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23:59:28

计算机范畴论文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可视化 音乐视觉化 文献分析法

音乐可视化与音乐视觉化,是近年来在跨学科领域出现的两个令人混淆不清的概念。二者似乎都与音乐的视觉展现有关联,彼此之间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为何在专用名词上存在着不同的表述方式,研究者往往各执一词。由此,笔者从概念的阐释方面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①梳理两个名词的相关学术成果。希冀通过对二者间所代表的范畴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来达到为相关研究者厘清学术概念,提供有益参考的目的。

以“音乐可视化”为检索词的文献梳理与分析

笔者以“音乐可视化”检索词,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检索平台()进行检索,得出以下结果②:

以“音乐可视化”为题名或主题的文献,共有32篇,发表时间为2005年至2014年间。最早的一篇文献是李华等人于2005年3月发表的《基于实时渲染技术具有水彩画风格的音乐可视化方法》③,最近的一篇是张屹南于2015年4月发表的《音乐可视化设计中的多通道映射模式研究》④。通过梳理这32篇文献,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2005―2014年,相关逐年分布情况为:2005年1篇、2006年1篇、2007年1篇、2008年8篇、2010年2篇、2011年2篇、2012年8篇、2013年5篇、2014年4篇。由此看出,音乐可视化作为一个新兴跨学科概念,从2005年进入学术视野之后几乎每年都有相关,表现出一种学术旨趣的持续发展。

2.上述32篇文献涉及的学科包括:计算机应用研究11篇、音乐学7篇、教育学3篇、医学1篇、电影学2篇、艺术设计学2篇、硕士论文5篇、报刊1篇。这些学科分布表明,音乐可视化的概念应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学术科研领域,并在交叉学科中与音乐学、艺术设计和音乐治疗等学科产生联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音乐可视化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的一种综合研究对象,具有丰富的学科延展性和融合性。

3.从文献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来看,上述32篇文献中被引和下载次数最高的前三篇论文是:《音乐可视化研究综述》(2007年),被引15次,下载541次;《音乐表演实践研究的计算机可视化音响参数分析方法》(2008年),被引9次,下载276次;《基于实时渲染技术具有水彩画风格的音乐可视化方法》(2005年)被引8次,下载238次。以上说明相关研究者在检索文献时,较为关注音乐可视化的概念解释和学科前沿动态,以及音乐表演学科、美术动画设计学科与此概念的相互关系与实践。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音乐可视化的概念,主要集中在如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音乐作品可视化的论题中。由此可见,以计算机学科研究为主导的相关论域,是音乐可视化概念发展的主要学术土壤,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一系列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音乐学为辅,彼此交叉相互融合的跨学科研究成果。

以“音乐视觉化”为检索词的文献梳理与分析

以“音乐视觉化”为检索词,笔者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检索平台中共得到36篇研究论文。其中,最早的一篇是2005年发表的《Visual Music谭盾音乐视觉2005》⑤,最近的一篇是马小从2015年5月发表的《从听觉到视觉的体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通过梳理和分析这36篇相关文献,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2005―2015年,相关情况为:2005年3篇、2007年2篇、2008年2篇、2009年3篇、2010年3篇、2011年3篇、2012年7篇、2013年4篇、2014年7篇、2015年上半年2篇。10年间,以音乐视觉化为主要论点的学术论文以每年2-3篇的数量稳步发展,2012年之后逐渐增多,学术研究总体呈上升态势。

2.上述36篇文献涉及的学科包括:音乐学12篇、传播学7篇、教育学4篇、艺术设计学5篇、舞蹈4篇、电影学2篇、其他2篇。这些文献的学科分布表明,音乐视觉化的概念相对集中在音乐学和传播学研究领域,并与影视艺术、图像设计和舞蹈等学科交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论文中有8篇是研究角度各不相同的硕士论文,它们反映出高校教育界对于音乐视觉化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并且在学术人才培养领域自觉运用这一新兴概念进行跨学科研究。

3.从文献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来看,上述36篇文献中被引和下载次数最高的前三篇论文是:《论音乐视觉化》(2008年),被引13次,下载400次;《论通俗音乐的视觉化传播与可设计化》(2012年),被引8次,下载208次;《浅析音乐的视觉化传播――以迪斯尼动画〈幻想曲2000〉之〈蓝色狂想曲〉为例》(2007年)被引6次,下载965次。从上述情况来看,相关研究者首先对于音乐视觉化的概念阐述最为重视,反映出学界对于该名词认识和理解仍处在初级阶段。其次,是研究者对音乐视觉化和传播学的融合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在“如何运用视觉化手段达到传播音乐文化的目的”这一问题上。

以上的文献分析表明,音乐视觉化概念的产生与音乐学、传播学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上述大部分文章,均是从本学科的学理出发,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进行论述。从内容上看,这些论文往往是从已有的音乐视觉化案例着手,运用相应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科学论述,所以其成果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两个学术名词的概念比较和内涵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音乐可视化与音乐视觉化两个概念的产生几乎处于同一时期,其成果也都属于跨学科研究范畴。但是,由于各自所依托的学科主体不尽相同,二者之间仍有一些区别。笔者下面从具体概念的阐释入手,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详解二者的不同。

1.二者概念的对比

对于“音乐可视化”一词的概念,屈天喜等人在《音乐可视化研究综述》一文中有详细的阐述:音乐可视化(Music Visualization)是对音乐表达的一种非主观的解释和判断,是为理解、分析、比较音乐的表现力和内部结构提供的一种呈现技术。[1]而“音乐视觉化”的概念,在彭超的《论音乐视觉化》一文中是这样表述的:在近些年数字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迅速普及的支持下,音乐这一以听觉元素为主要载体的艺术形式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音乐已经由单纯的听觉艺术转变为视听合一并出现了音乐视觉化的趋势,同时,音乐视觉化不仅仅在传播而且在音乐演绎、体验、教育上有极大的发展空间。[2]

从上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概念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音乐可视化的概念核心集中在“技术”一词,而音乐视觉化的概念核心则集中在“传播”一词。前者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音乐内涵阐释方面的一种表达,而后者是对音乐如何运用视觉化手段进行传播的一种陈述。二者似乎都与音乐本身发生联系,但需要注意的是,音乐可视化对应的主要论点是计算机技术在音乐方面的应用,而音乐视觉化对应的核心问题是音乐如何借用视觉媒体进行的传播。归根结底,是二者依托的学科基础不同。

2.二者内涵的差异

从内涵的角度来分析,音乐可视化“作为一种全新的视听技术,音乐可视化在计算机平台上将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在教育、艺术、商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而音乐视觉化“指信息化的音乐文化借助多种传播媒介或方式以视觉的形式在社会环境中被交流与共享的过程……既包括静止的视觉呈现也包括动态的影像传播。[4] ”

由此可见,音乐可视化与音乐视觉化在内涵上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实现的平台上。音乐可视化是以计算机为平台将视觉与听觉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来达到为音乐提供可视化效果的目的。而音乐视觉化依托的平台则更为广泛,静态和动态的视觉媒体都是可以用来传播音乐的媒介。从全面性的角度来讲,音乐视觉化的意义更为广泛。

结 语

综上所述,音乐可视化与音乐视觉化这两个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平台,其针对的领域也有些许区别。尽管二者都是以音乐作为其跨学科研究对象,但由于出发点不同,因而造成了其概念用途上的差异。

笔者认为,由于音乐可视化和音乐视觉化都是以音乐作为跨学科研究和应用的对象,因此在某些方面必然会产生学科交叉,这也是大多数研究者容易将两者概念混淆的原因。从本文的分析来看,音乐视觉化的应用范畴似乎更为宽泛,依托的应用平台也更为多样化,甚至可将音乐可视化中所涉及的问题容纳进去。笔者大胆假设:学界可否以用“音乐视觉化”的概念统一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交叉研究?倘若如此,音乐的视觉化研究将会更为深入,研究范畴也会更为宽广,由此产生的学术成果也更为集中。而作为研究者来说,则免去了概念上的模糊认识,在参考文献的收集与整理上也会清晰明了,易于把握。

注释:

①文献分析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它通过对与工作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

②检索日期为2015年6月12日,检索方式为全文检索,检索范围包括:期刊、特色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报纸、学术辑刊、商业评论数据库。

③李华、胡春晖、顾明:《基于实时渲染技术具有水彩画风格的音乐可视化方法》,《计算机应用》2005年第3期,第729-731页。

④张屹南:《音乐可视化设计中的多通道映射模式研究》,《设计艺术研究》2014年第4期,第58-69页。

⑤《Visual Music谭盾音乐视2005》,《国际服装动态》2005年第6期,第140-141页。

参考文献:

[1]屈天喜、黄东军、童卡娜:《音乐可视化研究综述》,《计算机科学》2007年第9期,第16-22页。

[2]彭超:《论音乐视觉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21-124页。

[3]童卡娜、黄东军、徐鸣:《音乐可视化及其研究进展》,《计算机仿真》2008年第1期,第216-220页。

[4]胡远慧:《浅析音乐的视觉化传播》,《音乐创作》2010年第6期,第136-137页。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技术伦理;《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编号:ZX1202)

[作者简介] 陈首珠,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博士生,研究方向:技术哲学,江西 赣州,341000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2-0014-0004

一、文献调查计量统计说明

技术伦理是一个新兴的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属于一级学科哲学下面的研究领域,它既属于科技哲学研究范畴,也属于伦理学研究范畴。考虑到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成果一般会发表在相关专业学术期刊上,加上国内还没有出现专门刊载有关技术伦理或科技伦理方面的期刊,所以,本次计量统计从相关专业选择了六种具有很强影响力的期刊,即《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原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时间节点从1997~2011年。当然,研究结论的获得仅就这六种期刊而言的,对于这六种期刊,从事科技哲学和伦理学(含技术伦理)研究的人员是比较关注的。由于在中国从事技术伦理研究的人员主要集中在科技哲学和伦理学领域,所选的六种期刊在这两个领域有着很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因此,由这六种期刊综合统计出来的相关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技术伦理研究的大概状况。

为了使得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更加准确,本次调查统计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首先,分别收集六种期刊1997~2011年每期所载论文目录。由于《伦理学研究》是2002年创刊的,所以它涉及不到1997~2001年的论文目录,其余五种期刊创刊较早(都在1997年以前创刊),因此都能涉及。

其次,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将每种期刊每期目录中的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论文筛选出来。由于六种期刊都还没有设立专门的技术伦理或科技伦理栏目,所以有关技术伦理类论文目录的收集基本是在“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问题讨论”或“专题研究”等栏目中。筛选的原则是:

1. 本次调查收集范围仅限于技术伦理相关的论文目录。考虑到科技伦理的研究范畴是包含技术伦理的,所以,笼统谈科技伦理问题的论文也包含其中,但注意,收集的范围不含环境伦理、生态伦理、科学伦理、生命伦理等专题,因为严格讲,它们不属于技术伦理范畴。

2. 对于某些文章,如会议消息、通知、短评等,即便与技术伦理有关,也不在统计范围内,因为它们不是真正的学术性论文。但是,考虑到文章的学术影响力,对于六种期刊中所涉及到的与技术伦理有密切关系的书评、学术会议综述等,如果篇幅较长,学术性较强,则算作论文并进行统计。

3. 在完成每种期刊1997~2011年技术伦理类论文目录收集后,再从中按照科技伦理总论、技术伦理总论、计算机(网络)伦理、生物(基因)伦理、工程伦理、纳米伦理和其他专题共七个专题进行筛选,收集并整理出每一刊物每年每一专题的相关文章目录。

4. 在完成各种期刊上述相关目录的整理后,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得出中国技术伦理十五年总的研究概况和各专题研究情况[1]。

5. 认真阅读统计到的六种期刊1996~2011年刊载的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文章,对其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中国技术伦理研究未来的走向进行大胆的推断。

二、十五年中国技术伦理研究总体概况

首先,考察六种期刊1997~2011年每年刊载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文章总数和变化趋势(见表1和图1)。

根据表1,1997~1999年六种期刊每年所发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论文总数涉及10篇,从2000年以后,每年刊载论文总数都达到了10篇及以上,尤其是在2002~2008年,六种期刊每年所发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论文总数都达到了18篇以上,虽然在2009年论文数量只有11篇,有所下降,但在2010年有关“技术伦理”的论文数又飙升到34篇,这些数据足以表明学者们对“技术伦理”的研究和关注具有持续性。应该讲,近些年“技术伦理”问题是学术界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其次,比较1997~2011年六种期刊历年发表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科研成果的情况。

根据表1,刊载“技术伦理”方面成果最多的期刊是《自然辩证法研究》,它每年都刊载有关方面的文章,最近一些年,该刊保持每年刊载4篇以上有关技术伦理的文章;《道德与文明》期刊每年都会刊载有关方面的文章,十五年共刊载54篇;《伦理学研究》自2002年创刊以来每年都会刊载“技术伦理”方面的文章,共发表56篇;另外,《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和《自然辩证法通讯》在十五年内分别刊载49篇和21篇;刊载有关“技术伦理”方面论文数最少的期刊是《哲学研究》,仅13篇。比较六种期刊,总的来看,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成果多见于《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四种期刊。

综观国内的研究,学术界学者们投入了大量精力于各种技术的种种具体“伦理问题”的分析、预见与对策研究,以及种种具体“伦理原则”的研究。

三、十五年技术伦理研究各专题研究情况

(一)十五年技术伦理各专题研究总体概况

针对六种期刊1997~2011年所发各专题论文总数进行统计,并对其占“技术伦理”类论文总数百分比进行计算,得到图2。从图2可以看出,六种期刊各个专题在所有年份所载论文总数百分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科技伦理总论(23.05%)、生物伦理(20.57%)、计算机伦理(17.73%)、工程伦理(17.73%)、技术伦理总论(15.96%)、其他专题(4.26%),最少的是纳米技术伦理(0.71%)。从发表文章的总数看,科技伦理总论刊载文章数量达到65篇,远远超过其他专题。

(二)十五年技术伦理各专题研究具体情况

十五年每一专题研究的变化情况,可以从该专题每年刊载论文数量及其变化概括性地看出。鉴于此,我们统计了六种期刊每年所发各专题论文总数(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有关技术伦理方面的各专题研究在过去十五年内随时间延续的变化情况。

“科技伦理”专题:该专题每年都有文章涉及,尤其从2002~2007年每年都有5篇以上的文章发表。

“技术伦理”专题:从统计情况看,该专题在1998年出现1篇题为“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伦理意蕴”的文章,严格来讲,还不算“技术伦理”的范畴;1999年,徐少锦在《道德与文明》第3期发表了“深入开展技术伦理学研究”的文章,这是以“技术伦理”为主题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从统计六种哲学期刊的角度看)。

“计算机伦理”专题:该专题在统计时包含了网络伦理、信息技术伦理等。从1998年以后,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有关该专题的文章每年都有出现。

“生物伦理”专题:该专题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1999年以后,2004年有10篇该专题的文章发表。

“工程伦理”专题:从1997~2001年,仅在2000年有1篇有关该专题的文章(肖平的“工程中的利益冲突与道德选择”发表在《道德与文明》第4期上)。从2002~2011年(2004年除外),每年都有涉及。2011年《自然辩证法研究》还集中刊发了7篇有关“工程伦理教育”方面的文章。

“纳米技术伦理”专题:该专题十五年来仅有2篇文章发表,分别是李三虎的题为“纳米伦理:规范分析和范式转换”文章(发表在《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6期)和刘松涛与李建会的题为“普雷斯顿对纳米技术的环境伦理审视”。实际上,近些年来,纳米技术伦理问题已经引起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考虑到纳米技术是新兴技术,有关的伦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也值得关注的话题,所以把它单独列出来。

“其他”专题:2007年涉及到1篇有关海洋科技伦理的文章和2篇有关传媒伦理的文章;2008年涉及了1篇空间技术伦理和2篇核技术伦理的文章;《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3期发表了1篇有关建筑伦理方面的文章,2010年第5期发表了1篇核技术伦理方面的文章。《伦理学研究》2010年涉及了1篇医疗伦理和2篇建筑伦理方面的文章。由于涉及不多,在这里,把它们都归到有关“技术伦理”研究的“其他”专题里面。

综合国内学术界对技术伦理的研究来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学者们集中研究了科技、技术、计算机、生物和工程伦理的内涵、性质、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另一方面,主要集中在责任伦理和职业伦理范畴内对生物技术伦理、网络技术伦理、工程伦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专题研究。

四、中国技术伦理研究可能的走向

由于传统的技术伦理关系理论,如“伦理道德决定论”、“对立说”、“技术决定论”、“互动论”等等,依然大行其道。所以,历史地看,人们对每一次新技术革命的伦理应对方式并没有质的改变。这种技术的“进步性”与伦理应对的“不变性”的悖论本身凸显了“问题之所在”、“问题之所是”。

技术伦理研究的走向可能之一,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落后的技术被淘汰,新技术不断出现,但也受到社会伦理的考量,在这种新技术伦理实践环境下,重新思考技术与伦理的关系问题尤为迫切。新的技术革命的实践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变化,还有很多在伦理道德层面上的碰撞。学术界必须尽快实现技术伦理研究方法的突破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以早日实现技术与伦理关系的协同发展。

技术伦理研究的走向可能之二就是研究的理论成果趋向于可操作性,也就是越来越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实现。学术界已有的一些成果更多地关注于种种具体“伦理问题”的预见,种种具体“伦理原则”的提出,而在处理技术与伦理的矛盾关系方面显得不够。技术伦理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它的理论成果应该在社会领域中得到运用,比如技术伦理学要解决核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面对很多技术伦理问题(如核技术伦理问题、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等)已经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当前我国技术伦理建设需要实现社会化和制度化。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育;期刊论文;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11-04

1 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辅助教育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教学的方法、内容、策略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使整个教育系统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形成了它自己的理论、概念、方法和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教育技术中既异常活跃又有广阔前途的发展方向[1]。目前,计算机辅助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教育者对计算机辅助教育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有很多都走上了两个极端,即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导致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不能被合理有效地运用,甚至阻碍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

本研究以2001—2010年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整体上把握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应用现状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力求教育者对计算机辅助教育能有清晰的认识,促使教师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以及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2 研究方法和工具

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在教育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通过预先建立的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和样本取样,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本研究主要是对10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内容分析(2001—2010),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分析了解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应用与发展,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确定样本 内容抽样即是选取进行分析的样本。内容分析抽样首先要决定总体,在确定总体时,必须注意总体的完整性(即要包含所有相关的资料)和特殊性(即指要选择与研究假设相关的资料)。本研究根据选题中的“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选取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知识总库”,并以“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为关键词检索项,检索截至2012年2月13日已收录在该知识总库的、经筛选后的有关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1393篇,将其作为本研究的样本。

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所选样本均为馆藏在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的期刊与论文。为了能清晰地了解到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发展,将所选样本1393篇论文的总数量与研究主题统计如表1所示。

主题内容分析的类目建构 分析类目既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同时也反映了研究的目的,是内容分析的关键环节[2]。一般而言,类目的形成有两种方法:一是依据传统的理论或以往的经验,对某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成;二是由研究者根据假设自行设计而成。本文的类目是采用后面那种方法构建的。根据教育技术的94定义,结合计算机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将样本论文分成以下几个主题元素:理论基础、学习过程、媒体技术、CBE网络、教师教育、应用评价及其他。各主题所包含具体子范畴如表2所示。

研究主题内容分析的信度 内容分析的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3]。一致性高可信度就高,反之可信度则低。因此,信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内容分析的结果。只有经过信度分析阶段,才能使内容分析的结果可靠,使可信度得到提高。

本研究根据研究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研究主题分类”(表2),主类目包括理论基础、学习过程、CBE网络、应用评价、教师教育、其他等六类主题,每一主题又细分为不同的子类目,本研究的分析单元为“篇”。在研究中,选择两名评判员对样本进行评判。经分析,评判文章篇数为1393篇,其中两人完全同意的篇数为1260。

数据统计与结论得出 对评判数据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将所得的评判结果在Excel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中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目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本研究的结论。

3 研究结果分析

主题模块总体分析

1)自1958年IBM成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至今,计算机辅助教育迅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世界各国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发达国家,计算机辅助教育越来越完善。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辅助教育技术开始传入我国,虽然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起步较晚,但计算机在我国教育中发展速度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对计算机辅助教育进行研究,并从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发展,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数量发展较为平稳,详见图1。

2)图2的统计结果显示,样本中论文的研究主题模块分布较集中。通过内容分析的量化统计(所谓量化处理是把样本从形式上转化为数据化形式的过程,包括评判记录和信度分析两部分),可以发现学习过程的研究占了总数的32.09%,占研究样本总数的1/3;其次是应用评价研究,所占比例为24.62%;而其他五大主题模块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其中理论基础的研究占了总数的18.74%,媒体技术占9.83%,CBE网络占2.87%,教师教育占2.08%,其他占9.76%。这一结果充分显示了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选题的整体偏向。研究主题日趋多样化,即使为同一主题,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研究视角。部分主题一直以来都是研究人员所关注的焦点(如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而有些则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逐渐被挖掘出来。从统计数据中分析,学习过程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重点,说明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将逐步转向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

理论基础主题模块分析 计算机辅助教育,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介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和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习资源三大领域。计算机辅助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它既可以应用于优化教育与教学过程,又可以应用于改进教育与教学的管理。它的目标是在教育中运用现代科技提供最优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4]。

理论基础主题主要是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即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以及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习资源等。据统计(图2),理论基础研究论文并不少,总数占所有样本论文的18.74%。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一直都重视理论基础的研究,了解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相关理论及发展现状,并研究其发展的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CBE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不断地发展,其研究也越来越倾向于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

学习过程主题模块分析 从历年论文的数量上看,学习过程主题研究数量一直以来都居首位,每一年中该主题论文数量在当年所有论文数量中所占的比例都是比较大的(图2),总数额占所有样本论文的32.09%。因此,研究者对学习过程主题的关注居多,并且向来都是一个重点。通过内容分析的量化统计可以发现,课件设计与制作和学科应用所占比例较大,二者总和超过了学习过程主题总量的2/3,而且课件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研究焦点,课件设计的优劣是影响计算机辅助教育在学科中的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媒体技术主题模块分析 媒体技术的研究包括媒体技术的开发(即教学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和媒体技术的应用两部分。如图2所示,媒体技术所占的比例不大,只有9.8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促使越来越多的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如多媒体技术、智能化多媒体技术、P2P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2]。

网络主题模块分析 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络的研究包括网络远程教育、校园网和教室内的计算机网络三部分。随着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对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尤其是软件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网络技术解决教育问题,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现在,很多教育场所都逐步实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完成教学,而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中对CBE网络的研究甚少。

教师教育主题模块分析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由主体逐步变成主导,教师成了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还是不能缺少教师。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满足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因此对教师的教育也不容忽视。教师应该改变习惯的思维方法,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对教师教育的研究比较少,只占样本论文总数额的2.08%(见图2)。研究发现,有许多教师误以为计算机完全可以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并不意味着可以取代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相反,教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起组织和辅导的作用。

应用评价主题模块分析 应用评价主题的研究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研究的另一重点,该主题论文数量在所取样本论文数量中所占比例为24.62%(见图2)。应用评价主题主要是分析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帮助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教师的作用、学习伙伴的作用、助手与工具的作用,它的目标是运用现代科技提供最优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成本最低、教学环境最佳、教学活动模式最合适),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计算机更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然而,计算机辅助教育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不少缺点。

4 结果与思考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与分析来看,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主要有以下特征。

1)研究主题分布不均,大多是研究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实际应用,只有部分是对CBE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但计算机辅助教育合理有效运用的基础更多地取决于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对理论知识的不够重视也会影响研究者对辅助教育的理论造诣,应加强对理论基础的研究。

2)缺少对某些领域中的重难点课题的研究,对难研究的课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一些课题由于受研究条件、难度和研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使研究人员望而却步,没能进行深入研究。其实计算机辅助教育领域有许多值得研究者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课题,如课件的开发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与评价,以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等。对这些课题的深入研究本身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还能促进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促使教育者更好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教育。但因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一直以来都较少人去深入开展研究。

3)研究主题与研究领域逐渐走向多元化。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研究主题与领域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不仅应用于学校教育,在社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领域也不断地向多元化发展。

4)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如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P2P网络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目前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现在,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多涉及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促使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越趋完善,满足教育领域的更高要求。

5 结论

综上关于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分析,可以预测,今后“学习过程”将依旧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研究的主要领域,这个研究主题也将继续得到更大的关注和重视;对“应用评价”的研究力度也会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而进一步加大;而“理论基础”的研究将会保持平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将不断地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领域也会越来越广,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运用到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将会增多,对教育的要求更严格,所以今后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研究也将加大对技术应用的研究;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将逐渐转向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另外,可以预见的是,对“学”的技术的研究将日益超过对“教”的技术的研究,成为另一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李航.综述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若干问题[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3):77-81.

[2]陈小青,肖宏.澳大利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现状:对AJET的一项内容分析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6):

89-92.

[3]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31.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 文献计量 国家安全

[分类号]G201

1 引言

信息安全并非信息化时代的新课题,人类自有信息生产和交流之初就始终面临信息安全的问题。例如古人为了书信传递的保密性使用腊封将书信封装在信封内,或使用暗语口令等确认信息接收双方的身份等,均是信息安全的典型实践。长期以来,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主要围绕信息自身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狭义安全需求而展开,其实践也主要局限于军事和保密领域。但是,当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快速迈入信息社会之际,当信息(知识)正取代物质和能源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之时,信息安全内涵逐渐丰富,外延不断拓展,重要性日益凸显,正从深层次影响和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格局。

在现实需求的推动下,信息安全研究开始在全球兴起,并从军事和保密领域拓展开来,发展成为汇聚诸多学科成果的交叉性信息学科门类。相较美国等信息化先发国家,我国信息安全的系统性研究起步较晚,虽然上世纪70-80年代陆续有信息安全的研究文献,但直至2000年前后我国信息安全学科建设才正式起步,2001年武汉大学创建了我国首个“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截至2009年,教育部共批准了70所高校设置了80个信息安全类本科专业,20多所高校陆续建立了信息安全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产业基地。2007年初,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此期间,包括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均设立了信息安全重大专项基金,我国信息安全研究得到长足发展,学科体系日臻完善。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历了30年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也经过了10年的积极探索,因此,对我国信息安全研究进行一次系统梳理和全面回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从中可以总结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的发展脉络,展现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的理论成果,发现我国信息安全研究存在的短板,为我国信息安全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2 研究方法概述

现代信息安全研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围绕信息安全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践等展开的一系列科学研究活动与成果。对某一学科领域研究状况进行考察的常用方法有科学文献分析、专家访谈、课程和学位点设置考察以及课题立项情况分析等。其中针对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学术期刊)的论文统计分析是常用、可靠的途径,有利于较为全面、客观、系统地掌握某个学科的研究状况。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的核心期刊库为样本库,检索1980-2010年期间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所有论文,检索式为“(篇名=信息AND篇名=安全)OR主题=信息安全”,并进行人工去重、剔除不相关文献后获得与信息安全研究关联度较高的基础目标样本约5156篇,其年度分布如表1所示:

3 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的阶段划分

根据文献计量学奠基人普赖斯(D.S.Price)的“科学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本文针对上述5156篇论文,利用普赖斯文献统计指数(以累积数据为依据)模型计算1980-2010年间的逐年文献累积量,运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回归拟合分析(见图1),结果信息安全基础目标样本文献的实际增长曲线与理论增长曲线拟合度(R2)达到0.989,表明该文献增长分析具有科学参考意义。因此,通过时段划分和分析验证,可以对我国信息安全研究发展阶段做出初步判断。

・1980-1993年间,每年以信息安全为研究主旨的论文数量少(基本在10篇以下,仅1990年为13篇),且增长极不稳定,很难通过统计方法求得相应的数学表达式,该特征与普赖斯关于学科文献增长第一阶段描述吻合,故将此阶段确定为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的萌芽期。

・1994-2002年间,每年以信息安全为研究主旨的论文数量快速增加,通过文献累积数据进行指数模型回归分析发现,符合普赖斯关于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中第二阶段文献增长指数增长特征(见图2)。故将此阶段确定为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的成长期。

・2003-2010年问,每年以信息安全为研究主旨的论文数量增长减缓,演变为线性增长,维持固定的文献增长量,通过文献累积数据进行线性模型回归分析发现,较严格地符合普赖斯关于文献增长“四阶段理论”中第三阶段文献增长的线性增长特征(见图3)。故将此阶段(包括2010年以后一段时期)视为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的成熟期。

4 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的成果分布

4.1 学科类别分布

根据CNKI核心期刊研究样本的学科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信息安全研究大约分布在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互联网技术、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等大约41个学科类别中。为便于分析,将上述学科根据相关度等进行适度合并,得出与信息安全研究相关度较高的9大类学科领域,具体包括计算机类、网络通讯类、经济产业类、图情传播类、法律行政类、政治军事类、工程交通类、基础自然科学类、教育科研类。再结合发展阶段对此9大类研究文献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具体而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专业是现代信息安全研究的主体,尤其在萌芽期和成长期中成果数量占近6成份额;数学、物理等专业专注于信息安全中的密码学、安全模型和算法等基础理论研究,是信息安全研究的传统基础学科;工程交通专业围绕各类信息化工程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而展开,成果伴随信息化建设发展而持续增长;经济、法律、公共管理、政治、军事等社会科学门类从自身学科角度切入信息安全研究,成果占近1/3份额,且有持续提升的趋势,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安全研究的维度,提升了信息安全研究的层级,推动了信息安全学科的全新发展;同样是信息科学门类的信息管理专业(图情)较早地将信息安全纳入本学科范畴重点研究,研究成果除了涉及图书馆、信息资源等本学科对象的信息安全研究,还较早地进行了信息安全的引介性研究,其成果通常具有前沿性和综合性,为其他学科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平台;教育学科的信息安全研究伴随信息安全学科建设而发展起来,占有较小比例。

4.2 发表期刊分布

根据CNKI核心期刊研究样本的发表期刊的统计分析发现,信息安全研究的学术期刊分布极为广泛,包括《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电子学报》、《情报科学》等数百种核心期刊均有信息安全研究成果发

表。本文根据各期刊发表数量的历年累计结果,列出与信息安全研究相关度较高的30种学术期刊,如表3所示:

从学术期刊分布可以看出,信息安全论文成果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信息管理(图情)三个学科的期刊中,可见这三个学科的学术期刊已经将信息安全作为本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领域)。相较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期刊侧重于自身专业学术成果发表,信息管理(图情)类的期刊除了吸纳本学科研究成果,还成为其他各相关学科所进行的信息安全引介性、综合性、交叉性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除此之外,工程科学中安全科学领域的《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和宏观战略领域的《望》等也引入了信息安全研究相关成果。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国内信息安全学科建立已近10年,但我国目前仍没有以“信息安全”或相似概念为刊名的核心学术期刊,而非核心期刊中信息安全代表性期刊包括以下几种:《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信息网络安全》、《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技术》等。

4.3 中文关键词分布

通过关键词分布分析可以发现学科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某个关键词或词组在一定时期内高频出现,表明该关键词相关研究可能是该学科当时的“热点”研究领域,而当某个关键词或词组在整个研究阶段频繁出现,则表明该关键词相关研究可能是该学科的一个“基本”或“核心”研究领域。根据CNKI核心期刊研究样本关键词出现频率的统计结果,对同义词(词组)进行适当合并,并将关键词进行语义分类,得出中文关键词分布情况(见表4)。

随着信息安全研究文献的增多,信息安全文献的关键词也不断丰富,反映出信息安全研究内容和方向的持续拓展。具体来看,在萌芽期,信息安全的需求以保密为主,信息安全的对象和环境较为单一,以信息数据和计算机系统为主,对应的策略和技术以加密技术为主;进入成长期阶段,病毒、黑客、计算机犯罪等信息安全威胁/需求开始涌现,信息安全的对象/环境也扩展到信息系统和网络环境,信息安全策略逐渐丰富,包括病毒防范、防火墙、访问控制等,以密码技术为代表

从文献情况看,在信息安全研究的萌芽期,仅1991年有1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显示出国家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投入极为有限,国家对信息安全研究的重视度较低;而进入信息安全研究的成长期,国家在信息安全研究的投入显著上升,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就有161篇,此外,“973”、“863”、教育系列、科技系列、国防系列、社科系列等资助均陆续增加。从资助渠道不难看出,该阶段的信息安全基础技术研究更加深化,公钥基础设施等信息安全技术规范研究逐渐成形;进入成熟期阶段,信息安全需求/威胁更加复杂,计算机网络犯罪、版权和隐私保护、危机信息传播等被纳入信息安全研究范畴,信息安全的研究对象侧重于互联网空间和关键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策略趋向广义,从技术层次的入侵检测、身份认证等到管理层次的风险评估、危机预警,一直到信息安全立法等法律政策层面的保障措施等;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和技术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创新,非数学原理的加密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4.4 基金资助情况分布

对信息安全相关论文基金资助分布进行统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信息安全学术资源的配置情况。本文对部级信息安全资助基金项目的论文成果进行排名,得出基金资助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的资助成果绝大部分集中在技术领域的“硬”研究,而非技术领域的“软”研究,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论文仅有4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1篇)的1/40,目作者和期刊多数集中于信息管理(图情)领域;进入成熟期后,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其中对信息安全的“软”研究投入增长迅猛,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论文就达到80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69篇)的1/8,反映出国家对信息安全的研究需求日益多元化和系统化。

5 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个学科发展除了受制于内在规律,也同样受到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发展),作为一个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应用性信息学科,信息安全研究的发展受到了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刻影响。本文基于信息安全研究的阶段划分和成果内容分布的结果,结合我国信息安全实践的发展,得出我国最近30年信息安全研究的基本发展脉络:

5.1 国内信息安全研究的萌芽期也正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初期探索阶段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面临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国家开始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1984年国务院成立电子振兴领导小组,随后了“我国电子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推进了邮电通信系统、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等12项重大应用系统工程,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和社会基础。但该阶段由于受制于我国整体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建设处于曲折探索阶段,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更是处于较低水平,与信息社会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该阶段我国信息安全实践需求有限,国家对信息安全研究的资助处于较低水平,信息安全研究仍然局限在传统的通信保密和计算机数据安全范畴,属于数学、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专业中的非主流研究分支,成果数量也较为有限,以技术介绍性研究为主。少数研究在引入国外信息安全新概念基础上,从较为广义和综合的视角理解和阐释信息安全,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5.2 国内信息安全研究的成长期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腾飞阶段

1993年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式起步,国家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先后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此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序幕。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并在次年投入商用,基于互联网的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全面起步,至2002年前后,我国初步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但与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相对应的是,计算机病毒、系统设计隐患、计算机犯罪、系统非法入侵等信息安全威胁急速上升,我国信息安全实践需求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产业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对信息安全研究的投入力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等研究资助显著上升。这一时期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专业将信息安全纳入了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成果大量涌现并覆盖该专业的各主要学术期刊;而信息管理(图情)、法律、公共管理、政治、军事等学科的信息安全研究也明显增多,推动信息安全研究的多维度发展:①围绕密码学、网络安全协议、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方面的安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向深度发展,并逐渐与国际前沿研究和技术标准接轨;②结合电子金融

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公共知识数字化工程等关键信息化项目的安全保障研究成为该时期的热点;③从国家战略、政策层面进行的信息安全研究逐渐兴起,开始跟踪研究美国等主要国家的信息安全战略,信息战、信息对抗等概念相继被纳入研究视野;④从法律层面研究信息安全的成果显著增加。

5.3 信息安全研究成熟期也是我国向信息社会迈进的关键阶段

进入21世纪后,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信息产业全面崛起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我国信息化发展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网民规模达到3.省略w.省略/cioexpert/htm2005/20050721_10M7K.asp

[6]2002-200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OL],[2011-07-15],http://info.hust.省略/zjsd/new_001.htm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5篇

1 载文量分析

本文以“自动标引”、“关键词提取”、“关键词抽取”、“主题提取”、“主题抽取”等为主题,在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了2005年至2011年的所有论文,结果得到了644篇相关论文。论文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我国自动标引研究的论文基本呈逐年稳健增长的趋势,由2005年的74篇增加至2010年的111篇,平均每年增加7篇。2008年、2010年两年的是该研究论文产出的高峰年,增长量均超过10篇。其中2008年的增长率达到16.67%,是近几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如何能使自动标引系统在形成人类思维过程的同时又能吸收专拣的判断经验,一直是我们研究的方向,也就是向着语言分析和专家分析的方向发展,并在此过程中集成更多的学习方法。

2 作者情况分析

通过对论文著者的统计分析,可以发掘该研究领域的关键性作者,从而反映该领域关键住着的研究情况。本文检索出的644篇论文中共涉及作者1033人次,平均每篇论文1.9个作者。本文采用均一统计、第一作者和作者加权三种方法对作者进行排名,确定自动标引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结果如表2所示。

作者均一统计法是指如果一篇论文有多个作者,那么同等看待这些作者,即每个作者的该篇的发文量都为1;第一作者发文统计法就是指一篇文章只考虑第一作者,其他合著作者该篇的发文量视为0;作者加权统计法是指如果一篇论文有多个作者,那么根据作者的顺序进行加权处理,即按合著文献中每个作者的排名递减分配其权数,设合作者人数为n,则排名第i位的作者的权数[4]。

由表2的三种统计结果可以把作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三项排名均名列前5的作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均名列第一位的作者——章成志。章成志是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导师。近几年在自动标引领域参与发文最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文15篇,名列第一,是自动标引领域的核心作者。

第二类是使用第一作者或作者加权统计法名列前茅的作者,如杨洁、蔡巍。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作者凭借着较高的发文量,成为该研究领域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

第三类作者是其他两种方式排名较低而均一统计方法排名靠前的作者,例如侯汉清,他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20篇,但其中以第一作者发文的仅3篇。出现这种现象淬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存在挂名现象(包括主动的与被动的);另一种是对他人论文的指导或审校工作较多[5]。

3 关键词分布分析

本文利用Excel的宏对644篇论文进行统计和一系列的计量分析预处理之后,得到关键词1181个,共出现2070次,平均每篇论文有2.5个关键词。论文中关键词的个数从1到13数量不等,但以含有3个关键词的论文最多,达158篇,占论文总数的33.3%。含有3~6个关键词的论文总数达450篇,占论文总数的94.9%,说明绝大多数论文的关键词数量是3~6个,这符合学术论文的一般要求。出现频率越高的关键词,越能更好的突出论文的主题。本文对644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相应的计量分析,并统计出高频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自动标引”。其次是“关键词抽取”和“关键词提取”,这三个关键词为主题性关键词,占总数的11.9%,而且与其他关键词相比较,其数量上的优势较为突出。表3中的关键词基本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反映论文主体的关键词,另一类是反映论文内容的关键词,前者反映了该学科的特点、研究的重点范围等,如自动标引、关键词抽取、关键词提取等,内容型关键词反映了学科的研究内容或研究工具,如信息检索、问答系统、搜索引擎、自动分类等。从表3中反映论文内容的关键词可以看出自动标引领域近几年的研究的突破点和重点方向。

4 期刊刊载情况分析

644篇论文中有392篇期刊,刊载在136种不同的期刊上。经过分析笔者发现这些期刊基本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计算机类,一种是图书情报类,还有一种是大学学报,即综合类期刊。其数量分别是:计算机类32种,图书情报类39种,综合类期刊28种。从载文量来看:计算机类期刊的载文量是109篇,图书情报类期刊的载文量是134篇,综合类期刊的载文量是97篇,其他期刊载文量52篇,图书情报类期刊和计算机类期刊的载文量高达293篇,占总论文数的89.3%,由此证明图书馆情报类期刊和计算机类期刊是自动标引课题论文的主要刊载期刊。另一方面由于自动标引研究不仅涉及到语言学、计算机信息学,同时也是图书馆学研究的课题,所以对于这种交叉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期刊刊载情况也属正常现象。这10种期刊中有7种均为中文核心期刊,《情报学报》居首位,另外这10种期刊中图书情报类期刊有5种,计算机类期刊有5种。这正好与图2显示的期刊载文量的信息是一致的,说明了该类型论文的主要刊载趋向。

5 作者机构分析

笔者通过对论文作者所在机构的统计分析,得出了该领域研究的高差机构,前10位的高产机构中有5所属于在大学的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系,4所属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科学系,研究生院1所。这些机构为自动标引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另外,机构的发文量与该机构的高产作者是有密切联系的,比如南京理工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章成志,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侯汉清等都是高产作者,其所在机构也分别是高产机构的前5名。

6 结语

由于一些客观或主观的原因,本文在统计分析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客观原因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不可能收录所有的文章,在检索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主观原因是笔者选取的关键词并不全面,而且在进行分析判断是也由于个人能力因素,存在一些人为的错误。

以上对我国近六年自动标引领域研究的论文进行的多角度分析,其目标是对自动标引的现状与研究脉络进行了进一步的揭示。从各项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1)我国自动标引的研究尚处在上升阶段,发展速度较快,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2)我国自动标引的研究者人数众多,说明自动标引研究已经成为被广泛研究的课题,同时也形成了以章成志和侯汉清等学者为核心的关键作者群体。(3)通过对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到自动标引已经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研究内容,包括关键词提取、主题提取、信息建设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多种应用技术。(4)自动标引研究的期刊分布广泛,涉及图书情报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其中,图书情报类期刊和计算机类期刊是主要的刊载范畴,《情报学报》是刊载最多的期刊。(5)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南京理工大学信息管理系等是自动标引研究最重要的机构。

参考文献

[1] 张静.自动标引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情报,2009.

[2] 化柏林.用VBA剖析文献计量分析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技术[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教学体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17-02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各行业各领域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大。高等教育要适时培养出国家需要、社会接受、市场认可的、高素质的理论型与实用性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合理的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体系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与方向

“社会保障制度萌芽于社会救济、互助组织、商业保险之中,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是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开始的。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而社会保障专业就是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1]。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教育部于1998年设置社会保障专业。黑龙江大学也于2008年设置了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学科背景多样化,主要来源于行政管理、计算机、社会工作等专业。社会保障专业产生的背景和学生的构成决定了在教学培养方面要利用学生学科背景的差异性,突出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个性特征,避免学科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安排的泛化。未来的人才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实现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创建师生良性互动机制

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范畴,其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重视社会保障理论的熏陶,还应加强民生领域知识的吸收。因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讲授中不断加大课堂信息量,在课堂上不但与学生分享哈耶克、弗里德曼、阿玛蒂亚森等学者的社会保障思想,阐释平等、公平、正义等社会保障理念,还注意将民生领域的最新政策措施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保障审计真实海量的数据作为理论研究的数据支撑。通过大的信息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通,实现教学相长。

(二)拓宽课程学习,夯实学生理论知识体系

“社会保障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专业。因而,经济学家通常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将社会保障视为一种收益分配手段,从而很自然地将社会保障划入经济学范畴;而社会学家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学的一个领域;一些政治学者也会说社会保障属于政治学范畴,因为实践中的社会保障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甚至关系到党派竞争和政治家个人的前途;此外,社会保障还会涉及管理学、法学等学科”[2]。由此可见,在社会保障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方面要拓宽课程设置,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需求。在具体课程安排上,坚持以宽口径基础性课程为主,淡化过细、过于专业化的传统课程。跨学科改造和丰富现有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形成以数据平台为核心,包括社会保障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社会学、审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支柱、宽领域的跨学科综合课程体系;形成包括政治哲学、政策科学、系统动力学、数量经济学、计算机仿真预警技术等多视角的前沿课程体系。

(三)拓展实践范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专业,因而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具体分为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校创新课题项目、学术论坛、毕业论文等部分。其中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是指借助社会保障专业申请的几项部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创新课题项目是指借助学校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术论坛是指社会保障专业定期联合其他相关专业举办以学生为主的论坛,每期论坛由一位学生主讲,在互动的过程中,弥补各个专业学生的学科知识漏洞,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整合教学资源

现代专业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资源的共享,因而,在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吸纳多方资源。整合的教学资源既包含师资,也包含教学硬件资源。黑龙江大学借助社会保障审计科研项目,鼓励各个学科背景教师参与到项目中来,通过对真实、海量的社会保障审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尽可能地整合硬件资源,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加大审计和计算机专业设备的开放程度,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数据库,方便各专业广大师生便捷地使用资源,并应用于研究工作。同时,强化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政策的分析、评价、仿真、预警与建议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来推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民生领域科研团队能力,培养多学科背景的跨学科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依托部级和省级社会保障科研项目,采取联合立项、联合科研、联合创新的方式,增强跨学科师资团队的科研能力建设。此外,加强不同学科间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建立合作教学、共同培养的机制。

(二)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

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提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社会保障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的需求选择不同院系的课程,如选择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经济学院福利经济学、审计学、统计学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数据库与软件应用等课程。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跨学科进行课程选择,三年选修并完成一定量的课程学习且考试合格,即达到跨学科选修课标准。这种课程设置充分体现综合性大学的课程特色,在满足广大跨学科研究生选课需求的同时,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跨学科选修课程的设置将为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踏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我国古代先贤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在治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不同的学术观点,从不同的理论中提取精华。因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鼓励包括社会保障专业在内的多学科背景学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通过学生间的互通,逐渐形成理性思维逻辑,构建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方法。另一方面,邀请社会保障专业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审计方面研究者等定期给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通过研讨活动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学科联合培养机制。

(四)开展双语教学

目前,黑龙江大学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领域积极探索开展双语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目标以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为核心,兼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将英语作为一种拓宽研究视角的工具。

从教学模式上看,以社会保障专业导师选取的最新、最前沿的学术论文为教学素材。目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主要选取《Public 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 Social Welfare Policy》和《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等SSCI期刊核心论文为授课教材。从授课方式上看,导师与学生实现双向互动,开展广泛讨论与研究,以期达到深入理解论文的目的。教学过程最后由专业导师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业界信息、理论知识、论文写作、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可见,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提升了文献的搜集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国际社会保障最前沿的理论,为学术论文的撰写起到指导性作用。今后黑龙江大学仍将社会保障双语教学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双语教学的内容,打造双语教学的专业特色。

三、教学条件体系的构建

(一)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

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提出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要求,规划要求未来要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这里所指的人才需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目前,黑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不高。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在教学条件体系构建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但结合当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建成时间短、学生数量少的实际情况,专业自己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不具有现实可能性。因而在探索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选择“学生自主找实习单位和专业推荐实习单位”的方式。学校加强同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社区、慈善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拓宽实习渠道。

通过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逐步建立实践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

(二)完善教学配套资源

教学配套资源是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实验室和模拟软件建设。社会保障专业根据实际条件,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建设独立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配置相应的电脑硬件、基金精算软件、人力资源软件、社会保险经办模拟软件,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作为黑龙江省最早开设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黑龙江大学在该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探索将会为未来学科的不断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兼具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实训室;管理内容;使用;管理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全世界推广,各类高校也着手建立了计算机实训室。高校的计算机实训室多为Windows系统的网络型机房,CPU也在逐渐由单核转变成了双核和多核,计算机的数量及使用的频率在逐渐地增多,对于机房的维护与管理手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科学合理地管理和维护机房是高校计算机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有效保障。

1 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内容

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内容还是相对复杂多样化的,针对不同系部的教学内容都要做适当的调整,会有不同的应用软件和设备保障,需要有设备的检修和用电安全保障。计算机实训室还会涉及到网络的联接和机房内外的环境设置等等,这些都属于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范畴,所以,相关的计算机实训室管理者必须要对各个部分的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总体上看,我们可以说,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工作既是学院的教学组成又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硬件保证,它是校园网络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 计算机设备使用中的问题

2.1计算机实训室的环境建设

计算机实训室是各类计算机设备的应用环境,所以,计算机实训室的环境建设是十分关键的。其环境建设要包括了温度、湿度、电源、防尘、防盗、防静电等等。在温湿度的控制上,一般在15摄氏度到35摄氏度是最佳的状态,温度过高会影响机器散热,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元器件击穿损坏。空气如果潮湿,很可能会导致插接件和设备金属部件的锈蚀,严重时会造成整个电路的短路,空气如果过于干燥,又会引起静电效应,威胁到整个通信系统的设备安全。为了保证计算机实训室的温湿度处于标准状况,我们可以根据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在其中配置抽湿机和加湿器,将机房内的湿度保持在40~60%的状态当中。

2.2教学人员缺乏专业意识

实训室内硬件设备的主要操作人员其实就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虽然具备专业的计算机技能,但是,大部分人员都缺乏专业的维护意识,管理人员如果没能同教学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就会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所以,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工作其实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度,相关院校必须要重视对实训室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可以通过进修、自学等方式来掌握新的技术,实现科学的管理。

3 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问题

3.1使用不够规范

计算机实训室在被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比如说很多教师随意调换课时和教室,这就给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有时候由于排课人员对实训室缺乏了解就会造成实训室超出容量,机器数不够使用等状况。

3.2缺乏维护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专业教师会存在只教书不管理的现象,因此,对于设备和软件的了解和关注远远不够,对于实训室内管理人员设置的记录本视而不见,部分学生会在实训室内吃东西,在破坏了实训室环境的同时还可能会造成实训室内设备的污染和损坏。在这种缺乏监督和管理的状况之下,实训室的配件设施很可能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损耗,如果学生携带了带有病毒的优盘等设备进入到实训室并且运用实训室内的计算机设备,将会对多台机器总称感染,影响了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3.3设备超过年限

据我院的调查显示,已经有60%的实训室设备老化陈旧,更新的周期过于冗长,这会导致很多问题。一方面,设备的超时使用会导致故障率极具升高。另一方面,软件的发展,会不断地对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市场又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更新换代,很多古老的计算机设备已经无法购买适配的配件,所以,很多院校都应该及时更新实训室内的硬件设备,这样才能够保证计算机教学的正常运行。

4 计算机实训室的科学管理办法

4.1完善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实施

在计算机实训室当中,管理人员可以合理地设置一些规章制度。一方面,保证机房的管理更加地规范化,一方面,保证机房始终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规章制度的设置要涵盖各类角色的职责,包括管理人员、上机教师、上课学生等。在实训室内设置各类记录本,及时发现并记录问题,便于管理人员的检查和维修。

4.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教师意识

任课教师在上机时必须要明确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对新生做好上机前准备教育。开关机的问题,键盘、耳机的摆放,凳子桌面的卫生等等。任课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责任心,及时纠正学会们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在上课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学生们做好榜样作用,进而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

4.3合理使用设备,科学安排维护

计算机实训室的设备使用都相对频繁,如果有软件安装和升级等项目必须要及时通知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也要时刻关注每一台计算机的硬件还原卡以及软件还原程序,经常清理硬盘,给每一台计算机做好定期更新和杀毒处理,计算机之间应该设置互联连接,通过服务器,进入校园网。我们还可以在机房的计算机设备中安装一些网维大师、还原精灵等软件来保护好硬盘,以便更加轻松地维护计算机设备。

5 结束语

在计算机实训室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这不仅仅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素养,也需要相关的任课教师以及院校学生来共同努力,共同维护计算机实训室的环境。本篇论文我们分析探讨了计算机实训室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改革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的院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工作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建议。

参考文献:

[1]韩勇.学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浅谈[J].科技信息,2010,(10):787.

[2]郭焱奎.浅析计算机实训室的使用与管理[J].群文天地,2012,(12):255.

[3]陈泉.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探讨.职业技术.教育论坛.2013(12):161

[4]徐秀军.计算机实训室应采用中心化管理[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4)

作者简介: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

三、积极稳妥地探索 网络 远程审计和 计算 机审计

1.善用互联网优势,提高内审工作效率。

随着高速 公路里程 的不断延伸 ,高速 公路经营 企业 经济 业务量也不断扩大,每年一次的现场审计监督手段已无法适应其 发展 要求。如今,计算机己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劳资财会和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加之企业局域网的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经营公司与下属公司、物资供应商、 金融 机构、税务部门等外部组织的联系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进行,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必须伸入“网络”空间。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 内审工作如果没有 现代 化的科 技手段,就无法适应多变的形势。企业根据知识经济时代信息 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对内部审计 的科技投资力度,使内审工作摆脱手工操作早 et进入信息 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 ,从 而尽可能减少 、避免资产的闲置、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积累经验,积极攻关,探索计算机审计的新方法、新技术。

远程审计是利用审计数据接口技术,通过互联网获得被审 单位的原始数据 ,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 ,运用审计软件分析判断,并通过互联网传输或在 网上公布审计报告的审计方式。计算机审计是计算机技术和电算化 会计 信息系统发展的结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edp)进行审计,即将计算机系统作为审计的对象。②计算机辅助审计 ,即利用计算机作为审计的辅助工具。

目前,能够适用高速公路企业的审计软件系统几乎没有,大多数企业均不具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数据接 口。如何对那些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计算机会计管理系统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审计监督,推动 交通 内审信息化建设,笔者建议,吸收全行业既有计算机基础理论水平、应用能力又有内审实践经验的人 员组成技术攻关小组,开展计算机审计 的实践与理论研讨活动,对遇到的技术性问题进行攻关, 总结 和推广计算机审计的专家经验等,势在必行。

四、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实现内审部门多种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1.建立内审部 门绩效评价模型的不利因素 高速公路经营公司为了提高运作效率,需要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绩效进行考核,内审部门也不例外。内审部门的绩效评价问题在我国提出较晚,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过于简单,在权重赋值上随意性强:①内审部门作用的发挥深受其独立性、权威性特征的影响,而这些特征的强弱多由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和内审在企业中的地位决定。②内审工作实际上是一种面向企业内部提供的服务,对于服务质量的认定缺乏统一的方法和标准。③内审部门的贡献一般都具有长期性,而绩效评价一般以不超过一年的时间段为周期。④内审部门的作用多具有间接性很难用定量方法计量,用定性方法 又过于简单,缺乏说服力。⑤内审部门提供的咨询服务依赖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和作业单位的具体行动,很难评价咨询服务的质量。

2.建立内审部门绩效评价模型的设想原则:保证指标的有用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把握考核重点,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多角度建立指标体系,实现多种构建方法:一种方法是以内审部门作业范畴为对象,将内审作业细化,针对具体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另一种方法是以内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为范畴,结合时间长度设置短、中、长期考核指标。再一种方法是利用企业绩效目标确定内审部门绩效评价体系:首先界定内审部门可以影响的企业绩效 目标,接下来分析内审部门要作出什么样的业绩才能有助于企业达到目标,把这些成果作为内审部门的考核标准。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9篇

哲学范式的历史进程,在这种社会变革和信息论理的复杂融合过程中,信息哲学的交叉学科性质仍然没有得到哲学界的承认

随着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信息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认同的重要资源,甚至最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在这种社会变革和信息论理的复杂融合过程中,信息哲学的交叉学科性质仍然没有得到哲学界的承认,或者说,学界对其发展尚未做好相应充分的思想准备和交流平台。此时,信息哲学只能在两大领域之间徘徊。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信息哲学不再被视为费解的、跨学科的或与哲学研究主题无关的领域了,这是值得关注的。1985年《元哲学》出版了题为《计算机伦理学》的专号,1998年,出版了《数字凤凰-计算机如何改变哲学》专刊,4年后又出版了《赛博哲学-哲学与计算机交汇》的专刊。APA-PAC的两任会长拜纳姆(TerrellWardBynum)和摩尔(JamesH.Moor)对哲学发展史上三次重要的活动起到了直接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意大利哲学家、牛津大学哲学系教授卢西亚诺?弗洛里迪(LucianoFloridi)在建立和推动信息哲学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当代国际哲学界研究信息哲学的积极倡导者。

国内学者邬焜在其发表的《中国信息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2011)一文中,指出中国信息哲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探索与创立期,20世纪90年代的退潮和深化研究期;21世纪10年来的成熟发展和被再度关注期[7]。(二)信息哲学诞生的标志国内学者刘钢认为,信息哲学在国际哲学界正式诞生主要标志是以下三篇颇具代表性的典型论文。其一是,弗洛里迪2002年发表在《元哲学》上的《什么是信息哲学》的开创性文章,这是一篇对树立信息哲学学科地位产生巨大影响的开山之作,更是基础性工作。纵观2002年后的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都或多或少地摘取了它的内核。其二是,根据弗洛里迪2001年8月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所做的演讲整理成的重要论文,以原题目《信息哲学的若干问题》刊登在2004年7月号的《元哲学》上,在这次演讲中,弗洛里迪原创性地为信息哲学提出了需要解决的4个方面5大组别18个问题①。

其三是,着名期刊《思维与机器》在2003-2004年内连续两期出版的以信息哲学为主题的专刊,与此同时,国际计算与哲学协会(IACAP)首次将哲学萌生的新领域定义为信息哲学。邬焜认为中国信息哲学创立的标志是其的一篇论文和一本专着:《哲学信息论要略》(《人文杂志》1985年第1期),《哲学信息论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而他创立的信息哲学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其独撰的一本长达70万字的着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8]。(三)信息哲学的内涵为了便于理解信息哲学的内涵,我们可以用个函数的形式来引入需要说明的内容②:PI=f(a,b),其中,(a)涉及信息的本质和原理,包括它的动力学、利用和科学的批判性研究,(b)包含了信息的理论和计算机方法论对哲学问题的详细阐述和应用。美国数学家维纳(N.Weiner)超越了申农(C.E.Shan-non)狭义信息论的技术界域,提出了经典命题,即“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

这与同时期的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Popper)的“三个世界”的哲学理论形成了哲学思维上的碰撞。波普尔认为,“客观知识”因具有自律性,可形成“一个世界”。进而,他把物质世界称为“世界1”,把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称为“世界2”,把客观知识世界称为“世界3”。虽然这种信息本质问题并没有得到一致的公认的阐释,但信息概念还是得到了广泛应用[9]。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信息哲学的内涵。一方面是,信息哲学的信息学内涵,信息范畴作为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科学范畴,人们对诸如生命、意识、规律等哲学问题给予了科学的评价。信息理论的渗透力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对整个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过程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是,信息哲学的哲学内涵,在西方哲学研究背景中已经发生了几次大的“转向”,即“存在”转向“知识”的认识论转向,以及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探讨从“知识”转向“意义”的语言转向,信息革命的浪潮把信息哲学推上了前台,预示着新的转向,即从“意义”转向“信息”这一更为基础的层面,即从信息的认知体系转向信息的本体实在的基础性地位的研究[10]。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10篇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下面就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还不够完善

1.1.1会计电算化未能站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度进行研究。因过分注意软件的会计核算功能,而轻视了财务管理和控制、决策功能。会计软件相对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缺少管理功能。财务系统大多以记账凭证输入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并局限在财务部门内部。目前流通的会计核算软件大多功能在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范畴,只能完成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提供初级管理功能,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管理会计功能。近年来虽然倡导发展管理型会计软件,但由于各种原因,一般只从财务管理的要求出发,未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1.1.2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未能有机结合。会计信息系统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各子系统也只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内外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不能通畅,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综合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子系统应该从其他业务子系统获取诸如成本、折旧、销售、工资等原始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管理能力各业务子系统也应从财务子系统取得支持,但由于各自独立发展,互相之间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往往一个子系统的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印输出成了另一个子系统的键盘输入。许多商品化会计软件在开发时,没有统一规划,而是采用单项开发,再通过“转账凭证”的方式传递各种数据,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核算模块是彼此孤立的“孤岛”。

1.1.3会计信息系统仍然是个封闭式的系统。会计系统的开放性除了体现在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之外,更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披露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上。但目前会计信息系统既不能通过Internet网络向股东财务报表等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也不能通过网络直接向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综合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更不能有选择地披露相关的人事、技术、设备以及股东所关心的其他信息。此外,普遍存在支持跨网集团的多方业务,使财务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

1.2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差

会计电算化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会计信息是以足够的安全技术为保障,以一定的计算机硬件支撑。在相应的软件管理下在网络中流通、存储和处理,并最终以人们需要的形式变现出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各种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存储介质上,这些存储介质上的信息机器可读形式存在的,因此很容易被复制、删除、篡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迹。数据库技术的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财务数据。可见会计电算化犯罪是一种高科技、新技术下的新型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使会计信息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1.3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业务素质较低

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这种低素质的会计人员是不能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的。

2改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对策

2.1要解决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思想认识问题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

2.2要做好管理基础工作,尤其是会计基础工作

管理基础主要指有一套比较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以及较完整的规范化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因为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顺利进行。没有很好的基础工作,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将遇到重重困难。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要求。还要修改扩建机房,选购、安装、调试设备,自行开发或购买会计软件,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系统的试运行等等工作。以上所列的各项工作必须做好,否则电算化会计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有损于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并使其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会计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将无法实现。新晨

2.3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必要的内部控制: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第四,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第五,强化审计线索制。第六,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

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

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加强磁介质载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档案的管理: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并逐渐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质载体过渡。

总之,我国会计改革已迈出了稳健、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会计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应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在网络时代,要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认真的探讨。21世纪的会计应该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会计,而不是一个修修补补的会计。

参考文献

[1]常剑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控制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法[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3(11).

[2]张卫.网络会计的信息安全与防范[J].市场周刊.商务,2004(12).

[3]刘利军.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与防范[J].商业会计,2004(11).

上一篇:初级计算机论文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理论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