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法治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30 17:17:52

廉政法治教育

廉政法治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曾国藩;八本论;高校;廉政法治;教育;

曾国藩在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致澄弟》一信中写道“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曾国藩的家书,蕴涵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华,且曾氏“八本”之说在官场、士林、商界,乃至于三教九流都产生了巨大反响,同样也对高校的廉政法治教育有着启迪作用。

一、曾国藩的“八本”论

(一)读书以训诂为本、作文以声调为本

曾国藩强调读书以训诂为本,有三层见解:1、居官以读书为本。曾尽管身居高位,仍然强调耕读传家,并把它作为防止走向骄奢淫逸的务本要务;2、读书以训诂为本。在封建社会要成为一名学者型官员,必须要精通经史子集,必须扎实打好小学基础,如此方能博览群书,避免望文生义、浅尝则止;3、训诂以作文为本。曾氏批判的是咬文嚼字、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理论和实际相互结合。

曾国藩作文以声调为本的思想源于他日记中的“三乐”观: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栖息,三乐也:1、气势识度情韵趣味相结合。气势奔放侧重于言辞组织、篇章驾御方面的修炼;识度侧重于才干与见识;情韵趣味则是阅读此类文章所产生的心灵感受、思想触动;2、思路宏开,气象峥嵘。就是说面对实际问题,发表真知灼见,实际上指出官员应该认真思考问题,敢于严肃讲话,善于讲新话,不要官僚;3、文字宜专从简当着力。曾国藩作文以声调为本的观点实际上深刻地针对八股腔,针对文牍主义,强调的是实事求是的文风。

(二)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

因为儿子身居高位,父母长辈必然成为腐败的重要关防。曾国藩事亲以得欢心为本思想包含如下见解:1、做各房及子孙之榜样。上是长辈,下是晚辈,晚辈要得长辈欢心,必须根据长辈示范的居心行事而居心行事,否则家庭文化会趋向堕落、没落,就无法得长辈真正之欢心;2、孝友为家庭之祥瑞。曾国藩认为孝体现为勤劳、谦谨,做到这一点就能为家庭带来吉祥和谐;3、不望富贵,愿代代有秀才。就是说让父母无限宽慰欣喜的是家里可持续出能勤俭持家的君子、人才,不一定非得是能够争权夺利的大官。

曾国藩讲养生以戒恼怒为本很有创意:1、药能活人亦能害人。体气康强是为官从政、封疆牧民的要件,曾国藩身体条件基础很差,一生都在和疾病作斗争,却活到62岁,留下千万字的著作和显赫事功,原因首先在于其不迷信医药。就是说养生离不开医药条件,但要充分认识医药的利与弊,不过度迷信和依赖;2、重视养生五事。曾国藩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养生的要义,重点强调少生气、多运动,这非常有见地;3、听天命亦是养生之道。听其自然,不过分追求,是养生正道,曾国藩因此进而提出借山水花竹以养身心,襟怀高淡胜过南面王的观点,主张融入自然,淡薄名利,益寿延年在其中。

(三)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

曾国藩主张的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按其本人理解就是不扯谎,表里如一,不虚伪,不伪装,提倡“拙诚”:1、举止端庄,言不妄发。认为官员应该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要“主敬”,即严肃庄重,不乱说乱动;2、长傲多言为凶德。曾国藩认为官员加强自身修养要做到暇与浑,好整以暇,举重若轻;不轻易议论是非长短,默默无闻;3、去机巧,求笃实。曾国藩主张拙诚,置身在官场,不争权夺利,用拙诚对待,确实是曾氏的独创。

曾国藩笃信“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古训,十分重视家庭建设,视官宦为客栈,视家庭为根本:1、以杜门谢客为好。他在《禀父母》说道:“且此门一开,则求者踵至,必将日不暇给,不如一切谢绝。今大人手示,亦云闭门谢客。此男所深为庆幸者也。”2、不买田起屋。买田起屋,做起土财主,就会丢弃寒士家风,走上养尊处优;不做土财主,是居家以不晏起为本的关键内涵,黎明即起不是做守财奴,而是保持勤俭的习惯;3、恪守祖父八字箴言。曾氏在《致澄弟》:“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就是让整个家庭建设处于勤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主线之上。

(四)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曾国藩作为大清国命运挽救者,恪守作官以不要钱为本,实是大清三百年第一人:1、不存做官发财之念。曾国藩面对金银不动心,一是立下规矩,不取一丝一毫公款;二是在衙门中带头,自奉颇俭;三是严禁家属利用自己的权力影响得利;2、莫怕寒村悭吝,莫贪大方豪爽。一是在朝为官的兄弟抓好作风建设;二是对管理范围之类的经济收入,做到能收尽收、颗粒归仓;三是要求在老家经营家务的做到爱惜物力,勤俭节约;3、散财最忌有名。曾国藩是现实主义者,他在《谕纪泽》中说道:“凡散财最忌有名,总不可使一人知。至嘱至嘱。余生平以享大名为忧,若清廉之名尤恐折福也。”

曾国藩有自己一整套带兵治军理论,提出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是其军队廉政思想的集中体现:1、整治水勇逃逸,将官冒功。不扰民首先要有严明纪律作保证;2、须臾不忘爱民之意。曾国藩亲眼目睹战争对社会生产的破坏,所以日夜思考尽快结束战争,这是体谅百姓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考虑军队为地方百姓造福;3、驾御好部队中有才无德者。曾国藩预防腐败的对策是用其所长,疏远其人,保持距离,时刻警惕。一支庞大的部队,不可能全部保证人人廉洁,关键自己心中有数,做到不腐败,团结大多数办大事。

二、对高校廉政法治教育的启迪

高校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大程度上担当着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人类文明以及重塑高尚社会文化的使命。在整个社会构成当中,大学对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创造乃至技术的创新,都起着非常核心的作用。因此,高校的廉政法治教育不仅直接影响了社会人才的质量、社会文化的成色以及社会前进的方向和速度,而且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法治社会的构建,关系到精神文明的建设,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乃至中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一)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和公文观

“读书以训诂为本”对当今高校廉政法治教育启迪有三:一,要习惯。把读书当做学习的第一习惯,远舞榭歌台,茶楼酒肆,挤时间,静心思,捧书本,以书卷气抵御脂粉气、烟酒味、铜钱臭;二,要基础。把学理论当读书的第一要务,打好学术底子,避免事务主义、形式主义;三,要实践。把理论运用当做读书的第一要求,深入实践,深思、明辨、慎行,克服读死书、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因此,在高校中要树立正确的读书观,乐读书,树立有水平、有知识的学者形象。

“作文以声调为本”有三点启示:一,要动笔。不事事依靠别人,应该学习曾国藩研究文章之道,能够自成一派成为文章大家;二,要动脑。曾氏幕府,高峰期曾云集天下二、三百名知名文章高手,发出的奏章号称天下第一奏折,但是曾国藩对重要文稿都自己亲自拿主意、定思想、谋篇布局,措辞遣句务求精到妥当;三,要动口。开短会,作短报告,发短材料,不讲套话、废话,讲话作文没有官僚气。因此,在高校中要树立正确的公文观,树立有眼光、有主意的学者形象。

(二)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和养生观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对于今天高校廉政法治教育的重要启迪在于:一,要劳苦谨慎。让妻儿子女可以尊、可以敬,自己劳苦谨慎为亲朋戚友示范;二,要孝友和睦。自己可以让、可以亏,只要有团结和谐的氛围,反对逞强逞能,要做到尊老,敬长,爱幼;三,要人才辈出。亲戚中能不断出人才,这是长辈最开心的事情。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努力杜绝亲戚为非作歹、好吃懒做、骄奢、碌碌无为。要奉献社会,服务群众。善事亲,树立有感情、有原则的长者形象。

“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的重要启迪在于:一,要自强。不要有病就往医院跑,杜绝住院腐败、无病生吟,若真的是病怏怏的身体,工作生活都会蒙上阴影;二,要锻炼。杜绝健身腐败,曾国藩身体条件基础很差,先天不足,坚持散步、静坐。自己坚持锻炼,自然阳光而又阳刚;三,要乐观。杜绝休闲腐败,花鸟虫鱼,松竹梅兰,可以开胸襟、养志气,适度休闲,放松自己可以有更充沛的精力、更清醒的头脑、更愉悦的精神投入工作。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善养生,树立有精力、有体魄的健康形象。

(三)树立正确的修养观和持家观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对于当今高校廉政法制教育启迪有三:一,要言不妄发。有些领导讲话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乱表态,乱拍板几成通病,要向曾国藩学习居敬工夫;二,要举止庄重。要学习曾国藩在个性修炼方面的厚重学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积极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特别是媒体形象;三,要忠贞诚实。学习曾国藩“拙诚”思想,做到一是一,二是二,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有诚信的、有讲究的教师形象。

“居家以不晏起为本”的重要启迪有三:一,要低调。不关心跑官要官,过好自己的日子,不把家庭变成拉关系、走后门、权钱交易的场所;二,要俭朴。吃穿住行,艰苦朴素,不一味追求家庭高档消费,做官一阵子,居家一辈子;三,要勤劳。讲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曾国藩官居两江总督之时,夫人带媳妇、女儿等亲自在督署后堂纺纱织布,自己做小菜。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持家观,在校园中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风气,树立有追求、有底线的当家形象。

(四)树立正确的从政观和治学观

“作官以不要钱为本”对于今天高校廉政法治教育的重要启迪在于:一,思想上不要钱。聚敛钱财,搜刮地皮,为文人从政第一可耻之事情。思想上要钱,就为日后腐败开一缺口,思想上不要钱,就为日后廉洁筑一长城;二,战略上不怕钱。曾国藩为公事用过、接触过、审批过、争取过的银钱不计其数,恪守不拿一毫一钱一丝作私用的信条,所以不怕金钱,金钱也打动不了他,在金钱面前有高级干部的高尚文人人格;三,行动上不聚钱。不为子孙积聚田泽房产、金银财宝,积极散财,自己为官收入大部用于公益事业,确实堪为为官楷模。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从政观,学习曾国藩注重名望,淡看金钱。

“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重要启迪归纳为三:一,严肃军纪。曾国藩是秀才带兵,书生治军,议军,把军队纪律作为第一抓手,就抓住了治军的牛鼻子;经验二,全军爱民。建设服务型部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杜绝参与地方黑恶势力、参与经商走私、寻衅滋事,收取保护费等腐败行为;三,以德治军。驾御好部队中廉洁干部和非廉洁干部两类人,让有才有德者、有才无德者、无才有德者、无才无德者共同在廉政建设大潮中不断追求正义,不断调整思想行为,从而办好事、当好差。因此,在高校中要树立正确的治学观,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更要注重师德教育,清除害群之马,培养严谨治学、廉洁从教、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教风,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九峰耿耿明月在,不见当年曾剃头。曾国藩作为大清国末的长城柱石,对其事功自有历史学家研究探讨。他提出的“八本”思想,却绽放廉政法治光芒,颇值得我们品味把玩。高校要科学吸取其中合理成分,扬弃封建糟粕,切实推进当今廉政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清)曾国藩,著.曾国藩全集[M].湖南:岳麓书社,1986

[2]郑慧芳.曾国藩教子家书的现代意义[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56-58

[3]刘铁铭,曾长秋.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139-142

[4]段瑞芬.教育心理学视野下的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廉政法治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法治文化建设 法治宣传教育 法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7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reform, the rule of law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face many new situations and new problem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the new era law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by universal knowledge to cultivating legal thinking, cultivating citizen consciousness transformation in philosophy, on the way to achieve the passive infusion to the change of active inspired, in the law carrier realiz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the connotation of realization from knowledge to culture change.

Keywords Rule of law culture construction;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rule of law accomplishment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改革的不断深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法治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从认识观念上,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应着眼于促进在理念上实现由普及知识到培育法治思维、培植公民意识的转变,在方式上实现由被动式灌输到主动式启发的转变,在普法载体上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在内涵上实现由知识向文化的转变。

1 发挥传统法治宣传教育优势,完善巡回宣讲制度

面向全社会组织开展常态化的巡回宣讲活动,是我国在长期的政治思想教育实践中锻造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党的教育宣传思想工作中占有特殊地位。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以来,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日益多样,法律思潮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社会仍需要一定的价值共识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六大以来,巡回宣讲形式被正式纳入到宣传教育体系之中,逐步占据了理论教育的主流地位。应当说,巡回宣讲是一项新时期引领社会思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政治活动,是一种直接面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双向沟通与互动交流的渠道与宣传教育方式,与传统纸媒、广播电视媒体、互联网相比优势突出,其传播快、声势大、互动强、影响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巡回宣讲机制不仅具有鲜明的舆论导向功能,有利于发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组织优势,而且具有强大的社会造势功能,针对党的新观念、新政策、新要求快速反应、迅速整合、及时传达,实现平行与垂直的多方面信息的直接沟通,是对宣传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①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背景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广泛、深入、及时、有效地传播党的有关法治方面的创新理论与政策主张,用一元化的法治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法学思潮,形成“强声效应”。对法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而言,成熟完善的巡回宣讲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完善常态化运行机制,健全领导负责机制。健全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教育部门、法学会等相关组织部门之间的“分级负责、按块管理”的领导负责机制,更好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给予组织和人员保障。在经费保障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省级财政上优先保障投入。其次,完善人才库建设机制。巡回宣讲制度效能的最大化要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宣讲队伍来实现,要进一步完善巡回宣讲队伍人才库建设。在宣讲队伍人才库建设方面,首先要善于借助外力,聘请外请高级专家,利用信息量大、参与重大决策、研究水平高等优势,借助他方之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准确领会中央一系列有关依法治国重要部署的精神与理念;其次,要依靠主力,发挥本地专家的优势,充分利用高校、党校、社科界和党政机关专家学者的优势,吸纳政治素质好、有较高宣讲能力的领导、专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主题宣讲,并认真挖掘潜力,发挥老同志和基层专才的宣讲特长。在宣讲人员培新机制方面,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明确宣讲内容和重点,保证宣讲工作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最后,在巡回宣讲组织制度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备案机制,定期工作会议机制以及信息反馈机制,尤其是要健全重视信息反馈机制,建立配套的监测机构,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及时把握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以及变化,把握社会的法治热点问题,使巡回宣讲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努力实现法治宣传教育理念、手段与全社会学法用法需求相一致,从而将法律知识和现代法治精神入脑入心,使人们心中接受法律、认同法治,进而在内心深处信仰法律。

2 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法治宣传教育离不开有效的传播手段,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重要的法治宣传教育的阵地和平台。新形势下,新媒体时代舆论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法治宣传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等新兴传媒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跟传统媒体的宣传教育方式相比,基于互联网的宣传教育模式具有更强的时效性、覆盖力、吸引力与互动性,能发挥持续的、重复性的教育、引导、交流、切磋的发酵作用。要纠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现象,着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使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加强载体建设,积极运用新兴媒体,打造立体式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正能量。

首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机制,改变单向度的灌输式、突击式的宣传教育模式,打造互动式、常态式、社会参与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最大限度地传播法治理念与法律知识,为社会提供全面、权威的法律信息。积极利用博客、播客、微博、移动通讯终端、微信等新媒体形式,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普法网站、普法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组织开展有声势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影响力与渗透力。同时,在互联网条件下更要加强各部门的互联互通,在运用网络媒体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要做到横纵贯通,通过建立互通互连的管理平台,达到资源整合,以实现高效管理,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其次,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合力的宣传教育阵地。应注意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与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优势,着力建构互相配合、整体联动、共同促进,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格局,做到信息资源和技术平台共享,不断整合壮大法治宣传教育的力量,形成全媒体传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第三,建立法治宣传教育新兴媒体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对在法治文化传播中的一些偏失进行必要的矫正。在人员规范管理方面,法治网站作为新兴媒体传播的重要阵地,应实现专人专岗、常换常新、常改常优、互联互通,推动既懂得网络信息技术又懂得法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在各级法治宣传教育机构和工作队伍中,培养政治过硬、业务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善于运用新兴媒体从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人才队伍。

3 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相结合,完善公民意识培植制度

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②这一重要论断一方面表明了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道德主要约束心灵,法律主要约束行为,法律与道德具有同向性,都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调整规范,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指出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上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走向“善法之治”。在法律和道德、法治和德治、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即“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植公民意识,也必须坚持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相结合,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这是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也可以说是一项崭新课题。应当说,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相结合可最终归结为公民意识教育,是一种指向政治文明素质的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强调的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监督意识、规则意识与责任意识等基本意识,包含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内容,可以说这二者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方面,法治教育的核心培养公民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另一方面,法定义务是最低的道德标准,道德是法定义务以上的行为规范,对公民意识的塑造不仅需要法律维度,还需要以道德的说服力与感召力提高公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觉悟以及政治道德素质,培育有政治责任感的公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把公民意识教育的新内涵阐述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观念”,是基于并超越单一的法治领域和道德领域的教育而向政治文明教育范畴递进。在强调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相结合的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有必要从培育公民意识的高度出发,捋顺、协调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关系,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整体效能。

从我国普法工作的主题与重心来看,经历了一个从法律常识教育到法治知识教育,到法治理念教育再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过程。新时期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应逐步实现从单一守法教育到综合性的公民意识教育的转变。③从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看,主要包括公民素质培养、公民能力培养,公民精神培养三大方面,其中公民素质培养是基础,公民能力培养是中间环节,公民精神培养是核心与归宿。具体来说,公民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公民道德素质和公民法律素质两个层面,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以建立社会责任感为核心,公民法律素质教育以建立对宪法的理解与认同为重点;公民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对公民权利实现能力的培养和公民参与政治能力的培养;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在于公民精神培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精神的培养核心在于对公民宪法信仰的培育与对公民民族精神的弘扬。④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应逐步建立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公民意识培植制度,⑤在“法律六进”的基础上,拓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范围与领域,扩大受众的覆盖面,与时俱进更新内容,将单一维度的法治宣传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健全从家庭、学校至社会的公民教育体系,保证每一个公民能接受良好的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引导公民运用法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 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廉政宣传教育,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

廉政是法治的重要内容,法治是落实廉政的关键。在现代社会,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廉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廉政,廉政需要法治作保障,没有廉政作为基础,法治也无从实现。廉政教育是实现法治廉政的重要途径,其中廉政法治教育是廉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培育是廉政法治教育的核心,应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廉政宣传教育当中,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增强自律意识。党的十八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强调了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与责任。应当说,领导干部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既可以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也可能起到致命的破坏作用,针对廉政法治教育可以从培育领导干部的“应为”(积极层面)与“不为”(消极层面)两个方面理解。从“应为”的一方面来说,廉政法治教育不仅是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对象主要是领导干部、公务员以及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执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树立起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大力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和依法治国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党的十八以来出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决定及规范性文件中,针对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培育法治思维与依法办事能力上,领导干部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应善用法治方式处理实际问题。从“不为”的一方面来说,廉政法治教育要在领导干部头脑中拉紧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的廉政“高压线”,筑起不违法行使权力,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防火墙”,加强廉政法治的预防警示教育,努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正如刘云山同志所总结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法律、带头敬畏法律、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⑥要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以往的廉政宣传教育中,往往更侧重政治信仰、思想道德等方面内容,相对而言,对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培育关注度不足。当前以及未来的廉政教育,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应注重与法治宣传教育融合,将法治理念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结合起来。应在今后的廉政宣传教育中予以强调与重视,占据重要位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包含五个方面基本内容,即依法治国理念的宣传教育,执法为民理念的宣传教育,公平正义理念的宣传教育,服务大局理念的宣传教育以及党的领导理念的宣传教育,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教育的有机整体,也是廉政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另一方面,要围绕贯彻执行宪法、国家基本法以及全省改革发展中涉及的重大法律问题,不断加强对党纪国法、廉政法规的宣传教育,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廉政法律法规教育体系。在廉政法治宣传教育的方法上,也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度,考试考核制度,任职资格管理制度等,确保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制度化、规范化与常态化。

注释

① 邢国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72-275.

②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求是,2015(1).

③ 李升元.法治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价值研究.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87-89.

④ 伍华军,周叶中.我国公民意识及其培养研究.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219-227.

⑤ 伍华军,周叶中.我国公民意识及其培养研究.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235-243.

⑥ 刘云山.领导干部要提高法治思维.学习时报,2014-11-25.

参考文献

[1] 建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组编著.建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廉政法治教育范文第3篇

1.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做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首先要处理好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矛盾纠纷化解不好,社会就稳定不了,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妥善处置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全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关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更加关注社会稳定、更加关注社会和谐,才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安定有序、和谐稳定。如果矛盾纠纷得不到正确处理,社会就不可能达到和谐与稳定。目前农场正处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纠纷很可能在这一时期集中显现。只有排查化解好各种矛盾纠纷,理顺情绪,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意义特别重大,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新崇文打下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

3.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纠纷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执政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如果社会各方利益得不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纠纷得不到妥善处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将受到严重影响,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也将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妥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矛盾纠纷的主要成因

一是部门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深入、不扎实,推诿扯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文件政策学习理解不够透彻,解答问题时回答不全面。在化解疑难矛盾纠纷时,有急躁和畏难情绪,不够耐心细致,缺乏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对涉及多部门的矛盾纠纷,不够积极主动,个别人存在等、靠的现象。有的片面强调工作程序,把案件终了当做问题终了,把程序走完当成工作做完,致使“案结事未了”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基层领导干部发现、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基层工作人员身上还存在政治敏感性不强、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破解难题的能力欠缺等问题。有的基层干部化解矛盾的工作思路还不够开阔,有效化解的办法欠缺,只把工作重点放在已经显现出来的矛盾纠纷上,对苗头隐患重视和解决不够,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的对策和措施还不多,对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还沿袭过去的思维,凭经验办事,缺少有针对性的新办法和新措施。

三是排查化解的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群众反馈与相关政策联动机制、条块协调配合机制、人户分离的案件的工作机制以及对年龄偏大的非正常上访人员法制教育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资源整合、领导包案、“三访”、排查建档、信息预警、联动化解、公开答复、考评监督和应急处置等制度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排查化解工作的整体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还没完全到位。督促检查、责任追究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漠视群众呼声、致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导致严重后果的,还没有认真落实责任倒查制度;对处理矛盾纠纷不力的责任人还没有完全做到责任追究,致使有些集体访虽然早有苗头,但由于没有及时处理,结果形成长期积案。

五是法律知识、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虽然年年开展,但其覆盖面和影响力十分有限,群众素质不一,普及程度不均衡。

三、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几点思考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受理举报,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纪检监察干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接访观,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确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职能在于维护党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接访、有效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办案实际中坚持首问负责制,强化责任意识,遵守保密制度,以积极的态度认真接访,调处矛盾纠纷,化解各类矛盾,将受理举报、耐心接访调处矛盾纠纷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的一项基本职责。纪检监察干部在积极接访和调处矛盾纠纷的工作实践中,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2.加强宣传引导,重视廉政法治教育。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实行依法治“访”是目前开展廉政法治教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干部群众法律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廉政教育的效果。因此,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基层干部的依法办事水平,是开展廉政法治教育、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如何把众多的廉政法律法规转化成人的素质,通过提高人的法律素质和廉政意识,去维护和保证法律法规的落实,是当前和今后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各类矛盾的关键。为此,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深入基层干部中推进廉政法治教育。

3.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完整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坚持各项制度是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

一是坚持矛盾纠纷的定期排查制度。农场基层党组织、社区党组织每半月排查一次,节假日、“两会”期间集中排查。在排查工作中坚持“三个结合”,即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条条排查与块块排查相结合;确保“三早”:情况早知道、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决。

二是坚持分级负责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原则,明确责任,逐级调处,及时报告调处结果,防止工作推诿、扯皮、懈怠等造成不良后果。

三是坚持联调联处制度。对涉及多部门的复杂矛盾纠纷,及时召开联调会议,共同制定调处方案,各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化解矛盾。

廉政法治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层廉政;关键环节;方式创新

教育是惩治及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性环节。党17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想加大廉洁由从政教育改变为道德教育,要提升教育实效。我们在日常的预防腐败工作中,要加强、改进反腐倡廉宣传的教育工作,提升反腐教育的规范、有效、科学性。需要深刻认识、准确掌握加强廉政教育精神实质、目标要求、工作重点,以此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开拓廉政教育的新方法、途径,推进廉政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我们可以依照一些单位的具体做法:求实、创新、抓紧“五个入”,将廉政教育活动当成是一项系统工程来作,精心组织、细心实施,重点开展廉政教育入班子、入班组、入社区、入家庭、入场区等五进工程,打造以廉为荣、为美的风气,并且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基层廉政文化重要性

(一)加大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是对中华传统文明继承

廉政文化和中国的传统仁、孝、义文化一起,组成了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构成,一直被中华民族所推崇、肯定。企业员工作为社会一员,有责任、有义务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及文化。让廉政文化可以根值于心,深入骨髓。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基层员工精神境界

廉政文化所提倡的是廉洁、诚实、公正、敬业,是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这一种文化不断深入到我们的内心,而且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三观。以此转变成一种对先进文化的追求,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三)加大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传达单位良好形象

基层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均传递着企业的形象。言行举止如果稍有不当,社会就有可能夸大企业负面形象。只有基层一线员工言行都规矩规范,社会才可以感受到单位职工的素养。所以需要在各个基层单位加大廉政文化的构建,让其可以转化成为员工自觉行为,在社会公众中传达出单位的良好形象。

二、基层廉政教育工作不足

(一)廉政教育工作关键对象的弱化

当前,基层廉政教育普遍强调廉政教育的一把手责任,形成定期面向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廉政专题的培训制度,但是在廉政教育总体工作中占有的比例比较弱,未能形成专门针对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工作机制,缺少专项的考核。

(二)廉政教育工作的法治有所缺失

总体来说,基层廉政教育工作归入至法律的纪律内容,但是专门的法治教育有缺失,有关于领导干部、廉政具体工作等方面法律知识的培训比较少,领导干部缺少获取准确的法律渠道。

(三)廉政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缺失

从事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大多数人是领导干部。通过一些调研发现,基层的廉政教育人员主要是要以纪检监察、检察机关领导干部为主,有关法学的专家、法律专业人员比较少。形式上,以纪检监察领导作报告多,而开展实际的法律培训少,在某个程度上所造成的廉政教育总体的专业性不足。

三、基层廉政教育创新的路径分析

(一)重视教育方式及板块的设置,突出效果

我们需要优化原有传统的“死记背硬”的方式,也说过,感觉到的东西我们无法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东西才可以更深刻感悟。廉洁、自律的自觉、正确性,对于宣传教育内容精神实质理解深刻性,理解的越深刻后执行起来也就越自觉。因此,要创新廉政的教育方式,实现受训单位,从分散学习向党校立体式全方位学习的转变,教育供给实现从已有到已需、教育方式实现从供到补、教育效果实现从学到用的一个转变。在进行政策理论教学学习时,即有廉政讲坛,又有地方党史,有自我检测,又有现场体验。通过教育现象问题本质化,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让宣传教育内容通俗、容易明白,工作也更有深度。

(二)重视教育操作性,把握廉政教育方向

要加大理想信念的教育。一个人的理想有所不稳是最危险的。如果信念滑坡也是最致命的。理想信念教育廉政教育核心、方向、灵动、动力,抓准主线是关键。因此,要不断开展从政的道德教育。从政的道德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活动所形成的,并且要遵守道德规范及原则的综合,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国家政治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我们需要从党员干部关心、爱护立场出发,开展经常遵守法的教育,在党员干部中大力普及党纪律及国家法律的知识,教育大家要完全认识党纪国法严肃性、严守纪律的重要性。

(三)重视家庭作用,拓展家庭助廉活动

家庭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廉政教育的重要环节。为可让廉政教育走进家庭,形成人人讲廉、家家参与的环境。将廉政监督阵线拓展干部职工家庭。例如,可以召开“贤内助”的座谈会,请领导干部家属一起观看廉洁从业教育电视片等方式,推进廉政教育进家庭活动,积极引导党员家属当好廉内助,大力倡导廉洁的家风。

四、结语

要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完善基层廉政文化构建是一个长期积累、改造过程。需要由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点滴积累才能成大海。但是,基层廉政文化在不同时期,也体现不同的形式、内容,是一个只有新起点没有终点必修课,要做到以廉为先、常抓常新,让基层廉政文化成为教育人、感化人的一个重要阵地。

作者简介:廖建德(1976-),男,广西崇左市人,民族:汉,职称:工程师,学历:大专。

参考文献:

[1]董丽英,曹东明.基层廉政教育创新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31:241-242.

[2]俸勇军.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教育[J].轻工科技,2016,08:183-184.

廉政法治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新时期;廉政教育

1 新时期廉政教育的基本内容

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十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关于反腐倡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作为国家未来高素质人才储备力量的大学生们,其成长过程关乎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深入贯彻廉洁教育,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人才,使他们能够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校廉政教育作为预防腐败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对于国家反腐败以及肃贪倡廉工作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高校廉政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廉政法治教育,逐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廉洁习惯和廉洁意识,为社会提供真优秀人才,提升全民综合素质,推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发展。

1.1 高校廉政教育要坚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根本利益的原则

国家反腐倡廉工作应该以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原则,同样高校的廉政教育工作也要符合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们的根本利益,因为他们是影响我国未来发展方向和速度的重要因素。

1.2 高校廉政教育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单位,应把诚信、公平、公正作为教育的前提,必须保证公开透明的办事规则与程序。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公平基础上自身能力的展现和被认可才是他们在意的重点,所以高校教育者若能保证公开透明的办事原则,那么廉政教育工作必定能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与支持,进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1.3 高校教育者必须正确引导学生

高校廉政教育必须具备明确的导向性,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对抗各种潜在的腐败意识,提倡自律,讲求诚信,使他们养成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觉省过的良好习惯,具有抵御腐败的免疫力,引导大学生成长为积极健康的社会主流力量。

1.4 高校廉政教育应具备良好的执行力

良好的执行力是高校教育者自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高校教育者自身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要有另大学生能够自愿接受教育内容的管理能力。

2 我国当前新时期高校廉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高校和大学生同样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诱惑与机会相伴的复杂局面,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因素。

社会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生存压力、贫富差距的压力、父母望子成龙的压力困扰着大学生,使一些大学生逐渐被社会现实的负面因素所侵蚀,对一些不良诱导和阴暗面缺乏抵抗力和免疫力,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不自知、不自觉。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加大惩治腐败工作的力度,党内极少数高级干部腐化堕落的案件被查处,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被曝光。造成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甚至心态失衡等问题。如果我们视这些问题和倾向任其滋生,那么很难想象他们步入社会接触到实实在在的公共权力和利益时,将会产生何种后果。同时,高校廉政教育目前的状况也十分严峻。首先,高校教学计划当中没有安排廉政教育相关课程;其次,高校对于廉政教育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第三,高校管理者自身缺乏对廉政法治教育的认知,应时刻保持对廉洁的敏感性。在我国当前积极推动廉政建设的今天,高校廉政教育工作一定要建立全面的长效机制来推进高校廉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3 完善高校廉政教育的途

3.1 树立“全民式廉洁”教育思路

高校廉政教育的主体应该包括高校管理者、行政人员、教师、大学生等所有人。从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角度来看,不仅仅包括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也包括在校的任何一名普通学生,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会成为产生不廉洁问题的主体。因此,高校必须从上到下树立“全民式廉洁教育”的思路,提高道德与诚信意识,尤其是医学院校更应注重对学生医德方面的教育与培养。

3.2 建立健全高校廉政教育长效机制

在我国,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廉政教育的开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切实加强高校廉政教育,就必须建立健全高校廉政教育长效机制。各部门要明确分工,积极配合,不断扩大廉政教育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干部要做到廉洁从政,教师要廉洁从教,职工要廉洁从业,学生要廉洁修身,全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高校更要利用一切资源,以学生为本,开展诚信教育、道德教育等一系列廉政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严谨有为。

3.3 丰富廉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要想搞好高校廉政教育,就必须要丰富廉政教育的内涵,营造廉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廉政教育融入到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利用一切校园廉政教育的资源,不断强化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高校在丰富廉政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要积极创新廉政教育的形式,能够贴近干部和师生的实际思想,进一步增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实际意义。高校可充分利用课堂、校园网络、微信平台、校报、社团、广播台等载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教育。高校领导干部,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专题报告、座谈会、党校培训等方式,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制度,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讲,可以通过党课培训,形势政策课,专题讲座、廉政主题班会、征文大赛、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入学习,高校也应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廉洁先进个人等活动丰富廉政教育形式。

总之,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应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廉政教育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大学生,还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要以廉洁自律的优良品德为学生树立示范榜样,积极贯彻实施廉政教育,切实加强高校廉政教育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兰香,张新颖.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

[2]乔学琴,肖欢.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9(1).

[3]卢波,肖韵.浅析如何推进高校廉政教育文化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

廉政法治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检察公信力 方法 法律监督

司法公信力是一个二重维度概念:司法公信力是司法对社会公众的信用和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一方面表现为司法机关是否具有值得社会公众信任的因素及其履行责任的能力,在客观上能为信任方所信任的程度。从司法公信力的外延角度来看,司法公信力可分成审判公信力和检察公信力。

检察公信力是指检察机关在行使法律监督权过程中对社会的信用和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过程和结果的信任。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过程和结果的信任,是检察执法公信力的主要评价标准,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目标追求。[1]

同志曾经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法机关的执法能力,集中体现在执法公信力上;执法公信力来源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来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这对于提升检察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保障法官不受其他因素的不当干扰,独立行使审判权。当然,司法独立不能一蹴而就,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养成中逐渐独立。在独立的同时,要保证法官具有较高的审判技艺和职业操守,以避免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法官代表国家进行司法,法官是否独立,是否受到尊重,则表明了这个国家法治文明的程度。如果他们的裁判可以被任意改动,则不仅表明了法官和法院无尊严,更表明了司法无尊严,法律无尊严。

(一)、建立外部独立的司法体制

继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正如前述,要想提升司法公信力,必须保证司法权的独立、公正的行使。如果司法权不独立,就有可能造成司法不公。因此,需要继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独立,树立司法权威,避免司法行政化、地方化。作为司法权重要组成部分的检察权,检察权的独立关系到司法权的独立,可以说没有检察监督权的独立就没有司法公正,更不用提检察公信力。可以建立问责机制规制行政机关对检察机关不当干预,检察机关在做重大问题决策和对重大案件进行处理时,应当提前向当地党委请示报告,争取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党委则应当通过加强对检察机关政治等方面领导,而不能对检察机关直接指挥,更不能包揽检察机关的具体业务。在中央设立专门的检察院的经费管理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对各地区检察机关进行人、财、事的统一调配管理,脱离地方政府在财政、人事等方面的过度干预。真正做到司法独立,以便于检察机关更好的行使检查监督权,进一步提高检察公信力。

(二)、加强检察队伍综合素质建设

司法独立是建立检察公信力的前提,检察队伍是确保检察公信力的主体,检察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的关键。以"廉洁、务实、自律"的形象,努力打造思想政治过硬、专业能力强、工作作风优良的检察队伍,夯实检察公信力的基础。要提高检察队伍的素质就必须加强思想、专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严格按照《检察官法》的规定,认真执行检察人员准入制度,坚持检察人员录用标准,保证新录用检察人员的素质。同时,实行岗位淘汰制,对不适合该岗位的检察人员予以调岗,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辞退条件的人员,坚决予以辞退。对检察队伍专业技能常抓不懈,积极建立健全检察队伍专业技能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检察人员专业能力。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能力,而且应具备可靠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以提高检察公信力。

(三)、建立"高薪养廉"机制

解决检察机关的腐败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廉政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检察人员的薪金待遇。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实行"高薪养廉"制度,即执行"两高一严"制 (即高素质、高待遇和严惩处),促使检察官们自觉养成廉洁自律行为习惯。根据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有经济实力在检察系统实现高薪养廉制度,前期可以在某一地域内先行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最终在检察机关系统建立起"高薪养廉"制度。以高薪吸引优秀人加入检察队伍,以高薪促使检察人员抗腐拒变并自觉形成廉洁自律的思想理念,以提升检察公信力。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在检察机关内部,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通过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等,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2]二是强化外部监督,提升检察公信力。自觉接受党委、人大的监督,定期向党委、大汇报工作部署和重大事项,征求们对检察机关重大事项及重大决策的意见或建议,建立与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并接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对检察机关工作的纪律监督。三是在新闻媒体及检察机关门户网站上公开检察工作职责,开设官方微博依法公开相关案件的进展情况,及时答复公众热切关注的重大事件。加强案管中心的建设,公开举报电话,积极主动地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在透明监督体制下,把检察公信力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五)、加强社会公众法治教育

通过对社会公众现代法治教育,以实现对检察公信力的认同。现代法治教育是先进的法治理念,,其基本内容概括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执法为民、服务大局五个方面。"[3]这五个方面的内容,诠释了我国现代法治理念的本质与灵魂,诠释了法治与人民、法治与正义的辩证统一。"现代法治理念为社会民众法律信仰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社会民众把公平正义作为法律的精神所信仰,而司法恰恰是正义实现的载体。作为司法活动基本内容之一的检察监督,自然得到社会民众的信赖,在现代法治教育过程中,检察公信力得到较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学文,李闽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提升途径[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3):25.

[2]龙庆军 袁 剑.浅论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J].法制与社会.2012(07):180。

[3]姜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求是,2008( 3) : 50.

廉政法治教育范文第7篇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政法战线自我革命的新需要,是确保政法机关担负起新时代职责使命、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县司法行政机关处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第一线,与群众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所面对的矛盾集中、问题具体、任务艰巨。组织开展好全县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对于纯洁全县司法行政队伍、夯实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基础、提升司法行政公信力,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筑牢长治久安队伍保障,更好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和训词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州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安排部署,围绕“四化”建设方向和“五个过硬”要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紧紧抓住“关键少数”,紧紧围绕中央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久治未愈的难点问题、损害执法司法公信力的痛点问题,锁定执法工作顽瘴痼疾、瞄准行业管理潜规则,刀刃向内,深挖病灶、靶向治疗、综合整治、抓源治本,围绕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浊扬清式的“”、铸魂扬威式的主题教育“三大主题”,突出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项任务”,着力解决司法行政队伍存在的政治不坚定、司法不廉洁、执法不公正、遇事不担当、作风不过硬等问题,坚定不移全面正风肃纪、反腐强警,推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司法行政铁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三)基本原则

1.坚持政治引领,固根守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始终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县司法行政系统打造成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坚强政治堡垒。

2.坚持问题导向,猛药去疴。始终注重问题导向、刀刃向内、靶向发力,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拔“烂根”,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推动形成强大震慑,全面清查违纪违法行为,确保问题得到切实整改。

3.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州会议精神,结合本次教育整顿,一体推进党的建设、廉政建设、法律服务以及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健全完善一批管根本、利长远的制度机制,推进司法行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带头对标对表、带头加强学习、带头深挖细查、带头整治问题、带头提升能力,引领带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找准问题,狠抓整治,形成教育整顿强大合力。

(四)对象范围

参加人员包括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律师、公证行业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六)时间安排

县司法局从2021年3月2日开始,时间为4个月,分为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3个环节。其中,学习教育环节30天,查纠整改环节75天,总结提升环节15天,6月底基本结束。

律师、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自2021年3月2日开始至10月底基本结束,分为学习教育、自查自核、集中整治、总结提升4个环节。

二、学习教育环节

突出政治教育引领,深入开展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育、“”精神教育和学习交流,增强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真正推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筑牢忠诚根基。从3月2日至4月1日,集中30天时间,重点抓好7个专题教育。

(一)以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开展政治教育。把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参与政治轮训,深入学习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训词精神、《治国理政》第三卷、《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筑牢政治忠诚根基,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局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全覆盖讲好纪律课、作风课,全面提升纪律意识、抓落实意识,切实转变履职尽责作风;结合法治文化实体阵地建设,综合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广泛开展法治思想宣讲活动。

(二)以红色资源为依托,深入开展党史教育。深入学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学史知史、爱党爱国”为主题,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民族团结进步史相贯通,深入开展“五史教育”,引领广大司法行政干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聚焦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内容,结合党在、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程,依托红军长征在、十八军在、红军飞夺桥等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好“感党恩、爱祖国、守法治、奔现代化”教育活动,组织司法行政干部下基层、入网格、进万家,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努力提供多样化的执法司法服务,引导司法行政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三)以廉政教育为抓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坚决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组织全县司法行政干部深入学习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及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增强规矩意识和法律意识。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警示教育读本、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等方式,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释法、以案促改,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四)以先锋模范示范引领作用为导向,深入开展英模教育。参与“法治为民”、“红城卫士”评树活动,激励司法行政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守初心使命,弘扬主流正气歌,在全社会树立“忠诚、为民、尚法、担当”的司法行政队伍形象。参加英模事迹报告会、宣讲会、观看政法英模先进事迹宣传片,发扬全系统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营造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

(五)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指导,开展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育。组织全县司法行政干部深入学习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面贯彻中央第七次工作座谈会精神和省委涉藏工作部署,贯彻学习好《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事务条例》等民族宗教类法规政策,以及州宗教活动、宗教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场所监督等管理办法,引领司法行政干部熟悉掌握民族宗教政策、准确把握政策适用界限、依法履职。组织学习《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领党员干部守牢“不准搞封建迷信,不准信仰宗教,不准参与,不准纵容和支持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其活动”的政治底线。深入开展队伍忠诚教育,组织系统干部旗帜鲜明揭批达赖分裂集团反动本质。

(六)以红色廉政文化为导向,深入开展“”精神教育。发扬“信念坚定、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60周年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依托我县纪念馆、红军桥等红色资源,开展重走长征路、重温入党誓词等系列活动,传承发扬“两路”精神和“”精神,严格落实“面桥思过”问责制度,充分发扬红色廉政文化的导向、凝聚、教育和规范作用,通过缅怀先烈、感悟精神、剖析自身、防止思想“沙化”、精神“矮化”、意志“退化”,进一步增强司法行政干部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法治意识,提高执行能力和执行效率。

(七)以试点经验为指引,深入开展学习交流。学习《宜宾市及珙县司法局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经验汇编》,推动互学互鉴互进。积极参与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活动、学习交流会等活动,展示学习成果、发表学习见解,抒发爱党爱国情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学习教育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深入共建共创支部、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中,听取来自基层人民最真实的声音,围绕县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开门纳谏、网络问谏,对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学习教育环节结束后开展评估,重点是“三看”:一看“七项教育”是否都深入开展;二看司法行政干部学习教育参与率是否达标;三看学习教育成果是否转化为思想成果和工作成果。对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要进行“补课”。要本着简便易行原则开展评估。

三、查纠整改环节

查纠整改环节是教育整顿动真碰硬、触及要害、见到实效的关键环节。要大力弘扬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自我革命精神,以“自查从宽”来引导、以“被查从严”来倒逼,以“自查自纠、组织查处、专项整治”为抓手,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做到边查边改、即查即改、真查真改。从4月2日至6月15日,集中75天时间,重点抓好自查自纠、组织查处、专项整治工作。

(一)查纠整改内容

1.县司法局。按照“6+2+n”开展查纠整改。“6”是指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规定整治的“六大顽瘴痼疾”:一是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二是违规经商办企业;三是违规参股借贷;四是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从事经营活动;五是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六是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2”是指州安排部署的自选动作,一是是党员干部“双重信仰”;二是司法行政人员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斗争中当“骑墙派”“两面人”。“n”即我县存在的当甩手掌柜、电话遥控指挥、冷硬横推绕、庸懒散浮拖和攻坚克难弱化、担当进取不足、群众工作能力有差距和执法不公等问题。我局重点整治司法人员与律师不正当接触交往、社区矫正对象脱管失控问题。

2.一是按照司法厅《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确定的查纠整改内容,指导县律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二是按照司法厅《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为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确定的查纠整改内容,指导县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二)查纠整改方式

坚持以“3+7”查纠整改方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治措施不折不扣推动专项整治落实落细。

深入开展“3个专项工作”,推动边查边改,即查即改:一是配合开展好第二次“万案大评查”,推动案件评查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配合开展好执法巡查,对执法司法问题较为典型的位开展“解剖麻雀式巡查”;三是开展队伍作风整治,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急难险重任务和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望”四个方面内容,对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作风问题开展检视反思、排查整改。

认真落实“7查措施”,严格问题查纠,推进整改:

1.个人自查。对照党规党纪、警规警纪、行规行纪,把“六大顽瘴痼疾”和党员干部双重信仰、在斗争中当“骑墙派”“两面人”以及县司法行政机关多发性、顽固性问题作为必点,组织每位司法行政干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实事求是填报《个人自查事项报告表》,同时提交自查报告。

2.谈话询查。单位“一把手”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股室负责人、股室负责人与股室成员、班子成员与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曾经接受处理、存在问题苗头、关鍵岗位的干部必谈“四必谈”,统一思想,消除顾虑。

3.家属协查。充分发挥家庭在廉政建设和查纠整改中的积极作用,向干部家属发出《家庭助廉倡议书》,倡导清廉家风。邀请干部家属参加座谈会,让干部家属了解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的内容和要求,支持和配合做好干部日常监督和问题查纠。

4.开门评查。坚持“开门找线索”,重视人民群众举报,广辟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公布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和通讯地址,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通过走访群众、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充分听取服务对象和群众意见建议。邀请政风警风行风特邀监督员到司法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政务服务大厅等监督教育整顿工作。开展“司法行政开放日”等活动,增进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5.全面排查。组建线索核查工作专班,通过深挖涉黑涉恶案件、接受群众举报、梳理涉法涉诉案件、评点案件、走访相关部门和管理服务对象等方式,全面排查掌握党的十以来收到的涉及司法行政干部的违法违纪线索。

6.部门联査。充实问题线索查核力量,加强跨部门协作联动,全面落实线索移交、查核、会商、督办机制,与纪委监委、市场监管、税务、金融、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全面掌握了解全系统“6+2+n”专项整治内容各线索情况。对驻点指导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建立工作合账,逐一调查核实,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对排查出的疑难问题、重大复杂件,及时提请上级部门评查。

7.重点清查。建立线索台账清零制度,严格依法依纪办案,查实一个、查办一个、销号一个,确保线索及时查核、案件及时办理。建立跟踪督办、重大案件线索挂牌督办机制,推动驻点指导组交办的问题线索限期办结。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一项一项抓好整改落实,推动积案化解,落实领导包案、带案下访等制度,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查纠整改环节,局领导班子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真点问题、点真问题,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对调查核实的违纪违法行为,坚持原则、把握政策,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依规依纪依法处置,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主动自查、主动坦白、真心悔过的,依纪依法给予从轻、减轻处分;对拒不主动交代问题的,加大组织查处力度,依纪依法从严处理。

查纠整改环节的评估重点是“五看”:一看自查自纠是否做到全覆盖,思想发动是否广泛深入;二看组织查纠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发现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三看案件线索核查是否到位,清除害群之马成效是否明显;四看顽瘴痼疾是否得到有效整治,存量问题是否基本消除;五看“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是否落实到位。

四、总结提升环节

抓好持续整改、建章立制、总结评估,通过筑牢风险防控网、优化制度机制巩固教育整顿成果,推进源头治理,实现常治长效。从6月16日至6月30日,集中15天时间,重点抓好深化整改、建章立制、总结评估工作。

(一)持续深化整改。及时总结本单位查纠整改环节工作成效,分类梳理问题台账,列出整改销号清单,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够当下改的,明确时限和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一时解决不了的,要明确阶段目标,持续整改。对重点地区、重点案件,要组织开展“回头看”,盯住改、持续改、深入改。

(二)推进建章立制。健全完善执法动态化监管机制、法律服务行业监管机制,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紧密衔接起来,建立司法行政干部依法履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健全法律服务行业管理监督体系及执业权利保障、惩戒等机制,注重宽严相济制度化,严爱并重制度、奖罚并举制度一体优化,促进整改成果制度化,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的监督体系,以优化制度来提升教育整顿效能、保障队伍纯洁、激发队伍活力、战斗力,促使司法行政队伍既风清气正又充满活力。

(三)开展总结评估。坚持实践检验、群众评价,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评估标准,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全面优化提升系统党建水平,充分展示司法行政系统高标准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的成效。以学习贯彻落实法治思想为主线,全面优化提升法治工作统筹水平,充分展示司法行政系统高站位推动法治建设的成效。以确保“十四五”高点起步良好开局为己任,全面优化提升法律服务保障水平,充分展示司法行政系统高质量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以干部思想是否收到深刻洗礼、重点线索是否全部清仓见底、顽瘴痼疾是否得到有力整治、害群之马是否彻底清除、队伍战斗力是否得到明显提升作为衡量标准,认真开展单位自评,以高标准高质量迎接复评、验收、核准。

评估的重点是“六评”:一评司法局直接责任是否全面落实;二评教育整顿全流程、全环节的目标任务是否全面完成;三评司法行政队伍政治生态是否进一步优化;四评加强队伍教育管理监督的制度机制是否进一步完善;五评是否向上级机关提出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六评人民群众对教育整顿是否满意、司法行政机关执法司法公信力是否提升。

四、组织领导

(一)强化责任落实。县局党支部承担本级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直接责任,局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成立以局党支部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副局长同志为副组长的县司法局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具体事宜,组建相关专组负责教育整顿专项工作。

(二)加强组织协调。认真落实州司法局、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安排部署,及时请示报告,全面完成各项要求,提供有力保障。抓好工作统筹,科学合理安排,把教育整顿工作与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司法行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教育整顿取得实效。

廉政法治教育范文第8篇

一、总体情况

(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意见》、《州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实施方案》以及《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实施方案》,结合县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将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育、“精神”教育、学习交流教育纳入《县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实施方案》。

(二)整理必学及选学篇目,绘制《县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第一阶段课程安排》,印制并发放《县政法委系统政治理论应知应会手册》、《县司法行政教育整顿资料汇编》、《迷失的信仰》教育读本、《民族宗教理论政策资料汇编手册》等学习参考资料共计104余份。

(三)充分利用“司法”微信公众号、“之声”app,在桥广场实地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本级本部门开展教育整顿工作情况,将“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二十指导组进驻我州期间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的公告”作为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常备附件,截至目前,共推送教育整顿宣传信息29条,阅读量2000余次,群众知晓度高。

(四)组织干部职工25人次聆听州委书记刘成鸣同志讲党课,聆听县委书记宋晓军同志讲党课。在岚安乡红军烈士纪念碑,县司法局局长、局党支部书记同志向全体党员干部14人做了《筑牢政治忠诚,砥砺初心使命》专题党课,并积极组织干部开展讨论。

(五)组织干部职工28人次聆听州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谢辉廉政教育报告、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旷伟廉政教育报告,教育引导全县司法行政干部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不断增强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并积极组织干部开展讨论。

(六)组织干部60余人次参加政治轮训,对因工作原因未能及时参加政治轮训的干部及时组织集中“补课”。组织干部围绕学习内容撰写心得体会50余篇,并组织心得体会交流。

(七)通过组织干部观看红——《大渡河》、重走长征路、到岚安乡开展专题活动、参加集中党史理论学习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专题学习讨论;结合党史学习方案,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关于党史系列重要讲话等必学内容,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机关工作群每日推送党史学习资料。

(八)通过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不可触碰的底线》《大渡河畔——惊雷》等警示教育片,读《迷失的信仰》警示教育读本、参加警示教育大会、旁听职务犯罪等形式,使司法行政干部切实感受到党纪国法的庄严和威慑力,以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案来教育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让干部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找差距、抓整改、促提高;通过参加队伍教育整顿警示教育大会、参加党纪党规培训等,全县司法行政干部深入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党纪国法,通过集中学与自学、领导带头学与职工跟进学、阅读条文与记写笔记等方式,不断强化司法行政干部的规矩意识,紧绷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之弦”。

(九)认真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市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定《县司法局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施方案》,按照时序进度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落地落实,出台了12条便民利民措施,并建立长效机制,干部深入各村(居)开展法治宣讲、现场答疑10余次,受惠群众200余人;组织相关科室人员结合司法行政中心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县司法局关于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

(十)积极选树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推荐得妥司法所司法助理员柏学勤参加省司法行政系统“好榜样”评树,志玛措,,张姝,邓脂银,扎西拉姆5人被评为2020年度最美巾帼护航平安人;积极组织干部12人次观看省司法厅、州、县组织的政法英模先进事迹宣传片。

(十一)通过“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的模式广泛促使全体司法行政干部参加学习教育,撰写好《县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工作总结》。积极组织干部职工19人次集中参加两次学习教育环节阶段性测试,检验学习成效,两次测试平均分分别为74.75,84.67,未有干部测试不合格,对因工作等原因未能及时参加学习的干部集中组织进行了“补课”,确保全员掌握应知应会内容。

(十二)3月26日,局长同志参加“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新闻会”,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关注,彰显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

(十三)3月25日,局长同志、律师参加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参会人员对县司法行政工作、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的意见和建议。共征集到对的建设性意见一条。

二、特色亮点

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一)指导岚安司法所组建县第一支由群众组成的“县红色法治文化宣传队”,法治文化宣传队主要由政治素质较高,且具有一定表演能力和热心普法公益事业的群众组成,通过用本土话、俗话、俚语等自主创作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在县、乡、村的舞台上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歌舞串联、山歌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使群众都成为“我要学法、我能守法、我会用法、我来普法”的新人。

(二)以市(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为切入点,打造“法治文化阵地+休闲娱乐场地+区域特色+红色文化”“四维一体”的特色法治文化实体阵地。完成烹坝镇固包村、泸桥镇咱里村、泸桥镇海子环环村法治文化实体阵地建设,共投入30余万元。下一步计划投入50余万元完成兴隆镇和平村、冷碛镇杵坭村、烹坝镇沙湾村法治文化实体阵地建设。把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景观的方式,形象的展示出来,在原来休闲娱乐的场地,巧妙地融入法治元素,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

(三)深入基层,倾心倾情服务当事人,将法律援助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以“乡村全覆盖,送法到基层”为目标,深入开展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将县司法局、致高律师事务所、甘东申正律师事务所、县法律援助中心共计15名法律工作者安排至7个乡镇82个村对口提供法律援助,今年以来,律师团队共进村入户提供法律服务300余人次。

二是组建律师团队,认真落实《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理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见》,遴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棒、风险意识强、有一定刑事案件办理经验的律师组成服务团队,根据需求随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参与认罪认罚从宽案件见证3件,为3名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维护了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诉讼权利,加强了人权司法保护,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存在问题

一是学习方式单一,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方面还需要找准切入点探索更多的新方法、新模式。

四、评估结果

认真按照《全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学习教育环节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围绕“三看”标准,积极开展自评工作,自评情况如下:一是按照《县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实施方案》《州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实施方案》,完成专题学习;二是积极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自主学习,参加政治轮训,参与集中学习会及政治轮训集中补课会,确保司法行政干部学习教育参与率达到100%;三是积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下沉到基层一线,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高质高效推进司法行政工作。

廉政法治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廉政文化;教育体系;构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总体上保持文明、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的同时,腐败问题也层出不穷。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承担着高校反腐倡廉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对于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

1、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当今社会,随着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创新和深入,仍有一部分人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这些主要表现为:其一,认为高校不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部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在他们看来,高校的核心功能是教学和科研,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辅的,高校进行廉政教育不过是一种点缀和时髦,对促进全社会反腐败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崇尚廉洁的社会氛围和价值取向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2、高校学生的廉政意识比较淡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一些大学生廉政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只要有权、有钱,什么事都能办到。比如:在评优评奖、党员发展时找人打招呼,为了当上学生干部到处拉选票等。一些大学生的道德法律观念淡薄,行为自律意识不强,不愿通过艰苦的努力取得成绩。

3、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单一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该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它应该与传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和高校历史积淀密切联系起来。廉政教育缺乏材,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廉政教育的相关概念,容易产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部分教师对一些社会典型案例避而不讲,过多的停留在讲解一些陈旧的案例上面,与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密,使学生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使得廉政文化建设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缺乏文化建设应有的渗透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4、廉政文化建设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廉政文化建设有着严谨的系统性,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从组织保证到人力安排等,都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如果仅依靠个人的自觉性和思想品德教育,是远远不行的,还需要把它制度化,形成相关制度,进行规范运作。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涵盖了道德教育,包括众多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的制定,也不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还需要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

二、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推进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要真正实现廉政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必须努力构建以思政理论课为主渠道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教育

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廉政文化传统,是我们今天推动文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对当代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司马光的“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就是告诫为官者要清正廉洁、严守节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为政者以民为本、廉洁自律的廉政思想。传统文化中厚实而精深的廉政思想是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赋予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新的内涵。

2、廉政法律法规教育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主渠道的法制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文明意识、自动有效地运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等起着推动作用。当今,大学生法律水平普遍较低,法律知识欠缺,对社会中的一些腐败事件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易产生错误的观点,从而影响自身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政法律教育和规章制度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公民意识,加深大学生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和现代法律意识的提高,使大学生认识到在治理腐败中,依法治腐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让学生注重从自我做起,形成廉洁自律风范,为党的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构筑廉政的新防线。

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廉政文化教育的作用

1、整合现有课程的廉政文化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廉政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廉政文化宣传和培育的主渠道。高校要将廉政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炼、融合廉政文化教育内容。

廉政文化教育必须力求准确地把握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一言堂”式的讲授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讨论的教学方法,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促进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选用生动、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激发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敬廉崇洁意识,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强化廉政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廉政事迹,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染熏陶学生。在校外,组织“红色之旅”学习参观活动、参观廉洁公仆故居、到法院旁听贪污贿赂案件的庭审过程等。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使大学生对反腐倡廉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廉政品质的精髓,进一步培养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廉政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他们对廉政文化的认识是否准确、到位,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廉政文化教育能否有效开展,对巩固党的清正廉洁的政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政理论课教师特别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和中央反腐倡廉教育的各项工作部署,深刻领会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倡导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教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所承担的神圣使命,使自己不断进步和发展,运用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高尚清廉的职业道德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0-31.

廉政法治教育范文第10篇

如何预防和惩治腐败现象,更有效进行反腐败斗争呢?邓小平同志指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反腐败要靠法制。健全的法制对于预防和惩治腐败行为具有震慑力和强制力。依靠法制,就是要运用法律体系来规范、监督、制约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有效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规范、监督权力的运行,防止产生腐败行为,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制、靠制度。

一、反腐倡廉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把行政管理运行过程法制化,是防范腐败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政府效能重要前提。只有不断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才能不断打击腐败分子,而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腐败现象的干扰力度将逐渐被扼制,因此法制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同步进行,两者相辅相成。

通过改革体制、完善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廉政建设的基本方面和主要环节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最终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治政、依法治腐、依法保廉的目标。为此,廉政法制建设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也是廉政法制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2)必须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廉政建设法制化。

(3)必须与从政道德建设紧密结合。廉政建设需要法制,也需要道德。既要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又要把最基本的从政道德规范法律化、制度化,以法制的形式促进从政道德,有效地构筑起反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

二、廉政建设的法制措施

1、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廉政法制化建设,必须注意从那些最容易产生消极腐败问题的体制、机制、制度入手,从权力最容易失控、失衡、失监等薄弱环节入手,通过改革和健全法制来解决问题,立规、立法、立制,应着重抓好四个方面。

1.1加快立法进度,提升法律地位。当前要将深化改革中制定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快提升为法规,使之更具有权威性、统一性和强制性。

1.2制定单行条例,完善立法体系。用发展创新的观点,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法制建设的有效经验,总结国内一些地方创造出的有效做法,认真探讨和及时制定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法制规范,不断完善使腐败分子难以藏身的“法网”。

1.3严格责任追究,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并严格实行办案责任追究制和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以确保各项廉政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根据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的需要,在用好权、管好钱、选好人上,立法、立规、立制,尽快形成“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的完备制度体系。

2、强化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行政监控,遏制各种消极腐败,这也是实现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法制化的必然要求。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而在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方面防范和制约滥用权力的行为。

2.1加强对行政领导和重要岗位的监控,监督行使行政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合理性,检查公务员行使权力的有效性和廉洁从政的情况,促进权力的正确行使。实践中,应严格规范领导干部的社交行为,减少权钱交易;适度分解领导干部的权力,防止权力的集中、错位和滥用;加大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力度,避免产生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充分发挥法纪、人大、政协、审计、舆论、公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内外监督双管齐下。

2.2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切实加强对行政执行的监控,使行政决策和执行环节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及时得以纠正,注重对权力运行的动态监督,把监督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努力做到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彻底改变“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现象。

2.3加强对行政后果的监控,纠正和查处不良行政行为的对错误行政后果的行为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使之更加谨慎、正确地行使权力。

3、加强法制教育。坚持不懈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法律法规教育。是推进政府廉政建设法制化的基础。应着重从四方面加强法治教育。

3.1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努力培养法律信仰,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

3.2增强公仆责任意识。努力从以法治民、治事向以法治官、治权转变。树立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牢记为公众提供服务、提供优质服务的责任意识。

3.3加强道德规范建设。用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来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以高尚的道德规范和情操,带动和影响社会道德建设,推动以德治国的进程。

将反腐倡廉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健全法制建设,才能形成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铲除腐败行为生存的空间和土壤,清除腐败现象,最终取得反腐倡廉工作的伟大胜利。■

上一篇:农村用地规划范文 下一篇:流动资产评估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