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3-26 17:01:03

社区教育的内涵

社区教育的内涵篇1

关键词:社区教育;功能定位;开放大学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常州通过政府统筹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等多种举措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在这期间,成立了社区大学。社区大学在社区教育、全民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社区大学成立时代背景及其功能定位

常州社区大学的成立是常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现实需要,也是常州广播电视大学在终身教育视野下契合市民学习化生存与发展、社区教育实践变革继而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体现。

在社区大学成立之前,常州市各辖市、城区已建立了相应的社区教育机构,承担了大量有关社区教育的工作任务。但面对社区的人文化发展、市民的学习化生存与学习化发展需求,社区教育的管理与业务运行系统还有很多不足,主要反映在:社区教育工作零散状开展而不系统、差异性推进而不均衡、经验型发展而科学性不强、资源缺乏特别是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社区教育的发展遇到许多“瓶颈”。基于此,建立一个深度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综合性平台、实体机构,以对全市社区教育工作整体规划、科学管理、规范运行、系统推进,成为当今常州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追求。

2009年,常州市人民政府依托常州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全省首家社区大学,在我国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建立社区大学并依此为引领,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是服务理念优势。长期以来,电大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服务更适合于社区居民个性化的学习特点。

二是系统办学优势。电大有四级管理、五级办学、覆盖全国的远程教育体系,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三是远程网络优势。电大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现代网络系统,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成员学习的需求。

四是学习资源优势。电大远程教育网络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多彩的课程。

五是人力资源优势。电大培养并聚集了一批专门从事远程教育、成人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源,契合了社区教育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六是管理水平优势。经过30年的实践与探索,电大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提供先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适应学习者自主学习、远程学习的需求。

广播电视大学与社区大学在满足人的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但社区大学需要有效地满足市民发展的现实需求,坚持个性化的发展模式。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我们确立了常州社区大学的功能定位。

社区大学应以市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城市为总体目标,以提高市民现代文明素质和文化水平为根本任务,以创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为基本任务。

其具体职能:一是承担政府授权下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对全市社区教育的指导、管理和考核评价;二是统筹协调职能,统筹行业、区域内教育资源,协调全市各社区教育机构,服务于全市社区教育与全民学习活动开展;三是资源建设职能,整合并开发全市社区教育的课程、人力、信息等资源,为社区教育开展提供丰富优质资源。四是教育研究职能,集全市研究力量,承担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研究成果引领全市社区教育工作。五是宣传推广职能,对全市社区教育理论、实践成果及时宣传推广,促进学习交流,扩大社区教育影响。通过职能发挥,着力构建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居民学习点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精心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努力创建具有常州特色的终身教育模式,服务于学习型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二、社区大学的实践成效

社区大学成立之后,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一)以体系架构为基础,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社区教育网络是社区教育统筹管理、分工合作、分级办学、整体推进的一种新形式,需要在组织管理体系、教育服务体系、资源共享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方面逐步完善。实践中,社区大学协助教育局指导各辖市(区)组建社区教育机构,初步形成“社区大学――区社区培训学院――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居民(村民)学校”的纵向运行系统。同时,充分利用区域内优质教育机构,建立了常州社区大学分校,逐步加强横向基地的拓展。目前,纵、横交错的四级网络体系已初见成效。

1.整体推进,有序发展

社区大学全力指导各区域创建社区教育实验、示范区,在体制建设、教育管理、项目打造、课程开发、网站建设等方面鼎力相助。2010年钟楼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并在全市实现了省级以上社区教育实验区全覆盖。

2.构建实体,特色发展

社区大学内专门设立终身学习指导中心、终身教育信息中心、终身教育研究中心3个业务机构,具体负责统领全市社区、终身教育业务工作。由教育局牵头,社区大学全面负责制定出台各级社区教育机构的建设标准,制定出台了有关社区教育机构的章程、建设纲要、教学管理等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各级实体机构建设特色鲜明,服务于全民学习的能力明显提升。

3.创新机制,协调发展

为整体、有效地推进全市社区教育工作,社区大学充分发挥四级网络体系中各级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创新探索了社区教育的协调机制、教学管理机制、科研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初步形成了一体化的运行体系。全市终身教育理论研究、业务指导、资源开发、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工作正全面展开。

(二)以资源建设为重点,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资源建设是提升社区教育内涵、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增强社区教育吸引力的重要环节。

一是社区大学依托电大师资,充分发挥社区大学分校力量,整合在常高校师资力量和各个区域有特长的教师,初步建立了社区教育师资库及资源研发队伍,形成社区教育师资共享机制。目前,社区教育师资已达500余名;二是社区大学组织各具专长的社区教育教师分3期开发了既具有科学性又能体现常州本土化、人文化、特色化的社区教育面授课程300门。课程涵盖文化素养、教育辅导、现代生活、休闲娱乐、职业技能、道德讲堂等6大门类。每期面授课程都通过常州新闻媒体向全体市民,通过各辖市区教育网络机构组织实施;三是充分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建设了网络课程资源,目前网络课程已达到10,200门;四是专门制作电视教育课程在常州电视台

科教频道播出,每个星期播出两讲,目前已经连续播出150讲;五是组织全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申报评比,全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已达23门。

(三)以教育项目为抓手,推动社区教育持续发展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已成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项目的建设与实施过程,也是不断提升服务社区教育能力、完善社区教育硬件、软件环境,促进社区教育基础工程建设、为社区教育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过程。

一是社区大学积极参与并全程指导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如“母亲素质工程”、“以地方文化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等,社区大学教师承担了项目策划、课程开发、课程讲授任务。其中,“母亲素质工程”项目获得全国社区教育特色项目;二是合力打造终身教育网站建设项目,2010年建立并启动了常州终身学习在线网的运行。终身学习在线网站与各社区培训学院网站有效对接,学习资源得以全市共享,使市民“处处可学、时时能学”成为可能。信息化学习和管理平台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社区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推动社区教育科学发展

社区大学以课题研究引领社区教育科学发展。由副市长领导主持的2009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专项课题“构建常州终身教育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课题“基于实践、反思实践、指导实践”的研究定位,取得的富有常州特色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

同时,社区大学制定了社区教育课题研究规划,全市首批立项社区教育专项课题共48项,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成果对常州社区教育的实践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社区大学的未来展望

构建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大学的建设需要赋予新的内涵。 《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明确提出“依托常州广播电视大学和社区大学建设常州市开放大学并与省开放大学有效衔接,将常州开放大学建成社区教育的中心、远程教育的龙头和终身教育的基地。”

(一)明晰开放大学的性质内涵

开放大学是以大众职业需求为导向,适应终身教育发展需求的应用性大学;是以提升大众素质为目标、满足学习型社会需求的普适性大学;是以崇尚学术为基础,适应并引领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

从基本特征看,常州开放大学具有理念的公益性、模式的开放性、资源的共享性、学习的灵活性、管理的系统性、信息的快捷性等多个特征。

公益性是开放大学的核心价值,以追求社会效益为重,是开放大学的价值追求;开放性是开放大学的本质属性,坚持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服务模式的开放;共享性是开放大学融合于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证,全社会共享开放大学的学习平台、课程和学习资源;学习的灵活性是开放大学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开放大学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学制更加灵活、学习更加方便、学习选择更加自由;管理的系统性是开放大学整体推进全民学习的机制保证,系统的优势有助于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信息的快捷性是开放大学强化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学习模式和教育服务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建立覆盖全市各区域的教育服务体系。

(二)确立开放大学的基本架构

从基本架构看,常州社区大学转型升级的目标就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大学+平台+系统”三位一体的常州开放大学。

“大学”,指的是常州开放大学具有大学的属性和功能,有现代化的大学校园,有从事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活动的一流师资和一流现代化设施设备,有面向全体市民终身学习的优质教育资源,有快捷、灵活、高效的优质服务与管理模式,有开放、包容、自由的现代大学校园文化,有高雅、励志、怡人的现代大学校园环境。

“平台”,指的是常州开放大学应成为市民终身学习的大平台,有一流的数字化网络学习硬件平台,有先进的终身学习资源开发与整合平台,有先进的智能化学习管理平台,有灵活的人本化的学习项目平台,能充分满足“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要求。

“系统”,指的是常州开放大学应以校本部为龙头,完善遍及全市各地、各行、各业的能满足社会成员学习需求的支持服务体系,并以校本部为枢纽搭建惠及全体市民的终身学习系统。

一是横向系统,联合、沟通、协调各行业以及在常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老年大学等办学实体,分门别类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组建遍及全市的终身教育连锁超市,开展市民欢迎的各类教育项目;二是纵向系统,整合城区及下属辖市区的有关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资源,使之与社区学院融合,组成常州开放大学各辖市区学院,成为当地全民学习的基地。

(三)建立灵活、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在运行机制方面,开放大学将秉承开放教育的理念,面向全体市民,探索终身教育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学习服务,让全体市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健全“免费注册入学+灵活的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资格认证”的终身教育服务激励机制。

“免费注册入学”就是实行开放的入学方式,有教无类,凡有学习要求和愿望的广大市民皆可到开放大学按规定的程序注册入学,在开放大学丰富的课程资源库中选择最适宜、最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没有入学考试、年龄、身份等门槛的限制,为全民学习和个人的终身发展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灵活的学分银行”就是为学习者提供和建立学习账户,每门课程有对应的学分值,每一位学习者有自己的“个人账户”。同时,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学习者在各类继续教育中所获得的学分可以互相认同和转换,通过积累学分,可以将不同学习成果衔接、转换、认定。

“学习成果资格认证”就是在学分银行的基础上,以完全学分制为基础,在以课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下,建立知识、能力与技能并重,学历资格与职业资格、个人信用资格相贯通的、多层次、阶梯型的学习成果认证与激励体系。

开放的入学方式、弹性的学习制度、紧贴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灵活的学分银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覆盖面广的学习平台――开放大学在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方面的独特优势,是任何一所普通大学所不能提供的,是实现教育公平、服务全民学习的最佳选择。建成后的开放大学,必将凸显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在常州学习型城市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办学容量更加丰富。开放大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整体的办学系统、社会化的师资队伍以及广泛的教育合作而形成巨大的办学容量。它的办学包括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以及各种提高文化素养、提升生活品位、服务社区建设的公益性教育项目,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各种需求。

二是枢纽功能更加强大。以常州开放大学为枢纽,通过合办专业、课程融通、跨校学习等方式,打通终身教育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之间的体制壁垒,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相互沟通,形成职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衔接贯通。

三是整合范围更加广泛。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整合常州区域内的各类高校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多种教育资源,引入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终身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四是支持服务更加人本。建设“以人为本”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提供课程资源、网络支持、学习指导等多种个性化的服务。依据学习人群的实情,建设人文化的学习环境。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一场影响深刻的教育革命,是改善民生、造福社会的伟大事业。开放大学是推进终身教育的新型大学,肩负服务全民学习的重任必将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刘维险,罗健,社区大学的功能定位与机制运行探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社区教育的内涵篇2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核心 内涵

通过参加中职职业教师培训,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两大内涵"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和"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有了更深刻而理解,面对即将兴起的新一轮中职课程改革大潮,一些人态度悲观,认为随着基础教育生源总数的逐年减少,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必然渐趋萎缩,故而心存"课程改革何益"的疑虑。其实不尽然,为打消此种疑虑,在此有必要认真探讨"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两大内涵

"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中"中等"一词的含义一般理解为中等文化基础教育,具体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 2号文件)。也有人以为"中等"二字意指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中级专门人才"。但由于目前绝大多数中职专业以"初级专门人才"(即具备上岗资格的初级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并且专门人才的水平等级应在本类人才内部区别(如会计中的初级、中级、高级,工程师中的助工、工程师、高工等),不应引入企业人才类别的概念。同时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教育的发展,多数企业已不再将中专毕业生直接录用到技术员岗位,因而此种理解不被普遍接受。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属性似乎显而易见,但仍有必要在与一些相关概念的属性区别中加以明确。

首先与"职业技术培训"的区别。职业技术培训一般内容单一,着眼于专门职业技术知识的介绍和专门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而职业教育则从属于教育,它不仅介绍职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而且注重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初中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0] 1号文件)相对职业技术培训来说,"职业教育"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它着眼于人在职业活动方面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其次与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教育"的区别。我国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所涉及的职业教育内容很少,但国外(如美国)基础教育中很早就设置了职业教育的内容。比如,小学就有大量的职业介绍,国家法定每年4月22日为"带孩子上班日,这一天学校不上课,家长要把孩子带到班上,使孩子了解成年人的职业生活和社会上的种种行业。中学里设置职业模拟课,增加孩子对职业活动的认识。(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此类职业教育包含在基础教育的内容之中,目的是使孩子逐渐形成对社会职业活动的认识,形成自己的职业倾向,以便成年期的职业定向。有迹象表明此类设置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中将有所增加。但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与此类教育有着质的区别。基础教育中的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定向为目的的职业活动启蒙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则是职业定向后以取得上岗资格为目的的职业教育。

"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和"初等职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两大内涵。中职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相对于普通高中的教育种类,主要决定于它的职业教育内涵而非基础教育内涵,因而可以认为,"职业教育"是奠定中等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的核心内涵。

二、两大内涵形成、长消、对立统一的决定因素

中等职业教育的两大内涵各有其形成原因和决定因素,而两者相互联系、统一在中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中也事出有因,其内在的必然性是教育内容上的衔接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基础教育无法满足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全部教育需求,必要的基础教育之后,人们总要寻求职业教育的帮助;同时绝大多数职业教育(即使是初级水平的职业教育)也必须以具备高中阶段基础教育水平为前提,学生如果不具备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就难以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然而,中等职业教育中两大内涵的联系与统一,也有其外在的偶然性。如果不是建国后40年我国、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的特定情况,我国的初级水平的职业教育未必与中职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相结合,而有可能与普通高中相衔接。特定的情况在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将两大内涵联系统一在一起,构成了中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事物,变化了的情况在变化了的时间和区域内也可能改变两大内涵的联系和统一,促成中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探讨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不仅有助于我们区别与中职有关的各个事物,还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定现象。其实无论概念还是概念的内涵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产物,人们探讨概念内涵、探讨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无非是要搞清楚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中职教育姓"职"而不姓"基",普通高中基础教育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可能取代中等职业教育。但是如果中职教育工作者不能在工作中弃旧图新,加强内涵建设,自主发展,则有可能贻误前程。当前正值兴起的课程体系整体改革,正是中等职业教育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以求崛起、新兴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1).2010-07-29

社区教育的内涵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传媒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37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trend of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is not enough,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s to be further enhance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 truly underst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edi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first to get rid of the "Four Misunderstandings", based on to establish "three concepts oriented", to clear the “four inner dimensions ".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Media; connotation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引发了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革命性变革,昭示了一个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传媒时代的到来。现代传媒在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同时,也在从各个层面改变和重塑社会生活。在这种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可避免地遭遇了巨大挑战,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成为亟须研究的重大课题。而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适应传媒时代的要求,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而来,但当前对其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其内涵和理解更是有待增进。因此,在展开各种具体性研究前,对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 解读之基:破除“四大观念误区”

在传媒时代背景下,着眼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关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关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有待深化。基于此,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要得到广泛的了解和认同,首先要破除“四大观念误区”。

(1)狭隘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主要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维护秩序保持稳定的角度,认为所谓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舆情强化监管,以期营造和谐氛围,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认识,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了加强监测和督管的新形式;二是教育认识,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是排斥多元思潮共存,强化主流核心价值观一元控制,简单粗暴而有失灵活变通,关键是在不能充分了解洞悉高职学院心理的情况下开展教育。

(2)片面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借助传播平台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这种观念对传媒时代缺乏深刻的理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之所以被称之是革命性的,就在于它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模式。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彼此影响,相互融合的。片面论观念误区正是割裂了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的统一性。

(3)机械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教育内容直接从通过现代传媒进行传播。在传媒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复制”和“粘贴”,而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根据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和心理习惯进行重新“加工”和“包装”,从而既让学生喜闻乐见,又富教育实效。

(4)形式论误区。缺乏独立性是这种观念误区的核心认知,它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是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现代传媒的先进技术和传播方式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本身缺乏独立性,只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这种观念只是单纯凸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传媒的充分运用,而忽视了这种运用本身是带有生成性和发展性的,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从初始就具有相融相生的延续性和独立性。

2 解读之要:确立“三个理念导向”

有“破”就有“立”,而“立”不是凭空而“立”,是要有一定的前提的。对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理解首先要勇于反思、解放思想,其次要打破思想禁锢,确立“三个理念导向”。

社区教育的内涵篇4

一、宏观把握,解读教育蓝图

一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内涵式发展观。以“育人为本”的功能来衡量,教育内涵发展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引导到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轨道上来,这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建设先进的管理文化,这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保障;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从实践层面对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容和发展路径的探讨。

二是要准确理解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公平,体现的是社会的良知,个体的良心。作为学校、教师,公平是德性、是涵养、是智慧,新课程理念的基本教育思想,就是关于教育的公平。

三是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拷问着教育事业的社会效应与效益。教育质量随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从我们当地实际来看,区教育局确定今年为教育内涵式发展年,并实施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提升工程。由此,践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成为学校当前的重要目标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实践全人教育理念;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构建学校现代教育、课程、文化体系;立足校情,从地域实际出发,促进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尽快开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局面、不断总结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经验。

二、中观思辨,建构文化形象

当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差距主要集中在教育质量上。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诉求,是社会对教育的呼唤,也是教育事业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因受社会多样性和复杂性影响,受来自教育内外的功利诱导,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诉求正走向异化。对此,要进行理性引导,并在中观层面上打造学校文化并发挥其辐射影响作用。每一名教科室主任应成为学校文化建构的中坚力量,以主人公的姿态研究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发展方向,以学校文化的发展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是积极协助校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这就需要我们坚守教育理想,构建学校核心价值,建设学校文化,找准学校文化力的方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理想的教育观,构建师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为人的终身幸福奠基,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关注人类核心价值的浸染,进行理智训练,发展充分得体的自我表达。

二是积极协助校长确立并与时俱进地修正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实现群体价值统整。学校是由许多教师和学生构成的集体,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他们是具有独特个体价值的草根价值群体,价值统整关乎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

三是寻找文化落脚点,丰富文化内涵,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学校核心价值统整是通过校园文化的途径实现的。新课程标准,从宏观上提供了学校文化的主流价值与方向,我们要从学校的具体实际,从微观上寻找文化建设的途径与着力点,通过学校中观文化成型,文化力显现,以实现我们期望的教育。教科室主任需要寻找学校的文化元素,提炼学校的文化内涵,展示学校文化风貌,引领学校文化力方向。

一所好学校成就于一种好文化。我们利州区北街小学的“葵花文化”,南鹰小学的“德慧”文化,嘉陵小学的“快乐学习、幸福生活”文化,栖凤小学的行知文化等等,都是好文化的代表,都是思辨的成果。

三、微观着手,行动引领发展

教育内涵式发展只有通过教育的实践实现。学校核心价值得以确立,学校文化基本形成,要求我们教科室主任在实践层面从微观入手,以我们的行动带动教师行动、触动教师思想、引领文化方向、规范工作常态、优化育人环境、实现课程功能,以行动助推内涵式发展。

一是要注重提升德性素质,践行“爱满天下”。爱与关心、公平公正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德性素质的基本要素。爱与关心,就是树立“全人教育”理念,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以塑造学生健全、和谐的人格。要想真正做到有教无类、“爱满天下”,就得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其合理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公平公正地处理学生学习与生活事务。教科室主任要带领教师解读教育的本真意义,深入师生宣传学校文化理念,推广学校核心价值,树立爱心、信奉公平,信仰理想教育,树立教育精神,养成高尚的德性素养,实践“爱满天下”行为。教科室主任要和教师一起研究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策略与方法,交流对公平公正的认识,设计服务学生的机制与途径,提高执行力,实现关爱与公平公正的理性实践。

二是要构建质量文化,形成管理决策合力。提高教育质量,要以管理为纲,以学习为网,形成常规管理和分析决策的合力。教科室主任要配合教务处,搞好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常规,对教务处形成的管理材料进行分析处理,确立“事实告诉真相,数据说明问题”的工作理念,用理论与事实提供决策咨询,用理性与经验指导教育教学,用思想与研究指导专业发展,用文化与规则优化教师常态。教科室主任要带头加强教学过程指导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学业检测的数据进行理性分析,以服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推动教育内涵发展。

三是要带头读书学习。用智慧的光亮沐浴自己,引导教师走以读书为核心的专业发展之路,建立学校的学习机制,介绍好的图书目录,让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指导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解读文本材料,让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学习学校开设的课程,培训教师把握学科教学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和课程执行力,保证课程功能的实现。构建学校新的质量文化,实现在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形成中,以新课程理念确立价值取向,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以人为本、全面育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社区教育的内涵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7-0005-05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精英、大众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不同层次的数量标准,认为在三个不同阶段高等院校在管理决策、价值观念、招生和就业政策、教学以及学术活动的形式与标准等层面普遍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他进而提出,假若高等院校只是简单地追求数量递增而忽视了内在质量的话,那么将因不能有效地解决数量递增带来的一连串问题而陷入困境。

高等职业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选择,更是一种战略思维和价值理念的转型。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内涵式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了时代需要和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更满足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国际化人才竞争的需要,对于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界定

党的十以来,中央进行了一系列的新常态建设部署,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瞻远瞩地确立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整体思路,让我们对高等教育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

教育部于2012 年3 月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这既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同时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我国高职院校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经历了起步阶段、调整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目前正从数量增长向内涵发展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办学理念不同于普通本科高校或研究型院校,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也必须加以明确。只有更清晰地了解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和特点,才能增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对于我国的高职院校来说是两种不同的发展结构模式。外延式发展模式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发展的主要依赖条件;而内涵式发展模式则重点强调以内部因素和资源作为发展动力。“高职内涵式发展”的内涵就是要求学校积极地挖掘现有的资源和潜在能力,在保证规模稳定和教学布局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实施制度创新和结构优化,按照社会和区域经济对新型技能人才的倾向性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改革,全方位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重点应体现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首先,内涵式发展必须是凸显办学特色的发展,可以从校园文化、高效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体现自己的独特性。只要有特色就能在生源竞争中取胜;如果内涵式发展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其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品牌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标志,也是对一所高校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指标。虽然说拥有了一定规模才能考虑质量提升、特色打造,但只有规模扩张而没有质量提升,则是一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只有提升了质量,规模发展才更加具有效益和竞争力。再次,内涵式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凡事必须从长远、大局出发,从制度建设入手,营造有利于内涵式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环境。

内涵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基于质量保障之上的,忽视办学质量的发展只能是一种泡沫式的发展,难以维持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加强教育质量管理,选择内涵式发展模式是我们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12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288所,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区域性产业结构的转型,整个社会对操作技术人才的需求表现得日趋强烈。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肩负着为产业经济领域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目前,推进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现实需求。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很科学的历史概念,在高职教育的各个发展时期学术理论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探索,但是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认识观念却存在差异,甚至是截然不同。当前,学术界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涵式发展概念的沿革

对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研究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是有区别的。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提出(1985―2003)

这一时期,在我国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出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提法。但很多学术成果基本上是对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益进行认知和强调,这与当时衡量高等院校办学质量主要是以学校的办学规模以及师生比例等硬性指标为主有关。在这个阶段,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该领域的研究者,都高度关注高等院校的规模化扩张这个论题。傅兴国认为,我国的高等院校主要是依托两种发展模式实现办学目标:其一是以追求单纯的数量增长为目标,充分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动力以及实施资源整合的重点;其二是将办学效益作为办学目标模式,该模式充分以内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动力,核心的层面是有效地挖掘自身优势,进而形成具有显著竞争能力的发展机制。从整体上看,在2003 年之前的研究探索我国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一系列学术观点中,无论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还是高等教育的外延式发展,其内涵的立足点都在于规模化的扩张模式,仅仅是提法不同而已。

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涵义的重新提出(2005至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规模发展的压力日趋变小,但提高办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整个社会对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渐渐给予了高度关注。此时,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涵义又有了新的注解。归入这一类的研究有很多,基本观点相对一致。王洪才认为,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即办学质量,应该与以往大力倡导的外延式发展有着根本的区别,切勿混为一谈。同时,对于内涵式发展模式开始明确提出应重视大学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大力提倡大学管理制度创新,为教学、科研以及师资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以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应给予终极关怀,提升现代大学的价值。

(二)对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谢仁业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种以事物的内部因素和资源作为动力的发展模式类型。学者王洪才强调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将办学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对教学质量和内部效益高度重视。他还认为,内涵式发展也是对以数量取胜的客观纠正,当然这并不能说明高等院校的规模建设就可以停下来,而不过是把办学重点放在质量和规模、结构以及效益的均衡上。可以说,新的内涵式发展概念指的是一种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韩震认为,内涵式发展的实质是科学发展,并不是不要外延式发展,而是让内涵和外延相互促进,从而为高等教育事业注入一种具有鲜明内在特点的创新发展价值理念。

对于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已形成共识:内涵式发展并非是对外延式发展的全面否定,而是要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将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均衡发展,即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协调发展。

(三)推进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王战军则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归纳。他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模式而受到重视,到本世纪初作为一种理念存在,现在已升级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对于如何有效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者们从内涵式构成要素分析、高校发展定位、高校管理体制等角度,强调应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如进一步弘扬厚德博学的治学精神,积极构建新型校园文化,立足以人为本的视角方向,积极推进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对策构建等等。

房剑森指出,推动内涵式发展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立足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对办学规模进行定位;其次是立足院校的管理和运行实际,科学合理地控制招生规模,保证招生数量的相对稳定;再次就是全面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结构;又次就是对院校内部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在专业布局上突出特色;最后是升级改造办学条件,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根据市场需要加快紧缺型全能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学校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学者杨理连认为,内涵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他将内涵式发展分成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并着重从微观层次提出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途径。刘新华认为,内涵式发展战略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必须狠抓四个重要环节:一是围绕观念更新,积极构建当代的大学教育教学制度;二是在优化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平台;三是努力提升办学实力;四是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工夫。谭秋浩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即准确定位,彰显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学者言简意赅地提出推动高校内涵建设就是要找准定位、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

以上对策大多集中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进行科学管理、形成和发展办学特色等方面。以下观点和对策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搞好顶层设计,解决办学目标和战略这个根本问题。就是要求重视高校领导班子宏观决策能力建设。围绕规划,细化目标,确保行业特色高校顶层设计。另有学者提出要有效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确保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发展。一份关于我国高校财务状况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上存在风险,这些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控就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学者张梅颖就这个论题进行了方向性的研究探索,进而认为一些高职院校所存在的信贷风险主要是因为盲目扩招后学校的资金资源优势不足和政府机构的投入支持力度不大导致。很多学者也提出我国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高端发展。拓展人才培养的规模与战略策划,力争通过跨区域和国际化的战略化协作办学来建立新的突破点,使我国高职教育融入国际教育的大环境之中, 充分利用国际教育的优秀办学经验和各种资源, 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

(四)影响内涵式发展的要素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内专家对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侧重点有不同的阐述,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比较权威的描述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把握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点,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进程。学者谢仁业沿着体制和机制制约这个方向进行了客观的归纳总结,认为行政性干预和控制、不开放的师资运行机制以及定位不准确是主要的制约因素。鲁武霞、马建富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提出高职院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教育资源整合运作能力以及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院校管理能力。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提升是影响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总体上来讲, 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学科结构、管理运作模式等一系列内在的动力因素与政策机制保障、教育消费需求、市场资源配置等外在的动力因素,都会以不同形式、不同力度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构成直接的作用与影响。面对众多因素,我们很难明确地分辨出哪些是影响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因素,哪些因素是内涵式发展的结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这些要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但这些构成要素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却是各有侧重的。正是这些核心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持续运行,构成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形成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运行模式。

三、国内相关研究评述及未来趋势展望

通过研究发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提升。我国2010―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此进行了部署,强调在未来的十年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就是提升办学质量。而质量的提升依赖于质量评价系统的完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教育评价界出现许多基于不同关注视角的高校内涵式发展水平的评价,如张耀嵩从内外部教育质量和保障体系出发的质量评价,谢南斌、田金信提出专门考察办学效率与效益的效能评价等。应该说,这些研究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些质量评价在突出内涵式发展特色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楼世洲、宁业勤在“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课题中提出了学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指标体系,评价领域包括内涵式发展条件、内涵式发展动力和内涵式发展结果,体现了教育质量评价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评价的基本假设。杨理连把内涵式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式体系,从系统分析的视角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三个评价维度:基础建设评价标准、隐性能力评价标准和核心成果评价标准。从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大学影响下的实际收获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向。总之,随着学术界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进一步关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评价问题将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一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关文献显示,对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对策建议方面的研究相对集中,学者们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关注的核心要素和方向,但这些建议缺乏有力的依据和支撑,而且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区分度不明显,今后需要进一步提炼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因素,科学地确立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和特点。二是之前的研究对于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具有比较缜密的分析解读,然而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内容的研究不够明晰,这一点不利于实现对内涵式发展的评价和推进工作。只有各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清楚了解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和方向,才能通过机制创新以转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教育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三是从研究探索现状来看,对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实证研究成果不多,大多数研究是关于经验描述的一些理论探讨,很多政策性建议和导向缺乏科学性和说服性。一些研究成果中虽然提出了评价指标的构建思路,但没有应用具体的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来支撑评价系统。实证研究探索方面严重不足,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而且不同地区的高职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学者所采用的论据体系往往难以覆盖各个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探索中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92-197.

[2]杨理连. 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职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7):14-16.

[3]张德祥,林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11):3-8.

[4]傅兴国.论我国高教发展模式的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1988(1):79-81.

[5]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2006(7):14-17.

[6]傅笑然.“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概念的解读与审理[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7]谢仁业.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价值、问题及趋势[J]. 教育发展研究,2006(7):7-10.

[8]王战军.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27(2):2-5.

[9]房剑森.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政策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2006(7):1-5.

[10]谭秋浩.浅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2.

[11]来俊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5(1):227-230.

[12]浦玉忠.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1(12):92-93.

[13]周雪梅.内涵式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J].教育探索, 2013(8):25-26.

[14]陈娜,刘文超.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2(4):60-62.

[15]徐木兴,刘朝马.论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与运行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 2008(6):34-38.

[16]陈洁瑾,江增光.学习参与度: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新课题[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8(3):23-27.

Abstract: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thesis started from learning the concept of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massiv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omparison, the thesis remarke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main content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researches.

社区教育的内涵篇6

一、把握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就是统筹区域内城乡学校的全部资源,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均衡、协调、可持续地推进,让强的更强,让弱的变强,不断强化区域内涵发展特色,逐步塑造区域教育品牌。

1.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正从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主要是依靠追加外部教育资源投入的方式来促进教育发展,追求的是规模效益和办学条件的优化。内涵式发展则致力于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致力于学校内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学校文化的更新,注重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发展的潜能激发。积极探索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方法策略,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必由之路,是基础教育转型变革的必然方向,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当前,“区域内差异”是影响教育公平的最大障碍。近年来,滨城区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全区中小学基本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发展,荣获了“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称号;但“内涵发展”方面的差异依然存在,这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所带来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即义务教育学生的择校现象,这已成为素质教育的热点问题。只有通过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才能实现外延式均衡与内涵式均衡的有机融合,才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是消除素质教育发展痼疾的关键所在,是突破素质教育实施瓶颈的根本方法。

二、实践探究,带题管理,

不断创新区域整体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策略

2011年以来,区教研室承担省级课题《区域整体推进中小学教育内涵发展策略研究》的研究任务,在科研中创新,在研究中改革,在改革中提升,初步形成了“带题管理”的区域特色。

1.活动带动,推进管理创新

一是实施“学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初,区教育局启动了“学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指导各中小学加强学校顶层设计,从办学理念确立、特色育人目标制定、制度体系构建、文化体系构建、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模式建设等方面系统地构建新学校模型,力争三年内打造一批有影响的特色项目,推出一批个性鲜明的品牌特色学校。授田英才学园“道德学校”建设成果丰硕,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撰文称该校是“一所令人尊敬的学校”,学校办学经验被《人民教育》向全国推介。二是实施学校教学管理“一把手”工程。校长带头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深入基层教研组参加教研和课改,突出精细化、标准化、高效化管理。三是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每年全区中小学3000余名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深入所教学生家庭“带题”家访,探究学生成长背后的家庭元素,家校携手为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规划和教育方法。四是开展教育“招商引智”活动。打破区域壁垒,引进潍坊“271”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区第二中学资源,创办了滨城行知中学,积极构建国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竞争互动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激发了全区教育发展活力。积极完善教育人才引进机制,努力改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

2.项目拉动,推进课程改革

一是构建“四化”课程体系。区教研室围绕课程建设这一重点开展专项研究,整体推进,集中攻坚,大力建设现代化课程体系,全面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本土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课程建设思路,整体推进中小学现代化课程体系建设,持续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省课改专家称“滨城区是非常具有改革深度的区域,课程研究已经走到了全省前列”。二是加强德育课程化建设。依托“德耀齐鲁”道德示范基地,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各学校围绕特色育人目标,按不同学段确立德育目标和重点,系统规划文本类、环境类、活动类德育课程,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人文道德水平。三是开展中小学教学创新行动。该活动以推动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和课程建设全面创新为主要任务,切实提高教研实效。开展了教学管理创新经验交流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加快各中小学教研特色的交流和推广。重视学生科学高效学习,将科学学习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生的预习、听课、思维、记忆和创新常规,把学习规律变成学习规则。四是锤塑“快乐高效课堂”品牌。教研员进行跟进式指导和菜单式服务,深入课堂,参与集体备课,找问题,提建议,重点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实行了学科中心教研组月例会制度,切实发挥学科中心教研组作用。举办全区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展示与研讨”系列活动,加大创新成果共享转化力度。区第六中学成长为“全国高效课堂四大名校”之一,办学特色被《中国教育报》深入报道。五是开展“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区教研室每学期组织一次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到农村中小学(包括教学点)送课,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六是深入实施书法教育“十百千万工程”。2009年启动该项目,引领学生翰墨修身,三年推出十余所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培养出百名书法教师和近千名小书法家,着力打造书法教育特色区。区七小书法文化建设经验两次被山东教育报推介,被授予“全国文化名校”称号,成为全区第一所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七是积极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把大课间变成学生的体育特长超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体育社团活动,不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而且培养了一批体育新秀,近三年滨城学子在国际和国家级体育赛事中摘金夺银,荣获了12个冠军、10个亚军、3个季军。2012年阳光体育科学健身校园行全国启动仪式在我区第六中学成功举行。

3.培训促动,推进教师成长

一是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策略。邀请知名专家为全区教学骨干做专题报告,积极组织教师和教科研负责人参加省内外培训活动,大大提高了教科研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通过组织校长远程高级研修、高校进修、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整体提升全区学校管理水平。二是着力开展“三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名校长、名教师和名班主任,推选230人作为区“三名”工程培养对象;推选29人作为市“三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三是建立全区“班主任工作坊”。引进区外优质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全员培训,全区小学班主任参加了培训。近三年共培养出齐鲁名校长2人,省创新型校长提名奖2人,市创新型校长4人;省创新型班主任1人,市创新型班主任4人;省级特级教师6人,齐鲁名师1人,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132人、教学能手115人。

4.城乡联动,推进资源整合

一是实施数字化校园全覆盖工程,建设全区数字化教与学平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实施全区同科教师大备课制度,不断丰富网络资源,推进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二是打造学校教育联盟,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采取“1+X”模式,组建了9所学校参加的教育联盟。每个教育联盟以一所学校为牵头学校,集聚2~6所学校为成员学校。结合我区实际,初中共组建了4个教育联盟,小学5个教育联盟。联盟成员学校从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三级课程实施、学校文化建设、学生素养培养等方面扎实开展共建交流活动,实现了强项辐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对联盟成员实行捆绑考核,确保改革实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推动全区教育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发展。

5.评价驱动,强化发展动力

社区教育的内涵篇7

【关键词】校企共同体 高职教育 教育形态 可持续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B128),2011年度杭职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G201158)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30-02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存在形式和状态,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它也有一定的形态。高职教育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适应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适应新型工业化对各类人才的新要求,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本体无法真正依附于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高职教育传统的组织形态已经不适应这样的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要实现相应的教育形态的全面改革。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校企共同体高职教育新的组织形式,促进了教育机制的变革,在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涵义

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它虽属高等教育系列,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特征,即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种功能的整合。高职教育作为整合二种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指的是以一定的地域为界,学校与区域企业发展具有共同价值取向和参与意识,并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与企业,企业依赖学校,旨在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遵循基于高职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与地区行业主流企业共同构建了校企共同体教育组织新形式,它真正形成了一个校企双方的教育利益实体,主要特征表现为“共建、共管、共育、共融、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与企业之间关系的沟通和利益共享,它的根本任务即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高职教育规律,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下面结合我校校企共同体高职教育组织形式对高职教育高等性、区域性、职业性三个方面的尝试进行诠释: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三性”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应体现在“高等性、区域性、职业性”。

(一)高等性

高等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的涵义应当满足现代广义服务业、现代制造业要求的高素质和高技能。高职教育高等性的内涵,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备和企业文化融合的大学文化特征;二是代表地域先进生产力的教育载体;三是作为区域发展的社会引领作用。学校校企共同体教育高等性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重点凸显大学融文化和企业文化育人功能,是建立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核心要素。一是学校建立以“融”文化建设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对高职教育必须与区域发展融和融新、共融共进的文化理念,重点表现在“学校融入区域发展、专业融入产业发展、教师融入学校发展、学生融入专业发展”。二是引入企业文化。学校教育与“企业化”教育相结合。学校引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化管理,将企业文化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2.共建校企共同体二级学院办学载体,实施“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高职教育组织新形式。学校创新高职人才培养理念,提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重构课堂、联通岗位、双师共育、校企联动”的办学方针和“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着力突出“追求真实情境、实施双证融合、培育双高人才”的办学特色。

3.以立足于企业、服务社会,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为己任,促进学校可持续快速发展。学校坚持“立足开发区、服务杭州市”的办学定位,学院面向杭州,服务地方,紧紧依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于地区主流行业企业。

(二)区域性

区域性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本地区的重点或支柱产业为依托,基于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宗旨的办学地方特色,这也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学校在校企共同体办学基础上,推进职业教育区域化的社会内涵与教育内涵,并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结合的方式与发展历史的角度,开创了实现高职教育区域化的三种合作模式:区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

1.区校合作,突出地方性、公共性,“立足开发区,服务杭州市”,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学校实施区校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搭台共建、引企入校、引进项目。学校与杭经开发区管委会战略合作,学校发展纳入开发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成立由开发区主导的学校发展委员会,共建了高职学生创业园、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先进制造业人才培训中心、公共图书信息中心以及新增紧密型合作企业80多家。

2.校校合作,构建区域性教育联盟,推动和引领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学校针对浙江省区域发展要求,与宁职院、温职院三校联盟,实施校校合作,实施“同伴互助,交流提高,合作共进”,构建三个合作共享平台:教学平台,科技平台,管理平台。实施人才共育(学分互认)、课程共建、师资、实训基地共享,共建三校联盟网,全面推进了浙江省杭宁温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3.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共同体二级学院,推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推行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办学主体,与杭州地区行业主流企业共建校企共同体办学,全面实施“共建、共管、共育、共融、共享”管理理念,通过构建校企共同体,学校分别与友嘉、达利、青年、金都、新通等主流企业合作构建了7个校企共同体二级学院办学实体。

(三)职业性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涵,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质需求。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其鲜明的职业属性,诠释了高职教育的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体现在其本质上是真实职业活动内容的整合性迁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质需求。具体体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所从事的企业工作岗位所显现的职业责任、职业价值和职业功能,体现在用职业能力要求整合素质结构、技能组成,构建具备岗位针对性、职业适应性的教学体系。职业性内涵应主要包括:岗位性、技术性、社会性。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取向必须要求人才培养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技术水平,学校重点实施了一下举措:

1.岗位性培养。学校秉承“联通岗位,重构课堂,双师共育,校企联动”高职教学理念。构建“工场型”课堂,实施“岗位型”实习,实行新的“工厂型”课堂教学形式。实施岗位能力培养的现场教学形式,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

2.技术型教学。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技术平台。学校构建数字校园学习平台,实施现代化职业技术教育,打通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无形壁垒,确保教学内容、专业技术与业界同步更新。

3.社会化服务。构建区域技能培训和服务平台,共享区域教育资源。学校与杭州市共建杭州市公共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打造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基地,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开放性办学。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与特点

根据以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更具有开放性、技术性、多元性、社会性、融合性等特点。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二是高等职业教育不仅面对学生,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三是高等职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地体现教育办学的多元性,形成共同办学模式,促进教育发展。四是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人的社会化。高等职业教育融入社会行业企业,更有利于人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叶鉴铭.“校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友嘉机电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2]张建荣.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3]李文波.论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J].云南高教研究,2001(1).

[4]黄亚妮.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28).

[5]毛敏芹,曾凌燕.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下对企业积极性的调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53.

[6]朱懿心.在国际比照与国际合作中推动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9).

社区教育的内涵篇8

高奇志:“多元开放、国际融合”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袁振国院长对金州新区教育发展提出的一个高位理念。这一理念为我们金州新区教育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的、切实可行并且是行之有效的道路。

作为旨在打造大连新市区的中心区、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现代产业核心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市区,金州新区具有独特的优势:这里既有千年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有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创新积累,可谓传统的生机与开放的活力交汇激荡;这里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势能更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步伐更快,多元文化的味道更浓,民众对教育的期许也更高。无论是基于大力发展经济的需要,还是着力于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要,金州新区的教育都必须追求高品位、彰显高品格、做出高品质。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育强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金州新区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体制、人力资源以及办学方式上,需要以国际标准及发展眼光进行多元化探索,并在了解教育国际标准、追赶世界发达水平的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既坚守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又充分继承和包容多元的人类优秀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参与到国际活动中去,才能把我们的影响带到国际。

近几年,在“多元开放、国际融合”的发展理念下,金州新区在区域教育文化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制度建设,尤其是教育国际化推进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实验。区域教育观念思想得到更新,发展规划得到完善,实践成果不断丰盈,实践的品质也不断提升,切实促进了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我们深切体验到,“多元开放,国际融合”的发展理念对金州新区教育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指导意义。金州新区将沿着“多元开放,国际融合”这条道路坚定走下去,并不断开拓、深化和创新。

:我们从《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成果专题报道中看到,教育国际化是金州新区教育一大特色,请问金州新区是如何推进区域教育国际化的?

高奇志:我理解的“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学习借鉴国外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吸纳其优秀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加强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逐步培养和提高我们自身通过教育与世界平等对话的实力和能力的过程。既然称“国际化”,那就绝不是一个单向“引进”的过程,而是“引进”与“输出”的双向流动,是二者的不断循环递进。金州新区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路是“以交流促了解,以了解求合作,以合作促融合,以融合达共生”。我们的宗旨是在交流中拓宽文化视域,在合作中促进文化自觉,在融合中达成文化自新,在共生中实现文化自强。金州新区教育国际化的推进,遵循以教育行政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以课程为主线,以科研为保障的原则。根据区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路,金州新区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建立友好学校、教师境外培训等渠道开展区域教育国际化实践。目前我们全区共引进外籍教师300多名,60%的学校开设由外教执教的课程,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双语教学成绩突出,现已有13所学校成为国家级、省级双语教学实验学校。其中开发区第七中学2009年获得IB国际学位总部授权,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所IB国际学校(指实施国际文凭组织设置的IB国际课程并且得到该组织正式授权的国际学校)。随着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十百千”工程全面的实施,有26所学校与海外13个国家的学校进行合作交流,先后有千余名师生赴国外研修学习。

教育国际化是践行“多元开放、国际融合”发展理念的一条主渠道,“突出民族特色,接轨国际教育”已成为金州新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卓越人才的成功探索和鲜明特质。今后,我们依然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并将其发扬光大,力图使金州新区的教育国际化实践为诠释教育国际化内涵提供一个生动案例。

:据了解,金州新区已于2012年被评为“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区域教育的一个重要战略主题,请问金州新区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和成功经验?

高奇志:在历时两年的创建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过程中,金州新区主要采取六项重要举措:一是保障全区中小学校的合理布局;二是保障各中小学校办学环境、教学设备、操场及附属设施等硬件办学设施的基本均衡;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均衡配置师资和管理队伍;四是引导社会形成正确舆论,使社会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成共识;五是通过政策扶持、师资倾斜、控制生源等手段,提升办学质量,逐步缩小校际间的质量差异;六是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基本实现全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基础设施达到标准化的前提下,我们把全面推进“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的目光,聚焦在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上来。通过创建基础教育强区,金州新区教育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提升了校长的办学思想,明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内涵,区域教育均衡化程度显著提高。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促进教育优质发展的必然选择。金州新区将2013年确定为“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年”,关于内涵发展,金州新区有哪些探索和打算?

高奇志:应该说,高质量通过“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验收,为金州新区实现均衡化、国际化、特色化和优质化,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教育强区的宏伟目标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以此为起点,金州新区教育发展的主题是追求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因此,我们将2013年确定为金州新区“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年”。以“定规矩,谋全局,树龙头,抓后劲,抬整体”为总体发展战略,以高品格主题德育、高品质课程推进、高品性特色发展、高品行教师素质提升、高品位教育国际化拓展为重点内容,全面强化基础教育软实力建设,打造区域教育特色和品牌。

实施高品格主题德育工程。我们开展了以文明习惯进校园、雷锋精神进校园、关向应事迹进校园、传统经典进校园、国际理解教育进校园“五进校园”为载体的“我的中国梦”主题德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各个环节。同时,开展系列培训活动,提高德育队伍的能力和水平;重视德育科研工作,重点研究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实效性,实现全员育人,科学育人。

实施高品质课程推进工程。通过加强课例创新研究、创新备课模式、创新观评课技术以及构建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开发彰显区域特色的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国际教育等方面的校本课程。

实施高品性特色发展工程。我们全力实施“三名工程”,培育一批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学校高质量的课程文化、高标准的制度文化、高品位的环境文化,形成具有自身个性特色的显性校园文化和内在精神文化。

实施高品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举办名师论坛、开展示范引路课活动。建立“自助式”业务培训体系,实施精细化教研、基地化培训,提高教师的培训实效。同时,组织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各兄弟实验区培训或挂职锻炼。

实施高品位教育国际化拓展工程。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机制,探索与国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深度合作。鼓励学校与国外友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项目合作、课程共建、课题研究等,多渠道挖掘教育国际化资源,提升区域国际化水平。

:您刚才提到了要在金州新区培育一批名校长,那么在您心目中什么样的校长是名校长呢?

高奇志:校长对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强烈呼唤教育家型的校长,这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名校长是多么珍贵。我认为名校长不仅是在教育的圈子里有名气,而且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有名望。我心目中的名校长至少要具备以下三种特质:一是受人景仰的社会贤达,二是影响一方的道德楷模,三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

为什么首先是受人景仰的社会贤达呢?什么是贤达?在一个地方能安定人心,能公正处理事情,能够解决家庭矛盾的人就是社会贤达。我们都知道,过去在农村谁家有事解决不了就去找校长,因为校长是社会贤达。校长的才学修养和社会影响力在这一地区一定是有引领作用的。如果你的才学不过人,不用说在社会上,在学校就难以立足。如果你把学校管得乱七八糟的,说明你脱离群众,也说明你不能服众―你所表现出的东西比别人要低。

二是影响一方的道德楷模。一个人在社会上有没有影响力,首先要看这个人有没有好的德性。一个校长没有好的德性,即使你处在校长这个位置上大家给你点面子,你离开校长岗位,别人对你的尊敬就大幅降低。校长一定是公正正派、严以律己,一定是讲究职业操守的。

三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或六年,教育的作用和影响要管三十年、六十年,要受益一辈子。每一个学生走上社会后都会对自己上学时的校长和老师进行内心评判,我们有的校长和老师时间一长在学生心目中都化为虚幻,而有的却让人在一生中经常想起,所以说好的校长和老师是超越时空的、超越校园大墙的。名校长不是别人加给你的,即使参加一万个名校长培训班,如果你德性不到、修养不到、潜质不到,你也照样不是名校长。你得到多高的职称、荣誉,也只能随风而过。这就需要校长要拥有教育家的情怀,表现出为师的风范,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和教育事业。

上一篇: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范文 下一篇:劳动实践的不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