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机制范文

时间:2023-03-11 10:22:58

考核机制范文第1篇

随着互联网网站数量日益增多,网络媒体的渗透力日益扩张,网站内容日趋细化和专业化,网络新闻编辑日益受到重视。国新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在今年5月底召开的网络媒体深化“走转改”活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当前,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网上舆论多元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网络媒体要在锤炼品质、增长才干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互联网新闻宣传队伍。

显然,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已经将网络新闻编辑这一支新闻队伍中的“新兵种”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从网络媒体自身来看,也亟须摆脱将网络新闻编辑定位为“网络搬运工”的观念束缚,从提高网络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来重新思考和谋划建设高水平网络编辑队伍的路径。当务之急,就是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考评考核机制,引导网络媒体编辑全面提高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取向:考核“四种能力”

厘清网络编辑的基本素养和必备技能,是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网络编辑考核机制的必要前提。与传统媒体的单向度传播相比,网络媒体具有全域关注、全时滚动、及时互动等突出特征。从这一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编辑虽然不承担传统媒体记者和编辑的原发新闻采编职能,但其核心能力体现在提炼新闻价值、驾驭多样化新闻传播手段,实现整合和互动传播等方面。

基于此,网络编辑应当具备多层次的业务素养体系:在基本素质上,网络编辑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同时能够清晰而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新闻价值并加以提炼、整合;在业务技能上,网络编辑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熟练各种软件操作,掌握html语言,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各种网络新闻手段;在社会交往能力上,网络编辑还要善于交流与沟通,能够了解受众的意见,与他们进行线上线下的沟通。另外,网络编辑还要善于调整自己的状态,有很好的解压能力,能够适应全时段采编新闻的工作强度和实时更新的工作节奏。

考评考核机制是引导网络编辑成长的至关重要的“指挥棒”,基于上述的业务素养体系,网络编辑的考核机制应当以突出考核四种能力作为基本取向,从而规划出网络编辑的成长路径。

四种能力中,准确的选稿能力应当成为最基本的考核要素。网络编辑和传统纸媒编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整个新闻报道结构中位居二线。面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网络编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那些真实有效的新闻,对于重大的政治性、敏感性事件进行严格把关,不触到新闻的底线。

文字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考核对象。网络编辑所接触的大部分都是新闻成品或者半成品,需要网络编辑运用网络化、吸引人眼球的语言对新闻进行再加工,一条被大量信息埋没的新闻通过网络编辑的整合,可以提炼新的新闻点,并成为舆论热点。同样,各家网站都有的稿件,通过网络编辑的“妙手”,起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一条普通的稿件也能大放异彩,从而给网站带来流量。

策划和沟通能力是考核机制的核心内容。互动性是网络媒体的一大特性,互动性最主要体现在策划活动上,加强和网友的沟通交流,这也是网络编辑和传统的纸媒编辑最大的不同之处。网络编辑,在一定程度上,还担任着网站的客服工作,因为他们有时候会“走出网络”,组织参加网站的一些线下活动,和网友面对面交流。所以网络编辑的行为、个人魅力以及他本身所具有的公信力,对网民的去留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网站的商业化生存现状也需要加强对于网络编辑在经营能力和意识方面的考核。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竞争日益扩大,能盈利,能给网站带来经济效益也成为很多网站考核网络编辑的一个方面。网络编辑编辑的内容质量、点击量与网站的广告效果、内容增值项目密切相关,因此,网站编辑的经营意识和能力也是网站市场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强化对这一能力的考核有利于打造懂业务、善经营的网络媒体复合型人才队伍。

设计:不同的“量化”探索

与报纸等传统媒体目前已经基本成形的基于“计件考核”模式上的量化考核模式相比,对网络编辑的量化考核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因此,如何设计更加科学的量化考核模式是各家网站面临的共同难题。

鉴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网络媒体的量化不仅要考核发稿量,还必须将受众的接受程度通过量化指标在考核体系中进行较为明确的反映。以笔者所在新安传媒网为例,目前实行的是发稿量、点击量和质量相结合的方法,即给网络编辑进行分工,把网络编辑分配到不同的栏目、不同的频道,确定每天最低的发稿量,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低质量“灌水稿”泛滥的情况,网站还核定最高发稿量。网站每个月对编辑的发稿量和点击量进行统计。在最终的考核结果中,发稿量和点击量在考核中所占比例不同,另外还要将网络编辑的出勤率、差错率、以及微博影响力引入考核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微博影响力的考核,是新引入的考核元素,目的是鼓励网络编辑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地扩大网站的影响力,目前来看,这一考核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应该说,这种基于任务统计的量化模式还是脱胎于传统媒体的量化考核模式,强调的是一种“多干多得”的正向激励,这种量化考核方式一般都会大致设定一个最低工作量,只要完成这个基本工作量,网络编辑就达到了考核的基本要求,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不利于激发网络编辑团队的整体进取意识。

考核机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安机关 绩效考核 队伍管理

近年来,公安机关在队伍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很多改革,其中绩效考核机制创新是公安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似对公安机关绩效考核机制创新做初步的探讨。

1.公安机关绩效考核机制创新的依据

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绩效考核工作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2006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的考核原则、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考核方法和程序、考核结果的使用等问题,形成了公务员考核制度。如,在《公务员法》中规定的公务员的考核内容为:“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1]可见,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但指标设计上比较笼统,没有明确的尺度和量化的指标设计,在实际测评中很难把握,没有可操作性。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往往不能判断一些指标。如“能”,也就是“能力”,没有精确地指标,考核者究竟根据什么判断被考核者有无能力,经常是考核者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判断,这样就产生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如果各个单位不能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出具有特色的、针对性强的具体标准,那么考核就很难与各类公务员的工作情况相适应,也就不能达到考核的目的。

在2001年公安部实施《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规定》(公安部令第60号),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执法质量考评活动。公安部第60号令规定执法质量考评范围包括公安机关办理刑事、行政案件,行政复议、应诉、国家赔偿、控告申诉案件中的执法情况,在行政管理中的执法情况以及内部执法监督和民警执法违法情况。根本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从严治警、依法治警方针,加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制度,以保障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在2011年,公安部出台《关于改革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基本原则、指标体系、考评范围、考评机制、结果运用、组织领导6个方面,对进一步改革完善2001年以来实施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做出明确规定。《意见》指出,改革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持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效统一,充分调动广大民警依法履职的积极性。《2004—2008年全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纲要》强调,要建立公安民警考核激励机制,制定民警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公安民警调整使用、立功嘉奖、职务升降和离岗培训的主要依据。

在这个背景下,各地公安机关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推行量化绩效考核制度,科学地评价民警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绩效考核是源于企业的目标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美国,主要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参与管理)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凭借这种制度,可以使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确定,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使用的概念,“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成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公安机关绩效考核是通过量化细化不同部门、警种和民警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对于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并按照考核结果享受相应待遇的一种考核激励机制。

2.公安机关绩效考核机制创新的主要举措

公安机关在推进绩效考核机制创新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基本的作法:

2.1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平台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实施的过程中,各地公安机关都利用了现代信息化的手段。各地公安机关都进行了公安数字化建设,已开发出网上绩效考核平台。例如,广东省公安机关推行的“工作执法一网考”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一网考”的考核流程:一是工作绩效自动考环节。工作绩效自动考系统自动从警种系统等各业务系统抽取公安执法、队伍管理和警务保障的工作数据,对民警的工作量、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量化管理,各单位的考核小组每月在系统中制定下个月的考核方案,将民警划分为不同的考核岗位,根据各个岗位设置若干考核指标,对每条指标设定若干分值,使民警的每项工作都由系统自动生成考核得分。二是执法质量全程考环节。执法质量全程考依托执法质量考评系统,从警种系统等各业务系统自动抽取民警执法办案各环节的业务数据,再通过系统对执法办案全过程进行考评监督的执法质量考评模式。三是督察监察全面考环节。督察监察全面考是依托督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通过网上督察等手段对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履行职责、行使职权、遵守纪律等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的监督,并将督察情况转化为考核结果,对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整改,然后通过与“一网考”系统的关联,自动对发生问题的民警给予扣分。这三个考核的结果由系统自动生成相应分数,按照一定比例权重汇总成每个民警工作执法的总得分。

考核模型建立后,要求干警业务工作网上办理。通过各类警务信息系统将民警的大部分业务工作内容进行全程记录。对于警务信息系统尚未涵盖的工作,则在考核系统中设立工作台账数据库,民警录入工作数据后生成日志作为量化考核依据。由计算机自动抽取与其关联的各类警务信息系统中民警的工作记录,自动统计生成每个单位、每个民警的工作实绩。目前,“一网考”系统已涵盖执法办案、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工作,90%以上的考核数据可以从业务系统中自动抽取,自动计分。网上考核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方法灵活,考核结果相对公平、公正的特点。

2.2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过去公安机关的考核中定性的规定多,定量的规定少,这样就造成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绩效考核是目标考核,目标考核的亮点就是“量化”,对民警的工作评价从模糊的好与不好到准确的数字式的转变。例如,工作绩效自动考系统,开始通过网上绩效考核对民警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量化管理。考核指标分所领导组和民警组,所领导组的考核指标有371条,普通民警组的考核指标有604条,并对每条指标设定分值。民警的绝大多数工作都可以在工作绩效自动考系统中抽取数据、自动加减分。比如,民警在警种系统中制作一份《呈请刑事拘留报告书》后,工作绩效自动考系统即自动对该民警加0.2分。系统自动抽取数据、自动打分,既准确、客观反映了民警的工作情况,又规范、推动了各个业务系统的应用。

公安机关的绩效考核的一个亮点就是量化,量化是基础,实现量化,按分数排出名次,让考核有一把尺子,有一个依据。事实上绩效考核的量化是细化基础上的量化。如广东省公安机关的一网考,按照《派出所一网考需配置的10条指标》,其中的社区组中的就有“列管”——重点人口列管;“帮教”——重点人口帮教等评分标准。工作日志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结果五个要素。而山东省公安厅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整体目标任务逐级细化,量化分解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的每名民警和每个时间段,并结合每项工作的重要和难易程度赋予相应分值。对确实难以量化的,采取定性的方法,赋予分值。对民警个人的考核内容,分为公共项目和业务项目两部分。公共项目主要包括学习训练、纪律作风、廉洁自律、职业道德等内容和要求,根据履行情况按标准逐项记分或扣分;业务项目主要是依据不同岗位工作职责,分别确定民警不同的工作目标、任务及标准、要求,依据完成情况的质量进行量化评价,按事先确定的分值记分、加分或减分。另外,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临时性工作任务较多,绩效考核中,目标设定一项均设有临时任务栏。同时,确定加减分项目和标准,以及“一票否决”项目。

通过对考核指标的量化和细化,这样的绩效考核不仅能激活民警个人内在的驱动力,还可以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2.3建立相对独立的考核体系。公安机关建立了相对独立的考核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同的警种采用的是不同的绩效考核体系。公安机关是由刑侦、经侦、治安、户政、督查、法制、国保、交通、消防等业务部门和政工、调研、装财等综合部门构成的一个整体,相应设置的一系列绩效评估指标组成了公安绩效评估体系,其中每个部门又形成相对独立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了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公安绩效评估工作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公安绩效评估指标和评估指标体系越来越多。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所建立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涉及对违法车辆的拦截、查扣、违法行为的处罚、法律文书的填写、文明用语的使用、对违法者的教育等;二是考核指标分所领导组和民警组,所领导组的考核指标有371条,普通民警组的考核指标有604条,并对每条指标设定分值。如,广东省公安机关一网考——派出所的考核情况,根据工作性质、目标任务的不同,设置了4个岗位,具体划分为所领导岗位,内勤岗位、办案岗位、社区岗位。考核指标分为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这些相对独立的考核体系为不同警种的考核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3.公安机关绩效考核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公安机关目前实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创新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公安工作和队伍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通过机制创新推行的一种全新的考核形式。绩效考核有效解决了公安队伍中长期存在的“职责不明、效率不高、运转不畅”和“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提升了警务管理效能。

本文系广东警官学院重点课题“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五大机制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2009-Z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2]张汝梅,绩效考评中存在的问题即措施[J].现代企业,2007年第5期。

作者简介:

考核机制范文第3篇

1对建立HSE绩效考核机制重要性的认识

①建立HSE绩效考核机制是HSE体系推进和建设的三项重点任务之一。物资企业坚持以HSE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抓好安全环保工作,在HSE体系推进和深化过程中,围绕着完善HSE制度标准、改进HSE培训、建立HSE绩效考核机制三大目标任务来开展工作。②建立HSE绩效考核机制是安全环保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针对安全环保工作,提出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通过更加严格的安全环保管理、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更加有力的安全环保监管、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导、更加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形成集团公司安全环保生产长效机制。要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安全环保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必须从建立HSE绩效考核机制入手。③HSE绩效考核机制是全面绩效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正在着力建立全员绩效考核系统,以此激励、引导和约束企业和员工,保障有效益、可持续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HSE绩效考核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融入全面的绩效管理系统,不可被割裂而孤立存在。④HSE绩效考核机制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安全环保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建立HSE绩效考核机制是在此理念下形成安全环保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安全环保工作的好坏和企业员工的薪酬、嘉奖、晋升等激励因素结合起来。这种激励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把绩效考核机制引入安全环保管理中而实现的。

2HSE绩效考核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在总体绩效体系中HSE绩效考核指标所占比重偏低。在目前的总体绩效指标设计中以效益类、营运类指标为主,约占80%,控制类约占20%,而HSE绩效指标属于控制类指标之中的小部分。②HSE绩效指标的设定偏重结果性指标,如死亡率、重伤率以及特大、重大事故等,缺乏对轻伤、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指标,对于职能部门和主管人员缺少与其业务相结合的过程控制指标。③HSE绩效指标的层层分解有形式化现象,逐层只是简单复制,这也是前期指标设计缺陷,“0”指标无法分解,只能简单复制,缺少与业务和任务相匹配的过程指标造成的。④HSE绩效考核目标设定的过程中,没有将承包商和供应商HSE管理纳入考虑。⑤目前HSE绩效考核多以负面扣分惩罚为主,缺少正面激励,造成各层级在HSE工作上是被动满足要求而不是主动改进。⑥HSE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还不够充分,不能发挥对单位安全管理预警的作用,实际操作上也很少会依据逐年累积的HSE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个人发展以及职务升迁的参考依据。

3HSE绩效考核机制的设计与构建

3.1HSE绩效考核的概念HSE绩效考核是全面绩效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通过跟踪、检查、审核、验证等方式对单位和人员完成安全环保工作情况进行HSE绩效量化评价,并依据相关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薪酬和奖金发放、人员晋级、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HSE绩效考核把安全环保管理融入企业总体绩效考核之中,从而形成安全环保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HSE绩效考核能够推动安全环保工作的落地和落实,能够推动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要求转变为具体行动,能够促进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上的竞争,激励单位领导和员工积极地发现、整改、克服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上的不足和短板,能够使每个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与安全环保工作相挂钩。

3.2HSE绩效考核的原则HSE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建立安全环保工作的激励和约束保障机制,通过细化、量化的HSE绩效考核目标,增加安全环保工作的透明度,明确安全环保工作内容、目标和要求,引领安全环保工作的走向和工作关注点。因此HSE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①HSE绩效管理应当融入企业全面绩效考核管理系统。②HSE绩效考核既要注重结果考核,同时更要注重过程考核。③直线主管不仅要为自身的HSE绩效负责,也要为其组织和下属的HSE绩效负责。④HSE绩效考核指标设置要客观、科学,应细化、量化安全环保管理的目标指标内容,克服安全环保是“软指标”,难以考核的问题。⑤HSE绩效考核要公正、合理,建立客观公正、程序合理、务实管用的HSE绩效考核制度。⑥HSE绩效考核结果要公开、透明,激励与约束并重,在考核结果运用上动真格,严格兑现奖惩。

3.3建立科学合理的HSE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参照一些最佳实践经验,物资企业的HSE绩效指标在设计上包括“责任指标”“控制指标”“过程指标”和“鼓励性指标”等4个部分。这些HSE绩效考核指标在实践操作上通过HSE责任书的形式逐层逐级签订,以落实安全环保目标责任。

3.3.1责任指标责任指标主要是依据政府安监部门以及上级单位下达的要尽最大努力来实现的安全环保指标,这些指标一旦突破将要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这类指标多以“0”指标的形式体现。如针对物资企业的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杜绝放射源辐射安全事故,杜绝仓储库房火灾事故等。

3.3.2控制指标控制指标主要是针对安全环保管理所设定的专业性指标,这类型指标是通过目标指标管理以落实合规性管理要求,这类指标多以“起数”、比率等形式体现。如职业病发病率,瞒报、谎报、缓报事故起数,对等以上责任交通事故(公务用车)起数,完成上级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与减排指标,仓储库房火灾险情事件起数等。

3.3.3过程指标过程指标主要是在HSE管理体系运行中对于职能部门、主管人员以及各管理层级所设定的与其业务相结合的安全环保指标,过程指标与落实直线责任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带有工作任务的引导作用,这类指标多以职能活动任务落实过程的关键点描述的形式体现,针对每一关键点进行量化扣分。根据集团公司2014年下发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业绩考核实施细则》,提出了17项过程管理考核指标。物资企业在此指导下,过程管理指标包括事故事件填报、开展岗位风险识别、施工作业升级管理、违法排污、项目“三同时”管理、落实一岗双责、HSE培训、承包商(供应商)管理、作业许可、检查和审核的问题整改等,见表1。

3.3.4鼓励性指标鼓励性指标主要是从正向激励角度设计的一些安全环保指标,通过鼓励性指标引导单位和个人自主开展安全环保工作,追求更好的HSE绩效。这类指标以获取奖项、荣誉等方面来体现。如参加政府或行业及上级单位的安全环保活动取得名次或奖项荣誉;在上级单位组织的安全环保工作项目中担当试点做出较大贡献;为上级单位组织的审核、评估、检查等工作提供人员支持;在HSE体系推进和安全文化建设上有创新性举措和实践经验,并得到推广;在省部及以上级别新闻宣传媒介上进行HSE宣传报道等。

3.4建立基层单位HSE绩效考核标准

3.4.1基层单位HSE绩效考核标准的思路和原则为深化HSE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环保基础性工作,应当建立基层单位的HSE绩效考核标准,通过考核评定机制,引领和指导基层单位开展HSE标准化达标建设。基层单位的HSE绩效考核标准编制要以安全环保风险管控为核心,严格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和制度规程,围绕管理合规、操作规范、设备完好、环境整洁等方面内容进行设计制定。

3.4.2基层单位HSE绩效考核标准的框架遵循PDCA(质量环)闭环管理模式,基层单位HSE绩效考核应当包含管理活动要求和现场设备设施两部分内容。在管理活动中突出安全环保工作重点,在设备设施中狠抓现场风险防控的关键。管理活动方面,包括风险管理、责任落实、目标指标、能力培训、沟通协商、设备设施管理、生产运行(仓储管理)、承包方(供应方)管理、作业许可、职业健康、环保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事件、检查改进等15个方面的主题内容。现场设备设施方面,包括健康安全环保设施、生产作业设备设施、生产作业场地环境3个方面内容。在上述框架下,结合物资企业管理的特点和业务实际情况,建立百分制(或千分制)HSE绩效考核标准,将与安全环保工作有联系的若干工作条目细化并设定分值,通过考核决定奖分或扣分。在进行考核时,实行逐项比对,缺哪项就扣哪项的分值,把“要员工努力去做”改变为操作性强的“要员工如何去做”。从而通过考核机制引导基层单位安全环保工作的持续改进。

3.5建立HSE绩效考核管理制度HSE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体现在职责明确、流程清晰,符合实际的HSE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建立。HSE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应当充分结合基层实际和员工意见,实现考核制度的民主公开,公平公正。HSE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应当包括的内容,如目的、原则、适用范围、职责分配、考核方式方法、考核标准、结果应用等。

3.6HSE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

3.6.1HSE绩效考核组织以企业HSE委员会的名义组织HSE业绩考核组,负责对各单位HSE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各所属单位也应成立HSE业绩考核组,以负责本单位的HSE绩效考核。HSE绩效考核应当体现出上级对下级的考核,自上而下形成一整套完整而全面的HSE绩效考核体系。HSE绩效考核的结果应当融入企业整体绩效考核系统。

3.6.2HSE绩效考核的方式和方法HSE绩效考核的方式和方法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上级要求来确定,应当包括以下方面。①按照年度计划例行开展的HSE体系审核评估,其结果反映了过程管理的绩效,也是过程管理的主要方式,审核结果应当作为企业对各单位达标考核的重要依据。②按照“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要求,改变以往常规性、预约式的HSE检查,开展暗查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检查结果作为企业对各单位过程考核的重要依据。③采取逆向追溯的方法,通过现场抽查、沟通和交流,追溯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查找安全环保管理存在的短板,逆向审核检查结果应当作为企业对各职能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④采取依据HSE统计数据对责任指标和控制指标进行阶段性考核,依据各单位申报的鼓励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加分考核。⑤依据基层单位HSE绩效考核标准对车间站队这种基层单位进行量化达标分级考核。⑥在选商阶段通过资质审查对承包商(供应商)进行HSE绩效考核,并在项目结束前对承包商(供应商)HSE绩效进行评价。

3.6.3HSE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企业应当定期(如季、半年、年度)对HSE绩效考核结果公开考核公报,将HSE绩效考核纳入总体绩效管理,依据考核结果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HSE业绩考核。根据前文所述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奖惩,推行HSE绩效考核与经济挂钩,使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发放奖金等的依据之一,并作为单位和个人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HSE绩效应当作为员工个人发展以及升迁的参考依据。对未履行好HSE职责,未完成责任指标的单位或个人,按照HSE责任书的约定进行责任追究。

4结束语

建立HSE绩效考核机制是安全环保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环保严格监管阶段的一项重要管理举措。本文论述了当前HSE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对设计与构建HSE绩效考核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HSE绩效指标的设计思路,以及HSE绩效考核如何组织实施。随着公司HSE绩效考核机制的逐步成熟,必将对安全环保管理的持续改进发挥出激励、引导、预警的作用,为企业实现安全环保、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考核机制范文第4篇

如何体现考核督查机制的创新与时俱进,用考核的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考核的新思路制订新措施,用考核的新办法落实新效果,使考核考评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特定的功能作用需要我们用新思维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思考。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创新无止境。笔者认为,从创新的不同层次上讲,人无我有是一种创新,人有我优也是一种创新。对考核督查机制的充实、完善同样是一种不同形式的创新,而且是这一机制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的生命力。随着形势的发展,规范程度的提高,对各项工作内容、标准和要求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这就需要用新的考核督查机制加以取代适应新的要求。

在实现__烟草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围绕省局新党组提出的“深化三大战略、实践三大课题、争当三个楷模”发展战略,以“规范是生命线,创新是驱动力、发展是硬道理”工作主线,“打造学习型、服务型、责任型企业”文化追求,联系市局(公司)开展的“知行同心服务品牌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完善考核督查机制,创新考核督查方法、进一步加强考核督查的科学性、规范性,使考核督查真正成为发展的助推器、检验器,这也是形势发展对创新考核督查机制提出的现实要求。

市局(公司)对建立考核督查机制高度重视,建立了以主要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考核组织结构,制定了相关的考核标准和考核程序,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__烟草特色的考评体系,因此也为进一步创新考核督查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对创新考核督查机制,往往会误解为创新考核督查机制就是怎样用新的方式和方法去考核督查或就是考核部门的事情。其实这是一个在创新导向上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在考核系统中,考核的制式内容就是事先向部门(基层)发放的一张开卷的考卷。考卷的内容决定考核考评方式。实际从某种角度上,考核考评就是批改作业或批阅试卷,只不过形式和方法不同。因此,在考核考评系统中,考核考评内容是考核机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考核内容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考核方式的变化。考卷每道题的得分标准就是考评的评判标准。所以,能否创新考核督查机制,使考核考评产生工作的推动力,首先要优化和完善考核内容和确定科学的考核分值。

为了防止考核督查内容过多过细,虽然要求比较全面但重点难以突出,有可能产生数量指标多,质量指标少。能否根据发展中的新任务、新指标而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所要考核的内容加以重新梳理,进一步的分类整合重组。突出经济发展,优化工作质量、规范作为准则。特别是对有些考核项目的分值权重比例予以科学调整。比如:常规性的与突出性的,重点指标与一般指标,控制性的与非控性的。又如:对跳一跳能达到指标的与不跳不能达到的权重比例;数量与质量比例的权重关系等。通过调节,达到既抓大又不放小,既重视数量指标又不忽视质量指标。为了通过考核考评催生部门(基层)创优争先动力,能否把综合考核内容中必要的个项目在综合考核内容中区别对待。对共性加以组合。因为部门(基层)的职责、情况各不相同,个性的不能取代共性的。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基层之间的基础差异,在要求完成共性指标的同时,突出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在强调数量指标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客观反映基层的真实实绩,使考核导向更加明确。比如:在卷烟销量指标的考核上,由于历史的原因,销量基数是不同的。以前基数大的,增幅递增的难度要比基数相对低的大。能否通过设定人均销量指标权衡基数增长指标或设立“人均销量奖”。人均销量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必然会带动整体销量的提升。是否可以制定相关细化指标,以“重要经济指标、重点工作、创优性工作和创新性工作”,围绕“深化三大战略、实践三大课题、争当三个楷模”发展战略,“规范是生命线,创新是驱动力、发展是硬道理”工作主线,“打造学习型、服务型、责任型企业”文化追求,市局(公司)开展的“知行同心服务品牌提升年”活动,充实考核内容。设立单顶“创优奖”“创新奖”“突破奖”等奖项,让部门(基层)的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让干部员工的智慧充分涌流。

在对部门(基层)考核考评中,除了考核制式内容外,应深入了解看基层怎样开展工作,做了哪些事情,最终成效如何。通过考核发现值得推广的“亮点”,帮助找出存在突出性问题的“弱点”。用考核获取的信息资料为顶层决策提供设计支撑,为树立“典型”提供素材,为规避“风险”提供依据,为部门(基层)改进工作指明方向。这样可以把考核的“内涵 ”扩展到“外延”,实现考核形式与考核目的的完美统一。

在考核中,由于面宽、量大、时间紧等原因,为了防止“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听听汇报、看看资料、应应场面、 重形式不重内容、重表面不重实际,考核走过场”(这里讲的是防止)使考核真正能看到实情、考准真绩。一是考核要深入基层接地气,到现场摸实情。做到考得清,摸得明。既要“算了考”又要“考了算”。“算了考”就是要充分做好考核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考了算”就是要对考核资料按考核的不同内容加以汇总。让“考核有一个说法,给部门(基层)一个明白”。从总体上就是要“考有目标、查有手段、评有依据”。 二是要顺从考核的“自然属性”,即体现考核前的实际状况。能否象检查安全工作一样,做到考核不打招呼、直达现场,直到部位,直插节点,把明察和暗访有机结合。三是要相对提高参加考核考评人员的稳定性。由于考核工作具有较强的业务性、专业性,在考核考评中,既要发现部门(基层)的“亮点”,又要帮助找出存在的“弱点”,既要实事求事又要公平公正,因此考核工作也要具有敢于负责,责任担任意识。所以如何正确把握考核考评的“标准”,对参加考核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

能否在进一步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相关工作内容考核的新突破。目前市局(公司)部门(基层)相关人员已运用网络平台软件进行效能考核,这对于公开工作时效,提升工作效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能把这一方法延伸到对其他工作的考核中,无疑将会使考核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督(办)查机制是考核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也可以说是考核体系中的双重职能。是对制式考核内容外需要考核的另一种特别考核方式。其突出的功能作用是对上级另行布置的工作是否按要求落实的一种动态跟踪的检查手段。一是督(办)查具有能否在规定范围内完成交办事项的时效性。二是督(办)查检查对象既有整体性也有单项性。三是通过督(办)查可以进一步提高落实的效果。四是要建立督(办)查信息的反馈系统。通过督查考核形成良性互动。因此,能否建立督(办)查的相关制度、实施意见。将督(办)查列入考核序列。

笔者认为,1、创新考核督查机制是进一步推动工作作风转变的有力抓手,作风转变一变多变。2,创新考核督查机制是推进工作落实的有效方式。而推动工作落实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考核和督查的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增强部门(基层)抓落实的压力感、紧迫感、责任感。3、创新考核督查机制是推进考核督查职能转变的有效探索。在新形势、新要求的发展中,做好考核督查工作的关键在创新机制。4、创新考核督查机制首先要转变考核督查方式,切实增强考核督查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更加体现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的要求。

考核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一、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相关概述

(一)基本内涵。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及工作能力,主要通过绩效考核这一方式来展现。其中,针对绩效考核而言,其主要就是指:根据企业发展目标,依据相关标准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进行一个合理性的评判。绩效考核更加强调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目的是在企业考核目标的引领下,来不断地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其能够快速的得到晋升,充分地在岗位上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而新时展背景下,绩效考核工作的展开不能再采取传统的考核方式,而是应做好各项工作的积极创新,确保相关制度的建立能够更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此外,在衡量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时,不能再以提升企业经济利润这一指标来进行评判,而是应从员工对社会提供的服务情况以及给社会创造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判,这样也就能充分发挥出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的作用。

(二)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的主要意义。企事业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习惯性地根据绩效考核这一指标来评判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而有些企业薪酬的发放,也主要根据绩效考核来给员工提供相应的劳动报酬。因此,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帮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企业员工,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企业员工的实际价值。此外,员工在工作时,还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来不断的激励和督促自己,这样才会将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因此,激励机制的建立,可有效的提升企业员工的核心凝聚力,确保营造一个更加和谐且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此也就能给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主要现状的分析与了解,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帮助我们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确保能够有效地改变当前管理现状,建立更加完善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以此就能更好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下面,就针对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主要现状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方式还较为单一。为了提升自身竞争优势,虽然各个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但是所采取的方式还较为单一,多数采取的都是物质激励。物质激励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激励的效果,但是离达到全面评价员工工作情况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倘若不对这一现状进行改变,企业内部就会形成一定的不良风气,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此外,不同岗位的企业员工,其在工作时的诉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倘若企业只采用物质激励这一方式,就无法满足企业员工的多样化需求,进而也就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些企业在采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时,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方式的采取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企业员工在职场方面得不到公平对待,这样不仅无法发挥出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价值,并且也不利于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缺乏科学化的绩效考核目标,进而也无法发挥出较强的激励效果。当前,虽然许多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但是却没有制定科学化的考核目标,导致相关考核和奖励工作的开展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以国有企业为例,其无论是公司制度方面,还是福利待遇方面都比较突出,相应的员工也不会出现大批量离职的状况,员工与员工之间逐渐形成了较为亲密的关系,以此就给有关绩效考核工作的展开带来了难度。而要想更好地发挥出绩效考核的优势,还需要强有力的监督制度做支撑,避免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但是,当前有些企业并没有设立监督这一岗位,缺乏高效的监督,就会使得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过于松散,进而也就不利于达到最终的绩效考核目标。而对于激励机制而言,也应逐步地丰富其形式,避免单一激励措施的采取影响最终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三)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缺乏规范性。不同的企业所制定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也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相关工作的开展都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无论是激励方式、考核方式还是等级评定等方面,相关的制度还较不具体,且嘉奖方式也不统一,这样也就影响了机制制定的意义。

三、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建设水平的主要措施

(一)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强化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设立的意义。时代在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得到逐步的更新。因此,为了设立更符合当前企业管理要求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企业有关人员就应积极地转变传统思想,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确保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和企业员工的多样化需求,来设立相应的绩效考核目标和激励机制。而在具体落实相关制度措施时,也应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地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优势。此外,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渗透在管理中的每个环节,并加强与企业员工的沟通,确保了解员工的诉求,这样绩效考核目标以及激励机制的制定才会更具针对性,才能充分彰显出人性化的特征。

(二)丰富考核与激励样式,树立正确意识。要想更好地落实绩效考核与激励工作,首先就是要制定科学化的绩效考核目标和激励目标,确保各项工作的展开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中,对于绩效考核机制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其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因此,对于绩效考核工作的展开,就应采取多样化的形式,确保从多个角度和多个维度展开对企业员工的考核,这样绩效考核就会更具全面性和公平性。除此之外,对于激励机制而言,传统的方式大多都是采用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或者发放奖金等物质激励方式来激励员工,这样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激励效果,但是却不利于企业的长期良性发展。因此,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对于员工的激励,不仅要涵盖物质激励这一方面,更应包含精神激励方面,确保更多地关注员工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其的核心诉求,给予其更全面化的保障,这样也就会给予员工更多的动力。

(三)优化整个评价体系,发挥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实际意义。完善的评价体系,给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因此,企业就应结合当前实际发展现状,来实现整个评价体系的合理优化,并明确企业各个岗位以及各个部门的绩效考核目标,这样就更有利于各项绩效考核与激励工作的有效落实。此外,在考核过程中,还可充分借助当前的信息化技术,来完善整个考核流程,确保切实地发挥出绩效考核的实际作用。对于绩效考核工作的展开,还可邀请企业员工实时参与,确保员工与员工之间能够相互监督,这样将有利于形成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考评氛围。

四、结论

不断地研究与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对于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对企业员工的多方位考核以及有效地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相关概述和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主要现状,进而从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强化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设立的意义、丰富考核与激励样式,树立正确意识以及优化整个评价体系,发挥出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实际意义三个方面来做好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建设工作,确保充分发挥出其实际应用优势,有效地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进而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

[2]刘子瑜.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11).

[3]黄志娟,沈英.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8(02).

[4]黄莺.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

[5]丁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9).

考核机制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探讨研究;解决措施

一、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的现状

(一)没有明确的绩效指标

就目前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来说,就只包括了“德、勤、能、廉、绩”这五项基本标准,缺乏对各个岗位各个职能部门的具体权责分析。因为没有对各个部门的具体规定,各个部门的绩效考核者缺少对比性,无法准确的保证绩效考核的质量。

(二)绩效考核的过程过于单一

目前为止,单位要对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多是先由被考核者自身提出自我评价鉴定,再由相关的部门负责人进行评估认定,最后再由考核小组最终确定考核结果。这样单一的考核过程,很容易造成考核过程的随意化,因为缺乏科学的程序理论指导,在执行考核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部分考核人员的主观随意性而导致考核结果的片面化。

(三)绩效管理功能的缺失

根据相关规定,单位定期的绩效考核结果应可以作为重新分配调整事业单位人员奖励、培训、工资及辞退的主要依据,但就实际情况来说,由于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的不充足性,使得考核结果与单位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升职降职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性。尽管惩戒的力度已经增加至撤职、降职、开除,但是奖励的力度并没有涉及到工作人员职位的变化,惩戒力度与奖励力度的不平衡,使得事业单位考核的激励机制形同虚设,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影响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考核结果的主要因素

(一)职能管理部门的行为文化

职能管理部门在进行日常的管理时所形成的定式思维、固化的行为规范、行为理念、社会形象及管理制度的总和,即为职能管理部门的行为文化。积极的行为文化有利于工作人员保持工作的主动性,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状态,反之,若是行为文化是消极的,在无法得到单位人员认同的前提下,更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单位人员的个人需求

每个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之时,都会有一个极为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满足,并且会在不断的工作之中提升自己的需求层次。正因为如此,若考核机制长期处于一个层次水平之上,工作人员就很容易产生激励疲劳,在无法满足工作人员需求的情况下,绩效机制的激励性也会逐渐消失。

(三)绩效考核的管理者

由于绩效考核机构过程的单一,所以在整个绩效考核的过程之中,很容易因为考核人员的主观随意性而影响到考核的结果。例如,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绩效管理者将近期的表现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忽视了被考核者工作的长期工作表现,以偏概全,从而影响考核结果的科学性,使得考核结果产生不公平性,无法被被考核者所信服,更无法产生激励作用。

三、绩效考核机制为达到激励效果应该包含的基本内容

(一)建立以津贴、工资、奖金为激励形式的物质奖励

就国家的有关责任人指出,部分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应该坚持以收入分配这一制度改革作为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主要核心,努力细化单位内部的治理结构,并且坚持完善健全可以体现分级分类管理和岗位绩效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除此以外,相关的事业单位还应该以科学的方式实事求是的态度逐步完善单位的奖励性绩效和基础性绩效工资制度。基础绩效工资除了可以反映出人员职位的高低之外,还可以依据考核的结果,反映同一等级的不同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工作任务的执行情况以及工作的效果等等。

(二)建立以授予荣誉称号为形式的精神激励

职能管理部门在加强物质激励,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同时,还应当在精神方面加强激励,对于工作极其优秀的人员授予荣誉称号,并且依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其在进行职位竞争时给予一定的特殊加分。通过这种精神奖励的方式,激发单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及荣誉感,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建立以传播先进事迹为形式的舆论激励

在满足事业单位人员精神物质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舆论激励的方式,使得工作人员获得社会上的尊重,达到社会满足感。通过广播、电视、通报、会议等这几个方式途径,对绩效考核优秀人员进行宣传表扬,从而在单位中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人人都努力工作,竞争上岗,努力争得优秀。同时,舆论在激励的同时,也可以发挥其的监督作用,从而促进事业单位人员的依法行政,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对民众及社会提供的服务质量。

(四)建立以组织培训为形式的素质激励

单位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学习培训,帮助提升其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及工作效率。将提供培训机会作为激励工作人员的重要方式,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的同时,也可以解决的单位自身对工作人员的高要求问题。根据考核的结果,为成绩优秀的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在满足工作人员对提高自身技能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单位解决在国际化环境下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问题。

四、提高单位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效果的相关措施

(一)坚持考核的客观公正

单位在进行人员绩效考核之时,坚持公正客观是实现考核机制激励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客观公正不仅仅是指在整个绩效考核过程中考核人员的公正,更是指考核程序的公正客观。根据具体岗位所需要履行的具体职责标准和要求,真实客观的去评价被考核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每天的工作积极性等,考核该被考核人员的工作动机是否与其岗位职责要求相一致,是否与单位所要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在绩效的考核过程中,不应该以某一工作人员短期工作人员为主要参考数据,还应当适当的考虑该被考核人长期的工作表现,以保证绩效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客观公正应该作为整个绩效考核机制的核心原则,应该贯穿在整个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同时,为了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客观性,相关的事业单位还可以成立专门的绩效考核小组,该小组通过对考核结果不定期抽查核对的方式,确保在考核过程中因为考核人员的主观随意性而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偏差。考核检查小组的成立,可以有效的约束考核管理人员的行为,同时二者的相互制约,从而实现绩效考核整个过程以及考核结果的公正客观。

(二)坚持以绩效作为主要内容的考核

以绩效作为基本内容的考核方式是激励机制发挥激励作用的重要条件。因此,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对于考核结果的利用,充分利用考核的评价结果,在事业人员的培养使用、职业培训和晋升选拔等当面,事业单位可以主要参考素质评价的结果,充分利用素质评价的作用。在针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待遇、奖励薪资等方面,事业单位可以以绩效评价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的作用。采用评价结果与平时薪资待遇、升职提拔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被考核人员对于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被考核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达到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而又因为绩效考核机制主要是为了正确的评价相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业绩及相关的德才表现,所以,就单位人员的绩效考核方面,单位应当提高对于绩效评价的重视,坚持以绩效评价为主,以素质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

(三)在考核方式上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在实践过程中为了探索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民主评价机制,采取认真落实群众与领导相结合的方法非常重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绩效考核评价,有利于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坚持以平时考核作为定期考核的基础,当被考核人有了较好的绩效成绩时,及时有效的鼓励有利于提高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为了使绩效的评价结果更为公正客观,可以采用具体量化的考核方式,面对不同的岗位职位要求,制定不一样的评价标准,甚至随着信息化技术化的普及,相关事业单位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工具和手段进行具体的考量,实现考核机制的与时俱进,提高考核激励机制的激励作用。

五、结语

一个有效机制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如何真正构建起一个有效的机制和体制,还需要各事业单位经历更长的时间,在不断的实践中积极地探索,不断的调整与改进。

作者:逯烨 单位: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高杨.浅析事业单位改革中的绩效考核制度[J].河南科技,2013(07).

考核机制范文第7篇

一、近几年我县教师绩效考核工作实践情况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工作绩效的大小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激励水平的高低。在我县施行教职工岗位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我县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工作绩效,提高广大教师在执教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该项机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提高教职工待遇,推进我县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考核工作遵循的原则

教师绩效考核是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激励自己为实现工作目标,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的有效管理方法。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公平性对教师工作具有重大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不仅受到本人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当发现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他人比较是合理公平时,则心情舒畅,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崇尚公平,就要建立“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的分配机制。同时,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倡导的是在公正的基础上全方位立体的综合评价,需要“全民动员”,进行360度的评价,让广大教师了解并参与到对自己的评价中来,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因此,考核必须具有广泛性、公开性、全程性的特点。

2、重点关注结果,适度关注过程原则。教师绩效考核是学校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绩效管理的需要,针对教师承担的工作,运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教师的工作结果和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过程。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对结果的考评和对工作过程的考评。在处理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上,我们应遵循重点关注结果,适度关注过程的原则。重点关注结果,是因为一个没有好结果的过程是不完整且没有意义的过程;适度关注过程,是因为一个没有过程的结果是一个缺乏说服力且无法保证质量的结果。结果是过程的必然,结果靠在过程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在重点关注年度考核结果的同时,也应适度关注教师平时的工作表现。做到平时有记载、学期有测评、年终有考核的全程评价。关注过程,还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正工作中的不足和缺憾,避免“当事者迷”、“小错不改,铸成大错”,使教育教学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良性循环。

3、奖优激优,兼顾群体原则。“人性的第一原则就是得到赞赏。”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赏识、认可和奖励,特别是当自己取得成功之时。绩效考核是对教职工学期工作业绩评价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必须体现以业绩为主、奖优激优的原则。奖优激优、激励正气,能使每一位教师知道自己干得好还是不好,使每一位教师迸发出最大的工作热情,使每一位教师朝着符合学校期望的方向变化和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绩效考核作为学校教职工工作奖评的重要内容,应兼顾教职工的整体利益,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利益保障。

4、个体与组织相结合原则。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指出,实现学校组织的需要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且必须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和积极性,尤其要凭借全体教师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只有兼顾并尽力满足教师的个人的需求,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学校的需要。个体与组织需要相结合,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实现学校需要的同时,充分考虑教师个体的需要,并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学校的需要,对于增强广大教师的凝聚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对教师个体的考核和对学校的考核“捆绑”进行,以实现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和谐统一。

5、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原则。模棱两可、雾里看花或含糊抽象的字眼,是教师绩效考核的大忌。因此,教师绩效考核中,能用量化的数据,必须量化,使教师对具体要求摸得着、看得见、算得准、记得牢,更具操作性,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但是,教师的工作不是重复性的简单劳动,而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具有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学任务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长期性、教学活动的创造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成效的长期性等自身的特点。这种复杂性决定了教师评价过程应该是一个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过程。

(二)绩效考核的操作方法

绩效考核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几年来,我们一直遵循着自上而下、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先粗后细的操作方法。

1、县级层面考核奖励。20__年,我县通过对教育发展形式的准确把握,审时度势,率先在全市制定出台了《云和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奖励办法》(云教〔20__〕62号),对国家、省、市、县四个级别的骨干教师分别每人每月奖励800元、400元、200元和100元,鼓励广大教师长期从事山区教育工作。20__年,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教师职务评聘分离制和教师资格制度。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原则,实行教师竞聘上岗,初步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用人新机制。从20__年开始 ,根据《云和县人民政府关于设立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年度奖的通知》设立教育教学年度奖,对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待遇上予以倾斜。20__年,为进一步提高优秀教师待遇,推进我县中小学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根据人事部、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出台了《云和县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岗位绩效考核奖励实施意见(试行)》(云教办〔20__〕50号)。规定绩效考核由工作量津贴和年终绩效考核奖两部分构成,其中工作量津贴根据教师个人的实际工作量按月发放,年终绩效考核奖根据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结果予以奖励。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确保了教师绩效考核机制的顺利实施。

2、学校层面考核奖励。教职工考核奖励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教师队伍的良好素质。近年来,教职工考核奖励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校的重视,各校纷纷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了各类考核制度。如云和中学的《云和中学教职工考核方案》将考核内容分别归入各处室、年级段、教研组进行考核,学校考核小组根据各处室打分评定教职工考核等级。其中教师考核先由各处室、年级段、教研组进行评分,再由校考核小组评定等级;职工考核先由教师、相关处室、分管领导进行评分,再由校考核小组评定等级;中层干部考核先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民测,然后由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进行评分,最后由校考核小组评定等级;兼课中层干部、职工实行“双考核”。兼课中层干部考核分由“教师考核分”和“中层干部考核分”各取50%组成,兼课职工考核分由“教师考核分”和“职工考核分”各取50%组成。云和二中的《云和二中教职工考核方案(修订稿)》则注重日常教学工作、教辅工作和工作实绩,考核分教师考核、职工考核与中层干部考核。云和县实验小学的《云和县实验小学教师工作考核方案》分为德、勤、能、绩4大块内容,将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常规、教学成绩等一一罗列其中。

(三)主要成效

近年来,通过上述举措的实施,我县各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师工作积极性及经济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得到较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激发了各校对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的实践与思考,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的实施,各级各类学校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严谨治学、文明健康的教风、学风和校风进一步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人才观、教育观逐步树立。

二是激发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人数逐年增加。20__年,全县有在编在职的省特级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12名,省教坛新秀2名。目前,这一数量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全县有在职的省特级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26名和县学科带头人96名,省教坛新秀2名,市名校长1名。

三是激发了教师参加在职进修、提高水平的自觉性,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和提高率明显上升。目前,全县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由“十五”初的97%、88.8%、47.1%和47.1%提高到了100%、100%、97.56%和92.97%,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提高率分别由“十五”初的9%和7%提高到了89.11%和73.45%。

四是激发了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几年来,我县高考万人上线数均保持在全市中上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县职技校一次性推荐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学生初级证合格率达到100%,中级证合格率达77.7%;中考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各学科评价达到全市中上水平;中小学学科竞赛和体育艺术特长成绩逐年提高,部分项目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0__年,高考上线人数由20__年的213人上升到647人,上线率达86.3%,超过省平均水平。

五是激发了教师参加教科研的主动性,教科研成果显著。仅20__年,全县就有45项课题、200多篇论文在省、市评比中获奖,其中获市级一等奖以上课题就达6项。与此同时,县实验小学和县实验幼儿园被评为了省校(园)本教研示范学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反思我县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激励教师积极性等方面虽然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从一定意义上看,这种岗位考核奖励还仅是一种相对单一、较浅层次的考核,还未能很好地深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层,尚处于探索阶段。用管理学的棱镜透视它,以下问题尤为明显。

1、考核奖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建立一套学校领导与全体教师经过共同讨论、共同认可的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考核方法,真正形成教师按考核标准履行职责,学校靠考核标准规范教师行为的有效机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目前,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对教师进行学年度绩效考核时,分别有各自的考核方案,考核的内容、形式等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统一的标准,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并逐步形成全县基本统一的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

2、考核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体系是绩效考核目标和内容的具体化,是对教师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科学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促使广大教师努力工作和持续发展的目标导向。我县现行的绩效考核体系究其具体内容和基本做法,还存有欠科学的成分。一是指标体系结构不够合理,层次不够分明。合理的考核机制其考评主体必须实现多元化,指标体系不仅要包含学校层面,也要包含团队层面(教研组、年级组)、教师个体层面以及家长、学生层面的内容;二是指标体系粗放性明显,精细化不够。考核办法中提到的工作量补贴没有进一步给学校操作层面以细化指导,特别是很多工作不能完全量化,考核实际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盲点”。三是指标的操作性不强。考核依据缺乏学校的日常考核作为基础铺垫,指标体系模糊性较强,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

3、重考核轻沟通现象有待进一步改变。绩效考核是一个被管理者与管理者双向沟通的动态过程。及时向广大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反馈信息,肯定成绩或指出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要求,并帮助制定工作提高计划,促进教师全面提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绩效考核真正的目的所在。为此,在绩效管理与实施的过程中,沟通显得更为重要。然而,目前很多学校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充分认识到沟通、反馈的重要性,没有让被考核教师充分及时掌握自己的相关情况。学校认为绩效考核就是为了对教师做出奖励或惩罚的决定,仅注意了教师的问题,而没有在反馈过程中听取教师的意见,相应调整绩效考核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没有针 对有关问题,改进绩效考核方案等,使得绩效考核无法实现纠正偏差、持续改进的目的;教师认为绩效考核就是为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管理和认定,考核是学校的事,自己只是服从、遵守就是了,积极性有待加强。

4、绩效考核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所限,政府用于绩效考核的经费不是很多,激发作用及效果还不够显著。近年来,虽然与考核机制相应的配套制度在不断完善,外在奖励与内在奖励的政策在不断出台,但由于制度的实施水平各有差异,尚有图形式,“走过场”的现象,评价信息较片面、评核过程不够细致、评价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依然存在,绩效考核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县的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在内容、方法、体系等方面正逐步完善,并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全面、切合实际、简便易行的考核评价体系。但是,该项机制在朝着科学、规范、先进、高效的现代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还应进一步研究探索。

1、必须坚持绩效考核的正确导向。考核奖励工作能否引导广大教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履行岗位职责、实现工作目标上,关键是坚持正确的导向。主要包括:一是科学性原则。一方面,考核机制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其评价标准、程序、方法及评价结果不仅要符合教育规律、教学原理、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心理特点,而且要符合本地区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能为全体评价者与评价对象所接受;另一方面,考核奖励工作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工作各个方面,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准确。二是指导性原则。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正确引导教师的努力方向,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如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应对一些导向性的项目给予特别的权重,如教育教学质量、师德师风等。三是可行性原则。进一步认真深入细致研究考核方案,使考核尽可能量化,保持尽可能高的可比度和较强的操作性。

2、注重协调“软与硬”的关系。绩效考核只是激励工具的一种,应配合对教师师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一软一硬”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激励效果。不能单一抓“软”,更不能单一抓“硬”,毕竟教书育人中师德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要一手抓“强化岗位责任”的师德教育,一手抓绩效考核,配合进行。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员工是人而不是一般动物,除了面包以外,还需要梦想、阳光、愉悦、尊严、荣誉、友谊和人文关怀。”所以,如何客观、公正、公平、有效、权威地评价教师的工作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解决。绩效考核是否真正有效,关键还是看是否有利于提高广大教师在执教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工作绩效,是否有利于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的教学质量。

3、努力构建和谐的团队文化。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要素,是学校的主体,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师。只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应努力构建和谐的团队文化,让教师的需要与学校的需要保持一致,让广大教师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我们认为,和谐的团队文化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健康向上的学校氛围,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干群关系融洽,教师在一种充满信任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学习和进步,并享有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二是教师能在工作中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他们的专业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获得教师和学校的共同认可。

4、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需要是一种客观规定,它取决于主观,所表现的是对需要的主观反映。一方面,个体的需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一定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任何个人只能在一定生产力下的社会关系内部满足自己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其目的是创设一个激励环境,激发教师在此“天空”中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绩效考核只是一种激励的辅助手段,在一定时期内有一定的作用,更主要的还在于思想政治工作,在于整个社会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5、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教育行政部门这一单纯主体转变为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家长、学生以及教师本人等组成的多元主体。他们都可以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不仅包括自上而下的领导评价、专家评价,而且包括平行的同事评价和自下而上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及评价对象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是使教师评价更加民主,促进多元评价主体的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建立相互对话与协商的机制;二是可以多渠道地收集信息,多视角地观察教师的工作表现,获得更加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三是使教师评价活动成为一种交互活动,全体参与者相互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各有收获,共同进步。

6、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的操作程序。科学、先进、规范、高效的教师绩效考核奖励机制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一项好的考核机制尤其要避免考核工作上的简单化,必须配备有科学、规范、到位的操作程序。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如我们将绩效考核奖励划分为工作量补贴和学年度绩效考核奖两部分内容,并将考核过程分为三步:一是工作量计算。综合考虑各校的办学规模、教师编制数和设岗情况,核定学校总的基本工作量。教职工个体基本工作量由学校根据总工作量和岗位实际予以分解。二是学年度绩效考核。根据《关于加强云和县学校内涵建设创建特色学校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内涵建设工作进行学年度综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设不同奖级,对绩效考核奖励经费实行“以奖代补”制度。三是学校对教师进行学年度绩效考核。即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学校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制定和完善以突出聘任制、强化岗位绩效管理为重点的教职工年度考核方案,并经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组织实施学年度绩效考核。但是,绩效考核是一个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每一轮的考核结束,就意味着下一轮考核的开始。每一轮的考核方案、考核对象、考核标准及对考核结果的解析都需要结合实际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更新,特别是对考核结果的解析与反馈,更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论。此外,目前我们所采取的考核机制,尚存在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评价信息获取较片面、考核过程不够细致、考核结果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考核操作程序。

7、努力提高绩效考核的实施水平。教师绩效考核奖励的组织与实施也是考核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有了科学的指标体系,如果 宣传发动不广泛、组织不得力、工作不做细,就可能使计算结果失真,影响考核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为此,我们要多措并举,确保考核奖励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相关学校要成立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广泛征求意见,制定相关文件,切实提高组织和实施绩效考核的能力。二是加强绩效考核的过程管理。按照科学、民主的程序运作,切实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切忌图形式,“走过场”,对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保证绩效考核工作有序进行。三是要及时反馈考核信息,适时、适度地对教师工作结果和工作表现进行甄别,奖优罚劣。事实证明,尽快向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将产生最佳的效果,如果在考核结束几周或几个月以后才向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不仅对教师而言不公平,而且其效果将大打折扣,极易使考核流于形式。

考核机制范文第8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考核机制;过程培养;实践能力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考核,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定性考核方法一般要求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要求的学术论文,即可顺利毕业。这种考核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研究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需要,因此在学位要求的基础上,注重研究生的过程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科研实力、教、学、管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严格的管理,而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研究生的考核机制对研究生的质量调控和把关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立科学的研究生考核机制,加强质量管理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在我国,研究生的招生首先是初试,即参加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的笔试,考试科目包括第一外国语和专业课测试。经过初试的考生,才能参加由招生院校组织的复试(或面试),包括外语口语和专业知识的考核。全部通过考核,才能取得入学资格。而随着研究生学位制度的改革,在校的硕士研究生按照学位要求,在校脱产学年半或三年,在此期间除了要拿到学位要求的学分之外,还必须修完学校规定的阶段任务,譬如阶段考查、中期考核等,以此来保证研究生的质量;研究生除非特殊情况,研究生提前完成所有的学分和任务,也很难提前毕业,所以我国现有的研究生制度是不完全的学分制。

而在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研究生既要考虑学位的要求,又迫于当前就业形势的压力,除了完成学位规定的要求外,很难有时间和机会去考虑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造成入学考试严酷、硕士培养宽松、择业形势严酷的无奈局面。如果能充分利用硕士阶段,注重过程培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则对择业大有裨益。

1我国研究生考核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 精英教育弊端,不利于能力培养。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入学推行的是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只有通过了第一轮笔试的考生,才有机会参加复试,并且第一轮的笔试成绩在最后录取阶段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样就使那些应试能力强、科研能力弱的学生却成为了研究生队伍中的主力,必然导致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下降。

(2) 考核方式固化,不利于创新思维。由于我国现在推行的是传统的学年制模式,而不是完全学分制模式,导致学生一般不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这等于把所有的学生都放在了同一水平线上,用同样的考核方式对待所有学生,这种“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多样性,不利于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考核目标单一,不适合工程需要。我国长期以来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和考核内容来看,“学术研究型”为最主要类型。但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有大量需求。供需双方的矛盾冲突日渐凸现,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价值追求亟待由单一学术型转向多元复合型。

(4) 考核机制老化,不适合扩招现状。近几年研究生的扩招,使传统培养机制的弊端显现出来,虽在培养过程中严格把关,但随着人数的增多,各类人才能力应适应当前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要从保证工程能力,保证适应社会需求来衡量研究生的素质[1-2]。

2注意过程培养的研究生考核机制

与当前的硕士研究生考核机制并不矛盾,结合当前实行的研究生考核机制(注重学分的完成),在其基础上加以丰富、强化的结果,体现在硕士培养过程中考核的特点,更注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更注重社会对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需求。

注意过程培养的考核机制,在传统研究生考核机制的基础上,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研究生提供使其成才、培养能力与素质的最佳帮助,使其感觉到在校期间有较大的收获,并为其毕业之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而这种培养过程要依赖培养过程中合理的考核机制来保证与实现。

2.1以理论课程学习为基础

理论课程学习主要是指学位规定的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一般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课,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课程,是获取硕士学位必须完成的课程;非学位课包括必修环节和选修课。

必修环节为保证硕士研究生有必须的技能而设置,选修课则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本学科或领域的最新发展而设置。每一位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规定至少修满32学分,其中,获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6学分。

这些都是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或者说是基本条件,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来说,这些要求都是必须的,注重过程的研究生考核机制也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这些课程及学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实践能力做好理论准备。

2.2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对工程实践能力基本不做要求,但随着行业发展的需求,对工程实践能力、软件工程开发能力、管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各行业、各部门都希望接受到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研究生[3]。

注重过程的研究生考核机制就是在此环境下,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除完成必修的学分外,要求研究生尽量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以此作为工程实践培养能力的平台和考核依据。硕士研究生除了在完成学位要求的课程与学分外,研究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研究兴趣,通过实施研究生与导师组双向选择的方式,学生可以进入不同的课题组,参与项目的开发。研究生通过参与项目,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编程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导师组也可通过研究生做项目,考察每位研究生不同能力,有的放矢的进行培养,注重个性。

在学年或学期末,通过总结每位研究生参与项目的情况,对其工程实践能力做出考核,以此给研究生一定的项目压力,并使其转换成动力,促使其不断进步。同时,导师也能根据每个研究生的实际能力,有的放矢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专长,发挥研究生的特长,以利于其就业选择和人生发展。

2.3以实践活动能力为重点

研究生培养方案对研究生的实践活动有相关的规定,如规定有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实践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协助指导2名本科生毕业设计,或辅导2学分的课程,或其他等量的教学工作量。社会实践部分要求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思想小结和技术报告两部分内容,鉴定通过者获得1学分。

虽然有相关的规定,但执行起来多流于形式,效果也有待考察。而我们通过研究生参与项目的过程,锻炼其社会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项目管理的能力,这些都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不可能得到的经验与能力,也是研究生选择就业与参加工作后的优势,更是符合毕业生接收单位要求的复合性人才。

在年终的考核中,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也作为考核的一项要求,这项能力更能体现注重过程培养研究生考核机制的优点,对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参与项目经验与实践活动的平台,使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

2.4以理论研究能力为目标

理论学习能力主要是考核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以此作为其理论研究能力的考核依据。传统的规定,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中、外文)、综述、理论分析、实验与计算、总结、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等。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校期间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更体现研究生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水平。

注重过程的研究生考核机制对研究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同样要求很高,结合学校对学位论文的规定,要求研究生一定要结合参与的项目,来完成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将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工程实践经验等总结、提炼出来,通过学术论文的方式发表,或写成学位论文,这样不仅研究生从中积累了经验,得到了理论升华,而且整个实验室所有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成果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来自于实践经验的学术财富,对整个实验室的发展大有裨益[4]。

3结语

总之,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的教育,是国家教育的精华。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重任,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不仅是对研究生个人发展的肯定,更是对国家研究生素质教育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夏春和. 浅谈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09(21):36-37.

[2] 潘武玲,曹向飙. 改进我国研究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28(4):52-55.

[3] 周鸿玲,李雁翎,王丛林. 应用型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8(20):127-128.

[4] 姜晓平,吴爱武. 研究生培养质量自我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92-95.

Study on the Process-oriented Postgraduate Assessment Mechanism

TANG Yong-li1,2 , YU Jin-xia1

(1.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3, China;

2.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Aimed at the problem of master postgraduate training for our assessment mechanism in disadvantages of elite education, curing of assessment methods, a single assessment objectives, aging of assessment mechanism, the paper presents a process-oriented postgraduate training assessment mechanism, including theoretical course of study as the base, an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as the core, practice the ability of practice as the emphasis,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capacity as the objective, which overcomes the blur of the current assessment mechanism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考核机制范文第9篇

所谓绩效考核就是指在既定的任务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过去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

一、当前绩效考核存在的弊端

绩效考核是对信用社员工完成目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而现行的绩效考核办法指标却存在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核指标的“统一性”。目前,绝大多数的农信社均是围绕上级下达的指标开展业务经营,按照统一的标准对下下达考核计划,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经济金融特色,围绕当地经济的金融资源特色做好当地特色优势业务。

(二)考核形式的“单一性”。大多数农信社在下达任务时候,往往按照高管层、中层、普通员工三个档次分配考核计划,并按照层级不同平均分配到每个人身上。这种考核形式单一,造成了很多管理岗位、业务操作岗位的绩效工资,与岗位本身联系较少,难以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考核内容的“眼前性”。经营绩效考核应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考核体系,而目前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挂钩方式只是局限于眼前利益,什么指标落后就考核什么,没能从长远来谋划未来的目标方向。况且现在基层信用社主任大多是任职3年一轮岗,各主任只是被动的根据上级指标变化,不断调整工作方向。这种考核方式的恶果就是一到年末基层社存款大幅下降人为压低存款基数,或到联社争取来年小任务的现象,为指标而完成指标,容易忽视对业务操作的风险管理,形成较大的潜在风险。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没有充分发挥,较难激发经营管理者长期努力的动机,易于形成短期行为。

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的对策

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评价体系,构建和完善激励有利、约束有效、绩效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使收入分配与人才的岗位责任和工作业绩紧密关联,有助于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促进信用社业务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在制定绩效考核上注重以下几点:

(一)根据工作分工制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是最重要的。”通过绩效考核拉开收入差距,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是信用社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基层行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应区别员工岗位的不同,设置分层次指标考核体系。实行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以绩付酬的岗位工资制,将岗位分为经营管理层、市场营销层、业务操作层三个系列分块考核。

经营管理层是银行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中枢和纽带。直接带动银行业务的发展,是绩效考核的中心。对其考核应注重基础指标和分管指标权重挂钩的办法,促进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作用的整体发挥。

市场营销层是信用社业务发展和效益提升的生力军。对市场营销层的考核应作为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的统一体,把营销的存款、贷款、贴现、中间业务等收益纳入综合考核范围,根据不同产品的收益贡献、考核其模拟利润,并加大对新增业务市场份额的考核,适当提高浮动绩效考核部分,充分调动客户经理营销的积极性。

业务操作层这部分员工工作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形象,是分配激励机制发挥作用的敏感部位。对操作层的绩效考核应看重考核其业务素质、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操作技能、业务量等方面作为考核依据,通过综合评价合理划分员工等级,实行等级工资制、通过登记评定拉开收入差距。

(二)根据地域环境制定考核内容。由于各基层信用社在地域环境、机构规模、经营特色等方面的差异,其效益增长点也各不相同。有的信用社在城区中间业务、国际业务或者票据业务是其工作重点的重点,有的信用社在城乡结合部它的特色业务可能是抵质押贷款,有的信用社在乡村其特色业务可能是存款或小额农贷。对此,在对基层信用社考核指标的设置上,应实行区别对待,各有侧重的办法,依据各基层社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地域优势,合理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

考核机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师资考核;评价

G645.1

科学完善的师资评价机制是提高学校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制度保障。运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来评价教师,有助于促进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

一、高校师资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

1.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可以为教师未来的发展指明改进和努力的方向,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从而提高育人质量,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师德考核评价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使教师注重自己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使教师关注自己的未来发展。建立细化的师德考核评价指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评价: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依法从教、爱岗敬业的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表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学术规范等。这些都应该是师德考核评价指标中必须具备的要素。在师德考核评价中,力求将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以及外在评价相结合。

2.教学能力考核评价机制

教师的教学能力考核评价可以从学校专门机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生三方面综合评价。负责此事的学校专门机构主要为学校教务处,教务处制定教师的教学考核评价细则,负责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考核评价,如教师的出勤率、教案、课件、课堂教学情况等内容。在系级要成立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由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组成,这样的考核评价更具有专业性,能够发现教学中的学术性问题,并能了解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是否真正学到了专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同时,建立面向学生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学生登陆该系统后,可以匿名对教授其课程的老师进行评分并写出具体的建议,学生评教可以考察教师教学的责任感和课堂教育的生动性。采用这三方面的考核评价得出最终教师的教学能力考评结果。

3.专业技能考核评价机制

衡量教师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一个标准可以从其自身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评价。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参加与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认证工作。在评价教师职业资格等级时,要采取动态的过程,即:对于初级职称的型教师要求其必须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而对于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则必须要具有本专业高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建立校内校外结合的双重考核评价机制。校内考核评价主要从实验实训教学效果、实验室建设管理、指导学生参加专项竞赛等方面评价。校外考核评价要求教师在规定年限内到企业的相关专业岗位顶岗半年,顶岗结束后企业和学校要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要作为教师评优、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

4.科研能力考核评价机制

科研能力考核评价是教师评价机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师履行科研职责,形成激励机制的有效手段,对于挖掘教师科研潜力,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师科研考核评价机制上应该主要考核应用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与推广,发挥其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的优势,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加以解决,攻克技术难关,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制定适宜的科研考核评价频率,不应过于频繁地检查和考核。不能要求教师在短期内出大量的优秀成果,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制定科研考核评价细则,主要从科研课题、科研成果、科研奖励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在每一方面细分各项,根据科研影响力制定各项的权值,最终得出教师的科研能力综合评分。

二、完善高校师资考核评价机制的策略

1.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在u价内容上,要克服多数高校在评价内容上存在的不平衡性问题,既要重视教师的素质、表现、成就,又要重视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要重视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才能和改革成就上。结合教师群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岗位教师工作内容的不同,从不同纬度设立考核评价指标,建立多层次、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构建立体的考核评价系统。根据考核评价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注重并提倡过程的、发展的、多角度和多视野的立体考核评价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要建立学生评价系统,学生是最能客观的根据自身感受对教师的教学及学识水平作出相应评价的人;要建立教师自我评价系统,通过自我评价,教师可以不断的反思自身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自我调整,以保持良好向上的工作状态;要建立同行评价系统,同行彼此在工作中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使同行的考核评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建立专家评价系统,通过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能够适应新时期教学科研要求的教师和领导作为专家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使考核评价的结果更加具有丰富与科学性。

2.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考核评价理念

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浪潮涌动,建立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并满足于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发展需要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成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构建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要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通过教师考核与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教师自身的日趋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外在环境,把教师考核与评价发展成为一套专业性的激励与引导服务手段。通过教师考核评价活动,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使得教师能积极主动从评价活动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帮助教师自身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价,对工作进行思考与调整,为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努力。

构建高效的师资考核评价机制,要协调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的关系。各高校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基本上是以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办学的理念与追求,对高校的长期发展具有直接的导向性。事实上构建高校师资考核评价机制,不仅要处理好学校长期发展的矛盾,而且要处理好学校长期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的关系,以此建立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结语

总之,高校师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还主要建立在传统模式上,在实践上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制,必然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不能急于求成,要综合考虑各因素,不断调整完善,才能形成一个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从而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考核办法范文 下一篇:考核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