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6 23:20:31

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

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一年来,人事股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本职,开拓创新,与其他股室团结协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成了区域站技术人员的招聘工作。

今年以来,我县承担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组建了三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同时配合县人事局,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聘了36名农业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农业27名,畜牧业9名),充实到三个农技推广区域站,整个招聘工作从制定方案、组织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核、到聘用等环节,我们都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标准,精心组织,层层选拔,规范操作每个程序,确保了整个招聘工作圆满成功。农技推广区域站的组建成功,进一步健全了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优化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推动了全县农技推广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完成了局机关和区域站的人事管理工作。

一是为新招聘的39名区域站工作人员办理了人事关系、工资关系和10%的养老保险补助,同时,根据县人事局的要求,组织区域站工作人员完善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和人事合同;二是按照县人事局工资股的要求,为局机关在职、离退休干部职工和区域站工作人员办理了工资晋级、晋档、增资关系;三是对局机关和区域站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工资执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为2006年普调工资提供了依据。

三、承办了农业系列中、高级职称的申报和初级职称的评审工作。

根据市、县人事局的委托,一是积极组织农业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中、高级职称的申报工作。今年,申报中级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3人,其中,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2人;二是积极开展农业系列初级职称的评审工作。认真组织相关单位推荐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候选人员20人,经人事局下文13人组成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报名36人,经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35人,其中,农业助理级28人人,技术员级7人,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县农业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局机关和区域站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一是完善了区域站工作人员的计划生育台账,为部分人员办理了计划生育接管手续,使三个区域站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走上了正轨;二是按照县计生委的要求,按时组织育龄妇女参加孕检,确保上站检查率100%;三是每月按时报送计划生育月报表,并及时掌握、妥善处理有关情况;四是整理了局机关计划生育创国优有关材料,出台了5个文件,3期简报,进一步完善了创国优汇报材料,省国优验收组听取了我局的汇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存在问题:

1、申报农业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太少,我县农业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

2、对区域站工作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不太规范,一些情况掌握不够完全。

明年工作计划:

1、加大农业系列中、高级职称的申报和初级职称的评审工作力度,提高我县农业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2、加强局机关和区域站的人事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人事档案,为在职干部职工做好统计、考核、调配、工资晋升等工作,为离退休干部搞好一切服务。

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第二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是为客观公正评价农业技术实用人才建立的一项新的人才评价制度,纳入全省人才评价体系。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省乡(镇)、村、组等农业生产第一线直接从事农业、畜牧、工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水产、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农村实用技术人员。

第四条取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承担相应技术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五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按专业技术工作特点分为农业工程、农艺(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农牧产品加工、经营服务等五个专业,各专业适用范围如下:

(一)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水产、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二)从事技术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应用等种植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三)从事畜牧(牛、羊、猪、马、驴、骡、兔)、家禽(鸡、鸭、鹅)、蜂和特种经济的饲养管理、畜、禽繁殖,饲料生产与加工,环境保护与动物卫生保健及相关方面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四)从事农牧产品加工技术工作的人员。

(五)从事运输、营销、中介服务行业的农村经纪人才。

上述各专业均加注在相应职称名称之后。如农技师(农业工程)等。

第六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等级设置为:初级、中级、高级。各等级分别对应的技术称号名称如下:

(一)初级:农技推广员、助理农技师。

(二)中级:农技师。

(三)高级:高级农技师。

第七条我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在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省人事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市(州)、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会同农业等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具体实施。

第八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通过评定或认定的方式取得。高级职称通过评定取得;中、初级职称通过认定取得。

第九条国家已建立准入制度和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的专业,不进行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

第十条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热爱本职工作,努力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评定或认定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认定初级(员)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基本了解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农业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能按技能要求基本完成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一般技术内容,了解一般农机具或常用设备的主要结构原理,具有完成一般技术辅工作的实际能力

②参与农业技术推广,能在科技人员指导下进行群众性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正确记载和整理技术资料。

③了解种植、养殖技术操作规程,能承担规模种植、养殖的技术操作工作。

④种植规模是本村劳动力平均种植规模的1倍以上;或在同等土地条件下,单产超过本村平均水平的30%以上;或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收益高于本村农户平均水平50%以上。

⑤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能独立承担农牧等产品的运输、营销等工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和中介服务。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中专毕业,或高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

②获得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即“绿色证书”)或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级技术等级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初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④参加区县(市、区)以上部门组织的50学时以上或参加乡(镇)组织的100学时以上的本专业初等技术培训或已被乡(镇)确认为某一专业的示范户且连续两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认定初级(助理)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基本掌握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农业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掌握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主要生产程序和操作技能,能发现并排除一般农机具或常用设备设施的简单故障,具有一般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②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向群众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艺,进行一般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③种植规模是本村劳动力平均种植规模的2倍以上;或在同等土地条件下,单产超过本村平均水平50%及上;或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收益高于本村农户平均水平1倍以上。

④能因地制宜的提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建议,帮助农户做好农牧等产品的收购、营运、工作,为群众致富作出一定贡献。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大专毕业,或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②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技术等级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高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初中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并累计参加区县以上部门组织的100学时以上或参加乡(镇)组织的200学时以上本专业初等技术培训;

④取得初级(员)农业技术称号4年以上;

⑤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初级基础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且成绩合格。

(三)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认定中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掌握并能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专业技术工作,掌握本专业技能标准和技术规范,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能正确操作和维护保养较复杂农机具和常用设备,能协助开展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②组织并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能对农户进行有关试验、示范技术和操作技能的辅导,具有采集与处理试验数据的一般知识,能独立撰写单项的技术工作总结。

③结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推广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能解决试验、示范、推广和本专业技术工作中的某些技术难题,在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

④种植、养殖、加工等示范大户,近3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不低于当地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并能带动一定数量的农户共同发展,已产生一定规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⑤在经济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能制定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营项目规划和产品流通、销售、加工方案,在引进资金,促进流通,加强合作,创建品牌等方面成绩显著。

⑥能指导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大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

②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师合格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取得初级(助理)农业技术称号5年以上;

④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中级基础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且成绩合格或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培训半年以上取得结业证书;

⑤获得县(市、区)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或被县(市、区)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科技状元等荣誉称号;

⑥在县(市、区)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⑦受县(市、区)政府表彰的示范户、专业户。

(四)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评定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

1.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两项。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

①从事林业、农机、水利、水保、农电、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水产等专业技术工作,熟练掌握本专业生产技术知识和技术要点,独立制定生产计划、技术工作计划或规划,提出技术推广项目,制定技术措施,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指导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工作。

②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动态,能倡导开展科学试验,及时引进和推广省内外先进技术,分析解决当地生产及业务工作中的技术难题。

③在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有独到的生产、经营方法,近3年家庭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的5倍以上,并带动周边农户(至少2/3以上农户)共同发展,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④能够运用本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独立处理经营活动中的业务问题。能进行经营业务的洽谈、经营合同的起草,具有对专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⑤熟悉农村市场的流通环节,具有熟练的实务操作的技术和技能。有丰富的农业经纪实践经验,熟悉市场行情变化,有较强的创新和开拓能力。

⑥具有承担农业技术实用人才培训施教能力,或具有讲解、传授本专业知识或技能的经历。

⑦能指导中级农业技术人员工作。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①大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或中专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1年以上。

②获得劳动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技师合格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

③取得中级农业技术称号5年以上;

④获得市(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或被市(州)级以上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科技状元等荣誉称号;

⑤在市(州)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⑥受市(州)政府表彰的示范户、专业户等。

第十一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工作由相应评(认)定组织负责。高级职称由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评定;中、初级职称分别由中、初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认定委员会负责认定。高级职称的评定工作每年进行1次,中、初级职称的认定工作每年应不少于2次。

第十二条各级评(认)定委员会的组建应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由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授权各市、州人事职改部门负责组建,报省职改办备案;中、初级职称认定委员会按原农民技术职称管理权限分别由各市(州)和县(市、区)负责组建。

各级评(认)定委员会组成人员,要从取得农业技术职称的农技人员中遴选,并充分考虑其专业覆盖面。评(认)定委员会成员应是熟悉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或具有较高技术职称、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组织纪律性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须在15人以上,且必须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认定委员会由11-13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初级职称认定委员会由9-11人组成,其组成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不少于1/2。

第十三条评(认)定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程序是:推荐、审核、评(认)定、颁证。

(一)推荐。按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范围和条件,对符合本通知第五、九条规定的人员,由其所在的村委会或相应的专业协会负责推荐并提供相关材料,具体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主要业绩、贡献、成果,以及相关的证书、证件、证明等,并由被推荐人所在的乡(镇)政府将有关材料报送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拟评(认)定高、中级职称的,由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按行政区域管辖权报送市、州人事职改部门。对暂不具备组建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的市、州,其相应的评定工作由省职改办负责委托。

(二)审核。被推荐评(认)定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其推荐材料由推荐单位送当地乡(镇)政府审核,经审核材料属实的,由乡(镇)政府签署意见,并负责将有关材料报送相应评(认)定工作部门(机构)。对推荐材料的审核,要重点审核能证明被推荐人主要业绩、贡献、成果的相关材料是否属实,要严格按照标准条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

(三)评定与认定。各级评定委员会应根据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的有关规定、要求及评(认)定标准条件,对被推荐人进行考核、评定或认定。具体的评(认)定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会议形式或现场考评的方式进行。以会议形式进行评(认)定的,必须有2/3以上的评(认)定委会成员出席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票超过评(认)定委员会组成人员1/2以上才算通过。以现场考评方式进行评(认)定的,其考评标准须逐条量化,参加现场考评工作的评(认)定委员会成员仍应达到评委会组成人员的2/3以上,并根据现场考评情况对被考评人进行逐项打分,经统分计算出的平均分数达到60分及以上的才算通过。

(四)公示。对按规定程序通过评(认)定相应职称的人员,由人事职改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期10天。对在公示期内群众反映的问题,由组建评(认)定组织的部门(机构)进行查实,并由市(州)或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按其管理权限,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经公示无异议的,初级职称由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行文公布认定结果;高、中级职称由市(州)人事职改部门公布评(认)定结果。

(五)颁证。获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由各级人事职改部门颁发省人事厅统一印制,人事职改部门加盖印章的《四川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证书》。高、中级职称证书由市、州职改办颁发;初级职称证书由县(市、区)职改办颁发。

第十四条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定要坚持重实际操作能力、重效益、重业绩、重贡献的原则,要将申报人员所从事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将申报人员自身的科技应用能力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对有特殊技艺,贡献突出的人才,可不受学历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的限制。

第十五条获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符合评审农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业绩条件的可申报评审相应的农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业绩特别突出的,可由省职改办直接推荐评审高级农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对做出突出贡献并取得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可推荐参加各类优秀专家的评审选拔。

(三)取得高级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申报省外专局引进国外人才项目或农业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

(四)受聘在基层单位工作的人员,享有与聘任单位平等签约的权力。

(五)乡镇农业基层服务组织和集体单位在农村招聘农技人员时,优先从具有相应农业技术称号的人员中挑选。

(六)在进入农村人才市场进行人才引进、交流和劳务输出时、优先选拔推荐。

(七)优先与单位或农户签订有偿服务技术承包、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推广合同。

(八)优先参加技术培训、讲座、交流、进修或应邀参加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学术活动,或应聘到外地传授技术。

(九)优先获得有关部门提供的学术技术资料、信息等。优先参与农业开发项目和获得贷款。

第十六条获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积极钻研业务和参加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二)努力完成业务主管部门布置的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任务,带头搞好科学技术普及和技术服务,积极向当地群众传授科学技术,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三)积极提出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和建议,为当地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

第十七条取得农业实用技术职称的人员,应按照国家和省对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主动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各级人事职改部门要统一将这部分人员纳入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规划,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积极为他们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条件。

第十八条各级人事职改部门要对本地区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评(认)定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待进一步完善解决的问题,各市、州人事职改部门要每年定期将本地区取得相应职称的人员总量及相关工作情况书面报省职改办。

第十九条本办法下达后,不再进行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工作。四川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四川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原制定的关于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的有关规定均停止执行。

第二十条原已通过评审取得农民技术职称的人员,可根据本人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持《四川省农民技术职称证书》到当地人事职改部门加注专业类别,或重新换发《四川省农业实用技术职称证书》。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各项规定中凡有量化要求的,均含相应规定之最低量化标准。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省职改办负责解释。

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文章转载自文秘站网-

几年来,__县人事局在市人事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目标,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用,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20__年,__县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县,__县人事局被省人事厅评为20__年度“全省人事工作先进集体”,在20__年度县人大、县政协评议“一府两院”活动中,__县人事局受到通报表彰。文章转载自文秘站网-

一、创新管理机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管理

(一)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是搞好竞争聘任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单位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参照高、中、初级结构比例,调整、设置了专业技术岗位。与20__年相比,20__年新增高级专业技术岗位21个,核减中级岗位129个。在20__年全县第三轮竞争聘任工作中,邀请监察局的同志全程参与监督,确保竞争聘任的公开公正和公平。竞聘结束后,有25名高级、182名中级人员落聘。通过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全面优化了专业技术岗位结构和人员队伍结构。

(二)严格把关,强化初级职称评审工作。为消除以往初评委简单操作,只要符合申报条件就全部通过的弊病,在20__年初级职称评审中,我们要求申报人员除提交学历、评审表、资格证、继续教育、工作总结以外,还要提交近几年的论文、获奖证书及科技成果证书等,并将申报人员的工作实绩及年度考核结果作为重要参考指标。确定初级职称评审通过率控制在80以内。去年全县295人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职称,235人通过评审,有60人因技术水平和工作业绩较差而未能通过。由于严格按程序操作,严把了初评关,从而保证了初级职称的评审质量。

(三)开展农村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促进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去年中央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我们在全县农村开展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按照农学、果树、蔬菜、畜牧、兽医、农村会计、水产等专业类型,将职称分别确定为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农民技师和农民高级技师四个级别,并明确了各级职称的评审条件,同时免除一切评审费用。20__年,全县评定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农民专业技术人员1100余名。

(四)改进考核方式,增强考核效果。20__年,我们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从“德、能、勤、绩”和继续教育等方面,通过个人述职、民主评议、量化评分、考评组评定等环节严格考核。同时注重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在聘期内考核为“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单位予以解聘;对原来落聘的人员在考核中定为“优秀等次”的,单位重新聘任。将考核结果与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晋升紧密结合,做到优胜劣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创新培训方式,打造学习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一)扎实推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为加强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我们积极创新培训方式:一是在县电视台专门开辟了继续教育频道,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平台。二是严格继续教育考试制度,阶段考试与结业考试相结合,阶段考试不及格的集中进行补课,结业考试不及格的不予登记学分。三是将继续教育直接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竞聘上岗挂钩。去年,全县3600余人次参加继续教育,对阶段考试不合格的300余人进行了集中补课,72人未通过结业考试,没有登记学分,充分发挥了继续教育的作用。

(二)邀请专家教授讲课,提高培训质量。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每年都聘请专家和教授来我县授课,进行技术指导。去年举办各种培训班6期,邀请省内外高等院校教授和专家50多人次,培训科目涵盖管理、机械、工程、农业、医疗卫生、教育管理等专业。高层次的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技术水平,促进了业务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鼓励专业技术人才进修深造,不断提高学历层次。我们不断激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更高层次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鼓励在职人员进修深造,对获得毕业证书和相应学位证书者,所在单位报销部分学费,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目前,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中有2360多人攻读专科或本科,在读 研究生近300人。

(四)拓宽培训渠道,积极开展境外培训工作。近年来,根据我县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出国培训的力度,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赴日本、韩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培训、学习,总计达100余人次。去年下半年,以我县与澳大利亚天鹅市结为友好城市为契机,积极申报了20名企业管理技术人员赴澳进行为期3个月的公共管理、国际贸易专业培训项目,目前已通过人事部和省外国专家局的审批,人员选拔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优化创业环境,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作用

(一)不断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生活和工作条件。前几年,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工作强度大。有时因乡镇财政困难,工资不能及时发放,严重影响了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20__年以来,先后将乡镇中小学、卫生院的工资纳入县财政统管,提高了工资标准并保证及时足额发放,解除了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要求各企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专业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自去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以来,我们把这项工程作为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破解“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与县科技局密切配合,抽调农、林、水等单位具有高中级职称、业务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科技特派员队伍。去年全县共派驻乡镇、行政村科技特派员52人,科技特派员新建示范点36个,实施新科技开发项目48项,引进各类新品种158个,推广各类新技术58项,投入资金800多万元,辐射带动社会投资4000多万元。科技特派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52个,结合“科技下乡”,培训农民8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多份。

(三)组织评先树优活动,进一步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先后开展了评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科技致富带头人”等各种评先树优活动,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各单位根据自身条件每月还给予一定数额津贴。对他们的先进事迹在电视媒体上进行了宣传,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鼓励他们多做贡献,多出成果。近年来,先后评选“专业技术能手”110余人、“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82人,“优秀人才贡献奖”、“科学技术研究奖”获得者30人次。时风集团与泉林集团先后有7名同志被评为省、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四)搭建创业平台,不断鼓励创新。我们积极落实有关扶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强化企业创新意识,为科技人员搭建创新平台。去年县卫生系统申报科研成果50多项,其中1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它成果也都达到了省、市领先水平。县里制定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暂行管理办法》,对企业技术开发急需引进的人才制定了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专家来__工作。时风博士后工作站多方联系20多人,其中先后有5位博士后进站工作,去年时风集团中央研究院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0余人,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多项。县里还出台了《资助奖励专利申请暂行规定》,并以技术入股、专利共享等多种形式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去年全县申请专利125项,兑现资助及奖励费2万余元。时风集团承担的省科技攻关项目“数字化开发技术在农用车行业整体提升中的示范应用”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泉林集团成功研发了“麦草置换蒸煮”的新草制浆工艺,攻克了这一造纸业部级技术难题。

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一、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才引进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卫生人才工作的重中之中,20*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从昆明医学院引进12名卫生紧缺人才,对填补相关领域人才空白,提高我县医疗技术水平起到了良好效果。

二、加强人才储备工作

积极做好20*年全县卫生事业单位补充人员的招录工作,全系统计划招聘47个工作岗位,报名人数300人,其中本科2人,专科13人,中专285人。295人参加考试,经过各轮筛选后,最后录用了35名。

三、改善用人环境,完善激励机制。

根据卫生系统人才发展需要,逐步建立起重引进、重培养,双管齐下的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才经费投入力度,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供物资保障。为引进的人才创作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便利,安排周转住房等,免除其后顾之忧,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全心投入工作。

四、规范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做好职称晋升等工作。

我县卫生人才管理工作进行有序,顺利按计划实施。组织完成了20*年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考试工作。20*年新增初级职称37人,中级职称11人,评定高级职称2人。

五、加强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

20*年,县卫生局积极安排人员参加县委党校组织的党政干部培训,全年共有3人参加培训,并选送1人到文山参加学习培训,1人到昆明参加学习培训。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进行学习培训,全年共有286名基层卫生人员参加县级培训,136人参加州级培训,78人参加省级培训。积极响应国家“万名医师下乡”精神,组织安排一批省州医师共15名到基层开展服务,带动当地医疗水平的提高。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全年共组织乡村医生培训4次1*2人次,举办乡村医生培训班1班共296人。

六、存在问题

一是近年的毕业生与现实的医疗单位岗位空缺比例不协调,导致医疗卫生单位招考中部分岗位考生过多,而部分岗位则无人报考,造成现实中部分医疗单位某些工作无人开展。

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人力资源数据来自于2010年底浙江省疾病预防中心(疾控中心)开展的《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结》中的《2010年度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统计表》。人力资源构成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中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2010年度相关数据的采集,主要内容包括人员的学历、职称、专业、年龄等构成情况。历史对比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情况报告(2003—2005年)》。

2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现况调查和历史对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问卷调查和已有的数据进行人员数量和构成的现况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部分指标与2005年相比,以反映人力资源变化情况。

3统计分析

运用Excel2003和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录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底,浙江省共有在职疾控人员5835人,省、市、县三级分别为442、1276和4117人,平均为442、116和51.5人/单位,与2005年底相比平均每单位在职人员数分别增加8.87%、8.41%和7.29%。省、市、县三级的在编人员数分别为332、98.7和42.3人/单位,受单位编制限制,在职人员中省、市、县分别有24.9%、14.9%和19.8%的编外人员,见表1。

2年龄构成

疾控系统在职人员平均年龄40.4岁,其中省级42.7岁,市级40.2岁,县级40.2岁,其中25~34岁年龄组人数较多,占35.8%,尤其是市、县两级,分别占40.1%和34.9%;25岁以下和55岁以上两个年龄组所占的比例较小,分别仅为3.0%和8.6%,见表2。3性别构成男性占55.4%,省、市、县依次为59.9%、56.7%和54.5%。

4工龄构成

工龄平均19.1年,其中省、市、县依次为21.6、18.4和19.0年。从工龄分组来看,30年以上工龄组仍占有较大比例,平均占到21.9%;5年及以下人员比例其次,占16.1%,尤其是市级疾控中心,占21.1%;6~10年人员也有一定比例,占15.1%,尤其是省级疾控中心,占22.9%,见表3。

5学历构成

截至2010年底,浙江省疾控机构人员学历水平仍以大学本科为主,占41.5%,其次是大专,占24.3%,博士和硕士的比例为9.0%,中专及以下学历比例为25.2%。省级疾控中心学历水平相对较高,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较高,占25.7%,但大学本科仍是主要构成,占46.7%,中专及以下的人员比例占15.6%。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历/学位构成显示,本科所占比例最高,占41.6%;硕士比例开始超过大专比例,占到19.0%;大专、中专、高中、初中的比例依次降低;另外,博士占1.9%,较2009年也有所提高。县级疾控中心人员中,大学本科的比例开始超过大专的比例,占41.0%;大专次之,占27.8%;中专、高中、初中比例依次降低;硕士占3.7%;无博士。县级疾控中心人员的学历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且越来越接近市级水平,见表4。

6职称构成

全省疾控人员职称构成以中级为主,占37.9%;其次是初级,占21.7%;高级职称占15.0%;无职称人员构成比例占10.8%。市级疾控中心人员中,高级职称占22.5%,较2007年的19.3%增加了3.2%;中级职称占34.3%;初级职称(包括初级、助理和员/士)占31.2%;高、中、初比例均较2009年有所提高。助理职称的比例为10.4%,另有12.0%的人员没有专业技术资格或没有填报相应信息,与2009年相同。县级疾控中心高级职称占11.3%,较2009年有所增加;中级职称占38.8%;初级职称占39.8%,包括初级职称人员23.5%,助理职称12.3%,员/士级4.0%;有10.1%没有专业技术资格,见表5。通过对不同工龄分组下的职称构成分析,10年以下工龄人员61.1%为初级职称,随着工龄的增加职称水平也增加,但是30年以上工龄因受学历条件限制,职称水平又有所下降。

讨论

疾控系统这几年来迅速发展,房屋设施建设等硬件条件改善的同时,在人力资源方面改善较为显著[3]。非典危机过后,大量预防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涌入疾控系统,疾控人力资源出现了快速上升期,但随着机构编制的陆续饱和,各单位为控制人员数量,普遍提高了准入条件,如省级疾控中心将研究生学历作为基本的准入条件,市、县级疾控中心将大学本科作为准入条件之一。正因为这些高学历的毕业生的进入和低学历高工龄人员的退休,疾控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在人员年轻化程度提高的同时学历水平提升较快,尤其是市、县两级疾控中心,硕士生和本科生分别代替大专生成为系统内主要的学历构成,且专业化程度提高。但是,这也带来一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人员的职称问题,由于人员学历水平较高,职称的晋升也较快,而目前各级疾控机构高职称人员比例已接近饱和,已对人员的发展和留用产生一定影响。

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对策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在各级各类医院中,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实际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某医院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情况、年龄构成、学历构成和职称构成,明确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制定相关的政策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该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截止2012年5月份,该院现在专业技术人员3473人,为正式在编1155人,合同制2318人。其中医疗专业技术人员849人,护理专业技术人员1407人,药剂人员203人,检验人员136人,放射人员151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17人,行政工勤人员510人。

该院实际开放床位1995张,现有业务科室77个,临床学科科主任4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41人,占100%,副高级职称以上41人,占100%,年龄平均52.3岁,45岁以上39人,占95.1%。

该院病床和工作人员之比是1:1.74,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总数的85.3%,均符合卫生部的相关规定,见表1。但医护比例为1:1.66,低于卫生部1:2的要求,与全球医护平均为1:2.698更有相当大的差距[1]。

注:放疗科医师包括在放射人员;输血科技师包括在检验科人员;康复理疗、麻醉、病理科医师包括在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2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2.1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情况 该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绝大多数为专科和大学,分别为1070人和1039人,各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6.1%和35.1%。药剂人员中专及以下学历8人,占10.13%;检验人员中专及以下学历2人,占2.53%;放射人员中专及以下学历2人,占2.53%;其他技术人员中专及以下学历30人,占37.97%。可见部分药剂、检验、放射和其他人员学历层次偏低。护理队伍中专科以上学历有1369人,占护理人员总数的97.3%。超过卫生部要求的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大专以上学历者不低于50%。见表2。

2.2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龄与学历和职称聘任分布情况 该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士385人,平均26~63岁。硕士390人,年龄在40岁以下249人,占63.52%。大学1039人,年龄在40岁以下871人,占83.83%;专科1070人,40岁以下991人,占92.62%;中专及以下79人,其中35岁以下66人,占83.54%。

该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职称186人,平均分布在36~83岁年龄段,其中36~50岁年龄段96人,占51.6%;副高职称311人,其中41~50岁年龄段180人,占57.88%;中级职称384人,其中40岁以下年龄段260人,占67.53%;初级职称2082人,35岁以下1974人,占94.81%。见表3、表4。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该院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学历结构相对年轻,年龄和聘任职务分布相对较合理。高学历(硕士和博士)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大大超过高级职称(正高和副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和科室人员之间的团结。年轻的高学历人才比例合理,有学术带头人,各专业队伍发展平衡。高级职称年龄相对年轻,各专业技术能力相对创新,有利于医院医疗技术的长远发展。

2.3医疗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比例 根据卫生部的规定,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结构比例为8:4:2:1,高级职称与初、中级职称的比例为1:4。该院住院医师相对充足,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比例为2:1,高级职称与初级职称比例为1:1。这种比例结构不合理,不但造成"高职低用",而且影响学术权威的树立,导致部分科室出现内部矛盾。另外初级职称医生的人数比较少,他们在完成值班及处理完日常复杂事务性工作的同时,没有充足的时间专心从事科研和学术性研究,不利于人才储备培养,容易造成人才断层,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2.4行政工勤人员现状分析 该院现在行政工勤人员共510人,占职工总数的14.7%,远低于卫生部28%~30%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及后勤工作人员学历偏低。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多来自临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非管理专业的技术人员。虽然进行过专业知识培训,由于其知识结构体系存在局限性,导致工作常常拘泥于常规事务性工作,缺乏开创性和科学性,不利于医院的进一步发展。该院后勤工作人员105人,专科以下57人,占54.3%,45岁以上64人,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很难满足临床一线的需要。

2.5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护理人员缺编、超负荷工作、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并且会影响护理质量,埋下安全隐患[2]。护士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忙于应付复杂繁重的常规护理工作,很少有时间及能力撰写护理论文和参加护理科研工作。医院现有1407名护士,其中中专学历37人,占2.63%,大专学历885人,占62.90%,大学学历473人,占33.62%,研究生学历12人,占0.85%。工作年限2年以下者578名,占41.08%,3~5年者265名,占18.83%,6年以上者564名,占40.09%。而10~20年护龄的护士才具备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专科技术水平。目前护士资历、业务能力、临床经验及专科护理水平均衡,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较高,可以满足现代护理要求。该院现有护士长63人,年龄平均39.7岁,45岁以上17人,占27.00%,大学以上学历52人,占82.5%。护理管理者年龄年轻化,学历层次较高,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3对策

3.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战略 注重培养学术"带头人"式和承上启下"骨干型"人才,提高各方面基础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避免造成人才队伍断层及人才浪费现象。

3.2科学定岗定编 按照高、中、初级比例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聘任,如采取高职低聘。

3.3提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后勤人员学历技能培训教育

制定人才培训规划,引进具有管理技能和专业理论的人才;对在职管理人员分别进行培训,加强后勤人员学历技能培训教育,树立其为临床一线服务的理念,配合医疗护理服务正常有序进行。

3.4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 每个科室设置合适的人员数量和合理的梯队编制,注重对护士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护士的工资福利待遇,做到同工同酬。鼓励护士注意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开展科研。运用竞争机制从中选拔高学历、高素质的护士担当护理管理者。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关于《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通知.卫生部文件:(78)卫医字第1689号.

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7篇

外语是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开展对外学术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分布更为广泛,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外语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但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外语水平仍是一项长期任务。按照严格要求、实事求是、区别对待、逐步提高的原则,在总结各地区各部门职称外语考试工作的基础上,现就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坚持严格要求,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外语能力建设

在科技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外语越来越成为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要按照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继续坚持对职称外语的严格要求,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外语能力,更好地学习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加强对外学术技术交流。

人事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改革完善外语测试办法,改进测试方式,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加科学、客观、便捷的外语应用能力评价服务,为用人单位合理使用人才服务。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防止职称外语考试“一刀切”和形式主义

(一)对经证明具有较高外语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

1、具有国家认定的相应留学经历的;

2、申报副高级职称时职称外语考试成绩达到要求,申报正高级职称需再次参加同一级别考试的;

3、出版过外文专著、译著或以其他方式证明具备较高外语水平,并经一定程序确认的。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放宽外语成绩要求或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

1、经审核确认,能力业绩突出、在本行业本地区作出重要贡献的;

2、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经省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可放宽至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

3、在地市以下单位,长期在野外从事农业、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勘探、铁路施工、公路施工等专业技术工作的;

4、年龄较大并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

1、从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的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工艺美术、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专业技术工作的;

2、取得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申报职称有第二外语要求的;

3、申报各系列初级职称的。

三、分级确定全国职称外语考试成绩使用办法

根据当年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命题和考试情况,人事部确定各语种、级别、类别的全国通用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和中央管理的企业人事部门结合全国通用标准,按照管理权限确定本地区、本部门职称外语考试成绩使用办法和有效期。

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包头市图书馆;人员结构;分析;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全民阅读的大力提倡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高度重视,加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图书馆员也不再单单是知识仓库的管理员,而应成为信息世界的领航者。包头市图书馆是包头市人民政府投资开办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成立于1956年12月。具有对文献资源收集、整理、存储、开发和利用等功能,不仅承担着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文献和传播文化信息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指导和协调全市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任务。

一、现状统计

包头市图书馆现有正式工作人员88名,以政工室登记的《干部履历表》作为统计参考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5项指标进行列表统计。

从以上5个表格中可以看出,包头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结构趋于合理,如学历基本呈正态分布,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4人,占全馆人员总数的5%;本科学历的有46人,占总人数的52%;具有大专学历的有36人,占总人数的41%;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只占不到2%。性别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男女比例约1:1.38,老中青所占比例为17%、50%、33%。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图书馆长远发展的因素,如:职称结构不均衡,中级职称人数偏少,初级职称人数偏多,如表4所列,中级职称有14人,仅占总人数16%;而初级职称有45人,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且尚无正高级职称。另外图书馆情报及相关专业人员较少。这些不合理因素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根据现存的问题做以下分析。

二、结果分析

1.性别结构

男女馆员在现代图书馆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例失衡必然会影响到图书馆的长远发展。首先,当今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图书馆也在不断从传统中逐步转型,步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男性馆员思维开阔、敏捷、兴趣广泛、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合承担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如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咨询等[1];女性馆员细致、耐心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较适合于专业性强、标准要求高的工作,如图书的分类、编目、加工等。其次,男性馆员更多地关注学科前沿及热点问题,且个人成就感较强,更渴望成功与被认可。所以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容易做出成绩。女性馆员相对安静,更愿意做一些学术研究和专业领域的开发研究工作,对图书馆二、三次文献的开发以及在网络环境下将网络信息资源转变为图书馆虚拟馆藏等相关工作[2]。由此可见,男女比例适中,均衡发展对图书馆事业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88名工作人员中男性有37人,占总人数的42%;女性有51人,占总人数的58%。总体来说,包头市图书馆的性别结构基本符合并满足现代图书馆发展男女比例适中、各自发挥优势的需要。

2.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某个集体或团体中对人员年龄差异的合理组合和安排[3]。图书馆作为一个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部门,在工作人员的配置中,既需要有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资深馆员,也需要有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的年轻馆员。有专家指出,为了防止某年龄段的人员出现扎堆和断档现象,实现新老交替地平稳过渡,人员年龄的合理配置应该是4个年龄段(29以下、30~39、40~49、50以上)各占25%,且老(50岁以上)、中(30~49岁)、青(29岁以下)三个年龄段比例应接近于1:2:1。从表2中可以看到,目前包头市图书馆的各年龄段人数分布为50岁以上占17%、40~49岁之间占31%、30~39岁之间占22%、29岁以下占31%,且老、中、青比例约为1:3:2,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大量馆员集中在中年和青年两个年龄段,老馆员数量相对较少。此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近几年由于新馆开放,原有人员不足以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的需要,包头市图书馆通过面向社会招聘吸收引进了一定数量的年轻馆员,从而使目前的年龄结构呈现出年轻化态势。

3.学历结构

2000年8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中第二十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盟市以上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应当不低于60%”[4]。许多研究者认为,为了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图书馆人员的学历配置应为硕博研究生占10%~20%,本科生占40%~50%,专科生占40%。目前包头市图书馆有硕士研究生4名,占全馆总人数的5%;具有本科学历的有46人,占总人数的52%;具有专科学历的有36人,占总人数的41%;从数据统计来看,基本符合国家对公共图书馆人员文化程度的要求,但仍然存一些问题,如高学历人才较为缺乏,与国内一些先进图书馆相比硕士研究生较少,且没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才。

4.职称结构

通常情况下,最能反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是专业技术职称。有专家指出,图书馆高职、中职、初职人员结构所占比例应为25%、50%、25%。高职人员学术威望高,工作经验丰富,可以带头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并促进二、三次文献的利用,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阅历也是年轻馆员不断成长、进步的阶梯,但高职人员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出现高职低聘的现象。中级职称人员的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他们是图书馆的中坚力量,图书馆的服务满意度主要从他们身上得到体现。大多初级职称人员年轻,有朝气,干劲足,接受和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职称评聘的上升空间比较大,是图书馆未来的重要力量。初级职称人员比例应占到25%比较适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图书馆的正常运作,降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从目前来看,包头市图书馆职称结构不均衡,中级职称人数偏少,初级职称人数偏多,如表4中可以看到,中级职称有14人,仅占总人数16%;而无职称和初级职称共有52人,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且尚无正高级职称,究其原因也是由于近年来年轻馆员增多所致。

5.专业结构

从图书馆专业化角度分析,拥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图书馆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的根本区别,知识信息的组织、开发和利用是图书馆员表现其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领域,也是保证其工作不可替代性的唯一条件[5]。从表5中能够看到,包头市图书馆中图书情报学专业人数较少,仅11人,占比不到13%,计算机专业和汉语言专业也比较少,仅占8%和3%,极度缺乏英语专业的馆员。占到76%的人员均属其他专业,包括有:美术、音乐、食品、生物、管理、经济等专业,由于图书馆在人员引进时注重专业多样化,以及人员来源的多途径性,导致了图书馆专业人员专业领域的多样化和知识结构的多样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将是多元文化的整合、开发和提取,年轻馆员要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领航员、咨询专家,拥有多学科的学术背景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从而有利于图书馆更好地实现综合领域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优化策略

基于以上对包头市图书馆人员各项结构配置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1.人才引进

能够根据图书馆目前的人员结构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合理地吸收、引进高素质人才,针对包头市图书馆男性比例偏低的现状,在引进人才过程中应适当增加男性馆员的比例,使图书馆性别结构逐步趋于1:1的合理比例。虽然目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已达到57%以上,但从总体上看,高学历人才仍然比较匮乏,今后在人才引进中还应重视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的吸收和引进。多样化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图书馆适应未来的发展,也为综合性的服务职能提供潜在的人才储备,但在人才的引进中还需适当增加图书情报专业人员,以使图书馆未来逐步走向专业化。同时还要增加一部分与文献资源相适应的能精通相关语种的专业人员,如英语、蒙语、日语、世界语等。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融合,客观上也需要一定数量的精通电脑网络技术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在其他专业的选择上也应各有侧重,最终使得专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能够适应并促进图书馆未来的发展。

2.在职培训

图书馆在职人员除了要通过外聘专家讲座,馆际学术交流和经验介绍等方式来吸收、鉴戒一些国内外先进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鼓励在职人员进行多方面的提高,如对非图书情报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培训班、研讨班等,到国内外先进的图书馆去学习、交流、访问,这不仅有利于吸收先进的理念、经验,提高本馆图书管理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图书馆之间的差距,逐步与国际接轨,更有利于开阔专业技术人员的视野,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团队意识,增加整体凝聚力,真正形成一支能打胜仗的铁杆队伍。

3.制度保障

有了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基础保障,还需要激发馆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精神、是灵魂。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通俗来讲,就是通过一定的制度机制来激发士气,鼓舞干劲,使之产生一种行为反映。凡事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对图书馆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励的形式主要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方面:精神激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激励作为保障,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相互促进。

四、总结

通过以上对包头市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工作年限等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现象,试图提出一些符合现代图书馆要求的人员配置最优化措施,以加强包头市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金建军.高校图书馆男性馆员职业发展规划探析――以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2014(3):59-62.

[2]钟华,李佳.基于物联网 RFID 技术的智能化图书馆研究[J].新经济,2014(11):27-29.

[3]杨秀君.试论图书馆人员结构的阶梯性[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4):101-104.

[4]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2号文件[R].内蒙古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2000.

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9篇

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就20__年度申报评审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工作程序、申报条件及呈报材料等有关规定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

1、7月17日至18日,各单位根据申报人员摸底情况通知相关人员从本通知中打印有关高级、初级评审材料及中级预审所需材料表格。(中级预审材料为:资格预审表、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任职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政工专业职务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论文、专著、荣誉称号原件及复印件、政工专业职务代表作品的原件及打印件二份)申报人员按要求认真填写后,经各二级单位审查整理,签字盖章,于8月6日前将高级评审材料与中级预审材料报送到宣传部。

2、8月份,中级政工专业职务预审材料经华菱集团公司政评办和省政评办预审后,个人再填写评审材料,由单位推荐并签字盖章,然后将评审材料报送宣传部;同时,初级职称评审材料也报送宣传部。逾期未报送材料者不予受理。

3、在资格审查和代表作评审结束后,将对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申报者和高级政工师破格申报者,组织进行答辩。

4、材料请送公司文化楼3楼宣传教育室。电话:联系人:

二、申报条件:

1、申报政工专业职务的学历、年限要求(见附表一)。

2、为了鼓励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允许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申报评审两个系列(专业)以上的职称。

3、考核要求:申报高级专业职务的近五年的年度考核结果需为“称职”以上;申报中级专业职务的近四年的年度考核结果需为“称职”以上;其中破格申报高、中级专业职务人员还必须有一年以上的考核结论为“优秀”,申报初级专业职务的在其晋升职务所要求的专业年限内,考核必须为“称职”以上。

4、20__年起,对教授级高级政工师申报者和高级政工师破格申报者,在资格审查和代表作评审结束后,由省政工职称办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答辩。

5、因各种原因受到党纪、政纪、法纪处分的政工人员在处分期间不能参评。

三、考试要求:

1、申报政工系列高、中级专业职务人员必须先参加专业知识的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申报。

2、凡1978年12月3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申报中级(含中级)以上政工专业职务者,必须通过全国职称外语(综合类)统一考试和中级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根据湘职改(20__)2号文件要求,公司申报政工专业中、高级职称均不享受免试、外语考试合格标准降分政策.

四、论文和获奖证书要求:

1、申报政工系列教授级高级专业职务人员,需提供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发表过3篇以上有份量、有影响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包括获得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奖),或在部级和省部级报刊各发表过1篇以上有份量、有影响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包括获得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奖),或在省部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过1本(合著2本以上)政工理论专著。

2、申报政工系列高级专业职务人员,其研究成果主要指担任政工师期间至少有1篇部级文章,或2篇省部级文章,或3篇地厅级文章发表、交流或获奖。文章必须为第一作者,包括在报刊、出版社、会议上发表的论文、经验、调查报告、专著和获奖论文,每篇字数在1500个以上。工作业绩主要指担任政工师期间个人或主管工作获得一项地厅级以上政工荣誉,或者个人或主管工作获得三项县团级综合性政工荣誉。

3、申报政工系列中级专业职务人员,必须有1篇在地厅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政工论文作为代表作品。

4、申报政工系列初级专业职务人员,必须提供公司级发表的作品(含通讯、报道)1篇。(论文、获奖证书必须是任现职以来的)。

5、参评论文(代表作)必须与参评人员岗位工作业绩密切相关。

五、工作岗位和职务要求:

1、凡申报政工专业职务人员,必须在符合本系列专业职务岗位设置范围的岗位上工作,即坚持对岗申报的原则。

2、从事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是指单位的党委负责人,组织、宣传、党办、研究室、统战、纪委等部门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专职党支部(总支部)书记,工会、女工、共青团组织中

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以主要精力直接从事政治工作的人员是指单位中从事保卫、司法(调解)、、人事、老干、计划生育、文明办、人民武装、监察等工作的人员。3、凡从事行政或其他专业技术工作同时兼任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原则上应参加其他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各单位的综合干事视情况而定。如果本单位未配置组织、宣传、女工、计生等专职人员而由综合干事兼任,是党员的,可申报政工专业职务;不是党员的,不能申报政工专业职务。

4、申报教授级高级政工师必须有高级政工师作为起点。有其它系列高级专业职务的政工人员,其高级职称履职年限充分考虑,但必须在平转到高级政工师岗位一年后才能申报教授级高级政工师。

5、原有其它系列专业职务需要晋升高一级政工专业职务者,必须先经业务考试合格,再按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取得相应的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即转评)后方能申报,原有专业职务履职年限按同级政工专业职务年限计算。

六、呈报材料填写、整理及报送的有关要求:

1、各种送审材料请按“政工参评人员申报材料明细表”(附表二)安排的顺序排列和装订,获奖证书和其它论文复印件要求按时间顺序排列编成目录装订成册。否则,不予受理。

2、填报材料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各单位要严把材料审核关,严格按照上级精神执行公示制度,确保呈报材料的真实性。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均要填写《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送审材料审核责任卡》,责任卡上每项必须有2个以上的证明人签名,证明人应为本单位同一部门人员,部门负责人意见由车间科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单位主管领导意见由行政负责人审核签字。凡发现弄虚作假,出具伪证、提供或接受假材料者,取消当事人三年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单位领导在为申报人审核签字时,为不真实材料出证者,停止该单位一年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3、填写表格必须用钢笔,论文、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本人述职一律打印并加封面,所有的申报材料和复印件均采用a4纸,确保所有材料整齐、规范。材料都要经基层、单位、评委会材料员签名。

4、《参评人员资格审查意见表》主要由单位组织填写。

5、《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的“年度及任职期满考核结果”栏由二级单位填写,申报高级的主要填写近5年来的任职考核情况(含表现、业绩)及年度考核结果,申报中级的主要填写近4年来的任职考核情况及年度考核结果;“基层单位意见”栏申报高、中级的由二级单位填写,申报评审初级的由车间科室填写;“呈报单位意见”栏申报高、中级的由公司职改部门填写,申报初级的由二级单位填写。属于破格晋升的要注明是破格晋升。

6、《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标准格式调整为16开纸格式,其他表格材料仍然使用a4纸格式。

7、申报政工专业职称,所需材料表格请从本通知附件中打印。

七、凡申报评审高、中级政工人员,其>:请记住我站域名/

1、公示内容:申报人的学历、资历状况;专业知识、职称外语;获奖项目名称及颁发单位;论文著作的题目、个人排名及发表刊物名称等情况。公示材料需在本单位的宣传栏内或单位的醒目位置张贴。

2、公示结果:申报人的申报材料公示后,对申报材料无异议的,公示单位需在评审表中“基层单位意见”栏内填写公示结果意见,并注明公示无异议;并加盖单位党委或行政负责人印章和单位公章,方可上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所在单位要认真进行调查。经核实申报材料确有弄虚作假的,要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视情节轻重进行严肃处理。对单位弄虚作假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或当事者的责任。

八、申报评审高、中、初级政工人员,应将送审材料按"参评资格审查材料"和"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分别装订,每本材料必须分别装有"x x x同志申报x x x职务参评资格审查材料"的封面和"x x x同志任职资格审查材料"目录的封面。材料原件、复印件必须使用a4纸。所有参评材料中除《参评人员资格审查意见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评审综合材料》不装订外,其他均要按要求装订成册。

请各单位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做好申报政工专业职务的资格审查、材料审核、整理和报送工作,确保呈报材料的真实、整洁、整齐、统一、规范。

九、职称评审收费标准:

高级职称评审费为450元,中级职称评审费350元(含论文评审费90元),初级职称评审费150元。

十、我省职称工作调整的有关政策

从20__年起,我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外语考试的合格成绩,长期有效,但此前参加的职称外语考试合格成绩有效期限,按原规定执行。政工专业理论考试合格成绩有效期调整为5年。

宣传部

初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0篇

1.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数量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1.1.1村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缺乏现虽有地、县、乡三级推广网络,但到村里就没有科技推广人员了,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村级农技人员缺乏,而且行政人员队伍庞杂,另外农民农产品销售业存在一定的问题。新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服务设施差,服务手段相当落后。还有不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出现了边培养、边改行的现象。在调研中发现村级之间的农户总户数和总人口数很大,其中塔城沙湾县西戈壁镇小平原村农户总户数和人口数最少,这与该村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小平原村地处山区,可耕作耕地面积少,总户数只有66户,村级总人口243人。而吐鲁番市艾丁湖乡庄子村的总户数和总人口数最多,该村有1208户农户,共5394名村民。调研中还发现另一特点:村级种养大户较少,农民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在样本区域有12个村级没有种养大户,种养大户最多的村级有372户,但是村级普遍种养大户数量介于5~40户之间。村级农技人员缺乏,其中有14个村级没有农技人员,占到样本总量的9.1%。

1.1.2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不健全根据调研资料可知,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在对农技推广部门的管理工作中不能实行统一管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农户之间多为松散连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甚至有些单位是一套人马,挂2~3块牌子。由于缺乏管理力度致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难落实到个人身上,无法实行专人负责,不利于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也影响了整个农机推广队伍的素质。截至2012年底,新疆种植业乡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2011年相比,县管所占比例下降,乡管所占比例也下降,县乡共管比例大幅增加。主要是该自治区加大对乡级农技机构和人员考核管理,实行三方考核,充分征求乡镇政府意见,加强乡镇政府管理,部分乡镇机构也发现实行县乡共管更有利于体系管理和发展;全疆国家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2012年与2011年底相比,总数减少了368个,其中省级减少1个,市级减少4个,县级减少18个,乡镇减少345个。主要原因是往年对推广机构定位不准,把许多主要职能不是从事推广工作的单位都计算进来,导致数据不准。如草原监理所等主要从事执法工作的机构今年不再列入推广机构;新疆乡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中,县农机部门主管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占21.11%,乡镇政府为主管理的占32.44%,县乡双重管理的占16.18%,县乡双重管理以县为主占29.27%;另外,水产业归口水利部门管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局为水利厅管理的副厅级单位,各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归口水利部门管理。

1.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力量薄弱,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乡镇农技服务机构的农技人员调研当中发现,在基层工作的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知识结构很差,专业不对口的占绝大多数,而且科技工作者的总量非常少。此外,专业技术人员过去学的和长期从事的是种植或养殖技术,服务技能单一,不适应农业发展对多种技能人才的需求。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有的地区只有1名相关技术人员。全新疆科技队伍薄弱表现为人员青黄不接,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对于农技部门的重视度不够,存在可有可无的思想,对于农技员的关心也比较少,并且一些农技人员并不钻研业务。另一方面,是体制的不顺在造成的。目前镇乡农技人员的管理以块为主、条为辅。乡镇农技人员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的现象较突出。

1.1.1编制及人员数量截至2012年底,新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数7867人,编制内人员7148人,实有人员7627人。与2011年相比,编制数减少168人,编制内人员数减少318人,实有人员数减少265人。编制数减少的原因与机构减少情况一致,部分乡镇仍在改革,尚未定编定岗。编制内人员数减少,主要是因为乡镇机构的人员被乡镇政府抽调去从事其它工作,特别是该自治区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维稳任务很重,许多农技人员被长年抽调开展维稳等工作;新疆畜牧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数量为9522人,编制内人员9063人,实有人员数量11551人,与2011年相比,人员均有所减少,原因是今年对从事推广工作的机构和人员重新定位后,数量有所减少;全疆农机推广机构批准编制数4479人,实有人数4577人,编制内人员数4297人;新疆共有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编制数量332人,其中省级76人,地级92人,县级151人,区域站及乡级13人,但实有人数276人,其中省级推广站71人,地级站59人,县级站127人,区域站16人,乡级站1人。

1.1.2人员职称情况新疆种植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内人员71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67人,占2.74%;副高级职称658人,占9.21%;中级职称2140人,占29.94%;初级职称2876人,占40.24%;无职称1207人,占16.89%。与2011年相比,高级职称比例上升5.02%,中级职称比例上升1.79%,初级职称比例下降5.81%,无职称人员比例下降1.98%;畜牧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内人员正高级职称231人,副高级职称622人,中级职称2395人,初级职称3883人,无职称人员1932人,与2011年相比人数均有所减少;全疆农机推广机构拥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达到3196人,其中高级职称132人,中级职称人数达到974人,初级职称人数2117人;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有技术人员176人,其中省级站57人,地级站40人,县级站72人,区域站7人。

1.1.3人员学历情况截至2012年底,新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内人员7148人,其中研究生133人,占1.86%;本科2440人,占34.14%;大专2955人,占41.34%;中专1355人,占18.96%;高中191人,占1.67%;初中及以下74人,占1.04%。与2011年相比,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上升4.15%,大专比例上升1.79%,中专及以下比例下降5.93%;新疆畜牧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内人员研究生110人,本科280人,大专3911人,中专1685人,高中422人,初中及以下155人,与2011年相比数量均有所减少;全疆农机推广机构拥有大专以上学历2792人,占总人数的65%,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达到3196人,其中高级职称132人,中级职称人数达到974人,初级职称人数2117人;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现有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63人,初级职称184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16人,大专学历96人,中专53人。

1.3农业技术服务与农户需求不对称,供求存在差异

1.2.1农业技术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如表8所示,总体中内容结构性失衡比例最小的是病虫害防治,主要原因是这种服务可以提高种植作物产量,病虫害失衡比例为7%,这说明有技术服务需求的农户获得病虫害防治的服务最多。此外,新品种技术为11%,养殖技术为14%,优良品种技术为15%,科学施肥和农药安全使用都为16%,田间栽培管理为18%和家禽防疫技术为20%,可见农户非常重视产前和产中环节的技术服务,主要原因是由于3个地区的农户对这些实用性强的技术需求强烈,因为这些技术掌握简单,对农民增收起到很大的作用。而每个地区的技术服务内容结构失衡也存在区域差异性,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失衡比例在3个地区分别为16%、6%和2%,3个地区中技术内容失衡比例最高的分别是储藏技术、储藏技术、包装技术,失衡比例分别是88%、95%和45%,这说明农户在产后对这些服务需求意愿不高以及农户很难得到这些技术服务。

1.2.2技术服务渠道结构性失衡目前农户获得技术服务的主要渠道有电视、电话、广播电台、互联网、书刊和科技小报、科教录像光盘、讲座培训、技术示范观摩、拜访推广部门、邻居亲朋好友、手机短信、农业博览会等,由表9可知,所有渠道中讲座培训的失衡状况是最低的,失衡比例为63%,其次是失衡比例为72%的电视渠道,书刊和科技小报、科技录像光盘和邻居亲朋好友的失衡比例接近100%,而手机短信和农业博览会的失衡达到100%,这说明被调查的样本农户根本没有从手机短信和农业博览会2个渠道获得需求的技术服务。3个地区中发达地区讲座培训的失衡比例是最低的,失衡比例为45%,也是因为发达地区农户经济实力较强,具备讲座培训的条件。另外,互联网、书刊和科技小报2个渠道失衡比例相比其他2个地区是最低的失衡比例分别都为76%,这是因为发达地区的农户自己主动利用这些渠道去寻求有用的信息。欠发达地区中失衡比例最低的渠道是邻居亲朋好友,失衡比例为75%,互联网、科教录像光盘和手机短信的失衡比例都为100%,这说明农户根本无法从互联网、科教录像光盘和手机短信这些渠道获取技术服务。另外,欠发达地区农户根本不需求电话和农业博览会渠道。不发达地区中电视渠道的失衡比例是最低的,失衡比例为52%,这是因为不发达地区的农户电视是最容易获得的渠道,通过比较3个地区发现不发达地区的电视和广播电台的失衡比例相比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都低,这是由于不发达地区政府并没有提供足够多、有效的服务机构,农户只能依靠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被动获得服务。

1.4农户获得技术服务的模式比较单一,技术服务满意度有待提高由调研结果可知,目前新疆农户获得技术服务主要是通过基层技术服务站、农技推广部门,基层技术服务站和农技推广部门是政府设立的农业部门,可以直接为农户提供一些技术服务,所以目前农户获得技术服务的主要模式是“政府+农户”。这种服务模式具有局限性,这2个服务部门的人员一般都是和农户一样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直接指导农户生产。这样他们提供的服务是不能满足农户对农业技术需求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的。该调查把农户获得某一种技术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不满意、较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4个等级。并将调研地区按经济发展程度分为3个不同地区,各个地区的农户获得农业技术服务的满意程度有所不同。根据表10中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农户获得的技术服务能够达到让农户非常满意还很难,满意程度比较高的技术一般都是比较容易获得的技术服务。说明农户在获得技术服务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有更好的方式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农业技术服务。

2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2.1完善服务体系,统一管理模式要鼓励和支持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涉农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方面的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建立多元化农技服务机制,提高农业技术服务质量。要加大政府对基层农技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以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顺利。进一步强化、规范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要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统一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这样使得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农户之间能够紧密联系,不仅能使服务到位,而且还能提高服务效率。要避免某些单位出现的一套人马,挂不同牌子的现象出现。要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落实到个人,专人负责,以此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2.2稳定壮大农村科技队伍,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服务人才对在农村生产第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要逐步改善其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加强服务条件设施建设。同时鼓励高等院校和单位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基层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以充实农村科技力量。另外,对技术人员也要加强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学习班,促进技术人员之间交流。在培养技术服务人才时要注重科技尤其是基层科技力量的重点培养,重视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现有队伍的综合素质。虽然科技队伍的总数很大,但创新型人才很少,应对其进行重点培参培养,这是时展的要求。抓好科技推广工作,是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

2.3解决服务中的供需矛盾,提供农户需要的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体系应以农户对技术的需求为导向,逐步形成以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应用来引导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的运行格局,以促进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要根据农户的需求提供服务,服务机构要加强服务意识,增加拓展服务项目,通过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技术服务,实现农户的增产增收。加强技术人员和农户之间的交流,了解农户真正的需求,相互提高了解,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总结出在产前环节迫切需求的是对新品种技术、优良品种选育。产中环节种植业对农业技术服务的主要需求是田间栽培管理、化肥农药的投入使用、病虫害防治需求意向比较高;养殖业生产者在产中环节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需求是畜禽疫病的有效防治。产后环节对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按照需求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加工保鲜技术、包装技术和储藏技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根据这些农户需要的技术提供相关的服务,以解决农民生产中的问题。

上一篇:高级职称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