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范文

时间:2023-03-02 01:38:37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考复习;策略;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052-01

面对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时间紧、内容多、课堂容量大,任务重,复习的综合性难度加强,学生心理压力大的现状,如何做好《思想品德》课的中考复习,就成了九年级师生经常提到的一个话题,也令科任教师感到困惑。中考复习课不仅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且还是通过学生的再认识、再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具有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和巩固提高的作用。

为此,必须调整复习思路,采取基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中考复习策略、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复习的针对性引导。

一、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复习,教师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吃透《新课程标准》、《中考指导》考试说明,并能够自觉地在平时的复习课中按照《新课程标准》做好教学安排。比如《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要求部分,它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是初中教学阶段的全部内容,既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具体指导。平时教学和复习课中的教学内容不能随意超出要求的范围。

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当注意研究《新课程标准》,掌握它的要领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中有更好的表现,这表面上虽然是适应当前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但从更高层面来说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问题。

二、全面复习,系统掌握,打好基础

初中政治课复习,要牢牢抓住基础训练,即知识点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事实。通过知识点的全面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双基内容,具备“做好菜”的材料,这是搞好迎考复习的前提。具体的做法是:

1、教师应做的工作

(1)深入钻研教材,梳理知识点。要求教师在通读、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依次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即知识结构

(2)对知识提纲进行细化,把知识点按照重要程度和近几年中考出现的频率分成“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并从中提炼出重、难点问题。

2、学生应做的工作

(1)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要求学生通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各知识结构有个大体的认识。

(2)在通读教材的前提下,以复习提纲为依据,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对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明确自己对所列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较好,哪些是弱项,需要加强。

(3)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强化训练,巩固运用。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行分层复习,逐步推进的方法,使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复习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三、优化复习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要做好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基础知识复习是搞好复习的前提,专题复习归类训练是搞好复习的重要环节,时政热点与课本结合分析,紧扣重点进行实战演练是搞好复习的关键。只要把这三个阶段的复习做好了,就能达到优化复习过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应当要求学生在熟悉的基础上加以再现,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记得更加牢靠。

2、对于要求理解的内容部分,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就比如说我认识这个人和我理解这个人,前者仅仅是认识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后者就不同了,他不但是知道这个人,而且还了解他的性格和其他方面的有关事情。这就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要刨根问底,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以问题为中心,提高复习效率。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择问题,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都能认识到自身价值,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并且通过提问,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的讲解,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记忆。

在有关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时,要求的层面是最高的。教师在讲解这方面知识点时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去收集资料并在课堂中共同讨论,结合教材知识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师从中加以引导,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样坚持不懈,不但学生上复习课的积极性提高而且复习的效果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毕业班 思想品德课 学法 记法 考法

Discussed shallowly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graduating class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class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notation, test method”

Chen Mei

【Abstract】The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class in the graduation semester’s review, are many facing the test content, the schooltime few situations, many students feel start without knowing where to begin, here flips, there has a look, finally the time has passed, actually has not reviewed the textbook knowledge, the review effect is very bad. According to many year teaching experiences, the author thinks only then grasps the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class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notation, to test the law, can enhance tests the result, realizes the ideal of life.

【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graduating class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classResearch methodNotationTests method

思想品德课在毕业学期的复习中,面对考试内容多、复习时间少的情况,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里翻翻,那里看看,结果时间过去了,却没有把课本知识复习好,复习效果很差。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只有掌握思想品德课的学法、记法、考法,才能提高中考成绩,实现人生理想。下面,笔者就谈谈初中毕业班思想品德课的“学法,记法,考法”。

1.学法是掌握思想品德课知识的前提

1.1思想认识:思想品德学科在一切考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一个认识问题,思想问题,是学好、考好政治的根本前提。具体来说:

①特点:易学易懂,易记易忘,易得易失。

②在中考的比分:语、数、英各为120分,理、化各为100分,政、史各50分,地、生各30分。

③中考上两条线:一条是总分线(前提);一条是语、数、英线(示范高中)。

④周课时安排(包括星期六、日、晚自习):4.5节。

⑤地位: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举足轻重,既是考试科目,又是争分科目,它在一切考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2要做时间的主人,要有正确的态度,要坚持自觉学习,要天天见面,不要怕难。总的来说,做到“三用”即:专时专用,平时常用,战时多用。

1.3在学习中做到“三主三辅”,“两个同步”:

1.3.1以课本为主,资料为辅(课本是命题的根本,是试题的标准答案)。

①要听好课;

②要带着课后练习题和讲课提纲看课本;

③重读课本中带有强调性的词、句、段或黑体字;

④特别注意每课(框)、段的开头、结论性的结尾的句子;

⑤读懂课文中的插图、材料。因为考试的材料、插图肯定是课本中的材料、插图的整理加工。名人名言、小栏目,阅读材料既可作为题目,也可以作为答案,要更加注意;

⑥当资料的答案与课本不相符时,以课本为准。如果在课本中找不到答案时,而资料又有说服力时,可以参考资料的答案。

1.3.2以自己为主,别人为辅。要整理加工以下内容:

①基本概念;

②基础知识、排问题队(各课复习提纲),课后作业题有多少题?(有多个答案的题目要特别注意)。

③把强调性的问题加工整理(易混知识)。

④把九年级第2-6单元的重点问题与热点问题整理加工。

⑤把七、八年级可以考案例,材料分析的知识点整理出来。

1.3.3以基础知识为主,综合知识为辅。时政、基础知识34分,综合10分左右,中等难度6分。

1.3.4“两个同步”,即:课本与资料同步,学生与老师同步。

1.4全面复习,重点过关。

1.4.1全面复习,重点过关。

①以学生练为主,老师讲为辅;

②交叉反复循环(做到旧知识不忘,新知识呈现,新旧知识都不忘)

③巩固加工想象,增强记忆

④增加时间投入,特别是最后20天,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⑤有计划,认真地通读课本,这是以本为本的体现,是问题的根基,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决策。

怎样看书呢?(见1.3.1以课本为主,资料为辅)

1.4.2重点过关。判断重点与否的标准:

1.4.2.1有关观点贯穿全书,起到一条线的作用。

1.4.2.2这个观点是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热点。

1.4.2.3到目前为止,你根本没有复习好的问题,对你来说就是复习的重点。

2.记法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保证

决定因素:个人实际情况,要记的知识内容。

2.1反复识记法(这是记忆的最好方法):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2.2理解记忆法:对要记的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

2.3层次记忆法:把很长的答案分段,分点记忆。

2.4化繁为简法:把很长很繁的答案,抓住关键词语,用一、二句话记下来。

3.考法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达到目的重要手段

3.1考什么?

①时政6分(2008年12月1日――2009年4月30日)

②七年级部分(上册2、4单元,下册3、4单元)

③八年级部分(上册1、3、4、5单元,下册1、5单元)

④九年级部分(第2、3、4、5、6单元)

题型:单项选择(26分),简答题4分,材料分析10分,实践探究题10分。

3.2怎样考?考法是检验学法、记法的结果,所以掌握考法对考好试,达到理想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品德》各类题型的解答方法:

3.2.1单项选择题(尖子生一定要拿满分)的审题及解答方法:

3.2.1.1抓立意,每题只有一个立意(中心思想),归纳出中心,看题肢哪个符合就行;

3.2.1.2找关键词。每题的关键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最后一句话。

3.2.1.3排除法:先排除错误的,一步一步缩小范围。怎样排除?

A、题肢表达本身有错误;

B、题肢表述虽对,但与题目无关(最多);

C、题肢的表述是对题干的变相重复,实际上是多余的话。

D、题肢含义的外延不符合题干延,实际上是总题。

E、题肢的表述与事实不符合。

3.2.1.4猜测法:对于实在拿不准答案的题目,千万不要放弃猜测答案的机会。先用排除法,排除明显错误的题肢,然后猜测剩下的答案。(特别是差生,不能留空白,放弃选择)

3.2.2简答题:问什么,答什么,简单明了。

3.2.3判断分析(辨析)题的审题与作答方法(审题是前提,答题是关键)

3.2.3.1对题中的观点进行判断。A、要把课本观点与题目对照,两相吻合的就是正确的,否则是错误的。B、如果题目部分是正确的,部分是错误的,则判断判断为片面或不全面的。

3.2.3.2表明我们的观点。

3.2.3.3表明判断的理由(把与题目相关的课本知识写出来)。

3.2.3.4点题。(有时得分)

3.2.4材料分析题、实践探究题的审题及作答方法。

3.2.4.1反复阅读材料,认真审题,找出材料中关键词,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思想,讲多少个问题,要求回答哪几个问题,与课本哪些知识点有联系(要求找出是哪课、哪一框题、哪一个问题),这是前提。

3.2.4.2回忆教材,在教材中找到是什么?(含义、观点)为什么?(原因、意义)怎么样的依据(表态、做法、要求)。

3.2.4.3组织答案(这是关键)。把所问的问题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组织答案。依据教材,一般答案体现三步曲: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要适当结合材料,加进自己的看法,要有创意,与时俱进,回归教材最重要)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范文第3篇

关键字 初中政治;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54-02

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初中政治复习初探进入到中考复习阶段后,社会政治复习课就很难上,而这一轮的学习和复习又决定着中考成绩的好坏,因此如何做好这一时期的复习非常重要。笔者就此谈谈自己所做的一些探索。

1政治复习方法要灵活多样

复习的目的就是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因此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其一,强调综合。①知识块之间的综合。知识块之间的综合表现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知识(即七年级的心理品质、八年级的法律常识、九年级的社会发展、基本国情)的整合。②知识块内部之间的综合。教师可以通过练习题、通过时事热点问题与课程中相关的知识点注重联系起来,力求得出引申义,然后又回归课本。其二,注重延伸。政治知识的学习,就是运用政治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选择或筛选一些课外材料、编一些练习让学生去练习,以此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其三,.文本是纲。复习的过程不再是重复上课,但是复习仍然不能脱离教材,而是以教材为本,通过补充适当的题目巩固文本上的某一知识点。文本仍然是政治教学和政治学习的根本,它是指导学生学习政治的灵魂。其四,熟练。政治复习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把握知识要点,更主要的是勤训练,以练代讲,及时进行水平测试,检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当然,对于练习还要进行有效的讲评,通过讲评,一方面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去弥补缺漏。在讲评的过程中要注意和强化以下几点:①训练的命题要符合政治学科开卷考试的要求和特点。②讲评试卷组织答案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不能死抱“参考答案”、死抱参考书,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③指导学生能针对不同题型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把握解题思路。④要规范解题问题,注意答题格式,重点强化训练。⑤在评的过程中要注意师生互动,不能由老师一言堂,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评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以及思维方法。⑥讲评要及时。政治科目一旦测试,教师要组织及时批改,及时讲评,以此迅速得到回馈的信息,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2认真复习基础知识, 讲出知识的规律

首先,政治的考题从大体上可分为基础知识题和应用题。不论是哪一种题,都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十分熟悉。因此,在中考复习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首先,要认真、仔细、深入地读书。课本的前言、后记、正文、注解都要读。全面掌握知识点,切不可留有知识死角。其次,要下工夫将未理解、未掌握或不甚理解掌握的内容弄清楚,求得明确要领原理的准确含义、适用范围以及在现实中的表现和意义。第三,将概念、原理纵横梳理,形成严密、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建立起概念、原理、方法等基础知识的网络结构。第四,将教材中一些相近、相似、相关的概念、原理,即容易混淆的问题列出来,加以比较、澄清,从而在头脑中留下清楚、准确的“图景”。其次,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3注重方法,实现复习系统化

其一,要讲清目标。具体做法是:在授课前,首先向学生出示复习提纲。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四个方面作一简要说明。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其二,要讲准重点。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主次颠倒。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三,要讲透难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采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易混淆知识相对照等方法加以讲解。其四,要讲明疑点。讲明疑点贵在讲清疑因,学生明确了疑因,疑点便迎刃而解。在讲解中,可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其五,要讲活时政热点。随着中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放性试题日渐增多,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去解释、分析这些问题,使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其六,要讲出知识的规律。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解答方法与技巧。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如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文知识与时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同课本之间的内容的内在联系等。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考 命题 历史 复习 有效性

一年一度的中考复习即将全面展开。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中考历史备考工作,提升历史复习的有效性,是每一位初三历史教师都要思索的问题,也是笔者与各位同仁们探讨的话题。

一、把握好命题方向

如何掌握中考的动向、命题的趋势,最的效的方法是“知已知彼”。首先,认真解读“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方向。“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之一,它主要回答了中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考试的目标 (要求)、命题范围(内容)、试题的难度、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等内容。其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各版本初中历史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也就是说,中考命题的范围(内容)要以《课标》为依据,不能超出《课标》。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从而增强历史教学及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减少盲目性。如考试说明就明确指出,七年级重在考查选择和材料题,八、九年级重在选择、材料题、问答题的考查。

二、制定好复习计划

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关系着中考成绩的优劣。计划中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是从秋季学期到明年4月底,主要目的是基础过关,第二轮复致5月份一个月时间,主要目的是专题复习,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是从6月份到时中考,主要目的是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夯实好知识基础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材料,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求学生首先要仔细听老师讲每一节课,对每一历史事件的起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影响等都要听清楚、理解透,为复习奠定基础。切忌盲目赶进度,吃夹生饭,否则将后患无穷。如在复习张骞出使西域时,要分别记清楚出使的原因: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时间:公元前138年。出发地点:长安。人物:张骞。联络到了大月氏,但无意和匈奴打仗,但不是无功而返。他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意义:开通了陆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同时,要善于利用早上7―7点半晨读时间下班,督促学生熟读课本基础知识,每堂课利用前5―8分钟左右时间进行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复习中,先归纳同类的知识,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或记忆的知识点,强调重点知识,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当堂记忆,接着进行课堂练习检测,了解学生的记忆情况。

四、树立好宏观视野

第二轮复习属专题复习。要做到:纵横联系,树立大视野观。即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单元的主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纵横联系,构建知识大视野。如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时,主题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复习时以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为主体,以中国近代史为范围,进行纵横联系,最后归纳为“一线多元”。“一线”是指从纵向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前后形成了一条逐级上升的线索,主要表现为:①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②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知识分子;③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知识分子;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⑤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⑥以探索“俄式革命”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而“多元”是从横向看,先进的中国人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救国探索格局,主要表现为:①以张謇为代表的实业救国派;②以詹天佑、候德榜为代表的科技救国派;③以魏源、严复为代表的启蒙救国派;④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抗敌救国派。

这个“多元”探索格局是一个“先分后合”的趋势,“先分”侧重于近代史前期,救国方案日益分化,各行其是;“后合”侧重于近代史后期。在各种救国方案的尝试纷纷失败后,都先后向新民主主义政治革命方向汇合,并逐步在这条唯一可以行得通的救国根本出路上达成了共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通过指导学生进行以上的思考和归纳,不仅使学生的掌握第二单元的“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出路”的基本线索,而且带领学生跳出了本单元的框架,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掌握、领会八年级上册的主干知识,获得思维的大视野。

五、训练好模拟试题

要在模拟训练中查缺补漏,巩固基础,提高能力,适应中考,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或挑选试卷,重视中考样卷的分析与使用,挖掘原试题内涵,进行变式练习避免搞题海战术。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模拟训练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试卷的讲评工作,让学“知其所以然”,明白“考我什么”,将学生被动地埋头做题变为主动地审视答题。在讲评试卷中应重点关注全班出错率较高、得分较低的题目以及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而不是逐题讲评,只对答案。注意整体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切忌就题论题,力争使学生通过试卷的讲评,既复习巩固旧知识,又有新突破、新思考和新收获,使试卷讲评课起到归纳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作用。

六、关注好社会热点

历史中考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考卷中较多地出现了以社会热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因此在复习时,教师要适时把握时政热点,给学生进行专题复习,找到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并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关于热点和周年复习最好是最后阶段,把它们列成复习提纲,给学生一个总体认知,将学习的重点与时政热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范文第5篇

教育部制定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思想品德的新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得到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要努力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改革开放的成果,要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生活以及人类自身发展,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了适应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中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研读《考试说明》,把握考试动向

《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它明确规定了考试范围、内容、形式、试题结构等。并辅以样题和综合训练题,还会附上头一年的中考试题。所以,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市教研室编写的思想品德《考试说明》。很久以来,思想品德课中考只考初二、初三的内容,新课改之后,考试范围扩展为七年级、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的内容和上年度5月至当年4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这样就增加了复习的内容,加大了复习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任课的教师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努力把握考试动向,这是提高中考成绩的必要前提。

2 夯实基础,灵活运用

《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考点范围,在立足教材、全面精读、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以主干知识为核心,将各单元、各课、各框、各目的知识点梳理出来,按相互联系的顺序排列,构建整体知识网络,这样才能抓住每课的主线。把每课的基本概念、原理、观点等提取出来,依据其内在联系,把这些点串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3 制定计划,直面中考

进入复习之后,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一般建议做好三轮复习安排:

第一轮复习(09年3月-4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面”,大约需一个半月时间。主要是回扣教材,目标是夯实基础,让学生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这一阶段,我们要全面掌握教材中涉及的考试范围内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思想品德课中考强调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能力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能力考查实际上是对知识记忆和运用的双重考查。因此,我们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做全面、系统的梳理。首先可从目录开始,从宏观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列出各章节的复习提纲,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书”,在考场上答题时才会得心应手。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是老师在教学上坚持的原则,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能力渗透。所以,这一阶段,在复习回顾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与课本知识相关、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时政材料。

第二轮复习(4月下旬-5月下旬):这一轮复习要抓“ 专题”,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目标是提升能力,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这一阶段复习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从4 月下旬开始,我们进入一个综合复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界限,将相关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进行归纳复习,这就是连“线”的过程。经过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如果说我们对教材有了宏观的把握,在头脑中形成了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下一步就需要进一步深入教材,进行微观上的细致掌握,也就是说进一步突出重难点,初步形成灵活运用教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找“点”的过程。我们在复习时应把“点”和“线”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要归类复习,又要重难点突出。在这一轮中,更要联系时政热点进行复习。关于时政材料,此阶段教师可帮助学生搜集补充一点,但仍以《时政教育》为主,特别是5、6期合订本中的时事综合检测题,没有特殊情况,基本囊括了中考试题所体现的时政问题。

第三轮复习(5月下旬-6月中旬):这一轮复习要抓强化训练,大约20天左右的时间。目标是强化能力训练,也是中考前的冲刺训练,是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的全面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综合测试的临考模拟综合训练,并密切注意中考相关信息及走向,要多训练符合中考理念的习题,以使自己尽快适应中考的要求。在选择材料时,各地历年的中考试题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往年的中考试题对我们而言是难得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要让学生加强模拟训练,明确并适应新课改形势下的考试形式。在平时练习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每套中考试卷,把每次训练都作为一次实实在在的中考。之后,我们应帮助学生,对失分较多的题目和内容,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把问题解决在中考之前。

除强化训练外,最后10天还要留出一周时间回归课本,强调重要基础知识,加强重点时政掌握,尤其解决重要的时政客观题。这一周以学生为主,但不要完全放给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前两轮基础知识和专题复习及第三轮前十天的练兵考试情况,领着学生回扣课本,找出重点基础知识和时政热点中的重点,也就是说,要尽量领着学生猜出中考中可能要考的问题,具有猜题性质。最后两天,可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复习,自行疏理复习内容,查漏补缺。这两天的作用不可小看,各类学生都能从自身的查漏补缺中获得收益,取得主动权。同时也让学生从紧张的复习中稍微放松一下,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轻松面对中考。

上一篇: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范文 下一篇:初三历史复习提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