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3:28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提纲设计历史复习提纲使用

包头市将历史学科作为中考的考试科目以来,引起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重视。对于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分值小、内容多、复习时间紧的特点,做好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我就教学中的摸索,针对复习提纲在中考历史复习中的运用谈点自己粗略的看法。

通过对这几年中考历史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考历史考试绝非死记硬背就可以拿高分,而是分层次进行三个维度的考查,包括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中考备考中做大量的工作。

在实践摸索中我认为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有效的使用复习提纲,对提高中考历史的复习效率非常有效。因为时间有限,用提纲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把握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这种复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课上听课有依托,课下复习有笔记,有利于学生更有效的听课和复习,可以说一举多得。但是要设计好提纲、使用好提纲也绝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下面我就提纲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作简单的阐述。

一、设计好提纲是前提

1、立足课标,研读考纲

在初中历史教学和中考历史命题中,都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中考说明为大纲,因此,老师在设计复习提纲前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细读考试说明,这样才能在设计复习提纲时按照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有效地把握好考点,找准方向,才能对课程标准中涉及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哪些是要求学生理解的内容,哪些是要求学生运用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的复习提纲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在老师掌握课程标准的情况下,也应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设计复习提纲时先将课程标准的相关知识点的清单列出,使学生在复习中对所考查的知识点了然于胸,增强学生复习的目标性,增强复习效果。

2、立足基础知识是关键

按考试说明中中考历史试题的难中易比例为 2 :5 :3 ,从中可以看出中考试题体现出的基础性原则,所以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基础知识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在设计中考历史复习提纲时要立足基础知识。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的设计中要按照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去设计,尤其对识记和理解的内容要做细致的分析设计。比如九年级下册“文艺复兴”一节内容我作如下设计:

1)、(理解)了解文艺复兴的史实,认识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课本P2-3)

简况

①时间:__

②背景:___扼杀人性

③兴起国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___

④传播: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几乎蔓延到__所有的国家。

⑤主要内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

⑥实质:___

⑦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___,将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启示:①思想进步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②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识记)文艺复兴的先驱:__(1265―1321,)意大利,代表作品

《___》被认为是欧洲___的标志。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___)

2)、(识记)知道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作品(课本P4--6)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被称为___ 。代表作是《___》和《___》。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文学巨匠,其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四大悲剧:

《___》、《___》、《___》、《___》。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清晰准确的把握文艺复新的相关知识点,记忆时也比较直观明了。

3、知识整合要重视

在中考中历史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部分,内容很多很细,为了避免学生在复习中的盲目性,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提纲时重视对知识的整合,通过整合使学生能清晰明了的掌握基础知识。

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采用单元线索的方法,即以单元知识为框架进行整合,在复习提纲的前面列出本单元的线索,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形成初步的整体认识。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和动荡》列出如下的框架:

生产力发展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近代社会确立

工业革命 对外扩张民族解放运动 近代社会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国际工人运动 的动荡

然后在单元知识框架下对每一个知识点做具体的整合,可以从时间、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整合。

当然在设计单元知识框架时,还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一定的扩展,或横向的,或纵向的。在提纲中通过对知识纵横对比的设计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以填空形式设计提纲

在设计提纲时有一个误区,就是老师把提纲完全设计好拿给学生使用,如果这样容易抹杀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为了调动复习课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好采用填空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眼、脑、耳、嘴、手,从看、想、听、说、写几方面强化对提纲的把握,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也就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5、精练习题别放松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必须通过练才能体现出来,但是由于提纲篇幅的限制,我认为应该在复习提纲的最后面针对相关知识点有选择的设计练习题,一定要把握少而精的原则,才能做到高效减负。通过设计习题既可以对前面提纲中的基础知识点做巩固练习,也可以做相关的拓展分析或总结,或者在提纲的最后面介绍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二、提纲在课堂运用

复习提纲设计好之后关键在于课堂上的运用,只有应用到课堂上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价值。

老师在讲解提纲时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完全照着提纲宣读,因为照本宣科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反而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影响教学效果,也不能对提纲知识点做过多的分析讲解,因为分析过多对初中学生来说,会增加学习负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复习提纲为依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即为学生“授之以渔”。

在课堂上要努力构建和谐、有亲和力的氛围,学生在轻松不压抑的氛围下才会敢说、敢问、敢讨论,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出复习提纲的效用,做到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评价。

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我也是初步开始尝试使用提纲复习法,对提纲的设计和使用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以上的阐述只是个人的一点粗略见解,而且还存在许多瑕疵,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这一方法。

参考资料

[1]《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包头市中考说明(历史学科)》

[3]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第2篇

一、定位准——高效复习的前提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要明确,主要是帮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为第二轮、第三轮复习打下基础,所以重点要放在史实复习上。那么,什么样的史实是我们要认真复习的?我认为至少要考虑到以下两个因素。

1 学习主体。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学习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别。

2 学习依据。课标是中考复习的方向,经过多年的磨合,命题一般不会游离于课标之外。所以,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课标,按照课标细化史实。同时还需认真研究中考题,包括本地区近几年的中考题和对本地区有借鉴意义的其他地区的中考题,找出经常考的史实,让学生重点掌握。

二、梳理顺——高效复习的保障

重点史实找出以后,就要完成布点工作,如何实现史实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离不开科学的梳理和归纳。梳理时可以采取总-分-总的方式,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最初的整体表象感知到各个部分的具体认识再到整体的理性认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感知。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忆相关概念、单元特征和结构。如在复习《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时,教师司先总结上一单元的内容,然后自然过渡到这一单元的主题《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紧接着可以表格的方式简明扼要地解释近代化的内涵及其三个维度。

在以上表格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也是近代中国先进仁人志士追求经济工业化、攻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和理性化的历程。这一历程是在西方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下进行的,因此称之为‘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此时大部分学生对“近代化”这一重要概念有了两次学习的机会,对“近代化”和“艰难”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打开教材,让其熟悉本单元教材中的每一课。

2 逐个突破。围绕前面整理的史实要点。教师以课为单位进行逐个梳理,列出重大事件,如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同时还要考虑到一些细节知识,如京师大学堂、照相、电影、《中报》、商务印书馆、习俗等,做到抓大也不放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让学生在教材中快速地找出知识点及与知识点有关的图片史料,教师对重点、难点和易混点进行精讲点拨。如“自强”,教师追问:“课文中谁要自强?”学生答:“清政府,清政府要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样的引导便于学生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目的,便于他们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又如讲到“张謇”时,教师问“张謇是洋务派吗?”有的学生不大确定,教师从张謇当时的身份出发引导学生。使学生知道张謇是民族资本家。通过教师对重点、难点、易混点和常考点的提示和点拨,学生对史实有了具体深刻的认识。

三、记忆牢——高效复习的目的

学生对大量零散的史实虽然有了具体深刻的认识,甚至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如不及时复习记忆,可能会很快遗忘。如何把大量的史实记牢?除了及时记忆外,还需一些方法和技巧。

1 构建动态的知识结构。如何把无序变为有序、把凌乱变为有条理,非常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先分类、再归纳、最后形成结构。结构的形成遵循着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遵循着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需要基于学生对本单元史实的学习,需要师生共同构建,需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需要重视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构建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结构。

2 复习联系化。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在西方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下进行的,本单元与世界史联系相当密切。这需要教师提醒学生在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时必须把联系的观点统一于结构构建之中,同时将多种记忆方法融于结构中。如构建本单元知识结构既要联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又要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既要联系日本的明治维新,又要联系启蒙运动;既要联系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又要联系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但这种联系在第一轮复习中是画龙点睛式的,没必要面面俱到、事无巨细。

3 理清结构内部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梳理,明白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最终形成便于吸收消化新知识的知识结构。如本单元学生从结构中很容易得出近代化历程特征:从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始,经维新派发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孙中山领导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掀起批判封建思想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呈现出明显的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循循深入的历史特征,即从最初学习西方的武器技术到追求政治体制和思想解放。

四、迁移活——高效复习的归宿

本单元史实通过前面几个步骤的学习,即由总体感知到史实的具体梳理,再到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的知识结构的构建。学生对史实有了透彻的了解,但是对史实的了解与将对史实的了解转化为解题能力还不能划等号。如何把掌握的史实转化为解题能力,离不开必要的训练,那么什么样的试题既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对所学史实的及时巩固?如选题太难起不到巩固的效果,甚至影响学生后续复习的积极性;如选题太容易,学生容易产生骄傲情绪进而感觉历史复习简单,同样造成复习的低效率,尤其后一种现象对历史教学危害极大。如在七、八年级历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注重课堂教学,在期中、期末考试前整理出复习提纲让学生机械地强化记忆,然后再讲一些常考的题,最后学生成绩还不错。成绩不错是因为知识点被机械地记忆和考试题缺乏创新。这种看似很好的结果导致教师不能认真反思平时的教学,更不能与时俱进地改进课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离开提纲就不会看书,崇尚死记硬背而忽略能力的提升。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第一轮复习的试题?这样的试题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能反映本单元的主题特征;能反映本单元的重大事件以及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能起到梳理、记忆史实的作用。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第3篇

一、紧扣考纲,立足课本,把握专题主线,突出主题化

从对近几年中考历史试卷的分析不难看到,其立足点依然是基础的历史知识点、主干知识、历史阶段特征以及历史常识,因此复习时要做到依“纲”据“本”。“纲”即《历史课程标准》和《中考历史考试说明》,“本”就是历史课本,复习时《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和历史课本不要分离,要结合使用,以“纲”为指挥棒,“本”为载体。

专题复习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让学生形成与专题相关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进而增强其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因此在确定主题时要抓住初中历史的主干知识。例如,在对九年级下册第1到11课进行课本整合专题复习时,笔者将主题设定为“20世纪美日关系”。确定主题后,把握专题主线同样也至关重要,不但便于提炼专题学习要点,写好专题复习提纲,还能深化学生的历史认识,提高审题、答题技巧。

二、分析探究,注重情感教育,突出历史学科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专题复习也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注重情感教育,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考查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专题复习应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人文素养。在“20世纪美日关系”中,通过对课本的重新整合,学生在学习20世纪不同时期的美日关系的基础上感悟历史。教师设置问题:“学习了20世纪的美日关系,你有何感受?”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探究,认识到: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只有壮大本国的国家实力,才能避免被侵略,所以我们应该放眼全球,善于学习,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三、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力求情境化,突出历史学科的综合性

将历史问题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是中考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提高复习课关注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专题复习“20世纪美日关系”中,笔者在确定主题时就重视时事热点和历史知识的联系和整合,以热点问题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丰富社会热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把课堂知识延伸到社会热点中去,将捕捉到的反映当前国际时政热点的问题――美日关系与学科教材主干知识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同时把知识学活、用活、内化、迁移,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在本专题的导入部分,由与美日有关的漫画切入,联系分析近期与美日有关的时事热点,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距离,进而发挥历史学科学以致用的功能。

四、v练结合,力求规范化,强调复习课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考 命题 历史 复习 有效性

一年一度的中考复习即将全面展开。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中考历史备考工作,提升历史复习的有效性,是每一位初三历史教师都要思索的问题,也是笔者与各位同仁们探讨的话题。

一、把握好命题方向

如何掌握中考的动向、命题的趋势,最的效的方法是“知已知彼”。首先,认真解读“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方向。“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之一,它主要回答了中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考试的目标 (要求)、命题范围(内容)、试题的难度、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等内容。其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各版本初中历史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也就是说,中考命题的范围(内容)要以《课标》为依据,不能超出《课标》。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从而增强历史教学及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减少盲目性。如考试说明就明确指出,七年级重在考查选择和材料题,八、九年级重在选择、材料题、问答题的考查。

二、制定好复习计划

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关系着中考成绩的优劣。计划中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是从秋季学期到明年4月底,主要目的是基础过关,第二轮复致5月份一个月时间,主要目的是专题复习,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是从6月份到时中考,主要目的是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夯实好知识基础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材料,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求学生首先要仔细听老师讲每一节课,对每一历史事件的起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影响等都要听清楚、理解透,为复习奠定基础。切忌盲目赶进度,吃夹生饭,否则将后患无穷。如在复习张骞出使西域时,要分别记清楚出使的原因: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时间:公元前138年。出发地点:长安。人物:张骞。联络到了大月氏,但无意和匈奴打仗,但不是无功而返。他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意义:开通了陆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同时,要善于利用早上7―7点半晨读时间下班,督促学生熟读课本基础知识,每堂课利用前5―8分钟左右时间进行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复习中,先归纳同类的知识,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或记忆的知识点,强调重点知识,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当堂记忆,接着进行课堂练习检测,了解学生的记忆情况。

四、树立好宏观视野

第二轮复习属专题复习。要做到:纵横联系,树立大视野观。即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单元的主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纵横联系,构建知识大视野。如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时,主题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复习时以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为主体,以中国近代史为范围,进行纵横联系,最后归纳为“一线多元”。“一线”是指从纵向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前后形成了一条逐级上升的线索,主要表现为:①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②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知识分子;③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知识分子;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⑤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⑥以探索“俄式革命”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而“多元”是从横向看,先进的中国人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救国探索格局,主要表现为:①以张謇为代表的实业救国派;②以詹天佑、候德榜为代表的科技救国派;③以魏源、严复为代表的启蒙救国派;④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抗敌救国派。

这个“多元”探索格局是一个“先分后合”的趋势,“先分”侧重于近代史前期,救国方案日益分化,各行其是;“后合”侧重于近代史后期。在各种救国方案的尝试纷纷失败后,都先后向新民主主义政治革命方向汇合,并逐步在这条唯一可以行得通的救国根本出路上达成了共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通过指导学生进行以上的思考和归纳,不仅使学生的掌握第二单元的“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出路”的基本线索,而且带领学生跳出了本单元的框架,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掌握、领会八年级上册的主干知识,获得思维的大视野。

五、训练好模拟试题

要在模拟训练中查缺补漏,巩固基础,提高能力,适应中考,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或挑选试卷,重视中考样卷的分析与使用,挖掘原试题内涵,进行变式练习避免搞题海战术。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模拟训练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试卷的讲评工作,让学“知其所以然”,明白“考我什么”,将学生被动地埋头做题变为主动地审视答题。在讲评试卷中应重点关注全班出错率较高、得分较低的题目以及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而不是逐题讲评,只对答案。注意整体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切忌就题论题,力争使学生通过试卷的讲评,既复习巩固旧知识,又有新突破、新思考和新收获,使试卷讲评课起到归纳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作用。

六、关注好社会热点

历史中考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考卷中较多地出现了以社会热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因此在复习时,教师要适时把握时政热点,给学生进行专题复习,找到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并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关于热点和周年复习最好是最后阶段,把它们列成复习提纲,给学生一个总体认知,将学习的重点与时政热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范文 下一篇:初中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