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28 17:54:15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第1篇

在改革的众多环节中,重难点均聚焦于课堂教学,如何提高一体化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评价课堂教学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攻坚克难,连续4年围绕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实施,开展教学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促进其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提升,参训者超过200人,已建立培训课程方案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培训课程的理念

1.以学员为中心的师生观

本课程的师生观要体现以学员为中心。具体表现在:2天的集中培训时间内,每个学员都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学员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以学员为中心;培训师则是引导者、辅导者和监控者,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要根据大多数学员的接受程度和学习状态随时调整教学进度,需要关注到大多数学员的学习成效,而不仅仅是主导式的单纯讲授知识技能以完成培训的教学任务。

2.以能力为本位的质量观

本课程的质量观要体现能力为本位。设计培训项目时,培训师选取了一个真实的、相对独立的课堂教学实例(培训师不做任何的指导)为教学载体,让教学管理骨干完整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与评课活动。在实施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每位学员首先需要对课堂教学现象独立开展评价,接着以团队合作方式开展小组评价,同时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学员又要学习课堂教学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和一体化课程教学理论,且共同构建一体化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学员再用评价指标来解析教学实例。

培训对教学管理者的各项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评课能力:对观摩课实施“2+2”的评价中,每位学员必须对观摩课写出个人评价(2个主要优点和2个主要不足)并张贴出来,在培训师A的引导、归纳、总结和提炼之后,学员马上可以学会评课的“2+2”基本方法,学会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在观察、分析并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每位学员通过观察、理解、反思和评估,能够自我发现在课堂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盲点和短板,提高评价课堂教学的能力。

3.以产出为导向的效率观

本课程的效率观要体现产出为导向,没有产出或不明确产出的学习则是无效的。为此要确定培训对实现学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管理是否真的有所贡献,要树立培训一定要给学校带来增值服务的概念。

产出为导向的效率观关注人们在工作中是否使用了新学到的知识技能?即行为变化,确定学员通过学习后发生的行为改进程度。只有学习者真正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后,才达到了培训课程的学习目的。更为重要的产出是培训课程能为学校带来什么影响,即产生的效果,包括因学习而带来的组织上的绩效改变,包括质量改善、效率提高和满意度提高等。

反之,投入为导向则是在培训结束时,向学员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征求对教学反馈意见,即确定学员对课程的喜爱程度。但学员满意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真正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技能,即发生了有效的学习。另外,还可对学员学习前后知识技能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即确定学员是否在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方面得到了提高。这可检验教师的工作是否有效,但仍无法确定学员是否能够将他们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以产出为导向的效率观要求有改进自身职业行为愿望的受训者具备5个特点:有提高现有水平的迫切希望;能真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允许其提高的环境和条件;能得到对此感兴趣并有一定能力的人的帮助;有尝试新想法的愿望和机会。

培训中,如“投入性学习”与“产出性学习”学习心理学的教学实验感受,通过小组共同构建课堂教学评价表,让学员不断地提升“能力的产出”。又如个体独立学习与团队合作的开放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强调个体的独立学习与思考,又强调小组交流与合作的团队学习,从组内讨论,达成共识,小组代表发言,组间互评,欣赏与批评,到总结与反思,培训师调动学员冲破固有思维,开放多元,大胆创新,再进行综合式的点评分析。

二、培训课程的组织实施

本培训围绕着一体化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评价问题,着眼于教学管理者的内涵与能力提升,促进管理者的系统学习和专业化成长。

1.对培训师的要求

在培训中,至少安排A、B两名培训师相互配合进行,并需要一至两名助手协助。其中,A培训师必须为一体化课程理论专家,把握整个培训过程,调整各环节的教学进度,组织学员的个体学习或小组讨论,讲授教育教学理论与主要概念,点评各环节学习情况,归纳总结学员观点等,在培训中起关键作用;B培训师主要是配合A培训师开展培训工作,必须掌握一体化课程基本理论且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主要协助归纳学员观点,提取A培训师讲授过程的关键词,在某些独立的教学环节,如“投入性学习”与“产出性学习”的学习理论体验可由B培训师主持。具体分工要求详见表1。

2.培训对象的选择

培训对象是教学管理干部与教学骨干,包括: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研室和系部的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带头人和教学一线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是每个教学管理者必备的基本功,评价什么与如何评价、评价的目的与功能如何等均是相当重要的内容。教学管理者通常是优秀课堂组织实施者的代表,必须熟谙何为优秀课堂?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骨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者,更要清楚什么是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课堂、什么是有效的教学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各类学员的学业成长。

3.培训内容的安排

培训课程确定为两天分两个阶段完成,前一天半,采用行动导向方式开展,主要内容为:一体化课程教学现场观摩、讲课者自评、学员“2+2”独立开展他评、培训师梳理提炼学员观点、小组学员讨论达成共识、培训师讲授课堂教学评价和一体化课程的理论问题、“投入性学习”与“产出性学习”小游戏的体验、小组学员构建课堂教学评价表且展示与解释、培训师带领学员点评分析评价表、全体学员共同构建课堂教学评价表且分析教学实例。

最后半天将依据培训学员的已有基础,安排内容不同、深化培训主题的专题讲座。第一期是生本理论专题,弄清何为“以学员为中心”,一体化课程如何组织教学等基本问题;第二期是结合当年的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系统分析课堂教学的基础理论和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做竞赛方案的解读;第三期是在已有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专业建设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第四期从课堂教学与管理层面,以学校实际的一体化课堂教学案例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管理举措做个案分析,树立优秀个案的校本式标杆。培训课程通过设计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促成了培训目标的达成。参见表1。

表1 教学管理骨干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提升的培训安排

日期 内容 时间 形式 培训师的分工与职责

天 课堂教学现场观摩 90分钟 观摩课 组织培训者观摩课堂教学,提供教学设计与学生工作页等资料

讲课者自评,培训者对观摩课进行评课,梳理课堂教学评价要点 90分钟 头脑风暴 培训师A:负责引导讲课者自评、解释“2+2”评课形式、调动个体学习或小组讨论等

培训师B:负责提炼学员的评课观点,写纸条、张贴、纸条的同类项合并、归纳等

课堂教学评价核心问题的探讨 180分钟 研讨 培训师A:负责主持、讲解、引导、点评、归纳、整理等

培训师B:负责提炼观点,写纸条并归类张贴,板书等

天 “投入性学习”与“产出性学习”等学习理论体验

课堂教学评价表的构建与分析 240分钟 行动导向 前150分钟:

培训师A:负责补充、解释、提示、指导等

培训师B:负责主持、概述、展示、提炼观点、布置任务等

后90分钟:

培训师A:负责主持、点评、标识各组评价指标关键词,讲解教学理论与概念等

培训师B:配合标识、点评等

培训深化专题 120分钟 讲座 每期选择不同主题,持续深入

4.培训方法的设计

在前一天半的学习当中,观摩、评价、头脑风暴、讨论、游戏、展示等多种学习方法交替使用。

观摩课的实施环节:由承办学校在教学场所准备一堂真实完整的一体化课堂教学,时间为90分钟,培训学员进行观摩。评课阶段:观摩课后,学员们回到培训场地,先由讲课教师做自评,每位学员对观摩课做“2+2”的独立评价并张贴关键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组内讨论,梳理学员个体自评的关键词后形成小组评价意见;紧接着,培训师利用各学员或小组观点,引导问题讨论、讲解基本理论、点评学员观点、提炼归纳整理要点,通过对张贴纸条的重新组合,归纳提炼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线及基本要素。为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一体化课程的相关理论,培训师必须将教学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法、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投入与产出等概念及时补充并讲解。最后再让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制作出课堂教学评价表并展示与解释。

培训师要依据学员的学习基础,结合真实的教学案例需要,调整培训的学习内容、学习安排与学习进程,及时补充学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开阔学员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视野等;同时培训学习不仅仅是单纯地观察案例、听理论的“投入性学习”过程,而且是边做边学边思考的行动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学中研,学员要把听课评课中现实的实践问题与理论知识高度融合,且不断吸收消化。本培训是行动导向等多种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学习方法需要灵活多样,学员思维相当活跃,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成果展示丰富多彩。培训课程的教学组织特征详见表2。

表2 培训课程的教学组织特征

项目 表现特征

教师 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应习惯学员独立或合作学习的工作方式

学员 照顾学员的兴趣和经验;通过迁移应用建立实践与理论的联系;强调合作与交流

教学内容 多为结构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与职业实践或日常生活有关;具有工作过程的系统性特征;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促进跨学科的综合学习

教学方式方法 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交替使用

组织形式 学员自行组织学习过程,学习多以小组进行,留给学员尝试新的行为方式的实践空间

5.培训质量的控制

培训质量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是及时反映学员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员对学习的进程进行积极地总结和反思,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业的完成。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视野投向学员的整个学习历程,认为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应得到肯定的评价,这就使得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经验的丰富性大大增强。

发展性评价更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作为教师专业素质特征的教学反思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追求人的主体价值,张扬人的个性特征与风格。而人,才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这为课堂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其次,听课、评课教师都不仅仅是以个体权威者出现,而更多的是依据教学需要组成各种灵活的小群体,在群体中充分进行交流与沟通,追求互相平等、相互尊重、互相协商、共同发展的这种同伴关系,并以此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式,共同合作建构评价标准;第三,在评价过程中,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法灵活,针对性强,评价重视“理解”“阐释”“交流”“移情”等在评价中的运用,初步尝试了评价中的人性化关怀。发展性评价倡导的这种人文化评价(质的)是对原来强调实证化评价(量的)的根本性的补充。

培训过程就是一体化教学的过程,在一次次的“收获产出”当中,培训师及学员相互间的评价促进了学员的评价能力提升,可以欣喜地看到变化与进步。如在小组汇报环节,各组展示的作品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自的学习效果,又在与其它组的对比中找到各自的差距,从而给自己一个合理恰当的评价。每一期培训的最高潮就是在各小组构建完成课堂教学评价表的时刻,这份评价表基本上体现了他们经过一天半学习的水平,各组之间会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相互指出不足,可立竿见影地看到学员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能力的逐步提升。学员在学习心得分享环节,常常能明显地感受到学习前后的变化,可以自我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三、培训课程的效果分析

从管理队伍的成长、培训效益的延伸,到培训影响的辐射,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提升的培训,对推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教学管理队伍的茁壮成长

在四期培训中,第一期主要以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研室等部门正职负责人为学习主体,而后慢慢地扩大到教学系正副主任、专业带头人、系部部分骨干教师等;从只面向广州市七所技师学院到普及所有民办技校,受训层次慢慢下移,范围不断扩大,影响不断深入,四期两百多人的参训队伍成为目前院校课改的主力军。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第一要素是人,而且必须是一支具备课改理念、理论、方法技术和行动力的师资队伍。改革不可一蹴而就,队伍成长也需要有一个过程。通过连续培训,促进了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学管理队伍特别是课改骨干队伍的成长和壮大,提升了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这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2.教学管理效益的上下延伸

培训,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际教学工作、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益,培训者把所学、所思、所得迅速地运用到教学管理当中最为重要。一是直接应用到一体化课堂教学活动中,促进了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促进了各类大型教学竞赛活动的开展,教学管理队伍的指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两届全市的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中,培训效益在参赛选手的作品上已得到很好的体现,无论是在一体化课程的基本要义贯彻,还是在作品中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教学流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的选取与使用、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等方面。同时在多类型的全国性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中,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的参赛成绩骄人,捷报频传。

3.教学管理影响的多维辐射

提升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培训在经过多次的磨合后,已成为教学管理队伍系统学习和专业化成长的一面旗帜。有些学校正尝试采取这种方式培训本校的一线教师,也正是这样,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接受与认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理论和方法路径,并在学校进一步探索如何更深入推进,如结合广州地区产业布局升级转型开展学校专业布局调整与产业系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包的系统建设与推广使用、一体化课程中学习任务的授权式评价、以职业效度为视角的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探索、课堂教学评价的参与式管理等,一系列科研伴随式的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进一步促进了广州市技工院校的繁荣发展。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第2篇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是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直接体现,该能力的发展有助于英语教师深入理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1],更好地理解教材设计原理,从而使课堂教学设计更符合新课标,成为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以便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英语1-2级[2]相关要求。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通过对国培计划集中培训的调查发现,学员们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理论与能力严重不足。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发展是“国培计划(2015)――送培送教”[3]项目第二阶段培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安庆市岳西县展开的阶段培训聚焦了两个问题:国培小学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存在哪些问题?国培后他们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有哪些变化?

二、研究设计与过程

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员研讨与专题讲座。通过分组研讨将学员已有课堂教学评价理论充分挖掘,并以小组发言形式与其他学员分享。然后通过培训专家对评价标准解读,从理论上系统阐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1-2级学业水平的要求,从而将学员课堂教学评价的已有知识体系与新课标的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为指导学员日后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评价水平奠定理论基础。因此,在培训会上,学员就《如何评价小学英语课堂教学》[4]进行分组研讨,每7~8名为一组,共6组,每组发放讨论表一张,每组一名教师做记录,该教师最后代表本组就讨论结果做总结发言;笔者作了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主题讲座后,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培训效果信息。

第二阶段:名师示范课、说课与评课。将学员在第一阶段所获得的评价理论用于观摩具w的课堂教学,通过专家教师对自身教学设计的解读,并与学员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加深学员对教学设计意图的理解。学员分组评课,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进学员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提升。本次应邀上名师示范课的是安庆高琦小学谢老师。

第三阶段:学员展示课、说课与评课。以第一阶段的评价标准理论为引导,结合第二阶段一线专家教师对示范课设计的解读与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再过渡到第三阶段由学员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强化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性,从而提升学员课堂教学评价能力。培训会上的两节展示课属于同课异构[5],教学内容相同,独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同为四年级不同班级。课后,学员自由评课,畅所欲言。参与听课的有全体学员、岳西县中洲小学部分英语教师以及周边小学英语教师。此阶段的开展是为了优化国培的效能。

三、研究开展与结果呈现

1.学员研讨与专题讲座的开展与结果呈现

在数据收集与分析方面采取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讨论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国培小学英语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存在哪些问题”,讨论结果的归纳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六组均将教学目标是否具体明确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首要标准,但是基本没有提及“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来制定的”,尤其没有涉及小学英语1-2级水平的具体要求与内容。这表明教师对教学目标确立的重要性有一定认知,但不清楚具体目标制定的原理与依据,导致很多小学教师出现上课过度注重单词读写、孤立地进行词义教学的通病。

六组中有四组(1、3、4、5)提到语音语调的规范是英语教师基本功的体现,这说明约有30%的学员尚未意识到教师语言基本功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六组中仅有三组(3、4、6)认为是否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也是衡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高语言学习的趣味性,而且能用地道、标准的目标语直接作为小学生外语的输入[6],对初学者的发音有着不可替代的正向迁移作用[7]。然而我们注意到,不是所有农村小学课堂都配备多媒体设备,这时,教师的素质、才艺与语言基本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落实小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保证。此外,在语言课堂教学中是否对学生进行实时的学法指导是评价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又一指标,也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实现学习策略目标的重要体现。但六组中只有1组(4)提到。

综上所述,学员在培训初期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有一定认识,但不全面;对在传授知识、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如何实现学习策略目标的认识不够;对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必备的特殊素养认识不清。

其次,讨论研究的第二个问题“通过国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有哪些变化”。主题讲座之后会发给学员《“国培计划”课堂教学效果测评表》(以下简称《测评表》)。《测评表》分两个部分:一为评价内容,涉及课程(讲座)的实用性、知识性、时效性、启发性、内容与培训目标的符合度、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能力、可接受性和课程的后续效益八个方面,学员需要在五个级别(1~5,好的程度依次递增)后作出选择;二为培训效果,附有两个开放性问题――本课程对你有何启发与促进?针对本课程你还希望听到的内容?发放问卷45份,有效回收41份,情况如表2所示。

表2数据表明,在对国培学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知识与能力培训方面效果理想。第二部分培训效果开放性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学员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了系统的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相关知识得到了丰富,能依据标准来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设计,以求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体现新课标精神。

2.名师示范课阶段的开展与结果呈现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员分组评课并安排专人记录,之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活动之后,学员填写培训《测评表》,其中在开放性试题中有学员答道:谢老师善于使用活动来推动英语学习,作业设计摆脱了机械性练习,提高了活动趣味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学员在实际课堂教学评价中,已经观察到示范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8]使得语言教学在真实情景中展开,同时活动的新颖性也激发了儿童学习语言的好奇心。也有学员答道:谢老师颇具个人魅力,上课节奏不急不慢,教学基本功扎实,让我觉得自己课堂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后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等等。

此次针对名师公开课现场评课,从研究设计的视角来看,是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来提升学员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能力。从6位小组代表发言来看,评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评价能从英语课程标准出发,紧紧围绕五维教学目标来展开[9];二是评价能结合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能从任务型教学设计与活动的有效展开来进行,能站到交际教学法[10]与全身反应法[11]的高度来评课,体现了评课理论层次的提升;三是能够从课堂教学设计五个原则[12]出发,全面、系统地进行评课,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专业性、学术性。

3.学员展示课阶段的开展与结果呈现

此阶段的设计旨在加深学员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对教学方法的选用,尤其是聚焦如何在情景中培养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在连续观摩了两节之后,笔者一改往常分组讨论的做法,而是让学员自由评课,畅所欲言。这种方式的改变既体现人人参与评课的理念,也发展了国培学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能力。

国培活动通过聚焦中小学教师在课堂评价中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学员的课堂评价能力发生了变化,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2][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传益,刘晓华.“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研究述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352(11):8-12.

[4]吴钢.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1):27-32.

[5]马占国,翁丽婧.“同课异构合作教研”新模式探索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8):6-7.

[6]徐慧芳,王建强.语言输入的相关性对目标语发展的影响[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72-76.

[7]张(女丹),石建美.正向迁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235(1):69-70.

[8][10][1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决策;影响因素;培训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94-03

英国教育学家艾格莱斯顿曾指出:“在课堂上,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制定决策,甚至可以说,制定决策就是教师的中心任务。在判断学生的个人能力,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等的过程中,都包含了教师的决策。”教师的决策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师课堂教学的进展及其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目前我国农村教师的决策现状却并不能让我们乐观。据此,本文认为,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应以提升农村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决策能力作为突破口。

一、农村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教师在课堂教学决策上主要表现出决策意识淡薄、决策目标偏颇、决策经验化和决策主观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地制约和影响着我国农村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的水平及课堂教学的效果。

1.决策意识淡漠

经调查发现,目前92%的农村教师认为,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应该在课前做精心准备。他们认为,这些准备可以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不过,他们的准备大多只集中在上课所需知识、器材、多媒体课件、课堂导入方式、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安排等教师认为自己可以把握的方面,对于“课堂教学是一个从多种准备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这种观点,很多农村教师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课堂上时间有限,教师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方案的选择。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很多农村教师看来,课堂教学方案仅有教师准备的那一种,课堂情境是简单、清晰而易于把握的。他们忽视了课堂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他们课堂决策的意识整体上看比较淡薄。

2.决策目标偏颇

教师课堂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教师要明白某课堂课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明白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及实现这种期望的手段是什么,明白学生在课堂上的哪些行为是合适和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和不可接受的。清晰和完整地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选择。然而,由于受赫尔巴特主知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农村教师将课堂教学的立足点置于对教学内容的提供与传授上。也就是说,为了在课堂上能用最少的时间完成对教材知识的传授,很多农村教师对课堂的处理都指向要从整体性和系统性上来精选教学内容,同时选择有效和高效的教学方法。这种处理的方式实质上属于控制主义的方式,其根源是农村教师没有将学生的思维和心智的成长纳入到自己决策的目标之中来,没有认识到课堂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使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来。

3.决策经验化

课堂上的扑面而来的大量信息,常常使有些教师晕头转向,他们不知道如何对之进行筛选和过滤,不知道该如何对之进行分析。于是,这些教师潜意识中的逃避决策的想法就起了作用,即他们往往会凭借直觉和经验对课堂上发生的状况作出反应。应该说,借鉴以前的经验来处置课堂上发生的状况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在于,很多农村教师只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以前的经验中,所以这种经验就会被他们反应性地甚至是程序化地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因而对自己就形成了一种束缚,农村教师对课堂问题的处理也因此就走向了僵化、独断和封闭。

4.决策主观化

调查中发现,有些农村教师认为,课堂情境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其决策只能在课堂上做出,所以也就不需要拟订决策方案,而只需见机行事、随机应变就行。这种将决策等同于简单地拍脑袋的看法容易使农村教师放弃对解决问题途径的探寻,容易使农村教师放弃对课堂问题准备备选方案的必要准备。课堂决策的随意性容易导致农村教师课堂教学秩序的不稳定或不完整,它实质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二、影响农村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的因素分析

1.目标

影响农村教师课堂决策的第一个因素是课堂教学中希望达到的目标,它是教师确定自己的课堂决策的前提。教师教学的目标越明确,他就越能恰当地在课堂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该目标上,越能清楚地知道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哪些方面,这可以使教师因课堂上出现了偶发性事件而导致影响教学目标实现时做出即时而适当的决策。为此,农村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等确定自己清晰而周全的教学目标。

首先,农村教师必须对教学目标中的各个子目标的权重进行分析,然后确定一个最基本的目标。确定基本目标很重要,没有这一基本目标,其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方向。在确定这种基本目标时,农村教师还要区分各目标的类型,即区分其中的认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然后再将基本目标和其他目标做一个平衡。

其次,农村教师还要注意目标的层次性。比如,对某些规则的学习是以对概念的学习与理解为先决条件的,所以基本目标中就必须体现出这一点。明确目标的层次性,可以帮助农村教师准确确立其教学目标的主轴,可以使他们在面对课堂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时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利用自己的判断力判断出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

2.信息

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是由原始信息和再生信息组成的。原始信息主要由客观本体信息(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方式和状态)和主观认识信息(人们对客观本体信息的认识)组成,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再生信息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它具有时机上、明晰程度上、信息源上、信息类别上及信息序上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再生信息的这种特有的不确定性可能使课堂上的信息杂乱而无序,所以农村教师不可能同时对之给予关注,而可能有选择地关注其中的某些方面,这也毫无疑问地会影响到农村教师的课堂决策。

3.思维

决策思维的运行是有序的,它包括决策的逻辑起点、决策思维的视野、决策思维的运行路线和决策思维的归宿等。在课堂教学中,农村教师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决策行为的运行路线及其走向。一个农村教师,如果他运用的是经验式的思维方式,那么他的教学决策便多是经验式的;如果他的思维方式是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那么他在教学决策时必定会奉行二值逻辑的线性关系的准则;如果他的思维方式是系统的思维方式,那么他的教学决策就会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由于学生是有差别的个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统一性与灵活性及共同性与特殊性等方面的需要,这也要求农村教师要有灵活的思维方式。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农村教师的思维还应该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农村教师不仅要善于顺向思维,也要学会逆向思维和侧向思

维。农村教师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在课堂上对问题的诊断,影响着他们课堂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4.智能

影响农村教师智能的因素主要包括他们所具有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个方面。理论性知识是关于“学习者认知的知识”,是可以传递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农村教师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使用和实际表现出来的知识,它既包括农村教师通过对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知识,也包括他们将某些原理或规则运用于自己特殊的教学情境之中而来的知识。理论性知识以一种静态的、框架化的形式对农村教师的决策产生作用,而实践性知识则以。一种动态的形式对农村教师的决策发挥着作用。

农村教师在课堂上对信息的感知、定位、选择和处理会受到其实践性知识的影响。他们能否对课堂情境进行理性而非程序性的理解,主要取决于他们对课堂情境中的一些潜在的变化是否有较强的意识。

三、提高农村教师课堂教学决策能力的教师培训途径

农村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的优化离不开农村教师一系列观念和行为的改变,所以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就应着眼于帮助农村教师转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就应教会他们学会利用信息,学会运用集体的智慧。

1.借助对案例的分析,帮助农村教师树立起强烈的信息意识

目前,很多农村教师之所以缺少决策意识,就是因为他们缺少信息意识和变化的观念。因此,在对农村教师进行的培训中就应采用案例呈现的方式以帮助他们树立起强烈的信息意识。例如,在培训中,向他们呈现案例“小企鹅和妈妈”(案例内容为,在“小企鹅和妈妈”这篇课文的教学接近结束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小企鹅长大了,想出去闯一闯。你们说,它还会看到些什么呢?”有学生说:“小企鹅会看到茂密的树林。”有的说:“小企鹅会看到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有的说:“小企鹅会看到了蓝蓝的大海。”这些都属于教师意料之中的回答。但是有一个学生说:“如果我是那只小企鹅,我就会好好地住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哪儿也不去。”)通过呈现这类有代表性的案例,可以使农村教师意识到,课堂情境中的学生的行为或提问并不一定会完全按照教师事先的设计那样发生,它往往会被一些偶发事件而打断。

在此基础上,培训应该打破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应鼓励农村教师就案例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丰富他们对特定教学情境的认识。这种讨论可以使农村教师认识到,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会有多种解决方案,所以只有打破自己原有的预设,打破程序化和标准化的情境观和信息观,通过某种新的方式对事件进行合理的处置,才能对课堂上变化的信息和交错发生的事件做出合理的应对。

2.通过专家引领教会农村教师掌握搜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师培训作为一种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继续教育的形式,在对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应满足农村教师的基本需要,要把重点放在填补农村教师基础知识缺乏的方向上。为了提升农村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的能力,在对农村教师进行的培训中应将重点放在提高他们对信息的搜集和分析的能力上。具体培训途径如下:

第一,通过教授信息搜集的方法引导农村教师实现信息搜集日常化和准确化。

信息是决策的“原材料”,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方案的拟订,都必须以相关的信息为依据,所以农村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有正确的决策,就必须以掌握充分的信息为前提。这样,在培训的过程中,专家就要教给农村教师以信息搜集的方法。例如,教会农村教师学会用手工或计算机检索的方法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通过拍摄照片、录像、录音等方式来获取关于学生的信息;可以通过平时的听广播、看电视、书信来往、旅游访友、闲谈或家访等方式来搜集相关信息。信息搜集的方法讲起来比较枯燥,所以培训中应改变传统的讲座式的培训方式为课例研修的方式,应使农村教师能够将信息搜集方法的学习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第二,对农村教师进行的培训应将重点放在养成农村教师教学反思的习惯和反思的能力上,应设法提高他们对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

信息分析能力的核心是要合理定义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农村教师要学会合理定义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学会对问题进行评估,然后质疑它、检验它,这就需要提高农村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反思是指农村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观念和各种具体做法的一种回顾和分析。

面对捕捉到的信息,农村教师首先必须反问自己,是什么触发了这个问题的产生?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基本假设是什么?这种假设跟自己的素质和经验等因素的相关性如何?这也就是说,农村教师正确的课堂决策的前提之一就是他必须了解自己,必须防止因自己个人的好恶而对问题做出不恰当的判断。其次,农村教师应找出其中的关键问题。在决策的过程中,面对各种备选方案,农村教师对之进行权衡和选择的主要的依据就是自己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所以这就要求农村教师在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时不能随意,而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目标及其层级性。教学目标越明确,自己的教学行为就会越有针对性。为此,必须弄清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是长期的、中期的还是短期的。

3.通过校本培训使农村教师掌握利用教师集体智慧的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职工培训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优化途径

近年来,职工教育培训中课堂教学虽有一定的改革,但效果不理想,与现代企业对员工培训的要求相差甚远。当前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许多急待改进的地方,特别是教育培训的许多环节都存在问题,严重阻碍和制约着教育培训质量的提高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下面我就当前职工教育培训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途径谈谈一些看法,以与同行探讨。

1.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培训计划、培训大纲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符。

教育培训教学计划包括培训目标,装置需求,企业对学员的知识能力要求,相应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考核和教学模式建议,以及教学进度的安排,等等。

教学大纲是每门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性文件,包括教学目的、课程简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教材及参考书籍、学员自学讨论的内容、相应的专题讲座、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内容。

1.2方法老化。

职工培训不同于基础教育,也不同于高等教育,它有其特殊性,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但目前的职工培训,在教学方法上仍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1.3教学手段滞后。

教学手段滞后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一方面是绝大部分培训单位实训室建设不完备,甚至没有实训基地,使得学员的操作能力严重滞后于现实岗位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职工培训单位的大多教师自身对仿真、多媒体等新技术掌握不多,且无法合理分配和组织专门的培训及学习。

1.4对课堂教学研究不多。

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一头沉的倾向,即重专业理论研究,轻教学方法和对现场实际的研究。特别是对日常教学运行机制、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培训大纲的编写、专题课的选题与讲授、教案拟写、课件制作、考卷的拟制等教学学术问题研究不多,对课堂教学的开发不够,教研氛围不浓,教研组没有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1.5课堂同步教学内容滞后。

所谓课堂同步教学,是指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同现实工作实际需要同步。目前,大多数培训机构的课堂教学还以缺什么补什么为中心,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员工实际装置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2.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

2.1积极有效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2.1.1强化培训课程设计。

培训课程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课程设计要有一个指导体系,完全依靠开发、管理人员的主观想法设计课程,必然导致培训的失败。下面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基本程序。

2.1.1.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开始课程设计之前,培训工作的相关领导或培训项目的负责人首先要进行有关的准备工作。了解培训需求、员工素质和技能现状、培训目的等有关培训信息。

2.1.1.2设定课程目标

根据企业确定的目标进行分类,哪些是主要目标,哪些是次要目标,不同的目标要区别对待。最后,要对目标进行层次分析,也就是哪些目标要首先完成,哪些目标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2.1.1.3收集信息和资料

目标确定之后,就要开始收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信息和资料,资料的来源越广越好,要从企业内部各种资料中查找所需要的信息,也要征求培训对象和有关问题专家等方面的意见,还可以借鉴已开发出来的类似的课程、相关的国家和行业等方面的标准,从企业外部可能的渠道挖掘可利用的资源等,这些都是收集信息和资料的好方法。

2.1.1.4课堂模块设计

培训课程设计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可以将其分成不同的模块,分别进行设计。当然,模块设计不能游离于这个课程体系之外,它们之间必须有关联性。

2.1.1.5课程设计评价

在培训课程设计完成以后,准备工作并没有完成,还需要对培训活动按照设计进行一次全面评价,以确保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也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评价还可以让同事、有关问题专家及学员代表参与,对整个按排提出意见。

2.1.2着重培养员工的能力。

要从提高学员能力的角度来传授知识,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员各方面的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管理应对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2.1.3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既要注重形象生动的讲解,又要辅之以严谨明快的演示、新颖的案例、相关的科学实验、结合生产实际的仿真、流程模拟及优化、局域网的学习天地等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2.1.4强化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法或剖析法等,使学员的自学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应用操作技能、实际动手能力等通过课堂教学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展示。

2.1.5提倡角色换位思考。

角色换位思考就是要向实际生产靠拢,培养学员的换位意识,通过学什么、干好什么的换位思考,学员就容易入境,容易产生联想,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角色换位思考,实际上也是教学的一种积极参与。

2.1.6加强应用,促进吸收。

职工教育绝大多数属于应用科学,更要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学以致用。教师要通过举例或案例分析,引导学员将所学的概念、原理、技能等运用于一个新的情境中,指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的运用和吸收,加大学员实际动手、操作技能与实践体验的比重,促使他们把知与行有效地统一起来。

2.2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2.2.1重视实训教学,培养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训教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按教学需要创造和控制一定的条件,使学员看到事物的因果关系,不仅有助于学员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实训操作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学员对实际操作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2.2.2加强多媒体和仿真教学手段的运用。

开展多媒体和仿真教学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应该把多媒体和仿真教学纳入课堂教学改革的议事日程来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

2.2.3尽快建立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系统。

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相互促进和融合是必然趋势,网络化学习使学员可以在一个虚拟但更自由更灵活的环境中通过网络辅助学习,按照个人具体情况选择学习的方式、重点,进行有较强针对性的自我培养,从而获得在传统学习环境下所达不到的学习效果,获得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

2.3加大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出路。

2.3.1调动教研组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通过参观学习、下厂调研、请专家学者指导、培训项目的研究、课题开发、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课、教学方法讲座等活动,广泛交流教育培训经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充分发挥教研组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3.2重视教学科研成果。

把教学科研成果与专业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努力营造研究和探索适合职工教育培训教学方法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2.3.3加大员工技能培训研究与开发的力度。

教师和企业的有关部门要联合攻关,研究和确定科学有效地员工技能培训的内容和教学体系,积极开展新装置、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与课程开发。

2.3.4提高教师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积极与生产单位、科研院所、综合调研部门、相关的业务部门密切合作,深入调研,努力提高基础理论研究的层次和水平,提高员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疑点、难点问题的能力。

2.3.5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根据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建立具体统一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如课堂教学规范、教学大纲编写规范、教案拟写规范、教学课题研究规范、培训项目开发规范、考试方式规范等管理规范,使课堂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4编写切实可行的教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核心。

2.4.1教材是具体教学活动的内容依据。

教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具体教学活动的成败,从而最终影响整个教育培训过程的质量与效益。因此,要编写体现职工教育培训特色、贴近实际生产、切实可行、具有前瞻性的优质教材,并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和需求不断更新教材,使之动态化。

2.4.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

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要效益,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教师的问题。只有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真抓实干,使教师队伍有一个较大的改观,才能把培养技术含量高的大量应用型人才真正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浓缩。因此,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还包括教育培训单位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机构设置、运行机制、人员组成、各相关部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企业的发展前景及整体的文化氛围、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并最终影响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所有这些都需要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徐秋云.从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入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9).

[2]何玉刚.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3]刘勇,赵春青,姜咏芳.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06).

[4]李国宾.对职工培训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09).

[5]晋银峰.我国企业培训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3,(02).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以及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现实背景,以提高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执教能力、专业引领能力为重点,整体设计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提高培训质量。

二、培训对象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主要对象为农村中小学校教务主任、教研(备课)组长,以及其他在日常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能起到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的教师人群。

三、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的师德修养和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科研能力、校本培训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有显著提高。从2010年起,每年培训67名。具体目标如下:

1、良好的师德修养。通过理论学习、榜样示范、吸收内化等,进一步提升师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2、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对新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研究、分析、锤炼及反思,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执行力。

3、一定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通过导师的理论引领、教学研究资料收集和运用,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研究能力。

4、引领校本培训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策划、组织及活动等途径,进一步提升引领校本培训能力。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和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四、培训时间与内容

(一) 培训时间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短期培训2个月,共计320学时。

(二)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和实践部分在培训时间上各占二分之一。培训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培训板块分三部分:

1、 教师专业精神(16课时)(培训内容:爱与责任);

2、课堂教学能力(280课时)(培训内容:执教能力,研究课堂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3、校本培训能力(24课时)(培训内容:专业引领,活动策划)

五、培训学科及人数:

小学语文 30人 小学数学20人

初中语文15人 初中数学15人

六、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让学员喜闻乐见、参与互动,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具体培训形式如下:

1、理论引领。包括理论传授——理论内化——理论转化为实践——理论创新等阶段。此次培训的重点是理论内化和理论转化为实践这二个阶段。

2、双导师制,即为每个学员安排一位理论导师,主要负责教师的专业规划、阅读指导与教科研;实践导师由培训基地的资深教师或特级教师来担任,导师根据学员特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培训期间对学员进行教学示范,并实行全程指导,帮助学员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与教学管理能力。

3、案例教学。通过撰写优秀教学案例与教学病例,尤其是视频教学案例的运用,把非结构化的知识通过情境展示,在多元视角的研讨中,在观点的碰撞中提升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精要的理论诠释与贴切的案例剖析有机结合起来。

4、“示范——诊断——提升”的学科教师实践培训模式。主要培训活动过程为:导师上示范课,学员观摩——导师指导学员备课,学员设计教案——学员上第一次课(诊断课)、导师和同伴听课诊断——导师指导学员进行诊断性说课、评课——导师指导学员修改教案——学员上第二次课(提高课)、导师和同伴听课——导师指导学员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

学员通过观摩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导师课堂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艺术;设计诊断教学教案,并根据诊断修改教学设计,上好诊断课;在同伴诊断和自我诊断的基础上,修改教学设计,上好提高好,撰写教学反思。

5、读书沙龙。导师依据教师不同的阅读阶段与水平,开设相应的书单,并指导学员写读书笔记,同时定期举行读书沙龙。

6、教育论坛。论坛是就某一个话题,提出不同观点的论述,通过陈述支持与反对的观点,并展开辩论以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陈述过程,是教师训练逻辑思维力与即兴演讲能力的有效方式。

7、体验式活动。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需要知、情、意、行的整合,因此,教师参与各种体验活动,是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体验活动还可用于教师不良心理的疏导等培训内容。

七、培训考核

培训考核要体现全员、全程、全面的原则,把培训考核贯穿于培训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

(一)对培训机构的考核

1.组织管理保障

2.后勤服务保障

3.培训师资、教学资源与设施设备保障

4.培训方案设计、修订与实施

5.参训学员档案建设

6.培训质量、成果展示

(二)对培训导师的考核

理论导师:

1.教学效果反馈满意率

2.指导学员撰写诊断课教学设计和提高课教学设计

3.指导学员撰写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实践导师:

1.指导学员撰写课堂教学案例诊断分析报告

2.指导学员撰写课堂教学观察报告

3.批阅学员有关作业

(三)参训学员的考核要求如下:

1.教学设计(诊断课教学设计和提高课教学设计)各1份;

2.同伴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1篇;

3.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1篇;

4.自我或同伴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报告或课堂教学研究论文各1篇;

5.课堂教学观察报告1篇;

6.读书报告1篇;

7.校本培训活动设计方案1份;

8.制作教学课件1份。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第6篇

一、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第一,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近些年来,我国乡村地区教育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资源仍然匮乏。加强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改变农村学校临时代课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流动性大,课堂教学质量差的局面,为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二,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教师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强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使教师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特岗教师可以获得继续接受专业教育的机会。让农村特岗教师在聘用期间能够得到专业的培育和磨炼,在聘用期结束再次择业和就业时,拥有更加强大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本领。第三,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可以使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和理念,在落实到农村教育基层的过程中,经由农村特岗教师而得到高质量的执行和贯彻,有效缓解农村地区教育队伍中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审视

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问题并不是孤立地单一存在,而是蕴含于整体农村教育的改革困境之中,全面审视这些问题是解决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关键。

(一)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理念陈旧

我国农村地区的部分中小学管理者和决策者缺少特岗教师培养的新理念,过分看重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升学率的提高,功利思想较重,忽略了对于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学校自身不仅没有按时开展农村特岗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更没有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目前各中小学开展的教师培训政策性过强,且大多流于形式,甚至很多学校的校本培训甚至为零,一些管理者认为对于特岗教师的培养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即特岗教师的任期较短,花费精力和财力培养农村特岗教师最终却不能留为己用,可见在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方面理念的陈旧。

(二)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不足

首先,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缺少必要的时间保障。农村地区教师的短缺使得特岗教师的教学任务较多,课业繁忙。“超额的工作量会引起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消极反应”,甚至引发职业的倦怠,加之学校对于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不重视,因此相关教育活动为日常教学让路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岗教师不能进行脱产学习。培训的时间短且分散,缺少统一的规划布局。其次,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缺少物质保障。由于过去农村地区教育条件的落后,当前的资金投人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因而在特岗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面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培训所需要的书籍、电子资料、多媒体设备以及教材等还不够充足,对于教师的物质奖励也较匮乏。尽管2016年以来,农村特岗教师的工资收入得到提高,但用于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资金仍然短缺。

(三)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形式和内容滞后

从当前来看,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形式和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绝大多数是教育部门牵头、学校响应而进行的统一、集中培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岗教师课堂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是理论灌输,而对于教育心理学、新媒体素养、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学生管理以及农村地区青少年人文关怀等内容涉及较少,未能集合快速发展的教育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培养内容的创新。同时,对于网络新媒体的教育形式应用不充分,从校外聘请专家和学者到校开设讲座十分稀少,选送优秀教师在国内外先进教育机构进行学习深造的情况并不多见。教育部门所组织的培训工作由于集体性质强,尽管相应设备和师资较充足,但在教育形式上仍然单一,特岗教师作为培训的对象不能参与到学习的互动中,“教”与“学”的双向性较差。

三、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应进一步树立新型的教师培育理念,完善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创新培养的形式和内容,从而深入把握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与农村特岗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之间的内生逻辑关系,促进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部门应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特岗教师岗前和在职培训,关注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在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坚持从“以人为本”出发,深刻把握农村特岗教师的身心发展动态,全面了解农村特岗教师的真实需求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阻碍。建立以人为本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农村特岗教师管理制度。综合考量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现实需求,结合农村特岗教师的年龄、专业、认知能力等要素,制定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培养计划。在日常教育组织管理中,应充分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指导,切实掌握农村特岗教师的生存现状和真实需求,为农村特岗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服务和支持,从而激发农村特岗教师自觉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主体能动性。

(二)建立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

首先,应完善制度保障。明确规范农村特岗教师的准入制度,重视考察候选者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特岗计划”招募优秀的教育人才。要优化农村特岗教师的教育培训制度。可尝试采取校际间“校本培训制”,即城区带农村、骨干带普通,逐级提高的校际间“校本培训”,应积极选送优秀的农村特岗教师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短期集中培训,同时要将优质的师资送到基层,建立网络课程教育机制,确保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传递给每一位农村特岗教师。其次,应为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时间和资金保障。要为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配备必要的多媒体设施、参考资料以及书籍等,提高农村特岗教师的薪金待遇,以此改变以往特岗教师教育培训为教育教学让路的情况,从而免除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后顾之忧。

(三)依托网络新媒体创新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形式及内容

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改变了我国社会成员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方式,同时也加速了“特岗计划”的l展,为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渠道。因此,学校方面应加大对于农村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信息化教学,可采取远程教学的方式打破农村特岗教师在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方面的区域局限,建立教委、学校以及主观培训部门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以及QQ群、论坛、贴吧等互动平台,精心制作与农村特岗教师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趣味专题,进一步扩农村特岗教师的“朋友圈”,使关于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技巧、理论、经验等内容专题教育贴通过网络新媒体传递到每一位农村特岗教师的设备终端,让农村特岗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并长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人力资源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6.培训效果评估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引进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其已逐步成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以系统科学、高等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学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青年教师的知识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基于课堂教学的培训体系。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 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6.培训效果评估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第9篇

关键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人力资源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6.培训效果评估

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范文第10篇

关键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人力资源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6.培训效果评估

上一篇:节能知识培训范文 下一篇:医生急救知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