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11 16:52:33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篇1

【关键词】生活意识;习惯;常见疾病;认知度

良好的生活意识及习惯是预防常见疾病的关键,在常见疾病的发生人群中有2O%一30%是由于生活习惯不良而引起的[1]。随着生活模式的转变,人们生活环境、教育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疾病是主要的常见慢性疾病。川西南地区是这些疾病的多发地区,并且市民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因此选取西昌市居民生活意识及习惯与常见疾病的认知度进行调查,以提高当地居民对该病的重视程度。

l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对西昌市不同年龄段的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5土10.O1)岁;文化程度分为高中以上、高中、初中级以下;性别为男、女。

1.2调查方法根据文献资料,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偶遇抽样对40名南充市居民进行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调整调查内容与答案,完善问卷。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调查。在进行问卷调查时,讲解问卷各项问题以及填表要求;被调查者对调查问卷充分理解后填写。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45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91%。

1.3调查内容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家里人口、家庭结构、职业;对常见疾病的认知情况:病因、诱因、高危因素等。共7个问答题,以单项选择回答。

1.4统计学分析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统计软件,应用X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男性、女性,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和认知率采用成组设计x检验)。

2结果

2.1不同性别对生活意识及习惯与常见疾病联系认知度的影响见表1。

3讨论

市民对生活意识及习惯与常见疾病联系认知度的高低,可严重影响市民健康和生命质量。本课题通过对545名四川省西昌市居民生活意识及习惯与常见疾病联系的认知度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年龄的市民对生活意识及习惯与常见疾病联系认知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3.1女性对生活意识及习惯与常见疾病联系认知度高于男性由于女性一般在家庭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家庭成员的生活意识及习惯更多地由她们决定[2]。在生活中有着比男性更丰富的经验,以及女性特有的细心,会更加关注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健康,相对男性来说对常见疾病也就会更加重视。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女性是生活意识及习惯与常见疾病联系的相关知识宣传的重点,应当从如何降低常见疾病发生率等方面对女性进行宣传指导,对于市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及降低市民常见疾病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3.2高中以上学历市民对生活意识及习惯与常见疾病联系认知度最高高中以上学历市民因其文化层次较高,各方面的知识也较其他文化层次的市民丰富;再者,高中以上学历的市民接触的面较广,因此对常见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也在人群中较高[3]。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市民应加强常见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根据调查人群的知识层次、文化程度,采取多种形式“因人施教、因病施教”。

3.319-59岁市民对生活意识及习惯与常见疾病联系认知度最高该年龄段市民相对而言来说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处于这个阶段的市民更加关注一些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自身保健[4]。年龄太小的孩子基本上不关注常见疾病这方面的知识,而老年人由于长期的饮食习惯以及经济、环境、教育问题,所以本身接触知识、了解掌握知识低。本次调查结果提示:针对不同年龄段市民应积极开展常见疾病相关预防知识的宣传指导,主要年龄段在19-59岁,尤其是常见疾病易患因素等方面。因而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妇女是主要的宣传对象,从而提高该年龄市民对常见疾病的重视,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3.4保健对策市民一旦出现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有发现晚、根治难等特点,所以市民应该定期做健康检查,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意识,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健康饮食[5]。卫生机构也应该定期将健康宣传走进社区,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地区,使市民都能有一种良好的生活意识及习惯。一旦出现了常见慢性疾病,应该到医院检查,确定自己的疾病后,通过药物和生活习惯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据文献报道慢性疾病的发作往往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以后又易反复发作,市民应重点以预防为主。

综上所述,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年龄段的市民对生活意识及习惯与常见疾病联系认知度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定期举办常见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主题应围绕常见疾病的诱因,预防及保健措施等方面。宣传指导的重点人群是男性、年龄大及低文化层次的市民。宣传教育根据不同人群而定,男性应该加强学习关于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自身保健及预防工作。60岁以上的人群,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很高,因此在健康教育时,需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做到态度温和、语速适中、讲解清晰、并且随时评价该人群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18及以下年轻人群应采用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形式,以免引起逆反、烦躁心理,影响宣传效果。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健康指导对策应尽量生活化,语言通俗易懂,可采用形象的图片或在体检中边查边教,尽量口语化,使市民了解生活意识及习惯与常见疾病联系的相关知识,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减少易患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帮助消除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姚绍芳.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04(03).

[3]毛燕凌.健康公平性的社会性别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0(09).

[2]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J].中国健康教育,2008(01).

[4]受教育水平对健康的影响――以中国老人为例[J].中国市场,2011(03).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篇2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卫生工作方针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系改革的意见》精神要求,本着“面向社区、面向农村”、“解放思想、创新求实”的原则,以局直卫生单位为主体,以卫生局为主导,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以村卫生室为重点,以常见病、慢性病防治、卫生知识宣传、公共卫生状况调查、疾病防治业务培训等行动为载体,进一步规范我市传染病防控与管理,对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进行积极干预,增强广大群众预防疾病意识和自我保健技能,不断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

二、目标任务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本单位、本辖区实际,积极落实“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活动,具体目标要求如下:

(一)结合我市实际,我市“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两个试点单位。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对口责任单位,为试点单位建立一整套规范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制度,为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向基层深入积累经验。其它乡镇卫生院、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要结合本辖区实际,积极开展“活动”的准备工作和试运行工作。

(二)防疫站作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业务指导单位,要全力组织并积极参与到全市“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活动中,为基层单位培训师资、发放各种宣传品,指导试点社区(行政村)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制度。要求组织并参与相关活动全年不少于十类(次)。

(三)局直医疗卫生单位作为“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活动的主力军,充分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积极与乡镇卫生院加强联系,确定本单位行动试点村(居委会),积极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年开展相关活动不少于四类(次)。

通过此项活动的实施,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基层建立一整套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市、乡、村三级防控网络能力建设。

三、活动内容与对口单位

在活动实施前,要对选定的试点村(居委会)进行一次专题调查,摸清试点村(居委会)的基本情况(人口数量、年龄性别构成、传染病流行现状、卫生室现状等),建立试点行政村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慢性病防治、地方病防治、艾滋病防治等工作开展情况的本底资料,然后对试点行政村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干预。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估,了解工作成效,为“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积累工作经验。具体内容和对口单位职责:

(一)防疫站

(1)负责对试点村(居委会)村医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行培训。

(2)协助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等慢性病综合干预防控工作并建立慢病病人档案。

(3)负责对试点村传染病管理报告知识培训,帮助基层建立规范的传染病报告制度等。

(4)协助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对儿童计划免疫常识的宣传,建立详细的应种儿童底册,规范应种儿童通知程序、接种程序、疫苗保存方法、安全注射知识等。

(5)教会试点村(居委会)居民鉴别碘盐的基本方法,碘盐的适宜食用量以及科学的烹饪方法等。

(6)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使试点村(居委会)每家每户都能够掌握艾滋病的预防方法。

(7)开展营养膳食卫生保健知识普及等活动,使试点村(居委会)居民了解健康食品,不食用有害食品。

(8)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对试点村(居委会)咳嗽、咳痰2周以上人员进行痰检。

(9)对试点行政村(居委会)居民饮水状况进行调查,指导群众养成良好的饮水卫生习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二)健康教育所

组织开展行政村(居委会)群众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人员精神卫生知识技能培训,对部分试点村(居委会)60岁以上独居老人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三)市牙防中心

选择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口腔科医生对试点村(居委会)居民进行口腔卫生知识教育,开展行为调查与干预。

(四)眼科医院

对试点村(居委会)青少年视力状况进行调查,宣传眼保健常识,预防青少年眼病和近视等。

四、时间步骤

“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主题活动从今开始,到年底结束,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各医疗卫生单位一把手是此次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要认真按照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确保此项工作各项任务明确到人、落实到位。防疫站应于月底前,主动协助市卫生局完成试点行政村(居委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训。培训内容:常见传染病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疫情信息收集报告、协助疾控机构开展传染病疫点现场控制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方法、步骤及相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

(二)实施阶段

局直医疗卫生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携带必要的宣传资料、调查表格、干预工具等进入试点行政村(居委会)开展工作,建立试点行政村常住人口中高血压等慢性病人健康档案,对他们日常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帮助试点行政村医生建立规范的传染病报告制度、免疫接种知识、方法,向试点行政村居民宣传心理卫生保健、艾滋病防治知识、营养膳食卫生保健知识、科学食用碘盐知识等。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干预,收集相关资料,将资料、文件、照片等整理分析,了解干预效果、防治成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向基层延伸积累经验。

(三)检查总结阶段

各责任单位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针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密切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沟通协作,探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推动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卫生局将对各责任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使“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活动卓有成效的开展,卫生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卫生局副局长耿爱萍,成员: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各医疗卫生单位行政正职。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相关医疗卫生单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试点工作,收集、汇总试点工作成果,为“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行动计划全面展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制定本单位“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行动计划具体工作内容,要抽调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同志承担培训、调查、宣传干预及业务指导工作。承担“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主题活动试点工作的青屏、西大街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周密安排部署,积极协调对口单位开展工作,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试点工作。“疾控工作进社区(到农村)”主题活动试点工作,是今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是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向社区(农村)延伸的有效载体,更是医药卫生改革在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各责任单位“一把手”作为活动第一责任人,一定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此项活动纳入今年卫生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二)上下联动,医防协作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篇3

【关键词】 农村居民;疾病;知晓率;调查;预防策略

随着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 农村居住人口的医疗状况得到改善, 也为疾病普查提供了有利条件[1, 2]。为了解农村成年居民患病情况及对疾病防治知晓情况, 针对患病情况进行分析, 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于2010年4月对华龙区孟轲乡农村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及入户调查, 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华龙区孟轲乡农村成年居民约有3万人。此次调查除外一些外出务工未回者, 约2万人, 男6800人, 女13200人。对华龙区16个行政村为单位各50人, 年龄在18~65岁, 男女各25人, 共800人进行调查问卷。

1. 2 方法 华龙区居民健康体检, 根据各村居民登记编号, 进行随机抽样, 以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精神及其他疾病等为调查病种。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对以上疾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对患病表现、诱因、并发症、治疗及预防措施等三个方面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2 结果

其中高血压568人, 糖尿病489人, 脑梗死186人, 脑出血160人。消化道溃疡、肿瘤180人, 癔病36人, 近一年到医院检查3250人(包括各级医院)。慢性病患病率为7%。

血压标准:成人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 mmol/L或餐后2 h血糖或随机血糖≥11.1mmol/L;

2. 1 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病情况 按照年龄不同, 对所调查人员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分为5个年龄组, 比较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水平, 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升高。糖尿病患病率与肥胖和腰臀比的关系:被调查对象均测定了体重、身高及腰围、臀围。肥胖及腹型肥胖的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患病率均显著增高(P

2. 2 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 在调查的489例糖尿病患者中, 只有293例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知晓率仅为60%。对全部调查对象在医师的指导下问答糖尿病的正常值、诊断标准、糖尿病的常见症状等,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非常了解及了解者39例(54.9%), 高于血糖正常者114例(29.3%), 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2. 3 血糖测量时间及高血糖后措施 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是否会在半年以内测量血糖及如果知道高血糖是否会采取治疗措施, 结果糖尿病患者会在半年内至少测量1次者26例(36.6%), 而血糖正常者22例(5.7%),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统计得出, 农村居民对疾病的知晓率略高, 但对其诱因、并发症、治疗、平时预防及注意事项知识较少。根据年龄等统计, 50岁以上对饮食、锻炼注意程度高, 55岁以下饮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患者对生活方式不注意, 缺乏锻炼, 对必要检测知识知晓率低, 治疗多不规律、不规范。对输液等治疗有盲目扩大效用的错误认识。见表1。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本区人群对常见病的病名称及主要表现知晓率仅为74.2%, 对疾病的防治知识缺乏, 慢性病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医疗费用高。慢性病患病年龄日趋年轻化。针对此种情况, 今后将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提供疾病防治知识和技能, 帮助他们自觉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是疾病防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次调查再次证实了农村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的不足, 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健康知识教育, 医务人员责无旁贷地为群众提供健康防病知识教育。长期以来, 国内卫生事业的发展往往重视医院的建设和医疗设备的投入, 而对公众健康教育体系和队伍的建设比较单薄。掌握疾病的预防知识, 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每年必须从事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公益卫生宣传活动, 宣传普及防治慢性大病的知识。首先, 高盐饮食、酗酒、肥胖及精神紧张等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次, 缺少运动, 导致糖尿病、脑卒中和肥胖及恶性肿瘤发生。

对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纳入健康管理的患者进行随访。在做好患者基础管理的基础上, 逐步开展患者个案管理, 通过教育、管理、检查、监测等手段, 做到预防疾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78-809.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篇4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和干预疾病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9月一个乡已婚育龄妇女510人(主要是项目实施第一年检出疾病未治愈的对象)进行调查和监测,平均年龄34(19~49)岁,根据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现有条件,将目标疾病定为我国妇女最为常见的四种目标疾病即: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病、念珠菌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Ⅰ-Ⅲ度)。

1.2评估方法和干预措施

1.2.1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10名目标人群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生殖道感染防治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

1.2.2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10名目标人群进行妇科体检复检调查和监测。

1.3采用宣传教育和对查出疾病现场治疗进行干预。宣传教育干预:对育龄妇女发放生殖道感染防治宣传资料;以集中培训的方式在县人口学校对县、乡服务站医师及宣教干部进行了11场次的培训,再由医师、宣教干部对村级计划生育宣传员进行讲解"生殖道感染防治、妇女常见病防治、艾滋病预防知识";再由参加培训的村级宣传员在村民大会上对育龄群众作宣教。对查出疾病的治疗干预;于2010年5月~2011年9月以每年两次对目标人群进行妇检监测及随访,对查出的目标疾病感染者统一规范进行治疗。技术服务人员由县服务站中级以上职称人员经统一培训后承担。

2检查方法与诊断

细菌性阴道病:下列四项标准中满三项即可诊断:均质稀薄的阴道分泌物;阴道pH值>4.5;胺臭味试验阳性;线索细胞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取阴道分泌物悬滴法查滴虫。念珠菌阴道炎:取阴道分泌物湿片法查白色念珠菌孢子和假菌丝。慢性宫颈炎:妇科医生用肉眼观察宫颈判断糜烂Ⅰ-Ⅲ度者。

3结果

3.1项目点调查和监测情况 2010年5月~2011年9月对目标人群共进行了4次的妇检调查和监测。监测率为99%。

3.2受检妇女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在监测的510例中,平均年龄34(19~49)岁,哈萨克族481例(94.31%),回族29例(5.69%)。在510名目标人群中经济条件较好51例(10%)、一般340例(66.67%)、贫困119例(23.33%)。放环352例(69.02%)、其他158例(30.98%)。检出疾患者数为211例,患病率为41.37%。

3.3干预后目标疾病下降明显,细菌性阴道病下降5.78%,滴虫性阴道炎下降1.33%,念珠菌阴道炎下降1.36%,慢性宫颈炎下降0.86%,干预前后各种目标疾病变化情况,见表1。

3.4干预前后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干预后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见表2。

4讨论

4.1农牧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中以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最常见。4种目标疾病的患病率为细菌性阴道病40%,滴虫性阴道炎2.76%,念珠菌阴道炎11.72%,慢性宫颈炎50.34%。患病率由项目实施前的52%逐步下降为41.37%。

4.2经过干预4种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下降,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经每次监测和干预后都呈明显下降趋势。

4.3干预后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宣传教育干预是生殖道感染干预的重要内容。

4.4建立适合在农牧区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利用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中的宣传员、技术人员,在农村各种村民会议、计生协会活动和平时的接触中用当地群众自己的语言宣传生殖道感染防治知识可极大提高宣传效果,普及宣传教育知识。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篇5

【关键词】 社区保健;疾病控制;健康宣教;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86-01

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人们如何照顾自己避免生病,控制传染病传播、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在工作中和家庭中发生事故,防止交通事故等。还包括老年人的家庭护理慢性病病人的社区照顾等[1]。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如何发挥社区保健的作用,近年来发现通过普及健康知识是有效的手段,本文就本社区中健康知识普及对社区居民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作用略作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地区人员稳定,住户在100户以上的社区两处,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样本中年龄结构老中青少比例相当,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1.2 方法 成立专门的健康宣教小组。根据健康档案中暴露出的高危健康问题及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普及健康知识。如定期到社区举行讲座;到居民家中进行随访;对发病居民进行治疗、预后、康复等干预。健康宣教计划的实施从2011年1月至今。参与分析的数据信息截止到2012年12月底。现对两组样本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下呼吸道感染这五种常见病的发病率、转诊率、复发率、好转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进行比较。

2 结 果

观察组中普及健康知识后的发病率、转诊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及两年前为实施健康宣教前的相关数据,好转率、知识知晓率则明显高与对照组。知晓率高的分组发病率、转诊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 讨 论

3.1 本研究显示,健康宣教对控制常见的社区慢性病及传染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普及健康知识后社区居民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约80%,居民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下呼吸道感染的防范意识普遍增强,达到全部居民总数的85%;70%的居民能说出基本的保健常识。研究还显示,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在普及前高于其他的疾病,其发病率和复发率低于其他知晓率低的病种,表明知识的普及程度、掌握的程度与发病及复发率成反比。这进一步表明健康知识的普及是社区疾病控制预防的有效手段。另外,国内外均有研究证实了健康教育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例如,高血压健康知识普及的重要性,有报道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比正常人群增加了近10倍,其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可能增加5倍。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发生高血压的高危人群进行提前干预,可以控制约75%以上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社区中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是最为有效便利的方法[2]。

3.2 普及知识的方法可以通过知识讲座、高危人群登门拜访、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定期体检、小区广播。改变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心理干预保持良好心态等[3]。要让居民对健康知识产生知、信、行[4],使居民能主动参与,具备一定的应急能力,改正“有病才治”的错误观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支出。

总之,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防护能力,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危险因素,对于多种疾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本次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参与分析的病种尚不全面,样本数据仅反应本辖区情况。研究的结果不能反映全部的问题,还有待补充。

参考文献

[1] 何宪平.社区卫生服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11.

[2] 刘莹.高血压病与社区健康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12,9(25):64-66.

[3] 陶望春.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促进与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1):16-17.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篇6

【关键词】 社区护理;护理质量;护理需求

社区护理是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集中体现。社区护理也方便社区居民在熟悉的环境就医,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控制能力和自我支持能力,易于密切护患关系,增进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加强护士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素质。社区护理的开展利于医学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增加健康知识,更利于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诊断、早期治疗和收获良好的疗效[1]。但我国各地区社区护理发展程度尚不平衡,还存在很大差距,如何真正使社区护理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节省医疗经费,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目前亟待探索解决的问题。

1 研究资料

选取本社区4个居委会随机抽取3个,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60户,共抽180户,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居民对社区护理质量的评价、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进行调查。接受问卷调查居民年龄在24~80岁之间,中老年人比例偏高。家庭平均常住人口3人。受访居民12户为单身户家庭,占6.7%,其它为非单身户家庭,占93.3%;三代同堂的家庭为59户,占32.8%,与成年子女分居的老年家庭为45户,占25.0%;单亲家庭为7户,占3.9%;目前无孩子年轻夫妇家庭有8户,占4.4%。居民受教育程度多为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社区居民职业分布广泛,但以工人为最多,其次是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同时,由于样本总体年龄偏高,其中离退休人员、普通工人和打散工人员比例非常高。

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自制,其中社区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进行常见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以及护理人员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2,3]。社区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包括常见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等。180户研究对象自愿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回收164份。回收调查问卷后整理、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社区护理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对社区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见表1,评价超过50%的社区护理中护理人员“经常做”的服务有5项,疾病护理方面的老年慢性护理(56.1% )、上门基础护理(53.1% )、护理咨询(59.2% ),疾病预防方面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54.3% ),健康促进方面的环境卫生宣教(51.2%)。对护理人员评价“熟练”的服务有3项,疾病护理方面的上门基础护理(57.3% )、护理咨询(53.0% ),健康促进方面的环境卫生宣教(53.7%)。

3.2 社区护理需求问卷调查

对社区护理需求调查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在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三方面所开展的各项服务中,前五位项目为:疾病护理方面的传染病消毒隔离指导(92.1% )、老年慢性病护理(88.4% )、上门基础护理(84.8%),疾病预防方面的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90.2%)和儿童常见病预防宣教(85.3%)。

3 讨论

与国外社区护理相比,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处于摸索和初步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社区护理模式单一,规模小,社区护士紧缺,学历偏低,培训不足,缺乏全科护理的理念等,这些制约了社区护理的发展。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应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明确居民需求,可以更多便利的社区护理服务。从对社区护理质量和护理需求调查结果来看,社区护理质量尚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社区护士还未拥有足够的相应护理知识和经验。可以看到社区卫生服务深受广大老年患者的欢迎,特别是老年慢性病护理,护理咨询,上门基础护理。但也能看到一些社区居民的观念跟不上,认为社区医院应提供无偿服务,对社区护理缺乏热情和理解。为了更好的发展社区护理,建议社区护理人员树立强烈的责任心,社区也尽可能为护理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培养全方位、多层次、高起点的复合型护理人员,以适应社区卫生工作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 赵秋利.社区卫生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125.

[2] 汤哲,方向华,项曼君.北京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 (8):464469.

[3] 张玉梅,冯正仪,夏海鸥,等.社区护理需求和工作内容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3,38 (3):232234.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篇7

【关键词】 健康教育;定期体检;预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2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77-01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更加注重疾病对健康的威胁,早发现、早判断、早治疗也被人们普遍接受。体检既变成了保健的主要方式,也成为了发现疾病的重要方式。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为了转变不健康的行径、保证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养成、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在体检中,应该不断对卫生知识进行宣传和干预

1 在体检服务中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根据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性,减少发病率、伤残率以及死亡率,提高生活水平,对教育成果做出评估。在健康服务上,减少临床高危人群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对一般的危险或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长期健康教育实践,国内外专家都认为: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能降低多数人的慢性疾病发病率,并促进人均寿命和生命、生活品质的增长和提升。所以,应该运用有效措施降低危险的发生率,增强健康教育,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性,从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对于疾病的出现我们要进行防范,减轻生活压力,改善不良饮食及生活方式[1]。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要有健康生活方式教育 据调查,健康有40%受遗传、社会条件、医疗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剩余60%则受个人生活习惯的影响,所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们健康是很重要的。对体检人员,我们运用以下措施实施教育:①良好的营养教育。良好的营养就是保证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低脂肪。多吃鸡、鱼、豆制品等含丰富动植物蛋白质的食品,少吃油炸等高脂肪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加工类食物等。做到既科学又营养,保证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和平衡。②戒烟少酒教育。吸烟过多能使血压升高,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等,而饮酒则会伤肝伤脑,会增加酒精性肝炎以及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因此,我们提倡戒烟控酒。③合理运动健康教育。由于每个人的年龄和健康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所适合的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强度都不一样。另外,有氧、有效运动很受大家欢迎。④心理健康教育。疾病的产生与精神的紧张和受刺激有关,尤其是高血压和心理精神要素的关系。因此,每个人对待疾病都要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要全面的看待事物,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这样可以促进心理的平衡。对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有个较全面的定义:健康是在身体、精神以及社会适应上有一个相对完好的状态,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没有疾病或者身体虚弱。⑤早防早治-身体如有不适,一定要及时检查,把病患扼杀在萌芽期。很多病在开始时是无症状的,肾、肺、心脏损伤30%-50%时,才出现症状,那时重病已过了最佳治疗期。因此,定时做一次认真的体检,血压、血糖、血脂等等出现问题,一定要控制,众多的临床数据表明,早期发现肿瘤,早期治疗,治愈率和生存率都比较高[2]。

2.2 疾病知识教育主要包括 各类常见病(冠心病、高血压、肿瘤等)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护理方式及预防;常见病症以及一些自救方面的知识和措施;正常用药知识,各类药品的适应症、禁忌以及它们的副作用、有效期的辨别和正确使用、保存办法;基本的护理知识,例如:体温表、血压计的使用方式,胰岛素的注射等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3.1 单独教育 很多人都看不懂自己的体检报告单,但是又想知道自己的检查结果,想要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针对这类情况,我们让医生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单独教育。依据检查结果,主检医生给他们讲解基本的医疗知识,并建议、纠正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性。这种方式很受大家的欢迎,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例如:针对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病人,医生建议低脂饮食,控制饮酒,锻炼身体;针对糖尿病病人,医生为其制定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加强锻炼的健康处方

3.2 健康咨询 作为健康教育最好的方式之一,健康咨询的主要目的就是解答人们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宣传健康卫生知识,指导保健方式。导检护士是体检中心健康教育的关键人员。她们在体检大厅巡视,主动与体检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根据他们的具体需要和医生开具的处方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咨询,使体检人更加了解自身的身体、心理、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的问题、需注意的事情,依据预防保健措施,增强自身的保健能力

3.3 电化教育 医院应在体检大厅安置大型的电子显示屏,不断播出有关的体检知识;在休息室安置电视机,重复播放医学或护理方面的科教片以及专家讲座等,方便人们在休息等待的时候观看,既学习了健康保健的知识,又可以减少人们因为长时间等待而产生的烦躁的心情[3]。

3.4 专题讲座 对于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我们可以对其总体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研究,对于其出现的共性问题,可以派医务人员对其开展专题讲座,解释其相同病情的病因,提出预防和及早治疗的建议等,还可以与个别体检人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沟通,解答他们的问题。

3.5 知识手册 把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常见妇科病、慢性肝炎等常见病的病因、具体症状、治疗措施以及相关预防和控制的知识,制作成简单易懂的小册子,然后依照人们的体检结果进行发放。

3.6 其他方式 在体检中心内,修建健康教育知识橱窗,粘贴一些生活健康小知识,运用简单易懂、图文结合的方式对那些生理疾病、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护理和保健措施等进行宣传[4]。

4 总 结

健康教育体现在体检工作之中,既能够充分运用医院的独特环境努力传播卫生知识,还能提高体检者以及其家属对健康保健、防止疾病知识的了解,最关键的是其能够增强体检人员正确的健康和保健观念、预防意识、自身健康的管理能力。另外,医护人员在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既强化了相关的预防疾病的知识,又增强了业务水平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璐.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9):855-857.

[2] 郑惠淑.健康教育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9):828-829.

[3] 黄缨.健康教育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1(2):180.

常见的疾病预防知识篇8

近年来,我市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效:基本完成了市县4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县传染病区、市紧急救援和紧急医疗救治中心的建设。建立并完善了市、县、乡三级疫情网络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基本到位。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现将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调查情况以及几点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基本框架和承担的主要任务

按照市编委《关于调整市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的通知》(蚌编[20__]12号)要求:“将现有区级卫生防疫机构及职能重新整合,分别组建蚌埠市龙子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蚌埠市蚌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蚌埠市禹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蚌埠市淮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为副科级建制,列入区卫生局直属事业单位管理序列,同时撤销原区卫生防疫站。市辖区一级不设卫生监督所,其公共卫生监督执法职能由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承担。”固镇、五河及怀远三县编办也均正式下文批准组建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撤销原县卫生防疫站。市、县卫生监督所按有关规定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20__年3月,蚌埠市城区实行区划调整,市内4个区都带了乡镇,增加了农村卫生工作。因此,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在三县主要由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构成,在市区主要由市、区、乡、村四级卫生服务网络构成。形成了以市、县(区)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机构为龙头,以乡(镇)防保站或卫生院为枢纽,以村级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约430多人(市级约130人,区级约60人,县级约245人),为全额事业编制,人员工资由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但地方津贴部分由各单位从预算外收入中解决;我市80的乡镇卫生院成立了防保站,一般由3-5人组成,乡(镇)防保站工作人员共330多人,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基本未列入财政预算,所需经费主要靠预防保健工作收入或由乡卫生院从医疗收入中予以解决;村级医疗机构实行自收自支,其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得不到任何补贴。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承担的主要任务有:处理或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实现让所有适龄儿童得到有效的免疫接种的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爱滋病防控工作;落实疟疾、结核病等我市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开展不明原因肺炎主动搜索;实行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开展卫生许可专项整治;开展儿童食品、节庆市场专项整治;开展乡镇企业非固定用工劳动者健康监护情况执法检查;开展学校卫生安全监督检查等等。

二、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公共卫生工作运转艰难。公共卫生事业是国家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应当依靠政府支持。在国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如果没有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人们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很难认识到位,从而影响了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正常投入,以至积累了大量问题。调查反映,我市、县(区)级财政对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的预算内经费安排仅限于人员工资的部分和人均1000元的办公经费,人员工资的地方津贴部分和特殊行业津贴、检验检测设备更新经费、国家规定的免费接种的疫苗所需经费以及正常的办公开支都要从各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有偿技术服务收费中予以补充,县级财政安排的经费仅占实际工作需求的30左右。乡镇一级的卫生监督和防疫保健经费几乎为零,少数乡镇防保人员近两年的工资收入几乎没有,严重影响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有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现有的仪器设备甚至落后于被监督单位,影响检测效果和检测的权威性。根据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各级卫生监督所工作用车应包括卫生监督执法车和现场快速检测车,用于日常卫生监督现场检查、违法案件查办、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但因经费所限,市、县卫生监督工作用车均难以保障。

2、公共卫生队伍的人员数量偏少,人员素质急需提高。市卫生监督所编制数63名,目前只有50多人,符合条件的卫生监督人员不足20人,承担着城区数千家经营单位的日常卫生监督工作,对城区周边农村地区的监管难以顾及。三县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人员245人,承担着约250万农村人口的预防保健工作,每万人口拥有1名工作人员,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由于乡级没有设立卫生监督机构,仅依靠市、县卫生监督所有限的监督力量,根本无法保证农村地区的监督覆盖面和监督频次,导致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隐患较多,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另外,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的特点要求业务人员既要熟悉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又要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要具 备相应的医学、语文、外语、计算机、化学、物理等方面知识,而现有的工作队伍,一部分是大专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一部分是医疗专业改行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招工顶替、外单位调入或部队退伍经一定培训后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的,从学历构成看大专以上人员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仅占四分之一,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急需加强继续教育和系统培训,并通过实践锻炼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3、改革后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功能定位不清,职能有所交叉,各项防治措施难以落实,传染病的威胁和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们的危害不断攀升。由于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市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成效不显著。各自独立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因定位不明和职能交叉,工作协调力度较分家之前大大减弱,加之政府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经费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过多追求或选择经济利益明显的工作项目,不得不将有限的技术骨干和设备投向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科室,对自身应承担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积极性不高,或只满足于应付一般性日常工作,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谋划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非典”流行期间,不少公共卫生人员缺乏一般临床医学知识和流行病学知识,业务指导的权威性不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业的能力不强。

4、以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严重滞后,阻碍了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在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市20__年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与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于20__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任务,实现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等划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管理。并要求把公共卫生职能从乡镇卫生院中剥离出来,成立乡镇预防保健所,负责辖区公共卫生工作和对村(社区)卫生室预防保健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同时按照安徽省《关于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卫生的财政补助范围包括: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必要的医疗服务,卫生事业发展建设支出以及支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因县、区财力有限,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不到位,部分乡镇预防保健所尚未建立,本应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的农村公共卫生经费实际上各县、区未完全落实,特别是对乡镇卫生院和乡镇防保站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几乎为零。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得不到提升。

三、建议和对策

1、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市政府应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巩固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一是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有关政策,在经费安排方面实现两个倾斜,即向农村卫生倾斜和公共卫生倾斜。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按照与财政支出同步增长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并通过深化卫生改革,整合现有卫生资源以及动员社会投资等,保障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精神卫生、采供血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标准,充分利用国债资金并积极筹措配套资金,进一步加强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县卫生监督所的建设,保障建设标准中规定的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的配备,尤其是在仪器设备配备上应全力予以保障,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快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强乡镇预防保健机构(专职承担公共卫生工作)的建设,在办公用房、仪器装备、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上按照政府购买公共卫生产品的要求,按服务项目予以补助,同时对于村级卫生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应给予适度补偿。

2、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尽快提高公共卫生人员的专业素质。要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根据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充实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人员,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满足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根据有关要求,制定出切合农村实际的人员准入标准和条件,实行定编定员和考试招聘上岗。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限制非专业人员的进入,确保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对不符合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人员,要分流安排从事其他工作。通过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历教育等形式,尽快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并创造一个具有浓厚学习气氛的环境,鼓励工作人员刻苦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知识。医学教育要真正体现医学模式的转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公共卫生知识和人文知识。要充分利用我市卫生方面的教育资源,深化公共卫生教育的改革,尽快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实践经验、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加大引进高级人才的力度,提高我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同时,不断加强乡、村卫生技术队伍的培训,提高乡、村医疗卫生队伍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能力,保证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

3、协调解决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的体制和机制不顺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卫生、财政、发改委、人事、物价、食品药品监管等政府组成部门应加强协作,认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机构的定位,完善运行机制。各公共卫生机构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 结合农村实际,明确功能定位,调整工作职能,扩大服务功能。各类公共卫生机构要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各种伤害、常见病和各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因素,并做好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主要职能。市、县(区)级公共卫生机构要真正发挥龙头作用,制订工作计划,重点做好系统监测、动态监管、疫情处理和基层业务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等工作。应认真研究如何加强由县到乡(镇)疾病预防控制的垂直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建立健全村医承担防病保健工作机制,解决农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题。

上一篇:北方水稻栽培技术范文 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