郎’之‘耳朵’意味”等研究课题。这类课题并非没有价值,但在当下阶段,毕竟等而下之。我认为,中国对日本文学、日本文化乃至日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研究,在总体上远远不及日本对中国相应的研究,恐怕还处于“启蒙”阶段。也就是说,在宏观的、面上的、粗线条的或框架的研究还没充分展开的情况下,一下子进入微观的、点上的、绣花针式的研究能有多大的价值、多大的意义?例如日本文学研究,在奈良时期、平安时期、镰仓时期等断代史研究和《万叶集》、《源氏物语》等重点作品研究都几乎没有像样著述出现的情况下,突如其来地弄出“通口一叶日记中的恋爱观”这样的研究,会不会丢了西瓜捡芝麻?

不错,从技术角度来说,论文题目越小、格局越小越容易做,“保险系数”当然也就越高。实际上一些论文指导老师也更愿意这样建议和指导,以致不少论文在技术上被打磨得无比光滑细腻,如同刚刚揭下面膜的女子脸蛋。不客气地说,那样的论文无非是上面钱理群教授指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实验性产品罢了。在今年的研究生论文答辩会上,我趁机指出,文科研究生,尤其是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写论文的过程应该是精神受到洗礼、灵魂不断攀升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撰写的冲动或激情,成为一种精神享受。与此同时,如果可能,还应该力争让自己的论文对国民有一点启示性。假如写出的东西除了三五个小圈子的人谁也看不懂,那么,即使修整打磨得再精致好看,又有多大价值可言呢?在这个意义上,我不赞成外语专业研究生用外语写论文。而许多外语老师则认为,“学外语不用外语写论文,那还是外语专业的吗?”这个说法听起来理直气壮,但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里面有不少似是而非的成分:第 一、论文考察的是学术思维本身,而不是作为思维载体的符号,更不是外语作文能力;第二、写给谁看?你是在中国本土,不是身在异域的留学生,供养你读研的同胞们看不懂,外国人看不到也未必愿意看。第三、文学论文几乎涉及所有语汇且要有相应的文学性,漫说外文,用中文写好说明白都远非易事。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透露,在北大,连中文系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甚至也存在语句不通顺的情况(2011.8.17《中国教育报》)。何况非北大的外文系硕士生呢?第四、老外们在其本国写《红楼梦》论文、鲁迅论文,哪个是用中文写的?据我所知,至少日本人在日本都用日文撰写;第五、教育部似乎无此规定,无非“自虐”或“自恋”而已。据说北大是要求用中文写的。受此鼓舞,我也不对自己带的研究生的论文用语作硬性规定。北外日本学研究中心老主任严安生教授日语够好的了,他也赞成我的观点:“不要用语言限制学生的思维。”相对而言,我更想说的是写给谁看或为什么写,即作者的着眼点问题。记得几年前在大连日本文学研究会年会上,曾在北大任职后来转赴日本的刘建辉博士作大会发言时说过这样一番话(大意):人家日本教授做了百分之九十九,剩下的百分之一甚至百分之零点一交给你做。你在最宝贵的年龄段花了几年乃至十几年时间做出来了,也因此拿到了博士学位。可你回国后发现自己做的东西是顶多三五个人看得懂的小玩意儿,根本派不上用场,无法融入本土话语,你不觉得太不划算、太没有“经济效益”了吗?(あまりにも非

的じゃないですか)。

尽管我不是“海龟”博士—“土鳖”博士也不是—但我听了仍颇受震撼,更深有同感。这就是说—恕我重复—做学问不能不考虑当下性、考虑中国立场和具有问题意识。如果自己所面对的研究领域还没有走过“启蒙”阶段或者属于开创阶段,那么,选题一定要有格局。宁要大气而粗糙些的,也不要小气而精致的东西。至少,选题应是自己学术生命、精神生命的出发点,而不能一开始就把自己逼入自说自话的死胡同。成效如何另当别论,反正这是我进行翻译选题和学术研究选题时所留意的一点。就广泛意义而言,我觉得这既是一种治学方法,又未尝不是一种精神格局。应该说,学问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格局。有大一些的精神格局,有高一些的精神境界,有相对开阔的精神气象或胸襟,才会把学问往大处做,才会更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幸福。说到底,学术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不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我不知道,但肯定是为了人的幸福、人类的幸福。

这种治学的方法和宗旨,说到底,就是儒家经世治用思想和家国情怀在当今学术研究中的运用和体现。我特别欣赏“士志于道,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那种儒学传统中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担当意识。尤其在社会日趋商品化、物质化、娱乐化,而文化日趋功利化、粗鄙化、浅薄化的今天,在“科学主义”、“工具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波涛汹涌的大潮中,知识分子、读书人更应具有引领国民精神走向的志向和干预生活的勇气。有学者认为,知识阶层人格的全面堕落导致的文化腐败是明朝倾覆的深层原因。我们痛心地看到,当今知识分子人格的堕落也并非个别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行政官员堕落并不可怕,甚至公检法堕落也未必有多么可怕,最可怕是知识精英的堕落、学术的堕落。这方面,有三位先哲的说法格外值得我们倾听。王国维说:“提倡最高之学术,国家最大之荣誉,”“国家与学术为存亡,天而未厌中国也,必不亡其学术;天不欲亡中国之学术,则于学术所寄之人,必因而笃之。”陈寅恪说:“学术之兴替,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顾炎武则大声疾呼:“士大夫之,是谓国耻!”概而言之,学术非学者一己之事,学术关乎国之存亡,关乎民族精神之生死。常言说哀莫大于心死,而学术之死文化之死,即是民族之心死。作为学术与文化承担者的我等知识分子,除了让自己成为不畏任重道远的弘毅之士,恐怕没有更多的选择。唯其如此,王国维、陈寅恪、梁漱溟等前辈学人才在传统文化风雨飘摇之际,甘愿为其托命人,以保留民族命脉,使中华民族免于不死。而且,至少陈寅恪、梁漱溟和北大东方学的开拓者季羡林这三位老先生都曾发出类似“华夏之文化……终必复振”的预言,而的确言中了。值此复振之际,假如知识分子本身把持不住,甚至直线下滑,那么情况将会怎样呢?

出于这样的现实关怀和忧患意识,我开始调整作为学术活动一部分的演讲主题和内容。由旨在促进自我觉醒和个性解放而借助村上文学展开的对孤独的守护和美学诠释,转而倡导对孤独的超越和进入大丈夫精神境界。即由守护个人心灵后花园的隐士姿态,转为积极参与社会改革进程,诉求社会正义与良知。今年上半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等校的专场讲演中我一再这样强调:无论作为社会整体还是作为公民个体,现在都应该怀有一分清醒和警觉—在物欲横流泥沙俱下的俗世浪潮中守护孤独以求洁身自好诚然难能可贵,但不能洋洋自得地在此止步,更不能因此自命不凡,而应该鼓足勇气,否定孤独超越孤独,进入社会关怀和社会批判的大丈夫精神境界。只有这样,“小资”的孤独才能升华为“大丈夫”的孤独,“星巴克”里的孤独才能变成悠悠天地间的孤独,驼鸟的孤独才能升华为鲲鹏的孤独。一句话,“独善其身”的小孤独、小境界才能转为“兼济天下”的大孤独、大境界。换言之,孤蓬自振片云独飞的清高和优雅固然不可或缺,但不能因此忘了“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那种黄钟大吕天风海涛的阳刚世界—那里生成的才是民族魂、民族的脊梁。幸好,这样的演讲几乎场场爆满、山鸣谷应。身临其境,让我切切实实感到“八后”、“九后”也是可以托以重任的一代,中国还有“戏”可唱。读书种子不绝,经纶之心不死,青云之志不堕,我们的民族就总有一天走能出消费主义时代和“拜物教”的精神困局,摆脱文化焦虑,振翅遨游于天地之间,为世界提供一种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文化范式,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国。

与此同时—主要是近三四年来—我还在翻译、研究和演讲之外开辟了另一阵地,那就是从事散文、随笔、杂文的创作,通过在《羊城晚报》、《时代周报》、《东方早报》、《齐鲁晚报》等广州、上海和本地若干报刊上开辟定期或不定期的文化专栏,让自己进一步走出“象牙塔”、走出校园,在学术与大众之间搭建一道桥梁。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启迪民智,以济时需,让学术成为天下公器。

这里我要回过头来说明一点的是,我并非否定“象牙塔”。恰恰相反,在广义上我认为应该重建大学这个“象牙塔”。前哈佛大学校长博克在《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一书中阐述道:大学应当关注自己,“大学处理与外界的各种关系中,必须不断地面对各种道德问题和道德责任”,“纯学术研究”是象牙塔的本质所在,正是基于这一点来考虑社会需求,大学才从“传统上向国家提供了最伟大的服务”。哈佛大学在二年的一次讨论中面对社会挑战作出这样的回答:哈佛绝不跟着社会需求的指挥棒转,因为哈佛坚信:“社会变化得越快,大学这块变化相对少、思想观念相对独立的领地就越有价值。”可见,越是变革的时代,越要坚守大学的传统;越是变化的社会,越要秉持大学的精神;越是纷扰的诱惑,越要牢牢抓住大学的本质。(《江苏高教》2011年第6期)然而我们痛心地看到,在这个躲避崇高的、被碾平了的世界上,理应成为社会共同仰望的大学之“象牙塔”正在向世俗甚至低俗、媚俗方面倾斜。如果鲁迅在世,他要写的恐怕不再是“论雷峰塔的倒掉”,而很可能是“论象牙塔的倒掉”。也就是说,在当下中国,我们需要一大批知识分子像出家人一样守护和重建“象牙塔”,让大学这个“象牙塔”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圣殿。我这里说的走出“象牙塔”,主要是说要避免让学术研究活动沦为获取职称、获取津贴等个人好处的“私器”,而应使之成为承担社会责任和引领大众的“天下公器”。

另外,作为与此相关的附带性平台,我还在新浪、网易开了博客。总点击量已近九百万次。一两年前又开了微博,新浪微博“粉丝”超过五十万。加上网易、腾讯和搜狐三家,“粉丝”总量逾三百五十万。虽有赶时髦之嫌和遭遇“围观”乃至“拍砖”的风险,但毕竟可以将一个读书人的所感所思所想迅速传达出去,直接吁诉社会,和大家互动。在这点上,微博应是最具当下性的诉求方式和传播手段。说起来,我一般不上网,打字速度极慢。发电子邮件都要写在稿纸上请家人录入。也是因为这个关系,无论博客还是微博,都不是我主动开的,而是在新浪等网站一再劝诱之下不得已而为之。我这人并不聪明,但比较执著。一般不轻易答应,而一旦答应,就会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如博客和微博,除了极特殊情况,至少每星期挂一篇博文,每天写一则微博。博客或可转发专栏文章,而微博必须每天写一百四十字。我不是易中天、余秋雨和于丹那样的明星教授,更不是韩寒、郭敬明,不可能随便写什么都会一呼百应撒豆成兵,大多情况下必须以思想取胜,起码以修辞见长。而这绝非易事,但总算坚持下来了。坚持就是影响。

我很欣赏不知哪位西方人说过的一句话:每一只狗都应该叫!无论叫声多么难听多么微弱,也总比不叫好—知识分子的担当,说到底,许多时候无非“叫”罢了,呼号罢了。这大概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在这方面,数月前去世的复旦历史系朱维铮教授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的治学历程,可以说是一路奔走呼号。他始终将学术研究和当下关怀融为一体,始终引导学生和读者读取“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某种消息”。《读书》第六期有文章认为“这是他的读者群能够远远溢出学术界小圈子之外的重要原因”(姚大力《重读朱维铮》)。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史学教授,较之学者,朱维铮先生更是一位知识分子,一位够格的知识分子。日落烟沉,天地为空。“知其辱而保其尊,坚信大道如砥”—他的铮铮铁骨猎猎旗风,他的治学取向和治学路径,对每一个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教师都有不一般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启示性。

以上杂乱地讲了当下性。说高雅些,即所谓经世致用。通俗说来,也就是学术研究活动的现实关怀。下面我想简单谈几句学术表达的文体或文学性、修辞性问题。能否说是治学方法我不敢断定,但确实是我相当在意的一点。

我一九八二年毕业于当时由我国著名化学家唐敖庆教授出任校长的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差不多算是“黄埔一期”硕士生。诸位想必知道,当时的硕士生有可能比当下的博士生还要金贵。不过,由于“”这一特殊历史原因,我初中才念到初一,干了几年农活后经由“贫下中农”推荐,作为工农兵学员上了大学—基本等于小学生上大学。何况上大学期间一会儿“批林批孔”一会儿批《水浒》批宋江批周公,又一会儿学工学农学军,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有没有一半都很难说。所以,我的知识结构和学养积淀明显先天不足。这也是我迄今未能构筑自成一统的学术框架或成就石破天惊的独家之言的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原因。所幸我自小喜欢读书、喜欢文学,语文和作文成绩一直较为得意。加上乡下务农期间和工农兵学员时代也大体没有中断文学书刊的阅读,又有写日记等涂鸦习惯,从而培养了一定程度的写作能力和修辞自觉、文体自觉。这点让我日后占了相当不小的便宜—无论文学翻译还是论文撰写抑或发言讲演,我都比较注意从修辞、审美角度打磨语言或文体。而这往往是一些译者、尤其学者和演讲者忽视的“雕虫小技”,使得我乘虚而入并且相对得逞。我的译作、文章乃至演讲之所以较受欢迎并有了一些影响,我觉得与此有不算小的关系。

人生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任何风潮、制度都将灰飞烟灭,任何思想都可能过时或成为常识,唯艺术之美永存。这也是我在翻译当中始终把审美忠实“置顶”的根据。甚至数学都看重美—英国数学家G.H.Hardy宣称美是首要标准,丑的数学是没有安身立命之地的。

我所以看重关乎审美的文学性、修辞性,除了上述个人原因,还同中国文化传统有关。诸位知道,中国古人非常注重辞章之美—“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可以说是历代文人墨客心目中的金石之论。诗词曲赋自不用说,即使文论等评论性文章也每每写得文采斐然。如《典论·论文》、《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六一诗话》以及《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等等,哪一卷不写得异彩纷呈摇曳生姿?哪一篇不写得倾珠泻玉铿锵悦耳?反观我们现在一些文章,特别是论文,漫说文采,有的连严谨都欠火候,个别的甚至语病迭出。还有的喜欢罗列西方文学流派、文学理论术语,说故弄玄虚未免苛刻,但至少本土化努力做得不够。复旦大学英语教授陆谷孙日前就对“后现代的东西”表示反感:“像我看到有人用‘模因论’(memetris)解释翻译,戴顶帽子,穿双靴子,内容还是离不开意译直译等等,有什么价值呢?还是文本为主吧。”(《书城》2012年5月号)

窃以为,至少文学论文应该写得有文学性,写得美些。这样也才能走出小圈子,为更多的人喜闻乐见,产生广泛些的影响。这方面范曾是个不错的例子。李荐保说“范曾将论文作美文写,滔滔乎言辞,崛崛乎气象,笔致如大江奔涌,读来令人忘倦”。作为我自然不能和范曾比,但我的确很认同那样的努力。我在不妨称之为专著的我的一本名叫《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的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作为身在学院体制内并且受过学术训练的知识分子,学术研究本应是我较为熟悉的风景。但事关村上的文学批评,每次动笔我都不太想采用条分缕析严肃刻板的学术文体和范式。这一是因为村上作品受众面较广—保守估计也有一千万人,而且多是年轻人;二是因为较之从西方引进的这种学术文体和范式,我更欣赏以整体审美感悟和意蕴文采见长的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笔法。所幸我自己也从事文学创作,算是‘半拉子’作家,对这种笔法并不十分陌生。我的一个追求,就是以随笔式文体传达学术性思维,以期在‘象牙塔’和大众之间构筑一道桥梁。这本小书可以说是一个远不成熟的尝试。……文学批评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验证乃至构筑某种文学批评理论,而在于通过文本解读或赏析促成一种深度认知和审美体验。”这段话大体可以视为关于当下性和文学性、修辞性相结合的我的治学方法的一个概括。

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褐变,对策

目前,在许多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遇到褐变问题。褐变主要发生在外植体,在植物愈伤组织的继代、悬浮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中也经常发生。褐变产物不仅使外植体、细胞、培养基等变褐,而且对许多酶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培养材料的生长与分化,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本文探讨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影响因素、机理及防范措施,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或工厂生产,包括植物组织的培养,原生质体、悬浮细胞和植物器官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褐变产生的影响因素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褐变的因子是复杂的,因植物的种类、基因型、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等不同,褐变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1.1植物种类及基因型不同的植物和不同的基因型决定了不同的褐化程度。在组织培养中,品种褐化难易可能是与该品种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多少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差异有关。

1.2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外植体的部位及生理状态不同其褐化程度不同,同时,不同时期和不同年龄的外植体在培养中褐变的程度也不同。

1.3培养基成分培养基成分中的无机盐、蔗糖浓度、激素水平等对褐变的程度的影响尤为重要。另外,其pH值也与褐变程度有较大关系。

1.4培养条件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均可加速被培养组织的褐变。不利环境条件都能造成细胞的程序化死亡,温度是诱导程序化死亡的主要因素[1]。

2褐变产生的机理

2.1非酶促褐变

非酶促褐变是由于细胞受胁迫或其他不利条件影响所造成的细胞程序化死亡或自然发生的细胞死亡,即坏死形成的褐变现象,并不涉及酚类物质的产生。徐振彪等[1]将生长正常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含NaCl的培养基中,组织周围尤其是接触培养基部分发生褐变,但培养基中没有看到扩散的褐化物质。当温度升高时继代保存时间过长,也会发生此类现象。但这种褐变若采取适当措施或者愈伤组织适应了胁迫环境就不再发生了[3]。

2.2酶促褐变

目前认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主要是由酶促褐变引起的,培养材料变褐主要是由伤口处分泌的酚类化合物引起的[4]。酶促褐变如同一般的酶促反应,其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酶、底物和氧。引起褐变的酶有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等。从初次培养和继代培养过程中试管苗的褐变程度和PPO的活性来看,表明PPO活性的高低是引起培养材料褐变的关键。引起褐变的酶的底物主要是酚类化合物,按其组成可分成3类:苯基羧酸(包括邻羟基苯酚、儿茶酚、没食子酸、莽草酸等),苯丙烷衍生物(包括绿原酸、肉桂酸、香豆酸、咖啡酸、单宁、木质素等),第三类是黄烷衍生物(包括花青素、黄酮、芸香苷等),但并非所有的酚类物质都是PPO的底物。

在正常发育的植物组织中,底物、氧气、PPO同时存在并不发生褐变,是因为在正常的组织细胞内由于多酚类物质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而PPO则分布在各种质体或细胞质中,这种区域性分布使底物与PPO不能接触。而当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和破坏时,则为酶创造了与PPO接触的条件,在氧存在的情况下使酚类物质氧化成醌,进行一系列的脱水、聚合反应,最后形成黑褐色物质,从而引起褐变。

3防止外植体产生褐变的对策

从理论上讲,酶促褐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加以抑制:一是除去引起氧化的物质——氧;二是捕捉或减少聚合反应的中间产物;三是抑制有关的酶。实际操作上,下列措施是被认为行之有效的。

[NextPage]3.1适当外植体的选择

取材时应注意选择褐变程度较小的品种和部位作外植体。成年植株比幼苗褐变程度厉害,夏季材料比冬季及早春和秋季材料的褐变要严重。冬季的芽不易生长,宜选用早春和秋季的材料作为外植体。王异星[5]用荔枝无菌苗不同组织的诱导试验表明,茎最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培养2周后长出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叶大部分不能产生愈伤组织或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度褐变;而根极大部分不产生愈伤组织,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全部褐变。

3.2对外植体的处理

通过对较易褐变的外植体材料的预处理能减轻醌类物质的毒害作用。处理方法如下:外植体经流水冲洗后,在2-5℃的低温下处理12-24小时,再用升汞或70%酒精消毒,然后接种于只含有蔗糖的琼脂培养基中培养5-7天,使组织中的酚类物质部分渗入培养基中。取出外植体用0.1%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钟,再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中。若仍有酚类物质渗出,3-5天后再转移培养基2-3次,当外植体的切口愈合后,酚类物质减少,这样可使外植体褐变减轻或完全被抑制。何琼英等[6]用抗坏血酸预处理香蕉吸芽外植体,能减轻外植体褐变,从而提高芽丛诱导率。

3.3适宜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成分与褐变程度有关,要考虑所选培养基的状态和类型。

3.3.1适当的无机盐浓度张妙霞等[7]在柿树组织培养防止褐变所进行的试验中,4种培养基的无机盐以改良MS(大量元素减半)和1/2MS的效果最好,MS的效果较差,结果证明低浓度的无机盐可促进外植体的生长与分化,减轻外植体褐变的程度。徐振彪[1]在对玉米幼胚耐NaCl愈伤组织的筛选表明,随NaCl浓度升高,褐变现象加重。

3.3.2适当和适量的激素王异星[5]在荔枝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添加1mg/LBA+0.5mg/L2,4-D时,愈伤组织较坚硬,增殖缓慢,易产生褐变。培养基中添加1mg/LBA+1mg/L2,4-D时,愈伤组织浅黄疏松,增殖也快。

3.3.3培养基的硬度在一定范围内,琼脂用量大,培养基硬度大,褐变率低[8],这可能是培养基的硬度影响了酚类物质的扩散速度的缘故。

3.3.4培养基中水的硬度的影响硬度低的蒸馏水褐变率低,而使用硬度较高的自来水,褐变严重,甚至会出现褐变死亡[8]。这可能是配制培养基的水改变了培养基中无机盐的浓度,间接地影响了植物外植体的褐变。

3.3.5培养基的pH值在水稻体细胞培养中,pH值为4.5-5.0时MS液体培养基可保持愈伤组织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其表面呈黄白色,而pH值为5.5-6.0时,愈伤组织严重褐变[9]。一般来说,酸性环境(pH值为4.5-5.0)不利于褐变过程的发生[10]。

3.3.6培养条件如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光照会提高PPO的活性,促进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从而加速被培养的组织褐变。高浓度CO2也会促进褐变,其原因是环境中的CO2向细胞内扩散,细胞内CO32-增多,CO32-与细胞膜上的CO32-结合,使有效CO32-减少,导致内膜系统瓦解,酚类物质与PPO相互接触,产生褐变[11]。因此,初期培养要在黑暗或弱光下进行。

3.4添加褐变抑制剂和吸附剂

褐变抑制剂主要包括抗氧化剂和PPO抑制剂。在培养基中加入偏二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二硫苏糖醇等抗氧化剂都可以与氧化产物醌发生作用,使其重新还原为酚[12]。由于其作用过程均为消耗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添加量,其中L-半胱氨酸和抗坏血酸均对外植体无毒副作用,在生产应用中可不受限制。在水稻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植酸(PA),可防止褐变,PA分子中众多的羟基产生抗氧化作用,使生色物质的含量下降或PA与PPO分子中的Cu2+结合,从而降低了其活力。陈学森等[13]在对植酸在银杏组织培养中应用的研究中也证实了植酸具有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是一种吸附性较强的无机吸附剂,能吸附培养基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琼脂中的杂质、培养物在培养过程中分泌的酚、醌类物质以及蔗糖在高压消毒时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等,从而有利于培养物的生长。粉末状的活性炭与颗粒状的活性炭相比吸附性更强,一般在培养基中加入1-4g/L的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尽量用最低浓度的活性炭来对抗褐变的产生,因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没有选择性的,在吸附物质的同时,也会吸附培养基中的其他成分,对外植体的诱导分化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14]。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酚类物质的专一性吸附剂,在生化制备中常用作酚类物质和细胞器的保护剂,可用于防止褐变[15]。

3.5进行细胞筛选和多次转移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经常进行细胞筛选,可以剔除易褐变的细胞。在外植体接种1-2天后应立即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中,能减轻酚类物质对培养物的毒害作用,降低抑制作用,使外植体尽快分生,连续转移5-6次,可基本解决外植体的褐变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振彪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7(1):55~56.

[2]符近.三种不同类型种子休眠萌发及马占相思种子老化过程的研究.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1996.

[3]傅作申,玉米耐NaCl幼胚愈伤组织的筛选及特性分析,长春农牧大学硕士论文,1996.

[4]颜昌敏编著,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王异星.荔枝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暨南大学学报,1997,18(5):84~85.

[6]何琼英等.抗坏血酸预处理阻止香蕉吸芽外植体褐变的研究初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6(3):79~82.

[7]张妙霞.柿树组织培养防止外植体褐变的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33(1):87~91.

[8]金坚敏.水稻幼穗和成熟种子诱导胚状体时的有关因子探讨.植物学通报,1992,9(2):53~54.

[9]金坚敏.水稻幼稿和成熟种子诱导胚状体时的有关因子探讨.植物学通报,1992.

[10]王东霞等,如何对抗植物组织中的组织褐变,中国花卉盆景,2002,12:29~30.

[11]姚洪军,罗晓芳,田砚亭.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的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3):78~83.

[12]蔡金星等.不同品种梨多酚氧化酶特性及其抑制剂的研究.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13(1):55~57.

[13]陈学森,张艳敏等,植酸在银杏组织培养中应用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9(2):24~27.

[14]刘用生.植物组织培养中活性炭的使用.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14.

农学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0篇

关健词:生物化学;教学平台;整合;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30-02

一、研究背景

生物化学即生命的化学,是利用化学的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物学。其研究对象是生命有机体,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生物体的化学组成;②代谢及其调控;③生命的本质。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与医学密切相关且相互促进。无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其研究与发展都离不开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同时,《生物化学》课程也是医学生在学习后续课程及进行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

对于医学生如此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们的实际学习状况与课程重要性难于相符。究其主要原因如下:①专业术语繁杂;②知识内容抽象,难于理解;③知识体系庞大且更新快;④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多且遗忘性高;⑤作为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处于相关医学课程前,所以与临床结合较少,学生难以理解其重要性。

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生物化学》教师们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探索,如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增强临床案例等,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但对大部分医学生而言,仍难以达到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①牢固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知识;②将生物化学知识与专业应用相结合;③主动探索。

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1,2],同样适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实践研究。2014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首次提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研究构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是对原来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升,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

目前国内中医院校《生物化学》的教学模式多为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考评侧重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严重冲突。

1.PBL与LBL教学法。PBL教学法,即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北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至今美国、法国、英国等已有37个国家尝试并总结出不少PBL教学经验。我国台湾、香港、北京、西安等不少医学院校也实施了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PBL教学法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该教学法尚处于探索阶段[1,3,4,5]。

LBL为传统的教学法,即lecture-based learning,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虽可系统地讲解基本理论知识,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6、7]。

2.BB教育教学平台。BB(blackboard)教学平台可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学习资料供各类学习风格的学生学习使用,并通过此平台可学生组织各种课堂外的学习讨论,支持各种课堂内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协作学习,提供各种管理和共享有价值学习资源的途径。

二、教学法整合与优化

在建立《生物化学》PBL教学法问题库的基础上,通过BB平台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将PBL和LBL进行有效结合。

1.《生物化学》PBL教学法问题库的建立。问题库题型分为两类,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目的不同:第一类是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为目的,问题与教材紧密结合,即以教材为主导。这类问题从教材出发,通过问题将一个章节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第二类问题从与章节的相关文献或疾病出发,引导学生扩展相关知识或对知识进行有效应用。这类是以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为目的,此类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来完成。

2.通过BB平台引入PBL教学法。每章授课前将第一类问题投放在BB平台上,组织学生在授课前针对问题学习教材。在课堂系统授课结束后由学生回答问题。授课结束后将第二类问题投放BB平台,并组织学生在平台讨论区上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3.课堂教学中PBL与LBL的联合应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系统性授课。学生在授课前根据教师投放在BB平台上的资料和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并结合教师课堂的系统性讲解,对问题进行解答。

4.例解。具体内容通过实例进行说明。①我校课堂教学选用的《生物化学》教材为:唐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本教材配有习题集一册。②以“第八章 糖代谢”为说明实例(见图2),其中预习作业为课前问题,复习作业为课后问题。③两类问题均呈现在BB平台中,并且部分问题在平台中讨论,通过平台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进一步讨论。

从实例中可以看出,第一类问题主要用以辅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本章节的基本知识和内容脉络。第二类问题又分为3个层次:①“基本知识复习”指导学生掌握理论基础;②“思考题”指导学生对本章知识总结归纳,并进行知识间的适度联系;③“课后扩展”指导学生主动探知并与临床相联系,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亦使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其中补充的相关文献亦在BB平台中提供)。

三、研究结果与意义

整个教学过程既有课程的系统性讲解,又增加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且加强学生主动探知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过往中,因将学生引入教学主体,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

经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学生活跃度、阶段测试及学期成绩等多方面观察,结果表明:本教学研究将PBL 和LBL教学法结合达到优势互补,是优化《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一个有益途径。

参考文献:

[1]冯伟华,张建鹏.PBL在生物化学“脂肪代谢”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1):7-9.

[2]蒋圣娟,周正义,王松华,等.浅谈《生物化学》和教学[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7):200-201.

[3]李泽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毕业生特征与优势分析[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4):10-14.

[4]李天娇.PBL教学模式下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3):8-9.

[5]程红娜,赵凤琴,尹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3):61-62.

[6]吕磊,张正厚,李永珍,等.PBL结合LBL在医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5-68.

上一篇:农学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学硕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