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10 08:13:41

朗诵诗歌

朗诵诗歌范文第1篇

这个学期,我们班举行了一个诗歌朗诵会。我们都要自己创作一首诗歌,于是我就开始编诗歌。

我绞尽脑汁地想啊想,终于想到了一个题材:赞美老师。对,就这个。首先我想:要开门见山,称呼要礼貌。然后我又想:哪些事物需要哪些事物的帮助。我脑海里立刻蹦出了几个字:幼苗和园丁。没错,我又想了两个。这些够了。再想其他的,发出感叹----“老师啊”。最后,,说出心里话,向老师发誓。就这样,一首诗歌就呈现出来了。下面,我要开始试着朗诵了。经我分析,朗诵赞美老师的诗歌读起来应有感激之情,热爱之情。我开始朗诵了,慢慢地读,时而高亢激昂,时而轻快柔和,啊!这真是太完美了!我又一遍一遍地朗诵。终于,我读着读着既会背也能朗诵得很好了。

我又认真地看了一遍,认为没错就把本子放进了书包里。在诗歌朗诵会上,我读得朗朗顺口,感情也读了出来,十分成功。

这次诗歌朗诵会让我学会了怎样创作诗,怎样朗诵诗歌。要知道,诗歌也是一种令人陶醉的“艺术”。

朗诵诗歌范文第2篇

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那铿锵的脚步

踏着壮美的节拍

87年步履匆匆那飞逝的时光

叩问我们的灵魂与梦想

在历史的旋律中

谁能遗忘那段瑰丽的乐章?

1919年的5月4日

是什么使她被如此的铭记?

1919年的5月4日

又是什么使她这般的辉煌?

是87年前三千名爱国学生的满腔热血!

是87年前全中国有志青年的耿耿衷肠!

是他们

以天下兴衰为己任!

是他们

萦民族危亡于襟怀!

在雄伟的天安门前

他们振臂

他们高呼

外争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他们以血书宣誓--还我青岛

愤怒的吼声

震撼了军阀政府的根基

爱国的火焰

焚烧了卖国官员的府邸

青春的激情

推动了现代爱国主义运动的发展

也因此而

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在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中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她唤醒了人民的觉悟

积蓄了革命的力量

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中国历史书写了空前绝后的壮丽篇章

五四

一个并非普通的节日

五四

一个亘古盘桓的精灵

兰香清幽,梅香爽利

却都无法经受岁月的考问

只有你的余香是如此的荡气回肠,

经年累月而愈加醇厚绵长!

从昨天到今天

从历史到未来

爱国团结民主科学

这伟大的五四精神

经历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

激励了一辈又一辈的中华栋梁之材

一片赤诚开后昧

千般豪情争前风

我们21世纪的青年

虽然没有经历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

也不曾面对枪林弹雨的战争考验

但是

我们深知有同样份量的责任在肩

探索科学的发展道路

构筑健全的制度保障

实现理想的和谐社会

每一项,都是如此的沉重而漫长!

我们没有生在远古时代

但是

我们有夸父逐日的气概

为现代文明献身

扛祖国富强之责于肩上

敢当重任甘于奉献

同样需要自信和坚强

虽然理想和现实也许没有交点

但这绝不能阻止我们扬起奋斗的风帆

高科技高人文高境界高觉悟

该是21世纪爱国青年正确的发展观

努力吧朋友

与时代同步携事业同行

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时代的进步

需要我们把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掀起气势磅礴的历史大潮

历史的发展

需要我们甘愿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

我们只有把握好现在

才能更好的开创未来

伟人说过

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

正在兴旺时期

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是的

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

当今时代

前卫和时尚

理智和创新

传承和发展

奉献和成功

桩桩件件

都是我们魂牵梦绕的渴望

置身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时代

众多机遇环绕在我们身旁

我们拒绝平庸我们张扬个性

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

轰轰烈烈的事业

需要默默无闻的拓耕

光辉灿烂的未来

需要精益求精的雕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理想的大厦

需要坚实的基础

平凡的岗位

也能有不平凡的作为

大树参天小草绿地

不能做船长,做水手

也要做称职优秀的那一个

胜负不由大小定

人生的价值

能在既定的岗位上闪光就是成功

朋友们

青年是事业的栋梁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让我们加倍珍惜这分分秒秒的青春时光

背上理想的行囊

任凭脚下的路一步步伸向远方

不负父辈的期望

不负人民的重托

不负时代的责任

在人生的舞台上

用勤劳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

共同筑就祖国的无限辉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请铭记五四!

朗诵诗歌范文第3篇

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那铿锵的脚步

踏着壮美的节拍

87年步履匆匆那飞逝的时光

叩问我们的灵魂与梦想

在历史的旋律中

谁能遗忘那段瑰丽的乐章?

1919年的5月4日

是什么使她被如此的铭记?

1919年的5月4日

又是什么使她这般的辉煌?

是87年前三千名爱国学生的满腔热血!

是87年前全中国有志青年的耿耿衷肠!

是他们

以天下兴衰为己任!

是他们

萦民族危亡于襟怀!

在雄伟的天安门前

他们振臂

他们高呼

外争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他们以血书宣誓--还我青岛

愤怒的吼声

震撼了军阀政府的根基

爱国的火焰

焚烧了卖国官员的府邸

青春的激情

推动了现代爱国主义运动的发展

也因此而

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在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中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她唤醒了人民的觉悟

积蓄了革命的力量

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中国历史书写了空前绝后的壮丽篇章

五四

一个并非普通的节日

五四

一个亘古盘桓的精灵

兰香清幽,梅香爽利

却都无法经受岁月的考问

只有你的余香是如此的荡气回肠,

经年累月而愈加醇厚绵长!

从昨天到今天

从历史到未来

爱国团结民主科学

这伟大的五四精神

经历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

激励了一辈又一辈的中华栋梁之材

一片赤诚开后昧

千般豪情争前风

我们21世纪的青年

虽然没有经历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

也不曾面对枪林弹雨的战争考验

但是

我们深知有同样份量的责任在肩

探索科学的发展道路

构筑健全的制度保障

实现理想的和谐社会

每一项,都是如此的沉重而漫长!

我们没有生在远古时代

但是

我们有夸父逐日的气概

为现代文明献身

扛祖国富强之责于肩上

敢当重任甘于奉献

同样需要自信和坚强

虽然理想和现实也许没有交点

但这绝不能阻止我们扬起奋斗的风帆

高科技高人文高境界高觉悟

该是21世纪爱国青年正确的发展观

努力吧朋友

与时代同步携事业同行

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时代的进步

需要我们把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掀起气势磅礴的历史大潮

历史的发展

需要我们甘愿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

我们只有把握好现在

才能更好的开创未来

伟人说过

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

正在兴旺时期

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是的

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

当今时代

前卫和时尚

理智和创新

传承和发展

奉献和成功

桩桩件件

都是我们魂牵梦绕的渴望

置身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时代

众多机遇环绕在我们身旁

我们拒绝平庸我们张扬个性

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

轰轰烈烈的事业

需要默默无闻的拓耕

光辉灿烂的未来

需要精益求精的雕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理想的大厦

需要坚实的基础

平凡的岗位

也能有不平凡的作为

大树参天小草绿地

不能做船长,做水手

也要做称职优秀的那一个

胜负不由大小定

人生的价值

能在既定的岗位上闪光就是成功

朋友们

青年是事业的栋梁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让我们加倍珍惜这分分秒秒的青春时光

背上理想的行囊

任凭脚下的路一步步伸向远方

不负父辈的期望

不负人民的重托

不负时代的责任

在人生的舞台上

用勤劳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

共同筑就祖国的无限辉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请铭记五四!

朗诵诗歌范文第4篇

“朗诵诗”这一概念含义多重,既特指作为宣传工具和政治活动形式的抗战诗歌运动,又指为朗诵活动而写作的新诗文体,还指作为现代诗学文体论形而上认识的诗学概念等。[1]本文所说的朗诵诗主要是指作为宣传工具和政治活动形式的抗战朗诵诗运动。

抗战朗诵诗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已出现。沈从文先生认为,1932年已有成功的写抗日的“朗诵诗”。他说:“描写抗日战争的‘朗诵诗’,语言上合于朗诵条件的,在当前作者中如田间、蒲风诸先生,一定有些动人的篇章。但就所见到的说来,以诗言诗,或许倒还是陈梦家先生在《铁马集》中,为一二·八战争写的几篇长诗比较成功。”[2](195)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当时朗诵诗这一诗歌形式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抗战爆发后,很多作家、诗人、理论家意识到当时文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宣传,而以往的诗歌样式很难实现鼓舞民众、宣传抗日的目的。此时的诗坛急需找到一种既能教育民众,又能代表诗歌未来发展方向的诗歌样式。诗人锡金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诗歌工作者要负起抗战时期的伟大的救亡的任务。要号召光明和胜利的祈求,要打破诗歌自身的厄运,非得替诗歌另找一条出路不可,新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方法有一个,是朗诵。”他预言:“诗歌能朗诵,将能发展它新的前途。能朗诵的诗歌可以成为我们的最好的表现的形式,能朗诵的诗歌可以促进一部分沦落了的诗歌的新陈代谢。”[3](72)

“诗歌由文言解放出来用白话写作已经获得相当的成果,不过对于大众还没有发生伟大的影响,那是因为是被印在书本上的缘故。现在已经被解放出来成为口头的了,我相信它一定会唤醒无数同胞,号召千百万民众整队地站起来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斗的。”[4]以诗来号召大众、教育大众和鼓舞大众,除了要求有战斗的、现实的内容之外,还需要在形式上是通俗的、音乐的、口语的,用朗读求得听众在感情上的共鸣和强化。朗诵诗正好具备上述条件。

抗战爆发以后,身处国统区的高兰、冯乃超、光未然、徐迟等人倡导用“活的语言作民族解放的歌唱”,而身处延安的文人们,如艾青、何其芳、柯仲平、田间等人也力图通过朗诵诗来改变自己的诗风,使自己的诗歌能更好地为工农大众服务。于是,解放区与国统区的诗人们共同掀起了一场朗诵诗的运动。他们旨在通过简短、易懂的诗歌形式来宣传抗日理念,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让民众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从而激发抗日的信心与决心。这一运动得到了政党领袖以及现代报刊“把关人”的响应与支持,他们利用自身地位及自身传媒的优势对抗战朗诵诗进行广泛传播,推波助澜,使抗战朗诵诗很快在武汉、延安等地兴起。

二、现代传媒对朗诵诗的抚育

施拉姆曾说:“我们是传播的动物,传播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中。”“对我们来说,传播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必需的,无所不在的活动。”[5](20)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中的很多活动都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文学活动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

由于诗歌自身的文体特性,使得它很难像其他文体那样获得广泛的传播。而在传统的诗歌传播中,手抄文本与歌入乐式的说唱一直是诗歌传播的主要方式。由于传统出版业的不发达以及交通、通讯的落后,长久以来,诗歌的传播一直处于小众传播,难以走入大众的视线,从而成为“贵族文学”。

随着现代报刊业的发展,这一大众媒体不仅使文学传播实现了信息的快速、大量的复制以及大规模、大范围的传播,而且还参与到了文学创作活动之中,“影响到文学的发展形态和变异,诸如作家队伍、文学运动、文体形式等”[6]。这一点,在我们回顾、审视抗战朗诵诗的缘起、发展、兴盛时即可得到验证。

现代报刊作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工具,其“中介”性质不言而喻。它连接了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使作者不再局限于个人的狭小天地,作品不再是小众传播,而是通过为作者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将其作品进行大量的复制,向读者广泛传递,使作者与作品迅速被广大读者所熟知,进而以此种方式鼓励作者,使其产生更强烈的创作欲望。

1937年,高兰为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写了第一篇朗诵诗《我们的祭礼》,并发表在《战斗》上。初次的成功,极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从此,他开始致力于朗诵诗的创作。他的许多诗不仅在广播电台朗诵,而且有的还被谱成曲子,成为传唱一时的歌曲。1938年底,汉口大路书店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高兰朗诵诗》。诗集出版后两个月,由于广大读者的要求,又进行再版。这“充分说明了作家的成长从开始就与现代传媒———报纸杂志紧密相连。作家的创作,尤其是无名作者要想获得社会的承认,就必须有出版力量的参与才可能实现其社会价值”[7]。1937年底,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边区文协)成立了“战歌社”,由有“狂飙诗人”美称的柯仲平任社长。该社指导并推动诗歌大众化运动。随后,抗大、陕北公学(陕公)等相继成立了战歌社分社,许多学生和教师开始参与诗歌朗诵运动。1938年8月7日,以柯仲平、林山为代表的“战歌社”与田间、邵子南为代表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战地社”联合发表《街头诗运动宣言》:“我们展开这一大众街头诗歌(包括墙头诗)的运动,不用说,目的不但在利用诗歌作战斗的武器,同时也就是要使诗歌走到真正的大众化的道路上去。”[8]

他们还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出诗歌墙报,四处张贴散发油印的诗歌传单。1939年3月,萧三自苏联到延安,组织成立了“延安诗社”,并出版了《新诗歌》。1940年12月,他又成立“新诗歌会”。1941年3月艾青到延安,办起《诗刊》杂志。同年9月,林伯渠组织十余位60岁以上的诗人墨客在延安举行了一次延水雅集(因与会者畅谈甚欢,称此会为“延水雅集”以与晋朝王羲之的“兰亭雅集”媲美),成立“怀安诗社”,《解放日报》还连载“怀安诗选”。[9](67)

在实践中,朗诵诗逐渐和街头诗、传单诗相融合,使朗诵诗运动有了更为广泛的发展。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现代传媒功不可没。

现代报刊是连接作家与读者的“中介”,同时,主编、编辑人员作为“把关人”具有很强的思想倾向性。他们的好恶直接影响了报刊对作品的选择,使报刊具有引导功能。同样,在诗歌传播中,报刊对受众的诗歌接受行为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受权威人物的肯定以及由权威刊物和出版社推出的作品,相对来说就更容易引起民众的关注。在解放区,《新中华报》、《解放》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代表性、权威性报刊;而在国统区,《战线》作为汉口编《大公报》专门为抗战而开辟的文学副刊,一直以民族救亡为总纲领,以抗战文学为总目标。它们在解放区和国统区读者中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其对抗战朗诵诗运动的肯定、传播、引导以及发展均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38年6月,延安解放社印刷厂举办文艺晚会,柯仲平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的作品《边区自卫军》。听后认为此诗“很好!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民歌风的”,并在诗稿上批示:“此诗很好,赶快发表。”于是,中央机关理论刊物《解放》周刊第41、42两期(1938年6月8日、6月20日)破例连载了此诗。[9](68)

《战线》则对高兰的朗诵诗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围绕高兰的朗诵诗做过几次介绍。1939年1月15日,《战线》为高兰举办了诗歌朗诵会,请他朗诵《我的家在黑龙江》。《战线》还将此诗加以刊载,刊载时,责编陈纪滢加了编者按,提示读者,这首诗绝对不同于一般的“流亡曲”。同是东北作家的穆木天不但写过专文评述,还写了激情洋溢的诗《赠高兰》发表在《战线》上,表达了读高兰诗所产生的强烈共鸣。《大公报》的主编、著名报人张季鸾也是高兰朗诵诗的忠实读者,他在《战线》组织的一次诗歌朗诵会上向高兰表达了对他的朗诵诗的支持。[10](71)

1938年5月28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机关刊物《抗战文艺》刊载了艾青写的朗诵诗《反侵略———给日本的士兵大众》。全诗以强有力的语言揭露了日本统治者在中国土地上发动战争的侵略实质,号召被日本军阀、法西斯魔鬼骗到中国来当炮灰的“日本兄弟们”,“勇敢些啊/掉转枪口/‘反对到中国!’/‘打回东京’”,“为了两个民族的/和平/自由/幸福/用我们坚强的行列/绞杀/日本军阀/法西斯魔鬼!”[11]该诗引起巨大反响,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1943年2月6日,延安文化界二百余人,在青年俱乐部举行了欢迎边区三位劳动英雄的座谈会。文化工作者听了座谈会深受感动,一致接受三位英雄“到农村去,到工厂去”的意见,把笔头与锄头、铁锤结合起来。艾青即兴写了《欢迎三位劳动英雄》一诗,当场请朝鲜女同志威娜朗诵。随后此诗发表在2月18日的《解放日报》上。1943年初,艾青深入到农村,与劳动英雄吴满有同吃同住,了解他的经历和内心活动,并创作了叙事长诗《吴满有》。1943年3月9日的《解放日报》整版登载了此诗,还有附记;《新华日报》于6月29日选发部分章节,并加了编者按。[12](330-332)可以说,正是在现代报刊自觉地大力推介下,抗战时期朗诵诗运动在抗战宣传、鼓舞民众士气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一段时间内代表了诗歌的发展方向。

三、现代传媒对朗诵诗的型塑

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很多文学现象相同的是,现代传媒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中介者”,就朗诵诗这一运动的发展过程来看,政党或媒体“把关人”利用报刊这一现代媒介直接参与到了这一运动本身,并对其诗歌本体及其理论进行规范、引导,从而影响了这一运动的走向,建立了新的诗歌审美范式。以《新中华报》、《解放》、《战线》为代表的报刊,基于自身强大的、能够独立运作的资本积累,将自己的影响力渗透到作者和读者双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备了构建作品身份的文化特权”[13]。在抗战朗诵诗这一创作潮流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抗战研究》、《战线》为代表的现代报刊充当了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推出了以艾青、柯仲平、高兰等为代表的一批朗诵诗人。诗人们通过对朗诵诗理论的探讨和朗诵实践,参与到朗诵诗写作艺术和朗诵技巧的讨论之中,对抗战朗诵诗的文体形式及文体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抗战诗歌朗诵运动的开展,为诗歌大众化做出了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些现代传媒的参与、支持,就没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抗战朗诵诗的辉煌。

首先,朗诵诗的倡导者、写作者强调诗的大众化、使命感和宣传性。朗诵诗运动产生于动荡不安的战争环境之中,众多优秀的诗人、理论家们主张诗歌能够直面听众,将战斗的现实的内容以及民族情感及时传达到群众之中,使诗歌起到鼓舞民众、宣传抗日的目的。1942年中秋节,艾青写成《开展街头诗运动———为〈街头诗〉创刊而写》一文。艾青首先强调了艺术与劳动者的重要关系,他认为,诗歌必须从少数人所占有的状态走向大众,诗人必须“毫无间断地关心老百姓,倾听老百姓的话,注意老百姓的事情,留心发生在老百姓之间的每个新的事件,只有这样,才能使诗的内容与形式日益丰富与扩大,才能使诗富有生命”[14]。

艾青还指出:“只有诗面向大众,大众才会面向诗。应该终结那种专门写给少数几个人看的观念了,那种观念是封建文学者的观念。”[14]

1942年10月22日,边区文协、延安诗会、新诗歌会等团体,在文化俱乐部召开诗歌大众化座谈会。会议探讨了诗人怎样和大众结合,大众化诗歌内容、形式、语言以及如何展开诗歌大众化运动等问题。萧三认为,在解决了面向工农兵的前提下,新诗歌越是普及的就越是提高的。艾青检讨以往对大众化运动的看法,提出诗人如何与大众结合,怎样运用大众语言并创作新鲜语句,避免文言滥调以及如何展开大众化诗歌运动等问题。

其次,注重朗诵诗的艺术性。诗歌朗诵并非意味着廉价感情的宣泄和口号式喊叫,大众化不等于艺术表现的粗糙。对此,传媒人以报刊为媒介,组织诗人及诗评家们召开诗歌座谈会,就朗诵诗的艺术特点进行讨论,并发表相关文章,从而影响了朗诵诗的观念、语言及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形成。1938年1月25日,《新中华报》刊登了战歌社召开的“诗的朗诵问题座谈会”纪要。林山、雪苇、柯仲平、黄药眠等对“诗的朗诵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陈纪滢在1940年组织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讨论诗歌的大众化问题。与会者认为,诗歌深入大众需要用民间语汇,尤其是质朴的口语,但是诗又要划清与散文的界线,不能丢掉诗的本味,要达到大众化与艺术化的统一。[15]

此外,诗人锡金专门讨论了朗诵诗的语言问题,他认为朗诵诗在注意口语化的通俗、易懂上面,还要做到“语言的美”。[16]

陈纪滢发表了《新诗朗诵运动在中国》(上、下),对抗战时期诗歌朗诵运动进行了全面梳理。朱自清在《朗读与诗》一文中亦从朗诵的角度探讨诗的语言标准问题。他将一般所说的朗诵诗语言的“上口”标准作了区分。第一意义上的“上口”是:朗诵诗中语言都是“口语里有了的”;第二意义上的“上口”则是:就是使我们不致歪曲我们一般的语调。他认为当下的朗诵诗运动采用的是第一意义上的“上口”标准,而实际上很难将诗一概朗诵化,因为诗之为诗,除了朗诵化之外,还要“形象化”,即需要创造性的隐喻,而隐喻不易上口。所以朗诵诗应该可以采用第二意义上的“上口”标准。从新诗的形象化入手,在理论上为新诗创造性的、“复杂精细的表现”保留了其在朗诵诗中的合理位置,也给大众化诗学带来了更多合理性因素。[17](48)

解放区、国统区讨论的关于朗诵诗的几个理论问题,如诗的用韵问题以及朗诵诗的表情、动作等技巧问题在两个不同区域的朗诵诗的创作与朗诵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发扬或校正。

一部文学传播史,必定是合内外之力的文化传播史,内部的演变与外在的推动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抗战朗诵诗这一特殊的诗歌传播过程中,尽管解放区和国统区在传播机制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都利用现代报刊进行传播,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诗歌生存的外部环境,为新诗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就诗歌内部而言,现代报刊对朗诵诗还有催生、塑型之功。在现代传播语境之下,朗诵诗在诗的本体与理论建设两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朗诵诗歌范文第5篇

这就涉及到为儿童的诗歌――朗诵诗了。每逢节日,不少孩子会为适宜这一节日的诗作缺少而烦恼。尽管朗诵诗实用,甚至可能直白,但毫无疑问,借助于铿锵的韵律、充沛的情感及恣肆的语言,诗又重新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

可惜的是不能天天过节,于是,孩子们也不能天天读诗。但这一现象提示我们:诗,尤其是为儿童的朗诵诗,在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她可能不像武侠小说那样引人入胜,言情小说那样荡气回肠,侦探推理小说那样莫测高深;她更不像报告文学那样痛快淋漓,童话那样活泼有趣,散文那样细腻舒展,但她却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生存空间。

这是因为诗本身的审美作用是任何文学品种也无法替代的。

话题再回到朗诵诗。

我认为,凡真正的好诗都应是好的朗诵诗,仅凭齐整响亮的韵脚是不够的,这只是朗诵诗所应具备的外部形式之一。此外,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神韵、巧妙的构思和绵邈悠悠的意境。前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固然是朗诵诗的大家,但印度泰戈尔散文化的诗,也因其充满浓郁的爱心而感人至深,若在艳艳的春日里伴着音乐吟诵,同样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这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当然,朗诵诗需要充沛的激情,但激情不等于标语口号的罗列,鼓舞人心和士气也不能依靠大喊大叫。我个人认为,把政治抒情诗与朗诵诗之间划等号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其实,叙事诗、寓言诗、童话诗及优秀的抒情组诗均可列入朗诵诗的范畴。换句话来说,为儿童的朗诵诗,第一个标准是真正意义上的诗,这已是一个公众认可的标准了。

儿童是人类的童年身影,让儿童和诗交朋友,让诗意浸润他们的心灵,让诗美影响他们的品位,他们才可能拥有或进入一个阔大的、深邃的精神世界,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我更希望我的建议能引起各少年宫负责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注意,他们应该是少年儿童与诗歌之间最重要的桥梁!如果这一支队伍中有乐于创作儿童诗的业余作者,应该是诗与儿童的双重之幸。

朗诵诗歌范文第6篇

庆国庆诗歌朗诵会主持词

(开场前反复播放音乐“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

开场白:

朱:打开记忆的长卷,走进岁月的星河。62年前,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冉冉

升起。

熊: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我们踏着国歌激越的旋律,意气风发,昂首阔步。

朱:红旗如画,展现光辉历程。

熊:岁月如诗,颂扬丰功伟绩。

合:今天,让我们用如歌的行板、如画的诗卷,庆祝我们伟大的母亲62华诞!献上我们一片诚挚的情感

请听小一班徐xx老师朗诵诗歌《我的祖国》

朱:下面请小二班王老师朗诵诗歌

熊:有请小二班涂老师朗诵

朱:请听中一班马老师朗诵诗歌《可爱的祖国》

熊:中二班罗老师给我朗诵诗歌《献给亲爱的祖国》

朱:下面有请李老师朗诵诗歌,大家欢迎

熊:请听大一班涂老师朗诵诗歌《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朱:最后请听大二班刘老师给我们带来《黄河颂》

...............

结束语:

(音乐“我和我的祖国”响起。。。。)

朱:滔滔江河水,淹不尽浩浩中华魂

熊: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

朱:亲爱的祖国,再优美的诗篇也抒发不尽对您的热爱,

熊:亲爱的祖国,再动听的话语也表达不完对您的忠诚;

朱:新世纪的航道上,前进的巨轮已经启航

熊:现代化的大路上,催战的擂鼓已经敲响

朱: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踏着战鼓的节拍 向着荣光、向着辉煌、

奔向远方

熊:最后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朱:祝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朗诵诗歌范文第7篇

日期:2012年9月6日

采访: 周敏

教师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尹世霖老师的家里,给我们敬重的教师作家带去节日的祝福,并进行了专访。

东方少年:尹老师您好,2012年5月15日是我刊创刊30周年,非常感谢您去参加了我们的社庆活动。您原来在《东方少年》杂志上发表过很多诗歌,和《东方少年》有着很深厚的感情。请您说说《东方少年》30年给您留下的印象。

尹世霖:《东方少年》创刊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一朵奇葩。当时首都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儿童文学刊物,而北京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非常多,好的作品都被外地的刊物采用了。守着这么好的矿山而不去开采,非常可惜。《东方少年》的诞生填补了这一空白,在北京有这么多的作家,这么好的基地,这么好的矿源,另外还有那么多的孩子需要这份营养。那时我做北京作协儿委会副主任(主任是令人尊重的老作家韩作黎),很多工作和《东方少年》一起开展,紧密合作,非常默契,一起为孩子们做事情是很高兴的一件事情。

东方少年:您学生时代最喜欢看哪些方面的书籍?

尹世霖:特别爱看武侠小说和历史传记方面的书籍。

东方少年:您学生时代喜欢阅读和写作吗?那个时候是不是有作家的梦想呢?

尹世霖:很喜欢阅读和写作,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当作家。而我之所以成为了作家,又离不开我的少年生活。上学的时候,我很喜欢参加演戏和演讲的活动。记得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是小学四年级,那次演讲的内容是“读书”,二姐替我写的讲稿,我对其中“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九个字印象最深。第一次参加演戏,我的角色是扮演一名仆人,是个次要角色,那以后我竟然成为了“名演员”,只要有戏,老师都让我做主角。到中学后,参加了中学的剧团,令我永生难忘的是,学校推荐我参加了青岛市孩子文工团,又随团参加了新鲜有趣的夏令营,在童话歌舞剧《幸福山》中扮演小狐狸。可不能小瞧这些活动呢,我的“艺术细胞”、“文学素养”不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吗?那些讲究音韵节奏的戏曲的词儿,不就是我最初背诵的“诗歌”吗?为什么我在初中时就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下一段段快板诗,难道不是受的这些有益活动的影响吗?

东方少年:您发表的处女作是诗歌吗?请谈一下当时的情况。

尹世霖: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作为北京二中高中生的我,被团委会委任为初中少先队的中队辅导员,我全身心地投入于我的中队,带着他们搞各种活动。那时,我爱上了儿童,同时爱上了儿童文学。活动中需要儿童朗诵诗,不知从哪一天起,我写起儿童朗诵诗来,但是我还不懂得投稿。在紧张的高考前夕,我写出了一首歌颂祖国建设的儿童朗诵诗《夜空飞游记》,在同学的怂恿下,我想投稿一试。投寄给哪个报、哪个刊好呢?那时只知道有《辅导员》杂志,于是,我把稿子塞进信封,也不用贴邮票,只在信封右角写上“稿件”两个字就投进了信箱。信封上没有写收信地址,也没有写收信人姓名,只写上《辅导员》收,因为我不知道杂志社的地址,更不认识任何一个报刊的任何一位编辑。过了将近一个月,我几乎都要把投稿的事情忘记的时候,我收到了杂志社的一封回信。我急忙拆开信封,一张小小信笺上写着将在下期或者下下期刊登我的“大作”《夜空飞游记》,后面只有杂志社的印章,却没有留下我永远感激的编辑的姓名。毫不夸张地说,这篇诗歌的发表,给我的文学事业以莫大的激励和信心。

东方少年:您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是如何走上儿童文学的创作之路呢?

尹世霖:文史不分家啊!我高考时的志愿不是学文,而是学工。我来自大海,心向大海,我的高考第一志愿是大连造船学院、海运学院。然而,那时依靠助学金上学的我患了肺结核,挨了一刀后只好弃工从文。在我的处女作发表时,我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原名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这决定了我未来几十年的命运,没有去自然的海洋中击浪,却在文学的海洋中游泳了。我的人生道路就这样形成了——做一名“双重园丁”,既是一位教书育人的教师,又是一名向孩子提供优秀精神食粮的儿童文学作家。1972年,我的第一本儿童朗诵诗集《红旗一角的故事》问世了。1980年,我加入了刚刚建立的北京作家协会,不久又加入了中国作协,开始出版各种诗集,并且顺理成章地让文学、史学结为亲戚,开拓了历史文学的新路,出版了《三国兴亡》等书籍。

东方少年:您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北京二中做了一名历史老师,一直到退休。您做了一辈子教师,没有想到过弃师从文吗?从事教育工作对您的创作有帮助吗 ?

尹世霖:我有过多次机会去从事创作和文学编辑或到大学任教,但我始终没有离开二中,没有离开孩子们。我太热爱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了。我从来都没想过不当老师,只有坚守教师岗位,永远离孩子们最近,我才能为孩子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在人民教师的队伍中,我做到了一本接一本地为孩子们出版诗集和历史文学作品,让更多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儿童朗诵诗和历史文学的巨大魅力,这才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东方少年: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领域,您是一位创作业绩卓异、影响广泛、德艺双馨的作家、诗人。请您谈谈儿童诗歌对少儿的成长有哪些益处呢?

尹世霖:我的切身感受是,少年儿童爱诗,需要诗。我参加的中小学的许多集会,孩子们常要在会上背诵一两首小诗,那可比读一篇小说、散文来得现实、省时、受欢迎。儿童诗是一种优美精致、擅长于抒儿童之情、言儿童之志的文学样式;它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育美感方面,具有其他文学体裁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而朗诵是诗之桥梁、诗之翅膀,通过朗诵可以让更多符合少儿年龄特征和朗诵诗文体特征的好诗,飞向千万小朋友的心灵,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东方少年:现在的家长喜欢让孩子多背唐诗宋词,而忽略了儿童诗。您赞同这种做法吗?请您给家长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尹世霖:其实孩子是非常需要和喜欢诗歌的,孩子最早接触到的文学艺术形式就是诗歌,比如说《摇篮曲》等。我提倡孩子们多背儿童诗,而不要只是一味地背诵唐诗宋词。有很多孩子,唐诗宋词能背好几百首,但细细一问,根本不知道这些唐诗宋词是什么意思,全都是死记硬背,有的过一阵就忘了,唐诗宋词离我们太遥远了。这样的背诵,也不能说没有好处,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儿童诗,特别是分别适于幼儿、儿童、少年朗诵的诗,朗朗上口,孩子们容易记,容易理解,容易吸收,还有一定的暗示性,能够教给孩子们一定的道理,让孩子们展开联想。这就像给诗插上了翅膀,通过孩子们的声音,流进孩子们的心里,这是真正“活着”的诗。儿童朗诵诗有优美的意境,新奇的构思,还能够言少年儿童之志,对培养他们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东方少年:大家都尊称您为教师作家,您喜欢这个称呼吗?

尹世霖:我最看重的荣誉,是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局颁发给我的“教师作家”的铜匾。你看,我把它挂在客厅里显眼的地方,它可超过了许多部级和北京市级的奖杯、奖牌,因为这是对我既是一位教书育人的教师,又是一位向孩子们提供优秀精神食粮的儿童文学作家,这样一名“双重园丁”的肯定,我为这个称号感到最自豪。

东方少年:很多孩子会有这方面的困惑:诗歌很美,但又觉得内容深奥读不懂,离自己很遥远,喜欢不起来。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尹世霖:我在外面讲课经常提到,孩子拿起一本杂志,翻到诗歌就翻过去不看,一看到童话和小说的页面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赖谁呢?第一赖作家,第二赖编辑,为什么呢?他不知道什么样的诗孩子喜欢,什么是需要。诗歌是需要朦胧的,好的儿童诗要有一定的意境,要有它的暗示性让孩子去想。朦胧本身就是诗歌的特点,但是朦胧到孩子看不懂,孩子不喜欢,那就是诗人和编辑造成的,是不可取的。

东方少年:您在《东方少年》1982年的创刊号上发表了诗歌《“中华”——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诗后来成为您的名品之作,当时您是怎样想起创作这样一首诗歌的呢?

尹世霖: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影响犹存,文学作品中讴歌知识分子的文章很少,于是我想寻找并给孩子们树立一个知识分子的榜样。当时,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教授为国争光的事迹感动着我,激荡着我的情思。1928年,他在广阔的天宇发现了一颗尚未人知的小行星,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在给行星命名的时候,张钰哲一改以发现者姓名命名的惯例,响亮地说,名字早就定了,它只能叫两个字“中华”。我拜见了这位鬓发如霜的老者,心中充满了憧憬、仰慕之情。拜访归来,我抑制不住内心涌动的浪潮,挥毫写下了这首长诗,并且发表在《东方少年》创刊号上。此诗发表后反应强烈,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

东方少年:您在儿童诗、特别是少年儿童朗诵诗的推广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不仅精心选编了多本颇有影响的朗诵诗集,还成功组织了不计其数的诗歌朗诵会、诗朗诵大赛等,对推动新时期儿童朗诵诗的发展繁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您为什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工作呢?

尹世霖:如果一首好诗只是锁在抽屉里,睡在书本里,那就是死的。我觉得,创作出好诗,只是完成了任务的一半,另一半就是让它插上朗诵的翅膀,在天地间和人们的心头飞翔。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和儿童文学工作者,我愿意去完成它的另一半——开展朗诵活动。

东方少年:现在很多少年儿童喜欢写诗,请给这些孩子在创作方面一些好的建议。

尹世霖:是的,我高兴地看到,许多同学喜欢写诗。我想,你们要保持这个爱好,要多读好诗。诗歌不像小说等文学作品,比较短,易读、好读;又富有诗意、引发联想;可以在读中学、读中练,坚持写。

东方少年:请对喜欢您的少年儿童说几句话吧!

朗诵诗歌范文第8篇

抗战时期中国广大的农民甚至城市居民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下,很多人由于文字的障碍而不能阅读书报杂志。虽然文化素养不高的大众不能读剧本,但可以听戏;不能读小说,但可以听说书。因此,将诗歌通过朗诵的方式传递给大众是他们接受诗歌的最好方式。第三是诗歌的朗诵比其他任何形式的诗歌传播方式更具有鼓动性,更利于宣传和激发大众的抗战精神。和街头诗相比,朗诵诗在同一时间内具有更多的受众,因为人的从众心理而产生“集团的鼓动性”。街头诗虽然在抗战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产生了像田间这样的伟大诗人,但街头诗的传播媒介仍然是文字,“用文字来表现的场合,纵令贴在很大的壁上,但在同一的时间内,因为要受到一定的视觉的限制的缘故,能够看到的到底不多。可是,在朗读的场合里,纵然也要受到听觉的限制;但在同一的时间中,却可以对着几十几百几千甚至于几万的大集团朗读,获得组织上的效果”。也正是因为朗诵诗具有这样的文体优势,抗战时期由于激发民众抗战激情的现实需要而使朗诵诗获得了长足的生存空间,朗诵诗才成为一种必须产生和推广的诗歌样式。朗诵活动本身间杂着多种舞台艺术,诗歌在音乐性、节奏感和语言的生动性等形式方面的优势比较容易突出,因此朗诵有助于诗歌的传播和接受。朗诵是诗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诗歌是综合的艺术,朗诵是其构成要素之一。“诗歌到了任何时候也是不应该脱离音乐性和戏剧性的。而诗的朗诵更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所以如果把诗歌只理解为写成的文字而去欣赏,和其他的散文,小说一样,同样的凭诸视觉,那就不得称之为诗歌”。诗歌不只是通过阅读就可以完成对其全部美学要素的鉴赏,而需要在朗诵的过程中仔细揣摩并寻找合适的方法来表现诗中的音韵,情调,节奏,旋律,境界等等,然后用恰当的声音和动作表情加以展示。因此,要充分鉴赏一首诗,应该通过朗诵者的感情认知和艺术能力去传达和表现诗歌中蕴含的所要表现的情绪、节奏和意义,在感染听众的基础上使作者、朗诵者、听者的情感和着诗歌的情感一起跳动,这才算对诗歌达到了充分的理解。由此看来,朗诵对于诗歌的传播和接受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朗诵是呈现诗歌音乐性的最好方式,文字形式的诗歌即便有很强的音乐性,如果不对之加以朗读也是很难体现出音乐性优势的,因为诗歌的“强烈的音乐性,只有靠朗诵才可以适度的发挥出来,因为所谓音乐性也者是不允许夸张成为歌唱,也不容许以目代耳完全忽视了他的,是需要运用介于唱和念之间的朗诵把它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朗诵对于呈现诗歌的音乐性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正是由于朗诵具有其他传播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它才在抗战时期得以推广并成为各种大型活动必须的内容之一。难怪朱自清先生说:“新诗不要唱,不要吟;它的生命在朗诵,它得生活在朗诵里。我们该从这里努力,才可以加速它的进展。”

朗诵这种传播方式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它毕竟只有在当朗诵者和听众同时到场后才能发挥传播的作用,如果朗诵者缺场,诗歌则无法在广大的听众中流传。因此,抗战时期人们还采用了歌唱的方式来传播诗歌,让受众直接参与诗歌的传播和接受。现代诗歌史上乃至中国诗歌史上优秀的诗篇大都被谱成曲子通过歌唱的方式获得又一种传播途径。比如古代柳永的诗词,现代新诗中的《教我如何不想她》、《雨巷》、《再别康桥》等。这些诗歌一经传唱便被更多的甚至是不识字的人记住,从而使诗歌在歌曲这个领域再次获得了良好的传播空间。当然,也有好的歌词被人们视为诗歌作品的例子,那些优秀的作词家写出来的歌词往往胜过了普通诗人的作品而跻身优秀诗歌的行列,比如时下方文山为台湾艺人周杰伦写的歌词《东风破》、《兰亭序》、《台》等,无论从意境的营造还是节奏的掌握上看,都属上乘的诗歌佳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诗人写歌是为诗歌寻找第二种传播方式,而且通过歌曲来传播诗歌与一般意义上的报刊传播的效果更好。“一般的说,我以为好的诗是可以配以曲子歌唱的,同时,好的歌也就是好的诗。要在诗与歌之间划一个清楚的界限是不可能的”。歌词的形式大都是定型的,而抗战时期的诗歌往往采用的是自由的形式,这无疑使诗与歌的结合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胡风认为诗人做歌受到的限制是非常有限的,他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个问题:“一、好诗可以唱的,只有相当条件的限制与选择;二、配曲子的歌,不一定有韵脚,事实上有许多诗是没有韵脚的,有些外国的歌词即如此;三、诗人多考虑作曲的条件去做词,这虽然是受了限制,但仍然可以作出好的歌,也就是好的诗的。”胡风的话简单地讲就是认为好的诗就是歌词,部分无韵的歌词就是自由诗,诗人写歌词这种类型的诗相当于闻一多所说的“带着镣铐跳舞”,依然可以写出好诗来。在肯定抗战时期歌咏“在救亡运动上功绩甚大”的时候,胡风承认音乐赋予了歌词特殊的魅力,或者说诗与音乐的结合使诗的传播获得了力量。因为抗战时期的很多诗歌作品写得空洞无力,但却在歌咏运动中获得了好评,发挥了抗战的力量,这与其说是歌词内容的力量,还不如说是它借着音乐的力量和蕴含在民众心里的斗争要求的力量才得到了较好的传播。正是由于歌唱可以使诗歌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很多人认为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可以弥补抗战诗歌的不足。比如在讨论抗战诗歌的发展路向时,老舍认为用民间形式或旧形式来代替新诗的方法不可取,抗战诗歌真正的发展道路应该是吸取民间文艺形式的长处来补足自身音乐性的不足:“有人写鼓词,小调,我不承认可以代替新诗,要新诗人们都睡觉去。但这可以给我们一个刺激,知道民众的爱好。为抗战应当增加新诗的能力,旧的优点要拿出来,通俗也要拿出来……我不希望走上旧的道路,但旧诗的字的调动,音节的妙处,可以供我们参考。这样也可以补助廿年来的缺乏。”老舍还认为抗战诗歌要加强与音乐、戏剧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诗歌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他说:“现在我们能不能出一个题目大家来作,比如八百壮士,平型关战斗等,可先寻材料经过讨论后大家动手,作好再由大家批评,商量。这可以作为我们的一种工作。我们也不妨写诗剧,谱成谱,放到舞台上去唱。”抗战时期,主张将诗歌与歌唱结合起来的人不止胡风和老舍,很多诗人认为将诗歌谱曲传唱可以增加诗歌的感染力和传播力,使更多的人受到诗歌的鼓舞,投入到抗战的时代洪流中去。比如诗人光未然(张光年)1939年3月到延安后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该组诗气势磅礴,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英雄诗篇,反映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该诗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于1939年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正是加上了歌唱的传播方式,光未然的诗歌不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大众的抗战激情。因此,抗战时期的诗人如果能够使诗歌内容尽量反映人民抗战的诉求,并辅以音乐的感召力,那诗歌就会获得很好的传播和接受效果。恰如胡风所说:“使歌词本身也是民众的心声,使音乐的力量和民众斗争的要求因它而更加使人激动,那就是我们诗人的责任。”

朗诵是把诗歌和舞台表演结合起来的传播方式,歌唱是把诗歌和音乐结合起来的传播方式。除了这两种方式之外,抗战诗歌还可以和绘画结合起来,采取举办诗画展的传播方式;和宣传海报结合起来,采取街头诗的传播方式;和大众熟悉的民间文艺形式结合起来,采取利用民间文艺的传播方式。诗画展是一种将诗与画结合在一起的十分形象生动的诗歌传播方式。抗战期间广东曾举办过诗画展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管是诗人创作出诗歌作品后画家再根据其中的情感内容或意境进行构图,还是画家构图后诗人根据其中的意境触发创作灵感,其优势是诗与画互相对照与渗透,可以吸引更多的包括诗歌和绘画爱好者在内的受众。诗画展能够将诗歌爱好者和绘画爱好者同时召集起来,扩大了诗歌或者绘画的接受对象,而且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结合绘画去理解诗歌作品的内蕴。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Edmund Burke)认为诗歌产生的效果和造型艺术不同,造型艺术唤起事物的形象,而“诗在事实上很少靠唤起感性意象的能力去产生它的效果。我深信如果一切描绘都必然要唤起意象,诗就会失掉它的很大一部分的力量”。黑格尔在其《美学》第三卷下册中详尽地论述了诗与画的区别,他认为“艺术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精神因素逐渐上升而感情因素逐渐降低的过程,亦及精神逐渐从物质的局限中解放出来的过程”,道出了诗歌与绘画的不同。但是胡风却说:“有人说,有些诗画不出画来,但居然在历史上有以象征诗为木刻的对象的,而且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巴黎的烦恼》就是。……广州出的《诗场》上见到的每首诗有木刻,胡考在抗战漫画上的民歌的画,可作为例子看。”从胡风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画展的具体操作方式很多,漫画配诗、木刻配诗等都是具体可操作的方式,而且在抗战语境中也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抗战时期很多人都提倡借助绘画来传播诗歌,比如诗人鲜鱼羊认为抗战诗歌除了老舍、胡风等人提倡的借助音乐和朗诵进行传播外,“还可以和画家合作,把诗歌拿到街头去展览”。街头诗运动发起于延安,其传播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街头,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街头诗的存在。所以街头诗的传播是最为广泛的,它不像普通诗歌那样需要有纸张来印制,也不像朗诵诗那样需要有即时的朗诵者和听众,街头诗的传播只需要有人将诗歌抄写在房屋的墙上、路边的大石头上、电线杆上乃至手榴弹上,然后路过的人能够读到即算达到了传播的效果。街头诗不限于街头,凡是有人烟之处,即乡村的墙上、路边的石头上都能写上诗歌并传播诗歌。由于街头诗的受众主要是普通市民和乡村农民,为了便于传播和接受,其语言和表达方式往往比较简单和通俗,在形式上也常常采用民间文艺的旧形式,这是街头诗最显著的文体特征。用胡风的话说,街头诗“异常通俗,具体。有特别的表现方法,也有利用旧形式的”。这是一种有效的诗歌传播方式,以群曾列举了田间等人提倡和实践的街头诗为例来说明诗歌在大众中传播的有效性。也许一般的人会认为这种诗歌形式因为刚兴起的缘故,不会有太多的人在意,但实际情况是写在墙上、石头上、枪杆上的诗看的人很多,而且在敌后起到了比预想还要好的宣传效果。因此“文艺的新形式是并不一定被民众所害怕的。只要作品有内容,而且和群众的现实生活距离不远,即使你使用的是为过去所没人用的新形式,也还是能被群众所接受的”。

抗战时期发动民众抗战激情的特殊需要决定了诗歌传播方式的特殊性,也正是从有利于诗歌传播和接受的角度出发,利用民间的旧形式成了当时推动诗歌广泛传播和接受的有效途径。随着抗战的深入发展,人民大众的力量越来越显得重要,发动他们的抗战激情也就成了抗战时期诗歌的主要任务之一。要使抗战时期的诗歌被更多的人甚至乡村农民喜爱和接受,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旧形式无疑是最佳选择。胡风在报告中谈到了利用旧形式的问题,其所谓的旧形式指的是民间文艺形式,更直接地说包括民歌和童谣。在谈到利用民间旧形式的积极作用时,胡风说:“对于民间的诗形式的文艺,应尽量的来研究它的大众化的言语和活泼的形式,来补救诗人语言的不够,来挽救诗的贫乏。”胡风提倡利用民间的旧形式来传播抗战诗歌,并非盲目地不加择取地利用,而是在改造和提高的基础上利用民歌和童谣的形式去发展抗战诗歌。他曾说:“对于民歌和童谣,诗作者应能批判地加以改造,吸收到我们的形式里来,因为要真正的充分的表现我们所要表现的现代复杂生活,则不可能,非改造提高不可。”利用民间旧形式有利于抗战诗歌自身语言和表现形式的丰富,同时也推动了抗战诗歌在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广泛传播和接受。抗战诗歌正是借助以上这些特殊的传播方式才在鼓舞中国人民英勇抗敌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也正是这些战时的诗歌传播方式使抗战时期出现了中国新诗史上诗歌最深入人心的罕见的文化图景。我们今天的诗歌在商品浪潮的冲击下逐渐边缘化,如何让诗歌贴近人们的生活成了诗歌传播必须突破的瓶颈。为此,抗战诗歌的传播方式为我们更好地实现诗歌传播方式的重建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朗诵诗歌范文第9篇

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

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

吗?我选择一本书。

理由呢?没有理由。

如果有一把清亮的好嗓子,也有不惧场的好性格,还有喜欢诗的好品味,那么这样的人,定会喜欢朗诵诗。

有多少人呢?依照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对生活里喜欢诗的人的统计——“倘若不把每个人必上的学校/和诗人自己算在内,一千个人当中大概会有/两个吧”——喜欢朗诵的人,一千个人中大概会有一个吧。

喜欢朗诵的这一个,把诗当做心爱的小孩一样对待:目光抚摸一遍加一件小褂,手誊抄一遍再添一件外套,可是还嫌不够,还要朗诵出来,用声音的大衣将它严实地裹住才能放心地拥它入怀……

当邮差马里奥第一次听到诗人聂鲁达朗诵那首关于大海的诗时,他就晕了,好像一只小船在诗人的词语中颠簸,被诗打动的马里奥背下聂鲁达的所有诗句之后,终于鼓足勇气向心爱的姑娘表达:“你的微笑犹如一只蝴蝶展现在脸庞”、“我没有时间来赞美你的头发,我应当一根一根地数,一根一根地把它们赞颂。”……可见,高声朗诵是因为心底的爱潮汹涌着,漫过了咽喉的堤坝,只能开口成诗。

有些人喜欢朗诵诗,这样面对陌生人时,可以迅速搭起沟通的桥——一行诗不就是一节阶梯吗?史蒂夫·乔布斯正因为在麦金塔的仪式上,开宗明义地诵读鲍勃·迪伦的歌诗《时代在变》——‘此刻的失败者终将胜利/因为时代在变’,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树立起反主流文化的斗士形象。

“读者教会诗人怎样写诗,诗人教会读者怎样读诗”。在朗诵时加入音乐——这不是帕蒂·史密斯的首创,艾伦·金斯堡早就喜欢边朗诵边用吉普赛人的小手风琴伴奏,但帕蒂是走得更远的那一个,1971年在她的首次个人诗歌朗诵会上,强悍的电吉他协助帕蒂在“书面语言中注入摇滚乐的迅猛和正面进攻”,朋克摇滚桂冠诗人辉煌诞生。

有些人喜欢朗诵诗,北岛戏言:“朗诵给诗人提供了证明自己不聋不哑、免费旅行和被世界认知的机会”,在《朗诵记》一文中,北岛生动描述了诗人郭路生的朗诵:“……他起身,拉拉褪色的制服,‘请提意见。’他用舌头把活动假牙安顿到位,清清嗓子。念完一首,他谦逊地笑笑,‘能不能再念一首?’声音虽抑扬顿挫,但相当克制……”对于常年住精神病院的郭路生来说,朗诵是治病的一味药,而更多的人依靠朗诵他创作的诗句,找到将“个人的忧郁痛苦向英雄般的勇气和乐观精神转化”的动力。

与朗诵诗比起来,我更喜欢听诗朗诵,只要不是用北岛所谓的“革命读法”,“把杀鸡宰羊的声音与触电的感觉混在一起”;不是用苗炜所说的“浪诗”法,酒吧里的杂铺朗诵会让朴实的诗也轻浮起来;也不是用字正腔圆的“播音腔”——用这些“假嗓子”朗诵,怎能让人听到诗的真声音?!

一开始,我和诗人于坚一样,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喜欢朗诵诗?于坚认为诗歌应该是无声的,“当诗歌不再沉默,喧嚣起来,诗歌很快就会被用罄。”他曾断言:“朗诵,是诗歌的断头台!”但诗人沈浩波后来吐槽:于坚“朗诵不行,朗诵起来呼哧带喘的”,他说有一次在丹麦听翟永明朗诵一首关于艾滋病的诗,虽然声音很小,但现场效果非常好,所以认为只要用真心朗诵诗,就能打动人。

有谁也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来着?远在读大学时,我也极喜欢诗,特意加入系里的诗社,那时有一个大本子在我们的手中传来传去,谁有新诗问世就抄在上面,各具特色的字体就像南腔北调的乡音,无声地朗诵着那些用青春写就的诗。只这么静静地创作着原本挺好的,可有一天社长却决定让我们去参加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大赛。

我反对!平日里站起来发言都会声音颤抖,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朗诵诗,那还不得要了命?!坚决不行!社长调动起三寸不烂之舌劝我:“你不用高声大嗓的,你的声音很有女性特质,包括你平时捋一下头发的动作都很女性,放心,你只要用平时的样子念出那首诗,就行!”于是,糊里糊涂地,我被送上了“断头台”。

当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舞台中央,面对那些坐在黑暗中的黑色的脸时,心里哀嚎一声:妈呀,好像丧礼现场!快让我死了得了!可是,已没有退路。

那天,我硬着头皮朗诵的是自己在课堂上偷偷涂鸦的诗作《纸鸟》,写的时候心里充满了莫可名状的温柔,可在现场用颤抖的声音将它念出来,听上去那只鸟正在被拧着脖子,就要断了气。好在那是一首小诗,匆匆结束之后,我跑下台。

不出所料,评委给我打的分数一路是低、低、低,直到倒数第二个评委举起牌——接近满分!不过,窃窃私语的涟漪还未散尽,我就被利落地踢出局。

于坚曾深刻质疑朗诵:在黑暗深处写作一生的诗人,难道就为了在由读者的岩石所组成的洞穴面前,“背着一袋煤炭,亮起来?”尽管心怀尴尬,我却不后悔那天的登台,毕竟还有一个人亮出了他的支持,不知道他是谁,不清楚他为什么会给出那么高的分,但在黑暗中,我仿佛听到他无言的鼓励:“做不了第一,就做唯一!”(耳熟吗?其实这是庾澄庆对爱徒吴莫愁所说的)

朗诵诗歌范文第10篇

1 理解诗歌内容,丰富词:飘落、融化。

2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学习仿编诗歌。

3 激发对雪花的喜爱之情,感受诗中所蕴涵的亲情。

活动准备

有关诗歌的多媒体课件、优美音乐。

活动过程

1 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见过下雪吗?雪是怎样下的?(借助动作丰富词:飘落)

(2)雪花都飘落到哪儿了?(幼儿自由回答:屋顶、大树、地面、小河……为后面仿编诗歌打基础)

2 学习诗歌。

(1)小雪花可以到处飞舞,飘落到任何地方,多自由呀。有一首诗歌说的就是小雪花,名字叫(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们一起听听诗歌里的雪花都飘落到哪儿了。

(2)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3)配合课件,提问分析诗歌。

A 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雪花是怎样问的?(学习诗歌第一段)

B 诗歌里的雪花想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分段讲解二、三段)

师:前面三段的结尾为什么用问句呢?应该用什么语气朗诵?(教师带领幼儿朗诵一、二、三段)

C 雪花最后真正飘落到了哪里?(学习第四段,丰富词:融化)

师:融化是什么意思?那小雪花应该难过才对啊,它为什么还会快乐地融化呢?那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小雪花的这种心情呢?(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第四段)

D 你听完这首诗歌有什么感受?

(4)听音乐配合课件带领幼儿完整朗诵诗歌两遍。

师:现在我们就把这些感受用声音和动作表达出来。

3 学习仿编诗歌。

(1)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会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去干什么?用诗歌里那样的话说一说。

(2)指导幼儿创编完整的诗歌,教师进行整理。(可教师或幼儿先来问第一段,创编的幼儿进行回答,等熟练后可让创编的幼儿完整自问自答。)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创编的诗歌配上插图,装订成诗集。

附诗歌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我会飘落到什么地方?

落在小河里,变成一滴水,

和小鱼、小虾一起游戏?

落在广场上,堆个大雪人,

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

落在妈妈的脸上,

亲亲她,

上一篇:现代诗歌范文 下一篇:歌颂祖国的诗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