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4-04-09 17:42:34

初级中学教育

初级中学教育篇1

关键词:初级中学;数学;教育;教学

现代中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在中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材编写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线索和工具,是实现课程标准、提高数学素质、实施数学教学

的重要资源。教材和课程标准一样是造就一代人的数学素质的工具,不可不高度重视,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体制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用什么样的教材就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毫无疑问,在课程新标准下的教材的编写,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化的版本,而是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为各类学校提供了比较和选择的余地。可以根据校情、班情进行选择,这是一大进步。新教材所选择的数学素材,就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是密切联系当前生活实际的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知识回到现实生活中,将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返璞归真,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3],不要为问题而脱离实际,使数学纯化,与生活产生隔阂,但也要反映一定的数学价值,将数学本来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和呈现突出了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轻结果重过程,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采用逐步加深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的理解,这比以往的教材改进了许多。 新教材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关注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介绍了有关的数学背景,特别是设计上先进了许多,这是很好的。作为数学教师应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摈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最终目的,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和教学功能。但是,在众多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人中,教材编写者是第一批执行者,若他们偏离轨道。真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事实上,从目前的教材看就有此嫌疑,分明新课程标准不作要求的内容或者说已过时的内容,不在正文中出现,便要在教材的习题中出现,于是下面教学者,进一步扩大其力度,再走几步,可想而知,课程新标准也就新不了了,和原来列二致,这当然是指少数内容了。所以,好的教材应是以课程新标准为依据的,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带头执行课程新标准的。

二、教师教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根据所要完成的教材内容,从学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组织、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合作,努力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进行自主探索现合作交流,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习、渐渐进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锻炼思维,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仅学到知道,更学到方法、思想。从目前的情况看,数学教学的情况远非如此,估且不论教师的水平是否可以达到,就教师的态度就值得怀疑,有的教师想如此却不敢如此,这与社会的教育观念相关。教师教学离不开数学教材,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媒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线,教材不可能适应每个班每个人,教师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结合学情利用教材,在课堂上,关注学生要多于关注教材,教育是一种关注,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事实上,关注教材比关注学生多的情况还存在,忽略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忽略个体差异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有待改变。教师教学还要好紧跟时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习的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自然增加了教学的魅力,使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从目前的情况看,现代教育技术还停留在纸上者居多,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也是走过堂,没有真正落实,甚至有的地方现代教育技术的设备只是不动产而已,这是相当可惜的资源浪费。可以说,今天让学生使用坏一台电脑,将来他会创造出若干台电脑,教育要舍得投资。

三、对学生的评价

教与学都要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测验与考试,只关注学习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只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事实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把学生理想化。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要重视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课堂上适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学生,还应评价教师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有部分教师还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只是评价学生,这中、是不对的。

四、教育观念

初级中学教育篇2

 

一、树立为全体学生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的意识。

 

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是初中毕业生面临的两种选择。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初中学校对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意识的培养疏于关注,导致不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未经职业培训就直接就业,成为低素质的劳动者。初中教育出口与职业教育入口衔接不畅,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展能力的缺失,也使大量生源和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初中学校要从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认识职业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性,建立为全体学生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的意识,创新教育方法,积极引导不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

 

二、三步走培养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

 

不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不少对接受职业教育缺乏兴趣。就学生本身而言,在对就业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能的认识模糊,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了解少,接受职业教育的心理准备不足等众多因素中,接受职业教育的心理准备不足是根本原因。我校抓住问题根本分“三步走”培养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

 

第一步,关注成材意识和操作技能兴趣的培养。第一步主要在七年级、八年级两年中实施。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教师挖掘各科教材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渗透“要做有用人,人人能成材”的信念教育;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对技术性操作的兴趣。为把第一步落到实处,学校每学期组织观摩教学,评课过程中,领导们对渗透成材意识和操作技能兴趣培养的亮点总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大加褒扬。对学生的教育也在改变着教师,老师们看待学困生再不是一无是处,恨铁不成钢,在他们眼里学困生可能是明天应用技术领域中的能工巧匠或农村的致富能人。

 

第二步巩固提高,家长和社会力量介入,实施导向。第二步安排在九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一阶段中学校要整合年级组、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教育力量,统一步调,统一舆论导向。年级组要多路径做好普通高中升学无望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把“成才道路万千条,掌握技术亦成材”的意识播进他们心中。自2009 年以来,我校在九年级第一学期用专题教育报告、学生才艺技能展示、班级主题班会、班主任个别谈话等系列活动,落实第二步骤。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受到激励,也使不可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

 

巩固提高的后期,我校引进家长和社会力量介入,实施深入导向。一般安排一次当地名人创业经历报告会,两次家长会。第一次家长会面向全体毕业班学生家长,侧重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情况、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业状况。第二次家长座谈会面向职业教育潜在生源学生家长。让家长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动态、高新技术产业岗位需求旺盛而技术人才奇缺的事实,与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未来发展问题,引导家长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不可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家长通过家长会,视野开阔了,看到了孩子的出路,对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有了心理准备。

 

第三步,集中动员,职业生涯定位指导,实现出口与入口的顺利对接。根据职业学校春季招生实际,第三步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春季开学后进行。我校抓住每年春季各招生学校大张旗鼓展开宣传推介攻势的机会,及时组织参加职业教育动员会,鼓励支持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同时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积极当好学生选择专业时的参谋。有近三年的教育引导基础垫底,大部分不可能进入普通高中的毕业班学生踊跃报名接受了职业学校春季招生。春季未报名学生在中考结束后,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基本上都能去接受职业教育。

 

在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中,初级中学应该有所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

 

初级中学教育篇3

关键词: 银川市 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育 差异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06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义务教育中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资源的投入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城乡差别,而带来的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上的不均衡现象和教育公平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学校体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提高社会总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学校体育资源的相对均衡是城乡学校体育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银川市西夏区城市、农村二元结构突出,农村中学和农村中学人数都较多。本文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师资、经费、课余体育、课程资源差异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形成银川市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中学体育教育差异的原因,提出逐步缩小银川市城乡学校体育教育差异的措施,以期为银川市城乡体育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提供思路。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教育公平相关界定。

我国学者翟博在《教育均衡论》中对教育公平是这样界定的:指国民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和公平地占有教育资源,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杨军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写道:教育公平是指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特别是公共财政支持的教育资源的配置。郑金洲主编的《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将教育公平地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分享当时、当地教育资源的状态,教育公平包括受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

由此可见教育公平是指受教育者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和使用公平及受教育的机会、过程、质量公平,它不光指物质上的公平,还包括制度和精神上的公平。

1.2城乡的相关界定。

我国有关城乡的划分在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中有明确规定,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最小划分单位,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城镇是指在我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划的基础上,经本规定划定的城市和镇,乡村是指城镇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包括集镇和农村。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银川市西夏区的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育资源,调查对象为西夏区城市4所初级中学、村镇3所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师。

表1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育资源调查学校统计表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关于城乡体育教育资源研究的文献资料及学术著作,对银川市西夏区初级中学的体育资源进行描述及引起城乡初级中学体育资源差异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

2.2.2实地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对银川市西夏区的7所初级中学分别进行实地调查,并对相关体育管理人员及部分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西夏区城市和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2.2.3问卷调查法。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内容设计了《银川市西夏区初级中学体育教育资源调查问卷》,从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经费投入、课外体育五方面,对学校体育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

本调查对银川市西夏区城市4所、村镇3所,全部7所初级中学,共向调查学校的体育组组长发放问卷7份,回收7份,有效问卷7份,进行相关问题调查。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2.2.4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获取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对比分析。

3.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资源现状及差异分析

3.1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的现状分析。

体育器材、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是保证学校体育课、课余体育活动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为了保障每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教育部于2005年组织制定了《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为了响应“全民健身”计划及更好地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社会整体健康水平,银川市西夏区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了对银川市西夏区学校基础体育设施、器材的投入力度。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西夏区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导致城乡教育也存在较大差异。

表2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中、小学体育器材使用现状调查表

调查显示,银川市西夏区有25%的城市中学体育器材充足,而农村中学这一比例为零。75%的城市中学的现有体育器材可以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农村中学的这个比例也占到了66.7%,只有一所农村中学器材相对缺乏,也就是整体上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在体育器材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实施的素质教育,为增强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器材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统一配发。

从表中可以看出西夏区城市初级中学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为4.46m■,村镇初级中学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为9.24m■,比城市学校的人均活动面积的2倍还多。

表3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人均占用情况调查表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一所城市中学没有田径场和足球场地,其他几所城市中学也因城市规划等原因导致学校体育场地不足。村镇中学的场地虽然在面积上相对富余,但是在场地的质量上却明显比城市中学要差很多。比如城市中学的田径场、排球场、足球场基本上都是塑胶、假草材质的,但是农村学校大都是煤渣、泥沙场地,没有一所学校是塑胶场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城乡中学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城市中学因位于比较好的地段,土地比较紧缺从而导致学校活动场地较少,而农场中学因位于农村,土地面积比较宽裕,所以活动面积相对比较富余。另外,城市经济条件比农村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不断加大,而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有限。所以城市学校基础设施教学条件都教农村中学好。

3.2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师资资源现状分析。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兴趣爱好培养的关键阶段。中学体育教师不仅仅是学校体育教学、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指导者,还担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塑造完美体形及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健身意识的培养等重要任务。所以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学校各项体育工作开展的进程和水平。本文从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学历、职称三个方面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的体育师资差异进行分析。

3.2.1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师生比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该地区城市中学体育师生比约为1:510,农村中学约为1:308,农村中学学生对体育教师占有率明显大于城市中学。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中小学每25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职体育教师。西夏区城市中学现缺专职体育教师15名,农村中学相对较少但是每所学校至少缺一名专职体育教师。

表4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师生比现状调查表

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较大缺额,一方面是因为随着近几年国家城镇划的发展,导致很多农民进城发展,其子女也随之进入城市学校读书,农村学校的生源减少了,而城市学校的人数大量增加了,但是教师的缺口却没有及时补上。另一方面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时的增加,由原来的每周2节课增加到3~4节课,但是学校领导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不足。

3.2.2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和职称现状分析。

教师职称和学历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高低和教学经验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教师素质的指标。从学历上看,西夏区的城乡初级中学现有体育教师都是本科学历,没有专科学历的体育教师,而村镇中学里有少量专科学历的体育教师。

表5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和职称调查表

从现有体育教师职称上看,中教一级、二级职称占绝大多数,其中个别城市学校也有中学高级职称体育教师。从整体上看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要稍好于农村中学。但是,从表5可明显看出西夏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初级中学教师的职称结构都明显不合理。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得知,教师职称评定中有一项指标是体育教师带队参加部级、省级或地市级比赛,学生取得的名次将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而实际上西夏区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村地区,所以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足,从而导致体育教师职称评定的机会减少。

3.3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分析。

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和开发是正常开展和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水平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对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科学合理的设置、开发及通过体育教师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指导,学生才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方法、技能、技巧,最终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运动能力得到提高,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

表6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调查表

(注:表中A类课程代指:田径、跳绳;B类代指:篮球、排球、足球;C类代指: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D类代指:武术、体操;E类代指:校本课程资源)

从表6可以看出调查的7所学校基本都开设了田径、跳绳及传统的三大球类体育运动项目,在调查的7所中学中有5所已经或正准备开设校本体育课程。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体操、羽毛球、网球、毽球等课程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开设,只有华西中学开设了武术课。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在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无明显差异。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学校场地等基础硬件设施不完善,不具有开设这类课程的条件,二是学校缺少教授这类课程的专业体育教师,三是以班级为教学单位,上课人数较多,一个老师无法全面照顾。但是从表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有4所学校开设或正准备开设校本体育课程,具体的校本体育课程有木球、押加、花炮、蹴球等。这也表明国家实施的三级课程资源管理体制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多样性,给学校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3.4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课余体育开展的现状分析。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也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课余训练、课余竞赛、校外体育、家庭体育等多种组织开展形式。

表7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课余体育开展现状调查表

(注:早操指广播体操,大课间操指眼保健操、韵律操等,课余竞赛指运动会、篮、拍、足等球类及广播操等比赛,其他指拔河、集体跑、越野赛等体育活动)

从上表可以看出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的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形式是比较丰富的,其中以早操、大课间操、课余竞赛等形式开展的课余体育的学校最多。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课余活动便于开展,同时学校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而增加的活动。

3.5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情况的现状分析。

活动经费是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是学校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是促进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发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先决条件、重要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经费投入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学校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表8 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现状调查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都有体育活动经费安排。其中调查的4所城市中学中体育活动经费都在5000元以内,农村中学8000元以上的经费投入占33.3%,有较大差异。整体上农村中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的比例大于城市中学的主要原因有: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投入逐年加大,但实际上农村中学生源却在减少,所以西夏区农村中学体育活动经费相对充裕。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长开始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有条件的农村优质生源开始流向城市中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中学的升学率。农村中学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加大对体育活动的投入等方式,以提高学生体育成绩,弥补文化课成绩的不足,从而提高升学率。三是农村中学学校领导相对城市中学校领导来说重视体育活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学校体育资源的调查对比研究发现,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在体育器材使用及场地质量、人均体育活动场地占有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城市中学在体育器材配备及体育活动场地质量方面均好于农村中学,但是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则农村中学大于城市中学。

4.1.2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学校体育师资方面的调查对比研究发现,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师资在数量、职称、专职与兼职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在数量上的缺额远大于农村中学,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职称明显高于农村中学,同时农村中学兼职体育教师情况也较城市严重。但是在学历、年龄方面西夏区城乡中学体育教师没有明显差异。

4.1.3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的调查对比研究发现,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内容设置上无明显差异。

4.1.4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课余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对比研究发现,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在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无明显差异。

4.1.5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情况的调查对比研究发现,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在体育活动经费投入方面有明显差异。整体上农村中学体育活动经费投入较城市中学体育经费投入大。

4.2建议

4.2.1针对银川市西夏区城乡初级中学体育器材使用率、体育活动场地方面存在的差异,应该加大对体育器材的整体投入,加强对体育器材使用的管理,确保配发器材充分利用。着力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活动场地质量,提高城市中学人均场地占有率。

4.2.2加强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业务水平,重视体育课程作用,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地位、待遇,增加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编制。

4.2.3城市中学应该再进一步加强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执行力,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组织、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农村中学应该充分挖掘周边的体育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活动,如开展越野跑、班级之间的各种友谊比赛等。

4.2.4农村中学要管理、使用好每一笔体育活动经费,城市中学应进一步加大对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学校有关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体育活动,充分认识到体育经费的投入对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意义。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应该组织策划一些切实可行的体育活动,主动要求申请活动经费。

参考文献:

[1]诸嘉.基于教育公平的江苏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石绍斌.城乡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7.

[3]郭雅娴.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

[4]赵锋,赵先卿.皖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2(10).

初级中学教育篇4

(一)尽管《体育教学纲》中早就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教育主张,但在实际工作中,指导思想上“应试教育”与“锦标主义”占较大的比重。

(二)在教学内容方面,目前中学项目重复严重,竞技类运动项目占统治地位,单调、机械、枯燥的技术动作成为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大多数体育教师还停留在“灌填式”与“强制命令式”阶段,过分强调“教师中心”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中“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或者搞“一刀切”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四)体育教师缺乏。一些学校由于体育教师配置不足,致使教师教学工作繁重,不但影响上课质量,也使教师精力不足而无法开展课外活动。

二、当前制约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体育教师素质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

体育教师是人类养生健身,进行身体教育、优秀体育运动文化科学成果的传播者和创造者。体育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健康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

(1)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并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但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中,还有许多的教师思想松散,有“吹一声口哨,发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不负责的思想;还有些教师平时生活作风不严格,没有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对学生起到了负面影响。

(2)教师的业务水平。据了解,在农村中学里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体育教师并不多,还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是中专学历或其他专业的兼职。有的体育教师不思上进,教学思想落后,平时也很少有培训的机会,因此教学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这也是制约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3)课前准备情况。课前准备包括备课和场地的布置。备课是为了让教师在上课前了解这堂课的目的,要讲授什么内容,在什么场地上课,以及这堂课所需什么器材,该如何摆放,又该如何安排运动密度和强度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在农村中学里,有很多的体育教师备课时敷衍了事,一直在使用“放羊式”的教学法,课前准备工作根本没到位,上课时匆匆忙忙,不知所措,严重影响体育教学效果。

(4)教学方法的选择。每一堂课的内容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教师应该按课的难易程度选择各种方法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准确、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5)重视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关节、韧带、肌肉、心脏等部位逐步进入运动状态,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同时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放松活动则是让学生疲惫的身体得到放松,尽快消除疲劳,以充沛的精力迎接下一节课的到来。如果体育教师对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重视的程度不够,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就容易受伤,疲劳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学生就会对体育课失去信心,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

(6)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关系到每一堂课的质量,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上课严肃认真,言而有信,爱护、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优缺点,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便会积极配合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相反,就会与教师背道而驰。

(二)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如何,决定着他们的学习的好坏。同样,在体育教学中,他们对体育的认识程度、学习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将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

(1)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程度。 农村中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因为经济、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刻,认为体育课学得好坏都一样。因此,上课时持“无所谓”态度,懒散,积极性不高。

(2)学生的身体素质 。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有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因力量不够而担心不能完成动作,从而产生胆怯,怕同学嗤笑的心理,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

(3)课前准备的情况。学生应该在上课前换好运动服装和运动鞋,以便在练习动作的过程中做到更规范,同时也可以减少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学生在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动机

学生的需要,便是动机,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动机,老师要加以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以坚强的意志品质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正面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表扬和鼓励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表扬并举,对学生心理产生一个良性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敞开心扉

教师要从关心和热爱学生的立场出发,建立融洽的、真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目标一致,默契配合,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条件。

(四)增加体育师资力量

根据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综上所述,我认为,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通过认真分析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学校各级领导要加强师德建设,为体育教师进修提供条件,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切实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才能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效果不断提高。推动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蔡旭青.小学体育教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若干思考[J].体育师友, 2001,(06)

[2]赵吉平.小学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多元功能[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3)

[3]陈飞强, 彭学龄.话说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J].体育师友, 2000,(01)

初级中学教育篇5

【关键字】初中 班级管理 良好习惯 养成教育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整个班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班级管理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主要针对初中学生的一些特点,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几点建议。

一、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初中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往往比较差,很容易对外界的一些事情产生沉迷。如一些学生喜欢电脑游戏,往往就会沉迷游戏而不能自拔,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所导致的。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班级管理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作为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在日常管理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同时还要将养成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注重学生自我约束力和班级集体约束力的教育,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

现在学生受到的外界影响比较多,很多诱惑很容易让学生误入歧途。学生对于外界的抵抗能力比较差,这些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问题。试想一个学生如果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能分清学生阶段的主要任务,这些外界的诱惑对于他来讲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老师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在班级树立学习榜样和道德标兵,并使其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具体实践中,老师可以利用开班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反面的举例,让学生明白不良习惯可能会带来的种种危害,然后在班级开展广泛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讨论中来,最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出5条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影响大家进步的不良习惯,然后针对这些不良习惯又有哪些比较好的应对措施。

老师同时还要监督不良习惯的纠正情况,在班级设置“红黑榜”,对那些能够约束自己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登记在红榜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表彰,而对于不能够约束自己的学生则要登记在黑榜上督促他们改正,这样使用集体的力量就能逐步地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使他们回到良好习惯的主流中来,逐步地铲除滋生不良习惯的土壤,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班级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产生归属感。

三、开展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

分析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的一些共性会发现,这些学生往往性格较为内向并且不愿意参与班级的活动,大多活在自己的小圈子或者自己的世界,不愿意打开心扉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学习上也往往缺乏动力。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耐心辅导,但最为重要的是对学生不放弃不抛弃,持之以恒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参与班级活动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到集体中来,与其他同学更多地进行交流,能够促进学生阳光心态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团队精神的塑造。因此在课余时间,老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和其他兄弟班级之间的篮球比赛或者足球比赛之类的带有一定集体竞技性的游戏等。组织这些活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触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誉,另一方面通过协作配合,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些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远离不良习惯的影响。

四、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是从小时候就开始形成的,在初中阶段如果仅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对学生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因此老师应该和家长多沟通,适时进行家访,和家长一起共同协商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制定相关的配合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改掉学生的不良习惯。

五、小结

初中生思维活跃,且自控能力比较差,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很容易被不良习惯所左右,容易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还会对学生后期更高阶段的学生生活和工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初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又是十分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老师进行扎实细致的工作,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行为养成教育应成为中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任务[J]. 凯里学院学报. 2007(04).

[2]刘相全.家庭教育在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 2007(05).

初级中学教育篇6

【关键词】农村 初级中学 青少年 思想政治 教育

“思想”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理论宗旨推动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所谓的政治思想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有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体现当代青少年的时代特点。作为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青少年群体一方面他们具有思想解放,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可塑性强等一些共性特点,同时,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又具有创新意识强,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自主意识强,追求民主、自由和平等,成就意识强,十分渴望自我价值实现和祖国繁荣富强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思想动态。当然,随着新旧体制和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也有少数青少年产生了金钱唯上,追求功利,道德沦丧等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因此,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要结合当代青少年的时代特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时代感。

一、农村初级中学部分青少年学生存在的心理

1.存在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的思想心理。当今社会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流行,再加上农村生活本身就较城市生活艰苦,部分学生厌学心理严重,一些孩子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享受,甚至不惜动歪脑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农村初级中学的部分学生总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成绩好不好无所谓;思想好不好无所谓,只要有钱就行,会挣钱就行。可他们并不知道,凡事必须以知识为前提,以国家法律为准则。有人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不一定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一定是最有前途的人。我们不去追究这句话有多大的哲理,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知识的重要性。有了知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有了知识,你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家庭、民族和国家;有了知识,你才会更懂得如何挣钱;有了钱后,你还要回报于社会。有了知识,你才不会成为心理扭曲的爆发富、土财主。

2.农村留守中学生的不良心理。随着社会改革浪潮的变迁,外来的思想与生活方式、父母的外出打工等都对当前的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状态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产生了家庭教育环境的严重缺失,导致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使得大多数留守学生孤独感、自卑感、失落感越来越强烈。各种不好的心理特征,逐步显现出来:a.性格柔弱内向;b.自卑心理障碍;c.寂寞无聊心理;d.逆反心理;e.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3.存在缺少约束,沉迷网络的不良行为习惯。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特别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学生上网比例居高不下。农村青少年学生中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荒废学业,甚至引发网络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网毒猛于虎”。网络导致农村青少年学生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原因是:①众多内容混杂的网站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②不规范的网吧经营和管理,使犯罪的发生有了滋生的土壤;③缺乏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是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地区的初中生由于父母出外打工,家庭教育相对薄弱,学校在其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当前部分农村学校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缺陷。

4.存在盲目崇拜明星的不良行为。当今的农村初中生,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绝大部分学生缺乏正常的信仰指导教育,“日流”、“韩流”的盛行,使孩子们迷恋明星、盲目攀比;使他们失去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不反对青少年崇拜明星,但是反对盲目崇拜。青少年去喜爱一个人,去崇拜、敬仰一个人本没有错,错的是这种爱若超出了一定限度,就会变成非理性的追捧和盲从,有的会造成心理失衡,损害自己和亲人,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如何正确引导农村初级中学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杜绝以上行为

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主流是健康的,很多孩子与生俱来有着淳朴、善良、耐劳的优良品质,整体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因此家长、教师要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懂得知识是一切的基础,物质和金钱都无法代替知识的力量,让他们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不能换到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情义;金钱不能买到正义、道德和良心;金钱不能买到健康长寿、快乐和宁静等。让他们认识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成长成才,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与时俱进的新一代社会主义人才,只有这样在走进社会后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教师,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学习,完善自我,为更好地培养党和国家的接班人而努力。

对于留守学生,家长、教师首先要加强与子女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关注子女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心理。其二,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发现不良心理特征应及时给予疏导化解,其三,强化监护人的职责与义务,管吃管穿,更要注重孩子们的成长与健康。

对缺少约束,沉迷网络方面:①加强法制教育,封堵农村青少年学生不上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网站。②倡导网络文明,共建绿色网络。③学校开展更多精彩的课余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与网络争抢生源,将陷入网络泥潭中不能自拔的学生挽救出来。④建立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系统,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从根源上切断网络对在校中学生的毒害和迷惑,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彻底净化文化市场,确保互联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才能真正有效预防和控制在校中学生网络犯罪的发生。

青少年时期追求偶像和崇拜明星是不足为怪的正常现象,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心智的成熟,自然会从狂热的明星崇拜中冷却下来,但是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就难免不会走入误区。因此要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①理性、批判地看待各类人物、事物,不盲目崇拜;②科学地、有选择地对待流行事物,吸收其积极向上的,避免消极颓废的,不迷失自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句话:对青少年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无论家长、教师、社会等等绝不能缺失和忽视青少年的亲情教育和正确引导,要教育他们去体会自己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的一成员,一分子,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懂得爱父母、爱老师、爱家庭、爱朋友的亲情感。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让全社会时刻关注农村青少年的思想动态。总而言之,可怜天下父母心,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成才。

【参考文献】

1.《浅议农村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作者

2.《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学生良好独立健全的人格》黎国华 杨国刚

3. 《不在盲目崇拜中迷失自我》丁 辉

初级中学教育篇7

关键词:融合式;教学模式;初级任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一、深化认识,准确把握融合式教学的本质内涵

任职教育融合式教学模式,是指院校不同教学单位,围绕统一的教学目标,针对同一教学对象,打破界限,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共同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质体现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削枝强干、教学力量的科学统配、教学组织强强联合、教学资源的集约共享等方面。遵循了任职教育的客观规律,适应了任职教育的需求,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融合式教学是适应任职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

教学形式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这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教学规律的体现。初级任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员以作战指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应着眼适应战斗力模式转变需要,侧重于培养学员的组织指挥,侧重于谋划决策,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因而教学形式必须破除传统应试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积习”,打破按学科专业、按教研室独立实施教学的局限,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力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必须充分整合,融为一体,协调一致地实施,从而有效提高初级任职教育的质量效益。

(二)融合式教学是创新优化课题教学的有效形式

初级任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课题选择应侧重于紧贴作战任务、紧贴任职岗位,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必须优化组织课题内容,如战术指挥作业课题,包含组织战斗和战斗实施两大部分,而组织战斗又包含多个内容,其中组织战斗的定下决心这一内容又包括情况判断、定下决心、战斗协同、战斗保障等内容,战斗实施部分还包括战时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等。课题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在实施课题教学时,必须由战术、军理、政工、管理等教研室共同实施。若不采取融合式教学,则会造成教研室之间沟通不畅,衔接不紧,内容不一致等现象,教学将无法顺利进行,学员更无所适从。

(三)融合式教学是整合资源提高效益的必然选择

院校教育训练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科研资源、技术资源、保障资源及丰富的教学资料等。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不同的教研室。在平时的教学训练活动中,由于各教研室相互独立、相互封闭,在资源的利用上仍是立足自我,共享不足,教学的整体保障效益不高。而融合式教学在机制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打破了各教研室之间的界限和壁垒,使不同的教研室围绕共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紧紧融合为一体;使分散的教学训练资源在共同的目标和保障任务下有机融合。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训练资源的整合,实现教育训练资源的共享,提高了保障效益,保证这些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整体效益。

二、着眼质效,积极探索融合式教学的方法路径

(一)注重融合渗透,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的融合是融合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融合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刻把握现行任职教育课程设置仍然存在教学内容信息化含量低、核心能力培养不突出等问题。结合具体岗位标准,优化教学内容,建立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管理和教育需要的课程体系。要紧贴作战任务,着眼提高学员核心能力素质设置课题内容,全面统筹,多位一体,科学衔接,凸显教学内容对于任职能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突出任职岗位的主线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信息化条件下分队战斗指挥与训练课程和信息化条件下分队基层政治工作和基层管理工作课程设置,将教学内容与任职能力需求充分对应,突出新大纲规定和部队岗位急需的应用性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削枝强干,优化课程编配。

(二)注重统筹协调,突出教学力量的融合

教学力量的融合是融合式教学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教学力量融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融合式教学的成败。这里所指的教学力量主要是指各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即教员。教学力量融合最主要的是要成立融合式教学组,即通常所说的联合教学组。联合教学组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由相关系、相关教研室的教员共同组成。联合教学组通常在院校训练部门的组织下

召集担负教学任务的教研室的领导和相关教员,共同研究,共同论证,共同确定。由担负主要教学任务的教研室人员担任组长,负责管理、统筹、协调联合教学组的各项工作。

(三)注重发挥优长,突出教学手段的融合

教学手段的融合是提高教学教益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开展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和野战化教学训练,通过训练手段的有效融合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效益的“倍增器”。要拓展基地教学训练,院校既可以依托基础设施条件组织驻训,进行适应性训练,将学员在营区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组织指挥战斗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组织现地实兵综合演练,由基地和院校联合组织实施,增强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拓展模拟仿真训练,运用指挥对抗训练模拟系统,使学员在近似实战的训练环境中活用战术手段,提高组织指挥能力。

(四)注重集约高效,突出教学保障的融合

教学保障的融合是融合式教学对教学保障的客观要求,能有效整合教学保障资源,提高整体保障效益。对院校而言,教学保障主要是机关的职责。通常由各教研室根据年度教学任务,提出保障需求,由机关制定年度保障计划,并依据计划实施教学保障。而融合式教学机构在隶属关系上不十分明确,再加上有时融合式教学机构成立的时机不确定,这样在教学保障上容易被机关忽略,不能及时纳入年度保障计划,造成准备不充分,保障不及时,效益不高等问题。因此,机关在制定保障计划时,应充分预想,仔细研究,及时将融合式教学的保障任务纳入年度教学保障计划,使融合式教学的保障真正融入院校整体保障任务,加强统筹协调,确保保障到位。

三、科学组织,有效推动融合式教学的深入发展

(一)着眼需求,合理融合

融合式教学并非适合所有的教学活动,只是围绕某些特定的教学需求,针对某些特定的教学内容而采用。尤其是针对任职教育的作战指挥和战术专业应用课程、课题教学以及战术综合演练非常适合。而以教研室为区分来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方式应突出军事基础部分内容,它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实施、管理、考核和保障,对于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军事技能,打牢军事基础十分有利。因此,应着眼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定需求,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确定融合式教学的范围和对象。否则,对各教研室正常的教学活动会造成干扰,给教学的管理和保障工作增加难度,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协调统一,紧密融合

融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果缺乏的科学的统筹计划与协调,有时会出现融合不紧密的问题,甚至导致教学内容前后不一,衔接不畅,甚至自相矛盾,使学员无所适从,从而影响学员的学习效果。要想使融合式教学真正“融”起来、“合”起来,必须建立规范的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加强统一管理。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切实融合起来,做到统一思想、案、统一备课、统一授课。尤其是对于战术想定作业等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应用课题教学,联合教学组的成员一定要认真讨论,深入研究,对战斗决心、战斗进程以及教学的组织实施等重要问题要达成广泛一致,真正实现协调统一,紧密融合。

(三)讲究方法,全面融合

融合式教学并非教学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系统的教学实践活动,必须讲究方法,认真组织,全面融合。要注重统筹的方法。要统筹好融合式教学活动同其它教学活动,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做到互不影响;要统筹做好融合式教学的准备、实施、考评、保障等各环节,确保准备充分,组织严密,保障到位。要注重定量分析的方法。尤其在确定融合式教学的内容时,即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课题特点,确定所要融合的教学内容,又要定量分析所要融合的各教学内容的比例、时间安排、相互次序及教学力量使用等,实现精确融合。融合式教学是教学内容、教学力量、教学考核和教学保障全面融合、共同作用的整体。因此,应将各方面的融合综合在一起,以教学内容的融合为前提,以教学力量的融合为保证,以教学保障的融合为支撑,发挥整体功能,增强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东祥.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2008.

[2]赵卫国,王志祥.初级指挥任职教育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3]乔军.任职教育实践教学探析[j].军事,2012,(7).

[4]余满玖.转变观念是推动任职教育深入发展

初级中学教育篇8

 

我校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团黄委[2018]38号文件《关于开展2018年青少年“三禁三防三自”主题教育的通知》,引导帮助广大青少年远离“黄赌毒”危害,积极组织开展“禁黄、禁赌、禁毒”系列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对“传销、诈骗、校园欺凌”的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树立“自爱、自重、自强”的健康心态。我校现对本次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了以林仁冲校长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由谷仙红同志负责办公。建立机构,明确责任,以保障各项禁毒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学习会议文件团黄委[2018]38号文件

学校及时组织德育处工作人员和班主任学习黄委[2018]38号文件《关于开展2018年青少年“三禁三防三自”主题教育的通知》,组织学习好相关知识,以便活动更有效。然后,学校再按文件精神对学校的“三禁三防三自”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布署。

三、工作有计划、有落实,制度健全,措施有力。

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切身实际制定了《院桥初级中学“三禁三防三自”工作计划》,并严格按方案开展工作。

四、加强宣传、教育

拓宽宣传教育渠道,丰富宣传教育形式(通过发宣传资料、黑板报和手抄报比赛),使全体家长和师生人人知道,人人参与。本次活动中,学校还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观看《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教学片》等途径对禁毒工作大力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教育。

我校紧抓住这一契机,学校举行开主题班队会、出黑板报、橱窗知识展等活动。为使学生远离“黄赌毒”危害,增强对“传销、诈骗、校园欺凌”的自我防范意识,树立“自爱、自重、自强”的健康心态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1、开辟“学校三禁三防三自”宣传栏。努力营造校园良好的氛围,为学生打造一片纯净的天空。

2、出好专题黑板报。我校抓住黑板报、广播等这样一些宣传教育阵地,各班以“三禁三防三自”教育为主题,并进创作。这样,很多同学就对“三禁三防三自”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提升。

3、开好“三禁三防三自”教育主题班会。为了进一步深化同学们对“三禁三防三自”更全面的认识,各班精心组织实施主题班队会,形式多样,讲究实效。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同学们深深认识到“黄赌毒”的危害性,增强对“传销、诈骗、校园欺凌”的自我防范意识的必要性,树立“自爱、自重、自强”的健康心态重要性。

本次活动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一点成绩,把我校的“三禁三防三自”教育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创新意识的体现范文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手写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