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3:48

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

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篇1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社会逐渐面向信息化、数据化发展,如何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以及准确性是当前各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大数据的发展步伐中,信息系统的规范化运行维护以及体系建设日趋重要,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网络系统的高速运行,逐步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以此更好的促进数据归档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简要提出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以及体系建设的要点,并以石油企业为例,提出当前我国石油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得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企业档案管理系统 运行维护 体系建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更加广泛,发展空间也随着扩大。现阶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企业对其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越来越突出。信息化电子档案作为新时期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一项工作方式以及工具,其运行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在石油企业中,强化其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分析档案管理运行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和体系建设要点

在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手段维护以及管理一个已经建设完毕信息系统,保障其长期性的顺利运行并长时间发挥其运用效益,比新系统的建设更具价值。

(一)企业档案管理系统任务

在企业档案管理实践工作中发现,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以及维护并非简单的维持系统的顺利运行,同时,也包含多方面的工作任务,具体如: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对系统运行功能的应用加以推广;不断充实、修改、更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尽可能避免以及排除档案系统的运行风险以及系统错误;逐渐完善以及强化系统功能;实现档案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控;创新相关新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率等。

(二)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原则

在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预警性原则。一般来说,企业档案管理运维系统包括多种预案,争在系统出现故障性问题或者系统的紧急状态,能够及时预警并找出相关应急措施,这对于系统运行维护效率的提高以及运维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2)科学性原则。企业档案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的不能处于事务性处理这一局面,同时,各级运行维护系统应当避免问题的重复性处理,逐步实现系统工作的科学化。(3)指导性原则。在实际的系统运维中得出,系统问题的发现以及解Q与系统的完善与开发、系统优化机制以及相关业务流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具备指导性原则。

(三)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功能

运行维护技术对于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系统平台应当实现问题的分析、处理以及问题反馈的高速运行,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工作,以此逐步实现系统数据的准确性目标。另一方面,系统平台应当具备指导以及操作功能,企业分公司在使用管理系统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系统更新、工作人员缺乏经验、业务变动等问题,常常由于系统缺乏有效的功能指导,应当系统功能的发挥。在系统工作环节,通过有效的指导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数据故障以及系统故障,能够降低系统运行维护的压力,并逐步提高系统运行维护的准确性。

另外,针对企业方案管理系统而言,还应当具备系统优化功能,即在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而通过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功能。同时,档案管理系统也应当具备信息仓库功能,通过信息仓库收集系统故障及其解决措施,这对于系统信息的再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仓库也包含信息流转、系统功能运行指导等方面的信息,能够为系统的推广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制度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在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体系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建设相关制度保障体系,比如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应急制度等,以此不断提高系统运维系统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运维制度的完善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系统管理人员的有效维护,能够降低系统运行中的风险,有效改善系统工作的质量以及系统服务水平。通过科学的考核以及激励体制,合理评价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行为,不仅能够激发其工作热情,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促进系统运行维护的健康发展。

二、石油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和体系建设现状

石油企业是我国经济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提高对于其档案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视,建设统一化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现阶段,石油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全面记录着企业的发展历史,是企业发展方向的一大依据,通过档案资料的有效分析,不仅能够明确其自身发展目标、扬长避短,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通过档案资料的管理方便与企业领导及时了解其各个单位的发展情况,并以档案作为实际出发点制定一系列管理方案,保障企业经营的有效性。当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石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诸多不足,还需不断完善和改进。

(一)真实性问题

一方面,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档案是石油企业中重要的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其真实性。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难以保障档案信息以及相关重要数据的安全,使用档案文件时很有可能出现信息篡改或者数据遗失的情况,无法保障信息的安全,极大降低了企业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在石油企业中,石油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中多为图表资料,档案资料的负责人不明确,无法保障资料的权威性,或者存在档案资料的删改情况也难以发现,因此,企业档案管理的真实性问题是应当逐渐引起重视。

(二)保密性问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以往的电子式文件档案或者手写档案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文件档案容易出现遗失等问题,极大影响其安全性以及保密性。而使用计算机作为网络终端,能够极大提高信息传递速度,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但是不利于档案资料的保密。

(三)长久性问题

随着办公系统的数据化发展,许多单位逐步面向无人办公状态发展,信息化文件档案的运用范围也不断拓宽。现阶段,企I信息、数据均可以储存在电子档案中,工作人员只需手动操作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企业所需要的信息,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方式简化了办公程序,但是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档案信息在较短时间内全部遗失,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影响企业档案管理的长久性发展。

(四)广泛性问题

档案管理按照原来传统管理制度,利用率并不高,查阅资料难,不能准确、快速的找到相关文档,档案不能被广泛应用。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后,可以快速定位档案位置,准确找到原始档案,并能让存放的档案内容得到更好的运用,充分发挥历史档案资源的作用。

三、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和体系建设措施

(一)库房的智能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其在企业各个领域的运用更加深入,有关工作人员应当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建设全新的、能够与之适应的档案库房管理系统,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通过其时效性特点逐渐实现库房的实时监控,有效控制库房的空调设备以及温度,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逐步实现库房管理的现代化以及智能化。

(二)建设档案管理相应的网络

现代化社会的信息数据量不断扩大,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市场竞争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成分,因此,在这一时代中,企业应当不断完善其档案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价值。建设档案管理系统是改善传统管理方式中问题的主要手段,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推广化运用,同时也能满足数据量剧增情况下人们的工作需求。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更加方便的管理方式,通过计算机的硬件共享,有效建设档案管理部分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联系,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三)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石油企业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其工作水平,因此,管理人员应当提高重视,定期组织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与体系建设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在提高其职业技能的同时,强化对于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石油企业应当加大人员培训投资,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培训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管理人员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际演练,以此培养工作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四)积极引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信息技术逐渐被运用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企业档案管理国策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根本上转变了以往的工作方式,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就现阶段来说,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石油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运行与体系建设并不完善,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意识,充分意识到技术发展的中心作用,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技术,通过有效措施提高信息化系统在档案管理中的可靠性。

四、结语

石油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水平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体系建设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有关人员应当引起重视,积极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海燕.石油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维护与体系建设[J].现代企业,2016.10(15):847-849.

[2] 陈永生,苏焕宁,杨茜茜.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档案管理:安全保障[J].档案学研究,2015.04(18):63-66.

[3] 祝云飞.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解析[J].机电兵船档案,2016.05(12):251-253.

[4] 杨春霞.解析内蒙古电力企业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20(8):738-740.

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篇2

1.1建立目标体系,实现管理有目标、工作有方向

在管理层面,坚持管理指标和投资成本指标“一体化”的原则,将电网运行主要责任指标和复合管理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基层、班组和节点,围绕总体目标任务,制定各级节点的量化工作目标。同时,我们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管理系统和节点进行重新优化,对节点科学制定量化考核目标,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2建立运行体系,实现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在确立目标体系的基础上,认真修订完善到节点的规范化运行体系,包括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将制度、标准和流程层层细化完善,形成《“电网节点”基层队管理标准》、《“电网节点”管理班组工作标准》、《职工岗位工作规范标准》、《6kV线路电气工程节点质量标准手册》、《6kV线路(设备)故障抢修作业流程节点标准》,实现从上到下、从电网运行到节点精细管理的制度化、文本化。如外线班组绕节点管理目标,建立了《外线维护班组工作标准》,对应理清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和措施,汇总形成班长、工作负责人、外线维护等具体岗位的工作规范。在倒闸班职工岗位规范中,规定每次倒闸操作必须填写操作票,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执行,并按时填写倒闸操作记录和交接班记录,有效规范了职工的工作程序,实现了日常管理的程序化、精细化。

1.3建立责任体系,实现全员参与、尽职尽责

根据“电网节点”确定的目标,每年对各班组、岗位下达责任书,落实班组和岗位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并成立电网节点运行小组。组长负责电网节点精细管理控制措施实施的统筹安排,全面完成工作目标确定的控制指标。副组长协助组长统筹安排节点精细管理控制措施实施,完成工作目标确定的控制指标。组员具体负责线路日常巡护、春季电网检修、线路事故处理、线路整改优化四方面的节点控制措施及指标分解落实,并控制在指标之内。同时突出各节点工作目标与岗位职责的有机结合,明确各岗位的工作重点、工作标准,保证节点目标任务在基层的有效落实。如外线维护班组将线路事故率这一目标,落实到外线班组,细化到每一条线路,明确每名外线维护人员负责每条线路的日常巡视维护、资料录取、隐患治理等工作,确保线路运行质量达到目标要求。

1.4建立考核体系,实现真考核、硬兑现

建立分基层队、班组、岗位的节点考核体系,采用周检查、月分析、季度考核的动态考核体系。定期对节点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每季度进行考核,并分层次逐级考核兑现到队干部、班组、岗位。与岗位职工工资奖金、评先树优等挂钩,严格奖惩兑现,保证全队整体工作精细高效运行。

2“电网节点”精细管理的经典做法

2.1线路管理实施区域管理法

实施区域管理法,在6kV电网维护管理过程中,结合电网运行受气候、环境、负荷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创新应用线路“区域管理法”,把6kV电网线路按区域分为居民区、生产区、耕种区、偏远区,分析提炼相关区域线路的运行特点、管理方法,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标记,实现重点区域线段运行信息、承包人员、管理方法清晰化,从人员、方法、技术等多方面进行专项管理,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该方法针对性强、效率高,提高线路运行管理水平。

2.2电网检修实施项目管理法

实施项目管理,通过建立项目管理模式,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在电网检修运行中应用项目安全、项目质量、项目时间及项目成本四大项目管理,进一步提高6kV电网检修运行水平。项目安全管理:检修项目的安全是项目运行的前提,项目组细化安全项目,从电力规程和现场施工操作两方面入手,强化项目安全,为电网检修的正常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建立检修项目安规培训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组人员安全运行能力。二是严格执行电业安全操作规程,夯实项目运行安全基础。把好“四个关口”,即安全措施落实关、工作许可关、监督检查关和工作终结关,夯实项目安全运行基础。三是完善安全考核管理机制,提升项目安全运行水平。建立和完善安全考核管理机制,实施个人安全责任制,一方面调动参检职工的安全监护责任意识和安全检查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参检队伍的安全施工意识和主动性,通过对施工人员与监护人员的双重管理方式来提高项目安全运行水平。x项目质量管理:构建全员参与,实施项目质量4M管理机制,实施影响检修项目质量的人(Man)、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机械(Machine)四大因素的4M管理机制,提高项目质量。时间项目管理:一是充分利用气象资源,确定检修项目时间范围。由于6kV电网检修项目受到行业性质和施工现场的限制,下雨或者大雾天气不能进行检修,然而天气属于自然现象,非人为因素能够控制,因此项目组在历届检修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气象资源,同时考虑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定项目时间计划,选取最佳时间段,进一步确定出检修项目实施的时间范围。二是取全取准线路检修资料,精确制定检修项目进度。要求项目组在取全取准线路检修资料的前提下,根据施工队伍的具体情况,量化区分清扫、更换、新上等检修内容,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表,合理安排项目分工和内容,把检修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项目成本管理:项目组对检修项目成本进行系统管理,首先确立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同时建立成本控制体系。通过明确项目组各有关人员的责、权、利,是全面落实目标成本责任的前提和使目标成本得以有效控制的关键。

2.3线路事故处理实施案例管理法

实施案例管理,把电网管理中曾发生的各种线路事故,汇编成各种经典案例。如电网管理中曾发生安全事件(事故)和潜在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归类成各种安全经典案例,每个经典案例由案例背景、案例简介、案例分析、案例启示四部分组成,通过安全案例的教育、培训、分析、应用,提高职工在电网维护管理中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人员安全能本化,从而全面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目前已形成了各种经典安全案例57个,并汇编成《电网安全案例库》。3.4线路整改优化实施“一线一策”管理法实施“一线一策”管理模式,根据线路的负荷结构和运行环境,从线路隐患治理和经济技术改造两个方面优化改造。如针对跨域树木居民区较多的线路进行更换绝缘导线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技术改造;针对基地居民区附近的线路进行线路整体安全技术改造;针对负荷重的线路进行变压器节能及线路改造;针对处于多雷区的线路实施防雷技术改造,有效减少因雷击造成的线路事故。

3“电网节点”管理实施效果

一是增强了职工的精细管理意识。通过“电网节点”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是充分调动了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职工岗位责任意识,提升了班组自主管理能力,成功实现了职工从“要我管理”到“我要管理、我能管理”的转变。二是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1-12月份与近三年同期的平均值相比,2012年减少因管理原因导致的各类线路及设备综合故障18次,线路故障率较去年同期降低了0.43次/(年*百公里),电网运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新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探索市场化运作,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县、街道、村、户四级联动,全力做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

2、根据我街道实际,选择40%的公共服务设施已建成、功能较完善、急需保障运行维护的村。

二、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规划

按照村民有意愿、村级组织有能力、村级公共服务基础好、村级工作管理规范等要求选择村,县财政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村进行补助,周期为2014年12月15日---2015年11月30日。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明确管护主体,健全规章制度,积极筹措资金,逐步探索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长效机制,改变以往“重建轻管”或“无人管”的状态,让已建成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能够长期有效运行并发挥效益,逐步改变农村环境落后面貌和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努力把农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生活文明健康的美丽乡村。

三、维护内容和标准

按照《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街道开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工作,本村重点保障以下维护内容:

(一)村内道路的修补维护

村内道路修补维护需达到的标准:路肩、边坡、排水沟养护到位,路基完好,边坡稳定,路面整洁,行车舒适,沥青路面无坑槽、松散、沉陷、拥包等严重病害,水泥路面无沉陷、严重破碎板、坑洞等严重病害。

(二)环境卫生项目的运行维护

1、垃圾收集。需达到的标准:按相关要求配备足量清扫保洁员和垃圾清运人员,选择合理位置建设地埋式垃圾池,配备垃圾箱,池外及箱外无垃圾积存,方便街道垃圾清运车清运。

2、街道绿化。需达到的标准:道路广场的绿化到位、林带整齐,无明显病虫害,绿化成活率90%以上。

3、村内美化亮化。需达到的标准:村民房屋建设有序,整体美观,房前屋后整洁干净,无乱堆乱放,无暴露积存垃圾,无违章搭建、破败空心房;路灯、杆线整齐有序,有效运行,无安全隐患。

四、实施程序和保障措施

(一)实施程序

1、项目审批。规划范围内的村将本村需运行维护的项目及所需资金、支出方向等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上报办,办对各村申报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审核后统一按规定格式编制全街道的实施方案。

2、项目实施。各村要落实民主公开制度,维护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工程结束后,村民委员会要对项目情况进行总结,村委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相关成员在总结上盖章、签字,街道对各村工程项目情况进行汇总,保存好运行维护项目维护前中后照片(同一位置、同一角度),做好运行维护管理,及时组织验收。

3、考核验收。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

(1)村级考核验收。各村要每月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部分村民代表做好运行维护工作的考核验收工作,将验收时间、地点、人员、设施运行情况、发生的运行费用、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形成书面材料整理归档,并报办备案。

(2)街道考核验收。街道每季度对照实施方案对运行维护项目进行验收考核,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后,汇总全办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县财政局备案。

(3)县级考核验收。街道将配合县财政局等部门对上报的项目运行维护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拨付奖补资金的重要依据。

4、补助标准及奖补兑现。对工程项目村,原则上按每村不低于5万元的补助标准,统筹安排各级财政奖补资金。县财政局根据运行维护专项资金的筹集情况、考核结果确定各村的具体奖补额度。

(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街道成立好生街道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研究解决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财政所,负责牵头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工作。各村要成立由书记任组长的相应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组织力量制定本村的实施方案,抓好政策落实和项目管理,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水平。

2、明确部门职责。办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办工作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财政所负责制定资金管理办法、考核验收办法及组织村建办、城管队、环卫园林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项目考核验收;经管站按三资管理要求,负责指导村里对奖补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好账务处理。领导小组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调,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我街道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3、做好资金监管。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主要用于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的维修改造和运行维护。各村要明确专人、专账核算上级奖补资金,奖补资金不得用于弥补村办公经费、村干部报酬等超出项目内容的其他支出,重点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的工程建设支出。设备购买和运行维护人员工资发放暂不列入保障范围,这部分费用各村另安排资金解决。奖补资金使用情况要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天,自觉接受村民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

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篇4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维修

引言

近年来,通过大型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不仅提升了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方面的“基建能力”,也完善了我国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短板”,发挥了具有中国“制度优势”的特色,将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方面的物质生产效率提升扩展到了更大范围的效用生产效率层面。尤其是配套推进了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运维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与维修水平,促进了公路工程的全要素生产率。

1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现状

当前,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中增加了技术经济管理,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与全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的公路工程生产建设产业链条进行了对接,形成了全过程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方案。从特征方面看,更加注重全程性、全方位性、全要素性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具体而言,在不同的施工建设环节,制定了与分项目施工实践中相匹配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方案,加上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有效实现了实时监测、高效管理、实时维修等措施[1-2]。但是,由于机械设备,如压路机、摊铺机等在实际的应用中,受到公路工程分段施工等限定,因此,在总项目方面的系统性管理与配套性的管理维修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配套的制度规范条例细化、评估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的配套应用相对不足。整体上的机械设备管理内容已经相对完整、技术经济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已经获得应用,仍需要从精细化管理的层面,对其中的管理体制、维修保养、安全检测等工作进行细化指标方面的处理等。

2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影响因素

2.1管理体制不完善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在新型公路工程产业链条中,被纳入到了统一生产管理之内。然而,在具体的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制度规范、各项管理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细致性不足的问题,由此也导致了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比如,在职能与责任的对应性设置方面,部门管理虽然有明确设置,但是将职能与岗位责任的匹配相对较弱。因此,当公路工程在实际的分段施工实践过程中,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受到“点多线长”与“频繁调度”的影响,极易导致混乱、偷懒、松散等现象,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安排与质量控制管理。

2.2重运维与轻保养

由于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时间紧、分点多、施工衔接紧密,因而在实际的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使用过度现象。如压路机、摊铺机等,基本上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在这种工况之下,不仅降低了机械设备本身的使用寿命,也使机械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发生了各类零部件的磨损、老化等问题。若不进行及时维修与更换,则容易引发设备故障。但是,根据近年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经验表明,一直存在的“重运维管理、轻常态化保养”问题,未能获得有效解决,因而也造成了设备故障频发、运维成本持续增加的问题。

2.3人才的配置不足

新时代的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方面,虽然增强了技术经济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综合素质型人才的缺乏,以及相关人才的配置数量、配置效率相对较低,因此,在实际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过程中,导致了一人身兼数职,各管理人员都在看管机械设备,管理效率却无法提高的矛盾现象。尤其是在租赁与购置两种不同的机械设备使用方式下,管理人员也存在“轻租赁设备,重购置设备”的管理与维修,给公路工程实际的施工进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也阻碍了机械设备发挥其作为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3提升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措施

下面分别从细化管理指标、增加保养力度、人力资源管理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3.1细化管理指标,加强权责对应

首先,应该按照当前的机械设备故障与问题清单,对应地细化公路工程的机械设备管理指标,这样,能够使影响因素与管理内容实现有效的对应,可以通过克服相关影响因素,完善管理内容,提高管理效用。其次,为了保障管理体制的完善性,需要运用管理指标,逆向检验当前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规范条例与各项管理机制。并在完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应用“权责制度”,以具体的分项目、岗位职能,匹配设置对应的激励机制、奖惩机制,确保客观的管理标准与主观的管理责任相结合,共同促进管理效用的提高[3-4]。

3.2实施防治结合,增强保养力度

目前,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长远角度,考虑对机械设备故障与问题的预防。这样,就利于补足“重运维管理,轻维修保养”方面的“短板”,从而将预防管理和管理维修结合起来,推进防治结合原则的应用。根据当前保养不足的问题,建议按照设备故障与问题清单、管理指标,实施全面性的常态化保养,尤其应该将保养与故障检查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较好的使保养过程与安全检测过程形成密切对应关系,一旦发现潜在隐患,即可以通过保养措施加以预防。既可以降低机械设备与维修时的运维管理成本,也可以真正建立起预防性管理方案。

3.3推进人才培训,提升安全检测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实践中的人才数量不足与质量不高,是导致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运用现阶段公路施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结合全生命周期理论限定下的公路工程新型产业链条,积极推进全面性的机械设备与维修知识培训,确保在健全其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安全检测方面的业务技能培训。比如,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安全指标检查、安全操作指导等,尽可能将机械事故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并运用其培训后的专业技能,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提供标准化管理,保障整个公路工程设备与人员的安全等。再如,通过培训过程的档案管理,实施能力评估,再按照能力将人才配置到具体的项目与岗位之中,推进“材尽其用”等。

4结语

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篇5

基于国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数量与规模日益扩张的实况,过去的造价管理模式已经与现代化电力工程建设的标准匹配程度越来越低,积极引进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其在电力工程项目起始与设计、运行维护以及改造更新环节均有所应用,基于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管理

与传统电力工程造价相比较,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适用性更强,其可以被视为电力工程项目顺利建设的基石,在压缩工程项目总成本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1]。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在20世纪末期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工作并未得到全面的开展,所以本文对在全生命周期内控制好电力工程造价的具体过程展开论述。

一、概述

目前电力行业造价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一是造价管理的决策凭据缺乏合理性的问题,体现在建设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没有被综合考虑方面;二是限额设计灵活性缺乏的问题,此时项目资金没有被合理配置,最终使超支超预算的问题衍生出来;三是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监督不到位问题,电力工程监理没有全面进项目工程运转环节中,导致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与合理性特征。

二、在全生命周期内控制好电力工程造价的具体流程

1.项目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所编制的建设方案与建设图纸关系着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安装程序与具体内容,以此途径影响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能源消耗量,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电力工程投入使用后运行的效果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设计阶段开展全面性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始终要坚持保障工程项目设计水平与施工质量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合法的方式,使工程项目资源消耗量处于最低的层面上。而要落实上述这一目标,在设计环节中确定限额是前提,这样就能保证工程设计工作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科学的运转,此时设计出的建设方案具有严谨性的特征这就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后续运行环节提供保障[2]。

2.项目招投标阶段

在初始阶段,合理性设计方案的编制推动着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的开展。该时期的造价控制工作需要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流程的规划文件进行全面的解析,继而和具体施工流程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基于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拟编出标底文案,从工程项目建设实况出发灵活的择取科学的成本计价方法,最终使外包工程合同所设定的价格明确化。招投标阶段包括两大类型的内容:一是商务标,电力企业采用的是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此时的商务评标标准需要以电力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为评价标准;二是电力企业在设置技术标的评价标准时,全生命周期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对技术标进行评价之时,不仅要考虑了建设方案编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还要对工程项目日后的运行与维护方案进行整体的分析,将两者有机整合,从而使技术标彰显出优质化的特色。

3.项目施工阶段

对这一阶段实施造价控制,主要是把施工方案规划时期概算的成本费用作为施工全过程的成本凭据,此时项目准备阶段设定的电力工程项目的最低总成本设置为理想值。在项目施工的进程中,不定期的将前期造价控制成本与实际施工成本进行对照,一旦发现其间存在较大的悬殊性,应该对施工方案实施改进措施,从而保障电力工程造价实效性充分的体现出来。此外,在项目施工的进程中,对工程量进行切实的计算与严格的把关是必要的,此时施工的价款也得到有效的管控,站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视域,最大限度的压缩价款在工程变更方面的使用量,从而确保施工环节顺利高效的运转。

4.审查验收阶段

审核检验环节务必要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一个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比较,对各个阶段的质量情况进行统合、解析与移交,此阶段完成之时代表着工程项目建设彻底的竣工。这一阶段能够完成对全生命周期内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成效进行理性而精确的评价,从而保障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实效性充分的发挥,为本企业未来其他类型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发挥参考价值。可见,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

5.运行维护阶段站

在运行方案的优化角度分析,其终极目标就是为了编制出促进电力工程项目的运行频率和强度提升的方案,以此途径达到最大幅度强化电力工程项目利用效率的目标,此时电力工程能够为经济的有效发展与运营提供更大化的动能。对于维护体制的建设与完善,具体是指对电力工程项目运行的状态开展定期的检测与维修工作。参照电力工程项目不同设施在运转进程中的具体体现情况以及现实需求,为电力工程设备检修与维护设定合理的间隔,从而使电力工程项目为社会提供最为优质化的服务。

6.改造更新阶段

全生命周期内控制在此阶段的渗入,使改造更新举措的实效性充分的彰显出来,一方面其结合了现实需求,从而促使电力工程项目更顺畅的运转,为外界环境提供更优良的服务,另一方面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对改造更新措施的经济性进行深度的分析,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科学的预测,从而从根本上有效的规避浪费现象的出现。

三、探究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应用意义

其能够灵活的应用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管理模式,并能够对某一项目的建设成本与运营效益进行整体的分析,同时站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利润率的维度,去判断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意义。与传统型电力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管理模式相比较,其兼顾项目建设、运行、审查与维护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从而达到对其有效监管的目标,最大限度的降低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独立运转之时资源耗费的概率,此时整体的项目成本实现了压缩的目标。

四、结束语

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不但能提升电力设备设施与材料等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协助企业实现战略性目标,为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注入活力。总之,全生命周期内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有很大的可能成为未来电力工程建设的造价控制管理主要方式,这样造价管理人员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实效性也会充分的彰显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刚.论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在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9):153.

[2]吴防.基于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0):135.

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篇6

太极股份于2010年成功上市,并将数据中心业务确立为新的发展阶段的核心单元,太极数据中心事业部遵循数据中心建设与业务发展及IT战略相融合的系统方法论,在深刻理解用户业务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创造了以业务应用系统及基础设施工程相融合的新型服务模式。

多年来,太极股份作为国有控股的上市企业以及国内优秀的IT服务供应商,依托全面整合的资源,凭借不断创新的理念,依靠雄厚的综合实力和精湛的专家队伍,一直引领着数据中心建设的发展方向,并且获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

综合实力

太极股份数据中心事业部具有以下业务能力:

第一,咨询与设计能力。凭借丰富的行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以及一流的咨询团队,太极数据中心事业部为数据中心客户提供基于行业的IT规划及高端业务咨询设计服务,包括数据中心场地建设及IT基础平台的搭建等。

第二,基于方法论的项目实施能力。

经过长期工程实践的积累,太极数据中心事业部逐步建立了成熟的项目实施和管理方法论体系,覆盖数据中心的咨询、设计、实施、运维、测评、节能环保等不同类型项目。基于方法论体系,太极股份数据中心事业部形成了业内领先的工程实施能力,尤其是大型的复杂工程项目实施能力。

第三,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创新与应用相结合,太极数据中心事业部致力于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目前,太极数据中心事业部拥有突出的关键技术和标准研究能力,拥有一流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创新能力。

为数据中心客户提供以云架构为基础的云服务,创新数据中心技术和产品,推动解决方案和服务产业化。

业务范围

太极股份数据中心事业部的业务包括咨询设计、安装调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运行维护和运营外包等一体化端到端服务组成。

太极数据中心充分考虑客户的业务、技术和运行现状,为客户提供数据中心建设的整体框架模型,根据客户要求在各个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及规划,协助客户分析、整理出IT架构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布局、平面布局的要求,并对后续设计、实施和运维提出系统性的指导建议。

太极数据中心不仅关注数据中心的物理结构与使用效率,更关注其交付能力与应变能力,这些能力在ITIL中统称为服务管理,太极数据中心事业部致力于提升服务管理,将资源转化为有价值的服务,并以服务的形式体现数据中心运营的价值。

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篇7

关键词:煤矿开采;井下机电;设备安全;设备维护

引言

近年来国内煤炭市场异常火爆,生产规模与能力越来越大,所使用的机电设施也更加丰富,因此,对其安全性与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与质量直接决定开采的速度与效率,更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与成长[1]。

1矿井机电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1)提高开采效率。国内煤炭行业飞速发展,矿井机电设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煤矿在开采时均需使用机电设施。它是否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将决定开采的效率[2]。2)控制相关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最近几年,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针对煤矿机电设备展开的研发更加全面与细致,设备的精细度与安全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机电设施实现了信息化、现代化与智能化,很好地改善了开采现状,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3]。3)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按照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国内煤矿发生的事故,绝大多数均是机电设施出现问题所导致的,而且所占据的比例仍然在不断的上升。所以,要针对这种情况实施高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机电设施安全工作,为开采奠定基础,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

2矿井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

煤矿在安装机电设施时,要想确保相关设备良性运行,不仅要依赖于高素质的员工,也要做到以下几点:1)研究施工场所与设备的可靠性。很多事故均是由于安装条件出现问题而导致的,所以未安装之前要针对安装场所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与检查,确保准确无误。最佳的操作方式是使用起吊设施,将机电设施吊起,提前预留足够的空间方便安装,防止由于空间过小而导致安装出现问题,确保安装的质量与效率。针对安全因素,要重点培训安装工作人员,督促其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与专业知识,提高整体安装水平。除此之外,针对机电设施展开多角度、深层次的检查,确保所有设备均能够稳定工作,形成良性循环。2)针对隐蔽部分做好技术记录与检验。为了煤矿以后更好地发展,要重点关注隐蔽部分,做好技术记录与检验,包括安装后全部的交接文件、后期维护与维修等各种数据与信息。机电设施在运行时,所有的工作人员均要关注隐蔽部分,掌握核心技术,保证施工图纸的准确性,通过这种措施保证机电设施安装的质量,在规定的期限内高质量完成工程,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与质量。3)安装组织与管理。具体施工以前,所有的设计师与管理人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分配好资源与劳动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施工准备过程,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安装工序,挑选最佳的施工方案,做好交底工作,将所有的关键点与要点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予以管理,才能够保证安装过程顺利进行。机电设施对于煤炭开采至关重要,要积极开展现场管理,不管是施工安装,还是后期的维护与拆卸,都要严格按照科学化的流程与规范,尤其是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数据与资料,必须有专业人士实施核算、分析、汇总与储存等工作,确保所有的依据真实可靠。另外,在具体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日常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保证机电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完成既定的生产任务[3]。

3矿井机电设备的维护方法

3.1检查和记录矿井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

当完成所有的安装工作后,相关工作人员要针对设备展开预处理,获取机电设施最准确的运行情况,结合实际经验与规律,推断其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否满足具体需求,帮助煤矿实现安全生产。值得注意的是,试运行阶段,要将所有的油路进行检验,确保油路供应不会出现问题,也就是防止出现动力故障。除此之外,检验系统,防止出现油泄露现象。为了确保机电设施运行安全,所有的齿轮均要平稳转动,不得出现较大的噪声与冲击效应,避免引起机械振动而导致设备故障。与此同时,针对所有机电设施的轴承穿量实施检核,避免轴承超出特定的范围,在规定的范围内运行,满足生产实际需求。具体检查时,要借助扳手查验机电设施的所有螺栓,避免出现松动与脱落等现象,以此应对高冲击力。重点关注机电设施的对转轴,确保其灵活性,避免在运行过程中遇到滞卡等现象。实际生产时,如果遇到前面提及的各种问题与故障,相关工作人员要在第一时间直接将电源切断,防止引发重大事故,随后使用应急处理预案,展开系统性检查,而核心点就是机电设施系统、线路与油路等,确保设施运转能够达到生产需求。

3.2优化矿井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机制

机电设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实施高质量的运行管理,其质量将决定整个设施的安全系数与工作效率,所以煤矿要重点关注。1)重视资源投入,提升运行管理质量。作为煤矿的管理层,必须充分意识到机电设施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只有高质量的运行管理,才能确保所有设施稳定运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与安全性。所以,针对运行管理要加大投入力度,引入最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实现现代化管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另外,定期培训与教育运行管理工作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督促所有管理员均掌握相关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各种突发故障与问题,提升运行管理的质量。2)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实际采矿过程中,相关设施的运行管理直接决定开采的效率与安全性。具体实施管理措施时,要综合考虑井下的具体情况,按照相关的标准、程序与内容等,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保证管理的顺利实施,防止设备出现故障,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系数。3)运维数据与信息的共享。全面收集相关数据与信息,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进而掌握设备的运行现状,将其作为科学依据用于机电设施的管理,明确重点与难点,提高管理的质量,形成信息联动机制。

4结语

井下机电设施的安装与维护属于系统性复杂工程,使用的技术与知识非常多,涉及到很多具体的环节与细节,当其中某个环节遇到问题时,将导致整个机电设施出现故障。所以,要高度重视机电设施的安装与维护管理,提高采煤的效率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靳建忠.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5(4):112-113.

[2]王剑.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J].煤矿机械,2013(6):221-222.

[3]赵鸿鸣.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装与维护思路探索[J].山东煤炭科技,2015(7):87-88.

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篇8

【关键词】ITIL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安全运行 服务标准 管理流程

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过程中,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将会在监理中被暴露出来,并寻求解决方案。而随着目前系统规模的复杂化与庞大化,在运行维护阶段引入ITIL监理可以进一步强化对建设企业在信息系统工程技术与运维管理中的实际能力,实现对设备更好的应用。

1 ITIL概述

1.1 ITIL的服务相关标准

首先,ITIL拥有自己的管理模型,它涵盖了服务支持管理与服务提供管理两个组成部分。其中服务支持管理专门负责系统中的基础性管理任务流程,比如说对某些功能的实现及日常管理操作流程,它属于管理模型中的日常项目;而服务提供管理则具有进阶性质,它专门提出某些策略过程来用于与用户交流,实现某些管理或服务职能。也可以对客户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反应,实现对问题的收集和解决意见的反馈,它可以被视为是ITIL管理模型中的客户连接战略中心。如图1。

1.2 服务支持管理与各管理之间的关系

ITIL服务管理是基于服务台的,它是一个终端,它所发出的所有服务请求都要通过事件管理进行连接,在事件管理平台接收到请求信息后,就会逐一识别筛选问题,最后提供第一线支持,将各种服务请求转移到问题管理的流程环中。在这里,ITIL服务支持管理模式所贡献的是一套具有日常运行功能的管理流程,它可以对系统实施基于运营维护的事前监理机制,同时它也作为事中监理与事后监理的导向指南出现。

在服务支持管理体系中,事件管理所提供的是一种具有事件响应功能的智能化机制,它的作用就在于快速帮助系统实现对日常服务操作的恢复,降低由于服务问题可能带来的各种业务负面影响。当IT基础架构库中由于出现错误而引起各种故障问题或事件时,它其中的问题管理模块会对已发现错误进行明确定义,找出根本原因并予以解决和控制,防止该负面影响的二次发生。

2 ITIL服务在信息系统工程安全运维阶段的监理应用流程分析

ITIL服务在运维阶段监理过程中主要要实现对运维方案构建的全过程,其中就包括了基于ITIL服务标准的运维方案审核。在方案中,诸如配置管理、变更管理、事件管理、管理等等方案都是需要监理的相应流程。而当方案通过后,则要通过承建方来最终完成整个实施方案,以便于他们在运维期间实现现场实施监理工作。当监理过程出现问题时,可以请求变更管理流程,重新配置管理方案,也可以通过管理方案问题来对已产生的质量偏差进行分析,再作出书面质量分析报告后展开修改完善。

3 ITIL服务支持管理下的信息系统工程运维阶段监理要点分析

3.1 配置管理环节的流程设计与监理要点

在ITIL配置管理环节中,主要要经过5项主要活动,这有助于系统建立有关项目的配置管理数据库,满足对服务管理流程中所提出信息的精确性。

3.1.1 流程设计

流程设计分为5个步骤:

(1)配置管理计划。它是依据项目配置来对目标实施管理并确定配置管理策略的。在这其中主要包括了配置管理数据库设计、配置管理规划以及其它服务管理流程接口等工作。

(2)配置标识。在这一环节中要确定所配置任务项的具体属性、标识符、范围、基线与配置结构关系等等。

(3)配置项控制。在这一项中可能运用到变更管理,所变更的内容即为在配置管理数据库中所记录的可识别配置项等等。

(4)配置状态检测。系统管理人员会对所受控配置项进行定期的状态检查与轨迹变更工作。在该工作中会为系统配置状态编写报告,报告的内容就主要包括对基线、标识符、系统软件变更次数、版本数量、配置项使用状况等等的描述。

(5)对配置的检验与审核工作。当系统评价与审查通过后,要确认系统中的配置项是否存在,这关系到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对它们活动的正确记录。

3.1.2 监理要点

配置管理可根据配置管理具体流程来定义流程角色,再由业主代表、承建代表和总监理工程师来实现对管理层服务管理过程中计划的制定与审批。在实际的系统工程运维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对系统的运维过程实现实时监测,并定时更新软件、跟踪事件处理的全过程、收集相关信息。在这一配置监理过程中,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会被一一解决。

3.2 变更管理环节的监理要点

变更管理就是对系统工程安全运维过程中变更请求的监理。在系统常规运维过程中,涉及系统的所有变更都要依照《变更申请表》要求来实施书面申请文档提交。在得到运维承建方与用户方双方同意后才可以生效实施。

变更管理中包括对实施规则的监理,譬如依照变更管理所提出的三方职责,要由业务、财务与技术三方来共同评审变更请求及其方案。而在变更实施过程中,监理工作主要是构建变更监理、测试变更监理与实施变更监理。最后,涉及到系统工程的多方代表要共同对所实施的变更进行评价,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变更目标是否已经达到预期标准、所服务客户是否满意、服务过程是否产生副作用、是否实现了成本效益原则等等。变更管理可以改变监管流程,也可以撤销和修改变更请求,这完全要根据信息系统工程的安全运维过程而定。

4 总结

本文提出了基于流程化方法的ITIL管理模型,它使得信息系统工程的安全运行维护过程更加便捷有序、安全高效,同时也更好的满足了系统在IT监理方面的各种需求,它必将会成为未来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1]蔡晶.基于ITIL的企业安全运维管理系统设计[D].复旦大学,2013.10-19.

[2]尉林明,赵辰,孙傲宇等.ITIL服务支持管理在信息系统工程运行维护阶段监理中的应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8(3):30-34.

[3]沈思,韩普,苏新宁等.基于ITIL模型的动态信任管理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2,39(5):75-79.

作者简介

韩广志(1981-),男,山东省临沂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平建(1981-),女,山东省济南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山东英才学院。

作者单位

1.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4

上一篇:社区运营的主要职责范文 下一篇:集中采购的主要优点范文