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31 10:40:49

民族艺术设计

民族艺术设计范文第1篇

将少数民族艺术引入艺术设计专业进行特色教学,对中华民族和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进行学习和研究,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设计灵感,丰富我们的设计思想,扩展我们的设计来源,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石,使我们的设计道路发展得更好。比如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艺术系的艺术设计专业是很有潜力的一个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高居学院前列。其所在地区——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滇中,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云南作为中国的西南边疆,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加快推进的宏观背景下,已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沿。随着“泛亚铁路”为依托的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推进,与“滇川大通道”逐步向“国际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楚雄更加有条件发展成为面向“两亚”的枢纽以及通向邻国的重要通道、滇川合作的重要桥梁。楚雄正在向“滇色大城市”稳步迈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楚雄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艺术设计专业也有了更多的机遇与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该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非常有必要将民族艺术与文化引入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教学,除了学习中华民族艺术文化之外,我们还应该进行少数民族艺术与文化的学习,并且可以将彝族艺术文化内容作为其较主要的一部分内容。

进行少数民族艺术与文化的学习,并且将其作为专业中的一部分内容。这些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如何安排?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目标、考核等都需要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地方优势和条件制定特色性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的作用,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整合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建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强调在基础学习之上,特色文化对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对艺术设计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要建立这样一个教育体系主要要解决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少数民族艺术与文化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课程设计

这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少数民族艺术与文化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课程设计需要进行课程名称制定、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教案、讲义的撰写;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进度的设计等内容的研究。

2.构筑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结合的教学体系

这是该体系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这些课程如何形成特色教学体系,二是课程教学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三是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体系,实践教学的优化。

3.特色课程教学管理、运行、监控及评价体系

研究制定与特色教学体系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保障该体系顺利实施的运行机制。增强学产结合,建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新机制。修改与该体系不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办法,建立与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及运行机制。好的体系、合理有效的措施,都只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特色课程及体系的成效与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和师生的执行情况有很大关系,所以,要把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控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多方位、多侧面的教学信息反馈和质量评估,建立起适合的监控和评价体系。

4.特色课程其他配套体系

为突出艺术设计学生民族艺术与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的培养,尝试创造有利于课程建设的良好环境。首先是打破封闭单一的教室教学方式,扩大人才培养过程的特色性和开放程度,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争取开放院系各系统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能有个性的发挥。其次是建立培养特色拔尖人才的途径和制度,建立起学生特色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特色课程的环境、资源等的综合体系及配套措施与方案,营造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氛围。本着“研以致用”的原则,积极开展改革实践,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发展性,以便于特色内容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让整个体系发挥更大的效益。

5.其他问题

另外,还需要解决许多关键问题。比如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强调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还有如何处理好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特色课程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等各方面的关系。

结语

以前对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进行思考的人很多,对民族艺术与文化的研究也较多,也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将少数民族艺术与文化引入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进行特色建设的就很少,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的几乎没有。对于我们本身就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将少数民族艺术与文化引入艺术设计专业进行特色教学”这样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其研究的成果不但在学校教学中有特色,在地方经济、艺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也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来说也可以在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中展示自己的亮点,并且也可以让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与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

民族艺术设计范文第2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消费的功能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着装方面,服饰品不单起原始社会中御寒、遮羞的作用了,如今更强调服饰品的品牌性、时尚性、流行性、符号性,在款式与材质上也越来越丰富,服饰品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这个人的形象、品味,相当于是人的“第二张脸”;饮食方面,“民以食为天”的文化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今社会不仅仅强调食品的食欲满足的色香味美,还更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卖方市场也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不再过度追求“外观”,更追求符合自然规律的健康食品;居住方面,房屋由原始的遮避所,到改革开放的福利分配,再到个人消费私有住房,这其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住房消费向环境优良、住宅布局合理、装修豪华、配套设施完善的享受型发展;出行方面,以自行车为主的交通方式,正在向以私家车、轻轨、地铁的快捷方式发展;社交方面,更是各种名牌炫摆的地方,仿佛我国进入了富裕社会……时尚性的符号消费正在形成一种不可阻挡的文化潮流。所以,在消费文化的多元化、符号化发展趋势下,市场经济发展及其竞争也为民族艺术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品牌化发展战略的市场竞争中,也需要民族艺术设计在商品形象、商品包装、商品文化、商品营销方面提供艺术设计支撑。“品牌化战略”是一个组合性概念,其内涵呈现出一个递进层次。所谓品牌,也就是商品的牌子,通常由符号、图案、文字、标志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用作企业文化理念体现,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品牌化的根本是创造差别使自己的商品与众不同。而品牌化战略则是把品牌化运用到市场竞争、市场营销战略之中,以争夺顾客、争夺市场份额,使企业成为某类商品的龙头、甚至独占熬头的发展战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竞争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以奢侈品为代表的符号消费文化正日益浸渍我国市场经济,挤占我国的中高端消费品市场。“洋品牌”的消费文化,对我国“看广告长大”的青少年一代,影响尤其深刻。吃洋快餐、过洋节、用洋品牌,成为他们攀比消费的首选,对我国民族品牌和消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大学生贷款买苹果背后的真问题”。据重庆商报报道:从2012年1月至今年2月底,2万多名武汉大学生办理了担保服务,额度超过1.6亿元,这些学生贷款主要是购买新上市智能手机平板。在透支消费风行的时代,大学生通过正常的借贷渠道购买自己心仪的商品,从法律上讲,年满18岁就是完全行为责任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考虑到多数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没有收入来源,一旦还不起贷款,就由家长承担,背上信用污点。这样的提前消费又显得过于盲目,有“攀比”之嫌。麦肯锡市场调查中曾提出,“品牌对中国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有重要影响。不过,这并不能视为人们对单一品牌的忠诚度有所增加的信号。”[2]品牌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刺激消费者,例如我们去大卖场选购牙膏,首选的品牌不外乎就是国产的黑人、冷酸灵、云南白药等,或者外来品牌高露洁、佳洁士等,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会关注品牌的知名度,首选知名、安全的品牌,通俗说法就是“消费者看牌子选购产品”。某种意义上,一个品牌所代表的不单是产品,更是某种概念,生活方式的理念、社会地位的象征、消费观念、安全感等。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心目中会感受到品牌所带来的文化附加值,从心理上获得满足、体验感。面对消费市场这一态势,与此相关的民族产品包装设计与广告设计的问题也就日益突出,这种压力已经制约我国民族艺术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民族艺术设计发展模式难以继续。因此,如何强化民族艺术设计,树立民族品牌化战略形象,如何实现民族品牌战略化,与当前符号消费趋势相结合,顺应时代潮流,将民族地区商品规范化、市场化、品牌化、符号化,就是我们面临和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少数民族艺术涵盖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建筑、服饰、音乐、绘画、饮食与生活习俗等等,这其中还包含了语言、文学、画型、地域产品、文化风俗等等大量的科研成果,这些内容对民族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如何运用这些宝贵资源第五卷74对民族艺术再设计,结合符号消费的趋势,进而传承与发扬、开拓与创新,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文化与民族艺术产业,让大众对民族品牌有亲切感、自豪感、归属感,是一项前景广阔而任务艰巨的事业。

二、我国民族艺术设计的案例分析

品牌化战略的提出是应对市场经济的竞争产物,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著名的USP-uniquesellingproposition理论,20世纪50年代初劳斯•瑞夫斯提出,他较早地意识到广告必须引发消费的认同,而不是广告人员硬性赋予广告的东西。一个好的品牌定位就意味着品牌已经成功一半,如现在受年轻一代观众追捧的湖南卫视,其金灿灿类似芒果的台标,在观众的视觉与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综艺节目的先驱者,湖南卫视已牢牢扎根于广大观众的潜意识。市面上其他卫视的竞争非旦没有撼动其综艺娱乐节目霸主地位,反而促使其成功经营出许多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成为目前国内电视娱乐品牌成功范例之一。符号消费,是人们脱离基本生存需求以后发展起来的以文化、精神需求为主的消费趋势,其市场表现的一般形式就是时尚消费、甚至“奢侈品牌消费”。现代社会中的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从产品本身属性去改变已经变得潜力有限了,由此诞生了商品的符号化。符号化的过程实际是赋予商品本身和品牌象征的意义,所以符号消费往往与品牌化战略相联系。例如现在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食品———苦荞茶。四川作为苦荞的主要产地,又是民族种类众多的地区,具有很大的优势。苦荞学名鞑靼荞麦(F.tataricum),分为普通苦荞和黑苦荞。《本草纲目》记载鞑靼荞麦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练五脏滓秽及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3]。苦荞茶是将苦荞麦的种子经过筛选、烘烤等现代工序加工而成的冲饮品。纵观市场上的苦荞茶品牌参差不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消费者较为熟悉的品牌仅有如下:三匠、彝乡人、彝家三寨等,缺乏具有品牌性、符号性的品牌。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良好,饮食丰富,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摄入过量,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每天坐办公室,缺乏锻炼,带来的后果就是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害。苦荞茶与一般茶叶相比,其自身带有苦荞黄铜,苦荞当中的类黄铜成分对人们的身体十分有益,可以起到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生几率,虽然达不到替代药物的疗效,但它是一种健康的饮品,略带麦香味的口感适合大众口味。

现代人们在满足基本衣食住行后,越来越提高自己的健康养生意识,而苦荞茶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茶叶市场的结构性缺陷,可以预见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饮用苦荞茶。面对这样的消费市场,如何将苦荞茶品牌化与市场相结合值得我们深思。苦荞茶的市场前景巨大,苦荞茶品牌化战略上应当与市场多方面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生态健康的道路。比如借鉴美国连锁咖啡———星巴克,虽然消费者对星巴克褒贬各异,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消费者对星巴克的推崇备至。更多时候,星巴克所代表的是一种身份感认同,将咖啡作为一种载体,向消费者传递一种融入美式生活的消费文化。星巴克是普通咖啡售价的2-3倍,感染与吸引消费者的不是味蕾,而是时尚生活方式的概念,它所营造的舒适环境、咖啡豆的香醇气味,快捷的免费无线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了第三空间,星巴克所代表的不仅是咖啡,更是一种咖啡文化体验,自助式的服务使消费者感觉以人为本,在匆忙的生活中能停下来享受片刻个人时间,给消费者一种温暖的感觉,星巴克不单单是销售咖啡,更是在“卖环境”,让每一个消费者来到星巴克有家的感觉,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化”、“符号化”。反思我们的苦荞茶品牌在营销战略上,应该学习国外优秀连锁品牌成功的市场营销经验。我们的苦荞茶在产品质量上是达到国家要求的,但在品牌营销战略、科技创新、文化发掘上,恰恰缺少了这几个方面,这对于现在的消费市场来说是重中之重,如今的产品不再是质量上乘就会畅销,质量是重要的,而怎么与市场相结合吸引消费者,产生品牌效应却更重要。在苦荞茶的包装上,要与时代相结合。例如三匠苦荞中的黑苦荞全株茶系列(图一),在色彩上多以黄、黑、红为主色调,主要以黑底配以红色苦荞茶杯及略带凉山彝族风格的纹样,带有彝族漆器的感觉,茶杯上的火焰寓意苦荞茶业红红火火,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茶杯上的火焰非常具有民族代表性,蕴含着原汁原味的凉山彝族文化元素,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

包装材料上可采用环保可回收的材质,不过度包装,也更能凸显出苦荞茶的绿色、生态;市场营销上突出苦荞茶的特点———生态、健康;价位上,制定合理结构,让不同层次消费者都有承受能力和选择余地;品牌化战略的艺术设计上,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健康时尚、文化品味的苦荞茶品牌符号,就像四川茶业界,一说到花茶,就会联想“碧潭飘雪”,一说到绿茶,就会联想“竹叶青”那样,从而形成具有市场效应的民族品牌化符号。再例如“5100”冰川矿泉水(图二),来自念青唐古拉山脉海拔5100米的原始冰川水源地,含有锂、锶、偏硅酸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含量达到天然矿泉水的中国新国标和欧盟标准,纯净清澈,口味纯正,是优质复合型矿泉水。“5100”冰川矿泉水在包装风格上简洁大方,透明的包装让消费者一眼就可以辨别其特殊的水源,蓝色的标签给人一种纯净无污染的感觉,仿佛喝上一口都能感受到世界脊梁的纯净,其500ml的矿泉水外形比例优美,曾获得我国饮料工业协会“优秀包装设计”[4],2013年美国时间11月13日,获得2013年度全球瓶装水行业最值得期待的大奖:“最佳矿泉水奖”。[5]该款矿泉水定位高端,有别于超市中的一般平价矿泉水,价格甚至媲美法国依云等高端矿泉水,这样的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有点难以接受。消费者与“5100”矿泉水的首次接触,则是乘坐动车时,凭车票向乘务员免费换取的。它主要的销售渠道为会务团购、商务团购和时尚消费者等。被誉为“世界好水”的5100冰川矿泉水于2011年6月30日上午9时30分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这是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高端矿泉水企业,也是自治区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公司。[6]在中国,价位与国际品牌媲美的矿泉水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市场需求呢?其一是因为这款矿泉水主要的卖点是来自的原始冰川水,品质高、生态、无污染,它自身的水源独特性是一般矿泉水无法达到的。其二是国内本身缺少国产高端矿泉水品牌,它的出现刚好符合了高端市场的需求、填补了空白。在一些高端会务中采用这样的矿泉水作为官方饮用水,一方面振兴了我国自身的民族企业,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民族地区高端品牌的打造。图二5100矿泉水包装设计此外,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南民族大学主办的民族专业学术理论期刊《民族学刊》(图三)其设计也值得一提。该刊物于2010年6月正式创刊,期刊主要突出西南地区的民族研究特色,展示民族学研究成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学专业学术期刊———《民族学研究集刊》于1936年出版了第一辑,其封面题字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内涵。《民族学刊》选择了其题字的集字作为刊名题字,希望能秉承历史上优良的学术传统。《民族学刊》作为民族学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封面设计上既有少数民族的传统元素,又有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在纹样设计上,带有传统民族风格和吉祥的寓意。

刊名下搭配暗红色条纹,突出期刊的名称,也增加了封面的动感,识别性很强,成为《民族学刊》的文化品牌形象。在书脊、扉页和目录上也采用相关标识的设计方式,方便读者阅读。页眉和内文版式的设计也体现了与封面一致的标识,使版面有整体效果。封底采用全英文,与国际接轨,方便国外读者阅读,这不单是一本民族学专业期刊,更是一本国际化的民族学期刊,使整本期刊看上去统一。从上述三个例子中我们得出,强化民族艺术设计的同时,一方面打造民族高端品牌,一方面也要打造中、低端品牌。现在,许多地区都在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例如像四川省汶川县震后特色旅游产品开发,通过保留震后遗址的原封原貌,与灾后重建的旅游生态区相辅相成,既表达震后对失去家园的受难者的沉重哀悼、又向后人展示了国家大力扶持灾后地区的重建与发展。这一系列发展也带动了汶川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市场,但这些旅游纪念品的艺术品位还不够高,民族地区的各个企业、商家也迫切需要把“设计”作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树立民族地区的品牌形象,让民族地区特色品牌走向世界,弘扬民族精神。

三、民族艺术设计适应消费市场的品牌化战略构想

在符号消费渐成趋势、国外符号品牌不断挤占我国民族品牌市场的形势下,笔者对少数民族艺术设计的品牌化战略,提出以下构想:

(一)民族艺术设计与品牌化战略相结合

通过独特的销售理论,给产品赋予一个恰当的卖点与定位是尤其重要的。某种程度上说,品牌形象比产品的功能更为重要,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品牌产品比非品牌产品更加安全可靠。民族艺术设计在品牌化战略上,应当将品牌再定位,实现超越性的创新。比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素有中国“石榴之乡”,早在唐朝时期,会理石榴就是皇帝御定贡品,每年由南诏王送入宫中。会理县委、县政府把会理石榴作为当地特色农支柱产业,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提高果农的栽培管理技术,实现石榴产业化经营,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东南亚、中欧及欧美各国,迄今已荣获四川省著名认证商标注册,将会理石榴品牌化、统一监制会理石榴外包装,确保会理石榴品质,并每年9月举行国际石榴节,通过石榴产业带动当地运输、包装等其它行业发展。会理石榴走的是品牌化战略,将农副产品证明商标注册,并每年9月举行国际石榴节,让会理石榴成为会理县的新标签。我们的民族艺术设计在品牌定位上大多都不够精准,如今的市场更加细分化、规范化,民族艺术设计应当找寻适合自主品牌化的策略路线,定位好以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识别系统,然后以品牌识别系统统帅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

(二)民族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相结合

少数民族艺术设计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前提,设计开发出来的产品既符合市场规律,又有前瞻性。要大力突出民族地区品牌的符号性、独特性、文化内涵性、时展性。第一,产品设计要与销售模式、商业体系、业态模式接轨,比如用于“实体店”销售的与用于“电商”销售的,在包装设计上,后者必须适应物流业、快递业的特点。现代人讲究时代性前提下的实用性,做到包装不过度、功能不夸张,时尚与实惠共存。第二,针对个性化消费和市场细分的趋势,品牌的结构策略要有高、中、低消费层次划分,老、中、青消费人群划分,会务、商务、休闲等功能划分,从而兼顾品牌的各个消费阶层的定位与选择,实现针对性营销。例如在苦荞茶营销上,可将原产地开发为苦荞生态园区,让消费者前来参观苦荞茶的生产流程,对苦荞茶有个全面的了解,在参观的同时品茶,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一系列苦荞产品,如年轻系列、中老年系列、高档系列等等,适应不同的年龄阶层的需求,在销售上可借鉴像竹叶青专卖店的形象设计,让消费者在口感上、视觉上得到满足,从而真正的与市场相结合。

(三)民族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艺术设计与科技相结合,是艺术设计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民族艺术设计也不例外。借助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大幅度地提升艺术设计的科技含量,更能彰显符号品牌的科技价值。比如苦荞茶品牌的设计上,可以运用科技手段,突破“茶叶”品种的种类边界,向茶叶食品拓展,开发茶点、茶零食等其它绿色健康食品,并开拓高档酒楼、宾馆的自助餐市场;再例如桂林阳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利用现代化手段,结合桂林的山,漓江的水,现代灯光技术作为表演舞台,通过实景的演出,给观众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视觉效果。象我们生活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3D技术,早在2011年Burberry秋冬3D服装秀上,首次将3D技术运用在服装上,在秀场上运用全息摄影和数码投影技术,将模特变成3D人物,模特走着走着,突然化为虚幻,爆破定格等等,美轮美奂的效果,让我们不禁慨叹科技改变生活。我们的民族艺术设计也要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创造新的视觉效果、给消费者带来感官的美学刺激,从而促进消费。

(四)民族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相结合

将少数民族艺术与流行文化相结合,注入新鲜创意元素,值得我们探索。现代人的消费不仅追求实用性,更追求文化性。美国经济学家派恩提出:“体验本身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主要强调商业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其灵魂和核心是主题体验设计。”[7]如同苹果零售体验店一样,消费者通过免费体验苹果产品,听音乐、打游戏、看电影等等,直观的了解到苹果产品的优点。人性化的互动过程,吸引了很多潜在消费者,顾客体验的不单单是数码产品,更是一种氛围、温暖,消费者置身于苹果体验店中所感受到的是人情味。没有销售人员说服消费者购买,放松心情参与互动,苹果产品也在毫不经意间向消费者进行了自我推销。我们的民族品牌往往缺少了这样的氛围,甚至有些品牌是以生硬的方式来打造文化氛围。中华五千年漫长的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可以挖掘。但是形式要通俗化、时尚化、时代化,不能要求消费者像学术研究者一样来学习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这样会脱离市场实际。毕竟民族艺术设计是为符号产品销售服务的,如果脱离了主要消费群体,就会偏离市场需求,形成失败。2012年火爆全球的江南style一样,其歌曲和骑马舞就让一般大众能接受,简单的舞步,重复的旋律让不大了解歌词的观众也能简单哼唱,形成大众化的模仿潮流,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市场效应,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五)民族艺术设计与国际化战略接轨

国际化是指设计和制造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方式,它要求从产品的功能和设计上考虑不同地区间的需求,开发这样的程序的过程,就称为国际化。最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我们的民族艺术设计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不是口口声称宣传、策划,要借助民族地区重大节日、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区打造、民族旅游产品的设计等平台来完成。例如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很多艺术性与工艺制作手段极高的工艺品,如羌族的羌绣,传统的羌族挑花刺绣是一门独特的工艺制作手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云云鞋和绣花围腰,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在时尚的今天,人们崇尚起复古风格,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牌借用中国民族传统元素、传统手工艺,羌族绣娘王福荣曾为意大利时尚品牌Dolce&Gabbana一款抹胸短款婚纱制作花卉绣片,她花费长达一个多月时间从打样、选配线、起绣到完成绣片。像这样与很多国际大品牌进行合作,代工贴牌出产的作品有很多,我们的民族手工艺者很优秀,但不具备品牌影响力。我们的羌绣设计也需要紧跟时代潮流,拓展民族的产品的市场空间,将我们民族的传统高级手工艺文化以现代的形式开发出来,要富于民族艺术设计的现代感,让民族艺术设计的作品更多的穿在人们身上,摆设在家中,而不再是都陈列于博物馆橱窗中。打造我们自己的民族艺术品牌是我们的必然之路,我们要力争打造出象爱马仕那样忠于传统手工艺,又不断创新的国际化品牌。这种现实也迫切需要高等美术教育培养出更多为艺术设计服务的人才,在高等美术教育观念上更新、吸引更多的年轻学者来探索、研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国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民族民间艺术等待着研究者去探索、挖掘。我们也要借助国际间的交流、会议、博览会等机会,向世界展示我国的少数民族艺术,弘扬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让更多的国际友人认识到我们的民族艺术瑰宝,真正让我们的民族风传遍全球,形成有符号性的民族艺术杰出代表作。实现民族艺术设计与品牌化战略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设计道路,结合当下的消费观念,绝非易事。在此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探索、研究、创新的东西。但是,这条道路是我们应该坚持和发展的。

民族艺术设计范文第3篇

一、民族艺术的基本内容

1.民族艺术的基本概念。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是逐渐发展和进步的,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艺术形式,艺术传统也随之诞生,并且成为了民族和国家总体文化的一部分内容。由于其本身具有这个民族、国家历史与文化的特色,因此,这类艺术也被称之为民族艺术。2.民族艺术的两大特色。民族艺术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其主要呈现出两大特色:时代特色;民族风情。所谓时代特色,即是不同时期的民族艺术彰显出的特色是完全不同的,以“书法”为例,各民族书法艺术可谓是多姿多彩。在秦代的时候,我们民族书法主要是以小篆为主,因此在那一时期的很多工艺品上都能看到小篆的身影;但是到了东汉末年,民族书法还是以繁体汉字为主了。而这无疑反映出了每个时期不同的书法形式,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艺术性。另一特色就是民族风情。这一点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中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比如蒙古族的马头琴乐器文化;羌族的羌绣文化��这些民族文化都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并且早已渗透到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

二、民族艺术在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传承民族艺术。随着全球化经济趋势的不断深化,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民族艺术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传播。然而,在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民族艺术的内容,则能实现对民族艺术的有效传承。比如我国的民间艺术—窗花,就是中原地区人们所熟知并且代代相传的艺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淡忘了这门艺术,同时也使得这门艺术难以得到有效的传承。因此,作为教师在开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尽可能的加入窗花这一民族艺术。例如时钟的设计就可以借鉴窗花的镂空元素,既能体现出产品设计的简洁雅致美,同时又能展现中国的民族艺术。总之,在进行艺术设计教育的时候,尽可能的让学生熟知民族艺术元素,那么他们在进行具体的产品设计时,也将能拥有更多的创作思路,这对中国民族艺术的传播也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2.有利于陶冶高校学生的艺术情操。将民族艺术作为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学生通过深入了解民族艺术,则能够发现其实各民族都有着丰富的艺术文化。对教师而言,只要善于发现,不仅利于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还能有效的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进而丰富他们的生活世界。以闻名于世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例,将其融入到现代产品床头灯的设计中,则能有效彰显该产片的文化,古朴气息。除此之外,以“太极”为例,就可以设计太极书橱,而将太极图案与书橱相互结合,产品设计浓厚的中国风也将得以彰显。总之,我国的民族艺术丰富多彩,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定期给学生设置不同的主题,然后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相关产品的设计,潜移默化中,民族艺术就能得到传承,而学生的艺术情操也必定会得到有效的陶冶。3.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能力。学习当代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其想象力有着十分高的要求。而学习民族艺术,无疑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最终也能让学生设计出更多让消费者满意的艺术作品。以获得2011年日本国际设计大奖的“smart”手持花洒为例,它所引用的设计元素是中国传统的生活用品——手提灯笼。而此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灯笼”的头部旋转理念,以致于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花洒操作的方式,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人们全新使用花洒的习惯,与此同时,这恰恰也是履行工业设计引导人们新的使用方式的伟大使命。因此,作为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从传统民族艺术中去寻找艺术产品创作的灵感。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不仅能够创作出更多让人满意的艺术作品,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艺术设计创作能力。

三、结语

我国的民族艺术资源极其丰富,而且还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作为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产物,必须要加以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众所周知,任何一件好的艺术设计作品都离不开文化这一载体,因此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民族艺术,才能真正的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贯穿到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去。

总之,当代的艺术设计的任何一个产品,都不应该仅仅只是摆设,它自身的功能性和价值必须要得到明显的体现。现代艺术设计不是摆设,也自有其功用性,而对于该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要自觉探寻并将民族艺术融入到工业设计中,还要从根本上理解民族艺术的深刻内涵,从而才能促使我国高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进而将具有浓郁中国民族艺术的中国产品推向世界。

作者:李丽丽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秦菊英.二十世纪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史[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9.

[2]苗延荣.中国民族艺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9.

[3]王莉.民间艺术造型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J].大家2011.05.

[4]李立芳.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内蕴的融合[J].装饰2002.10.

民族艺术设计范文第4篇

>> 论民族艺术设计语言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 民族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简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民族艺术教学 广告品牌与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民族艺术的碰撞与交融 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管理研究 倡导民族艺术创新机制中的生态化与整体化原则 设计师品牌的包袋设计战略研究 民族艺术与大众化消费的反思与思考 广西民族艺术元素在现代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数字化语境下环境艺术设计的民族化研究 论艺术设计创意教学与地方民族工艺的产业化 传播媒介对民族艺术发展影响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生境研究 数字化艺术设计研究 艺术设计个性化研究 民族艺术之花 民族艺术的使者 电视综艺节目与民族艺术特色 浅谈电视综艺节目与民族艺术特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杨正林.5100冰川矿泉水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N].日报 ,2011.

[7]派恩,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其它参考文献:

[1]魏国彬,万晓萍.少数民族艺术的现代转型[J].艺术百家期刊,2007,(6).

[2]吕屏.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少数民族艺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

[3]黑格尔.艺术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

[4]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民族艺术设计范文第5篇

1.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针对少数民族班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教学,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以往旧的教学方法在装饰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反映出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例如,大多数民语言学生对于传统的装饰艺术文化比较陌生,大多纸上谈兵、脱离实践。我院的民语言学生主要来自于乌鲁木齐和南疆,乌鲁木齐的民语言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大都市,对传统民族艺术内涵知之甚少,而汉语对于南疆的民语言学生来说是第二语言,理解和交流有时也存在着一些障碍。同时,我们也应实事求是地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之间是存在着不可否认的隔阂。而如何消除两者之间的隔阂,使传统的民族艺术为应重点研究和实践的。目前,新疆师范大学设计系少数民族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依据新疆各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特色,从民族的社会形态、民俗风土人情、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入手,深入实地考察、全面搜集、系统整理各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工艺等方面的资料。学生先全面整体地了解新疆各民族艺术的内涵,再深入学习设计课程。我们在进行民族化设计教学创新的同时,更多地引导学生从民族传统中汲取相关元素,并与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课程遵循“提出问题——图文搜集——实地考察——理论分析——创作构思——设计完成——互评总结”的技术路线,这种设计要求注重时代感和各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合,在遵循民族民间艺术精髓的同时发挥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课程的最终作业成果主要是让学生以PPT形式自述总结报告和设计实例,然后进行设计实例作业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位一体的总结模式。以2006级民语言班级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为例,教学本着以地域为中心、以民族为特色、以现代为准则的设计思维,学生作品既融合着民族传统元素又有现代感,在毕业作品展览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图1、2)

2.提升创新思维与学术研究的融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艺术设计教育仅仅教授学生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保持和发展适当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当前艺术设计教育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点。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将其教育部课题“新疆锡伯族民间刺绣艺术研究”的内容融入装饰设计课程教学环节中,很好地完成了由传统上单纯的理论教学向“以实践带教学,以科研促教学”的模式转变,使现代设计的理念、手法和材料与少数民族传统的美学境界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语言的造型规律、形式美法则以及表现手法与技法,并将其运用到不同的设计领域中去,脱离了过去单纯的二维设计,以空间定义进行立体式的设计创作。有些学生设计的作品,虽然有些稚嫩,但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年轻人独有的活力、朝气和想象力以及大胆创新的精神甚至让一些有名的设计师都啧啧称赞。如将新疆锡伯族刺绣的装饰图案、纹样、色彩等元素立体式地运用到本土民族特色产品包装装饰设计创作中。(图3)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新疆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资源运用到装饰设计课程教学中,保护和传承了本土民族民间手工艺。我系充分利用学院设立的专业实践学分奖励机制,增设各类选修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在设计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学校设立的特聘岗机制大大激励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通过辅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科技创新、撰写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成果,来验证自己的教学成果,而这一系列教学制度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民语言学生在对现代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理解能力上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逐步领悟其内涵并挖掘、运用本土民族艺术元素,在现代设计中传承并创新。

3.加强教学与实践的互动

目前,现实情况中不容乐观的问题是,高校中设计实践一直是艺术设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由于多方面实际条件的限制,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很难建立自己的实践基地,这使得学生对实际操作中的各个环节,如材料、预算、施工过程等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在毕业转向工作岗位后,少数民族艺术设计人才很难马上胜任社会实际工作,还需要在社会上重新接受一段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了给跨越式发展的新疆提供合格的设计人才,我们学院积极加强了这一环节的教学。首先在教学硬件条件上进行了很大的改善,建设了设施较为完备的摄影、幻灯、电脑等美术专用电教设备,学院图书馆收集了丰富的中外艺术设计图书资料,还建立了雕刻泥塑、版画、陶艺等各专业辅助工作室。同时,还配备了现代设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实用技能训练的电脑美术工作室。其次,我系在多年的实习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多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院教师与一些设计公司及企业合作,在创作方案的过程中使学生亲自参与整个设计流程的创作,熟练实际操作技术的功能和技法,探索设计材料的特殊表现性,并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开发合适的表现形式,将创作理论与实践心理运用于实际的设计创作中。这种从社会实践角度出发的设计实践教学能够充分使学生从市场调研的阶段就开始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做到从整体上考量产品的功能改造和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出富有开发价值或投产价值的优秀作品来。例如,新疆“丝路灵香”薰衣草系列礼盒包装装饰设计方案,以新疆地域文化特色为切入点,将丝绸之路文化与薰衣草相结合,营造古朴的西域风格,采用新疆典型的伊斯兰建筑拱顶元素作为函套外形,融入具有伊犁锡伯族刺绣文化元素的植物纹案进行镂刻装饰,简洁大方、淳朴中又不失现代感。(图4)学院在与企业合作期间,有许多设计方案被社会企业采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实践效果。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完善,教学体系建设日趋成熟,人才培养也赢得了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信任。

4.结语

新疆少数民族艺术有着鲜明的宗教文化特色和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新疆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均受到了少数民族艺术的影响,小到生活用品及家居空间,大到商业空间及建筑景观,处处体现着装饰艺术设计的民族精髓。在新疆这种特殊地域中,只有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学生艺术设计教育力度和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使传统艺术更加准确地结合到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才能使民族文化元素得到延伸,让民族传统的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发展。因此,如何发挥新疆少数民族所特有的艺术设计特色是新疆高校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艺术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设计;教学;造型基础;传统艺术

无论是艺术学院还是现代意义上的设计学院,从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来看,都意味着对所处艺术史的高度评判和集中继承。在这种评判和继承过程中,具体的风格手法、创作观念、价值形态、鉴赏旨趣等要素逐步得以成型,进而成为学院教学相对固定的课程内容。所以,确定当代中国文化形态中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学内容,就必然要作如下追问:其自身所处的艺术史实际状况如何,又如何对其评判和继承?

深入阐述这一追问并非本文任务,这里所关心的,只在于借此引出问题的两个方面:其一,当前国内设计学院的教学内容设置与其所处的艺术史传承形态互为割裂;其二,多数设计学院教学从观念到方法的指导层面都停留于设计领域内部的借鉴参考层面,因此其创新评价和应用评价都比较低。

目前,中国设计学院的数量和招生规模都十分庞大,专业方向种类区分极为多元,早已突破传统的建筑、产品、环境、服装和视传等几个有限门类,几乎渗透到每一个新兴产业领域。而在国内如此庞大和多元的设计学院教学现状中,其教学内容设置模式乃至教学内容本身却有着惊人的趋同性。首先,在大纲的主干课程分布上,主要包括造型与色彩基础教学、设计史论、设计实践教学、软件教学四个部分。其中,造型与色彩的基础教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延伸了高考美术中素描与色彩临摹写生,最重视学生造型能力训练,其目的主要在于设计意图的手上表达;另一方面,基础课又借助包豪斯确立的平面、色彩、立体的三大“构成”理论以培养学生在设计上的知性意识。设计史论方面,毋庸讳言,实际教学重点主要是西方近现代以来的设计史、设计潮流以及作品案例等方面的讲解。设计实践课则侧重于设计方法的选择、造型与功能方案的确立、用户的操作评价等方面,具体策略就是对国外设计的经典案例进行经验借鉴和直接模仿。根据上述分析,国内设计教学中主干课程的设置模式基本上是照搬西方历史语境中的设计学院,中国自身的社会情境、文化状况对于设计的介入处于极为次生甚至缺失的状态。这一不足在各项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中都有鲜明的表现。特别突出的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深刻的价值文化理念与生动独特的艺术形式仅仅沦为一种元素符号化的点缀,此外再无其他深掘和应用。

首先,近年来频繁提到的所谓“中国元素”设计,一方面可看做是设计领域民族意识的觉醒,但这一提法的出现和流行却更加暴露了一个问题,所谓“中国元素”的实质乃是基于“他者”,亦即西方话语权之下的一种思维模式。就是说,在西方设计体系的范畴中,有限融入中国民族或民俗文化中的某些个别的、具有特别装饰意味的因素加以点缀,以使得国内的设计在西方设计思维形态中具有相对独特的趣味而已。这种创新思维仍然植根于西方,只是在极为有限的层面作出某种“媚他”色彩的调整。这种“元素”仅仅限于设计风格的趣味层面,远非一种自信自足的民族文化本位设计思维。因此,所谓的“中国元素”,不过是利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同于西方的水墨艺术、篆刻艺术、书法艺术或者瓷器艺术的符号,作为一种趣味风格的改造,以此唤起西方设计领域的新奇感。一旦这种中国设计元素超出西方设计思维先行设定的视域,这种“中国元素”就立刻会被视为无稽之谈。当我们在很多场合使用水墨或者篆刻等艺术语言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仅仅是袭取其躯壳形式,其内在文化传统思维并没有进入东方精神价值这个更加本质的层面。进一步值得追问的问题是,为何水墨等艺术形式在中国会具有长达数千年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中国古代设计者的营造思维与水墨思维模式到底有何共通之处?它们共同的哲学思维基础又是什么?

这一系列的设问涉及的是极为庞大而深刻的东西方文化比较问题,前贤多有精论。择其要者,中国古人在观察世界、理解事物的方式上与西方传统有着根本的差异,因而生活理想与器物态度也就有了本质的不同。

这种本质的不同将在哪一个关键点上集中体现?从艺术品鉴的角度而言,东西方艺术的差异在于精神价值的认定。西方的文明形态,不管是古希腊还是中世纪,甚或是19世纪下半叶以前,其哲学思维都是基于一种主客二分法的模式,客观器物一直是作为主体的对立面而不容置疑地存在。因而探讨器物本身与在世之人的价值经验是相对隔离的。在西方现代哲学看来,这种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导致了客观知识与主体审美体验的对立形态。但是对于传统中国哲思而言,这种对立形态并不存在。中国先秦时期即已盛行的“元气论”哲学与俟后的庄禅哲学、新儒家哲学,无不强调心物一体、民胞物与的主客同一思维。在中国古代哲人看来,一个器物本身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器物所体现的人伦价值与精神体验才是在世之人所关注的核心所在。正是如此,儒家思想才会处处流露出一种“君子不器”的价值态度。

这就是说,中国传统器物的设计与营造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出发点,这就是人在世之中的精神价值体验。这一点与现代设计中重视物质感官体验的倾向有着本质的差异。在物欲纷扰的现代社会里,重新审视精神价值的设计并非矫情,实为社会深层次的需求。这与欧洲拉斯金、莫里斯等人发起工艺美术运动的初衷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同时,生存价值设计的导向也会为设计带来一种更为精雅、更富深沉品味的时尚趣味。实际上,在当下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社会中,这种更加高级的趣味已经逐步成为设计与生产的一股潮流。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给当代设计带来的最重要的启发。

与这种社会需求与潮流趋势相比,中国当下的美术设计教学课程设置显然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之处。从今日设计专业的高考专业加试和本科教学的基础课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素描造型与水粉色彩长期居于唯一的绝对统治地位。本文无意于否定素描和水粉对于设计者的重要意义,而是想说,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水墨画、书法以及篆刻,对于设计者来说,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民族传统艺术对于民族本位设计产生的引领作用远远没有在当下高校的设计教学中产生应有的作用。绝大多数学生完全缺乏对传统艺术的认知理解,美术史或中外美术欣赏课程中,带给学生的仅仅是传统美术的书面知识,而对艺术本体语言的理解,只能靠临摹创作的实践才有可能把握。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现行的高校美术设计专业中,就必须拓宽造型基础训练的领域,深化造型艺术的内涵。即便单纯从风格样式的角度出发,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肌理纹样与偶发效果、基于阴阳转换的构图法则,以及书法篆刻的空间构造与象征意味,乃至中国传统宫殿园林的营造中的风水堪舆理念等等,都将为教学中的设计思路打开一片更为开放和更具创新性的天地,这些恰恰是单纯素描与色彩训练所无法具备的。因此,至少在造型基础训练的课程中,我们应该适当开展传统造型艺术的实践教学,与素描、色彩一道,共同深化设计专业学生的造型观,并由此上升至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内核的境地。唯有如此,中国设计才能快速步入独立创新之路。

民族艺术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传承;再开发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5)11-0105-0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艺术设计领域奉行“拿来主义”,这使得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被以功能为主的高科技产品所围绕,也导致了我国当前的城市和建筑等区域高度的相似,失去了特色,成功的艺术设计都是建立在扎实的文化根基上的,只有将文化融合设计当中,设计出的作品才是成功的,具有灵魂的。

1传承和再开发

1.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的含义

传承即是指延续历史,然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的传承并非是指将历史一成不变的沿袭下来,这里的传承的真正含义是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面对历史时需要采取“扬弃”的态度。

1.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再开发的含义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再开发是指,设计者需要从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民族艺术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文化领域当中汲取营养,探寻具有浓浓中国味道的设计根源进行环境艺术设计。

1.3传承和再开发的关系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意义上将我国的特色继承下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开发,使其与设计的作品相融合,才能使得设计的环境艺术品散发出中国特色,具有时代气息。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再开发现状分析

2.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

2.1.1传统文化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具有非常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例如,龙与凤,阴阳,八卦等,这些传统文化享誉世界,但是受到等历史事件的影响,西方文化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占据的比例逐渐增大,无论是园林设计,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容身之地越来越低。

2.1.2传承与再开发

①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开发需要从设计领域的基础设计抓起,改革教育模式,设计人员需要静下心来研究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将环境艺术设计建立在丰富的文化底蕴上,避免在需要设计的时候照搬所谓的“元素”,而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流于形式;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再开发不能单纯的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表达上,需要在对传统文化具有充分的理解基础上,尝试采用不同的途径进行传统文化的表达,从而创作出具有内涵的作品。

2.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民间艺术

2.2.1民间艺术

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积累了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例如,陶艺,剪纸,刺绣等,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民间艺术能够存在至今的原因在于它们具有稳定的文化价值,同时,对于中国人来说,民间艺术所蕴含的人文民俗是不可替代的,挖掘民间艺术并将其应用于现代现代艺术设计当中,是体现我国民族特色的重要途径。

2.2.2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再开发

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传统的民间艺术融合进设计的作品当中,从而与现代高科技产品形成互补,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例如在广告设计当中利用喜鹊,结绳,剪纸,漆画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进艺术进行表达,从而提高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接受度,同时也能传扬我国的传统精神,与此同时,需要重视将西方优秀的现代设计理念与我国的传统的民间艺术融会贯通,从而避免设计出现困于传统的形式,提高作品的吸引力。

2.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民族艺术

2.3.1民族艺术

总所周知,中华民族共有56个民族,在56个民族的漫长发展历史当中,由于人文因素和生存环境的影响,每一个民族都发展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环境艺术与各个民族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是对该民族社会观念和地域性以及审美观念的直观反映,但是,根据有关资料,虽然有关人员对民族建筑等领域具有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是,截至目前,国内对民族环境艺术的研究仍然不多。

2.3.2传承与再开发

民族艺术能够给环境艺术设计者极好的设计素材,例如,在进行民俗文化村或者风景旅游区的环境艺术设计时,设计者需要充分的了解当地的民族艺术,从中寻找创作源泉和创作灵感,将其合理运用于设计之中,使得我国的民族艺术能够得以延续;另外,民族艺术是中国各族,世界各民族之间长期兼收并蓄的结构,在深入学习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基础上,需要借鉴西方的优秀经验和成果,将其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

3结束语

韩美林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必须要有根,没有根的艺术经不起时间的雕琢”,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民族文化是中华艺术文明的“根”之所在,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必须建立在中国特色的文化底蕴,深刻理解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民族民间艺术基础上,融合世界先进的文化艺术,确保对中华文明的良好传承和再开发。

参考文献

[1]熊阳漾.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5(12).

[2]张志刚.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J].艺术教育,2015(05).

[3]李喜彬.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J].现代装饰(理论),2014(02).

[4]朱莎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表达方式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03).

民族艺术设计范文第8篇

本文从中国民族艺术元素和平面设计的关系出发,分析平面设计中中国民族艺术元素存在的问题,探究平面设计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国民族艺术元素。

[关键词]

民族艺术元素;平面设计;应用研究

对于现代的平面艺术设计人员来说,必须在平面设计的过程当中加入更多的中国民族传统艺术元素,通过民族特有的艺术手法、艺术风格、艺术方式和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展现,使得平面设计中中国民族艺术元素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一、中国民族艺术元素和平面设计的关系

中国民族艺术元素在经过了中华民族漫长历史长河的孕育后,积累了丰富灿烂的“果实”,这些民族艺术元素可以说是中国长久以来的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民族瑰宝,因而中国民族的艺术元素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像中国结,红色的中国结象征着火红浓烈的吉祥和喜庆,寄予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而像唐宋诗词、景德镇陶瓷、京剧昆曲、传统文房四宝、书法国画、中医锦绣等都是中国民族艺术的完美展现,是被中华民族所认可的、凝结着无数前人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中国民族艺术元素主要体现在艺术外部形式、艺术内部精神和艺术文化本源三个层次。平面设计从学科角度来说,是一门具有丰富特点的学科,平面设计是现代艺术和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也蕴含了其他学科、其他文化、其他行业的综合艺术设计体系。平面设计通过对色彩的调控、造型的多样、结构的排列等让人产生从视觉到其他感觉的“进化”。平面设计可以说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缩影和展现,在各种平面设计的作品展现中自由地体现本民族、本地域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展现出平面设计的境界和内涵,才能充分展现出平面设计的价值,平面设计和民族的历史观念以及审美思维方式都密切相关。历史上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融合了本民族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因此,对于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和平面设计的关系而言,可以说二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中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只有通过平面设计这类载体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喜爱、弘扬民族文化;平面设计也只有借助民族艺术元素才能更加完美地创造出平面设计作品,丰富平面设计的艺术形式。

二、如何使中国民族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得到创新性应用

1.注重中国民族艺术元素的外在形式和内涵价值相结合应用。

民族艺术元素的精美形式体现都是孕育在民族文化和精神背景当中的,如果一件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元素没有实质性和内涵性的文化背景,这种平面设计形式往往会显得单薄。当然,在加强对于平面设计内涵价值的重视程度的同时也千万不能忽略了对于平面设计外在表现形式的要求,亮眼的外形设计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眼球,引起人们的关注。首先,在平面设计的素材上要民族化。平面设计素材的民族化是要求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以传统的装饰设计作为“创作设计的源泉”,要参悟和理解透民族艺术的精髓和精华,才能在平面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完全体现出民族艺术的优势。通过基本的纹样、构图的形式、装饰的色彩等元素要求并结合夸张、结构调整、详略有序、抽象艺术等表现手法设计出具有民族化艺术风格的平面设计作品。其次,要注重设计载体的民族化。民族的、传统的平面设计的载体较多,像平面设计中会使用纸巾、布条、皮革、塑料、金属等各种材质种类,而且在平面设计中还会展现出包括年画、剪纸、喷漆、染色等艺术工艺形式,可以说,对于平面设计的载体而言,不同的平面艺术形式载体都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因此,在平面设计中要注意民族艺术元素的外在形式和内涵价值有机融合,不仅是对平面设计表现效果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于平面设计不断推进民族化的要求。

2.注重中国民族艺术元素的表现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在文化体现的形式和方法上就不会像西方人那样直接,中国民族艺术元素更加讲究含蓄美。因此,很多艺术元素都会采用暗喻的表现手法,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标的平面设计上,就是通过一个类似于“京”字的奔跑运动员的形象来展现,从而体现出北京奥运会的民族文化和体育精神的完美融合。

3.注重中国民族艺术设计元素的设计程序和步骤的应用。

对于平面设计作品来说,通常需要首先考虑平面设计使用何种艺术元素、使用何种艺术载体、使用何种艺术手法,只有先了解设计的主体,才能将设计表达完整,不会出现“跑题”,因此,要将民族艺术元素的精华加以提炼,做好详细的调研工作。在做好平面设计的前期工作之后,就需要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该设计所针对的人群、所针对的场所和市场,比如面对青少年要展现活泼的民族艺术元素;在严肃的礼仪会场就需要展现古典庄重的民族艺术元素。同时,在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出平面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思维,因为“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将主观的思想体现才能让平面艺术设计更加丰富多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十”以来国家更加重视文化产业,平面设计作为艺术产业和民族艺术元素作为文化符号也越来越受到大众和社会的关注。因而,必须要加强平面设计和我国民族艺术元素的结合,不断推进以平面设计为载体的民族艺术元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作者:吴颖影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谭有进.平面设计的民族化表现.中央民族大学,2013

2.程浩.浅谈中国民族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大众文艺,2011.6

3.樊帅君.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探索.山西师范大学,2015

民族艺术设计范文第9篇

民族地区高校特色人才培养主要思路:在教育方面,要构建适合地区发展需要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课程,加强对外交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招生比例;在教学方面,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育人手段,以民族艺术研究室、实验室、工作室、校企合作平台为载体,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统一。将社会实践、专业学习、文化水平提高统一纳入人才培养的始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

1.构建特色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精神,为民族地区培养既精通民族文化又能够传播民族文化的艺术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体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专业与品德、教学与自学、对外交流与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办学理念。学习国内发达地区的办学经验,借鉴国外设计教育的先进理念,吸收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艺术元素,制订适应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2.提升科研水平

科研水平提高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高校要重视地域文化艺术的深入研究,加强教师对民族艺术研究课题的申报;健全科研管理制度,设立科研发展基金,对教师承担民族文化艺术研究课题项目实施专项补助,提升教师对民族艺术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强内引外联工作,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西部高校指导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逐步完成高水平科研学术梯队建设工作,为地区的民族艺术研究服务。

3.优化专业课程

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查询等手段,完成一套民族特色强、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课程设置与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调整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在课程安排过程中,加大民族艺术设计课及民族文化艺术欣赏课的比重,体现教学为民族地区建设需要服务的原则,完成课程的优化。

4.实践教学研究

组建民族设计元素及民俗宗教艺术研究室,创办新型材料实验室及各类实践教学工作室。建立大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高校师生及研究人员提供足够的研究场所,提高师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调整民族高校艺术类招生比例

西部落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多,生源质量差严重影响了西部高校的办学质量。加大民族高校对少数民族艺术类学生的招生比例,将更多少数民族学生招入艺术高校接受艺术教育,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生源质量的逐步提升,确保设计艺术人才回流,形成人才及教学质量提高的良性循环。

6.加强国际交流工作,提升民族地区艺术设计水平。充分利用好西部大开发平台,尽快与西亚、中亚、蒙古国等建立学术交流机制,将我国民族地区的特色设计元素与国外传统民族元素进行研究比较,探索适合我国民族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法,健全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二、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特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路径

加强西部落后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完善民族特色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实施路径:

1.建立特色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少数民族文化设计元素的内涵,尽快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还要积极参与本地区重大项目的设计工作,尤其是民族特色装饰设计任务,提高自身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创造力。各省自治区尽快建立少数民族设计专家库,实现民族艺术专家进课堂,还要引进高水平设计人才,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职称水平,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调动教师研究民族艺术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2.特色教材建设

深入挖掘地区民族文化艺术元素,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构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建筑艺术、装饰图案艺术、民族服饰艺术、图腾艺术、民俗文化艺术、传统手工艺制作、宗教艺术等民族文化艺术,完善民族高校特色教材。民族地区高校根据民族特色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设教材编著奖励专项基金,鼓励高校教师、民族地区专家参与高校教材编著工作,充分挖掘各地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代表性强的艺术作品编入教材,应用于教学之中,为西部地区高校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思维及民族文化意识相结合的特色设计人才服务。

3.实行阶段式人才培养计划

重建民族地区特色艺术教学模式。第一学年为专业基础阶段,开展民族文化艺术优秀作品赏析,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加强对民族文化设计元素的认识。第二、三学年为专业教育阶段,全面讲授现代设计元素、民族设计元素的相关知识,同时加大专业理论课的课时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第四学年为综合训练培养及毕业设计创作阶段,培养学生合理应用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元素有效结合的综合设计能力,同时利用工作室、实训室、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系列课程建设的深化与拓展

开设富有鲜明民族性、区域性的特色课程,在必修课中加入民族艺术鉴赏课程,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学习兴趣,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5.创建民族艺术作品欣赏网站

通过网络平台传递民族设计优秀作品,展示与民族设计相关的知识,让更多学生了解少数民族艺术。拓展网络知识宣传面,及时更新网站内中国传统设计、现代设计、国外优秀作品等相关知识,使学生随时接触到国际前沿专业设计艺术理论知识,了解到最新的设计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民族艺术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现状;民族性;世界性;中国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22-02

一、背景与现状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伴随社会交流的开放性,艺术也出现了国际大融合的趋势。美术设计人才易受各种民族艺术的影响,造成盲目崇拜、随波逐流。在物质和金钱冲刺下,使许多人开始怀疑美术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甚至怀疑艺术的民族性。在设计作品时重量不重质,只讲实用性或物质上的回报,对设计作品的艺术性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作品现状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设计人才,只有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人才,学校教育才有出路。当代中国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要有中国的特色,设计是新兴艺术,古代没有设计专业,但有许多设计元素。发展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从而走向世界是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专业人士的责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几年时间虽然无法培养出高级设计人才,但要使学生具备丰富的文化艺术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练成为高端人才打好根基。所谓更加专业就是高校教育不同于社会快速培训班的地方。

所谓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换句话说,艺术设计首先是为人服务的(大到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目前尽管在艺术设计领域已经有对中国画及书法相关属性的借鉴,缺乏实践研究。部分院校进行一些中国画绘画知识的学习,但对绘画材料、绘画风格、书法等关注较少,整体上缺乏重视与深入实践。目前许多艺术设计作品中采用了中国画及书法的元素,如:鲁迅美术学院2011届研究生毕业创作中,被学院评为最优秀的设计作品属于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作品最引人注目的元素是运用了中国画材料的“绢”;其他美院也有一些优秀的平面设计、装潢设计、动画设计等作品中运用了宣纸的纹理、传统绘画的色彩与造型方式、墨色的变化及书法艺术等。当然在许多设计作品中也有一些学生由于认识不够,作品尽管吸收了中国画及书法的相关元素却也免不了平庸。

二、优秀艺术设计作品的共性

各国民族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也在不断加强,外国文化的影响似乎已经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确认识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于处在世界各民族联系愈来愈紧密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艺术的世界性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世界艺术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他是民族艺术的一种。关于二者的关系,它们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联系在于:凡事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如古罗马竞技场、俘罗伦莎大教堂等已成世界艺术的一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差别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只有深刻的表现“人的一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的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

艺术的民族性来自艺术家各自对传统的选择,来自个人的生活体验、人生体验、情感体验,甚至来自艺术家对民族艺术因素独特的吸收、借鉴。艺术的民族性相对于艺术家个人创作而言又是一个共性的概念。艺术家的“个性”是它的基础。没有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就没有民族艺术。所以,倡导艺术民族性时必须同时提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艺术世界的缤纷多彩由无数不同民族、不同艺术个性的艺术家组成。世界艺术的繁荣也要求必须保持各民族艺术的个性。

通过分析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我们明白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同样要协调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发扬民族传统艺术的优点,坚持民族特性,并且要敢于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一个民族的艺术在吸取外来艺术的营养时,要经历一个过程:第一步是把外来艺术原封不动的“拿来”;第二步是鉴别外来艺术的精华与糟粕,吸取精华,抛弃糟粕;第三步是把外来艺术与本民族的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我们应当是“扬弃”。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革新与发展,并不是一味的继承。我们对待他的态度应与外来文化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要摒弃那些保守的、不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化,继承和发展那些具有我们民族精神,能够给人以教育和启发的文化。然后再把本民族的先进艺术文化同外来文化的“精华”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不断的促进民族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三、开设中国画相关课程有助于设计艺术的发展

中国画及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精华,也是世界人民的财富,中国各高校肩负培养中国乃至世界优秀设计人才的重任,学习中国画及书法艺术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在东西方艺术多元化的时代,国内艺术设计专业加强对中国传统绘画及书法艺术的研究与学习,无疑有利于增强作品的创新性、艺术性、民族性,进而使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真正有内在价值的艺术设计作品都是因为它具有的艺术性而不是其表面的商品价值或价格。开设中国画及书法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中国画及书法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画及书法技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将中国画及书法的材料、构图形式、语言特色等元素运用到专业设计中。中国画的相关因素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创意,增强创新性。例如:中国画的传统色彩,传统人物造型特点,中国画的颜料、纸张、毛笔等材料,与中国画关系密切的书法、篆刻艺术形式等等。通过对各高校设计作专业的了解,艺术设计作品中可以而且一些已经运用到中国画及书法的相关元素,在高校设计专业开设中国画及书法课程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也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画及书法艺术,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使用起来更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作品面貌更加多样化,作品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及民族性,进而可以在国内或国际领域独出新意。

总之,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要取长补短。学校特别是高校是培养专业设计人才时应该加强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研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未来中国的设计艺术更有民族特色,并加快走向世界艺术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87-139).

上一篇:城管城市管理范文 下一篇:产品方案设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