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4-04-19 16:54:09

家庭教育价值观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1

2017年10月18日,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

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父母与长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在社会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的道德成长、人格培养、三观树立等等都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优良的家风、家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达的内涵充分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既继承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这些内涵对于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方向。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价值导向,也是目标驱动。

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时间、地点,通常是在家庭生活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下一代。例如,在实践中传授一定的技能、在言谈中表现优良的品德、在待人处事上做好榜样、在陪伴中传递情感等等···所以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接受家庭的教育,这也就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家庭教育做到细致入微。

如何将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这里我提出我个人的几点思考:

1、培养良好的家风

家风是家庭或家族的价值观念、传统风尚、处事方式等,也是家庭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社会非常注重家风家教,古人认为家风家教是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在,著名的《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3】等等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对家庭或家族的成员在言行上进行了规范。因此,良好的家风是家庭教育的有力保障。首先,父母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物质条件与精神氛围【4】。良好的物质条件并不是指有多富裕,而是指能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吃饱穿暖才能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饥寒交迫的家庭势必没有足够的精力把家庭教育做的更好。良好的家庭精神氛围是指家庭成员之间能保持友善的亲情关系,相互之间语气和蔼、文明待人。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相敬如宾;父母对待老人尊敬有加、孝顺侍奉;父母与孩子之间友善民主,关心爱护。家庭和气、其乐融融的精神氛围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自然会对孩子的言谈举止做出积极地塑造。其次,要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成长环境,如果家庭的环境阳光、正面,孩子感受到的也都是正能量;如果家庭环境纷乱不堪,那孩子也会充满负能量。例如:父母在交友时要保持谨慎,勿交损友或者结识三观不正人群,尽量将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人际交往时避免带孩子去娱乐场所,逢年过节聚会时要选取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娱乐活动,减少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孩子的荼毒。父母在家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在家时少看综艺娱乐影视,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通过多陪伴孩子进行阅读、做益智游戏等,可以有效地预防孩子过度的沉迷电子娱乐中,以致误入歧途。

2、提升家长自己的教育水平

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人教师,要时刻不忘充电、继续学习,发挥“活到老学到老”的优良传统。初为父母的家长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学习,例如育儿经验、烹调、卫生清洁、手工制作等等,能力卓越的的父母不仅能给孩子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也能激发孩子在充满自豪感的同时进行无意识的模仿,通过内化的吸收和领悟去获取技能。其次,教育的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不可固步自封。有些家长以父母教育自己的那一套对待自己的孩子,完全照搬照套,其实是不可取的。在观念上要摈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例如重男轻女,棍棒底下出孝子等思想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推进思想观念的更新迭替。例如: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可以充分尊重孩子的自由与民主,将平等与人权融入到家庭教育中来。父母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者、管理者,而是孩子的知心朋友,能时刻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变化。总之,在家庭教育中要细致入微,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做起,以春风化雨、润“心”无声的方式融入核心价值观,慢慢地让孩子去感受并逐渐认同,最终继承和发扬。

3、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在家庭之中,但也需要学校以及社会的配合与共同作用才能事半功倍。学校应该将德育放在第一位。要时刻提醒学生,文化课学的再好都是片面的,只有道德水平与个人修养同步提升才是全面的发展。学校可以开展多形式的德育活动来培养学生文明守礼、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感恩父母、担当与责任等等,充分的与家庭教育进行融合,共同推进学生形成高尚的价值观。社会风气对于家庭的教育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媒介非常丰富,信息传播速度很快,新闻媒体要做好社会标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力量,大力弘扬和宣传社会正能量,批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功利主义等负面思想,让孩子能通过接受信息和引导,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分的清大是大非,知荣辱懂羞耻,这才能为家庭教育的达成创造良好的氛围。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核心价值观;亲情;血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传统风尚和作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的传承是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条件。而家风的建设和传承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好家庭教育的宣传,是以小切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关爱子女的全面成长,实现以亲情和血缘为纽带的人文关怀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价值的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正是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使得家庭教育具有爱的优势。这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神圣的爱,是家庭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也是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及长辈把子女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他们的天职就是培养子女早日成“龙”成“凤”,这就是家庭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本质所在。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家庭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则强调以子女的健康成长为本,重视对子女生活处境的无限关怀,注重对子女的习惯、性格、能力、价值的培养和追求,以及对国家和社会中各种优秀精神文化现象的敬仰和珍视。父母长辈对子女的人文关怀重点体现在培养子女成为身心健康、个性鲜明、人格健全、情绪稳定、相处和谐、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被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的社会化的人。

二、父母长辈要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带头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长辈的自身素质和水平对子女的个性发展和性格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价值判断以及家庭关系的氛围,对子女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父母长辈在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带头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首先,在教育认同方面,父母长辈作为子女的偶像,其道德人格状况、修养水平都将成为子女认知的标准,父母长辈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对子女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用适当的时机和语言明确地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其次,在教育示范方面,父母长辈与子女朝夕相处,子女在为人处世、行为动向等方面常常把父母长辈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父母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与子女整体素质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联,这就需要父母长辈在实际行动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带好头,做好示范。最后,在教育导向方面,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父母长辈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对子女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父母长辈要强化角色意识,自觉担负起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要强化责任意识,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和教育子女。

三、不断优化家庭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家庭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向上,都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取向,尤其对家庭中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地优化家庭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尊老爱幼、互敬互让,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现阶段,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提倡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和关怀,努力营造家庭中和谐的氛围,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爱国、爱家、爱人民的理念和诚实、正直、勇敢、进取、自强的精神在家庭教育中传承和发扬。

2.家庭教育的方式要科学化,内容要生活化、大众化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其教育方式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讲究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家长做到善于与子女交朋友,多与他们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达到心灵的共鸣、情感的交融,使其行为习惯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的生活就是课堂,家庭教育要注意教育内容必须生活化、大众化,让子女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

3.推动家庭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的素质

理论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不断推动家庭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的素质,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动力,还可以探索和创新家庭教育的形式,如设立家庭教育辅导中心,通过多种媒体的宣传,模拟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等。

总之,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由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决定的,是现阶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它要求我们不断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家庭理论的创新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以亲情和血缘为纽带的人文关怀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价值的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

[2]彭德华.家庭教育新概念[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3]林翎.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中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04).

[4]邓晓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德育;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30-0083-02

一、提出问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既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当今扫黑除恶的社会,社会有恶霸,学校有恶霸,家庭也有恶霸,父母和学校老师是第一责任人。我们一定要立社会主义道德,要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就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灵魂。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身体健康,但孩子的心理更要健康成长,无论孩子将来从事何种职业,是否事业成功、生活富裕、家庭幸福,他们都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不然,他们将成为社会的累赘,甚至会被社会唾弃。

二、研究现状和背景

国外也十分重视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国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卓越教育行动”计划。在此计划中,美国人充分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在人一生教育中的作用,强调学校要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力争减小学生间的差距。我国学者黄全愈提出,“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中国父母解不开的情结。中国的教育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国农村主要还是以中考、高考为指挥棒,成绩优异的就是好学生,而美国教育是“望子成人”。我国农村学校和家庭的德育教育比较滞后。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位于通渭县城东6公里处的镇级九年制学校——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学生家长多数因经济原因驱动,外出经商或打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家长,他们正是家庭的主力,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么不闻不问,要么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认为钱能解决一切问题,与孩子交流、谈心的机会和次数非常有限。更有一部分家长行为习惯差,本身不能自律,导致一些学生思想极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晚上打游戏,白天睡觉,只要老师一批评,就轻者逃学、重者喝药轻生,与老师作对,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这种学生走进社会后,极易成为社会的蛀虫,处处与社会各方面为敌。笔者所在学校的周边学校也有着类似的状况。父亲外出打工和父母均是农民的学生在笔者所在学校占多数,家长文化层次都比较低,而这样的家庭中有思想极端、自卑、早恋、逃学、网瘾、打架斗殴等现象的学生比较多。

三、对策探讨

(一)“以爱育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

1.爱是最好的药丸。教师应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如父子、母女般的关系,多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爱的交流,而谈心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捷径。

2.开展献爱心主题活动。坚持以周围人的先进事迹去唤醒学生心灵,用真情实感去融化学生的内心,唤醒爱的力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就能越来越好,从而使学生从内心认识到自己是生活的幸运者。

3.开展形象设计活动。教师要有教师的形象,家长要有家长的形象,学生更要有学生的形象。我们管不了社会,但是教师穿正装,是学生的榜样;家长在孩子面前注意形象,永远是孩子崇拜的偶像;学生穿校服,不能有攀比之心。

(二)“德育量化”,培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根据学生对分数的敏感心理,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通渭县“六大习惯”养成教育》具体化、明晰化,使之便于学习、便于操作。

2.学校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各班主任和家长共同组建一支德育工作队伍,形成良性循环,不能放弃

任何一个学生。

3.班主任和家长要一起努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随时监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数落十句,不如称赞一句。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每天接受的是“阳光”,而不是“暴雨”。

(三)“育人减才”,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1.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素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贯穿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上真正落到实处。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格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化。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道德形成规律,有序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把德育内容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开展“月份主题、周次主题、主题班会”等主题活动。

3.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即家校联盟。促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有限结合,学校完善学生请假制度、心理辅导制度、家访制度、家长监管学校的家长代表制度。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模式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家庭教育永远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是笔者所在学校的根本办学理念。我们不能保证人人考上大学,但可以保证个个成才!我们始终坚持“以爱育人、德育量化、育人成才”模式,紧抓学校和家庭教育,促进教育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以爱育人

教育的黄金定律是“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与社会其他领域的人员不同,有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所以教师的师德是难能可贵的。要立德树人,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兢兢业业,有着为人师表的风范和形象。作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努力弘扬“以爱育人、立德树人”,把高尚的师德融入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以爱心传道授业解惑。

(二)德育量化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可将其引申为“管,是为了不管”。经过思考和实践,课题组发现要在学生德育评价中突破制度管理的局限,就需要有一种更为开放、更具创造性的思维和方式,从而使德育评价不再是一副冰冷的面孔,而是激发学生自律、自治精神的唤醒和启蒙。笔者所在学校依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和校规校纪等,制定学生德育量化评估系统,具体围绕四个大方向:考勤、仪容仪表、校纪校规、法纪法规。用量化的办法评出学生德育成绩,具有恰当的针对性、公平性和良好的实效性。陶行知指出:“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

(三)育人成才

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学生存在以下不良倾向:缺乏主动发展的自觉性,表现为厌学、逃学、不能认真做事;人际交往不和谐,缺乏理解、沟通、宽容和合作,没有感恩情怀;情绪不稳定,情感较脆弱,耐挫折能力差,调控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与年龄不同步,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缺乏社会角色意识,违反《中小学生守则》,不敢承担责任,没有责任感;超前消费,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懂得“劳动是成功和幸福之本”,相互攀比,不珍惜钱物。课题组认为,教育的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教育应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学校一切工作应以育人为中心,而非单纯地以教学为中心。

五、结束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家庭教育,不是今天播种,明天就可以收获的教育,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持续的、耐心的探究过程。我们教师要有爱生如子的情感,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坚持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握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建好家校联盟,在学校的各个科目的课堂上都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家长要善待孩子,与孩子交朋友,多和孩子谈心,多给孩子正能量的教育。规范教师行为、规范家长行为,让学生沐浴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4

成功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创建和谐教育的目标,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然而,当前许多家庭的教育却并不成功,家长过分重视家庭抚育功能的发挥,而容易忽略精神、价值观上的培育,这使得很多孩子在价值观上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社会理想的缺失,对生命的轻视,价值行为的失范等,这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因此,家庭教育必须重视价值观念的培养,以推动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家庭的价值观教育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要在确立进步的社会价值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 陆士桢

很多人认为(不管生在50年代、60年代或者生在70年代还是80年代),现在的孩子不如自己小的时候过得高兴,为什么?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很关键,家庭教育观念起的作用特别重要。同时,当前很多家长以“要么有钱,要么当官”来作为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期望,这样的期望,很难让孩子健康成长,也注定不会保证孩子未来能和谐幸福地生活,因为它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价值观的培养。

一个家庭要对孩子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做到:

价值观的作用要知道

一个孩子的正常发展应该是生理、认知、情感、精神、道德、社会性六个方面的全面发展,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会造成他成长发展中某些方面的缺失,甚至发生不可预知的危害。而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由于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全面的认识,父母等教育者最重视的是孩子身体健康等生理方面的发展,而情感和道德方面的发展,往往是在出现问题时才会开始注意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而现实却不断告诉我们,精神层面、尤其是价值观,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定力作用,即价值观决定着他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道路;二是推动作用,即价值观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催人奋进,促使他在成长中不断拼搏进取;三是提升作用,即价值观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幸福和满足感,能够提升他精神领域的满意程度。

充分利用家教优势

由于家庭教育具有随意性、零散性、“身教重于言教”等突出特点,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特征,特别是价值观的影响最大。

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个体的社会化功能,而孩子的价值观也是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在促使孩子社会化上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家庭是青少年学习社会生存技能的重要场所。在父母等教育者长期有意识的灌输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青少年往往能够在幼儿时期就能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如不给陌生人开门、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此外自理能力、交流能力、与人相处能力等都是从家庭中习得。其次,家庭教育是孩子习得社会生活规范和社会行为规则的重要途径。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必然受到各种准则和规范的制约,父母等教育者在孩子刚接触社会时,就会告诉他们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以保证孩子的行为始终在社会规则允许和保护的范围内。第三,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孩子从出生始,就不可避免地被赋予各种角色,在家庭中是“孙子”、“儿子”,在学校是“学生”、“同学”。家庭教育能让孩子知道每个角色的独特含义,并告诉他如何正确扮演社会角色和进行角色转换。

要培养孩子五个进步价值观

祖国利益至上。家庭爱国主义教育应以通俗的语言和简单的方式让孩子形成正确认知,包括五角度:一是祖国是一块地域,爱祖国就是爱它的山川大河和每一寸土地;二是祖国是一群人,爱祖国就是爱父母家人和每一个中国人;三是祖国是历史和文化,爱祖国就是爱传统文化;四是祖国是现实的,爱祖国就是爱社会主义中国;五是爱祖国不仅是一种意识,更要体现在行为上。

坚持人民利益方向。任何个人价值无不是在社会服务和社会奉献中实现的,家庭教育要让孩子自觉地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在成长和发展中始终坚持人民利益的方向。

诚信守纪。诚信守纪是青少年道德实践中的行为准则。家庭教育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诚信为本,遵守纪律规范,从而提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崇尚科学,热爱劳动。要让孩子热爱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并学会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用科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要让孩子热爱劳动,乐于通过努力来获取成功。

和谐与包容。即与他人、社会、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一是与人相处时要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二是要把个人的需求、利益和发展与社会相结合;三是要热爱自然、保护资源与环境,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以实际行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方法要得当

家庭教育的目的和重点都与价值观直接相关,而决定家庭价值观教育成败的则是教育方法的选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上习惯于训斥及对孩子的灌输和说教,这已不适用于对当代思想活跃、追求创新的青少年儿童进行价值观教育。因此,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开展家庭教育势在必行。

从大的方面来说,家庭价值观教育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要善于应对社会提出的问题,教会孩子抵制社会不良影响;要以社会为孩子成长的大课堂,让孩子接受丰富的社会教育;要积极带领孩子参与社会、社区的各类活动;还有经常地和孩子一切讨论社会问题,帮助孩子学会选择等。

此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首先,个体层面,包括国民身份认同、自我身份的建构、谈话沟通、评价与激励、行为养成、情感辅导、榜样教育等。以国民身份认同方法为例,家长可通过提供国家的文化习俗、象征符号、历史传统和价值观,来塑造孩子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其次,社会层面,包括社会传媒运用、媒介素养培育、社会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社会事件的解读与引导等。以社会事件的解读与引导方法为例,需要对三个方面加以结合,来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起准确的视角,清晰的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价值判断:一是将事件的解读和青少年自身的知识和价值理念相对接;二是将事件的解读与青少年之间的交流相对接;三是将事件的解读与儿童的具体活动相结合。

综上,家庭的价值观教育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要在确立进步的社会价值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以父母为主的家庭教育者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家庭的价值观教育发挥出最优效果。

(陆士桢 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王剑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价值观;消极形态;积极应对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40-02

家庭结构的稳定、家庭成员的社会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深深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水平,“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足可见“齐家”在“治国”方略中的极其重要性。但目前的家庭教育却陷入了一些误区和矛盾之中。

一、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误区的解读

1.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功利主义价值导向。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表现在人生价值观和教育的功用的价值观两个方面。从人生价值观来看,主要是当前未成年人在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受社会、家庭及学校的生活和教师等隐性因素的消极影响下,产生对金钱、权力、地位的强烈追求以及对社会公德的漠视等现象。同时,父母的功利思想和功利性言行也为当前未成年人的冷酷、自私埋下隐患。有些家长秉持错误理念,让孩子从小就错误地体会到人际间裸的物欲关系以及权利势力的人际关系,那么孩子自然而然被潜移默化。

2.教育效果的功利主义评价方式。功利主义的教育效果评价往往倾向于个人的物质需要满足程度,摒弃社会需求的公益评价,倡导人之为人的价值观。功利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对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局限在从物质需要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于是产生了人为物质生存而生存,人生的价值理解为满足物质的需要,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上,强调个人至上,把个人价值摆在他人和社会价值之上,这是一切剥削阶级中没落价值观共性。

二、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形态存在方式

1.炫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有些家长和学生为了寻求攀比心理,获得一种满足感和被认同感,炫耀自己的财富,热衷于把自己的东西,如车、房子、宠物、衣服公开展示。导致这些学生缺乏精神追求与寄托,生活无目标,学习无动力,形成爱慕虚荣、盲目攀比、贪图享受的消极现象。

2.炫权。“炫富”是道德问题,“炫权”则是拿人民赋予长辈的权力当作钻营的工具,既是在冒犯社会公平,也是在对现代法治的公然挑衅。“我爸是李刚”的新闻事件引人深思,社会传统道德观念似乎被一些人逐渐摒弃。

3.溺爱与放任。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会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相当一部分父母对孩子教育无方,尤其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出于溺爱对子女要求甚宽,纵使其养成慵懒骄纵个性,对生活失去热情、学习失去动力、人生失去理想与目标。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不是思考我应该对社会对别人奉献什么,而是想着要求别人能为我做什么。当遇到由自身原因而犯下的过失时,或面对重大任务时,仓皇而逃,这都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对于未成年孩子来说,父母的教育理念与教导行为对他们的责任感、社会精神以及道德行为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家庭教育消极现象的积极应对方法探索

要消除上述家庭教育中的消极现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家长素养,心正而后身修。家长思想观念易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家长自身素质和素养是建立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石,是实施正确教法和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保证。家长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言行举止、思想信仰等与家教方式、生活方式与习惯、处理家庭关系等密切相关,也决定着子女接受的家庭教育效果。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是决定这个国家兴衰的关键,而国民素质又是由千万个家庭为单位的千万人口素质决定的,显然家庭教育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成了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利用现有资源从外界汲取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各项知识,重视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教育子女以德育人,以德服人。

2.建构正确价值观体系。家长出于对子女的溺爱、放任,在社会公德方面,肆意挥洒钱财,或者用特权来满足子女虚荣心与自豪感,就会让子女陷入炫权、炫富的怪圈。子女对权利缺乏理性认识,对权利蕴含价值理解不全面,将自己合理、不合理的要求囫囵吞枣地囊括于权利名义下,过于强调个人利益等,就会导致子女自私自利。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不良行为习惯、言语不刻意制止,陷入家教误区。其结果不仅影响到了子女个人的发展,更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和价值观判断。因此,父母要以明确价值导向去引导子女正确处理个人利益、眼前利益、长远利益的关系,教子女正确看待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崇高理想等社会需要的高尚行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3.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至少要明确以下两点。第一,一个人要成才,成大才,既要懂得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探索未知,发现真理,又要懂得如何做人,礼貌待人,与人为善。第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趋势更加突出,尊重个性,发挥潜能,扬长避短,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要求。在人的成长历程中有好的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为孩子成长创造平等、和谐、民主、奋发向上的家庭氛围,教育效果远超过物质条件的重要性。科学的教育方式,亦对教育效果产生更重要的影响,过于严厉,会压抑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过于溺爱,则会影响孩子的意志毅力的培养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因此,家长应实行民主型的家庭教育管理,并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的提高,重视发挥身教的作用。

4.重视人文氛围,提升教育效果。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重视生存环境氛围对子女的教育作用,将环境氛围赋予人文意蕴、文化底蕴,是培养优秀子女的重要的德育途径。盖大楼需要一砖一瓦建造、子女的培养更需一点一滴地涵育。这些都离不开施教于无形熏陶之中、育德于环境感染之内的环境陶冶。

5.建立家庭教育的生态补偿机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促进家长—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结合,建立家庭教育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是将家庭与学校社会绑为一体,以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为切入点,各个突破为家庭教育补充不足。完善而健全的生态补偿制度,能为家庭教育提供大量资源,解决价值认同等矛盾,促进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的顺利开展,建设健全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家庭通过和学校社会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家长及时掌握子女学习生活思想动态,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要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定位。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要让家长明白,家庭应侧重于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不应把家庭教育变成课堂教育的延伸,并培养孩子热爱科学、尊敬教师的习惯,引导孩子理解支持学习的各项改革措施,家长应从日常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经常与班主任保持联系沟通,实行步调一致、进行不同角度的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因此,建立教育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应该是构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大方.转型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看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9,(2):16-17.

[2]陈理宣,王丽.对当前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困境的反思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2):79-85.

[3]缪建东.试论大学生家庭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1998,(2):18-20.

[4]罗映光,以德治国与大学德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1-14.

基金项目:消极文化冲击与大学生积极文化活动教育应对体系研究,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YBB164)

作者简介:段依伊,女,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生态学。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6

Abstract:The civilization of “the Asiatic” mode of production makes the unique status of the family and the family customs in China. Excellent tradition is the blood ties that conne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that promotes the youth’s values formation, which determin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customs is th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grounding”. Contemporaneous customs 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have inner consistency of culture and ethics, which performs in the same cultural root and homogeneity and in that the family construction provides the original field for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 cultiva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Promoting the identity and practi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by cultivating family customs should grab multipath, such as cultivating and conserving, returning to the root to the create the new, forming habits in daily life, interacting in pluralistic ways and so on.

Key words: family custom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ing and conserving; returning to root and create the new

2016年12月13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基本单位和原初场域。尤其在东方国家,根植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化基因更加强调血缘氏族、家国同构,这就奠定了家庭、家教、家风在中国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2]。这表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优秀家风的培育,离不开家庭美德的发扬光大。

一家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接地气”的基础工程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逐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处世之道、道德风尚等的综合,它蕴含于家训、家规、家谱、宗约等文献中,也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家庭维系、社会和谐、国家治理至关重要。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家风,主要包括“睦亲勤俭的治家之道、蒙以养正的教子之方、重品崇德的修身之法、亲仁济众的处世之则”[3]等内涵,探讨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系,需先要认识家风的地位和作用。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明道路造就了中国家庭家风的独特地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走了两条不同的历史道路,即“古典的古代”和“亚细亚的古代”。具体说来,“古典的古代”发展道路是从氏族到私产再到国家,个体私有制冲破了氏族组织,国家代替了氏族。“亚细亚古代”则是在没有摧毁原始氏族组织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奴隶制国家,血缘氏族制同国家的组织形式相结合。[4](P3)可见,血缘氏族的历史性保存和彻底解体使东西方走上两条不同的历史和文明之路,由此东西方社会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价值取向。

马克思对东方“亚细亚”之路的考察分析,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并且“中国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亚细亚’社会的最典型例子。”[5](P117)因为,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国家建立在氏族血缘关系基础上,培育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爱国如家的心理情感。作为“亚细亚”之路的典型,传统中国社会所能借鉴和模仿的统治模式直接来源于氏族统治模式,实行长老统治,国家混合在家族里,因此国家又叫“社稷”。这样的文化基因造就了中国家风文化的独特地位,家风不仅涉及教子治家、修身处世,更关乎社会和谐、国家治理、民族命运,所谓“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寒松堂集?奏疏》);“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因为“亚细亚”道路下的中国文明是以“家”文化为核心、以血缘氏族为根基、以“家长制”为统治模式发展起来的,所谓“家和万事兴”。诸如《颜氏家训》中所论“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这里充分阐明了家教的独特功能。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发挥家教、家礼、家规对个人德化的特殊作用,以优秀家风培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给养,这是由东方“亚细亚”历史道路造就的中国家风的独特地位决定的。

(二)优良家风是联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血脉的纽带

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6](P163-164)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此,就要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血脉,需要优良家风这一纽带。

一方面,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魍澄幕?的积淀与传承。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加之上文所述“亚细亚”的历史道路造就了中国家庭、家风的独特地位,这样的文化基因决定了“家”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贵家声、兴家业是国人的追求和使命,也塑造了中国人民“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的乡土情怀。古人基本把家风内涵概括为“五常”“八德”,“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八德”一般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也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内容,并通过家规、家礼等形式实现代际传递。毋庸置疑,只有通过家风家教才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落地、传承、升华。有学者指出:“传统家训伦理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家庭层面的阐扬,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纽带作用。传统家训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化,它以一种通俗易懂的传播形式,将博大精深、玄奥缜密的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全体社会成员。”[7](封面)可以说,家风是一家或一族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共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缩影,是传统文化在家庭或家族中的长久积淀,传承优良家风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优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颇多共通之处。譬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所倡导的“富强”、“民主”,分别与《钱氏家训》中的“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有异曲同工之处;社会层面的“平等”、“公正”,在多数家训中要求家长“持心公平”、“正身率下”等都有一定体现;传统家风除了正面道德操守引导外,还有硬性的家规训诫,严厉惩治贪污枉法家庭成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理念有共通之处,如宋代包拯在《训子孙》中告诫子孙:“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及“友善”的价值理念在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中有更多的体现。“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国人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在中国传统社会,“爱国”更多地表现为“忠君”,如《朱子家训》以“臣之所贵者,忠也”倡导臣民对君主的忠诚,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更是家喻户晓,是“爱国”价值观的真实写照。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社会,“敬业”更多指的是学业的勤谨,宋代学者家颐在《教子语》开篇就言:“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表明读书教子是人生至乐至要之事。“诚信”与金缨《格言联璧》中的“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一脉相承。“友善”体现在《左宗棠家书》中“家庭之间,以和顺为贵”的“和合”睦邻思想。当然,传统社会的家礼、家规、家训文化毕竟是为宗法等级制度服务的,维护的是君权、族权、父权、夫权等,对此我们应区别对待,剔除愚忠、愚孝、守旧等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基本理念相悖的家规、家礼文化。

可见,中国传统家训、家教、家礼文献蕴含着“和合睦邻”、“诚信友善”、“勤俭持家”、“忠于家国”等家德训诫,既生发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贯通。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从未间断过的文明,“家”文化更是一脉相承,是连接古今、公私的关键点。传承传统家风,是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衔接血脉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特别注重家风家教的独特作用。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作一座大厦,那么传统文化是这座大厦的根基,家风则是立足地基、支撑大厦的架构。

(三)家风建设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

东西方两条文明发展理路造就了家风家教成为中华文化的特色标识,中国家庭承担着更多的育人使命。每个人自出生就处于特定的家风教化环境中,持续受到家文化的濡染和长辈的日常教导,并世代相传,形成了根植于民族血液的道德基因和伦理烙印。青少年由于身心特点,价值观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家风又是青少年道德启蒙、品性养成的最自然、最有效的形式,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精神品质,可以说,家风建设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

“家风”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青少年时期是“三观”形成以及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期。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以家风培育为抓手,结合青少年可塑性强的身心特点,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国本具端蒙重教文化传统,历来重视青少年的早期教育,强调“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孙奇逢:《孝友堂家训》),告诫“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己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氏家训?勉学》)虽然价值观会随着环境的变换而发生改变,但儿时接受的教育具有持久的影响。正如我国著名文学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获诺贝尔文学奖演讲时所说:“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他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述母亲的教诲成就了他今日的辉煌。可见,家庭是人社会化的第一站,是人生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堂,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首要场域。正如强调的那样,“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1]

二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

文化和伦理的内在契合性

家风是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血脉的纽带,更是个体社会化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以优秀家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何以可能?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几点依据。

(一)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同根性和同质性

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契合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文化同根性、同质性,这是以优秀家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可能性的首要前提。因为只有生发于同根且具有同质的两个事物才有助推的可能性。这里所言的同根性是指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发于同一根源即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所谓的同质性是指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一种“德”。

1.同根性: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与魂。

无论是周公旦诫子、岳母刺字等家教故事还是《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典籍,虽弘扬的具体家风各不相同,但都是当时社会主流文化、价值取向、伦理规范的表征,都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鉴于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那么优秀传统文化必然是时代家风的根与魂,对此,前文已述及,故在此不再赘言。

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8]这表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任何切断历史脉络的文化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无弘扬传承的可能性。传统文化已融入民族的血液,成为社会精神文化的根与魂,在这种背景和环境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项“筑魂工程”,重拾、激活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基因、挺起民族脊梁,是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文化强国的筑根之举。

2.同质性: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一种“德”。

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源生发出的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同根性,且具有同质性,即从本质上讲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一种“德”,时代家风是家庭层面的“德”,既是怡养家庭成员道德素养的“大德”,又是体现家庭成员个体道德素养高低的“小德”。而正如所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6](P168)从某种意义上说,时代家风之“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分别是“小德”与“大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覆盖国家、社会、个人三大层面,与家庭美德也有交织。而时代家风更集中于家庭层面“德”的塑造,当然与社会之德与个人之德有相通之处。

(二)家庭建设为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原基场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倡导的24字,仅从字面看较为抽象,易被知识分子、领导干部接受,但要为广大民众认知、认同、践行,就要“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9]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真正使其接地气、贴民心,就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需以优秀家风培育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由有三:第一,上文阐述了优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颇多共通之处,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提供了共识基础。第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的实践养成是亿万家庭的内需,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家风建设是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努力践行者提供了人格基础。

以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在家庭建设中落细、落小、落实。由于中华民族素来注重家庭、注重亲情,无论是优秀家风的塑造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离不开家庭这一重要场所。可以说家庭建设为其提供了原基场域,只有这种原初的且至关重要的家庭环境才是用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平台,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1]

三以优秀家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路径

家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的基础工程,当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和伦理的内在契合性,这是以优秀家风培育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那么,以优秀家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路径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字帧?

(一)怡养涵育:让地方家风资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沃土

成千上万的家庭经过世代传承形成的家风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表达和特有形式,尤其地方优秀家风资源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精神给养。地方家风资源是当地百姓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伦理规范的长期积淀和根本标识,用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更易被百姓认同、践行。挖掘地方优秀家风资源,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组建地方家风文化研究专门队伍,为以优秀家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地方相关部门应重视并鼓励学界对家训文化尤其是地方特色家风资源的挖掘与整理,通过成立家风文化研究机构、举办学术研讨或系列讲堂等方式,在科研项目、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家风文化研究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第二,重视传统节日的怡情养志熏陶,营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氛围。起源于农业文明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常与祭祖、祈天等意蕴相连,经过先人的教化,逐渐形成了春节欢庆、清明扫墓、重阳登高、中秋团圆等节日风俗,但不同的区域文化又有不同的过节形式,我们应深入挖掘地方不同的习俗,彰显特色,以节日文化为载体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三,发挥地方家风资源的育人功能,为优秀家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创造优良环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只有耳濡目染才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各地名人故居基本都涉及持家治业的伦理规范,地方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家风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地方家风资源为弘扬、培育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供教育资源。

第四,实现挖掘形式的多样化,打通优秀家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后一公里”。只有丰富家风文化内涵形式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后一公里”。相关部门可通过举办“写家史、传家训、品家书”“发现最美、传递最美、争当最美”、“家庭美德大讲堂”“为‘文明社区(乡村)’点赞”等系列活动,调动大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弘扬传统美德,以兴家风、淳民风、正世风实现优秀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目标。

(二)返本开新:加快传统家风的现代转换,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耦合

传统族规家训包含着勤俭节约、端蒙正养、邻德里仁等治家教子优秀思想资源,但传统家风文化毕竟产生于封建社会,带有等级社会的劣根性,与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大相径庭。譬如传统社会的“男尊女卑”、“家长制”的伦理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价值理念格格不入。“一切东西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重要的是,好的一面应当吸收,而坏的一面则应抛弃。”[10](P366)我们应积极弘扬传统家风文化中教人和睦向善、诚信处事等精神价值,注意去其糟粕,同时又与时俱进,才能更好传承这份珍贵遗产。

以优秀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秉持返本开新理念,“返本”在于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因为历史是连续的,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静态的“过去的文化”,它是一股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观念之流,是不容也不能隔断的。而“开新”在于实现传统家风的现代转换,使其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匹配,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归根到底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价值取向的深度凝练与表达,利用家风教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批判继承传统家风文化,推陈出新,探寻既立足传统文化又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倡导的价值规范、行为准则等相适应的新型家风文化,做好传统优秀家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鉴于此,塑造当代家风是衔接传统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键环节。当代优秀家风塑造既要“返本”,即根植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资源;又要“开新”,即立足社会主义性质与基本国情,实现传统家风文化与时代价值的融合创新,为以优秀家风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搭建平台。当代家风塑造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继承传统优秀家风文化孝亲尊老、睦邻勤俭、乐善好施等基础上,着力将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勤俭持家、诚信友善、敬业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时代家风营造和优化工作中。在与这些核心价值理念契合的传统家风文化、道德文化中,有些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了改变。譬如,敬业爱国在古今时代意蕴就有所不同,在传统社会,敬业更多的表现在对学业的勤恳,爱国多为“忠君”;而在当下,敬业是对职业的兢兢业业,爱国是对祖国的热爱。与传统家风文化差别较大的是“民主平等”理念,尽管传统家风文化也不乏民主平等的思想,但整体上看更多的是等级社会的男尊女卑、“三纲”戒律,当今家风文化建设在弘扬孝道的同时也要尊重每位家庭成员的人格及权利,共同营造自由平等、和谐有序的家庭氛围,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三)日常养成:注重家庭生活的言传身教,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心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只有使其入脑、入耳、入心,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熔铸主体的道德品质。这就离不开日常养成训练,离不开言传身教的渐进熏陶,这是由品德生成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首先,道德品质的养成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未成年人教育长期存在重“教”轻“养”的现象,造成“教”的空洞与“养”的无着的不良后果,“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必要条件,“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强调的正是如此。其次,未成年人处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殊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确的教育、引导对其品德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所以古人云“教子婴孩”。

通过家庭日常养成训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需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利用家庭成员的血缘亲情,潜移默化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颜氏家训》指出,“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人们愿意相信关系亲密的人所说的话,愿意执行敬佩的人所发的指令。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与子女之间亲密无间的血缘关系以及中国家庭中子女从属于长辈的家庭地位,决定了在家庭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收到的效果是其他教育平台不能比拟的,这种来自血缘亲情的教育更易被青少年接受。家长应善于挖掘传统家风文化,自觉制定适合自家发展的家规,开展有计划的家教活动,以规范家人行为,形成孝老爱亲、团结邻里、勤俭节约的家庭风尚。另一方面,注重家庭长辈的榜样垂范,以身体力行濡染孩子德行。正如司马光在《居家杂仪》嘱告家人的那样:“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在价值多元的今天,以优秀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需家庭成员的代际传递,长辈要认真学习、领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言传身教、榜样示范浸润、洗礼青少年,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心,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努力践行者。

(四)多元互动:以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和践行

传承优良家风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上述论及家庭在家风培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以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践行还应整合学校、社会、国家、媒体等资源优势,搭建“五位一体”教育平台,全方位、全过程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贴民意。

学校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教育部门应组织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教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效地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学校应秉承“以德树人”教育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管理育人、社会实践、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开展家风教育,打造家风培育助推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社会是育人的大课堂,以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社会环境不容忽视。可以深入社区、乡村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婆”“最美儿媳”等家风建设系列活动,为广大群众传承与弘扬优秀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7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生命价值观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20

1 生命价值观的内涵

“生命的价值问题,是人的价值的核心问题,它涉及到人怎样认识自身的价值,怎样实现自身的价值,怎样有意义的度过人的一生。”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生命价值观必然指导人的行为活动。因此,生命价值观的有无以及生命价值观的积极与否是一个人能否发现和创造有价值、有意义人生的关键。

2 90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的现状

2.1 对生命的态度方面

大部分学生拥有正确的生死观,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在对待自杀的态度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有比较正确的态度。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大学生群体,对待生命冷漠,生活态度悲观。

2.2 对生活的态度方面

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善于安排生活,认为生活充满意义。一部分学生对待生活悲观消极,不善于与他人交流,生活于他们毫无意义可言,更别提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了。久而久之,这类群体很容易引发各类问题,值得引起广泛注意。

在问到“在你人生中若遇到极不如意的事情,你会如何处理?”时,48%的同学会找同学朋友交流,29%的同学选择放在心里自己化解,15%的同学会找父母或亲戚中的长辈交流,在网络上寻找交流和找心理辅导老师交流各占3%,找老师交流的同学占2%。在问到“你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时,仅有9%的学生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奉献;而9%的大学生认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的学生分别占34%和15%;3%的同学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享受人生;19%的学生认为在于从容的生活;11%的学生把追求自我信仰视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仍有9%的大学生认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2.3 在生命价值实现的追求方面

大部分学生表示愿意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但同时有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漠,带有较浓的功利色彩,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对人生目标和意义的思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在问及“您认为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时,30%的同学认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是靠个人奋斗;21%的同学认为要靠自己为主,别人为辅;8.5%的同学认为实现人生价值要顺其自然;0.5%的同学认为实现人生价值要靠别人为主自,己为辅,40%的同学认为实现人生价值要自己努力争取帮助。在问到“您认为怎样才算实现了自己对社会的价值?”时,5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在于经营好自己的生活,不为社会增添负担;31%的学生将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视为实现了自身对社会的价值;12%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社会的价值是不做违法的事。值得注意的是,有3%的同学并不清楚如何实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

3 90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对策

基于对90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调查问卷的分析,高校应选择适合培养90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3.1 生命价值观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对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各高校不仅应开设专门的课程予以教授,也应在各个学科内适时地开展教育,让其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不仅如此,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看待生命的价值,热爱并保护自我及他人的生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知晓和意识到自我及他人生命的弥足珍贵、不可随意剥夺。

3.2 生命价值观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学生最初获得的教育都来自他的家庭。因而,生命价值观教育不可脱离家庭这个大背景,不可忽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实践基地,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延续,父母健康的生命价值观能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幸福感和责任感,从而完善其生命价值观。同时,父母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让学生学会善待自己和家人,对自己和家人承担责任。

3.3 生命价值观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和生存力,培养学生服务于人的意识和奉献精神,不断追求生命价值的超越。可通过政府设立专门的生命价值教育机构,开展守护生命知识的普及活动和生命意义的宣传教育活动。此外,生命的教育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简单传授,更是内心情感的一种交流。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应当受到尊重和激励。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应当注重个性教育与整体教育相结合。

总之,任何教育都是以家庭教育为先导,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教育为补充的,三者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大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成员的耳濡目染,虽未进入社会,但社会各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和认知。因而,对90后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也不能单一化,仅靠学校教育尚显不足,必须将家庭教育及社会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三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各方的力量,完善并培养好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指导大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推动人生实践的进程,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颜伟红.高校开展生命价值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福建论坛,2008,(4):130.

[2]陆树程,朱晨静.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J].社会科学,2008.

[3]黄希庭.当代中国青少年价值观与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4]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家庭教育价值观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长;教师;党员干部;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178-03

党的十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社会成员应该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与行为准则。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将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而在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中,发挥家长、教师、党员干部的主体作用尤其重要。

一、要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的主体作用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一生总会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环境的浸染和影响。家庭环境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家庭生活中蕴含着无限的教育契机,家长则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家长,其处事的立场、语言行为方式都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家庭环境中,家长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家长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同作用。青少年时期是认知发展处于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他们缺乏对事物的客观认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家长作为青少年在家庭中接触最多的成年人,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水平等往往成为青少年道德认知的标准,如果家长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偏颇,就会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

二是示范作用。模仿是青少年时期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家长与青少年朝夕相处,家长言谈举止的习惯常常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内容。家长在家庭中对人、对事、对社会现象而反映出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在不知不觉中传导给青少年,会使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形成好与坏、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等观念,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在行为上付诸实践。

三是导向作用。一个人的价值观是随着其社会化的历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说来,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发展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受外在环境影响最大的时期,其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家庭中,家长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家长按照自己的认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肯定与否定、赞赏与斥责,这些观念将在青少年头脑中逐渐定格而成为其价值判断的标准,从而表现出或优或劣的行为。

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作用?

首先,家长在家庭中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中国古代儒家传统经典《大学》中有言:“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其中要义是论述了个人修养与家庭和谐的关系。作为家长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家长言教、身教、境教的结合,而身教、境教胜于言教。

其次,家长不仅要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更要重视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价值观教育时一定要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规律。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儿童的道德成熟首先是其道德判断上的成熟,然后才是与道德判断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而“道德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它是根据道德认知发展的阶序进行的,一个阶段的道德认知成熟之后才能顺利地达到下一阶段的道德水平。”[1]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对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的教育的要求,必须与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的道德认知水平相吻合,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一个有智慧的家长一定会根据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特点,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注意挖掘有利的教育因素,采取遇事则诲的形式,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有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要发挥教师在学校环境中的主体作用

学校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而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青少年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对象,其心理发展过程比较复杂,充满着矛盾,对一些行为的自控能力处于不成熟状态,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因此教师应率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践行者[2]。

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体作用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实现价值观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应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而应是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责任。教师不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还要与中小学的语文、历史、体育、艺术,大学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专业伦理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文学、艺术、哲学等人类优秀文化的陶冶中提升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实践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有机融入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以我国传统文化节日和各种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如中小学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重温为新中国建设而做出突出贡献的各行各业的英模事迹,用他们的故事告诉学生什么叫爱国、什么叫敬业;高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应组织丰富多彩的青年活动,如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三下乡”等活动,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其中,引导青年学生在亲身参与、深刻体验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无论是课堂育人还是实践育人,要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必须要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和成长规律,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践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意义,并把它内化于心外见于行[3]。

第二,要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劳动的本体性就是典范性,这是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不仅用自身的知识结构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着其教育对象,甚至给受教育者留下终身印迹。

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实施的是“言教”,而日常工作中的率先垂范则是“不言之教”,即身教。身教胜于言教。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强调以身立教,主张自我省察,自我克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焉能正人何?”“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些都是对一个人行为的要求,对于为师者更是如此。离开身教的言教,必然是空洞的说教,所谓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这样教师讲得越多,教育的效果越差。

学生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向师性”是这个时期突出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应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对专业、学术的钻研、处事的公正、对学生的尽责、对自己的严格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将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成为学生效仿学习的榜样。

第三,教育管理者要发挥督导作用。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应该是教育管理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

教育管理者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力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师资培训中,努力打造一支有着精湛的业务、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师德修养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监督与考核,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依法依规处理,而对于师德高尚的典型要加以宣传,在教师队伍中形成示范引领作用。

教育管理者要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一个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学习环境和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通过校园网络、宣传栏、图书馆、学校广播电台等文化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用学生熟知的人、身边鲜活感人的事诠释核心价值观,实现抽象观念的具体化[4]。

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教师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组织专业教育工作者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和接受意趣编写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科学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层次介绍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及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教学目标要体现层次性和渐进性,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小学、中学、大学一以贯之有机衔接的德育教育体系,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环境中的主体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党员干部的责任与使命,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应该在社会环境中自觉担当起示范引领的责任,应该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1.党员干部要做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首先要解决“知”的问题。党员干部首先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升自身思想认识,增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自身工作与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国梦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的信仰者,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践行者,为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为推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而扎实工作。

2.党员干部还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会赢得社会上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效仿。中国共产党八千万党员来自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可以这样说,党员干部就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党员干部务实清廉,社会就会风清气正;党员干部言行一致,社会就会诚实守信;党员干部拒斥浮华,社会才会不慕虚荣。党风引领世风,党员干部要努力做社会真善美的践行者,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精神楷模。只有党员干部严于律己,行为世范,在工作生活中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会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才会引领社会新风尚,带来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社会新气象。

总之,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家长、教师、党员干部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只有这三个主体将“知”“信”“行”统一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过程,才会在全社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还要强化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理念,完善人人尽责的机制,才能真正在社会中形成共识,只有形成人尽皆知、人人践行、知行合一的氛围,也才能真正凝聚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程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启示[N].山西青年报,2013-11-10(1).

[2]兰文飞,王翠娟.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落地”――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N].学习时报,2012-11-26(3).

[3]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N].北京日报,2014-01-13(2).

上一篇:实验课程管理范文 下一篇:高端制造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